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选部分重点看红字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部分
(节选部分,重点看红字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部分)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
(试行)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中小学特点,特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省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师和校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
第二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条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第五条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 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达到申报上一级岗位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
第七条 继续教育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要求,其中担任校长(含副校长,下同)岗位的还应取得相应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按照规定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第八条 在乡村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第九条 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第十条 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度考核确定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并从下一年度起2年内不得申报;
2.受到党纪或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不得申报;
3.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挟私报复的,取消其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年度起5年内不得申报。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正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0周岁以下申报者,必须具备硕士学位),并受聘高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能够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挥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风格。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前沿的行动研究报告。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其中,校长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教师,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
5.在引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指导及主持研讨不少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校内公开课不少于1节(次);开设校际公开课或县级以上专题讲座(含承担县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年均不少于1次,并获得好评。任现职以来,所指导的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活动中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小学教师任中级职务以来),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
2.被评为省级(乡村教师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和江淮名师,或被评为省级以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或后备人选。
3.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乡村教师三等奖)以上。
4.主持并完成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或课程改革实验课题1项。
5.参加省、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市级二等奖)以上,其中高中教师须获奖2次以上。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省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其中二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以上(其中城镇教师至少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
2.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合著由本人撰写的占一半以上)2部(乡村教师1部)。
3.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教材、省级地方教材编写2次(乡村教师1次)。
第十二条
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后,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初中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2.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特色。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一篇较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行动报告或教育叙事。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其中,校长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教师,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指导及主持研讨不少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校内公开课不少于1节(次)。基本任期内开设校际公开示范课不少于2次,且获好评;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教师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乡村教师为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县级一等奖)以上。
5.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
6.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年度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7.主持并完成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的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课题1项。
8.参加县、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其中高中教师须获奖2次以上。
9.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其中三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交在教育教学方面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方法介绍或学生管理经验总结1篇。
2.公开出版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4万字以上。
3.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教材、省级地方教材编写1次。
4.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
第十三条
一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2年。
3.具备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或者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
4.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较好地完成任务。
2.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熟练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
4.担任班主任等工作2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能较好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具有一定见解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6.申报当年参加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
5.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获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次。
7.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奖项。
8.参加市级(乡村教师为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正式立项的教育研究课题并结题。
9.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年度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供从事教育教学、关爱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一篇。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2万字以上。
3.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实验等活动,成果在县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公开出版。
4.参加市级(乡村教师县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第十四条
二级教师
1.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能够应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工作量饱满。
3.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基本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4.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或初中受聘三级教师岗位满2年;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受聘三级教师岗位满3年。
第十五条 三级教师
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工作量饱满。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或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第四章 破格申报与评审
第十六条 二级、一级和正高级教师,不实行破格申报。高级教师不实行学历、资历双破格申报。
第十七条 破格申报高级教师,除具备上述第十二条有关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近5年内年度考核至少有2次优秀等次。
(二)破格答辩成绩达到优秀等次(由市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并制定具体答辩办法)。
(三)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称号。
2、参加省级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省级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次以上;或参加全国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学科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得最高等次奖(特等奖或一等奖)1次以上。
(四)任现职以来教研科研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通过鉴定已结题(课题组成员排名前三位,不含子课题),或获得过省级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以上。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其中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资格条件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资格条件自颁布之日起试行,原《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教人[2005]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资格条件为基本标准,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篇:法理学部分+重点归纳
法学:是一门以法(或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 法学体系: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法学的分类:
1.制定到实施:立法学 法律解释学 法律社会学 2.认识论:理论法学 应用法学
3.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法学本科 法学边缘学科
法学产生的条件:法学是在法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产生的 至少应当具备两个条件:1.关于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 2.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学者阶层的出现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罗马法的巅峰——《查世丁尼国法大全》(《学说汇纂》)
罗马法复兴运动时期出现了一个专门研究罗马法的学派——注释法学派 西方三大法学流派:自然法学派 分析法学派 社会法学派
马克思主义法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认为物质生活条件起决定作用 承认法学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法理学:从总体上研究法和法律现象的一般规律 内容包括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形式、发展、实施等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法和全部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 古今中外的一切法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一般理论 基础理论 方法论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 社会调查的方法 历史调查的方法 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词义分析的方法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
