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

时间:2019-05-12 15: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

第一篇: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

《生活与哲学》教师用书

前言

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是首先要明确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有生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而就会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在“专家点评”栏目中,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供给了学生。这师徒二人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惊异”、“迷惑”,这对不对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谁更高明呢?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惊讶”、“惊异”、“迷惑”等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产生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可见,柏拉图师徒对哲学起源问题的追问停留在了半路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问题追到了根子上。

新教材既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又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导向。这种导向不是生硬地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逐步引导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突出特点

教材的编写是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作指导,全面贯彻课标的各项要求,吸收了近年来学界取得的新成果,纠正了一些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并不科学的说法,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重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的第一个重要特点是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都要体现时代要求,都要贴近时代,都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哲学尤其应该如此。这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的。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应该体现时代的精神,解决时代的课题和任务。离开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哲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这些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心理”、“观点”、“知识”和“理论”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位历史学家说,历史是哲学的姥姥家。的确如此,历史时代是孕育哲学的母体和沃土,离开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就没有哲学。只有脚踏现实的土地,理论才会有生命力;只有跟上时代的节拍,理论才会有说服力。因此,贴近时代,对于《生活与哲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教材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实际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构建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生活与哲学》成为一本有实效性的教材,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追求。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

哲学产生于人们对生活、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追问和反思,因此,如何从具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致力探求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首先是我们的社会实际生活。因此,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如果我们认识和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哲学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就会以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只是某种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无关的书本上的东西,就会导致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敷衍了事。

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即社会生活,对此不能只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的生活,更不能只看作是休闲、娱乐和学生周围的琐事。它当然也包括学生的个人生活,但它是指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丰富内容。当我们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哲学而从无比丰富的生活的海洋中选取素材时,取舍的标准首先不是空间上的远近或时间上的古今,而是是否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某一思想或事件,尽管在时空上离我们很远,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的意义,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能力、素质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系重大,就属于我们应当选取的范围。相反,某些事情尽管发生在今天,出现在我们身边,但不具有典型意义,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影响甚微,就不在我们选取的范围内。

理论之树怎样才能常青?理论必须脚踏现实的土地,立足时代的发展。离开了实际生活,理论就没有根了,就变成灰色的了。只有来自生活的理论,才能解释和说明生活,才能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因此,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始终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 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三)教材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适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结合起来

如何让学生感觉到上好思想政治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上好这一课,就无法很好的立足社会,无法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探索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着力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贴近学生,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识发展规律来编写教材,把对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写进教材。选取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在选择知识、原理和素材时,必须牢牢把握和遵循的原则。

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把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思想教学生,才是对学生有益的,能帮助他们走向光明的前途,拥有美好的未来?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世界和人生,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取得成功。所谓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人生,就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看世界时不出偏差,才会在生活中不碰壁,游刃有余,取得成功。因此,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学生自身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真理从来都是益人的,谬误永远都是害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是真理,人类发展需要科学,社会进步呼唤真理。学好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终身受益。

(四)教材的第四个重要特点是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把知识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同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我们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意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仅仅理解为走出课堂,从事社会活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能片面理解为放弃课堂的传道授业,离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完全由学生自主研讨和辩论。正确理解和运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前提。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思考呢?掌握知识是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和形成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教材决不是不注重知识传授,而是改革创新知识的传授方式。在这一点上与传统有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特别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是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到,教材中所讲的那些原理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这样这些原理才能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血液,流淌在他们的体内。

第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关键,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教材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穿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材的编写首先把眼光放到学生身上,致力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坚持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把教材理解为实施课程标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同加强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相统一的。教材在选择知识点时,充分考虑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用明确的语言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既注重克服说教式和成人化倾向,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又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确保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在预设的轨道上、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编写《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基本思路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手段,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该模块的基本内容。

我们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四个单元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第一单元,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的即矛盾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

第四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对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模块核心问题的回答。这是本课程的主线,也是这一模块的基本设计思路。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

四本必修课教材,在体例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大致相同,但也各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本教材的体例特点

本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单元是构成本教材的基本单位,每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综合探究三部分构成。单元导语简要地告诉学生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意义。

课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每课由课文导语和框构成。课文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和意义。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一学时安排。目既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它主要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

正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虚框内的仿宋字,二是宋体字,前者我们称之为“探究活动”或“思维过程”,后者我们称之为“原理”。辅助文由三个栏目构成,一是“名言”,二是“专家点评”,三是“相关链接”。

(二)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是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让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使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正确使用教材的重要环节。

关于探究活动的使用,希望教师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在呈现每一个原理之前,都先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作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原理无例外地全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主张,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的原理,学生容易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原理,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来完成。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产生的知识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成为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第二,一般来说,“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与后面的宋体字所呈现的原理关系密切,二者都属于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思考学习“探究活动”中的内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原理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提供给学生另外的案例、情境和问题,从而得出宋体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和观点。

(三)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助文”

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辅助文有三个栏目:“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一般来说,“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它与正文的关系同“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相比更密切一些。“专家点评”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它同正文的关系较“名言”远,较“相关链接”近。“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同“名言”和“专家点评”相比,它与正文的关系,就远了一些。

教师可以围绕正文内容,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使用这些内容。有些辅助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

(四)正确使用各单元后的“综合探究”

各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和前面的课文,同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一学时。从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实施的角度来看,综合探究的功能有二:一是综合,二是强化。所谓综合,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把本单元所涉及的与此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第一单元就是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作出的系统总结和概括,第三单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作出的总结与概括。所谓强化,是指一些综合性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放到综合探究中学习。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等,分别在第二、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呈现。

综合探究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探究路径参考,一是理论评析。前者大致相当于课文中的“探究活动”,后者是综合探究主题思想的集中表达,教师应给予系统的讲授和指导。

总之,综合探究是《生活与哲学》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生活与哲学》教材,着眼于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力图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它要求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力图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在一起,使教材不仅在思想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富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评价机制上凸显了自己的特色。

与知识相比,能力更重要;与能力相比,素质更重要。能力以知识为前提,素质以能力为前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哲学课程一样,《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但是,该课程的目标又不仅仅在于此,它让学生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五、总体教学建议与课时安排

(一)教学原则建议

1.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 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知识引入、情境设计,还是活动安排、问题切入,都应该密切联系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耐人寻味的材料或问题,帮助和启发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到生活需要哲学,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2.注重展开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过程获取知识,也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哲学思维训练和培养,运用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际生活的事例中逐步掌握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一内容时,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入手。由于学生初学《生活与哲学》,还没有学过“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等哲学概念,理解这一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分为两步进行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富有哲学寓意、充满智慧的名言和成语,以及相关资料。第二步,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实践、人自身的关系,就容易得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人类的思想精华与人的思维活动有什么关系”(不同时代哲学家的经典之作与不同时代的生活实践、人们的思维水平的关系),从而懂得“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领略了人类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拓展了思维。

3.鼓励探究和争辩

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争辩,是学习哲学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性和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及时发现、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总结、归纳所学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讨论或辩论中弄清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和获取知识与智慧。

例如,关于“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探究和争辩中,明白什么是具体的看法和观点,什么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而弄清世界观的含义,即从具体看法、具体观点过渡到总的看法、根本观点,从“小道理”过渡到“大道理”。

(二)教学方法建议

1.情境导入

这是一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从而加深对观点和原理的理解。但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情境导入的材料,必须体现所要阐述的观点。2.多种手段交替运用

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发挥多媒体及网络的作用,是现代化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极为丰富的表现力,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达到声画同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师生对话交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只限于听讲、记忆、复述,而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师生对话中,深入理解教材阐述的观点。

4.开展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观察、表达,促使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例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可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等事例,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观点的理解。

5.注意利用“思维过程”、“名言”、“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

有些哲学理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可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理论课教学的模式,不要简单地从概念入手,直接进行理论分析,而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逐步展开思维过程。同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逐步向新知识过渡。

6.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一般的结论,使学生加深对观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使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在何处。同时,还可以结合实践的概念,以实践为基础对比新旧哲学的差异,进而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六、教学评价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要求,我们要做好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同时也要正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要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思考和分析的情况,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学活动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关注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参与程度等,给予评价等级。

(二)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采用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与学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是评价教学的方式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参与探究性学习等表现,都可以作为平时的学习成绩,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试题测试

试题测试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试题测试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卷试题可以侧重思维的发散性;闭卷试题则注重知识的基础性。试题的设计要注意概念的准确,又要体现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能正确地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避免学生陷入“要么是,要么不是”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四)撰写论文或随笔

通过学生撰写的哲学小论文或随笔,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例如,针对某一种思想、观点或某一种社会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进行分析说明,撰写哲学小论文,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写一事一议即随笔,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或随笔进行评价时,要客观、准确,以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和对教师的信任,也可以使教师获得重要的教学资源。

(五)做读书笔记

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作出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在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原著、哲学名家传记以及通俗哲学读物后,做的读书笔记,能反映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学习和自己动脑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风格和气质,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情。

(六)社会调查

通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做一次调查活动,从学生确定调查活动的主题,拟定调查提纲,采取的调查方式,如何分析和评价调查活动的结果等能看出学生的能力。

(七)行为评价 哲学的教学,首先应当注意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是否关注时代、热爱生活,是否能用所学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最终都体现在行动上。因此,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第一单元既带有结论的性质,同时也和其他三个单元一样,都是构成本教材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知识体系来说,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增强学生把握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功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哲学和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介绍什么是哲学、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阐释,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含义。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理解

○ 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

(3)运用

○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 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提示与建议: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绪论,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的关系,二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说明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二是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三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中一、二是理解本课的难点和突破口,三是重点。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本课设计了两框,其中第一、二两个内容作为第一框,第三个内容作为第二框。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这一框实际上是解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名称,也是为了破除学生对哲学的神秘感,克服学生对哲学的距离感。为此,我们设计了两目:一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是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第一目实际上讲的是哲学的起源,第二目则涉及了哲学的功能。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起源。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任何哲学智慧和思想都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二是任何哲学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世界进行追问和思考的结果。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在实践,每个人都在思考,每个人都在追问,而哲学就产生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由此学生就不难得出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功能。

首先,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其次,从哲学的功能上看,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得更好,这是毫无疑义的。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一视角,我们也可以立起我们的论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说明在讲第一框时,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又应克服庸俗化的倾向。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哲学的起源,二是哲学的功能。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每个人都思考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连小孩子的思维也涉及了哲学。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实践、追问,因此,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和生活发生关系。哲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哲学的功能也表明生活处处有哲学。真正哲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简单地说,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学问。既然每个人都在生活,因此,每个人都和哲学有关系。这样通过“哲学的起源”和“哲学的功能”两个知识点说明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这一框主要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第一目主要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角度揭示哲学的内涵,第二目则主要从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学。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世界观的产生入手,讲到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再讲到用世界观作指导如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具体的知识──哲学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入手,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哲学的基本内涵。

说明在讲本框时,除了讲清楚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外,还应该让学生把握哲学思维的特点,即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把握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反思、概括和总结。从这个视角把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共有两问。第一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在仁的方面,孔子不如颜回,但孔子的高明在于他能够做到当仁时就仁,不当仁时就不仁;在辩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贡,但孔子高于子贡的地方就在于他不像一般辩者那样只知道夸夸其谈,而是大辩若讷;在勇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路,但孔子高于子路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是像子路那样只是逞一时匹 夫之勇,而是当勇则勇,当怯则怯。因此,孔子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合理的度,这是一种很高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正因为如此,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来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也不会换。

但是,对此问题的回答并不是我们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初衷(在没有学习哲学以前,学生也不可能对这一问题作出哲学的回答)。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哲学。因此,第二问是这一探究活动的落脚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哲学的关注。第二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道”不是从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孔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任何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最终都形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的人却做不到?有的人读完了一本书,会有许多的心得和体会,有的人则什么也谈不出来?当我们痛苦、迷茫和彷徨的时候,为什么高明的智者就能够给我们解除困惑,指明前进的方向?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哲学的智慧产生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的智慧可以让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游刃有余。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共有两问。第一问,是为了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第二问,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引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在思考中体悟哲学并不神秘,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由教师概括并上升到哲学高度,鼓励和肯定学生已经探究哲学问题了。教师还可以结合哲学史的内容,说明“思考”、“追问”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并揭示它对哲学思想和智慧的形成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哲学,同时感受到思考使人聪明有智慧。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 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问,主要是说明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操作建议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做法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并进行评价。说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人的世界观、哲学素养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举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说明思维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具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第一问,主要是说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第二问,是为了说明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操作建议

