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

时间:2019-05-12 13:3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

第一篇: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

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

一、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制定与实施是及时的、切实的,我是坚决拥护与支持的。连续数年的高三语文教学之后,06年我之所以坚决要求回到高一来,就是出于对新的课程改革的满腔热情,因为从中我看到了中国语文教学的希望。

很多多权威人士对“新课标”做了很是详尽的解读,但解说纷纭、仁智各见,有中的之论,也有一家之言。作为始终站在高中语文(乡村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对“新课标”也有自己的解读,尽管我对“新课标”的认识是肤浅的,有的甚至可能还是错误的,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行为很可能还是理想化的甚或是不够科学的,但既然有这样的一个让我表述的机会,我还是十分珍惜的,极愿意在这里把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更没有系统的想法与做法向领导做一个汇报。

二、我的思想认识

我以为“新课标”是在对我国既往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套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对既往的高中语文教学有因有革,绝对不是推翻既往的一切的“另起炉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因革”、“中庸”之道,这是规律,同样也应该是我们这些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新课标”进行认识和定位的指针。

纵观“新课标”,条目林林种种,我以为其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条是彰显突出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另一条是“多、快、好、省”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迅速提升。具体一点说就是:

1、克服(消除)既往一段时期内因为急功近利而造成的中学语文只有“教学”而没有“教育”的错误倾向。“新课标”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积极有效的努力促使学生“知”与“能”的双重发展外,还必须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发、引导与培养。一个“智”、“能”双全而情感、态度与值值观不健康的人是很危险的。

2、贯彻落实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百年”意识,懂得从学生现在的心身特点及未来其个人生存与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并以此来制定我们的教学方略、设计我们的操作行为。让对民族负责的“远虑”取代只顾眼前利益的“近忧”。

3、克服既往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建立起极其紧密的联系,一切教育都应该是出于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现实与未来的人类所有活动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学生个体的生存需要也是整体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

4、就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既是形式又是内容,语文教学不管你怎么改,也不管你走什么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都必然的要归结落实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最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只有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中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与能力,“听、说、读、写”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多、快、好、省”,最大限度的消除既往语文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的“少、慢、差、费”的现象。

我个人以为这些就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为了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迅速生成,我个人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致力促使学生这样几个方面的健全发展:

1、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面,促使学生知识结构不断走向完善。

2、设法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格与思维能力的形成。

3、加强训练,不断促进学生积极能动地接受信息与反馈信息能力的生成与发展。

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则贯穿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绝对不是两张皮,而是一只钱币的正反面,准确一点说“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一表一里,互为因果,交互为用的,积极健康的语文教学总是能够保证让两者同生共长,并行发展的。

三、我的教学尝试

(一)为了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与能力,我十分重视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我们发现现代中学生知识的匮乏、生活经验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学生语文水平提高与语文能力迅速形成的瓶颈。要有效地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拓展、引带是绝对不够的,这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课外阅读进行补充。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对教材涉及到的知识做必要的顺势拓展和触类引带而外,更主要的任务是鼓励学生求知增知的热情,设法让学生产生求知增知的内需。这种热情和内需一旦产生,必然会形成学生求知增知的驱动力,紧跟其后的一个任务,就是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什么和怎样读。实践告诉我们:缺少指导引领的课外阅读所产生的效益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很低的。现在有人主张读经典,这确实是很有见地的。(最近我在一篇《读经典·厚德行·创新知》的小文章中也顺带提到了这个的问题。)现在流行的很多书,思想平庸、趣味低下、知识含量很少,但对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的又往往极容易形成诱惑,听任学生读这样的书,我个人以为除了挥霍学生的时间外,对学生几乎没有其他的补益,起码可以说这是一种高投资低收益的阅读。

为了引领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在每周有限的语文时中,特辟出一节来向学生推介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著。主要是教师推介(也有学生推介的),从孔子到现当代学人陈寅恪,从《苏格拉底对话录》到西方政治之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等,都向我们学生进行介绍(我们并不注重系统性),除了介绍这些学人或他们著作的主要内容,更介绍这些著作或作者在人类社会思想领域的贡献与地位。教师以生动浅近的语言介绍并加鼓吹,让学生心里除了有影视明星、球星之外,更升起几颗璀璨的学术明星、思想明星、文学明星,(这样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那些影视明星、球星等的热情渐渐淡退之后,不至于心理空空如也,精神上没有依归)让学生在心中产生这样的一种意识:读书档次是一个人的品味高低的标志。我们这样做不仅是为开拓学生的眼界,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读书观,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读书品位。

有了这样的准备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去新华书店或在家里爸妈的书柜中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欢的,估计自己能够看懂的,有一定档次的图书自行阅读。(开始阅读一定要让学生从他自己比较喜欢的入手,教师可以提供书目供学生选择,但绝对不要指定)规定他们每天阅读不少于5页,用自己认定的一种色笔,涂出认为要识记的那些知识(我们有一句口号——“对语文学习而言,世上没有绝对没有用的知识”),用“g”标出自认为精彩的段落,用浪线标出自认为写得特别好或自己特别有感觉的语句,用圆圈圈出自己觉得用得特别精当巧妙的字词,并要求学生在自己有感觉的地方用蓝色的笔随文作出适当的批注。第一步我们只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与以及在阅读时是否做标记、批注。第二步我们就检查批注的字迹是否工整,批注的语句是否通顺。第三步我们就寻找出批注得相对精妙的正面案例进行表扬,在给批注个体鼓励的同时也给全班学生示范。第四步个别整顿批注不甚理想的学生。(注意:我们特别强调“个别”整顿,维护学生颜面,保护学生自尊,很是重要)在一本读完之后,我们鼓励学生再回头读两遍,并分别用红笔和黑笔作出第二次和第三次阅读的批注,然后请学生交流再三阅读之后的感觉认识较第一次阅读有了什么不同。这就是我对学生提出的所谓“三遍阅读法”的要求。

就这样我们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在知识的增长、经验的补充这个方面,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办法越俎代庖的,必须依靠学生自己,所以我在高一年级引领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上作了较大的精力投入。到去年11月30日止,我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统计,除看报刊杂志以外,最少的学生也已经看过了两本书,多的学生已经看到了五本书(包括正在阅读中的)。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大约有75%的学生都主动地配备了一至三部经典性名著,坚持每天往前“啃”。

