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教育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教师厅〔2017〕3号 【发布日期】2017-03-31 【生效日期】2017-03-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师厅〔20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精神,经商财政部,我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 2017年3月31日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和成效,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5〕25号)和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计划”以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总体目标,按照中央引领、地方为主,对接需求、重点支持,协同创新、注重实效,规范管理、确保质量的实施原则,国家明确工作重点,中央财政予以经费支持,示范带动各省(区、市)根据国家要求组织实施相关项目。
第三条 “计划”设置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三项任务。具体任务是:2017—2020年,分年度组织职业院校教师校长分层分类参加国家级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开展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应用型高校教师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创建一批教师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设立兼职教师特聘岗位,畅通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渠道。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院校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建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高等学校附属的高职(专科)学院、中专部、中等职业学校等。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教育部负责“计划”的总体规划、年度任务部署和绩效考评,出台项目管理制度,统筹协调区域、机构合作,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会同财政部制订年度绩效目标和实施任务,发布项目承担单位资质标准和条件,审定地方年度项目规划方案。依托项目管理机构,完善信息管理平台,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质量监测、督查指导和跟踪问效。
第六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围绕五年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的整体目标,根据“计划”项目设置要求,出台本地区“计划”实施办法,开展项目需求调研,支持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专业建设,开发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完善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分年度制定本地区项目规划方案,实施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开展检查指导和绩效考评,全力做好年度项目组织实施工作。
第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组织需求调研,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整合集中本单位优质资源,申报承担相关项目任务。落实必要的设施设备、人员、经费等条件,做好后勤保障,高质量实施项目任务。支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有效开展工作。加强培训教学、学员、考核结业和经费使用管理,开展项目总结评估,建立培训档案。
第八条 职业院校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整体规划,为校长、教师参加培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校长和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认真完成培训任务,坚持学以致用、重在实践,推进培训成果转化,有效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九条 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于每年5月底前确定本年度“计划”实施目标和任务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要求,总结上年度实施情况,研究制订本地区年度项目规划方案,包括年度目标任务、项目安排、实施范围、管理措施、成果呈现和绩效考核标准,并报送教育部审核。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各省(区、市)年度规划方案进行审核,并于每年6月底前将评审意见反馈各地。
第十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按照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实施指南等要求,加强项目总体安排和系统设计,规范项目立项程序,加快项目申报、评审与立项流程,原则上于经费下达90天内完成。第十一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把申报项目单位的资质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参与。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竞争择优、遴选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对绩效考评优良的单位实行2~3年周期遴选机制,每年度对绩效考评较差的单位进行动态调整。
(一)申报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项目的单位一般应是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示范单位,以及承担过两年以上省级教师培训任务且2006年以来获得过中央财政重点专业建设资金支持的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同时,组织各省(区、市)遴选推荐具备条件的远程培训机构,供全国统筹使用,为实施示范培训项目远程培训模块提供优质课程资源。
(二)申请承担卓越校长专题研修的单位一般应是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且具有承担两年以上国家或省级职业院校校长培训任务工作经验。教育部每年公布一次项目承担单位资质名单,由参训校长自主选学。
(三)申报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项目的单位一般应是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或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且具备支撑实施教师网络研修的设施设备、网络平台系统、数字化资源等条件。
(四)申报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的企业一般应是国家级或省级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行业代表性强、覆盖专业面广、岗位群和产业链齐全,具有专门的职工培训机构、能够提供实践岗位和指导教师(师傅),且可以解决教师实践必需的食宿等生活条件。
第十二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托相关机构,做好项目的统筹管理、安排部署和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确保达成年度项目绩效目标。开展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校)建设,探索出国进修、自主选学等培训形式,建立地方政府、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职教集团)协同实施教师培训项目的长效机制,加强基地专业和课程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表彰奖励、提供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服务等措施,吸引行业组织、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
第十三条 中西部地区教师培养培训资源匮乏省份应充分利用省外资源,与资源丰富省份联合组织实施项目。东部省份要利用对口支援、合作帮扶、联合实施项目等方式,动员省内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主动对接和服务中西部省份,在师资、课程、网络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立项的项目实施方案,认真执行培训计划,不得随意删减、压缩教师培训学时。深化校企、校际合作,与行业企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实施项目,互派师资、共享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方法,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师培训课程资源,调动参训教师(含校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开展教师训前需求诊断、训中测评指导、训后考核跟踪,研究开发教师能力测评工具,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章 过程管理
第十五条 教育部依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应用软件,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和质量监测,加强参训校长、教师统一管理,做到一人一号。组织专家适时开展抽查与指导。依托项目管理机构,对于跨区域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对项目承担单位和学员反映的情况,及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沟通与反馈。
