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内蒙古教育民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2014年内蒙古教育民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2015-01-06 信息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字体:【大中小】
2014年,被称为中国教育改革元年。回首这一年的工作,自治区教育领域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教育民生工程,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教育公平大力推进
一万元助学金让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不能让贫困地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指示精神,出台了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我区学生资助体系。从2014年起,对具有内蒙古户籍且录取时为城乡低保家庭子女的新生,考取普通高校本科类的一次性资助4万元,考取专科或高职高专类的一次性资助3万元,所需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对城乡其他贫困家庭考录的大学生,具体资助政策由所在盟市自行制定,所需资金由盟市、旗县承担,确保我区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学业。今年全区共受理、审核城乡低保家庭子女考入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人数达1.86万人,资助资金6.54亿元。让孩子们都拥有既漂亮又安全的校舍。自治区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建立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完善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建立校舍安全信息通报公告制度等校舍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2014年,全区规划改造学校547所(园、班)。截至11月底,已累计开工建设的学校达488所,占到规划总数的89.21%。累计竣工学校(幼儿园)364所,面积达18.09万平方米。全年投入“十个全覆盖”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建设资金3.69亿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和圆梦的机会。11月15日,东胜区和新巴尔虎右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成为我区首批通过的两个旗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法定要求,也是民生大事。我区各地统筹实施标准化建设等工程项目,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牧区、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义务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的机制。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7月,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名单公布,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榜上有名。目前,自治区正在下达中央第二批和第三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用以改善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截至2014年底,我区已有中等职业学校271所,有高职高专院校35所,近8年已经累计培养101.3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和学分制改革。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自治区加大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度,努力建名校、育名师、培养名学生。各高校围绕“8337”发展思路和“五大基地”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提升经济发展的驱动力。12月,自治区召开全区本科高校科学定位转型发展工作座谈会,总结探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
继续推行“动态排名精确定位网报志愿”高考录取模式。信息全程公开透明,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开。调整高考政策,首次有限度放开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将单一的学籍审查扩大为学籍和实际就读双重审查。执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加分项目、加分分值和加分条件等方面均有所调整。增加艺术类专业全区统考科类。首次对部分考生采集指纹。对申请获得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和高考体育加分的考生进行相应的体育专业测试。加强高考体检工作,高考体检表实行数字化处理。
民族教育有声有色
深入实施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014年,我区民族教育工作继续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方针。从6月份开始,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自治区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督导检查;在全区重点区域开展自治区民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评估检查,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自治区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突出民族特色教育,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加强双语教育。9月,2014·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开幕,关注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呼吁提高双语教师的待遇,提高民族教育发展水平。目前,全区范围内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高校,普遍开展了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开设了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课程,马头琴、呼麦、蒙古长调、蒙古族舞蹈、搏克、蒙古象棋、蒙古文书法、民俗礼节等内容走进课堂。一个个民族特色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篇:孟州市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孟州市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孟州市积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扎实抓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人才总量有所增加。加才引智引才力度,不断充实党政领导干部人才库、科技专家人才库、农村实用人才库,努力建设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服务好“三城建设”。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人才21006名,其中党政人才1775名,专业技术人才6579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378名,农村实用人才10268名。并引进海外博士1人,河南省博士服务团挂职锻炼5人。
