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题第三阶段总结(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14:0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课题第三阶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课题第三阶段总结》。

第一篇:音乐课题第三阶段总结

《利用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

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课题研究

第 三 阶 段 总 结

执笔:李香玲

2013年7月1日

《利用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

一转眼,我们的课题研究已告一段落。在第三阶段的收集整理之中,我们特别高兴,因为我们看到了收获、体会到了喜悦。现将我们的第三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小结交流,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探讨解决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器乐教学模式与综合评价机制。

2.编印校本教材,规范教学。结合各校的音乐教育传统与师资优势、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开发和选编了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器乐进课堂》

3、接受了领导的中期检查,受到好评。

4、完善评价机制、总结反思,实验教师写出论文和总结报告。

5、邀请课题顾问到我区鉴定课题研究的工作情况,准备结题。

二、课题研究成果小结

1、学生自身取得的成果

(1)通过器乐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口风琴、葫芦丝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在音乐课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积极主动表现自我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演奏使自己欣赏到悦耳的音乐,同时也让别人欣赏自己精彩的演奏,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3)解决了识谱问题,在唱熟歌曲的基础上使他们带着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进入吹奏的音乐实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

(4)在口风琴、葫芦丝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表演,让学生吹吹唱唱、跳跳,在愉快的环境中心情得到释放,个性也得以张扬。

2.教师自身的收获

通过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提高了研究课题的能力,促进了自身素质和自身的成长,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

3、论文:李香玲老师的论文《小学音乐课培养探索》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李香玲老师的论文《利用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在2012年全国教育系统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4、公开课:李香玲老师执教的口风琴展示课《米老鼠进行曲》在2011年呼市地区音乐、体育、美术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同时音乐教案《米老鼠进行曲》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青年教师新课程教案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李香玲老师在2012年5月全旗小学新课改联片同课异构活动中荣获音乐学科优秀奖;同年9月李香玲老师在全市小学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所做的示范课获优秀奖;2013年4月,王海燕老师执教的葫芦丝观摩课《月光下的凤尾竹》、郝倩如老师执教的口风琴观摩课《小星星》在学校第一届教学能手比赛双双中荣获“音乐教学能手”称号。

3、器乐教学软件:有自制的打击乐器、有适合学生发展的器乐自编校本教材—《器乐进课堂》。

4、探索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器乐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5、葫芦丝合奏《阿瓦人民唱新歌》在全旗消夏文艺汇演中荣获优秀奖;口风琴齐奏《欢乐颂》和葫芦丝齐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又见炊烟》在2013年“中国梦 校园情”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中均获优秀奖。

总之,这一阶段我们充满希望,我们坚信付出总有回报,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成长与变化,看到了他们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第二篇: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

《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实践研究》

阶段性研究总结(3)

一年多以来,本课题组全体成员继续积极投入“转变教学观念,研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突破了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优化教学艺术、关注课堂高效”的语文课题研究系统模式。

课题研究在本阶段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加强语文教与学课题研究力度

以课题研究促进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要让学生的语文水平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对课题组老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课题组教师必须更新语文教学观念,适应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当作服务的对象,才能针对现状和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

2、课题组教师要有机敏的课堂调控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既动脑又动手,有个人的行为也有群体合作,处理不好往往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或者冷场的尴尬。恰当的时候运用恰当的方式,让课堂活而有序,有发展又有高潮,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达到高效的目的。

二、开展校内汇报课活动。

四、五月份,课题组教师全面参与了课题研究汇报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通过同课异构展示一课多案的精彩,使课题研究成果充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张盼盼老师被选到县里参加了金烛杯预选赛,并获得了二等奖。

三、撰写修改论文。论文是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我们课题组利用课余时间员在在本学期已写好了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并上送参赛。

四、整理课题材料。两年来,我们课题组所付出的劳动可以通过我们的课题材料来洞察。尽管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感到欣慰。因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质,还提高了教学教育理论水平,以实际行动改变了学生怕上语文课的坏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今后,我们还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在课题结题后,还要继续探讨语文的教学模式,为我们的教 学生涯写下辉煌的一页。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艺术的运用还不很好,不娴熟,教师调控课堂、随和应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教师的基本功还很不扎实,要加大课堂语言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多读书,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激趣是课堂的首任,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潜在的激情,让语文课“动”起来,“活”起来,“深沉”起来是一个重要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虽已告一段落,但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带着心中的一团火,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收尾工作,争取课题按时圆满高水平地通过结题。

