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时间:2019-05-13 21:4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第一篇: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学校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各类设施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人数4100人,教职员工180人。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发展中创特色,深化改革,与时俱进,走出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一、主动适应市场,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是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提。学校设立招生就业指导处,构建了面向本市3县7区,辐射全国7省8市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传媒和开展市场调查等渠道,分析市场需求,把握人才需求新情况、新趋势,主动面向市场办学。学校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先后与4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培训委员会”,学校定期向委员会汇报办学情况,听取他们对学校的意见,不断整合专业设置,及时调整课程安排。学校成立由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建设方向,论证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审议教学方案,逐步形成机电应用、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三个骨干专业群,使我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现。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十分抢手,供不应求,就业录用率在95%以上。

二、积极融入市场,建设品牌专业,增强职业教育竞争力

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加强专业建设,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促进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

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实施“名师工程”,落实师资培养培训经费,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重点选择和培养专业带头人。近年来,有8名教师参加研究生进修,25名专业教师到外地学习培训,13名教师获得caxa网络大学讲师资格,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称号,3名教师主编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重点强化了专业课教师的技能培训,有13名取得高级工资格,12名取得中级工资格。多年来我校毕业生技能考核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优秀率接近60%。我校还选派专业教师到丹麦、韩国考察职业教育,最近又有6名专业教师参加中-欧工业职业技术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推进我校的专业建设。

其次,更新教学设施,建立实训基地。我校坚持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两手抓,在校外,不仅在美菱、荣事达、海尔等联办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还在广州、深圳、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一些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在校内,我校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新建了制冷制热室、“六合一”家电室、电力拖动室、数控机床实验室和6个多媒体大屏幕投影室及数控仿真实验室,配备了可进行生产加工的caxa制造工程软件,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等。设备的更新和完善,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基本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为重点专业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场所。

第三,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安排上,我们尊重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主动瞄准市场需求,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如机电应用类专业,我校重点开发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加工的数控专业,开设了数控仿真等新课程。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特点和专业建设需要,我校试行了“以技能操作为核心、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摒弃了片面追求知识系统性、淡化操作的教学模式,把多门专业课的内容有机整合和重新组合,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操作性强、带有明确任务的活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六步教学法”,通过明确目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下达任务、实际操作、综合评价六个步骤,突出了技能操作的核心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三用二学一创”教学指导思想,即“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用中求创”。学校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在学习动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方面的积极性,丰富了重点专业建设的内涵。

面向市场,开门办学,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又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目前,我校除本部2140名学生外,还在*****等地办起了分校或教学点,联合办学在校生超过4000人。

三、大胆开拓市场,抓住机遇,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002年我校机电应用专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被列为省重点建设示范专业。面对当前形势,我校将群策群力,与时俱进,在“开拓”上狠下功夫。

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一手抓规范,一手抓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整体优化课程结构,认真处理好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的结构和比例,加大教学科研力度,实现教育装备水平的现代化,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力争3~5年内建成1~2个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机电类专业。

2.发挥培训功能,为就业再就业服务。加强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办学功能,及时收集和整理用工信息,根据需要设置专业,利用学校现有的朝晖培训部、计算机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实训大楼等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把培训、考核、推荐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短期培训。

3.顺应行业发展需求,把握市场脉搏,切入产业发展的亮点,开设新专业,长线专业稳中求活、求新、求变,及时开设社会急需且见效快的热门专业,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学校为适应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开办汽车制造和维修专业。

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我校将继续发扬成绩,振奋精神,进一步面向市场,寻求机遇,扎实工作,发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骨干、示范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学校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各类设施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人数4100人,教职员工180人。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发展中创特色,深化改革,与时俱进,走出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

务的办学路子。

一、主动适应市场,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是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提。学校设立招生就业指导处,构建了面向本市3县7区,辐射全国7省8市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传媒和开展市场调查等渠道,分析市场需求,把握人才需求新情况、新趋势,主动面向市场办学。学校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先后与4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培训委员会”,学校定期向委员会汇报办学情况,听取他们对学校的意见,不断整合专业设置,及时调整课程安排。学校成立由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建设方向,论证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审议教学方案,逐步形成机电应用、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三个骨干专业群,使我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现。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十分抢手,供不应求,就业录用率在95以上。

二、积极融入市场,建设品牌专业,增强职业教育竞争力

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加强专业建设,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促进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

