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学-政治)
阜阳分部
推荐阅读:阜阳公务员考试网 阜阳人事考试网
2018年阜阳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公告|职位表|报名
为做好2018年度市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工作,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和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规定,现就2018年度阜阳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三)坚持统一组织、分工负责。
二、招聘计划
经阜阳市人民政府批准,2018年度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265名(见附件1《2018年度阜阳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岗位表》),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33名,管理岗位32名。招聘计划(岗位)等信息于4月20日起同时在安徽省人事考试网(www.xiexiebang.com.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阜阳中公教育官微|阜阳中公教育官网
中公教育
第二篇:2014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特殊教育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特殊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的特殊教育专业素养、面向特殊儿童的教学能力,即考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特殊儿童教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1.熟悉特殊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
2.了解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熟悉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和教研能力。
3.具有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能运用特殊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范围
(一)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1.特殊教育概述
(1)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的界定。
(2)特殊教育的意义。
(3)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分类。
(4)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
2.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1)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国内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3.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
(1)早期教育原则。
(2)补偿教育原则。
(3)个别化教育原则。
(4)系统教育原则。
4.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的定义及分类标准。
5.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
6.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的教育原则。
7.自闭症(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
8.现行盲文的拼读和书写规则(汉语拼音18个声母、34个韵母和4个声调);《中国手语》汉语拼音23个声母的手指语。
9.特殊教育与社会、家庭、医学的合作。
10.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11.随班就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12.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13.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
(5)《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二)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
1.特殊教育课程理念。
2.特殊教育的教学理念。
3.特殊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4.三类特殊儿童(视障、听障、智障)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5.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及相关要求。
6.三类特殊儿童(视障、听障、智障)缺陷补偿的途径。
7.三类特殊儿童(视障、听障、智障)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8.普通教学方法在特殊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9.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0.低视力儿童视觉康复、视功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视障儿童定向行走的概念及训练方法;听障儿童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原则和途径;智障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
11.能结合三类特殊儿童(视障、听障、智障)身心特点和教学资源进行教材分析,科学编写教学设计。
12.特殊儿童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论述题、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
4.内容比例:特殊教育专业知识部分约占60%,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部分约占40%。
第三篇:2014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中学英语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英语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旨在选拔具有优秀英语教师潜质的考生入职中学英语教学。其具体目标与要求如下:
(一)考查考生对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和运用。
(二)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的掌握。
(三)考查考生对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中学英语教学内容
了解、掌握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的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1)英语语言知识
语音:了解和掌握基本读音、重音、读音的变化、语调与节奏及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词汇:理解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所列的3500个左右的单词,包括词性、词缀、词根和不同条件下词形的变化,以及词义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语法:理解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包括:
构词法(包括合成法、派生法、转化法以及缩写和简写); 词类(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 1
词、副词、冠词和动词);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种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子类型(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其中主从复合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
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被动语态;
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动词的-ing形式和动词的-ed形式);
间接引语、主谓一致、省略、倒装、强调和虚拟语气。
功能意念:掌握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空间、存在、特征、计量、比较、逻辑关系和职业等功能项目。
话题:了解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个人感情、人际关系、计划与愿望、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和交通、语言学习、自然、世界与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热点话题、历史与地理、社会及文学与艺术等话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英语语言技能
阅读理解能力:能理解文章主旨和要义;能理解文章中具体信息;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能作出简单判断和推测;能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写作能力:了解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具有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的写作能力。能用英语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函等;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2.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
(1)基础英语
熟悉和掌握相当于英语专业高年级水平的基础词汇、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语篇知识;具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翻译能力,能根据特定语境理解和使用英语。
(2)英语语法
掌握构词法知识(包括基本构词法和各种词类的形式及其功能)、句法知识(包括各种句式的构成及功能;掌握联句成篇的衔接手段等;能注意形式与功能的联系;能根据特定的语境理解语篇意义,使用恰当的语句形成连贯的语篇)。
(3)英语写作基础
掌握英语写作基础理论、具备写作构思的能力、文字组织的能力
和修改能力。能准确审题,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恰当地使用符合写作主题的词汇与句子;能根据文体特点,构思篇章结构;能根据主题和文体的要求使用恰当的词汇,词汇之间语法关系正确。
(4)跨文化交际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及其主要文化特点;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了解和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能根据不同情景和对象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5)高级英语
能够阅读、理解和分析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一般性题材及优秀人文作品的英语篇章,具备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掌握主要的英语修辞手段。
(6)翻译技巧
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在英汉翻译时,能在准确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词性转换和句式转换等手段,产生达意通顺的汉语译文。在汉英翻译时,能准确判断汉语原文的内在含义和使用功能,恰当选择词汇和组织句子,产生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译文。
(7)英美文学
了解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各个时期主要作家、主要作品和主要文学流派的特色;能赏析和评论难易相当的文学作品。
(8)英语语言学
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义学、语用学、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语言变化的基本规律和产生语言变化的一般原因;了解文化的概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的意义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内容
