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大全)
简阳市青龙镇初级中学体育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基本情况
简阳市青龙镇初级中学,有3个年级共计9个班,学生共计446人,教师共计42人;专职体育教师4人;现有体育室1间,缺0间教室;功能室1间;体育器材配备达标,配齐率100%。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师资、器材情况
1、本校需要体育教师2名,实有4名达到要求。
2、教师各级各类培训达14次、30余天,培训费用1万元左右。
3、今年新配体育器材达7万元,达到上级的配备要求。
(二)分条叙述体育课程建设、课外体育活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体育环境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1、学校初中部共有9个班,每班每周3节体育课,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课。我校体育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体育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经常性地开展体育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
2、学校有2个特色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田径兴趣小组,主要培训内容有男子篮球、女子篮球、跑步、跳远、跳高、投掷等内容。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基本满足学生身体发展的需求。
3、我校每年开展两次大型的体育活动,主要分篮球比赛和田径运动会为两大部分。
4、通过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努力,我校的田径运动会名列片区的第二名,男子篮球获片区第一名,女子篮球获片区第六名.多名学生代表片区参加运动会和篮球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分条叙述 学生体育素质测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自评、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学校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教育工作,建立体育教育工作制度;体育教育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也列入体育教育的工作内容。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立艺体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体育教育科研和教改的良好风气。
学校建立体育活动的管理组织,负责指导全校体育教育活动,能较好地发挥学生会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参加校外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备案。
我校坚持根据教学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有效的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进行国家体制健康检测,并上报国家体制健康检测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我校在评选先进、职称评聘时,体育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其工作量(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辅导等)计算合理。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客观表述本校、本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工作措施和推动本地区域性发展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学校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家长不够配合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体育没有什么作用。
2、学校规模小,学校的经费严重不足,活动开展大大受限制。
下阶段的主要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及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2、形成制度,在体育投入方面做到资金专款专用。
体育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过去的一学年,经过学校师生共同的努力,体育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我校围绕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体育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基本形成了体育特色教育的氛围。学生体育水平、观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
第二篇: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报告
花都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报告
花都区地处广州市北郊,信息和文化相对市中心地区较为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地发展,花都呈现出生机傲然的好似头。同样,我区的教育事业在花都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花都区基础教育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 围绕全区教育工作要点,以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为主线,以全面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为载体,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1、新课程实施方面
我区在体育学科中推广和施行新课程已有几年有余。怎样更好更快的让所有教师领会新教材的精髓和意义,一直是我区体育研究的课题。我区本着“积极贯彻,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
1.1加强教师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更新教学观念
师资培训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我区坚持“骨干先行,全体到位”的原则,切实抓好师资培训工作,2003年实施开始,我区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外出参加市教研室组办的新课程解读专题报告会。2004年我区又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开展了专题讲座,观摩了实践活动课例。
1.2立足阵地,积极投身实践
教改的主阵地在课堂,为更好的转变我区教师对课改的理念,我区教研中心组教师每周都要组织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有计划定期开设研讨课、观摩课,积极进行研讨,积极探索新课标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改革的模式。让老师们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学习方式。
1.3课改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在新课程实施教研中有了较大的效果。(1)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欲望增强了,专业水平和专业意识得到了提高。(2)通过学习、培训、交流、听课、评课等一系列的锻炼,学会了自我反思,同伴协作。(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教研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在交流学习中学会接纳,在接纳中学会了调整,在同伴的互助中学会了成长。近几年无论是从全国“十城市”录相课、市易地优质课评比跟论文撰写上我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潘灿梅教师在2005年市体育易地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2006年全国“十城市”录相课获二等奖。黄锦权老师在………年俞广键老师在…………
1.4课改存在问题与反思
个别教师还没有真正确立新理念,对教育理论转变较慢。教育教学实践有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
理论学习不够,对课改意义认识不足,对课改的成功做法学习不够。
对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把握不准,未能用继承和发展的思想方法参与课改。
在实践中会面临种种问题与困惑,但我们会以此为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认真总结、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把新课程改革作为我们进行创新和发展的重点。
2、课堂教学方面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2003年,我区进行教师新课程标准培训,随后逐步出现了一些创新思维的体育课,从而步入新课程改革。刚开始实施的前两年,由于教师对新课标没有真正理解透,课堂教学出现了“不敢讲技术”,“不注重教学常规”不成熟的现象。近几年,我区体育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标,通过开展不定期的观摩、教研、小学体育易地教学比赛、教师新课标知识竞赛等活动,使体育课教学水平大大提高,过渡到现在的“新课标下的新型体育课”。
