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探初中听障儿童的英语教学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提高初一听障儿童的英语教学效率
潘钰
【摘要】利用听障学生的视觉优势,对其进行缺陷补偿。具体的实施方法主要是采用图片、多媒体等直观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视觉优势,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缺陷补偿、视觉刺激、直观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发展性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其发展性、和开拓性,让学生接触英语、感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风土人情等差异;其次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应当将汉语作为桥梁,架起通往英语的彼岸。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探讨: 1.听障儿童心理特点:
1.1听力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感知觉都属于感性认知范畴,都是在刺激物直接作用下引起大脑对事物的反应。而此反映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因为对于听力障碍学生而言上课不是听课而是“看课”,因此在听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中视知觉就启主导作用,而听觉和其他感官只起辅助作用。
感知觉特点:感知觉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其中,听觉是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听觉残疾儿童由于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世界的声音,使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听觉残疾儿童在感知事物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的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完整性取决于感觉材料的丰富性。由于听觉刺激的缺损,听觉残疾儿童对复杂的事物和环境感知不完整,缺乏听觉信息加工。听觉残疾儿童的知觉信息更多地依赖视觉、触觉和动觉获得,不易形成视听结合的综合信息。这样,听觉残疾儿童知觉信息加工的整体性和理解性就受到制约。2)视觉的优势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听觉丧失后,视觉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感知活动中的优势地位。听觉残疾儿童进入学校后,一方面由于长期对视觉的依赖和使用,视知觉经验丰富;另一方面通过专门的训练,他们的视觉补偿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听觉残疾儿童的视知觉速度提高比较快,在凭借视觉参与的感知活动中,他们的视知觉能力与正常儿童没有显著差异。例如,与正常儿童和成人相比,听觉残疾儿童的视、触知觉能力没有降低。3)缺陷补偿听觉残疾儿童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与正常儿童并无两样。由于听觉的丧失,听觉残疾儿童更多地借助视觉、触觉和动觉等感官来认识世界,并进行语言理解和语言交流。这些感官在听觉残疾儿童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视觉,很多人用“以目代耳”来强调视觉的缺陷补偿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视觉及其他感觉通道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
1.2听力障碍儿童的视觉特点。视觉在人的认知和劳动中启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一般依靠视觉感知物体。尤其对听障学生而言其视觉的主要特点就是“以目代耳”,他们用视觉来补偿听觉的缺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陷,且有数据表明,听力障碍儿童所接受的外界信息有90%以上来自视觉。
1.3听障学生注意的特点。对于正常儿童来说,一般引起和保持他们注意的刺激主要来自于听觉和视觉。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因而感知活动中缺少声音的刺激和语言的参与,使其感知能力与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只能“以目代耳”,靠看手势、口形等去理解语言,因此他们的优势兴奋中心主要产生和保持在视觉感受区。听障学生的注意是从无意注意逐渐发展为有意注意,只对一些新奇的、刺激强的事物产生注意兴趣。由于听障儿童在学习活动中主要是“以目代耳”,容易出现视觉疲劳,使得其注意力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听障儿童的注意分配较为困难,难以同时产生听觉和视觉集中,例如:听障儿童很难像正常儿童一样边听教师讲课,边看教具。
1.4听力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听力障碍学生的“以目代耳”的特点致使他们记忆以视觉形象记忆为主。听障学生在表达某件事情时动作一般都很夸张,肢体摆动幅度较大,他们对简单机械的动作记忆较好。情感记忆在听障儿童身上看不出明显的特点,我们常人会陶醉在婉转的歌声中;而听障儿童则没有相关联的情绪体验。听障学生不能或不能清楚地感知语言的刺激,从而失去了一条重要的感知语言的途径,从而在记忆语言材料文字、概念等抽象性的事物方面,不管是在记忆的广度、速度还是持久性和准确性都比常人差,常表现为记得慢,忘得快;而且对一些概念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性、抽象性的事物理解困难,记忆此类事物也常采用机械记忆。
1.5听障儿童的情感特点。听障儿童多表现为敏感、极端,高级情感体验相对较为肤浅,易受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他人的行为方式影响。15-18岁的听障儿童首先拥有青春期的叛逆性,其次具有听障儿童的特殊性。针对此年龄段学生的英语教学,我个人认为应该以拓展学生眼界和知识面为主,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其眼界。悠扬的旋律、动听的话语都会让我们常人产生愉悦感;同样噪音和秽语也会致使常人烦恼。但对于听障学生来说不会因为外界声音的刺激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如教师在讲授一些抽象的、词语,倘若教师只是一味的用语言空洞的描述,学生感受不到语言的美,并且始终不会理解其含义,但若利用多媒体、图片等直观形象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效果会好很多。2.培养目标:
2007年二月颁布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明确规定了聋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课程设置。其中,关于听障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规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听障学生融入社会。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3.教学方法:
3.1发挥听障学生的视觉优势,增加识记渠道。
人在感知活动中,听觉通常对视觉启着串联作用,听觉使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具有完整性、广泛性等。听觉障碍使得聋生难以借助语音来记忆,他们的记忆方式较普通人更趋于采用视觉记忆的单一途径。因此,针对其心理特征和生理缺陷,进行缺陷补偿,发挥其视觉的敏锐性。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视觉识记效果,避免单一枯燥地重复信息输入。同时,听障学生识记多为形象记忆,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增加识记的渠道,开拓其听觉以外的各种感官,例如视觉嗅觉触觉等;增强记忆材料的趣味性,减少抽象性文字的出现频率,避免所讲授的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应以形象易懂、有针对性,的词语、事物等多进行强化训练。3.2借助直观教具
