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蔡城市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4:0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进新蔡城市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进新蔡城市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推进新蔡城市发展的思考

新蔡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 大 会 发 言 材 料 之五

关于推进新蔡城市发展的思考

农林科技界委员 梁德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如何建设、经营、管理和发展好我们新蔡这个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豫南副中心城市,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谈个人之浅见,一、我县加快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县在县城总体规划、开发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县加快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周边县区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城市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工作。目前我县在城市的开发上较为随意,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现象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一些居民私自占地开发建房,少数居民擅自在屋顶搭盖加层,不仅破坏城市规划,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老城区沿街门面房建设,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模式,有的甚至在县城主要地段,如人民路东段、回民路南头到现在还没有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划重新翻盖,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

导致整个管理工作缺失。

二、对加快我县城市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模式上要向平舆学习,新城区抓建设,老城区抓改造。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上,考虑的更长远一些,不要以眼前的得失衡量城市的建设发展标准。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城市的经营和开发力度。2008年,新蔡县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发布,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根据总体规划,要尽快编制各个区域和街道的详细规划,要对城市的门面建筑特别是尚未开发的建筑进行细化,合理布局,防止门面楼参差不齐。对随意开发的违章建筑,进行专项整治,依法处理;要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实行政府对城区用地的高度垄断,对沿街土地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建设的,应依法收回;要加快老城区的改造,对诸如机械厂、煤建公司、幼儿园等棚户区、房改房、城中村的改造出台政策,鼓励开发。加快县城土地清查,对现有建筑、空宅地原则上应以补办手续、征收税讫为主,对城区大宗土地进行公开拍卖;要顺应民意要求,重点清查国有、集体企业土地及其流失情况,对私自占用、私买

修、改造计划,对城区道路地下施工统一时间、整合力量,有计划的挖掘,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挖掘。目前,城区新临东路、新正路、南城河路正在进行改造,与其配套的设施应提前规划、一并实施。

6、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城区市政环卫设施。政府要加大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投入,对全城区的公厕和垃圾中转站要合理配臵,城管等相关部门要对护栏、路灯、彩砖、道牙、下水道盖板等市政设施及时维护、维修,同时对城区内适宜绿化的空地进行绿化,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要重视解决城管人员的吃饭问题,以此规范城管部门的执法行为,对外地车辆只纠章不罚款,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7、改善管理方式,实行综合管理。单一的城管执法、交通执法或卫生执法容易造成执法力量分散、无法根治违法行为。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公安、城管、工商、建设、卫生、交通、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城市综合执法队伍,对城区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违反市容秩序的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形成执法合力。

8、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积极营造齐建共管的城市

第二篇:推进城市快速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市快速发展

根据省《关于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意思》,AA山市融入成都都市圈这一“增长极”,我市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快速发展,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环节。近期,课题组就如何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倍数”效应推进城市快速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强力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拓展城市空间

根据AA山市战略发展规划和未来人口预测,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达25万人,到2030年将达30万人。积极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是AA山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按照AA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今后城市拓展要按“东拓、西优、南调、北进”格局进行,总体形成“一城五片、两带多楔、井字加环、串联组团”的城市格局。“一城五片”是指规划中心片区、北部片区、东北片区、东南片区和西南片区等五大功能片区;“两带多楔”是指维护AA河、石面堰和赶山河所形成的“纵横两带”的水系格局,并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结构中,保留规划区自然山体,建设滨河绿地,形成深入城市建成区的绿楔。“井字加环、串联组团”是指规划形成“井字+环”城市道路主骨架,并通过“井

