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社团中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案例
小学社团中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实践案例
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干晓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加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促使更多的家长重视起对孩子早期的素质教育,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会演奏一件乐器,其目的并非想让他们的孩子将来成为艺术家,主要是想让他们通过学习音乐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具备多种素养。小提琴被人们称之为“乐器中的皇后”。她音色优美,演奏灵活,携带方便,表现力十分丰富,和钢琴共同并列高雅乐器之首,深受人们的喜爱欢。近年来,学习小提琴的学生日益增多。
作为全国有名的少儿艺校——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它坚持以“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培养目标,开设了各种不同类别的训练班,我们也称“潜能开发班”,有陶艺、舞蹈、二胡、葫芦丝、小提琴、国画、围棋等。2014年10月,我有幸接手一个了一年级的小提琴集体课教学工作。这个班孩子共30人左右,每天固定时间上一节小提琴训练课。长期以来,小提琴教学一直是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但在学校社团活动中,这种模式会受到师生的时间和教师的精力的条件限制而不被推行。通过几年来教学的摸索,我认为小学社团活动中,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效果良好。下面将我在实践中的做法提出,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激发兴趣,营造乐学氛围
小提琴号称乐器之后,是交响乐队、弦乐组中的高音乐器,声音优美,表现力极为丰富。然而小提琴是一种非常难掌握的高雅乐器,其难度在于:
1、持琴。左手手形和右手运弓姿式的正确性。
2、音准的问题。
3、左右手的有机协调运动。
4、音乐的感受能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孩子们学琴的兴趣,尽快打下扎实的基础,取得优异的成绩,老师无不绞尽脑汁。尤其小提琴这一专业,非同竹笛、葫芦丝以及其它门类乐器。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学上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演奏一些简单乐曲,不存在音准问题,不存在非常难纠的姿式问题。但学小提琴则截然不同,左手的音准概念问题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弦上,手指移高或移低一点,拉出来的作品则五音不全,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针对这一难题,我在课堂中做出了大胆尝试。在学生正式进入小提琴课程学习的前两个月,每次课前我都会演奏一两首简单的儿歌,听到熟悉的旋律,孩子们高兴地随着我的琴声,欢快地唱起了儿歌,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专注力也会有所不同,低段孩子对于长时间反复枯燥的基本功练习,会产生疲惫感或发生注意力转移的情况。这时,我会安排5分钟的休息时间,在这5分钟里我将乐理基础知识(如五线谱、各种音符)编成有趣的童话故事帮助孩子们学习。那么在下个休息的五5分钟里,我又会和孩子们玩一些有趣的音乐互动小游戏。在这样一种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孩子们会渐渐喜欢上音乐,喜欢上小提琴。所以,在小提琴集体课入门教学中,要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入手,因材施教,重于基础,循序渐进,充满爱心的教学,才能最终使孩子们变成驾驭自己和音乐的主人。
二、打好基础,掌握方法与技能
人们总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在集体课程的启蒙阶段,走好第一步,教给他们正确的基本方法,这点是至关重要的。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像园艺师对待小树苗一样,精心培育,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位学生。在基本姿势讲授课程中,我会做好示范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姿势,并用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的跟着老师做,如老师的琴是怎么夹的?鼻子对应着在琴的什么位置?下巴怎么放的?持弓时老师的手型像一个什么小动物?每个手指的位置怎么摆放的......每讲一个知识要点后请3到5名同学上台演示,那么则要求其他的同学根据老师刚才讲的要领,给同学提问题、挑毛病。在这种生生互动的环节中,错了同学会在其他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下纠正过来,挑毛病的同学在发现别人的问题时,也会注意到自己是否有这样的问题。这样一来,复杂的持琴、握弓、运弓学习过程一下子就简单化了。学生们也会在潜移默化的反复训练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很好地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鉴别问题和自学的能力。
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我则利用孩子童趣童真的特点,将枯燥容易混淆的音乐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小儿歌、口诀或顺口溜来帮助他们识记。如在学习五线谱知识时,我启发学生伸出手,配上口诀“张开你的手,便是五线谱,小指是一线,拇指是五线,四个指缝四个间,从下往上数,共有五线和四间”。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多看多唱,他们很快就能记住了五线谱。当学生进入乐曲学习阶段,我则提高要求,让孩子识谱和视唱同步进行,并一边弹琴一边指导他们练唱。我观察到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有伴奏的视唱训练,积极性都很高,对他们的视唱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孩子们完成握弓持琴和空弦的练习阶段,就进入了启蒙基本功练习。每当他们进行一条弦的音阶练习,我都教他们演奏同一曲调的乐曲,这时候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合奏练习,有时也练习简单的重奏曲,这样可以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并对学琴产生浓厚兴趣,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三、巧借资源,提升音乐素养
