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反思和改革
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反思与改革
声乐作为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这种美好的演唱效果来自于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刻苦的训练,更来自于声乐教师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的精心指导,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素质条件、基础程度、学习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准确、更直接地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太恰当。因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门类多,声乐课时少等原因,所以,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多。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学前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前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作为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幼儿园对师资的新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边交流边创新,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有效发展是每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当前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生源差距大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很多,生源基础良莠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都比不了声乐专业学生,那么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就不能采取专业院校“一对一”这种单一的上课模式,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必须以集体课教学为主。但是以往的声乐集体课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如何更科学有效的处理共性与个性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2.不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育工作,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由于高师音乐教师长期缺乏与幼儿园的直接交流,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关注不多,致使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仍然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相类似,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再者,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她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又如,对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学生只在键盘组的伴奏课中学习,由键盘教师授课,导致多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有什么音乐表现能力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作为
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其声乐教育应与音乐专业相区别,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课程。
3.声乐教材严重缺乏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很多学校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所以,根据学前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心理、生理等特点,选择古今中外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的艺术歌曲和优秀民歌做教材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材,补充和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的新作品。这些作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人格得到陶冶,思想品格得到升华,从而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能力。目前,很多从事学前专业声乐教学的声乐教师们都在致力于学前专业声乐教材的研究和编写中,相信在学前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和实践运用之后,我们会很快形成适合本专业的全套声乐实用教材。·108·艺术研究因此,为了解决教学质量、课堂效率、师资短缺、培养学生幼儿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集体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探索
1.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1)由于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完全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具有学前专业特色的声乐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更早
接触幼儿园歌唱教学内容。(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中,声乐是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学时的限制,在整个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课程在所有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较小,通常只有两年。所以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旨在养成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使声乐课程更加生动丰富,专业性更强。(3)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致使包括幼儿歌曲编配、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声乐欣赏等在内的、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无法开设。学生掌握的技能有限,自然无法适应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所以应加强幼儿歌曲教学。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正确范唱是幼儿获得美好声音的重要源泉,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儿歌范唱能力。(4)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方面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幼儿歌曲伴奏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吸引声乐教师的参与,以指导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演唱和表现,让学生能“以弹伴唱,以唱为主”,逐渐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5)突出实践教学,加大教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是当前各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声乐教学来说,即应努力与幼儿园共建有关声乐课程的实践基地,声乐教师联合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声乐专业的角度更深地理解和落实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价值。
