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少先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在学习中认知,在实践中体验,在愉悦中成长
——浅谈小学少先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认知、体验、感悟和实践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形式。在少先队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亲历、感受、体验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竭力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世界、感悟生活的窗户,把学生从学科学习、从狭窄的课堂带出来。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转向,由机械的决定性教学向互动的交往性学习转向。因此,我们实施的“在学习中认知,在实践中体验,在快乐中成长”以“自主、实践、探究、体验”为主要特征。通过研究的实施,拓宽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身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同时丰富和发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关键词】
认知 体验 成长 德育教育 少先队 实践 探索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之际给全国少先队员和少先队工作者贺信中指出:“希望全国少先队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不难看出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学校充分整合了学校少先队组织教育的优势,逐步形成了“在学习中认知,在实践中体验,在快乐中成长”的教育形式,并在我校的德育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挖掘活动亮点,推进少先队品牌活动特色。
近年来,随着少先队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品牌项目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少先队文化建设新的组织形式和有效工作载体。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品牌项目,不仅促进少先队文化特色品牌项目的引导、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增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活力,而且更好地发挥了少先队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重要作用。
学校少先队活动品牌是少先队组织在社会舞台上占领教育活动制高点的重要标志,使少先队组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有利于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活动,它是少先队组织在育人功能方面积累的一笔长效的无价资产。它产生着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少先队员在少先队组织里健康成长,吸引着社会上更多的集体和个人关心、支持少先队,为学校德育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践
学校以体验教育为出发点,在德育基地建设方面广开门路,大胆创新,形成多元
化校外德育基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少先队以实践为手段,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如:暑期夏令营活动、阿婆茶文化探究、与民工子弟学校手拉手等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充实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焕发热情的优质大中队,必须要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为此,学校大队部制定中队誓词并设栏张贴,使队员们在思想上树立“主人翁”意识。设立“读书乐”、“雏鹰角”、“图书园”等文化专栏,做到了持之以恒、内容丰富,活动实效,为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铺设了思想教育营地。
实效 以少先队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学校支持和协助社区少先队建设,积极动员每个少先队员在校外参加社区少先队活动,为孩子搭设平台,参与小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多元而丰富的展示个人能力的途径与机会,充分锻炼了孩子与他人的合作及自身大胆自信的心理品质。
二、依托地方资源,开辟少先队品牌活动途径。
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色校园是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充分依托本土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促进校园育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资源共享。
少先队特色活动是少先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文氛围开展的别具风格、独具特色的活动。为了使学校少先队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序有效,学校把增强少先队实践能力教育作为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我校实际,独立自主地开展富有特色的少先队校本活动。
活动丰富 “少年军校”活动是我校少先队的特色活动,是体验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学校大力推动“少年军校”活动的深入发展,在巩固已取得的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以灵活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丰富思想内涵,拓展活动空间,强调活动实效。在“少年军校”活动中,以创新的活动方式打造精品活动。开展“我是小小一个兵”上岗值勤、“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卖报捐款等实践活动,为社区百姓;为灾区、贫困地区的同龄人奉献一份爱心。
校内,少先队大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我与祖国共成长”、“体育艺术节”和“读书科技节”等大型活动,让少先队员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体验的岗位,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获得实践体验,拓展视野,锻炼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不断完善人格品质。
活力四射 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色校园是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 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充分依托本土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促进校园育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大队部与四川广济学校,新疆尼勒克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书信交流、电话沟通、互帮互助,圆了孩子“阳光之梦”。载种“我和小树共成长”希望林,定期浇水和养护,培养了队员爱绿护绿的环保情怀。
三、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少先队品牌活动内容。
结合几年来校本课程和学校少年科学院活动情况,我校的《科技模型制作》校本课程从开设的目的背景、开发过程、内容框架、组织实施、评价方法的方面进行了总结,在苏州市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同时为丰富学生科技教育的内容,我校正在积极酝酿,从少先队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培养方面对原来的教材进行修改,编写新的《科技创新》校本课程。
本着“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在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的同时,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充分挖掘利用地方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创编具有学校与地方特色的教育校本课程,推进学校教育的规范可持续发展。
1、以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和中队文化,使其发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育人之效。充分开发利用校园资源,整体规划,优化设计,让每一棵花草,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无言的老师”,使环境文化给学生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浸染与启迪。
2、建设一支以辅导员为主体的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创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优化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践行和心理体验。着眼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立足辅导员个体专业成长,构建有利于辅导员自主成长与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力打造一支生态型师资队伍。
3、抓实少先队这一德育主阵地建设,围绕“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长辈,信心留给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资源和其他学科资源,做到学科渗透和活动体验相结合,主题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
四、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凸显少先队品牌活动特点。
少年科学院是学校开展科技普及教育,培养队员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主阵地。几年来,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积极开展青少年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教育,充分利用少年科学院这块活动阵 3
地,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科技教育主题活动,创设了一条“以科技教育为活动内容、以综合实践为活动形式”的科技教育途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水平地创办一流的实验小学做出贡献。
精细打造 少科院面向每一位孩子,为孩子们构建一个科学探究的乐园,系统地、全方位地为孩子们创造享受科学教育的平台。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了5个研究所,14个实验室,聘请了15名少科院的兼职辅导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需要志愿报名参加,队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不仅如此,大队部配备科技实验室、操作室、电脑房、多媒体室、航模室等,组建航模、船模、车模“三模”、作物栽培、标本制作等科技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辅导,培养了一批批爱好科技的小能人。队员石天衡的工程技术作品“下水道防冲抑臭装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中获得三等奖,荣英子的“升降式油烟机”获得“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创造三等奖、“宋庆龄儿童发明奖最佳创意奖;队员们先后发明了“上下楼梯自如升降机”、“多功能电话”、“吸尘黑板擦"、“多功能拖鞋”„„校园内外小发明、小创造热潮此起彼伏。
