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课程教学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礼仪课程教学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大学礼仪课是德州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在高校全面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汇集学科队伍,研究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模式、课程管理等方面着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取得了一定实效。
关键词:礼仪课程;文化素质教育;礼文化;教学改革;探索
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教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我国的传统礼仪,强调内在德性的能动作用,把道德作为礼仪的依据,而不是把礼当作外在的、技术性的东西。因此,大学礼仪课程教学,应以能够揭示种种礼仪动作的道德依据的理论为重点,也就是以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为重点。
多年来,在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在全院公选课“现代礼仪”、“社交礼仪”及旅游专业中的“旅游礼仪”课程教学和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该教学研究已纳入学校教学改革的立项项目,其中“现代礼仪”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学院优秀课程。
一、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行为科学,是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为目的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道德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为人处世中,由道德伦理观念所反映出来的行为准则;从民俗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律己敬人的习惯方式。礼仪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及由这些而综合形成的外在的行为习惯。因此,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历史与现实的研究,弄清礼仪的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地阐明礼仪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现代礼仪的发展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明确现实生活中礼仪的原则、规范和标准,为人们提供符合一定道德要求、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较为系统完备的现代礼仪知识。教改实践让我们充分认识到,高校礼仪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一是加强礼仪理论的教学力度,二是进行各种各样的礼仪实践活动。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升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我院专业设置情况和礼仪教学实践,我们重新修订了“商务礼仪教学大纲”、“社交礼仪教学大纲”、“教师礼仪教学大纲”和“旅游实用礼貌礼仪教学大纲”。新大纲注重了礼仪教育与礼仪文化的有机结合,强调了礼仪规范的实践训练。新大纲具有如下特点:体现了民族性、世界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和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的原则;具有较丰富的模拟训练和礼仪文化的理论内容。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体现着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在提高和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构建现代的礼仪体系,要坚持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是继承民族传统礼仪中具有永恒价值和旺盛生命力的内容;二是吸收国际礼仪中具有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的内容;同时还要面向现代化,增加一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综合成一个新的科学,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
(1)将“礼”文化知识贯穿始终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钱穆先生说:“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大学生礼仪教育,由于学生已达到较高的文化水平,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把握水准,因此应重在理论层面,以探讨和把握礼仪文化的底蕴为主,包括礼仪的性质、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在礼仪教学中,即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么做,又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周恩来总理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的复杂的情境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自如的礼仪风范,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失礼。
(2)加强礼仪实际训练和实践
礼仪教育最终是要促进知向行的转化,导之以行,落实到礼仪的行为上。而礼仪行为的生成,仅有礼仪的知识和要领的认识还不够,它只是礼仪知识行为的指南,还必须有实际训练,把教学和训练结合,通过实际训练,使礼仪凝结在学生的行为上,进而引导他们身体力行,付诸实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教材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切合改革思想的教材是改革见成效的主要保证。根据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我院专门设立了教材建设基金,推出了一套鲜明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教材》。由课程组编写,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礼仪修养》一书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和制作了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辅助教材课件,以提高教学效果。
