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 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各镇(街、区)教办、市属各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机制的建立,促进师资均衡配臵,按照寿光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寿教字[2015]99号)及国家、省、潍坊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中小学教职工“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增强教师队伍内在活力。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优化配臵、科学规范、自主用人的原则;坚持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人事相宜、事职相符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平等自愿、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深化改革的内容
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县管教职工编制、人员经费、岗位设臵、交流轮岗,校管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奖惩的新机制,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全员岗位竞聘、交流轮岗制度。
三、人员范围和条件
全市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含2016年新招聘教师),按支教交流、直接聘用、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的顺序,采取逐级竞聘方式进行。2016年乡村学校新补充教师在城区优质学校顶岗实习一年后回签约乡村学校竞聘。
(一)竞聘的基本条件: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具有良好师德;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服从安排,完成岗位职责和任务;教师应具备相应及以上学段教师资格证(服务期未满的非师范类毕业生暂不作要求)。已聘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同一所义务教育学校连续任教超过两个聘期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应当通过跨校竞聘进行交流轮岗。
(二)直接聘用人员条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教师,处于孕期、哺乳期或因重大疾病(已在教育局请假备案)等特殊情况不宜交流的教师,经个人申请、校内公示后可直接聘用。
(三)支教人员条件:
1.市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年龄45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专科及以上学历,有二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寿光市级及以上业务称号,且年度考核成绩位次列所在学校前二分之一以内。特别优秀的(具有潍坊市级以上教学能手、特级教师荣誉称号者),可适当放宽年龄,最大不超过48周岁(196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同等情况下,具有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2.市属普通高中教师到渤海实验学校支教:支教教师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他条件同上。根据工作需要,镇(街、区)驻地学校也可参照市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条件选派教师到偏远农村学校支教。普通高中、镇(街、区)驻地学校选派支教教师原则上不得超过教职工总数的2%,支教教师纳入5%的跨校竞聘比例。
校长、副校长的聘任、交流由教育局按规定程序组织,鼓励教育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符合任职资格的人员参与交流、支教。
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特殊教育学校、文正教育集团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按岗位竞聘的有关要求搞好校内竞聘。
四、实施办法和程序
(一)岗位分配
市教育局组织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及2016-2017学年度在校生情况进行调研,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根据在校生数和班数、学校类别、地理位臵、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具体分配各单位聘用指标。
(二)岗位设臵
各学校根据本方案和教育局分配的岗位聘用指标,制定学校具体实施方案和岗位设臵方案,镇(街、区)学校的实施方案由镇(街、区)教办统一制定。学校岗位设臵应参照《山东省中小学岗 1
位设臵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鲁政办字[2016]56号),坚持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的原则,明确每一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岗位工作量等事项。岗位设臵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严格控制非教学岗位设臵比例(高中不超15%,初中不超12%,小学不超9%),并有效解决教职工的学科归位问题。
设臵岗位时,要为临近退休、患重大疾病、请产假等不参与交流轮岗的人员设臵适当的直聘岗位,降低岗位工作标准,相应低定岗位工作量,供他们选择或竞聘;同时,设臵不少于5%岗位用于流动教师跨校竞聘。流出教师人数超过教职工总数5%的超编学校,不再设臵跨校竞聘岗位。通过岗位设臵、交流轮岗等措施,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超过设岗比例上限的,逐步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内(高级设岗比例上限:高中30%、初中22%、小学12%;中级设岗比例上限:高中50%、初中50%、小学45%)。
各学校制定的实施方案和岗位设臵方案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审议,85%以上教师通过后一并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公示无异议报教育局批准后实施。各学校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和岗位设臵方案表决未达到85%同意的,需按规定程序重新修订表决,直至通过为止。
(三)个人申请
各类符合条件人员凭相关证明材料,分别向学校提交直接聘用申请、支教申请、校内竞聘申请和跨校竞聘申请,填写《寿光市教职工竞聘登记表》。申请支教和跨校竞聘的需经学校审核盖章。2016年乡村学校新补充教师直接向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提交岗位竞聘申请。
规定时间内无特殊原因不提交个人申请的,学校有权按拒聘或落聘情况处理。
(四)开展竞聘
1、支教竞聘。市教育局在距城区和镇(街、区)驻地较远或缺编、老龄化严重及条件相对艰苦的中小学校设臵部分支教岗位,按照城区学校教职工师资情况分配支教限额,依据个人申请、任教学科及资格条件确定支教人员及其支教学校。
2、直接聘用。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教师、因产假或重大疾病(已在教育局请假备案)等特殊情况不宜交流的教师,可直接安排或竞聘学校设臵的直聘岗位,经学校和教育局同意并公示后,签定聘用合同,合同聘用期限为1年,不再参与其他岗位竞聘。
符合直接聘用规定的教职工若不满意学校安排的岗位,也可参加竞聘上岗,空臵的直聘岗位可调整为竞聘岗位。
3、校内竞聘。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学校竞聘方案规定的程序,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逐级进行双向选择,自由竞聘。
