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hlsy.jxsedu.com/ 2006-5-18 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小学
作者:王晓华
虎林市实验小学以“以人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自新课程实施以来积极探索校本研培新路,从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入手,以推进新课改为中心,加强校本研培,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实验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题研究课程化进程,改革评价制度,形成教学管理网络,从而形成实验小学所特有的教学管理特色。
一、加大投入营造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
我校自2003年9月开始,参加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到现在共有16个教学班,649名学生参加了实验,实验教师33名,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校实验班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课程。
为了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早在2001年,我们就组织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2002年,通过组织召开课改工作动员大会、教师培训会、教师讨论测试,使全体教师充分了解到了实验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规模、周期、措施、原则等重要信息,在观念上普遍认识到只有进行课程改革,扭转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且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社会宣传课改精神。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我们首先从优化校园环境入手,建立具有实验特色的环境文化,例如我们各班级的走廊的门旁都挂有体现人文特点的牌匾,如:“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来吧!打开这扇门将进入学习的乐园!”、“鸟儿虽小,却知道爱护自己的家。”、“班级就像一个家,知识就像一座桥,孩子们敞开心扉,用爱浇灌这个家,用心筑造这座桥吧!”等。这些动人的话语,像丝丝春雨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田,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的行为。同时,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两年来经费投入达近40万元。按照省级示范小学的要求,我们对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多功能教室、劳技室、乒乓球室进行了改造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教师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建立校园网,初步实现了教师电子备课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自实验以来,我们派实验教师先后到北京、哈尔滨、绥化、佳木斯、牡丹江、鹤岗、鸡西、密山等地听课学习,了解学习动态,广泛吸取外地的经验先后有80人次外出学习,学校安排课程改革专项经费3万元,充实了教师阅览室书报20多种,学生用书近3000册,使优质的资源真正服务于新课程改革。
一、加强研培管理制度建设形成管理网络
实验小学以“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并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需的经费投入。学校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成立实验小学教研室、负责学校校本研培、校本课程开发。整合学校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学年组的力量,建立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构建学习型师资队伍。
建立符合新课改思想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度是行为规范的总和,所以在制度建设上采取“以人为本、以校为本、重视研究”为取向,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学年组的力量,建立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构建学习型师资队伍。
制定和完善以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教师自学制度》、《案例分析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研培汇报制度》、《听评课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师研培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研培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以规范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评价等教学常规为主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制度,建设具有实验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管理规范、系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在教师心中强化这些研培制度,成立研培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学校长专门负责研培工作的制度建设和执行,使我校的研培工作更加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例如:在《研培汇报制度》中我们规定教师每周学习一篇教育理论文章,教研组要根据教学情况学习和研讨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每月各教研组要出一期教研报,汇报学习和教研情况,并且根据《教师研培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记录在教师专业成长手册上,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规范,有效的提高了教师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改革研培模式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我们改革过去以集体学习为主的培训方式,采取教学反思、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构建以教师自学、教研组交流为主、专业引领为辅的校本研培方式,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以专家为资源的校本教研模式,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开展合作交流,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形成学、研、思、实践”于一体的研培机制,有效的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教师业务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校本研培倡导同伴互助与合作。如确定每周的“校本教研日”,以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及专项研究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采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要求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每月提供一个典型个案(片断或实录)、每月上一节研究课、每学期确定一个研究的问题等,创设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