2.充分发挥声乐集体课的优势。由于声乐集体课既不像理论大课那样,以教师为主,讲授一般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像声乐
个别课那样针对性极强,声乐教学只在师生两人之间进行,所以声乐集体课才非常适用于学前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学前专业的声乐集体课可以根据情况由8—12个学生同时上课,这样解决了声乐基础理论学习与技能的提高也兼顾了不同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既能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又促使学生在多观摩,多思考的学习实践中改变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学生展开声乐教学。此外,学生还可以看到声乐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地选择和运用声乐教学方法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到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启发用语及训练手段如何在不同人身上的体现,所有这些都使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增加对声乐教学环节和要求的了解和广泛认识,对声乐教学方法有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和积累,这些都是声乐集体课教学的优势所在。
3.加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当的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容。(1)教学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音或录象复制给学生,以自身为参照,对声音概念更加清晰,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2)利用录像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播放教学音像资料。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更快了解乐曲风格和演唱风格更
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演唱自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扩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提高生源学前教育专业几经专业层次提升,办学思路虽然得到拓展,但生源质量一直在下降,这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受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制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还特别需要招收具有良好艺术基础的生源。为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主动、广泛地开展专业招生宣传,吸引原先准备报考艺术类的生源转向学前教育本科,并设置技能测试,优中选优,提高生源的文化素质与艺术基础。
5.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OK大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级合作形势的汇报演出,以声乐为主,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等,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在学院附近的幼儿园、艺术中心、文化馆等从事声乐教学和观摩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贴近现实,对学习更有促进。总之,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研究,声乐集体课增加了声乐教学的点与面有效结合,拓宽了声乐教学的内容,加强声乐理论的系统与科学性,使声乐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有侧重的解决。在声乐集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
创造一个边教、边学、边实践、边讨论的生动活泼而富有刺激性的音乐教学环境。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出学前声乐教学特点。声乐集体课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促使学前专业声乐教师打开思路,还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和具有时代感的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5.36.241
摘 要: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声乐课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技能课程。然而,多年来该门课程却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授课形式单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学生的质量提高。该文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办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课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c)-024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孩子的早期教育,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要求“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这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幼儿园需要的是高学历、好素质,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综合型人才。这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依据幼儿园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高学历、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各大高校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声乐课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技能课程,学生通过声乐课堂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并在实际幼儿声乐教学中得以灵活运用。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声乐课还存在种种弊端,致使学前教育专业性不够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与幼儿园实际教学需要不相适应。该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当前学前教育声乐课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一些改革办法。