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工作总结Doc1

时间:2019-05-12 14:0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方社会工作总结Doc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方社会工作总结Doc1》。

第一篇:西方社会工作总结Doc1

西方社会工作课程总结 社工09-1 杨君刚 11094776 我们这门《西方社会工作》课程选取的教材是美国的社会工作入门教材,所以整个课程讲授的角度都是以美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为契合点。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状况,借以理解我国社会工作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要走的路。同时,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与认识,外国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课程安排上,我们主要采取英语教学的模式,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巩固一下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基础,增强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课程安排在大三这一学期,大学英语课程正好刚刚结束,趁此我们可以巩固一些自己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自己在专业英语上的不足之处,增加一些关于专业英语的知识。在学习课程的过程当中,当然我们也会碰到诸多不认识的专业词汇和和一些难理解的内容叙述,但这些并不会构成对学习这门课程很大的障碍。因为我们曾经在前一阶段已经接触到了像《社会工作导论》之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这些概论性的课程,结合其中的专业知识,即使我们在课程中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地方,通过情景猜测,也能理解课文意思的十之七八,同时有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向老师请教,在老师的指点下有些不太懂的地方,随着课程的逐步讲解渐渐的也就熟悉了。因此,针对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而言,采取英语教学这样的教学安排,包括使用英语原版教材还是比较有新意和合理的。

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因为采用的是西方人编撰的教材,其在内容设计上和国内可能有所不同,这样或许更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对这门课程进行学习。教材全书总共分四大部分分别讲述了社会工作的导入(包括社会工作的定义、特点和其他学科的联系,美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状况,社会工作的教育)、专业实务部分(讲述了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及研究几大专业方法)、不同服务领域(涵盖了精神健康、医疗、学校社会工作、公共福利、家庭儿童保障、社区矫正服务、老年人工作、药物毒品滥用、少数群体工作、农村社会工作及个案管理等广大领域)、和专业发展状况(讲述了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日益成熟的职业,在社会问题的预防和完善上的作用及对社会工作专业未来的展望)。根据不同的话题共讲述了22个小的章节,让我们对社会工作在美国的发展有了一个方方面面的认识,很系统、很全面!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它在西方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西方社会工作在美国的发展情况。通晓了社会工作在实务过程中主要运用的一些相关理论以及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个案、团体、社区等专业方法,书中通过对美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社会工作在美国发展的全景图,看到了社会工作在美国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安排上,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对课程知识有个全面地了解,又要有针对性的对课程要点着重掌握,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章节分清主次、有重点的去学习讨论。课程中相对重要且相对较难的部分是前两大部分,关于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几个重要的专业方法,这些需要老师较多的阐释课程内容帮我们理解,当然相对于专业方法虽然很重要但我们不可能在本门课程中对每一种工作方法有一个详尽全面的介绍,因为在以后的专业课程当中每种方法都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具体掌握。并且在这一部分我们采取分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课程掌握,既给了我们机会展现自己、锻炼了我们的能力的同时也收集了大量课程信息,有利于我们全面掌握、深入理解。相对于课程的后两部分,因为涉及了美国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发展状况,里面也都是些案例性知识,只要了解一下不作详细阐述,也不是很难掌握。最后在课程作业上,我们也做了几次练习,分小组收集资料大家课堂一起讨论,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关于课程的建议,我觉得整个课程学习当中如果在课程当中穿插一点小视频就太好了,有时放视频也不是单纯为了看视频,就是感觉一节课如果除了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之外还有一些小期待就觉得很有意思,感觉是一种生活中的小惊喜。如果课堂时间有限放在课间能有些好玩儿的东西娱乐一下,的确也挺享受的。别的地方感觉都挺好的,感谢老师在课程准备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工作!

日期;2011年11月2日

第二篇:西方社会福利制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代远程教育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西方社会福利体系探究及借鉴意义

英文题目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4月

中文摘要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经济停滞局面,社会福利制度也陷入了重重困境。西欧发生“福利国家危机”,美国出现“福利困境”,日本惊呼21世纪年金制度将要“崩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出了“福利国家在危机中”的警告。不仅是国外,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形势严峻,各种医疗、养老、社保等诸多问题引起社会矛盾加深,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西方社会福利结构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在各西方“福利国家”中,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公共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大幅度下降,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而使社会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另外,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西方各国政府的预算赤字都在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都开始考虑要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探索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道路,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社会; 社会福利制度;借鉴研究

目录

引言·······························································5 第一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6

(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演变······························6

(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6 1.社会保险制度·················································6 2.社会补助制度·················································6 3.教育、培训、住房、医疗等福利制度·····························6

(三)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及社会保障的基本关系······················6 第二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8