狭义的法律: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广义的法律: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非马克斯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1.神意论:神的意志 西罗马帝国后期的圣·奥古斯丁 11世纪经院主义哲学家托马斯·阿圭那 2.理性论:理性、人性等 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 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一些学者(荷兰的格劳秀斯、斯宾诺莎 英国的霍布斯、洛克 德国的普芬道夫 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
3.民族精神论: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 德国历史法学派创立人卡尔·冯·萨维尼
4.命令说:国家对人民的命令 英国哲学家、分析法学的先驱人物霍布斯 英国分析法学的另一位鼻祖边沁 19世纪英国法哲学家、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约翰·奥斯丁
5.社会控制论:社会控制形式 美国法学家罗斯科·庞德 6.公意论:法国卢梭
7.自由意志论:德国黑格尔 8.正义论:美国罗尔斯
9.社会连带关系论:法国狄骥
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职的学说:
1.法的第一层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即阶级意志性
2.法的第二层本质:法所体现的意志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即物质制约性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人类社会所包括的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诸方面 其中主要指统治阶级赖以建立起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3.此外 法的内容还受到经济以外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具有规范性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统一性 权威性)
3.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法的起源:
1.经济原因: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 原始社会后期 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产生了私有财产 出现了社会分工 使经常性的交换成为可能 因此产生了对规则的需要
2.政治原因: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的结果 社会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 统治阶级开始用法来维护统治
3.其他原因:人文、地理等因素 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1.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由个别到一般、由自发到自觉
2.由习惯发展为习惯法再发展为制定法:不成文到成文过程中 文化因素起相当大的作用
3.由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发展到相对独立:法律规则的专门化、独立化是社会规范分化的结果 法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市法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 法的演进:奴隶制法(《汉穆拉比法典》 《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封建制法(《唐律》)——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封建社会中后期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出现:1.海商法的兴起 2.罗马法的复兴 3.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出现
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法是在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以后才产生的 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是资产阶级法产生的前提 资本主义法的特征:
1.维护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产阶级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核心)2.维护资产阶级转正和代议制政府 3.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 法系:具有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 中华法系和印度法系已解体 尚存的有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等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判例法系、不成文法系、海洋法系等 分为英国法系和美国法系两个分支
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日耳曼法系、法典法系、成文法法系等 分为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两个分支 两大法系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1.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2.阶级本质 3.总的指导思想 4.基本原则 区别:
1.法律的渊源不同:主要是制定法——主要是判例法法 2.法律的分类不同:公法和私法——普通法和衡平法 3.法典编纂的不同:系统法典——单行法律、法规
4.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不同:以法官为重心、奉行职权主义、纠问程序——奉行当事人主义、法官一般充当消极中立的裁定者角色 5.哲学倾向不同: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1.革命根据地的法是基础 2.废除旧法是前提
3.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是重要条件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1.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所体现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形成的 3.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法的作用:又称法的功能 分类:整体——局部 预期——实际 直接——间接 积极——消极 规范——社会 法的作用的实质:
1.法的作用是国家权力运行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 2.法的作用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具体表现 英国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拉兹首先提出:一切社会法的作用都可以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
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的角度来看 法具有规范作用 具体包括:指引 评价 预测 教育 强制
从法的本质和目的的角度来看 法具有社会作用 具体包括:维护阶级统治 执行公共事务
两种作用的关系:手段与目的 两种作用的区别: 1.考察几点不同 2.作用对象不同 3.存在方式不同 4.所处的层面不同
5.发挥作用的前提不同 法的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对象是本人行为 是规范指引而非个别指引 分为确定性指引和不确定性指引 评价作用:对象是他人行为 标准和核心是合法或不合法、违法或不违法 分为专门评价(效力性评价)和社会评价(舆论性评价)预测作用: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 原因是法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 法是人们行为的预测工具和生活指针
教育作用: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正面教育起表率、示范作用 反面教育起警示、警戒作用
强制作用: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是其他作用的保证 是法存在的最后屏障 法的社会作用:
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核心):1.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 2.调整统治阶级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 3.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1.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2.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 3.促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法律是整个社会关系调节器的重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 起着关键作用
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法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 1.立法方面:有法可依是前提
2.司法方面:公正高效的司法 社会公正
3.守法方面:遵纪守法 依法办事 守法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4.法律监督方面:通过对立法、司法和守法三个方面的作用来间接保障和促进 法的局限性:
1.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有限的: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用法律
2.法的特性与社会生活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概括性、抽象性、稳定性、滞后性、普遍性、保守性
3.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制约:“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4.法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正式认识法的作用:既要反对法律万能论 又要反对法律虚无主义、法律无用论 全面认识法的作用的多样性、复杂性
法律制定:又称法的创制、法的创立或立法 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 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 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专门性活动 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广义的立法:泛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狭义的立法:仅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法律制定的特征:
1.法律制定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 2.法律制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
3.法律制定是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的活动 4.法律制定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
5.法律制定是一项系统性、多层次性的综合性法律创制活动
6.法律制定的目标在于产生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 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立法权: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 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 立法体制:关于立法权的配置方面的组织制度 其核心是立法权限的划分问题 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受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 我国先行立法体制:一元两级多层次 法律制定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1)合宪性原则:遵守宪法 2)法制统一原则:法律内部和谐统一
2.科学性原则:1)坚持从实际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 2)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1)内容民主: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 2)过程和程序民主
法律制定的程序: 1.法律案的提出 2.法律草案的审议
3.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决定意义的步骤)4.法律的公布
法律效力:对人效力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我国法律对人效力: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折中主义 法律生效时间:自法律颁发之日起生效 由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法律效力的终止: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 法律的溯及力:从旧兼从轻 法律体系:指将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 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只包括国内现行法
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 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部门与法律制度的关系:交叉关系
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内容与形式 名称并不一一对应 法律部门的特征:
1.统一协调于宪法的基础之上 2.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3.结构和内容基本确定但又相对变动 4.主客观结合的产物
法律部门的划分 虽然有客观基础 但最终还是人们主观活动的产物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1.法律调整的对象 即社会关系 首要标准和第一位标准 2.法律调整的方法 辅助标准和从属标准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1.客观原则
2.合目的性原则(首要原则)3.适当平衡原则 4.辩证发展原则 5.相对稳定原则 6.主次原则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色:最大特色是根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所产生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1.宪法及其相关法:基础 主导 最高依据
2.行政法:数量最多、范围最广 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3.民商法:私法 民商合一 4.经济法:公私融合 5.社会法:新兴部门
6.刑法:犯罪和刑罚 传统 基本
7.程序法:分为诉讼程序法(刑事 民事 行政)和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 律师法 公证法 调节法)
法律三要素: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基本单位)法律概念
法律规则:又称法律规范 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技术法规在法律上被确认后就成为技术法规 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内容与形式 交叉关系 法律规则的基本特征:
1.一般性规则而非个别性规则 2.规定了一定的行为模式
3.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具有国家意志性(最基本特征)4.规定了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
