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阅读训练的培养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阅读训练的培养
工
作
总
结
教育家陶先生最先提出“语文”一词,意即“口头这语,书面为主,不可偏指,而为之”。语文是一门感性学科,要搞好阅读训练,应以情感为重点,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在享受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一、课堂教学,传之以情,以情激情
课堂45分钟,是一池死水,枯躁无味的还是轻松活跃的,生动活泼的,在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课堂架御能力低高。要让课堂充满活动,得首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著名情境教学专家李吉林说过情感是语文教育的“渠道”、“灵魂”、“根”,而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成为情感交流的活动,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对作品的心灵体验、学生与作者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而老师就是这个活动的主导者。
首先,我们可以用饱含深情的导语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例如教《勇气》这篇课文,先满怀激情地作如下一番开场白:“大家看过《淮海战役》这部电影吗?在我的记忆里,一幅支援前线的画面尤为深刻。男女老少,众多的人民百姓推着独轮车,冒着硝烟炮火、泥泞暴雨将家中的所有,自己亲手所做的积极送到前线。陈毅将军曾深情地说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看着这样一幅幅画面,品着将军的这句话,我们能说什么呢?人民是伟大的。他们热爱和平,向往和平!为了正义他们甘愿付出一切。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勇气》,便是展示人民的伟大的一篇作品,请大家仔细读,细细口味”。如此充满激情的话,鼓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兴奋感,为理解课文,活化课堂教学作好感情上的铺垫。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自然大方的仪态、亲切动人的眼神、抑扬顿挫的话语,能将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学生对课文感情基调的理解形象化;适当的幽默,是课堂的调味剂,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当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堂,他们的学习才有热情,才能更投入地学习课文。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老师应是熊熊火把。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参与,那么,即使老师激情飞扬,作出多么细致的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因此,要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境,丰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学习《龟虽寿》,我先饱含感情地朗读,然后学生试读,先让他们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引导学生谈谈从电视剧、名著《三国演义》中了解到的关于曹操的故事。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说起来,更有同学在座位上摇脑地摹仿曹操的样子。
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言教学传之以情,以情激情”。在老师感染、引导下,让学生热爱语言课堂,走进课文塑造的世界里,与文学人物、与作者作交流。在45分钟中品味语文,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走出课堂,将阅读训练引向课外,让主动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语文知识博大精,语文百花园里百花争放。课堂上的教学,正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领略其中的精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投入到课外阅读中。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加知识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
生活处处皆语文。电视作品,流行歌曲,广告词„„,这些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首烩炙人口的歌,其歌词可以是一首抒情的诗;一则成功的广告,其中可能包含着对修辞的巧妙作用;近年流行的电视散文,以MTV的形式将文学作品形象化。另外,家家户户春节贴上的春联,写尽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盼;日常的百姓话语中,更有充满智慧的俚语俗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欣赏语文,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做到的事情。它能使语文学习更灵活,使学生爱语文爱生活。我曾要求学生从电视节目中搜集自己喜欢的广告词,并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对这次活动兴致很高,纷纷积极搜集,认真分析。有的同学喜欢其修辞的运用,有的则喜欢其画面的设计,还有喜欢广告内容的积极意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
大量的阅读,是学生丰富精神生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一些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存在误差,认为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其实课堂之外阅读优秀文学业作品,是对课堂这习的补充,是对知识的实践。书,是人了解世界的窗口。读书,可增长知识面,塑造人的思想性格。大量阅读优秀文章,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引来源头活水,更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
以课堂教学为圆心,以课外阅读活动为半径,让语文教学得到延伸,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当我们的学生热爱读书,读书成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那我们的努力就有深远的意义,远超出考试之外。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和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和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