教师在组织探究这个问题时,还可以联系实际设问,列举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它同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的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操作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列举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分析哪些观点属于零散的、自发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哪些观点属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并说明理由。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论。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第二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引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

操作建议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建议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说明“观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再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关系。教师还应提示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引导人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做事,得到不同的做事结果。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质、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反思、概括和抽象。具体科学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规律性知识,哲学则是从这些具体科学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知识。

操作建议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水果”与“西瓜”、“苹果”、“梨”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然后再扩展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哲学为什么会发展,是什么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认识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这两个问题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读原文,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点。这一论断,一方面揭示了哲学思维的反思、概括和抽象的特点,说明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作为从具体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世界观会对他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第二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的思考,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操作建议

虽然学生都非常熟悉牛顿定律,但是对牛顿的世界观并不见得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抓住牛顿的事例,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世界观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无论是研究社会科学还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们,都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框题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自发的世界观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们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与爱智之学

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Philo是爱或热爱,sophia是智或智慧。英文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人西周19世纪后半叶翻译过来的,他借用了汉语的“哲”字,省去了英文中的“爱”字,译为“哲学”。

为什么没有译为“智学”呢?因为哲和智,意义相同。《尔雅》和《方言》都有“哲,智也”的说法,因此,译为哲学或智学,其含义是一样的。

为什么省去了“爱”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解释是,知识和智慧属于神,而不属于人。他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所以,人不可能拥有智慧而只能是追求智慧,人可以称为“爱智者”,而不可以称为“智者”。到了19世纪后半叶,人们对世界、对于知识和规律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需要通过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中的“爱”字,就无多少实际意义了。

中国古代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学之实。《易传·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属于哲学的范围。“道学”、“理学”、“心学”、“义理之学”、“玄学”、“学术”等都是中国人言说哲学的特殊方式。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无疑可以给人以智慧。但哲学的智慧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即让人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冯友兰先生说过,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一位台湾学者认为,“定位宇宙,安排人生”。具体知识和哲学对于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知识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使人成为人”。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是要成为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要生活,生活才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意义和归宿。

哲学的智慧还表现在它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还不如不过。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的人在生命历程中不断获取着快乐和成功,有的人却在痛苦和失败中不能自拔;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总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这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又可以说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生活着,但与其说是“生活着”,毋宁说是“活着”,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才是幸福,并自觉地反思自己现有的生活,以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哲学的智慧来自生活和实践,来自人们对世界的深深的关注和思考,来自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有了这种思考和关切,中国的先哲才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才会自觉 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有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克思才会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出路,探寻人类解放的道路,创立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不是“单纯的思辨”,不是“贵族或有闲阶层的奢侈品”,而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构成哲学反思的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而且,哲学问题的真正解决以及解决得正确与否,都离不开实践。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遇到过顺境和逆境,总结和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正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这些经验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提示人们遇到事情时应该怎样做得更好,怎样做会出现问题,经过日积月累,人们就聪明起来了。当人们把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就形成对世界一般的观点和看法,用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就会变成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如果没有实践活动,人们不与外界打交道,就不会思考这些问题,就不会有哲学的智慧。诚如马克思所说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1995年第2版。)

实践需要哲学。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活动目的的设定有两个基本前提:对外部世界的正确把握和对人自身的需要的科学理解。哲学为活动者提供了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反映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为人们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一般的理论和思维前提。

此外,哲学作为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人类活动需要方法,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方法。而任何活动,都需要哲学的方法,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规范和准则。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的结果并不总是预期的。人类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现实结果之间的不一致,使对实践结果以及整个实践活动过程本身的评价成为必要。哲学以其独特的批判功能对人们的实践产生导向作用,帮助人们揭示活动失误的根源,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指明了方向。

强调哲学对实践的最终依赖性,强调哲学要研究实践中蕴涵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独立性被取消。相反,哲学之所以能够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人们以哲学的独特的方式关注着实践的发展,将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加以提炼、过滤和升华,转化为真正的哲学问题,继而以真正的哲学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指导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源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为什么又说它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呢?

哲学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概括的是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认识水平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把握好二者关系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哲学上说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科学在揭示各自学科的规律的同时,也在为人们提供一种认识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例如,数学是揭示现实生活数量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它又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供操作的具体的数学方法。具体科学的方法是指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讲的方法论是一般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观点指导方法。当用世界观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会体现一套与之相应的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另一方面,方法体现观点。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总受一定的世界观支配,方法论又体现世界观。可见,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第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表现为方法论。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最初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看法局限于所接触的事物。例如,通过与某人接触,你觉得他非常善良,乐于助人;后来,你又发现他很诚实,时间长了你就得出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个很实在的“好人”。正是人们通过对一事一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对同类具体事物的观点。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可以把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由于这三大领域所研究的问题不同,所以形成的科学也不同。当人们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概括地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形成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时,我们就把它称为“世界观”。例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和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人的思维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把“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称为世界观的一个观点。可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世界有所认识,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就有一定的世界观。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没有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称它为朴素的世界观。又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等有差异,其所处的境遇、生活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形成的世界观会各不相同,甚至是彼此对立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它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特别是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就上升为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

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的领域和方面,它揭示的是这些领域和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这些领域十分广泛,大致分为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思维科学领域。具体科学一般有比较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所分属的领地。它们直接面对世界,探究世界中隐藏的各种奥秘和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相比具有一般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哲学是探究这种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所以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具体科学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哲学具有“反思”的特性,是对具体知识的“再认识”、“再反思”。因此,黑格尔把哲学比喻成猫头鹰,猫头鹰的特点是夜晚才起飞,比喻哲学的“反思”特性。由于哲学命题具有概括性、一般性、抽象性,许多人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成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准确地说,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例如,哲学和物理学,常有人说它们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并列的学科,它们并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应该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并不是建立在对世界的直接观察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因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这个基础发生了变化,哲学也会随之变化。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产生的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与近代牛顿力学的成熟相适应产生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三大科学发现相适应产生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又有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但是,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其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看法。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世界观的斗争,主要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2.方法论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关于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是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相互论证,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彻底地唯物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揭露了唯心主义以及一切神秘主义产生的秘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不像以往的哲学那样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以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优秀精神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对人类各门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为各门科学提供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各门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人物介绍

1.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与前470之间)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辩证法大师,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爱非斯城的贵族家庭,著有《论自然》。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万物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成了气,气生成了水,水生成了土,而土又还原成火。他明确提出了运动变化的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他看来,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按照规律进行的。他还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认为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如善与恶、醒与梦、生与死等;对立面又是相互转化的,冷可以变成热,热可以变成冷,湿可以变成干,干可以变成湿。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对立面斗争对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作用。赫拉克利特以朴素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的辩证法是古希腊自发辩证法的最高成果,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2.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早年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并从事宗教、道德等方面的说教和宣传。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其言行是由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等人记载下来的。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反对用哲学研究自然,要求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宣扬神学目的论。他认为,神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它有目的地安排了世界上的一切,哲学研究自然是毫无意义的,应该研究自己、认识自己。在他看来,哲学的基本任务是论证道德理论,把握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在宣传宗教道德观点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套论辩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话和问答揭露对方思想中的矛盾,在克服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使对方接受一般的道德概念。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辩证法”一词的含义。在教育思想上,苏格拉底反对灌输法,提倡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知识即美德”,只有具有知识的人,才会具有美德。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德性的过程。他主张在教学中采用谈话的方式,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也称为“产婆术”。

3.柏拉图(前427—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逐步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著有《理想国》、《法律篇》等。他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现实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人的知识来源于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人说,柏拉图之后的欧洲哲学思想都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4.黑格尔(1770—1831)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生于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曾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大学毕业后,做过几年家庭教师。后任报纸编辑、中学校长、大学讲师、教授和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是在法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时朝气蓬勃,非常激进。他还深受著名诗人歌德的影响。1818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后,公开美化普鲁士专制制度,号召人们同现实妥协。尽管如此,他仍对思想激进的青年大学生深表同情和支持,甚至承担风险营救被捕青年。他肯定法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并力图从哲学上论证法国革命掀起的历史新浪潮势不可挡。

他还是个渊博的学者,讲授过数学等课程,研究过天文学、光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主要哲学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黑格尔把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推向顶峰,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同时,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也具有大量的、丰富的和创造性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是世界的核心和命脉。绝对精神通过自我运动辩证地发展,从精神、纯思维开始,经过自然发展转化为物质世界,然后又回归到精神、思维。他并以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论述了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还详尽而生动地阐述了辩证法内容的许多方面,如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根源,发展是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转化,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真理和人的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等。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哲学,吸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容,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三)辅文释疑

1.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教材第5页)

这是马克思早年在莱茵报工作时的一句名言。马克思此语强调的是哲学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哲学以比较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生活实践,它的形式具有抽象性,它的内容却是现实的。“人脑虽然不在胃里”比喻哲学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并不直接蕴涵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比喻哲学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它不能超越于世界之外,不能脱离生活实践。2.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教材第5页)

人们在懂得逻辑学之前,就已经按照逻辑规则思考问题了;人们在懂得牛顿力学之前,就已经按照力学的原理来改造世界了;人们在知道辩证法之前,就已经按照世界的客观规律思考问题和从事实践活动了。一旦人们认识了逻辑学、牛顿定律和辩证法,就对自身的活动有了自觉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指导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恩格斯这句话强调哲学(辩证法)并不是脱离人们生活的高谈阔论,而是蕴涵在现实的生活中的,人们认识和把握了它,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四)资料选辑

1.牛顿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积极作用

牛顿(1642—1727)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明显的。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他提出了四条自然哲学的“推理法则”。这些法则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存在着确定的内在因果规律性,自然界具有客观的统一性,“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物的普遍属性是它自身固有的,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检验研究结果的依据。这些都说明牛顿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承认科学实验与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承认实践在科学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尽管这些思想是不稳定、不彻底的,但他的世界观是他取得伟大科学成就的决定性原因。这点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问世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是什么原因支配行星如此有规律地绕日运动?开普勒本人和许多人都猜测是某种力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唯心主义的影响,开普勒把这种力归结为太阳具有运动的灵魂,说什么行星是在太阳“德性”感召力的作用下才有“意识”地运动起来的。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胡克曾提出太阳对行星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假设,他在给牛顿的信中曾明确假定“吸引力与两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牛顿摒弃了关于行星运动的唯心主义解释,确信它可以从自身得到说明,并认定物体普遍存在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性。这与他自己提出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推理原则是一致的。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借助于他自己所创立的微积分数学方法,牛顿终于用严格的科学形式解决了行星绕日运动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仅如此,牛顿对一种理论只有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立这一思想也坚信不疑。在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他立即从事实验验证工作,并提出了几种验证方法。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地球的形状在两极是扁平的,扁率为1/230。这与当时认为地球沿两极处伸长的传统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因而遭到激烈的反对。1735年,即牛顿去世后8年,巴黎科学院实际测量的结果,证实了牛顿提出的地球两极是扁平的结论,因而也在一定范围内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试想,如果没有确信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自发唯物主义思想,没有确信引力具有相互作用和普遍性隐藏在微积分理论中的朴素辩证法倾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荣耀会降临到牛顿头上吗?当然,牛顿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又包含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例如,他把一切相互作用都归结为机械力的作用,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外力推动的结果。这就使他在找不到行星绕日运动的初始切向力时,屈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到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之上,从形而上学走向了唯心主义。在自己已知的领域内,无情地撵走了上帝;在自己不知的领域中,又虔诚地请回了上帝。实际上,上帝=我不知,这是那一时代自发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家的通病。2.康德提出星云假说时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

成为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从康德(1724—1804)开始的。青年时代的康德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两大假说──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星云假说、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潮汐假说。与后期康德作为一个二元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不同,青年时代康德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比较明显的。没有哲学思想上的大胆创新,要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星云假说,是不可能的。