直观教具通常为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具有形象、生动、易懂的特性,这正符合听障学生记忆编码以图像为主的特点,也对其进行了缺陷补偿,同时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直观明了易于学生的记忆。例如:在教一些事物的单词时可以拿实物或卡片,这即省去了翻译的困难,又方便学生理解。在教学结束后还可以利用此卡片让学生进行“贴标签”的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巩固教学内容。3.3借助观察想象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大部分语言最初都是由象形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对聋生而言,表示形象物体的词更容易识记。如“eye”中的“e e”我们可以想象为两只眼睛,“y”形同人的鼻子,“eye”可看作为一个人鼻子两边的眼睛;单词“meet”可以想象成“m先生”和“t先生”在马路上相遇,两人侧身走时相遇两眼(ee)对视;单词“snake”我们可以想象有一种动物“s”在湖(lake)边游走,后来钻进洞(n)里了,只要注意观察和思考就很容易看出“s”就像一条蛇;单词“bed”,可以利用其字母本身的形象特点“bEd”与实际生活中的床的图形结合起来记忆;单词“mum”中“m m”可以想象成两只眯起的眼睛,中间的“u”可以看成是弯弯上扬带着笑意且抿着的嘴巴,整张图看起来像位亲切和蔼的女子在微笑,感觉就像位妈妈,自然就容易理解其单词意思是“妈妈”。让聋生学会观察和想象,不但有助于增强聋生对单词的识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聋生学习单词的兴趣。
3.4开展游戏教学
游戏是学习社会生活的关键,“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儿童学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成功地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这就必须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游戏可以提供最好的实践机会。同时游戏具有很大的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层层递进,在游戏中渗透所要学习的内容,在游戏中引导学生以实现其自我探索,同时在游戏中学生互帮互助,相互交流促进每位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击鼓传花,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单词接龙等简单的游戏加强学生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词汇游戏有很多种。对于不同类型的单词和词组,教师可根据其特点,找出一种最适合教和最吸引聋生注意力的方法。如制作卡片:我在教授完第四单元关于动物的词汇后,就拿出了关于动物的英语单词的扑克牌(自制),将聋生按8人一组分组(4人参与游戏,另外4人为各方的参谋),要求以动物世界里的狩猎游戏规则来打牌。几局牌打完,聋生基本都认识了那些单词所表达的意思。同样,学习英语数字也是可以这样“玩中学”的。又如适当设计一些竞争性的比赛活动。人教版三年级中有一单元是关于水果的词汇时事先准备了一些常见的水果图,将聋生分组进行“词图”连线活动。由快而正确完成的一组做小老师,指导另外的组完成连线活动。聋生们一看是做游戏,顿时兴致高涨。一轮活动结束后,表现稍差的三组聋生纷纷要求再来一次。第二次活动时教师把原来的图片改成了文字。两次活动后,所有聋生对十多个水果单词都能再认,不少聋生还能直接默写一些拼写简单的单词。这样的游戏既可以培养聋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又能够增加聋生的词汇贮存量。
3.5实施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自由发挥。在教学中可以将单词和词组放在情景中进行识记,既能帮助理解意义,又有利于聋生在交际场合正确使用单词。如在识记某些表示具体实物、动作的单词时,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可一边表演,一边识记(如apple、sit、throw等)。可以创造类似购物、借物、问路、邀请和看病等情景,让聋生自主提出需要的语言词汇。又如设置一个生活情景:请同学吃饭,你会点哪些菜?这可以分组进行,看哪组同学请客吃饭时点的菜最让人满意。整个场景可以用小品形式表演出来,聋生点菜单上写的菜名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来。对聋生而言,他们的肢体表演能力较强,这样的情景表演是他们擅长且喜欢的。让学生体会到该单词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使用,在强化了单词记忆的同时对其使用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如果学生的程度较差,可以让学生先把学过的单词串联起来,最后给对话设定一些情节让学生先看多媒体演示,然后再分组进行模仿练习。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有生临其境的感受,达到以情激情,以境陶情,以情育人的目的。该方法与其生活联系紧密,易于记忆、易于理解并有一定的实用性。3.6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改变且丰富了过去传统的由教师直接控制课堂的教学方式,促使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且以学生为主导。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整合各种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直观、生动、动态的展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等。它可以利用投影、电视录像等为学生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具体而形象;变复杂抽象为简单具体,为突破教学难点做铺垫;为学生提供更多耳闻目睹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多媒体教学能充分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的补偿听障学生的听力缺陷,发挥它的直观性,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切勿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图解等同。但不能一味的让学生欣赏图片而忽略了学生对文字的解读能力,应该图文结合,图片只是启着辅助作用,最终都要回归课文结合文字讲解。3.7因材施教: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由于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智能有所不同,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我根据本年级段大纲中的英语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能力与学习的优势、不足,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个别作文教学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力求做到大纲在桌上,教材在手上,学生在心上。每个计划分成四个部分:a.相对评估(资料/观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语言基础、语言表达能力、作文学习状况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优缺点。b.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周期为一年,是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业成就及现状而规定的一年内应达到的目标,它是一种概括性的目标。[5]短期目标的周期为一学期,短期目标的制定力求具有可观察性与可测量性,以便实施对照和综合评估。长期和短期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按照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c.实现目标的策略及实施:其中包括各种词汇教学活动与对话教学的实施方法。d.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用来检测学生是否如期达标。它包括明确评价每一个教学目标的标准和方法。同时自学生的作业的布置、成绩的考核等采取因人而异的方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法。
3.8学习构词规律及记忆方法