摘 要:应用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文体,也是不可或缺的书面交际工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其中第四学段要求“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但是长期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态,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重视和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提出了见解和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应用文教学;观念;方法
应用文是一种具有特定对象和惯用格式的实用性、事务性极强的文体,可以帮助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处理复杂的事务,或者交流感情,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条据、通知、日常书信、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规则、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会议记录、总结、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说明书、契约、合同、民事诉状、纳税申报单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和应用到的文本,也都属于应用文的范畴。当前初中语文中考试卷缺乏对应用文写作的考查,语文教材涉及应用文的知识很少,而且应用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写作有着鲜明的目的性,结构具有程式化,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朴实,不如那些文学性强的作品文字优美生动,再加上初中时期的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情活泼,思维活跃,对应用文这类讲究规范性和严肃性的文体,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学生会觉得单调枯燥。大多数教师在讲授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主要就是讲讲文体格式,然后让学生通过仿照例文来练习写作。这样的教学,连教师本身都会觉得枯燥无趣,想要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难了。应用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按照语文教学的语用性原则,重视和加强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一、转变当前的教育观念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应用文的实用性很强,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使用到。“而这些毕业后选择工作的学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动手写点什么,所以,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具备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因此,教师不能仅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应克服功利化的教学观念。此外,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学校管理者,也不能因为升学率等原因而无视学生的终身发展,忽视初中阶段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应该正确利用中考的导向性,在试卷里重视对应用文的考查,增加相关的分值。
二、明确应用文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拟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而目前新课标中的表述则不够明确,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设定教学目标。首先,加强引导,转变学生的认识。让他们明白在初中阶段学习写作应用文的重要性,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其次,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应用文的基本知识,使其了解文体特点。最后,注意平时的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让学生能够恰当地选择应用文种类,明确写作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三、应完善语文教材的编排内容
应用文的种类有很多,每种又都有自己的写作规范和要求,而且难易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教材编排者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合理安排设计内容,在每册教材中都适当增加应用文类的课文,同时为了方便学生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文体知识也应编入。虽然说应用文的写作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可能为此占用大量的时间。如果学生自己拥有应用文写作的参考书,那么他们在课堂上遗漏的知识点,就可以在课后通过自学来弥补,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助参考书来解决写作需要。而书店里却缺少这类的课外辅导用书,教材的编写者们为什么就不能出版此类书籍呢?这会有助于提升初中生写作应用文的水平。
四、挖掘应用文的内在美和艺术感染力
很多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而不喜欢上应用文写作课,觉得语文课中很多的文章可以给人美的享受: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细腻传神的描写。觉得应用文枯燥乏味,除了理论,就剩下一些程式化的要求。其实不然,应用文也并不全都是理论和程式化的说教,在应用文体里也是有美可以挖掘的。
首先,格式的安排,词语的使用符合美的要求。标题居中是为了醒目、好看;称谓必须顶格书写,是为了尊重,更是为了当有求于人时,能更快传递信息;正文开头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除了是文章写作格式的要求外,里面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我们民族“进退如仪“的礼节;结尾的祝词,特别是”此致,敬礼“分两行写法,更是把这种民族的文化精髓作了很好的注释。在词语使用上,应用文中有许多程式化的词语,写作时都可以照搬,如表示感谢,提出表扬,寄予希望,号召学习的词语;希望汲取教训,认真总结经验的词语;文末盼望回复,得到批示的词语等等都极具规范化,满足人们”合规律“的认识。这就跟黄金分割比例所界定的那样,美首先表现在有一定外在的形式。应用文程式化的要求,它既是从实用目的出发来作出的要求,同时当它一旦形成,就以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进而约定俗成,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进而上升到一种“合规律”的 高度。