第一,康德反对当时天文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神学迷信,确认世界的物质性。虽然康德在叙述星云假说时使用了“上帝”、“最高智慧”等神学用语,但实际上坚持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观点,并从这一点出发说明一切。他坚决排除“造物主”的创造和操纵,反对“一只外来的手”介入物质的宇宙。他甚至宣称:“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在唯心主义和神学仍然统治着天文学研究的时代,康德敢于坚持这种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康德反对自牛顿以来“一切运动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传统观点,坚持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本身来说明宇宙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使科学从外因论的形而上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牛顿由于受形而上学思想的束缚,只看到引力相互作用,没有看到有引力必有斥力,又沿外力推动一切的错误思路走下去,所以必然无法解答行星绕日运动的切向力从何而来的问题。康德则不然,看到了有引力必有斥力。恩格斯指出:吸引和排斥在这里不是被看作所谓力,而是被看作运动的简单形式。康德的辩证法思想帮助了他,使他看到了斥力的作用,并用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星云物质是如何在既吸引又排斥的矛盾过程中形成太阳系的。他说:“我十分谨慎地排除了一切任意的虚构。我在把宇宙追溯到最简单的混沌状态以后,没有用别的力,而只是用了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力来说明大自然的有秩序的发展。”他还用引力和斥力的矛盾来说明恒星世界的运动和发展,他说:“表现在排斥和吸引相互斗争中所引起的那种运动”,“好像是自然界的永恒生命”,“康德早已把物质看作吸引和排斥的统一体了。只有这样,在康德那里,对立统一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了,这是辩证自然观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康德反对宇宙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关于一切皆变的辩证法观点,认为物质的宇宙处在永恒不息的生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之中。康德认为,一切都有其起源和时间上的历史,“各个世界和一切自然物一样,都有一个尽头”,太阳系和一切恒星都是有生有灭的,宇宙的这一部分在毁灭着,另一部分却正在新生。恒星产生于混沌的星云之中,又会变成新的混沌状态,“自然,同样又会从这企新的混沌中很容易地恢复起来,而把从前的结合更新一番”。总之,康德回到了古希腊辩证学者的观点之上,把永恒的产生和消灭概括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没有这一辩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在康德那个时代,是根本不可能想象到太阳系的起源和灭亡的问题的。

可以这样说,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试图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恢复古希腊辩证思想的伟大先行者。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当时天文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在僵化的自然观上冲开第一个缺口的星云假说,并提出宇宙天体结构层次无限和别的行星上也可能产生人类的设想。尽管康德后来的哲学陷入了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但他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下提出星云假说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有一次,司马光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缸里,水缸很大,水又多,没有人搬得动。司马光急中生智,拾起一块石头将缸砸破,把那个小孩救了出来。司马光的这种救人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救人?有人说,司马光把水缸砸坏造成了损失,也不好。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思考提示

本题是让学生学会从事实出发,全面看问题,锻炼灵活思维的品质。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争论,教师要善于引导,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教师可运用“从实际出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等观点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2.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只要学好数理化、外语和电脑,就可以立足于未来世界,学不学哲学无所谓。

请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思考提示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学习数理化,学好新兴学科,并要终身学习,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哲学是从具体学科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般道理,为学习和运用数理化及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任何时代学习哲学都很有必要。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 唯物主义的含义。

○ 唯心主义的含义。

(2)理解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运用

○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本课的主要任务 有二:一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中,我们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用来划分哲学派别的。在哲学上最基本的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因此,不能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来模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阵营。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绝大多数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作了肯定的回答,只有少数哲学家,如休谟、康德等作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被称作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实质是唯心主义。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是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当然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研究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就必须首先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能称作哲学。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说明第一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1.2“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提示与建议中的要求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讲第一框时,除了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的一般理论外,还应注意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这一框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第一目,唯物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物主义,然后介绍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目,唯心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介绍唯心主义发展的两种基本形态。

说明在讲第二框时,建议注意使用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明确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从总体上看,唯物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错误的。当然,唯心主义哲学也可能会适应某一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一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对唯心主义哲学不应该全盘否定,而应该采取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那样的科学态度。列宁把唯心主义比作“不结果实的花”。这朵花是长在活生生的人类认识的大树上的。

(二)探究活动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在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哲学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用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天与人、道与器、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知与行等关系问题。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可作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用(或作为联结第一、二课的导语),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问题上,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为什么呢?这就自然过渡到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的内容。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涉及哲学基本问题。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对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哲学的基本问题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正确认识和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处理好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体验不同角色的活动中,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就某一个角色进行深入的讨论。比如,学生在处理自己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时,如何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你是根据什么确定学习计划的?你的学习实际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目,唯物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有一问。

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具体实例的思考,让学生弄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如有人把信不信鬼神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还有人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是否追求理想意图、是否相信人类进步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费尔巴哈),也有人把心硬和心软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实用主义者),都造成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上的混乱。这一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事例分析法,结合该探究活动提供的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同理解的事例,先让学生进行议论,教师不必表态,更不宜急于明确答案,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在学生充分议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列举出哲学史上思想家的一些典型观点(详见“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让学生进行辨析,这就为本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合作探究的氛围。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资料中所反映出的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归纳与分析,了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谈话法,因为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特别是第二问“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揭示出来。也可以将此材料作为巩固练习,在学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再让学生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第二目,唯心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类思维对感觉的依赖夸大为世界对感觉的依赖。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人的思维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没有人的思维就没有客观世界?从中了解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和局限。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主观唯心主义犯错误的原因,同时也应领会到主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讲授法,因为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在学生说出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在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问题上,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唯心主义在世界观上是错误的,又要认识到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发展的意义(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也可以结合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谈谈对唯心主义是“一朵姹紫嫣红的无实花”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观精神的作用。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客观唯心主义在思维和存在关系上的错误,同时也应领会到客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唯物主义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借鉴意义进行讨论。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里引导学生对“理”的理解是关键。在汉字中,理字从“王”(玉)部。《说文解字》讲:“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天然纹理,按其纹理进行加工就是“理”。后来,理也作为名词用,并被引申为一切事物的纹理,如肌理、脉理、地理、事理、名理、条理、道理等。朱熹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理”,他对“理”的含义基本解释是“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指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首先是道德准则),而人的活动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就“理”和各种事物的关系来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他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唯一的存在,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教师结合此探究活动,可以介绍朱熹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哲学智慧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框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含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含义。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

(2)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共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来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集中论述这个问题,既是对哲学发展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这个问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1)由其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在中外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研究的问题也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内容目标规定有:要求学生“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提示与建议中也明确指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解释哲学基本问题的要求,是以前的课程标准(1998年教育部颁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没有的。

(3)由教学的目标任务决定。学生只有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才能对哲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和总体的认识,才能了解不同哲学派别和观点,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但这个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学生初步接触哲学,缺乏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另外,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教学掌握的理论深度和层次也是有难度的。尽管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提法存在着争议(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但教材还是采用恩格斯的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

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建议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可以选用哲学史上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开展争辩的史实,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讲点哲学史的东西,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里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到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上)。例如,选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争论的史实(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提出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怎样?“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议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在这场形神关系的论战中,所谓人的形体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东西,所谓精神指的是思维(意识)现象。所谓形神关系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上讲的是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庄子(前369—前286)梦蝶的故事谈起。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这个真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按庄子的观点,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前370—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就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认为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一是认为事物是不可以认识的。例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详见“人物介绍”),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使学生明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2)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容的教学处理。由于下一框集中阐述这个问题,在这里可以先不作详细讲解。

(3)关于不可知论的内容或含义,教材中没有出现,教学中可不作要求,让学生知道不可知论就是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可以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确立这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有以下几点原因。

(1)明确这一问题可以加深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中的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只有进一步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才能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

(2)从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定来说,明确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了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列举一些事例进行讲解(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我们在本课的“教学资源链接”中也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这个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中有明确的要求“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人们做事情为什么先有计划后有行动?为什么有的计划和愿望能够实现,有的却不能够实现,甚至事与愿违?为什么人们不能只凭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们接触的客观对象都是物质,那么什么是“物质”?人人都有意识和精神,那么意识和精神又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社会中生活,那么社会是什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不是虚拟的?人与外部世界是什么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这些问题都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关。

然后,结合大量事例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首先要承认自己活动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离开这个基本前提,任何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就像人饿了需要吃饭一样,观念中的饼不能解饿,只有现实中的饼才能充饥。也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管自觉与否,首先遇到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总会这样或那样地解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要做好工作,就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又如,我们经常会提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上帝和神”、“人是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是否能够改造自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你不相信世界上有神,就不会有遇到事情求神的做法。“眼见”不一定“为实”,说明我们认识事物不仅需要肉眼,还需要智慧的“眼睛”,想问题、办事情要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在实际生活中,凡是达到理想效果的事情,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能事成,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想法才可能成为现实。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同我们的生活实际也有密切的联系。相信世界可知与不相信世界可知是大不一样的,这两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相信世界可知,相信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会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的进取精神,相信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一定会被今人和后人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就会多一些。

总之,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可见,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我们解决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是对人们的实际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哲学提升。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在人存在的条件下,世界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存在)现象和精神(思维)现象两大类。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与肉体的矛盾。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关系时,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灵魂和肉体、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贫乏,人们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无法解释做梦等现象,就把它看作是灵魂的作用,并认为灵魂在人死时离开了身体而继续活动,因而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是人类探讨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原始形式。

到了奴隶社会,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产生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哲学家探讨的基本问题。尽管这一基本问题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它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西方哲学史围绕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

原子和虚空,感觉和思维是由物体投射出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始基的本原,客观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宗教占统治地位,哲学基本问题被掩盖在神学的外衣下,但一切重大哲学问题的争论都没有离开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就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世纪下半叶,人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真理性的认识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这就促使哲学家更加注意研究探求真理的方法,研究主体如何反映客体的问题。因此,认识论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同一性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开始把这个问题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哲学家已经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概括哲学发展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它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3.如何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从理论上看,尽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在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生研究重点的转移,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正确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决。例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如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在认识论上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但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截然不同,所以对认识的对象、来源和认识本质的看法也就根本对立,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而孤立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其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所有哲学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存在着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辨和名实之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这些论辩都蕴涵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

天人关系和名实关系是先秦至两汉时期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天人之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始终,哲学基本问题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天”是指自然界还是指主宰万物和人事祸福的天命?人能否对天(自然)有所作为?所谓天命,是将天奉为人格化的神,认为天有意志和意识,世界是按其命令建立和发展的,还是把它看作是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赋予它以物质存在的意义?因此,关于天是自然界还是神意的天命的讨论就蕴涵着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探究。名实之辨是讨论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名称、概念是思维的形式,因而名实之辨显然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名称、概念是实在事物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名称、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实在事物?春秋

战国时期,天人、名实之辨已经发展成为诸子百家的哲学论辩中心。孔子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用“爱人”来解释仁,其主旨是肯定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优秀最尊贵的,否定天是能以言说下达命令的人格神。荀子对先秦诸子的天人、名实之辨作了总结,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天”就是物质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运动。名称是指称各种事物的,是实在事物的反映。

有无之辨涉及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万物的本体是物质世界本身还是在物质世界之外?形神关系表现为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主体的精神与物质性的形体哪一个是根本的问题。与名实之辨相比,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就由思维的形式(名)和思维的对象(实)的关系,转向思维主体自身和物质的关系,这无疑是更为深入了。

理器问题是与道器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道”与“器”相对,道是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器是具体的特殊事物,道的含义与“理”相同,器的构成元素是“气”,因而道器问题可以归结为理气问题。当时的心物之辨和知行问题紧密地联系着,因为心和物即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认识)和行(实践)的反复活动。理气、心物之辨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气、理、心”三者哪个是最根本的?气是物质世界,理是普遍观念,心是主观精神。可以说中国哲学发展到理气、心物之辨,哲学基本问题已经比较明晰地被揭示出来了,通过理气、心物之辨,围绕着气、理、心三者的关系,形成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以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和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最终由王夫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气一元论,达到了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高水平的回答。

5.如何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这个问题对初步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采用讲授法,运用教材中小栏目的问题,援引一些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也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让学生谈理解。例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我国战国时期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我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理”不能脱离物质实体的“气”而存在。德国费尔巴哈认为,“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脱离和先于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的本原。我国明朝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世界万物依赖人的心灵。英国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德国黑格尔认为,“思想不但构成外界事物的实体,而且构成精神性的东西的普遍实体”。在他看来,“客观思想”或“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是依靠笼统的直观,即通过经验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理论,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例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如地、水、火、风说。在西方,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的原子说,他认为不同形态和重量的原子构成不同的事物;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元气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值得强调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的,确信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以近代实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位。

但由于它把世界归结为原子,归结为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既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还有其不彻底性,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著名代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了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人的感觉或主观意识。如“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如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上帝创世说”、“理在事先”等。