2.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个性化的学生,不仅体现业务素质,同时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教学方法的不同,反映着不同的教与学及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由于礼仪课程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求职,因此求职方面的礼仪规范是学生模拟训练的内容。另外,一是我院组建了礼仪队,不定期为学校、我院所在市进行礼仪宣传;二是每年举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次全院范围的礼仪知识竞赛;三是学院每年十月进行礼仪文化节。这些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了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礼仪课程组十分重视教学手段的改革。几年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一方面,我们自己制作3套CAI教学课件;另一方面,购置了多种礼仪教学光盘,建立了礼仪教学网站,大大提升了礼仪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三、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一个培养过程或培养控制的问题,它涉及众多控制要素。育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要素,即知识、能力、素质、环境。对四个要素相互关系的处理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培养模式。为了优化培养体系,我们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知识传授为手段,以培养能力为重点,构建现代化培养模式。首先,我们积极探索实施礼仪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育人机制。利用课内课外,各个教学环节激励学生立大志,确定人生的追求目标;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学科体系构建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去激发学生,使科学素质的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其次,教学中以课堂讲授礼仪知识、实验室模拟训练礼仪、日常养成和体现礼仪相结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详尽介绍古代礼仪的形式和人文内涵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时代特征,为自己或社会设计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富有人文精神的成年礼、婚礼、相见礼等:用学到的传统书信知识,给父母、老师、同学写一封格式规范、文字典雅的信件。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提出了许多很有创意的方案。通过培养过程的改革与创立,优化了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四、强化课程管理,促进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不仅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术水平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礼仪课程建设,需要强化课程管理。根据我院专业设置情况和礼仪教学实践,礼仪课题组制定了“商务礼仪教学大纲”、“社交礼仪教学大纲”、“教师礼仪教学大纲”和“旅游实用礼貌礼仪教学大纲”。我们将课程教学大纲、教师教案、教学案例、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及教学光盘全部制成电子课件,挂在校园网上。课题组教师不断地加强教学教研,分析研究教学内容、课程的理论体系、知识点,教学内容研究要求细化到教学单元、章节。建立了教师互相听课、评教和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开展的互相评课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课题组还积极探索对学生要以素质考核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法与制度。考试形式采取多样化,如采用闭卷、开卷、论文、课题研究、现场模拟表演等考核方法,并给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分类分项进行考试。学生的总评成绩:作业(10%)+项目考试(30%)+期末考试(60%)。
[责任编辑:张冬梅]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二篇:中学体育教学论文-职业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职业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课题研究是在课内外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初步的探索,通过对职业职校生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这一特点,并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和贯穿于其它学科知识,使学生变不想学为想学,不会学为会学,厌学为乐学,来提高职校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教育。研究中我们体会到比单纯的教学、教育更具有价值。
关键词 职校生 提高文化素质 提高思想素质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现在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是一些后进的的学生群,但无论从他们在社会上所占比例来讲,还是从经济建设对大量中等人才的需求来说,他们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较大群体。为了改变这一大群体,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更有必要投入较大精力来提高职校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并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多作贡献。
我在职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致力于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着重在如何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上下功夫,做了以下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探索:
1、寓思想教育于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想学。
1.1 不失时机抓政治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利用多种形式,课内外结合抓准时机,见缝插针,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体育的辉煌成就。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旧中国体育上的落后状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在体育的许多领域取得的迅猛发展,如在八十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游泳池里的五朵金花。如今在世界上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乒乓球、体操、羽毛球、跳水等;还及时介绍体育上的最新消息,如结束了什么比赛,或将要举行的比赛等。一件件生动的事例,一个个确凿的数据,一条条鼓舞人心的信息,不仅使学生受到运动员们奋勇拼搏,锐意进取精神的熏陶,也使学生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激励他们学好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更好地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国争光。
体育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不同,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中的作用也是不同。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和品德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刻苦、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1.1.1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例如在单杠“骑撑前回环”教学时,有些学生不敢做,这里面既有技术问题,也有惧怕心理。因此,教师应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耐心讲解示范,由易到难地引起学生逐步掌握动作。
