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启迪智慧课题小结

时间:2019-05-12 14:0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承国学启迪智慧课题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承国学启迪智慧课题小结》。

第一篇:传承国学启迪智慧课题小结

《传承国学启迪人生智慧》课题小结

太谷师范附小 秦志亮

课题背景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吸收与传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放眼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聚焦教育现状——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支离破碎、一知半解,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化、机械化,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严重缺失,促使我们提出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

研究过程方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学校是逢节必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享受到了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去年的重阳节,学校开展了重阳节民俗体验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以收集“重阳节来历”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了解中华文化的精华,于是各种版本、不同出处的神话传说,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尊老、敬老一时间成为孩子们聊的最多的话题。与此同时,学校“传统文化擂台赛”同时播出了与“九九重阳”为主题的诗文诵读、成语故事、孝心演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高年级自发组织学生开展“九九重阳”诗文诵读比赛,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成为学生争相诵读的佳作。低年级,参观了学校的传统美德长廊,在老师的讲述中了解了扇枕暖席、卧冰求鲤、百里负米、鹿乳奉亲等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激发着学生尊老、敬老的渴望与行动。同时,将文化赋予学生行动,在尊老爱老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谈了老人对自己的关爱,表达了心中的感谢之情,交流了自己的敬老想法,“当一次妈妈”,就是低年级小朋友关心父母的发自内心的呼唤;承担一项家务劳动,成为大部分学生自觉的行动;给家长洗一次脚,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不向家长提过分的要求等都闪烁着学生稚嫩的童心。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要关注爷爷奶奶的精神健康,陪奶奶聊聊天,给他们读读报纸,周末和爷爷一起登山,让他们不再感到寂寞。学生把关爱从物质生活延伸到精神世界,真正演绎了“孝”的宽广内涵。文化的力量是神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学生身上转化为行动的智慧,我们的期待如约而至。

三、研究成果

(一)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我校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平台,系统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使学校成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尊重。了解传统——学习传统——发扬传统——丰厚积累——健全人格,传统美德、经典文学、民族技艺、节日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并悄悄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通过诵读古典诗文,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精美诗词,精彩片段,并能熟读成诵,积累数量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通过对文学领域名人、名篇的研究,学生不仅更多地了解了名人的生平及故事,还通过他们的生活了解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历史变革,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阅历;通过对民族艺术的研究与学习,每名学生都掌握了至少一项传统技艺;通过对民风民俗的亲身体验,浓厚了节日氛围,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自己的中国节;礼孝忠诚的传统价值观念悄悄改变着学生的言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涂抹了一层亮丽的底色。

2、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

学生在《阳春白雪》等古典音乐的弹奏中,体会了她的典雅;在太极扇的舞动中,感受了她的含蓄;在中国结的编织中,承接了传统编织的精神。操场上,回荡着传统游戏的欢快;舞台上,跳动着加鼓通等地区民俗之舞……寓教于乐的民族艺术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说学逗唱,吹拉弹跳,剪拼捏画,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在传统技艺展示现场,一件件作品在学生稚嫩的手下脱颖而出,五

(五)班的每位同学在十分钟之内都能剪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单幅作品,学生合作的《龙小——我们的乐园》《喜迎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大幅剪纸作品更是博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绘制的年画作品、脸谱,无论从构图还是着色都堪称大手笔,制作的皮影、风筝、扇子、泥塑作品有创意,有质量,令人拍手叫好。三年级八班的凌小雨演唱的民族戏曲《俺外甥在部队》,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让人不由地对这个个头儿不高的小姑娘发出由衷地赞叹。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展现学生的艺术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1、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

