第一篇:扎根山区教育事业 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扎根山区教育事业 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我叫××,××教师,××学历,中共党员,现在××任××。
本人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潜心钻研教育教学、默默耕耘、乐于奉献、扎根农村、忠于职守。多年来本人一直担任××年级××工作,我关心爱护学生,认真备课,坚持上好每一堂课,认真辅导差生,充分发挥优生的积极作用,争取全班同学共同进步。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个人学习和自身修养,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各个班级听课,外出听取专家讲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以提升。历年来所任学科居××前茅:××年秋获××第一名……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彰。
××年前,我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神圣情感,踏上了三尺讲台,当了××年的班主任,××年来,我秉承真抓实于以优良优风,坚持踏踏实实的做人态度,以事业为重,用真诚教书,以爱心育人。在平凡的岗位,在艰苦的山区,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一、扎根农村,谱写奉献之歌
××年来,我一直在农村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从不计较个得失,工作中慎言笃行、言传身教、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家访的足迹遍布了辖区内山村的每个角落,我的QQ群内,添加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家长,并与他们密切的交流。爱岗敬业,乐为奉献,我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一方乐土。
二、特色兴校,打造爱心校园
××的灵魂就是××的灵魂,××的高度决定××发展的高度。担任××以来,我针对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年我校创办了“爱心家园”,开设了“亲情桥梁”,让留守儿童能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开设了“心灵驿站”,让每一位心理有障碍、思想有偏差的学生能及时得到了老师的心灵疏通;开设了“知心信箱”,让学生心里疑问能够得到解答,同时还安排教师当起了留守儿童的代理父母,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年,我校又在“爱心家园”的基础上,把学校打造成爱心校园,开设“爱心教育课”,设立爱心文化长廊,组织爱心活动,让爱心润泽每一位孩子的心灵,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做爱心使者,把爱心传递,循爱心之道、育多彩人生。现在爱心校园办学特色已经形成,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三、专业引领,提升教学质量。
虽然身在山区任教,我从未放弃专业发展,××年《××》在××征文中获一等奖……
同时,积极带领老师参加课研课改,组织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打造高效课堂。组织教师进行各项培训,提升了教师素质。近年来,……
工作××年,我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勤勤恳恳,用我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把我的心血和汗水洒在乡村教育这片沃土上,为了千千万万的乡村孩子,我努力着、探索着、奋斗着,我的努力得到社会和领导的认可。××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年来,我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奉献了青春、播种下爱心、收获着希望,对于××的选择,今生无怨无悔,我感觉献身教育事业是我一生的幸福,我将用今朝的热血去谱写明天,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起托起乡村教育明天的太阳。
第二篇: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汝城县2017年“善待你所在的单位(学校)”参评征文
1990年7月,我从郴州师范毕业,分配到汝城县的偏远山区任教。从那时到今天,27年过去了,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的学生送走一届又一届,我还依然坚守在这里。教学楼前的树都已长到三层楼高了,而我也早已两鬓斑白。
我不会忘记90年刚到中心校的情景——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只不过它实在太“新”,“新”到学校除了二栋房子,什么都没有,校园里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一到下雨天,师生们深一脚浅一脚全是泥,教室里就踩满了泥脚印。校园里只有一个简易的花坛,还是老师们自己动手搭建的。在学校进门左手边的草坪中,有一块刨尽草的空地,上面立着一只陈旧的木制篮球架,天晴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练习投篮。至于那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就更别提了。学校只有一部旧的油印机,蜡纸要自己刻,平时考试的试卷就是老师们自己刻蜡纸油印的。经常会有印的不清,学生无法辨认的情形。学校还有一台旧风琴,是给音乐老师上课用的。平时上课,老师们基本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
我是一个容易安于现状的人,没有失望,没有抱怨,就投入到工作中去,担任了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和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那一年我19岁。
幸运地是当时的中心校L校长是一个很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他带领全校师生自己动手建设校园,每个周末,我们都没有休息,学生回家了,老师们就去附近的小河里挖河沙和河卵石,奋战二个月,校园里终于有了一条石子铺成的路了。下雨天,师生们再也不用担心泥浆乱溅了。利用周末,我们还到附近的山上挖树苗,自己动手绿化校园,在师生的努力下,校园里有了绿化带,有了桃树、李树、桂花树,有了竹丛,有了各色花。最后,我们甚至有了一个竹制的校门。这多少像一所学校了。
从中心校到初中,再从初中到如今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7年来,这所僻远的学校也几经变化,可喜的是学校越变越美,条件越变越优,教育质量越来越佳,群众口碑越来越好。