(一)西方国家现行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8 1.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8 2.福利收益水平偏低··············································8 3.福利依赖严重··················································8(1)用“选择性原则”替代“普遍性原则····························8(2)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8(3)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减少公共开支·························8

(二)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改革措施··································9

1、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9

2、增收节支······················································9

3、改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受益规则,引入“工作福利”制度···············9

4、改善社会福利管理··············································9

5、调控社会福利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福利基金的运营管理·········9 第三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与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1(一)完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11(二)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11(三)增收节支···················································11(四)尝试推行“工作福利”制度···································12

(五)加强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制建设·································12 结论······························································13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引言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指国家或社会为提高国民或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种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具有“全面性”、“普遍性”特征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无疑发挥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但西方国家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行改革。

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社会福利的水平、构成和分配既取决于国家的政治权力模式,也取决于经济的再分配模式和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不同,福利体制或社会福利制度也不尽相同。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相关的福利体制,对深化理解国家间的社会政策模式和经验有着重要的价值。在社会科学领域,比较研究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过去20多年来,它对社会政策领域和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有着显著的影响。社会福利既是人类干预社会问题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实践的表现,也是一个社会特定文化和价值观发展的历史产物。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福利发展的不同形态,昭示了国家干预社会问题行动的理念,也显示出社会发展的某种普遍规律。

本论文分析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西方福利制度的现实意义和对我国福利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选定的题目属于西方社会学研究课题,研究方向是通过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利弊双方的分析,从而得出对我国福利体制建设的有利的改革措施。

本论文的重点: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福利体系探究,探讨我国福利体制建设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改革措施,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本论文的难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长处以及其不足之处需要如何改进,以避免我国福利体制完善过程中重蹈覆辙。

第一章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

(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演变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指国家或社会为提高国民或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种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早期的社会福利与慈善几乎是同义的。提供者首先多为教会或教区,社会福利主要是以“专为社会弱者服务”的面目出现,对于无依靠的老人、残疾者以及孤儿等提供援助,实际上是为了解决日趋恶化的贫困问题。

19世纪末,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显著增加,现代国家功能日趋完备,这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及政治基础。于是,政府便把济贫转化为经常性的社会福利项目,并逐步纳入政府的正常职能范围。社会福利制度就慢慢地成为了一项不是专为穷人而设计,而是具有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个人基本生活的制度。二战结束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立即着手进行福利国家建设。

20世纪50~70年代,北欧等发达国家,仿效英国的做法,完善了其社会福利制度,使社会福利涉及到大多数人,甚至是社会全体成员。

(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

这里,我们所说的社会福利是广义的社会福利,也就是说包含社会保障在内。西方国家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就其内容来看,是非常丰富的。例如:

1.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是西方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的“第一大支柱”。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即必须根据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立法规定,由劳动者、企业或社区、国家三方共同筹资来开展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劳动者及其家属在遇到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或丧偶等风险导致收入减少、中断或丧失时,提供收入补充,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2.社会补助制度

社会补助与社会救助不同,社会救助强调针对性和个案性,社会补助则包含“普遍性”的意义。西方国家社会补助项目较多,如在英国,主要包括子女津贴、住房补贴、家庭补贴、病残看护补助等。在法国,家庭及儿童补贴就包括多子女补贴、家庭收入补贴、单亲补贴、孤儿补贴和最低家庭收入补贴等。

3.教育、培训、住房、医疗等福利制度

公共教育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福利制度,西方国家一般都实行有年限规定的免费义务教育。如美国,初级、中级公共教育都是作为市民权益的基础部分而由政府免费提供。在德国,免费教育是人人在青少年时期可以享受的社会福利。住房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借助国家和社会力量来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西方国家一般是通过发放住房补贴来实现。也有建造公房并以低价租给穷人居住的,在此方面最有代表性意义的国家是美国。医疗卫生福利制度,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是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而存在。

(三)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及社会保障的基本关系

社会福利服务在各个国家都有悠久的历史,而在社会福利理论的构建当中,其知识体系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渊源。它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关系由来已久,而与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理论等交叉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厘清其中的基本关系将有助于加深对社会福利理论的认识、理解和评述。

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的发展密不可分,因为他们都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福利而存在。因此,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三者都具有相同的目的性。无论是社会福利、社会政策还是社会保障其目标都是为了提升社会全员的福利,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国家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秩序。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是社会政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福利的主要服务内容为“边际服务”和“补残服务”。社会福利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特殊群体和家庭而并非社会总体。这些服务给付的形式往往是非现金或实物的,例如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所谓“边际服务”是指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社会福利服务政策只是提供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诸如生活照料的社会福利服务是由家庭、亲朋好友和邻舍提供的。例如在英国,任何时候地方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只包括:三分之一的85岁及以上的老人、不到4%的救助家庭儿童、不到2%的体障儿童以及不到10%的居住在社区中的精神残障人士。而所谓的“残补服务”则指的是社会福利帮助不仅所涉及的规模小,而且往往是作为最后的被动性救助手段,只有当诸如家庭、社会等服务手段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才给予社会福利的帮助。而在社会保障领域,其服务的基本方式则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津贴组成,覆盖绝大多数社会群体和个人,向他们提供例如失业保险、紧急救助金和津贴等以现金或者实物为主的帮助,这与社会福利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二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方国家现行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