二是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锻炼和培养。党政人才采取上派跟班学习、下派挂职锻炼;专技人才采取“一对一”培养模式;企业人才采取以会代训、外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实施“千名农村党员干部学历教育工程”、“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形式进行培养锻炼,提高综合素质。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126场次,培训人员1.5万余人次。
三是服务作用有效发挥。开展“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基层”活动,创新载体,为群众做好技术服务,为。在科教领域,围绕“科教立本”,广泛开展送教、科研活动;在为农服务方面,围绕“优农富民”,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在工厂企业,开展“经济一线比贡献”活动,促进生产水平领先,促进企业生产效益不断提升。
第三篇: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文章标题: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团在___采访时了解到,___市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工作,早在1991年就在全市推广和实施建筑节能。目前,___市是全国率先实施三步建筑节能的城市。据介绍,1991年至__年底,___市共建成节能住宅6149万平方米,节能住宅已占全部城镇住宅面积的43.7%,在全国处于
领先水平。___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体系。___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和资源节约工作,强化从法律法规上规范建筑节能与资源节约工作。2001年以来,先后出台了《___市节约能源条例》、《___市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___市发展散装水泥管理规定》和《关于2005至2006年建筑节能和资源节约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今年市人大、市政府又重新修订了《___市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市人大正在制定《___市供热管理条例》。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对规范建筑节能与资源节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___市人大、市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___市建委相继制定了《___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部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规章的通知》、《关于___市居住建筑节能工程实施备案管理的通知》、《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2006年又制定了《___市民用建筑节能与资源节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规范引导我市建筑节能和资源节约工作。
二是建立技术标准,完善标准体系。___市从1991年至2006年先后三次修订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断提高建筑节能率。5年来先后组织编制了《___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__市居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程》、《___市居住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程》、《___市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___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___市住宅建设中供水系统技术规定》、《___市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定》等30项技术标准,形成一整套建筑节能和资源节约技术标准支撑体系,为全面推进全市建筑节能资源节约工作提供了技术保证,使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工程,推动建筑节能市场体系。为了推动民用建筑节能市场的形成,___市采取了以试点示范工程带动全市民用建筑节能市场的开展,以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人为本,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几年来先后建成了龙潭路、人民家园、第六田园、华夏津典、万科水晶城、梅江小区等不同类型的绿色节能示范住宅区,实施了世界银行资助的100万平方米“中国城市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___示范项目”。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示范工程,带动了全市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四是加强过程监管,健全检查监管体系。___市积极推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体系,把建筑节能工程纳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程序,采取日常监督巡查和专项检查整治并举的方式,从开工、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环节”实施了“四不准四控制”的监管措施。确保分户计量安装到位;控制供水管道安装,确保再生水入户;控制建筑节能质量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必须进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提出质量评价意见,凡发现不符合规范、规程的,必须进行现场节能工程检测,整改合格后重新验收,确保建筑节能质量。
五是加速供热改革,降低建筑能耗。截至2004年底___市住宅集中供热面积已达7570万平方米。其中锅炉房供热5520万平方米,热电联产1700万平方米地热供热290万平方米,燃气燃油供热60万平方米。热化率达到90.6%。其中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在供热节能方面,___市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大力改造热力生产和输配系统。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从提高锅炉房的运行效率、提高供热管网和换热站的输送效率、拆除并网能耗大、效率低的小锅炉、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高效供热技术等,达到“节煤、节水、节电”的目标。另一方面是积极探索实施供热计量。2000年10月___市政府颁布《关于改革住宅集中供热收费机制意见的通知》,取消了单位报销制,实行“谁用热、谁交费”的原则,率先实现了供热收费机制的市场化运作。市建委于2001年下达了《关于新建住宅室内采暖系统一律安装热计量装置的通知》,要求新建住宅在硬件建设上必须具备实施计量供热的功能。由市供热办组织编制的《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和《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程》,为在全市推行计量供热奠定了基础。
六是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构建新型建筑体系。2002年以来,___市新型墙体材料得到了配套发展。全市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171家,产量达到48亿块标砖,占墙体材料总量的70,已形成板、块、砖三大系列,现有产品40多种。生产能力63亿块标砖,可满足约3500万平方米建筑需求。同时,___市还积极推广应用综合利废产品,建成了掺灰(含渣)量在60以上年产2000万块标砖的粉煤灰砖生产线;建成了年产20万立方米的砂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线;建成了年产3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多孔砖生产线。目前,新型节能型墙体材料的应用