五、改革应用文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尝试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注重课堂教学改革,对此,我们建议使用情境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先来谈谈情境教学法。对于教学比较沉闷的应用文文体,教师如果能创设与教学相应的生活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淡化文体本身的单调和乏味。此外,应用文的实用性很强,在实际写作中,它也往往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文章的写作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比如,学校要举行运动会等活动,就让学生写宣传海报;班级有重要事情要公布,就来写通知等等。再来看看实践教学法。应用文具有较为鲜明的实践性,只有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真正的实践中去,才能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例如,七年级语文实践活动要求让学生开展一次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调查,之后写一篇简单的调查报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假期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写作。之后教师可将优秀之作送到新闻单位或环保部门,看可否被采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可能也会发表文章,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掌握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技能变得日益重要,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训练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促进其写作能力的真正提高,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文字基础。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引导学生强化语言积累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阅读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拥有的词汇量与智商成正比。青少年时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可见,在青少年时期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词语、句子、篇章是何等的重要!学生会在大量阅读中丰富知识,学习做人,懂得道理,学会表达,以量的积累促进质的飞跃。我们应从杂志和各类书籍中收集一些精美的语言摘抄下来,然后每天熟练的背诵一遍,以培养自己的语言感觉能力。古人云“拳不多手,曲不离口”,只有每天坚持,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之所以要强调背诵,是因为这是形成语感的唯一途径。“天上从来不会掉下馅儿饼”、“成功从来只属有心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情景教学法”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说:“作文指导主要工夫就在写作前,而且主要在阅读上。”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阅读。平日里,教学的一篇篇课文,不仅是在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在为习作积累语言,锻炼思维,学习表达方法。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就如同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景,走进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文章一旦被学生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活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因此,语言的积累最下工夫的应该是让学生把课文读进去,读出来,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的境地。
二、引导学生语言灵巧的运用
积累精美的语言可以培养我们的语言感觉能力,但是只有积累,没有运用,我们就不能将这些积累的语言灵巧的运用到平日的作文中去。通过仿写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运用,仿写就是在原文的语言结构和字数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改动或增添一些词语和句子,使之表达不同的意思。例如沙宝亮的《暗香》: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缠绵细语时,用你笑容为我祭奠。让心在灿烂中死去,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稍作改动就可以变为:当灯光照亮书本,思绪翻动。笔就在风起雨后,书写人生。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让它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父母眼神里,用你笑容为我壮行。让心在灿烂中前行,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灯光照亮书本,思绪翻动。仿写应与积累保持同步,每天坚持一次积累、一次仿写,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运用语言的技巧了。
三、启发学生创造自已的语言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去理解语言现象,真正形成有自己语言风格,就必须学会创造。在语言积累和仿写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应开始着手于自己的创造了,所谓创造,就是用自己的精典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要学会创造,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语感外,还必须掌握一定语言表达技巧,一般来讲经典的语言应具备三个要素:1.语言的节奏;2.修辞手法的运用;3.典雅词语的运用。语言如同音乐、舞蹈,是有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由一对相反的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的。如音乐的节奏是由声音的高低、续停等形成的;舞蹈的节奏是由动作的刚柔、快慢等形成的;而语言的节奏则是由语言的舒缓与激越形成。整齐的句子激越、散句子舒缓;短句子激越、长句子舒缓。因而要形成语言的节奏,就是必须长短结合,整散结合。其次,作文的表达追求形象生动,作文的语言力求典雅。因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积累得越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以至于思想积淀就越有益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愿自已能行动起来,让自己的语言生花,令自己的语言添彩,在文学的天空下插上绚丽的语言翅膀自由地翱翔。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美的语言,如果说文章是草,那精美的语言是草中之花,让人赏心悦目;如果说文章是大海,那么精美语言是海上的日光,令人心旷神怡。通过积累语言、仿作运用语言、创新语言的不断训练,来增强同学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文言文的背诵