5.有明确的、肯定的行为模式 有特殊的构成要素和结构 高度发达 法律规则的分类:
1.内容规定不同: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又分为鼓励性规则和容许性规则 义务性规则又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2.对人民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3.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4.功能不同: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法律规则的结构: 1.假定(条件):包括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和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可以省略 2.行为模式:分为三种:可为模式(对应授权性法律规则)应该为的模式(对应命令性法律规则)不得为的模式(对应禁止性法律规则)
3.法律后果:包括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 合法后果一般不明确表述 违法后果必须明文规定
法律原则: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原则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内容上:笼统模糊——明确具体
2.适用范围上:宏观性、广泛性——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 3.适用方式上:可并存——“全有或全无”
4.作用上:本源和基础、协调矛盾、弥补不足和局限、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具有更强的显示性特征、形成法律制度中坚硬的部分 法律原则的分类:
1.产生的基础不同: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 2.对人们行为及其条件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的大小: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3.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法律概念: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 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法律概念的功能:表达功能 认识功能 改进法律、提高法律科学化程度的功能 法律概念的种类:
1.所涉及的因素:主体概念 关系概念 客体概念 事实概念 2.所涉及的内容:涉人概念 涉事概念 涉物概念 3.涵盖面大小:一般法律概念和部门法律概念
法律渊源: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
实质意义上的渊源指法的真正来源、根源和发源 是法产生的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
形式意义上的渊源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 即法的效力渊源 不同种类的法律规范因其创制主体、创制方式和表现方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法律渊源的分类:正式渊源(直接渊源、法定渊源)和非正式渊源(间接渊源、非法定渊源)
正式渊源通常包括:制定法习惯法 判例法 国际条约 非正式渊源通常包括:习惯 判例 宗教规则 法律学说 道德原则 正义标准 理性原则 公共政策
判例法在大陆法系国家中通常不是正式渊源 只是非正式渊源 在英美法系中是重要的正式渊源
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以宪法为核心 以制定法为主
具体包括: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行政规章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法律的一般分类:
1.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不同:成文法/制定法——不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2.规定内容不同:实体法——程序法
3.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不同(该分类只适用于成文宪法制国家):根本法——普通法
4.适用范围不同:一般法——特别法
5.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不同:国内法——国际法(国际条约、国际协议)法律的特殊分类:
1.大陆法系:公法——私法 2.英美法系:普通法——衡平法 法律实施:也叫法的实施 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 即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人们的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方式对法律的实际施行 法律实施就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 使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 从应然状态进到实然状态
法律实施的分类: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律的遵守 法律的执行 法律的适用
法律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前提 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 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备条件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的两个重要条件是“一部良法”和“得到普遍服从”
法律实施的评价标准:
1.人们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
2.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案件种类、破案率及犯罪分子的制裁情况 3.各类合同的履约率与违约率
4.普通公民和国家公职人员对法律的了解程度 他们的法律意识及法制观念的提高或提高的程度
5.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安全、只需、自由、公正、公共福利等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
6.法律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目的是否有效实现及其程度 7.有关法律活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率
法律实现:指法律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 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结果
法律实现和法律实施的区别:
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 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活动的直接目的
法的实效:指法律被人们实际施行的状态和程度
法律实现是将法的实施的过程性与法的实效的结果性相结合的概念 影响法律实现的重要因素: 1.国家的阶级本质
2.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反应统治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程度
3.现行法律与社会生活、归根到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程度 4.国家机关活动中贯彻法治原则的程度 5.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水平
执法:法的执行 分为广义的执法和狭义的执法
广义: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包括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 狭义: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执法的特点:主动性 单方面性 内容广泛性 主体法定性 国家权威性 强制性 灵活性
执法的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 2.讲求效率原则:强调效率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
3.合理性原则:适当、合理、公正 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 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 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
4.正当程序原则:促进行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效率 司法:法的适用 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具体应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需要法的适用的两种情况:
1.发生无法解决的争议致使权利义务无法实现 需要司法机关裁决 2.遇到违法、违约或侵权行为时 需要司法救济 司法权:行使国家司法权力的职责和权力 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 司法的特点:被动性 中立性 终极性 形式性 专属性 司法的原则:
1.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权利义务平等、保护平等、约束平等 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专属性、独立性、合法性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司法权的监督:党 国家权力机关 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 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和舆论
事实:包括被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和依法推定的事实 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的关系:一方面 不能对立起来 另一方面 不能以政策改变、代替法律甚至取消法律 应当将两者统一起来 守法:法的遵守 分为广义上的法的遵守和狭义上的法的遵守 广义:法的实施
狭义: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
守法包括积极守法和消极守法
守法是维护秩序、实现法律目的的需要
在我国 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守法的构成要素包括:守法主体 守法范围(直接决定于法的渊源 在我国不仅包括各种制定法还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守法内容(包括履行法律义务和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又分为履行消极的法律义务和履行积极的法律义务)守法的理由: 1.习惯
2.出于对合法性的认识 3.出于畏惧 4.出于社会压力
5.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 6.出于道德上的要求
守法的态度:指人们对法律的遵守程度和状态 包括最低状态、中层状态和高级状态
守法的最低状态:不违法犯罪
守法的中层状态:依法办事 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 守法的高级状态: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 严格履行法律义务 充分行使法律权利 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影响守法状态的因素:守法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和法律意识水平、守法主体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等
法律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指由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狭义: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法律监督体系:由一个国家各种形式的法律监督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系统 法律监督的意义: 1.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 2.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保证 3.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分为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 国家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和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包括法律上的监督和工作监督 可分为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人事监督和宪法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 包括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审判机关的监督 检察机关的监督又叫检查监督 是一种专门监督 分为刑事诉讼监督、民事诉讼监督和行政诉讼监督三类 审判机关的监督也叫人民法院的监督 分为系统内的监督、对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三种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 包括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以专门机关的监督和对行政相对人的监督 分为四类:一般行政监督、专门行政监督、行政复议和行政监管
社会监督:政党(执政党)社会组织(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社会舆论(最能体现广泛性、公开性、民主性)人民群众(公民个人)法律解释: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 法律解释的特点: 1.对象是法律规定
2.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 3.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4.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1.法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 需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概括为特定
2.由于:1)人们在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以及利益与动机上有差别 2)法律规范的专门性使其不易为人们所理解 3)社会主体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原因 对同一法律规范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需要统一理解、保持法的实施的统一性
3.对立法遗憾进行改正、弥补法律规定的不完善 4.解决法的稳定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5.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制教育 法律解释的分类: 1.主体和效力不同(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正式解释/法定解释/有权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非正式解释/学理解释
2.尺度不同:限制解释——扩充解释(始终必须以立法意图、目的和法律原则为基础)——字面解释
法律解释的方法:文义解释/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 历史解释 体系解释/系统解释 目的解释
法律解释体制:指国家法律解释权限划分的制度
我国建立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为核心和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 具体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立法解释:我国的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立法解释的主要任务: 1.阐明法律实施中产生的疑义