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将其定位为高等音乐专业院校的培养方向。在教学中,以美声艺术歌曲演唱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材的选用、授课的形式、评价的标准等方面大都参照的是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让非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的声乐技能,混淆了“专业声乐”与“学前声乐”的区别,声乐教师的误解导致了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盲目追求声乐演唱技能训练,忽视了幼儿歌曲的学习与演唱,对声乐课也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儿园、早教机构输送优秀幼儿教师,不是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学前声乐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因此,学校在幼儿教师培养上,必须要明确为幼儿教育服务的原则,声乐教师要在声乐教学中?叛?诱导、不断地渗透,让学生在掌握声乐的基本演唱技巧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系统地学习儿童歌曲的唱法和教法。为了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多增加儿童歌曲演唱与儿歌表演的内容,要与专业的声乐课程有所区分,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都要遵循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宗旨,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使学生能在将来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教师授课形式单一
在幼儿园新课程改革中,艺术课程的实施已实现综合化,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歌唱能力,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艺术综合素养。不但要掌握科学的发声,还要自弹自唱、儿歌表演、儿童合唱、儿童声乐教学等多种技能。但是,现在许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课堂上,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大都是单一的发声、唱歌。声乐课堂不但枯燥无味,而且限制了学生艺术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声乐课堂中,声乐教师应该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准确定位,改变枯燥无味的传统课堂模式,变换、创新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应该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加强旨培养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运用单独课、小组课、欣赏课、表演课、理论课、观摩课相结合的多种授课方式。通过互动、游戏、观摩、律动、表演、互评等方式,全面营造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声乐教师灵活的教学手段,让课堂中充满欢乐,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不但丰富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上课效率。课程设置与课程评价制度不合理
声乐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备教学技能课,却在许多高校中被认定为专业选修课,而且一般只安排一到两年,由于课时量的限制,无法将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幼儿合唱、声乐欣赏以及培养幼儿教师音乐综合能力的相关课程充分让学生学透。另外,该门课程的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高校大都沿用考试时每人演唱一首歌曲的评分制度进行考核,这种单一的评分制度大大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的发挥,致使学生只重视演唱艺术歌曲,忽略儿歌演唱及表演,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在课程性质上应改为专业必修课,在课时设定上,应该把课时延长至两年到三年,学生大三的时候在声乐课堂中应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进幼儿园进行声乐课的实际教学,只有通过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达到学与用相统一,更利于学生就业。另外,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考试内容应包括:学生的独唱、合唱、儿歌表演、分声部合唱等内容。这种课程评价方式对学生全方面艺术素养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声乐教学与实践相脱离,不利于学生就业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长期缺乏与幼儿园课教学的交流合作,对儿童的发声特征与演唱特点关注较少,致使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一直在“闭门造车”。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他们对儿童的嗓音特点和发声概念甚至如何去教十分懵懂。往往是在大学期间声乐基础课上所学的声乐知识、发声技巧基本用不上。她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捏着嗓子、模仿儿童用白声、真声去范唱,这样的声乐课堂是无效的。
在声乐教学中,应建立和完善学前声乐课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在声乐课堂上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演唱、表演儿童歌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如何去教授儿童唱歌,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种特定职业定向的专业,应在课堂上体现具备自己专业的特点,应该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具有该专业特点的课程。声乐教师可以尝试实施增加以下教学内容:(1)在课堂中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互动交流,学生之间模拟情境的进行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儿童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换位思考,尝试用幼儿的思维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学习声乐,让学生亲身体会声乐教学特点、掌握教学技巧。(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学业展示活动。学业展示的内容涉及声乐、舞蹈、合唱指挥、儿歌表演等课堂教学内容,这种比赛性质的教学成果展示,能够推动学生抓紧课余时间加强基本功训练,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衔接。(3)学校和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日常歌唱教学活动情况,亲身去体会、了解幼儿园音乐教学状况。学生只有通过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多看、多学、多想、多练,才能真正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领。