中层干部由校长按规定程序聘任。教职工的竞聘以级部或部门为主,既要注重绩效考核成绩,又要注重工作实绩和业务能力,不能单纯依据民主评议结果。教学岗位首先聘用现任课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获得综合荣誉称号或教学能手层次较高、数量较多的教师以及在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必要时也可通过说课、试讲、答辩等形式确定聘用人员。学校财务人员(含生活管理员)实行聘期制,在同一个岗位任满一个聘期的必须进行工作岗位调整。
部门和教职工较多的学校可组织多轮双向选择,首轮竞聘建议不超过岗位总数的60%,要及时公布岗位聘任信息并协调级部和教研组,做到级部、学科间相对均衡。二轮竞聘时,要优先组织没有竞聘到岗位的2015年交流轮岗教师、三区支教教师及服务期未满的新任教师的竞聘。
各单位首先要完成规定的校内岗位竞聘任务,未完成的须从申请跨校竞聘人员中按需聘用。已确定支教岗位人员不得再参与校内竞聘。
4、跨校竞聘。学校校内竞聘落聘人员和主动申请跨校竞聘人员,根据全市流动教师岗位设臵,分批次向意向学校递交申请,参加跨校岗位竞聘。跨校竞聘由各市属学校、镇(街、区)教办聘用工作组织按各自制定的竞聘方案组织实施。跨校竞聘分三轮进行。首轮跨校竞聘分别在市属、本镇(街、区)同学段学校间进行;然后在市属、本镇(街、区)不同学段学校间进行,重点是初中超编教师向缺编小学流动;最后组织全市范围内跨校竞聘。未完成校内岗位竞聘任务、校内竞聘岗位有空岗不聘而申请跨校竞聘的,须经教育局同意,并只能参加最后一轮竞聘。
各单位跨校竞聘岗位不得设臵性别、年龄、荣誉称号等方面的限制,小学岗位原则上不限制专业;在符合岗位任职条件、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情况下,应优先聘用原任教学段较高或相同的教师,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年龄较大的教职工;幼儿园教师岗位首先聘用具备幼儿教师资格人员;对岗位只有1人竞聘,竞聘人又符合岗位基本任职条件的,聘任学校不得拒聘。
2016年乡村学校新补充教师按照双向选择和行政指派的方式确定顶岗实习学校。双选不成、无
需求计划学科等情况而无法确定实习单位的,由市教育局指定顶岗实习学校。
学校间借调交流人员自愿申请参加原学校或借入学校一方的校内竞聘。校内竞聘已聘用人员、支教人员不得再参与跨校竞聘。校内竞聘落聘人员原则上不得再参与本校流动岗位的竞聘。
(五)签订合同
各类聘用人员在聘用学校公示5日,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办理聘任手续。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结合本单位岗位工作实际,完善具体条款和内容,明确聘用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岗位工作量等事项。所有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工作应于每年9月1日前完成,按新聘用岗位办理人事调动手续。
(六)妥善化解待岗人员
经过多轮竞聘仍未上岗教职工由镇(街、区)教办或市属学校对其进行待岗培训,培训期满1个月,考核合格的,根据岗位空缺情况予以妥善安排;培训不合格的继续待岗,待岗期间不参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机制资金的分配,年度考核、师德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再享受评优树先、评聘高一级职称等待遇;未聘时间累计超过考核年度六个月以上的,不参加年度考核,不再享受正常增加薪级待遇等。培训期满12个月,经考核仍不能上岗的,按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解聘。待岗期间的培训费用由个人承担。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相关激励约束政策。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在评先树优、乡镇工作补贴以及支教年限的认定等方面仍按寿教字[2015]107号文件规定执行。支教教师的考核由接收单位管理考核,按支教教师人数80%的比例确定优秀等次人员,其中50%的人员占用原单位考核优秀指标,30%的人员占用支教单位考核优秀指标。职称评聘加分由各派出单位根据支教教师的师德表现、支教单位工作鉴定、年度考核等次及支教单位距城区距离等情况适当加分。支教教师在合同期内不得申请再次与其他单位交流。
(二)科学核定岗位工作量标准。中小学教师课时量标准,要综合考虑课程的难度、备课时间长短、作业批改量、教学班级和学生数量等因素确定,不同学科每周最低课时量,小学一般不低于12-18节、初中不低于10-16节、高中不低于10-14节。班主任工作量按教师标准课时量的一半计入。走教、任教多学科教师课时量应予以适当照顾。教师兼职管理工作的,课时量不得低于标准的三分之二。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和办法,进一步提高课时量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
(三)严格交流轮岗管理。支教交流时间一般不少于3年,支教交流聘用期满的教师可参加自由竞聘,支教期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可在支教学校或回原学校直接聘用工作岗位。支教期间的人事、工资关系不变,派出单位负责教师的职称(职务)评聘、岗位等级竞聘、工资发放等,接收单位负责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生活安排、日常考勤、工作考核、评先树优等工作。到乡村学校支教的城区学校教师在乡村学校评聘中、高级职称的,任满一个新的聘期(一般不少于3年)后,方可参加其他学校岗位竞聘。未满交流(支教)聘期的,原学校或其他学校不予聘任。对未能落实聘用岗位又不服从教育局调整岗位的,按规定及时办理相关减人手续,杜绝发生“吃空饷”等违规违纪问题。
(四)加强周转宿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新招聘教师和交流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新建、改建、租赁等方式,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教师宿舍,做到水电暖、降温设施齐全。临时不具备一厨一卫条件的,要建设较方便的公用厨房、洗浴室和厕所。有条件的单位要配备冰箱、洗衣机等生活设施。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情况,须与岗位需求信息一并公布,供教师竞聘时选择。
六、日程安排
(一)制定实施方案。4月至7月,深入学校调研,组织干部教师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结合师生摸底统计的数据分析,会同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制定实施方案,核定各学校的岗位指标,报相关部门备案。
(二)召开动员会议。8月上旬,召开全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各单位召开动员会议,并根据分配的指标制定岗位设臵方案和岗位竞聘方案,并报教育局批准实施。
(三)组织竞聘交流。8月上旬至8月底,各级各类学校按照规定的程序、日程开展校内直聘、支教竞聘、跨校竞聘,完成人员调整。相关材料报教育局备案。
(四)办理相关手续。9月份做好流动人员编制、工资关系转移和职称待遇的落实等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的领
导与管理。教育局成立“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工作的推进实施。各单位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优秀教职工代表为成员的 “教职工竞聘工作领导小组”,一般为7-9人(单数),负责本单位岗位竞聘的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争议调解小组,负责处理在岗位竞聘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原则上由工会委员和教代会主席团成员组成,与竞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不重复。