这一学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开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自己的书了,通过鼓励学生的阅读趣味基本养成了,经过过去一学期的具有相当训练量的“三遍阅读”的训练,大多数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咬文嚼字”的习惯和功夫。学期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做出一个个人阅读规划,可以是一学期的,也可以是一年的,各人列出自己打算阅读的图书目录(书名、作者、出版社、页码),并制定出阅读进度,然后由我统一收录登记,各人自己一份留存。我对一些阅读规划制定不合理的学生(贪多的、内容过于偏远的)提出修订建议,然后我再按照他们的阅读计划进行必要的抽查。并打算在合适的时候组织一个学生阅读沙龙,给学生创建一个交流所读书籍内容及心得体会的平台,如果这种交流平台得以创建起来的话其积极作用非止一端。

不过在让学生正式进入自主性课外阅读之前,教师还必须有一个示范引导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利用课本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把一些文章演绎得妙趣横生,在浅近处发现其

精深,在平淡处看到其神奇,并告诉学生教者之所以看得如此深透的思维方式方法,并也适时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一些局部赏析的“尝试”,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树立学生对教师的崇信心理,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以为“师严而后道尊”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不容置疑。

其次、教师与学生同读一篇文章,教师告诉学生阅读的具体要求和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整体性自主阅读尝试,然后教师向学生宣读自己的阅读心得——主要是批注内容(从篇章结构到语句含义,从标点符号到修辞手法„„),教师宣读完之后让学生对教师宣读的所谓“心得”进行质疑与补充,这是一个示范性的引导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宣读“心得”之后的质疑补充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更是教师表扬鼓励激发赏识学生的大好机会。

最后,就进入学生自主性阅读交流的阶段,让学生各自同时阅读一篇相同的文章,让他们依据前阶段教给他们的方法去进行,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让学生对他人的评点进行评判,教师适时予以补充、评价、指点、引导。

这就是我的“三步导读法”,我就是这样在教学动态中让学生感受、认识并学会运用评注圈点阅读法的,这个方法的关键不在这种阅读的形式本身,而是利用这种方法养成了学生阅读时的耐心、细心、深入体会的阅读习惯和善于挖掘、发现的敏感。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才放手让学生进入到完全自主性的阅读阶段。当然,就目前状况看,学生的自主阅读也不是个个的表现都是尽如人意的。不管怎么样,我都将致力于帮助我的学生闯过阅读中的“啃”的关,把他们带向“品”的境界,并争取将一部分学生渐渐带进“玩”的境界。

有人说 “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有效的”,我们站在第一线的教师对这句话是需要牢牢记取和认真思考的。学生知识的缺失、经验的匮乏,往往成为制约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生成与提升的瓶颈,对此我们除了促使学生去关注生活而外,就只有设法让学生自己学会去多读书、读好书,其他无路可走。

当然除了促进广泛阅读外,我还要求学生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所以我要求学生注意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要把对文本阅读的那种特有敏感用于观察身边的种种现象,就语文学习而言真正是:身边处处皆有益,你留心,你在意,你就会有收获。为此,我提倡我的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学生的自主性课外阅读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说就解决了大半的问题,不过我以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时课外的,但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等等,一开始还是需要在课堂设法帮助他们养成。按:关于学生阅读与知识积累的一些思考可以参阅我的几则日记,日记作为附件另行发送在后。

(二)为了有效地落实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为了积极有效地把我们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未来的人生实践能动地结合起来,我努力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新路子,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始终坚持把对语文课文的解读与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并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为突出语文的育人功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处理好这样的一些关系:

一、注意摆正师生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认识到我们是利用教学来成就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借助于教学来成就教师自己的。因此我不会为了应付某一次考试而赶进度,我不会为表演一堂公开课而私下跟学生做背离常规的沟通,我不会为哪个学生因为考差了人为他拖了整体的后腿而去责罚他,我不会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了我的意见或“揭了我的短”而恼羞成怒„„总之我努力做到最大限度的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落实到我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这不仅尊重了学生,而且在很多方面真正的维护了教师的尊严与师生间的友好。

二、注意与学生建立“亦师亦父,亦兄亦友”的师生伦理关系,极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的良好氛围,努力为课堂上学生的畅所欲言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创造条件。因此,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学生都能跟我和睦友好相处,只要是学生想说的都基本上能够愿意跟我说,从学习到生活、从对别人的评价到自己的情感纠葛„„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亲近与彼此信任的良好心态。

三、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这是师生平等伦理观在课堂上的落实与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不以权威、法官、裁判、尊长的面目出现,而是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鼓动者加入到学生中去„„所以,我在课堂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表扬、欣赏、鼓励、引导等,从没有那种智者的语气、先知的神情„„我很注意我对学生学习行为评判时的措词用语、态度与神情„„不是真诚恳切的,就是协商讨论的„„除必要时宁可贬损自己,也从不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这不故作的一种状态,而是从心底里生发出来的一种认识。

四、注意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不管它是切题还是不切题的、有效还是无效的、积极还是消极的,我都认真而有区别的对待。这既尊重了我的学生,又可保证紧扣住教学的“主题”。(如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我以为学生只要开了口,他的思维就得到了一次训练,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提出来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其思维的结果,好的教师就应该因“势”取材,尽可能的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融合到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而这些问题对整个学生群体往往更具有刺激性,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唯我所用”思想的体现)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学生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我是可以突破原定教学课时的限制,我可以临时调整教学计划。也因为此同样教学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教学程序的轻重详略的处理甚至呈现的方法方式也多有不同。