综上所述,作为声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尊重学前教育专业的特征,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幼儿园教育的需要,教育教学要不断地与社会接轨,不断地吸收声乐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在学前声乐课堂中运用科学的声乐施教方法,来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需要服务,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王海英.学前教育社会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 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4]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5] 谢嘉幸,徐绪标.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1-8.
第三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反思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学前教育中的声乐教学相当重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声乐能力,不断进行深入且符合实际的声乐教学改革,以应对学前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声乐教学上存在着教学模式传统化、内容和方法不符合当前学前教育要求以及缺乏广泛的社会实践等问题。这样的学前教育现状对幼儿教师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在很多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而忽视了学前教育需要的是声乐能力与技巧过硬的老师。这种模式造成的结果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存在着声乐技能不过关的情况,无法胜任幼儿园声乐课的教学工作。这样的培养目标不利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更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水平。因此,从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形势来看,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是影响学前专业教学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地影响着教学质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国家在幼儿专业教育领域培养出合格的幼教人才。所以,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与普通高校的声乐专业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实用性和急需性方面下功夫,采取有针对性的目标进行教学,不能互相照搬照抄。
(二)课程内容不合理
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内容设置单
一、不合理以及创新性不足,在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较为突出。因为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技能课很少,一些适合幼儿声乐教育的课程没法进行,如幼儿歌曲的欣赏、表演、编排。学生在声乐教学基础技能上有所欠缺就会无法胜任幼儿声乐教学工作。还有一种情况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过于专业,有的几乎与专业音乐院校相同,与学前教育专业的自身特点相悖,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训练嗓音,讲究演唱技巧,却对儿童歌唱的特点了解不够,对儿歌掌握的量不足。所以,在教学中要优化课程设置,将单一的教学内容改为丰富并适合幼儿心理和生理等特定条件的教学内容。毋庸置疑,当前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缺少社会实用性以及对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很难使培养对象实现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单一,模式不当
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上存在着老师单一地教、学生单一地学的情况,只是老师示范、学生模仿,或者是老师一整节课都在提问,还有就是一律采取讨论式教学和分组探究式学习,这些低效、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思维能力,提不起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掌握声乐技巧,造成很多学生专业水平太弱,这样的教学费时费力还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质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多采用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即全班一起上课,统一讲授教学内容。这种模式有其优越性,相比于声乐个别课和小组课,其优越性表现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相互讨论、相互学习,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发现不足,快速提高声乐水平。其最大的弊端则是难以照顾每个学生的水平,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老师根据平均水平来进行讲解,很多基础不好的学生就跟不上,时间长了就差得越多,这样会影响教学质量。
(四)缺乏教学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幼教教师,但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不相符。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很少涉及当前的幼儿歌曲,学生学习到的声乐技巧并不能用来教儿童学习音乐学习唱歌,学生对弹奏乐器也不熟练。缺乏教学实践能力还表现在声乐比赛活动很少,学生基本没有舞台经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去幼儿园实习时只是进行说课、讲课的训练,声乐训练以及指导儿童演唱很少,实习结束后还是无法正常进行实际课堂教学,理论脱离实践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当不利。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特点,是一个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专门性学科,其目标应该是努力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才能做好,教学质量才有保证,学生也才会有较好的发展。具体应该做到与幼儿园紧密联系,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以及发展情况,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二)教学内容力求合理
1.教学内容合理应该做到在整个教学的不同阶段要有所侧重。在刚开始的声乐学习中应该侧重基础声乐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声乐练习,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声乐学习方法。演唱方法应该主要采用目前比较主流的“中国唱法”,这个唱法既能培养学生掌握民族歌曲的演唱技巧,又能培养学生更高的艺术水准,同时还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进入大二后,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应该开始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时就可以增加一些有关儿童歌曲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会让学生在演唱儿歌时结合此前学习的中国唱法,在一定的声乐基础上演唱儿歌会唱得更好。比如一些经典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世上只有妈妈好》等,这些歌曲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这些歌曲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歌唱水平,为以后走进幼儿音乐课堂打下扎实的基础。到了大三大四,专业方面的学习内容应该继续深入。