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学习、体验、研究活动,老师们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戏曲、风筝制作、刺绣工艺、编织艺术等都是老师们平时的教学中不常涉足的领域,为了指导学生的研究,老师们虚心请教别人,查阅资料,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逐渐地成了行家里手,增强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教育的底气。老师们沐浴经典之风,体味儒雅人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从教育鼻祖孔子到一代伟人毛泽东,老师们触摸到了民族的血脉灵魂,感受到了优秀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现在,75%的老师仅对先秦时期的经典诗文就能熟练背诵30多首。用经典文化伴随教学生涯,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也增强了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自觉性。利用闲暇时间制作艺术作品,也成为许多老师的业余爱好,既调节了教师的身心,提高了艺术修养,又美化了生活环境。

一。

三、今后工作的展望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是各班在文学和民族艺术领域确定的研究子课题就达270多个。仅就文化名人来说,无论是孔子、李白还是杜甫,他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辉煌成就都是一部鸿篇巨著。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指导学生的研究就做不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对于学生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就不能给予恰当的、科学的答复;对于学生研究中出现的偏颇,就不能及时地发现与校正。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深入,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仍是工作之首。

2.继续探索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途径。国家课程内容中增加了不少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三字经、对联、古诗、成语故事、历史名胜、艺术等,大都散落于语文、品生品社、音乐、美术等课程中,这就需要我们整理各学科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并以此为生发点,探寻学科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途径。

3、继续加强评价研究。检测评价体系在课题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研究成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环节。评价能较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评价结果的运用中,还存在着某些偏颇,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被任课教师所承认,极大的消弱了传统文化评价手册的功效。其次,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普适性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尤其是对于数量的规定,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再次,评价工作还有待与学生家长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如何发挥家长评价在整个评价中的作用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之一。

4、加强子课题组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三个子课题组间的协调与沟通还不够,今后研究工作中要增加交流机会,及时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先进经验,共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献计献策。学校建立课题研究网站,为各课题组的交流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

5、通过实践,进一步验证当前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整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集锦,为科学有效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供依据。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通过认认真真地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享受传统文化,让幸福人生从这里起航,期待一批批具有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建设者能在龙小沃土上茁壮成长。

第二篇:经典启迪智慧 国学滋养人生

经典启迪智慧 国学滋养人生

杨士中心小学国学教育汇报材料

“国学”是学生修身、立德、治心的教育。于洪区杨士中心小学始建于1906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于2004年10月迁入新校址,地处沈阳市西南城郊结合部。目前学校发展到6个年级,30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60余名教师。

根据区教育局国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核心,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以诵读经典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修身立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杨士小学以“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滋养人生 ”为主题,把国学经典教育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如今站在教育现代化的门槛上,走向课程改革的纵深,我们努力思考如何将历史积淀的厚重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探寻一条既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魂,又适合当代儿童少年发展实际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诵读经典,开启学生智慧 国学不仅集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体和推动力量。国学的主体内容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事准则。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精粹,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把“国学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通过“国学教育”,使学生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优秀的中华文明,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爱国报国的思想,学习和领悟国学精粹,为今后一生铺垫正确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因此,我校积极开展了与国学教育相结合的特色课程。

(一)改革课程设置,充实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选取较佳的教育方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对语文课的课时安排及授课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在不改变各年级周课时总量的前提下,提出了课时及授课内容调整的决定,即在每周的语文课中安排1至2节的经典诵读课或阅读拓展课。同时,对各年级必背内容进行统一规定。如:一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四年级诵读《三字经》,五六年级诵读《千字文》。清晨,教室里响起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小学语文课堂上,各班教室里也不时地传来一阵阵诵读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习古诗,诵古文在童子小学学生中已经蔚然成风,中华传统文化对孩子们的熏陶、浸润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同时,我们以四、五、六年级为试点,重点抓好诵读活动的课程化研究工作。这三个年级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全方位、全时段、高频率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文本》的经典诵读活动。在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上大胆创新,如吟诵、歌唱、表演、作诗、诗配画、展示诵读本、办诵读小报等;

