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环境下开展新型教研活动策略 程瑞

时间:2019-05-12 14:5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开展新型教研活动策略 程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信息环境下开展新型教研活动策略 程瑞》。

第一篇:网络信息环境下开展新型教研活动策略 程瑞

网络信息环境下开展新型教研活动策略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

教研活动

策略

摘要:日星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已彻底改变了课堂的面貌,但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主阵地的教研活动,却仍旧普遍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严重地制约了教学研究的实效与高效。如何帮助教师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开展交流研讨,促进教研团队高效便捷地开展跨时空、跨地域的教研活动,改善目前形式单一,低效等实际问题,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

三尺讲台联通宇宙万物,小小教室面向朗朗乾坤。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就能使这种神奇发挥到极致。虽然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但我所在的学校,伴随着国家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教学电脑、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也开始普及,不仅早已告别了录像、投影的时代,相比起前几年靠下载接收远程教育资源也方便了很多。学校建设和课堂教学开始出现了新的面貌,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其成为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水平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证。做为受益的教师之一,我深刻感受着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平等与开放,感受着它的快捷与便利,也感受着优质资源给教师们带来的冲击和促进,更感受到我们的学校正搭乘国家实施现代教育工程这条快车道路踏上加速发展的道路,逐步缩短着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随着课堂发生深刻的转变,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可以说,掌握不断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是教师的新基本功。学校和教师都有一种迫切的需要,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应当齐头并进,共同置身于网络信息环境中来开展。教师们不亲近网络媒体,自身不充分领略网络信息化带来的强大冲击力,不仅不可能将现有的设备资源充分运用到课堂中,更不可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终身学习的要求。所以,让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先走进教师的校本培训、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开展新型教研工作成为又一个摆在教师们面前的全新课题,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步,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专业修养,直接关乎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首先,网络资源开放而又有序,能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培训、课例、案例等研究资源,为教学研究打下基础。其次,信息技术能形成交互性的合作方式,保证教学研究一系列的工作深入下去。不仅如此,网络环境中便捷的沟通与交流,能促进多名研究者共同完成细致、深入的研究过程或大的命题。再则,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在资料搜集、整理、编纂,统计、比对等方面更加方便、科学。

那么,怎样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研究呢?学校教研科室又可以怎样去引导学科组及教师开展活动呢,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经验,提出以下一些策略。

一、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和案例、课例研究

要开展高质量的校本培训常常需要“请进来”,“走出去”,花费了大量时间、经费,无非是为教师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取更加丰富、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使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其实,网络资源的广大、多元、适时,恰恰能够提供相关的支持。

首先,网络资源为我们带来大量名师讲座,名课、名赛的教学实录;归类查找能有效缩小查找范围,网络资源的下载、共享等模式可以方便地开展讲座培训、案例展示、名课观摩,即使偏远地区的教师,也能了解最新的教**流,掌握最前沿的教学信息。研究者可以做足充分的准备,确定研究目的、研究方向、着眼点,有相应的观察方式及记录表,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多角度地研究案例或课例,及时开展研讨交流及深层研究。还可以采用集体研究、小组研究、个人研究、分块研究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分工合作,进行反复深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这种强调追根溯源的研究恰恰是习惯了粗放的,形式化教学的老师们当前最需要的。

其次是引领、鼓励教师参与较为成熟优质的网络研修活动,例如,我校教师广泛参与,积极投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很多录像资料成为学校、教师、家长的共享资源,为学校培养名师起到了很还好的促进作用,也为教师更加开放自信地走专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广阔天地。

再次,好的教育网站资源链接到学校网站及资源库中,实现学校、教师、班级无障碍链接,有效促进了教师运用优质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或直通课堂,从早先的远程教育资源到现在的“和教育”、“奥鹏”教育等资源都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师的工作和发展。甚至在家校合作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我校将“和教育”官网及“三生教育网”等教育网站中家庭教育的版块通过校讯通链接给家长,非常实用,反响也较好。

二、借助网络交互性平台开展跨地域的教学研讨活动

教研活动中经常需要开展教学研讨,以便于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探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对大家的意见进行汇总、讨论,产生思维的碰撞,以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当前很多教学研讨多是专家、学者在讲,一线教师无法平等交流,导致出现了很多华而不实的理论,而教师教学中真正的问题、思考和经验却很难得到重视。另外,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使很多教师没有机会走出校门参与更多高级别的教学研讨活动,往往固步自封,成为井底之蛙。针对这种现象,建立起专家与学校一线教师之间以及校内学科组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就非常有必要。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很多新兴的媒体技术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比如:微博、Q群、飞信、微信等,但这些交流常常是自发的、随意的,要成体系、有步骤地组织教学研讨活动还远远不够,学校可以在积极鼓励教师相互间建立互联网沟通的基础上,搭建专门的局域网交流平台,建设好学校网站,设计专门的板块保证教师能够及时、便捷地登录、浏览、发表意见、上传下载资料以及建立工作日志,使教学研讨随时随地都能开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更好地促进教学水平整体跨越式提高。