网络,加快城市交通与大环境交通的无缝对接。绕城货运通道总长21公里,是城市与郊区客货分流主道路,建成有利于缓减城市交通压力,减轻城市污染。秀湖路总长7公里,是联接城市与景区以及城际快铁客运站的城市主干道。西环线总长7公里,是串联城市从南面、西面、北面的城市主干道。峨九路城区段改造长2公里,是联接“乐雅高速AA支线”终点站的城市主干道。因此,抓好上述几条路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形成大框架、大交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有序推进各片区道路骨架建设。根据城市规划,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快完善各片区道路骨架。东部片区主道路、次道路基本形成,重点加快火车站片区“L”型道路、文南路等后期扫尾工作以及按市政道路标准完善人行道建设。城北片区是当前的建设重点,规划有主次道路共20条,雁北路北段和1248号道路作为首期项目先行一步迅速形成城北片区主骨架,逐步推进该片区建设。城西片区—川主片区今年启动土地一级整理,规划有条主次道路,其中西环线二期和AA大桥要作为首期重点项目推动该片区建设。项目要今年启动明年建成。旧城区道路破损严重,要加快佛光路东路、金顶北路、大佛路、万年西路等柔性路面的改造。安川片区今年已开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明年要以道路建设为入手点,启动该片区土地整理。

(二)抓好水利、景观建设,扩展休闲空间。按照“治

4和文化遗产为依托的中国重要旅游城市与休闲度假胜地,区域高新产业基地,人居典范城市。围绕打造“适宜居住、适宜休养”的“双宜”城市和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山水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宜居宜养”、“文化旅游”特色,完善修编AA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好雨知时节,正当春耕时。乐山市委领导高瞻远瞩,大手笔、大气魄,确定了建设“AA山—AA河—乐山AA慢城田园综合度假地”的战略规划。AA山市应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延伸基础设施建设触角,有效融入“AA山—AA河—乐山AA慢城田园综合度假地”建设大环境,根据“AA山—AA河—乐山AA慢城田园综合度假地”十大定位目标,修改完善细化城市建设各类专业规划。目前,AA山市已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详细规划控规覆盖率达到了85%。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正着手抓好未来50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各类专业规划编制,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做好包括城市道路框架、重点开发区域详细规划、完善城市重要小区和主干道风貌等内容的专项规划。

(二)强力招商,整活资源。关键是要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大胆探索有偿使用,合理分担,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绿化、净化、美化城市环境的发展新路子。首先要把城建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头戏。AA河的整治改造,引来了上海、福建、成都、乐山等各地房地产商来投资开发,加快了AA河两岸景观建设;文化广场、东部新区主干道建设,引来中信国安投资兴建AA象城,带动周边项目发展,形成1000亩的旅游风景区,推进了近4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发展。其次是要认真做好城市资源配置。实施土地一级整理,道路、水利、景观、管网等市政设施优先,有利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城市资源。如,通过AA河整治,为AA山市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

(三)强化安置,助推项目。以村民安置房规划建设为抓手,加强征地拆迁村民工作,保证各重大项目顺利启动开展。村民安置房是征地拆迁村民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抓好村民安置房规划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项目征地拆迁,也有利于城市统筹规划发展。我市已规划有安置点22个,总建筑面积达110多万平方米,已建成的安置房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正在修建的有20万平方米,即将开工建设的有40万平方米。村民安置房规划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配套规划。实行统拆、统建、统安办法集中安置村民,完善道路、绿化、亮化以及休闲广场、景点等,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安置与生存问题,将较好的地段或口岸作为村民安置点,并配套相应的门市、农贸市场等;二是要注重质量。不仅要重视安置房的质量安全,还要重视与之配套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功能完善问题,要把村民的安居工程建成城市建设的亮点,做成人民群众心中的民心工程。

(四)科学运作,强化管理。城市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宜居生活的地方,需要与时俱进地对城市的各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适时做出修整,加强管理,保证符合市民在城市工作生活的需要。今后要加大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在规划上要严格控制,在建设上要严格管理,在市政设施上要严密保护。

课题组长:责任单位:成员单位:主研人员:

市规建局城建办

第三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考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考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意志和决心,释放出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信号,对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以“稳”为基础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以“稳”为基础的重大意义,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农业稳则天下安。习近平指出,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稳住“三农”这块“压舱石”,尤为关键和重要,要“稳”字当头。在“稳”字上下功夫。“稳”,就是要稳住“三农”。

