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写写帮推荐)
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
万州区 重庆市万州沙河中学 杜 兵 电话:*** 中 学
内容摘要: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校本教研的实施需要借助于教研组这样的团队平台,通过组内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共同研究,思维互补,经验共享。因此,教研组作为学校管理教研工作的基层组织,其活动效率对校本教研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研组 校本教研 实效性
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以增强教育教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的研究与改革活动。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效最为直接、最为显著的教研层面。它是以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者,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最基层、最日常、最具研讨性的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校本研究,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教学业务组织,是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师自觉行为的智慧型集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重视并不断强化教研组工作,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名学科、名教师,构建学习型校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教研组工作形式化、单一化,竞争机制不合理,工作反馈机制不够健全,教研工作缺失校本关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根本无法体现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所以教研组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搞好教研组工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保证。所以,为了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必须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下面就我校在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工作中,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研组的内涵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基础 课题研究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途径,只有让课题研究扎根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题研究也才更具有生命力,校本教研才能落到实处。学校教务处就充分利用学校教研组的活动时间,指导教师从身边的教学中确定课题,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为教育科研活动,把行动研究作为开展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小切口的进行课堂教学的应用性研究,让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得以体现。如政治教研组由于多数教师都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他们就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选定《“‘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转化教育的案例研究”》、《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作为本组的课题研究,以便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初中数学组选定《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与思考》、初中语文组选定《写字教育如何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高中中数学组选定《试卷评讲课教学设计最优化探讨》、高中语文组的《高中生硬笔书法训练》、物理组选定《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及自制教具》、化学组选定《化学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信息组选定《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校本研究》、艺术组选定《艺术欣赏中的情景创设》、历史组选定《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这样就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反思,教师广泛开展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感悟与反思活动,逐步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机制,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战略。目前,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参与应用性教学课题研究热情高涨,在研课题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二个——《普通中学校本教研管理的研究》、《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策略研究》;区级课题研究四个——《单亲家庭中学生特殊教育研究》,《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高中生物学科课堂有效训练研究》、《普通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研究》。已结题的重庆市教育规划办实验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参加课题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市级三等奖、区级一等奖;区级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智能化练习及题库的开发与应用》、《开放阅读空间 优化语文教学》结题并获区级优秀课题成果奖三等奖。这些直接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真正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正使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转化为教育科研活动,这样不但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加速从“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化。
二、教研组的制度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学校要注重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建设网络和相关制度,构建促进教学、教研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规范校本教研的管理体系,促使以学科教研为中心的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我校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形成了与自己学校实际相适宜的一系列教研组活动制度。如《沙河中学校本教研管理条例》、《沙河中学校本教研过程管理制度》、《沙河中学校本研究课题申报评审制度》、《沙河中学校本教研课题结题评审制度》、《沙河中学课题管理手册》、《沙河中学教研组长职责》、《沙河中学先进教研组评选细则》、《沙河中学先进教研组长评选细则》、《沙河中学先进教研个人评选细则》、《沙河中学科研教研奖励细则》、《沙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奖励制度》、《沙河中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等,并相应建立了领导干部深入教研活动的听评课制度、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科教研组的管理职能和效果,形成更为开放、有效的学科教研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教研组活动的正常有效地开展。
