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五篇]

时间:2019-05-12 14:1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第一篇: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中小学教师高学历比例提升 农村教师补充渠道不断拓展

高水平幼儿教师数大幅增加 高校成高层次人才战略高地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本报北京9月6日讯(记者 刘华蓉 张滢)记者今天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中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职务结构优化,高学历比例提升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呈以下特点:教师资源整体配置得到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成效显著,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师资力量得到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开创新局面,师德建设进一步加强。

据悉,截至2010年底,我国普通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1065.9万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5%、98.7%、94.8%。

教师队伍总量增加,配置状况总体改善。普通小学、初中、高中的生师比分别为17.7∶1、15∶1、16∶1,分别比上年下降0.2、0.5和0.3个百分点。

教师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教师主体。3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为42.3%、49.2%、53.6%,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到69.9%、84%、87.3%。

教师职务结构总体上不断改善。小学、初中、高中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53.1%、54.8%、59.4%,分别比上年提高1、1.7、1.4个百分点。

高学历教师比例不断提高,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成为新增教师主体。专科以上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分别占78.3%、64.1%、3.6%,分别比上年提高3.5、4.6、0.8个百分点。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人才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农村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核心,以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以应用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总结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着力破解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突出更多的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培养造就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今后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将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一是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着力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三是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四是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五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六是切实加强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优秀教师。七是进一步加强改进师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农村教师素质提升,中青年成为主体

据了解,随着教师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主体。国家将继续采取倾斜措施,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将在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上打出“组合拳”,主要采取五大措施。一是完善和推进师范生的免费教育,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骨干教师。二是“国培计划”经费主要用到农村教师的培训上。在5年当中,对全国中西部地区的550万名农村教师开展国家级轮训。三是研究扩大“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提高“特岗教师”的补助经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四是扩大并完善“硕师计划”。五是探索建立农村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农村教师484.3万人。其中,农村小学、初中、高中35岁以下教师分别占39%、52.6%、58.1%,45岁以下教师分别占63.2%、83.9%、89.7%。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县镇及以下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数量庞大,占教师总数的77.3%。近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凸显成效,“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扩大规模,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形成制度,师范生实习支教全面展开,我国的农村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加强。尤其是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实施“国培计划”,面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共培训115万人,其中96.5%为农村教师。2011年,6所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的首届免费师范生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村小学、初中、高中已分别有50.2%、48.9%、52.3%的教师具有中高级职务,分别比上年提高1、1.7、1.8个百分点。农村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3%、98%、91.5%。其中,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71.2%,本科以上初中教师达54.8%,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达2.1%,分别比上年提高3.9、5.4、0.7个百分点。

幼儿教师数比上年新增15.8万人,大部分具专科以上学历

据介绍,截至2010年底,我国幼儿园专任教师共计114.4万人,比上年新增15.8万人,增幅达16%,成为我国教师队伍中增长最快的一支。同时,据教育部有关司局初步测算,按照国务院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部署,我国3年内还将新增幼儿教师39.9万人。

截至2010年底,我国幼儿园生师比为26∶1。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6.5%,已有13.2%的幼儿园专任教师具有中高级职务。其中,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2.5%,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比例为8.2%。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国新增的幼儿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已成为主体。截至2010年底,专科以上的高学历幼儿教师占60.3%,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学校中,专科以上幼儿教师达到41.8%,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今后,我国将采取三大措施继续加大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推进地方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师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并支持地方建设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扩大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二是从2011年开始,在“国培计划”的大框架下,启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计划,推动各地开展幼儿教师全员培训。三是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四是落实幼儿教师待遇,在工资福利、职称等方面建立相关制度,保障解决幼儿教师合法权益。

据了解,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一年来,各地在加快幼儿教师培养、加大幼儿教师培训力度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江苏扩大免费幼儿师范男教师培养规模。浙江开展幼儿园教师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和完善五年一贯制、3+2等幼儿园教师专科培养模式改革。天津启动“农村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轮训,全面提升幼儿教师的保教能力和水平。