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文言文的背诵
【内容提要】:
在语文教学中,一部分老师轻视甚至放弃了背诵教学一味地传授机能,搞题海战术,认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认为文言文的学习背诵最重要,老师应指导学生一些背诵的方法。
关键词:
文言文
《岳阳楼记》
《蒹葭》
《钱塘湖春行》 修辞手法
翻开中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各册文言文比例都较大。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呢?既不能投机取巧,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还能形成能力。我认为背诵最重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实践一再证明,如果在学生时代忽视背诵训练,势必造成“根底浅”、“腹中空”的后果。如果让学生多背诵,不断吸收、消化,久而久之,先前不太懂的地方。就会无师自通。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几种背诵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借表达方式助记。如《岳阳楼记》共五节,第一节记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事(即作记原因),第二节描绘“巴陵胜状”、“岳阳大观”(洞庭湖之壮丽景色——实景)。
三、四节借想象联想的两个画面,抒“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悲喜之情(第三节写浑浊虚景以抒“悲”情;第四节以明媚虚景而抒“喜”情)。第五节则论“古仁人”(实则作者)那阔大情怀和高远的政治抱负。岑参的七言歌行体《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亦如是:前十句描写北国奇丽雪景,后八句叙述为友人武判官归京饯别。这样,学生就在总体把握、眉目清楚的前提下较容易的背诵全文了。
第二,借修辞手法助记。如《诗经》中的名篇《蒹葭》就是运用反复咏叹的句式。记住第一节,第二、第三节就容易记了。又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等等,其中皆含有对偶的修辞手法,可帮助学生记忆。
第三,利用课文画面助记。有些课文景物描写如诗如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读了课文,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就像电影镜头一样,自然而然地出现,从而产生联想记忆。如《醉翁亭记》一文的二、三两段,作者在这两段中分别描绘了两幅画面,一是风景画,即朝暮四季图;二是风俗画,即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若能将这些山水风光、游人活动、个人情感等画面印记于胸,就能快速成诵。又如对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也可按诗的意境勾画出一幅山、水、日、帆组合而成的简笔画。这样不仅有利于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助于记忆。
第四,可根据关键词语助记。这里所说的关键词语,一是指句段的领头字,背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已能背诵的文言文,再次背诵时往往在某一段的开头卡住,这时,如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就能很快地往下背。这说明领头字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二是指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重任的人遭受艰难情状的句子,可以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词语。根据这个思路,不但有助于记忆,也有利于今后对材料的提取、运用。
第五,可根据作者行文的思路助记。如《岳阳楼记》第五节,非常重要,必须重点诵记。但整段都是议论,妙记就需要理清作者思路。我是如此指导的:作者先用比较设问引起议论,次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偶佳句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之一端,显示其阔大胸襟,以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再设问为卒章显志铺路;最后点出千古名句(“古仁人”高远的政治抱负),让读者历久不忘。
第六,化整为零,长文短学。即分部分背诵,这是针对篇幅长或难于速背的文段而言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即使注意力容易集中的人,而指向在一点也难于持久。而对诸种情况,我导背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出师表》、《论语十则》等文,如是指导,效果很好。
第七,确记名言警句。以句带段,以段带篇。背散文或诗、词、赋体文用此法收效甚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陈涉世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上述种种,我认为仍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良好的记忆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同时在教学中,老师可率先做示范,对学生背诵的指导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第五篇:教学中应重视章节小结
教学中应重视章节小结
(程慧琴 王嘉谋 张英琴 石平)
内蒙古科技大学理学院 014010 摘要:本文阐述了章节小结的作用,原则、形式、做法以及章节小结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如何作好章节小结的一些设想。望在教学的实践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章节
小结
原则
形式
教学中固然存在着诸如选取教材,取舍内容,充分准备,课堂设计,艺术讲授,课外辅导等众多重要环节,但是,恰当的做好章节小结对于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熟练提高,应用自如却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章节小结的作用,原则、形式、作法及章节小结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如何做好章节小结的一些设想,可望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应用和进一步提高。
一、章节小结的作用
做好章节小结,主要为达到以下目的:
1、内容熟练,思路清晰
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为此,没有熟练的知识是难以想象的。进行章节小结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熟练掌握,融汇贯通,应用自如的地步。同时,通过章节小结的回顾、整理、弄清本章节内容的主要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达到教学修养的提高和知识的升华。对于某些问题,即可追本溯源,又可涉猎四周,更可展望未来。日积月累,精益求精,方向可泰然自若。