(二)加强宣传,周密部署。深入推进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是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推动我市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开好全体教职工大会,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政策知晓率达100%;要教育引导教师消除思想顾虑,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竞聘工作方案。同时,要安排好交流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及早适应新单位的工作和环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三)坚持原则,加强考核。在岗位竞聘实施过程中,要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要实事求是,公正公开,以人为本,坚决杜绝私下承诺、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得漏报、瞒报、虚报应交流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阻挠交流教师的调动、任职、聘用聘任手续的办理。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拒不执行竞聘交流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严格执行竞聘工作公示制度,学校岗位设臵方案、竞聘方案、竞聘结果等必须在单位醒目位臵进行公示。将教师竞聘交流工作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对各单位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体系,加强过程督查,并把督查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附件:1.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日程安排表 2.学校岗位分配及跨校竞聘岗位设臵情况一览表 3.学校教职工岗位设臵方案(模板)4.2016年支教岗位设臵一览表
5.2016年乡村学校新补充教师顶岗实习分配一览表 6.学校跨校竞聘岗位设臵情况一览表 7.学校教职工岗位设臵情况统计表 8.寿光市教职工竞聘登记表
9.2016年跨校竞聘(支教)教师统计表 10.学校教职工聘用岗位变动情况一览表 11.教职工岗位聘用花名册 12.待岗教职工统计表
寿光市教育局 2016年7月14日
第二篇:中小学县管校聘实施方案
昌邑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潍坊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潍办发[2014]33号),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昌邑市教育局等4部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昌教字[2015]43号)及国家、山东省和潍坊市相关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市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中小学教职工“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增强教师队伍内在活力。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科学规范、自主用人的原则,坚持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人事相宜、事职相符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平等自愿、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人员范围和条件 竞聘上岗:全市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含2015年新分配教师)。
交流轮岗:已聘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超过2个聘期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应当交流轮岗,未满2个聘期的教师申请跨校竞聘的需经教育局同意。其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教师,处于孕期、哺乳期或因重大疾病(已在教育局请假备案)等特殊情况不宜交流的教师,经个人申请、校内公示、教育局同意后,可不参与交流;新录用教师聘用合同期内不参与交流。
支教交流: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年龄45岁以下,专科及以上学历,有助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县级以上综合荣誉称号。
校长的聘任、交流由教育局按规定程序组织,鼓励教育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符合任职资格的人员参与交流、支教。
三、实施办法和程序
(一)岗位分配
市教育局组织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及2015-2016学在校生情况进行调研,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根据在校生数和班数、学校类别、地理位置、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具体分配各单位聘用指标。
(二)岗位设置 学校根据《昌邑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和教育局分配的岗位聘用指标,制定学校具体实施方案和岗位设置方案,经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审议,85%以上教师通过后一并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公示无异议报教育局批准后实施。
学校岗位设置应参照《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坚持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的原则,明确每一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岗位工作量等事项。设置岗位时,要为临近退休、患重大疾病、请产假等不参与交流轮岗的人员设置适当的直聘岗位,降低岗位工作标准,相应低定岗位工作量,供他们选择或竞聘;同时,设置不少于5%岗位(一般为紧缺学科教师岗位)用于流动教师跨校竞聘。
各学校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和岗位设置方案表决未达到85%同意的,需按规定程序重新修订表决,直至通过为止。镇街区学校再次表决仍未通过的,由镇街区教育办修订并组织辖区内学校教职工代表审议表决。
(三)个人申请
各类符合条件人员凭相关证明材料,分别向学校提交直接聘用申请、支教申请、校内竞聘申请和跨校竞聘申请,填写《昌邑市教职工竞聘登记表》,申请支教和跨校竞聘的需经学校审核盖章。
规定时间内无特殊原因不提交个人申请的,学校有权按拒聘或落聘情况处理。
(四)开展竞聘
1、直接聘用
直接聘用指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教师、因产假或重大疾病(已在教育局请假备案)等特殊情况不宜交流的教师,可直接安排或竞聘学校设置的直聘岗位,经学校和教育局同意并公示后,签定聘用合同,合同聘用期限为一年,不再参与其他岗位竞聘。
符合直接聘用规定的教职工若不满意学校安排的岗位,也可参加竞聘上岗,因此空置的直聘岗位可进行调整,鼓励年龄结构偏大的学校老教师到本镇域内其他学校竞聘。
2、支教竞聘
市教育局在距城区和镇街区驻地较远或缺编、老龄化严重及条件艰苦的中小学设置部分支教岗位(占用5%跨校竞聘岗位),按照城区学校教职工师资情况分配支教限额,由城区学校负责与支教学校协商,依据个人申请、任教学科及资格条件确定支教人员及其支教学校。在分配限额内,经学校同意,城区学校教职工也可自由参加意向支教学校的竞聘,支教学校要及时通知支教教师竞聘事宜,按学校竞聘方案组织竞聘。
支教竞聘期满未落实的支教岗位转为跨校竞聘岗位,不再作为支教岗位对待。
3、校内竞聘 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学校竞聘方案规定的程序,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逐级进行双向选择,自由竞聘。
副校长的聘任按《昌邑市中小学校长聘任期满续聘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中层干部由校长按规定程序聘任。
教职工的竞聘以级部或部门为主,已实行绩效考核的可参考绩效考核成绩,未实行绩效考核的要注重工作实绩和业务能力,不能单纯依靠民主评议结果。教学岗位首先聘用现任课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获得综合荣誉称号或教学能手层次较高、数量较多的教师以及在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部门和教职工较多的学校可组织多轮双向选择,首轮竞聘建议不超过岗位总数的60%,要及时公布岗位聘任信息并协调级部和教研组,做到级部、学科间相对均衡。二轮竞聘时,要优先组织没有竞聘到岗位的任教不足2 个聘期的教师竞聘。
各单位首先要完成规定的校内岗位竞聘任务,未完成的须从申请跨校竞聘人员中按需聘用。已确定支教岗位人员不得再参与校内竞聘。
4、跨校竞聘
