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职教园区发展案例(定)

时间:2019-05-12 15:2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嵩明县职教园区发展案例(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嵩明县职教园区发展案例(定)》。

第一篇:嵩明县职教园区发展案例(定)

嵩明职业教育园区发展案例

嵩明县委党校 李正扬

云南省嵩明职业教育园区是云南省、昆明市共建、重点扶持的职教园区,经过四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配套最为完备、入驻师生最多的职业教育区域中心和最大的职教新城。

一、嵩明职业教育园区概况

嵩明职业教育园区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地处昆曲、昆嵩、东南绕城等昆明市重点交通网络临空产业黄金节点,毗邻空港经济区、省级杨林工业园区,位于嵩明县杨林镇东南方,距昆明市区34公里,昆明新机场16公里,距呈贡大学城仅40多公里。规划区山川秀丽,沃土平畴,空气清新,为典型的低丘陵缓坡、荒坡疏林山地,适宜建设山地城镇,具有适宜人居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

园区于2009年正式开始建设,历时4年,先后引进云南工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云南北美职业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昆明市卫校、昆明商贸职业学院、云南东方时尚驾校、云南省旅游学校、云南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2所院校,学生规模达超过5万人,开设了经济管理类、信息技术类、工程类、艺术设计类、医学类、外语类等80多个专业,拥有专任教师4800人,年均培训能力3万人,为当地年均提供就业岗位3000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主题公园、小学、幼儿园、公租房、教师配套住房正在建设。建成区面积近五平方公里。

2012年,嵩明职教基地被省教育厅列为云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如今,嵩明职教基地已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配套最为完备、入驻师生最多的职业教育区域中心和最大的职教新城,管委会己向相关部门上报了国家级职业教育试验示范基地立项报告,创建工作紧锣密鼓进行。

二、嵩明职教园区的发展情况。

(一)发展的初期阶段

按照中央、省、市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部署,2008年,中共昆明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将嵩明、安宁列为全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两个职教基地,2009年,市规委会第九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全市中职、高职新建、搬迁、改扩建原则上都要进两个职教基地。为加强职教基地建设,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职教基地实训基地规划建设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细化目标任务,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解决职教基地规划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促嵩明、安宁两个职教基地建设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嵩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教基地的开发建设工作,2009年3月,嵩明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五位副县级领导兼任管委会领导,从全县各部门公开招考选调的8名工作人员,租借了办公场所,组建了嵩明职教基地管委会的初型,举全县之力,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对职教基地发展进行规划定位,优化发展环境,聚力招商引资,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二)规划修编阶段

职教园区管委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园区发展进行长远的整体规划及修编。嵩明县高度重视职教基地规划工作,在刚确定紧邻杨林工业园打造职业教育基地后,就立即启动了高规格、高标准的建设规划。自2005年11月以来,先后多次请专家学者对园区建设进行了多方论证,按照“高起点定位,全覆盖规划,精细化设计”的思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职教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发展进行研究。园区管委会成立后,借鉴苏州高教园区等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委托国内知名规划大师、原苏州工业园区总规划师时匡教授领衔的苏州科技大学空间设计研究所,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地对职教基地规划进行修编。嵩明职教基地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计划到2012年,将基地建成拥有10—15所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规模达12万人的现代化、人文化、园林化、生态化职业教育新城。

嵩明职教基地总体规划体现了四个理念:

一是建校即建城的理念。通过对现有地形地貌的整合利用和原有植被生态系统的保持,发挥基地人口聚集优势,引入基地建设城市化理念,在加快职教基地建设的同时,以基地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是资源共享化的理念。以“公共资源共建共享,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为原则,规划建设基地公共服务区,基地内各院校共享图书馆、体育场馆、文化艺术中心、餐饮、购物、医院、休闲、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等生活配套设施。

嵩明职教基地城市中心服务区规划面积近1平方公里,分为体育健身区、商业娱乐核心区、行政办公区和访客接待区。通过中心服务区城市建设,富集要素,提升人气,有机连接其它五个组团,实现校—区—基地三级组团互动发展,各校在相对独立的同时,与周边学校组团发展,实现资源、设施和师资的有机共享,实现节约化发展。

三是后勤社会化的理念。建设开放式的职教基地,培育各院校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基地校园文化,与基地入住学校相配套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及教师住宅在杨林工业园区商业核心区集中布局,最终实现学校后勤社会化。

四是运作市场化的理念。通过成立实体化运作的云南兰茂星城投资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宽职教基地开发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实行政企分开的体制,加快推进职教基地建设。

2009年9月7日,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了嵩明职教基地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在后期通过,并陆续完成了景观绿化、市政管网、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三)快速发展阶段

2009年后,职教基地总体规划基本成型,在省、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一大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嵩明县范围内路网框架全面建成,园区整体框架基本形成,逐步构建了高效顺畅的开发建设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嵩明职教基地开发建设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基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1、投融资工作

为促进职教基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嵩明县委、县政府给予了职教基地最大的支持和政策扶持。配备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对管委会实行财政体制单列,职教基地规划区范围内开发建设所产生的正税、非税收入,全部用于基地开发建设。

基地土地出让收益扣除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金、上缴省市部分后,全部返还职教基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职教基地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贷款贴息。

为突破建设资金瓶颈制约,拓宽投融资渠道,嵩明县委、县政府支持职教基地在2009年注册成立了“云南兰茂星城”投资有限公司,按照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期间由公司代表政府负责职教基地的基础设施、公共实训基地、公共绿化、公益性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建设与管理,建成后对职教基地的城市物业、公益性项目进行经营管理。借助这个投融资平台,嵩明职教基地已完成7亿多元的建设资金筹措任务。目前,与农行、富滇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农发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多次洽谈合作,探索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基础设施建设。

至今,嵩明职教基地利用筹集到的开发建设资金,建成投入使用道路10余公里,1、2、3、4、5、6号道路建成通车,景观大道连接昆曲高速和高端旅游度假区——星耀水乡,空港大道将来会接通嵩明县主城和昆明机场高速,建成区规划路网循环闭合。规划区现已建成包括银行、邮政、超市、餐饮、美容美发、修理、医疗、娱乐以及酒店、摄影彩扩等必备服务设施的校际组团配套服务中心(汇尔佳超市邻里中心)一个;配套建设占地195亩,投资7500万元的主题公园——园博园(春华园)即将竣工。占地284.58亩,规划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公租房、教师小区配套建设正在推进,建成后将提供500套公租房,近千套限价房和部分商品房,满足入驻院校教师、不同群体的需求,周边还将配建高标准的小学、幼儿园。

为强化学生动手能力,2009年7月,嵩明职教基地与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投资2000多万联手共建的占地16000平米职教基地公共实训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服务所有基地入驻院校。该实训基地已成为英特尔、IBM与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实训的重要平台,依托省级杨林工业园区和空港经济区,全面推进校企结合,采用“模拟公司”的形式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招商引校工作。

2006年,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云南工商学院)第一家签约入驻职教基地;

2007年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建成招生,目前是园区中目前办学规模最大、在校生人数最多(1.2万人)的院校,建有功能强大的学生实训大楼、图书馆等,是西南地区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也是园区中目前唯一一所独立二本院校;

2008年,云师大文理学院(本科)建成招生,是首批招收少数民族本科班的全国三所高校之一,中国独立学院十强院校,总投资4亿元,在校生近8000多人;

2009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本科)一期、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全省唯一一所医学类本科独立学院)一期、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入驻;

2010年,云南北美职业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本科,中国独立学院十强行列)入驻;

2011年,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成招生;

2012年,昆明市卫校入驻;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建成招生

2013年,昆明商贸职业学院、云南东方时尚驾校(建成后将是云南最大的驾驶培训基地)、云南省旅游学校入驻。此外,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技校、云南工艺美术学校、昆明财经商贸学校、云南颐康职业学院、云南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云南新华技工学校、昆明市职业技术学院、云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建筑工程管理职业学院等中、高职院校已与管委会签订了意向投资协议。