精心组织 学校注重科技教育环境的渲染,在校园中树立科学家雕像、张贴科学名人画像,设立科技画廊,开播科技电视节目,结合校园绿化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开设生态角和红领巾气象站,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科技教育氛围。少科院还结合社区活动建立了校外活动基地,与市气象局、市环保废水处理中心、市卫生防疫站、市青少年宫、“永丰余”生态科技农业示范园等建立了友好联系,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进行实验实践活动。
大队部充分利用昆山的地方资源,开阔了少科院工作的新思路。少科院每年举办科技节;导读课外科技书报;开辟科技宣传版报;编写科技小报;设立科技信箱,吸纳科技信息;利用红领巾电视台编排科技教育栏目;举行科技信息演讲会、科技故事会。每年开展“五小”竞赛活动,进行小论文、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培训、辅导,做到人人参与,班班启动、全面普及,激发了队员的科技意识,引导队员走近创造。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践考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领略了祖先最原始、最古老的发明;接受了现代科技文明的熏陶,认识到一切发明源自生活。
精彩收获 大队部充分利用少科院这块活动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教育主题活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校级、市级乃至省级科技小院士。学校每年组织全校千名学生参加“智力七巧板”和“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参加电子技师的培训活动,参加电子百拼操作比赛,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少科院队员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队员加 4
入到少科院这个组织中来。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应该竭力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世界、感悟生活的窗户,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带出来。“在体验中求实,在特色中求活,在品牌中求精”,培养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生活,追求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教育。
对少先队活动课的研究与实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 冯文娟
内容提要:
少先队活动课是学校向少先队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少先队活动课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对少先队员进行德育教育时,引导少先队员正确的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言行,激发少先队员的自学、自律、自强的能动性,并且增强中队的凝聚力,使少先队员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研究 实践 认识 转变 反思 提升
少先队活动课是学校向少先队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少先队活动课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对少先队员进行德育教育时,引导少先队员正确的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言行,激发少先队员的自学、自律、自强的能动性,并且增强中队的凝聚力,使少先队员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目前少先队活动课已经被教育部正式列为活动课程,排入课表,其地位和学科课程同等重要。今年国家出台了《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少先队活动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必修的活动课。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帮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为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奠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制定了《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
教育部提出的这个少先队活动课其实就是我们日常开展的班队课,一直以来少先队活动课工作就受到了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不仅成立了“爱的教育”少先队活动课课程化研究中心组,而且学校早在2009年研究之初就将少先队活动课作为一门德育专业课程列入了学校的课表当中。为了使我们的研究能有效果,便于实践操作,我们在不断的探究中摸索着、实践着,并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提升着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教育效果,力求使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教育效果最大化。
一、在研究中实践。
在少先队活动课课程化实践研究之初由我和学校的李桂瑶、云秀丽2位老师在张校长和王校长的先进理念指导下率先对少先队活动课教材进行了研究,我们利用假期上网查资料、查阅相关书籍等方法,结合各自多年的中队辅导员教育教 5
学工作经验创编出了第1版的少先队活动课教材。为了方便老师们的使用,第1版的少先队活动课教材我们印刷在了活页纸上。经过了一学年全校中队辅导员们的认真实践,我校的少先队活动课也大有起色。在实践中每一位中队辅导员都在每一节少先队活动课后及时的进行经验总结,反思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并将所思所想批注在了少先队活动课教案活页纸上,为我们修订第2版教材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随后学校从1到6年级中挑选了云秀丽、张静、曹国玺等6位骨干中队辅导员老师成立了专业化的教师团队——“爱的教育”少先队活动课课程化研究中心组,由我担任中心组的组长。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定期开展相应的少先队活动课课程化研究活动,我们将第1版的少先队活动课教材不断充实,形成了系统的、规范的第2版少先队活动课教材。经过研究我们将少先队活动课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更加细化,并按年段制定了对少先队员进行分层教育的教育主题、目标和内容:
1、低年级教育主题:带着微笑出发,教育目标是:迈好学习成长的第一步,以养成教育和守纪教育为主,教育少先队员要知常规、守纪律;
2、中年级教育主题:温暖你我他,教育目标是:迈好文明和理想的第一步,以爱的教育和礼仪教育为主,教育少先队员要懂礼仪、惜时间、有责任;
3、高年级教育主题:追逐明天的太阳,教育目标是:迈好人生成材的第一步,以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教育少先队员要讲功德、自立自强、健康生活。
二、在认识中转变。
1、思想上的巨大转变。
在经历了第1版教材的实践之后,我校少先队活动课教材中心组的成员们经常坐在一起沉下心来,反思:“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应当带给少先队员些什么?教会少先队员些什么?让少先队员从中得到哪些锻炼?”我们在思考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未来该如何发展。借用王校长的一句话:“能不能把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变得实用,让它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和对少先队员的思想教育去服务,通过它去教育、引导我们的少先队员发现班级中的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使我们的教育富有成效。”
有了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和引路,我们从思想上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要让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易于少先队员实践和便于少先队员操作,目的就是要解决一些班级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少先队员受益并在参与少先队活动课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
在假期中我们少先队活动课教材中心组的研究人员又认真阅读了每一节课后老师们对少先队活动课教材所写的修改意见和改进措施,我们吸纳了全体中队辅导员老师们的意见又融入了每位研究组成员个人对教材的全新理解,很快我们就对第2版教材进行了全面的改版,并在2013年9月将第3版的少先队活动课教材全部印制完成,在9月份开学的时候老师们拿到了我们全新改版的第3版少先队活动课教材。
2、细节上的巨大改变。
在第1版和第2版教材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于每一节课的教育目标制定的不够细致、对于每一个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不够明确、对于每一节少先队活动课少先队员所应接受的程度及少先队员自身发展的方向等,经过我们的反思将这些发现的问题逐一改善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于是我们将中心组的成员重新按教学年段分组,由我负责各年级教材的最后定稿审编工作,由张校长、王校长负责对所有教材最终的把关工作。经过1个假期的整改,我们中心组的每一位教师都出功出力,为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教材出谋划策,通过在细节上作文章使我们的第3版教材相对于之前的第1版和第2版教材,无论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目标的制定上、或是少先队活动课过程的实施及操作上都较之前的2版有了极大的改变,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细节上的巨大改变,使我校的少先队活动课课程实践活动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三、在反思中提升
主题少先队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从2009年实施至今已坚持开展了4年,在这4年的时光里我校的中队辅导员老师们从毫无经验、没有可参考的案例开始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摸索研究教材,到如今已经印刷的第3版教材,每一位参与此项工作的领导和老师们都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辛勤耕耘,默默付出,正是因为大家有了同一个目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研究成果。我们并不满足于点滴的进步,总是在不断的反思如何使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有亮点、有特色,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有提升,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专项的研究:
1、少先队活动课要精心选题
怎样的选题能够吸引少先队员,怎样的选题富有实效性?