学校校内竞聘落聘人员和主动申请跨校竞聘人员,根据全市流动教师岗位设置,分批次向意向学校递交申请,参加跨校岗位竞聘。跨校竞聘由学校(镇街区教育办)聘用工作组织按各自制定的竞聘方案组织实施。首轮跨校竞聘分别在市直、乡镇同类学校间进行(镇街区学校教师跨校竞聘首先在本镇街区内进行),然后组织全市范围内跨校竞聘。未完成校内岗位竞聘任务、校内竞聘岗位有空岗不聘而申请跨校竞聘的,须经教育局同意,并参加最后一轮竞聘。
各单位跨校竞聘岗位不得设置性别、年龄、荣誉称号等方面的限制,小学岗位原则上不限制专业;在符合岗位任职条件、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情况下,应优先聘用原任教学段较高或相同的教师,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年龄较大的教职工;幼儿园教师岗位首先聘用具备幼儿教师资格人员;对岗位只有1人竞聘,竞聘人又符合岗位基本任职条件的,聘任学校不得拒聘。
学校间借调交流人员自愿申请参加原学校或借调学校一方的校内竞聘,借调到教育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教师不参加学校岗位竞聘。校内竞聘聘用人员、支教人员不得再参与跨校竞聘。校内竞聘落聘人员原则上不得再参与本校流动岗位的竞聘。
根据学校竞聘上岗和实际在校生情况,教育局进行适当的教师调配,或在特别偏远或条件特别艰苦的中小学设置部分中、高级特设岗位,供超岗学校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竞聘。
(五)签订合同
各类聘用人员在聘用学校公示5日,公示期满无异议办理聘任手续。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结合本单位岗位工作实际,完善具体条款和内容,明确聘用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岗位工作量等事项。
所有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工作应于每年9月1日前完成,按新聘用岗位办理人事调动手续。对未能落实聘用岗位又不服从教育局调整岗位的,按规定及时办理相关减人手续,杜绝发生“吃空饷”等违规违纪问题。
四、保障政策和措施
(一)健全流动激励政策。城区学校推荐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仍按昌政办发[2010]51号文件规定享受相应的职称评聘加分政策;交流轮岗教师按规定享受聘用单位乡镇工作人员补贴待遇;在偏远农村学校特设部分中、高级岗位,供支教教师评聘;深化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在绩效工资总额内单独设立交流教师补贴项目,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二)落实相关规定待遇。切实保证乡镇工作人员补贴政策、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机制、奖励性绩效工资等落实到位;申报评审高级、正高级教师职称和评选市级以上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必须有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对到偏远学校支教的教师,加大考核、评优、培训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力度。
(三)加强周转宿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新分配教师和交流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严格按照昌邑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单身教师食宿管理的实施办法》文件要求,全面推进镇街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情况,须与岗位需求信息一并公布,供教师竞聘时选择。鼓励当地政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
(四)严格交流轮岗管理。支教交流时间一般不少于3年,支教交流聘用期满的教师可参加自由竞聘,支教期间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可在支教学校或回原学校直接聘用工作岗位;未满交流聘期的,原学校或其他学校不予聘任。对未能落实聘用岗位又不服从教育局调整岗位的,按规定及时办理相关减人手续,杜绝发生“吃空饷”等违规违纪问题。
五、工作安排和要求
(一)时间安排:
5月至6月,深入学校调研,组织教师座谈会,会同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制定实施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7月15日前,完成学校下学期在校生预测,教育局分配学校聘用岗位指标;8月10日前,各学校根据教育局分配的指标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竞聘方案报教育局批准;8月11日前,教育局公布跨校竞聘岗位和支教岗位,学校公布岗位设置方案。
8月15日前,完成校内直聘和支教交流竞聘;8月18日前,各单位完成校内竞聘,确定跨校竞聘岗位及人员;8月25日前,全市范围内开展跨校岗位竞聘,完成人员调整。8月底前,签订聘用合同,做好流动人员编制、工资关系转移和职称待遇的落实。
9月至2016年7月,实施县管校聘试点的各项机制,定期督查,推动工作落实。
(二)相关要求:
1、学校要建立由党、政、工和教职工代表组成的“教职工竞聘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责组织本校教职工竞聘方案的拟定、实施等工作;同时,领导小组下设争议调解小组,负责处理在岗位竞聘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镇街区学校以中心校为单位统一组织方案的制定和审议、学校岗位设置、受理个人申请、开展竞聘上岗。
2、各学校要召开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使政策知晓率达100%。严格执行竞聘工作公示制度,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竞聘方案、竞聘结果、竞聘组织成员名单等必须在单位显眼位置进行公示。
3、在岗位竞聘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杜绝暗箱操作行为,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学校应按时上报各类岗位聘任结果材料,包括:“竞聘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和“争议调解小组”名单、学校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和岗位设置方案、《昌邑市教职工竞聘登记表》、《学校教职工岗位聘用花名册》(以上材料同时提交电子文档)和工作总结等。
附件:
1、昌邑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
2、昌邑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日程安排表
3、学校师生情况统计表
4、学校教职工岗位设置方案
5、学校流动岗位设置情况一览表
6、昌邑市教职工竞聘登记表
7、教职工岗位聘用花名册
昌邑市市教育局 2015年6月30日 附件1
昌邑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组 长:赵赞江
副组长:张铭华 王亿东 陈建胜 董方强 汲崇昌 郭培虎 李克顺 李晓宁 赵秀华
成 员:徐金波 齐延飞 高鸿谦 董伟民 李艳艳 王军芳 付秀英 李津 邢梅霞 王占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科,高鸿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三篇:推进教师区管校聘方案及征求意见
推进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征求意见表
学
校
意
见
或
建
议
1、编制的设置应该是按照学校的班级进行设置,而不光是人数,我们寄宿制农村小学的教师编制同样应该考虑到后勤编制。例如后勤主任,后勤事务长等岗位。
2、核定的岗位设置内,按照学校教师人员结构、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和任务需要等情况,学校岗位设置应该具体到每个岗位,例如:学校一共多少个班,语文教师几人,数学几人,英语几人,科学、品德、体育等各个学科是否设置专职教师,管理岗位需要几人等都应该公示后上报上级部门。
3、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内科学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确定本校教职工工作岗位,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任职条件及工作量等事项,经校内公示后,并让教师进行岗位报名,学校根据报名情况公示并择优录取。