截止2013年底,嵩明职教基地入驻院校12所。在校生达到5.1万人。已超过了嵩明县城的人口规模。各入驻院校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4.2亿元,建成校舍110.3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近五平方公里。

4、园区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以管委自身力量为主,依托县相关职能部门及开发区派出所、杨林交警中队、入驻院校、企业,建立健全了管委会—公安、运政—院校、企业的三级社会管理机制,全面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综治维稳、环保、安全生产等工作,保障园区安全稳定。组织入驻院校参加县内各种文体活动,为各院校提供了一个增进友谊、展示风采、互相交流的平台。推动各入驻院校与昆明新机场、杨林经开区开展校企合作。支持云南工商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兰茂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园区已孵化大学生初始创业实体35家,孵化成功出园7家,带动就业人数近百人。

对承接的17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行审批流程再造,建立了领导牵头负责、服务团队全程代办、推进情况公示上墙、办公室跟踪督办等入驻院校、企业服务机制,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将土地收储、争取用地、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定期通报、限时办结,确保管委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让院校、企业进得来、留得住。

三、嵩明职教园区发展启示。

启示

一、政府高位推动,是园区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其一,2008年中共昆明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将嵩明、安宁列为全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两个职教基地,明确了嵩明职教基地在全市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9年,市规委会第九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全市中职、高职新建、搬迁、改扩建原则上都要进两个职教基地。这两个政策,无疑是市政府对职教园区发展的最强有力支持。这样,园区规划建设后,就不怕没有院校入驻,因为园区要发展,就必须要形成规模,必须有高校入驻,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政府的政策高位推动,解决了园区的“客户”来源问题,园区不愁没有“客户”了。

其二,为加强职教基地建设,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园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解决职教基地规划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嵩明县委、县政府书记县长为第一负责人,配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举全县之力,实行主要领导工作例会、办公会、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项目等强有力的措施,优化发展环境,聚力招商引资。正因为有从市到县一级政府最高层的鼎力支持配合,高层推动,强势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才能克服解决职教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无数阻碍和困难,才有嵩明职教园区在短短四年时间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启示

二、高端的前期规划,保证园区持续健康的发展。好的规划可以很好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区域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区域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好的发展规划是保证该区域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嵩明职教园区之所以能在短短四年得到空前发展,除了政府的高层推动外,高标准的前期规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园区自2005年11月以来,先后多次请专家学者对园区建设进行了多方论证,2009年,委托国内知名规划大师、原苏州工业园区总规划师时匡教授,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一流职教基地,为全省、全国乃至东南亚、南亚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进行基地总规、控详规、核心中心区城市规划和绿化景观专项规划。借鉴苏州高教园区等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体现建校即建城、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四大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完成了职教基地规划的修编。

在嵩明职教园区的发展过程中,总是紧紧围绕规划的四个中心理念,严格按照具体规划一步步进行投资建设。入驻院校必须接受嵩明职教基地的规划理念,各学校所做的修建性规划必须服从园区的总体规划。

短短四年,嵩明职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园区院校建设如雨后春笋,园区商业经济异常火爆,园区发展实现超常规、大跨越发展,嵩明职教航母扬帆起航,规划的价值充分显现。

启示

三、市场实体化运作模式,是推进园区建设快速发展的法宝。

园区在建设模式上,采取银行融资及BT、BOT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通过成立实体化运作的职教基地建设投资公司——“兰茂星城投资有限公司”,实行政企分开的体制,拓宽职教基地开发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加快推进职教基地建设。公司代表政府主控土地一级市场,并负责筹集建设资金。园区内道路、商铺、公园、公租房等所有建设项目一律由投资公司实行招标,通过专业公司去集中建设,顺应市场,政府人员节约了更多时间精力来进行督促管理,制定政策。

市场化公司化运作的最大好处是让纷繁复杂的建设变成集众拳于一力,让管理者这些门外汉不直接参与实际建设,让各行业技术专家倾心为园区建设出力,从人力到财力,都今非昔比,竞争力和执行力大大提升,由于分工合作,职能部门的各个工作环节更专业,更精深,市场拓展能力及管理能力都快速向专业化发展。

正是由于这种公司化市场运作模式,嵩明职教园区在短短4年的时间,就筹集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开发建设资金7亿多元,完成园区内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场实体化运作的建设模式让园区建设如虎添翼。

启示

四、荒山建大学,“山地经济”的新典范。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云南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省份,迫切需要依托城镇化来聚集发展要素、实现集约化发展,因此中央提出“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的重大战略举措,昆明要求各县区积极探索,推进“工业山上“、“城镇山上”。

嵩明职教园区的15.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在开发建设前,都是些平缓的荒山、荒坡和疏林地,林地主要为人工次生林地,伴有少量原生林地及果园,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900—2010米,无村落居民居住,土地利用率非常低。入驻各院校在建设阶段都颇费了点力气,因为建设选址大部分地块都在坡度8度以上的山地,学校设计与坡地结合,教学楼依地形错落排列,与城区的错层小区外观相似。如今,园区入驻院校达12所,在校师生人数超过5万人。年均培训能力3万人,一举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配套最为完备、入驻师生最多的职业教育区域中心和最大的职教新城。

把园区建设规划到劣质坡地上,既为园区扩大规模、品质提升提供了发展空间,又保护了坝区优质耕地,达到“保红线、保发展”的目的,嵩明的做法实为“山地经济”的新典范。启示

五、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最大化节约资源。

参照苏州工业园区的做法,嵩明职教基地把“公共资源共建共享”作为最大的规划特色。每一所入驻职教基地的学校,从入驻之日就相当于拥有906亩的公共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公共体育馆、公共图书馆、公共实训基地、公共文化娱乐中心、商务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提供给基地所有入驻院校共同使用。实现师资、设施、实训基地、图书、办学特色的校际互补,整个职教基地,就是一个共享共融的大学城。

另外,围绕中心服务区,嵩明职教基地共规划了五个组团,三至五个院校形成一个校际组团,共享一个校际邻里中心,形成基地(中心服务区)—校际(邻里中心)—学校三级组团发展格局,每个组团围绕中心服务区,通过城市公交、步行系统、城市绿化有机连结,形成一个有机的开放整体。

目前,基地内已初步形成两个组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为一个组团。爱因森、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北美职业学院所在位置为一个组团,组团中间配备投资7500万元、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汇尔佳超市邻里中心,包括银行、邮政、超市、餐饮、美容美发、修理、医疗、娱乐等必备服务设施。各校在相对独立的同时,与周边学校组团发展,让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实现资源、设施和师资等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最大化节约资源。

启示

六、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实用型人才。嵩明职教园区紧邻国家级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空港经济区,招商引校工作坚持以对接周边产业,提高经济服务能力为核心,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课堂对接车间,学校办学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目前引进的12所院校,5所高职本科、3所高职专科、2所中职院校、2所技能培训学校。从办学主体上来说,只有2所公办院校,其余均为民办。8所招生院校共开设经济管理类、信息技术类、工程类、艺术设计类、医学类、外语类等80多个专业,拥有专任教师4800人,年均培训能力3万人,为当地年均提供就业岗位3000人,各入驻院校坚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凭借自身配备的实验室和公共实训大楼,大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与相邻的国家级杨林经济开发区星耀水乡、燕京啤酒、方舟集团等上百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课堂延伸到企业车间。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参与共同完成实作项目,大幅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实现了生产、学习、研究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努力培养“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技能型、实用型、专业型人才。与美国微软、思科、Adobe等国际IT认证机构合作,提供100多项国际国内资格认证服务。每年举办的校园招聘会除满足本土企业用工需求外,还吸引了美的、哈药、联通、阿里巴巴等500多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同时,大力开展“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两后双百”、绿化、计算机、餐饮等职业技能和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使大批的失地农民就近转变为产业工人,对推动嵩明县城经济发展提供知识贡献和智力支持。

中共嵩明县委党校

李正扬

2014年1月17日

(作者简介:李正扬,男,1976年生,2011年调入嵩明县委党校,现职称讲师)

附:

一、职教园区发展的一些照片

二、职教园区重点院校简介

一、职教园区发展的一些照片

职教基地开发初期——荒山建大学

职教新城道路

嵩明职教新城

2007年,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落成典礼

园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

2012年,国务院总理刘延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视察嵩明职教园区

二、职教园区重点院校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普通本科学历教育资格的独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首批招收少数民族本科班的全国三所高校之一。杨林校区于2008年建成招生,占地422亩,总投资4亿元,在校学生近8000人。学院下设外语学院、人文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国际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22 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专任教师550人。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本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本科院校,2006年签约入驻嵩明职业教育基地,2007年一期建成招生,2011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大学。学院占地1103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学院图书馆藏书115万册。下设10个二级学院,开设有40余个专业,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15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177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58名。截止目前,在校生达1.1万余人。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是2001年6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创办的新型高校。学院有“杨林校区”和高新开发区“高新校区”两个校区,“杨林校区”于2009年签约入驻,一期占地627.45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于2011年建成招生,拥有463名专任教师,在校生达4000人。学院荣获省“文明学校”、“民办教育示范高校”、“优秀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基层党组织”、“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创办于2001年,有专任教师797人,外聘教师94人。先后荣获“云南省先进高等学校”、“云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度全国十佳优秀独立学院”等荣誉称号。杨林校区于2009年签约入驻,占地500余亩,2012年9月一、二期建成招生,校舍面积约11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近5000人。目前,正进行三期建设。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于2009年签约入驻嵩明职业教育基地,2011年建成招生,占地面积150余亩,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8.4万册。学院设7个教学单位,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等25个专业,在校生近5000人,2011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委托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对学院进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于2009年签约入驻嵩明职业教育基地,占地近40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12000人以上,2012年9月一期建成招生。学院主要开设外语、汉语言文学、会计、经济管理、工程造价、学前教育等六大学科体系,突出以英语、德语、法语及东南亚小语种教学。采用“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英语+现代化技能”的“复合实用型专业涉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世界情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篇:职教发展建议

1、职业院校发展最大的瓶颈,一是设备,二是师资,根本在投入,要寻求各方加大投入。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要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要加快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劳动部门证书考核标准的衔接,使学生在就业考证过程中“所学即所考,所考即所用”。

2、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纵向上要把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上升通道打通,横向上要把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打通,并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教。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职业教育的专业和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

3、提高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来培养人才,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高就业率。要仅仅围绕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订单培养学生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增强社会服务成效。

4、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国家通过修订专业目录政策上的引导,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该上的就上,产业不需要了,该下就下。

具体在专业设置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二要符合职业岗位实际,使专业和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更加明确。除

了设专业以外,还可以设专业方向。三要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在重视对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使其能够终身受益。

5、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

一是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联系,发挥其指导功能。二是广泛开展产教对话活动。学校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搭建对话平台,形成产教对话、校企合作局面。三是推动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办学主体地位的落实,主动邀请企业直接参与到职业教育一些重要环节,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共同开发等。四是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发挥其对职业教育质量直接的监督作用和推动作用。

落实校企合作,要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实行“订单式”培养等,也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改革培养模式。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研发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6、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所谓“双元制”,就是学生同时也是学徒。一个学生每周1-2天在学校里面学习文化课,3-4天在企业里面学习技能课程。学生到职业学校学习,首先要和一家企业签署学徒合同,然后才能在职业学校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未来的员工来培养。职业教育的办学过程中要有这种理念。

7、推行集团办学,促进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

集团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要着力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发挥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我院作为湖南省交通运输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加强集团相关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其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的建设,以更好地推进我院职教发展。

8、高职院校要完善自身招生制度,顺应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13的4月,教育部在认真总结已有工作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式。提出了高等职业学校招生有六种途径:一是传统的高考;二是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招生考试办法;三是对口招生,2013年的中职毕业生中有14.57%的学生通过对口招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四是面向技能拔尖人才的招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或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等可以申请免试入学;五是综合评价招生,主要用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上职业倾向性测试来录取;六是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长学制,也就是五年一贯制的招生。

第三篇:园区发展调查报告

山东五莲工业园区 建设与发展情况的调研

县委党校:

根据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我于2014年12月21——25日,按培训班的调研任务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山东五莲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情况以及影响园区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专题调研。为了客观公正的全面反映园区的发展、深入分析制约园区发展的因素、提供有利于园区长远发展的思路与建议,本次调研我从一个调研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采取专题座谈的方式,深入到园区所属的台湾工业园、五征工业园、遨游工业园、部分村庄实地调研,并征求县里相有关部门意见和看法进一步完善调研内容。下面,我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的基本建设情况与发展现状

山东五莲工业园区位于五莲县东南部的潮河镇,始建于2003年4月,总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起步区20平方公里。园区自成立以来,几易其名,初名为日照市加工贸易区,是县委县府为融入半岛、接轨青岛、对接日照市区、实现经济跨跃发展的目标而做出的重大举措,加工贸易区的设立,真正实现了青岛与日照两大经济区域的有机对接,五莲经济具有了划时代的历史发展机遇,加工贸易区也成了五莲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最活耀前沿地带。2005年3月,为适应国家和省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确定建设以潮河为中心的日照市北加工制造业基地,并将加工贸易区更名 为日照市北工业区。2006年3月,山东省政府批准该区为省级工业园区,并按地域管理权限统一格式正式命名为山东五莲工业园区。2007年 3月,省政府批准在该园区设立区中园———省级台湾工业园。

园区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可持续性推进,跨跃式发展”为宗旨,以快速形成五莲东园西城一轴双极发展的格局为目标,以优质的服务和一流的发展环境为资本,立足日照依托青岛面向国内外招商,吸引了大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大项目落户园区,到目前入园企业已达60家,总投资达36亿元,已初步形成了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出口贸易加工、基础材料和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链。调查表明:园区经过近3年多的发展,本着“建设大园区、营造大环境、促进大招商、实现大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打造“日照与青岛两大经济区域有机对接的桥头堡、新的临港产业高地、半岛新兴现代化海滨工业园区”为目标。坚持“环保第一、规划先行、集约用地、和谐建园”的宗旨,逐步配套完善了基础设施,大力培育园区鲜明特色,强化了园区发展的社会效益。

1、高起点规划、科学布局、高标准建设,为建设现代城市化园区的奠定了良好册基础。园区自设立初期,县委县政府就确定园区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可持续性推进,跨跃式发展”建设宗旨,市县领导十分重视园区的规划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对园区选址、产业定位、总体规划及设计等严格把关,确保园区规划高起点、科学布局、可持续发展。县里先后聘请同济大学、山东省测绘局和山东大学对园区进行了测量与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确定了园区集约用地、发展与环保相统一、效益与可持续行性相一致的园区发展道路。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建设与施工,做到项目落地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必须符合园区长远规划。拒绝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科技含量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的各类项目进入园区。

2、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打造园区的载体功能、提升园区的城市化容量性能。三年来,县委县政府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连续向园区投资2.7亿元先后修建潮石公路、园区道路、电力与通讯等基础设施,尤其2006年,县里举全县之力投资一亿元为园区高标准配套修建了七纵五横的园区路,使园区具有了十横九纵一外环总里程达五十公里的交通道路格局。园区管委会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发了20000平方米的商贸城、高标准建设了园区中小学、启动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华信住民小区的建设和医院改建,目前正在实施自来水、热电厂、污水处理场的开工前的评估工作。园区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宽带网、有线电视及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逐步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完成了电力增容,改造了通讯设施,完成光缆、有线电视和宽带网开通等工作。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园区品位,也增强了园区吸引力。