高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是1978年的64倍

截至2010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共有专任教师134.3万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从2000年的31.3%提高到57.1%;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教师达到52.6万人,是1978年的64倍。全国高校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10人,工程院院士278人,分别占院士总数的44%和37%;“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0人,占科学家总数的5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中也有357位专家来自高校,占专家总数的67%。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年来,教育部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主要采取以下四大措施大力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统筹谋划,着力做好高校教师队伍发展规划。二是高端引领,着力吸引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三是突出重点,着力加强青年教师与创新团队建设。四是创新机制,着力推进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高校已成为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高地。下一步,教育部还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校教师队伍。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刘华蓉 张滢)

从现状看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

朱益明

邱国华

在最近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一次提出“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显然,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目标即将基本实现的时候,提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新目标,的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造就一支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也是我国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看,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中小学教师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即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

1、“普九”取得重大进展,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首要任务,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1998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93%,已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的性别差异为0.1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4.28%,初中毛入学率为86.5%。目前全国已有74.07%的县(市、区)基本实现“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1%。显然,在2000年全国实现“普九”的目标已经不会有多大的困难。这种教育发展的规模基础,为全面拓展教育的内涵发展即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育效益的增长,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提出了必然的要求。中小学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参与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建设一支高质量中不上学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则是建设教师队伍的基本内容之一。

2、现有中小学教师学历条件,使整体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有了比较好的基础按照目前我国的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小学教师的学历必须达到中师或以上的水平。1998年,全国581.9万小学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4.6%,即使在“三片地区”,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也已达到了797%。同样,全国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83.4%,“三片地区”则为79.7%。与此同时,在这些学历合格的教师中,学历已经达到专科或以上的小学教师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2.83%;学历已经达到本科或以上的初中教师在初中专任教师总数中的比例为11.38%。显然,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即有比较好的基础,又有比较大的差距。

3、从提高学历层次的角度看,目前中小学新增教师的学历情况并不理想 从小学新增教师的情况看,新增教师中的师范生比例是比较高的,但师范专科毕业生的数量并不高,全国1998年新增小学教师中师范专科生的比例只有10.11%。

从1998年初中新增教师的情况来看,全国共新增教师17.18万人,其中新增的师范毕业生为13.47万,而其中本科毕业生是1.67万。新增初中教师中师范生的比例为78.39%,师范本科毕业生的比例为9.74%。显然,即使其他新增教师中(即非师范生)有比较高比例的本科学历,但在总的新增教师队伍中本科学历的比例估计最多只在15%左右。很显然,希望通过以往常规的中小学教师供给方式而使2000年前后全国小学与初中教师的学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看来有比较大的困难,而且各地区的难度也不一样。不过,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以后,综合性高等院校和非师范类高等院校参与培养教师的积极性将得到提高,潜力也将得到发挥,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培养教师的大师范体系格局,这对新教师的学历提高,将有十分巨大的影响。

4、正确安置民办教师与代课教师,是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的难点

教师学历的提高,必须与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与发展结合在一起。在目前统计中,专任教师中不包括代课教师,而事实上,与民办教师一样,代课教师在目前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1998年全国小学教师队伍中还有80.3万民办教师和84.2万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人数分别达到小教师总人数的12.05%和12.64%,两者合计达到24.69%。从地区来看,民办教师与代课教师也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目前,全国还有13个省区的民办及代课教师的人数占本地区小学教师总人数的比例超过20%,其中8个超过30%。在代课教师的数量上,代课教师占小学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10%的地区有12个省区,其河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等5省区的代课教师比例高到20%以上。在民办教师的数量上,情况也并不怎么样。全国民办教师在小学专任教师中的比例平均13.8%,而高于20%的地区目前还有山西、江西、山东、河南、湖北、西藏等6个省区。毫无疑问,在考虑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要求的问题上,不能回避民办教师与代课教师问题。只有当教师队伍是相对稳定且质量有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大面积地提高教师学历,尤其是在职教师的学历提高。在那些仍有大量的民办与代课教师的地区,目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建立一支能满足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需要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包括如何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如何控制代课教师数量、如何使这些教师有比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准和规范的教师行为。