已在___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七是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程。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目前建筑节能工作的难点。___市从2005年起开展了既有建筑改造的试点工作,按照“市场投资运作机制为主,政策激励为辅”的方法,以供热单位为投资主体,改造了7000平方米既有住宅。试点建筑的围护结构节能指标达到第三阶段65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供热系统实现质调节和量调节的控制。通过实际运行,夏季空调节电48,冬季采暖节煤127吨以上。___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经验得到建设部的充分肯定。记者团在___采访期间也了解到,目前在建筑节能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建筑能耗将不断增长,从目前来看,在法律法规方面对建筑用能的行为约束力不够。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制定有关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建筑节能工程监管机制需要加强。据___市介绍,推行建筑节能工程以来,许多开发商为降低造价,对建筑节能产品采取无限压价的行为,出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现象,对建筑工程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应加强建材市场监管,建立民用建筑节能的测试、认证、标识、备案等市场监管机制。三是要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___市城镇住宅建筑至2005年底拥有量约14000万平方米,不节能住宅约7550万平方米。特别是既有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缺口较大。因此,应建立既有建筑改造基金,为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资金保障。
充分认识建筑节能形势积极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近两年来,浙江省___市在贯彻落实建筑节能工作中,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坚持从抓认识入手,抓培训起步,用试点引路,重质量效果,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各方面的肯定。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建筑节能认识
为把建设部、省建设厅关于贯彻实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落到实处,___市先后组织举办了宣传贯彻和建筑节能应用技术研讨暨展示会,节能设计软件操作培训等活动。全市各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质量监督,监理等单位的领导和技术骨干都必须参加学习培训。通过上述的培训活动和实物展示,使得相关部门的领导骨干们提高了对建筑节能的认识,消除了畏难情绪,为把《标准》落实到各自工作中打下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___市规定所有的居住建筑工程都要按规定设计节能内容,各施工图审查机构主动把建筑节能内容作为一项主要审查内容严把审图关,凡没有设计节能专篇的施工图纸一律返回整改,待符合要求后发审查批准书,从而在源头上把住了关。部分房地产开发单位主动向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建筑节能相关工作,自觉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参观考察,这些具体行动为全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起步与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积极抓好试点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为保障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建设局多次组织有市建设局、市质监站、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施工、设计单位等有关人员赴上海、江苏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建筑节能工作经验和施工技术,既参观已完工的建筑节能工程,又考察施工现场,同时将新的技术产品引入___市场。为把握工作的主动权,___市坚持以点带面,稳步实施,逐步发展的工作思路,做好建筑节能试点工程的建设,增强信心,排除干扰。目前___市的许多在建重点开发住宅工程均采用了墙体围护结构保温技术,各县(市)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建筑节能实施计划,正在施工中的部分工程也都落实了建筑节能的具体实施。
严格工程质量确保节能效果
___市先后出台了《___市居住建筑节能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___市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等地方性规章制度,要求各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单位不得随意降低、更改或取消节能设计内容,各质量监督单位都要严格按施工图要求把好建筑节能质量关,未按图施工、无保温隔热材料检测报告、无节能施工检查记录、无竣工对比试验报告的项目不得验收备案。
为此,___市从严把材料(产品)入口关着手,要求各建筑节能企业的节能材料(产品)进入___市场必须有省建设科技推广中心的鉴定报告:有___市建材试验所的检测报告、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备案证明,同时要求提供材料(产品)的厂家在建筑节能施工过程中,要派专人对节能施工工艺流程全程进行技术指导,防止盲目引进、盲目施工。二是加强监督检查。___市坚持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责令停止工程建设及材料的使用,并形成文件通报检查结果。三是加强检测。___市要求每研究或引入一种节能保温材料(产品),都要用对比房作对比检测试验。通过检测各种数据满足节能要求,凡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方可在工程中应用并投入市场。
四、重视配套设施建设,为建筑节能工作创造良好的实施条件。针对当前建筑节能工程检测设备不配套、考评办法不统一、施工技术不规范等问题,___市投资20多万元分别购置一批节能检测仪器,加强全市建筑节能产品及工程的检验测试。与此同时,___市还积极扶持、培育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产品)生产企业,并加强对《居住建筑节能评定导则》课题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四篇:提高办案质量取得明显成效
规范依法依纪行为 提高从严治检水平 ##市全市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保障,以创建全省一流检察院为动力,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规范依法依纪行为,提高从严治检水平,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水平,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淮北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突出抓好制度建设,不断推动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是规范全局性检察业务工作。制定了各类检察业务流程管理规则,将检察业务各个执法环节纳入该规则指导之下。对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审查、结案、决定移送等环节,建立前后相连、环环相扣的办案流程,严格各环节办案责任和审批手续。修订了《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检委会运行程序,从制度上保障了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防止个人决定和权力滥用。制定了《检察业务执法检查办法》,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办理的案件进行检查,既对个案抽样检查,也对重点部门全面检查;既对执法办案程序检查,也对
扣押冻结款物的管理等重要环节实施专项检查,确保了办案中的不当行为能够得到及时纠正。