2.如今有的教材内容太陈旧,一些具有年代感的歌曲现在的学生们不感兴趣,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阵地,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率先进行改革。除了上面所说的每个年级侧重学习的内容外,还应该附带适当的音乐方面的课外教材,这些内容存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其知识面,引导学生对艺术有更高的追求。
3.在学习声乐时,高音是很多学生的障碍,往往一到高音就发生破音或没音的情况。事实上,这种情况有时与生理、技巧、水平无关,只是在心理上难以克服对高音的恐惧,学前教育专业一般开设有心理学课程,但这些课程并不一定能针对声乐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所以老师在教声乐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学生才能大胆唱、好好唱。
(三)教学模式科学合理
1.声乐教学上有三种教学模式,分别是: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这三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不同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采用的还是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大一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中采用集体教学模式效果是比较好的。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接触过声乐的同学可以在集体课堂上慢慢学习,与同学交流,共同进步;对于学校、老师来说,可以降低教学成本,减轻老师的教学任务。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加深,学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声乐水平也参差不齐,这时,集体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了。而且声乐是一门创造性艺术,学习声乐的学生条件各不相同,无论从客观的生理、家庭条件,学习、生活环境,还是从主观的性格、态度、追求来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之间不同的艺术理解力,具有极强的个性。声乐集体课老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而且时间有限,不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这时声乐小组课模式可以满足声乐艺术的个性化要求,有效弥补声乐集体课的不足之处。同时相比其他两种教学模式还兼顾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本。
2.做到教学模式合理的有效途径。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时只看文化成绩,没有任何声乐方面的考核。这样导致该专业的学生没有一点声乐基础,有的学生是不适合学习声乐的,毕业后也无法进入幼儿园任教。所以在录取时应该把好关,加强对考生的声乐考核,这样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时就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本专业,同时对自己以后从事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老师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老师的观念、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声乐水平、歌唱素养。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要综合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以及当前社会对幼师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打造一批结构合理、专业过关、理念先进、方法新颖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
(四)教学方法新颖实用
1.情感教学法。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有艺术感染力,打动别人,首先得自己投入感情,打动自己。所以老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学生首先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心态、目的、歌词的意义。在演唱的时候要根据对歌曲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感情与歌曲交融,这样才能唱得有感情,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才能体现艺术的魅力。比如著名的歌曲《鼓浪屿之波》,创作者以台湾和大陆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为题材创作了这首歌,老师在教学时应该介绍这首歌的时代背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老师用情感教学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文字、图形、视频等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讲授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比如,《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是一首讴歌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忠诚党的事业、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的作品。在讲这首歌时,老师可以搜集一些科学家的事迹,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将这首歌的视频资料等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对这首歌有深入了解,还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声乐需要表演,需要实践,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校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演出机会,学校可以举办各种音乐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还可以与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加强交流合作,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演出的机会。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其学习声乐的积极性,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除了多参加演出活动,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实习,实习是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能够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实习必须进入幼儿园音乐课堂,直接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这样才能深刻领会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要点。同时学会与儿童进行沟通,方便开展教学工作。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决定着幼儿音乐教师的素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着很多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问题,改革刻不容缓。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教学实践能力。必须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对应的改革措施。具体做到明确教学目标,力求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只有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特点出发,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提高课堂质量,促进专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探讨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探讨