关于音准问题,是小提琴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小提琴没有键,指板上没有品,对于大多数没有基础的学生,要求一按就准、百发百中,是不可能的。正确的手形只能基本上解决实现音准问题。还有在指板上贴上胶布,但这种方法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当孩子对音准和旋律没有概念的时候,如何让他们拉出动听的音乐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在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训练,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电脑音乐软件和视频所记载下来的正确声音和动能,帮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情感等,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便利。现代音乐制谱软件,如,Encore、outwo等已经非常先进、也很普遍:统一的标准音高、多种速度和音色的选择,很简便的制谱法,易操作的系统。这都为我们的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视频教学方面,我们不仅可以播放名家演奏视频,还可以自己用手机录制好放慢放大的示范演奏,利用教室的电子白板资源,让学生进行观看学习,这样有效的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教学效率事半功倍的。
四、开展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组织观摩演出活动是集体课教学的又一个有效形式。集体课的学生比较多,因此,我定期在班上或学校组织不同形式(齐奏、重奏、合奏等),通过展示活动来促进孩子的成长,事实证明,舞台上的演出经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如我们平时的回课时间就可以拿来大做文章,我称它为“showtime”新课前我会随机点名抽查同学上台表演,再请底下的同学们自由评价。这样一来,看似平常的检查作业过程也会让他们大有收获,同学们都认真对待每次的练习任务。长期的上台表演,让他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锻炼了心理素质,同学们还会在这个观看倾听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
1、集体教学的管理问题。小提琴的学习需要学生有动作、要发出声音,由于学生人数的众多,怎样让学生能够整齐划一地听从老师的安排和指挥,而且互相之间不产生过大的干扰。
2、集体课因材施教的问题。每个人的悟性各有不同,在学习中,有些悟性较低的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而对于音乐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在平均化的教学中,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而且一节课的时间也有限,过多的“一对一”“手把手”教学会大大影响整个教学计划和进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还需要我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去摸索探究,相信通过努力,我会在小提琴集体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第二篇:集体课教学
如何在集体课教学活动中培养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集体课教学活动是教师依据儿童的年龄、身心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儿童一起进行的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集体课教学活动是听障儿童掌握信息、学习知识与技能以及交流的主要阵地,可以让听障儿童获得知识,提升经验,丰富语言,促进听障儿童可持续发展。
在集体课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促进听障儿童语言的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营造和谐宽松的语言氛围,减轻听障儿童语言学习的压力。
每个听障儿童的听力程度、语言水平及个性心理都不同,接受能力、学习优势也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听障儿童的个体差异,强调对个体的纵向比较,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听障儿童,教师可采用引导的方式,如提供适当的表达机会、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引导鼓励他们表达。教师为听障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可以减轻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压力,让听障儿童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让听障儿童敢说、想说、会说。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创设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正确把握有利于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各种因素,制订合理的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2.1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为听障儿童创设各种语言环境,以鼓励的方式让听障儿童产生说的欲望。
2.2 为听障儿童提供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其大胆表现的欲望。教师要给听障儿童提供练习说话的机会,并在练习过程中不断修正、补充、完善听障儿童的发音、用词、句型、语法,帮助其正确表达思想,促进语言发展。每周一可以《我的周末》为话题让儿童讲述周末都去哪儿了,干什么了?看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经历和收获?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同伴和老师听,其他的同伴在听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语言,获取了知识。
2.3 让听障儿童在会说、敢说、想说的基础上把话说清楚、说完整、说明白。讲述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培养儿童独立思考,提高讲述能力的主要形式。教师