3、遵循产业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引导产业化发展方向,快速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园区以“对接日照市区,承接青岛产业转移,打造加工业基地” 为发展宗旨,以发展机械电子为产业定位,以建设“鲁东南第一园区”为发展目标,立足日照依托青岛,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园区按照潮白河和龙河自然的地域分成四个功能不同区域:北区以行政办公和商业为主,该区承载了园区的城市化功能;东区以外资外贸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省级台湾工业园就设立在该区,世界500强企业台湾亿丰集团投资4100万美元的木制窗帘项目就在该区;南区以机械加工和电子技术产业为主,目前飞碟汽车和遨游集团以及绿色庄园等企业落户在该区;西区规划为汽车产业区,主要依靠五征集团和飞碟客车集团为龙头,配套发展汽车产业。园区立足于产业建区、产业兴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强区的良好氛围,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以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出口贸易加工、基础材料和高新技术等为主的五大优势产业,并形成了以项目带项目、以项目促项目的循环经济发展圈,不断快速拓展和延伸园区的产业优势。

4、项目建设速度快,投资强度大,运转效果良好。山东五莲工业园区经过近三年来的努力,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园区发展能力,一大批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也纷纷落户工业园。中国五征集团、浙江飞碟客车有限公司、山东遨游集团投资过亿元项目已投产。世界500强企业台湾亿丰集团投资4100万美元的木制窗帘项目、香港王氏塑料科技项目、南山集团绿色庄园葡萄酒项目、辽宁中顺汽车项目、日照兴业集团等过亿元大项目也正在建设中。这些项目的投产和建设 促进了园区的发展,优化了生产技术、人力资源、产品市场、原材料等要素资源共享与优势发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目前、园区内投产企业60家,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16家投资额达到20亿元,其中外资企业5家,台资企业1家。随着园区新一轮投资热潮的到来,今年又引进了投额达4亿元的5个外资项目。大企业大项目入园势头强劲,投产的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

5、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和谐发展道路,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园区成为我县对外招商引资的窗口。园区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塑造区内形象、提高服务水平的突破口,在努力改善园区内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建设,相继出台了稳定投资鼓励发展的配套政策,严格按照承诺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正确处理各项发展的关系协调。尤其,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园区加大了软环境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创新求实之路,把园区建设与建设和谐社会相统一:在园区规划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效益与可持发展的统一,正确处理园区快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矛盾,从规划到项目落地都要充分考虑园区发展与当地农民的利益相结合,确保园区壮大、企业发展、镇村集体财力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优惠扶持弱势群体确保生活质量同步提高。坚持园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和妥善安臵失地农民相结合,坚持把失地农民的安臵摆在重要位臵,建立起农民长期受益的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失地农 民的素质,提高其就业和创业的本领。规划相应区域支持农民发展三产服务业和家庭配套加工业,就地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田向车间转变、农民向工人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

6、招商引资成就显著,实现了园区发展的第一步飞越。园区把招商引资定位在大项目、高科技项目,为园区的良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招商确定了“立足日照、依托青岛、主攻广东东莞”的三个层次同步招商、相互推进的新思路。主动把握日照市区北移带来的招商机遇,以发展市北加工基地为目标,按照对接市区经济的长远发展规划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抓住青岛经济中心西移机遇,主动接纳青岛企业来园区投资,重点瞄准出口加工类的外向型企业项目,引导投资项目在园区形成与青岛经济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利用园区与广东东莞相互交流范围面广的优势,借助已落户园区的现有企业在广东东莞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在东莞发展受资源限制的相关产业向五莲工业园区转移,实现产业招商新突破,以此带动园区实现跨跃发展。招引外资项目以台资为主、以韩资为突破、以日资为辅。台资项目以“大”为招引出发点,主要引进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来园区投资项目,以此带动园区产业的发展。韩资项目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主,充分发挥园区区位和资源优势,力争依靠韩资形成科技含量高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引进日资以高科技项目为重点,从园区长远发展利益出发,引日资项目不求数量但求项目的科技含量。目前,园区内的60个企业85%是招商引资引入的,占总投资的 92%。其中,台湾亿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中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集团、香港王世管业有限公司、浙江飞碟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日照兴业集团等都在园区投资超过亿元。

二、园区的发展优势

山东五莲工业园区虽然成立时间短、基础薄弱,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三年来的发展,园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已经成为集工业、贸易、科研、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工业园区,是发展汽车产业、出口加工贸易、高新技术和临海工业的黄金地带。如今的山东五莲工业园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已成为日照与青岛两大经济区域有机对接的经济发展平台和“桥头堡”,成为新的临港产业高地、山东半岛新兴的现代化海滨工业园区。

1、区位优势。园区东临青岛,南依日照,地处青岛、日照、潍坊三市交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青岛港85公里,距日照港25公里,距“同三”高速公路14公里,334省道和潮石公路纵横贯穿,紧贴规划建设的日潍高速公路。

2、资源优势。园区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17%;上游建有大中型水库三座,四大河流汇集于此,水质天然、无污染;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民风朴实,劳动力富余;人均占有土地超过3亩,园区土地为国家第15类,属于最低一级。

3、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完善,先后投资2.8亿元,建成“十纵七横一外环”达50公 里的道路交通体系,实现水、电、路、讯、热等“七通一平”。具备了现代化园区建设的基本框架。园区道路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园区新建现代化学校和医院,商业区和居民小区配套齐全,具备了城市化经营的条件。

4、发展环境优越。五莲县被省政府列入半岛城市群战略发展区域,日照市提出了建设以潮河为中心的日照市北制造业加工基地的发展规划。山东五莲工业园区作为五莲“融入半岛,接轨青岛,对接市区”的经济发展平台,实现了日照与青岛两大经济区域的有机对接,已经成为五莲县乃至日照市承接半岛工业转移及产业辐射的黄金地带。县委县政府全力发展“东园西城”一轴两极的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已成为五莲与市区对接的前沿阵地。

5、产业聚集优势。园区自成立以来,以融入半岛、接轨青岛、对接市区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山东半岛新兴的现代化海滨加工业基地为发展目标,本着“环保第一、规划先行、集约用地、和谐建园”的宗旨,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质的服务和一流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大项目入园区,工业经济规模快速膨胀发展。到目前,入园企业初步建成了汽车制造、出口加工、高新技术、塑胶化工等四大加工基地。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已形成了汽车产业、机械制造、出口贸易加工、塑胶化工、基础材料等产业链集群。五征工业园、遨游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等一批企业园也已相继建成投产,并带动了30多家配套企业入园发展。

6、政策优惠、服务到位。按照“高起点规划、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现代化半岛城市群为宗旨,积极打造连接市区、承接青岛辐射的桥头堡,县里出台了配套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园区管委会确立了园区服务“十项承诺”,代办理审批手续,限时办结承诺制、“零收费”、“零距离”和 “零干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园区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制约发展的因素 综观工业园区建设,虽然成果丰硕,且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和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影响了建设速度。通过基层反映和实地调研,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不完善、不规范、入园门槛低的问题。山东五莲工业园区只搞了总体规划,没有拿出区域功能详细评估规划,虽然划分了功能区,但园区功能不健全,在实际操作中,无严格的规划依据,只好即期开发,给远期建设埋下了后患。由此导致产业布局无标准可依,使园区缺少了运行良好品位较高的大项目,入园部分企业产业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这与园区设立初期的构想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的整体运行质量。

2、管理体制不规范、导致园区管委会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园区内的企业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独立法人企业,这一类企业基本都是按照属地管理,由园区管委会监督服务与协调管理,政府在政策上以及招商宣传上可以直接给予支持便可;另一种 是县内企业在工业园区投资的项目,这类企业往往不办理法人注册,管理上由投资企业或者投资人委派管理人员按照内部不独立核算模式,造成管委会无法直接对属地企业项目进行管理监督服务,也影响了园区对上的工作开展;还有一类是各部门各单位招商引资项目,这一类项目往往由于部门单位间沟通不及时,导致许多项目出现了管理不理顺的现象。

3、投资软环境不尽人意,有关职能部门思想不够解放,执行上级政策缺乏灵活性,服务观念淡薄。有些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没从全县大局利益出发,执行政策过死过严,缺乏灵活性;个别职能部门重招引轻管理,重收费轻服务,收费内容不透明,加重了企业和投资者的负担,影响了全县投资环境的外界形象。