五、注意处理好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努力使我的评价恰到好处,保护学生的自尊、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时首先必须保证的。对学生的思考意见当中存在的欠缺是必须在这个前提下予以指出的——或委婉的指出、或巧妙的引导他做深入的或换角度去思考、或踢给其他学生讨论„„另外,还可以利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深入、激发学生获得新的发现,有时这种评价还可能成为我搭桥过渡、煽风点火、别开生面的契机„„学习最能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最能体现你的师生伦理观,也最能体现你的教育教学思想,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六、注意处理好教材与生活的链接。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时,我努力做到“三维延展”:促进学生对文本表层知识的理解接受,如教《廉颇蔺相如列传》当中“渑池之会”这一节,其中如何断句朗读、其中有哪些虚词实词的用法意义需要掌握、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需要了解,以至于这里的哪些文句进行现代文的翻译转换时应该怎样处理等等,在我看来全属于浅层平面的静态性的知识与技巧。在完成了这样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主观上更其重视另外两个“维度”的教学内容,一个是以最大的同情向文本的深处拓展,深入理解文本所展示内容的认识价值,比如秦王约会赵王这本身就是一个“投石问路”的行为,秦王十分狡猾,赵王不赴约表明赵国“弱且怯”,“弱”无力,“怯”则无志,于是秦王就可能放心大胆的采取下一步大规模的侵略赵国的行动。所以赵王赴会之意义非同一般。在酒会上蔺相如“前”请秦王奏缶的两个“前”不仅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蔺相如步步占据威胁秦王优势的考虑,一旦占据了这个优势就占据了说话的主动权,突出了蔺相如的“智勇”„„诸如此类的情形在我们的课文里处处皆是,在平静而有限的文字中实质上蕴藏着极其丰富而生动的情境,我以为必须引导学生向文本的这个维度挺进,进得越深,趣味就浓厚,给学生的启发就越大。再一个维度,就是促使文本内容向学生灵魂深处延伸,把这些历史生活中展示给我们的内容与学生未来可能有的生活糅合起来,在学生内心深处内化生成建构。比如这一节可以让学生知道“投石问路”的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有效应用;可以由蔺相如与秦王的斗争中连带介绍毛泽东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六字外交方针及其普适性,让学生懂得“外交”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可以在对由蔺相如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的措辞分析中,让学生明晓什么叫做说话得体,学语文的真正意义的归结点在哪里,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蔺相如还是烛之武都应该成为我们跟他人交往时说话措辞的榜样„„我的课触类旁通的穿插引带的内容很多,与既往生活、现实生活、未来可能有的生活情境的联系特别多。知书达理、学以致用,一直是支配着我语文教学思路的一个难以改易的灵魂,我总想努力避免韩愈在《师说》里批评的那种“童子之师”引导学生习其句读不问道的“小学而大遗”的教学失误,高中的学生他们应该具有这样的探究体悟能力了,他们也该明晓社会生存的一些“明规则”与“潜规则”了,“明”和“潜”他们都应该且也必须了解,太极图的阴阳构图的原理告诉了我们什么才叫做完全、怎样才叫完善„„

七、注意教学法与教学模式的形上思考。在教学上我没有定法,我并不认为过去人们创设运用的教学法哪个就一定好哪个就一定不好,存在的总是合理的,关键在我们的审时取用上,就如同中药铺里的每一味药都有它的用处,关键看你用得是否在点子、是否在时候,对一个教学方法好坏优劣的评价,应该是放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做动态的审视,才能得出符合“彼一时”的公正评价。我实在不知道我到底运用的是什么教法,是否入流是否归属哪个派别,我从来没有费这个心思去想,我到是以为无门无派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当然,最容易出问题的也这种状态,关键要看使用者驾驭者自己心里是否别具乾坤,有天地则生,无天地则亡)。如果实在要说我教学中有什么方法的话,现在想起来最明显突出的恐怕就是“东扯西拉,随机穿插”,注意是“随机穿插”不是“随意穿插”,为了保证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能动的联系在一起,我在课堂上的引带是很多的,常常采用“情境描述辅助法”、“切实经验置换法”、“生活矛盾设例法”、“文本情境演义法”等等„„这不仅我引带穿插,我更极力怂恿我的学生也要学会这种触类旁通式的引带穿插„„我这样做不仅就是为了获得文本与生活的广泛性的联系,也是育人的用心所在,活生生的“事实”更容易感染一个人的心灵,也更易在一个人心里产生共鸣从而在学生内心实现有效建构,(感悟、感悟,有感而后才有悟。切实的动态的才是最容易对学生产生“感”作用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想象、联想与推理)和听说的有机训练。为了让我的课堂教学既充满生机又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我同样一直不追求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总是“因材施教”“因时而化”的,这里的“材”指教材,这里的“时”是指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态势。我以为一个人果真确立了一个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的话,我就以为他距离僵化可能就不远了。如果一定要说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什么模式的话,那么恐怕就只有叫做“随机模式”,这就如同武术当中的“自然门”一样,无门无派,没有固定的程式或套路,一切随机,自己使什么招完全取决于对方出什么招。在这个问题上我十分信从《周易》“君子随时”和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周易》就讲的一个“变”字,而水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善变,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完全因势赋形,也正因为此,它无所不能至,无所不能存。不过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教学最需要警惕的就是要防止“随机”在不知觉中变成“随意”。

八、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良好的思维品格的培养。就中学语文学习而言,我个人以为学生最最需要的就是:想像的能力、联想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对既有知识的优化整合,还是在既有知识基础上的发明、创新,都离不开这三种最基本的思维,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思维元”,其他许多的思维变式——如什么求异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等等,都是以这三个思维元为基础的。就思维品格而论,我以为想象必须“丰富”、联想必须“自然”,推理则必须“严密”,但不管是想象、联想,还是推理,都必须力求“敏捷”,所谓“事后诸葛亮”“马后炮”等,都是因为思维不敏捷造成的遗憾。这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想象、联想与推理思维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但不管怎样的思维训练,都是以思维品格的训练为前提的。比如,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有深入、细致、全面思考的习惯,要有怀疑与探究的意识,要有怀疑与探究的热情,要有求异求新的冲动,要有怀疑、批判、提出个人见解或主张、观点的勇气。当然,怀疑与探究的意识和热情,是推动我们思考的根本动力,是促进我们思维、健全我们思维的驱动器。一切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思维,即一切有价值的思维莫不是从“怀疑与探究”起步或生发的。

我以为在培养学生思维品格与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最首要的就要千方百计的促使学生思维(思考)意识的形成,思维勇气的成长,思维热情的(冲动)的产生,当然思维的方法的教育也就在其中了,至于思维的结果却在其次,可以暂时不去计较。我以为作为高中教育思维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思维意识、思维热情和思维品格的培养上,对方法与结果的要求应该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高中的基础教育毕竟与大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有所区别。比如要培养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培养他的创新意识、创新胆量、创新热情(冲动)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件之后,他自然就会想要谋求创新成果,他有了谋求创新成果的念想,就自然会能动地去寻求排比种种创新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得以健康的成长,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处理好以上所说的若干问题外,更注意提供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课上我注意平抑自己过多的主观发挥,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此,我在高一第一学期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到在课堂上连续讲授最多不得超过五分钟,整堂课总讲授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二十五分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矫正既往自己主观发挥过多、牵制学生过多的毛病,我在力求实现教学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课堂上每一个生成性问题。(这不意味着对每一个生成性问题都得给予圆满的解决,但决不可以充耳不闻,必须给予合适的评价)在课堂上我常常是“踢皮球”的,把自己预设的问题与从学生中来的问题,尽量都踢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我认为教师自己不妨懒一点,装得傻一点,我相信俗语说的“懒婆娘生巧女”的道理,我们相信老子的“大巧若拙”“有所不为始能有所为”(教师有所不为,学生就可能有所为了)的处事哲学,我们相信先天太极图喻示我们的阴阳消长的动态运行规律。课堂上学生动口多了,他们得到的思维训练的机会也就多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品格也就容易在这动态的课堂教学中生成。