第三篇:课题研究第三阶段研究总结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

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科学、艺术使用现代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更完善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需努力的方向。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精神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得到碰撞,使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在固有的教学基础上达到最优化。它打破了以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僵硬局面,构建了一种活泼、新颖、重方法、促思维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成为众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校语文课题组教师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我们课题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众多老师的齐心协助下,总结出以下几条: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古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针对学生的特点可利用插图、多媒体等模拟再现生动的生活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受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因为阅读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相应生活场景,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受到感染。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动画的刺激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岳阳楼记》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岳阳楼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岳阳楼的磅礴气势,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然后,要求学生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描写岳阳楼的诗句,然后在画面背景下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学生在音与像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默读课文,充分感知文章的优美意境。在此基础上,上课教师又让学生齐读文章中写景的三段话。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产生了有如亲临其境之中的感受,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感染学生

现代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事实证明此种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在一次公开课中,我听了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并且承担了课件制作任务。在试教时,因为准备不充分,只将老羚羊牺牲自己让年轻羚羊跳过山崖的情景用动画表现出来,学生在看到这动人的一幕时虽然有所震动,但是并未能引发他们更大的共鸣,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并未理解,还在保护动物等“外围”的问题上打转转。试教结束后,我们课题组提出课件修改意见,截取了一段适合其情景的悲壮音乐,并且将动画的速度调到与音乐和谐。在正式上课时,音乐的加入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学生看着令人震惊的景象,听着悲壮的音乐,情感为之而陶醉,从感性上体会到了课文的深层含义,心有所悟,妙语连珠。上课效果很好。羚羊这样跳跃山崖的情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看到的,人们也并不愿看到这一幕,更不会为了上课去创设这样的真实情景,并拍摄下来。但是学生的感性思维胜于理性,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文字中情感的感知力并不强,所以在教学中创设这么一个虚拟的情景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术在这里正是用武之地:它将当时的情景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冲击,同时辅之以适合情景的悲壮音乐,再给学生听觉上的冲击,两个强烈的冲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它们开始感到课文的重点不是保护动物的问题,而是“爱”。它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因此体会到了课文情感,以情动情,加深理解。这堂课的精彩尽显其中。

3、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变难为易 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在《春》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用PowerPoint制作了这样的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随之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五幅小画可做按钮使用,用鼠标选择需要播放的段落,也可用键盘上的数字键1、2、3、4、5来选择。每段都可重复播放多次。每段的播放形式为屏幕左上方出现该段主题,如春草图,主题下方开一小窗口,在此窗口可出现连续的图像、视频、动画等。整个屏幕的右边,在一个矩形框中映现该段文字,文字的范读贯穿始终。在使用时可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课件中的配乐朗诵,然后再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在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刚开始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后,老师用投影出示了这些事物,是静止的画面,学生看后没什么反应?这时老师启发学生:“你认为这样的画面符合课文内容吗?如不符合,该怎样具体设计呢?”学生们活跃起来,展开他们想像的翅膀,来描述他们心中的小石潭,他们各抒己见,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来设计画面,老师综合后,投影出带有动画的小石潭的课件,学生激情高涨,心情舒畅,尽情地领略小石潭的优美风景。由此证明,多媒体教学以它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丰富性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审美情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长课短讲

传统的授课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教学传统篇目《社戏》,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我制作的课件,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热火朝天的谈感受,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弊端

1、容易造成想象能力的缺乏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看电影《王子复仇记》,哪怕有百万个观众,也只是一个奥立弗。现在影视作品都时兴“新”,比如四大名著的重拍,新科技或许会令我们眼花缭乱,但新演员却很难代替一些形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比如黄日华的“郭靖”形象、周润发的“许文强”形象??同样,电脑毕竟是机器,学生们也是在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们早已经设计好的某些东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一框框内,一如水在重力作用下只能向低处流一样,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是跟着老师思路走,别无选择,好比一颗果树还没有开花微已经结了果。能写出“我的笔在我的白纸上蹭痒”文字的学生毕竟是少而又少了,而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2、容易造成师生“感情冷漠”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师生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而这个冷若冰霜的电脑往往会割裂师生间的感情纽带,进行多媒体教学变成了进行多媒体演示。没有了奔泻的激情、思辩的火花、迸发的灵感,岂不悲哉?!我自己有时候在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是静如“死水”,鼠标点击的声音响得自己直发毛,回去总结一下,其实那堂课不用课件会比用的效果好。