在少先队活动课的实践反思中,我们认识到,我们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受少先队员欢迎的活动,应该是少先队员期盼的活动;班级活动应该以新奇的形式吸引着少先队员,以深刻的立意影响着少先队员,以丰富的情感打动着少先队员,以出色的成果激励着少先队员。
题材的选择应做到:
1)根据教育目标选题,例如1.3中队根据低年级队员们的行为习惯培养选择了以《好习惯伴我成长》为主题。
2)根据年级特点选题,例如2年级队员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选择开展了《咱们从小讲礼貌》的主题活动。
3)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或普遍存在的问题选题,例如6年级毕业班的队员面对勤奋与方法哪个更重要的选题。
4)结合重大节日选题,例如庆“七一”活动,学校大队部组织各中队开展了“我在党旗下茁壮成长”的主题少先队活动。
5)根据偶发事件选题,夏季队员们爱去游泳但也因此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特别开展了《珍爱生命,平安出行》的主题少先队活动,将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2、少先队活动课的课型:
按主题分类:爱国教育、守纪教育、学习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立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交往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
按形式分类:说理型、讨论型、辩论型、辅导型、演讲型、知识竞赛型、实话实说型、座谈会型、体验型、交流型、故事型等。
按形态分类:班级会议、班级活动、主题教育课等。
上学期我校开展的少先队活动课的观摩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中有1.3中队情景再现型《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2.4中队辅导型《咱们从小讲礼貌》主题班会;3.7中队启发型《放飞理想》主题班会;4.6中队交流型《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主题队会;5.3中队实话实说型《让理想展翅飞翔》主题队会;6.6中队辩论型《勤奋与方法哪个更重要》主题队会。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班级活动是少先队活动课的主要形式。精心选择、设计、实施的少先队活动课要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一次精心组织的少先队活动课能让少先队员受益匪浅,让少先队员终身难忘。
3、少先队活动课的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自我认识,自我参与;
2)活动阶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
3)发展阶段——自我约束,自我完善;
4)提高阶段——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4、认识到少先队活动课是重要的一课
我们在反思中认识到:少先队活动课应是由中队辅导员指导的、着眼于少先队员综合素质提高且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的课。中队辅导员要切实组织好少先队活动课,让成功的少先队活动课直击少先队员的心灵,促进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
5、全体总动员“我的少先队活动课我做主”
“我的少先队活动课我做主”这是各中队的孩子们在主持少先队活动课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现在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孩子们在中队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第一次使用我们的第1版少先队活动课主持活动时的情景,他们拿着稿子有模有样的站在讲台上主持少先队活动课时,虽然稍显稚嫩但他们的勇气可嘉,令人敬佩,因为在其他孩子们和老师们的眼中他们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打破了以往中队辅导员讲少先队员听的传统固有模式,现在都是少先队员追着中队辅导员问:下次少先队活动课选择什么样的主题,用什么样的形式组织开展同学们会喜欢„„经过了4年的历练,如今我们各班的小 8
主持人队伍也日渐庞大,他们各个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在每周一的少先队活动课时我们经常看到预备铃声一结束,小主持人们便站在讲台上开始组织我们的班队会。
用孩子们的话说“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我做主”,既然是主人当然要当家做主,现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早已不需要中队辅导员老师们亲历亲为了,从开始准备的那一刻起,孩子们就有自己的想法,按需分工,各自忙碌起来,从确定选题到组织策划,从主持人准备串词到开展主题少先队活动课,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把自己当成了少先队活动课上真正的主人,课间休息时在楼道内、操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孩子们或是个人或是以小团队、小集体在准备少先队活动课活动时的身影,为了开好每一节少先队活动课孩子们都在精心的准备、积极的参与活动,真正调动起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而我们的中队辅导员做为一个参与者、旁观者,只需要从旁指点,及时的进行正面引导就行。我们要求中队辅导员在活动中做到:在组织上不包办但要指导,在内容上不限制但要引导,在形式上不单一但要调控。把我们的中队辅导员从少先队活动课的课堂上真正地解放了出来。记得有位数学老师曾对我说:“小冯你们的少先队活动课开展的可真有成效,我们班的少先队员可厉害了,今天下午中队辅导员请假不在,原本我打算利用少先队活动课说说孩子们的作业的,结果一上课还没等我开口说话,我们班的主持人早就站在台上开始主持少先队活动课了。”
这种少先队员自发组织开展的少先队活动课也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与喜爱,这种教育形式也比以往的教师说教更易于被少先队员认同和接受,教育效果也十分明显。自从学校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的实践活动以来我校的少先队员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且在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创造能力也在每一次活动中得到了展现,孩子们为家长、为老师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6、巧借八方力
为了要开展好少先队活动课活动,研究中心组的老师们启发中队辅导员老师要善于借力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众人拾柴火焰高”中队辅导员要巧妙地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成功地上好少先队活动课。
1)向任课老师借力:任课老师是中队辅导员重要的同盟军,上少先队活动课时邀请任课老师作点评,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时邀请任课老师作主讲。例如4.7中队就聘请了党员教师石文婷做为中队的特别辅导员,并利用少先队活动课的时间让石老师为队员们细致地介绍了一些实用、易学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2)向听课老师借力:6.6中队的辩论赛邀请我和几位队员家长做了评委,在开展活动时队员们更加专注于比赛,并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因为他们觉得由大队辅导员和家长们做评委使本次辩论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更具有说明力,使他们在答辩时心无旁骛。
3)向家长借力:开展少先队活动课需要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在活动中了解学校,走近教师,从而更好地形成教育的合力。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活动时,让家长与少先队员们谈心,家长的真情述说在这特定的教育场合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例如:2.3中队邀请党员家长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党、爱国教育;5.6中队邀请家长做专题讲座;5.3中队开观摩队课时家长们与少先队员拥抱的那一刻至今令孩子和家长们久久难忘。
家长们在活动后的反馈表中这样写到:
通过这次的主题队会,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班主任老师及各位辅导员们对孩子们细腻而醇厚的真情,你们用为人师的德,用为人母的心,诠释了对孩子们所有的爱和期盼。„„
此外还有一份意外的收获,那就是让孩子们再一次被亲情所感动,懂得了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苦:因为在最后的拥抱环节,我看到了很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通过这次主题队会,我作为家长也受益匪浅,涤荡了心灵的同时,对孩子教育的方式和责任,对教师辛勤工作的认知都有了质的飞跃。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这么好的老师们的关爱下,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茁壮成长,作为家长我无比欣慰。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凝成两个词,两句话:感谢和幸福——感谢老师们的用心良苦,为孩子们当下拥有的一切幸福着!