英语词汇有一定的规律,对于初学英语的聋生而言,并不要求他们系统地学习英语词汇的构词规律。但是在积累到一定词汇量的时候,可以通过归类来加深他们对英语词汇某些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如前缀 “un”表示不、非: able-unable、truth-untruth;后缀-er表示动作的执行者: work-worker、teach-teacher、drive-driver、write-writer。在记忆father,grandfather与mother,grandmother等这类有规律的单词时,father是爸爸,在其前面加grand就变为爷爷;同样在记忆数字five、six、fifteen、sixteen等单词时,将单词分组罗列出来让学生先观察其相似之处,在总结起记忆的最佳方法。聋让生了解了构词的一些基本规律,无疑是有利于他们降低识记难度,提高识记效率的。
4.教学体会:
听障学生普遍存在发音不准的现象,由于听力缺陷,缺乏语音刺激,识记英语单词时容易孤立的死记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同时也缺乏语境对其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使其难以进行保持和再现,常出现前学后忘。对此,使用上文中提到的教学方法,对组织听障学生英语课的有效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听障学生英语教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以上为我个人的短见薄识。参考文献:
[1]王志毅.天津教育出版社.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2]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杨小玉.提高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2期
[4]海德·卡杜森、查理斯·雪芙尔编著.陈志鹏译.四川大学出版社《游戏治疗》
[5]刘全礼:《个别教育计划的理论与实施》,中国妇
女出版社,1999。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glish Teaching for
the deaf children
Panyu(School of YuLin City Special Educational.)Abstract:English as a developing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ts development;and open up,let the student feel English, contact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Use of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visual advantage, its defect compensation.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 is the use of picture, multimedia and intuitive wa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visual advantage,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Key words: deaf students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Defect compensation, visual stimulation, visual teaching。
第二篇:家庭中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家庭中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语言训练和学校教师进行的语言训练目的是一致的,但在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听觉是非常重要的,听力损伤不仅妨碍听觉障碍者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也切断了许多学习的机会。通常,听力正常的人生活在语言环境中,随时随地都在听,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这实际就是学习概念及语言的机会。正常儿童在入学时已经具有相当丰富的词汇量,而且词汇的意义都能理解;而听觉障碍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多半是依靠视觉范围之内的就不知道了,这样他获得的经验是片面的,而且许多事物都见过,却不知道它们的名称。因此,学习说话对孩子的学业及智力的发展有好处。
1、从培养聋儿理解性语言开始。
聋儿理解性语言掌握的多少、理解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他的表达能力。训练理解性语言一般与听觉训练紧密相关,就是要建立事物与语言之间的联系,使聋儿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
2、积累丰富的有声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聋儿只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有声词汇,才能逐步进入自如表达的境地。在训练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概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概念才能正确地表达。
① 从叠词教起。“帽帽”、“袜袜”、“球球”都是叠词。正常儿童随着呀呀血雨之后,即出现叠词。聋儿的说话训练也应从叠词开始。
②
见什么、教什么、说什么。许多家长都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其实这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比如带孩子去田间除草时,可以教孩子说草、锄头、土壤等等,给发自洗澡时,可以教他肥皂、水、毛巾、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以及干净、脏等词。
③ 利用图片、实物、动作、直观地教聋儿说话。这是指导聋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
④
利用多种感官帮助聋儿掌握词的概念。如颜色、形状、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生、熟、苦、辣、香、臭等之类的词,可以让孩子亲自去体会,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加深发自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教感情方面的一些词,如喜、怒、哀、乐、哭、笑、美、丑、好、坏之类的词要结合情景或孩子的心理感受来教。
⑤帮助孩子总结、归纳,形成抽象概念。如教聋儿把动物一类的图片放在一起,把水果一类的图片放在一起,并教孩子说动物、水果等词,使孩子逐步形成抽象的概念。
3、发展聋儿的有声语言。
① 扩展语言。扩展语言是由词扩展到句,由简单句扩展到复杂句子的一种方法,是发展聋儿语言的重要措施。其做法是由一个中心词开始,逐渐扩展成句。如“苹果棗大苹果棗明明吃大苹果”。
② 利用对话,发展孩子说法的能力。对话是聋儿有声语言交往的开始,也是训练孩子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家长可以主动向孩子提问、交谈,也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提问。在交谈中,家长要做出良好的反应,不可做出厌烦的表情。
③ 看图说话和讲述故事。利用画面给孩子讲述简短的故事,让孩子复述故事内容,以培养孩子的复述和叙述能力。
在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给他们创造有声语言的环境,给予他们参与交往,使用语言的条件和机会。只有坚持不懈地反复训练、反复练习,聋儿的语言才能得到提高。
第三篇:浅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
浅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
沛县鹿楼中学 张文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接着,结合自己的实践,从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等两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英语课程整合英语教学模式