福利国家的理念在英国形成之后,便逐步渗透到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与北美国家。具有“全面性”、“普遍性”特征的社会福利制度,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无疑发挥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但这并非表明,现行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十全十美。其实,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

1.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自2000年以来,欧洲国家原先引以为豪的福利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负。如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在60年代为81亿英镑左右,到1980年上升为221.5亿英镑,1999年更高达1000亿英镑。又如瑞典,自1991年开始连续3年经济衰退,退休金还要照付,各种社会保障开支也不能减少,这使得福利体制捉襟见肘。为了维持高额福利开支,政府只得大举借债,从而导致财政出现大量赤字。目前,瑞典政府的债务共有1.43 万亿瑞典克朗, 相当于1996年国内生产总价的84%。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沉重是西方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一个直接而重要的原因。

2.福利收益水平偏低

虽说西方国家公共开支比重大,但社会福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福利收益水平却偏低,突出表现在西方国家贫困化现象相对严重。如英国是世界福利国家的典范,但目前英国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和略高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估计接近1700万,约占其总人口的30%。在欧盟组织的其他国家中,贫困问题也同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3.福利依赖严重

高福利损害了人们的就业动机,并导致福利依赖现象的产生。在西方国家,由于政府对失业者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因此一些失业者不再积极地寻求新的就业岗位,而长期依赖社会福利的救助。虽西方各国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各国改革举措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具体到反福利依赖方面的举措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用“选择性原则”替代“普遍性原则”

使社会福利切实流向最需要的人群。莫雷托教授曾把20世纪80年代各国普遍使用的反贫困方法归纳为,“传统的救助制度”是“使一定的资源就像经过漏斗一样进行分配”的制度。认为这种制度针对的是所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但是最贫困的穷人却无法从中受益。正因如此,西方国家为了削减福利开支,提高社会福利的效率,大多采取了用“选择性原则”替代“普遍性原则”的办法,让社会福利真正发挥帮助穷人的作用,而不是平均分配的。

(2).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

为了达到反福利依赖的目的,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激励措施,并制定了有关的制度。“以工作替代福利”项目的实施,在1985年一年,就使13万原来依靠社会福利生活的人找到了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来社会福利领取者的工作收入,抑制了美国公共财政开支增长的势头。由此看来,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在反福利依赖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3).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减少公共开支

为了减少公共开支,西方国家通过扩大家庭服务,培养家庭护理员,建立保健医疗和社区服务体系等途径来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个人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为同学的成长服务,越具体越好。培训对个人今后生活观念与学习有什么影响。个人的其他感受和最突出的体会是什么等内容以总结的形式上交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籍此检验学员的个人成长与进

步。

(二)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改革措施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措施,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随着高福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各国政府普遍感到在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方面力不从心,政府财政无力供给庞大的福利支出需要,因此,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让更多的私人部门参与到社会福利制度中来,成为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为了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各国都在努力让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逐渐向私营部门转移,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私人化”、“资本化”。“资本化”即鼓励私营部门以职业年金与私人养老计划、医疗计划形式参与福利资源的配置,导致福利管理中的合作主义(corporatism)的兴起②。“私人化”,即政府尽量缩小干预社会福利的范围和项目,把这些项目交由非政府志愿机关、工人合作社和其它社会团体承担。以瑞典为例,社会福利一直是以国家福利为主,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开始提倡和支持企业在国家福利的基础上开展补充保险、经营保险和行业保险,提倡和鼓励社会保险向“私有化”、“资本化”和“市场化”发展。

2、增收节支

增收节支是各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上限,甚至取消上限;提高社会保险费率,包括提高职工的保险费率和雇主的保险费率;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对退休金、疾病保险金、残疾补贴、失业救济金都收取一定的税。修订社会保障金的调整办法,过去普遍实行“社会保障金自动指数化”制度,即社会福利待遇标准自动随着物价、工资或生活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现在改为限制保障金的增长,从而减少社会保障金的支出。各国增收节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退休年龄。例如,美国规定67 岁退休,法国、意大利规定65 岁退休,瑞典将原退休年龄6067 岁。提高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通过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来延长社会福利的缴费期限,对社会福利计划产生潜在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工作年限的