6.如何认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人类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例如,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由最小微粒原子构成的,而当科学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时,唯心主义就嘲笑和攻击唯物主义说,原子不见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大厦垮塌了。正是在应对这种攻击的过程中,唯物主义才得以科学地规定物质的定义,最终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科学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恩格斯)。这就是说,只有涉及世界本原问题时,唯心主义确定无疑是错误的,而离开这个问题,唯心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很多精致的唯心主义比许多粗糙的唯物主义对人类认识的贡献要大得多。

人类最早的意识是一种原始神灵的观念,从世界观上看,它无疑是唯心主义的观念。但在原始社会,人能产生这种观念本身是人类认识和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只有人类才有神灵的观念。在此后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广大劳动人民都把信仰某种宗教和神灵变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力量,推动历史的前进。一些非常有名的唯心主义命题虽然从本体论上是唯心的,但也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动性时,这些思想起码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例如,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点不可以怀疑,那就是我正在怀疑。他极度地强调了怀疑、思考对人的重要性,也是鼓励人们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改造世界和把握人生,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上帝。

从一般意义上说,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从一个个的片面认识开始的,最后才形成了全面、整体的认识。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应该理解为对它的超越和包容,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7.怎样理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反对宗教神学,坚持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发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斗争中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但受当时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受资

产阶级的阶级性的局限,它有很大的缺陷:一是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是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社会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确实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从哲学派别上看,则只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而形成的。它们的对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始终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结合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也存在过辩证的唯心主义;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出现过辩证的唯物主义。既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又有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9.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仅仅在承认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二是要克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解。不能仅从两个语词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其内涵(英文中唯物主义为materialism,来源于material,物质;唯心主义为idealism,来源于idea,理想),认为唯物主义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或贪图享受的物质主义,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肉欲、爱财、牟利、娱乐等一切满足感官需求,追求个人私利的龌龊行为;认为唯心主义是轻物重人、追求社会道德信仰的理想主义。这是极其错误的。唯物和唯心是一对哲学范畴,表明一种在关于世界本原、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的特定哲学立场或哲学倾向,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三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交织在一起的。

10.如何认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社会根源在于: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片面扩大精神的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二是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总是受到社会没落阶级、反动阶级的拥护和利用,从而使其得以保存和流传。

认识论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等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把它们看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同时,人类认识过程是曲折的,而不是直线的,如果把这个曲折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断夸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不可知论

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认为我们的感觉、表象、概念、思想能够正确认识世界。一般来说,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是物质派生的,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所说的世界可知只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旧唯物主义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辩证地解决世界可知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科学地证明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是否认人们认识世界或彻底改造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此概念首先由英国的赫胥黎(1825—1895)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的思想在古代就已产生,欧洲近代的主要代表是休谟和康德。其本质是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屏障而不是桥梁,不承认在感觉之外有确实可靠的客观外部世界的存在,不懂得认识过程中本质与现象、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有时不可知论一词也用以专指针对宗教教义而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上帝是否存在、灵魂是否不朽是不可知的。

2.二元论

二元论是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与一元论相对立,它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各自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着的实体,谁也不产生谁,谁也不决定谁,都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虽然它承认物质是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必然倒向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国的康德。

(二)人物介绍

1.荀子(约前313—前238)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承认人能通过“天官”(感官)和“天君”(心)的知觉作用认识客观世界,并强调思维对于感觉的辨别和验证。

2.范缜(约450—约510)

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仍能坚持反对佛教,并著《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质”和“用”的关系,即“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和神的关系,正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的关系一样。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修正了以前唯物主义者误认为精神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神不灭论。

3.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分离,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理是本”。强调知先行后,但又认为“知行相须”,注意到行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的理学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时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但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

4.王守仁(1472—1528)

明朝哲学家、教育家,余姚(今属浙江)人。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的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5.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上,著书立说,学者称“船山先生”。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他还用“诚”、“实”、“有”等概念论述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驳斥程朱关于“理气”的唯心主义观点。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从“道器”关系建立了他的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老子衍》、《思问录》等。

6.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他试图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笛卡儿的沉思是从“怀疑一切”开始的。他认为,我能不能怀疑我正穿着晨衣坐在这儿的炉火旁边?能,因为也许我正赤身睡在炕上却梦见自己坐在这儿。而且,一个精神病人也可能产生这样的幻觉,我也许正处于与精神病人相同的状态。用这种怀疑的眼光来看世界,就没有什么事物和知识是不可怀疑的了。他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他的意思是:我在想,眼前这一切都有可能不是真的,但“我正在想”却是一个确定不疑的事实。从这里,他引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我思故我在。”由此,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7.贝克莱(1684—1753)

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与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命题,宣称存在的只是我的感觉与我自己,人们的认识对象是自己的观念和“感觉的组合”。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它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在人的心中也没有与之相应的观念。他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8.休谟(1711—1776)

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近代欧洲不可知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他曾担任过驻法使馆的秘书和负责外交事务的副国务大臣。在政治上,他反对封建专制复辟,害怕人民革命运动的再起,他的信条是在所有的政治斗争中都“保持中庸适度”的态度。在哲学上,他表现出调和妥协的中间派色彩。他虽然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但拒绝承认经验以外的任何存在物;他既怀疑上帝的存在,又怀疑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经验范围之外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建立了近代欧洲第一个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休谟认为,认识不能越出经验的范围。他从感觉出发,认为感性知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各种知觉,世界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知觉的组合,至于知觉之外是否存在着一个能产生知觉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这是我们无法知道的。休谟否认上帝的存在,他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明确表示,“绝对否认从这个世界确定神的存在的推论”,从而把上帝赶出哲学领域。

9.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在前半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也称《宇宙发展史概论》)是康德前期最杰出的成就。他从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出发,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星云的假说,认为宇宙是一团稀薄的云雾状的物质粒子,由于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在旋转的运动中逐渐地密集、凝聚而成了太阳、行星和卫星,这就推翻了牛顿的“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说法,第一次把天体看成是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康德在后半生主要研究哲学。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和妥协。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矛盾的体系,其主导方面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同时又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三)辅文释疑

1.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教材第12页)

在《国语》、《左传》、《老子》著作中所说的“阴阳”,是指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战国以后,阴阳概念进一步提升,含义日趋宽泛,译为今语,大致相当于矛盾的两种属性或两个方面。如明与暗、热与寒、上与下、外与内、强与弱、进与退、动与静、天与地、君与臣等,皆前者为阳,后者为阴。《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是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就荀子这句话来说,他认为天地宇宙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阴阳二气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天地相合,阴阳两种相反的力量和属性结合到一起,运动变化和发展,就会有世间万物的产生。

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气,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要素内部又具有两种属性,这就是阴与阳。所以,他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所谓太虚,就是指广袤无际的太空,也就是宇宙,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说到底都是阴阳二气。北宋的哲学家张载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如果你认识到了宇宙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你也就明白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有”,而不是空洞的“无”,“无”是不存在的。

世界的本质是“气”,那么“规律”、“原理”、“法则”、“必然性”等,它们与气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王夫之把这些东西叫作“理”。他认为,理依附于气,理存在于气中。因此,世界的本质是气,不是理。

2.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教材第13页)

理和气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朱熹是宋代明确提出理气关系,并予以系统阐释的哲学家。

如果我们分析事物就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形”,二是它的“性”。“形”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外形和材料,如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它是由木料做成的,这些木料就是“形”。如果没有这些木料,我们便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如果只是有木料,而不懂得制造桌子的原理和方法,桌子照样做不成。这里的原理和方法,我们把它叫作“性”(或称作“理”)。

可见,桌子实际上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一是木料(形),二是原理(性、理)。朱熹把前者称作“生物之具”,把后者叫作“生物之本”。“生物之具”,就是生成万物的那些材料,朱熹把它叫作“气”;“生物之本”,就是构成万物的那些原理,朱熹把它叫作“理”。那么,构成事物的这两个方面──理和气是什么关系呢?朱熹认为,这一关系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若从具体事物的角度来看,理和气是互相依赖的,谁也离不了谁,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具体事物的产生。没有木料做不成桌子,没有桌子的制作原理,同样做不成桌子。所以,他说:“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但是,从发生论的角度来说,究竟是谁先谁后、谁主谁从呢?朱熹认为“理”是在先的。没有产生宇宙时,宇宙的理,就已经存在了;宇宙若是没了,山河大地塌陷了,宇宙之理,山河大地之理,依然会存在。所以,他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他甚至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就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一途而不能自返了。

(四)资料选辑

1.形神关系的论战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2.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

当代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一个名为“世界3”的理论,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即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世界1即物质世界,就是宇宙,地球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点;世界2即精神世界,是人类知识、主观经验、精神状态的世界;世界3即客观知识世界,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它由语言、艺术、科学等构成。他承认先有世界1,后有世界2,最后才有世界3。世界3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44 但它一出现,就“如同桌子、椅子是实在的一样”,也是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世界1和世界2的。这种世界多元论的主张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强调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今天特别有意义。

3.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哲学基本问题一旦以明确的形式提出来,争论就接踵而至。围绕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论断的争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间断,前后发表论文上百篇。归纳其中的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传统”论。这种观点认为,自人类产生哲学一开始,就存在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史都贯穿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是“否定”论。它包括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古代到当代的整个哲学发展史不存在一个基本问题,甚至同一时代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基本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没有多大意义,相反还给以后的哲学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把哲学家分成两大阵营,就会禁锢人们的头脑,束缚哲学的发展,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以致发展到对哲学的研究采取贴标签的方法,而且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三是“过时”论。有学者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在近代的一个短时期内才有意义,之后,马克思通过对实践观点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确立为新时期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是“发展”论。早在1988年就有人提出,要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取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此后,仍有一些学者重复这一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应当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要求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当作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选自:韩庆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难解析》)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为什么?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3)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5)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6)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45(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8)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

(1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思考提示

(1)意思是指,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2)意思是指,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精神不过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3)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4)意思是指,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5)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6)意思是指,气作为物质实体是“理”存在的依据,“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7)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8)意思是指,鬼不过是人们害病时由于恐惧而造成的主观幻觉。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9)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10)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辨析

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思考提示

(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46(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

3.议议

“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的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什么错误?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说明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考提示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列举事例略。

4.有人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提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从根本观点上看,由于唯物主义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是正确的。

从哲学发展的过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斗争而发展。唯物主义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上也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因而不能说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体系中也有一些合理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也有一些唯心主义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理论的素材,因而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

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应采取辩证的态度。

5.列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

思考提示(略)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理解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运用

○ 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8(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二课介绍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过渡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阐述。可以说,本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第一课重在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发现哲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脱离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第二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不同的哲学,让学生认识到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哲学研究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并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本课以后的内容(第四—十二课)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论述。在这一意义上说,本课又是全书的一个总纲,它所讲到的实践的观点贯穿全书。学好本课内容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全书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主要负载的任务,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入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就是第一框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两目。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是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来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一目包括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说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第二自然段进一

步指出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因此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历史上的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精神上的精华,因而应该有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哲学”。在今天,称得上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包括三个自然段,讲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进而说明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它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即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另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是本课的落脚点,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这一框分为三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目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三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目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目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说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说明第二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示与建议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原理》第一条说:“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的认识应当站在这个高度上。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二框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必须牢牢抓住实践范畴。无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都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二篇:《生活与哲学》 教师用书

《生活与哲学》教师用书

前言

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是首先要明确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有生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而就会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在“专家点评”栏目中,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供给了学生。这师徒二人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惊异”、“迷惑”,这对不对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谁更高明呢?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惊讶”、“惊异”、“迷惑”等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产生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可见,柏拉图师徒对哲学起源问题的追问停留在了半路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问题追到了根子上。

新教材既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又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导向。这种导向不是生硬地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逐步引导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突出特点

教材的编写是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作指导,全面贯彻课标的各项要求,吸收了近年来学界取得的新成果,纠正了一些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并不科学的说法,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重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的第一个重要特点是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都要体现时代要求,都要贴近时代,都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哲学尤其应该如此。这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的。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应该体现时代的精神,解决时代的课题和任务。离开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哲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这些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心理”、“观点”、“知识”和“理论”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位历史学家说,历史是哲学的姥姥家。的确如此,历史时代是孕育哲学的母体和沃土,离开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就没有哲学。只有脚踏现实的土地,理论才会有生命力;只有跟上时代的节拍,理论才会有说服力。因此,贴近时代,对于《生活与哲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教材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实际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构建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生活与哲学》成为一本有实效性的教材,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