理解中学英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相关内容(报考初中英语教师的考生主要参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报考高中英语教师的考生主要参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1)理解听说法、交际法、多元智能、任务型教学等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功能,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并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熟悉中学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的教学原则,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
(3)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4)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不同类型评价的特点与功能。
(5)具备基本的中学英语测试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三)主要题型:试卷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客观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完形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等题型;主观试题有翻译题、写作题、教学设计和分析等题型。
(四)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第四篇:安徽教师考录中学政治考试大纲
博恩教育: www.xiexiebang.com
TEL: 0532-80686268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政治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观点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及时事热点进行分析、评价,依据试题提供的信息对问题进行论证和探究,得出合理结论。
2.考查考生充分理解与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的大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等基本理论,能运用规范的学科术语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考查考生熟练掌握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基本流程和基本要求,能运用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经济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职能与流通规律;价值规律;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运行;信用工具和外汇;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及其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储蓄存 博恩教育: www.xiexiebang.com
TEL: 0532-80686268
款、股票、债券与商业保险;个人收入的分配;效率与公平;国家收入的分配;征税与纳税;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2.政治
国家本质和职能;国家类型;国家形式;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政治管理与政治参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政府组织与政府职能;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现代政党和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与行为准则;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文化
文化及其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4.哲学
哲学及其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实践及其特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和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5.思想品德
调控情绪;积极应对挫折;磨砺坚强的意志;认识自我;珍爱生命;体会生命价值;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拒绝不良诱惑;法律及其显著特征;违法与犯罪;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内容;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交往礼仪与技能;与他人交往、沟通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竞争与合作;社会公平与正义;学会理 博恩教育: www.xiexiebang.com
TEL: 0532-80686268
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承担社会责任;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6.时事政治(时事政治渗透于以上学科专业知识的相关考试内容之中)
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学科课程与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性质与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评价、学习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析。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案例评析题、教学设计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部分约占30﹪。
山东教师考录信息查看关注: 博 恩 教 育 : www.xiexiebang.com
博恩教育官方微信: born_edu(可查看原文)博恩考录小编微信: jiaoshikaolu 博恩教育官方微博: 博恩教育微博
博恩教育: www.xiexiebang.com
TEL: 0532-80686268
博恩教育人人网公共主页: http://page.renren.com/601664982 咨询电话 0532-80686268 80686363
教师梦想 始于博恩
第五篇:2014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小学英语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小学英语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旨在选拔具有优秀英语教师潜质的考生入职小学英语教学。其具体目标与要求如下:
(一)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和运用。
(二)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的掌握。
(三)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内容 了解、掌握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的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1)英语语言知识
语音:了解和掌握基本读音、重音、意群的读音、语调与节奏。词汇: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中所列1500~1600个单词。
语法: 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包括:
构词法(包括常用的前缀、后缀,常用词的转化、合成) 词类(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和动词);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和宾语补足语);
句子种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子类型(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其中主从复合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时态和语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以及用于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和目的状语)。功能意念:掌握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空间、存在、特征、计量、比较、逻辑关系和职业等功能项目。
话题:了解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环境、日常活动、学校、个人兴趣、情感与情绪、人际交往、计划与安排、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卫生与健康、安全与救护、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与交通、通讯、语言学习、自然、世界与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历史与社会、故事与诗歌等话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英语语言技能
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英语教材文本内容和意义,梳理语言结构和事实,理解潜在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把握教材的教学意义和学习价值。
写作能力: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2、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英语的相关专业知识
(1)基础英语
熟悉和掌握与英语专业四级水平相当的基础词汇、语法知识、语音知识和语篇知识;具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翻译能力;能根据特定语境理解和使用英语。
(2)英语语法
掌握基本构词法知识、掌握各种词类的形式及其使用功能;掌握各种句式的构成及功能,掌握联句成篇的衔接手段等;能注意句子形式与功能的联系;能根据特定的语境理解语篇意义,使用恰当的语句形成连贯的语篇。
(3)英语写作基础
掌握英语写作基本知识、具备写作构思的能力、基本文字组织的能力。能准确审题,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恰当地使用符合写作主题的词汇与句子;能根据主题要求和文体特点构思篇章结构;能根据主
题和文体的要求使用恰当的词汇,词汇之间语法关系正确。
(4)跨文化交际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及其主要文化特点;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了解和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能根据不同情景和对象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5)翻译技巧
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在英汉翻译时,能在准确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词性转换和句式转换等手段,产生达意通顺的汉语译文。在汉英翻译时,能准确判断汉语原文的内在含义和使用功能,恰当选择词汇和组织句子,产生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译文。
(6)英美文学
了解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各个时期主要作家、主要作品和主要文学流派的特色;能赏析和评论难易相当的文学作品。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内容
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英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相关内容。
2.小学英语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1)理解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任务型教学等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功能,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并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熟悉小学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的教学原则,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
(3)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4)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不同评价方式的特点和功能。
(5)具备基本的小学英语测试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三)主要题型:试卷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客观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完形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等题型;主观试题有翻译题、写作题、教学设计和分析等题型。
(四)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