延长又会减少受保人领取年金的期限,从而减少社会福利计划的日常支出,增加社会福利基金储备。

3、改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受益规则,引入“工作福利”制度

“工作福利”是指凡接受政府福利补助者,必须接受政府或立法规定的与工作有关的特定义务。例如,澳大利亚规定,失业救助金领取人必须努力寻找就业机会,并接受政府安排的再培训计划,否则剥夺救助金领取资格。引入“工作福利”制度后,社会福利金就由无偿给付转变为有偿领取。

4、改善社会福利管理

改变社会福利的管理体制,完善并增强社会福利的依法运行机制,使社会福利的行政管理、事务经办、监督控制三者分开,这是现代西方福利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一个共同取向。另外,各国还严格审查福利资金发放的资格条件,缩小覆盖面。比如,养老金支付的年限要求,疾病、失业的天数要求等。例如,荷兰、比例时等国采取对申领福利补助的公民规定一些附加条件,以促进相关人员的劳动愿望,减少非正常失业人口。

5、调控社会福利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福利基金的运营管理

各国为了使社会福利基金保值增殖,并更好地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纷纷通过立法对社会福利基金的投资结构和运营管理采取新的措施。转变社会福利资金支出,如削减公共福利

支出,限制国家退休金发放量等。虽然各国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旨在改革自己的社会福利制度,但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是对原有社会福利制度的修补,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社会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主义为了自身利益对经济进行广泛的国家干预和调节的手段之一。另外,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社会福利体系是经过去100 多年的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其基本框架的合理性与完备性勿庸置疑。这是各国保持原有福利制度基本框架不变的另一重要原因。

第三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与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一)完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

虽然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福利困境”,进行了很多福利制度方面的改革,但并未触及社会福利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些国家坚持原有社会福利体系的基本框架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福利体系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刚刚起步,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西方福利国家现存社会福利体系中的精髓部分,为我所用。西方福利国家正式社会福利体系是由收入保障服务、医疗服务、教育、住房、社会工作服务和对个人的社会服务以及就业等六大制度项目共同组成。

我国当前实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四大项目,即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狭义)和社会优抚涵盖了西方福利体系六大制度项目中的一部分。例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所涵盖的福利项目与西方福利体系中的收入保障服务项目基本一致;社会福利(狭义)项目涉及到了西方福利体系中的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部分福利项目。但西方福利体系的六大基本项目中,还有许多内容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所未涉及到的,如就业福利方面、社会工作服务方面、教育福利方面等。今后,我们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努力借鉴西方福利体系基本框架,并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搭建起适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体系基本框架。

(二)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让更多的私人部门参与到社会福利制度中来,成为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趋势。

我国同样也存在社会福利资金供给不足、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问题,因此,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这一改革趋势也值得我国借鉴。怎样弱化? 首先,我国应该选择合作体制,将各种社会福利的供给部分地转移给私人部门来经营,由政府和私人部门共同来供给和运营福利基金;其次,社会福利制度管理要引入市场经营原则和相应的利润导向、价格调节、成本控制等观念,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提高福利制度的供给效率;第三,政府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度建设上来,为社会制订和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目标、规划和政策法规以及监督评价体系。

(三)增收节支

增收节支是当今西方国家福利改革的另一普遍取向。由于社会福利供给具有很强的向下刚性,升来容易降来难。

我国近年来,由于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公众对社会福利的需求越来越强。虽然我国当前的社会福利水平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包括GDP 总量、人均GDP水平)还是相适应的。但是,受当前我国公众对社会福利需求的强劲压力,我国未来社会福利支出扩大的预期很强。因此,我国政府在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总量的同时,应该适当控制福利支出的规模与增长幅度,使社会福利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千万不能放任福利支出的过分膨胀,否则,今后我国也会陷入西方福利国家正在经历的“福利困境”之中。

在节支的同时,我国还应该注意增收。福利基金方面的收不抵支也是我国近年来所面临的困境之一。从当前的国情看,我国增加福利收入的途径主要有:征收社会保障税、提高社会保障方面的税费率、尝试发行社会福利债券、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作、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等。

(四)尝试推行“工作福利”制度

我国也可以尝试引入“工作福利”制度,让福利享受者在接受政府福利补助的同时必须接受政府或立法规定的与工作有关的特定义务、接受相关的就业培训、提供一定的社会服务等,使社会福利金由无偿给付转变为有偿领取。

(五)加强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制建设

我国也应该像近年来西方国家福利一样,努力将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立法基础上,使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社会福利真正成为呵护社会的“安全网络”。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有关社会福利的基本立法不足,缺乏系统性,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现有的福利保障法规调整范围较窄;社会福利体制运行不符合法律要求,主要借助行政手段,如颁发通知、规定等来进行调控和管理,等等。由此可见,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尽快改变我国社会福利立法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加快社会福利法制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法律保证。