三、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提高研培工作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实践智慧这个目标,我们的讨论,从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到纵向的理念引领,从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到包含行为反省的全过程反思,都由专家参与,教研员指导。我们请来了北京、鸡西、教育局业务局长和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为我校教师讲座,从观念更新到理论实践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通过专业引领使我校的校本研培不断走向深入,有效的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按照新课程理念关注人的发展,不但关注学生的成长,更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设好一支以校长为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我们办学目标的关键。我们首先是要抓好形象工程,我们提出了“让学生敬重你的人格,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的实验人形象口号,每个实验人都将是实验小学的形象代言人,以校长形象带动领导班子形象,以领导班子形象带动党员形象,以党员形象带动教师形象,以教师形象带动学生形象,以学生形象带动家长形象,从而形成实验人的群体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可。打造实验小学所特有的形象工程。我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为每个教师搭建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通过开展“讲三课、练六功”等活动,让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构建积极、主动、合作、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成为生命的课堂,成为充满智慧的课堂。
我们积极做好“走出去,请进来”工作,让每个教师都有向先进教育学习的机会。我们每学期都要举办“名优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有经验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我们还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给青年教师一个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尽快的成长起来。
五、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开辟一块适合教育科研成长的土壤,创设一个有利于教育科研发展的环境,是搞好教育科研的基础,我们在学校内部大力培植“科研兴教”的理念。明确提出“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科研思想,使“科研兴教”这一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成立“实验小学科学研究室”,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课题组,形成 “科研室——课题组——实验教师”一条龙的管理体系。培养精品意识,遵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超”的原则进行教育科研。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研氛围。我们建立了教师科研手册,做到人人有课题,通过教育科研有效的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的指导教育教学,提高了教育质量。“十五”课题研究中,我校有34项与新课改相关的课题已全部结题。今年又申报了“十一五”课题45项,通过教育科研的深入,使课程改革更深入,更有实效性。
六、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发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塑造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校本课程,初步形成德育必修校本课程体系。以“开发学生潜能,展示学生个性”为核心,开发以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校本选修课程。形成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现在我们开发的系列德育校本课程《春雨》每个年级一册德育校本教材已经修订完毕。以校本选修课已经开始实施,总之我们的校本必修课体现的是学校的育人特色,我们的校本选修课将充分发展学生特长。
另外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使课程开发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研培,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新课程实施两年来,我校实验教师有40多人次或省市各级优质课奖励,在鸡西市课堂教学大赛中我校有4名教师代表虎林市参赛,于玲老师、迟赢老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评为鸡西市百名教坛精英;另外2名教师获得二等奖。两年来我校有 7 人被评为鸡西市级骨干教师 12 人被评为虎林市级骨干教师。2004年我们学校也被评为鸡西市科研先进单位、鸡西市先进教研组。
在这个课程改革的春天,我们实验小学的全体教师们已经深深的感受到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新思想,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将继续创建具有实验特色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让实验小学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城南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城南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2003年秋,我校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区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通过八年来的实践,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在实施中摸索前进
1、营造参与支持课改实验的氛围。
为了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扎实进行,学校把课改实验工作列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成立了由校长主要负责的课改领导小组,为一线实验教师“架桥铺路”。
其次,利用教师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宣传课改的重要性,让每一位教师学习新课改的目标、新课改的策略、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实施中有关先进的、更有效的做法,以此来知道自己的思想和教育教学。
再是,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新课程课堂,让家长感受新课程、体验新课程。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等交流形式强化家长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向家长宣讲课改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拓展了家长对学校课改等多项工作的了解渠道,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家长参与机制,赢得家长对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2、研究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
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方案是完成课改工作的有利保证,能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自2003年秋季初,我们就制定了课改工作实施方案,每学期制定课改工作计划,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成立教研组,每个教研组也围绕课改相应的制定出本校的活动计划,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个人的学科实验计划、学习计划等,使实验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二、在学习中理解提高