给学生机会是一个方面,我还想方设法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我试行采用了“课堂学生学习动态评价方法”。每堂语文课,我都会带去一本学生花名册。课堂上不管是哪位学生,只要他主动站起来发一次言,不管对错,有无道理,我们都给他记一个“○”;如果问题的回答正确,或语言组织又好,就给他记一个“△”;如果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创意,与一般学生不同,或该生主动站起来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或提出了教材上的一个可商榷之处,或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质疑、补充等,统统给记一个“☆”;对那些有创意但又存在明显缺陷的问题、意见,我们就给他一个“◇”;对那些作业态度、听课态度明显不端正的学生,发现一次则给他们一个“×”。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可抵消一个“×”。对一周下来课上都没有作过一次建设性发言的学生,教者则个别予以关心、鼓励,可以让他们利用其他时间的提问作弥补。不管怎么样,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最起码是十分有效的改变了既往高中学生课堂上总是被动发言的局面,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活跃程度大大提高。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如何维持这种评价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即时评价机智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渴望创新的个性就可以在这样动态的过程中渐渐养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与探究性的阅读习惯,而且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也是大有补益的。

这样学生们的“知”就有可能能动地渐渐转化为“识”,于是学生的思想也就会日益走向深刻和成熟。同样,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也就自然渗透在这教学过程的始终了。自然新课改的精神也就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三)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应该说主要表现在表达上——说和写上,一个学生,一旦有了足够的知识积累,又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同时更具有较好的想象、联想、推理的思维品格与能力,我就不必担心他的表达“言之无物”了。我以为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高中学生表达能力形成过程的主要矛盾。我们可以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下的工夫是引进水源的话,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形成就是水渠。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都说明阅读的学习是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上源。不过,茶壶里下饺子——有货倒不出,或表达时“言之无序”“辞不达意”这类的现象还是会有的。这不要紧,对于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走过来的学生来说,如果在表达上有问题也绝大多数是个语言驾驭能力或表达技巧欠缺的问题,这类学生的表达(作文)上的毛病是属于单纯轻浅型的,与那种因知识亏乏、经验不足、思想平庸、思维混乱、语言能力又差造成的表达疾患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后者是属于教师没抓好“过程教学”,或者是学生没抓好“过程性学习”,长期的积贫积弱渐渐遗留下来的复合型的疑难杂症,一时半时是无法治疗见效的。而对那些仅因为语言驾驭能力障碍,或表达技巧欠缺造成表达不佳的学生,只要假以适当的训练和老师适当的点拨就可以很快的收到良好效果。“点石成金”他们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石头,就等我们教师去“点化”让他成“金”了。对这样的学生我个人以为可以通过这样的四个疗程——“合理”、“合法”、“得体”、“充分”的诱导,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我姑且就把它叫做“四步疗法”吧。

第一步帮助他们解决的是篇章结构上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求学生把文理理顺,使他的行文符合一定的章法,其他方面暂且不计,这就是我所说的“合理”。至于评价标准,即给分标准另拟,不采用班上一般同学通用的评分标准。(以下各项与此同)第二步则是帮助他们解决作文的语言问题。文理顺了,我们就帮助他克服语病,引导他们把话说通顺、说规范,并力求把话说简洁。这就是所谓的“合法”治疗。

如果说前两个疗程尚属于消极的保守疗法的话,那么从第三疗程开始就进入积极的治疗阶段了。我们帮助他们把每句话都说得符合具体的场合,切合那时那地的人情,即要求并设法引导他们学会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要求说话,力求做到“得体”。

最后,引领他们进一步学会修辞润饰,让他们懂得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充分,让读者更好地接受。这便是所谓的“充分”。

我们以为到这个时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形成了。我们以为一个真正的有知识、有思想、善思维、有方法、既能说又会道、既善读又能写的学生,应该算是一位有着较好语文素养的学生。这样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说也就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任务也就可以算是完成了。

四、新课改与高考

这里我想顺便就新的课程改革与现行高考之间的关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现在依然有不少人把“新的课程改革”与“高考人才选拔”完全对立起来,似乎是只要“高考选拔”制度存在“新的课程标准”就不可能真的得到落实,于是在那里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发感慨,持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一些学校甚至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的头脑也根深蒂固的存有这样的认识。但我始终以为高考与课改不存在矛盾,高考存在竞争,如果我们的新课改会削弱我们学生的高考竞争能力,我们还要这个课改干吗?我坚信我们的语文新课改的精神(其他学科我不知道)果真能够得到落实的话的,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是完全可以应对高考这样的考验的(有个别的平时的语文学习表现可能很不错,但在高考中却不能顺利过关的现象肯定是会有的,不过我们要看主流,看整个面)。我还坚信我们的高考模式、考试试题的制作设计上也会顺应并渗透这种新的课改精神的。在这里望洋兴叹的主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四魔”在作祟:一是观念陈旧,没有能够适时更新。二是既有的操作行为习惯的干扰,对新的事物不肯或就不敢积极的去尝试去探索。三是对语文学科的本质与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认识不充分,缺少自主精神也缺少足够的自信。而新课改又是极其讲究教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灵活性的——于是这些人在行为能力上有了局限性。四是过于“功利”,对自我的价值定位过低,抵挡不住一些具体的蝇头小利的诱惑,始终自觉的把自己放在他人的标准下衡量,患得患失,测不深浅。于是对新课改在心里上排斥、在感情上抵触、在行为上因循守旧。我个人以为最关键的还是第四种素对新课改推进影响最大,缺少远见又难破“私欲”的人必然会他对新理念、新方法、新环境的认可接受。对这类人我想去读一读马南村写的《放下即实地》恐怕应该有些好处,真正的卸下包袱放心的下水试一试(要是至真至诚的,心诚则灵)你就会感受到这里面的无限生机与无穷乐趣。我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的发言时说就说过:

“那么如何应对08年的江苏新高考呢?我们学校要求我们的教师把眼光放远一点,心胸放开阔一点,不要把眼睛总是盯在脚尖上斤斤计较,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求我们要有点老子无欲无求的意识,要努力克服急功近利的急躁情绪。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的在过程上下了功夫,抓住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质,良好的高考结局必然是不招而自致的,用我们学校领导的话说:一个真正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善思维、有方法的学生,是不可能应付不了语文高考的这场考验的。所以我们学校领导针对江苏新高考提出了这样十六点的应对策略:研究课标,淡忘高考,重视过程,自有良效。”

第二篇:我对新课改形式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尝试与困惑

新课改形式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尝试与困惑

高二语文备课组

成喜增

我校从2010年8月新学期开始了新课改,同时开始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在座的相当一部分老师已经带了一轮,对新课改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教学案一体化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们这一届高二绝大多数任课老师去年8月才拿到新教材,开始新教改也不过一年多,谈不上有什么经验,我仅谈谈我们备课组这一年来的一些做法、思考和困惑,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对教学案一体化的认识和实施过程。

1.学案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以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后练习等几个板块构成,它为课堂教学的操作设计了明确的方法及流程,使教师上课更加规范有序,使学生学习不再盲目。

2.学案编订时充发发挥学科组老师的集体智慧,先由组长分配任务,每位老师提前制作教学案,利用每次学科组会议对下一个学案进行讨论,最后定稿印制。每份学案应该是全体学科组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3.学案中设置的问题不能太多,但应当具有启发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自主学习顺利解决大部分问题,难点部分可以在课堂上讨论,讨论是要精心组织,设定目标,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集思广益,解决疑难问题。4.学案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老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点拨帮助学生。

5.课后检测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学案上的问题设计要少而精,否则课堂时间会很紧张,老师质感进度,教学效果不佳。

6.课堂上要把学生做和讨论严格区分开,先做,有疑难问题再讨论,不然学生容易偷懒,产生依赖性。学案没科学完后老师应当收回检查,从中得到反馈的信息,以指导后面的教学。学生学案要装订保留以便于今后复习。7.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组老师逐渐形成了一个较有特色的“共同鉴赏,读写一体”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它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学习步骤如下: “共同鉴赏,读写一体”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流程(一)、导读阶段——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生:初步感知文本,引起认知冲突。

(二)、自读阶段——赏析文本,自主探究,质疑问难。师: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积极思考。生:再读文本,发现问题,质疑问难,自主探究。

(三)、研读阶段——小组合作,研读文本。

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讨论问题与要求,深入各小组 倾听或参与讨论。

生:同桌两人一组对探究的问题和结果进行交流,为全体学生提

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小组和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团队意识和活动能力。

(四)、运用阶段——归纳总结,读写转化,能力迁移。

师:指导学生总结,设计写作内容。

生:实践体验,写作交流。

“共同鉴赏,读写一体”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学习步骤(一)、感知——思考

任务:走向文本,即初步整体感知文本。

(1)学习本文的目标是什么?(2)文本要说什么?

(二)、质疑——领悟

任务:走近文本,即信息的筛选和提取。(1)你的困惑在哪儿?

(2)文本的观点是什么?是怎么表现的?

(3)文本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4)文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鉴赏——体验

任务:走入文本,即鉴赏文本之美。(1)文本语言表达有什么特色?

(2)你与文本描述的哪些地方产生了共鸣?或有什么体验?(3)怎么评价文本的观点?

(四)、应用——拓展

任务:走出文本,即对文本的拓展。

(1)它与你以前所学有什么联系?(2)它与你的生活有什么联系?(3)学习本文后对你有什么思想的启迪?(4)自主写作,交流心得。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教师应对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过程实施有效地控制。防止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注重提高合作的必要性和深刻性;防止合作成为某个优等生的包场,关注学生的全员主动参与;抓准合作的时机,提高合作的时效性。

(二)、不同文体的课文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鉴赏类 教学模式示意图:

自读感悟——整体把握——精读研讨——写作交流——鉴赏反馈(2)文言文教学 教学模式示意图:

自读疏通——熟读背诵——落实字句——直译检测——积淀文化——鉴赏提升——拓展阅读——写作交流

(三)、教师必须将所学内容问题化,以导向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力避教师课堂上不提问、或自问自答现象。问题设计要科学合理,具有层次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水平。学生是问题解决的第一主体,问题的解决的一般程序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与共享→教师适时点拨和指导。(四)、学案导学,双案并举。

教师按照“导疑-导学-导思-导练-导创”的指导思想,设计常规教学的“教案”,并按“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学案”。“教案”侧重于设计“教师如何教”;学案侧重于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学”,坚持“双案并举、教学合一”。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借助教学案这一载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我们的大多数来自农村,由于条件所限,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窄、生活经验也相对很少。我们都知道“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曾加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离不开“读”这个根。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非读无以广识,有知才能有能。而且“读”本身也是一种紧张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发展学生观察、想像、思维等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读”别人的文章,才可能自己努驾语言,表情达意。我在班里也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较高,但阅读范围很有限而且阅读质量普遍不高。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成了制约学生语文水平提高与语文能力迅速形成的瓶颈。由于环境所限,我无法在短期内改善学生的阅读现状,于是我们想到了《读者》《小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美文》等杂志。教师尽量找一些这样的杂志发给学生让他们轮流阅读,然后每周开辟出一定的课时对学生最喜爱的文章进行讨论和赏析,在讨论赏析的过程中尽量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项活动中,我发现原来一些害羞内向的学生变得比以前活拨,而一些原本较有主见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学生变得更有自信了,口头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每次讨论结束后,我们会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一开始,学生对此并不热心,有些学生甚至反感这个要求,但我们仍坚持要求他们写,并及时评阅,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展,写作的兴趣增强了,写作水平也略有提高。