其次,可以与校外专家、名师取得联系,联通他们与一线教师的沟通渠道。还可以将教学管理、教务管理融入其中,使教师每天的工作与学校网站、局域网平台息息相关,实现教学管理无纸化办公,既节省了资源,又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同时,为了促进教师间的专业交流和研讨活动的实效性,教研科室还应该鼓励有专长的教师担任“版主”负责相关板块的建设,并制定一套针对団体或个人的平台激励办法,比如,评选平台活跃奖、最富创意发言奖、共鸣奖、实效奖等奖项,增强教师参与平台交流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在校讯通的支持下,学校与教师的手机建立信息沟通,提醒教师及时交互信息,很多会议内容改为信息通知,节省了时间。当然,这些都应有专人负责技术支持、教师培训和网络维护。相信只要在学校领导认识到位,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这些技术都能借助学校的现有设备逐渐变成现实并日趋完善。不仅如此,这些交流还可以跨越学校与学校之间,甚至延伸到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看不见的纽带。教师不仅能在强大的交互功能中获得及时、鲜活的信息,更能大大改善工作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教师,更能得到新时代学生的认可和尊敬。

近年来,很多学校实施了集团化办学,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也给不同校区之间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带来了很多麻烦。教师要聚在一起难免劳师动众,不开展活动,就没有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开展活动,又涉及安全等问题。不仅如此,相关学科的教师们同时开展活动,还涉及调课问题,往往干扰正常教学秩序,极大地阻碍了教研活动的时效性。所以,建设校区间,甚至是校际间的网络视屏教研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实践探索,在电脑、摄像头和音频设备的支持下,实现联网并不难,只要配备固定教室、固定时间,和相关议程,就可以开展跨地域的教研活动,还可以开展校际间“手拉手”教学研讨,很受教师们的欢迎。

三、以课堂实录为载体开展跨时空的听课评课

听评课是教师主要的教研活动形式,但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教师们采用传统的听课后交流评课的方式往往流于形式,缺乏主题,缺乏深入细致的细节观察和数据分析,交流泛泛而过,浮于表面,阻碍了课堂教学研究深入开展。其次,要在其他老师挑剔的目光中开展教学,给上课教师带来心理压力,不利于常态课的开展。不仅如此,教师间面对面进行评课,会因为顾及面子等因素使交流效果大打折扣,或言不由衷或敷衍恭维,甚至有时会影响团结,给团队建设造成很大伤害。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既高效又便利,同时能真正促进教学研究的方式开展听评课。经过探索和实践,微课录制、课堂实录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在确定研究主题、集体备课之后,教研团队有针对性的录制微课(课堂教学片段)或课堂实录,通过视屏回放,可以认真分析每一个片段,反复查找观察数据、存在问题,在评课时,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课,便回放边讲解,面对复杂的课堂不是仅凭看一看、听一听、议一议,浅尝则止,而是展开多角度细致、深入、持久的研究过程,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有深度、广度、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我校的具体办法是将带有固定支架的录制设备配到年级,对使用方法及相关要求进行培训,上课教师或团队自行录制,通过校园局域网,供教师们观摩,供校区和教研组之间开展有针对性的观课议课。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在教研组长的安排布置下,灵活完成教研任务,还可以在教研组长的统一组织下开展跨校区的集体评课,只需摄像头和音频设备提供支持,就可以完成相关活动。但其中最有实效的一个环节,还是视屏回放对评课的支持,效果大大超出老师们的预计。例如,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参与式教学改革,其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为主要的课堂模式,可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研究遇到很多难题,小组互帮互学、讨论研究到底落到实处了没有,小组学习该如何训练,教师又该如何参与等,在转瞬即逝的课堂上根本得不到最真实而全面的数据。借助微课、课堂实录后,我们采集了大量真实课堂视屏资料,通过回放、观察、整理、评价,研究出小组工作有效性的一整套操作指南和评价指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可以详细分析小组合作时小组长是如何分工、组员的发言里有什么问题,多少讨论是有效的,有多少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等,帮助教师调控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对班级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支持,也为学校督导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提供了很好的评价依据,成为学校校本教研最珍贵的资源。