第十六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和激励制度,制定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完善参训人员遴选和资格审查制度,及时了解项目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教师培训(企业实践)学时(学分)计算办法,如实记录教师培训学时(学分)。实施年度项目承担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末位淘汰制。对本地区年度“计划”实施成效进行总结,并报教育部。
第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项目管理细则,充分调动项目参与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整合优质资源,健全项目实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等后勤保障条件;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主动处理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项目任务顺利完成。加强对参训教师出勤、学习表现、作业、培训成果等日常情况考核,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优秀等级比例不超过20%。按年度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炼、转化、生成课程资源成果。加强安全教育,为参训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八条 职业院校要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支持校长和教师参加培训,把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技能等培训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与本校教学工作实践相结合,切实带动学校教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第十九条 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且考核合格的,由项目承担单位颁发教育部统一格式的培训结业证书;培训考核等级为优秀的,可优先推荐作为“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项目主持人。教师培训学时(学分)全部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条 中央财政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渠道,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经费支持,带动地方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第二十一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统筹分配、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明确重点支持方向、目标任务和开支范围,系统规划、科学设置“计划”项目。严格执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当地物价水平、人力资源成本等因素,按照各地培训费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项目经费使用标准,及时足额将项目经费下拨到项目承担单位。
第二十二条 中央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补助教师培训(企业实践)期间直接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师资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设备租赁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等。
第二十三条 职业院校要保障参训校长和教师的合法权益。校长、教师参训期间,享受学校在岗人员同等工资和福利待遇,参加培训往返及异地教学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由所在单位负担。第二十四条 各省(区、市)、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经费管理,落实经费审计和预决算制度,严格经费报销,确保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不得用于弥补其他资金缺口,不得以管理费等名义截留、挪用。项目承担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参训教师收取额外费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相关要求,厉行勤俭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六章 督查评估
第二十五条 教育部对照各省(区、市)年度实施方案,采取匿名评教、专家抽评、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适时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第二十六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绩效考评标准,提出区域绩效目标、实施期绩效目标、项目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采取自我评估、匿名评教、专家抽评、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绩效考评。建立专家视导制度,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指导检查,保障项目有序、有效、顺利实施。设立项目咨询与服务电话、电子邮箱,接受对项目实施情况的咨询和监督。
第二十七条 职业院校及参训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匿名评教、绩效评价等工作,如实反馈项目实施效果。
第二十八条 教育部按年度对各地、各项目承担单位工作绩效结果予以公示,作为下一年度任务调整、考核奖励、鼓励宣传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教育部设立项目监督电话(010—66097715)、监督电子邮箱(fzc@moe.edu.cn),接受对项目实施违规情况的反映与举报。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完成培训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和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011-2015年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现就计划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需要,进一步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系统设计、多措并举、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11-2015年,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产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支持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基地重点建设3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 加强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适应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培养培训体系。
三、实施原则
1.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各级相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周密安排,以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一大批“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按照中央、省(区、市)两级组织的方式,中央财政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中主要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各省(区、市)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本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规划,创新制度机制,努力提升本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2.财政引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各级财政要加大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和教师个人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
3.突出重点,强化激励。各省(区、市)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着力解决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不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薄弱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以及中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将重点向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且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机构倾斜。
4.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项目资格审查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规范高效推进项目的实施。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利用好师资培训包等前期项目成果,创新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企业参与机制,推进各地区和培训机构不断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
四、计划内容