1.1.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如: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做到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只有个人为集体,集体才能为个人技术的发挥创造机会。这就是在教学当中不但进行技术上,战术上教学,还应在思想上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1.1.3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1.1.4 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1.1.5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但是由于各项教材的练习形式不同,因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也有所侧重。这就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特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养成,无论对学习和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1.2 循循善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种种原因,中考后没能升入普高,进了职高,就产生一种自卑感,觉得低人一等,前途渺茫;好像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了,因此丧失了进取心。如不帮助他们解除心理上的压力,思想上的包袱,那么即使把他们的兴趣激发起来,也很难维持长久。作为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人的智力悬殊不大,他们的头脑并不笨,智力并不低;别人能学会的,他们一定能学会,最多比别人多花些精力;职校生不仅能提前掌握一些实际技能,而且也能考大学;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对学习知识缺乏兴趣,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那么即使是那些非常聪明的人,也是学不好的。以上道理我常在体育课中见缝插针,结合具体事例融汇到知识教学中。如讲述李宁、邓亚萍、姚明、孟关良、刘翔等取得伟大成就之前,如何在艰难困苦中拼搏的事迹。......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它总是和艰辛并存,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2、融介绍学习方法和其它学科知识与传授体育知识于一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会学。
2.1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授给学生知识、技术,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现在教,正是为了以后不教。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可以自学获取更多的知识,尤其是离开学校以后,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通过自己的煅炼或自学较容易地获取所要的各种知识、技术、技能,以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在职业技校中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对文化课不是很喜欢,有的甚至厌学。因此,我们体育工作者应借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来带动对其它学科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体育知识与基础学科知识融为一炉,触类旁通。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常用数学知识游戏、物理知识游戏来提高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兴趣;用“顺口溜”作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叫学生计算起跑后的加速度等将其它基础课的知识在体育课中灵活加以运用;这样自然会促进学校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重视,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制订全年计划,学期计划、周计划和课时计划(教案)在讲述每一节课内容之前,都先指出本节课的内容概要及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心中有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上整个学期课时,第一堂课在教室内上体育课的基本知识;除按本堂课要求上的之外,还介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安排顺序等,使学生对体育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告诉同学在今后阅读科技书籍时,首先要浏览目录和阅读序言,以便了解读书的全貌,从而确定攻读方面和时间安排,提高读书效率。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要使其发挥主渠道作用,就要努力改进,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身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讲练结合的基本方法,以求取得全面提
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中采用“明确目标自练探索精讲关键诊断练习补救达标”教学法,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教学中还经常告知学生如何统观全局、把握动作结构、抓住动作重点、分析运作要领,并穿插传授其它各种学习方法,如动作比较法、榜样法、比赛法等。目的是“授之以渔”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煅炼习惯,并引导学生在学习其它课目时,也养成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别的学科中也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就会进一步增强他们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信心。
2.2 自己动手,多做游戏
经常做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趣味性,利用无意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教他们做,还让学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游戏。鼓励用学过的其它学科的理论知识加上体育煅炼,在同学们当中开展,这样既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很有好处。在教学中就利用学生设计的游戏,我进行收集,在又利用到教学中去,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我让学生在课后用一些物理现象、原理和数学知识来解释体育上的现象,并计算出距离、时间等。如在课后作业中,布置半圆式田径场跑道的计算,这就利用数学当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不仅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数学知识,又能在体育知识上有所掌握,逐步形成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素质。
2.3 想方设法,解决疑难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及时向学生介绍解决疑难的方法,以确保学习顺利进行。解决疑难的方法很多,但要灵活掌握,如分段(分解)
练习法,帮助练习法,有意联系法等。如在帮助学生对难点部分加深理解,也可用形象的比喻做支撑跳跃时,学生往往推手很慢,要求学生迅速有力的推离,可把器械比喻成一块烫手的铁板,手碰后必须立即推离,从而建立快速有力的推手动作概念。
