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市江北区劳动保障民生服务取得积极成效
宁波市江北区劳动保障民生服务取得积极成效
2010年,宁波市江北区以服务民生为突破口,实施“劳动保障民生服务360度”项目,通过开展就业阳光“3计划”、社保惠民“3通道”、医保便民“3服务”、欠薪预防“3走进,切实推动为企业解难、为百姓排忧、促社会和谐,取得了积极成效。2010年,全区劳动监察案件同比下降20%,调处劳动纠纷案件数和涉及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8%和9.6%;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0100人,实现100%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97%村成为“充分就业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100%全覆盖。主要做法:
一、就业阳光“3计划”搭建求职用工便桥。一是实施“百万联通计划”。组建区就业援助服务队,按照每个社区失业人员总数的1.5%配备就业“联通员”,聘请了167位社会热心人士为就业“联通员”,通过上门走访万个家庭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为辖区内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一条龙”就业帮扶服务。二是实施“百企助力计划”。对全区百家重点企业开展用工动态监测,通过举办招聘洽谈会,扩大劳务合作,提高劳务对接工作成效。三是实施“千万圆梦计划”。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举办分行业、分群体特色专场招聘会。到目前,全区组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7415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91%;举办各类招聘会63场,推出就业岗位9.6万个,实现就业1.45万余人;全区已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全部实现就业,统筹城乡充分就业基本实现。
二、社保惠民“3通道”打造便捷参保渠道。一是打造快捷“简e”通道。扩大社会保险网申报范围,实现千家企业网上申报“e”点通。积极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新政策,对新增参保对象的登记录入等参保手续实行基层社区直接申报,街道、区级经办机构互动联网审批办理。二是打造直联安全通道。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的群众,只要在转出地社保窗口申请一次就可以,其余手续则在两地社保经办机构之间通过挂号信、传真、互联网等手段完成社会保险的个帐安全转移,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人性化和谐处理。三是打造自由转接通道。按参保人自愿申请原则,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等险种的相互衔接、转换与并轨。2010年,全区有1800家企业开通社会保险网上申报业务,申报人数达12万人;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业务468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4459人。
三、医保便民“3服务”探索标准服务途径。一是推行“十分钟参保圈”服务。全区共8个街道(镇)设立89个居民医保参保点。各参保医保经办机构通过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延长窗口办理时间、运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通知短信等,实现城乡居民可由居住地步行10分钟便能享受到居民医保参保征缴便捷服务。二是推行企业证卡预约服务。对当月参保新增30人以上的单位,可通过电话预约报明单位全称和医保号后,医保所即开始制作职工医保卡,制作完成后再电话通知预约单位,预约单位
派人取件即可,大大节约了企业的办理等待时间。三是推行异地结报服务。在区医保服务大厅,建立余姚市医保结报服务点,余姚市的参保人员可按规定在江北医保所申请医疗费零星报销,极大地方便了余姚市参保人员的医疗费零星报销。2010年,已有42家企业享受电话预约服务,领取职工医保卡1563份;累计异地结报1194人次、报销金额170.4万元。
四、欠薪预防“3走进”化解劳资纠纷苗头。一是走进企业。推行“红黄蓝绿”四色滚动晋级管理制,将辖区企业分为ABC三类,C级和谐企业分别为劳动关系融洽型、社会责任型、和谐文化型等五项,只要创建单位达标其中一项即可;B级和谐企业要求在创建中综合指标考评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且各项指标中80%达到80分以上,A级和谐企业要求综合指标平均分达到90以上且各项指标中90%达到90分。二是走进社区(村)。将惠及民生的社保、医保、就业、劳资维权等政策印刷成宣传版面发放到辖区所有社区(村),同时设摊开展咨询。三是走进员工。搭建“1+1”法律援助平台,对文化程度低、维权有困难的员工联系区法律援助中心给予法律援助;对欠薪农民工开展快立、快审、快结“绿色通道”,实行简易仲裁程序,减少讼诉时间;在街道(镇)设立劳动争议受理点,方便员工投诉;开通维稳维权服务“直通车”,承诺企业、个人发生劳资纠纷,劳动保障部门在30分钟内上门服务。2010年,全区创建级C(及以上)和谐企业4000家,占全区企业的90%;进社区(村)开展咨询38场次;
共调处劳动纠纷634件,为3561名职工追发工资及补偿1392万元,案件数和涉及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8%和9.6%。
第二篇:相山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研究背景
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资源枯竭型城市44个,资源衰竭城市约有20-30个,所占比例较大。据了解,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已有2/3进入
“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职工下岗,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将全面凋敝。2010年正在制定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法》,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立法规划。2011年将先行出台行政法规,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把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层次与高度。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当代解决严峻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萍乡市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城市转型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早在20世纪90年代,萍乡就认识到煤炭资源产业给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开始着手城市改革与转型,在2008年3月17日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在此政策下,萍乡市资源转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十大接续替代产业陆续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都已初见成效。