2.适应社会发展 赋予法律规定以新含义
3.解决法条冲突以及司法解释之间的冲突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 有时采取联合解释的方式
司法解释的作用:为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提供说明 具体表现为:
1.对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而使理解和执行有困难的问题进行解释 赋予比较概括、原则的规定以具体内容
2.通过法律解释适应变化了的新的社会情况 3.对适用法律中的疑问进行统一的解释
4.对各级法院之间应如何依据法律规定相互配合审理案件、确定管辖以及有关操作规范问题进行解释
5.通过解释活动弥补立法的不足
行政解释: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各部委)包括:1)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2)在行使职权时对自己所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
行政解释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法律推理: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 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是推理思维活动在法律领域中的运用 法律推理的特征:
1.法律推理是法律运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
2.法律推理以法律与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 3.法律推理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 4.法律推理的目的是为法律提供正当理由
5.法律推理的结果往往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 法律推理的方法: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
法律推理的分类: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实质推理(辩证推理)形式推理:又称分析推理 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又称三段论推理 从一般到特殊 必然性推理 主要适用于成文法国家 法律规则和原则是大前提 事实是小前提 判决是结论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 或然性推理 主要适用于判例法国家 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
类比推理:从个别到个别 或然性推理 主要适用于判例法国家 类似案件类似处理
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 当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是 借助于辩证思维 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 以解决法律问题 主要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 必须建立在事物的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之上而绝不应该是从法官的主观想象中得出结论 法律关系: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关系 即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罗马法中的“法锁”的观念 但直到19世纪才成为一个专门的概念 法律关系的特征:
1.法律关系是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2)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3)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 是法律规范的内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的具体贯彻 4)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符合法律规范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是一种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 而法律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意志对于法律关系的建立和实现有重要作用(承认法律关系的意志性并不能否认其客观性)
3.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抽象的 只是一种可能性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是具体的 具有现实性 法律关系的分类:
1.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基本——普通——诉讼 2.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平权型——隶属型 3.主体是否完全特定化:绝对——相对
4.产生的依据、作用和实现规范的内容:调整性——保护性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 内容 客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法律性(由法律规范规定)和社会性(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公民的权利能力有一般和特殊之分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一致的 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权利和权力的区别:
1.现行宪法中 对中央国家机关使用“职权” 对地方国家机关使用“权限” 对公民使用“权利”
2.权利主体一般是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权力主体则只能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特定的工作人员
3.权利和权力的自由度不同 职权不能放弃、不可让与
4.权力的强制性是直接的 权利的强制性则以权力为中介 是间接的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2.互为目的 3.互为手段
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非物质财富)、人身利益
物成为法律关系客体: 1.应得到法律的认可 2.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
3.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物质利益 具有经济价值 4.须具有独立性
精神产品不同于有体物 也不同于精神活动本身
人身利益不仅是人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承载者 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称为法律关系的演变 必须符合两方面的条件:1.抽象条件 即法律规范的存在 2.具体条件 即法律实施的存在
法律事实: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法律事实的特点: 1.是一种规范性事实
2.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3.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法律实施的分类:根据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与当事人意志无关 根据是否由人们的行为引起可分为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
法律行为:与当事人意志有关 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当事人既无故意又无过失 而是由于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引起的某种法律后果的活动 不是行为 属于意外事件
同一个法律事实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有时一个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需要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 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整体叫做“事实构成” 法律责任:
产生的原因:违法行为 违约行为 法律规定
法律责任的目的通过其惩罚、救济和预防三个功能的发挥来实现 法律责任的分类:刑事 民事 行政 违宪
刑事责任:犯罪人向国家所负 否定性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主要是救济责任 兼具惩罚功能 主要是财产责任 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可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行政责任: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产生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或法律法规的规定
违宪责任: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领导干部 产生原因是违宪行为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1.责任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2.违法行为(特殊情况下不是要件)3.损害结果(人身 财产 精神)4.因果关系
5.主观过错(故意或过失 行政法律领域实行过错推定的方法 一般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就视其为主观有过错)
法律责任的归责:也叫法律责任的归结 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 归责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2.因果联系原则
3.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 4.责任自负原则
免责:又称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 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
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 不同于“不负责任”或“无责任” 我国的免责条件主要包括: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有效补救免责 5.自助免责
法律制裁: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 应承担法律责任是实施和接受法律制裁的前提 法律制裁是具体承担法律责任的结果或体现 有法律责任不一定就有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的分类:刑事 民事 行政 违宪 刑事制裁:司法机关 以刑罚为主 最严厉
民事制裁:人民法院 以财产关系为核心 适用范围最广
行政制裁:国家行政机关 分为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违宪制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行使违宪制裁权的机关 制裁措施有撤销、改变、罢免等 法治的内涵:
1.法治意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2.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 3.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
4.法治代表某种包含特定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 法制:
1.静态意义上的法制 即法律和制度
2.动态意义上的法制 即指立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活动和过程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1.法治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和权利保障 法制侧重于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
2.法治强调法律的至高权威和公正性、稳定性、普遍性、公开性、平等性以及对权利的制约与对人权的保障 法制侧重于关注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而对法律本身的内容和价值取向并无特殊规定
3.法治与人治对立 法制与人治并不截然对立
4.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 法制的问世先于法治且不需要民主和宪政 法治与人治是两种对立的治国方略 区别:
1.法治是民主政治 人治一般是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
2.法治依据的是反映众人意志的法律 人治依据的是统治者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 3.法治要求法律高于个人意志 人治则相反 法治与德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 关系: 1.历史上有过长期的分歧和斗争
2.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因此二者最终互相妥协退让 礼法结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独特模式
3.现代意义上的德治不再局限于儒家理念 法治与德治作为社会控制的两种手段 各有优势和局限 作用互补 目标一致 民主:一种国家制度、政治制度 以公民的意志作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不仅指国家的组织形式(政体)也指国家的本质(国体)民主与法治的区别: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存在矛盾 法治的前提是法律是至高权威 民主的前提是公意或多数是至高权威 若法律沦为工具 法治就不可能实现 民主与法治的联系:
1.法治必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 民主是实现法治的先决条件
2.民主理念的实现离不开法治 法治是民主制正常运行和发展的保障 3.在现代社会中 民主与法治不可分割 法治支持民主 民主也兼容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离开民主讲法治则可能变质 离开法治讲民主则可能失去保障、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
1)从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来看 民主是法治的政治前提或基础
2)从民主作为一种公共决策方法和机制来看 民主决定着法的创制的质量 3)民主是法治的力量源泉
4)民主在促进法治发展方面有重大作用 2.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1)法治确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确认国家的基本民主体制及其活动原则的合法性 2)法治确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为政治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
3)法治确认和规范民主的范围以及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式 4)法治是保卫民主的重要武器 法律与国家的关系:
1.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 2)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
3)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影响法的形式 2.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
1)法律确认和宣称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组织和完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 2)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