(二)、把《经典国学读本》作为校本课程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他们为后人留下的这些经典不只是一些文字,而是透过这些精炼的文字背后呈现的立体智慧内涵空间,启发后人深入人类精密的心智领域,成为唤醒沉睡大脑潜能的导航图,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把国学作为校本课程,要求学生《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经典古文书人手一册。从而保证国学教育的规范开展。

二、品文化精髓,树健全人格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来,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学生变得比以前懂事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校园里没有了打架、争斗的粗鲁行为,有的只是和谐与默契。校园内干净如新的墙壁,看不到一丝划痕,地面干净透亮,找不到一处脏物。操场内生龙活虎,教学楼内文明温馨,让人感受到了“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的德育效果 首先,孩子阅读经典,不知不觉中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增长了许多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接触到了丰富的名人励志的故事,文学素养提高很快,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丰富,很多孩子出口成章,聪明灵性,偶有“四两拨千斤”的智慧闪现。

其次,我校的老师与学生一道享受着读经典的快乐与提高,浮燥之气少了许多,务实聪慧愈发彰显,教师的品格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上课时间,教师在走廊不高声说话语,随时给学生以关注,教师之间互相帮助、文明礼让、团结和谐。

最后,通过学习经典,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的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说:“自从校园里开展了国学经典教育,我发现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回家经常给我背诵《弟子规》,开口总是说《弟子规》教同学们怎样做,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整理自己的房间。”从家长的话中,我们体会到了弘扬传统文化带给学生的变化

三、以主题教育为依托,传承国学经典。

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是本学期礼仪教育的手段。通过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等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加强了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本学期,根据区教育局德育科工作安排,学校开展了国学课程。一二年级学习《弟子规》、三四年级学习《三字经》、五六年级学习《千字文》。学校德育处制定了学习计划,并将课程安排到课表中,由班主任教师每周上课一节,建立了国学档案。每天清晨从7:15分到7:30分为国学经典诵读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各班级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召开国学礼仪主题班队会。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学校举行了“弘扬经典,传承文化国学诵读,欢庆六一”的文艺汇报演出。各年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国学学习内容编排诵读内容,演出非常成功,受

到所有学生、家长的赞誉。在区督学室、德育科联合检查中,检查结果令领导满意,国学档案、德育档案受到领导的肯定。

1.举办 “小学生诗文诵读表演赛”活动。参演节目充满了童真童趣,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诗文诵读内容覆盖面广,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举办“书法比赛”。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围绕汉字文化,我们举行了国学讲座、古诗大联诵、《论语》诵读比赛、字谜竞猜、硬笔书法竞赛、汉字文化知识讲座、师生书法作品展等一系列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加深对国学、对汉字的了解,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进而热爱汉字,热爱国学,热爱中华文化。

3.设定自主诵读时间。我们利用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时间,组织学生自主诵读国学经典,这样,既有效地营造了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又提高了学生经典积累的数量。

4.创设诵读环境。为了营造具有诗情画意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专设《中华文化墙》,在墙上刻满了古诗文的诗句。流连其间,学生时时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经典诵读的最大收获,对于个人来说,是奠定了做一个有用之人的基础;对家庭来说,是培养了一个让人放心的孩子;对社会来说,是成就了一个栋梁之才。读经典不能只凭一时兴趣,不是追潮流、赶时尚,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做给我们自己。因为读经典久之,人的气质就会提升,一个孩子从入学到毕业坚持下来,那么到中学后,他的品德、人文素养、学业成绩,一定会出类拔萃。

我校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国学经典教育工作,进一步形成鲜明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办学特色,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争取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

第三篇: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足有五千年之久。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文化历经沧桑,经历了数百年之久,才有现在人们所知的文学常识。它不仅是中国人们的一大骄傲,还是祖国的瑰宝。