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毗邻鄱阳湖的萍乡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是萍乡未来发展的重点,为此萍乡市做出“融入鄱阳湖”的战略方向,这对萍乡市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市在现在城市转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寻找新的发展出路,已迫在眉睫。
二、萍乡经济发展现状
(一)主要资源枯竭
萍乡已经进入煤炭资源“严重枯竭期”。2008年3月,萍乡被列为国务院公布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萍乡市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5200万吨,可开采量为40100万吨,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000万吨,占可开采储量的70%。矿区工业保有储量约22150万吨,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9.5%,剩余可开采储量不足1.2亿吨,并且近四成为劣质煤,基本处于地层深部,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开采过程中通风、排水等方面消耗大幅度增长。
煤炭资源后备储量不多,大部分主要矿井在5-10年内将处于无煤炭可采储量的境地。其中,萍乡矿业集团尚存煤储量为1.19亿吨,可开采储量只有0.4134亿吨,按现有生产能力继续开采,萍乡在10年之内就会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
(二)资源行业萎缩
资源行业依托资源发展,资源的枯竭使得煤炭可开采量大幅下降,矿井减少近千家,煤炭、黑色金属、非金属等资源采矿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容纳的就业容量比重也在逐年缩小,资源性行业正在萎缩。
1、煤炭产量不断衰减
煤炭可供开采的年份最多不过20年,现矿区工业保有储量约2亿吨,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6.6%,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1亿吨,且近四成为劣质煤,基本处于地层深部,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原煤的年产量由1994年历史最高点1600万吨下降至2005年的1127.19万吨,2009年的产能仅为700万吨,产能下降幅度达56%。
2、矿井数量逐年减少
萍乡市的矿井数量在逐年减少。90年代中期萍乡市矿井数量为1116家;2005年矿井个数为159家;2007年矿井个数为132家,其中萍乡矿业集团7对矿井中有3对已破产关闭,现存的132家煤矿企业中,列入待关闭名单且属危机矿山的煤矿就有15家,且其余的绝大部分煤矿的剩余服务年限不足10年;2010年矿井个数为131家。
3、资源型行业税收贡献逐年下降
资源型行业税收对萍乡市总税收的贡献的绝对值在逐年小幅减少,其所占总税收比重则以较大幅度下降。2005年至2007年,萍乡市资源型行业提供的税收分别为3.4亿、3.38亿、3.25亿,其所占总税收比重分别为16%、13.9%、11%,2008年至2009年也呈下降趋势。
(三)经济过分依赖资源
萍乡市依托资源发展,主要产业也是围绕资源发展起来的,尽管资源性行业近年来受到制约,发展放缓,但仍然是本市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很高,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
1、资源行业产值比重过大
近年来资源行业的产值在市总产值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2008年,萍乡市的生产总值为421.49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259.8亿元,后者占前者的61.64%;而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企业附加值1212069万元,其中轻重工业分别为137209、1588505万元,分别所占比例为7.95%、92.05%,而重工业占市总产值的比例也达到45.71%。重工业数据也包含非依赖于传统煤炭资源的行业,即使剔除这些企业的产值,比例仍然较大。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总体而言,萍乡市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偏高,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而第三产业发展程度相对不足。2009年,萍乡市的总产值为421.49亿元,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7:61.6:29.87,而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三产比重平均值为14.5:51.3:34.2,同年全国三产比重为10.6:46.8:42.6,可见萍乡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江西省平均水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3、财税过分依赖资源行业
近十年来,萍乡市虽然第二产业税收的比重在缓慢下降,但仍然超过50%;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资源行业,如钢铁行业及“红(鞭炮)白(陶瓷)黑(煤炭)灰(水泥)”五大行业,其中钢铁行业纳税额占财政总收入的1/7,居所有行业之首。
萍乡市资源行业萎缩导致税收持续萎缩,固有税源不断下滑。2006、2007年萍乡财政收入增幅分别在全省位列倒数第二、倒数第一,2007财政总收入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地方财力的严重不足使萍乡在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员就业、可持续发展等等各方面都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
(四)建设资金短缺
萍乡市由于资源日渐枯竭,且新兴产业尚未发展起来,导致全市整体经济增长缓慢,全市金融总量偏小,在转型过程中所需资金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为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存在困难。
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实现经济社会转型,亟需加强生产、生态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是实现城市转型的一个重要保障,当前资金的投入难以支撑支持如此大的需求。
2、接续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本市民营经济不够发达,难以成为投资主力,而大型国有企业近些年来经营困难,缺乏自身投资能力和积累,资源型产业的转产、接续产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都需要吸纳大量外部资本,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不足以支撑城市的转型。
3、企业改制安置成本高
萍乡市工矿企业历史遗留包袱重。目前萍乡国有资源型企业累计拖欠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达11.8亿元。对国有资源型企业进行破产改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失业保险、伤残补助等改制成本达30亿元,成本巨大。
三、前阶段萍乡城市转型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支撑经济转型