4)向社会借力:学校大队部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邀请了共建单位的交警、民警、部队的解放军来为少先队员讲述他们的人生感悟和实践体会。这种以人育人,帮助少先队员寻找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做法是很有效的。
中队辅导员们巧妙地八方借力,不仅借助大家的力量,适当减轻了自己的工作强度,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教育的合力,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活动已深深地烙在了少先队员的记忆中。
7、打造精品少先队活动课
今年我校大队部组织开展了1到6年级的少先队活动课观摩活动,这次展示的每一节少先队活动课都非常成功,从确定主题到方案设计,从教室布置到准备节目,从准备串词再到细节推敲,每一节少先队活动课上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教育活动都凝聚了师生们的努力和心血。在为期2个月的观摩展示活动中,每一位参与活动的中队辅导员及听课教师都从不同方面有了不同的收获,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我们的每一位少先队员。作为学校大队辅导员的我最初的想法是想通过本次观摩活动让全体中队辅导员们有一个思想上的提高,并落实到我校的少先队活动课中使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课有一个整体面貌的提升,最终的落脚点是检验我校的少先队活动课课程化的成果,是否使我们的每一个少先队员都能从策划、组织、主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使每一个少先队员在少先队活动课中都敢参与活动、想参与活动、会参与活动。这次观摩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我校今后的少先队活动课实践与研究打开了思路并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今后我校少先队活动课的工作目标是“打造魅力少先队活动课”。让我们的精品少先队活动课,魅力少先队活动课以先进科学的德育思想为明灯,有烈火般的激情在燃烧,有渊博的知识为载体,给少先队员以鼓舞和力量,给少先队员以希望和启迪。
第二篇:浅谈小学少先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在学习中认知,在实践中体验,在愉悦中成长
——浅谈小学少先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认知、体验、感悟和实践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形式。在少先队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亲历、感受、体验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竭力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世界、感悟生活的窗户,把学生从学科学习、从狭窄的课堂带出来。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转向,由机械的决定性教学向互动的交往性学习转向。因此,我们实施的“在学习中认知,在实践中体验,在快乐中成长”以“自主、实践、探究、体验”为主要特征。通过研究的实施,拓宽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身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同时丰富和发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关键词】认知体验成长德育教育少先队实践探索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之际给全国少先队员和少先队工作者贺信中指出:“希望全国少先队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不难看出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学校充分整合了学校少先队组织教育的优势,逐步形成了“在学习中认知,在实践中体验,在快乐中成长”的教育形式,并在我校的德育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挖掘活动亮点,推进少先队品牌活动特色。
近年来,随着少先队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品牌项目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少先队文化建设新的组织形式和有效工作载体。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品牌项目,不仅促进少先队文化特色品牌项目的引导、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增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活力,而且更好地发挥了少先队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重要作用。
学校少先队活动品牌是少先队组织在社会舞台上占领教育活动制高点的重要标志,使少先队组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有利于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活动,它是少先队组织在育人功能方面积累的一笔长效的无价资产。它产生着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少先队员在少先队组织里健康成长,吸引着社会上更多的集体和个人关心、支持少先队,为学校德育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践学校以体验教育为出发点,在德育基地建设方面广开门路,大胆创新,形成多元
1化校外德育基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少先队以实践为手段,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如:暑期夏令营活动、阿婆茶文化探究、与民工子弟学校手拉手等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充实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焕发热情的优质大中队,必须要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为此,学校大队部制定中队誓词并设栏张贴,使队员们在思想上树立“主人翁”意识。设立“读书乐”、“雏鹰角”、“图书园”等文化专栏,做到了持之以恒、内容丰富,活动实效,为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铺设了思想教育营地。
实效以少先队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学校支持和协助社区少先队建设,积极动员每个少先队员在校外参加社区少先队活动,为孩子搭设平台,参与小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多元而丰富的展示个人能力的途径与机会,充分锻炼了孩子与他人的合作及自身大胆自信的心理品质。
二、依托地方资源,开辟少先队品牌活动途径。
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色校园是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充分依托本土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促进校园育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资源共享。
少先队特色活动是少先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文氛围开展的别具风格、独具特色的活动。为了使学校少先队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序有效,学校把增强少先队实践能力教育作为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我校实际,独立自主地开展富有特色的少先队校本活动。
活动丰富 “少年军校”活动是我校少先队的特色活动,是体验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学校大力推动“少年军校”活动的深入发展,在巩固已取得的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以灵活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丰富思想内涵,拓展活动空间,强调活动实效。在“少年军校”活动中,以创新的活动方式打造精品活动。开展“我是小小一个兵”上岗值勤、“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卖报捐款等实践活动,为社区百姓;为灾区、贫困地区的同龄人奉献一份爱心。
校内,少先队大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我与祖国共成长”、“体育艺术节”和“读书科技节”等大型活动,让少先队员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体验的岗位,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获得实践体验,拓展视野,锻炼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不断完善人格品质。