三、教研组的特色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决定于其活动开展的内容。如果活动内容一般化,久而久之就会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活动质量。学校应加强宏观调控、微观指导,使各学科教研组的活动内容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体现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理念,更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为此,教务处要求教研组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坚持 “四个必须”的指导思想,即:必须有明确的研究专题;必须以科研带动教研;必须使教研活动制度化;必须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如初中语文组在教研活动中极为重视自己教研组的专题研究计划、主题教研活动方案的设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完善,在完成课题《写字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的研究过程中,经常招集教研组成员和课题研究人员结合日常出现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到课题结题时,研究的对象初一初二的娃娃大面积提高了书写水平及审美情趣,效果明显。重视教研组内老中青的传帮带和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在开展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专题研究时,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谭晓琴老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听课教师受益匪浅;重视教研组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凡是本组里经验丰富、获得高 3 级职称的老教师们都积极主动与年轻教师结对子,教研组长谭崇元老师就主动接纳刚参加工作的王莹玺、邬德慧二位老师为徒,直接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所以,刚出大学校门的王莹玺承担的片区“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的”公开课教学,在李河中学执教的《老王》一课,深受片区全体与会领导教师的好评;重视搭建校本教研的交流平台,初中语文组不但采取了“走出去”,还采取了“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丁阳中学的余宏老师前来献课,给本组教师提供与之进行切磋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就这样通过开展名师引领,理论学习,同伴互助,课堂观摩,比武交流,课题带动,总结反思等活动,把教学、科研、培训三者融为一体,切实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努力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目前我校初中语文组的教师深受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该组也被评为区级先进教研组。
总之,加强教研组的建设,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深化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各层面要求,有利于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利于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借助重庆市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抓住我校创建市级重点学校的时机,进一步推进优秀教研组的建设,以创建人文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的机制创新与管理创新,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关注视野、贴近教师提高的需求领域。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为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科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组织,以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实现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桂林《创新教研组管理机制,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
2、张云洁《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黎炳学 《校本教研要在实效性上做文章》
4、朱宁波 张萍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教育科学,2005,(5).5、严冰 《关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云南教育2009年02期
6、钟 炜《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优化校本教研活动》2011年04月
7、牟映雪 《教研组协作文化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材·教法,2006,8、刘泽平《教研组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教学与管理,2004,(1).9、朱国美《以校本教研为支点,加强教研组建设》
第二篇:找准切入点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共)
找准切入点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与学校生活密切相关、与发生在自己和学校里的有关教育教学问题相联系,与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
我稍户营子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小,教学资源相对有限,教师仅有10%为师范专业毕业生。为了充分利用我校教学资源,发挥教师现有优势。我校以“找准切入点、提升实效性”为校本教研原则,避免“无问题而教研”“主题与教研毫无关系”“盲目上课、盲目评课”“评课盲目罗列一些课改理念”等一系列假、大、空的形式主义校本教研。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我校校本教研。
一、制定校本教研检查制度。
1.教研活动时间,学校负责检查、记录各组活动情况,包括参加人数、活动内容、主持人、起止时间、缺勤人员等,活动完毕后收交活动记录。
2.检查实行点面结合的方式,教导处负责全面检查记录,学校领导深入到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
3.各位教师要服从学校和教研组长的安排、布置,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并且认真进行教研活动,积极发言,做好记录,而且能够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4.检查结果及活动记录等要及时整理存档,作为教师评估、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依据。
以上校本教研检查制度摘录于我校《教学常规量化考核方案》。
二、确定校本教研模式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采取分高低年组,平行推进的方式。
其校本教研模式为: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教研主题——观看教学录像以引领——进行专题业务自学——在教学中实践——上教学研讨课——专题评课——总结经验
注:
①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就是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就不可能有具体明显的实效。校长、主任会同年组组长在开学伊始便坚持随堂听课,看教师的课堂教学,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归纳梳理。
②确定教研主题: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是没有遇到问题,而更多的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将它们提炼为校本教研的问题(或主题),并分轻重缓急将它们排列出来。因此,校长、主任和年组组长坐下来把查找到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放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提炼生成有价值的校本教研主题。本学期我校确定的校本教研主题是:数学学科《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明算理、重多样、择优化、计算准》;语文学科低年组《搭建识字平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高年组《以读促悟、读写结合》。