四、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题研究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要想向更加专业的研究层次发展,就必须借助网络信息手段。一是确定选题。选题重复、跟风、过时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对相关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情况做详细了解和筛查,找到适当的、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保证课题的界定不涉及他人的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二是丰富课题研究方法。例如,资料搜集、数据整理、项目比对等方面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使研究更科学、规范,在课题成员之间也应该建立网络交互联系,增加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课题实验的效率。三是方便课题的申报与推广。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快捷上传以及传播功能,能够优化课题申报、管理过程,而在课题推广应用中,就更加需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在校园局域网内、学校网站、教育教学专业网站等进行网络发表,介绍课题实验成果,指导成果应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还能及时获取意见反馈,与应用者建立联系,了解推广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工作。

总之,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研工作必须尽快适应形势的发展,以全新的方式促成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拥有网络时代必备的信息素养。我们有信心展望并设想更加先进、完善的教育网络,不仅含盖课堂、改变课堂,也将涵盖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深刻改变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以期以信息技术一般迅猛的步伐来创造教育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浅谈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问题

作者:柳玉海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0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倍加关注的重点,广电信息关系到广电事业的发展,广电信息的传播将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研究广电信息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就结合当下网络环境中的广电信息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传输和接收。

关键词:网络环境 广电信息 安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217-01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所决定,虽然信息安全在技术方面不断更新,但与此同时,“黑客”、“木马”等破坏系统也在不断更新,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在使用中被非法访问的可能性就不可避免,这就为广电信息传输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让我们来看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1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的数据来看,在使用的计算机中,90%以上的系统、网站中都存在着安全漏洞。

1.1 网络信息威胁

在广电电子信息使用系统中,一方面由于废弃电子文件的无效管理,造成了系统垃圾过多,阻碍系统使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混乱管理,造成了管理工作的松散;在使用中,由于电子信息的复制等不留痕迹,传输过程简单方便,致使文档信息泄漏。另一方面,在电子信息的使用和管理中,我国现在尚无完整而规范的法规制度,这就致使信息在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方面缺乏有利保障。其次,网络本身的安全也在威胁档案信息的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各国各大国家和企业网站有80%以上都曾遭受过“黑客”、“木马”攻击,年损失在4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广电系统遭受攻击的比例则约为60%以上。网络安全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防控,那么广电信息的安全也无从谈起。

1.2 网络设备安全威胁

从计算机自身系统来看,其自身安全和保护功能较为脆弱,加之互联网的结构导致了档案信息安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从系统方面来看,由开放的系统性所决定,计算机系统随时处在网络环境中,来自网络的攻击随时可能产生,危险性和风险性随时存在。网络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当同时由于其缺陷导致广电信息安全系数降低。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以及攻击的主动性、针对性、衍生性、攻击速度快而不留痕迹等特点让广电息安全具有了较大的难度。在利益的驱使下,信息犯罪在手段上不断更新,通过系统的漏

洞,“黑客”、“木马”等对档案信息进行篡改、增加等方式来进行攻击,从而破坏了广电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1.3 管理人员技术的落后

在现代广电系统中,大多管理人员皆为兼职人员,在技术上明显不足,特别是面对新型的病毒更是束手无策。特别是在交互环境中,在权限控制下,漏洞中的病毒可以通过入侵来活动权限的控制,从而造成档案信息安全的严重破坏。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对策

要加强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工作,首先就应加强网络本身的安全管理,这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关键。

2.1 技术人员的管理

在安全管理中,对象是信息,而管理的主体是人,很多时候广电信息的不安全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广电信息的管理首先就得从管理人员做起。

在广电信息安全管理中,首先要设定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才能在技术上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安全教育,特别是保密教育。这是确保广电档案信息安全的首要条件,只有拥有一定技术的人员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的情况下,广电信息的安全管理方能得到安全的基础。要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还得从制度来进行管理。首先是在库房管理、档案借阅、保密制度、销毁规定过程中,应做到有制度、有规范。其次是在操作上,信息管理工作应做到细化、严格,从信息的建立到使用再到销毁的整个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有严格的操作规范,且每一规范细化到时间、地点、过程、交接班等记录应一应俱全。

2.2 防控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的管理是从内部来对档案信息安全进行管理,但在网络环境下,来之外部的威胁也随时存在,这就要求广电信息安全管理从安全技术方面进行防控。

(1)通信安全技术

广电系统在信息的建立和使用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加密技术来进行处理。加密技术也成了广电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加密技术通过不同方式的加密算法来增加了广电信息的安全系数,是一种小成本大收益的方法。很多时候,广电信息的不安全因素是传输过程中的未被确认而使用造成了,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建立信息传输、接收的确认技术。通过传、收双方对广电信息的身份确认,以此来防止广电信息被非法的篡改或假冒。

