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河北省饶阳县 北韩村小学 李慎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如火如荼的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创造适合孩子们充分发挥的环境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任务。
关键词:观念、素质、方法、活动、课程标准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如火如荼的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创造适合孩子们充分发挥的环境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任务。关键词:观念、素质、方法、课程标准、活动
当前,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又一重大变革,课程改革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搞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教师应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例如,把算式(78+22)÷(39-34)读作“78与22的和除以39与34的差,求商是多少”。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4.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5.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各门学科又怎么渗透呢?这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①注重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③注重“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①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②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③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④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例如:①留心观察学校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写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文章或小评论;②利用黑板报、壁报、画廊、宣传栏等,搞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③利用小记者、小编辑,充分发挥课间一分钟新闻的作用;④利用升降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⑤张贴名人画像、名言、宣传标语、举办各种展览;⑥开展使用礼貌用语,净化学校教育环境。(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深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国情,了解工农业生产、科技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腾飞的大量的社会信息。(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那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五、开展课外活动
从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单靠课堂教学一种渠道,难以完成教育、教学和培养的任务,与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的要求很不适应。特别是随着社会信息化、学习化的发展,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进行素质教育而言,两者缺一不可。课外活动决非可有可无,也不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延伸”,而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各学科教材特点,各年级学生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已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在继续推行,而且在卓有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我们的素质教育会不断碰到新的问题,只有在新问题的指引下去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得以完善。
第二篇:《无锡市初中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序
《无锡市初中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序
《无锡市初中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序
欣闻《初中教学研究》付梓在即,感到十分高兴。特别是前两天看了书稿清样,虽然装帧简单,编排朴素,但是所有这些文章,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紧扣课程改革,突出创新意识,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我们进一步搞好初中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
年来,我们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初中素质教育的勃勃生机也开始逐渐呈现。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持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涌现出来,许多重大的课题急需研究和解决。就教育观念而言,初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均衡发展的观念尚未完全确立;就教育投入而言,投入总量的不足和投入结构的失衡,扩大了校际差距,形成了一批相对的“新薄弱学校”;就教学模式而言,教学改革缺少有效的保障措施,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学理念、方法相对滞后,素质教育得不到深入推进。初中阶段,不论是从心理生理的角度,还是从学习生活的角度,都是学生成人和成才的关键时期,如何全面加强初中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捧着这一沓沉甸甸的书稿,我心中有着无限的宽慰,不管结果如何,不论成效怎样,这本书中的这些文章,至少说明了我们正在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探索。我想,只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本着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态度,都能满怀着激情和对教育的热爱,则不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克服,不论多么艰巨的任务,我们也一定能够完成。值此书稿付印之际,希望大家一起为之鼓舞,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要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观念上下功夫。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少数学生,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教育价值观问题。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该是“笑纳全体”,因为所有的学生,不管他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都应该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给所有学生以最合适的教育,使他们都能够通过我们的教育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锻炼能力,这是我们的责任;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爱与关怀中健康成长,成为个性突出、知识全面、品格健全、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要在全面加强学校德育渗透上下功夫。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不管你是哪一门课的任课老师,都不应该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德育熏陶者和品德开发者的责任。要全面拓宽思路,创新德育方法,把德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要通过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的校园,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富有特色的校园德育环境。要始终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使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要在全面提高课堂教育水平上下功夫。课堂是一个大舞台。是我们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很多问题,首先会在课堂上被反映出来;推进素质教育的许多好的做法,首先会在课堂上被创造出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冲突和斗争,首先是在课堂上被生动的演绎。要把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我们最熟悉的课堂教学中来,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极大地解放出来。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新突破,实现教学方式的新突破,实现教学时间的新突破,把目光和目标锁定在学生的长远发展和长期进步上,使每一个45分钟都沉淀下45天乃至45年的意义。