2.1教学目标设计和要求的改变
新课标实施前,由教学内容决定教学目标。我区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体现出没能兼顾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和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堂的教学重点不突出,不能很好地为快速突破教学难点服务;在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达成课的教学任务方面,没能达到所期望的要求,更别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了。实施新课标后,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的改变。各种教研活动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体育课,几乎都能做到课程目标统领——领域目标统领——水平目标统领——单元目标统领——课时目标的原则。教师在目标定位明确的同时,让目标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明确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因势力导的拓展了学生学习视野。我们在“目标统领内容”的框架下,教师在课程的实施方面自然的成为了课程的设计者,但这也对我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教学内容的设定的改变
新课标前,我区的大部分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自觉形成了一种符合自
己特征的教学模式,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严重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后,我区教师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改革,科学地制定教学内容,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遵循小学生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2.3教学流程设计的改变
在课改前,我区的体育课表现出内容散漫,课中的教学结构不够完整,教学环节安排不够科学,没有分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新课标实施初期,虽然这些弊端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曾出现“安排不合理”、“不敢讲技术”、“不注重教学常规”等不成熟的现象。近几年,各种公开课、不定期的抽查日常课等大部分教师已能屏蔽掉了这些弊端,在教学中能做到精讲多练,手段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反馈及时,澄清错误要求真。
2.4场地器材设计的改变
以往的课中,我们常能看到队伍调动较大,场地利用不充分不合理;器材运用太浪费、不合理,不灵活等问题。课改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体育课的场地器材利用上不但讲究实用,一物多用,一用到底,废物利用,并且利用开发。
2.5教师语言的改变
说到教师上课的语言,最大的变化是从课改前的命令式的口吻、长篇大论变成精讲正确,突出重点,注意语言形象直观主动,层次清楚,语言精练,语气或幽默或严肃视情况而定,启发式语言鼓动学生情绪。“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即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数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我区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地学习、摸索、前进,以求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3、教学模式和方法方面
实施新课程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在教学方法上表现出
对运动技术的精雕细琢,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的不同;在师生关系上,学生处于次要地位,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始终都在跟着教师走,处在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可以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上毫无创新意识。在教育内容和标准上,主要是考学生对动作的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
实施新课程后,我区小学体育教师基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树立起“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在的教师能够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民主、合作、平等、互利的师生关系。围绕着一切从学生出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深入到学生当中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课程目标方面也能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弹性化,课程评价能做到注重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走进新课程、构建新型课,这是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区中心组成员将不断学习,把先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个体育教师,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引领全区小学体育教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努力。
4、教学评价方面
本学期我们区中心组教师深入到各个镇听课,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形式是采用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即教师对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能力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关系是上对下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形式,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变成自评、互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的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时,既要有教师从对学生的评定,还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把三者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将评价过程由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对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协商、帮助,从而促进了学生对自我进行改进,使自己得到发展。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则变为不仅注重结果性评价,而且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方面我们的老师采用的是质性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实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即老师在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的过程中,采用语言评价(你真行!你真棒!)、实物评价(发红旗、戴红花、争五星)、情感评价(你真勇敢!你真坚强!你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技能评价(运动技能成绩)等多种评价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新课程理念。这种质性评价方法能全面、真实、深入、发展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优点,有利于对学生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让学
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喜悦与快感,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评价方法的改变,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课改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验工作中,不断探索与改进评价的各种功能、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5、学生学业水平和素质全面发展状况方面
5.1学生学业水平
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我区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保持在97%左右,良好率保持在40%左右,优秀率保持在30%左右。
我区体育科中心组为了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全区六镇一街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抽样进行了诊断研讨,结果学生在掌握技能方面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分别达到70%和85%以上,能达到广州市教育局下达的评价要求。