(2)计算机安全技术管理

在通过通信安全管理后的广电信息,就计算机本身的安全技术方面来看,也可以通过芯片卡制度来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其实这相当于二代密码保护,芯片卡携带着使用着的身份信息,从源头上降低了广电信息被盗的可能性。此外,二级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也能降低广电信息被盗的可能性。

(3)法律法规建设

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被盗取、篡改等现象频繁发生,除了管理人员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外,还存在着法律监管机制不规范等因素。应该说,法律的保护,方是广电信息安全的最有利防控线。但在网络环境下,对广电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应遵循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因为互联网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等特点,因此,法律法规的构建要结合广电信息的特点和互联网的特点来进行,在可操作性方面,要充分考虑保证信息可安全使用的前提下来规范起诉、办理、结案等法律体系。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发展特点,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使得信息具有了较大的开放性,一方面这为全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以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使得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计算机病毒、黑客、木马等通过互联网随时威胁着信息的传播,广电信息作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记录,起到了促进交流、方便协作的作用,它在安全性和保密性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正是想通过对广电信息安全性的讨论,对问题的研究和对策的提出,来增强广电信息的安全性,从而推动广电系统信息网络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建屏.信息安全问题初探[J].晋图学刊,2005(02).[2] 梁炜莹.数字电视信息安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12.[3] 李迅.网络环境下的文档管理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0.[4] 张曾嵘.信息安全监控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9.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语文教学(推荐)

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语文教学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由信息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也从物质、制度、观念等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纵观现在语文课堂,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全国各地,这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运用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整合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2、从教学环境来看,教学是一种环境的创造,即教学环境的创造。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建构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不再局限于“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还包括“学习资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要素,它与教学活动共存共生,随着活动进程的展开,教学环境的情况和条件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网络信息化语文教学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3、从学生的认知学习理论来看,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而计算机网络创设的环境,正适合这种认知过程的需要。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它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信息技术为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最佳的手段。在教学中,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借鉴专家和老师们的先进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年多教学的实践与自身的理论学习,总结了这样几种新模:

1、自由探索学习模式

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技术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研究的工具和信息搜集与传播的条件,它从多方面满足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人的需要,也从诸多层面赋予语文教学新的含义。在教学中,不再全是由教师向学生呈示现成的语文知识。教师提出问题,给出任务,学生自主进行探索研究,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也改变了教师的权威性和领导地位,二者建立起平等、互助、共学的关系。

自主探索学习模式有四个基本要求,即:问题、资料、提示和反馈。将四个要素组织和衔接好,便能在简单的技术背景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个学期,我开展了主题阅读教学。在“走进冰心爱的世界”这一单元中,我利用专题冰心网站,通过学生熟悉的冰心作品《纸船——寄母亲》引导学生进入网站主动学习。在网站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进行鉴赏,抒发自己的感慨。学生对冰心的不同感受又形成了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动力,推动学生继续探索和研究冰心,也使全体学生对冰心的了解更为全面。这种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小组协作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是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将分散在各地的计算机有机地连在一起以实现教学信息在网络上的高效率传播,为协作学习提供学习资源与协作信息的交换等多种支持。在学习中,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得到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深刻,因此我们只是在简单层次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某一主题,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同一主题下的内容,最后形成一份演示文稿,或建立一个专题主页。通过协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认识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彼此的观点并共享集体的智慧,最终在学习者之间达到一致的行动方案,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3、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我们可从不同角度为不同的学习内容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多样的呈现方式等优点,提供资源,创设情境。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结构单纯,学生被动地学。而现在,我们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特定的多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由单纯的空想变为主动活泼的想象,使学生感染、爆发出相应的激情,激起创作的欲望。顺势启发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教学软件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开发智力,培养才能。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不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还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4、网络互动教学模式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而且它的信息资源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E时代,学生喜欢上网聊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电子公告牌功能(BBS),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因为网络上的BBS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信件等诸多功能,因而很容易实现互助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对学生的网上学习进行监控,组织主题讨论组,学生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特定主题区内发言,并能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及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所看到。不过,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所有学生的讨论内容和过程进行监控,以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能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防止讨论偏离主题。例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网络举行了一次“课外知识知多少”的擂台赛,学生们纷纷在网上搜寻下载相关信息,我同时也在网站在开了一个BBS,供学生协作讨论和与外界交流。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阅读课让他们印象深刻。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策略探讨.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策略探讨 作者:何登溢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03期