1.实施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1)组织开展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2011-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各5万人参加国家级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培训为期12周(含企业实践4周),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的模式进行,主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教学方法。培训任务由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有条件大中型企业承担。在国家级培训基础上,选派2000名教师到国外进修8周,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和课程开发技术。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包括国内培训2.25万人、国外培训2500人、企业顶岗培训2.5万人,培训对象为全国非示范
(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国内培训为期4周,采取集中培训、企业实践、小组研讨等形式组织,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培训任务由高职区域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及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单位和大中型企业承担。国外培训为期4周,主要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企业顶岗培训为期8周,重点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
(2)组织开展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
“十二五”期间,各省(区、市)参照国家级培训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组织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培训的对象、内容和形式,要与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适应,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需求相适应。各省(区、市)具体培训任务详见附件,分培训计划自行制订。
中央财政根据各省(区、市)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对成绩突出的地方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师资培训工作。
2.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
2011-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组织遴选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参加企业实践的对象是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2年以上、35岁以下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实践为期6个月,采取“师带徒”模式,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实施,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
各省(区、市)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制订本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整体规划和配套措施,逐步形成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3.实施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
2011-2015年,各省(区、市)要支持职业院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考评和薪酬补助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中央财政将综合评价各省(区、市)兼职教师聘用工作进展情况,给予适当奖补。
所聘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者是在本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人员优先聘用。兼职教师聘用原则上不少于160学时/岗位·年,每个兼职教师岗位可根据教学需要聘请1位或多位兼职教师。各省(区、市)要制订兼职教师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登记注册、使用考核等管理环节,加强兼职教师聘用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建立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公示制度,及时将聘用工作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
4.实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
2012-2014年,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重点建设300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改善职教师资基地的实训条件。项目兼顾专业和区域布局,突出支持重点,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倾斜,向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基地倾斜,向培养培训条件相对薄弱的西部和民族地区基地倾斜。项目的实施,按照国家关于政府采购的有关法律和规定执行。
2012-2015年,支持职教师资培养工作基础好、具有相关学科优势的本科层次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等有关机构,牵头组织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共同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内涵建设。
五、项目经费
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所需经费,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主要用于支付培训费、食宿和交通补贴等相关费用,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职业院校和教师个人负担。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经费由地方财政和职业院校负担,主要用于兼职教师课酬补助。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各承担培训和开发任务的项目单位要相应加大投入力度。各省(区、市)实施的省级项目,所需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
六、工作要求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大项目,是新时期新阶段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1.教育部、财政部制定具体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明确实施原则、范围、标准和中央补助资金使用方向;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咨询和指导;完善网络管理平台,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各地教育、财政部门要按照两部的整体安排和要求,制定实施计划的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机制,为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要认真做好计划的实施工作,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加强过程管理,及时采集项目信息,完善项目的动态调控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工作计划如期完成。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制度性举措,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整体推进本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3.承担项目任务的机构要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落实项目实施的各项要求。要深入开展前期调研,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全面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4.各地区、各单位要重视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反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保证计划实施的进度和质量。教育部、财政部将定期对各地区、各单位的计划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其结果作为安排后续项目和奖励资金的重要依据。
附件:各地区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任务表
教育部
财政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附件:
各地区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任务表
地区 中等职业学校 高等职业学校
北京 2460 2420 天津 2370 2700 河北 13400 7400 山西 6710 4490 内蒙古 3960 3360 辽宁 5890 3780 吉林 5490 1750 黑龙江 6160 4240 上海 1980 2050 江苏 13050 14850 浙江 6840 4800 安徽 6630 7060 福建 4700 3410 江西 6410 6550 山东 15140 10120 河南 16410 10750 湖北 8630 7270 湖南 8250 8420 广东 13730 9070 广西 5510 4440 海南 1100 960 重庆 4170 3210 四川 9980 6620 贵州 3070 2260 云南 5280 3050 西藏 140 180 陕西 7800 4830 甘肃 4100 2400 青海 870 320 宁夏 870 660 新疆 3410 2130 新疆兵团 250 130 大连 840 750 青岛 2120 1440 宁波 1340 740 厦门 340 800 深圳 600 590