1、大力扶持接续替代产业
全市确立了冶金、机械电子、煤炭及煤炭综合利用、能源及新能源、非金属矿物制品及新材料、花炮、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等十大接续替代产业,并确立了一批龙头企业和项目。对煤电铝一体化项目、中科光伏等一批规模大、发展潜力大的接续替代产业项目大力扶持,提出了一批利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扶持的备选项目。
2、按照“四个对接”发展项目
对接央企、民企、科企、外企,全方位推进项目建设,促成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落户萍乡。其中“对接央企”成果显著,目前全市已引进国电集团、华能集团、中信集团、中材集团、中建材集团、中化集团、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中航集团等13家大型央企在萍投资,预计累计引进国资投资规模达280亿元。
3、着力优化项目发展环境
出台《关于建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特色产业园的意见》,重点打造了萍乡经济开发区、芦溪工业园、莲花工业园和湘东陶瓷产业基地、上栗动漫产业基地、安源区经济转型产业基地,为产业转型提供发展平台。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减少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事项22项,保留11项,减少率为67%;各行政审批时限至少缩减50%。进一步完善中介、政务、融资、外向经济服务、科研、物流六大平台建设,为项目落地、建设、生产提供保障。
(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自主品牌促进产业转型
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制定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萍乡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对外科技大开放”战略。坚持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博士产业”,加强与中国建材研究总院、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30多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达成合作项目30多项。
2、加强自主创新
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不断完善农业技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全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已与中化(中种)集团成功合作,首次将水稻良种出口到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银河蔬菜基地和上栗天绿公司对接外企,与香港合作,所产果蔬全部销往香港市场。
3、实施品牌战略
围绕萍乡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广泛吸引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知名企业、知名机构、知名品牌,实现了产业集聚、企业集聚、品牌集聚战略效应。目前,全市累计获得1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杜仲公司等9家企业的31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3家企业的5个产品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四、萍乡市国税部门服务经济转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面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城市经济转型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国税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到萍乡经济转型发展中来,为萍乡经济转型创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1、国税保障能力强
萍乡市国税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依法征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切实加强税源建设、信息管税、挖潜增收、税务稽查、协税护税力度,确保了国税收入保持平稳增长。2007年全市共组织国税收入164070万元,同比增长15.1%;2008年全市共组织国税收入194068万元,同比增长18.3%;2009年全市共组织国税收入213156万元,同比增长9.84%;2010年全市共组织国税收入273057万元,同比增长28.1%;2011年前7个月组织国税收入210035万元,比去年同比增收56455.7万元,增长36.8%,为萍乡城市转型和民生工程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2、纳税服务环境好
自2009年以来,萍乡市国税系统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连续开展了“机关效能年”、“创业创新服务年”和“发展创新提升年”活动,以服务纳税人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纳税服务制度,全面规范了办税服务厅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精简办税流程,缩短办税时间,减轻基层和纳税人负担,出台了服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局领导挂点联络制度,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税企联动帮服机制。推行了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逐步实现 “POS机划卡申报缴税”,开展了“税收服务直通车”活动,加强了“12366”服务热线的建设,为全市投资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
3、税收管理质效高
全市国税系统不断深化征管改革,全部建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健全了行业税收管理模式,重点抓好了煤炭、水泥、陶瓷、制鞋、超细粉等行业的征收管理;加强了增值税、所得税管理,做好了进出口税收管理工作,重点加强了再生资源税收管理;加强了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作用,对重点行业、企业及超出税负预警值范围的企业进行重点稽查和评估,并建立了增值税与所得税“联评”机制和“行业联评”机制。全市国税系统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征管效率与质量的飞跃。