3)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 法治的基本原则:
1.法律至上原则: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 法治的首要条件 最基本的原则 核心是宪法至上
2.权力保障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3.权力制约原则: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制约 制约主要是权利之间的相互制约 行政权力是重点
4.正当程序原则:不能作自己的法官 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主要针对国家公权力而言
法治国家的标志:
1.完备而良善的法律体系 2.健全高校的法律运行体制 3.高素质的法律职业队伍 4.较高的全民法律意识 5.良好的法律秩序
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 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
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2011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1.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基础)2.高度的民主政治体制(政治基础)3.全民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 核心本质是广泛的人民性 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2.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真正的开放性和实证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1.依法治国——核心内容 2.执法为民——本质要求 3.公平正义——价值追求 4.服务大局——重要使命 5.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1.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 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保证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4.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标志
5.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1.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
4.大力开展普法教育 广泛进行法制宣传 提升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法
2.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中介): 1.法始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2.法对生产力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法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而产生 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又是商品交换乃至整个商品经济不可或缺的调整机制
2.商品经济愈发展 社会对法的需求就愈多 法和法制愈发展 又反过来给予商品经济以更有效的影响
3.法的产生和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当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时 就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1.宏观方面:引导 促进 保障 必要的制约
2.微观方面:1)确立主体地位 2)确认和保障契约关系 3)竞争规则 4)维护正常运行秩序 5)确认和保障开放性和国际性 法与政治的关系:
1.政治对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2.法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 法与政治都是上层建筑 政治居主导地位 法与政策的关系:
1.政策对法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2.法对政策实施具有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一致性:都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都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一致 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一致
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区别:意志属性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实施的途径和保障方式不同 稳定性程度和程序化程度不同 社会主义法和执政党政策的相互关系: 1.执政党政策市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
2.社会主义法是贯彻执政党政策、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 3.执政党政策充分发挥作用 能够保障、促进社会主义法的实现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泛指人们对法律特别是对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或态度等的总称 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 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法律文化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 其现实基础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法律意识的分类:
1.主体不同: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最复杂)——社会法律意识(总的反映)
2.专门化、职业化程度不同:职业法律意识——非职业法律意识
3.从认识阶段来看:低级阶段的法律心理——高级阶段的法律思想体系
4.从社会政治属性角度: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正面的、积极的 作用形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负面的、消极的、破坏性的)法律意识的作用:
1.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有时会起到法的作用(但不等同于法)2.对法律实践活动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3.对立法活动有直接影响 4.对法律适用由直接影响 5.是推动法律变革的重要力量
6.法律意识的培养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作用(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法律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包括物质性的法律文化(制度形态)和精神性的法律文化(观念形态)法律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法律现象的总和 而是其中所包含的一切有价值的、流传久远的文化传统 不包括一切偶然与个别的成分
法律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不是指法律规则而是指实际规则)和思维模式
法律文化具有多样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民族性等特点 法律文化的多样性使法律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成为可能 冲突与融合是法律文化变迁与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当代中国的法律文化主要包括: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潜在作用)西方法律文化 苏联的法律文化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文化(影响最大)法与道德的关系:
联系:都属于上层建筑 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相互作用 区别:
1.产生方式不同(道德自发、无形 法律自觉、有形 道德先于法律)2.表现形式不同(道德无需特定的表现形式)
3.实现方式不同(法律主要是外在强制力 道德主要是内在强制力)4.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道德更广泛)
5.评价的尺度不同(法律标准比道德标准更明确规范)
6.权利义务的特点不同(法律以权利为本位 道德主要以义务为主体 法律中的权利和义务在社会中主要体现为实在形态 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道德中的权利和义务在社会中主要体现为观念形态、理想形态 具有应然性)法与道德的联系:
1.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 1)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
2)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 是判断、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 3)道德是法律运作的社会基础
4)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具有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2.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
1)通过道德法律化进一步强化、维护、实现道德规范
2)法律是道德的承载者 弘扬、发展一定社会的道德理念、信条和原则 促进社会道德的更新和变革
3)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风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强大力量
3.总之 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生存的两大支柱 应并举并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助共生
法与道德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情理与法理上的冲突 有两种具体情况:1.合法不合理——道德上不许可但法律上许可 2.合理不合法——道德上许可但法律上不许可
法与道德冲突的结果:
1.没有坚实社会基础的法律在道德面前修改或崩溃 适应道德的新法律产生 2.在法律的影响下 一些旧道德退出历史舞台 形成于法律相适应的新道德 解决法与道德冲突的措施:
1.提高立法质量 尽量避免出现法律漏洞 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与道德进行不必要碰撞的几率
2.在宣传法律过程中 对旧道德进行批判 使道德与法律尽量吻合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相互渗透 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1.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价值指导 2)社会主义道德对法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可以弥补社会主义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 2.社会主义法律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作用: 1)社会主义法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原则和要求加以确认 使之具有法的属性 从而使其获得强有力的保障
2)社会主义法是传播社会主义道德和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3.总之 社会主义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社会主义法是传播社会主义道德、保障道德要求实现的有效手段
第三篇:微积分部分重点(范文模版)
题型(照惯例):
1.填空
2.选择
3.计算题
4.应用题
5.证明题
重点看(部分啊不是全部,老师只肯透露这些):
一、求极限
1.夹逼定理
2.洛必达
二、导数
1.显、隐函数求导
三、求简单不定积分
四、求最值、极值
五、求单调性、单调区间
六、证明简单不等式、考察中值定理的简单应用
只搞到这么多了..然后重点放在计算,定义的话理解就好。
11会四林琳
第四篇:重点基础研究部分
附件
2017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基础研究部分)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重点基础研究是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瞄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支持我省优势领域的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提升我省基础研究能力。
2017年,围绕农业、人口与健康、能源、信息、资源与环境、材料、制造与工程等科学领域的9个优先主题,优选20项左右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优先支持我省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优先支持省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联合科研项目;优先支持在相关领域形成重要影响青年人才的研究项目;优先支持多学科交叉、多部门联合的项目;优先支持与京津地区高校、科研单位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作物抗逆分子机理与调控(指南代码 1000108)研究作物对干旱、高盐、高低温、病虫害和养分(磷、钾、铁)亏缺等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和抗逆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作物抗旱、抗盐、抗病、温度胁迫、耐养分亏缺的相关基因的功能、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作物适应逆境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确定调节的关键因子,为作物抗逆、高效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依据。
优先主题二:土壤养分高效利用机理(指南代码 1000109)面向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以设施蔬菜种植体系为对象,研究肥料氮素损失途径、阻控机理、肥料磷素转化与高效利用生物学机制,研究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对棚室土壤养分的活化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特异微生物对养分吸收的促进及对根际环境的改善作用;研究耕地质量对养分资源利用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耕地质量的化肥减施增效途径,为建立完善农田土壤养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优先主题三:心脑血管重塑机制研究(指南代码 1000110)研究血管内外环境如循环代谢物、血流动力学变化、各种生物活性物质、药物对血管稳态和血管重塑的影响与分子机制,探讨血管内膜和外膜对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等刺激因素的应答差异及其生物学机制,寻找药物干预的最佳靶点,挖掘具有调节血管稳态和血管重塑的天然药物和活性单体,阐明其药理学机制、药代动力学等,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优先主题四:新型动力电池及储能材料基础研究(指南代码 1000111)
面向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需求,探索新的电化学机理,
第五篇:食品营养学重点部分
绪论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皇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始于18世纪中叶)。1.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1983:提出“蛋白质”;亮氨酸/苏氨酸;1920:“维生素”。2.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公共营养兴起。3.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植物化学物、分子营养学、新营养学。