合计 200000 150000
于对各地制订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规划反馈初审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5日
访问量:8517
教职成司函[2011]2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
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制订了本地区项目建设规划,并指导本地推荐项目学校制订了专业建设方案。
按照“学校申报、地方审核、中央认定”的程序,我们组织专家组对各地拟定的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进行了初审,并同时进行了网上公示。现将初审情况反馈你们,请各地按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规划和专业建设方案。
1.各地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通知》精神,切实履行“省级统筹管理”,严格执行“地方审核”,结合专家组初审意见,认真研究修订本地区项目建设规划和推荐专业建设方案。
2.按照“省级规划审核通过一个,批复启动建设一个省份”的原则,教育部、财政部将组织专家组,对各地进一步完善的项目规划进行审核认定。审核通过的省份两部即批准启动项目实施工作;未通过的省份继续予以完善,直至符合《通知》要求为止。
3.各地通过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联系人: 胡成玉、王征
附件:对(省份)项目建设规划初审情况反馈表(各地分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财务司 财政部教科文司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1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日
访问量:4506
教职成厅函〔2011〕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十二五”期间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现就做好2011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1项目任务
组织1万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从中选派400名出国进修;组织4000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
组织4500名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在国内接受培训,组织500名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外接受培训,组织5000名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接受顶岗培训。
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项目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各省(区、市)申报程序与要求:各省(区、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见附件1)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见附件2),拟定参加培训的专业和人数,填写《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任务分解表》(见附件3,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独填写,下同),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至教育部、财政部。
各地申报的培训专业,限定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范围内,并突出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教师的培训需求,兼顾专业及人数分布的平衡。
培训机构申报程序与要求:拟申请承担国家级培训的培训机构,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申报书》(见附件4),报至教育部、财政部。申报培训任务的机构,原则上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且在2011年基地评估中取得“合格”等级。培训机构所报项目须具有专业优势和工作基础,每个机构申报的专业数最多不超过10个(每份申报书只能填写一个专业)。
教育部、财政部对申报材料进行汇总、评审后,公布下达培训任务。各省(区、市)出国进修人员的推荐工作另行部署。各地名额分配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
2.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
各省(区、市)申报专业和人数的程序与要求:各省(区、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名额分配表》(见附件5),结合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状况,拟定选派专业和人数,填写《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任务分解表》(见附件6),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至教育部、财政部。
各地申报的专业,原则上限定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范围内,并突出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兼顾专业及人数分布的平衡。
各省(区、市)推荐企业的程序与要求: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区产业优势,推荐3~5个不同行业的企业,组织企业填写《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岗位安排表》(见附件7,每个专业方向填写一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至教育部、财政部。各地推荐的企业,应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覆盖专业面广,具有校企合作和开展职工培训的经验,能够提供教师实践所需的岗位、指导教师(师傅)和基本生活条件。各地推荐的企业,专业覆盖面可大于本地需求,实践岗位全国统筹使用。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可直接向教育部、财政部申报。企业参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拟定接收教师实践的专业方向和岗位数,填写《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岗位安排表》,报至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对上述申报材料进行汇总评审后,公布各地教师企业实践任务及具备项目资格的企业名单。
三、高等职业学校相关项目
各省级教育行政和财政部门要依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和本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要求,建立和完善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指导本地区高等职业学校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形成国家、省级、学校三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系统。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分为国内培训、国外培训、企业顶岗培训,名额分配详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见附件8)。培训对象原则上为全国非示范(骨干)高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优先安排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专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专业、区域重点发展产业对接专业,同时兼顾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行业专业。国内培训任务原则上由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校承担,培训期4周,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国外培训机构必须具备该国家合法运营资质,原则上应享有较好的国际声誉,培训期4周,主要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顶岗培训企业必须是行业内领军型企业,在技术、规模、产值等方面均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培训期8周,重点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
各省(区、市)要按照项目要求,科学制定本地区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高规划,培训任务主体应安排在省(区、市)内完成。为促进省际交流和优质资源共享,各省(区、市)国家级培训应至少安排10%的任务量,利用省外资源完成。
四、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的相关实施工作
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于2012年启动实施。各省(区、市)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相关文件要求,做好项目的资金安排和组织实施工作。中央财政将综合评价各地实施情况,给予适当奖补。
五、材料报送方式及其他事项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的申报材料,需报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师资与科研处、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二处各1份,并同时通过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www.xiexiebang.com