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实施“名师工程”,落实师资培养培训经费,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重点选择和培养专业带头人。近年来,有8名教师参加研究生进修,25名专业教师到外地学习培训,13名教师获得CAXA网络大学讲师资格,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称号,3名教师主编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重点强化了专业课教师的技能培训,有13名取得高级工资格,12名取得中级工资格。多年来我校毕业生技能考核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优秀率接近60。我校还选派专业教师到丹麦、韩国考察职业教育,最近又有6名专业教师参加中-欧工业职业技术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推进我校的专业建设。

其次,更新教学设施,建立实训基地。我校坚持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两手抓,在校外,不仅在美菱、荣事达、海尔等联办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还在广州、深圳、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一些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在校内,我校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新建了制冷制热室、“六合一”家电室、电力拖动室、数控机床实验室和6个多媒体大屏幕投影室及数控仿真实验室,配备了可进行生产加工的CAXA制造工程软件,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等。设备的更新和完善,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基本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为重点专业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场所。

第三,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安排上,我们尊重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主动瞄准市场需求,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如机电应用类专业,我校重点开发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加工的数控专业,开设了数控仿真等新课程。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特点和专业建设需要,我校试行了“以技能操作为核心、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摒弃了片面追求知识系统性、淡化操作的教学模式,把多门专业课的内容有机整合和重新组合,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操作性强、带有明确任务的活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六步教学法”,通过明确目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下达任务、实际操作、综合评价六个步骤,突出了技能操作的核心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三用二学一创”教学指导思想,即“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用中求创”。学校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在学习动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方面的积极性,丰富了重点专业建设的内涵。

面向市场,开门办学,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又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目前,我校除本部2140名学生外,还在*****等地办起了分校或教学点,联合办学在校生超过4000人。

三、大胆开拓市场,抓住机遇,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002年我校机电应用专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被列为省重点建设示范

第三篇:坚持面向市场办学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坚持面向市场办学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院中专部校企合作汇报材料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导下,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是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从而形成能够适应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关注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第一次提出了制定校企合作法规,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注重行业、企业参与指教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2010年12月2号—3号,在上海召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我校作为学院的一个中专层次办学的教学机构,我们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发展、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模式、新途径、新办法,根据学校的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招生专业方面进行了调整,在技能培训方面不断强化,在服务鹤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同类学校的前列,为鹤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急需的技能人才。现就具体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积极引进企业入校参与办学

引入小型的企业,如电火花、线切割等为主的加工企业,开展产学结合,企业搞生产,老师做实践教学、学生做实验、实践,弥补了我校模具、数控专业实验实训条件不足的状况,规模虽小,但毕竟是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考虑如何进一步巩固、扩大。

二、根据企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大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课时比重,突出了技能训练。我们采取了“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年理论教学,第二年实践教学,第三年顶岗实习,用知识来指导实训,在实训中接受和巩固专业知识,收到了良好效果,学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这个结果说明我校的办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保持了一致。

为了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必须接受市场指导和考验,广泛开通人才需求信息渠道,我们坚持做到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一是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二是请企业有关人员参与我们 的办学,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求了解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具体要求。

根据企业的需求,我校不仅做到由市场指导生产,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并与相关企业携手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保证了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取得了企业的充分信任。

三、瞄准企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市场。我们每年开展企业用工调查,了解技术工人队伍现状和需求趋势,反馈企业用人信息,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改进教学工作,根据鹤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做到社会、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怎样的人才。比如:根据鹤壁市五大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师资情况,我们适时增加了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厂热工仪器及自动装置维

护与调试、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方向)等专业。(2008年市热电厂刚投入运转,需要大批的专业技能人才,我们招收了电厂热工仪器及自动装置维护与调试专业44名,但两年后,企业用工满或者就业准入支部不规范,致使进入电厂工作的学生很少。)

2010年我校与天海集团开展了定向培养,已初见成效,正在沿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着、尝试着。

灵活的办学机制不仅使各企业能及时招到急用人才,学校也因为“产销”对路而得到发展。稳定的校企关系带来稳定的就业渠道,几年来,学校就业率年年达到98%以上,毕业生已供不应求。

四、发挥职教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今年9月份,我们和鹤壁市残联举办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残疾人家电维修技术短训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正在和市永春散热器厂合作进行焊接专业技能培训。企业提供培训耗材和行业准入要求,学校进行培训教育,合格学员企业全部接收,同时正着手谋划在相关专业中开展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三种焊接技术为主的技能培训。下一步我校准备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相关企业、所在社区的联系和合作,共同为做好相关技能培训工作,做到培训内容切实有效,培训方式灵活机动,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篇:职教发展快办学保障机制跟不上