应鼓励听障儿童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培养听障儿童独立思考、完整表述的意识,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活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它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也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
语言训练无处不在。语言训练最有效的途径是在每个领域的活动中学习语言。教师要引导听障儿童仔细观察生活,结合实际,精心准备,通过示范、提示,教会听障儿童语言表达的方法,充分调动听障儿童多种感官,观察思考。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掌握提问技巧,发展听障儿童的语言
提问是教师和听障儿童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也是激活、拓展听障儿童思维,发展听障儿童语言的重要手段。在教学
中,教师要避免低效提问,应站在听障儿童的角度设计问题,具体从以下方面考虑。
4.1 提问应具有引导性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经常会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这种提问过于简单,听障儿童会机械、不加思索地回答;过于复杂的问题会启而不发,导而不思,从而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提问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层次性、渐进性,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4.2 提问要具有想象力 教师要设计有一定趣味和悬念的问题,使听障儿童处于探索状态。教师要抓住有利于听障儿童想象的因素,引导听障儿童积极思考,扩展想象,从而促进语言发展。
4.3 问题要有开放性 “思”源于“疑”。思维的核心是创新。学习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听障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听障儿童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听障儿童沿着不同的方向、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教学不应只重视是否有正确答案,还应重视思考过程,让听障儿童在分析、讨论、争辩中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发展听障儿童的语言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活动形式是听障儿童语言的源泉。它不仅给予多种信息和刺激,还可以促进语言交流。因此,教师要将听障儿童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丰富其生活经验,使听障儿童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这样孩子才会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教师可每学期为听障儿童安排实践活动,如去动物园游园、去公园体验四季、去快餐店吃汉堡,充分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在实践中让听障儿童认识事物,并让其谈论所见所闻及感受等。
养成聆听习惯,发展听障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听障儿童词汇量少、语法知识有限、语言不丰富、不完整甚至不准确,教师应通过自身规范化的语言为听障儿童提供语言学习的榜样,让听障儿童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在教学中可采用一看、二听、三讲的教学方法。一看,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内容引导听障儿童观察,同时教会孩子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二听,是指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引导听障儿童聆听。教师在讲述时要给孩子留有发挥和扩展的余地。三讲,是指让听障儿童在看、听的基础上学会用丰富、连贯、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进行讲述。
学会倾听是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认真倾听可以促进他们理解语言,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集体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调整自身角色。教师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更是良好教学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引导者。只有这样,听障儿童才能学到有意义的语言,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语言。
资料来源:涂波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第三篇:小学乒乓球课教学案例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实验小学 张丽
在生本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授的方式,而是将教师变成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
案例背景:
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便在规定的地点站好队。当看到器材筐里的乒乓球拍、乒乓球等器材后,便开始小声的嘀咕着……我不会啊、我就是打不好,怎么办?“唉”两位女同学发出“痛苦”的声音。而男生却发出了兴奋的“哦”!明显的两边倒,怎么上这节课?静下心来后,有办法了。导入:介绍乒乓球别看它小它可是我国国球,能架起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
让学生进行自由的颠球、这时我发现很多女生还是站着不动,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站在一起拿着球拍空打。
兴趣激发阶段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进行自由颠球后我开始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有很多的乒乓球冠军?生答“他们平时练的认真”、“有教练教”------我提高声音说:“不错,你们说的都很对,那你们知道这些冠军背后都有着一些什么人?“还有啊?”学生们呈现出迷惑神态。这时我说:每一个成功的运动员身后都有无数个陪练。教练是教会运动员的动作,而陪练就是要陪队员练习技术动作。这两个人物都是很重要的啊!