③观看教学录像以引领:教学录像由教导主任和年组组长严格把关,尽量选择专家课并能突出本次教研主题的,使教师听课后能对教研主题有深层理解的录像课。本学期我们观看的教学录像有:数学学科低年段的《20以内加减法》,高年段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语文学科低年段马菁老师的《窗前一株紫丁香》,高年段支玉恒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
④进行专题业务自学:自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年组教师自主翻阅资料、上网搜索,具有强大的发散性,学习范围广泛,有助于集思广义。自学成果在上教学研讨课之前由教导主任检查,进行点评。
⑤在教学中实践: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究竟,在教学录像中学到的方法,和通过自学学到的理论是否正确、有效,是否符合我们学生实际,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因此,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实践以作检验。
⑥上教学研讨课:虽是教学研讨课,但我校坚持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的优势,选择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较强,肯于钻研、探索新课改理念的教师承担。本学期共上了四节教学研讨课:夏丽虹老师执教的《小小图书馆》,骆娜老师执教的《谁爬得快》,张艳荣老师执教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罗丹老师执教的《成功的路》。
⑦专题评课:所谓专题评课即为:“一个中心、三个维度”。“一个中心”要围绕校本教研主题进行评课。“三个维度”即结合教学录像中直观感知的,结合专题自学内化的,结合本次研讨课感悟的进行评课。
⑧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服务教学:全体教师各抒己见,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为后续教学服务。
通过教研我们切实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数学方面的计算能力,语文方面读、写能力均有较大提高。我校期末学生语、数书面检测成绩名列全镇榜首,创历史新高。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肯定了校本教研取得的成绩。
一学期以来我校以“找准切入点、提升实效性”为原则,致力于摸索出一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摘要]校本教研的关键是实践,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通过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目标落实等研讨,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校本教研问题行动研究
校本教研是非常具有实践性和实际意义的,如何开展校本教研,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校本教研的关键是实践,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通过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目标落实等研讨,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寻找问题、聚焦问题
首先,以教学课例为载体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就会人人有话说,有问题可谈,教学中的问题才容易被发现,个人的智慧也容易被激发,课改理论较容易与实践相结合);其次,罗列问题;第三,教师围绕所寻找的问题聚焦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循环思考,依据本校、本学科特色,最后确定将进行研讨的问题)。聚焦的问题应是所有问题中最主要的,通过本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解决其它的问题。其实,也就是挖掘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发现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教师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想方设法”(设计)去解决这些困难,解决这个“关键的问题”。
二、规划“校本教研”活动
听课后,活动组织者根据确定的研讨主题制定校本教研活动计划,提前安排好活动环节,做好人员、材料的准备,明确活动分工,确定授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时间、地点,确定反馈记录、主导总结的教师。
三、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教学过程
规划活动计划后,接着进行集体备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教学过程。校本教学研究中的“设计”意味着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在接下来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集体备课)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即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在寻找问题解决策略中要关注:
(1)教师的自我反思。用心去琢磨、去设计,经过与同行的交流、合作、探讨,进而反思,承认、允许、鼓励教师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实践性语言讲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教学故事,了解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问题出现之后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中又遇到了什么新的障碍,等等。
(2)参与研讨的教师每个人必须有负责任的发言。通过集体备课,每位参与者进行自主独立的思考并将各自的思考讲出,进行碰撞和交流,寻找共性和个性差异。
(3)集体的智慧。针对提出的问题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将教研活动提升为促进每个人发展的活动,可以让青年教师先发言,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教研氛围将更活跃,大家的发言交流就更深刻,更有意义。
四、听课观察
教学策略设计好后,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合作者的“听课”。
根据事先制定的教学策略,由授课者将集体智慧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开展课堂教学,参与研讨活动的老师进行听课观察,关注所设计策略是否合理、有效,并思考采用其他的教学策略是否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五、评课分析及时总结,教师反思、提升
通过“行动”即授课来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在“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和“问题”在多大程度已经解决或没有被解决。
就教师的“上课”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策略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是否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策略。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教师不得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去灵活地调整教材、调整教案、调整预期安排的教学进程。通过教师反思,寻找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对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的被解决,需要进一步理清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针对问题症结所在,进行反思,并逐步将问题解决。
六、校本教研的持续性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教研过程应咬住问题的尾巴,连环推进,一段时间后,将会发现有新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将会拓展开。