27年来,我与这所学校同呼吸共命运。我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发展,而这所学校也见证了我的成熟。在这里,我从一个初登讲坛的青涩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从一名经验缺乏的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有一定经验的学校管理者。我要感谢学校,这里艰苦的条件磨砺了我坚强的品质,这里淳朴的民风坚定了我献身教育的信念,这里可亲可敬的同仁帮助我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这里勤奋上进的学生实现了我展翅翱翔的梦想。可以说,27年来,我随着学校一起成长,尽管步履蹒跚,但脚步日渐坚实,身影日渐挺拨。
27年来,身边许多同事都调到县城工作了,而从这里毕业的学生也飞向了全国各地。有时候,我问自己,羡慕别人吗?自己的坚守有意义吗?说实话,我自己也说不上有什么意义。因为自己不是那种举足轻重的人物,更不会有什么扭转乾坤的作用。就像千万万农民耕耘在脚下这片土地一样,我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习惯了这里的校园,习惯了这里的家长,习惯了这里的孩子,习惯了这里的空气。我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烦恼,也有“高堂明镜悲白发”伤感,但,27年来我从不后悔。
与许多城市学校比起来,甚至与其他一些乡村学校比起来,学校的条件依然很艰苦,教育发展的现状依然不甚令人满意。作为一名奋战了27年的老兵,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山区教育工作中去,“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我坚信,只要全社会来关心山区教育,奉献我们的爱,山区教育必将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第三篇:扎根山区,无私奉献
扎根山区无私奉献
---------------米粮学校
蒋智余
蒋智余,男,中共党员,现年48岁,1985年9月—2001年8月在和溪镇杉木坪完小任教,1997年9月任杉木坪完小副校长,2001年8月—2007年8月任乐俭乡完小校长,其间2005年11月---2007年8月任乐俭乡中心小学副校长,2007年9月调回和溪任和溪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分管德育、安全、教学业务工作。2011年9月主动申请到和溪镇基础设施较差的米粮学校,任米粮学校党支部书记。2005年12月被评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2013年被评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从参加教学工作的第一天起,在思想上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服从分配。他师德高尚,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学校德育管理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协助校长抓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及做好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之一,他是米粮学校和谐平安的守护神
蒋智余同志具有突出的带班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他注重以德育人、以才育人、以情育人,深受广大师生拥护和爱戴;他关心学生,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面有独到的教育方法和经验。“严师”、“良师”的带班思路,充分体现了他的带班特色。2011年9月来到米粮学校,由于学校没有教师宿舍,他立即就到米粮村街上郑周容家租赁一间房间,安心住了下来。被安排任八年级2班的数学科任教师,当时该班是全校所谓最调皮的班级,主动和班主任叶彪老师协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班规,用丰富的知识和优美和谐的语言,所授科目深受学生的喜欢。平时抽大量时间和学生交心谈心,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经常为班上困难学生垫付生活费和学习用品费,遇到学生生病,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询问病情并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时班上最调皮的学生陈松松、蔡超、郑磊,曾华等都彻底改掉了不爱学习又爱欺负他人的坏习惯。让他深受感动的一次是在2012年5月6日,那天晚上是他的晚自习,像往常一样,他认认真真的给学生辅导了两节课,下课铃响了,他说:“同学们,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要上课”。此时,学习委员蔡春同学却说:“老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要为你庆祝一下”。(学生可能是从办公室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里了解的)他说:“你们的好意我领了,你们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学生齐说:“只耽误十分钟,我们可是自发自愿的,你可不能不领我们这份情了”。生日晚会只用了八分钟,学生代表班长郑益说:“近一年来,老师你对我们关爱有加,为我们付出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我们一定要克服缺点,努力学习,争取赶上”。他给同学们许愿说:“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能赶上,不求你们都成才,但求你们都成人”。又过了一年,2013年6月10日毕业晚会上,学生袁丹说:“两年来,老师你像慈父一样关爱我们,今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忘记你”。真让人好感动,功夫没有白费,九年级2班班风的根本好转,带动了米粮学校校风和学风的大大改变。