哲学产生于人们对生活、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追问和反思,因此,如何从具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致力探求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首先是我们的社会实际生活。因此,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如果我们认识和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哲学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就会以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只是某种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无关的书本上的东西,就会导致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敷衍了事。

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即社会生活,对此不能只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的生活,更不能只看作是休闲、娱乐和学生周围的琐事。它当然也包括学生的个人生活,但它是指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丰富内容。当我们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哲学而从无比丰富的生活的海洋中选取素材时,取舍的标准首先不是空间上的远近或时间上的古今,而是是否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某一思想或事件,尽管在时空上离我们很远,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的意义,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能力、素质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系重大,就属于我们应当选取的范围。相反,某些事情尽管发生在今天,出现在我们身边,但不具有典型意义,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影响甚微,就不在我们选取的范围内。

理论之树怎样才能常青?理论必须脚踏现实的土地,立足时代的发展。离开了实际生活,理论就没有根了,就变成灰色的了。只有来自生活的理论,才能解释和说明生活,才能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因此,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始终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三)教材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适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结合起来

如何让学生感觉到上好思想政治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上好这一课,就无法很好的立足社会,无法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探索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着力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贴近学生,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识发展规律来编写教材,把对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写进教材。选取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在选择知识、原理和素材时,必须牢牢把握和遵循的原则。

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把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思想教学生,才是对学生有益的,能帮助他们走向光明的前途,拥有美好的未来?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世界和人生,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取得成功。所谓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人生,就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看世界时不出偏差,才会在生活中不碰壁,游刃有余,取得成功。因此,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学生自身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真理从来都是益人的,谬误永远都是害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是真理,人类发展需要科学,社会进步呼唤真理。学好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终身受益。

(四)教材的第四个重要特点是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把知识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同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我们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意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仅仅理解为走出课堂,从事社会活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能片面理解为放弃课堂的传道授业,离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完全由学生自主研讨和辩论。正确理解和运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前提。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思考呢?掌握知识是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和形成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教材决不是不注重知识传授,而是改革创新知识的传授方式。在这一点上与传统有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特别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是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到,教材中所讲的那些原理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这样这些原理才能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血液,流淌在他们的体内。

第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关键,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教材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穿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材的编写首先把眼光放到学生身上,致力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坚持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把教材理解为实施课程标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同加强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相统一的。教材在选择知识点时,充分考虑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用明确的语言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既注重克服说教式和成人化倾向,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又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确保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在预设的轨道上、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编写《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基本思路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手段,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该模块的基本内容。

我们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四个单元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第一单元,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的即矛盾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

第四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对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模块核心问题的回答。这是本课程的主线,也是这一模块的基本设计思路。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

四本必修课教材,在体例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大致相同,但也各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本教材的体例特点

本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单元是构成本教材的基本单位,每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综合探究三部分构成。单元导语简要地告诉学生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意义。

课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每课由课文导语和框构成。课文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和意义。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 内容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一学时安排。目既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它主要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

正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虚框内的仿宋字,二是宋体字,前者我们称之为“探究活动”或“思维过程”,后者我们称之为“原理”。辅助文由三个栏目构成,一是“名言”,二是“专家点评”,三是“相关链接”。

(二)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是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让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使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正确使用教材的重要环节。

关于探究活动的使用,希望教师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在呈现每一个原理之前,都先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作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原理无例外地全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主张,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的原理,学生容易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原理,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来完成。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产生的知识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成为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第二,一般来说,“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与后面的宋体字所呈现的原理关系密切,二者都属于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思考学习“探究活动”中的内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原理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提供给学生另外的案例、情境和问题,从而得出宋体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和观点。

(三)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助文”

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辅助文有三个栏目:“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一般来说,“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它与正文的关系同“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相比更密切一些。“专家点评”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它同正文的关系较“名言”远,较“相关链接”近。“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同“名言”和“专家点评”相比,它与正文的关系,就远了一些。

教师可以围绕正文内容,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使用这些内容。有些辅助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

(四)正确使用各单元后的“综合探究”

各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和前面的课文,同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一学时。从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实施的角度来看,综合探究的功能有二:一是综合,二是强化。所谓综合,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把本单元所涉及的与此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第一单元就是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作出的系统总结和概括,第三单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作出的总结与概括。所谓强化,是指一些综合性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放到综合探究中学习。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等,分别在第二、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呈现。

综合探究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探究路径参考,一是理论评析。前者大致相当于课文中的“探究活动”,后者是综合探究主题思想的集中表达,教师应给予系统的讲授和指导。

总之,综合探究是《生活与哲学》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生活与哲学》教材,着眼于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力图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它要求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力图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在一起,使教材不仅在思想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富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评价机制上凸显了自己的特色。

与知识相比,能力更重要;与能力相比,素质更重要。能力以知识为前提,素质以能力为前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哲学课程一样,《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但是,该课程的目标又不仅仅在于此,它让学生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五、总体教学建议与课时安排

(一)教学原则建议

1.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

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知识引入、情境设计,还是活动安排、问题切入,都应该密切联系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耐人寻味的材料或问题,帮助和启发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到生活需要哲学,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2.注重展开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过程获取知识,也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哲学思维训练和培养,运用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际生活的事例中逐步掌握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一内容时,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入手。由于学生初学《生活与哲学》,还没有学过“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等哲学概念,理解这一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分为两步进行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富有哲学寓意、充满智慧的名言和成语,以及相关资料。第二步,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实践、人自身的关系,就容易得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人类的思想精华与人的思维活动有什么关系”(不同时代哲学家的经典之作与不同时代的生活实践、人们的思维水平的关系),从而懂得“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领略了人类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拓展了思维。

3.鼓励探究和争辩

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争辩,是学习哲学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性和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及时发现、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总结、归纳所学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讨论或辩论中弄清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和获取知识与智慧。

例如,关于“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探究和争辩中,明白什么是具体的看法和观点,什么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而弄清世界观的含义,即从具体看法、具体观点过渡到总的看法、根本观点,从“小道理”过渡到“大道理”。

(二)教学方法建议

1.情境导入 这是一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从而加深对观点和原理的理解。但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情境导入的材料,必须体现所要阐述的观点。

2.多种手段交替运用

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发挥多媒体及网络的作用,是现代化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极为丰富的表现力,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达到声画同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师生对话交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只限于听讲、记忆、复述,而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师生对话中,深入理解教材阐述的观点。

4.开展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观察、表达,促使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例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可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等事例,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观点的理解。

5.注意利用“思维过程”、“名言”、“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

有些哲学理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可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理论课教学的模式,不要简单地从概念入手,直接进行理论分析,而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逐步展开思维过程。同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逐步向新知识过渡。

6.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一般的结论,使学生加深对观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使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在何处。同时,还可以结合实践的概念,以实践为基础对比新旧哲学的差异,进而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六、教学评价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要求,我们要做好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同时也要正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要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思考和分析的情况,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学活动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关注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参与程度等,给予评价等级。

(二)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采用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与学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是评价教学的方式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参与探究性学习等表现,都可以作为平时的学习成绩,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试题测试

试题测试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试题测试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卷试题可以侧重思维的发散性;闭卷试题则注重知识的基础性。试题的设计要注意概念的准确,又要体现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能正确地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避免学生陷入“要么是,要么不是”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四)撰写论文或随笔

通过学生撰写的哲学小论文或随笔,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例如,针对某一种思想、观点或某一种社会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进行分析说明,撰写哲学小论文,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写一事一议即随笔,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或随笔进行评价时,要客观、准确,以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和对教师的信任,也可以使教师获得重要的教学资源。

(五)做读书笔记

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作出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在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原著、哲学名家传记以及通俗哲学读物后,做的读书笔记,能反映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学习和自己动脑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风格和气质,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情。

(六)社会调查

通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做一次调查活动,从学生确定调查活动的主题,拟定调查提纲,采取的调查方式,如何分析和评价调查活动的结果等能看出学生的能力。

(七)行为评价

哲学的教学,首先应当注意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是否关注时代、热爱生活,是否能用所学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最终都体现在行动上。因此,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第一单元既带有结论的性质,同时也和其他三个单元一样,都是构成本教材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知识体系来说,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增强学生把握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功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哲学和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介绍什么是哲学、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阐释,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含义。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理解

○ 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

(3)运用

○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 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提示与建议: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绪论,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的关系,二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说明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二是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三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中一、二是理解本课的难点和突破口,三是重点。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本课设计了两框,其中第一、二两个内容作为第一框,第三个内容作为第二框。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这一框实际上是解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名称,也是为了破除学生对哲学的神秘感,克服学生对哲学的距离感。为此,我们设计了两目:一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是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第一目实际上讲的是哲学的起源,第二目则涉及了哲学的功能。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起源。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任何哲学智慧和思想都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二是任何哲学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世界进行追问和思考的结果。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在实践,每个人都在思考,每个人都在追问,而哲学就产生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由此学生就不难得出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功能。

首先,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其次,从哲学的功能上看,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得更好,这是毫无疑义的。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一视角,我们也可以立起我们的论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说明在讲第一框时,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又应克服庸俗化的倾向。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哲学的起源,二是哲学的功能。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每个人都思考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连小孩子的思维也涉及了哲学。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实践、追问,因此,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和生活发生关系。哲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哲学的功能也表明生活处处有哲学。真正哲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简单地说,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学问。既然每个人都在生活,因此,每个人都和哲学有关系。这样通过“哲学的起源”和“哲学的功能”两个知识点说明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这一框主要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第一目主要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角度揭示哲学的内涵,第二目则主要从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世界观的产生入手,讲到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再讲到用世界观作指导如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具体的知识──哲学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入手,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哲学的基本内涵。

说明在讲本框时,除了讲清楚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外,还应该让学生把握哲学思维的特点,即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把握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反思、概括和总结。从这个视角把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共有两问。第一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在仁的方面,孔子不如颜回,但孔子的高明在于他能够做到当仁时就仁,不当仁时就不仁;在辩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贡,但孔子高于子贡的地方就在于他不像一般辩者那样只知道夸夸其谈,而是大辩若讷;在勇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路,但孔子高于子路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是像子路那样只是逞一时匹夫之勇,而是当勇则勇,当怯则怯。因此,孔子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合理的度,这是一种很高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正因为如此,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来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也不会换。

但是,对此问题的回答并不是我们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初衷(在没有学习哲学以前,学生也不可能对这一问题作出哲学的回答)。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哲学。因此,第二问是这一探究活动的落脚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哲学的关注。第二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道”不是从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孔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任何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最终都形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的人却做不到?有的人读完了一本书,会有许多的心得和体会,有的人则什么也谈不出来?当我们痛苦、迷茫和彷徨的时候,为什么高明的智者就能够给我们解除困惑,指明前进的方向?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哲学的智慧产生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的智慧可以让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游刃有余。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共有两问。第一问,是为了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第二问,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引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在思考中体悟哲学并不神秘,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由教师概括并上升到哲学高度,鼓励和肯定学生已经探究哲学问题了。教师还可以结合哲学史的内容,说明“思考”、“追问”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并揭示它对哲学思想和智慧的形成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哲学,同时感受到思考使人聪明有智慧。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问,主要是说明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操作建议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做法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并进行评价。说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人的世界观、哲学素养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举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说明思维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具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第一问,主要是说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第二问,是为了说明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操作建议

教师在组织探究这个问题时,还可以联系实际设问,列举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它同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的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操作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列举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分析哪些观点属于零散的、自发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哪些观点属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并说明理由。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论。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第二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引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操作建议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建议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说明“观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再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关系。教师还应提示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引导人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做事,得到不同的做事结果。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质、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反思、概括和抽象。具体科学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规律性知识,哲学则是从这些具体科学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知识。

操作建议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水果”与“西瓜”、“苹果”、“梨”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然后再扩展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哲学为什么会发展,是什么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认识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这两个问题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读原文,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点。这一论断,一方面揭示了哲学思维的反思、概括和抽象的特点,说明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作为从具体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世界观会对他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第二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的思考,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操作建议

虽然学生都非常熟悉牛顿定律,但是对牛顿的世界观并不见得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抓住牛顿的事例,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世界观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无论是研究社会科学还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们,都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框题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自发的世界观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们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与爱智之学

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Philo是爱或热爱,sophia是智或智慧。英文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人西周19世纪后半叶翻译过来的,他借用了汉语的“哲”字,省去了英文中的“爱”字,译为“哲学”。