二是规范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第一,规范侦查一体化工作。大力整合侦查资源,实行侦查一体化的查案运作模式,切实发挥市检察院侦查指挥中心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功能,合理配置侦查力量,优势互补,用“一盘棋”的理念整体推进办案工作,从而改变了以往市检察院和各基层院在查办案件上各自为战、零打碎敲的情形,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作战的大格局,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一直健康平稳发展。第二,规范侦查制度。制定了《淮北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提办、领办、交办、督办案件暂行规定》、《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考评办法》、《扣押款物管理制度》等十余项规章制度,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进一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第三,规范办案管理。严把初查关,认真遵守初查报告制度,有效防止了初查工作中的随意性、压案不查以及久拖不结等问题。严把证据关,始终围绕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来开展,提高侦破能力和侦破水平。严把安全关,加强对讯问室、审讯室、监控室等安全防范硬件建设,提高干警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办理每一起案件安全无事故。严把质量关,从立案开始,承办人员跟踪到批捕、公诉、庭审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直至审判结束,确保案件善始善终。严把程序关,按照“全面、全程、全部” 的要求,全面推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规范了侦查行为,提高了办案质量。2011年,全市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立案42件67人;依法纠正漏捕116人、追加起诉316人;依法决定不批准逮捕195人、不起诉42人;对侦查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68次;提出刑事抗诉18件,民事抗诉33件;对看守所开展安全检查、执法检察98次,提出纠正建议86次;查办司法不公背后职务犯罪4件6人,有力促进了公正廉洁执法。
三是规范批捕与起诉工作。修订了《审查逮捕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了介入侦查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和社会影响大、人民群众关注的案件,坚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审查逮捕任务,200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案件有罪判决率为100%,位居全省检察系统前列;注重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对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理。修订了《淮北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办案工作规定》。推行“公诉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两级院公诉部门相互派员作为代理检察员共同审查案件,共同出庭指控犯罪,有效地节约了诉讼成本。创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方式,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修订了通知监护人、进展告知制度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推行管理人性化措施,教育、感化未成年人,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
社会效果。推行公诉引导侦查机制,紧紧抓住影响案件质量的证据问题,对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适时介入侦查,把好案件证据关。建立办案质量预警机制,当某类案件已达到或超过预警指标时,及时研究对策,加以整改。加强案件流程管理,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对办案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规范,使公诉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健康发展。
四是规范诉讼监督工作。完善刑事立案监督机制。切实落实省检察院规定的立案监督案件“一案一卡”专人负责制度。完善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制度。建立纠正和防止超期羁押的长效机制,全市连续多年保持无超期羁押。完善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机制。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原则,修订了《民行检察工作细则》,在法院审结的案件中,再审改变率为88%;坚持息诉与抗诉并重,加强引导说理,积极做好当事人服判息诉工作。完善涉检信访处理机制。推行联合接访制度、包案制度和信访联系人制度,尤其是信访联系人制度,延伸了接访途径,把问题发现解决在基层,实现了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接待室”活动,市检察院和4个基层院全部被授予省级以上“文明接待室”号,其中烈山区检察院、濉溪县检察院被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号。
五是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高检院《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例》下发后,全市检察机关立即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强化了干警的质量意识、效能意识和责任意识。对照条例要求,通过采取开门整改与开展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落实条例内容,对业务部门和办案重点环节进行了检查。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检察长与各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签订执法责任书,明确规定,对干警在行使职权、办理案件中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案件,在办理案件中违反法定程序造成处理错误的案件,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第一,推行巡视制度。市检察院除认真接受省检察院巡视外,对所辖的基层院进行了巡视,注意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检和规范执法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推行“一卡一书”制度。即办案人员办理每一起案件,都必须按规定分别填写“办案作风纪律监督卡”、“执法廉政意见征询书”。把办案人员的行为、办案的流程始终置于案件当事人、发案单位及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的有效监督之下。第三,推行检务督察制度。制定了对内部执法办案活动进行跟踪监督的实施办法,利用局域网建立了执法办
案程序跟踪监督簿、办案安全防范跟踪监督簿和扣押冻结款物跟踪监督簿等“三簿”,对内部执法办案活动的重点环节进行动态跟踪监督。第四,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对干警违法违纪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执纪必严,不护短,不手软。二是拓宽外部监督渠道。第一,完善检务公开和举报制度。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特别是在《淮北晨刊》开办了《检察视点》专栏,把检察机关的职权、受案范围、立案标准、办案程序、办案纪律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向案件当事人和证人公布,增强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设立了举报箱,向社会公布了检察人员违法违纪举报电话,认真受理群众的举报。第二,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对职务犯罪案件中不服逮捕决定以及拟作撤案、不起诉处理的“三类案件”,全部启动了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第三,发挥公安机关、法院、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的监督作用。注重加强与以上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听取他们对检察机关办案活动的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办案中存在的问题。第四,自觉接受党委领导、人大及社会各界监督。坚持重要事项、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和人大常委会请示报告,200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25次;认真办理人大常委会交办、转办的案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00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人大常委会交办、转办的案件42件。加 6