例举妇孺皆知的《唐诗三百首》:黄河遇见了李白,才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长江遇到了苏轼,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盖世辞章;明月遇见了诗人,才会有数不胜数的千古流传的诗篇。一切皆归于巧合,但只要细心发现,才会有现在人们熟读的唐诗、宋词、元曲。历史的长河上,许多诗人、作家、革命家等甚至已牺牲生命,才留下了让人赞不绝口的美文。也正因这些文化,历史上才出现了文化巨子,并且凝结成文化结晶传给后人。就这样借鉴于前人,流传于后人的方法,书库中呈现出了数百万本的著作。民族文化历经变化,它是令全世界中国人民所骄傲的,历史由我们谱写,文化由我们传承。

中国汉字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乃至于世界,都深受于各国的喜爱,甚至于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都对它赞不绝口,并学习了书法。一个简单的文字,也是经历了千年而演变而来的,从每一个文字中,我们都能读出古人的心血,每一个文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书法更是渊源流传。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欧阳询、柳工文,更有家喻户晓的王羲之等。这些书法大家也都留下了名作《多宝塔碑》、《大麻姑仙坛记》等,颜书书法更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三字经》、《论语》、《礼记》等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无不惊叹。从中我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人们的劳动智慧是不可估量的,他们留下了国学经典。当如今我们坐在教师里读着课本时,我们好似就可以看出作者著作时的全过程。当代青少年发奋图强熟读国学经典时,又一颗文化新星就冉冉升起,传承着千古文化。

民族文化已不再是文化,它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发展的全过程。国学经典时千古流下的一段佳话,如果民族文化是精神食粮,那么它就是民族精神的饮料。

学校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太平村七组 邮编:628014 指导教师:刘千钰

第四篇:传承国学经典

内容: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

班级:关兴小学六年级 指导教师:谢昭雪 时间:2010年11月13日

一、主题确立的背景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民族魂。然而多少年来,我们一味的从洋媚外,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竟忘得一干二净,使国人长期以来得接受不到传统教育,以致于出现了传统教育的大滑坡,大人的我行我素,孩子的唯我独尊,社会群体中的尔虞我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对道德的践行早已不复存在。为了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为了校正变性的人文道德,提高国人的人文素养,对民族精髓发扬光大,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开展国学经典的学习,让民族传统文化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活动目标

1、国学经典中《弟子规》是德行教育的最佳典范,以弟子规为载体,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培养划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并深刻领悟其中道理。践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勤奋进取,自强自立。

4、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

排练节目 古琴曲、感恩的心 活动形式:

朗诵 讲述 音乐《感恩的心》《劳动号子》 小品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导语

华夏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培养国人良好情操和行为规范的需要。《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更是道德教育的典范,今天,我们在这里特意召开《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主题班会,目的是让道德还原于生活,现在请两位主持人上场。

二主持人 :

男:草木为了感谢春的到来而吐露新芽; 女:鲜花为了感谢夏的到来而竞相开放。男: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互动交流。

女:我们诵读圣贤经典,做孝子贤孙,聆听先辈教诲,以传承华夏文明,要做中华好儿女。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主题班会,探讨做人的真谛。

合:下面,我宣布《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女:今天我们的班会将分三组进行活动,第一组:古韵新风诵经典。

(一)1 诵读(全体起立,齐背《弟子规》总叙。)2一人背多人合〈入则孝〉

3挑选四个男生摇头晃脑择段朗诵.主持人:女:背得真好,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教 须敬听;恩欲报,怨欲忘,报恩长,是弟子规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男:司马光曾说过:“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

女:现在,大圣人、大教育家孔子爷爷在这儿为我们讲解《弟子规》,教我们如何学习、怎样做人?请欣赏视频《弟子规》。

男: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静静立在时光的河流中。

女: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座能变化色彩的大山,不同的时光有着不同的色彩。

男:如此精妙的《弟子规》,光诵读真不过瘾。女:那就演呗!甲:演?怎么演?

乙:当然是演小品啊,可有意思啦。

第二组:德行孝道两不全

男:人人常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小羊喂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双膝跪地,跪在母亲面前表示感恩。

女: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履行遵守孝道知恩图报呢?让我们先看一个发生在西部农村的真实故事吧!