活力四射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色校园是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充分依托本土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促进校园育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大队部与四川广济学校,新疆尼勒克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书信交流、电话沟通、互帮互助,圆了孩子“阳光之梦”。载种“我和小树共成长”希望林,定期浇水和养护,培养了队员爱绿护绿的环保情怀。
三、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少先队品牌活动内容。
结合几年来校本课程和学校少年科学院活动情况,我校的《科技模型制作》校本课程从开设的目的背景、开发过程、内容框架、组织实施、评价方法的方面进行了总结,在苏州市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同时为丰富学生科技教育的内容,我校正在积极酝酿,从少先队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培养方面对原来的教材进行修改,编写新的《科技创新》校本课程。
本着“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在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的同时,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充分挖掘利用地方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创编具有学校与地方特色的教育校本课程,推进学校教育的规范可持续发展。
1、以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和中队文化,使其发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育人之效。充分开发利用校园资源,整体规划,优化设计,让每一棵花草,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无言的老师”,使环境文化给学生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浸染与启迪。
2、建设一支以辅导员为主体的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创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优化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践行和心理体验。着眼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立足辅导员个体专业成长,构建有利于辅导员自主成长与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力打造一支生态型师资队伍。
3、抓实少先队这一德育主阵地建设,围绕“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长辈,信心留给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资源和其他学科资源,做到学科渗透和活动体验相结合,主题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
四、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凸显少先队品牌活动特点。
少年科学院是学校开展科技普及教育,培养队员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主阵地。几年来,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积极开展青少年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教育,充分利用少年科学院这块活动阵
地,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科技教育主题活动,创设了一条“以科技教育为活动内容、以综合实践为活动形式”的科技教育途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水平地创办一流的实验小学做出贡献。
精细打造 少科院面向每一位孩子,为孩子们构建一个科学探究的乐园,系统地、全方位地为孩子们创造享受科学教育的平台。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了5个研究所,14个实验室,聘请了15名少科院的兼职辅导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需要志愿报名参加,队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不仅如此,大队部配备科技实验室、操作室、电脑房、多媒体室、航模室等,组建航模、船模、车模“三模”、作物栽培、标本制作等科技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辅导,培养了一批批爱好科技的小能人。队员石天衡的工程技术作品“下水道防冲抑臭装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中获得三等奖,荣英子的“升降式油烟机”获得“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创造三等奖、“宋庆龄儿童发明奖最佳创意奖;队员们先后发明了“上下楼梯自如升降机”、“多功能电话”、“吸尘黑板擦"、“多功能拖鞋”„„校园内外小发明、小创造热潮此起彼伏。
精心组织 学校注重科技教育环境的渲染,在校园中树立科学家雕像、张贴科学名人画像,设立科技画廊,开播科技电视节目,结合校园绿化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开设生态角和红领巾气象站,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科技教育氛围。少科院还结合社区活动建立了校外活动基地,与市气象局、市环保废水处理中心、市卫生防疫站、市青少年宫、“永丰余”生态科技农业示范园等建立了友好联系,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进行实验实践活动。
大队部充分利用昆山的地方资源,开阔了少科院工作的新思路。少科院每年举办科技节;导读课外科技书报;开辟科技宣传版报;编写科技小报;设立科技信箱,吸纳科技信息;利用红领巾电视台编排科技教育栏目;举行科技信息演讲会、科技故事会。每年开展“五小”竞赛活动,进行小论文、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培训、辅导,做到人人参与,班班启动、全面普及,激发了队员的科技意识,引导队员走近创造。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践考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领略了祖先最原始、最古老的发明;接受了现代科技文明的熏陶,认识到一切发明源自生活。
精彩收获 大队部充分利用少科院这块活动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教育主题活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校级、市级乃至省级科技小院士。学校每年组织全校千名学生参加“智力七巧板”和“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参加电子技师的培训活动,参加电子百拼操作比赛,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少科院队员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队员加
入到少科院这个组织中来。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应该竭力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世界、感悟生活的窗户,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带出来。“在体验中求实,在特色中求活,在品牌中求精”,培养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生活,追求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教育。
第三篇:民汉合校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
民汉合校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
各位同仁:
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校关于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一些思考,有些是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有些是针对当前学校工作实际的一些做法,不一定成熟,供大家交流探讨。
民汉合校是近几年来我师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意义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4年的8月开始也在五团沙河大地敲响了历史记录的合校篇钟。它给五团教育史上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五团学校的每一员勇于探索和实践,推进民汉合校的顺利过渡发展。