[摘要]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和着重点,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随着网络在学生公寓的普及,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则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四个层面,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进行了策略探讨。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公寓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何登溢(1972-),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团总支书记、学生科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9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SJB88013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5-0168-0

2大学生公寓文化是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在公寓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以及通过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健康和谐的公寓文化凝聚了大学浓厚的人文气息,反映着大学生的专业特色,体现了大学生的活力和朝气,折射出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几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建设大学生公寓和谐文化成为一个崭新而紧迫的任务。本文拟在网络环境下,探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基本结构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四个层面:

第一,物质文化,即硬件文化,为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第一层面。主要包括学生公寓区的文体教育设施、服务生活设施、文化活动场所以及学生公寓环境的美化等诸多物质条件。

第二,制度文化,又称管理文化,为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第二层面。主要指大学生公寓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如大学生宿舍文明公约、宿舍管理条例及公寓网络管理条例等。第三,行为文化,即运行文化,为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第三层面。主要指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表现在公寓区内舍风、学风、人际交往等大学生文娱活动、群体行为及生活方式等。

第四,精神文化,即核心文化,是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第四层面,是公寓文化的核心。主要指大学生在公寓文化活动中,形成团结友爱的文明风尚,增强公寓成员的凝聚力,逐步形成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念的群体形象。

物质文化是公寓文化的载体,是公寓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制度体系,是公寓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是整个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文化是大学生言行举止的外在体现,是公寓文化的写照;精神文化是公寓文化的核心,主导着公寓文化的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互联网快速发展促使大学生公寓网络建设条件趋于成熟。信息网络是代表现代先进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手段。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作为极其便利的交际工具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网络以其承载信息量大、知识传播成本低等优势,为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网络进入大学生公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把网络普及到学生宿舍,每个人设立独立账号,通过网络建设实现向公寓文化视角的渗透,建立健全的公寓学习网络和学习体系等都已成为可能。

2.公寓网络的普及促使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思路创新。大学生公寓网络的普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公寓网络的正确利用有助于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的现代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和学习观念。在学习型社会中,如果一个人、一个群体学习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可能被淘汰。网络进入公寓给公寓文化建设提供了平台、创新了思路,网络提供的社会信息资源、课程学习辅导与人际交往平台,为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生生存提供了软环境。

(二)挑战

1.大学生公寓网络建设与物质文化的不和谐。目前,我国各高校公寓网络硬件建设存在着较多的不完善之处,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网络速度慢,导致了很多学生对公寓网络不满意,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高校在公寓网络的建设上资金投入不足,网络管理技术不成熟,网络结构布局不合理等。如果教师与学生不能很好地成为公寓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生公寓的网络文化和谐建设就无从谈起。

2.大学生公寓网络建设与管理制度文化的不和谐。互联网在大学生公寓的普及为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公寓网络建设总体水平不高,管理的组织体制还不健全,现有公寓网络管理水平还不能对大学生在公寓上网时间及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没有有效的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就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时性。高校普遍存

在大量使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公寓网络文化的现象,管理体制层面的不到位,导致大学生公寓网络文明程度缺乏保障。

3.大学生公寓网络建设与行为文化的不和谐。虚拟的网络世界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失去约束,部分大学生长期滞留寝室沉迷于网络游戏、网聊、网恋,导致他们脱离群体,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有小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这部分学生往往自我封闭、生物钟紊乱、反应迟钝、经常旷课,成绩一落千丈。由于网络具有隐秘性,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地创造和发布信息,造成部分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部分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非直观性充分向网友展现自己心理的阴暗面,利用网络入侵他人电脑窥视别人的隐私,发表一些与现实中伦理道德完全相悖逆的言论,甚至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网络游戏甚至充当网络黑客的现象给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4.大学生公寓网络建设与精神文化的不和谐。公寓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网上部分西方国家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容易影响那些辨别能力差、意志力弱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树立。大力加强大学生公寓网络建设,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策略探讨

(一)加强公寓网络硬件投入是公寓物质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现在各高校的公寓网络建设参差不齐,发展也极不平衡。有些学校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网络体系和颇受学生欢迎的公寓网络,有些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公寓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即使拥有一些网络设施也形同虚设,尚未形成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络阵地”的意识。大学生公寓网络硬件建设仍然是校园网络工程的基础工程,建设力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公寓网络文化的发展、成长和规模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信息化的进程。

(二)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公寓制度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础

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出台公寓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公寓网络管理做到依法办事,有章可循。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寓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遵守。公寓管理工作者要对公寓大学生自备的电脑做到心中有数,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档案,发挥综合测评机制的作用。网络行为档案包括学生的个人情况、政治面貌、联系方式、家庭情况、上网时间记录等资料,这样便于管理者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