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服务萍乡城市经济转型的进程中,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或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1、依法治税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近几年,国税部门始终坚持依法治税问题,坚持组织收入工作原则,严格执行了省局“四个严禁”的规定,加大了执法检查和收入质量的考核力度。但依法治税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少数地方园区以税收优惠为招商引资条件,税收政策难以执行到位,特别是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部分政府部门还存在以减免甚至不收企业所得税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导致所得税流失严重;少数干部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不强,导致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程序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不够科学完善,导致税收执法监督体系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税收宣传不够深入,导致一些部门对国税工作支持配合不够,一些纳税人税法遵从意识不强。
2、税收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国税部门牢固树立“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和省局出台的一系统列税收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地方税收环境不断优化。但与市委市政府和纳税人的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为税收优惠政策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优惠政策调节经济结构、引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为纳税人提供的纳税申报服务手段不够多,部分地方自助查询的信息平台还不能满足纳税人需求。
3、服务县域经济意识有待提高
极少部分国税干部认为推进项目建设是党委、政府的事,国税部门要参与也是领导的事,国税干部只要收好税就行,对抓好项目建设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因而对推进项目建设的大局漠不关心,参与热情不高,服务意识依然不强。有的国税干部对市情、区(县)情认识不深,对市场经济知识了解不多,税收业务不精,政策掌握不全,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中,反应不快,动作不大,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税收政策执行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若明若暗、一知半解,对新时期投资创业者所思所想、所盼所感知之不全、知之不深、知之不透,致使做工作缺乏针对性,不能有的放矢。
五、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助推萍乡城市转型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萍乡城市转型是全市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顺利完成城市经济转型和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各项目标任务,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位赶超的关键。国税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部门,必须深入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敢想敢为,善谋实干,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不断提高服务发展能力和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一)依法大力组织收入,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最首要、最紧迫的任务是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大力推进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必将给国税部门带来丰富而稳定的税源,为做大做强国税收入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依法组织收入是国税部门的中心工作,是国税部门责无旁贷的任务。国税部门既要营造宽松税收环境,又要确保平稳增收;既要扩大税收收入总量,又要优化税收收入结构,不断增强税收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为推进萍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1、强化税收收入分析
正确处理支持企业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认真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全民创业,坚持不收“过头税”。认真搞好税源调查、分析、预测,密切关注经济发展、产业成长、招商引资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时掌握区域内的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和经济税源结构、收入增减变化因素,提高收入预测准确性,做到心中有数,切实把投资增长转变为税收增长。
2、提高信息管税水平
强化征管信息应用,及时核查申报信息,有效实施欠税管理,深入推进纳税评估,建立分行业、分规模、分税种、分区域的税源分类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采集纳税人涉税信息数据,构建基础数据库,整合涉税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加强涉税信息的分析应用,及时消除存在的税收风险隐患。
3、不断提升征管效能
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完善以票控税、以电控税,做到以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以税务稽查促进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加强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协作机制,合力调度,均衡入库,绝不能人为调节收入进度,更不准搞“空转”、搞“垫税”、搞“引税”;绝不能片面追求税收增长速度,不切实际地搞“挖潜增收”,加重纳税人税收负担。
(二)发挥税收职能,全力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当前,面对萍乡经济转型,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就要正确处理好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国税部门必须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认真落实省局出台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创造性地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发挥税收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杠杆作用,全力支持萍乡经济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1、用足用好现有税收优惠政策