正像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那样,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所有人,尤其是参加科学研究实验的教师,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观念,而观念恰恰决定教师的行为。所以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在。
1、“实”抓教师培训
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1)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每学年,学校都组织教师参加市、区教育局举办各学科新课程教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A、通过“传、帮、带”以及骨干教师的指导培养、教研、集体备课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推动我校的课改工作进程,为今后全面实施实验教材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在这八年中我校各个学科的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语文学科的梁冬梅老师获得了市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数学学科的陆方针老师获得县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近3年来,有韦惠光、韦月香、韦玉叶、徐小珍、梁冬梅、蒙利华、蒙娟、黄丽花、曾小兰9位老师并被评为市骨干教师。
B、学习、培训、科研多投入,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为了适应课课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大大开阔了课改人员的视野。走出去,取他山之石;引进来,为我所用。同时对外派学习人员加强组织规范管理,写好学习笔记,回来后,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心得,并上引路课,疏导示范,以点带面,对课改工作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我们安排了蒙利华跟随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学习,梁冬梅老师、曾小兰老师到教育局参加培训,然后回来培训老师。
2、“常”抓理论学习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特别是他们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认识是否到位,理解是否深透,操作是否娴熟,就成了我校课改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实验教师理论的学习和指导,是搞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除了积极认真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课改培训外,我校还要求各教研组定单周政治学习,双周集体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并做到保证学习的数量、质量、时间。此外还要求教师进行加强自学。每个教师的学习摘记一学年不得少于两万字。
思想观念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南。所以,观念的更新是本次培训的重要任务。通过课改实验,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观念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上听不到教师的训斥声,只有一句句中春风化雨般亲切的鼓励声“你真棒!”、“真勇敢”、“你真可爱”、“你的回答与众不同,有创意”“你提的问题真有意思”等,孩子们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可以离座自由交流,尽情地表演,游戏中学知识,玩中悟道理。那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人留连忘返。的确新课程改革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自由地展示自我的空间,也给实验教师提供了创造的机会。
3、“狠”抓教学制度
对学校教学制度的管理绝不能手软,要形成制度。因为整个教师群体中人的素质总有差别,自觉性当然有差异。我校将教学与量化考核挂钩,更好地以学定教,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1)把好教学设计关,发挥创造性。
课改实验表明,今天的教学设计和以往的备课是不同的。首先从着眼点来看,以往备课,教师关注的是“课”,忽略的是“人”。教师为如何“讲”做准备。而教学设计则不同,它关注的是“学”的研究,探究的是“以学定教”的问题。这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其次,从发挥教师作用看,以往备课教师是在执行贯彻教学大纲,教师研究如何去原封不动传授好教材的知识。这样,教师无异成了知识的二传手,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因此,教师个人的教学创造性。教学个性无法得到发挥。而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学生摆进去,进行创造性教学。
(2)加强集体备课,取得共识。
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方式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每个年级分设语文、数学、综合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开展。
(3)把好课堂教学关,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摒弃教师“一言堂”,单纯传授知识的做法,注重层次性,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重情趣、重参与、重感悟、重合作、重实践、重创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权力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主动探索的兴趣浓郁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创新精神扣实践能力却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三、在实践中感悟领会
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自实践经验,也唯有实践能将理念转化为教育价值。要真正领悟课程改革的真谛,将课改实验推广工作完成好,必须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将课改实践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去,尤其是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是最现实可行的做法。
1、兴教科研之风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由“教书匠”形象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它要求教师要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社会上发生的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保持专业的敏感性。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使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坚持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路子,做好专题试验工作。教师们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弊端问题,结合校主课题,以课改的新理念开展专题研究。广大教师在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解剖问题、统计分析中掌握教学规律,深厚教学理论,熟练教学技能,修炼教学涵养,从而掌握课程改革的主动权。
2、研讨课改之路
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两周安排两节专门的研讨课,大家集中听课,课后在热烈的气氛中讲课者介绍设计思路及实际达到的效果,听课者畅所欲言,或吐露听课的感受,或肯定教学效果,或提出质量问题,或介绍个人设想,并请专家评点。这一做法的开展,不论是上课者、听课者还是评课者,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有了不同层次的认识,为所有教师上好课提供了借鉴。
四、在总结中巩固提升