(一)“稳”为基础,就是要稳住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赢得全局工作的主动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农业农村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尤其是粮食生产从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确保农业农村不出大的闪失尤为关键。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农业农村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抓“三农”的劲只能鼓不能松,坚决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坚决防止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的形势出现逆转。正如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的,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稳住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让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农村成为安定有序、干净整洁的幸福家园。

(二)“稳”为基础,就是要稳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历史经验和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这一基本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契合农业生产特点,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是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成果。对这一基本制度,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无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怎么改,都不能丢了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个“魂”;无论新型经营主体怎样发展,都不能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三)“稳”为基础,就是要保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习近平指出,对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和经验,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这些年,我们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政策体系。实践证明,党的“三农”政策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广大农民群众是衷心拥护的。我们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力度不减弱,使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以“改”为动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在“改”字上做文章。“改”,就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及“三农”的改革方案和试点方案已陆续出台。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必须既有战略定力、历史耐心,坚决守住底线,又要勇于担当、大胆创新,敢啃硬骨头。“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以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招”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必能加快补齐短板、激发农业农村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一)深化农村改革要有底线思维。

搞改革是破旧立新,但底线思维必不可少。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要坚决守住农村改革底线,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四个不能”,划出不可逾越的底线。

(二)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搞农业规模经营也好,推进城镇化也好,都有其内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很大程度上也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深化农村改革,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核心就是不能随便动农民承包的土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个根本,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保住了土地就是保住了粮食,保住了粮食,就保住了社会稳定的大局。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历史耐心、战略眼光,要谋定而后动。一时看不清的不要急着去动,进不进城、退不退地,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刮风、不能一刀切。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决避免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三)要明确农村改革重点。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根据《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确定的改革重要领域和主要任务,重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等6项改革任务,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四)坚持试点先行,统筹兼顾的原则。

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差别化探索,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对敢于改革的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改革试错要有容忍度,也要有试错容错机制。农村改革体大面广,统筹兼顾是重要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多要素联动。”工作中善抓“牛鼻子”,学会“弹钢琴”,才能有的放矢,做到积极稳妥。农村改革攻坚克难,勇于探索、善于实践是科学方法。坚持试点先行,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五)要建立健全改革督察、中期评估和考核验收等各项管理机制。

对批准开展的改革试点,要积极推进、加强指导,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转化为全面推开的政策,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要不断完善推进农村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和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各项农村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以“进”为目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要以“进”为目的,要在“进”字上见实效。“进”,就是要稳中求进、稳中有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目前,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习近平指出,加快农村发展,要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大任务。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围绕3大任务狠抓落实、久久为功,就能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跃上新台阶。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强农之基。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固的。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明确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是富农之本。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习近平指出,“增加农民收入,要构建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一要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二要培育新的农民收入增长点,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三要拓展农村外部增收空间,继续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四要探索农民增收新模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五要始终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政策,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让种粮农民吃亏。

(三)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兴农之要。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作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既要把各级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设好、管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也要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主要方向,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习近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地域特色、民族风格,要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不要把新农村建成缩小版的城市社区。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好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问题,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第四篇:烟台发展城市农业的思考

烟台发展城市农业的思考

王奎良 刘守贞 曹体国

内容提要 本文从国际城市农业的实践和产生的背景出发,对城市农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分析了烟台发展城市农业的必然性、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提出了发展城市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农业战略定位对策措施烟台

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城市农业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乡互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城市农业,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确保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也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城市农业的内涵及产生的背景

城市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主要是指处在大城市及其周边的地区,通过城市现代文明带动及利用城市提供的资本资源、科技成果、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城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等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区域性农业。城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具有城乡融化性、功能多样性、发展阶段性、高度集约性等特征。

国际上最早提出城市农业理念的是美日欧等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国家。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明确提出了“城市农业”的概念。按照2003年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的定义,城市农业是指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要目的,采用集约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废弃物,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和水体里种养各种农产品,并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城市农业在超大城市也称都市农业,但不同国家强调的城市农业主体功能特征、实践经营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如:日本的城市间隙地农业,德国的“市民农园型农业”,荷兰的“外向型农业”等。