况。公寓区网络行为档案是作为学生入党、学年评奖评优和助学金的重要依据,这样既有助于规范学生在公寓区的行为,又能充分发挥综合测评指挥棒的威力及管理育人的作用。

(三)建立公寓管理网站是公寓行为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

大学生公寓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公寓管理网站。公寓管理网站不仅是“人机交互”的工具,更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大学生公寓管理网站,及时发布学生公寓管理信息,宣传和谐公寓文化内容,把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影片挂在公寓网上,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在公寓管理网站上开设公寓文化论坛,大学生以实名制注册和登录,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活动,如以“丰富寝室文化、构建和谐网络”为主题的寝室文化节、公寓文化节,举办以绿色上网为主题的“网络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如以寝室为单位的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寝室文化建设评比等活动,来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与兴趣,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利用公寓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办公,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与大学生在网上见面,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形成定期网上反馈制度。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使学校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双方沟通了解,便于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公寓网络不仅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平台,而且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良好空间。大学生公寓网络作为一个契合点,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完全可以把公寓网站建设成为一个融信息手段与教育服务为一体的、渗透公寓文化建设的载体与平台。

(四)网络工作队伍是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公寓网络虚假或负面信息很多,还会有安全隐患,要保证其长期高效而良性的运行,需配备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充当起公寓网络文化的监管员和把关人,成为公寓网络安全卫士。因此,建立一支素质过硬、技术全面的网络工作队伍日益成为各高校建设公寓网络工作体系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成立一支专门的网络技术教师工作队伍,严密监控网络犯罪,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适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和疏导。二是积极培养发展一批思想素质好、网络在线时间长、网络威望较高的学生担任网络管理信息员,深入到学生喜爱的论坛、网站上,将积极、健康的想法和主题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三是重视辅导员网管队伍建设,一些有能力的辅导员在所管辖的宿舍区构建虚拟的空间,通过QQ、论坛、MSN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让学生把自己心里真实想法和辅导员在网络上面对面的交流,便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疏导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军.和谐视野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9(4).[2]陈震.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平原大学学报,2004(2).[3]白洁.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6).[4]邓礼坤.关于对大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6(12).[5]董国荣,朱丹芳.网络进公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J].机械职业教育,2008(4).[6]赵勇.关于高校公寓网络管理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

—— 正比例函数教学在线研讨

原平市实验中学

《面向校本培训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是我校承担的山西省13150工程课题的子课题。2008年11月10日,我们依托校园网这一课程平台,进行了一次针对一节具体课的网络在线教研。下面是具体

过程。

一、主题与准备

2008年11月9日,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一节公开课:《正比例函数》(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教研室用摄像机记录了这节课,然后经过后期制作后,连同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文字稿传送到学习网站——面向校本培训的网络课程平台。

二、任务与方式

在网上发布通知,安排全校数学教师对这节课进行讨论,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针对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数学理解不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了解不够,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往往不能围绕数学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数学课堂缺乏数学思想的主线;教师经常是在学生没有对数学概念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大量解题训练。结果导致学生没有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缺乏自己独立思考而概括出概念和原理的机会,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到位,达不到对数学知识的实质性理解。因此,提高对中学数学的理解水平,提高把握中学数学教学规律的能力,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师发展中的两个

关键性问题。

讨论的方向是: 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对当前“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简要说明;(2)内容解析:重点是在揭示内涵的基础上,说明概念的核心之所在,并要对概念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其中隐含的思想方法要做出明确表述。在此基础上阐明教学重点。这里要在整体框架结构的指导下,围绕当前内容,从数学上进行

微观分析。· 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用“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

验”“探究”等表述目标;

(2)目标解析:对“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经历”“体验”“探究”的含义进行解析,一般地,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都应进行适当分解。

要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学具有有效的定向

作用。

·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设计者应当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数学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思维发展理论,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测,并对出现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点。具体地,可以从认知分析入手,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思想方法和思维发展基础),对照教学目标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已有基础和目标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本栏目的内容应当做到言之有物,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进行说明。

·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根据需要设置)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根据问题诊断分析和学习行为分析,分析应当采取哪些教学支持条件,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发现数学规律。当前,可以适当地侧重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以构建有利于学生建立概念的“多元联系表示”的教学情境。

·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前面诸项分析的基础上,做到前后

呼应。

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这一线索的构建可以从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内容解析)、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两个方面的融合来完成。学生数学思维过程应当以学习行为分析为依据,即要对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思维过程的描述。可以利用问题诊断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基于自己以往教学中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状况,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本内容的思维活动过程,给出本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怎样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其中,应突出核心概念的思维建构和技能操作过程,突出思想方法的领悟过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注意适切性,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领悟思想方法有真正的启发作用,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在每一个问题后,要写出问题设计意图(基于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等)、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要概括的概念要点、思想方法,需要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培养的能力,等。这里,要特别注意对如何渗透、概括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作出明确表述。