除过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的文本,我也充分利用课本的内容作为阅读的对象。在5本必修课本中,绝大多数的课文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对于这些文章我提倡学生要边读边思考,边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的越熟,就能够越进一步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的语言熟记于心,才可能有一天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刚开始我要学生起来读的时候,学生读得非常快。等学生读完我做过这样的评价:“大家读的很流畅,但我感觉朱自清是在跑步,不是在散步。既然你们知道朱自清此时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在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一点,低沉一点”,反复了几次之后学生读得效果果然要好多了。

其次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阅读,我们经常会给学生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著。如《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家》《论语》《红楼梦》等。本学期开始我询问了一下: 75%的学生已经看完了其中的两本。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高中三年力争读500篇文章,也就是每两天读一篇。在读文章的时候要求学生用圆圈圈出自己觉得用得特别精当巧妙的字词,用波浪线标出自认为写得好或自己特别有感觉的语句,并且有时会要求学生就文章自主设问,并从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要学生就文章作了出自己适当的批注。让学生养成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学生读了文章之后我会进行相应的检查:第一步我们只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与以及在阅读时是否做标记、批注。第二步我们就检查批注的字迹是否工整,批注的语句是否通顺。第三步我们就寻找出批注得相对精妙的正面案例进行表扬,在给批注个体鼓励的同时也给全班学生示范。第四步个别整顿批注不甚理想的学生。(注意:我们特别强调“个别”整顿,维护学生颜面,保护学生自尊,很是重要)。我希望通过以上活动能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好终生受益。

关于“听”方面,我花很多精力下载了课文的配乐朗诵和语文相关的富有人文气息和积极情感的歌曲;还有课外的配乐散文、配乐诗歌朗诵以此来丰富语文教学。我总感觉语文教育更是一种生命教育,一个人生命的姿态、生命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接受了怎样的语文教育的方式与内容。所以我想用这些好的音频素材使学生的人文生命在充满平等气息、文化内涵的语文课堂上尽情的生长绽放。

关于“说”方面,除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踊跃发言,参与讨论外,我也借鉴了目前在城市较流行的一个活动,那就是在课前设计“课前五分钟演讲”的环节,每天安排一个学生,不设主题,自由畅谈。但由于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现已搁置下来了。

由于高考的关系,现在的话题作文很盛行,在高考仍然至关重要的现在,我必须要重视这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所以在“写”方面,我采取了让学生练写提纲的方式。我要求一个完整的提纲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步,先确定话题范围,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话题有哪些;第二步,从确定的话题中选出自己决定写的一个,并拟好作文题目;第三步,分层写出写作的思路;第四步,至少写出一个自己认为最证明核心观点的典型的事例。开始让学生写时,他们显得很为难,有些学生说自己简直就是绞尽脑汁去写的。因此我在批阅提纲时也格外的仔细,发现一点闪光点,我都会用笔认真的勾画出来。当我把那些提纲再发到学生手里时,我发现他们分外的兴奋,由此,我意识到鼓励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后,我再组织学生进行探讨,我也会将其中优秀的作业拿出来让大家交流分享。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基本能做到审题准确,不跑题脱题。写作思维也敏捷了,如果高中三年能坚持练习,相信学生能在高考中写出较理想的作文。

如果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基本形成了,应该算是有着较好语文素养的学生。这样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说是基本达到了。

三、在运用教学案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1、新课标出来后,教学方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谓教无定法,到底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正确的?怎样在创新的同时继承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法?怎样让教学及有序可循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2、怎样更好地完成教学案一体化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我们曾用过分组讨论法,也曾用过自主合作法,可是大多流于形式,不但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反而使一部分学生养成了一味依赖他人的坏习惯。

3、以后选修课该怎样教?学生要读150万字的课外书,时间不够怎么办?要不读对高考又有怎样的影响?

4、考试怎么考?语文知识面太广知识量太广,课改后开放性试题增加,考题答案随意性大,对教师独立思考的素养及对待参考答案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更对目前语文年的考试内容提出了挑战。我们能不能少一点功利色彩,为语文教学创造一个宽松美好的环境?

4、在信息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多媒体这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如何在教学中有益有效的开展?

课改实践,我们遇到的问题很多,课改之路,并不平坦。尽管如此,我还是相信,无论如何,新课改都将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都将促进教师不断的进步和提高。未来的语文教育一定会比现在精彩,为人师表的我们,在以后的课堂上一定会比现在拥有更多的激情和幸福感。我对这一点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

2013年10月8日

第三篇:浅谈我对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认识与感受

浅谈我对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认识与感受

[摘 要] 新世纪以来,为加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纷纷进行课程改革,我国也不例外。分析我国高中地理新课改的现状主要通过课改的性质、课改的培养目标、教材的开发管理与课改对教师的挑战等方面剖析,浅谈读中新课改的认识与感受。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能力;素养

引言

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素质的人才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间的竞争主要呈现为人才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各个国家纷纷进行了课程改革。其主要目的,一是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必备素质;二是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三是在课程的内容方面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以呈现出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四是改革教学评价的方式,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手段之一。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临这这样的形势,我国如果不进行课程改革,不仅不利于我们对人才的培养,而且会放缓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步伐,不能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和未来的挑战。相应的,我国也出台了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认识(1)新课程的性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1.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突出开放性和实践性。2.高中地理课程的定位

高中阶段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3.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今社会对知识创新和应用要求的提高对学校教育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尝试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模块教学。(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家政策的认识,积极参加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3)新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制定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依据该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4)新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高中地理新课程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必修为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为学生依据各自的发展倾向而有选择性的修习课程。选修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和自主选修两部分,限定选修是指学校必须开设,修习人文方向学生按学科要求必须修习的模块;自主选修是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供学生进一步发展、自主修习的选修模块。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满足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5)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确定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应遵循的指导思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6)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习、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科学发展前沿领域和新的成就,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属于新的知识范畴,加上目前许多学校还不具备较为完备的教学设备和资源以满足本专题教学的需要,可能导致教师课堂教学出现抽象说教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要注重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实例、图像、师生互动等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高科技的学习工具。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要关注以下几点: ◆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是否注意对知识的发生过程进行展示与剖析;

◆是否注意地理研究方法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与渗透; ◆是否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积极学习的热情; ◆是否注意对学生地理学习思维与方法的培养; ◆是否注意组织、协调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究; ◆是否注意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启发、点拨等。(7)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1、应具备较高的地理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密切关注反映地理科学研究最新进展的内容,如人类对地外文明和宇宙空间的探索,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地理学习中进行应用。如“3S”技术,数字地球技术;从教学效果看,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技术也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新课改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多样化。因此,专业化的高中地理教师也必须改变过去的那种单一的评价方式。由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变为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兴趣、需要、动机、信念、情感。评价的宗旨是以激励为主,重在参与、重在过程;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2、应具备较强的教育专业素养