总结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环节,只有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做法,分析工作的得失,才能使自己不断增强信心,使做法形成经验,进而使经验理论化。同时避免过失的重复发生,使课改不断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1、加强档案建设
我校的档案建设分校级、教研组二级管理。管理中做到专人负责,定期归档,力求做到内容齐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
2、鼓励教师勤动笔
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此我校鼓励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克服自身惰性,经常撰写心得、体会,整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个案分析等。鼓励教师大胆投稿。如今,许多参与课改的实验教师形成了勤于总结的习惯,04年以来,有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市级以上的评比中获奖。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参与课改的热情更浓厚了。
我们的思考
新课程实施八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少。
1、实施效果离新课程目标还有差距。
一是对新课改认识不够,观念转变不彻底,巩固不牢,有畏难情绪或抱无所谓态度,少数教师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问题。二是教育资源的不足,束缚了学校的手脚,限制了师生的发展空间。三是新的评价体系尚在探索之中,教师既有的教学价值观难以扬弃,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手抓课改,一手抓应试的局面。四是课改发展不平衡,新课程改革还存在一些薄弱学科。
2、班额与活动化教学矛盾突出。新课程倡导活动化教学,课程的实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在大班额情况下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要落实在教学当中难度相当大,学生活了,课堂火了,但往往容易流于乱,如何在大班额的班级学生在课堂上“活而不 5
乱”,一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努力的方向
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首先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培训、考核,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其次是加大培训力度。以课改培训、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强化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新课改的内涵质量。今后,我们要在重建与新课程理念相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力求早日拿出好的方案,给教师的观念转变提供前提,以公正全面的评价指引教师行为,激发他们的斗志。
通过八年的课改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新课程并不难,只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必将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实验计划
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精神,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策略贺扎实的措施,因地制宜开展课改活动,扎扎实实地搞好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
一、明确改革的意义,加强组织领导。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
育变革。它对于从根本上确立广大教师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改进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确保基础教育有重大突破,使用面广量大的有个性、有创造力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能肩负起现代化建设重任的一批批人才茁壮成长。
二、加强学习,提升教育理念。在社会变革、教学转型时期,最大的困难
是观念的转变,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水平不断地面临挑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1.学理论文章。我们要充分学习《新课程改革纲要》,参与讨论,以此切实
转变观念,把握精髓,少走弯路。
2.学习他人的教育案例。多看一些他人的具有先进理念的教学案例,然后结
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变革。课改工作组将编印一至二期课改案例集供老师学习。
3.多看、多听他人的课。俗话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积极参与学校举
办的校内公开课,示范课,教师课堂达标活动,“大奖赛”,教师岗位大练兵等活动,让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议,看到自己的不足,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新课程理念真正化作广大教师的具体行动,从而确保课改落到
实处。
三、深入课堂研究,注重教学实践我们要课改组的每一位教师明确一个课
题。
1.通过平时的学习、实践、反思,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2.上好一节研讨课。既然是研讨课,就不要求面面俱到,试图解决所有的问
题,我们制希望教师能围绕所确立的课题,在某一个方面环节作一些探讨、做一些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就可以了。一个教师上研讨课,其他教师也要当做是自己的事,因为“只有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可以在课前出谋划策,听完课后,给予真实的评价,这样的过程,无疑慧给课上教师及听课教师带来很大的提高。
3.本学期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组内组织开展新教师过关、组内示范课、组织选拔参加“大奖赛”人员。
4.养成反思的习惯。课改实验老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成功贺教
学进行理性思考,认真写好教学环节反思、反思小结。每学期至少交两篇论文、两篇教学心得、两篇说课稿。
四、尝试教学评价改革。
1.评价目标从智力因素贺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入手。因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
人取得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占80,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家长、同学、老师四者同
时参与评价,对老师的评价,可以用自评、他人评、学生评、学校评四者相组合。
3.评价方法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重在真实、鼓励。可以用定性评价和定量
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知识、解题能力等方面可以给予量化,而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际操作、说话、朗读等方面则可以给予定性评价,即可以用言语给予学生的一定的评价,并重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五、课改要求
1.积极参与课改计划的制订。
2.收集有关重要课改文章供教师学习。
3.积极参与课改组的活动,无非常特殊的情况,不得缺席。
4.教师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得少于20节。
5.上好校本课,做好业务笔记。
6.每组织开展具体了解各位教师的课改情况,把握全体的课改实况贺进度,提出建议性意见,积极讨论向四十分钟课堂效益。
新课程改革实验计划
牛
家
梁
镇
九
年
制
学
校
中学 部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在我校实施已经近一年了,一年来,我校按照《诸暨市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工作意见》精神,扎实有效地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改实验工作回顾
(一)统一认识,树立课改新理念