第一章: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1.试述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消化:人体摄入的食物必须经过消化道加工处理,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这个过程成为食物的消化。(化学消化&机械消化)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所含营养素以及能被人体利用的非营养素所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2.试述胃液的组成及胃酸的功能。
胃液的组成:胃酸、胃蛋白酶、黏液、内因子;胃酸的功能:激活胃蛋白酶;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杀死随同食物进入胃内的微生物;造成蛋白质变性
3.试述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过程。
脱氨基作用及由此而产生的α-酮酸及氨的代谢。
4.不同营养素的吸收部位有何不同?
不同营养素的吸收对人体每个部位的营养素吸收功能不同 5.甘油三酯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5.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P15-16)
消化:自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肠内消化(肠腔内消化、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上的消化、结肠内消化)吸收:经过消化变成单糖后才能吸收。
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营养素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C、H、O、N占人体96%以上;细胞内液ICF(2/3)、外液ECF(1/3);骨密度(BMD);血液5L。
蛋白质(protein)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8+1: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婴儿)。
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色氨酸为1)。
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模式接近,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这些相对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
2.构成特殊生理活性物质;
3.供能: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产生16.7kJ能量。
小肠:为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氨基酸池:指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转运子分为两类:钠依赖型、非钠依赖型。
必要的氮损失(ONL):机体媒体由于皮肤、毛发和黏膜的脱落,妇女的月经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的约20g以上的蛋白质的损失。
氮平衡: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关系。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的含量(微量凯氏定氮法)、消化率、利用率。
生物价(BV):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生物价储留氮100%
吸收氮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指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g 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氨基酸评分(AAS)、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成人:RNI为1.16g/(kg·d);占总能量的10%-12%。
动物体重增加g)(蛋白质功效比值摄入食物蛋白质g)(蛋白质净利用率(NPU):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
蛋白质净利用率消化率生物价储留氮100%
食物氮氨基酸评分(AAS)
脂类(lipids)
脂类包括:脂肪:甘油三酯——甘油和脂肪酸;类脂:磷脂、固醇类等。
甘油三酯及其功能:(体内)1.贮存和提供能量(1g脂肪在体内可产生39.7kJ的能量);
2.维持正常体温;
3.保护机体脏器免受外力伤害; 4.内分泌作用;
5.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物和对蛋白质节约作用; 6.构成机体组织;
(食物)7.增加饱腹感;8.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9.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及必需脂肪酸。
1.脂肪酸根据其碳链的长短分为:长链脂肪酸(14--24碳)、中链脂肪酸(含8--12碳)、短链脂肪酸(6碳以下)。
2.根据其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最常见的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亚油酸和亚麻酸。
3.按脂肪酸的空间结构分为:顺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EFA):是指人体生理必需、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n-6系列的亚油酸(n-6)和n-3系列的α-亚麻酸(n-3);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类脂(1)磷脂功能: 1.供能、构成生物膜;
2.作为乳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
3.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脂肪肝;
4.磷脂经一系列水解后可生成胆碱,进而合成乙酰胆碱,参与神经系统功能;
(2)固醇类:胆固醇功能:(1)构成细胞膜、(2)合成重要生理活性物质。
膳食脂肪的营养学评价:1.脂肪的消化率;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3.各种脂肪酸的比例;
4.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5.其它重要脂肪酸的含量:DHA、EPA、花生四烯酸等。
成人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20%--30%; EFA的摄入量≥总能量的3%。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1)单糖:葡萄糖(D型和L型,人体只能利用D型)、果糖、半乳糖等。
(2)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及海藻糖等。(3)寡糖:由3-10个单糖分子而构成。
大豆低聚糖:主要指水苏糖(四糖)和棉子糖(密三糖),不能被肠道消化——“大豆胀气因子”。
(4)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组成。
1.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2.淀粉:①可吸收淀粉:直链淀粉(易老化)和支链淀粉(易糊化)。次级水解产物:糊精。②抗性淀粉。
3.纤维:
①不溶性纤维
主要包括:纤维素、多数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②可溶性纤维
主要包括:果胶、树胶、粘胶和少数半纤维素等。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1.氧化供能:1g碳水化合物可提供16.7kJ的能量;
2.构成组织;
3.节约蛋白质作用;(糖原异生作用)4.抗生酮作用;(50-100g碳水化合物防止酮血症)5.改变食物的色、香、味、型; 6.提供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1.改善肠道功能、有利于粪便排出;2.控制体重和减肥;3.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4.可能具有预防结肠癌作用。小肠:为碳水化合物分解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乳糖不耐受症原因:
1.先天性缺少或不能分泌乳糖酶;2.某些药物或肠道感染使乳糖酶分泌减少;3.随着年龄增加乳糖酶水平降低。
血糖指数(GI):50g碳水化物的食物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与同一个体摄入50g碳水化物的标准食物(葡萄糖)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之比。
食物GI的应用:1.指导合理膳食,有效控制血糖;2.控制体重;3.改善胃肠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55%-65%;精制糖的摄入,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10%。
能量(energy)
1kcal=4.184kJ;产能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生热系数: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
人体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
基础代谢(BM):是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18~25℃),禁食12小时后,静卧、放松、清醒时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体力活动水平(PAL):指1人1天24小时总能量消耗(TEE)与基础代谢能量消耗(RMR)之比值。
食物热效应(TEF)又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是指由于摄食而引起的额外的能量消耗。食物的氧热价: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能量值。
矿物质(mineral)
常量元素(macroelements):> 0.01%人体体重。
微量元素(microelements):< 0.01%人体体重。铜、钴、铬、铁、锌、硒、碘、锰、氟、钼10种元素列为必需微量元素。
钙--生理功能:1.构成骨骼和牙齿;2.维持肌肉神经的活动;3.促进体内酶的活性;4.血液凝固;
5.促进细胞信息传递;6.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7参与激素分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及调理细胞的正常功能。吸收部位:主要是小肠上段。吸收途径:1.被动扩散、2.主动吸收。
促进吸收因素:VD、某些氨基酸、乳糖。抑制因素:草酸、膳食纤维、脂肪酸。
钙缺乏: 1.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骨骼软化、变形,严重者可出现佝偻病;2.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钙过量: 1.高钙尿可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2.影响其它元素的吸收利用:如铁、锌等。
钙的良好来源:奶类及其制品。硬水中也较高。注意:动物肉含钙很低,非钙的良好来源。AI:成人800mg/d。
铁--(功能铁和储存铁)生理功能:1.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组织呼吸过程;2.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3.其它: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等。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促进因素:VC、动物组织蛋白质和氨基酸。抑制因素:植酸、多酚类物质、钙、锌过多时。铁缺乏:缺铁性贫血。三个阶段:1.铁减少期(IDS)、2.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3.缺铁性贫血期(IDA)。血清铁蛋白(SF):是反映体内储存铁的指标。SF<12ug/L为储存铁减少。铁的良好来源:动物肝、全血、瘦肉、黑木耳、海带以及豆类等。UL:50mg/d。
锌--的生理功能:1.参与多种金属酶的构成;2.促进生长发育;3.参与免疫功能;4.维持细胞膜结构; 5.其它:促进食欲,促进VA的代谢及生理作用、维护皮肤健康等。
缺乏症:异食癖、缺锌性侏儒症、创伤组织愈合缓慢、顽固性溃疡、性发育迟缓、皮肤粗糙,免疫力下降等。锌过量:影响铁、铜等的吸收、利用;损害免疫功能;中毒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锌的良好来源:尤其以贝类海产品(牡蛎、扇贝)、红色肉类以及动物内脏含量丰富;植物差。
硒--硒缺乏:克山病、大骨节病。硒过量:“硒中毒”:头发、指甲易脱落,肢端麻木、抽搐等。
硒的推荐摄入量RNI:成人:50ug/d。UL:400ug/d。硒的良好来源:动物内脏及海产品。
铬--被认定为能够增强胰岛素作用的必需元素。
铬缺乏:可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患PEM的婴儿以及完全肠外营养的病人。可表现为体重下降、生长停滞、外周神经炎、葡萄糖耐量异常等。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啤酒酵母中的铬易于吸收。
磷--磷缺乏:少见;磷过量:低血钙症。
镁--镁缺乏: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镁过量:恶心、胃痉挛等。
碘--碘缺乏: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病;碘过量: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碘性甲状腺肿。
氟--氟缺乏:影响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增加龋齿的发生率;氟过量:可引起氟中毒:氟骨症,氟斑牙。
维生素(vitamin)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必须由食物供给。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维生素A--VA类:是指含有视黄醇结构(β-白芷酮环的多烯基结构)并具有其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
包括两类:已形成的维生素A;维生素 A 原。
生理功能:1.视觉功能;2.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3.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4.参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合成; 5.抗氧化作用;6.抑制肿瘤生长。
缺乏:眼部疾病:暗适应能力降低或夜盲症,毕脱氏斑,干眼病,角膜软化、溃疡或穿孔等。
皮肤角化:皮肤干燥、增生及角化,毛囊角化过度症等。免疫力降低,易感染。
食欲降低、生长发育迟缓等。
过量:急性毒性、慢性中毒、致畸作用。
视黄醇当量(RE):表示膳食或食物中全部具有视黄醇活性物质的总量。
食物来源:VA的最好来源为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蛋类、奶类等;VA原的良好来源是深绿色蔬菜或红黄色蔬菜和水果。RNI:成年男性:800ugRE/d;成年女性:700ugRE/d。
第三章:能量
1.能量单位以及卡和焦耳的换算关系。
焦耳J 千焦KJ 兆焦MJ;1Kcal=4.184KJ 1KJ=0.239K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2.三大产能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碳水化合物4Kcal/g
脂肪9Kcal/g
蛋白质4Kcal/g
3.人体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各种能量消耗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①基础代谢:生理、病理状态;体格构成;环境温度、应激状态、进食状况、遗传等 ②体力活动:肌肉越发达、体重越重、活动强度越大,能量消耗越多;
③食物热效应:食物的营养成分;进食量和进食频率;体力活动。
④生长发育
4.基础代谢率和静息代谢率的区别与联系?
(P19-20各自概念+ 区别:基比静严格;静能量消耗量高于基,但静测量方法简便易行)5.什么是体力活动水平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即食物热效应: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想象。过去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6.维持能量平衡有何重要意义?