3、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这就是做课件的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像我有时候特意在课件里穿插一些动画,如一只小鸟在屏幕下角不停地拍着翅膀,一个问题答对了,不但给予一阵掌声,还给来一个摇头换脑,眉开眼笑的小人头??这些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结果往往是使得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些音乐和动画上面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的把握。

三、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创作原则

从目前课件制作的实际来看,有些教学课件制作水平不高,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影响了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创作多媒体课件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学习是建构性的。因为在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进行精制将其与其它信息关联起来,以便让学生在保持简单信息的同时理解复杂的信息。这就要求多媒体课件不能有一点一滴的知识性错误。多媒体课件作为固化的宜于普遍推广的科研成果一旦出现知识性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就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失误了,其对学生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

2、实用性原则

学习是累积性的。因为在建构主义学习中,一切新的学习都是以决定学什么、学多少、怎样学的方式建立在以前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必须从教学大纲要求出发,以教学目标的范围和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为设计依据,还要从教学对象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创作课件,使课件有实用价值。因为实用性强的课件有省时、快捷、方便高效的功能。

3、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是多媒体的一大特性和优势。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处理。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这就是说制作课件时,首先应该做到课件的内容检索方便。可以运用超链接等手段使多媒体课件应用时简单明了。其次是控制速度,分步提示。即要求你制作的课件能够完全受控地适宜于不同的教师和学生,速度可快可慢,内容可分解也可连续播放,按照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分步提示,引导并指导学生的学习。

同时交互性还表现为试卷与答案的连接。这就要求制作课件时给学生布置的思考题、试卷等,能在计算机上得到解决,让学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以增加学习者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老师、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

4、艺术性原则

学习是目标定向的。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形成和获得所希望的成果时才能是成功的。这就要求你制作的课件不仅内容正确、实用,而且还要构图清晰匀称、色彩逼真、排列适当、手法上不单纯的模仿而是有所创新,具有艺术性。因为思想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课件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争取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是我们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四篇: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第三阶段课题阶段总结

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第三阶段课题总结

本阶段我认真围绕本课题的阶段目标进行实施,在教学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以唱歌为主,学生则经常围绕着教师转,教师成为了音乐课上的主角。教学缺乏灵活性,学生较为被动。因此,显得枯燥、乏味,没有符合音乐课‚寓教于乐‛的特点。目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些流行的词语:素质教育,新课标,高效课堂等,其目的也无非要扭转这种局面。那么,怎样才能使一堂音乐课‚活‛起来呢?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因此,就应该营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变观众为演员,在唱一唱、奏一奏、想一想、动一动、乐一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掌握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课的教学中需要老师去协调去辅助我们的学生自主地接受一些音乐元素和信息。我个人认为在音乐课中应注意一下几点让学生成为真正地‚主人‛。

一、精心策划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学生们往往希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他人或老师,然后得到他人或老师的肯定后,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作为教师我们如果能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一特性,把问题精心设计好,以便引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主体才能发挥,问题就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我们在学习新的歌曲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听一遍或者齐读歌词说说自己的感受。因为音乐本身是抽象的,每个人听同一首作品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讲述得太多或对意境描绘得太具体,就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又阻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大可不必多费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发挥主观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但是老师如果不加引导,一味让学生体会,学生也很有可能会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正确领会音乐内容,例如在教授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时候,在听完的时候学生只会简单地描述一些草原上的表面的景象。在聆听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动的景象,辽阔的草原牧民在高歌放牧,白云、蓝天、绿草遥遥相应等景象。这样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眼耳手脑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较强。但单一的学习方法时间长了会枯燥。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中可用讲故事、猜谜、游戏等,加强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适时的让学生编一编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求异思维。音乐课上要求学生用耳朵听,脑子联想,手脚比划动作,这样学生彻才能底动起来。一堂好的音乐课不仅仅是单纯的声乐课,它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陶冶,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有内容,但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音乐实践过程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实践者的个性特征。记得我在大学时上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中的《大象》这段音乐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教学问题:‚同学们,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听后,有的认为是狮子,有的认为是野猪,有的认为是大熊猫,有的认为是狗熊。我的老师说这要根据自己的想象,而不强迫你们必须接受这是描写大象的一段音乐。小孩子也一样,初听时,学生的这种感觉都是正确的,如果教师非得说只有大象才是对的那是不科学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现个人的情智。因此,对于某一音乐作品如何理解,对一首歌曲如何表现,都应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有更多的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个性能到张扬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音乐课本身就是要做到‚寓教于乐‛。如果只是提提问题,唱唱歌,那么课堂气氛就显得单调、枯燥,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发挥积极主动性更是难上加难了。相反,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游戏、歌表演、乐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