为什么没有译为“智学”呢?因为哲和智,意义相同。《尔雅》和《方言》都有“哲,智也”的说法,因此,译为哲学或智学,其含义是一样的。

为什么省去了“爱”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解释是,知识和智慧属于神,而不属于人。他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所以,人不可能拥有智慧而只能是追求智慧,人可以称为“爱智者”,而不可以称为“智者”。到了19世纪后半叶,人们对世界、对于知识和规律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需要通过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中的“爱”字,就无多少实际意义了。

中国古代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学之实。《易传·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属于哲学的范围。“道学”、“理学”、“心学”、“义理之学”、“玄学”、“学术”等都是中国人言说哲学的特殊方式。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无疑可以给人以智慧。但哲学的智慧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即让人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冯友兰先生说过,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一位台湾学者认为,“定位宇宙,安排人生”。具体知识和哲学对于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知识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使人成为人”。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是要成为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要生活,生活才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意义和归宿。

哲学的智慧还表现在它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还不如不过。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的人在生命历程中不断获取 着快乐和成功,有的人却在痛苦和失败中不能自拔;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总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这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又可以说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生活着,但与其说是“生活着”,毋宁说是“活着”,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才是幸福,并自觉地反思自己现有的生活,以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哲学的智慧来自生活和实践,来自人们对世界的深深的关注和思考,来自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有了这种思考和关切,中国的先哲才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才会自觉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有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克思才会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出路,探寻人类解放的道路,创立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不是“单纯的思辨”,不是“贵族或有闲阶层的奢侈品”,而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构成哲学反思的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而且,哲学问题的真正解决以及解决得正确与否,都离不开实践。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遇到过顺境和逆境,总结和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正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这些经验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提示人们遇到事情时应该怎样做得更好,怎样做会出现问题,经过日积月累,人们就聪明起来了。当人们把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就形成对世界一般的观点和看法,用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就会变成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如果没有实践活动,人们不与外界打交道,就不会思考这些问题,就不会有哲学的智慧。诚如马克思所说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1995年第2版。)

实践需要哲学。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活动目的的设定有两个基本前提:对外部世界的正确把握和对人自身的需要的科学理解。哲学为活动者提供了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反映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为人们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一般的理论和思维前提。

此外,哲学作为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人类活动需要方法,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方法。而任何活动,都需要哲学的方法,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规范和准则。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的结果并不总是预期的。人类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现实结果之间的不一致,使对实践结果以及整个实践活动过程本身的评价成为必要。哲学以其独特的批判功能对人们的实践产生导向作用,帮助人们揭示活动失误的根源,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指明了方向。

强调哲学对实践的最终依赖性,强调哲学要研究实践中蕴涵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独立性被取消。相反,哲学之所以能够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人们以哲学的独特的方式关注着实践的发展,将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加以提炼、过滤和升华,转化为真正的哲学问题,继而以真正的哲学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指导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源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为什么又说它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呢?

哲学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概括的是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认识水平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把握好二者关系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哲学上说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科学在揭示各自学科的规律的同时,也在为人们提供一种认识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例如,数学是揭示现实生 活数量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它又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供操作的具体的数学方法。具体科学的方法是指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讲的方法论是一般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观点指导方法。当用世界观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会体现一套与之相应的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另一方面,方法体现观点。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总受一定的世界观支配,方法论又体现世界观。可见,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第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表现为方法论。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最初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看法局限于所接触的事物。例如,通过与某人接触,你觉得他非常善良,乐于助人;后来,你又发现他很诚实,时间长了你就得出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个很实在的“好人”。正是人们通过对一事一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对同类具体事物的观点。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可以把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由于这三大领域所研究的问题不同,所以形成的科学也不同。当人们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概括地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形成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时,我们就把它称为“世界观”。例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和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人的思维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把“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称为世界观的一个观点。可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世界有所认识,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就有一定的世界观。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没有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称它为朴素的世界观。又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等有差异,其所处的境遇、生活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形成的世界观会各不相同,甚至是彼此对立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它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特别是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就上升为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

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的领域和方面,它揭示的是这些领域和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这些领域十分广泛,大致分为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思维科学领域。具体科学一般有比较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所分属的领地。它们直接面对世界,探究世界中隐藏的各种奥秘和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相比具有一般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哲学是探究这种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所以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具体科学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哲学具有“反思”的特性,是对具体知识的“再认识”、“再反思”。因此,黑格尔把哲学比喻成猫头鹰,猫头鹰的特点是夜晚才起飞,比喻哲学的“反思”特性。由于哲学命题具有概括性、一般性、抽象性,许多人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成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准确地说,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例如,哲学和物理学,常有人说它们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并列的学科,它们并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应该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并不是建立在对世界的直接观察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因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这个基础发生了变化,哲学也会随之变化。与古代科学 技术相适应产生的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与近代牛顿力学的成熟相适应产生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三大科学发现相适应产生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又有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但是,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其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看法。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世界观的斗争,主要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2.方法论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是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相互论证,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彻底地唯物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揭露了唯心主义以及一切神秘主义产生的秘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不像以往的哲学那样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以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优秀精神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对人类各门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为各门科学提供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各门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人物介绍

1.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与前470之间)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辩证法大师,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爱非斯城的贵族家庭,著有《论自然》。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万物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成了气,气生成了水,水生成了土,而土又还原成火。他明确提出了运动变化的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他看来,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按照规律进行的。他还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认为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如善与恶、醒与梦、生与死等;对立面又是相互转化的,冷可以变成热,热可以变成冷,湿可以变成干,干可以变成湿。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对立面斗争对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作用。赫拉克利特以朴素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的辩证法是古希腊自发辩证法的最高成果,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2.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早年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并从事宗教、道德等方面的说教和宣传。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其言行是由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等人记载下来的。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反对用哲学研究自然,要求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宣扬神学目的论。他认为,神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它有目的地安排了世界上的一切,哲学研究自然是毫无意义的,应该研究自己、认识自己。在他看来,哲学的基本任务是论证道德理论,把握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在宣传宗教道德观点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套论辩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话和问答揭露对方思想中的矛盾,在克服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使对方接受一般的道德概念。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辩证法”一词的含义。在教育思想上,苏格拉底反对灌输法,提倡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知识即美德”,只有具有知识的人,才会具有美德。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德性的过程。他主张在教学中采用谈话的方式,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也称为“产婆术”。

3.柏拉图(前427—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逐步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著有《理想国》、《法律篇》等。他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现实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人的知识来源于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人说,柏拉图之后的欧洲哲学思想都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4.黑格尔(1770—1831)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生于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曾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大学毕业后,做过几年家庭教师。后任报纸编辑、中学校长、大学讲师、教授和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是在法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时朝气蓬勃,非常激进。他还深受著名诗人歌德的影响。1818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后,公开美化普鲁士专制制度,号召人们同现实妥协。尽管如此,他仍对思想激进的青年大学生深表同情和支持,甚至承担风险营救被捕青年。他肯定法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并力图从哲学上论证法国革命掀起的历史新浪潮势不可挡。

他还是个渊博的学者,讲授过数学等课程,研究过天文学、光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主要哲学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黑格尔把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推向顶峰,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同时,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也具有大量的、丰富的和创造性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是世界的核心和命脉。绝对精神通过自我运动辩证地发展,从精神、纯思维开始,经过自然发展转化为物质世界,然后又回归到精神、思维。他并以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论述了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还详尽而生动地阐述了辩证法内容的许多方面,如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根源,发展是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转化,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真理和人的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等。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哲学,吸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容,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三)辅文释疑

1.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教材第5页)

这是马克思早年在莱茵报工作时的一句名言。马克思此语强调的是哲学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哲学以比较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生活实践,它的形式具有抽象性,它的内容却是现实的。“人脑虽然不在胃里”比喻哲学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并不直接蕴涵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比喻哲学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它不能超越于世界之外,不能脱离生活实践。

2.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教材第5页)

人们在懂得逻辑学之前,就已经按照逻辑规则思考问题了;人们在懂得牛顿力学之前,就已经按照力学的原理来改造世界了;人们在知道辩证法之前,就已经按照世界的客观规律思考问题和从事实践活动了。一旦人们认识了逻辑学、牛顿定律和辩证法,就对自身的活动有了自觉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指导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恩格斯这句话强调哲学(辩证法)并不是脱离人们生活的高谈阔论,而是蕴涵在现实的生活中的,人们认识和把握了它,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四)资料选辑

1.牛顿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积极作用

牛顿(1642—1727)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明显的。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他提出了四条自然哲学的“推理法则”。这些法则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存在着确定的内在因果规律性,自然界具有客观的统一性,“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物的普遍属性是它自身固有的,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检验研究结果的依据。这些都说明牛顿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承认科学实验与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承认实践在科学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尽管这些思想是不稳定、不彻底的,但他的世界观是他取得伟大科学成就的决定性原因。这点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问世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是什么原因支配行星如此有规律地绕日运动?开普勒本人和许多人都猜测是某种力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唯心主义的影响,开普勒把这种力归结为太阳具有运动的灵魂,说什么行星是在太阳“德性”感召力的作用下才有“意识”地运动起来的。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胡克曾提出太阳对行星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假设,他在给牛顿的信中曾明确假定“吸引力与两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牛顿摒弃了关于行星运动的唯心主义解释,确信它可以从自身得到说明,并认定物体普遍存在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性。这与他自己提出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推理原则是一致的。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借助于他自己所创立的微积分数学方法,牛顿终于用严格的科学形式解决了行星绕日运动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仅如此,牛顿对一种理论只有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立这一思想也坚信不疑。在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他立即从事实验验证工作,并提出了几种验证方法。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地球的形状在两极是扁平的,扁率为1/230。这与当时认为地球沿两极处伸长的传统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因而遭到激烈的反对。1735年,即牛顿去世后8年,巴黎科学院实际测量的结果,证实了牛顿提出的地球两极是扁平的结论,因而也在一定范围内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试想,如果没有确信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自发唯物主义思想,没有确信引力具有相互作用和普遍性隐藏在微积分理论中的朴素辩证法倾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荣耀会降临到牛顿头上吗?当然,牛顿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又包含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例如,他把一切相互作用都归结为机械力的作用,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外力推动的结果。这就使他在找不到行星绕日运动的初始切向力时,屈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到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之上,从形而上学走向了唯心主义。在自己已知的领域内,无情地撵走了上帝;在自己不知的领域中,又虔诚地请回了上帝。实际上,上帝=我不知,这是那一时代自发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家的通病。

2.康德提出星云假说时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

成为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从康德(1724—1804)开始的。青年时代的康德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两大假说──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星云假说、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潮汐假说。与后期康德作为一个二元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不同,青年时代康德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比较明显的。没有哲学思想上的大胆创新,要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星云假说,是不可能的。

第一,康德反对当时天文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神学迷信,确认世界的物质性。虽然康德在叙述星云假说时使用了“上帝”、“最高智慧”等神学用语,但实际上坚持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观点,并从这一点出发说明一切。他坚决排除“造物主”的创造和操纵,反对“一只外来的手”介入物质的宇宙。他甚至宣称:“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在唯心主义和神学仍然统治着天文学研究的时代,康德敢于坚持这种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康德反对自牛顿以来“一切运动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传统观点,坚持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本身来说明宇宙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使科学从外因论的形而上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牛顿由于受形而上学思想的束缚,只看到引力相互作用,没有看到有引力必有斥力,又沿外力推动一切的错误思路走下去,所以必然无法解答行星绕日运动的切向力从何而来的问题。康德则不然,看到了有引力必有斥力。恩格斯指出:吸引和排斥在这里不是被看作所谓力,而是被看作运动的简单形式。康德的辩证法思想帮助了他,使他看到了斥力的作用,并用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星云物质是如何在既吸引又排斥的矛盾过程中形成太阳系的。他说:“我十分谨慎地排除了一切任意的虚构。我在把宇宙追溯到最简单的混沌状态以后,没有用别的力,而只是用了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力来说明大自然的有秩序的发展。”他还用引力和斥力的矛盾来说明恒星世界的运动和发展,他说:“表现在排斥和吸引相互斗争中所引起的那种运动”,“好像是自然 界的永恒生命”,“康德早已把物质看作吸引和排斥的统一体了。只有这样,在康德那里,对立统一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了,这是辩证自然观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康德反对宇宙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关于一切皆变的辩证法观点,认为物质的宇宙处在永恒不息的生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之中。康德认为,一切都有其起源和时间上的历史,“各个世界和一切自然物一样,都有一个尽头”,太阳系和一切恒星都是有生有灭的,宇宙的这一部分在毁灭着,另一部分却正在新生。恒星产生于混沌的星云之中,又会变成新的混沌状态,“自然,同样又会从这企新的混沌中很容易地恢复起来,而把从前的结合更新一番”。总之,康德回到了古希腊辩证学者的观点之上,把永恒的产生和消灭概括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没有这一辩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在康德那个时代,是根本不可能想象到太阳系的起源和灭亡的问题的。