4、服务部门建设速度跟不上。园区发展日新月异,金融、电力、交通、税务和保险等服务部门的建设速度跟不上园区发展速度。目前,山东五莲工业园区内仅有潮河镇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企业融资、货款往来等受到制约;由于缺乏五莲到潮河、日照到潮河的公交线路,工作人员到五莲坐小客车需2个多小时,影响了工作效率。

5、配套设施不完善,新建园区基础设施欠帐不能短期内补齐。山东五莲工业园区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已拉起园区框架,但是供水、热电、污水处理、环评等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影响了招商项目落地。

6、开发建设与用地紧缺的矛盾突出。由于国家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将是一项长期的、基本的政策。园区“十一五”期间用地将急剧增加,用地报批极其 困难。我们的工业园区是一个新的开发地带,没有存量土地,下一阶段工业用地紧缺的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工业用地不能满足的问题,将影响下一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7、园区基础建设资金不足造成下一步快速发展瓶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园区开发建设资金筹集渠道仍十分单一,园区建设初期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投入的资金在1亿元以上,资金缺口巨大。因此,资金的缺乏将成为影响园区建设的关键因素。

8、园区规模偏小、远离市区、城市化程度不高等不利因素制约了发展速度。园区开发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入驻园区的企业个数、企业规模、产值利税都是“只见星星,不见月亮”。与周边兄弟工业园区相比,我们的开发园区建设起点过低,规模过小,对招商引资带来了很大的不利。远离市区有了发展空间,但也导致园区失去了与城区的资源共享的条件,城镇建设和服务产业严重滞后园区发展需要,新建园区本身城市化需要一个漫长的成熟过程,这就造成了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过大的负担。

四、加快园区发展的建议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工业园区一是可以有力地推动园区企业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市场网络、公共信息等资源共享,形成生产环节的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臵;二是可以有力地加大招商引资的承载空间,促进招大商、引大资、多引资的对外开发格局;三是可以 为投资者提供良好、便捷的服务,节约投资成本,推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势在必行,大有可为。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定位和规划工业园区应注意的问题。山东五莲工业园区立足发展日照市近郊、承接青岛产业转移、用一轴两极将五莲拉进现代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会逐步弱化,发展后劲会明显不足,而且经济总量偏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弱、园区新经济增长点不多、基础设施滞后、城市资源共享能力差等矛盾会不断暴露出来。因此,园区建设必须探索新思路,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精心打造。园区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高度聚集与重组,形成区域效应。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坚持当前需要和长远目标相结合,区分层次,合理布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一是定位要准。要放在全省、全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当中,既立足本地优势,又要在工业化、专业化、特色化上做文章,建设一个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有发展后劲和潜力的工业园区。二是要在全省争先发展园区做为总体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效率运作,高规格打造。三是按照找准比较优势,规划产业方向,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提高重点的要求,做出详规。通盘考虑,突出特色,提升效益。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引进,确保引进一批、发展一批、成功一批,确保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留下充足的 空间。

2、把好“四关”,提高门槛,提升园区集约化发展水平。园区是工业的载体、企业的摇篮。入园企业的质量决定着园区开发的质量。因此,要遵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方针,从长远利益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想,提高入园标准,把好“四关”。一是产业方向关。要立足实际,优化产业布局,突出特色,入园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合传统工业改造,要通过承接市内企业的产业转移,以技术密集型和外向型产业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以技术进步转变园区经济增长方式,走环保型、效益型路子;二是效益规模关。注重效益,集约发展。园区建设与发展要坚持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先进制造业优先、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优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园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投资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划地开发,以下则按整体规划入园;三是企业合法手续关。企业必须办理相关手续,签定环保、税收、劳力安臵等入园合同;四是建设进度关。一经签约三月内必须开工,一年内必须到位70%投资额。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先安排能将“三废”利用的项目和企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以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臵和利用,促进园区从粗放型扩张向打造精品园区转变,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地投入,完善园区的载体功能。园区到现在还没有自来水公司和热电公司,这严重制约了园区的发展。建议县里协调园区到市区的公交车开通问题,没有公交就显示不出来园区的区位优势。建议县里反应一下334省道从于里镇向西延伸,这样未来结合青岛海底隧道建设,会给园区带来再一次的发展机会,因为目前334公路基本是县境内道路,这就限制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4、强化招商引资,确保招商项目质量、提升园区档次。招商引资是工业园区发展的生命线。要始终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不动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借竿撑船,踏板起跳”策略,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要坚持政府、企业、个人一起上,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招商。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从严把好入园项目的条件,积极鼓励引导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企业、外资企业、外向型企业和无污染项目进园,严禁资源浪费严重、高污染、技术工艺落后的项目进入园区,以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重点招引占地规模30亩左右,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年上缴税收达300万元以上或安臵就业200人左右的工业项目,对国内外综合实力500强企业、国家驰名商标企业及一次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生产项目,在地价、财税、规费、服务、奖励等方面采取个案措施予以特殊扶持。

5、着力营造软环境,搞好服务。牢固树立环境兴园、环境兴区的思想,把软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臵,以此推动招商引资和园区发展。加强行政服务代理中心和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建设,严格执行“税费明白卡”制度、重点企业保护制度、行政收费、处罚通报制度 等,改善投资环境,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加强园区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落户、建设、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以优质服务感人,以高效服务服人,以诚信服务留人。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园区知名度。山东五莲工业园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环境、产业特色、政策服务等发展优势,但是因为该园区设立时间较短,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其知名度不高,影响了园区招商引资的工作。同时,由于周围县市园区都设立在城区内,他们在城市资源共享方面比我们有优势,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对来我们园区的项目围追堵截,为克服这种被动局面,下一步要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由政府牵头园区操作,结合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推介园区的自身优势,快速营造招商引资新高潮。

第四篇:全市园区发展情况报告

全市园区发展情况报告

这次全市园区攻坚大会战动员会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新常德新创业”总体要求,围绕“一三五”战略目标,进一步厘清思路、提振信心,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举措,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保障,加速营造“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浓厚氛围,加快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竞争态势,全面夺取园区攻坚大会战的丰硕成果。

一、总结成绩,提振信心

过去一年,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更严峻、困难更突出、压力更集中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市场疲软乏力、动力明显不足、增速持续下滑等外围因素,全市上下毫不气馁、不怕艰难,敢于担当、砥砺奋进,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真抓实干强帮扶,尽心竭力抓调度,千方百计稳增长,确保了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大面向好。主要体现在“四新”:

1、工业经济有新增长。2016年,我们紧扣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投资拉动、突出转型升级、突出结构优化,促进了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总量上台阶。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2598亿元,完成增加值962.2亿元,增速6.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54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技改投入达443亿元,增长2.7%。质量创新高。规

模工业企业实缴税金50.4亿元,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9.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59.5%,连续16年居全省第一。结构趋合理。食品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呈现强劲的超越态势,去年产值达643.3亿元,首次超过烟草产业,工业产业结构正由“一烟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

2、园区建设有新气象。牢固树立“园区就是生命、项目就是灵魂”的发展理念,坚定走市场化、实体化、集约化、特色化的建园之路,推动园区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产业项目大举推进。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0个,建成投产16个。烟厂易地技改、中锂新材电池隔膜二期、德施普惠医药、中航星产业园、中联起重机械、远大住工、胜沅精细化工、美华尼龙四期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基础建设大步跨越。累计投入75.3亿元,建设园区主干道、路网、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68个,建成标准厂房126万平方米。桃源陬市千吨级码头、临澧污水提升泵站、安乡长岭洲千吨级深水码头、津市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品牌创建大有成效。桃源、鼎城、津市等地工业园区跻身省级园区前20强;常德国家级高新区创建进入***候批程序;津澧融城申报国家级经开区稳步推进。综合实力大幅攀升。去年,我市园区综合实力由全省第8位跃升至第4位,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06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9.5%,园区影响力、知名度、含金量显著提升。