教学过程应当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设计,讲授式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式

教学设计,等。· 目标检测设计

通过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以一定的习题、练习进行检测。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每一个(组)习题或练习都要写明设计目的,以加强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

要求参与讨论的教师在指出该节课优点和不足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三、交流与研讨

老师们把自己的观点发到网上,在今后的一个星期内,网上共有留言16篇。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1、对“核心概念”与“概念的核心”的认识

本次会议的研究课的内容是很有代表性的。对于函数概念,从数学学科本身来看,函数概念的产生是数学历史发展上的里程碑,它使数学的研究对象从常量到了变量。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看,函数研究函数所提供的动态的方法,数学结合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等也都与函数息息相关„„因此,函数概念作为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是勿容质疑的。从函数概念本身来看,函数是反映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一种数学模型,反映的是什么样的规律呢?这也就是函数概念的核心的问题。从函数定义来看,初中从变量对应角度定义也好,高中从集合映射角度定义也好,强调的都是“单值对应”,这就是函数概念的核心。

另外,作为函数内容的起始课,“变量与函数”也是能够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函数概念,教学中要注意“举三反一”。通过给学生大量客观世界中反映这种变化规律的实例(解析式的、图象的、表格的),让学生经历“发生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独立概括概念的机会,归纳出函数概念“单值对应”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再“举一反三”,用学生得到的函数概念再去看其他的对应问题,是不是符合函数概念的“单值对应”。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反例,巩固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这节课,对于概念的教学,特别是概念形成的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

作用。

“正比例函数”使学生学习具体函数的第一节课,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函数值与自变量成正比例的特殊函数,从正比例函数概念本身来讲,这就是它的核心。同样,这节课也很典型,也具有辐射作用。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特殊函数的一般方法。从“举三反一”地建立正比例函数概念(同时巩固函数概念),到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从一般的描点法到特殊的两点法),再结合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三步曲:观察图象反映的变化规律,用文字语言描述变化规律,到高中还可以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变化规律)。这种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需要在这节课渗透给学生,在小结时适当总结。

2、对教学设计框架中“目标检测设计”使用的认识

在课题组的教学设计框架中,有一个栏目是目标检测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些练习、习题来检测目标达成的情况。但这一部分内容在历次课题活动中往往得不到重视,经常是老师把它作为作业发给学生课下完成。完成后也没有收上来看看情况。因此,课题活动研究课的目标达成效果也只能是通过任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在授课现场的主

观判断。

经过讨论,大家觉得应当把这部分内容的作用发挥出来,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下次课题活动时,由执教教师针对执教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10~15分钟的目标检测试题(如遇相同课题,不同执教教师共同设计同一份测试题),课题活动时,由承办课题活动的学校在执教当天下午放学前针对受教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将试卷返给执教教师,执教教师统计结果后在第二天的课题会上展示。

3、对《正比例函数》一课的思考

下面以《正比例函数》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思考,在概念引入时出示的教材110页问题不如直接用111页的内容。110页的例子虽然有一定的知识性,但不111页的例子在“抽象数学模型”时直截了当,实际教学中111页的例子对学生来说学生还是很容易的。在“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学生的画图体验对获得“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还不够。学生描的点可能在一条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出现了教学难点,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突破难点。教学设计上有可取之处,实际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其一建议学生在坐标纸完成画图,这样能够更准确、更迅速一些。其二建议多取自变量的值,这样在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会更容易一些。计算机模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是学生不免会有疑问。只有点取得非常密集才容易说明问题,遗憾的是计算机画的直线没能很好的突破这一难点。计算机画直线的方式上还是有问题的,直线不是有非常密集的点连成的,而是一直延伸出来的。建议在直线的呈现(或形成)过程上再改进一下,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4、反思

第一:情景的导入比较牵强。

【出示教课书第110页的问题.先出示问题背景,再逐一提出问

题①、②、③】

这是本节课的导入问题。设计意图是此问题源于真实背景,难度又不大,在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但从实际的课堂效果看并不理想,从学生的回答看,学生对此问题不太感兴趣,而且不知出此题的意图,围绕三个问题,从多方面去回答,没有边际。这使得学生在核心概念的外围花费过多的时间,无益于提高课堂的效率。从情景的创设到数学课堂,需要设计问题来过渡.此时设计问题要准确,注意数学化原