研讨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研讨,观察自己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改进?对研究的认识,对问题的敏感性是否提高?研究过程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能(包括发现问题,质疑、回应同伴的技能;剖析自己的技能;倾听、评课的技能)。
新问题的出现又是一个新的校本教研的活动的主题。因此,通过问题、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模式可以改变以往教研活动的随机性和空洞性,我们应以务实的状态投入到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校本教研活动中。
第四篇: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材料
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横梁中心小学英语教研组 目前外语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外语课程设置既有国家统一性,又有地方和学校的灵活性,注重学生的生存能力的发展,而现行的新标准英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材中语言不够真实和贴近学生生活,有些教学内容或重复或各学段之间相互脱节;有些内容地域色调浓厚,不同地域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从而感受不到语言的真实性等。因此,我们更注重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能更好的结合我校的英语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英语多元能力的发展。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探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遇到的问题和教师实际所需的提升,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使我校英语教学质量整体稳步提高,教研组认真理顺教学、教研工作程序,提高教学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连贯性。具体做法:
一、在实践探索中对教学工作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理顺教研工作程序和完善教学常规。
1)学期初各个老师要进行对上学期工作的反思,提炼好的做法,不足之处供大家探讨,在大家对小学生阶段学生较大变化的规律和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阻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好学期目标和教学思路。
2)发扬同伴的互学互助精神。教学中我们以老带新,也可以是教过多年新教材的青年教师带教,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按照学校工作要求和具体目标,做到责任明确,形成常规制度。教研组给与认真、细致的指导和定期的工作检查、反馈,以帮助教导处高效开展工作。
二、在日常教学的反思与研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从教学实践的第一线中总结和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通览全套教材,明确其地位和作用、明确其指导思想和知识体系、明确学生参与知识学习全过程的脉络和布局。做到对教学工作要有超前性,备课工作要有前瞻性,对教学工作心中有数,很好的把握教材的意图和学科教学的双基要求,使教学的随意性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要了解学情,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有效的教学对策,做到 “吃透两头、精讲精练、培养习惯、指导方法”。还要加强集体研究,坚持以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学法为主,始终贯彻重基础、技能,重学生学以致用,以提升综合能力。
2.“聚焦”课堂教学,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尽管老师们能够接受比较新的教育理念,但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上要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完全统一到新课改理念中来还有些差距,根据我校教育信息化开张的步伐,加上我组青年教师多、又面对新教材、新教法等特点,发挥每位老师的优势和集体合力的作用,共同参与各种公开课、亮相课、竞赛课和示范课等活动,使我们的每一节公开课都成为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目的是教师通过开课、听课、评课和反复的磨课,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内容和容量的把握、课时的处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还能在磨课中体会他
人的教学风格,悟出一些道理,开拓自己的思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为目的,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探究一些带有普遍性、探索性、可提炼的东西,形成较稳定的、可借鉴的教法。
现代信息技术怎样有机地渗透到课堂中,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启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能力等方面,能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教材设计背景,同时可以体验英语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以调动兴趣,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形成课堂内的教学互动,这给教师们带来一点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的灵感,也是英语教学质量逐步上升。
三、促进教学研究,提升学科专业水平
我们用行动研究的方式来促进教师课堂能力的提高。如:现场说课、课堂的点评,检查教师规范的落实等等。当大家认认真真准备的课被否定时,大家都很难过,但每次震痛之后,经过老师们自己的层层反思,通过对教材进一步的领会,真正理解了一些思路和想法,从而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才体会到我们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四、落实各项评价活动,充实课题活动工作的开展
(1)三年级开展手工制作比赛:结合Let’s make部分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比赛,老师用简单英语发指令,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指令完成手工制作。评委(老师或学生代表)对各组手工作品进行评价,并在年级中展示手工作品。
(2)
三、四年级的英语朗读:开展班级英语课文朗读比赛。由老师选定一篇对话,学生进行准备。在班中初赛挑选出5—6人参加级的朗读比赛。在初赛与决赛中老师都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
(3)四年级开展英语书写竞赛:结合字母书写教学开展书写竞赛。活动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的书写。在学生书写过程中老师对学生书写姿势及习惯进行关注与评价,并结合学生书写比赛的作品对各位学生进行英语书写评价,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进行表扬。
(4)五年级、六年级的知识竞赛:属于测试型评价。以试卷形式进行比赛,老师对学生做题表现与完成效果进行评价,同样也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术素养的提高,为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智慧提供良好的空间。同时也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课题研究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只有把校本资源开发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共同体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教师的自身发展不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尤其在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英语教师本身的语言素质能力,课堂调控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校本教研的土壤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历练与完善,终会结出丰硕成果,带给我们每一个人丰收的喜悦。
第五篇:小学校本教研实效性的思考