5、小学在职教师学历提高的主要对象,是目前40岁以下的青壮年教师 从目前中小学都是队伍的年龄结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小学专任教师的年龄还是比较年轻的,40岁以下的小学教师占了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60.34%,41-45岁之间的小学教师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15.36%,46岁以上的小学教师只有24.30%。

从全国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教师年龄的年轻化现象比小学专任教师的年轻化特征更明显。仅35岁及以下的初中专任教师的人数就占了总人数的66.00%,40岁以下的教师占总数的比例达到了69.82%,而目前46岁以上的在岗教师只占初中教师总数的15.56%。

从提高学历的对象与2010年前后的时间要求界限来看,需要提高学历的小学教师主要是目前40岁以下的教师。如果从现在开始,能够为这些教师提供合适的政策条件包括创造学习与进修的机会、恰当处理工与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那么,即使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指令,目前的广大年轻教师经过10年的努力也能提高到他们应具备的学历水平。

6、中小学教师的各城乡间差异表明,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的重点在农村 从小学专任教师的分布来看,全国有64.47%的教师在农村学校;同时,全国的民办教师有88.54%在农村,而且84.68%的代课教师也在农村(见表1)。所以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全国中小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大头。就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而言,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一支稳定的能满足当地义务教育普及需要的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这就是上文所提及的解决民办与代课教师的问题。

相对说来,目前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状况(见表2)要比小学好一些,民办教师与代课教师问题还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但是,随着“普九”的深入,农村地区的初中教师队伍将要扩大。从后面的预测表中可以看出,未来10年间初中规模扩大比较明显的地区主要是一些农村省份。所以,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新教师的补充过程中,把握住新教师的规格与质量,其中学历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第二篇:湘西自治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湘西自治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要素,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贯彻落实《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和《湘西自治州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注重质量、改革创新、政府主导、统筹兼顾”的方针,以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为重点,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管理体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目标与任务

(一)教师数量满足需求

根据我州未来十年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各学段学龄人口的变化情况和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进行测试,到2020年,我州除小学、初中阶段教师需求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各类学校教师需求数量均有所增长,其中幼儿教师和高中教师需求大幅度增加,缺口较大(具体预测见下表)。

表1:湘西自治州2015年,2020年专任教师需求预测表

学前教育 小 学 初 中 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学校

2010年(人)

1827 12593 7901 2489 889

2015年(人)

4100 12310 7600 5000 1500

2020年(人)

4700 12180 7400 5580 2000

(二)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全州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基本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全州基本建成一支占中小学教师总数2%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7%的省级骨干教师和15%以上的州、县级骨干教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三)队伍结构明显改善

到2015年,全州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学历明显提高。小学专科以上教师达到75%,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一定比例;初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90%,高中阶段教师均应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

到2020年,全州90%以上的小学教师达到专科以上学历;95%以上的初中教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高中阶段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25%;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四)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建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相适应的较为完备的教师管理体系;形成严格准入、竞争择优、有序交流的用人机制;形成完善的教师培养、评价、选拔、激励和保障机制;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建立全州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任期跟踪考核机制,引导受聘中学高级、小学高级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骨干作用;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形成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五)师德水平显著提高

广大教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具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敬业爱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管理的首要工作,列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尚,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主要内容。加大对师德败坏教师的惩处力度。改革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把职业道德作为职务评审的重要依据,实行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启动全州“名师、名校长、名园长、教育家成长计划”,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二)优化教师队伍管理

—— 进一步理清教育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在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能职责,避免职能交叉和重叠以及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以《教师法》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以及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州的决定》为依据,进一步明确人事、编制部门主要负责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部门核定的教师编制总量内和国家人事政策的框架内,切实履行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档案管理、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凡不具备规定学历和未获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教师职业。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分类管理和定期认证制度。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经历或取得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健全教师均衡配置机制。建立城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明确县域内城镇学校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参评特级教师和县级以上优秀教师,须有农村学校服务一年以上经历;特级教师和具备高级职务教师须定期到农村学校服务以及鼓励引导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定向到城市学校挂职培训。扎实推进城镇学校与农村中小学的对口支援工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组织“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师范生顶岗实习”等系列活动,发挥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理顺 “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改革教师编制管理办法,健全均衡师资、教师队伍调配机制。