蒋智余同志以高尚的师德,较强的管理能力,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声誉。在任和溪镇米粮学校党支部书记期间,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头羊。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协助校长不断完善各项考核和评价机制,使该校德育工作出现勃勃生机。狠抓德育队伍建设,深入教师群体之中了解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在教师中,认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广大教职工真正做到依法执教,依法办事。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中央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二项规定使教师倍受鼓舞,提高了教师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德育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推行“三全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他主张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管理制度,他的一言一行正面引导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蒋智余同志作为一名学校的领导者之一,为人正派、以身作则、踏实肯干、团结同志。在自己30年的教学工作中,他爱校如家,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因为个人原因随意请一天假,1998年国庆长假的星期五下午全家人在一次车祸中,他不幸受伤,头部缝了十一针,星期天补假上课,没耽误学生一节课。2006年在乐俭完小任校长期间,上五年级(1、2)班,六年级(1、2)自然课,因身体原因,腹腔镜胆囊切除,充分利用周末两天,仅在医院住了二天,星期三,一早就上班。2013年7月13日,一位叫郑乾坤的同学不幸溺水身亡,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亲自打捞上来,积极主动协助学校及相关部门处理好后事。2014年3月30日星期天下午,他早早就来到了米粮学校,3月31日早晨妻子因严重感冒,只在电话里说了一声快回来我不行了就昏迷了,他才急忙在电话了叫邻居去护救,赶回去后看到妻子有好转,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干脆把妻子接到条件差的米粮村务室医治。在工作或节假日,同事和学生生病他都积极主动送往县医院医治达十多起。30年来,他总是上班早、离校晚,经常不计报酬的加班加点,但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他爱生如子,不嫌弃任何一个学生,绝不将一个调皮生推出校门。
二、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之一,他是全校教学的领头雁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数学、化学、自然课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他注重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去的。他生动活泼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亲切自然的教态,以及丰富广博的知识,都成了学生喜欢他的理由。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不只是在欣赏学科内容,更是在学习做人,学习一种更为广义的科学文化。积极参与学校优质课、示范课的听课、评课活动。成为新课改、新课标踊跃的实践者。认真组织和参加了学校校本研修及各类校本培训。自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通过在职进修学习取得了专科及数学本科学历。同时在2011年参加了国培远程骨干教师化学课培训,在2012年参加了国培远程骨干教师数学课培训,成绩突出。
除了认真教学,蒋智余同志还很注重利用学科教学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他与学生一直保持着一种既师既友的关系,从不利用老师的权利威吓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他鼓励学生形成独立、创新的见解,但又引导他们认识到对他人的宽容、与周围人的合作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学校团员、少先队中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氛围。
三、踏实工作,默默无闻
近四年来,由于米粮学校硬件设施太差,又要实施好党和政府对学生的营养计划,学校场地有限,这项工作的开展,几乎从零开始,学校安排他兼食堂主管,明知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他毫无推诿,立即协助校长启动此项之中,通过半年的努力,学生营养计划的设备、设施和计划的落实就初见成效。由于工作的需要,2013年学校又调整兼管学校政教工作,分管安全、禁毒工作。老实说:由于诸多原因,现在的初中生确实有点难管,他一靠制度,二靠情感。三靠投入,四靠付出。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家长会、房东会、教师会、层层签订责任状,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安全应急演练、安全排查、安全渗透课堂和禁毒进课堂、禁毒进家庭、禁毒进社会等众多形式的安全、禁毒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深受家长、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教坛苦耕耘,生命谱乐章。无论是作为一名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还是一名平凡的老师,蒋智余同志都为学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十年来,为了农村的教育事业,他一直奋战在偏远山区教学第一线,默默的奉献了美好的青春,奉献了无数的精力。在教苑这块沃土上,他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累累硕果,正是由于自己始终如一,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努力精神,在工作上,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多次被授予县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近五年考核连续被评为优秀,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教育人,以忘我的拼搏精神激励人,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带动人,堪称育人的典范,师德的楷模,蒋智余同志就是这样用他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山区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填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和溪镇米粮学校 2015年6月11日
第四篇:扎根山区教育无怨无悔
扎根山区教育无怨无悔
——记牟定县高平中心小学教师王加富