《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近年来,自己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过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谈谈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以供大家借鉴。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研究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这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将它视为一种“教学工具”、包括“演示工具、资源工具、交流工具、辅助工具、探究工具”等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怎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演示工具
“演示工具”是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和最低层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现成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中,选择出与自己课堂相关的内容,关于课堂上对学生的讲解;也可组编成讲演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及图表、动画等形式,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如在进行英语训练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形象地设计了一个《美丽的大草原》的课件,用静态设置了一个大草原的画面,将草原上的马、牛、羊、狗等各种动物制作成三维动画,再模拟各种动物叫声添加上声音,以及这些动物赖以生存的草地。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经过简单的练习,学生一听到牛的声音,便脱口而出“c o w ”;听到马叫的声音便说“h o r s e ”;听到羊的声音便说“s h e e p ”;听到狗叫的声音便说“d o g ”。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使每个学生置身于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仿要到那儿看一看、听一听,领略一下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此时教师把握时机,进一步问:
“大草原究竟美在哪里? ' ”学生便顺利答出:“I t h a s r i c h g r a s s
o n
i t
.I t
c a n
p r o v i d e
f o o d
f o r
t h e
a n i m a l s.I t
h a s
b e a u t i f u l
s c e n e r y.W e
w a n t
t o
g o
t h e r e
t o
h a v e
a
l o o k.”这样集动、静、音、像、形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进行听说训练,能全方位地刺激人的感官,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语言与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界限,使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资源工具
信息技术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校园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连接,为教学提供了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夹,或内部网站,也可以在虚拟光驱上设置各种书面及听力的测题、语音、语法、阅读文章等辅导材料,向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站,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从信息中获取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3、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和局域网的环境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开设一些英语讨论专题,让学生在有趣的讨论中各抒已见,明辨是非,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英语国家网站,通过E-m a i l 往来,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与英语人士进行直接交流,可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感能力和交际水平。、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堂整合的辅助工具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个性和智能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确立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训练、对话、游戏、测试等教学软件指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解答中得到了辅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实现了个别辅导及个别学习的目标。这样做,克服了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围绕转”的弊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
探究是指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英语教学中要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科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景的场面。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媒体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一些科学规律的新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英语教学模式。
l、信息技术在听力教学活动中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老师说,学生跟磁带读,学生听。学生所动用的感官只有耳朵和手,枯燥的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进行这项教学就要生动得多,例如,利用多媒体为听力相配以相应的图象材料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对对话语言所适宜的环境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电影或有声读物,培养其语感,提高听力的水平,同时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聆听一一观察一一思考一一判断
老师:设计一一观察一一引导一一判断、信息技术在对话教学活动中
语言的功能在于它的交际性,口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英语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寻找在汉语的环境下提高口语水平的有效方法,而多媒体与网络帮助实现了这个愿望。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大多利用图片或道具为学生创设操练情景,但是,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往往给学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在这种非真实的情景中教师无法让学生进行大量训练。多媒体与网络的应用,能生动地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学生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等感官。语言与语境的相结合,不仅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快速而大量的语言实践。例如,在讲复数时,对话内容是,W h a t
a r e
t h e s e ?