摘 要: 一般来讲,初学者在歌唱时,音量的均衡控制不是很好。一首歌曲力度的变化是多样的,由弱渐强、由强渐弱等,整首歌曲不能一直虚唱或喊着唱,初学者要自如地控制音量,使歌声达到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发声方法 朗诵歌词 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通过反复不断地摸索探究,找到适合学生群体现状的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学前教育专业现状是,班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生多男生少,这给演唱时声音的统一性、和谐性带来很大困难。结合五年声乐教学及班级学生构成现状,现就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进行探讨。
一、注重讲授科学的发声方法
前苏联声乐专家捷米采娃曾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来源。”演唱前,首先要保持全身心自然放松、积极向上的状态。双肩与胳膊自然松垂,呼吸不能抬肩,面部肌肉不紧张,表情兴奋且舒展。开口演唱时,口型要自然,不能撅;下巴不要往前伸,松弛的向后下回收一点。
1.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掌握、领悟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者最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发声的声音质量。在歌唱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发“嗨”字,让他们体会吸息,也就是让快速小腹鼓起来。其次做“吹灰”练习,从桌子的左边均匀地向右边吹,体会“气息逐渐膨胀”的感觉,也就是歌唱发声最关键的气息保持与支持。再者做“狗喘气”练习,寻找快速换气的感觉。
2.打开喉咙,稳定喉结,是歌唱基本训练的关键。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常常在歌唱时发出白声、尖声,高音上不去,低音憋着唱不出。打开喉咙、喉结不稳定是最显著的特征。在歌唱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教学生做“打哈欠”练习,目的是“打开喉咙”。首先让学生张开大嘴,不发声地缓慢吸气,在吸气时体会喉结随深呼吸下沉、下降的活动感觉。在演唱过程中,随着旋律音高的上行,学生想象喉结随着吸气一起往下沉。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下沉喉结的动作没有下沉喉结的外在力量,喉结的下沉是在松弛的状态中完成的。
3.适当地运用共鸣,使其音色纯净、声音悦耳、和谐。沈湘教授曾说:“共鸣状态和呼吸状态特别密切,好的共鸣状态就是深呼吸状态。”对于初学者来说,共鸣训练是比较难掌握的技巧。共鸣训练与基音训练是分不开的,训练方法可以用“落、贴、张”三歌字概括。基音共鸣的基础在胸腔,最简明找到胸腔共鸣的方法是“让声音落下来”,落在喉底的胸口上,也就是第二个纽扣处。“贴着咽壁吸着唱”,初学者在后颈的位置找咽壁,想象在这里好像有一张“嘴”,从后头“张嘴”,想着“贴着咽壁吸着唱”。“扩张鼻咽腔,共鸣音色向鼻咽腔里集中”,只要一张嘴,就在鼻咽腔里找扩张吸气的感觉。初学者可以想象,鼻咽腔像一个“倒悬的小圆瓶”,口朝下,这个圆的空腔把声音“拢住”。
二、朗诵歌词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歌唱理论中主要以口语朗诵为基础,如明代魏良辅的《曲律》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这表明古代歌唱家对字、声的重视。同样,在西方声乐理论中,意大利的歌唱家卡鲁索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提出:“歌唱者读字比起歌唱者的声音更为重要,在歌唱中扎实的读字是正确发音的重要基础。”
朗诵歌词要随着歌曲的旋律有线条的起伏。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都要有强弱对比、快慢变化,这样才能清晰、有顿挫地发音,更好地演绎歌曲,提高声乐演唱技巧。例如,歌曲《小杜鹃》,如下图:
歌词中有模仿小杜鹃声音的拟声词语,学生首先模仿小杜鹃的发音,发出“咕咕”声,然后根据表情记号演唱,第一个“咕”为顿音,在演唱时时值较短,快速换气,也就是发声与换气同时进行。第二个“咕”,有加重号,唱得饱满有力。最后一句的拟声词,学生先完整地朗读出来,然后根据歌曲的速度要求,带着活泼、可爱的表情朗诵歌词。这样训练之后,在演唱中就很容易地掌握歌曲的节奏与速度,能够完美地演绎歌词。
三、运用多样性的方法进行声乐教学
学前教育音乐课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进行审美教育。所以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欣赏法、练习法、示范法、听唱法和视唱法。
1.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记忆力和注意力,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我们运用欣赏形式让他们接触大量优美的音乐。
2.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练习法就是为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而进行一系列技术和知识的传授和简单训练。所以练习法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也是重要的方法。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它的歌词作者运用了两个具象化的比喻:其一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子女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我的祖国和我”是大海与浪花之间的关系。在演唱过程中,前者是情因,抒发的是母亲与孩子眷眷与拳拳之情,后者是情据,感受的是大海与浪花的依托与忧乐之据。
3.学生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的,特别是在唱歌和律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示范法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教师范唱时可灵活采用图画、教具和手势提示辅导孩子。如《望月》,这一首思念亲人的歌曲,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在演唱中,我采用图画法教学生深情地演唱,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只要投入极大的内心和热情,不断研究教学对象的特点,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才会锦上添花,绽放其魅力。
第五篇: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声乐课》说课稿
键盘自弹自唱课《可爱的家》说课稿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 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自弹自唱能力的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课程定位