总结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福利制度的内在缺陷,矫正职业福利的异化,使社会福利能够适应发展变化了的现实社会,并沿着体系规范、水平较高、社会化实施、多层次发展的道路实现自我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得到对我国福利体制建设有益的几点结论:

1、在体系建设目标方面,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应当符合社会成员的群体需求,福利事业的发展规律并具有中国特色,从传统模式下的板块状、封闭式和奇特的混合结构转变为融洽式、开放式、关系清晰、结构合理的完整体系。它应当以社区服务为基础,以各种社会化福利(包括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社会津贴等)为主体,以职业福利为补充。与传统福利体系相比较,新型体系将产生如下变化:一是三个层次取代了层次不分;二是摒弃了传统福利项目设置不规范,考虑了福利项目的分工与内在规律性,并适应了群体对象的需求,如将教育福利纳入新的社会福利体系,将职业福利界定为由企业或用人单位自主开办,以及设置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等项目以适应老年人、儿童、妇女等社会群体对社会福利的需求,等等,从而体现了福利项目设置的规范性。三是使福利项目的地位由主次颠倒走向合理,即职业福利项目被严格界定为由企业或用人单位自主开办,社会成员将主要依靠社会化的7 大福利项目和社区化的社区服务来获取社会福利保障,将来是由国家和社会而不再是由企业或用人单位来承担向社会成员提供福利的责任。四是项目体系由不完整走向完整,三个层次及所属若干具体项目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制度中的一个完整的社会福利子系统。因此,社会福利体系结构的创新并走向规范、定型,是其最终走向健康发展的基本依据,使社会福利制度能够从整体上加以推进并得到协调发展。

2、在保障目标方面,社会福利应当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换言之,社会福利在发展中要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子系统相区别,它提供的不是社会成员的生存保障,也不是基本的生活水平保障,而是侧重于满足社会成员较高水平或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包括服务需求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等;与此相适应,社会福利事业就不能只是无偿提供,也应包括有偿服务或低收费服务,当然,有偿与收费不能以赢利为目的。

3、在实施方式方面,社会福利应当社会化。一是各种社会福利设施应当走出板块状的自我封闭,对整个社会开放,并采取社会化的手段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福利机构应当社

会化,即社会福利既不能由官方包办,也不能由企业或用人单位包办,而是必须通过广泛的社会公共组织或社团机构来具体实施,因此,应当逐步缩小官办福利和职业福利的规模,通过加快各种社会公共组织(或社团机构)的建设及其规范化管理、运作来使其承担起实施各种社会福利事务的主要职责。福利机构的公共化、非官方化应当成为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实施方式的发展方向。

4、在服务水平结构方面,社会福利应当实现多层次化。即应当根据社会成员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福利水平结构的多层次化,以便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福利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需求;同时给家庭、社区留有余地,以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目前一些有退休金保障即经济承受能力的老年人即使有进福利院的欲望,也往往因政府现有福利院的条件较差而止步。这就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等来建设有差别的福利设施,否则,官办福利院就永远只能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福利院而非真正社会化意义上的福利院,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在建设新型社会福利制度进程中,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某些传统特色,如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国家教授与群众互助相结合、救助生活与发展生产相结合、发展社会福利与巩固家庭保障相结合等,仍然应当得到体现。

致谢

XX老师在我完成本论文期间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精心的指导,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此,特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3]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4].德永雄一郎等:《拒绝欺压:欺压现象及其心理分析》,王健英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5].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第2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6].E.A.罗斯:《社会控制论》,秦志勇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7].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8].Tennis:《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9].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0].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钱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13].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Simmel:《金钱 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16].Simmel:《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7].Simmel:《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18].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第三篇:西方社会思想史论文

西方社会思想史论文

霍布斯与卢梭社会契约论之比较

关键词:霍布斯 卢梭 社会契约论 自然状态

内容提要:在西方社会思想史上,霍布斯和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国家、历史、环境不同,他们对社会契约的定义、解析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均有所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对比论述和认真探讨。

引言

作为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霍布斯与卢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社会契约理论对西方社会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什么同样强调社会契约,而现今的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而法国则是半总统制呢?霍布斯与卢梭在各自社会契约上的不同观点对其本国的政治制度必然有较大的影响。

一、霍布斯与卢梭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霍布斯社会契约论产生的背景

出生于战乱年代的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是一位对生活缺乏安全感的人。对战争和秩序缺失的恐惧伴随了霍布斯的一生,并且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的学术思想。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的学说不是对抗革命,而是顺应历史出现的。当时社会异常**,党派的倾轧,连年的战争,严重威胁着个人的生命与财产。资产阶级逐步取得优势地位之后,对这种状态深为不安。因此,霍布斯提出和平是自然法的首要法则,符合资产阶级特别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更符合社会向着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利益稳定发展。在当时混乱的状况下,只有先靠强力,靠绝对专制的权力才能得以保证。

