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尝试
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尝试
(陇西县桌儿岔九年制学校
张振雄
***)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 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针对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现实”的物理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关键词:农村教学现状 新型师生关系 经历探究过程 学会学习物理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它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新面貌。在新课标平台上构建的课堂教学,寄希望于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行为的转化。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物理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农村的初中学生具有的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农村学生的家长,都是知识缺乏,大多数的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没有真正的懂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
一、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
1.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中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新课标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
1.物理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包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某些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经历物理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例如,我在九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题:(1)假如一个人在沙地上玩溜冰鞋,方便滑行吗?(2)假如这个人是在水泥地上玩溜冰鞋呢,可行吗?(3)假如这个人是在冰地上玩溜冰鞋呢,可以吗?这样既符合了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现实”的物理,是指物理来源与生活、生产实际,同时学了物理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例如,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可作为光线的现实原型,茶壶可作为连通器的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农村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物理知识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际应用的广泛性,在每学习一个物理知识后,我都会设计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应用,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作用,加深对物理的认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就新课的导入为例谈谈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1)由科学史实导入新课;(2)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3)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4)由小实验导入新课;(5)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6)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7)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2.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1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3.优化练习与作业:(A)作业设置的层次性。例如:在学完了《摩擦力》后,除布置一课一练的同步练习外,还布置了三道“弹性作业”让学生选做:①结合本节内容自编一道与摩擦力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②写一篇“假如没有摩擦”的科幻小论文。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出题(可以从其他参考书上找题),互相检查批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B)作业设置的多样性:①观察查阅题;②动手实践型;③研究性学习型;④超前预习型;(C)作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例1.在水泥地上进行班际篮球比赛中,为了防止运动员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在水泥地上撒些小沙子;B.运动员穿的鞋底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扫净水泥地上的小沙子;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因为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教师还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使巩固练习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索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问题教学、尝试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启发式综合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有:(1)使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3)突出对学生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锻炼技能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然而农村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可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每一堂课中最好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只要广大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启悟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物理。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对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回“自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的物理,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到“信心”。通过优化物理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物理。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
[2] 任军《新教材中的七个关系》
[3] 张维忠《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4] 中学物理教与学《物理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分析》
[5] 物理教育学报《关于物理知识的教育形态》
[6] 杨通刚《学习新标准,树立新观念》 来源:论文
第二篇: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探讨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探讨
摘要:近年来《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针对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现实”的物理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
关键词:农村教学现状 新型师生关系 经历探究过程 学会学习物理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它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新面貌。在新课标平台上构建的课堂教学,寄希望于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行为的转化。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物理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农村的初中学生具有的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农村学生的家长,都是知识缺乏,大多数的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没有真正的懂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
其实所有的学生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保持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应该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众多的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如:摩擦力这节中溜冰鞋、磁悬浮列车;浮力一节中的人在死海中漂浮的图片都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学生不仅通过相互合作、讨论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更可喜的是学生竟不自觉地将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
所以,教师应该是播火者。物理新课标中所说的物理教师的重大职责,即将物理知识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索,来源于生活的易于接受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的物理知识;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现实”的物理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
一、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1.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声音”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带乐器,并允许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讲解他对声有特性的理解;有一个平时只对音乐感兴趣、其他功课学的很差的女同学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让前、后排各两个同学站起来,叫后面其中一个同学问:“我是谁?”再前排学生猜出后,我问大家:“他们是怎样判断出他是谁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新课程要求确立的学习方式,例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顺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潮流,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找回“自我”。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中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新课标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是说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以及巩固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物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物理情感与态度。
1.物理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包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某些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经历物理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例如,我在九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题:(1)假如一个人在沙地上玩溜冰鞋,方便滑行吗?(2)假如这个人是在水泥地上玩溜冰鞋呢,可行吗?(3)假如这个人是在冰地上玩溜冰鞋呢,可以吗?这样既符合了认知规律又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现实”的物理,是指物理来源与生活、生产实际,同时学了物理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例如,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可作为光线的现实原型,茶壶可作为连通器的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农村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物理知识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际应用的广泛性,在每学习一个物理知识后,我都会设计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应用,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作用,加深对物理的认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果过于强调物理的抽象形式,忽视生动的具体模型,过于集中于内在的逻辑联系,割断与外部现实的密切联系,失掉了产生兴趣与刺激动机的最重要的源泉。必然给物理教学带来极大的伤害,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就新课的导入为例谈谈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1)由科学史实导入新课;(2)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3)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4)由小实验导入新课;(5)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6)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7)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2.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3.优化练习与作业:(A)作业设置的层次性。