早在2002学年,课改的信息如春风吹进校园,随着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进行,以及校本培训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老师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不求课改,会被淘汰;被动课改,会被落下;主动课改,将会优秀。”尽管在我校,优秀教师不断涌现,曾经的骨干老师、教坛新秀济济一堂,但老师们充分意识到:这张“旧船票”,已经不能登上课改的“新客船”。新课改,已经把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基于这些认识,学校举行了一些树立新理念的课改活动。
(1)各教研组组织全面学习和讨论,形成课改共识。为此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专门发放了《新课标活动手册》,要求各教研组认真加以学习,并及时加以总结。
(2)邀请专家讲座。我们充分利用“我校教师学堂”这一校本主阵地,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绝大多数是围绕新课程而展开的,其中有宁波教研室主任沈海训所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报告。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与市教科所联系,特地邀请了首批实验区宁波北仑区实验学校的名优教师来我校展示课堂艺术,使老师们对新课标及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3)举行了校首届“新课标” 论坛活动(新理念、新方法、新资源、新手段),老师们大胆亮出自己的在学习新课标后的体会,在教育教学中的观点与效果。
(4)领导带头,大声喊出“向我看齐”。在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中,领导积极带头,大胆尝试,向老师们亮观点,请老师进课堂。校长还专门赴上海闸北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学习,并及时向全体教师传达了有关精神。
(5)向家长传达了课改精神,形成教育合力。开学初,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为实验年级家专门开设一堂理念课,学校向家长们介绍了全校课改的动向,传达
了新课标的精神,使家长们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思想。
(二)改变教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任何一项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改,不仅要改变教师教育,而且要改变教师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不言而喻,但我们必须“忍痛割爱”。我们开展了一些针对性活动。
(1)以实验年级教师为靶子,进行了课堂教学诊断分析。学校教科室特地安排实验年级教师赴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宁波东海实验学校考察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是否做到教育均衡、是否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等等的行为方面进行剖析,使实验年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明显改进,促进了实验年级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以点带面,使其他教师“引以为戒”。
(2)开展“一周一反思”活动。全体实验教师,根据学校的反思内容,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一周一反思”,使老师们时时提醒自己,我的教师角色转变了吗?为了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理念,学校特地组织安排了部分教师赴浣江中学参加课堂教学艺术周活动。
(3)开展“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所有参加实验的教师,在教研组评比的基础上,推出一名代表执教一门学科,向全校教师展示。在展示活动中,向老师明确提出如下转变;师生关系进一步向平等融洽转变;教学关系进一步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教学活动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在此基础上,学校教导处还安排了“我校课堂教学艺术周”活动,推荐一些老师,向外来参观的老师们开课,介绍课改情况,其中有十多位老师,因兄弟学校的要求,为兄弟学校同行执教了新课程课堂观摩课,并介绍了课改经验谈。
(4)开展了“教学行为大家谈”活动。学校教导处组织全体老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举行了“教学行为大家谈”活动。执教展示课的教师与听课教师面对面进行辩论、商讨、甚至是批评,那种精彩热闹的场面不亚于“实话实说”栏目,教导处为此还专门发放了新课标活动手册,将新课标活动
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中去。
(5)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由实验年级向非实验室年级辐射,学校明确提出,非实验室年级的老师,要穿旧鞋走出一条新路来。为此,在新学期学校正着手准备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课后得失谈以及论文答辩,评选出奖次。在后半学期,学校还将举行中年教师教学示范活动,由此,促进我校全体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专业成长。
(6)实验年级教师向家长全方位开课,使家长亲身感受到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从而也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方式方法。
(三)改变学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传统的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极次要的地位。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了我们的核心任务。
(1)改变材料来源。尽可能使用由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改变分析方法。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问的由学生问,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给学生做,培养学生勇于提问,敢于合作,善于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提供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学校开设了形体(武术)课、书法课、阅读课等校本课程,尤其是阅读课,爱好文学的、爱好历史的爱好科学的,在阅览室里,各取所需,有的学生对课外书,甚至爱不释手。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爱买书。
(4)布置弹性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性学习。
(5)研究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老师们互相合作,资源共享的意识,我们的目标是,使每一位老师都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四)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多元发展
评价由甑别性功能向发展性功能转变,由单一的功能向多元化功能发展,这在课改实施前,我们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这一年,我们在面上和深度上不断完善。
(1)学生评价体系的确立。以各班级实施一年来的档案袋制为蓝本,向实验年级推进,实验年级各学科教师在制定出本学科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方案,经校教导处审定同意后,开始启动实施,一学期后,向非实验年级各学科推进。评价的内容由学生的学习成绩向学习方式、学习成果、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等广度发展。
(2)改革考试制度,一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根据阶段性评价情况得出总评成绩。
(3)学校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将要出台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旨在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五)完善制度,保障课改顺利进行