4、学校公布所需岗位名称、数量、条件和职责,教师首先须在学校内竞聘上岗,学校内竞聘结束后,上报镇进行公布学校的空缺岗位,对于本校经过竞聘后仍未上岗的教师,上报上级部门,参加全镇的岗位竞聘工作,对近三年内将要退休人员,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教师及患重大疾病的教师,原则上在原聘用学校续聘。但是要注明情况,并放在岗位以外。
5、学校不同岗位(行政岗位、教师岗位、教辅岗位、工勤岗位)的分类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重点向教学一线倾斜,在全镇范围规定出岗位绩效的大概范围。分教学岗位、管理岗位、教辅岗位、后勤岗位设置不同岗位系数,按照“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按新聘岗位有关规定确定工资待遇。b6、对能力水平与所聘岗位任职条件不匹配,不能胜任岗位职责的教师,予以解聘或转岗。对通过竞聘未上岗且不服从组织统筹调剂、上考核不合格等人员安排待岗培训,待岗培训期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待岗培训期内,只发放基本工资和50%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待岗教师的人员预算内奖励性绩效工资经费由学校按照“优绩优酬”的原则,按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统筹分配。对于不同意调整其工作岗位、调整到新工作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待岗培训时间满12个月仍未聘等人员,可予以解聘。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再从事教学工作岗位,解除教育工作。
7、健全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机制。采取多种交流形式,学校优秀教师在镇内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双向流动。镇内的教师轮岗应该实施优秀教师支援农村小学,农村小学薄弱教师应该到镇内进行岗位培训,在镇内培训一年后在返回原校应聘。
第四篇:关于推进全中小学教师管校聘
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根据《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粤教师〔2017〕13号),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师统筹管理,促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我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县域内基础教育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资源使用效益为核心,坚持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面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域内教师队伍统筹管理,切实解决教师交流轮岗和聘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充分调动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实施,把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教师聘用、学校治理结构改革等协同配套、统筹实施、稳步推进,促进县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活力。突出基层学校校长、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校长、教师意见,切实考虑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切实维护教师权益,充分调动校长教师的积极性。
(三)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打破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引导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并使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同时,对“县管校聘”推进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环境变化、社会需求和教师意见,及时调整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措施。
(四)坚持公平公正,和谐稳定。要依法依规公开实施办法,规范操作程序,严肃纪律,强化监督,确保公平公正,维护稳定。
三、实施范围
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职学校,下同)在编在岗教职工。
四、改革措施
(一)完善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管理机制。机构编制部门牵头,会同教育行政和财政部门加强编制的总量管理,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并依据区域内教育发展、布局调整、师生数量和结构变化等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教职工编制总量进行核定和管理。
1.科学核定编制。机构编制部门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建立“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管理机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会同教育行政和财政部门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班额、生源(含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情况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定期核定中小学编制。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按照教职员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员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原则上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总额每年核定一次,如遇特殊情况需临时增加调整次数,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共同研究决定。
2.统筹使用编制。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按照班额、生源以及师资结构等情况,统筹提出各学校教职员编制的分配方案以及动态调整意见,报同级机构编制和财政部门备案后实施。严格执行校长教师实名制管理,区域内人员编制动态调整后,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两个月内完成调整人员有关手续的变更。
3.实施“退补平衡”。机制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时确定每年用编进人计划总量,及时确定中小学教职员编制使用计划,保证专任教师“退补平衡”。凡自然减员空出的编制,优先用于补充专任教师,重点补充紧缺学段或学科所需教师,确保县域内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服务相结合,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二)完善中小学教职员岗位设置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进一步健全中小学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