职教发展快办学保障机制跟不上

南方日报讯(记者/罗锐 通讯员/罗会江 邱礼荣 张旭雯)昨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记者从中获悉,近年来惠州市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与此同时,依旧存在着办学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等问题。现状职教普教各占半壁江山

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副组长黄赞基介绍,近年来,惠州市政府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对全市职业教育及早谋划,合理布局,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目前惠州形成了职教与普教各占半壁江山,职教与普教各领风骚的局面。目前全市共有职校在校生109164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为52:48。市技师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和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初步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惠州市总投入26.4亿元,建成了具有现代水准的“中职新城”和市技师学院,市体校借助十三届省运会的东风,学校基础设施实现了华丽转身。同时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扶贫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相对接,职业教育近几年都达到了98%以上的就业率。问题部分民办职校恶意抢夺生源

据介绍,惠州在贯彻实施《职教法》及配套法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目前办学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市属公办职业院校教师工资尚未全部纳入财政统发。随着市直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高级教师不断补充和老教职工退休,以及国家和本市逐步提高津、补贴标准,这些因素造成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特别是在惠州普教实现教师“两相当一持平”的情况下,职教和普教不同的工资保障模式在职教师资队伍中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市直职校普遍靠规模养人、以规模筹钱运转,反过来又增加了基础设施、设备维护等费用,影响了各个职校重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部分民办职校恶意抢夺生源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据介绍,目前惠州对民办学校的运作和资金监管还存在疏漏,尤其是难以监管举办者办学行为以外的经营项目,以及虚报学生名册,冒领国家补贴等行为。近年来,还出现了举办者恶意借贷、抽逃资金、携款潜逃的现象。目前惠州还没有制定民办职校和民办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建议设立准入门槛防止过多过滥

第五篇:抓好职教队伍建设促进职教内涵发展

抓好队伍建设,促进职教内涵发展

摘要:在我市三年职教攻坚阶段,抓好职业教育两支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是促进职教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的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职教队伍 建设内涵发展

职业教育两支队伍建设关系到职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两支队伍整体素质,是贯彻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是促进职教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创建名牌学校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两支队伍建设就是要突出:一是创建一支能适应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与变革的,以校长为中心的干部队伍;二是打造一支能适应专业现代化建设、能面向市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以培养一个好校长为核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校长是学校干部队伍的核心、灵魂。一个好校长,就会注重建设好一支“团结协作、勇于拚搏、开拓创新”干部队伍。

提高职校校长的素质,应以引领校长更新观念为先导。

校长应该成为观念变革的旗手。校长的观念直接决定学校改革的成败;校长的观念变革是改变职业教育面貌的根本力量。

1、转化职校校长的职业观,淡化职务观

职务要求是一种特定的要求,校长容易恪守职务权限,遵从上级指令,而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缺乏面向市场的自主应变能力。职校校长的职业要求则是一种立足市场的社会化要求,其客观机制能激发校长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敬业意识。学校的业绩和办学质量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在职业意识的驱动下,校长将更加关注市场,尊重客观规律,不遗余力地改革创新。

2.强化职校校长的能力观,淡化权力观

以权治校突出的是行政意志,讲的是服从。市场经济不看重权力而看重校长的能力,只有具备职业能力的校长,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办好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

3.强化职校校长的职业教育产业观,淡化纯教育事业观。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模式决定了与市场经济的密不可分,而不同的观念决定职业学校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囿于纯事业观的,其教育重管理而轻经营,主观割裂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的联系;而具有产业观的校长,则把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提到重要位置,校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营教育资源。

职业学校的经营能力是校长的本色能力,也是校长能力结构中的重中之重。校长不但善于运作学校的有形资产和物力资源,更应善于运作学校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还应善于组合社会教育资源创造学校的经营效益。

二、以培养“双师型”为切入点,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从战略的高度推进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要根据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实际,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并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切入点。教师的能力提升包括现代职教理论、专业实践技能、现代教育手段等多个方面。

1.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因此,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至关重要。教师的专业技能包含了解现代高新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及高新设备操作、维护等技能。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科技的进步,就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在课堂上的执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使教师及时跟进科技进步的步伐,可以采取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或作技术员,或作学员,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

在教师中推行与所教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此条途径,使专业教师取得中、高级技术等级证书。学校应制订激励性政策,鼓励专业教师申报所教专业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使专业教师尽快成为既是合格的教师,又是称职的科技工作者,成为“双师型”复合式人才。