我国对城市农业的认识和实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无锡等城市引进借鉴了国际上都市农业的某些基本理论和实践做法。如上海,立足于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规划到2010年建成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配套、以产业化、科技化、信息化、市场化为主要标志,示范功能和创汇功能为主体的全国农业科技、信息加工、贸易中心“龙头型”都市农业。北京则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人文历史景观,发展多种形式的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生态型”都市农业,农业功能定位为鲜活食品生产基地功能、生态屏障功能和休闲度假功能。

城市农业是农业大发展、城市大扩张、城乡大融合的产物。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事实上的城市人口,带动更多的郊区成为城市;另一方面使传统的城郊农业发展面临用地紧张、优势下降、依靠传统农业方式增收困难等严峻挑战。高度城市化地区如何通过特殊的技术等措施提高农业经营者收入,增加产品供给,拓展农业功能,已是城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发展城市农业,是我国大城市郊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选择。我市发展城市农业的必然性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县城发展成中等城市,中心镇发展成小城市”的总体思路,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把加快推进城市化作为促进全市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1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市建设坚持以加快五区融合,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实施“东进、西拓、南扩”战略,拉开城市大框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显著提高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地位。同时,搞好建成区外围规划与建设,强化功能培育,迅速形成中心城市发展新组团。2006年我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72平方公里,与1994年相比,建成区面积增长了3.05倍,城镇人口也由1994年的79.1万人发展到2006年的106.55万人,增长了34.7%。

2.2 中心城市格局已经形成1984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后,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开发区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4年以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构筑大型城市格局,把原牟平县撤县改区,新建莱山区,从而形成了以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牟平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区组成的中心城市。近年来,又不断加快五区融合建设,膨胀市区规模,壮大经济实力,城市格局变化巨大。到2006年市区总面积达到2722.3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达到178.91万人。

2.3 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是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2006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74元。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渴望健康、环保、舒适的高品位生活。对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时令、安全要求提高,在注重农业的经济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生态和休闲功能,“吃绿色食品、创生态家园”已成为时代主旋律,发展城市农业成为必然选择。我市城市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

3.1 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我市中心城市共有耕地93.42万亩,果园34.36万亩,农村人口72.36万人。近年来,中心城市郊区紧紧围绕建设中心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要求,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提高效益为宗旨,依托城市经济、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一是区域优势产业特色日益凸现。经过多年调整和优化,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培植起了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品五大支柱产业。建成了以福山、莱山、芝罘区为主的大樱桃生产基地;以牟平为主的苹果、粮油生产基地;以芝罘区、莱山区、开发区、牟平区为主的水产品养殖基地;以市属菜篮子基地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到2006年,郊区粮食、果品、蔬菜、水产品和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1.47万吨、50.14万吨、51.43万吨、57.92万吨和16.68万吨,农林牧渔产值达到20.20亿元。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区已建成九发、山村果园、益生、东方海洋4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市农科院为龙头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步伐,选育的烟农系小麦、烟富系列苹果、901海带等农业新品种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四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不断提高农业国际化,市区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8.6亿美元。五是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在重视农业经济功能同时,不断拓展农业生态保护、食品安全保障、文化与休闲服务功能。在市农科院建设农博园,在城郊建设了一大批农业观光园、水果采摘园和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

我市城市农业发展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城市农业

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十分落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城市化对农业辐射功能还不强;城乡统筹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

3.2 发展城市农业的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城市农业要以实现城乡经济、生态、社会的一体化和实现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发挥中心城市及其农村区域优势,开拓农业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新功能,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延伸开发新产业,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经济效益目标、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和中心城市发展对农业农村要求的目标有机结合,增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能力,实现城乡产业对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3.3 发展城市农业战略定位