4、要在全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要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素质良好、结构合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师队伍。要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塑新时代的教师职业形象,建立新时期的师生互动关系,构建全新的教师队伍奉献精神、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体系,使教师真正做到用爱心培育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在校园里筑起一道师德的人格长城。
第三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第四篇: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陈丹丹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再延续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模式,而应创造性地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这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更是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对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大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课程标准界限逐渐模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被逐渐淡化,已不再是强制性的统一考试,这一度使大学英语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甚至有人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已没有存在的必要。笔者认为,现代社会不但需要大学英语教学,而且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20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语言共核为内容,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而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这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实践运用能力,还需要具备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因此,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P.1)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学习英语语言的基础课,而且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笔者认为,应将素质教育贯彻到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在帮助学生完成高层次英语知识积累的同时,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各种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教育,除教书之外,更重要在于育人。
一.贯彻思想品德教育
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播,却忽视了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脆弱,没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内涵深刻,启人深思,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教材所营造的人文生态环境,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八单元“Love and Friendship”中谈到了亲情、友情、爱情,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教育学生们关心父母,尊敬他人,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再如,世界面临的三大危机使得学生正在学习的第三册第一单元“Caring for Our Earth”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笔者结合实际设计课程内容,并布置学生们就当前的环境问题设计制作PPT文件,上课时进行演示。在这一任务中,同学们广泛搜集资料,深入探讨问题。资料之丰富、视角之独特让笔者称奇。之后,同学们自发地在校园里组织了“保护珍稀动物 拯救地球母亲”的签名活动,希望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学生们真正把世界和自己紧密地联系起来,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意识。
基金项目: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子课题(高教司函[2006]78号)作者简介:陈丹丹(1977-),女,江苏扬州,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厚德载物”,是亘古不变的人生信条。在教学中贯彻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使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师应利用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前沿阵地,为社会培养输送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综合能力
上海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在高等大学外语教学研讨会上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已进入了后大学英语教学时期,教师的角色、任务有所不同;大学英语应逐步重视隐性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孕育着无限潜能。如果教师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则不仅有利于其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其立足于社会后的持续性发展。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改进授课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例如,通过介绍人类记忆的基本规律,讲解单词的构成特点,示范实用性的记忆技巧等来培养学生科学记忆的能力;利用阅读材料的篇章分析,类似题材的模拟写作等来加强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运用课堂讨论、分角色对话演练、即时演讲等培养学生的听说及交际能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四年的学习无法给予学生一生所需的知识,那需要学生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构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协助者,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中心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指导性、激励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问题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自己完整的人格。当学生们成功地具备学习自主性时,他们不仅成为了更加优秀的学习者,而且也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生活理念里,人才的素质大大提高。
大学英语不再是简单的学科教学,应着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性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让大学英语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提高人文素质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是一门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大学英语教学蕴涵着大量的母语和目的语文化信息的导入,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改变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大学英语是西方文化的综合体现,大学英语教学是对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和交流习惯的接触和学习。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大文化内容的导入。在讲解课文前,播放与课文有关的声像文件;介绍文章所涉及的西方重大历史事件;选择性地介绍圣经故事、名人轶事,使学生熟悉西方的人文传统和价值观念;剪辑一些体现西方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影片给学生观赏,同时给予适当的讲解,向学生展现西方丰富的生活画卷。这些做法不仅让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理解其思维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交际能力。