针对实验年级,坚持完善五个一制度,重视课改资料的积累。对非实验班教师的导向是“穿旧鞋,走新路”;保证每一教研组每周两小时的时间进行有关新课标的学习、讨论和课堂点评;教师学堂保证每学期至少两次。
二、新课改带来的可喜变化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校的课程改革虽然刚刚实验了一年,但是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一)教材活了。老师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圣旨。我们再也不是仅仅教教材,教学生学教材,而教师和学生一起来运用教材,并且超越教材。在课前,老师们能整合相关知识,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出发,合理地处理教材,使教学资源变得丰富。
(二)课堂活了。课堂不再是学生在老师导演下演教案剧,老师们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我们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着眼于、着力于、着重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正确面对课堂生成,随时应变课堂的“生命流”。课堂充满了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充满人性人情,有一种浓浓的情意流淌于整个课堂,迥汤于整个过程。
(三)学生活了。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的角色已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变成参与者,探究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在组内进行交流和互补。对老师的教学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怀疑,有了自己独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课外,拥有自己拓展性学习时空。
三、新课改中的体会与思考
一年来,校领导与、实验教师一起投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大家共同的体验与感受有以下三点。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等等。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并且使其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南。我们深切体验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决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学习、领会,不断反思、对照,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时学习。为此,我们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放在教研工作的首位,紧紧抓住不放松,时时宣传不懈怠。同时学校领导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不断地用新理念分析认识教学中的问题,与教师一起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2、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就是“先立后破”。课改实验充分证明:实验教师只有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并且指导课改实践,才能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如前所述完成好课改实验任务。我们感受到,许多教学中凸现的问题,往往是教师理念尚未更新所造成的。因此,学以致用就成为搞好课改实验的关键。对于教师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指导解决。只有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思考去分析,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行为。
3、以科研为先导,搞好课题研究是搞好课改实验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观念彻底转变的深刻变革。课改中的许多课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实践证明,教育科研项目仅靠
一、两个人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发动全校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才行。至今我校已有《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初中语文积极性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初中社会政治课开卷考试教学和应考对策研究》、《初一作文法实践研究》《数学多元化教学研究》《新课标下自然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龙泉江水质的调查与监测》等9个市级科研课题,已结题的《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课题实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荣获诸暨市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初中语文积极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市二等奖。
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刚刚起步,虽然我们作许多努力,也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1、理念与行为的关系:一部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脱节现象还明显的存在,如何尽快缩短周期?
2、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实施新课程以来,有一批教师已经走在比较前面,那么新课程如何尽快被每一位教师所接受?
3、特长与全面的关系:从学生角度来说,要发现特长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如何使它全面的真正的发展?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还很难形成一个体系,如何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但是新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深感责任重于泰山,同时面对挑战,我们也应看到更多的将是机遇和希望。课改的路还很长,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一定会踏实地、豪迈地迈出更多步。
诸暨市我校
2004年5月25日
第五篇:虎林市实验高中2010—2012工作报告
虎林市实验高中2010—2012工作总结
虎林市实验高级中学始建于2002年8月8日,校园总面积为35000m2,教学楼5200m2,艺体综合楼4200m2,宿舍楼1300m2,食堂700m2,运动场300m2。
内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个,语音室1个,微机室2个,多功能教室1个,通用技术室1个,图书阅览室2个,音体特长生专用教室15个。
实验高中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数达800人,教职员工89人。
在市委、市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在实验高中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我校顺利地完成了三教育教学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虎林市实验高级中学党支部在虎林市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以构建党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
(一)、领导班子做到廉政勤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做到学校党支部与行政班子定期召开支委会和行政班子会议。
(二)、加强党员的学习,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激发党员觉悟提高,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1、加强学习,切实做好政治思想建设。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开展集中会议学习和讨论。认真学习新《师德规范》结合自身开展“如 何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的讨论。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接受教育。