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虚心听取他们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一是牢牢把握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市检察院领导班子认真执行《院党组议事规则》等一系列民主决策制度,并针对班子成员的特点,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工,较好地发挥了每个人的专长,形成了较强的整体合力。市检察院党组一班人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敢于向干警响亮地提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凡是要求干警做到的,班子成员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干警不准做的,班子成员首先不做,真正起到了表率作用。在办案中,班子成员坚持亲临一线指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带头执行办案纪律。班子成员的以身作则,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基础。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围绕干警的思想实际,先后组织开展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等专项活动,使干警树立重程序、重证据、重人权等先进的执法理念。抓住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有利契机,扎实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检察干警永葆政治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深入开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学习吴群、陈方方等先进事迹,激励全市干警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始终把教育培训工作放到非常突出的位置。鼓励和支持干警参加学历教育和司法考试,修订了《教育培训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舍得在教育培训上投入,对通过司法考试的年轻干警给予2000元奖励。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有在读法学博士1人,法律硕士及在读法律硕士25人,有26名年轻干警通过司法考试。
##人民检察院将大力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监督范围和程序,充分发挥执法执纪监督员、特约检察员的作用,强化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监督。进一步深化侦查办案机制改革,坚决落实同步录音录像、逮捕职务犯罪嫌疑人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等制度。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健全办案公开机制,规范完善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内部监督制约,不断提高从严治检水平,全面提升检察队伍素质,为淮北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第五篇:德州发改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德州发改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发改委始终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放在思想政治建设的首位,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增强执政能力,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市发改委成立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规范完善了行风建设目标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具体分工,把责任落实到人;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将效能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实现效能建设与业务工作的良性互动。并对干部职工的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评体系,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对所有审批事项都明确主办科室和具体承办人员,承办人员及时跟踪办理情况,对承办的审批事项负责到底。坚持搞好“五个一”服务和“三不让”、“三个少”活动,连续几年,向上转报的项目90%当天办结,重大项目3天内办结。制定了“四规范、八公开”制度,即:规范职业道德、岗位职责、办事程序、目标管理;公开办事内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结果、纪律及监督投诉途径。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确保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确定了“经 1
略致强”的服务品牌,明确管理和服务理念内涵,制定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图、服务接待守则等便民为民规程。
强化监督考核,规范行政行为。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认真受理社会各界的投诉,自觉接受监督,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全面掌握情况。对一些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严厉批评,坚决阻止,绝不姑息迁就。将日常表现及行风评议结果作为各科室、委属各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挂钩,严格奖惩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狠抓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制定并严格落实了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实施意见,组织全委干部职工集体参加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廉政勤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每周五政治学习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增强在新形势下拒腐防变的能力。尤其在项目申报、资金争取等关键环节,各科室单位都针对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具体措施,防患于未然。
机关效能建设的扎实推进,有力促进了全委各项工作的开展。市发改委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机遇,积极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包装和争取工作,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年以来,共争取中央、省投资项目210个,落实资金3.09亿元,项目数和资金额均列全省第二位。同时,先后争取三批省调控资金以及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合作贷款项目93个,落实资金13亿元;积极做好市 2
财政局包装发行总额10亿元的企业债券协助工作,目前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