刚刚我们自由练习的时候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女生不是很愿意练习,而我们班的男生似乎都会打球,我们男生都来做我们女生的教练、陪练怎样?好!男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时老师鼓励起我们女生来,大家可要好好的学,可不能让我们男生小瞧了。让他们好好的做我们的教练、陪练,教会我们技术、改进我们的技术,争取超越他们。好!女生也是异口同声的回答
分析:
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这时给他们分组,进行练习。看到学生们这么高兴的进行练习,对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夸奖与鼓励:“你真行!”“真好!”“真不错!”“手的动作在改进一下就更好了?”“再试试看,好吗?”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他们活动得愉快、轻松、自信积极。
自主学习阶段
通过教师的提示让男生教女生握拍、颠球及相持球。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动作。在陪练的陪同下练习相持球。
教师检查女生学习的效果,进行原地颠球的练习,发现不会的现象是没有了。大家颠的很认真。“加油、加油”教练还在一旁鼓劲。
创新应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学生动作。游戏:障碍跑接力(每一人要穿过小山洞,跨过海绵垫,跑到前面原地颠5次乒乓球,把球带回交给下一个同学,游戏继续,一直到最后一个同学完成任务,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最先完成任务。)我们就做接力跑对抗游戏。我说学生分成四组,男女各两组。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进行小组淘汰赛,最后男女生优胜组进行决赛。这时男生更是兴奋不已,斗志十足,看得出他们没把女生放在眼里,而女生则多数露出胆怯神态。我见状,便补充说:“女同学有跑的距离比男同学少3米米的优势”,这下男生可慌了神,而女生则立即欢呼雀跃,士气大振。“各组同学应注意比赛规则,各组跑到后必须颠5个球才能往回跑。”我补充比赛规则。“哎呀!跑快一点”、“颠球时动作不要太大”旁边的男生还不忘自己是教练,似乎输赢已不是很重要,继续指导着女生。同学们忘我的投入劲着实让我感动。课要结束的时候,学生的参与热情仍然很高。
分析:
此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枯燥的练习动作,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也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之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趣——思——练——创”的过程。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这节课我针对学生技能动作的差异,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的去认识去学练
2013.10
第四篇:钢琴集体课教学反思(模版)
钢琴集体课教学反思《一》
钢琴组 潘 风
钢琴集体课程已经成为实现幼儿教师培养目标的一门必修课。掌握正确钢琴弹奏是幼儿教师必备的音乐技能之一。幼师钢琴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进修和把握钢琴的根基弹奏常识,进而把握和运用键盘乐器这一工具,更好地为幼儿音乐教学服务。因为未来工作的性质抉择了中专学生弹奏钢琴是为了展现儿童歌曲音乐形象,之二就是培养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顺利开展幼儿音乐歌唱教学活动,音乐游戏活动,音乐律动活动。同时它突破了一对一的“知识传授”传统教学的旧有模式,使学生走出封闭的琴房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验探索,课堂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之间相互提高并使他们的综合音乐素质全面提高,使知识结构适应社会民办幼儿园的人才需要。“钢琴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既是工具,又是教学手段,是学习音乐重要和必要的途径。因此,幼师钢琴的教学目的是之一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钢琴的基本弹奏知识进而掌握和运用键盘乐器这一工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未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弹奏钢琴是为了教小朋友儿童歌曲,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目前幼师学生现状是:多数同学都是从“白丁”开始,且幼师专业课程设置较多,练琴时间较少;再说他们已接近成人,骨骼已基本定型,缺乏良好的柔软性和灵活性经常出现“看似会弹,一弹就错”的现象。,导致学习钢琴的条件较差,且学制又短(三年制)。这些决定了幼师钢琴教学的特殊性和困难性。钢琴集体课对于一些没有基础或程度很浅的学生的“钢琴入门”学习非常适用。教与学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专幼师专业的学生,钢琴课开设时间为两年,第三年进行实习,她们中的多数人在入校前未受过正规的训练,不会弹钢琴,在这两年时间中,要将一个对钢琴并无多少认识的学生培养为有一定音乐知识、有能力为歌曲伴奏的合格幼师,是现阶段钢琴集体课教学中需要研究的课题。
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授课形式是让20—40位学生同时在音乐教室里上课。学生戴上耳机弹奏,互相之间不干扰,他们既能听到教师的讲解,又能通过电视屏幕,看到教师的弹奏与示范。电子的控制设备能为学生编组,组内同学可以进行重奏练习。教师在讲台上观察同学的弹奏练习情况,也能在教室中巡视,把自备的耳机插入学生的琴内开关,检查学生的弹奏,进行指导而不影响其他同学的练习。
钢琴集体课教学反思《二》
钢琴组 潘 风