3、企业发展有新亮点。我们紧扣“稳增长、促发展”主线,精准发力、主动作为,企业发展呈现出新的亮色。企业成长壮大加快。全市新增规模企业

111家,新增亿元企业10家。“1115”工程企业完成产值961亿元;其中金健米业、力元新材、欣瑞生物、金天钛业等逆势上扬,保持了10%以上增长;大汉集团、金帛化纤分别对接中国中车、恒天集团等战略投资者,迈上了靠大靠强的“快车道”;飞沃新能源、精为天粮油、金德镭射等7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全市企业创获中国驰名商标达38件。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去年,我市建成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1个、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16家;磊鑫科技、汇美食品、太子化工等成功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人牧业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常德烟厂、常德烟机、昊天汽车等广泛应用智能制造新技术达领先水平;建成武陵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入驻和即将入驻电商互联网企业110多家;全市小微电商突破2000家,年交易额超10亿元。企业帮扶解困加力。出台了《常德市帮扶工业企业十条》及其实施细则,被省政府向全省推介;推进了企业减负降费,为企业减负1.5亿元以上;开展了“1115”工程特派员驻厂、“千名领导干部服务千家企业”等活动,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3500多个;大力推介使用本地名优产品,本地销售额增长15%;帮助企业提供过桥贷款5.8亿元、融资担保贷款65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血液、增添了新动力。

4、体制创新有新作为。园区“一权两制一司”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到位。行政审批全面下放;财政体制不断深化,管理体制不断理顺,公司化运作不断规范,灵活的园区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园区发展活力。常德经开区已全面建立“一权两制一司”新体制新机制;汉寿高新区、桃源工业集中区、津市高新区、安乡工业集中区、西洞庭生物科技园等行政审批全面下放,鼎城高新区、津市高新区、临澧经开区、石门经开区、澧县经开区等已建立相对独立的财政体制;各园区都已建立独立的园区开发经营公司;全市园区经济环境不断优化,一站式审批、代办制、限期办结制得到有效推行。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企业家和企业员工艰苦创业、负重奋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经济总量有待进一步做大、项目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园区规划引领、项目建设、管理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2017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当前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一三五”战略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基础建设为重要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突破,大力开展园区攻坚大会战,推动我市工业经济不断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跨越。

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7%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50亿元以上,其中技改投入500亿元以上,新开工建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0个以上,新增亿元企业10家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力争达到150家。园区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增加值增长8%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70家以上,力争达到100家;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0亿元以上,建设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力争新增1个百亿园区。

要实现上述目标,全市上下一定要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方向,提升发展质效,注重做到“五个结合”:

1、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没有总量何谈质量,没有增量无以优化存量。要始终把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摆在首要位置。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既要一轮明月,也要满天繁星。要把园区作为总量扩张的核心战场。做好做活园区规划扩容、项目引进、企业入规及中小微企业孵化、园区战略性项目支撑等多篇文章,着力提升工业经济集聚度。要把“1115”工程企业作为骨干支撑。加强企业产能扩充、加强产品市场拓展、加强新上项目投入。要把中小微企业作为后备力量。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全民创业引领工程、“个转企”和中小企业入规工程。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提高产出效率的重要抓手。园区扩张不能盲目铺摊子、盲目圈地占地,要把提高投资强度,提高单位产出比重作为重要指标。企业扩张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搞市域内恶性竞争,注重实施技术改

造,强化高新技术引进,加大企业上市力度,激励企业品牌创建。

2、坚持引大引强与挖掘传统相结合。我们既要两眼向外向上,引进新兴产业支撑,促进锦上添新花;又要两眼向内向下,挖掘传统企业潜能,培育老树发新芽。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国企,特别是民营经济500强,促进溢多利生物医药、迪文科技、金天钛业、中锂新材、力元新材等企业的新项目落地落实、投产达产,谱写引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崭新篇章。要充分挖掘传统企业潜力潜能。支持帮扶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发挥武陵酒业、常德纺机、金健米业等传统企业潜力作用,大力推动湘澧盐矿、洞庭制药、中联重科等源地本土企业加快发展,真正重现“烟都、酒乡、纺城、粮仓”的昔日荣光,再铸本土“德字号”企业品牌的往日辉煌。

3、坚持突出优势产业与延伸产业链条相结合。本地优势产业是我市工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充分培育、充分利用、充分开发,形成以本土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链、产业带、产业群。加强优势产业配套。要主动深度对接《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着力加强生命科学、节能环保、工程机械、新型轻合金、化工新材料、先进陶瓷、电动汽车、农业机械等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从今年起,每年重点推进3-5个优势产业链,实行一链一策、分业推进,形成产业链规模;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坚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活服务业。要支持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军工用品研发生产,推动企业“军转民”、“民参军”,不断提升军民融合水平。加强生产服务业拓展。要瞄准产业聚集高地,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服务业,不断完善产业链功能。

4、坚持园区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容易导致“空心化”;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容易造成“孤岛化”。要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统筹园区、城区、景区“三区一体”综合开发建设,实现功能互补、相得益彰、共享共建。统筹城市功能配套园区服务。推进空间上的互动,大力完善教育、医疗、商务、会展等城市服务配套,实现宜业与宜居的统一。统筹城市设施提升园区竞争力。加强互联互通,完善园区路网体系、顺畅物流通道、保障能源供给、优化信息网络,提升园区对外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对内集聚人气的影响力。统筹城市管理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将园区社会管理事务交给城市社区,减轻园区发展包袱,集中园区工业发展精力。

5、坚持财政奖补与降低成本相结合。既要做好财政奖励的“加法”,加强激励推动,又要做好降费减负的“减法”,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财政资金激励带动。要落实好《帮扶工业企业十条》奖励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引领、撬动作用,切实起到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摒弃大包大揽、变相兜底现象,把财政资金切实落到正点、用到实处。加强企业成本降费减负。要研究出台企业降费减负政策,全面清理涉企项目收费,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成本、水电气要素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真正大胆让利于企、施惠于企。

三、突出重点,强化举措

开展园区攻坚大会战,是实现我市“一三五”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一定要满怀迎难克难的工作信心、鼓足决战决胜的工作勇气、发扬苦战鏖战的工作精神,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工作任务。今年,我市园区攻坚的主要任务是:打好七大战役,建设实力园区;强化机制保障,建设活力园区;提升优质服务,建设魅力园区。

1、打好常德经开区创建千亿园区战役。打造常德经开区“千亿园区”是我市今年园区攻坚大会战的主战场。一是强力实施“三百”计划。推进百亿产业集群发展计划、现有百家规模企业壮大计划、累计百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计划。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专业特色“园中园”,年内创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汽车配件产业园、军民融合示范产业园三大专业特色产业园区。二是强力引进重大项目。切实用好“国字号”经开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大战略投资者招商引进力度,力争年内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以上,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以上;推进道氏新能源、润田农机、中天精密等

10个亿元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德施普惠生物医药、特殊医学食品、飞桥汽车板簧等项目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确保电镀产业园二期、昊天汽车二期、海利化工扩建、锘达科技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三是强力建设基础设施。加快汉德大道、德山千吨级码头等39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投入

20亿元以上;加快德山新城、沅江风光带、常德妇产医院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园区人居环境,提升产城融合水平。以经开区为龙头,同步推动其他园区建设。

2、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役。项目是园区发展的载体和支撑。一是用更大的力度引进项目。要聚焦重大战略投资者,开展“千商入园”招商行动;深入推进“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着力吸引常德在外企业家、成功人士、行业精英返乡创业发展。年内力争从150万常德籍在外人士中,吸引100名创业精英,新创100家企业;确保年内全市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项目总投资额400亿元以上。二是用更快的速度建设项目。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提速行动,对亿元以上项目实行列表上墙、看板管理、挂牌督办、跟踪调度,确保90%以上的续建、在建项目年内投产,确保1/3以上新引进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三特机械二期、热风机生产线等项目上半年要建成投产;中联起重机械、辣妹子食品二期、金牛铝材等项目年内要实现投产;石门海螺节能板材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三是用更好的保障服务项目。积极实施主要领导引领工业经济发展“三个一”工程。市、县两级四大家领导每人负责包装和招引1个10亿元以上项目;负责联系和服务1家辖区内的重点骨干企业;负责帮扶1家辖区内的特困企业。市、县两级园区攻坚大会战指挥部要制定领导结对联系表,将项目服务管理细化到重点项目、具体企业、时间节点、形象进度,并定期考核、定期公示。