五团中学民汉合校工作从2014年8月开始试行,梯度混合,2015年9月全面推广,现在中小学1~8年级51个教学班全部实现了民汉混合班教学,合校仅仅共用了1年时间。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却产生了积极重要影响,最明显的感觉是学校上了规模,投入的资金多了,民汉之间交流的机会多了,民汉师生间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师生掌握汉语水平的能力得到了显明提高,同时,各项管理和教育也棘手多了。
针对民汉合校中面临的新特点,为了改进和加强德育教育,根据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规律,我们从实际入手,着重在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得了解和沟通上下功夫,使民汉师生间相互走进对方。以德育实践为重点,把德育教育从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有目的地开展德育教育的系列活动,从点点滴滴抓起,让德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浸入师生心灵。我们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充分认识民汉合校的意义,切实改进和加强德育教育。要搞好民汉合校中的德育教育,首先是学校领导层和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民汉合校的现实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要实现思想上转轨。为此,这一年来我校常开展教师培训班,民族教师座谈会,定期召开民汉合校德育教育研讨会。在对学校德育教育展开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第一学年我们主要推广了民汉班级和师生间开展结对活动、强化校本教材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民汉学生间相互学习对方语言文字、如何解决民汉学生差异问题,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等探索。
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校,解决合校中名合实分“两张皮”的问题。民汉合校不是将不同民族的师生一合了事,而是要从管理上、要求上、工作上达到一致,创造一个和谐、沟通、融合的环境,要解决形式上合校了,而实际上仍然是民汉分离、彼此隔阂的问题。为此,学校普遍采取了民汉教师按年级混编办公室,民汉教师的办公桌安排在一起,以便于交流。在学生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统一活动、统一着装,民族学生上课,一律采用汉语上课,让汉族教师担任民族班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尽力打破民汉界限,创造可能更多的交流沟通机会。
三、以增进民汉间的相互了解为前提,建立校本德育教材体系,营造以民族团结融情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在民汉合校中根据实际,以大讲堂形式以及每月专题民族团结周会课以增进民汉相互了解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资料。内容包括:各民族在当地的发展简史、民族风俗、民族文化、优良的民族传统、各民族优秀人物故事、民族团结故事等。通过德育教育阵地使同学们从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产生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同时,各学校还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浸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如学校文化橱窗长廊、校园石头文化、楼道文化、各种文化活动等,也都无不打上民族团结的烙印。在整个校园环境上,呈现出鲜明的民汉合校特色,形成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民汉师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校如家的思想感情,学校开设校园文化艺术家,开辟了三个板块,让(加艺术节的总结内容)开设了阅博览群书、挥毫泼墨的活动场所。每个楼层设置了不同的文化宣传主题,集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使学校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秀文化的主阵地。
五、合力构建民汉学生共同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召开新生家长会、毕业生家长会、住宿学生家长会,设立家长学校和教学开放日等方式,使民汉家长充分了解学校双语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展情况,达到学校、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六、开展系列活动,搭建民汉沟通平台。根据德育教育特点和学校实际,在民汉合校中我们主要开展了这样一些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相互学习语言文字活动。有的班级利用课间操、课余时间、吃饭时间,有的学生利用移动电话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有的学生把少数民族日常用语印制成便于携带的小本子,一有空闲就可以随时学习,班班开设维语课、阅读课。在维汉语言文字学习中,人人都是学生,人人也都是老师,在相互学习中即掌握了非本民族的日常用语,又增进了解和感情。
2、开展共唱“红歌”、唱校园公民道德歌曲活动。按照一个时期德育教育的中心内容,各学校专门确定有弘扬革命光荣传统的“红歌”,要求民汉师生人人都会唱,并进行比赛。在唱“红歌”过程中,举行“红歌大家唱”即强化了汉语学习,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还增进了民汉间的交流沟通。通过优美音乐的旋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3、举行故事会、演讲比赛活动,讲身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在宣扬先进事迹时,既要讲汉民族的,也要讲少数民族的,既可以讲过去的,也可以讲现在的,讲故事、谈认识、谈感受,民汉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教育、共同提高。
4、民汉师生间开展结对活动。在民汉班级间开展结对活动,学习上相互促进,生活上相互关心、思想上相互帮助,还定期举办庆元旦联谊会、庆六一绿色大巴扎等学习交流会、篮球足球排球体育比赛、文化节才艺展示、六一文艺汇演等,使民汉班级间形成良好的和谐关系;“爱心献同学”学具赠送活动,1000多汉族学生的爱心文具送到29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手中,多层次结对帮扶加深了师生感情,融洽了彼此关系。
5、配合民汉合校,建立德育教育基地。为推进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五团学校组织民汉学生参加青少年文化中心、参观团史博物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校园文化遍及的教学区、生活区,观摩少先队标准队部室、廉政文化广场清风亭实地走走访访等。通过各种基地的教育,让师生亲临其境,充分了解孩子们的新家,激发他们对学习场所的熟悉和热爱。
6、雏鹰假日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和稳定的教育目标开展多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例如:民族斋月老师下基层坚持每天法制安全教育活动、组织观看百部爱国教育影视片,进行百部爱国教育影视片观后感比赛,“民族团结一家亲”“我的宿舍我的家”学生演讲比赛,“爱心献同学”主题班会活动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心的熏陶,德的教育。
七、“在一起”贯穿始终,德育教育润物无声 这学期,九级的8班主任买尔比亚老师与徐青结成了对子,她要用纯汉语教学九年级语文,两人带的班级门对门,办公桌也紧挨着。教学上,在各方面都给买尔比亚老师以帮助,很快,买尔比亚老师的汉语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在教学上遇到问题和困难都没有办法解决,现在好了,与徐青老师结对子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她。教研组用的教材和资料都是一样的,这对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帮助太大了。”
六年级班的王芷春同学至今还记得她下铺的阿米莱初来时寡言、羞涩的样子。刚来时,她一句话也不说,课余时间就对着一本相册发呆。王芷春同学心想,这位小妹妹一定是想爸爸妈妈了。为了让玛依拉尽快适应新环境,王芷春同学和同学们没事就找阿米莱聊天,教她唱歌,每天跟她学跳维族舞蹈。在她们的帮助下,玛依拉很快融入到了这个新的环境中。
刚进学校的时候她们没住过校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汉族姐妹们的帮助下,她很快能够自己打水、洗衣服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宿舍融洽得分不清民族,用讲得很标准的汉语跟老师问好,我还有定睛看看是不是维族孩子。今年校运动会时,孩子们与家长分享的照片中不仅有同班同学,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同学。有了民族孩子的加入,团体角逐更加激烈,足球、长跑都是他们的长项,孩子们获胜时亲如兄妹。
德育教育润物无声