我区小学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正向着特色体育方向健康发展,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我区教育局领导关心下,在全区体育教师努力下,部分学校的特色体育已经初见成形。例如新华四小的围棋特色,新华三小的羽毛球特色和轮滑特色,新华七小的田径特色,花山思明小学和铁山小学的乒乓球特色,花东中心小学的田径特色和健美操特色,花东北兴小学和赤坭圩小的大课间特色,炭步二小的百米定向特色等。同时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新华四小参加广东省围棋赛获得了个人第二名,参加广州市围棋赛获得了,新华三小的羽毛球在二00九年四月代表花都区参加广州市“市长杯”羽毛球赛获得了团体第二名,上述学校在2008—2009学花都区有关赛事中都展示了各校特色体育项目,取得了全区前三名的好成绩。
5.2素质全面发展状况
实施新课标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目前,我区小学体育教学在“如何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下纷纷进行改革尝试,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首先是课堂教学方面,教师的思想观念正在转变,教学理念正向现代教学靠近;教学目标设置大多数教师能从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入手;语言能够结合小学生特点进行教学;练习方法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练习,开发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
其次,在学校大课间中学生的素质全面得到发展,表现在优美的自编操和变换的队列图形提升了学生审美观;分项合作游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优美的音乐和新颖的器材以及教师风趣的言语都大大提高了学生运动的兴趣;校园舞蹈、啦啦操、健身舞的引入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
当然,我区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与其他兄弟区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将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师基本功,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注重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防止体育教师知识老化,调整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使我区体育教师能适应社会发展。
第三篇: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会议演讲稿(本站推荐)
今天,我们又一次召开全市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会议,表彰先进,总结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改进提高,更有效地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更有效地推进全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XX年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座谈会和XX年全市中小学体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市中小学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规程》,贯彻《**市中小学体育工作规范》,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一)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不断统一,理念进一步更新。
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体育艺术文化内涵,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体育艺术“2+1”为突破口,以课外文体活动为主要载体,推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培养并拓展学生体育艺术个性特长,让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已经成为我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两年来,经过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面貌得到迅速改变,亮点层出不穷,无论是群体性工作,还是竞技性工作,都得到了省厅领导和教育部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我市中小学体艺课程计划基本落实到位,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基本得到保证,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已在全市校园呈现出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生龙活虎的局面。
在每年两次的检查中,体育艺术课程基本上做到了开齐开足,小学高中最好,初中次之。小学段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从领导重视、制度建设、活动模式、活动内容、教师参与诸方面都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涌现了一批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地处我市西部山区的溪华小学,是一所只有10个班的小学校,他们有一支对学校体育高度重视的特殊团队,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着眼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开拓活动场地,为学生创造了“人人有场地、个个有器材”的健身环境,开展了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健身活动。教育部体育卫生督导检查组是这样评价的:“溪华小学的师生非常阳光,充满活力,大课间活动生动活泼,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创新项目,学校的地面棋盘,既益智又益体,可以在全国推广…”;实验小学加强教师责任意识教育,重视制度建设和体育组织网络建设,注重评价、强化激励,保证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绣湖小学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个性”为办学思想,制定了《绣湖小学体育工作规范》、五星级体育考级办法和“体育明星”考级制度,并和班级、个人评优挂钩,为学校体育工作常态化奠定基础;朝阳小学重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让运动成为习惯,让阳光充满校园”,的口号,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在中学,也有很多学校扎实开展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中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净室制”制度,早操晨跑也充分体现出**中学的良好校风校貌;宾王中学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丰富群体活动的资源,开发了近二十多项体育锻炼项目,“人人健体,个个争先”的体育口号已渗透到学校整体工作。
第四篇: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2 2 篇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1
为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体育课堂安全防护措施现状,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开展此次调研活动。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探索出一条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改革新途径,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安全防护再上新台阶。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一是采用对学生及教师的问卷调查法,了解体育教学情况;二是观察法,即通过听课、检查教案、看设施建设、学校体育活动场地情况,并和体育教师交流,充分了解学校体育课堂安全防护措施现状及关注情况。
三、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拟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部分初中和小学生进行调研。
四、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学生问卷 1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15 份,回收率 95.8%,教师问卷 3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8 份,回收率 93.3%;从调查问卷和观察交流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和学校体育课堂安全防护措施现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从学生调查的数据看到,78.3%的学生认为每周体育课节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有 21.7%学生反映出仍有个别体育课存在被挤占现象。体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基本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近七成学生上过篮球、排球、足球、田径课,乒乓球等课程。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但存在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监管力度不大,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活动课预期的目的。小学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全达标;体育教学课堂随意性大,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五、现状成因