7.测定人体能量消耗的方法有哪些?直接/间接测热法(呼吸商法;双标水法;心率检测法)8.何谓呼吸商和氧热价? P22 呼吸商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
第四章:蛋白质
氨基酸模式:构成人体或食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其相互比值。P28
半必需氨基酸: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生成。P27
1.简述蛋白质的生理功能。①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 ②构成体内多种具有重要生理动能的物质 ③参与调节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及胶体渗透压 ④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思维活动及遗传信息的传递 ⑤提供能量
2.简述氮平衡的3种状态及意义。①氮平衡或氮的零平衡 ②正氮平衡 ③负氮平衡
氮平衡:机体中蛋白质分解与合成间的动态平衡,以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为衡量的指标。4.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食物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类、球蛋白类、谷蛋白类和醇溶蛋白类,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必需
氨基酸构成不同、性质不同、消化率及利用率也不同。多种食物混合食用,其蛋白质中的限制氨基酸得以互补,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之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5.简述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6.简述食物蛋白质的种类、性质及营养价值。种类:(动物性)纤维蛋白类、球蛋白类(植物性)谷蛋白类、醇溶蛋白类
第五章:脂类
必需脂肪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取的脂肪酸。
2.类脂包括哪几种?磷脂、固醇类
3.简述磷脂的生理功能。①提供热能 ②物质运输(双重极性)③构成细胞膜
④乳化剂
4.简述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健康关系。P47-48
5.简述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①磷脂的最主要成分 ②参与脂质代谢 ③合成重要的衍生物 ④对生殖及X射线损害的保护作用
6.简述DHA的来源及脑发育的关系。存在于鱼类及少数贝类中,其它食物如谷物、大豆、薯类、奶油、植物油、猪油及蔬菜、水果中几乎不含有。
DHA是参与调节细胞器官功能的重要前体物质.在人体生长发育的早期,DHA与神经系统发育、感官的成熟关系尤为密切。
第六章:碳水化合物
1.按化学结构可将碳水化合物分为哪几类? 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
2.1998年FAO/WHO专家组的建议,应将碳水化合物分为哪三类?为什么? 糖、寡糖和多糖。(从营养学角度分)
3.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P55-56)①提供热量
②构成体积组织细胞的成分
③解毒和保肝作用
④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
⑤提供膳食纤维
4.什么是碳水化合物的节约蛋白质作用的抗生酮作用?(P61)
摄入足够量的碳水化合物,就能预防体内或膳食中的蛋白质进入糖异生旁路而转变为葡萄糖分解供能。
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预防体内酮体生成过多,即起到抗生酮作用。
5.为什么说人体所需的能量应大部分来自碳水化合物?(P56)碳水化合物占其能量构成的55%-65%
6.什么叫血糖生成指数?(P57)
指摄入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葡萄糖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糖耐量曲线下面积的比值。
7.为什么把酒精和精制糖称为纯热能食物或空卡食物?过量摄入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危害? 酒精是糖发酵的产物,只能提供热量而无其他营养作用,故酒精类食物产生的热为“空卡”。危害: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和代谢,肝损害和神经毒性作用。
(P59)
8.为什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的摄入量应该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P62)因为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的代谢之间有密切关系并受多种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第七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几种?(P63)
碘、锌、硒、铜、钼、铬、钴、铁8种
2.影响钙吸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P64)①年龄性别与生理状况 ②体内激素水平③疾病
3.简述人体钙的主要食物来源。(P68)最好來源是奶和奶制品,豆类、绿色蔬菜、各种瓜子也是钙的较好来源;虾皮、还带、发菜、芝麻酱等含钙量特别高。
4.简述镁、钾的生理功能。(P73)镁:①激活多种酶的活性 ②抑制钾、钙通道 ③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④维护胃肠道和激素的功能
(P77)钾:维持糖、蛋白质的正常代谢 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 ③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正常功能 ④维持心肌的 正常功能 ⑤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酸碱平衡和电离子平衡 ⑥降低血压
5.钠摄入过量有哪些危害?(P82)
6.试述铁缺乏的三个阶段及其表现。(P85)第一阶段仅有铁储存减少,表现为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降低,显示储备铁减少;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长缺铁期,特征是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下降,但因血红蛋白尚未下降,故称为无贫血的铁缺乏期;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此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容积下降,贫血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
7.简述锌的生理功能及主要的食物来源。(P88)①酶的组成成分
②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
③促进性器官和性功能的正常发育
④促进食欲 ⑤促进维生素A的代谢和生理作用 ⑥参与免疫功能
来源: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和动物内脏都是锌的良好来源,干果类、谷类胚芽、麦麸、奶酪、虾、燕麦和花生等也富含锌。
8.硒的活性形式是什么?简述硒的生理功能。(P90)生理功能: ①抗氧化作用 ②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官以及抗肿瘤的作用 ③保护心血管和心肌作用 ④解除体内重金属的毒性作用 ⑤免疫作用
[克山病、大骨节病] 9.简述人群碘的营养状况评价。(P92)①TSH和T3及T4或FT4的水平
②尿碘
③儿童甲状腺肿大率
④其他(身高、体重、性发育、骨龄、智商、精神运动功能等)
10.简述铜、钼、铬的主要生理功能。(P96-98)
铜:①参与铁的代谢和血红蛋白合成 ②参与结缔组织的合成 ③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 ④与胆固醇及葡萄糖的代谢、心脏功能、免疫功能、激素分泌等有关
钼:①三种金属酶的辅基(黄嘌呤氧化酶、亚硫酸氧化酶、醛氧化酶)②保护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③其他
铬:①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影响脂类代谢 ③促进蛋白子代谢和生长发育 ④改善机体应急状况
11.氟缺乏和过量的临床表现。(P99)
缺乏:可增加龋齿的发病率,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
过量:氟中毒
如骨中氟达到0.6%时,会出现“氟骨症”“氟斑牙”.。
12简述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概念。(P63)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钙磷镁钾钠);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铁锌硒碘铜钼铬氟)13.简述人体矿物质构成特点以及生理功能。生理功能:①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②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 ③构成多种活性物质的成分(酶的辅基、激素、维生素、核酸)参与酶系激活。④参与遗传物质的代谢
14.简述钙、铁、碘的生理功能,缺乏病及主要食物来源。(P63-68)钙:①形成和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 ②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活动 ③参与凝血过程 ④对(ATP酶、脂肪酶、蛋白质分解酶等)有激活作用;对激素的分泌方面也有影响。[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因素] 缺乏症:佝偻病(婴儿)骨质软化症(成人)骨质疏松症(老人)手足抽搐症 来源:题三
(P83-87)铁:①参与体内氧和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②与红细胞的形成和成熟有关 ③其他催化(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产生、脂类从血液中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的解读等以及提高机体免疫)缺乏症:题六 来源: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禽兽肉类、鱼类、黑木耳、芝麻酱、海带、桂圆
(P92-94)碘:①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
②促进生长发育