小品表演《不该推诿的责任》(剧情介绍:有个老汉,七十多岁了,老伴死得早,生活由三个儿子家轮月负责,三个儿媳都不是省油的灯,推来推去,最后只好公路边倚坎搭一个小棚渡日。)附剧本

(预备音乐:古琴曲《劳动号子》)

画外音:老汉含辛茹苦养大三个儿子,劳碌奔波替三个儿子成了家,历尽千辛万苦给三家都建起了新房,老了,该是享乐的时候了,可是却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音乐停)

大儿子:爸,你在我家差两天就满一个月了,我们明天有事外出,没人在家照顾您,你去老二家吧。

二儿媳:(叮咚――,二儿媳赶去开门)爹,还是还有两天才轮到我们家么?怎么今天就过来了,大哥道真会算计。(顿时拉下脸来)老汉木然,站在门口片刻才进到怀里。

三儿媳:指着丈夫说:“这回老头子得让他在二哥家多往些日子,上回就提前来我们家的,要是这回又来早了,我跟你没完。”还是不放心,干脆直接电话告诉老头子,爸爸么,这个月您就在二哥家多住上几天,我们没人在家,就算您过来也进不了屋。

旁白:老汉在老二家如坐针毡,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因为超期而让二儿子为难,不久,老二家真的开始争吵不休,可怜的老人只好搬了出来,说是去老三家,结果哪家也没去,就倚着公路搭了个临时住所。

男:这一幕,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你对此,想说点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这三家人太不像话了,简直是忘恩负义,谁家养了这样的儿子谁就倒霉。

学生乙:这种人的修养太差,一定得让他学学《弟子规》,教他怎样做人。

学生丙:看到这种现象谁不生气?我觉得我们的道德教育抓得很不够,要加大力度,不仅光在我们学生之间抓,还要把大成年人一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学生丁:这次开展的这个活动对我的启迪最深,以前我对父母不理不睬 很不对,从今以后我再也不那样对他们了,我要争取做一个有修养懂礼貌的人。

女:同学们说得太深刻了,我们做人要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学习《弟子规》让我们齐唱那支《感恩的心》,做一个感恩的人吧。一个学生领唱,十个学生齐唱。

男:在学习弟子规的过成中,我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请同学谈谈你的变化 主持人:

女: 其实《弟子规》里的每一篇都蕴含着许多大道理,相信只要你认真阅读、认真领会,那么你的言行举止将变得更加文明有礼。

男: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弟子规》这本“人生字典”,不仅给了我知识,更多的是一生做人做事的道理!

女: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只有按《弟子规》中的规范条例去做事做人,长久坚持,才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第三组:国学宝典金光闪

男:《弟子规》这本人生宝典,不仅给了我们知识,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生做人的道理。除了《弟子规》,你还知道哪些国学经典故事? 现在请四个小组同学竞答,看看哪组同学见识最广。

A 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诗经、左传、论语、孟子 B 组:尚书、史记、汉书、周易、战国策 C 组:魏书、宋书 徐霞客游记

D组:道家、法家、历史演义、儒家全唐诗、文心雕龙 千家诗、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楚辞、三字经

女: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的知识真渊博!

男:光知道得多不算,那要看谁遵守得好才是关键,下面有两个短剧,你能用《弟子规》中的理论去解释吗?

(一)小品:1.短剧1 演出 剧情:

快开饭了,妈妈在厨房喊小林小强正吃饭,两兄弟正在打游戏,声音开得很大,他们两人非常投入.忽然门开了,进来的是小姨.妈妈马上说:“小林小强,你看谁来啦!你们怎么不叫姨呢?