3.3.1功能定位。主要突出就业、收入保障等经济功能、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功能、食品安全保障功能、文化与休闲服务功能和应对突发性事件等5大功能。

3.3.2产业定位。一是维持一定的高效规模化优质粮食产业。二是发展能够满足城市消费需求的有较强竞争力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围绕早、鲜、嫩鲜活农产品生产,建立与城市规模扩张相适应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扩大设施蔬菜生产规模;扩大大樱桃、桃、葡萄等时令水果生产;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加快推进海珍品底播增养殖、鱼类工厂化养殖、虾池综合养殖、滩涂贝类养殖,控制贝类和藻类筏式养殖。三是发展具有生态与经济双重价值的经济林、观赏绿化林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环境建设产业。四是发展体现中心城市特色的新兴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物流业(包括国际物流),农业观光休闲等服务产业,良种、生物制品等农业科技产业等。五是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外向型农业。依托城市平台,培育具有强大市场开拓能力的外贸主体,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扩大农产品出口。

3.3.3发展方式定位。主要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可持续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农业国际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城市农业的对策措施

4.1 搞好城市农业规划

把城市农业列入城市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城市化规划与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起来。通过规划强化农业用地和农业基础设施的保护与管理,保证基本农田保护区、常年蔬菜基地、副食品基地、休闲旅游农业用地。在城市功能区之间要有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业生态功能区、林业自然保护区,构筑“山、水、城、田、林、海”的生态城市。

4.2 加快构筑适应城市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

按照“优化一产、膨胀二产、突破三产”的要求,统筹发展农村三次产业。优先扶持壮大苹果、大樱桃、水产、畜禽、蔬菜等优势产业,满足城市消费需求。健全农产品安全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质量检测机构和监督体系,加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餐饮、旅游等农村服务业,开辟为城乡居民生活休闲需要的旅游观光农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生产力在城乡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加速城乡产业融合。以打造“中国食品名城”和“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为目标,以果蔬、水产、粮油、肉禽、食用菌、酿酒为重点,建设一批外向度高、产品聚集度高的产业带、产业区和加工园区。

4.3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

加快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通过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发展拉动,打

造就业载体,增加就业岗位,分流农村劳动力。制定有关政策,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并配套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4.4 进一步完善、提高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功能

加强建设用地的审批与管理,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农业稳定。从源头治理农村污染,严格控制面源污染,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食用菌和沼气清洁能源。继续推进封山育林、沿海防护林、环城(镇、村)绿化等林业工程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的执法力度,加强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确保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区域共同发展。

4.5 建立城市农业发展的投入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三个继续高于”的要求,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要加大财政对菜篮子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不断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满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要大力吸引工商、民间、外资资本投资开发城市农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融资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利用更多的国内外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投向城市农业。积极试行农业政策性保险,逐步把农业支柱产业纳入保险范围。

作者简介

王奎良,男,1958年生,烟台市农业局,副局长,总农艺师,主要从事科技兴农政策与理论、宏观农业等方面的研究。

第五篇:城市发展转型期关于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

城市发展转型期关于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参会心得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9月20日至22日在南京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转型与重构”,旨在针对中国城市处于经济转型期发展阶段的当前状况,多角度、多方面探讨目前中国以及国际上面临的城市规划焦点问题,推动城市规划创新。

本次城市规划年会安排了14个平行专题会议、9个自由论坛、3个高端论坛、5个特别论坛、2个工作会议和1个规划学术沙龙。本次大会不仅仅是在城市规划单一学科范围内进行探讨交流,中国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规划已经形成集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等多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本次年会举办方邀请了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交通学的多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演讲,聚集了业内数千才俊共同交流。本人有幸作为编研中心的参会代表之一赴会参与学习,现将个人学习的心得体会简言如下。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贫富阶层是不可避免的。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在《营造良好的城市社会生态》报告中提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富人阶层居住在城市外围,穷人居住在城市中心,而中国的城市贫富阶层分布则恰恰相反。个人感觉这是个很有讨论意义的话题,从两个角度来说一说。一是城市发展建设方面,国外的这种贫富阶层在城市的分布状况似乎更为合理一些。对于城市中心区的建设,所有的城市都没什么差别,都是朝着繁华、现代的目标打造,差别主要是在对城市外围区域的发展建设方面。城市的社会