对容易混淆的相近、相似的动作,则采用分开法,这样做既可弄清概念和规律,又不易犯动作错误,一但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再回头过来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差异,有助于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
3、变换角色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3.1 让学生写小教案
教学中有些内容,老师先不上,而由学生自己看书,写出自己的教案。然后选出几种不同类型的教案由学生自己来上小课,全班同学进行比较评议,效果很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了,就连平时个别不喜欢上课的学生都认真起来了。备写教案由个别备或由同学们集体备,不少学生写的教案还相当全面。当然,在此之前教师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先提出要求:⑴要搞清本堂课共有几个主要任务?每一个任务的重点是什么?⑵教案要写得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内容全面,不能有科学性的错误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写教案的能力。并可转化到培养学生学习其它课目的自学和写读书笔记的能力。当然,要写出教案、读书笔记,学生必须经过周密思考、比较、消化、吸收。这种能发挥学生个人独创性的训练,对他们离开学校后的工作和自学业务知识也是大有好处的。
3.2 比赛训练法
比赛方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竞争性,对提高运动员练习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起着很大的作用。比赛一般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除了规则规定的条件以处,运动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见机行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对于培养运动员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比赛法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练习的需要自行创造。既可用于一般的或专门的身体练习,也可用于技术、战术练习。还可用为恢复的措施和手段。在技术练习中, 可以比赛所学的技术动作。如投篮的准确性,落地的稳定性等等,对巩固提高技术也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比赛练习法可在不同训练水平、不同训练时间、阶段中广泛地运用。特别是在青少年运动员中,采用比赛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勇于表现的同学能对其他同学产生启发和鼓励作用;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自觉能力,又实现了学生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
4、小结
几年来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证明,要全面提高职业技校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为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教师要相信,也要让职校生们相信,他们个个都能成才。要设法营造适合的气氛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带着愉快轻松的情绪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其次,教师要设计优秀的授课方式,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还应当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解决难题。第三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要善于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探索求新,发展其创造思维,并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激情。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2]陈安福《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3]郭申初《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4月版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践探索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践探索
文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
摘要
学校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和校本课程的资源的开发研究。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好学校实施的课程整体优化,特别是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近年来在构建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进行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系列化的研究与试验。
作者信息
姓名:杨魏
单位:江西省乐安县龚坊镇龚坊中心小学
职务:教师
电话:***
正文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因此,我校近年来就从这两方面对构建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与优化的探索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强调基础性和统一性,但无法兼顾不同地域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更为合理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因此,我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的同时,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与优化的探索试验。学校和教师通过调整课程计划和结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课程结构更符合学生个性、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
(二)我校校本课程系列化的探索
我校在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与试验的同时,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行校本课程系列化的研究。
我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传统和优势,挖掘教师的潜力,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开发一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目前,一、二年级的科学与社会综合课,四年级的书法课,五年级的美术创意课,六年级的生活技能课,四到六年级的形体课,这些课程都深受学生的喜欢。
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给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思索:怎样才能开发出学生喜欢的课程,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实践与探索
(一)学校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学校必须立足自身的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学校环境,确立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体现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或教育哲学,否则,学校是不可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