3、打好承载功能提质战役。要按照城市建设“真善美”的要求,以园区生产、生活设施配套为重点,不断提升园区整体建设质量和水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提质。今年,全市园区基础设施投入确保80亿元以上。武陵工业园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园三期,鼎城高新区的沅澧快速干线、高新大道,汉寿高新区的龙腾路、龙兴路,桃源工业集中区的迪文科技园、科技孵化器综合大楼,临澧经开区的沅澧快速干线,石门经开区的市民之家,澧县经开区的污水处理厂,安乡工业集中区的长岭洲千吨级深水码头,津市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园,西洞庭生物科技园的高新技术孵化器、科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要全面完成。二是标准厂房建设提质。确保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使用率达到65%以上。重点推进常德经开区电镀产业园二期、鼎城广德医药产业园二期和灌溪创新创业园三期、临澧安福孵化园和石膏产业园、汉寿创新创业园二期、石门宝峰投三期、津市生物医药园和创新创业园实训基地、西洞庭科开一期等标准厂房建设。三是园区配套建设提质。年内,重点建好武陵双子星孵化中心、桃源漳江园电力扩容工程、石门湘北职专等重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逐步改善园区生产生活条件。

4、打好产业集群培育战役。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湖南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坚持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扎稳筑牢常德工业的“四梁八柱”。一是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烟草、生物科技与健康食品、现代装备制造3个千亿产业和10个以上百亿产业,争取在食品企业中培育成长一批100亿、50亿、10亿的骨干龙头企业;积极推动医药、林纸等产业冲刺百亿产业;重点推动“1115”工程企业加快发展,确保今年企业产值突破

1000亿元;在全市选择100家生产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队伍素质较强的企业,组建全市“百强重点骨干企业”阵容,加速培育夯实常德工业经济主体基础。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烟草、食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确保全年技改投入达到500亿元以上;积极发展我市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命科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以上。三是推动产业配套。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开展配套生产,挖掘开发、包装发布配套项目,提高配套比率,做多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中小微企业千亿工程,培育发展一批年销售收入过千万、过亿元的工业企业。

5、打好企业转型升级战役。把转型升级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突破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攻取向。一是加速科技创新。每个园区着力建好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做好鼎城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西洞庭生命科学医药孵化器申报工作,力争年内全市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以上、省级众创空间1家以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厅市合作、校企合作机制,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二是加速“两化融合”。实施“制造+互联网+服务”专项行动,突出抓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促进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从今年起,要积极实施“两化融合”试点示范行动,每年新增“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60家以上。三是加速智能制造。积极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加大机械、食品、医药等行业的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建设力度。四是加速重整联合。充分利用市内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工艺、品牌、资本,采取嫁接、并购等模式,实现兼并重组、靠大靠强,打造一批上市公司,力争年内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探索设立产业基金,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新路,力争年内新增亿元企业10家以上。

6、打好体制机制改革战役。把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激发园区活力、提升园区竞争力的助推器。一是助推园区“两个转型”改革。在继续巩固、深化园区“一权两制一司”改革基础上,按照“权责统一、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实体化、公司化、市场化的模式,加速实现园区管理由行政化向企业化转型,园区开发建设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二是助推园区发展模式创新。坚持走“产业基金+特色园区”新路,把常德经开区、鼎城高新区、津市“两湖”生物医药园、西洞庭生物科技园等建成改革试验区、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区。力争每个园区形成1个以上有特色的主导产业,一个主导产业设立1个以上产业发展基金,实现由扶持企业向扶持产业转变。三是助推园区升格提级。加快国家级高新区创建落地,积极引导桃源工业集中区等创建省级高新区,大力推动西洞庭生物科技园、武陵互联网产业园等打造特色产业园,形成以3个国字号园区为引领、多个省字号园区为驱动的“3+X”格局。

7、打好园区平台建设战役。把服务平台作为园区发展的重要载体。重点抓好五大平台建设:一是投融资平台。各园区在做大做强现有融资平台的基础上,要加强政银企对接,加大担保融资、信贷融资、债券融资、证券融资力度,引导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工业发展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科技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二是研发创新平台。争取每个区县(市)建成产品检测中心;支持企业争创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院士工作站,建立专家数据库,外聘知名专家帮助企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三是技术交易平台。争取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科技网等在园区设立专业技术交易平台和服务机构,年内建成1个以上区域性技术交易中心和交易市场。四是电商物流平台。加强与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力争每个园区建立1个以上区域物流公共电子信息平台。五是营销展示平台。积极创新市场营销手段,搭建园区集中宣传展示平台,力争年内每个园区建立300平方米以上的园区展览展示厅。

8、切实强化服务保障。要落实保障机制,增强园区活力。一是落实领导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园区攻坚大会战指挥部,出台了《常德市2017年园区攻坚大会战工作方案》,各区县(市)要按照方案要求,集中领导力量,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本地方案,压实层级责任。二是落实督导调度机制。市园区攻坚大会战指挥部要对各地园区攻坚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发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要定期督导、定期协调、定期解难。从今年3月份起,由市园区大会战指挥部牵头,每月将选定一个园区召开现场调度会,对攻坚工作进行及时调度、重点督办、定期评估。三是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全面实行园区分类考核制度,从速度效益、产城融合、发展后劲、平台建设、基础工作等方面进行分类计分和综合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失职未完成指标任务的,将予以严肃追责。要提升优质服务,增强园区魅力。一是加强要

素整合。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根本,着力抓好工业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要完善土地供应、财政税收、信贷融资、物流运输等要素服务,深入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创优服务环境。继续完善入园项目并联审批模式,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效率;规范涉企检查审批制度,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发挥企业组织协会效能。充分发挥工商联、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等组织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规范作用,帮助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强化行业自律、提升管理水平。

同志们,常德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突破、弯道超越、蓄势崛起的关键时期,战斗的指令已经下达,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坚决打赢园区攻坚大会战,为推进新常德新创业、实现“一三五”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职教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案例

10年九月份,学校充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也迎来了自己的班级。班级人数很少,只有18人,本来我以为可以很轻松的完成班主任的任务,结果却状况百出。而这些状况中又尤以郑明(化名)同学为主。郑明同学刚来学校就让我头疼不已。开学报到的一天,班里同学大都陆陆续续的赶到学校办完手续,这个郑明却姗姗迟迟,最后我按花名册上的联系方式打电话给他。电话那头的声音很不耐烦:“快到了!学校通知单上不是写着今天到就可以嘛!”我听了有些恼火,就算你没迟到,我做为班主任打个电话关心一下也是好事啊,你这叫什么态度。不过我没有表现出来,而且听语气他应该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郑明一个人到校之后我没有问他问题,因为之前有经验的老师提醒我,在不知道学生家境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不要贸然问太多问题。而是亲自领他去交费、领物品、去宿舍报到,我都尽量帮他拿行李、办手续,期间仔细观察他的反应和与人打交道的表现。等一切手续都办完了,郑明面不改色但仍然很小声的说了句:“谢谢。”就这一句话我确定这个孩子还是很懂事的。

开学第一周是军训,同学们表现很好,郑明同学表现也不错。但是一周不到,他找到我,说要回家。他没生病也没受伤,我于是问他为什么。他吱吱唔唔说不清楚,我说你说不清楚可以让家长给我打个电话,学校规定军训期间有家长接才允许回家。他先是说没有电话,后来又说家长没有时间,最后自己也觉着这些理由说不过去,就说了一个电话号码。我按号码拨过去,却发现是个空号。我强忍住怒火,不急不躁的问他为什么不告诉我真实的号码,他红着脸小声地说:“我爸妈都没了„„”这时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急着发脾气。我说:“对不起,我不了解情况。”停顿了几秒钟,我又问他:“你因为什么要回家啊?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反应,我又不是你阶级敌人。”他脸色缓和了些,语气也不再那么生硬了,说:“学校管的太严,我不想上了。” “哦。那不上学了你打算做什么啊?”