可以这样说,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试图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恢复古希腊辩证思想的伟大先行者。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当时天文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在僵化的自然观上冲开第一个缺口的星云假说,并提出宇宙天体结构层次无限和别的行星上也可能产生人类的设想。尽管康德后来的哲学陷入了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但他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下提出星云假说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有一次,司马光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缸里,水缸很大,水又多,没有人搬得动。司马光急中生智,拾起一块石头将缸砸破,把那个小孩救了出来。

司马光的这种救人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救人?有人说,司马光把水缸砸坏造成了损失,也不好。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思考提示

本题是让学生学会从事实出发,全面看问题,锻炼灵活思维的品质。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争论,教师要善于引导,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教师可运用“从实际出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等观点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2.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只要学好数理化、外语和电脑,就可以立足于未来世界,学不学哲学无所谓。

请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思考提示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学习数理化,学好新兴学科,并要终身学习,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哲学是从具体学科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般道理,为学习和运用数理化及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任何时代学习哲学都很有必要。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 唯物主义的含义。

○ 唯心主义的含义。(2)理解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运用

○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本课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中,我们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用来划分哲学派别的。在哲学上最基本的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因此,不能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来模糊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阵营。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绝大多数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作了肯定的回答,只有少数哲学家,如休谟、康德等作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被称作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实质是唯心主义。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是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当然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研究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就必须首先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能称作哲学。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说明第一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1.2“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提示与建议中的要求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讲第一框时,除了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的一般理论外,还应注意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这一框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第一目,唯物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物主义,然后介绍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目,唯心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介绍唯心主义发展的两种基本形态。

说明在讲第二框时,建议注意使用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明确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从总体上看,唯物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错误的。当然,唯心主义哲学也可能会适应某一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一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对唯心主义哲学不应该全盘否定,而应该采取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那样的科学态度。列宁把唯心主义比作“不结果实的花”。这朵花是长在活生生的人类认识的大树上的。

(二)探究活动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在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哲学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用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天与人、道与器、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知与行等关系问题。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可作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用(或作为联结第一、二课的导语),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问题上,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为什么呢?这就自然过渡到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的内容。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涉及哲学基本问题。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对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哲学的基本问题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正确认识和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处理好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体验不同角色的活动中,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就某一个角色进行深入的讨论。比如,学生在处理自己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时,如何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你是根据什么确定学习计划的?你的学习实际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目,唯物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有一问。

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具体实例的思考,让学生弄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如有人把信不信鬼神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还有人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是否追求理想意图、是否相信人类进步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费尔巴哈),也有人把心硬和心软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实用主义者),都造成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上的混乱。这一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事例分析法,结合该探究活动提供的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同理解的事例,先让学生进行议论,教师不必表态,更不宜急于明确答案,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在学生充分议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列举出哲学史上思想家的一些典型观点(详见“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让学生进行辨析,这就为本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合作探究的氛围。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资料中所反映出的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归纳与分析,了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谈话法,因为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特别是第二问“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揭示出来。也可以将此材料作为巩固练习,在学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再让学生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第二目,唯心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类思维对感觉的依赖夸大为世界对感觉的依赖。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人的思维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没有人的思维就没有客观世界?从中了解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和局限。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主观唯心主义犯错误的原因,同时也应领会到主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讲授法,因为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在学生说出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在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问题上,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唯心主义在世界观上是错误的,又要认识到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发展的意义(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也可以结合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谈谈对唯心主义是“一朵姹紫嫣红的无实花”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观精神的作用。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客观唯心主义在思维和存在关系上的错误,同时也应领会到客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唯物主义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借鉴意义进行讨论。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里引导学生对“理”的理解是关键。在汉字中,理字从“王”(玉)部。《说文解字》讲:“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天然纹理,按其纹理进行加工就是“理”。后来,理也作为名词用,并被引申为一切事物的纹理,如肌理、脉理、地理、事理、名理、条理、道理等。朱熹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理”,他对“理”的含义基本解释是“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指人的有 目的的行动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首先是道德准则),而人的活动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就“理”和各种事物的关系来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他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唯一的存在,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教师结合此探究活动,可以介绍朱熹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哲学智慧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框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含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含义。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

(2)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共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来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集中论述这个问题,既是对哲学发展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这个问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1)由其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在中外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研究的问题也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直接影响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内容目标规定有:要求学生“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提示与建议中也明确指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解释哲学基本问题的要求,是以前的课程标准(1998年教育部颁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没有的。

(3)由教学的目标任务决定。学生只有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才能对哲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和总体的认识,才能了解不同哲学派别和观点,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但这个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学生初步接触哲学,缺乏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另外,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教学掌握的理论深度和层次也是有难度的。尽管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提法存在着争议(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但教材还是采用恩格斯的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建议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可以选用哲学史上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开展争辩的史实,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讲点哲学史的东西,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里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到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上)。例如,选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争论的史实(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提出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怎样?“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议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在这场形神关系的论战中,所谓人的形体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东西,所谓精神指的是思维(意识)现象。所谓形神关系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上讲的是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庄子(前369—前286)梦蝶的故事谈起。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这个真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按庄子的观点,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前370—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就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认为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一是认为事物是不可以认识的。例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详见“人物介绍”),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使学生明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2)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容的教学处理。由于下一框集中阐述这个问题,在这里可以先不作详细讲解。

(3)关于不可知论的内容或含义,教材中没有出现,教学中可不作要求,让学生知道不可知论就是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可以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确立这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有以下几点原因。

(1)明确这一问题可以加深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中的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只有进一步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才能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

(2)从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定来说,明确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了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列举一些事例进行讲解(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我们在本课的“教学资源链接”中也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这个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中有明确的要求“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人们做事情为什么先有计划后有行动?为什么有的计划和愿望能够实现,有的却不能够实现,甚至事与愿违?为什么人们不能只凭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们接触的客观对象都是物质,那么什么是“物质”?人人都有意识和精神,那么意识和精神又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社会中生活,那么社会是什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不是虚拟的?人与外部世界是什么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这些问题都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关。

然后,结合大量事例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首先要承认自己活动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离开这个基本前提,任何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就像人饿了需要吃饭一样,观念中的饼不能解饿,只有现实中的饼才能充饥。也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管自觉与否,首先遇到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总会这样或那样地解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要做好工作,就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又如,我们经常会提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上帝和神”、“人是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是否能够改造自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你不相信世界上有神,就不会有遇到事情求神的做法。“眼见”不一定“为实”,说明我们认识事物不仅需要肉眼,还需要智慧的“眼睛”,想问题、办事情要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在实际生活中,凡是达到理想效果的事情,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能事成,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想法才可能成为现实。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同我们的生活实际也有密切的联系。相信世界可知与不相信世界可知是大不一样的,这两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相信世界可知,相信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会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的进取精神,相信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一定会被今人和后人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就会多一些。

总之,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可见,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我们解决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是对人们的实际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哲学提升。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在人存在的条件下,世界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存在)现象和精神(思维)现象两大类。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与肉体的矛盾。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关系时,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灵魂和肉体、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贫乏,人们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无法解释做梦等现象,就把它看作是灵魂的作用,并认为灵魂在人死时离开了身体而继续活动,因而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是人类探讨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原始形式。

到了奴隶社会,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产生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哲学家探讨的基本问题。尽管这一基本问题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它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西方哲学史围绕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感觉和思维是由物体投射出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始基的本原,客观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宗教占统治地位,哲学基本问题被掩盖在神学的外衣下,但一切重大哲学问题的争论都没有离开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就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世纪下半叶,人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真理性的认识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这就促使哲学家更加注意研究探求真理的方法,研究主体如何反映客体的问题。因此,认识论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同一性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开始把这个问题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哲学家已经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概括哲学发展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它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3.如何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从理论上看,尽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在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生研究重点的转移,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正确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决。例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如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在认识论上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但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截然不同,所以对认识的对象、来源和认识本质的看法也就根本对立,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而孤立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其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所有哲学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存在着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辨和名实之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这些论辩都蕴涵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

天人关系和名实关系是先秦至两汉时期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天人之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始终,哲学基本问题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天”是指自然界还是指主宰万物和人事祸福的天命?人能否对天(自然)有所作为?所谓天命,是将天奉为人格化的神,认为天有意志和意识,世界是按其命令建立和发展的,还是把它看作是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赋予它以物质存在的意义?因此,关于天是自然界还是神意的天命的讨论就蕴涵着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探究。名实之辨是讨论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名称、概念是思维的形式,因而名实之辨显然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名称、概念是实在事物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名称、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实在事物?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名实之辨已经发展成为诸子百家的哲学论辩中心。孔子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用“爱人”来解释仁,其主旨是肯定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优秀最尊贵的,否定天是能以言说下达命令的人格神。荀子对先秦诸子的天人、名实之辨作了总结,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天”就是物质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运动。名称是指称各种事物的,是实在事物的反映。

有无之辨涉及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万物的本体是物质世界本身还是在物质世界之外?形神关系表现为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主体的精神与物质性的形体哪一个是根本的问题。与名实之辨相比,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就由思维的形式(名)和思维的对象(实)的关系,转向思维主体自身和物质的关系,这无疑是更为深入了。

理器问题是与道器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道”与“器”相对,道是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器是具体的特殊事物,道的含义与“理”相同,器的构成元素是“气”,因而道器问题可以归结为理气问题。当时的心物之辨和知行问题紧密地联系着,因为心和物即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认识)和行(实践)的反复活动。理气、心物之辨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气、理、心”三者哪个是最根本的?气是物质世界,理是普遍观念,心是主观精神。可以说中国哲学发展到理气、心物之辨,哲学基本问题已经比较明晰地被揭示出来了,通过理气、心物之辨,围绕着气、理、心三者的关系,形成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以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和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最终由王夫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气一元论,达到了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高水平的回答。

5.如何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这个问题对初步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采用讲授法,运用教材中小栏目的问题,援引一些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也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让学生谈理解。例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我国战国时期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我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理”不能脱离物质实体的“气”而存在。德国费尔巴哈认为,“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脱离和先于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的本原。我国明朝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世界万物依赖人的心灵。英国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德国黑格尔认为,“思想不但构成外界事物的实体,而且构成精神性的东西的普遍实体”。在他看来,“客观思想”或“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是依靠笼统的直观,即通过经验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理论,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例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如地、水、火、风说。在西方,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的原子说,他认为不同形态和重量的原子构成不同的事物;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元气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值得强调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的,确信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以近代实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但由于它把世界归结为原子,归结为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既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还有其不彻底性,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著名代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了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人的感觉或主观意识。如“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如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上帝创世说”、“理在事先”等。

6.如何认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人类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例如,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由最小微粒原子构成的,而当科学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时,唯心主义就嘲笑和攻击唯物主义说,原子不见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大厦垮塌了。正是在应对这种攻击的过程中,唯物主义才得以科学地规定物质的定义,最终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科学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恩格斯)。这就是说,只有涉及世界本原问题时,唯心主义确定无疑是错误的,而离开这个问题,唯心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很多精致的唯心主义比许多粗糙的唯物主义对人类认识的贡献要大得多。

人类最早的意识是一种原始神灵的观念,从世界观上看,它无疑是唯心主义的观念。但在原始社会,人能产生这种观念本身是人类认识和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只有人类才有神灵的观念。在此后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广大劳动人民都把信仰某种宗教和神灵变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力量,推动历史的前进。一些非常有名的唯心主义命题虽然从本体论上是唯心的,但也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动性时,这些思想起码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例如,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点不可以怀疑,那就是我正在怀疑。他极度地强调了怀疑、思考对人的重要性,也是鼓励人们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改造世界和把握人生,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上帝。