然而,在注重目的语文化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母语文化,否则,会导致部分学生汉语语言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的下降,导致中国本族文化的流失,不利于跨文化的双向交际,也偏离了文化学习的初衷。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在推行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本着平等兼顾的原则,提高学习者的自身文化修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就课文所涉及的话题进行讨论,对比中西方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源。教师也可利用教材内容,相应地导入本土文化,比如,当教材中提到西方情人节时,应不失时机地引出本国相应的节日----七夕节。课后,教师可布置基金项目: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子课题(高教司函[2006]78号)作者简介:陈丹丹(1977-),女,江苏扬州,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给学生一些阅读任务,推荐能体现经典国学书籍的英文版(比如:“the Arts of War”),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体会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因此,利用大学英语教学导入中西方文化,使学习者既有母语文化的传统思考,又有目的语文化的独特视角,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既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如此,不但保证了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且可将中国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使更多的人欣赏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受益。
综上所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中,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可谓任重而道远。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大学英语的教育功能,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营造良好的有利于交流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利用教材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生态环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让他们成为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新一代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国家21世纪发展的走向,大学英语教学大有作为,我们大学英语教师要利用好这块阵地,培养真正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Gardner, D & 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孙红琼.大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的优化构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齐晓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44 [5] 彭鲁迁.文化教育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地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120
Integration of All-round Education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HEN Dand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Jiangsu, China
Abstrac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in higher education.The previous teaching mode which aims at simply passing on language skills could not satisfy the demands of the times.The article is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all-round educatin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new mode could not only assist students to accumulate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facilitate them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 bilities and improve their all-round quality, involving the learning autonomy,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moral and humanistic quality, etc.It is the goal of college English pedagogical reform and furthermore is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r high-quality talents.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All-round education;Teaching mode
基金项目: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子课题(高教司函[2006]78号)作者简介:陈丹丹(1977-),女,江苏扬州,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第五篇:小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范文
诗意,生命的追求!像诗中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一种意境、一种感觉、一种优雅。诗意教育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趣相投、和谐共生的文化。基于此认识,我校从理念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架构起诗意教育文化的基本框架,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丰富诗意文化的内涵,促进师生生命的成长,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准确定位,确立务实创新的理念文化
“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能帮助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一个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
八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孕育了“厚积笃行、创新超越”的学校精神,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凝聚、提炼、发展自身的价值理念,确立了“让师生诗意的栖居,让生命灵动的跳跃”的办学理念;树立了“高举诗意教育大旗,坚持文化铸校、质量立校、文明美校、师资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努力把学校办成校园和谐、管理精致、质量过硬、师资优良、特色鲜明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和省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崇德、尚美、和谐、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乐学、好问、善思、力行”的学风。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教育信条,如: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好书伴我成长,阅读点亮人生;只有专注和坚韧可以创造奇迹等。几经讨论修改,多方求教,以理念识别系统、视听觉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制度识别系统、特色识别系统五个版块为主的诗意文化手册便应运而生。在系列理念文化的引领下,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享受到职业生活的乐趣;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享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它为师生的主动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精心构思,打造优美静雅的环境文化
