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学习贯彻法规性文件的工作汇报
关于学习贯彻法规性文件的工作汇报
近期,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对2005年7月以来全区学习贯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法规性文件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总结。下面,我代表区委就学习贯彻情况向检查组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坚持深入学习宣传,不断增强贯彻文件的自觉性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学习好、贯彻好、执行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法规性文件作为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的根本任务,从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学习宣传入手,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政策规定,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一是结合实际全面学。按照“领导干部要熟悉、组工干部要精通、干部群众要了解”的基本要求,区委坚持把法规性文件纳入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采取集体领学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带头进行学习。区委组织部把学习法规性文件精神作为“岗位练兵”的首要内容,精心制定计划,创新学习形式,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各级党组织自上而下层层提要求,逐级定目标,采取精读原文、交流心得、专题研讨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学、组工干部深入学、党员群众参与学的良好局面。
二是创新方式广泛学。为了推动法规性文件的深入贯彻落实,区委把《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干部教育培训条例》等法规文件列入党校主体班次教学计划进行专题辅导,2000多名党员干部接受了系统培训。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法规性文件报纸知识竞赛和现场知识竞赛,共有81个单位、2781名干部参加了竞赛答题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组工网站、新闻在线等新闻媒体,对“一法、一纲要、三条例、十一个法规性文件”内容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法规性文件的内容有了全面了解。
三是带着问题深入学。针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针对性不够强、形式不够灵活等问题,通过深入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制定了《甘州区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健全完善了领导干部到党校主体班次授课制度,广泛开展菜单式培训和个性化选学。为进一步加大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力度,结合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学习,研究制定了《甘州区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治庸问责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等制度,对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切实增强了运用法规性文件指导干部管理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坚持适应形势需求,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认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2007-2010年甘州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促进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创新培训形式。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掌握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培训内容,制定了全区主体班次培训计划和赴外培训计划,突出基础理论、能力建设、素质培训和党性修养四个重点,逐步向“菜单式”选学、个性化培训转变。基础理论突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等内容;能力建设注重提高各级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和依法行政的能力;素质培训侧重于市场经济、现代金融、法律法规等内容;党性修养以荣辱观、权力观、政绩观教育为重点,使培训内容既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紧贴培训对象现实需求。
二是拓宽培训渠道。充分发挥区委党校、行政干部培训学校、农村干部专修学校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去年以来,依托区委党校举办各类主体培训班142期,培训各级干部3100人次,依托乡镇党校、示范基地培训基层党员干部11560人次。邀请省、市委党校、河西学院和市委讲师团的专家学者开展理论对谈和专题辅导8次;组织216名干部赴外培训、挂职锻炼、到村任职或参与区委中心工作,抽调416名干部参加“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让干部在基层接受锻炼。
三是规范培训管理。坚持从健全完善制度入手,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实行办班审批制度,制定了《关于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对培训班的审批、收费、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构建了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干部培训工作格局。建立领导干部党校讲课制度,确定了18个党政领导干部主体班次授课专题,选聘了24名
实践经验
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任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调动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坚持严格履行程序,不断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规范性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贯彻执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法规性文件精神,不断规范干部管理、选拔和监督工作,形成了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明确选人用人导向。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总体要求,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用好的程序选人,用公认的条件选人,使一大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年轻有为、推动项目建设的优秀干部得到了重用,营造出了“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鲜明用人导向。2005年7月以来,根据工作需要,区委共提拔使用干部323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经济发展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上经受锻炼和考验的骨干力量。
二是完善民主推荐制度。根据《条例》及有关规定,区委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始终做到“三不允许”:即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程序的不允许上会;考察材料不全的不允许上会;民主测评中满意率比较低的不允许上会。对一些“一把手”空缺职位人选,在全区乡镇、部门、单位负责人大会上进行“海推”,对一些部门空缺职位人选,通过公开推荐职位、公开任职条件、公开推荐范围的方式,在本部门全体干部大会进行“公推”。在今年8月对公、检、法领导班子调整中,区委采取会议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体干警,从具备条件、群众公认的中层干部中推荐选拔调整了领导班子,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充分发扬了民主,广泛体现了民意。