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精神。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高平中心小学的王加富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典范,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信任。
王加富,男,1964年出生,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山区教育教学第一线,27年的教学生涯中有17年时间都是在一师一校渡过。在教学生涯中,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
一、爱岗敬业、扎根山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王加富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可是他将这一工作看成自己的生命。他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的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作风受到了学校广大教师的赞誉;他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奉献于平凡的教育岗位;他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上交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党和人民也没有忘记他,工作27年来,他多次获得高平中心小学和江坡镇政府表彰,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多次在师德师风和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1985年8月,刚刚初中毕业的他,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为人诚恳,就被江坡中心小学聘请为代课教师。并先后在条件非常艰苦的花瓶山小学、希坝冲小学和黑龙潭小学等一师一校的村小学任教。其间,条件最为恶劣的是黑龙潭小学。黑龙潭小学是江坡镇乐利冲村委会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它与禄丰县妥安乡的干箐村隔箐相望。黑龙潭村坐落在半山腰上,山高坡陡箐深,村里不通公路,购买物资只能靠人背马驮。吃水要到一公里之外的大箐里去找,吃的米和菜要从自己家里背去。全村总人口只有约100人,学生也不多,但班级却从学前班到四年级都齐全。他既要上学前班、一年级的课,1 又要上三年级的课;放学后,又要忙着做饭吃。一整天让人精疲力竭。面对教室里四面漆黑的墙壁和坑坑洼洼的地面,他有些心灰意冷了,但是,当他想起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渴求知识的眼睛、一张张充满笑容的面孔时,又精神百倍,满腔热情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忙着给学困生进行辅导,给学生批改作业,晚上还要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虽然黑龙潭小学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但是,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在乎这些,而是静下心来教书,一干就是十一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的孩子。在偏远的山区,没有娱乐的地方,生活很枯燥,他就把自己的兴趣转移到看书学习上。由于他的好学,终于在1998年8月考起了民代班,成为了一名公办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2004年8月份,因工作需要到大成完小任教,面对简陋的校舍,扬尘的操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工作环境,他毫无怨言,爱岗敬业,踏实工作,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寒来暑往,一晃就是九个年头,扎根山区教育的他默默为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做着自己的努力。
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在工作中,他深深地认识到,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不学习是不行的,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他积极参加了学历提高学习,2002年参加中央电大函授小学教育专业学习,并于2004年取得专科学历。另外,他还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提高培训等,抓住一切培训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将培训所得知识与同事交流,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培养社会合格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他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和建议,并经常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汲取长处,常和同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形势下的教育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制作课件,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他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适应课改理念,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爱心育德,落实阳光理念,关爱留守儿童,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大成完小地处牟定、楚雄、禄丰三县交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特殊的生源。近年来,外出务工家长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也多了,对班上的留守孩子,他非常关心,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使这些孩子也能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他们班有一个叫高贵的女同学,几年前父亲不幸因病身亡,母亲改嫁,年幼的她由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刚入学时,这个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做事小心翼翼。了解这些情况后,王老师主动找她谈话,积极推荐她担任班干部,经常与老师、同学交流,时间一长,这个孩子变得爱说爱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她的爷爷、奶奶对老师非常感谢,正是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使这个孩子摆脱了失去父母的阴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他所在班级的学生自信、乐观、大方,班风班貌好。