1.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统考科目,忽视了体育教学。中考加试体育以后,体育课得到重视,但平时还是不够重视,只是到了初三,加强锻炼,突击练习获得高分,考完之后就束之高阁,甚至取消了体育课。
2.小学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几乎均为兼职;教学
中也只能给学生教教操,跑跑步,或者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体育课成了玩耍课,到了期末,简单的考一两项,划个分数,体育课就结束了。
3.体育场地及硬件设施不到位。属于政府投资力度不够,学校也没有自身创收能力,体育教学成果很难展现出让人瞩目的成绩,仅有的一部分教学经费也都会分配到以语、数、英等主要教学科目上,因此小学体育工作开展比较艰难。
4.安全问题扩大化。在学校常规管理中安全问题重于泰山,体育课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学生稍有运动损伤或出现不安全因素,家长就会把责任全部推向学校,推向体育教师,因此,有些运动项目如单杠、双杠、足球、远足等项目在学校不敢开展,造成体育课因噎废食的现象。
六、措施对策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充分认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学校教育的根本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要意识到体育教学关乎全民素质的提高,民族振兴和国家兴亡。同时面临中考体育改革,体育教学要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实施教学,必须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2.举办短期或稍长时间的体育教师培训班。安排年轻而且有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师参加,聘请省市体育专家前来授课,尽快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体育教师队伍,弥补小学体育教师缺编问题;同时,对学校体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或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鼓励自主研修,提高自己专业技能,从而成为一支业务素质精良的中学体育教师队伍。
3.要求各校每学期对体育教学投资达到一定比例。每学期定时购置、更换数量达标的体育器材,给每学期一次运动会,每年两季运动会,篮球赛、体操比赛、棋类比赛等活动分配足够的经费;按照《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服装费。
4.安全问题人人有责。体育教师抓好课堂组织管理,把安全意保护识渗透到生活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尽量避免课堂上的运动损伤和不安全因素;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评估不能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应查明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多种原因;学校组织教师、家长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议家长购买简单学生意外伤害险;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意外伤害时有发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向学校或体育教师,给体育教师一个大胆工作的宽松条件。
5.定期组织专业检查。对各校体育教学情况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成立体育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体育教学测评,每学年测评一次学校体育教学情况。
总之,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根本,是一项长效性工作,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2
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1]。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课堂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体育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即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的“灰色地带”。如何改变农村体育教学,消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2],克服重知识、智力开发,轻体育教学的弊端,落实素质教育,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体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存在问题
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越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更谈不上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据调查了解,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家长。一方面崇拜像刘翔、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因此,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应付了事,认为搞体育是不务正业,智力不发达的人才选择搞体育。这些新旧观念的相互影响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久而久之,出现了体育课上其它课的现象,体育教学也就变成了考试科目的附属品、添加剂,可有可无,学校体育也就很难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2、体育教学认识上的偏离
应该说,农村中学都在努力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评价也更加全面、科学。但是学校迫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升学压力的左右,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上线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工作成绩好坏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在大多数农村中学里,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其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好坏成正比,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不太重视。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提高。另外,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认为能跑会跳就意味着身体好,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3、体育教师的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越来越来高,学校体育工作者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占90%,但是,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却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体育教案的编写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实用性差,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各年级各项体育教学内容、目的、任务,要求、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评分标准以及教学计划、课程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不够明确;对一些非常规性的体能训练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热心、不积极,没有认真负责起来;运动会、校会、组织整队速度慢、调动队伍的能力不强;训练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与示范能力弱;对口令应用节奏掌握不准,动作术语不清楚,抓不住重点和关键,示范的位置、距离不合理等等。教师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不强。有的教师上课衣着不整,穿拖鞋不穿运动服,穿鞋不穿袜子等,没有注重良好的自我形象,德育教育不能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只注重教学任务完成,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山高皇帝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4、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