各省(区、市)和培训机构可登录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和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浏览、下载本文件。附件: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 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任务分解表 4.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申报书
5.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名额分配表 6.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任务分解表 7.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岗位安排表
8.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 9.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任务分解表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青岛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规划表
青岛市 2020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规划表
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生源类别
培训天数
培训学时
费用标准
(元/ / 人/ / 天)
计划人数
备注“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加工制造类 中职 28 160 500 31“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文化艺术类 中职 28 160 500 30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 信息技术类 中职 28 160 500 27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 财经商贸类 中职 28 160 500 29卓越校长专题研修 骨干校长 中职 7 40 550 31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培训工作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 中高职 2 16 500 90 市内 7 紧缺专业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端研修 中职 7 40 500 31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 五年贯通专业全员教师培训 中职 5 40 250 311 市内
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培训类别 培训天数 培训学时 费用标准
(元/ / 人/ / 天)
计划人数 备注 9 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
五年贯通专业“高等教育理论与方法”网络培训
中职40 40 567 市内教师企业实践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 中职 28 160 500 21 市内 11 教师企业实践 “双元制”智能制造 中职 28 160 500 23 市内 12 教师企业实践 工业机器人 中职 28 160 500 19教师企业实践 高职教师企业实践 高职 28 160 500 30 市内 14 创新项目 人工智能教育培训 中职 7 40 500 30 市内 15 创新项目 中职—德国职业教育示范培训 中职 7 40 500 39创新项目 信息化教学技能提升培训 中职 7 40 500 36创新项目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7 40 500
38创新项目
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40创新项目
学生管理及班主任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培训类别 培训天数 培训学时 费用标准
(元/ / 人/ / 天)
计划人数 备注 20 创新项目
招生就业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教务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语文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数学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英语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思政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五年内新入职骨干教师培训
中职40 250 100 市内创新项目 五年内新入职教师全员线上培训 中职 2 16 40 600 市内 28 创新项目
高职—德国职业教育示范培训
高职
160 500市内创新项目
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培训
高职
160 500市内
第四篇:山东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山东“十一五”期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十五”期间,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山东省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也不断加强,教师数量有了较大增长,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师资素质进一步提高,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建立。但是,目前山东省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目标还不相适应。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快建设能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职教师资队伍,特制定山东省“十一五”期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一、“十一五”期间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抓手,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落实教师的职业证书制度,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建设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高尚,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
二、“十一五”期间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任务目标
(一)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的义务与职责,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自觉性,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经贸委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到“十一五”末,省级重点以上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经济欠发达县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职业院校达到30%以上。“双师型”教师中专业课教师要具有相关工种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实习指导教师要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以上水平。
(三)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改善职教师资队伍结构。“十一五”末,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到4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达到2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兼职教师原则上不少于核定编制中专任教师的15%。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达到20%以上。
(四)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要继续扩大规模,保持逐年增长,为中等职业教育输送合格师资。职业院校要合理调整教学安排,保证所有教师“十一五”期间完成240学时的岗位提高培训任务。山东省各级各类职教师资培训机构要统一规划,分工协作,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充足的进修培训课程和课时。具备条件的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技术学院)要积极承担为职业院校培训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
(五)重视骨干校长和专业带头人培养,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末省级重点以上职业院校教师中专业带头人达到20%,其他职业院校达到10%,中青年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省级重点以上职业院校达到30%,其他职业院校达到20%。
(六)加快推进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灵活有效的教师聘用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有利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重
点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机制。
三、实施措施