首先学校要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我校在“三个面向”指导下,确立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理念,这是我校新世纪办学的指导方针,也是构建我校校本课程体系的依据之一。
其次学校应有一定的课程改革和实践基础。我校作为一所教改试验学校,自建校以来在学制、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整体改革与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规律性的经验。最后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注意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社会资源,使其服务于课程改革。
(二)教师参与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如果学校的课程发展有一线教师的参与,将有利于体现课程研制者的意图,有效地发挥新课程的作用。同时,由于教师的参与,课程可能会更为清晰、易懂,更容易被其他教师所理解与实施。”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将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只有教师具有有课程改革的正确理念,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三)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专家的指导
通过综合课的研究,我们感到,我校教师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携手合作,双方为实现试验目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研讨、优势互补、相互推动,这是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上佳选择,也是一条可取的、愉快的途径。因此,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局限于学校自己内部的资源,而是要挖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外教育资源,寻求教育专家的指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
结束语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和重要标志。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我们能投身这场改革,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采取“学校领导、课程专家、实验教师”三结合的组织形式,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实验为基础,遵循继承、借鉴、改革、融合创新的原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最终会形成具有特色学校的课程教材新体系。
第四篇: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吕其憨
什么是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辩证法规律进行的思维。恩格斯指出:“辩证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卷345页)所谓“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即是客观辩证法。可知,辩证思维就是客观辩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辩证法规律在思维中的表现形式。其主要之点要求人们全面地、本质地、发展地看问题,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对立中的运动”。生活一再表明,人们通过辩证思维才能够正确认识客观现实,选择正确的生活道路。因为客观现实充满着矛盾,各种矛盾又处于复杂的普遍联系之中,并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着。只有辩证地思考对象,才能认识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把握客观真理,从而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只有以辩证思维去认识人生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确定正确的生活道路,才不致在茫茫的生活大海中迷失方向。
生活还表明,一个人的辩证思维方式,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一帆风顺树立起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通过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不断斗争而逐步形成的。
应该引起我们充分重视的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与非辩证的思维方式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作斗争,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因为缺乏或不善于辩证思维,他们将难以成长为合格的革命者和建设者,难于正确对待生活道路上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且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形成正确思维方式十分重要的时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各科教学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一个应认真研究的问题。
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问题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可能承担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任务?如果说可能,它又应如何承担此任务?本文将简要阐述这些问题。
二
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实例俯拾即是,举不胜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切正确反映了客观现实的文章,必然自常见或不自觉地遵循辩证法规律展开思维,其中必然包含辩证思维的因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挖掘这些因素,即可使学生受到辩证思维的训练。
例如,教学《海光》这篇说明文,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海光》一文对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开始,大家都只是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这个角度提出看法。进一步启发:谁能从认识过程、思维方法的角度谈谈?大家发表了不少意见,但总感到不够深入,于是把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此时,老师没有讲自己的看法,而是介绍了几个概念:现实、本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然后再引导同学们讨论。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对问题的探讨终于深了一步。有同学指出:“《海光》一文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由浅入深地安排说明顺序,对我启发最大。文章首先描绘了海上过夜的人们常常有机会见到的海中奇景--绚丽的海光,然后引导我们寻根究底,探究明白海洋生物为什么会发光。这不仅使我们对海光获得了清楚的认识,而且启示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应该由浅入深,逐步揭示现象的本质”。