2、主次分明,关系明朗
进行章节小结的另一个关键是,要从众多的内容中找出主宰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以及服务于主要内容的“次要”内容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总结分析,使学生达到主次关系明确,做到心里有数,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本章只要某个或某几个问题抓住了,熟练了,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重点突出,难点小心
章章有重点,节节有重点,重点内容必须掌握,来不得半点含糊。重点内容在小结中应该处于重要的、突出的位置,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难以接受的内容,往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有时也有很强的技巧性,讲解及总结却要靠经验。所谓小心难点,一是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二是不要过于纠缠,给学生一个消化、理解的时间。只有当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时,才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想方设法,以求学生完全掌握。
4、头尾相接,融为一体
所谓头尾相接,融为一体,指的是小结要充分反映本章节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结果是什么,有什么应用,容易发生什么问题,它与前一章节和后一章节有什么关系,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章节小结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二、章节小结的原则
1、精
这里的精,包括小结内容精,书写格式精,语言应用精。从小结内容上讲,不可包罗万象,不可面面俱到,不可是本章节内容的简缩写,更不能是本章节各题目之集合,而是说,要把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和精华内容找出来。书写精就是说书写形式要精心策划,达到形式简洁、眉目清晰。语言精,就是说要经济语言,凡一句能表达清楚的,决不用两句表达,凡是能用符号语言表达的决不用其它形式表达。
2、新
这里的新包括小结形式新,思想新,问题新。所谓形式新,就是要区别于课堂讲授时的“标准”形式,让学生能感受到本章节内容就是一个线路分明的运行图。所谓思想新,是指在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再提高,再深化,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或向四周拓宽。这里的问题指的不是老调重说,而是多方位,多渠道去观察,去结合,达到一题多问,一题多答。
3、便
所谓便包括小结形式简便,记忆方便,应用顺便。简便的形式使人一目了然,简洁的符合语言使人记忆方便,线路分明,层次清晰使人应用顺便。
三、章节小结的形式
章节小结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可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采用不同形式。
1、口头式
口头式小结适合于内容较简单的章节,特别适合于每次授课后的结束语。它们帮助学生进行回顾、整理、对近期目标达到熟练、提高。
2、提纲式
这种方式适合于概念较多,各自内容关联不大,且既有理论推导,又有方法介绍的章节。它可通过口头提纲达到准确把握基本概念,清晰理论推导思想,灵活使用已知方法的目的。
3、框图式
框图式适合于方法介绍的章节。通过框图的表示,不但可以明确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可以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能力,对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一个有力的加强。
4、综合式
所谓综合式就是提纲式与框图式的一种综合,它适合于一般的章节,也是小结多用的一种方式,它不但具有提纲式和框图式的特点,而且给人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感觉。
四、章节小结的做法
作好章节小结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回忆、整理
回忆本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脑的综合整理,寻找小结的关键所在,是搞好章节小结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不但直接影响着小结本身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着小结所能产生的效果。是搞好小结的关键。
2、规划、设计
本小结的形式确定后,这些形式的框架是什么,怎样达到简洁、明了、自然、方便等目的,却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和精美的设计。什么内容放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出现,怎样表达内容间的相互关系等都要有一个具体的安排。
(1)、加工,书写
简洁的语言,新颖的框图,精美的书写是完成好小结所不可缺少的,它对于提高小结的可说性、实用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矫正、补漏
一个小结完成后,还应进行详细的矫正,认真的补漏,看看有无不明确的提法,看看有无遗漏的内容,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不尽如意。总的原则是:有错必改,有漏必补。作到态度上严肃认真。
五、章节小节应注意的问题
章节小结应注意:
1、严禁简单罗列
小结应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允许将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罗列。简单罗列不但达不到熟练提高,融汇贯通,应用自如的目的,还会使人觉得索然无味,枯燥无聊。
2、严禁过分简洁
简洁的小结应取决于主要内容的掌握,不顾小结的重点而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必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应该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与语言的统一。
3、严禁华而不实
小结首先要求实,所谓实,就是要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要真正达到小结的目的,使学生感受到小结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小结使人觉得可有可无,那就非常失败。所以,小结必须以实为本。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李士*,李俊,汉学教育学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同济大学*学系
高等汉学(上、下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方勤华
高中汉学教师*学生业素养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4】张守波
汉学教师教育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