过了几秒钟,他说:“去工作,挣钱。”

“你现在跟谁过啊?”

“爷爷奶奶”

“是他们让你来上学的么?”

“是。”

“那你琢磨着他们为什么让你来上学啊?”

“想着以后找个好工作。”

“你看,你这不都明白嘛!我就说这么一大小伙子怎么也得明白点事儿了。我给你开张假条回家很容易,但是你的学费肯定退不回去了,就算退也只能退一部分。长辈们挣点钱不容易,咱不能让这钱打了水漂啊,是吧?再说你现在去找工作跟将来在学校学点东西毕业找工作肯定不一样。一个是工作的内容肯定不一样,再一个工作的报酬肯定也不一样。对吧?换个角度说,你现在已经算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将来挣钱养家还不都是你的事啊!现在学校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过日子啊。更何况只要你好好学习,不违反纪律,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就跟你没关系,毕竟那些规定都是用来约束自制力差的同学的。你说

呢?”

郑明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点点头,而且头越来越低,脚尖在地上不住的摩擦着。

我见机趁热打铁:“先坚持坚持,要是感觉太累或者心里烦就跟我说,我给你开条见习一天,休息休息,咱暂时就别非得回家了,好吧?”他点点头,轻声说:“老师那我回去了。”我说:“好。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说。去吧!”看着郑明归队的身影,我很高兴,多好一孩子啊!我心里暗下决心,以后要多关心关心这个孩子。

转眼新生入学已经一个月了,学生们渐渐适应新了学校的新生活。我发现郑明同学学习状态级差,平时上课经常睡觉,就算不睡觉也是明显没有听进课去,找他谈了几次效果总是不佳。虽然看的出来他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但却没有将这种情感化为学习的动力。于是我准备了一番,请教了一下资格比较老的老师,跟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我在一次主题为“谈感恩”的晚自习下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

“最近怎么样啊?我看你学习状态不是很好啊!是不是看上学校哪个漂亮女学生了?”郑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没有„„”,脸上没有了刚进办公室时的拘束。“不用担心,我不是共产党,没那么高的水平天天给大家做政治教育。咱们现在学的这些课都能听明白吗?”“还行。”“还行?我看不像啊。要不给你出个题考考看?”郑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不用了。”“是感觉对咱们专业不感兴趣还是根本听不懂?”

“听不懂。”过了几秒钟,又说:“初中、高中就没学好,现在更听不

懂了。”(我这个班是学生高中毕业后为了就业来学校读中专的一个学校办的高中起点的班级)

“哦~就这个啊!我告你问题在哪儿,问题在你太低估自己的学习能力了!”看他有点疑惑,我继续说到:“你还没学会呢,就先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肯定不行,我肯定不行。那你能行才怪。你相信我吗?你觉着我可能害你骗你吗?”

他有点不好意思,说:“不会„„”

“那就结了!现在我告诉你,只要你把心态摆正,别担心学不会,静下心来去看看书。有不会的尽管问老师!咱这儿的老师跟初中高中的老师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最不怕学生问问题,而且也没指望你们能问出老师都不会的问题来。说句不好听的,别伤自尊心啊,来咱们学校上学的学生没有几个是勤学好问的,百分之八十都是来混天的,就这我这个比例还可能说低了。只要你肯学,老师就喜欢。你就是问1+1等于几老师都不烦。这个道理明白吧?从另一个方面说,其实咱们学的东西根本不难,都是些基础应用的东西,甚至老多只要记住将来会用就成,有的知识根本就不用去太多的研究。将来毕业工作了会用就行了。更何况咱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几个能在学校哪怕学到一点东西的?你只要学一点东西就比 他们强。公司来招工人就要你这样的了!你说是这个理儿吧?”

郑明眼里没有了平时的迷茫,多了些兴奋,说:“老师,我明白了!以后我肯定好好学。”

我也很高兴:“好!你这句话我记住了!回头我要发现你还像现

在这样天天没精打采的看我怎么收拾你!行了,去吧!回去收拾收拾,早点睡吧!”

那次谈话后,郑明的学习状态好多了,在我的课上很少看到他睡觉、开小差了。可是,有一天,在课堂上,郑明和另一个同学吵起来了。听到这件事,我很好奇,因为那个同学在我的印象中是那种与世无争的人,轻易不会和别人发生矛盾。我把俩人叫到办公室。我没有急着批评他们,而是告诉他们自己把事情经过写下来,每人写一遍。然后我对比了一下他们写的内容,基本都对的上。大概是郑明总喜欢和哪个同学斗嘴,久而久之两人互相看不顺眼,矛盾越来越深了。我先让那个同学在办公室外边等会,单独和郑明谈话。

“说说看,这回是怎么回事。班里边那么多人,怎么就单独你俩吵架?”

“看他不顺眼!”

“为什么啊?他就那么丑啊?”

“他上课总爱说那么多话,还总是装的什么都会似的。”

“看谁不顺眼就跟谁闹?真庆幸你是看咱们班同学不顺眼,这你要是看奥巴马不顺眼这事我还真管不了啊!笑什么?觉着我说的忒离谱哈?那咱说个现实点的,以后你工作了,看谁不顺眼就跟谁闹?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这总该明白吧?有句特俗的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出门在外有什么难处还不是要找自己朋友?咱们得学会为自己多找出路,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就需要哪个朋友的帮忙。别把自己的后路都堵上。咱现在这个年龄还没有到什么都可以不顾的地步,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周边的人,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嗯?”郑明依旧是点了点头。能看的出来,他不是敷衍我。这些日子接触下来,我发现这个孩子是敢于担当的人,做错事情从不为自己开脱。如果他认为是对的,会坚持到底,如果他意识到自己错了,会大胆承认错误。

现在郑明同学表现非常不错,在学习、生活和纪律上都和以前有较大提高。我还能经常听到任课老师们在评价班级时夸到郑明同学。在与郑明同学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自己也受益匪浅,明白了不少东西,比如:做班主任的工作,尤其是做职业中学班主任的工作,最需要的就是耐心,遇事千万要冷静不要光急着发脾气。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也不可能来学校学习,作为老师,需要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怎么做人。再就是,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好孩子,只不过因为年幼有太多东西还不明白,我们要始终对他们充满信心,只要他没有对其他同学造成太多恶劣的影响,就不要轻言放弃。只要我们肯跟他们讲道理,只要我们能讲到他们心坎里,他们总能明白的。当孩子知道怎么做人的时候就是我们收获教育成果的时候。

下载嵩明县职教园区发展案例(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嵩明县职教园区发展案例(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教园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制度5则范文

    职教园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制度 (试行) 为规范园区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保证信访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根据国务院修订的《信访条例》和中纪委的《纪检监......

    记嵩明广电网络十八年发展历程

    记嵩明广电网络十八年发展历程 嵩明县广播电视局于1993年下设有线电视台,随即与浙江淳安电缆厂合作共同建设我县县城城区的有线电视网络,由此拉开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序幕。......

    职教中心发展建议

    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1、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

    园区发展发言稿5篇

    多措并举强园区 跨越发展攀新高 **市城东镇党委、政府 领导、同志们: **市脱水果蔬产业园经过二十五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脱水果蔬生产加工和销售集散地,它对推进我市......

    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情况2005-12-31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位于大连西部的七贤岭产业化基地、软件园和东部的......

    旬阳县职教中心 德育工作案例

    让理想灿烂绽放 让德育展翅翱翔 旬阳县职教中心德育工作案例 【基本概况】 旬阳县职教中心位于县城党家坝教育文化园区,占地面积223亩,现有教职工168名,在校学生三千余人,年短训......

    职教中心典型案例申报材料

    中职教育德育体系建设实践 ――――**职教中心典型案例申报材料 我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发现学生骂人,就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学生不讲卫生,就开展卫生习惯养成......

    交易中心发展历程(定)

    宜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发展历程 宜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3年12月成立运行以来,在宜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公开、公平、公正、廉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