小学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宁艾小学校 史瑞峰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研形式,正在广大中小学逐步推开。并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认可、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小学校本教研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影响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思考。
一、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依靠领导推动,教师主动,制度保障。
在课改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仍然有部分学校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就是在传统上打转转,一边大喊教学成绩的重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一边依旧鼓励教师题海战术。制度里明确规定一周不少于三小时的教研时间,却仅仅尘封在档案盒里成为应付检查的资料,于是学校的教研活动始终处在低糜状态。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承担着谋划、研究、组织、管理学校各项事务的重任,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带头人,校长的推动作用实为重要。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第一引领人,校长自身要充分认识教研活动意义所在,积极组织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各项制度,营造浓厚的教、学、研一体的校本教研氛围,保障充足的教研时间,促使教师参与的同时,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实践证明校长亲自抓哪项工作,哪项工作就会有起色。我们的乡镇联片教研更可谓兴师动众,活动效果却甚微,实效性差,关键原因也是领导不够得力,教师没有主动积极参与。
为此,学校要反思教研活动的问题所在。是不是做到了四有:有计划、有主题、有评议、有综述;是不是做到了六到位:准备到位、时间到位、人员到位、指导到位、效果到位、校本教研奖惩制度落实到位,鼓励多参会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做到以上几点,教师有备而来,观点明确,自然
收获颇丰。逐渐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和教师的思想障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相信积极开展有效实效的校本教研,必将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专业的成长和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要改进和完善校本教研活动方式。
1、对传统教研活动的反思传统的教研活动强调教研员对每项活动的内
容进行预先设计与组织,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居多,教研员把对理论进行演绎,把理论化为行动的中介研究作为主要的工作方式,对教师提供的是诊断式的指导。这样的教研活动由于忽略了教师间、校际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和教师水平的情况,因此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显得较弱。而为了能使参加教研的老师理解教学设计意图,通常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研员要对教学设想做以说明,或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说,但由于多种原因教研员评课时往往总是多说优点,少讲或不讲缺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一线教师在理论与操作层面上产生困惑。另外,教研活动中的课例由于较少反映出问题而被看做是“引路课”,教师对这些课缺少理性的思考,缺少科学地批判,一些教师听完课就结束了,慨叹自己学不来;还有一些教师则是机械模仿,出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尴尬局面。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教研活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教研活动只有对一线教师有实际的帮助,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因此,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要依据教师的需要,研究教师在课程实施过
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怎样创造性地使用好实验教材;针对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小的特点,怎样开展好课外阅读;面对新课程,如何进行作业改革;什么样的评价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这样,通过问题研究和课题研究相结合、预设研究和生成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过去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统教研活动模式,使教研活动内容系列化、主题化。
2.教研活动中教研员要由指导者、鉴定者变为教师成长的促进者。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为了能上好一节课,教研员常常要与任课教师一起备课,这种指导是细致入微的,是手把手的。尽管这样的课堂较少暴露问题,但长
此以往却导致了教师课堂流程共性化和普适化,课堂教学缺少个性化,甚至于一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依赖心理,丧失了“造血功能”。为了在教研活动中历练出更多的富有个性、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挥洒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教研员要引导、鼓励所有教师上出“自己的课”,上出原汁原味,让他们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和实施“自己的课”,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教研活动中不但成长、不断进步。
3.教研活动形式要由过去的“一言堂”变为“多言堂”。在传统的教研活动
中,教研员是活动的中心,是传经送宝的权威,既负责讲座,又负责备课、评课,教师始终处于接受式地听的被动状态。这种“我讲你听”的教研活动方式无法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研活动形式就要由单一的讲座的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沙龙、论坛等多样式。开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研员之间互动研讨活动,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激发他们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使更多的教师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教研员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要加强课题研究
1、注重选题的实效性。
教育教学研究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课题选择是其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工作阶段。它涉及到研究者的兴趣、特长,关系到课题研究的范围、难度,也会影响到课题研究的方向、价值等等。教师要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排序选出最急需解决和最有实际意义的课题,然后根据自身的能力,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情况,确定自己可能进行研究的课题。
2、研究成果要用于指导教师实践。
在实际课题研究中,教师的研究热情不够,与研究成果与教师实践脱节有很大的关系,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使教师边行动,边反思,在我校,我们提倡以案例为主的课题研究,能够很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如何增强校本教研实效性是一个永久的研究课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求真
务实的研究。作为农村小学,只有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才能开创校本教研的新局面;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