坚持“向政策”要税收的理念,认真梳理国家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向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合理流动,全面提升地方经济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认真研究和解决支持重大项目、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工程、全民创业等重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保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分别建立政策跟踪问效制度,及时了解、分析政策执行效果,提出政策改进建议。
2、不断促进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建立支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税收政策,以零的税收负担支持农业生产和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立支持创新型工业体系绿色税收政策,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绿色税收政策,完善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努力为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提供税收服务。
3、积极为保民生促和谐保驾护航
充分发挥税收政策“抑高”作用,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宣传捐赠公益事业的税收政策扣除规定,进一步简化慈善捐赠的税收减免程序,给纳税人以更多的方便,从而鼓励企业和富人慈善捐赠;将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延长,作为一项长期性政策稳定下来,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高校毕业生、农村退役士兵、困难群体、失地农民和返乡务工创业人员,以保持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税收优惠和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和支持工矿棚户区改造,切实支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三)积极建言献策,全力帮扶重大项目排扰解难
作为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国税部门要以“发展创新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帮助推动重大项目早启动、早建设、早竣工,全力帮扶重大项目排扰解难。
1、全力做好跟踪帮扶服务
深入企业、项目工地走访调研,加强与企业、项目建设方的沟通联系,对重大建设项目筹备、建设、投产等各阶段实行“一条龙”全过程跟踪服务。在项目筹备阶段,要提前介入,按需服务;项目建设阶段要全程跟踪,主动服务;项目投产后要密切关注,帮扶服务。定期召开跟踪服务分析会,结合辖区内重点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一列表排查,制定解决办法,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税源管理服务体系,做到税源建设与服务管理同步。
2、建立健全帮扶长效机制
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意识,建立完善市、县(区)局领导挂点帮扶、重大项目税企联络、税收管理员上户服务管理制度,建立税企联系卡,定期组织国税干部深入各工业园区、重大项目现场走访调研,扎实为项目建设提供配套服务,及时将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以及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信息等内容传递给投资人,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纳税辅导,帮助分析税收政策,化解可能存在的涉税奉献,同时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行政许可、申报纳税、发票领购、税务登记等事项开通绿色服务通道。
3、开展税收经济分析
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税收政策对重大建设项目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和项目单位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护税协税。
(四)提升服务效能,全力营造投资创业最优环境
国税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就是要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牢固树立心系群众、服务纳税人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努力营造投资创业最优环境,使经济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1、加强纳税宣传辅导
高度关注经济发展情况,在国税网站、国税专刊和办税厅设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宣传专栏,宣传鼓励广大国税干部主动参与到重点项目建设中。同时,积极向广大纳税人进一步加强税法宣传,利用信息技术,为纳税人定期打包发送涉税政策;汇编优惠政策,并免费发送等等,引导纳税人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帮助企业了解和运用好税收政策,助推企业发展。
2、不断提高服务效能
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大服务理念,构建“大服务、一体化”新格局,规范办税服务厅平台、优化网上办税平台和建设12366纳税服务热线,推进服务平台一体化,实现宣传、咨询、办税与维权的低成本。提供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全面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绿色服务等措施。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纳税人要实行重点服务,重点跟踪,全面落实服务责任;明确服务范围和服务措施等义务和职责,实行经常性的回访制度,对服务结果进行跟踪问效。进一步加大察暗访力度,健全税收信访投诉快速反馈机制,发现办税不廉、服务不周、承诺不兑现将严格责任追究,切实保障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同时积极开展税收研究,成立专门机构,配置专门力量,就如何提供税收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给投资者增加投资的信心;定期召开税务机关协调协作会,相互交流,积累经验,形成合力,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3、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以“发展创新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创业服务环境,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手续,精简报表资料,提高办税服务效率,不断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努力为创业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大力营造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健全税收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及时解决税收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全面落实到位。抓好《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宣传,不断畅通投诉渠道、规范投诉管理,使税收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六、结语