两人头也不回地回答:“哎呀, 你不看我们正忙着呢!”等一下我们快要并不理会。

女:请学生说出剧中人物哪些举动做错了,不合乎弟子规,学生可能会回答剧中人没有做到:

(1)父母呼应勿缓.(母亲说的话两人没有马上回答去做)(2)尊长前声要低.(母亲在看书时,两人说话,笑闹得太大声)(3)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没有马上让位给父亲)

(二)、短剧2演出张红和马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天张红递过一支漂亮的水笔说:“这枝笔送你”。马云感激地说:“谢谢。”

(一个星期以后两人因玩皮球闹翻了)张红:“还我的自动水笔。”

马云:“你不是给我的吗 ?干吗又要收回呢?。” 张红:“还我,谁叫你惹我呀?”

男:剧中人物犯了弟子规的哪一项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结束语:

女:家里的灯熄了,爸妈每天在我睡觉前总叫我朗诵一遍《弟子规》,我在梦里还在温习着做人的道理。

男: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响起大家诵读《弟子规》的声音,在诵读声中,我如孔子般践行着“君子日三省吾身”

女:下课了、放学了、回家了„„无论何时何地,《弟子规》的朗诵声总在耳边响起。

男:诵读《弟子规》,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女:诵读《弟子规》,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诵读《弟子规》,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父母,感谢老师!

女:感谢这所有的人间美好!

班主任总结: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做个感恩人。感谢父母把我们养育,感恩老师培养之情。是《弟子规》教会我们做人!感谢先贤们谆谆的教诲,这所有美好凑成了这节精彩生动的班会。让我们的思想得到一次质的升华,每一次感动提高了我们的品德修养,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和谐美好。

男:今天,我们的才艺展示真不错,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对《弟子规》的虔诚与热爱。

女:同学们,让《弟子规》伴随我们走过童年金色的时光,伴随我们成长,让理想的风帆在经典的海洋中所向披靡乘风破浪。

合:本次班会到此结束。再见

第五篇: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国学经典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是对古代典籍进行研究,以探明其文化内涵。孔子与《论语》是国学的最佳体现。孔子关于学习态度讲解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借鉴的。“温故而知新”这是《论语》中给我启迪最深的一句话。温习你学过的东西,就会从中学到新的东西。这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大意义。

我们不仅从《论语》中的学习态度中受益,也从孔子对于教学的见解中感知。《孔子论学》中提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后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为下矣。”孔子提出人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可以分为四等:生来就知道为上等;学习知识后知道为次等;遇到困难再学习,又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不学习为最下等。

由此我想到我们现在的班级。我们六年级即将面临小学毕业,学习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如果我们“困而不学”、轻言放弃就会累积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就会变成“最下等”。虽然我们不是“生而知之者”,但我们可以做“学而知之者”,可以做“困后学之者”。

虽然我知道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所以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用一颗勇敢的心去斩杀一切困难。

国学经典,给予我们太多力量。他的大智慧拨开了我们眼前雾霾,使我们前进的路更加清晰、更加开阔。所以,让国学经典在我们的口中悠悠传颂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传承国学启迪智慧课题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承国学启迪智慧课题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承国学经典(范文)

    国学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几千年。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主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兴泉小学学生在......

    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培植文化校园 ——安溪县第十一小学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系由原城厢土楼小学于2009年9月升格为县直小学。规划重建后的学校,按50个班,2250人......

    国学传承

    国学该如何传承?一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以《三字经》为代表的国学著作推到风口浪尖。对待传统文化精粹,批判性的吸收自无过错,但令众人费解的是,何为“精华”,何为“糟粕”,这......

    国学智慧

    国学智慧-口乃心之门户/简单事重复做 第1讲 修养篇 ‚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转移,感情的互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你自己要自悟自觉,亲民......

    国学智慧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 1《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正确答案: √ 2 《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A、鲁国 B、燕国 C、赵国D、魏国 正确答案: A 3孔子打......

    国学智慧

    1.《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鲁国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 3.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道德 4.《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国学智慧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季札观乐中季札出使的是鲁国 B、季札观乐是鲁国人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乐舞 C、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分类 D、孔子修改了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