在五团中学的老师眼中,学生不分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孩子。
孩子们无论是刚开始的想家或是生病,班里学生会赶紧上前询问。联系家长、护送医务室及时就医,老师和孩子就是这样,不分民族、不分年级,在他们心中,“我们就是一家人”。而形成这样好的氛围,学校常抓不懈的德育教育功不可没。时间长了,民汉老师、学生间的交流便不再囿于工作和学习,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少数民族老师和学生会从家里带来馓子,中秋节时,汉族老师、学生会带来月饼„„
八、面临的困难:
完全双语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除母语文外,其余课程全部用汉语授课。此种模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倡的模式。就目前情况而言,这种模式主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制约:
1、双语学科的教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小学各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汉语水平有限。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不懂汉语又忙于农活无法帮助学生,在双语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接受非常困难,甚至课堂上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无法掌握老师讲的内容,课后用汉语的机会很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启而不发,启而不动”的场面,让这些学生在学习了最基本的汉语拼音和识字的基础上,接受汉语授课,学生的接受效果不会达到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更不用说他们要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2、双语教学的模式与本身教学环境不相符。学校担任教学的部分教师课程繁重,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同时影响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继续提高方面带来不便,使学校民语系双语教学总体得到提高直接受到影响。
总之,民汉合校双语教学刚刚全面起步,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做得工作还很多。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勇敢面对新挑战,认真研究每一个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目标。
第四篇:民汉合校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
小学德育学科参赛论文
民汉合校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
姓名: 柴占忠
族别:汉族
性别:男
工作单位:昌吉州奇台县第六小学
联系电话:***
邮编:831800
民汉合校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
奇台县第六小学柴占忠
民汉合校是近几年来我区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意义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它也代表了我区当今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它在给我区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和实践,推进民汉合校的健康发展。
奇台县民汉合校形式主要有两种,即维汉形式和哈汉形式。这项工作从2008年开始试行,2009年全面推广,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基本全部实现了民汉合校,仅仅共用了3年时间。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却产生了积极重要影响,最明显的感觉是学校上了规模,投入的资金多了,民汉之间交流的机会多了,民汉师生间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师生掌握汉语水平的能力得到了显明提高。
针对民汉合校中面临的新特点,为了改进和加强德育教育,根据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规律,我们从实际入手,着重在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得了解和沟通上下功夫,使民汉师生间相互走进对方。以德育实践为重点,把德育教育从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有目的地开展德育教育的系列活动,从点点滴滴抓起,让德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浸入师生心灵。我们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充分认识民汉合校的意义,切实改进和加强德育教育。要搞好民汉合校中的德育教育,首先是学校领导层和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民汉合校的现实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要实现思想上转轨。为此,这几年来奇台县教育局每年都要专门举办学校领导和教师培训班,定期召开民汉合校德育教育研讨会、现场会,将点上的经验进行推广。在对学校德育教育展开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我们主要推广了民汉班级和师生间开展结对活动、强化校本教材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民汉间相互学习对方语言文字、如何解决民汉差异问题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等经验。同时,对过去与民汉合校德育教育不相适应的许多规章制度和做法进行了大胆改进。
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校,解决合校中名合实分“两张皮”的问题。民汉合校不是将不同民族的师生一合了事,而是要从管理上、要求上、工作上达到一致,创造一个和谐、沟通、融合的环境,要解决形式上合校了,而实际上仍然是民汉分离、彼此隔阂的问题。为此,奇台县各学校普遍采取了民汉教师按年级混编教研组,有的学校还根据民汉教师结对的需要,将民汉教师的办公桌安排在一起,以便于交流。要求民汉教师间要共同备课、相互听课、定期在一起开展教研活动,对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在学生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统一活动、统一着装,民族学生上课除了母语采用本民族语言外,一律采用汉语上课,让汉族教师到民族班上课。尽力打破民汉界限,创造可能更多的交流沟通机会。
三、以增进民汉间的相互了解为前提,建立校本教材体系,营造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在民汉合校中,奇台县各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普遍编写了以增进民汉相互了解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各民族在当地的发展简史、民族风俗、民族文化、优良的民族传统、各民族优秀人物故事、民族团结故事等。通过校本教材使同学们从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产生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同时,各学校还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浸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如学校自创的校园歌曲、文化橱窗长廊、校园雕塑、楼道文化、各种文化活动等,也都无不打上民族团结的烙印。在整个校园环境上,呈现出鲜明的民汉合校特色,形
成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四、开展系列活动,搭建民汉沟通平台。根据小学德育教育特点和当地实际,在民汉合校中我们主要开展了这样一些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民族歌舞进校园活动。利用课间操和课余活动时间,由专门老师进行辅导,各民族师生都来学习不同民族的歌舞,特别是在同一时间,数千师生伴着同样的旋律,跳着同样的民族舞蹈,十分壮观,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气氛热烈、活泼,很具感染力。
2、开展相互学习语言文字活动。各学校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非本民族语言文字活动,有的学校利用课间操、课余时间、吃饭时间,在校园广播站播放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有的学校利用移动电话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有的学校把少数民族日常用语印制成便于携带的小本子,一有空闲就可以随时学习。在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学习中,人人都是学生,人人也都是老师,在相互学习中即掌握了非本民族的日常用语,又增进了解和感情。