萍乡市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进行城市转型,要实现“四大转型”,即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四方面同时进行转型。以经济转型为核心、以社会转型为根本、以生态转型为重点、以文化转型为手段,以经济转型带动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转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完成城市的转型工作。
国税部门在萍乡城市转型过程中,要时刻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把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组织收入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财力;服务经济、服务纳税人,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积极推进依法治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科学发展、转变作风,为地方经济增添发展动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萍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顺利转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编辑:汤克诚
第三篇:劳动保障所积极服务青年创业情况汇报.doc
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全民创业攻坚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围绕大局,立足岗位,XX镇劳动保障所也把全民创业放在福民之本、强镇之基的高度,始终把服务创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注重政策宣传、搭建创业平台、建立服务机制,形成服务合力,在服务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注重宣传,营造氛围。采取标语、横幅、培训会、选树典型等多种形式,向干群宣讲创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大力鼓励青年创业,组织文化工作者编排小品《家乡好》,在县文化广场和镇域内演出,取得了很好效果。
二、搭建平台,形成合力。一是依托便民大厅成立专门的服务创业窗口,安排3名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创业者提出的困难,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二是牵头建立由经济办、农办、工商、税务等部门定期参加的例会制度,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限期解决。三是建立创业服务团,聘请不同行业的成功企业家、养殖大户为创业顾问,建立一对一服务对子。
三、培训引导,政策激励。一是加强培训,先后开展牡丹画培训、种养植(殖)等技能型培训6期,培训300余人次,指导筹建了长秋村的黄河石画公司;二是对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创办经济实体,从技术、资金、信息、厂房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对土地流转超过50亩的村组,争取镇财政每亩50—100元的经费补助;三是举办白鹤镇创业之星评选大赛,重点表彰45岁以下优秀青年创业者,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现金奖励。
至目前,劳动保障所共服务青年创业者400人次,帮助解决困难200人次,初步审核小额贷款400份,协调土地2000余亩。2012年,全镇新增民营企业23家、新增工商户255户、农业经济合作社28家、特色种植和养殖户1200余户。
第四篇:2014年内蒙古教育民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2014年内蒙古教育民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2015-01-06 信息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字体:【大中小】
2014年,被称为中国教育改革元年。回首这一年的工作,自治区教育领域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教育民生工程,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教育公平大力推进
一万元助学金让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不能让贫困地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指示精神,出台了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我区学生资助体系。从2014年起,对具有内蒙古户籍且录取时为城乡低保家庭子女的新生,考取普通高校本科类的一次性资助4万元,考取专科或高职高专类的一次性资助3万元,所需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对城乡其他贫困家庭考录的大学生,具体资助政策由所在盟市自行制定,所需资金由盟市、旗县承担,确保我区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学业。今年全区共受理、审核城乡低保家庭子女考入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人数达1.86万人,资助资金6.54亿元。让孩子们都拥有既漂亮又安全的校舍。自治区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建立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完善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建立校舍安全信息通报公告制度等校舍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2014年,全区规划改造学校547所(园、班)。截至11月底,已累计开工建设的学校达488所,占到规划总数的89.21%。累计竣工学校(幼儿园)364所,面积达18.09万平方米。全年投入“十个全覆盖”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建设资金3.69亿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和圆梦的机会。11月15日,东胜区和新巴尔虎右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成为我区首批通过的两个旗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法定要求,也是民生大事。我区各地统筹实施标准化建设等工程项目,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牧区、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义务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的机制。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7月,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名单公布,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榜上有名。目前,自治区正在下达中央第二批和第三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用以改善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截至2014年底,我区已有中等职业学校271所,有高职高专院校35所,近8年已经累计培养101.3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和学分制改革。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自治区加大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度,努力建名校、育名师、培养名学生。各高校围绕“8337”发展思路和“五大基地”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提升经济发展的驱动力。12月,自治区召开全区本科高校科学定位转型发展工作座谈会,总结探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