——改革编制管理办法。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定期核定和调整教师编制。实行城乡中小学统一的基本编制标准和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并适当提高农村学校附加编制标准。实行根据班额、生源情况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参照县镇标准合理确定农村学校教师基本编制,城乡学校可以互补余缺,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按班师比配备教师,寄宿生管理人员纳入教职工编制,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需求。对专业教师短缺的薄弱县市实行“退1补1”办法及时补充专业教师,对结构性缺编矛盾突出、自然减员补充不能满足需要的县市实行“先补充再进编”的办法及时补充专业教师。根据教师脱产进修,产病假实际,按辖区教师总数的5%增设附加编。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编制管理。实行定向培养和特岗教师预留编制制度。协议县市严格执行为省、州级定向培养小学教师和特岗教师预留编制规定,确保定向培养和特岗教师编制按协议到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统筹做好本地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调整使用,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借调在职在岗教师,严禁聘请代课教师。

——深化教师职务制度改革。统一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序列,在中小学和中职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不断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完善农村教师职务评聘制度,职务比例定额到校。实行农村教师职务评审倾斜政策,对在农村学校连续任教10年以上的教师,参评教师职务时,突出实际工作业绩,论文不作公开发表要求。评审时,农村教师通过比例不低于同一批次教师职务平均通过比例。

——创新教师管理模式,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以学校教学需要确定教师岗位及职务比例,实行岗位管理。创新教师激励制度,鼓励农村教师扎根基层、安心任教。加强教师考核评价,建立与聘任制相适应的能够体现教职工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的激励制度。

(三)切实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在对全州未来十年学前教育师资需求情况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全州幼儿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

——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启动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试点。增加农村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招生计划。研究探索“初中加五年”的幼师培养方法,通过政策扶持、学费减免、设立专项奖助基金等方式提高幼师生源质量,同时通过专业设置、学制改革、课程内容改革等方式创新幼师培养方式,提高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

——按照国家即将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

——从中小学富余教师中挑选学历合格人员,通过转岗培训,使其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充实到幼儿园任教,其性质和待遇不变。

——严格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和公开聘用制度。新进幼儿教师必须从具有合格学历和资格证书的自愿应聘者中择优录用。

——已在农村幼儿园任教,但学历及素质不达标的,须通过培训使其限期达标;限期内不能达标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辞退。幼儿园保健人员、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应当具有相关岗位资质。

——建立幼儿园教师注册登记管理制度,由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幼儿园教师进行注册登记,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其业务培训、专业发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优评先以及有序流动等提供制度保障。

——根据省定政策,结合我州实际,出台合理的幼儿教师编制标准,科学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合理增加幼儿教师编制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乡镇中心幼儿园应当保持一定比例的公办教师数量。

——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幼教并安心从教。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公办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民办幼儿园教师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享有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同等待遇。加强对民办幼儿教育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民办幼儿园教师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幼儿园要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依法保障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大力表彰。

——建立幼儿园园长与幼儿园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教师队伍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并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等作出专门、明确的规定,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培训权利。强化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幼儿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中的责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专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三年内对全州30%的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五年内对全州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保育员培训。

(四)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

继续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一是实施好三个省级项目:即“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幼儿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二是实施好一个州级项目:即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采用综合培养的方式,每年为全州农村小学定向培养专科层次全科型教师100人。三是积极配合做好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招生工作,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四是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认真做好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到州内各县市城区学校顶岗实习工作。五是继续实施国家和省“特岗计划”,鼓励和引导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六是积极实施“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并将 “硕师计划”与“特岗计划”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丰富培养形式,为全州各中学培养高素质师资。七是完善和畅通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除国家、省、州定向培养的教师外,一律实行教师公开招聘。完善公开招聘程序和标准,确保新补充教师学历层次更高、所学与所教专业对口。