这表明,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了认识事物要通过现象深入到本质而不能停留在现象上的辩证思维规律。有的提出:“光源的发明者们,竟然能够从绚丽的海光受到启示,联想到冷光源的研制,这个事实本身对我就是一个极大的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大家认识到:光源发明者之所以能产生这种“联想”,并研制出冷光光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海光与冷光源之间,的确存在某种相通之处,某种内在的联系;主观条件是:研制者既具有光源方面的知识,又对海光有足够的认识。同学们理解到,事物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我们认识事物,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习《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最后请同学讨论:在赵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同一个赵太后,为什么对群臣的“强谏”不但听不进去,反而愤然宣布:“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而触龙的一番委婉而又坦率的劝谏,却使她心悦诚服,说:“恣君之所使之”?讨论使同学们理解到:触龙之所以能使赵太后心悦诚服,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到太后想不通的症结在于她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子(但又不是糊涂透顶,不明事理,她为燕后“计深远”就是证明)深知太后是个任性的老妇人,并且针对太后的性格特点,用巧妙的方法一步步地解开了这个症结。而群臣的错误正在于只是一味地“强谏”,即不看具体情况不讲究方式方法而一味地宣讲大道理。在此基础上,老师又简要讲解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等道理,引导同学从辩证思维的高度再作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必须正确分析矛盾,并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松树的风格》中有一段话:
“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前两天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座谈时,又谈到这一点,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和松树一样,成长为具有松树的风格,也就是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现在把当时的感觉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作者构思《松树的风格》一文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认识到,这个构思过程实际分两个阶段:
一、松树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使作者“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
二、后来在与师生座谈时,又谈到这一点(这表明作者一直在思考围绕松树的一些问题),这时,明确提出:“希望同志们能和松对一样,成长为具有松树的风格,也就是共产主义风格的人”。至此,构思基本完成。那么,构思的这两个阶段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在第一阶段“不能写成”,而在第二阶段之后却能写成一篇精彩深刻的好文章?大家认识到:两个阶段,前者认识尚不明确,尚不深刻,后者则认识既明确又深刻;构思一篇文章的过程,就是由浅入深、由不明确到明确的过程。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还没有把问题说透。怎样才算说透?同学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于是老师介绍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有关感情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论述。这样,大家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构思的前一阶段之所以尚不明确、不深入,是因为此阶段尚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即对松树的感觉、知觉、表象的阶段;而后一阶段则实现了一个认识的飞跃,达到了关于松对的风格的理性认识的阶段,因而是更明确、更深刻的阶段。构思的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为基础,但与第一阶段又有质的不同。写作文的所谓酝酿、构思,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通过积极的思维,实现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
十分清楚,许多课文中包含着辩证思维的因素,引导学生挖掘此种因素的过程,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一些文章包含着若干辩证思维的因素,但又有某些不足。引导学生研究这类文章中何者为辩证思维的因素,何者为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适当讲述辩证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水平。例如,《塞翁失马》这则古代寓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至今仍对人们深有启发。塞翁不因一时失利而忧,也不因一时得利而喜,他坦然对待儿子的失马、得马和堕马。他不是静止、孤立地看待得与失、祸与福,他认识到好事和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说塞翁得失、祸福问题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教学这则寓言,学生理解到这一点,可以说完成了任务。但我总觉得到此止步未免可惜。何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说塞翁的辩证思维是“朴素”的?非朴素的、成熟的辩证思维对得失、祸福问题又是如何看的?两者区别何在?这样一思考,就有同学指出:“塞翁对于祸福得失仅仅是从个人的家庭利益来衡量的,他甚至把儿子因跛脚而未能出征御敌,得以保全性命,看作是‘福’,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这是指出了辩证思维有一个立足点的问题。有的同学指出:“我听了塞翁的一番议论,一方面觉得有道理,很受启发,懂得了祸福得失的确是可以转化的。但是,另一方面也感到他的说法有点让人糊涂。按他的说法,让人觉得一件事似乎既可以说它是好事,也可以说它是坏事,似乎事无好坏可言,无得失可言了”。这个同学的感受正触及了问题的关键。那么,问题到底在哪儿?大家又说不清楚。于是,我简要地介绍了关于祸福得失问题的辩证观点,即:
一、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性质是确定的,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
二、但好事与坏事又都具有两重性,“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三、至于能否转化,要看条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转化。同学们以这些观点再重新分析塞翁的议论,兴趣甚浓,并得到了新的认识。这番探讨,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进行了一次辩证思维的学习。在总结大家的讨论时,我又指出:同学们对《塞翁失马》一文的认识,既肯定了它的“闪光点”,又指出了它的不足,这是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论。同时,又看到了那样的时代,塞翁能有如此的见地,难能可贵,值得学习,这是主要之点。所以“两点”不是半斤对八两,而是有主有次,有轻有重。“两点论”加上“重点论”,这是辩证的思想。