(二)卢梭背景

卢梭(Jean Jacque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学派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他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但通过自学掌握了丰富知识。做过仆人、学徒兼杂役。后来,在华伦夫人的帮助下,来到都灵,此后,生活无着,当过雕刻匠、仆役、音乐教师。18世纪30年代,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写作。18世纪40年代,卢梭非常困难,他在社会和生活的道路上艰难地踯躅,尝遍人间的辛酸。笔者认为,其人生经历对其追求“人民主权”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他接受霍布斯、洛克等人思想的同时,又予以了发展。

二、霍布斯与卢梭思想社会契约论的比较

霍布斯主张订立社会契约的要义是维护秩序与安全,其哲学基础是消极自由观。与之相反,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奠基在积极自由观之上。此外,在自然状态、权利转让等方面也有很大分歧。以下是两者较大的分歧:

(一)自然状态上的不同观点

1、霍布斯的自然状态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的战争状态。霍布斯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是以对人性和“自然状态”的描述为起点的。霍布斯是“性恶论”者,他认为,人类最初处于一种没有国家,没有统治,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你”的和“我”的之分的自然状态中。他还认为,由于人性邪恶,自然状态是极为可怕、恐怖的,人与人之间处于互相残害的敌对状态。①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中的人享有自然权利。自然权利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②。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方式采用一切手段来保全自己。加之“自然使人在身心两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能力平等导致欲求平等,导致所有有同样欲求的人之间的竞争。因此“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彼此就会成为仇敌。”由于人们互相疑惧,加剧这种天然的敌对。“于是自保之道最合理的就是先发制人” ③,立即进行袭击,互相争夺,互相残杀。使自然状态真正成了战斗状态,这种战争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而且在自然状态下没有对公正的诉求。为了满足自己无穷的欲望,能力几乎相等的人们都自由地去争夺,去占有,彼此不信任。

总之,霍布斯认为,人对人就像狼对狼一样,人人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

2、卢梭的自然状态

卢梭的自然状态是最能保持和平,最适合人的天然本性生活的状态。和霍布斯一样,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是从对自然状态的假设出发的。但卢梭反对他用自然状态对社会组织所做的一切辩护,特别是反对为私有制辩护。他描述的是自然的野蛮的社会,而要对比说明的是文明的现时的社会。卢梭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一派清新纯朴的景象。在他看来,漂泊于森林中的野蛮人,没有工业,没有语言,没有住所,没有战争,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独立、平等的,没有奴役与被奴役、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强制服从的情况,“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几乎是不存在的。”④

卢梭认为,自然人不仅有自我保存的要求和自爱的本性,而且对自己的同类具有同情心和怜悯心,从而使他为自己谋幸福的热情受到限制,缓和了他的自爱心,并且有一种自然美德。正是这种感情使得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互相同情,彼此关怀,亲密无间。因此,卢梭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友好的状态,是人类的真正青春,是人世真正的“黄金时代”。

在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的这个问题上,卢梭表示反对霍布斯的人性恶的观点。在霍布斯看来,人之所以是邪恶的,是因为他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人之所以是邪恶的,因为他不知道美德为何物。卢梭反驳说:“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的,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阻止他们作恶的,不是智慧的发展,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⑤

卢梭指出,霍布斯的错误在于他把现代社会人们满足无穷欲望的需要,不适当地掺入了野蛮人自我保存的意识中,并把当代文明的混乱搬到自然状态中去描写,把文明社会的弊端强加给了自然状态。

(二)、关于缔结契约、建立国家的目的、转让权利等问题

1、霍布斯:转让所有的权利和伟大的利维坦的产生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竞争,人人戒备,人们枕戈以待,谁也不能指望有完美的自我保存。但是,自私的人性和人人自相为战的状态,决不是人类所向往的美好生活。霍布斯认为,自然人类放在可怕的战争状态中,同时又给人类提供了逃脱这种状态的可能性就是人们除了欲望还具有理性。理性伴随恐惧、愿望和希望等这些情感,提供了人们在一起和平生活的法规。这个法规就是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利,转让给一个主权者组成一个政治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强大无比的利维坦。政治国家建立目的就是使人们获得和平的生活。⑥

霍布斯认为,人们缔结契约时,一旦实施了权转让,就永远不能收回。这种转让既是一次性的是全部权利的转让。由这种契约就产生了至高无上的主权者。这样,一切社会权力都集中于主权者一身,而法律和道德规范都来源于主权者的意志。主权者的权力不可能有任何合法的限制。因为臣只在他们中间缔结了社会,统治者没有与任何臣民签约。