专业化的地理教师不仅仅具有本专业的素养,还需要有较强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需育人。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育不能够仅仅强调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的培养。

3、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工作与教科研工作相辅相成。搞好教学工作为教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经验、素材,而教科研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教师更应当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并将其融入地理教学中。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对新课程改革的看法与感受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开始实施了很多年,我们是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结束我们中学时代的,可谓是亲身经历了新课程改革,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因为我们赶上了课程改革的浪潮,在课程改革后丰富多彩的课程学习环境中收获快乐与知识。

课程改革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实施新课改后作业少了,桌子上的书也不再堆积如山,学校给我们减压了,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切身利益。随着新课改的开始,学校的选修课程也增加了不少课程,如体育、音乐、美术。一周不再是数理化语数英单调地重复着,这让我们在学习之余还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仅调节了身心,还收获了知识与快乐。课外活动也丰富了不少,最让我难忘的是高中时代的“课前一首歌”,那时的我们激情无限啊!“课前一首歌”不仅缓解了上课后我们郁闷烦躁的心情,还为下一堂课调节了气氛,调动我们的积极性。

地理新课改后老师上课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满堂灌,变成了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甚至是学生讲解的模式,课堂教育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提高了我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更能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我们懂得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探索问题的答案,如何讲解问题。也让我们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应以自己为主体,更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发学习。这样的课程培养了我们勤思考、好讨论的习惯,增强了我们敢挑战书本、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感情和同学友谊,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实施课改后,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老师再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注意发挥图像作用,注意教给我们传授读图技巧,启发我们应该如何挖掘图中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培养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图像引导我们“动起来”,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

结束语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保持教育的与时俱进,为教师发展而学,为学生发展而教。总之,目前的地理新课改还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是将要为人教师的我们所要注意的,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所要具备的教师素养,为以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我们学习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最终目的所在。

第四篇:我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几点认识与困惑

我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几点认识与困惑

新课改在甘肃实施已过去一年了,反思在这一年中我们新课改的实践,感触颇多。既有它一扫过去课程的死板,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活力和张力,但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就此,我简单谈谈我对这次新课改的一些认识与困扰我的问题。

从教学目标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与以往有了明显的转变。一是改过去单纯关注知识传授的结果性目标的教学模式,突出彰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要求通过高中阶段的教学,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素养,以及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的生存能力。让每一位高中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发展。从教学内容看,新课程对教材内容做了大幅度的调整,抛弃了历史课本惯用的通史式纵向编年体例,代之以专题模块式的横向比较体例(由三个必修、六个选修共九大模块组成)。从教学过程看,通过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如每堂课精心设计一些探究的问题,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这些变化对广大教师而言,应该说是喜忧参半,真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课改后的教材避免了与初中课程的简单重复,灵活性增强,信息量扩大。忧的是,教学的难度明显加大,面临的问题紧迫棘手,具体表现在: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材体例和内容的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学生初中阶段打下的良好的学习基础之上的,换言之,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学习,形成的完整的通史知识体系之上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初中学生根本不可能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新课程更像是座空中花园,只想桃李芬芳,不知根扎何处!

2、教材内容跳跃性太大。以必修一政治史为例,九个专题从夏商周三代到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从古希腊罗马到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一本书,浓缩上下数千年,涵盖东西五大洲,如此大的起伏,如此广的跨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3、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严重脱节。政治史与经济史、文化史相互割裂,脱离经济、文化讲政治,怎么讲?不提经济基础,怎么让学生理解某个阶段的上层建筑?不提当时的思想文化,怎么让学生理解某个阶段的政策制度?反之亦然。比如必修一专题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不讲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的迅速发展,政治上礼崩乐坏,思想上百家争鸣,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从何说起?

4、同一内容被“残酷肢解”。以评价秦始皇为例,为答此题,学生需过五关:首先要在必修一中找出他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然后在必修二找出他的经济制度,再在必修三上找出他的思想文化政策,最后还要在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找出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综合五本教材的内容,才能给秦始皇做出一个较完整的评价。

5、教材不熟。新教材补充许多旧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比如:必修一的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必修二的近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和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及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对教师来讲都是非常陌生的。

除此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课时紧张,课程资源(图书资料、网络资源)贫乏,部分学生跟不上新课程,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等等。

以上几点不成熟的认识还希望得到指正,对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更希望与历史同仁们探讨,以期早日解决。

第五篇:对新课改的认识与思考

学习昌乐经验课改初见成效

孝义市第九中学

伴随着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我校教师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并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赴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培训,回来后,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多次开会研究,明确了我们的课改思路是:将全国先进学校的课改经验与九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九中的课改之路。

一、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为课堂教学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课改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为此,我校共投入15万元,先后派出三批44位教师赴全国课改名校——山东省昌乐二中学习、培训。全体教师带着责任、带着问题,虚心求教,用心实践,积极交流,总结反思,受到了培训部及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学习期间,我校教师积极在昌乐二中课堂上实践演练,王建兵老师《灰色的天空与精彩的故事》还入选《中国教师报》高效课堂资料汇编中。老师们积极听课,多渠道、多方式搜集资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接受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洗礼。昌乐考察返校后,学校组织了五场汇报会,任莉莉、乔敏、刘彩英等老师的发言博得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一致赞扬,所有的老师都为昌乐二中的“活教育”、“精彩故事”感到震撼。大家思想解放了,理念更新了,人人决心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冲浪者。单单教师更新理念还不行,学生和家长的理念也要更新,昌乐回来后,学校整理昌乐的课改资料,以班给学生讲昌乐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习习惯、课堂表现,给学生观看昌乐二中的课改宣传片、课堂实录、“活动”德育、读书活动等,通过文字和视频资料,教育、熏陶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感知新课改的氛围,认识新课改对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家长队伍对新课改的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学校借期中考试的东风,开了一次家长会,各班精心准备,以课改为主要内容,学生自行组织,采取多种形式,感染、说服家长,各班的家长会,或学生现身说法,让家长明白课改的好处;或让家长看本班学生的课堂视频,知道自己的孩子出色的表现;或让家长充当组长及组员的角色,互动交流,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及收获,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对课改的支持率、配合度。1