③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或教师的某些认识背离了辩证思维,陷入了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以此作为“反面教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辩清正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一位教师说:“百草园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那里的生活充满乐趣;三味书屋后面的园,虽然小,却也有些趣味;唯有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令人厌倦,令人窒息,一无可取……”这种认识,失之片面、绝对,失之孤立地看问题。于是我引导学生讨论:应该如何认识三味书屋的生活?最后达到一致的认识:说三味书屋的生活“一无可取”的确不妥。事实上,我国古代不少学者,都经历过私塾生活,不能说私塾教育对他们成材没有帮助。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他小时候上私塾,学的是孔夫子那一套封建的东西,但通过学习识了字,学会了读书,这是大有用处的。何况,封建时代的文化也有许多值得批判继承的精华的。因此,对任何事物都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一无可取,是一种片面性。并由此进一步思考作者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本意,明白作者并无全盘否定私塾教育之意,而是批判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否定其应该否定的面,再进一步讨论:应该怎样认识百草园的生活?怎样认识三味书屋后面那个小园中的生活?大家感到,不能孤立地看问题。百草园诚然是个令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因为在那里可以多少满足孩子们热爱自然、喜欢探索自然的情趣。然而百草园那一段生活在作者记忆中竟是那样美好,应该说三味书屋的生活实在不无“功劳”,因为正是在与三味书屋枯燥生活的比较中,才使作者越发感到百草园生活的美好的。反过来,也正是在与百草园生活的比较中,更突出了三味书屋生活枯燥乏味,令儿童窒息。至于那个“小园”的生活,与其说它“却也有些趣味,不如说那里其实很无聊(”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作者是以那里生活的无聊,来衬托三味书屋生活的更其枯燥无聊,令人窒息。讨论使同学们体会到:在作者心目中,感情上,这三个地方、三种生活,并非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我们应该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来分析它们。表现在作品中,这种相互作用就叫”映衬“的写法。这个例子,以抓住教师讲课中违背辩证思维之处,引导学生剖析,使学生从中学习辩证思维。
又如,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一些同学认为:愚公移山是不必要的。愚公下决心移山,无非是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那么,搬一下家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有什么必要舍易而求难?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愚公却想不到,这不恰恰表明他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有的同学认为:愚公移山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他们作了计算,结果是,用愚公的办法移山,他一家人要用四十亿亿年。因此愚公那一番令智叟”亡以应“的宏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高,何苦而不平“),只具有抽象的,”理论“上的正确性和可能性,无丝毫现实意义,因而只是无价值的”豪言壮语“。至于”帝感其诚“,而令神仙背走了太行、王屋二山,这恰恰说明,靠愚公一家的力量是移不了山的,只能靠并不存在的天帝大发慈悲。由以上分析,他们的结论是:愚公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的善意劝阻,此种精神,只能说是一种可悲的蛮干精神,唯意志论的狂热精神。这些看法,似乎有理有据,头头是道。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愚公移山》一文的本意?如何理解”愚公精神“?一时引起不少同学思想混乱。在肯定同学们的探索精神的同时,我指出他们忽略了一个简单明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因而使他们的议论似是而非、一驳即倒。到底忽略了什么问题?几天之中,是一些同学苦苦思索的问题。终于有同学找到了答案:他们忽略了《愚公移山》一文的体裁--神话寓言故事。显然,对一篇神话寓言故事的主旨、人物、情节以至细节的理解决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否则,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这时,不少同学有茅塞顿开、豁然贯通之感。到此为止应该可以了。但我认为花三五分钟介绍一下毛泽东、马克思关于神话的论述,使同学们理解各种事物的矛盾均有其特殊性,我们认识事物,首先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特殊性,所谓忽略了《愚公移山》的体裁,实质就是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这,无疑是值得的。
以上二例中整个讨论、认识的过程,即是从非辩证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加深对课文理解的过程。由于师生中的某些非辩证思维的实例,存在于自己身边,甚至存在于自己头脑中,因而有关的讨论能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给予他们的印象也就格外深刻。一个学生能切切实实地经历几次这种由非辩证思维到辩证思维的苦苦的思索过程,我认为对他们提高思想水平有深远的意义。
④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的产物。引导学生研究今天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文章所反映的生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记一辆纺车》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军民响应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火热斗争,歌颂延安军民艰苦奋斗,”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乐观豪迈的精神。学习此文时,有同学提出问题:当初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我们现在是否也可用这种办法促进生产?今天搞的承包责任制、奖金制等等,是否与文中反映的延安精神相违背?这类问题似乎语文课可以不理睬。但我认为,既然问题是产生于阅读教学中,而且涉及对一篇课文根本思想的认识,而且对这类问题的思考,无疑有助于学生思想水平,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语文课应该关心。我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革命根据地面临的形势、任务,使大家认识到,”大生产运动“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是切合当时形势的在特定范围内采取的正确做法,而党在当时并非仅采取了此一种做法,而是执行了一系列政策(如在农村减租减息)。然后,又引导同学们分析今天的情况,今天的条件、任务,从而理解到我们今天的政策是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样是正确的。从而明确了:我们今天学习《记一辆纺车》,是学习其中反映的革命精神;而决不能简单照搬其中的一些做法,因为时代不同,条件不同了。这样,同学们初步懂得了辩证思维的一条原则:研究任何问题都要有历史观点,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中去分析、认识。这时,对《记一辆纺车》一文的认识,显然又深化了一步。