自弹自唱课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 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 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
2、课程目标
自弹自唱课的培养目标: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弹奏,能开口唱。
3、课程设计
自弹自唱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视奏能力后,课程设计沿着键盘基础、儿歌自弹自唱,儿歌表演以拓展渐进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
我选用的教材是人教幼师教材第一册的内容配合校本教材《幼儿歌曲弹唱》。针对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正规键盘训练的特点,为学生确定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弹奏曲目。每周学弹《孩子们的拜尔》(第一册)的曲目(天天练习);每月学弹考证曲目,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工作实际,学习儿歌伴奏编配及儿歌弹唱;每学期选弹世界钢琴名曲及趣味流行钢琴曲。因为学生两人共用一台琴,所以在课堂中会适当采用四手联弹的演奏形式。儿歌自弹自唱将弹和唱合二为一,融会贯通。针对性适用性强键盘课以上内容的安排,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贴将来就业的实用性,和其他相关课程结合紧密,学生按照螺旋型阶梯式轨迹循序学习。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创情境、重探究、多合作、获知识、享应用”五步教学模式)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体现了教和学的统一,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方法手段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如自弹自唱课的教学,是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增强了课堂的兴奋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生掌握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一举多得。在学生表演结束后,还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能力综合发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学习和思考。并总结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钢琴、电钢琴琴、打击乐等乐器、多媒体、各种音像资料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表演,每节课前请三至五位同学上台表演儿歌弹唱。
第二环节:复习旧课,全班学生移调弹唱带歌词练声曲: 《我的小猫》(1=C—F)6 4 3 1 2 1 2 3 5 – 3 3 3 5 5 5 3 3 2 2 1 我爱 我 的 小 猫 小 猫 怎 样 叫
喵 喵瞄
喵 喵 瞄 喵喵瞄 喵喵 难点:可以将小猫的歌词换成小鸭、小牛、小羊的叫声,让学生发挥想象编歌词,很适合在幼儿园教小朋友练声用,很实用。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多找几条带歌词的练声曲,也可以把简单的儿歌拿来当练声曲,移调弹唱,即熟悉了键盘又锻炼了唱歌,还可以加上简单的律动,自制打击乐伴奏,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环节:
1、学唱歌曲《可爱的家》(C—F、F-C)(1)分析乐曲,这是著名的英国歌曲,旋律亲切而丰满,表现家的温馨、对家的热爱。这首适合在幼儿园上语言课让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的同时,教小朋友唱,场面很温馨。第一乐段(第1-9小节),有两个乐句,第二乐段(第9-17小节)也是两个乐句,四句均为弱起,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变化重复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变化重复的。Andante行板,我们在弹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乐曲的情绪抒缓柔和,很简单易学,解除学生的弹奏畏惧心理。
(2)师移调范唱、范奏《可爱的家》(C—F)
学生跟着琴声唱歌词,经过几遍的练唱将歌词背下来。记在脑子里,弹奏时就不容易来不及看歌词而忙乱。
2、双手配合弹奏《可爱的家》
(1)教师范奏(用大屏幕播放教师双手弹奏视频,边弹边讲解,可放慢速度弹奏,让学生看清手位和键盘位置)。(2)学生分组练习,首先将全班38位学生分成两大组,第一组齐奏旋律部分,第二组齐奏伴奏部分,同时弹奏,要求每个人都要听到自己没有弹奏的部分,听听乐曲的整体效果。反之,第一组弹伴奏部分,第二组弹旋律部分,同样要听整体效果。
a、教师范奏两种弹法
第一种:双手不分强弱地弹奏
第二中:旋律部分稍突出,伴奏部分稍弱。
b、讲解强弱的处理
首先是左右手旋律与伴奏的区别,旋律声部应当让人听得清晰、优美,线条明晰;伴奏声部不能老让人听到清晰的每个音,伴奏既为伴奏,就要伴着主旋律来弹奏,左手要控制音量。
3、学生弹唱《可爱的家》 解决难点:
(1)双手配合弹唱必须建立在双手能够流畅地弹奏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将双手配合得更加熟练才能在加入唱歌时尽量少地影响到弹奏。
(2)唱这首歌时,我们一般两个小节换一口气,乐谱上也是两个小节画一个大连音线,在弹奏中也要跟唱一致,两个小节换气一次。学生练习边弹边唱。“吸气”是用人的呼吸、情绪带动,将手稍抬离琴键,作为一个呼吸的气口,再往下弹奏。弹唱的时候,人和手的吸气要同步。乐曲的表达重在处理好强弱变化,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乐感不同,(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她们对自己的弹唱做出个性化的处理,弹唱时特别要注意移调弹唱歌曲,因为幼儿园小朋友的音域跟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注意保护小朋友的声带,注意音量的调整,如果自己的歌声音量太小,弹奏时要尽量控制好音量。主要的原则是要让听众听懂你所表达的音乐。
(4)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多媒体演示观摩,将学生的弹唱视频拍摄下来,并讲评,有据可依,直观又有说服力。第四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在学好弹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歌曲和儿童韵律活动相结合,创编儿歌表演。引导学生结合歌词所表现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韵律活动。创编出各种儿童韵律动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时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领悟到,弹唱不仅是边弹边唱而已,还要在弹唱中舞蹈,在弹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第五环节:课堂拓展
通过课堂拓展这一环节,渗透给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将来在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有主题思想、有教育意义的弹唱曲,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贯彻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思想精髓。
2、教学效果
学生在掌握步骤和方法后,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领域的儿歌弹唱教学。
五、特色与创新
在“弹”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弹考证曲目,还要有自弹自唱、表演的能力。
六、结语
到2020年,我国的幼师需求量还有两百万的缺口。这就是我们这个专业大力发展的契机。只有我们在培养过程中重视了理论和技巧的结合,重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幼教机构的需求,才能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