二、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课改研究能力。

1、以编制导学案和教案为抓手,强化集体备课。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线路图”。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力。我校为了提高导学案和教案的质量,一是各学科根据教学进度,以教研组制定出了集体备课计划,确定了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二是根据学习内容,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主备人提前备课,集体讨论研讨后主备人二次备课,由教研组长审稿、定稿;三是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学校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经常到同学科各教研组中,进行培训、指导、参与集体备课。四是邀请市教研员进行教材培训,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掌握有效的教法学法。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我校集体备课的教研习惯,并不断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2、校领导教研重心下移,追踪常态课。昌乐学习回来后,学校领导更多关注的不是经过精心包装的粉饰型的特殊课堂,而是关注鲜活的、原生态的本色课、常态课。一是校领导追踪听课,凡是赴昌乐学习回来的教师,任校长一个个追踪听课,了解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变化,了解研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校领导巡课、看课,一个一个教室巡查,一节一节课巡查,看课堂上学生的展示点评、互助合作、学习激情等。走进本色课、常态课,触摸到了师生的常态交往,发现了教学中某些共性化的问题,撷取到了显示教学本质的个案,为有效、有针对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找到了突破口和切入点。

3、建立“课改孵化室”,强化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教研手段,三年来,我们循环滚动地搞课例研究,逐步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近期,学校建立了两个“课改孵化室”,目的是为了高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孵化室不是“实验室”,不是试验行与不行,而是认定能行,有值得推广的好方法,让参与者受到“孵化”。校领导从常态课中发现优质课,学校统筹安排在孵化室上课,让老师们去讲,去品,去比、去研究。不少老师学习昌乐的经验,吸收昌乐的课改营养,活学活用,“孵化”出了一节节适合自己教情、学情的优质课。如王建红、王艳红、郭张英等老师的课,受到了市教研室老师的高度评价,堪与昌乐二中教师媲美。各教研组以这些优质课为典型案例,通过说课、评课,深化课例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我校课例研究的实效性。现在我们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在“孵化室”多比课、赛课、评课,以赛促改、以评促改。此外,在

2课例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建立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长效机制,每学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统一打分评比,划分等次,以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

三、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了通向高效学习的桥梁。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走向高效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要重视小组建设与管理,始终抓住小组评价这一杠杆,撬动小组的活力,培养小组成员的规则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昌乐学习返校后,各班重新科学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营造了浓厚的小组文化氛围,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小组长、学科组长的工作进行培训、指导,每个学习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反思,反思本小组一周来的表现,对照小组目标、组规组约,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

小组健全了,合作学习的魅力也凸显了出来,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课堂真的活起来了,激情真的点起来了。课堂上,学生充满自信和激情,能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理解、看法和观点,互帮互助,积极展示点评,用心去体验合作竞争的魅力,用心去感悟团队的力量,充分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小组之间,教师能始终抓住评价的杠杆作用,通过及时的点评、小组评价调动每个学习小组的积极性。现在,各科老师课堂上的小组评价机制已经健全,评价程序及方法也能驾驭。

四、树立大课改意识,创设课改的立体环境。

昌乐二中课改的成功,不单单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它的学校文化、ISO9000管理体系、海量阅读、“活动”德育、八环节学习法等,都是课改成功的强有力支撑,与课改工作相得益彰。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课改观,创设课改的立体环境。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做了初步尝试。

1、《学生成长日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效仿昌乐二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计划本——成长日记。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制订计划的习惯,凡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都要做好非常详细的安排,一项一项完成落实。因为是刚刚开始尝试,要求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具体的指导、帮助和督促工作,确实让成长日记起到学习导航的作用。

2、疯狂诵读,有利于改变学生人生的宽度。昌乐二中的海量阅读,令人震撼,我们不敢谈海量,但能尝试大量,学校经过研究,暂时确定开展“疯狂诵读”活动。一是

3时间上给予保证,每天早晨有一个专门的诵读时间;二是有专门的阅读教材——《语文晨读》,从周一到周末,每日均配备内容不同的体例,周一背经典诗文,周二诵美文诗文,周三记精品成语,周四读名人故事,周五赏中考佳作、名家名作,周末知千古历史;三是语文教研组以年级定出诵读计划,以年级或以班组织读书活动汇报会。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会使学生达到理解文化、提升品位、开拓思维、综合提高语文读写能力的目的。

3、特色课间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意志品质的锻炼。昌乐的课间跑步,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的课间操与之仍有差距。为此,学校特派体育老师去昌乐学习考察。近期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效仿昌乐的跑操进行训练,二是新教了一套韵律操,三是狠抓出操收操的质量,四是注重每次操后各班的总结整顿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我校的课间操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4、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给课改创设了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听了昌乐二中现代班级管理介绍,可以看出这是魏书生“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思想的升华。因此,我校继续坚守三年来一以贯之的班级管理办法,同时又注入了昌乐先进经验的新血液,如:家庭式的班集体建设、爱和尊重为主旋律的师生关系、充满温暖和亲情的生日榜、现代班级文化建设、“法治加情治”的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等。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创建一个个民主、科学、和谐的班集体。

建校三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正是由于全校上下的孜孜以求,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升,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课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仅仅是迈开了第一步,现在所做的都微不足道,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总结、反思。我们要在坚守自己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潜心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创造性地、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推进学校课改进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新课改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新观念 ——结合小学实习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 课程改革就是相对于旧课程、传统教学所做的改革。它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

    我对小学数学新课改的认识

    综观当今小学数学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同时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新课程改革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对数学教学的改革提......

    新课改让我尝试识字生活化

    新课改让我尝试识字生活化 新课程的悄然走进!曾让我为之充满激情与希望!但同时又让我为之充满困惑与无奈!首当其冲困扰着我的是识字教学。是为了应试继续走“穿新鞋走老路”之......

    浅谈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打开高中化学新教材,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体系已被打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自然延伸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等现......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认识

    一、 我对新课改的认识 我认为“语文新课标”是在对我国已往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套更具科学性与前瞻 性的高中语文教改方案。虽然其中条目繁多,但我觉得......

    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

    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 单娟 永年二中 ***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

    高中语文新课改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高中语文新课改研究 高中语文新课改研究 【摘要】近些年全面推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学习后引发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浅薄的见解。......

    高中语文新课改总结

    2015年秋学期高中语文新课改总结 全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生活。下面我们来对高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