继续推行“动态排名精确定位网报志愿”高考录取模式。信息全程公开透明,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开。调整高考政策,首次有限度放开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将单一的学籍审查扩大为学籍和实际就读双重审查。执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加分项目、加分分值和加分条件等方面均有所调整。增加艺术类专业全区统考科类。首次对部分考生采集指纹。对申请获得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和高考体育加分的考生进行相应的体育专业测试。加强高考体检工作,高考体检表实行数字化处理。
民族教育有声有色
深入实施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014年,我区民族教育工作继续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方针。从6月份开始,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自治区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督导检查;在全区重点区域开展自治区民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评估检查,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自治区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突出民族特色教育,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加强双语教育。9月,2014·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开幕,关注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呼吁提高双语教师的待遇,提高民族教育发展水平。目前,全区范围内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高校,普遍开展了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开设了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课程,马头琴、呼麦、蒙古长调、蒙古族舞蹈、搏克、蒙古象棋、蒙古文书法、民俗礼节等内容走进课堂。一个个民族特色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篇: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取得积极成效
湖北省鄂州市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日期: 2012-11-08 ]本文已被浏览过 129 次
2012年以来,湖北省鄂州市围绕促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开展中介组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与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相关的市直审批部门所属中介组织及具有中介性质的事业单位进行清理和规范,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初步成效
一是提高了审批前置中介服务质量效率。中介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现象得到明显好转。各中介组织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主动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目前,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时限比整治前平均缩短25个工作日。二是规范了中介服务收费行为。中介服务收费标准不透明、收费过高以及乱收费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共清查出中介违规收费100余万元,已对相关中介组织进行整改处理。各中介组织将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标准以及收费依据、举报电话予以公开,明确收费档次,降低收费幅度,避免人情收费。目前,中介服务收费与整治前平均下将20%,下降最明显的主要涉及工程咨询、环境评价、规划勘测、防雷、防震等方面的中介服务。
三是斩断了主管部门与中介组织之间的利益链条。通过推进管办分离、规范财务管理等措施,主管部门与中介组织利益关联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清查中发现的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办中介企业,其工作人员在中介组织兼职或从事中介业务;主管部门在下属中介组织或中介事业单位收取管理费、列支费用以及借用车辆等问题进行整改。
四是形成了竞争有序的中介市场环境。放开中介服务市场,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行政相对人可自行选择中介服务。规划、防雷、防震、征地、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环境评价、工程咨询等中介服务,彻底改变了原来由审批部门指定服务、少数中介组织垄断经营的局面。各中介组织主动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比服务更优质高效、收费更合理,改变了原来那种不择手段招揽业务、承接了业务又不守承诺的无序现象。
五是构建了中介组织综合监管模式。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市直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建立健全中介组织综合监管常态工作机制,构建了齐抓共管、左右协调、系统推进、高效运转的综合监管模式,改变了以往部门监管单
一、难以发挥监管效应的局面。
二、主要作法