T h e y ,r e
h o r s e s .
W h a t
a r e
t h o s e ?
T h e y , r e
p a n d a s .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A l i c e 和J i m 来到野生动物园中,这时跑来一群马,A l i c e :W h a t
a r e
t h e s e ?
J i m :T h e y ,r e
h o r s e s .
对话依此类推,并设置重复钮和静音钮,让学生跟读或配音,栩栩如生的画面,犹如身临其境,踊跃练习。其基本操作程序为:
学生:观察一一聆听一一跟读一一对话
教师:设计一一呈现一一引导一一总结、信息技术在评价活动中
(1)多媒体在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形式的评价上
充分利用多媒体或互动教室,播放教学v c d,教师可以让学生占走自己最喜爱的空间及呈现方式,教师通过网络统计,用柱形图直观显示,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观察一一思考一一评价
教师:设计一一呈现一一总结一一评价
(2)多媒体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上
将课堂学习内容设计成多媒体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同时完成对所学内容的评价,这种方法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c o l o u r s 时,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的轮廓图,用多媒体放一段录音,描述人物身体各部位名称,(对应部位闪烁)让学生点击
颜料上正确颜色,填对填错,多媒体发出不同的声音,每填对一贯旁边出现一只小熊跳舞。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观察一一聆听一一思考一一评价
教师:设计一一观察一一指导一一评价
(3)多媒体在测试型评价上
过去的测试型评价局限于简单的考核,而多媒体支持下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而且省时省力,便于统筹。例如,运用多媒体听觉视觉的优势进行听力测试,学生将答案选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评分,筛出错例,具体评价,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观察一一聆听一一理解一一选择
教师:设计一一呈现一一分析一一评价
(4)多媒体在师生交流的评价上
教师申请一个电子信箱,并教学生也申请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可向教师发送邮件,教师定期整理邮件,总结评价师生课外交流状况。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思考一一动手一一观察一一评价
教师:观察一一思考一一解答一一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对多媒体与网络环境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找到这两者
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将会帮助我们创设出更符合学情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罗晓霞《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2 0 0 1 .3、王雪贞《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2 0 0 4 .4
3、葛炳芳《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
用
》2 0 0 1 .3
第四篇:浅探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浅探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学习外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若能小学英语课堂变成孩子们“玩”的天地,必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之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本文列举了游戏在一节英语课中不同环节的运用的好处,探讨了科学的运用游戏法教学需要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英语教学游戏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正处在好玩的年龄阶段,在吃饱肚子,不冷不饿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玩”。让小学生整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传授枯燥的知识,不仅效果差,还抑制了孩子们的个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想让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就要想方设法的让课堂变成孩子们“玩”的天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开心,学得高效。《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它们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运用游戏教学正好能满足小学英语教学的这些需求。
所谓游戏,是一种内容新颖,形式独特,方法灵活,富有挑战性,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吸引活动者的注意,并使他们大脑产生兴奋的活动。游戏的种类很多,涉及的范围很广。游戏可大可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运用。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能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轻松地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增添英语学习氛围,丰富课内外活动。运用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的方法,也就是游戏教学法,适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任意环节。
1、在复习导入中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想学”。小学生年龄小,英语课时较少,所学东西极易忘记。因此,每节课都有必要设计复习环节,一方面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另一方面为新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得后面的教学顺理成章。这个时候若能用游戏的方式来组织复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注意力高度 1
集中,思维活跃起来,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起来,轻松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
如在教学《Join In》(学生用书1)Unit 10 Body的第二课时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做一个Listen and do的游戏:Touch your nose./Open your mouth./Shake your legs./Show your teeth./„„
快节奏的游戏导入,既复习了上节课的重点词汇和指令句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
2、在新授中运用游戏,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让学生“乐学”。
新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首次接触新知的环节。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新授环节大部分是呈现字母、单词、词组或句子,呈现段落、篇章的时候较少。用游戏的形式呈现新知,学生必然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习积极性高,印象深刻,效果好。教授新课时,我们常适当地穿插一些活泼的猜谜语游戏。这样,不仅可以缓和课堂上严肃紧张的气氛,也可以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从而驱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放松的游戏乐园中无拘无束地说英语,不知不觉地学知识。例如在教师教学《英语》(Join In三年级起点)中的故事《The snails》时,为介绍新词snail、box和句型What’s in the box?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猜一猜”的游戏:
T: Hello, everyone.Let’s play a game, OK?