则。

问题重新设计:小明早上从家上学步行,每分钟走30米,10分钟后走了多少米?若二十分钟后到校,家与学校距离多少米呢?如设走的时间为t分钟,走过的路程为s米,那么路程与时间有何关系?问题简单明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有利于学生用已有知识

来解决问题。

第二:概念的形成缺乏对比。

【此类模型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出示教课书的111页的问题: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

同点?】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变化的背景中寻找不变之处,经历对一类对象共同本质特征的抽象过程,促进概念的形成。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到,学生对这一问题回答困难,很难找到共同点。原因是什么呢?在于没有给出不同的类型来让学生比较,有对比才会有发现,才能找出共同点,从而促使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问题重新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现实生活中能用其它函数的模型来表述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一个比较的平台,让他们去发现正比例函数和它们的不同点,从而找到正比例函数的共同点,形成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实例,建立数学模

型。

第三:难点突破的中几何画板的使用有待改进。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图形?】

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图象。学生描的点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也有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出现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从而突破难点,得到正比例函数性质的第一部分。但是教学中发现利用几何画板作的图象演示时时间太短,线画出的也太短,所以不利于学生观察。几何画板重设:几何画板演示时间在10到30秒,不长不短,既满足学生观察的需要,又不浪费太多的时间。直线形象要突出,描的点要足够多,随着点不断的加密,从而形成直线,帮助没有得到结论的学生理解。突破难点。

第四:课时的划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内容特点。对于本节课课时的划分在课后研讨时意见不一。因为教材中对本节课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课时划分,只是给出了共计两课时。一部分老师认为第一课时只进行概念教学,下节进行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以突出课题“核心概念” 教学的研究。但是我们觉得,课题的研究是为教学服务,教学是为学生学的更透彻,所以学生的情况是划分课时重要依据之一。我们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一节课完成图象和性质的教学是很难的。所以,把图象和性质的一部分加入第一课时,使任务量平分,便于学生学习。另外,我们还认为,《正比例函数》一节是在学习了《变量与函数》一节后进行的,学生有了之前的学习基础,对于归纳正比例函数概念,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教师问题的设计围绕核心概念,注意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注意问题的数学化和层次性,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建立良好的的认知结构,并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就可以的。另外,还考虑到,本节课是特殊函数研究的第一节,本节课使学生初步掌握以后研究函数的方法,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经历,可以使他们在后继的学习中,逐渐增强理解力、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思维,学会如何研究函数。所以这样划分课时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感受研究函数的过程与方法。

第五:学案的使用恰当。

以坐标纸的使用为例。课前充分估计到学生画图能力薄弱,可能由于描点不准确而导致观察不出结论,所以给学生准备了坐标纸,使学生描点准确,从而扫除观察的障碍,得到正比例函数性质的第一部分。而不是让学生随意的画,然后产生那么多的错误,观察不出正比

例函数的图象是直线。

四、总结与反思

老师们说,在线研讨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形式。它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只要是有兴趣的朋友,想说就说,发言多少不限;你可以说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评论别人的观点;你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你可以同步参与,也可以提前发言或随后留言。正因为交流的自由和无拘束,在线研讨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讨论中互动、思考、拓展、归纳,“我”这个形象在参与到“我们”中后更带上了自己新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情趣。夸张点说,在线研讨使我们避免成为网络时代的“孤儿”,更使我们避免在教育生活中沦为新时代的“祥林嫂”。在线研讨让我们在他人的映像中辨识了自己,我们从迷茫的“我”成为“我们”中的“我”,丰富了内心,更坚定了追求,这对于一个个散居的 “我”来说,太重要了。

下载网络信息环境下开展新型教研活动策略 程瑞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信息环境下开展新型教研活动策略 程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教研就是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

    临沂高都小学网络教研策略及实施方案 网络教研就是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具体地说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起一定区域内开放、交互、动态的网......

    浅析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

    浅析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 医院 计算机信息系统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被逐渐运用到医院的经营管理当中......

    基于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新型课堂教学的研究

    基于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新型课堂教学的研究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基于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发生着变化,打破传统教学,转变教学理念,一......

    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作者: 胡记霞时间: 2013/5/16 18:01:00分类: 无分类 [摘要]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希望与生机,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让计算机辅助......

    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策略探讨

    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策略探讨 白远勤 新课程教学要求课堂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当然不能把学生......

    《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实施方案

    《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论证: "九五"期间,我国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基于高校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技术服务分析

    基于高校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技术服务分析 摘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传递方式与传递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面临着社会上各种信息相关行业......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策略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策略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原来封闭的局域网会计信息系统被推上开放的互联网世界,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