财富跟随贫富阶层分布,发达国家的城市外围区域居住着富人阶层,社会财富分布在城市外围,自然而然城市外围区域也能建设的很好很现代。而反观中国的城市,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大家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而相对忽略外围区域。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中国的城市“市中心跟欧洲一样,乡镇跟非洲一样”了。二是城市交通需求组织方面,“富外贫内”的阶层格局也会使得城市的总体交通需求相对少。本身由于经济状况的原因,富人的交通出行需求强、交通出行频率高,穷人的交通出行需求相对弱、出行频率相对低。此外,“富内贫外”的格局下,穷人需要“进城”去解决生活所需、去感受都市的繁华,富人需要“出城”去亲近自然,而“富外贫内”的格局下,富人有“进城”的需求而穷人则没有“出城”的需求。两种情况下的阶层对流,前者的交通需求要大于后者。

经济利益是现代社会驱使所有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当前“城市病”的许多问题背后都有着“经济”这一深层次的原因存在。比如城市私家小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就是因为“国家以汽车制造业为支柱性产业的经济发展政策”(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杨涛董事长《长效化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与管理》),刺激汽车大量的生产,汽车价格逐渐平民化,百姓小汽车消费的经济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小汽车,从而出现“行车难、停车难”的城市交通状况。当然我们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时,也可以采用若干经济手段。比如城市公交优先的发展政策,除了加大公交设施建设投入、提供便利便捷的公交出行条件外,还应

该辅助以优惠的票价机制,来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再比如缓解城市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采取拥堵收费、高额停车收费的措施来提高私人小汽车进城的使用成本以求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比率。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不可复得的精神财富,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振兴,塑造城市名片是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建筑师《和谐共生的探索——西安城市文化复兴中的规划设计》)。无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江南水乡城市的代表,有丰富的吴文化、运河水文化和近现代工商业文化等。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也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彰显无锡地方特色。

绿色交通是随“转型”提出来的一个全新课题。和谐社会的绿化交通要体现安全、公平、高效、低碳,要形成合理的交通出行结构,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出现需求。过去一个阶段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于为适应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而进行的骨架形态的搭建,以无锡为例,现状无锡城市道路网络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各个城市片区的联系通道都已构建完成。但是这种粗犷型建设模式也使得城市路网级配倒挂现象严重,干道多、支路少,难以实现全方位的通达和顺畅。未来城市交通方面的转型应立足于“优化与提升”,完善支路网建设,建立慢行交通系统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操作手段都将发生重大改变,作为引导和控制城乡发展的城乡规划也同样面临着转型和重构的必要。无锡作为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之

一,在经济社会总体转型的发展大方向下,推进锡澄一体化发展,为无锡谋求城市发展新空间;继续“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建设绿色交通系统,引导城市交通结构的转变。作为为无锡城市规划事业出谋划策的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我们应该围绕“转型”大方向,立足自身专业特色,对相关课题展开研究,为无锡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载关于推进新蔡城市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进新蔡城市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考措施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县畜牧业面临加快发展、又好又......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68更新时间:2009-2-18一、课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市倡议书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市倡议书 全市机关党员干部: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当前,我市正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xx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为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在xx生......

    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合集5篇)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跟矛......

    努力推进城市向新型宜居城市发展

    努力推进城市向新型宜居城市发展专业:行政管理学号:200810301096 姓名:杨匡指导老师:姚贱苟摘要:随着时光的推移,时代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已经转到21世纪的历史车......

    六个“一体化”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

    六个“一体化”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将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分三......

    培育发展城市广场文化调研思考

    培育发展城市广场文化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培育发展城市广场文化调研思考2010-06-29 18:51:4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培育发展城市广场文化调研思考培育发展城市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