三是严格组织考察程序。区委从严肃考察工作纪律入手,先后制定完善了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度和考察责任追究制度。考察前,及时下发考察预告通知,做到被考察对象、考察时间、考察组成员和监督电话、反映问题途径“四公开”。考察中,围绕扩大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范围,明确要求45人以下的单位,干部职工全部参加测评,45人以上的单位,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参加测评,力求对考察对象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考察后,由组织部牵头,纪检、检察、信访、审计、计生等部门对拟提拔任用干部进行会审,有信访问题或问题未查清的不上会。
四是严格实行票决制度。组织部门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和民主推荐情况,提出干部配备的初步方案,在人大、政府、政协等主要领导中进行沟通,并征求分管领导、主管部门的意见,党外干部还注重听取统战部门意见,经过反复比较提出最佳人选,提交常委会讨论决定。区委常委会在研究干部任免时,坚持集体决策,在与会常委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2005年7月以来任免的686名干部均在常委会上进行了票决。
五是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把群众公认作为任免干部的主要依据,严格执行任前公示、任前谈话和任职试用期制度。对拟提拔干部,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新提拔干部在任职前,由区委分管领导及组织部门会同区纪委负责人进行任前谈话,提出工作责任、思想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要求;严格按《条例》规定,对试用期满干部进行考核,合格的办理正式任职手续。2005年7月以来,共对323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对7名公示期间群众反映问题的干部进行了调查核实,并向反映人进行了认真答复。
四、坚持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干部管理监督的严肃性
区委在认真贯彻落实法规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干部管理监督,激发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扩大选人视野,拓宽识人渠道,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积极搭建干部展示自我的“舞台”。采取公开选拔职位、公开资历条件、公开报考人数、公开工作程序、公开选拔结果的“五公开”方式,在公安局、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局、卫生局等单位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建立了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158名年轻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占同期提拔使用干部的49%,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二是推进轮岗交流。采取回避型、轮岗型、任期型等方式,有计划地对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科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和人、财、物等重要岗位上的干部进行交流。2005年7月以来,根据全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共对363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调整交流,实现了城乡、部门、街道之间的互动交流,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加大调整力度。坚持一手抓选拔,畅通入口;一手抓调整,疏通出口。2006年以来,区委根据干部年度考核结果和《甘州区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治庸问责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对6名年度考核靠后、工作平庸的领导干部就地免职,对47名达到任职年龄界限的干部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个别乡镇党政一把手及公检法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整,在全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的进取意识。
四是强化管理监督。制定《区管科级干部谈话制度》,综合运用任前谈话、沟通谈话、提醒谈话、信访谈话、反馈谈话和诫勉谈话六种方式,对323名科级干部进行了各类谈话。坚持把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向届中审计延伸,2006年以来,共对45名科级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增强了干部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改进领导干部考核方式,年终考核时实行乡镇、部门互相评价和区上四套班子领导综合评价的“互评制”,综合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依据年度考核结果,对评定为“较好”等次的2个班子进行了集体谈话,并下发整改通知,限期进行整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自我监督意识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在学习贯彻法规性文件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干部调整交流的力度还不够大,监督管理的措施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在畅通干部“出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今后,我们将继续抓好法规性文件的学习和贯彻落实。
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不断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今后区直部门中层干部岗位出现空缺时,原则上都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选拔,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结合事业、企业单位的特点,积极探索改革领导干部选任方式,努力形成委任制、选任制、聘任制等各具特色的干部选任机制。
二是建立科学的考察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建立干部考察员队伍,完善干部考察员信息库,对干部考察员进行业务培训,在干部考察时随机抽取考察人员,实行“谁考察、谁签字、谁负责”,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认真落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办法和“治庸问责”各项规定,完善考核体系,扩大考核范围,改进考核方法,逐步使考核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按照靠政绩、靠经济增长、靠群众满意度评价干部的要求,加大考核力度,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把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有机统一起来,勤奋工作,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三是加大干部调整交流力度。按照“年龄结构梯次,专业结构合理,气质结构和谐”的工作目标,着眼发展建班子,围绕项目用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有计划地对在同一职位任正职满6年、副职满8年或在同一单位任正副职累计满10年的科级干部进行交流,对在同一职位任职满5年的中层干部进行轮岗,调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切实增强领导班子活力。
四是建立正常有序的退出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审批制度,规范领导干部辞职行为。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科学制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标准,通过免职、降职、改任、轮岗、离岗学习等多种途径,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疏通干部正常“下”的渠道,真正做到能上能下,优胜劣汰。
五是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健全监督网络,强化监督措施,认真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谈话诫勉、回复函询等监督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经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扩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内容和监督范围,重点对领导干部进行工作监督以及生活圈和社交圈的监督,积极探索加强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和辞职从事经营活动监督的有效办法,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常处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第二篇:学习贯彻两部法规情况汇报