钢琴集体课教学,应做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集体课教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系统讲授、共同作业和集体回课。它们三足鼎立,共同支撑着集体课的开设和维持,决定着集体课的优势和效率,因此,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被弱化或取代
第一 系统教授环节 中专学生特点:学生刚接触钢琴作品对音乐形象有新新鲜感,教师要准确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弹奏技巧特点。现在接受中专幼儿师范教育的学生多数是初次认识与接触钢琴,不具备基本知识与弹奏基本能力现在接受幼儿师范教育的学生多数是初次认识与接触钢琴,不具备基本知识与弹奏基本能力钢琴教师应该将耐心的通俗的教授。1)、兴趣法。钢琴弹奏即是以钢琴的音乐美为核心,以全身多种器官和肢体的协调配合、手指的独立运用为基础。由于钢琴音域宽广,和声效果丰富,共鸣体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声器;因此在学生弹奏钢琴之前,应向学生讲述钢琴弹奏的价值、作用极其特殊魅力。比如学习《老母鸡》儿歌伴奏,教师展示伴奏音型模仿老母鸡行走的动态节奏,音乐形象很生动,深深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2)、示范、讲解法。是在钢琴教学中被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初学阶段更显重要,准确的示范弹奏,使学生对新乐曲或练习曲的性质、风格、技术类型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技术、技巧还能提高学生兴趣。所以在此阶段中,教师应先作详细的准确的弹奏,然后再讲解弹奏要领,指出重点的技术困难之处,教给学生怎样克服技术困难的具体方法,最后根据旋律调式调性的转换和所表现的不同风格特点进行讲解,并选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做出示范,进行讲解。其顺序按左右手分别进行。使学生对所学乐曲、练习曲弹奏的技术、技巧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3)模仿法。钢琴的教与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技术与技巧的模仿和掌握。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或较难掌握的弹奏技术,教师可以采用示范的形式与学生共同练习,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在肢体协调弹奏和较难掌握的技术方面建立起正确的感觉。这种既实际又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该阶段手走或不走弯路,准确的掌握弹奏技术和技巧。
第二、共同作业环节 幼师中专学生特点:学生经过钢琴弹奏的初学阶段,过分紧张和多余的动作以及不正确的弹奏方法都有了明显的消除,肢体等器官的动作协调性和准确性均得到改善和提高,但弹奏技术、技巧尚未巩固,在弹奏过程中仍会出现新的错误,不能准确的、完整的、表现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教法:1)分解法与完整法。根据乐曲或练习曲的特点,教学生学会分手、分句、分段、分声部练习,学会把乐曲或练习曲中的难点抽出来单练,这样把乐曲或练习曲进行分解进行一个局部的单独联系,或是在已弹好整体的前提下,对特殊技术难点集中力量,单独攻破;或对某一乐曲弹奏上进行精雕细刻;或对某一和声关系的细微变化、不同声部力度布局上的适当控制等耐心地分解练习等等。这样做既可以为合手练习铺平道路,还大大缩短了整首乐曲的练习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这种方法在提高弹奏质量阶段是最有效的教法。2)、正误比较法。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选择典型的错误弹奏进行演示,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脑记,对正确的弹奏与错误的弹奏进行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感知力。3)、衔接法。是遵循节奏的韵律,将几个局部的弹奏技巧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整体的、有机的、连贯的最佳弹奏状态。衔接法主要解决音与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连接。把前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后一小节第一个音按拍子连续弹奏、反复练习,是提高整条曲子弹奏质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学生弹奏由各自反复的两段组成的乐曲时,都处理的太随意,不是衔接过紧,显得仓促,就是停顿过大,失去整体感。所以衔接法的正确运用可以避免弹奏中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发生。第三、集体回课环节。集体回课并不是要一直让中专学生大齐奏,而是要交替运用齐奏、轮奏、独奏、接力、分组竞赛等方式,强化集体课的群体效应,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使每个同学时刻都有事可做。重奏与合奏的演奏效果明显优于独奏与齐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才能的发展。教法:1)、交替练习法。为了使中专学生掌握全面的弹奏技术技巧,按曲子把中专学生分成若干组交替弹奏,因为同一首曲子不同的学生来弹奏,肯定不会完全相同,这样交替练习,使学生之间能相互听课,增加上课的兴趣,互有启发,还可以使学生通过相互观摩,受到不同于从老师那里得到的特殊启示,也会无形中增强相互间有意的竞争心,更能把所看到、想到、听到的体会与自我练习结合起来,达到更高更强的学习效果。2)、语言法。钢琴的弹奏练习中,结合完成弹奏的特点,教师恰当地运用语言提示法和吉拍提示弹奏的节奏、力度、速度、感情等,用简练的习曲时,教师可用渐强、弱、稍慢、恢复原速,如歌等语言进行提示。形象化语言的运用,即可避免呆板教学,又能激发调动中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钢琴音乐更富有思想活动和表现力。3)、比赛法。