1.核定岗位总量。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省制定的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和县域内中小学校编制总量,核定县域内中小学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总量,实行总量控制,并根据学校编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岗位数量,适当提高评聘矛盾突出的中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各地可结合实际,采取区分学段、打包核定的办法,将县域内同类型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进行整合,统一核定县域内不同类型高中(完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高、中、初级岗位总量,打破岗位资源校际壁垒,实行县域内、学区(乡镇)内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2.统筹岗位分配。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按照学校规模、班额、师资结构、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和创办特色学校需要等情况,将岗位具体分配到各学校,报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后实施。
3.优先分配岗位。在调整分配学校专业技术岗位时,一是向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适当增加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可在规定的比例上限内上浮2%。二是从核定的岗位数中划出一定数量,用于对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实行集中调控和管理,优先满足校长和骨干教师交流工作需要,优先解决高职低聘和超岗问题。三是打通高级职称岗位晋升通道,调动教师奋发进取的积极性。
(三)完善岗位聘用管理制度。学校要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聘用合同管理,依法依规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推行竞聘上岗制度,教师首先在学校内竞聘,如在校内竞聘时落聘,可在县域内跨校评聘;对于经过二轮竞聘后仍未上岗的教师,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进行统筹调剂安排工作岗位。对通过竞聘未上岗和不服从组织统筹调剂等人员安排待岗培训,待岗培训期不超过12个月。待岗培训期内,按基本工资和50%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发给生活费,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等。
加强对教师聘用后的工作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核心,制定不同工作岗位的分类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不断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突出考核教师师德表现、工作绩效和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资格注册、薪酬分配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聘期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工资分配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聘期考核中工作表现和业绩优秀的教师允许越级竞聘。能力水平与所聘岗位任职条件不匹配,不能胜任岗位职责的教师,予以低聘或转聘到其他岗位。考核评定为不合格的,当年不得评先评优,并予以低聘或转岗到其他岗位,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等。低聘或转聘岗位的教师,按照“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以新聘岗位按规定确定工资待遇。不断完善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激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活力。
(四)完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师编制和实际需求,制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适应性的方案并并组织实施。重点考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和从教潜能。考试科目设置和内容要突出岗位特点和职业适应性,探索采取面试+笔试、实操+面试、直接面试+考核聘用等方法,增强教师招聘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为加快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对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特级教师和省、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等高层次专业人才,可采取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聘用,打通吸纳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的“绿色通道”。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
(五)完善中小学教师均衡配置机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通过多种交流轮岗形式,逐步实现学校之间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中高级教师职称比例和骨干教师比例大体相当,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强对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管理、服务和保障,为交流校长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对因工作需要到市外支教的教师、到市内农村学校支教的城区教师实行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或给予相应补贴,积极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缩小城乡、校际间教师队伍水平差距。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统一标准、统一招聘、统筹调配临聘教师,所需人员经费由本级财政核拨,参照当地政府后勤人员的经费标准执行。学校购买人力资源服务,通过劳务中介服务机构派遣用工形式,解决教育服务人员。严禁“有编不补”,严禁中小学自行招聘临聘教师。注重发挥退休优秀教师的作用,支持鼓励身体健康、近期退休的优秀教师支教讲学,保障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六)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一是推进开展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对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依照规定调整出教师岗位,不得从事教学工作。二是严格师德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有严重失德行为、社会影响恶劣或违法乱纪的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解聘等。三是教师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应按照规定调整其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岗位,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同意变更工作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到新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的,学校可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可以不与其续订聘用合同,或按聘用合同约定处理。