例如:在学完了《摩擦力》后,除布置一课一练的同步练习外,还布置了三道“弹性作业”让学生选做:①结合本节内容自编一道与摩擦力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②写一篇“假如没有摩擦”的科幻小论文。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出题(可以从其他参考书上找题),互相检查批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B)作业设置的多样性:①观察查阅题;②动手实践型;③研究性学习型;④超前预习型;(C)作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例1.在水泥地上进行班际篮球比赛中,为了防止运动员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在水泥地上撒些小沙子;B.运动员穿的鞋底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扫净水泥地上的小沙子;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因为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教师还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使巩固练习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4.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索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问题教学、尝试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启发式综合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有:(1)使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3)突出对学生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锻炼技能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然而农村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可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每一堂课中最好 3 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只要广大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启悟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物理。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对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回“自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的物理,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到“信心”。通过优化物理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物理。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
[2] 任军《新教材中的七个关系》
[3] 张维忠《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4] 中学物理教与学《物理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分析》
[5] 物理教育学报《关于物理知识的教育形态》
[6] 杨通刚《学习新标准,树立新观念》
第三篇:浅谈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范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
【摘 要】《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教师。针对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初浅的尝试。【关键词】农村教学现状 新型师生关系 情感教学
分类指导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即教师行为的转化,尤其对广大农村中小学物理教师来说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现在,农村学生的构成很复杂,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家庭比较贫寒,连基本的生活费也难以保证,而另外一些则比较富裕。没有钱的同学不想读书,成天想着去打工,厌学情绪较严重,有钱的同学则睡在父母的“温床”上享福,不思进取。这两个层面的学生都具有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狭窄等特征。目前,农村学校大多数家长忙于赚钱,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无形中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管理者转变为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农村师生关系的不太融洽,有时还会发生冲突。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家庭比较富裕的家长忽视了对孩子学习和人格的培养,导致有些同学养成很多坏习惯,有些甚至把和老师作对当成快乐。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
师生关系?我认为,首先要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多做换位思考,把他们当做朋友,最终使自己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是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创造的。没有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教师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越深,就越爱听他的课,并且会加倍努力来学好这位教师的课,反之,会对位教师所教的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2001年,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个姓邹的男生,脾气很坏,经常和社会上的小混混打架,课堂上经常睡觉,不做作业,经了解后才知道,他父母离异,他跟爷爷在一起,他爷爷没有时间和精力管他。后来,我多次去他家了解情况,时间长了,我们成了朋友,在以后的上物理课上他特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的物理成绩还上升到班上前几名,用他的话来说,不学好物理对不起我。
其次是要尊重、信任、鼓励学生,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效果与一个人的情绪有极大的关系,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物理教学中老师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多鼓励、关心学生,为他们营造一种宽容的气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为物理教学服务,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和同学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后,我注意到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不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各有所得,以便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首先,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分组的真正原因。分组结束后结合本班的实际,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改变过“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分目标,允许学困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步达到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教师在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时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使学生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过分放漫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
其次,备课时就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各类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均有区别,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生和学困生。同时,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环节。这样的课堂结构,自然地融进了预习、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矛盾。
第三,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性,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就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布置作业也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课后习题;三是简单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物理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同时,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的评价方式,既指出其不足,又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性的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2003年,我接任初三(4)班,该班的物理成绩较差,在初二年级全县期末统考检测中,及格率只有21.7%,优秀率在2%左右。接班后,我对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改革,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
显著效果。在当年的初三毕业以及升学考试中,及格率达80%,优秀率达28.1%。可见,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评价转化了差生,培养了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物理新课标中所说的物理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将深奥的物理知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的物理知识。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分层次进行教学,优化物理课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出浅的尝试。让农村孩子们找回了自我,找到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
第四篇: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高石初级中学 杨云
【摘要】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意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该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意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该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标下初中物理的教学谈几点感受。1.注重教学理念
我过去上课一切以我为中心,认为只要自己把该讲的都给学生讲了学生就掌握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都给他们讲讲就算尽到作为教师的责任了。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结果事与愿违,有的问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掌握不了。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和我自己的深刻反思我意识到物理教学想要教好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个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主的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能单靠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 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法法。即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3.注重学法指导
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念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4.物理教学必须使学生学会体验
学生的亲生体验过程是他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教材上的、教师说的、从媒体上得到的等,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的经验,间接经验要转化为直接经验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物理教学如何使学生获得亲生体验呢?物理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讨论;如布置给学生一些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搜集资与寻找资料,亲生实践,自我制作。这样的体验效果远超过教师在课堂上交给他现成答案的效果。