(五)创新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依据省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指导纲要,建立州县两级培训资源遴选、开发、评审、应用机制,构建满足教师多样化发展需要、促进教师专业终身发展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建立激发教师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按照 “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将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成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积极引导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转变职能,发挥并增强其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探索建立符合教师培训特点的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遴选和组建州、县两级熟悉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由高校高水平专家和中小学、幼儿园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培训团队,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者队伍。切实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优秀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学习进修。——完善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和完善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等有机结合的培训方式,改进讲授式教学,大力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启动和实施“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行动计划”,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自主规划职业生涯,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积极搭建平台;教师培训机构和远程培训指导中心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一线教师的工作、学习、研究提供便捷、快速、有效的服务;各基层中小学要继续深化“校本研修”,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每一位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积极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继续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70%必须用于培训县以下农村学校各学科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实施农村学校薄弱紧缺学科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开展“教非所学”中小学教师培训,使其在1-2年内达到专业合格标准。开展特殊儿童教育教师专项培训。组织45岁以下没有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没有本科学历的初、高中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培训。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的管理与激励机制,健全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确保每个教师每周期接受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实行教师继续教育结业证书发放和学分登记制度,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教师岗位聘用、加薪晋级、职务评定、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进行考评,考评工作纳入各级教育督导范畴。

——完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机制,五年内完成对全州中职学校专任专业课教师的轮训。按照省定标准,开展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实行专业教师每两年到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两个月的制度。

——完善教师培训投入保障机制。引导各级政府按照中小学教师年工资总额2.5%比例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的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保障教师培训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学校和教师共同承担培训成本的机制。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制度,加强项目经费管理,完善 “经费跟着项目走”的管理办法。

(六)实施名师工程,建立骨干教师队伍梯队

——按照“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的要求,依据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颁发的《特级教师评选规定》和《湖南省特级教师评选实施细则》,做好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工作,以县市为单位按中小学的主要学科基本配套组建特级教师团队。重点评选一线教师尤其是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切实加强州、县两级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制度,明确相应的待遇、责任和义务。在“湘西教师网”上开辟“湘西州名师工作室”,对州、县两级学科带头人实行 “网络实名制管理”,建立全州骨干教师网络研讨互动工作群,拓展中小学教师学习交流、区域互动的空间。有计划地安排学科带头人参加送教、支教和对外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

——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州培计划”为依托,加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分级开展中小学教师骨干教师培训,争取培训人数总量逐年增加。州本级每年培训农村骨干教师300人,各县市每年培训本县市农村骨干教师400人。五年内通过国家、省、州、县市四级培训实现所有农村骨干教师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力争到2020年,全州建设一支拥有占中小学教师总数2%的国家级骨干教师,7%的省级骨干教师和15%以上的州级骨干教师的高水平队伍,实现“以县市为单位,中小学各学科基本配套组建骨干教师队伍”的目标。——启动实施“名师、名校长、教育家成长计划”,采用导师制、名校研修制、名师工作室、挂职锻炼、课题资助、成果出版、教学展示、教育论坛、组团出国学习、访问学者等,发现和选拔一批在教育特别是学科教学领域具有专长和培养潜质的较高层次人才,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地培养湘西名师和人民教育家。

——加大优秀校长(园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表彰力度。建立名师论坛,营造教学名师成长的环境,提高名师的社会影响力。

(七)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州、县市财政依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标准,足额核拨人员经费,不留缺口,按照规范后的公务员津贴和一个月工资总额,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由地方财政按照政策标准足额核拨学校绩效工资,由学校自主分配。

——州、县市两级财政要依法保障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将工资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要完善教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保障制度,教师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义务教育教师的养老金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退休金平均水平。设立职业院校专业技能课兼职教师专项补贴。