③调节组织中的水盐代谢 ④促进尼克酸的吸收和利用,促进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促进核黄素合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⑤甲状腺素可活化100多种酶,包括细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系等
缺乏症:甲状腺肿(成人)呆小症、克汀病(胎儿)来源:海鱼、海带、发菜、紫菜
第八章:维生素
1.维生素有哪些共同特点?(P100)①均以其本体的形式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②在人体内不能经机体自身的同化作用合成,也不能大量地储存在组织中,所以必须经常由食物提供 ③不是人体的结构成分,也不提供能量 ④虽然每日生理需要量
很少,然而它们在调节物质代谢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的作用 ⑤常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作用 ⑥不少维生素具有几种结构相近、生理作用相同的化合物
2.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在吸收、排泄、储存、缺乏症状出现的快慢及毒性等方面有何差异? 3.维生素A包括哪些物质?视黄醇、视黄酸的生理功能有哪些?(P105)视黄醇:①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维持正常视觉 ②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 ③促进上皮细胞的增生与分化 ④促进幼小动物生长发育 ⑤促进造血 ⑥抑制肿瘤的生长
视黄酸: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能刺激也能抑制基因的表达,对细胞的分化起调控作用;降低维生素A缺乏对生殖机能的影响;对基因表达的作用决定着机体各部分发育的顺序。
4.简述维生素D的来源及生理功能。(P109)①维持钙的内稳态,促进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生长(促进小肠对钙、磷的转运;促进钙的动员和骨组织的钙化;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②提高运动能力(P111)来源:蘑菇、鱼干、鱼油、鸡蛋、黄油及咸水鱼;晒太阳
5.简述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
6.简述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叶酸、钴胺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状以及膳食来源。(P116-117)硫胺素:①辅酶功能(氧化脱羧作用;转酮醇作用)②非辅酶功能(神经生理作用;心脏功能)缺乏病:[脚气病成人脚气病(①干性脚气病 ②湿性脚气病 ③混合型脚气病 ④暴发性脚气病 ⑤脑型脚气病);婴幼儿脚气病] 来源:谷物、杂粮、瘦弱、动物内脏、豆类、坚果(P118-120)核黄素:①参与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 ②参与维生素B6和烟酸的代谢 ③参与体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④参与药物代谢 缺乏病:“口腔-生殖系统综合症” 来源: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我国居民核黄素的主要来源于谷类和蔬菜。(P121-123)烟酸:①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②参与蛋白质核糖基化过程 ③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分,能够增强部分人的胰岛素效应 ④调节血脂的作用
缺乏病:癞皮病/糙皮病;“3D”症状 来源:酵母、肉类、动物内脏、豆类、种子及谷类,乳类、蛋类、绿叶蔬菜;咖啡和茶。(P127-129)叶酸:活性形式是THF,是1-C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可以通过影响核酸合成和基酸代谢过程来影响增殖、组织生长和机体发育;可以影响蛋氨酸代谢过程中SAM的合成影响血红蛋白、磷脂、神经递质的合成。缺乏症:①巨幼红细胞贫血 ②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习惯性自发流产、胎盘早剥、先兆子 等孕期并发症 ③胎儿神经管畸形 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⑤癌症 来源:动物肝、肾、蛋类、奶类、豆类、绿叶蔬菜、水果和坚果(P129-131)钴胺素:①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为蛋氨酸 ②作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异构酶的辅酶参与甲基丙二酸-琥珀酸的异构化反应 缺乏病:①巨幼红细胞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②“亚急性组合退化”或“组合型系统疾病” 来源:微生物的生物合成,动物性食物(肉类、动物内脏、鱼类、禽类和蛋类),乳及乳制品
7.简述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缺乏症状以及膳食来源。(P132-133)
①作为羟化过程的底物和酶的辅助因子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羟化反应(促进结缔组织蛋白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神经递质和去甲肾上腺素合成;促进类固醇的代谢;促进有机物或毒物经羟化解读)
②抗氧化作用
③其他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进而减少胃癌的发病率)
缺乏症状:(坏血病)牙龈肿胀、出血和萎缩,皮下瘀斑,紫癜,贫血,伴有骨钙化不全和伤口愈合迟缓等。晚期常因发热、痢疾、水肿、麻痹而死亡。
来源:冬寒菜、花菜、苦瓜、韭菜、西兰花、青菜、菠菜、辣椒、西红柿等;水果有酸枣、刺梨、猕猴桃、柚子、橘子、橙、枣、山楂、柿子、草莓等
第九章:其他有益物质
1.什么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分为哪两大类?(P140)
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非淀粉多糖类以及木质素。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
2.膳食纤维的主要营养学意义有哪些?(P142-144)
①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促进有害物质的排出 ②控制体重和减肥 ③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 ④预防癌症
3.过量摄入膳食纤维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抑制消化酶的活性,吸附或螯合金属离子,从而影响其他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以及由于肠蠕动增强、肠内容物的体积和产气量增加而导致腹部不适、胀气和排便次数增加等。
4.膳食纤维的主要食物来源有哪些?(P144)
主要来源为天然的植物性食品,如蔬菜、水果、粗粮、薯类和豆类等 5.什么叫做植物化学物?常见的植物化学物有哪些?(P145)
次级代谢产物对人体可产生多方面的生物学作用,称之为植物化合物。主要有类胡萝卜素、多酚类、植物固醇、皂苷、萜类和硫化物等。
6.番茄红素对人体有哪些生物学作用?(P147)
①抗氧化
②抑制肿瘤
③预防心血管疾病
④其他生物学作用
7.大豆异黄酮对人体有哪些生物学作用?(P151)
抗氧化、抗肿瘤、抗突变、抗骨质疏松、防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性等有益作用,在较大剂量下则可表现出内分泌干扰活性和其他毒性反应。可有效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以及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特异性的抑制作用。
第十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1.试述食物中抗氧化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
2.简述畜、禽、鱼肉类的营养特点。(P163-165)①水分 ②蛋白质 ③脂肪 ④碳水化合物 ⑤矿物质 ⑥维生素 ⑦浸出物(含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
3.试述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豆类:①蛋白质 ②碳水化合物 ③脂肪 ④维生素 ⑤矿物质 豆制品:浸泡、细磨、加热等处理,破坏抗胰蛋白酶、去除大部分纤维素、消化率提高。营养素种类变化不大,水分增多,相对含量减少,豆芽可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
4.简述奶类的营养价值及其特点。(P168-171)①蛋白质 ②脂肪 ③碳水化合物 ④矿物质 ⑤维生素 ⑥其他成分(酶类、有机酸、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特点:P170-171 5.简述谷类蛋白质的分类及其生物学特点。
5.简述蛋及蛋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其特点。(P173-175)①蛋白质 ②脂类 ③碳水化合物 ④矿物质 ⑤维生素和其他微量活性物质(维生素、酶、色素、其他)
6.简述蔬菜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不良影响。(P180-181)①毒蛋白:影响肠道吸收维生素、无机盐及其他营养素(豆类、薯芋类)②毒苷类物质:对人和动物体内的细胞色素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和毒性(豆类、木薯的块根)③硫苷---致甲状腺肿原:阻碍碘的吸收并抑制甲状腺的合成,导致甲状腺肿(油菜、芥菜、萝卜等植物的籽粒)④皂苷:有溶血作用,多食会引起喉部、口腔瘙痒和灼热感(茄子、马铃薯等茄属植物的果实表皮)⑤硝酸盐: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食用过多急性食物中毒,发生肠源性青紫症;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与胺结合产生致癌物亚硝酸,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作用
⑥生物碱:鲜黄花菜含有无毒的秋水仙碱,经肠道吸收后在体内氧化成二秋水仙碱,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秋水仙碱可溶于水,通过蒸煮等烹饪等过程会减少其在蔬菜中的含量,从而减少对机体的毒性。
7.简述野菜和水果的分类及其营养特点。(P179)(P181-182)水果:①仁果类 ②核果类 ③坚果类 ④浆果类 ⑤柿藻类 ⑥柑果类 ⑦多年生草本(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属于碱性食品)
8.简述坚果类的分类及其营养特点。(P185-188)分类:油脂类坚果和淀粉类坚果
营养价值:①蛋白质 ②脂类 ③碳水化合物 ④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