以上阐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四种情况。实际上,可以进行辩证思维训练的材料俯拾即是,何止上述几个方面。我们应当”有意为之“,抓住适当的材料和时机,精心设计,予以实施。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以辩证的观点对待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在讲解教材、评价学生发言、作业、作文等各方面,都力求作出辩证思维的榜样,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必须充分注意语文科的性质、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不同于政治课上讲授辩证法。这表现在:政治课上讲授辩证法,要全面讲解有关理论知识,注重系统性,而在阅读教学中则只是从课文实际出发,”一事一议“,”零敲碎打“,把教学中的某个问题上升到辩证思维的高度来理解,以明一个观点,很难说有什么系统性;政治课重在使学生掌握理论体系,阅读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则既要使学生理解有关观点,又要有利于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政治课可以全由教师讲解,而阅读教学中的训练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探求,在探求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总之,在目的、任务和方法上都有不同。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教学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教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从教学中提出问题,而不能脱离教学,另找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应该确实是学生感兴趣并且思而不解的问题;解决此问题,又确实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问题提得恰当,乃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辩证思维训练的关键性一环。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应采取多种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接受型。其特点是,结合教学实际,由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教师直接讲清有关的辩证观点。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定向的,主要是接受消化所讲述的内容。在引导学生思考《松树的风格》中有关构思过程的段落时,就是这样做的。粗看起来,这有点像”灌“,其实不然。因为这种”灌“是以学生已开始积极思维为基础的,而且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乃是一个激发积极思维的过程。
二、诱导型。由教师一步步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仅限于诱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分析和解决问题;或者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学习《海光》一文时,诱导学生从总结说明方法到研讨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步步深入,就属于这种方式。
三、争辩型。其特点是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有辩论意义的问题展开辩论,以探求正确答案。如对什么是”愚公精神“的讨论,中间就多次出现不同意见的交锋,大家各抒己见,你来我往,辩论大致包括了起始、发展、高潮、结束几个阶段。这辩论中,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说理、论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或类型。这三种类型,也并非截然分开的,往往结合使用,既有教师的讲解和诱导,又有学生的辩论,边讲解、边诱导、边辩论,穿插进行,可以叫”综合型“。总之,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可以使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过程生动活泼,有深度又有趣味,又可以使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培养其他能力相互作用,同步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作两种比较。一是拿所学文章与有关辩证思维的观点作比较,例如,在讨论《塞翁失马》一文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时,就是以它与毛泽东同志关于事物转化的观点作比较,从而既看清了它的价值,又认识了它的不足,使学生进行了一次辩证思维的学习。二是把涉及同一问题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着阅读,既求其同,也求其异,又可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而在求同求异上有所侧重。由于不同的文章对问题的表述有差异,通过比较,有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作比较的文章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仍以学习《塞翁失马》为例,如果引导学生把它与《为学》一文作个比较,就会发现:两文都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都看到了矛盾的双方(得与失、祸与福、难与易等)是变动的,可以相互转化的。然而,《为学》中包含的辩证思想比《塞翁失马》要高一筹。第一,《为学》明确肯定了天下事有难易之分,难就是难,易就是易,并不因为它们有相互转化的可能,就模糊它们的区别和界限;第二,《为学》不仅指出了转化的可能性,而且明确指出了转化是有条件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关键在于一个”为“字。这就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事物转化中的作用,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事在人为。这些地方,《为学》都超过了《塞翁失马》。这样一比较,既深化了对两篇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也深化了对辩证法关于矛盾转化原理的理解。
”设疑自解法"也是一种好方法。采用此法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在课上,教师直接提出或引导学生发现涉及辩证思维的问题,但不分析解决此问题;第二步,学生课下自学教师指定的有关文章,自己到文章中去找观点,找方法,并用以分析解决课上所提出的问题,得出自己的见解;第三步,学生把心得写成小文章,并作适当的交流。这样做,既可避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又可把课内课外的学习沟通,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总之,方法应该多种多样。适当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其他能力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一个大课题。各科教学,责无旁贷。语文教学如何结合学科特点更有效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值得深入探讨。
第五篇:医学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出了医学院校礼仪课程“整合式教育模式”即一职业礼仪渗透,即根据不同专业性质和职业特征 进行差别设置, 设计相应的课时、教学计划和实训项目, 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职能力培养, 使其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二礼仪实践训练,礼仪教育不能纸上谈兵,重在落到实处。礼仪教师在认真备课教学的同时,应联系现实生活、具体情境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对礼仪知识得以消化掌握,运用礼仪的能力得以提高。三课内外相互结合,即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营造学习礼仪、讲究礼仪的良好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强调相互协作和个性发展, 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实践, 是礼仪实践教学学以致用的又一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