Ss: Great!
T: Look,this is a box.Please guess, what’s in the box?
S1: An apple?
T: No,no,no.Guess again.What’s in the box?
S2: An egg?
T: No,no,no.Guess again.What’s in the box? Pleasetouch.S3: 蜗牛?
T: Yes, It’s a snail.如此趣味十足的猜谜游戏学生一直百做不厌。由于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盒子里面装的什么,强烈的求知欲便使他们积极地动脑、动口、大胆地猜测,不亦乐乎。
3、在操练中运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会”。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是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之一。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离不开操练。英语教学中的操练分为机械操练和意义操练。小学英语教学中两种操练均不可少。
在进行机械操练时,若教师一味的要求学生反复地听、说、读、写,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逐渐失去操练的热情。如在教学《Join In》(学生用书1)Unit 3 School things这一单元中的文具单词时,一位英语老师在呈现新词后,要求学生“Read after me several times”,学生反复地跟着老师读了几遍后,老师请会读的举手并读给大家听一听,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而另一位老师在呈现了新词之后,马上组织了一个训练学生读的名为“High and low voice”的游戏,教师高声读一遍,学生就轻声读两遍,教师轻声读一遍,学生就高声跟读两次,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了听和读的上面,学生不再觉得枯燥,操练完之后能独立读出所练单词的同学多出了许多。还有一位老师也在相同的环节设计了另外的游戏:跟着节奏读单词,教师用掌声给学生打节奏,教师打出什么节奏,学生就用什么速度读单词。这个游戏把音乐与读单词相结合,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不错。
采用游戏的形式替代纯粹翻译式的意义操练,不仅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句子含义,还能让学生自觉地在游戏活动中运用句子。如在《Join In》(学生用书1)Unit 2 Colours这一单元中,一位教师呈现了句型“My favourite colour is red.”和 “Is it white?”之后,为了操练这些句子,教师设计了Guess my favourite colour的游戏:
A: Guess my favvourite colour, What’s my favourite colour?
B: Is it white?
A: No, it isn’t.B: Is it green?
A: No, it isn’t.B :Is it yellow?
A:Yes, my favourite colour is yellow.一个学生猜对之后,大家就都来猜一猜他的最喜欢的颜色。游戏先在师生之间进行,再在学生之间进行。然后将这个游戏改变成一个chant,熟读成诵。通过这样的操练,学生对此句型结构的印象就非常深刻,对句型的理解也很到位,真正做到学会了该句型。
4、在巩固拓展中运用游戏,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学好”。《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英语教学也不例外。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用”这个环节呢?我认为可以从游戏入手进行尝试。如在《Join In》(学生用书2)Unit 2 Numbers这一单元中,教材提供了购物对话场景的学习材料,学习完这段对话后,教师可以运用设Sopping或Simulated Shopping(见何洁著《英语课堂游戏》)游戏来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让学生在有竞争的情况下运用所学购物用语。类似的游戏还有Massage Exchange、Look for a person、Look for the lost things、A survey、„„等等,根据教学需要,这些游戏可以创设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这种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为学生提供了拓展语言和思维的空间,发展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对于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用的很多,但其效果参差不齐,有的老师用的游戏让课堂教学更有活力,学生学习效果更好,而有的老师用的游戏则只是让课堂表面上“活”,学生兴高采烈,七嘴八舌,等到游戏结束,下课后问学生,“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一脸茫然,思索良久。由此可见,游戏用得好,可以增效课堂,用得不好,则是浪费时间。如何才能在教学中用好游戏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戏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种教学方法是否能达到教学的目标,选择或设计游戏时也是如此,游戏的运用要起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游戏的安排并非随意的,必须为教学服务,要根
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需要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目的。
如一位英语老师在教学《Join In》(学生用书2)Unit 7 Animals中的“Dose it live on a farm?” “Has it got two legs?” “Can it swim/fly?”等句型之前,设计了Listen and do的游戏,让学生听老师的如下指令:Stand up./Sit down./Stand back to back./Stand nose to nose./Touch your arms./Clap your hands./„„学生听到指令后做出相应的动作。虽然这个游戏能够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学生有激情,也复习了以前所学的英语指令,但是这个游戏中复习的内容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去甚远,起不到为教学中心目标服务的功能。如果能将这个游戏的指令改为这些:Sit like a dog./Fly like a budgie./Run like a rabbit./Roar like a tiger./Swim like a fish./Eat like a hamster./„„那么,这个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所有的学生来参加,还巩固了本单元所学的动物单词,为后面的听一听,猜一猜学句子打下基础,游戏目的紧扣教学中心目标,针对性强,起到增效课堂的作用。
2,游戏的设计要合理,既要适合学生,又要便于操作。
“适合学生”包括三个方面: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⑵适合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难度;⑶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游戏中乐于尝试、敢于挑战、扬长避短、团结协作。
“便于操作”指游戏不能过于复杂,不需要过多的“道具”,老师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的驾驭游戏。游戏活动应该形式简单,教师稍微讲解、示范,学生便知如何进行,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使课堂活而不乱、动静有序,使游戏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反之则会费时又费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游戏的运用要灵活,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学生的特点选择游戏,创造性地改编游戏和设计游戏,灵活地选择游戏活动的时机,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灵活地安排游戏活动在整节课中的位置,以求达到“课伊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将尽兴犹浓”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的游戏,玩过几次之后小学生就没有兴趣了,这便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游戏的方法,不断地设计新的游戏,不断地翻新游戏的做法,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4,游戏的组织要科学,力争做到有条不紊,短时高效,并让学生“兴犹未尽”,期待再来一次。