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尽管许多学校体育教师费尽心机,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解决农村体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根据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的实际,要解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需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舆论宣传,重视体育教学
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3]。要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走出体育教学认识的误区,重新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把体育教学列入学校全面工作评价的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而不是追求短期的,个别的效果,要把对学生的体质检测结果直接与其本人的利益挂钩。学校更要重视学生的体质锻炼,也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要把评“三好学生”及其它先进的标准落实到实处,而不是所有业绩全凭“智育”说了算。
在体育教学中,要依托新课标保证体育课正常运转,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季节,有计划、有内容、有目的地循序渐进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组织特色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有新鲜感,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当然,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要实现常规化,体育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学校还应从有限的经费中划拨一部分经费,添置体育教学器材,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运行。
2、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4]。体育教师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一线队伍,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教学水平,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切实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要让我们的体育课程和教学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健康的理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各方面都达到完美的状态。新的体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为体育与健康课,它是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
目标的一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5],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将健康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3、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备和条件,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
(1)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
尽管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但一些最基本的常规性的体育器材如“排球”、“篮球”、“铅球”等,虽然数量不多,但仍然可以使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体育器材,加强对学生的技能、技术训练。如针对学生在排球训练时,出现垫球时肘分开、手臂弯曲下垂、击球时球在腹前打转、球飞行不稳等错误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一边示范垫球,一边说出口诀:“提肩抬臂夹肘压腕刹车;一插二压三抬臂”,并要求学生牵记口诀。经过反复示范,身传言教,直到学生能基本掌握要领,然后再进行分散训练,并要求学生边垫球边默念口诀,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垫球技术要领,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利于记忆,并有较强的针对性,再经过反复示范,学生掌握技巧速度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符合体育教学 “精讲多练” 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2)合理选配教材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应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教学的多种潜在功能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6]。教师在教学上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技能,让学生跑、跳一起来,打、掷、投等技艺技能一并训练,做到短期训练与系统训练相结合,彻底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功利思想与短期行为。
(3)从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出发,使学生全面发展
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个性、特长等各项因素得到全面发展。如在铅球训练时,所选铅球的重量一般是女生 4 公斤,男生 5 公斤,有的男生体质较弱,应适当改变,让这部分学生选择 4 公斤,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
4、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7]。在教学的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形
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养成,锻炼的效果也才能有成效。
(1)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
应该让青少年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将锻炼贯穿在生活各个层面,不单纯依赖学校的体育教学。此外,让家长改善孩子们的膳食结构,不要因为生活条件的提高、升学压力等而打破他们的健康生活规律。
(2)紧密联系中学实际
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的基础上,想办法、花心思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科学的锻炼方式,不能因为注重了“快乐体育、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发展。要由过去的从属型的师生关系向合作型转化,从被动型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型的学习方式转化[8],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能发展。
(3)因材施教培养意志和兴趣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思想严重,意志力薄弱,而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比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并且促进意志发展。面对复杂的技术动作,应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运动前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克服内外困难的决心、意志和战胜对手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培养学生迅速应变措施的判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所以体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育体”(即增强学生的体制)和“育心”(即在体育课中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有机和谐结合起来[9]。同时,体育教师不仅应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点,而且还应掌握那些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年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在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10]。要针对复杂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个别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体育工作者 可以通过游戏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中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而成为活动锻炼中的主要角色。另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锻炼时间,更要用足用好。