——进一步健全农村教师基本保障制度。对财力不足、发放教师工资确有困难的县,通过调整财政体制和增加转移支付的办法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问题。加强对各县市绩效工资落实情况的督查和通报。完善农村教师的住房、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为他们扎根农村、安心执教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和完善农村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分类发放农村教师特殊津贴,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建立农村教师激励制度。设立乡村优秀教师奖,用于奖励在县城以下农村学校从教15年以上的优秀教师。对扎根农村并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特殊津贴或重奖。对终身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任教的教师实行休假、旅游、就医和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继续实施全州农村学校教师公转房建设。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安排的政策。按照“以县为主、省州配套”的原则,推进全州农村学校教师公转房建设。

(八)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职业教育家 ——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校长公开选拔制度,选拔熟悉教育规律的人才担任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领导。建立中小学校长资格制度。研究、制定体现教育发展要求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依法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任期制和定期交流制度,逐步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

——做好校长培训工作。对全州所有中小学校长分期分批进行任职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构建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培养支持体系。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力度,每5年对农村和贫困边远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进行一次轮训。

四、组织与实施

(一)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做到在确立发展目标时优先考虑教师需求,在制定工作规划时考虑优先师资保证,在出台政策措施时优先考虑人才导向。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开发教师资源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狠抓落实。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编制、人力资源等部门要在教师编制和人事政策上给予保障。各部门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定期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政策、重要工作的研究和协调,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各级财政要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将工资、津补贴、社会保险等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的财政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财政投入,健全完善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多元的教师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常性经费至少按照本地区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执行农村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职教发展需要,每年从职教经费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学校教师的培训提高。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幼儿和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专项经费。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调整经费投入使用方向,明确面向教育的重大工程项目应有20%以上的经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三)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尊重教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要改进和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定期开展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关心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教师的合法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逐步改善教师住宿、生活条件。建立教师定期健康体检制度,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努力营造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督导评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督导,建立问责机制。把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各级党政负责人的重要考核内容。要把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落实情况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要构建规范高效的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制度,把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教育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作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决策、经费投入、干部任用、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以此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26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教师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

新时期师表的建设,在于学校切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政治学习、业务提高计划及标准,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的基本权利、职责和义务进行培养、检查和监督,让教师从思想上把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与社会公德融为一体,把学习、政治、正气与教书育人贯穿始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明确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职业)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严于律己,让文明的言行举止堪为学生的表率,从而对全社会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二、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这种爱趋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为此,学校要实施师爱工程。对教师进行师爱形象塑造,要求教师要从热爱教育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做起,要淡泊名利、积极向上、自觉锤炼自己,以全局为重,不为学生家庭地位,状况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和表现来薄厚待之,要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面向全体学生赋予具体的教育爱,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

三、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教育事业辉煌的前景和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曙光,是以教师高超的师识本领为寄托。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教改意识和适应教学发展的竞争意识。教师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必须注重学历层次的提高,设计培训方案,及时稳妥地、有计划分批分期地选送教师进行在职或兼职深造、学历后的继续教育和自学研修。注重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适当的安排各种观摩助教活动,鼓励教师加强自我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端正认真严肃、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的态度,监督检查教师是否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教材的业务能力,达到教育教

学能力有明显提高,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养成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钻研教学的自觉性,并增加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化修养,达到教师综合师识本领的提高,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不断前进。

四、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掌握精湛的师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有过硬的知识基底和教学技能,才基本具备参与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教书育人工作的首要条件。为此,严格锤炼师艺技能是科教兴国的当务之急。新时期乃至跨世纪的教师要掌握精臻的师艺才华,第一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精良的业务素质。第二,要重视教学思路上的革命,具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第三,要侧重教学效果上的提高,具有学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要了解市场需求,把握科学前沿脉搏,培养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奋力拼搏,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教育才能真正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

第四篇: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是我们对师德建设的目标。在办学的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高尚的师德视为承载高水平办学的坚强基石,将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力抓手,并将这项工作融合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一、深入研讨,达成共识,明确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在区教育党工委的统一部署下,确立师德建设主题,并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守则》等文件精神,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优秀师德群体”、“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标准的讨论和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讨论,达成了以下四点共识:

1、师德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特色高中的需要。现代化特色高中是我校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二期规划的新三年目标。建设现代化特色高中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全面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进而实现办学目标。

2、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二期课改的需要。我校是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课改实验工作。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我们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3、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我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批业务精良、师德高尚师资队伍。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不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

4、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随着我国文化服务性行业的逐步开放,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而,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明确要求,深刻理解,形成与学校相适应的师德规范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比常人更高的行为规范标准和要求。今天的教师要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我们初步形成了符合我校办学理念 1的六条师德规范。

1、热爱教育,爱岗敬业。教师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敬业精神为基础,努力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并对学生施以教育。

2、尊重学生,平等交流。教师要爱护、尊重学生,热爱、关心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经常激发学生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永远不堵塞学生争取好成绩的道路。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教师不仅要有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4、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教师要遵守教育法规,倡导优良教风、学风,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严谨治学。教师既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又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杜绝剽窃等弄虚作假行为。

5、业务精良,适合学生。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减负增效,成绩显著。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不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教师不仅要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还要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要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探求切合实际的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将师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的其他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师德建设。

1、建立监督机制。在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师资处、学生处、工会等部门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和检查评估。各部门负责人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将师德问题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师德论坛”,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完善道德修养,并把相关信息及时向教师反馈。

2、建立宣传机制。学校把师德建设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地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精心设计版面,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召开“进一步推

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会”,弘扬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组织“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的学生征文活动和“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事迹交流会,通过学生征文和学生演讲的形式挖掘发生在师生之间感人的故事;大力倡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学生补课,尤其宣传外语组的教师们利用晨会和课间义务为学生补课的事迹。

3、探索培养机制。学校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培养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形成了师德建设的多种培养机制。通过教工大会和分工会小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全校教职工深入进行理论学习;通过班主任论坛、教育论坛、青年教师自培以及教工党章学习小组等制度,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通过设立年级党员协理和团总支书,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各类学科周的活动,使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师德水平;通过文明组室的创建活动,对照《教师手册》要求,制定文明公约,规范言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各种培养机制的建立,让教师成为真正“学习者”、“反思者”和“研究者”,从而使“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师德建设也得到进一步落实。

4、完善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在各类评先评优中,在同等条件下,对师德优秀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进行人员的流动制度;设立“北城奖”,对师德高尚、业绩显著的教职工予以表彰,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二是建立考核机制。在校园网上,每学期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打分,教师之间相互打分,教师给职工打分,给予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奖励、聘任、晋升、晋级、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具有“三高”境界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教育与实践模式,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五篇: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乌苏市第一中学黄文莉: 为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新学期开学初,乌苏市第一中学组织教师进行集体业务培训学习。首先由副校长冯春展开了题为“赢”的讲座,在讲座中冯校长介绍了一些优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校长王勉就“目前困扰我们的是什么”等为话题与全体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此次学习,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同时也增强了教师工作的责任感。

乌苏市第一中学不断反思、创新思路、改革工作方法,坚持抓学习促工作的原则,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教师能力素质,争取更高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下载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建设一支政治合格、师德优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市全面规划、统筹部署、常抓不懈,使教师队伍建设走上制度化、经常化轨道。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的日趋加强,农业科技期刊增设英文摘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引起期刊编辑的重视但对其标准化、规范化控制还有待加强。作者通......

    关于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合集5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本科调 查 报 告题目:关于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 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1年10月关于我国......

    提高整体素质

    工会组织现阶段如何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面对企业不景气的大环境,急切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广大职工......

    提高班子整体素质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素质1、加强学习,提高素养。2009年,是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年,局班子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到加强政策理论学习的极......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振兴西双版纳教育 勐腊县民族中学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之根本是教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将更多地取决于教师队伍......

    全面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

    从“三抓”入手,全面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 所属栏目:管理理论 从“三抓”入手,全面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 几年来,虹口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市总女工部和区总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坚......

    不断提高执行力(精选)

    不断提高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用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 ——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 执行力就是企业奖惩制度的严格落实。 ——通用原CEO韦尔奇 执行力就是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