⑴ 做好充分准备。课前,教师要设计好游戏的程序,准备好游戏需要的“道具”,均衡地分好游戏小组。
⑵ 精心组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在学生面前,教师既是导师,又是朋友。教师在布置完游戏任务,介绍完游戏内容,讲解清楚游戏规则之后,应满腔热情地参与游戏的监控工作,安排好进度快的同学的后续任务,并帮助后进生克服困难,使他们也能顺利完成任务。对创造性的思维和表现给予鼓励和宣传,始终保持轻松、活泼、主动的气氛,既不强迫压抑,也不放任自流。
⑶ 即时小结游戏得失。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调动学生对整个游戏作出总结、评议,指出优点,发现不足以待改进提高。
⑷升华游戏,强化知识与技能。游戏后,教师要抽象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技能点,将游戏中包含教学信息迁移到学生的内容认知领域中去。
科学地运用游戏法教学,不仅能消除学生紧张心理,还能满足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从而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发面转化,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地学习英语,从而提高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洁.2003.英语课堂游戏 宁波出版社
宋建萍.2011.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http://
第五篇:浅探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
浅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
摘要: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角度来探讨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几个层面。分别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特点、须知、影响以及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来展开。相信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成长了孩子,也成长了家长,也成长了作为教育一线的我。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儿童;成长 文:童话中的美好
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一,有其他两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3岁前我们更多关注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3岁后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我们关注孩子,了解学前儿童的一些现状和特点,从知道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始,关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关注家庭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
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
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
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
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权威性。由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
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种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正影响例子
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二)负影响例子
六岁女孩被祖母关进鸡笼致手脚退化,并失语。她未被关进鸡笼时,会说话,活蹦乱跳;他在竹块编制的鸡笼里生活了一年多,春夏秋冬没衣服穿,饿哭时靠邻居丢点土豆或红薯进鸡笼充饥,且鸡笼里没碗;他的妈妈已死,爸爸出门打工去了。他的祖母63岁,他说:“我不但靠不住竹子(指女孩父亲),更想不到笋子(指女孩)的福。”他的祖母由于伴侣已死去在和别人谈恋爱、她只关心她会自己不会坐牢、她还嫌给女孩洗衣服麻烦。
无论从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健康方面来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我们觉得舒心,无疑是正面影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更需要实际行动。让我们相信,播种爱,收获爱。
五、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原则。指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赏识教育,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让孩子在玩和学习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快乐地收获了知识。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色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
一些重要问题上,可事先达成一致,避免当孩子的面唱反台戏。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原则。指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德育在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中应居首位;美育是教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体育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劳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儿童获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智育必须全面发展,防止偏科。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二)家庭教育切记误区
1.心理误区。由于我们未完成的梦想或由于社会压力逐渐加大,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希望越大,那么我们的孩子压力越大。压力超出负荷,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社会的不适。我们不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2.教育误区。知心姐姐卢勤把溺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代替型、看管型、满足型,即鸡妈妈似的溺爱。爱,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满足,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放开,如果说孩子是风筝的话,父母应是那根风筝线,起着引导、鼓励、再鼓励,并把握好度的作用。让他们去实践,有一天他们会创造比我们更强的未来。
3.形象误区。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好自己。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撒一粒种子,生长出来的的确还是瓜和豆,关键在于他们有什么作用。
4.行为误区。耳濡目染,定型思维,驱之不去。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影响着他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他们成为明天社会所需要的一代。
5.语言误区。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语言来完成的,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有一天会有爱的成果收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信息,让他们相信自己,才会有迈出前脚的一步。