2、卢梭: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把自然与社会对立起来,否定文明的历史进程。他认为不平等、奴役和贫困都是由文明社会造成的。从自然状态与文明社会的矛盾对立之中卢梭引出反社会、反文明的逻辑结论。

在他看来,一切改良都是无济于事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先破坏一切,然后按人为的设计重建一切。卢梭的政治设计以社会平等为根本目标。“人是生而平等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为不平等,人才丧失自由。既往的社会秩序已经遭到否定,人们“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一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不过是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⑦

卢梭认为,这种社会契约只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强制,而是主观服从。按照这种契约精神,订立社会契约必须遵守下列原则:

第一,每一个参加契约的人必须把自己的全部权利让给联合体,而且所有的人交出的权利都是同等的。

第二,参加社会契约的人把权利交给了联合体,即交给了整个集体,而不是交给任何个别人。人们从这个联合体里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给它的同样的权利,并且得到更大的力量来保卫自己的人身、自由和财产。订约者依据这两大契约原则而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政治共同体。这样一来。社会契约就构成了主权者权力合法性的源泉是来自人民。

3、小结

卢梭和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虽然都主张把缔结契约的每个人的全部自然权利转让给主权者,都认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但他们在主权的归属上是不同的。霍布斯认为主权者是君主,社会契约是臣民之间的契约,君主不是缔约方,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卢梭则认为主权者就是人民自己,社会契约就是人民同由人民自己组成的政治共同体缔结契约,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

三、霍布斯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产生的不同影响

霍布斯与卢梭都强调社会契约,但是之后英国与法国的社会制度却大相径庭。两国的之后的政治体系、社会制度等都与二人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1、英国内战与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在英国内战即将爆发前,霍布斯即特别关注于政治。他的四部最著名的政治著作的诞生即说明了现实政治对他的影响。在他出版《利维坦》一书时,书中关于通过武力征服(另一种方式是人们通过自愿的契约授权)而获得主权的观念在分量与含义上都发生了变化,其原因在于他试图捍卫新英吉利共和国政府的合法性。整个40年代关于神职人员的权力问题论争激烈,众说纷纭。而长老会牧师试图在英国建立一个严格的、不宽容的宗教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世俗平民的意见要由教会人员严格审查。⑧这实际上赋予神职人员以高于国家的权力,而《利维坦》的一个主要目的则是驳斥长老会的观念。所有这些,充分说明英国内战与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霍布斯的著作一经抛出,其结论或某些观点在当时虽然得到一些人士的称许,但更多的是遭受攻击。他拚命想阻止内战的爆发,但实际上内战仍不以其意志为转移。

英国内战促进了霍布斯政治思想的形成,但霍布斯政治思想的最大影响却发生在对其他政治思想家身上。哈林顿、斯宾诺莎、普芬道夫、洛克等一大批与霍布斯同时代的政治思想家,以及卢梭等后辈思想家,无不从霍布斯的政治学说当中受益。

虽然,霍布斯所提出的方案不同于洛克的、后来成为经典自由主义的解决方案(他既未提出教会与国家分立和宗教宽容的学说,也未能彻底地将人民的自由权利凌驾于政治权威之上),但他对英国内战中所反映出来的西方政治思想近代化转型过程当中的矛盾之把握,他所确立的政治价值,他对近代国家权威的论述,使得他的思想具有远远超越于其时代、其国度的深刻性。不管对他的学说是赞成还是反对,其后的思想家们都无法绕过霍布斯政治思想所树立的丰碑。

2、卢梭社会契约论在法国的影响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后来成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行动指南。法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路径依赖和特点,其之所以形成迄今较为稳定的半总统制政体,是传统集权政治基因、小农经济的顽固性和卢梭的公意思想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卢梭公意思想更是有着显而易见的直接影响。本质为行政集权的半总统制是深受传统小农经济制约的卢梭思想的外在制度表现。⑨

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理家柏克在反思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曾将卢梭的思想与法国大革命的激烈程度联系起来。他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一定会吓昏过去的。”⑩而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更是直接指出“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罗斯福和丘吉尔是洛克的结果”,认为卢梭是现代集权主义的思想源头。

结语

总体说来,霍布斯和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有共同点,也有着不同之处。社会契约理论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法学世界观的理论前提,社会契约论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基本法律原则;社会契约论以及由此产生的许多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直接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原则,因而成为其政治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霍布斯通过对主权及政体思想的分析提出了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卢梭则通过对主权在民思想的阐述提出了自己民主共和制的思想。两下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一种重要的思想对当时乃至今后的政治、社会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理论对实践始终有着无可比拟的指导作用。总之,霍布斯和卢梭对于社会契约的思考仍值得后人借鉴。

注释:

①.姚 萍 《社会契约论探源——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之比较分析》《抚州师专学报》第22 卷第4 期