所以物理的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感受体验的机会,课外也要给学生感受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课外要让学生多自我思考、独立思考、自我融汇知识与整合知识;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多给学生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的过程获得信息、分析信息与判断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减负增效。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第五篇: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那在这种情势的要求下如何才能满足新课程物理教学的要求,并且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了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通常要加班加点地给学生补课,大搞题海战术,从而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妨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只能培养部分高分低能的“尖子”生。所以,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即从传授知识和为分数而教的观念向培养能力、挖掘潜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转变。在教学评价上,从某一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判断教学效果向看学生智力状况达到的层次转变。在教学质量上,从单纯的以学习成绩优劣来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教育质量观向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质量观念转变。在教学主体上,从教师为主体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明确教师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例如,在教学《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不要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灌输或公式的推导,应引导学生做好课本中的探究实验,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把实验中的用电加热器加热煤油的实验换成电灯泡来做。在串联或并联的情况下,根据电灯泡发光的明暗程度,从而形象、直观地得出探究结论。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媒体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将教育改革创新的思想方法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动态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因此要在45分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现代教学媒体应用势在必行。笔者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索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的视频音频图画音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剌激学生的大脑,加强教学信息传播力度。例如,笔者讲解凸透镜成像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flash物理教学软件,将凸透镜成像跟物体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易学易懂,记忆深刻,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做到五个“尽量”,即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能让学生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教学过程中,适度把握教学的密度和节奏,做到宜松则松、宜紧则紧、宜快则快、有张有弛、有静有动。不同类型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愉快式、综合开放式等,真正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自如。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问题上给予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如
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作业外的“每日一题”,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按章进行“好题妙解”例题讲解,增强对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的,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来增强责任心和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对于少数在学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维护课堂的良好纪律。
四、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就是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学。例如,学习“欧姆定律”时,先让学生复习电流形成的原因和电阻的概念,然后提问:“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如果改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然后学生进行互相讨论:①假如把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由1伏增加到2伏,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导体两端2伏的电压由两个1伏组成的,每个1伏电压都形成了电流,两股相同的电流合在一起,电流就大了。②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把导体的电阻由6欧减小到3欧,通过它的电流又会怎样呢?是否可以这样推测:电阻减小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了,电流就大了。
接着笔者又问:“怎样来检验我们的推测呢?”学生的回答是:实验。于是笔者让学生互相讨论这个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有许多学生提出用“控制变量法”,笔者给予了肯定,学生分组把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实验表格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动手完成了这个实验(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学生实验)。再回顾整个过程有无不妥之处,最后,得出了结论即欧姆定律。
像物理的压强概念,焦耳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家庭生活用电、许多物理实验等,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这样会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正像波亚利所说:“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高度重视物理中的实验部分,并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为学生创设一种再发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
五、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益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更要使学生会学、善
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是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根据物理学习的过程,应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
1.预习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给予重视。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的物理内容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理过程。预习时要手脑并用,疑难问题要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听课指导
有了充分的预习,听课将是轻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听目的要求,听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听重点及教师对难点的剖析,听解题分析思路,听小结。二要在听课的同时注意思维,要善于大胆地提出问题,由听产生联想、猜想。三是记录,记要点、疑点、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和课后思考题。
3.复习及作业巩固指导
指导学生一定要把复习放在做作业之前:阅读教科书,结合笔记的重难点、解题思想,回忆课堂讲授的内容,加强理解,巩固记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在作业书写格式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使条理清楚,字迹清晰,并画出规范的图形。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一、要认真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 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学生发展的教学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
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所有的学生,应该尊重、关心、牵挂他们。要容忍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物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物理教师要善于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1)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永远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在教学中应尽量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情趣让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多媒体化。以《磁场》一节引入新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讲:“在我国的古书《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却很迷信。有一天,宫外有位自称叫奕大的人求见,说是有宝物要献给皇帝。汉武帝一听,马上召见。只见奕大从怀中取出一对棋子,说这叫斗棋,放在一起争斗不已。汉武帝命人拿来棋盘,奕大把两只棋子靠近摆在一起,果然能够‘相距不休’。一会而,奕大又换了个法子,两只棋又相互吸引不肯分开。这个玩意而可把皇帝给逗乐了他马上下令封奕大为‘五利将军’。同学们,如果你是奕大,你会用什么来做那两只棋子呢?”教学内容如果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格养成的圣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挖掘道德教育素材,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很多科学论述都在世界遥遥领先,如《墨经》关于杠杆的论述、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春秋》中哈雷彗星的记载,足足比西方早六百多年。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我国超导的研究与实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实验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等等,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教学中也应让学生认识今天我国在科学技术的某些方面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立志振兴中华。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充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用辨证主义观点去分析教学内容,阐明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通过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的教学,向学生揭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讲解“摩擦力的利与弊”向学生阐明“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道德品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进取的精神和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作风。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教学方法,在探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战胜困难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4.渗透STS教育,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
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那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
第二、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能源的利用与生活中如何节能相联系;将物态变化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第三、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此外,教
师在设计习题时,应多考虑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的题目,如学习惯性后,解释刹车时人体上半身为什么向前倾的现象。学习杠杆后,解释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省力的道理;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会从地图上测出长春到北京铁路线的长度;学习了光的反射,解释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压强后,解释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三、注重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到: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
2.重视探究的过程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探究过程具有教育意义,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组织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重视过程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来的,应当注意不要一谈重视过程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公务员之家
3.探究形式多样化物理课程标准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将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教师可以以此为根据设计探究教学计划。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千篇一律地套用固定的探究模式,将探究教学单一化、模式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探究形式,注重完整探究和不完整探究、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小组探究和个人单独探究、实验探究和演示探究、讨论探究相结合。探究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用探究方式来进行。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使用包括接受式、探究式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如讨论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实验操作法、决策模拟法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