(三)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丢掉不健康心态
1.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一是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养,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父母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等和不断学习。如归因方面,父母对孩子应有正确的归因,避免归因偏见,例如行为中心偏见在知觉他人时,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认为许多情景因素在影响他的行为;自我暴露方面,可适当向孩子暴露一些父母也有的不足之处,也需不断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是同伴是朋友。合作方面,要想孩子和父母合作,平常注意做到和孩子沟通,做到榜样效应,让孩子知道回报;学习方面,没有天生做父母的父母,只有学去做怎样做父母的父母。
2.丢掉不健康心态。一是丢掉补偿心。目的在于找回平常心,有平常心的父母往往创造出平常中的不平常。有了平常心,多几分理智多几分爱,毕竟目前我们知晓的一代圣君朱元
璋,一代伟人如毛泽东等,他们的成长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他们的父母也是平常人,奉献的是一颗平常心,拥有的是一个不平常的孩子。当然,英才豪杰毕竟也只是少数的少数,不可以把昨天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加给孩子,因为孩子他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给他爱。二是丢掉反常心。父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总是没有尽头的,用一颗平常心去培养孩子,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许还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比毕竟是有害的,花时间去吹捧,还不如花时间去赏识孩子的长处,让他得到应有的发展。三是丢掉虚荣心。孩子考试好了,到处炫耀,好似在自己脸上贴了金。反之,则拳打脚踢、冷眼相待,把缺点看成是孩子的耻辱,把特长当成孩子的摇钱树„„虚荣,跨进了门槛,你意识到了吗?作为父母,只是一个领路人,陪伴者,只是一段路陪孩子走而已,不能追寻他们一生,虚荣会害了孩子,也会害了自己。四是丢掉惧怕心。生个女孩怕受欺,生个男孩怕学坏。父母要培养女孩勇敢面对的精神,遇事不慌不乱,授予她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告诉他的责任是什么,如在家保护家园,长大保卫祖国等。惧怕并不会解决什么,关键在于怎么样才是保护。
(四)家庭教育中的健康关注
1.衣与健康。如新衣服上有大量病菌,新买时,应先洗后穿,且孩子的衣服单独洗涤护理,衣服注意储存,出现霉斑会伤害到孩子;服装原料为棉、麻等,种植中使用杀虫剂、化肥和草剂等,导致农药残留于纤维中,伤害宝宝的皮肤;储存面料时使用的防腐剂,会导致过敏,呼吸道疾病。
2.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全面供给、平衡供给、合理烹调。
3.住与健康。如噪声影响身心健康,一般认为强度在55~65分贝以上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的声音便是噪声。如水受到污染,人体的健康首当其冲受到伤害,有可能导致某XI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避免噪声。孩子的生存空间不外乎三个:家居空间、社区空间、学校空间。家居空间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影响是第一位的;居住环境,孩子的玩伴应是父母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因数;优美的校园景观、奋发向上的同学、爱业敬业的老师构成整个学校空间。
4.行与健康。人的行为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对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着重在于培养行为,以促其社会适应。需要从同伴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移情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能力等方面来培养。
(五)手拉手——反馈检验
1.帮孩子开启“我能行”大门。卢勤把“我能行”归为六种力量:一是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成人赏识的目光,能使孩子创造出奇迹;二是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三是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学会用发现的力量,金子就在你身边;四是评价的力量——你真棒。评价是一种力量,适当的评价能生发出一种能力;五是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学会与人合作市成功的开始。六是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人。
2.幼儿心理健康标准检验。有正常的智力活动,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行为和能力;乐于同人交往,如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情绪饱满愉快,如对事物能够表现出情绪安定、愉快、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活泼,如心情开阔、天真、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够悦纳自己,如自信心强,能努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有良好的适应性,如能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面对困难勇敢克服;有正常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行为举止与年龄相一致、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行为总体一致,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3.家长的角色。家庭环境中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领导、孩子的兼职教师、孩子的保健医生、孩子的榜样和导游。家长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平时做孩子的朋友,关键时做孩子的领导,在一些原则问题和重大事项上必须由家长做最终的决策,而不能迁就孩子的任性;做孩子的兼职教师,讲应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更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应给孩子树立榜样,带着孩子去做;开明的家长不做“轿夫”,而当“导游”,引导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前行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向孩子介绍“旅行”路线;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269.[/M]
[2]吴增强等.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05).a,411-412.b,422.[/M]
[3]张瑞芳.纵观我国学前儿童家教的历史和现状[EB/OL].[4]杨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钥匙[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09).a,7-23.b,31—44.[/M]
[5]卢勤.好父母好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04).a,6-20.b,139-151.c,201-219.[/M]
[6]宋宁等.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幼儿版[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05).4-6.[/M]
[7]郑晓边.心理变态与健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6.[/M]
[8]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08).252-271.[/M]
[9]乐茗.身边的危险之劣质童装[J].家庭教育.20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