3、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示范岗活动,党员与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活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4、学校党支部抓好党员每月一次的常规政治学习,坚持“三会一课” 制度,强化了教育学习的经常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党员言行、使党员干部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模范。
(四)、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学校工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切实开展师德师能双提升活动,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学校。
(一)、构建和谐校园,扎实开展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以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教育教学,注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在日常办学当中,全体教职员工紧密团结在校党政领导班子周围,积极工作,勇于创新,近年来的成绩逐年上升:会考通过率年年达到90%以上;高考成绩逐年提高。
(二)、学校的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始终围绕宏扬民族精神、文明行为养成、诚信教育以及责任、法制教育五个重点。
(三)加强全员管理意识,实施带班领导、值周教师、值周学生 “联检联评”工作制度,使我校常规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坚持实行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形成了上下一致,团结协作的管理局面。
三、科学管理教学,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我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中,始终紧紧围绕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主题开展教学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践行科学教育理念。
1、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依法执教。我校工作中结合教育局工作布置,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对教师职业操守,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做到“有激情,守规矩”杜绝“三乱”事件发生。
2、注重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与转变。积极组织各种学习及培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二)、科学组织管理教育教学,发挥管理效能。
1、重视管理组织建设。加强教研组建设,倡导教研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工作优势。
2、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以各教研组为依托我校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学习与训练,围绕课堂教学开展基本功训练,注重基本素质提高。
3、打造我校名师队伍。2012年公开课获奖的指导教师19人次。我校在5月中下旬向市教育科研所,教育学会汇报了多节科研展示课。参加了市教师进修学校举行的技能竞赛及信息技术整合课。11月份在我校召开了“小初高三学段研讨会”推出3节引路课。本推出“龙东南七校”教学展示课6节。这些课展示后普遍受到研究机构认可,他们认为课堂模式新实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性。
4、组织教师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行为有显著改变。
5、完成常规教学检查管理,完善评价反馈机制,教学工作加强目标性阶段检查。
6、加强教师工作纪律教育,不定期进行教学秩序整顿,认真执行教学工作纪律,有事请假,保证授课时数。
(三)、加强教育科研组织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校本研究与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坚持实施“以科研为先导,以新课改为推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实验高中办学质量”科研牵动战略。第一、我们选派部分老师骨干外出听课学习交流,参加了鸡西市实验中学听课开放日,艺体教师参加了鸡西市四中艺体教学推进会和多样化学校建设现场会,参加了龙东南七校牡丹江五中的教研活动。第二、注重校本研培工作,认真学习培训。认真务实性的开展教师学习活动,通过开展培训讲座,教师自学,教师学习论坛《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学习认识》等。第三、开展教学总结工作,出高三经验论文集一册和班主任论文集,优秀课例,优秀教案等。第四、教师科研成果丰硕。三年间,鸡西市科研成果论文96篇,省级科研成果论文90篇,国家级公发表论文3篇;虎林市级科研究汇报课93节,鸡西市级公开课129节,鸡西市级优秀班会课33节。这些课有教师进修学校举行的技能竞赛及信息技术整合课,有市教育科研所,教育学会汇报课科研展示课,“龙东南七校”教学展示 课,2012年鸡西市新推出教案编写和作业批改奖项我校有11人次获奖。第五、我积极申报我校的省级研究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习模式应用研究》,为我校科研工作开展引路。
(四)、重视学生教育的过程,使每一位学生有所发展。我校学生大多基础较薄弱,为实现学生“一个进口,多道口上桥”的“高速公路式”人才培养方式。
注重开发学生特长,为学生特长发展建设宽松环境。在文化课教学中我们坚持“低起点、慢进度,快反馈,保时间、重质量”的教学策略。注重课堂质量,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我校考试命题采取“龙东南七校”命题和我校自已命题相结合,给学生更大选择空间,扩大了学生考核范围,提高学生自信。2012年4月我校被确定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鸡西试验区首批试点学校。7月,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艺术、国防教育基点学校——美术学科。
(五)、实施新课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组织学生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及学分给予工作。
(六)、认真组织完成高考工作。2010年实验高中高考录取情况: 理工类:本科二表2人,本科三表15人 文史类:本科二表2人,本科三表19人 体育本科8人,音乐本科12人,美术本科26人
2011年实验高中高考录取情况:
理工类:本科一表1人,本科二表1人,本科三表18人 文史类:本科二表2人,本科三表26人 音乐本科5人,美术本科22人
2012年实验高中高考录取情况: 理工类:本科二表6人,本科三表2人 文史类:本科二表5人,本科三表18人 体育本科4人,音乐本科9人,美术本科23人
四、后勤安全工作。
(一)、强化安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我们后勤认真执行《教育法》、《食品卫生法》以及学校对水电气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二)、今后工作的思考。
开源节流,努力建设节约型学校。我们要倡导厉行节约,让每人师生明白:节约是素质、责任、公德的体现。让我们从节约每滴一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努力建设节约型学校。
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求真务实,着眼长远,锐意进取,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质量意识、忧患意识,一切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出发,群策群力,知难而进,在学校管理上不断向高标准、高水平迈进;在学校发展上不断向高层次、高等级攀登;在办学质量与效益上不断向新内涵、新高度跨越,在学校文化上不断向新领域、新境界拓展,努力谱写虎林高中教育事业新篇!
虎林市实验高级中学 2013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