②.霍布斯 《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P97 ③.霍布斯 《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P93 ④.卢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年P149 ⑤.卢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年P99 ⑥.姚 萍 《社会契约论探源——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之比较分析》《抚州师专学报》第22 卷第4 期

⑦.卢

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P23 ⑧.袁柏顺 《英国内战与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历史教学》2001 年第5 期 ⑨.汪 栋

刘 毅《卢梭思想与法国半总统制》 《前沿》2004 年第9 期 ⑩.王平《社会契约论三种——对霍布斯、洛克与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比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9月第25卷第5期

11。徐恒秋《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理论的比较》○《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第8卷(总第39期)

参考文献:

霍布斯 《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卢

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罗

素 《西方哲学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年

第四篇:西方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社会表面下的结构

结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秩序。

1、亚里士多德:社会结构是由根据功能及社会财富而形成的各种社会集团。(群体主义)

2、托马斯·霍布斯:通过契约把个人同某个主权国家联结起来,由国家以成文法规保障秩序与和谐。(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的自然状态是和平友善的,但私有财产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不平等导致了社会冲突和利益分歧的发展。

3、乔巴蒂斯塔·维科:社会是一个动态结构,制度与人的关系都是人们行动的产物,社会历史是各种冲突与混乱的个人行为联结起来形成的统一体。

4、孟德斯鸠:社会是一个整体结构,是许多因素平衡的产物。例如法规,不能接受只有立法者制定的。

5、亚当·斯密:社会是一种等级结构。社会分化的基础、权势的本源,是财产。每个人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

6、奥古斯特·孔德:社会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社会现象具有自然的合乎规律的性质,而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那些社会现象之间的规律。

孔德最基本的社会学思想——“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孔德从生物学中引申出了几个整体性方法论公社(只有研究社会整体本身才能理解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

1、社会是一个整体。

2、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有机体,即社会有机体。

3、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入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4、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孔德把人类现实的统一性与历史的统一性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秩序的原则

社会整体的和谐性表现为社会秩序,不和谐性则表现为社会冲突。社会秩序是社会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

(青年人由于不被社会所需要,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感到不满,而且在精神上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被称为“世纪病”。他们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作为生活的准则。)类似于我国目前的某些现象

社会秩序原则:

1、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一旦社会制度符合自然法则,支配人类和社会现象的自然法则就成为社会和政治改革的基础,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社会。

第五篇: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概念题(1*5)

1、社会动力学

2、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3、病态社会

4、后工业社会理论

二、简答题(1*6)

1、杜尔克姆提出的社会学方法论原则。

2、布劳提出了哪些借以获取权力的条件?

3、马尔库塞关于美国社会攻击性趋向及其根源的论述。

4、托夫勒指出超工业社会具有哪些多样性的表现?

5、何为权威?权威有哪些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达伦多夫认为从准群体产生利益群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试述马林诺斯基的主要社会学思想。

2012年《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帕森斯有关模式变项的观点。

2、简述韦伯关于分层标准的观点。

3、简述霍曼斯关于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4、简述涂尔干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客观原则”的观点。

5、简述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制度的观点。

6、简述布迪厄有关资本类型的观点。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布迪厄的实践、惯习和场域。

2、试用2-3种社会学理论解释中国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

下载西方社会工作总结Doc1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方社会工作总结Doc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总结

    社会事实: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做用于个人,使人感受的现象,包括两类,一类是社会比率和集体现象;一类是公众意见、社会心理、社会规范、社......

    思西方社会潮读书笔记

    政法学院10级思政3班罗琴2010210163《人生智慧录》读书笔记 ——从自身寻求长久的快乐 一选择这本书的原因(版本及人物介绍) 了解叔本华先生之后,我也确实读了他的一些哲学专著......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论文(范文模版)

    当代中国,各种西方社会思潮随着全球化涌入,给青年带来了新思想也带来了思考与困惑。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激进主义总是......

    西方社会学期末复习范围2012-12-15-12-30-42-1

    西方社会学期末复习范围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 D )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B.斯宾塞C.迪尔凯姆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读书笔记 11307090048 葛明星《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是英国学者彼得·斯坦和约翰·香德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作品。在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上......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作者:长泰二中 陈智荣 发表时间:2014/7/14 8:29:45 来源:长泰教育局 访问次数:10935 [摘 要]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

    西方民主纵容工会遗害社会[合集五篇]

    西方民主纵容工会遗害社会 在十八,十九世纪,资本家确是欺壓工人,因为当年工作机会少,大量農村人口湧向都市,人浮於事,工人是任人鱼肉,当時成立工会是绝对有必要.今日资讯发......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社会价值(大全五篇)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社会价值 摘要: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异彩纷呈、个性鲜明,其中的思想性对现代人的生活世界和生活境遇给予了关注,由此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