“一所学校的品味首先是一所学校的校园品味,包括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绿化都应该精雕细刻。”
2006年,我校借海门市小学“达标创特”的东风,按省实验小学标准,配备有多媒体网络教室、音乐舞蹈室、诗社活动室等15个专用教室,高标准装备了校内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演播室;将每个教室都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整个校园春天群卉争艳,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飘香,冬天白雪压枝,成为了师生诗意栖居的乐园。
走进我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苍翠的迎客松和镌刻着学校精神的金牛伏枥石,左侧的南花园矗立着象征学校精神的标志性雕塑——“超越”,南花园的北边是“u”形教学楼和综合楼;右侧是标准的250米环行跑道,与学校的花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综合楼上,精心布置了名诗、名画、名星、名曲、名著,美其名曰:“五名工程”,让学生耳濡目染名家的风采,激发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教学楼三楼栏杆的铝塑板上设计了学生喜欢的童书介绍,让书籍成为学生永远的朋友。作为诗意校园的“重头戏”——诗苑,它的的北边是用木板刻成的古典诗词,南边是有关童诗的各种活动展示:有校园首届十佳小诗人介绍,有近年来学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优秀诗作,有参加小诗人夏令营活动的精彩瞬间……古代与现代的融合,静态与动态的辉映,构成了学校充满诗情画意的教育空间和智慧空间。
同时,学校积极营造人文环境,努力做到育人于无痕之处。“轻声漫步过走廊”、“茵茵绿草,踏之何忍”、“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温馨的提示语随处可见;诗意教师、诗意社团、诗意言行的宣传牌,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校园“好玩儿”电视台、校报、校刊等装点着学校的诗意气息;学校定期开展快乐诗书节、社团风采节、阳光体育节、“弘謇杯”民族精神传承节等特色文化节日活动;定期进行行为规范示范班、书香班级、诗意少年评选;组织教师进行个人形象设计,征集学生格言,促进师生自我激励、主动发展。诗意环境文化建设使学校做到了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景景育人,润物无声,生机盎然、催人奋进。
三、以人为本,构建刚柔相济的管理文化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教育实验人最重要的追求,也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追求。”我校秉承“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原则,落实“管理无大事,细节定成败”即从大处着眼,勾绘共同愿景;小处着手,在细节中成就事业。
(1)重目标,凝聚人。学校规划是构建管理文化的基本纲要。我们在制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中,注重自下而上,坚持“民主生成”,在教职工共同参与、凝聚共识重生成与实施规划,形成共同的愿景。学校每年的工作目标都由教代会全体教师表决通过;教师发展规划和个人工作目标均由校长室与教师协商确定;期末举行教师目标达成情况述评会,年末开展“平小十大超越”评选。引导教师将工作与实现自我价值相联系,让“厚积笃行,创新超越”成为学校的主旋律。
(2)重制度,规范人。制度建设是组织发展和效
率提升的重要保障,更是构建诗意文化的基础。为此,我们按“合法、合情、合理”的要求,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编印成册,让学校的各方面工作能及时、清晰地呈现在教师面前,增加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将重要的制度和规范,如《平小教师形象》、《平小学生一日常规》等,张贴于学校最显眼的地方,使管理进一步规
范化、科学化。
(3)重执行,塑造人。如果没有执行,任何好的计划都是零。为强化执行,我们要求学校的管理团队要践行“四好”。一是计划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作精密安排,明确做什么,什么时候做,谁去做,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二是布置好。我们要求行政布置工作时一定要简单明了,指令明确,如果任务复杂,可以把工作内容、具体要求、完成时间、责任人及何时检查等做成ppt,到时放映简述即可。三是督查好。校长督查行政,将每周的各项工作分工到人,周末进行完成情况星级评定;行政督查教师,教学和德育两条先值班行政,巡视查看条线人员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沟通,及时整改,月末组织教师百分考核。第四,总结好。为了让大家能做好以后的工作,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要适时进行客观性评价。月末各行政人员都要整体反思条线工作,形成工作总结电子文稿,在校务会议上进行本月工作反馈,并组织行政人员考核,接受教师监督。
(4)重氛围,发展人。我们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成果分享,智慧碰撞,引领教师在团队中成长。以超越者俱乐部为平台,以“读:主题阅读+集体共读+自由选读;行:集体研讨+课堂比武+多维交流;写:教育随笔+案例反思+专业论文;研:省市课题+微型课题+课程研发”为途径,不断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做到文化发展学校,文化浸润教师。
四、打造品牌,孕育独具个性的特色文化
“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我校独具个性的童诗特色文化,是学校诗意文化建设的源头和基石。学校的童诗教育以课程、行为、活动为三大核心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断丰富着童诗特色的内涵。
学校特色核心组教师在学习国内外童诗教学经验,于2007年暑期编辑出版了童诗校本教材《种太阳》。全套教材共分低、中、高三册,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主题单元阅读和童诗创作技巧双线并行,并融入了丰富的地方乡土资源。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创作和修改童诗的一系列技巧,让孩子们在诵诗、赏诗、写诗的过程中启迪思维,丰富情感,提高素养,接受美的熏陶。结合南通市级课题《儿童诗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践研究》,学校积极开展童诗和数学、品德、艺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整合研究,形成了《我要做好孩子》、《我为童诗做动画》等十多节童诗与学科整合优质课例,形成丰富的童诗课程文化。
“当我们开心的时候,我们就读诗,当我们感动的时候,我们就写诗,诗中有善,诗中有真,诗中有美……”这是由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作词的平小校歌《在诗意中成长》。我们结合养成教育、环保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引导学生创作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诗,如王丹友小朋友写的《小蜜蜂》“小蜜蜂,真勤劳/每天早早起,/ 天黑才离去。/我们要学小蜜蜂,/天天上学不迟到!”在诗中,纯真地表达了他们养成好习惯的信心。海门电视台、《南通教育》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学校以诗促文、以诗育人的经验。在习惯养成的路上,我校坚持以“用诗意的语言说话,用诗意的心灵生活”为目标,以“目标引领、分层推进、活动规训、评价激励、研究深化”为主线,形成多元的童诗行为文化。
每年的校园诗书节活动,都会引来师生关注的目光,“经典诗词诵读”、“儿童诗原创大赛”、“诗配画”等一系列经典活动构成了一道道丰富的活动套餐。学校先后组织教师赴上海、浙江宁波金华、江苏常州等地参加童诗研讨活动;邀请中国童诗泰斗圣野、浙师大原校长蒋风、中国童诗网总版主雪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童书皇后”管家琪等来校讲学,为童诗教育注入源头活水;2008年12月,我校成功举办了南通市儿童诗教学研讨活动,在一次次的学习、分享、展示中形成多彩的童诗活动文化。同时也收获着累累硕果:2006年,学校被评为海门市“童诗教育特色学校”;2007年,新加坡花菲卫理小学董成杰、陈永杰等校长来校考察童诗教育,同年“好玩儿”诗社被中国儿童诗网评为“十佳诗社”;2008年,学校被授予“中国童诗教学写作基地”铜牌;2009年,荣获全国小诗人夏令营活动优秀组织奖。
童诗教学的美丽牵手,播下了诗的种子;童诗教育的执着前行,弥漫着诗的芳香;诗意教育的宏伟构想,诠释着诗的意境。“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为整体构建学校诗意文化思想体系,学校申报了全国新教育子课题《“诗意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研究》,从营造诗意环境、实施诗意管理、培塑诗意教师、探寻诗意评价、打造诗意课堂、引领诗意言行、开展诗意阅读、组织诗意社团等八个方面进行科学的描绘,细致的规划。我们将以“办海门市一流的乡镇中心小学”和“省内外知名的特色学校”为愿景,彰显诗意特色,锻造诗意品牌,共建诗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