加强宣传教育,营建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学校应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总之,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发展个性,体育心理,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篇:《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自查报告
《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自查报告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健康第一、育人为本为指导,根据《xx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精神,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教学、科研活动。积极改革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体育新课程实验,不断创新体育活动方式、方法,全面提高我校体育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结合学校实际,对体育工作进行自查,自查过程中存在问题汇报如下:
一、组织和管理
(一)领导重视 管理到位
1.我校成立以校长郭建新为组长,副校长孙锦钧为副组长的体育工作小组,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xx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2.学校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检查体育课堂教学,了解实际情况,并且结合学校情况制定好体育工作实施细则,把体育工作开展落到实处。
二、各项工程实施进展良好
(一)体育课提升工程
我们学校严格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国家课程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质量有保障。每学期开展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强化课堂教学和大课间活动安全教育。保证每节体育课学生的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都能够得到发展,我镇积极开展运动技能比赛活动,以检验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每节课体育课必须安排5-8分钟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课的练习密度达到60%以上;小学阶段平均心率达到130±5次/分,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学内容的练习密度不能达到60%,平均心率不能达到130±5次/分,以后要加强教学课程的研究,构建合理化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导我们的体育课堂向素质型、技能型的转变。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跳绳为特色教学,由于开展时间较短,还没有成熟,以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争取成为特色课程。
(二)强师工程
学校按照《xx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基本配齐体育教师,部分体育课由其他科课教师担任,满足体育课教学需要。同时认真做好师资的提升工程。学校大力支持我们体育老师积极参加镇,市各种培训。如叶达良老师参加市2015年xx市校园足球小学非足球专项专职体育教师培训,刘彩云老师获得市教学能手。我校体育老师积极参加体育教师技能大赛、论文比赛和参与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评审。
(三)体育场地实施器材工程
我们学校达到《xx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学校进行器材配置,争取在新学年按照“标准”配置齐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检查学校户外体育器材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维护。今年我们学校的草场进行升级为7人足球场,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阳光体育运动工程
1.学校制定了确保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管理的具体措施,明确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严禁挤占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能每天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建立督查、评比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2.每年11月举行秋季的校运会,学校积极参加市教育局、镇教育办和镇足球学会的集体活动,每年2015年7月参加镇中小学游泳冠军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一年级团体总分第三名,2015年11月中小学篮球赛获得小学组第一名,2016年3月镇足协会举行“集明电力杯”乙组第三名的成绩。
3.积极引导和支持成立学生成立了篮球、毽球、太极拳、跳绳等体育社团,每周一下午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和特色。
4.以《关于开展第七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为指导,制定了长跑活动计划,通过开展冬季长跑运动,既能锻炼学生体质,又能磨练学生意志,有效提高耐力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5.在开展“人人有项目、周周有比赛”和校园足球竞赛的活动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乘坐校车上学,时间、场地、专职体育教师不足,今后加强竞赛安排和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争取活动开展,通过开展各种足球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改善校园足球的发展环境和气氛,带动其他校园运动的开展,逐步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
6.确定了太极拳、立丹功为体育传统项目,我校把太极拳、立丹功贯穿于整个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对传统项目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收效明显。
(五)《国标》推进工程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国标》工作小组,开学初体育科组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体育老师严格按照《国标》标准进行测试,班主任配合体育老师开展训练和测试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每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完成,成绩并列入学生成长记录表。
(六)体育育人工程
积极落实 “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与健康理念、努力改变“重智轻体”的观念和单纯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学校积极按照市局体育大课间全覆盖的要求,保证每所学校开好大课间,保证每位在校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通过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跳绳等比赛平台和体育社团的建设,“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国家体育大计。
三、保障措施
学校体育经费投入能随公用经费标准的提高逐步提高。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报告作为基本工作,每年按时将资料报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能建立体育工作安全管理机制。学校能建立体育教师工作奖惩机制。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对照三年行动计划,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经验和一些措施的不足,在工作中我们认真总结,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1.认识不足。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是一项我市的体育工作大计,学校在对待体育工作的认识上不够深刻,没有从“体育即教育”、“体育有助于智育发展”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计划、方案。
改进措施:加强文件学习,认真领会精神,结合学校发展,认真做好体育文件管理。
2.体育特色课程建设
我校特色课程构建,体育师资相对薄弱,谈不上具有自己的特色精品。
改进措施:提高教师培训的力度,积极向其他学校学习,争取开展自己的特色课程教学。
3.校园足球工作有待落实。
校园足球在专业体育和场地建设方面相对欠缺,在校园足球大力推广的今天,客观上有点制约了我校的发展,但我们努力去解决。
改进措施:创设平台,加强“师资再造”;经费保障,有序改建足球场地;因地制宜。按要求有计划实行足球进课堂。
xx小学
2016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