1、开展集中清查,抓整改处置。围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争当全省审批项目最少、时限最短、收费最低“三最”城市的目标,将整治中介组织突出问题作为畅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全市部署开展了清理和规范中介组织工作。由市监察局牵头,从市编办、工商、物价、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重点对与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相关的26家市直部门所属的40余家中介组织及中介性质事业单位,采取查机构编制、看有无人员混岗的情况,查经费来源、看有无靠收费养人现象,查收费情况、看有无超范围或超标准收费问题,查财务帐目、看有无利益关联和违规违纪问题,查业务开展、看有无利用主管部门行政审批权力开展指定中介服务,查办公场所、看是否与主管部门分开办公等“六查六看”的方式进行集中清查,摸清了被清查单位的现状。经过梳理分析和调查核实,主要存在管办不分、人员混岗,违规收费、财务混管,指定服务、利益关联,部门保护、垄断经营以及中介组织服务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下等方面的问题,有60余名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在中介组织兼职或从事中介业务,12家主管部门在行政审批中指定中介服务,18家中介组织办公场所未与主管部门分开,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办中介企业21家,中介服务违规收费80余万元,主管部门在下属中介组织或中介事业单位列支费用70余万元。
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整改处置。按照“管办分开、职能剥离、竞争有序、收费规范”的原则,主要采取以下处置措施:一是对纯中介性质事业单位,注销事业法人资格,实行脱钩改制,完全推向市场。二是对其行业在本市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且改制成本大、人员分流难的中介性质事业单位,剥离行政管理职能,要求与主管部门脱钩,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可暂不改制,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三是对具有政府垄断性质或在运营上有很强法规性,不宜进入市场运作的中介性质事业单位,可维持现有管理体制,主管部门对其中介服务加强行业监管。四是对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办的中介企业实行脱钩改制,使其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中介组织。同时,市清理和规范中介组织工作办公室已分别向被清查部门和单位,就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对不能如期完成整改目标任务的单位实行问责。
2、抓住关键环节,促规范行为。从清理规范中介组织的关键环节入手,理顺关系、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有效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一是抓住脱钩改制环节,斩断利益链条。按照组织人员、业务开展、资产财务和办公场所与主管部门“四分开”的要求,注销3家中介性质事业单位的事业法人资格,对10余家条件成熟的中介企业实行脱钩改制。同时,将5家中介组织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上收至主管部门或归并到本部门其他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项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中介组织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割断主管部门与中介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系,严禁主管部门占用中介组织资产资金或在中介组织报销费用。二是抓住公平竞争环节,规范行政审批机关的行为。市监察局出台《禁止行政审批机关干扰中介服务行为的规定》,对禁止索取、收受中介组织钱物,为中介组织牟取不正当利益,禁止行政审批机关指定中介组织提供相关中介服务,禁止行政审批机关人员在中介组织中兼职等八种行为作出硬性规
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问责处理,以促进中介组织公平竞争、阳光运作。三是抓住市场监管环节,打击中介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分别出台《市场中介组织管理办法》、《中介服务价格监管暂行办法》,加强对中介组织执业行为和经营性收费情况的监管,认真查处商业贿赂、借用资质、提供虚假报告和自立项目乱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价格欺诈等行为。四是抓住市场准入环节,加强中介组织管理。市政府法制办编制《鄂州市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目录》,统一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行政审批机关将中介组织出具的技术性审查、评估、鉴证、咨询报告或意见书作为审批前置条件的,必须是《目录》规定的项目,不能私自设置中介项目。市行政服务中心制定《进驻中心中介组织遴选办法》、《考评管理办法》和《中介服务窗口管理办法》,放开中介服务市场,加强中介组织管理。按照部门推荐、信息公开的原则,市行政服务中心引入160家信誉好、实力强、服务优的市内外中介组织进驻中心中介服务窗口,建立中介组织数据库,将其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资质等级、业务范围、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办理流程、收费标准、执业纪律、投诉电话等编印成宣传册,并在中心网站、电子显示屏予以公示,供行政相对人查询、选择中介组织;通过日常检查、星级评定、绩效考核等方式,强化对进驻中心中介组织的监管,将信誉度低、服务质量差、严重违规从业的中介组织列入“黑名单”,退出中介服务窗口。五是抓住行业自律环节,规范中介组织执业行为。市直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中介组织尤其是与行政审批前置相关的中介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内控机制,主动公开服务承诺、优化办理程序、公示收费依据及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接受社会监督。
3、加强综合监管,建长效机制。一是实行部门负责制。成立中介组织综合监管工作协调小组,对市监察局、编办、物价、工商、财政、审计、民政、政府法制办和行政服务中心等九个成员单位的职责作出规定,明确各自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中介组织综合监管由市监察局牵头抓总和督办检查,其他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共同参与,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部门协作、快速反应的一体化联动机制,改变了过去靠行业主管部门单一监管的局面。三是建立案件联查机制。将中介组织运行情况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网络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范围,及时受理企业和群众对中介组织收费、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诉举报,及时纠正和查处中介组织违规问题。2012年,市监察局联合物价、工商等部门查处涉及中介组织服务的投诉举报件30余起,查实办结26件,收缴违规收费资金100余万元。四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监察局先后召开了5次由成员单位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参加的清理规范中介组织联席会议,会商工作情况,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处置措施及整改意见。(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