(一)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保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的有效使用。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县(市区)财政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本地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职业院校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校本培训和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教研活动等。
(二)职业院校要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利用校本培训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校本培训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同时,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规范,强化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检查与督促,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重点是帮助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方针,研究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教学能力。
(三)加快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职业院校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在“总量控制、微观放权”的原则下实行灵活的职业院校教师编制管理办法,建立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允许职业院校吸纳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企业和行业组织中以及社会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进入职教师资队伍。
(四)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快建设具有合格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改善职教师资队伍的结构。积极推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积极推行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持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各级职教师资培训机构要认真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轮训工作。要围绕培训需求,本着查缺补漏的原则改进和完善培训课程,设置培训项目。专业技能培训要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通过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或与其他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合作,为参训教师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帮助。
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对职业院校教师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实行优先和优惠政策,应知部分的理论考试要结合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教学的需要,应会部分的实际操作鉴定应尽可能结合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的实际。
职业院校要积极落实教师定期进修学习制度和到企业实践制度。现有教师每年脱产学习的时间不少于48学时,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2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教师脱产学习和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情况记入业务档案,作为业务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聘和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学校督导评估和办学水平检查的重要内容。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安排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地或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不少于一年的专业实践训练,经考核或鉴定合格后方可聘任上岗。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从企业和行业组织中以及社会上进入职教师资队伍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经过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培训,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证书。
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利用企业建设的实习实训基地接纳职业院校的教师参加生产实践训练,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的工艺流程和组织运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动手操作能力。
(五)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是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构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来源。各级教育、劳动和经贸主管部门以及职业院校都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各级教育、劳动和经贸部门要积极推荐和选拔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以及社会上热心职教事业、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或退休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联合建立职业教育兼职教师人才储备库,供职业院校选聘使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职业院校要与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把聘请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定期组织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
要保证兼职教师的工资报酬,允许职业院校用教师编制的15%自主聘用兼职教师,财政部门按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全额拨付教师人员工资,兼职教师的工资报酬由职业院校从财政部门核定的人员经费中支付。
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及其主管部门要支持和鼓励所属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对提供兼职教师的单位给予政策优惠,对在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人员从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创造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都要把对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列入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选拔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5%作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保证他们每年参加不少于1周的市级以上培训,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逐级开展推荐评选职业院校“优秀校长”、“优秀中青年教师”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要广泛宣传,大力表彰,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影响和带动山东省职业院校干部与教师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争创佳绩。在职业院校中青年教师中定期组织“教学技能比赛”和“专业技能比武”,对优胜者在干部任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破格使用。积极创造条件,定期选拔和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出国深造。
(七)深化以收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坚持重实绩、重质量,学校收入分配向教学一线、向贡献突出群体倾斜,实行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津贴制度和动态管理。对在教育教学、专业建设、教学研究以及学校发展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者要给予奖励。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考核,根据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质量,实行专业技术职务校内“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并与工资津贴挂钩。逐步完善职业院校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收入分配制度。
(八)继续整合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师资和专业优势,完善职教专业教师培养规划,提高职教专业教师培养质量,不断扩大职教专业教师培养规模。要充分利用山东省已有职教师资培训机构,尤其是5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以及海尔集团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调动校企合作计划中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参与积极性,形成以全国和省级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为龙头,以企业和社会机构技能培训为补充,以职业院校的校本培训为主体,形成上下衔接、左右沟通、分工协作、覆盖山东省的职教师资培训网络。