(七)完善教职员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学校制定的教职员竞聘方案、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和绩效工资、班主任津贴等资金分配制度,应充分征求学校教职工的意见,并经教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涉及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岗位竞聘等重要信息应予公开,对聘任和考核结果,须公示7个工作日以上,充分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教职工维权服务机制,学校要建立教职工申诉制度,建立健全人事争议预防和协调解决机制,按照规定设立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让教职工有充分、畅通的诉求渠道。对学校违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管理行为,坚决予以纠正。依法依规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政策,确保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并依法维护教师休假、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等权利,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五、实施步骤
我市“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制定出台市《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2018年6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编制部门确定编制总量,人社部门核定岗位总量,确定岗位结构比例。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制定和完善校长教师管理、交流轮岗、退出等配套文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组织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实施,同步推进。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10月,对改革推进情况进行总结。对于需要完善的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制定补充办法的要制定补充办法。对于好的经验和做法要组织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对于未按规定落实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的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顺利实施,实现师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改革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把这项改革抓实抓好。
(二)加强组织领导。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行市级统筹、以区(县级市)为主的工作机制。根据省的要求,由市政府牵头建立健全市推进改革协调机制。各区(县级市)要加强组织领导,相应建立健全市推进改革协调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的工作实施方案,保障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稳妥、规范、有序推行。
(三)加强协调配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涉及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作为,协同推进。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教职工编制的核定和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学校各类岗位设置的总量进行核定,建立健全教职工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教职工统筹调配和管理,指导学校具体做好教职工的日常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本级学校教师的工资、国家和省规定的相关待遇;学校负责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方案,做好教师的聘用和日常管理、工作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等工作。
(四)维护安全稳定。在改革过程中,各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正面引导,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要提早研判,做好防控预案和应急预案,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请及时向市教育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馈。
茂名市教育局
茂名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茂名市财政局
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五篇:区管校聘实施方案(范文)
奎文区XXX小学2018-2019学年
教职工岗位竞聘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学校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科学分类管理科学化机制,使我校教师结构与教学岗位达到最合理的配置,最大限度的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鲁政办字〔2016〕56号)、《潍坊市教育局、潍坊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潍坊市财政局、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潍教字〔2017〕19号)、《关于印发潍坊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底线清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学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全面依法自主办学。
二、竞聘原则
1.责权利一致原则,实现岗位职责与权利对等一致的目标。2.双向选择原则。聘任遵循学校和教职工“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学校可以聘任或不聘任,教职工可以应聘或拒聘。
3.按需设岗原则。根据区教育局人事部门核定的编制限额,— 1 — 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按岗聘任,按岗定责,按责考核,保证重点,充实教学一线。
4.优化组合原则。坚持合理组合、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益,岗位竞聘要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优化。
5.公正公开原则。方案经教代会通过,教师委员会全程监督,公开编制、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聘任条件、聘任程序、聘任结果,对申报岗位人员择优聘任。
6.统筹兼顾原则。既任用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又重视培养使用青年教师,同时维护老年教师的权益。对一年内退休的老教师、孕产哺乳女职工、长期病假等特殊情况,落实上级相关政策,对落聘人员支持关怀待岗培训。
7.循序渐进原则。先管理育人、再教书育人、后服务育人。
三、竞聘范围
学校全体在编(未正式提前离岗和退休)教职工和区聘教师(不含组织批准的借调人员)。采取支教交流、校内直聘、校内竞聘、集团(共同体)内跨校交流的形式进行。
四、岗位竞聘条件
1.承认学校章程、熟知规划、信奉学校办学理念及行动纲领,熟知学校课程改革目标思路,服从学校岗位调剂。
2.无安全责任事故,师德合格、无体罚变相体罚现象。3.能履行岗位职责。对上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先聘用。
— 2 — 参加交流竞聘人员的基本条件包括:
1.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具有良好师德;
2.身心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服从安排,完成岗位职责和任务;