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贯彻《准则》和
《条例》的情况汇报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基本保障,是加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重要准则。根据省局党组[2015]46号文件精神,学校为学习贯彻落实好新《准则》、《条例》这两部法规,积极开展了学贯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根据新《准则》、《条例》删减、新增、调改内容,分别组织召开中层干部会、全体党员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从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等方面研究制定了学校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的责任分工,从把学习贯彻《准则》《条例》作为学校党委的重要政治任务、抓手、学习重点、执纪问责这四个方面进行分工,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全面协调推进学习贯彻工作的开展,针对学习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目标,靠实责任,确保学习贯彻推进有力。
二是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思想认识的提高是贯彻落实好新《准则》、《条例》的基础保障。因此,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相关内容。12月7日组织党委中心组的集中学习。充分利用集体学习时间,安排纪委书记进行廉政讲课,重点对《准则》、《条例》删减、新增、调改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12月17日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对两部法规进行专题学习,由党委书记带领大家进行全文学习。其次要求党员坚持个人自学。党员干部每人一份原文册,组织开展个人自学。要求各支部确定个人自学时间、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记录个人学习笔记、撰写个人学习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再是利用好宣传阵地大力营造良好学习贯彻的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专门设置学习专栏,从勤政楷模、清风文苑、以案警示、廉史镜鉴等六个部分,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还采用校园广播、橱窗等方式进行宣讲宣传,并利用学校建设的廉政教育展室的时机,融入其内容,进行阵地宣传,强化廉政意识,提高对新《准则》《条例》重要性的认识,使新《准则》、《条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在学校实施方案中,对学校的现行制度要求进行清理清查,符合规定的继续执行,不符合或者违背法规的立即进行修改或者废止。建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把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廉洁自律与自身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认真全面抓学习、严制度,争取将相关工作具体要求落到实处。
四是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要求的同时,结合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查摆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规定整改时限。对于能在整改时限内完成相关整改的,给以肯定并记入廉政档案;对于未能在整改时限内完成整改的,予以批评并责令其及时完成整改,情况严重的,提出书面警告,监督其按时完成整改。结合党支部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对学习贯彻两项法规情况进行考核,检验学习贯彻效果,确保把党章党纪落到实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范,带头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规红线。
下一步,学校将按照省局的要求,狠抓《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贯彻落实,在认真学习贯彻的基础上,组织好自查自纠,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严格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
二0一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学习贯彻两大法规情况汇报
林州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的情况报告
为深入学习中共中央最新修订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工作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市纪委要求,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公司党员干部近期认真组织开展了《准则》和《条例》专题学习活动。现将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新修订颁布的《准则》和《条例》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戒尺要求,也是党员干部需要严格遵守的纪律标杆。《准则》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紧扣廉洁自律、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强调自律,重在立德。《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突出政党特色、党纪特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公司高度重视《准则》和《条例》的学习工作,要求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认真做好学习计划,按照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原则,引导公司干部职工自觉、认真学习实践《准则》和《条例》,做到内化于心、外 化于行。公司精心筛选和印发了学习资料,并以专题会的形式组织全体职工集体学习,强化《准则》和《条例》的学习成效。
二、创新方式,提高成效
为确保学习成效,强化《准则》和《条例》的贯彻落实,公司根据工作实际,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互相结合、展板展示与心得交流相互巩固的宣传学习模式,营造《准则》和《条例》认真学、深入学、学得透的良好氛围。
(一)严格规范集体学习,加强指导个人自学。园区于12月3日下午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关于《准则》和《条例》的专题学习会,就党中央新修订的纪律文件进行集体学习。集中学习后,各科室印发了纪律文件和解读材料,要求干部职工加强自我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对《准则》和《条例》的认知、理解水平,并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将纪律准则与岗位职责紧密结合起来,知行合一、贯彻落实。
(二)精心制作宣传板报,做好学习心得交流。为营造学习、掌握《准则》和《条例》的浓厚氛围,公司组织办公室精心筛选了学习和解读资料,并放置在方便干部职工学习的地方。在学习之后,要求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就对中央纪律文件、精神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书面总结,既巩固学习成效,又奠定实践基础。
三、改进机制,持续巩固
《准则》和《条例》的修订出台,表明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也表明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的新常态。通过本次《准则》和《条例》学习活动,我公司将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借鉴好做法,改进不足之处,进一步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以更加严明规范、科学系统、持续长效的纪律工作方式,探索切合公司实际的纪律工作模式,营造务实清廉、奉公守纪、服务奉献的政治生态氛围,努力建设一支有担当、有责任、有纪律的干部职工队伍。
林州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四日
第四篇:——法规性决定
〔范例3〕法规性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我国的互联网,在国家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使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如何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特做如下决定:
一、为了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二)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
(部分略)
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七、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在促进互联网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过程中,重视和支持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增强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
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依法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制止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各种违法活动,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事互联网业务的单位要依法开展活动,发现互联网上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时,要采取措施,停止传输有害信息,并及时向有关机关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利用互联网时,都要遵纪守法,抵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实施的各种犯罪活动。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第五篇:沙市区贯彻省市一号文件重点工作汇报
沙市区贯彻省市一号文件重点工作汇报
为实现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一号文件精神,理顺工作思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全区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水利工作。
一、2011年水利项目申报和落实情况。
沙市区向上申报水利项目三个,分别是沙市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沙市区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柳林洲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及沙市区长湖灌区南北灌渠水利血防工程。具体申报和落实情况如下:
(一)沙市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961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沙市区9座泵站捆入荆州市莲花泵站列入国家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计划,计划拆除重建5座,改造4座,总装机43台9372kw,流量124.1m3/s。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部、省专家组评审,省发改委鄂发改农经[2011]631号批复同意。现正委托荆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进行项目初步设计。
(二)沙市区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柳林洲水厂管网延伸工程。计划总投资743.13万元,解决岑河镇、岑河原种场、省畜牧良种场、市农科院4个乡(镇、场)14个行政村(场)14864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目前,初步设计已通过省专家组评审,待建设资金来源落实后,我区将组织实施。
(三)沙市区长湖灌区南北灌渠水利血防工程。计划总投资2777.2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南北灌渠、沙北灌渠、五支渠、狮子剅渠等4条灌溉干渠清淤疏挖、护砌,清淤疏挖长度共26.989km,防渗防螺护砌长度共18.165km,并进行建筑物配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二、2010—2011年已批复项目实施情况。
(一)沙市区201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原计划解决0.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计划下达投资6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6万元。区委、区政府结合我区实际,并请示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同意,计划调整为解决岑河镇张场村、窑湾村和豉湖渔场3个行政村460户、2079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工程项目经区委、区政府研究由岑河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设计概算为103.28万元,现仅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36万元,省级配套及自筹资金均未到位。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岑河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暂未开始201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二)沙市区2010年岑河原种场南桥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项目于2011年3月1日动工,2011年5月23日完工,总投资355.55万元,其中中央、省级投资200万元;地方、群众自筹155.55万元。工程实施情况如下:一是工程实施现浇梯形渠道1条,总长度1181.2m,为保护生态环境,0+150~1+280渠道两边砼护坡下降0.5m,铺设植草砖,方便农民生活用水,在渠道上每座桥与桥之间设立踏步,计20处;二是现浇80U型槽730.8m,60U型槽3277.1m,预制50U型槽2118.1m,U型槽放水口147套,机耕道桥58处;三是取消原南桥中心排灌站及灌子窖排灌站两座改造项目,沿七号灌渠堤新建功率11KW小型泵站一座及7.5KW小型泵站两座,配套水泵型号分别为250HW-5混流泵及200HW-5混流泵,并配套新建渡槽1座,改造渡槽2座;四是配套分水闸2座,节制闸1座,φ500灌水斗门32座,φ1000路涵2座,φ600路涵8座,2m跨生产桥1座;五是疏挖田间渠道52230m,土方138275m。
三、2010年大湖地区排涝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和2011年大湖地区排涝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计划。
沙市区大湖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由区财政局具体负责分配管理,区财政局提供的分配管理情况如下:
(一)2010年上级拨入我区转移支付资金206万元,其中:区财政直接拨付各乡镇及相关管理单位132.07万元、集中管理73.93万元。在区财政集中管理的部分,直接支出30万元,结余43.93万元结转下年以丰补欠。
(二)2011年大湖地区转移支付资金计划直接拨付各乡 3
镇及相关管理单位132.07万元,区财政集中管理73.93万元(其中:直接支出50万元,结余23.93万元)。
四、水管体制改革落实情况
沙市区长湖管理局是我区唯一的一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008年12月,根据“国办发[2002]45号”文件精神,该局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0名,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区财政每年拨付人员公用经费130万元、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46万元,区防办每年补助防汛经费10万元。
2004年,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区开展了乡镇水利站改革,在分流安置其原有数十名员工的基础上,定向招聘录用9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同时,结合我区水利工作实际,另设4个“以钱养事”岗位。此后因工作需要,又增加了3名工作人员。现全区设置乡镇水利站6个,即岑河镇水利站、观音当镇水利站、锣场镇水利站、关沮镇水利站、立新乡水利站和岑河原种场水利站。共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9人有编制及经费、4人有岗位及经费、3人无编制及经费来源),招聘录用9人全年工资共137052元,公用经费27000元,由区财政发放;“以钱养事”4人,全年经费共141964元,由区财政转移支付以钱养事的资金支付;其余3名工作人员全年工资共约5万元,以及16名工作人员全年节假日福利费2.5万元,均由区水利局代付。
我区水利站目前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乡镇
(场)水利站机构的规模与其承担的繁重水利服务任务不相适应,编制明显偏紧。目前,全区6个水利站只配备16名员工(其中7名无编制),要承担29.25万亩农田、渔池的水利服务任务,人均负责1.83万亩,远远高于正常的配置标准。二是水利站工作人员待遇偏低。招聘录用的9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2006年工资套改定为参照公务员标准,但截止到现在,工作人员津补贴却一直未兑现,2010年每人月平均工资不足1300元,极大地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