3、开展共唱“红歌”、唱校园自创歌曲活动。按照一个时期德育教育的中心内容,各学校专门确定有弘扬革命光荣传统的“红歌”,要求民汉师生人人都会唱,并进行比赛。在唱“红歌”过程中,即强化了汉语学习,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还增进了民汉间的交流沟通。有的小学还结合实际,以本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内容,自创校园歌曲,通过优美音乐的旋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4、举行故事会、演讲比赛活动,讲身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在宣扬先进事迹时,既要讲汉民族的,也要讲少数民族的,既可以讲过去的,也可以讲现在的,讲故事、谈认识、谈感受,民汉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教育、共同提高。
5、民汉师生间开展结对活动。有的学校在民汉教师之间以年级组开展结对活动,相互听课、共同备课、一起研讨、共同提高;有的学校在民汉班级间开展结对活动,学习上相互促进,生活上相互关心、思想上相互帮助,有的还定期举办联谊会、经验介绍会、学习交流会、体育比赛、才艺展示等,使民汉班级间形成良好的和谐关系;有的学校开展民汉领导、汉族领导与民族班级、领导与贫困学生、汉族学生班级与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之间等的多层次结对帮扶关系。
6、走出校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小学德育教育实践特点,在校外奇台县民汉合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民汉学生一起共同走访不同民族的贫困户;开展帮助弱势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弱势群体活动;共同走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让他们介绍先进事迹;开展不同民族生活体验活动;不同民族师生间开展大做好事、大办实事活动等。对这些实践活动,学校和班级每学期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使活动能够扎实开展,并注重实践效果。
7、配合民汉合校,建立德育教育基地。为推进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奇台县还在校外建立了多处德育教育基地,主要有: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部队荣誉室革命军事教育基地、城南工业园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基地等。通过各种基地的教育,让师生亲临其境,充分了解各民族的共同奋斗史、发展史,懂得各民族间渊远流长的血浓于水的感情,从而激发起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第五篇:少先队自主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少先队自主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宝应县黄塍镇中心小学马国云
少先队的文化建设活动,应该是十分尊重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贴近少年儿童的生长和发展需要,促进少年儿童的主体发展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自主自动精神,让少先队员成为真正的主人。这就需要教育者用心呵护,关注每一位队员的发展,给队员广阔的空间,引导队员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创造。
(一)在队干部建设中体现队员自主性
少先队小干部是少先队组织的核心和骨干,是少先队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小干部队伍建设得好,少先队工作就活跃,组织就有生气。孩子是有聪明才智的,儿童集体总会涌现出活跃人物。因此,我们要给予每个队员公平竞争的机会,民主选优、民主训练、民主监督、民主换届。具体作法:
第一,民主选举队干部。我们可以举行一次“竞选班会”,由队员们自己推荐自己,自由报名。发表竞选演讲,由全体少先队员进行民主选举,当场计票统计,产生新任干部。通过竞选,让大家把自己最喜欢,最信得过的人选出来当自己的小领袖。第二,民主培训队干部。对小干部的教育,我们要重视民主训练,树立平等、自律、服务、创新的意识,如“让我们自己当家作主”等。加强对干部进行队史、队章知识教育等方面的培养,并让队干部在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创新,发挥自动化的作用,形成自主管理。第三,对队干部进行民主监督,定期进行评优,促进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强化队员的民主意识,促进小干部的健康成长。第四,民主进行换届改选。一般每届干部任期为一学期或一学年,老队干部表现突出的,因工作需要而又为队员们积极拥护的可以连任。
(二)在队活动中体现队员自主性
少先队组织是少先队的自主性组织。少先队教育是少先队员的自主性教育。队员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因此,要把队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队员自己设计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求异。由于农村小学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像城市的小学那样开设艺术节,但我们可以借鉴艺术节的理念,利用农村的优势,为队员们的发展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寻找农村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切入点,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实践和体验活动,赋予农村少先队活动现代感和生命力,使现代意识、传统精神和谐统一。
我们学校地处里下河地区,荷藕是当地的特产,学校后面有一个小池塘,满塘都是
荷藕。中队里的许多队员家里也都有种植荷藕,有过跟随父母采藕或看过做荷叶茶的经历。我们可以在中队里开展“我爱家乡的荷藕”的系列活动:
1、走进家乡的荷藕。让队员跟随父母采一次藕;请本校一位种藕的老师开一次荷藕的专题讲座;课外读一篇介绍荷叶知识的文章;为父母泡一杯荷叶茶;开展一次说茶比赛,说说对荷叶茶的了解。在队员亲自采荷叶、听荷叶茶、读荷叶茶、泡荷叶茶、说荷叶茶的过程中加深对荷叶茶的认识。
2、自主创造茶文化。为家乡的荷叶茶制作一个专题设计,如设计一句广告词、设计一个专利商标、设计一种外包装盒或写一篇介绍家乡的荷叶茶的文章。让农村少年儿童在体验活动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更加地体贴和关心父母;在自主的创造中拓宽了知识面,体会到自主的快乐,也培养了队员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活动中我们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依据教育活动的主题,让少年儿童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和参与形成,充分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通过启发他们,引导带领他们追求真知,鼓励儿童不断为自己确立努力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加强对事物的认识,使队员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要注重队员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超越、真正把少先队活动还给少年儿童。
(三)在体验教育中体现队员自主性
队员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现的主体。自主是体验活动的根本,体验教育活动最显著的特征是使队员真正置于主体地位,使队员在直接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感受,使每一个队员的个性健全发展的教育。作为农村的辅导员,我们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要立足农村实际,引导队员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少先队文化建设活动,让队员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队员的健康成长。
我们努力创设使中队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帮助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抓住一个机会,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个感受,懂得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在体验中尝到成功的快乐,保持乐观、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在中队活动中广泛开展了“五小”在行动系列活动:
① 小主人在行动。引导学生从小做主人,做班级的主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守纪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积极做,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② 小卫士在行动。引导队员做环保小卫士,保护整洁的校园、班级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