3.竞聘教学岗位的须具备与竞聘岗位相应及以上学段教师资格。
(一)支教交流
我校支教对口交流发展提升校是奎文区孙家小学,本支教按计划1人。
在具备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67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我校任职教师;
(2)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二级教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具有奎文区区级以上业务荣誉称号,近三年在教学一线工作且各考核等次均为合格以上。
(二)直聘
我校直聘人员共7人。符合下列条件的教师,本人可申请直接聘用:
1.2019年07月前退休的教师(3人);
2.处于孕期(1人)、产假(1人)、哺乳期(2人)的教师; 3.因重大疾病(以教育局备案为准)等其他特殊情况不宜交流的教师。
(三)集团内交流
我校对口跨校交流学校是潍坊市育才学校,本跨校竞聘按计划3人。
五、岗位设置及聘期
(一)岗位分配
教育局根据2017-2018学在校生情况,按照“总量控制、区域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核定学校岗位数额。教育局核定岗位数61个,我校拟设置岗位64个。
1.校级管理人员共1人。
校长1人,学科课时1—2节,加管理育人课时16节。2.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共63人。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岗位共43人,每人总课时量7-17节。(1)语文21人。每人工作量为一个班语文担任班主任工作兼其他学科、两个班语文兼其他学科、一个班语文兼其他学校管理育人课时。
(2)数学15人。两个班数学担任班主任兼其他学科、三个班数学、两个班数学兼其他管理育人课时、一个班数学兼其他学科及管理育人课时、一个班数学兼学校管理育人课时。
(3)英语7人。四个班英语担任班主任、三个班英语担任班主任、四个班英语、三个班英语兼管理育人课时。
3.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岗位共12人。
— 4 — 音乐3人、体育5人、美术3人、信息技术1人,每人学科及育人课时8--18节。
4.其他学科(品社、安全、环境、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教学及育人岗位共6人,每人总课时量(课时量+管理育人课时/服务育人课时)约16-18节。
5.学科教师兼职中层管理岗位的,每人总课时量14-18节(具体工作岗位及工作量以《职工岗位及课时工作量设置实施方案》为准)。
6.工勤、教辅岗共2人。
维修1人,无教师资格证,主要负责学校水电暖、桌椅板凳、门窗维修、执勤及其他临时性、应急性任务。核定工作量12节。
文书、档案及学籍管理员1人,主要负责学籍管理及文书、档案管理。核定工作量16节。
(二)岗位聘期 聘期1年。
六、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根据学校公示职责为准。
七、岗位考核
根据奎文区XXX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出勤、工作量、教学工作、师德的单项考核和教师、中层的综合考核。
八、竞聘程序
(一)个人申请
符合条件人员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奎文区教职工交流竞聘登记表》。申请支教交流、集团(共同体)内跨校竞聘的需经学校审核盖章。
1.自愿申报班主任工作的优先聘任;
2.退休前两年,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优先聘任;
3.不服从学校安排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视为本人主动放弃本内一切评优树先及职称评聘等资格。
4.不服从学校安排不担任中层管理工作的,视为本人主动放弃本内一切评优树先及职称评聘等资格。
5.实施过程中,已经确定聘用岗位的人员不能再参加此后的岗位直聘或竞聘。在规定时间内无特殊原因不提交个人申请的,学校有权按拒聘或落聘情况处理。
(二)组织支教交流竞聘
根据教育局分配的支教指标,组织教职工参加对口提升校的支教岗位竞聘。提升校向其对口支教非提升校派出对等数额的教师进行交流。
(三)组织校内直聘
符合直聘条件的教职工,根据个人申请,经学校和教育局批准并公示后,签定聘用合同,合同聘用期限为1年。不愿应聘校内直聘岗位的,可申请参加校内竞聘。
(四)组织校内竞聘
校内竞聘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逐级进行双向选择,自由竞聘。其中,中层干部由校长按规定程序聘任;教职工的竞聘以部门为主,由中层干部与教师实行双向选择。
教学岗位首先聘用现任课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获得综合荣誉称号或教学能手层次较高、数量较多的教师以及在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在符合岗位任职条件、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情况下,优先聘用原任教学段较高或相同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年龄较大的教职工。
(五)组织集团(共同体)内跨校竞聘
集团(共同体)内跨校竞聘由各教育集团(共同体)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按各自制定的竞聘方案组织实施。参加竞聘人员,根据集团(共同体)内其他学校跨校竞聘岗位设置及方案要求,向意向学校递交申请,参加跨校竞聘。
集团(共同体)内跨校竞聘分两轮进行。首轮竞聘在集团(共同体)内同学段学校间进行;第二轮在集团(共同体)内不同学段学校间进行。
集团(共同体)内跨校交流结束后,区教育局汇总、公布全区所有学校的空岗指标,未竞聘到岗位人员可根据空岗情况自愿报名,空岗学校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录用人员。
(六)签订合同
— 7 — 学校根据岗位工作实际,制定岗位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岗位工作量等事项。各类聘用人员名单在学校公示栏公示5日,无异议后办理聘任手续。
(七)待岗人员安置
经过多轮竞聘仍未上岗教职工,由教育局统一安置,跟岗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不多于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根据学校岗位空缺情况予以安排,参照设岗要求和教师意愿,可以签订转岗或低聘合同;考核不合格的继续安排培训。待岗人员不参与本奖励性绩效工资、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机制资金的分配,考核、师德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不能享受评优树先、评聘高一级职称等待遇。未聘时间累计超过考核6个月以上的,不参加考核,不享受正常增加薪级待遇。培训期满12个月,经考核仍不合格的,按相关规定和程序予以解聘。
九、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区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成立由校级领导、优秀教职工代表组成的“教职工竞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校长、分管副校长、各科室主任。
(二)加强宣传,周密部署
开好全体教职工大会,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政策知晓率达100%;引导教师消除思想顾虑,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教
— 8 — 职工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竞聘工作方案。
(三)坚持原则,加强考核
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实事求是,公正公开,以人为本,坚决杜绝私下承诺、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竞聘工作公示制度,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竞聘方案、竞聘结果等在单位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四)科学核定岗位工作量标准。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本人未选择在55周岁退休的,必须按要求完成规定的岗位职责和满工作量,并签署承诺、进行公示。
奎文区XXX小学
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