四、用心做事、以诚待人。
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总是用心做事、以诚待人与同事相处和睦。在工作中能团结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认真落实学校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他人学习,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别人。年轻的班主任们总是将“难啃的骨头”交给他,教师中间有难以开展的工作也交给她。年轻的教师们亲切称他为“老大哥”,王老师也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热情带动和影响身边的教师,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换位思考,替别人想的多。同事们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愿意跟他说。他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对他们进行谈心、开导,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王老师用心做事、以诚待人,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们的一致认可。
王加富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凭着对事业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 奉献,工作中不断取得一个个进步。他说,我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源自于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没有什么特别,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用心写下忠诚,让青春闪光!因为我扎根山区教育,无怨无悔。
第五篇:扎根山区教育无怨无悔精彩演讲比赛
“三尺讲台”成就了我简单质朴的人生,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就如生长在荒山野岭的无名花草一样。我没有文学巨匠们的豪放人生,也没有歌星影星们的风光人生,更没有款爷显贵们的富豪人生。或许,我拥有的只是简约而清贫的人生。身居穷乡僻岭,有望不断的陡峭山崖,走不尽的崎岖山路,翻不完的纵横沟壑。这里穷山恶水,荒凉贫寒,曾令几多城里人望而却步。然而,贫瘠的土地在召唤,山里孩子荒芜的心灵在呼唤,这里更需要知识,这里更渴求文明。也许你们会问我:“为何要选择当山区教师?”不怕你们笑话,儿时的一次小小的游戏(当老师)促成了我最初的梦想。没想到,今天我还真的就站上了三尺讲台。
小学时,我曾听老师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这样一位山村教师,辛勤耕耘二十余载,有一天却突然倒在了三尺讲台上,一时间,教室里哭声动天……追悼会上,前来送行的人络绎不绝,有学生,有同事,还有纯朴的山民。长天悲恸,群山呜咽,那场面何等悲壮,何等感人啊!这故事萦绕在我心头好多好多年,挥之不去。身在乡村,我 亲眼 目睹了山村的贫瘠与落后,也 切身 领略了山区教师的酸甜苦辣与清贫。瞅着年轻人纷纷跳槽,抑或调至繁华都市,我曾犹豫过,也曾徘徊过,但是一想到更多山区教师无私执着的奉献,一想到无数山民殷殷的期望,一想到山里娃那双双充满期待与 渴望 的目光,我又不得不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义不反顾地投身到艰难而清贫的山区教育事业中。在我们身边,有着多如星辰的山区教育工作者的典范,他们都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生命演绎着山区教育的动人华章:有坚守清贫,扎根深山37载的重庆市农村优秀教师谭宜树;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重庆市优秀教师谭树攸;有呕心沥血,抱病执教的向福召老师;有励精图治,连创佳绩的山区优秀校长向科斌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奉献的身影在山区学校随处可见,可更多奉献者的感人事迹却鲜为人知。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一只只金凤凰 的出 飞,一年又一年山区教育质量的腾飞,无不凝聚着我们山区教师的心血与汗水。曾记否,为了“普九”大业,我们山区教师的足迹踏遍了四山五岭,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将一个个含泪辍学的孩子请回了 校园。平静的山区教坛始终演绎着一个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君不见,多少乡村教师肩挑两任,跋山涉水,频繁地穿梭于家校之间,忙了学校又忙家里,中午就几根咸菜、一碗冷饭给打发了;君不见,多少教师抱病上课,很少休假;君不见,多少教师殚精竭虑,献身课改。这里的教室没有城里的宽敞明亮,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身粉笔灰,两袖清风,三寸不烂之舌,四只眼睛”成了山区教师的简约写照,可是我们依然无怨无悔。聆听着山里孩子诗意般的书声,我们喜悦;眼见着山里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欣慰。有人说: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这话不错,可是如果我们都放弃这清贫而艰巨的事业,谁来给荒寒的土地播种文明?谁来给贫困的山区撒播希望?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们虽不是时代的精英,但我们足以堪称大山的骄子!为了山村的希望,为了孩子的明天,我愿固守我清贫的“教师梦”,无怨无悔!不求轰轰烈烈,但求问心无愧;不求涓滴相报,但求青春无悔!也许XX年,20年后,山里的孩子们会飞向五州四海,一个个功成名就,那不就是我们山村教师的最大骄傲吗? 尚 能如此,我们将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我誓将青春献 杏坛,甘洒热血哺新苗!
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绘山区教育的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