五、及时反馈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将成为强者,反之为弱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有些学生往往对学习音乐缺乏自信心,如果老师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使孩子对音乐产生高深莫测的感觉,从而产生距离感、畏惧感,同时教师又一味地批评学生不认真,不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这样做不仅让孩子失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甚至有可能抹杀了孩子的音乐天赋。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尽量和学生共同参与歌舞表演或音乐游戏,使学生消除心理上的压抑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及时地适当地给予表扬,就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自我力量以及存在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情绪。另外,老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有学生在歌表演或者律动中,动作笨重、呆板,老师要及时制止其他学生的取笑行为,并给予耐心辅导,纠正动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还有,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回答得好的学生要肯定性语言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被赞誉的喜悦,回答得较差的学生,尽量不用否定性语言加以评价,而是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正确回答,并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热切的期望,老师少一份居高临下,学生就多一份自信与热情。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得法.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激励儿童思考,为儿童提供‘自由空间’,给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广泛与他们交往,及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要成为学生的亲密伙伴,同时也要给他们留点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激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音乐课成为同学们愉悦的学习乐园。

第五篇:地理课题研修第三阶段总结 -

中学地理课题研修阶段总结

2013.5——2013.9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组所达目标:找出比较能让学生更好掌握读图能力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识图的基本知识,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地理课堂上,师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学习需要在底图中进行涂、填、描、绘等,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具体而形象的反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既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和重要任务。

一、课题组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地图的重要性带入到了每节课堂。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地理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那么该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好学生手中的地图呢?要利用好地图,就必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自学地理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看地图,是生活的必备的技能,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因此,学习地理必须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

二、按照课标要求,利用习题巩固 就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选编习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把习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辩正错,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三、充分利用课本参透课本 这种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地理

课文。使用这种方法自学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重要的要领可做句子成份分析,找出关键词,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教师在学生自学时要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考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以上几种学习地理的方法,适合于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灵活运用。

总之,建立自学和课堂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模式,把阅读自学作为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并反复坚持,不断改进,就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学生在认识到阅读自学的价值后,也会自觉拿起阅读自学这个武器,去提高地理学习成绩,从面达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下载音乐课题第三阶段总结(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课题第三阶段总结(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个人总结

    福泉市2013年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初中数学重要章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共享》资料 (个人研究总结) 《初中数学重要章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共享》》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实......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精选5篇)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 我校自承担市级《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的实验任务以来,经过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校在这这个学期中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对照实验计划,已......

    课题第三阶段工作计划

    《村小中段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第三阶段工作计划 参加课题《村小中段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已进行了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工作里,我们认真地开......

    课题第三阶段计划

    《基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幼儿数学游戏活动的开发研究》 第三阶段计划(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 常州市北岗街道中心幼儿园陈慧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14年12月31日,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课......

    课题第三阶段总结(样例5)

    《村小低中段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第三阶段研究工作总结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新课标》......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小结

    《高中文言虚词学习对策研究》 第三阶段小结 在学校相关科室的领导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语文组“高中文言虚词学习对策研究”这一县级课题顺利进入收官阶段,现对......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计划

    铁峪九年制学校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研究计划 (2013.3----2013.7) 一、课题名称: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SJHYBKT2012026-05 二、研究目的 以《语文课程标......

    第三阶段总结(共五则)

    东华初级民族中学 2013年行风政风建设第三阶段工作总结在行风建设第三阶段过程中,我们学校始终遵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目前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实际工作情况,扎扎实实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