第五篇:教育部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1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64号)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1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11〕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十二五”期间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现就做好2011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1项目任务
组织1万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从中选派400名出国进修;组织4000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
组织4500名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在国内接受培训,组织500名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外接受培训,组织5000名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接受顶岗培训。
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项目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各省(区、市)申报程序与要求:各省(区、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见附件1)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见附件2),拟定参加培训的专业和人数,填写《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任务分解表》(见附件3,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独填写,下同),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至教育部、财政部。
各地申报的培训专业,限定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范围内,并突出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教师的培训需求,兼顾专业及人数分布的平衡。
培训机构申报程序与要求:拟申请承担国家级培训的培训机构,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申报书》(见附件4),报至教育部、财政部。申报培训任务的机构,原则上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且在2011年基地评估中取得“合格”等级。培训机构所报项目须具有专业优势和工作基础,每个机构申报的专业数最多不超过10个(每份申报书只能填写一个专业)。
教育部、财政部对申报材料进行汇总、评审后,公布下达培训任务。各省(区、市)出国进修人员的推荐工作另行部署。各地名额分配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
2.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
各省(区、市)申报专业和人数的程序与要求:各省(区、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名额分配表》(见附件5),结合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状况,拟定选派专业和人数,填写《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任务分解表》(见附件6),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至教育部、财政部。
各地申报的专业,原则上限定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范围内,并突出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兼顾专业及人数分布的平衡。
各省(区、市)推荐企业的程序与要求: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区产业优势,推荐3~5个不同行业的企业,组织企业填写《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岗位安排表》(见附件7,每个专业方向填写一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至教育部、财政部。
各地推荐的企业,应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覆盖专业面广,具有校企合作和开展职工培训的经验,能够提供教师实践所需的岗位、指导教师(师傅)和基本生活条件。各地推荐的企业,专业覆盖面可大于本地需求,实践岗位全国统筹使用。
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可直接向教育部、财政部申报。企业参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拟定接收教师实践的专业方向和岗位数,填写《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岗位安排表》,报至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对上述申报材料进行汇总评审后,公布各地教师企业实践任务及具备项目资格的企业名单。
三、高等职业学校相关项目
各省级教育行政和财政部门要依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和本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要求,建立和完善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指导本地区高等职业学校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形成国家、省级、学校三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系统。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分为国内培训、国外培训、企业顶岗培训,名额分配详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见附件8)。培训对象原则上为全国非示范(骨干)高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优先安排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专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专业、区域重点发展产业对接专业,同时兼顾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行业专业。国内培训任务原则上由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校承担,培训期4周,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国外培训机构必须具备该国家合法运营资质,原则上应享有较好的国际声誉,培训期4周,主要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顶岗培训企业必须是行业内领军型企业,在技术、规模、产值等方面均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培训期8周,重点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各省(区、市)要按照项目要求,科学制定本地区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高规划,培训任务主体应安排在省(区、市)内完成。为促进省际交流和优质资源共享,各省(区、市)国家级培训应至少安排10%的任务量,利用省外资源完成。
四、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的相关实施工作
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于2012年启动实施。各省(区、市)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相关文件要求,做好项目的资金安排和组织实施工作。中央财政将综合评价各地实施情况,给予适当奖补。
五、材料报送方式及其他事项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的申报材料,需报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师资与科研处、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二处各1份,并同时通过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www.xiexiebang.com
各省(区、市)和培训机构可登录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和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浏览、下载本文件。
附件: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培训专业目录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
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任务分解表 4.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申报书 5.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名额分配表 6.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任务分解表 7.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岗位安排表 8.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名额分配表
9.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分省任务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