2.教学能力的提升。技术和制造业的发达,提供了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目前,职业学校中传统的单一的媒体已被打破,现代化教学媒体大大提高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要不断增添大量新技术信息,必得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鉴于职业学校已具有的装备和人才优势,通过努力,每个教师都能无纸化备课,课堂教学多数能以多媒体手段进行逐步成为现实。

3.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推动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润滑剂。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缩短了人际间在地域和时空上的距离,同时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思辨能力。从而,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校内外同事的交往方式和技巧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管理能力的提升。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大多身处多重角色,既是理论课的施教者,又是实验实习课的指导者,有的还是校内外产学结合的开发者,或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因此,要求教师掌握多种管理知识与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三、以培养学科中坚力量为核心,保障队伍持续发展

在当前新老教师交替任务紧迫的形势下,为适应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应坚持政府、社会和学校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面向全体、重点培养、择优资助、动态管理、不断优化的办法,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优秀人才培养格局,创造优秀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1、完善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学校要掌握一批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通过几年的努力,促使他们达到中学高级教师水准,成长为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知识和现代化教育手段,有较

强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中起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在实践上,建立完善教师教学进修制度,以脱产进修、考察等为形式,定期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赴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学校、企业考察学习,在相关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进修,立足在实践中提高。

2.建立和完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

统筹掌握一批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中学高级或中级教师职务的优秀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重点资助培养,通过专项资助,参加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开展省、市级课题研究,参加全省乃至国内较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具有坚实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在教书育人、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在较大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3.建立和完善培养教师的激励机制,畅通教师成长之路。教师的成才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应有如下经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或教育教学专家(教育教学管理专家)。建立和完善培养教师的激励机制,畅通教师成长之路,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涵建设之必须。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职校用人自主权,确保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包括激励机制、政策导向、规范管理等在内的趋动系统和调控手段。

1、围绕办一流职校广招天下人才

在当今世界,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优势,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职业学校要抓住当前人才市场初步形成,流动环境日趋宽松和学校灵活办学的有利条件,采取短期聘用合同制或其他形式,进一步扩大非“调入”的优秀人才队伍规模,如聘用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聘用大学退休专家、教授等。这种借鸡生蛋的做法,不仅可以壮大职业学校一流人才队伍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利用他们的信息、技术、经验来推动自身教学、管理等工作。

2.深化教师任用制度改革,实行专业教师资源配置市场化,促进教育人

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师资格配置市场化的实质是把专业教师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遵循价值规律,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应强化职业学校用人的自我调控机制,在加强教师编制管理、推行编制、人员、工资总额包干的基础上,放权于学校,实行学校自主聘用教师制度。长期以来,教师由国家“统购统销”,缺乏开放的教师人才市场,即使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传统体制下国家指令性计划配置方式所导致的强制性、非流动性和非竞争性的缺点仍然存在。因此,打破职业学校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的壁垒,疏通流动的渠道,建立统一的师资市场,显得非常重要。

应允许学校不受身份限制,面向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教师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对志愿从教的非师范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充实到职业学校任教。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切实加强二支队伍建设,才能不断适应新的职业教育形势,才能使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充实内涵,快步跟上经济发展的勃勃潮流,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下载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明确办学方向 促进师生发展

    明确办学方向 促进师生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大家好! 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濮阳民办学校的发展同样牵动着社会、家长的目光。育英实验学校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

    规范办学行为 促进教学发展

    规范办学行为 促进教学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和莆秀教督【2010】9号《转发关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督导评估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我......

    太白县职教中心促进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方案

    太白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四个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

    “一对一”结对培养 促进职教教师专业发展

    “一对一”结对培养 促进职教教师专业发展 2011-11-4 摘要:本文以衢州市技师学院尝试“一对一”结对培养教师为样本,探讨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与路径;对“一对一”结对培养......

    澄城县职教中心办学承诺

    澄城县职教中心办学承诺 1、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和终身发展”办学理念,为学生架起成长、成才、成功的立交桥。 2、实施“一次招生,两次分流,三种选择”办学模式,为学生创造......

    职教应按“需”办学(5篇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职教应按“需”办学 作者:邓步君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03期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双方参与、平等合作,使职业院校的人才培......

    澄城县职教中心办学中心思想

    澄城县职教中心办学中心思想 校训:修身励学敦行进取 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办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和终身发展” 办学目标:“服务经济、促进就业” 学......

    京山县职教中心办学情况汇报

    京山县职教中心办学情况汇报 一、学校沿革 京山县职教中心是一所县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1995年经原省教委和荆州地区教委批准,由原京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