完整的弹奏乐曲阶段,教师可经常运用教学比赛的方法,以提高学生钢琴弹奏的熟练程度,在实际锻炼中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通过比赛可以使中专学生发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找出平时弹奏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学琴、练琴时着意克服缺点,这是一种不可低估的提高。通过比赛不但锻炼了幼师学生在众人面前的钢琴演奏能力还能够接触、熟悉更多的儿童钢琴教材和曲目,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增强对音乐的听辩和鉴赏力,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总之,在幼师集体钢琴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和掌握弹奏技术、技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法,充分认识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形成的规律和阶段,才能把钢琴教学搞得更好,进而完成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第五篇: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
《菜园里》教学案例
主持人: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经验以及间接的认识(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体)也都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往往比教材更真实,更丰富,更具
情境性。下面案例不难看出学生对“动物尾巴”和“蔬菜”的认识是较为丰富、真切的。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在获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求知的欲望受到一次呼唤,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一次培植。
《菜园里》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些蔬菜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们看看书本上是怎么写的。读一读,想一想,儿歌告诉我们什么?找一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的时候要求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学儿歌)
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小组交流。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讨论着)
师:谁来说说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黄瓜的外皮是绿色的。
生2:我知道豆角的颜色是青青的,样子细细长长的。
生3:我知道了辣椒的样子有一端是尖尖的。
生4:我读懂了“茄子高高打灯笼”。就是茄子结在枝上,就像灯笼高高挂着一样,整个向下垂。
师:你真棒。(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大家看茄子结在哪里呢?它挂在枝上的样子像不像灯笼?
生:我读懂了“萝卜地下捉迷藏”。就是说萝卜长在地里,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叶子,看不到萝卜,好像故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
师:可以看出,昨天到学校劳动基地里去,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课前老师带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其中就有萝卜)
生:有。我还看到很多萝卜露出头来。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紫色的。我觉得很奇怪,萝卜怎么有紫色的呢?就问管理菜园的伯伯,他告诉我这种叫胡萝卜。
师:同学们懂得真不少。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南瓜越老皮越黄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生:我知道。就是南瓜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绿色的,慢慢地长、慢慢地变,到了成熟就成了黄色。就像芒果一样,刚开始是绿色的,到成熟了就成黄色的。
师:说得好,还能用我们经常看到的水果来说明。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从图片上和书本上看到的南瓜都是黄色,样子是圆圆的。可我昨天和我妈妈到菜市场,看到的南瓜全部是青色的,样子都是长长的,和今天我们放在桌子上的一样,怎么也找不到黄色圆圆的南瓜。
生:我知道。昨天我去买南瓜时也一直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后来妈妈告诉我黄色圆圆的南瓜一般在夏天才有。这种椭圆形、青青的南瓜是新品种,南瓜还有一种样子像电话,大家都叫电话瓜。
【评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课例从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让家长带孩子走访菜市场,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初步了解和感知蔬菜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汇报读书情况的环节,进行课程资源调查情况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是本课例的特点之一。学习儿歌时,教师采用了自学——交流——质疑——学生释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学会了阅读方法,并通过质疑解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