从一般意义上说,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从一个个的片面认识开始的,最后才形成了全面、整体的认识。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应该理解为对它的超越和包容,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7.怎样理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反对宗教神学,坚持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发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斗争中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但受当时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受资产阶级的阶级性的局限,它有很大的缺陷:一是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是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社会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确实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从哲学派别上看,则只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而形成的。它们的对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始终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结合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也存在过辩证的唯心主义;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出现过辩证的唯物主义。既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又有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9.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仅仅在承认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二是要克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解。不能仅从两个语词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其内涵(英文中唯物主义为materialism,来源于material,物质;唯心主义为idealism,来源于idea,理想),认为唯物主义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或贪图享受的物质主义,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肉欲、爱财、牟利、娱乐等一切满足感官需求,追求个人私利的龌龊行为;认为唯心主义是轻物重人、追求社会道德信仰的理想主义。这是极其错误的。唯物和唯心是一对哲学范畴,表明一种在关于世界本原、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的特定哲学立场或哲学倾向,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三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交织在一起的。

10.如何认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社会根源在于: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片面扩大精神的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二是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总是受到社会没落阶级、反动阶级的拥护和利用,从而使其得以保存和流传。

认识论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等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把它们看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同时,人类认识过程是曲折的,而不是直线的,如果把这个曲折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断夸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不可知论

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认为我们的感觉、表象、概念、思想能够正确认识世界。一般来说,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是物质派生的,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所说的世界可知只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旧唯物主义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辩证地解决世界可知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科学地证明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是否认人们认识世界或彻底改造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此概念首先由英国的赫胥黎(1825—1895)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的思想在古代就已产生,欧洲近代的主要代表是休谟和康德。其本质是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屏障而不是桥梁,不承认在感觉之外有确实可靠的客观外部世界的存在,不懂得认识过程中本质与现象、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有时不可知论一词也用以专指针对宗教教义而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上帝是否存在、灵魂是否不朽是不可知的。

2.二元论

二元论是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与一元论相对立,它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各自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着的实体,谁也不产生谁,谁也不决定谁,都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虽然它承认物质是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必然倒向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国的康德。

(二)人物介绍

1.荀子(约前313—前238)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承认人能通过“天官”(感官)和“天君”(心)的知觉作用认识客观世界,并强调思维对于感觉的辨别和验证。

2.范缜(约450—约510)

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仍能坚持反对佛教,并著《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质”和“用”的关系,即“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和神的关系,正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的关系一样。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修正了以前唯物主义者误认为精神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神不灭论。

3.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分离,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理是本”。强调知先行后,但又认为“知行相须”,注意到行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的理学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时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但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

4.王守仁(1472—1528)

明朝哲学家、教育家,余姚(今属浙江)人。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的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5.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上,著书立说,学者称“船山先生”。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他还用“诚”、“实”、“有”等概念论述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驳斥程朱关于“理气”的唯心主义观点。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从“道器”关系建立了他的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老子衍》、《思问录》等。

6.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他试图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笛卡儿的沉思是从“怀疑一切”开始的。他认为,我能不能怀疑我正穿着晨衣坐在这儿的炉火旁边?能,因为也许我正赤身睡在炕上却梦见自己坐在这儿。而且,一个精神病人也可能产生这样的幻觉,我也许正处于与精神病人相同的状态。用这种怀疑的眼光来看世界,就没有什么事物和知识是不可怀疑的了。他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他的意思是:我在想,眼前这一切都有可能不是真的,但“我正在想”却是一个确定不疑的事实。从这里,他引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我思故我在。”由此,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7.贝克莱(1684—1753)

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与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命题,宣称存在的只是我的感觉与我自己,人们的认识对象是自己的观念和“感觉的组合”。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它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在人的心中也没有与之相应的观念。他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8.休谟(1711—1776)

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近代欧洲不可知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他曾担任过驻法使馆的秘书和负责外交事务的副国务大臣。在政治上,他反对封建专制复辟,害怕人民革命运动的再起,他的信条是在所有的政治斗争中都“保持中庸适度”的态度。在哲学上,他表现出调和妥协的中间派色彩。他虽然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31 但拒绝承认经验以外的任何存在物;他既怀疑上帝的存在,又怀疑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经验范围之外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建立了近代欧洲第一个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休谟认为,认识不能越出经验的范围。他从感觉出发,认为感性知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各种知觉,世界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知觉的组合,至于知觉之外是否存在着一个能产生知觉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这是我们无法知道的。休谟否认上帝的存在,他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明确表示,“绝对否认从这个世界确定神的存在的推论”,从而把上帝赶出哲学领域。

9.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在前半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也称《宇宙发展史概论》)是康德前期最杰出的成就。他从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出发,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星云的假说,认为宇宙是一团稀薄的云雾状的物质粒子,由于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在旋转的运动中逐渐地密集、凝聚而成了太阳、行星和卫星,这就推翻了牛顿的“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说法,第一次把天体看成是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康德在后半生主要研究哲学。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和妥协。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矛盾的体系,其主导方面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同时又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三)辅文释疑

1.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教材第12页)

在《国语》、《左传》、《老子》著作中所说的“阴阳”,是指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战国以后,阴阳概念进一步提升,含义日趋宽泛,译为今语,大致相当于矛盾的两种属性或两个方面。如明与暗、热与寒、上与下、外与内、强与弱、进与退、动与静、天与地、君与臣等,皆前者为阳,后者为阴。《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是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就荀子这句话来说,他认为天地宇宙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阴阳二气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天地相合,阴阳两种相反的力量和属性结合到一起,运动变化和发展,就会有世间万物的产生。

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气,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要素内部又具有两种属性,这就是阴与阳。所以,他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所谓太虚,就是指广袤无际的太空,也就是宇宙,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说到底都是阴阳二气。北宋的哲学家张载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如果你认识到了宇宙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你也就明白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有”,而不是空洞的“无”,“无”是不存在的。

世界的本质是“气”,那么“规律”、“原理”、“法则”、“必然性”等,它们与气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王夫之把这些东西叫作“理”。他认为,理依附于气,理存在于气中。因此,世界的本质是气,不是理。

2.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教材第13页)

理和气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朱熹是宋代明确提出理气关系,并予以系统阐释的哲学家。

如果我们分析事物就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形”,二是它的“性”。“形”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外形和材料,如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它是由木料做成的,这些木料就是“形”。如果没有这些木料,我们便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如果只是有木料,而不懂得制造桌子的原理和方法,桌子照样做不成。这里的原理和方法,我们把它叫作“性”(或称作“理”)。

可见,桌子实际上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一是木料(形),二是原理(性、理)。朱熹把前者称作“生物之具”,把后者叫作“生物之本”。“生物之具”,就是生成万物的那些材料,朱熹把它叫作“气”;“生物之本”,就是构成万物的那些原理,朱熹把它叫作“理”。那么,构成事物的这两个方面──理和气是什么关系呢?朱熹认为,这一关系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若从具体事物的角度来看,理和气是互相依赖的,谁也离不了谁,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具体事物的产生。没有木料做不成桌子,没有桌子的制作原理,同样做不成桌子。所以,他说:“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但是,从发生论的角度来说,究竟是谁先谁后、谁主谁从呢?朱熹认为“理”是在先的。没有产生宇宙时,宇宙的理,就已经存在了;宇宙若是没了,山河大地塌陷了,宇宙之理,山河大地之理,依然会存在。所以,他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他甚至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就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一途而不能自返了。

(四)资料选辑

1.形神关系的论战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2.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

当代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一个名为“世界3”的理论,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即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世界1即物质世界,就是宇宙,地球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点;世界2即精神世界,是人类知识、主观经验、精神状态的世界;世界3即客观知识世界,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它由语言、艺术、科学等构成。他承认先有世界1,后有世界2,最后才有世界3。世界3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但它一出现,就“如同桌子、椅子是实在的一样”,也是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世界1和世界2的。这种世界多元论的主张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强调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今天特别有意义。

3.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哲学基本问题一旦以明确的形式提出来,争论就接踵而至。围绕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论断的争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间断,前后发表论文上百篇。归纳其中的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传统”论。这种观点认为,自人类产生哲学一开始,就存在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史都贯穿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是“否定”论。它包括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古代到当代的整个哲学发展史不存在一个基本问题,甚至同一时代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基本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没有多大意义,相反还给以后的哲学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把哲学家分成两大阵营,就会禁锢人们的头脑,束缚哲学的发展,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以致发展到对哲学的研究采取贴标签的方法,而且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三是“过时”论。有学者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在近代的一个短时期内才有意义,之后,马克思通过对实践观点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确立为新时期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是“发展”论。早在1988年就有人提出,要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取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此后,仍有一些学者重复这一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应当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要求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当作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选自:韩庆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难解析》)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为什么?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3)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5)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6)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8)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

(1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思考提示

(1)意思是指,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2)意思是指,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精神不过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3)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4)意思是指,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5)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6)意思是指,气作为物质实体是“理”存在的依据,“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7)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8)意思是指,鬼不过是人们害病时由于恐惧而造成的主观幻觉。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9)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10)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辨析

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思考提示

(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

3.议议

“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的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什么错误?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说明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考提示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列举事例略。

4.有人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提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从根本观点上看,由于唯物主义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是正确的。

从哲学发展的过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斗争而发展。唯物主义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上也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因而不能说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体系中也有一些合理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也有一些唯心主义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理论的素材,因而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

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应采取辩证的态度。

5.列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

思考提示(略)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理解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运用

○ 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二课介绍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过渡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阐述。可以说,本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第一课重在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发现哲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脱离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第二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不同的哲学,让学生认识到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哲学研究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并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本课以后的内容(第四—十二课)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论述。在这一意义上说,本课又是全书的一个总纲,它所讲到的实践的观点贯穿全书。学好本课内容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全书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主要负载的任务,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入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就是第一框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两目。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是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来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一目包括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说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第二自然段进一步指出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因此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历史上的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精神上的精华,因而应该有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哲学”。在今天,称得上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包括三个自然段,讲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进而说明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它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即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另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是本课的落脚点,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这一框分为三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目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三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目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目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说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说明第二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示与建议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原理》第一条说:“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的认识应当站在这个高度上。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二框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必须牢牢抓住实践范畴。无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都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任何哲学都是为了解决自己时代的课题和任务而产生的,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产物。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到百家争鸣在战国时期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是战国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反映,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即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以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作为情境导入,把战国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回忆历史课所学的相关内容,特别是百家争鸣中各家的思想,并让学生概括出各家思想所分别代表的社会阶级或阶层,最后引导学生回答这一探究活动的两个问题。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之所以出现在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政治发生巨大变革,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各个阶级、阶层面对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都要表达自己的思想,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是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通过对第一问的回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抽象思维,概括出思想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即思想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革命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即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弄清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即文艺复兴运动打击了封建教会的神学统治和精神独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观念,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空前繁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新文化,为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第二问主要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查阅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了解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新一轮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文艺复兴时期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和否定转向对封建专制制度本身的批判和否定,提出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为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领悟哲学革命与政治变革的关系,明确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先导。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教师可以把此处的两个问题与第三、四段结合在一起讲。其中,文艺复兴运动的材料和问题与第三段对应,法国启蒙运动的材料和问题与第四段对应。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回忆历史课所学的相关内容。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和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的人文主义精神使人们由神面向人,反对神权,抬高人权,倡导人们追求现世幸福;它的科学主义精神使人们由内心的追问面向对外在自然的探索,唤醒人们的创造意识和科学精神。这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这一材料和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得出第三段的内容,即哲学通过批判旧思想、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是又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时的资产阶级逐渐走向成熟,思想上摆脱了16、17世纪的神学不彻底性,提出了彻底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并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展开了对封建制度的猛烈攻击。启蒙思想武装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这则材料和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得出第四段的内容,即哲学一旦掌握群众就可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本目有一个相关链接,其内容是对本框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中可以先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概括德国古典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然后介绍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容以及它的社会功能。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处于分裂状态之中,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他们既反对封建制度,又向其妥协。与法国大革命旗帜鲜明地反封建政治思想相比,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比较隐晦地局限在哲学领域之中。德国古典哲学重视对人的理性作用的研究,强调人的意识能动性。

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阐发了辩证法的思想,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联系、发展,由矛盾推动的有机整体。黑格尔哲学解体以后,他的一些学生分别抓住黑格尔哲学中的一部分来论证自己的自由民主思想,批判普鲁士王国的封建统治,其中包括大卫·斯特劳斯和鲍威尔的神学批判、卢格的政治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等。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出现在19世纪中叶,了解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完成工人阶级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使命而出现的。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条件和历史任务,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也是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它提出的人类解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它不可能过时,而只能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

操作建议

由于本框是本课的落脚点,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个问题都和“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密切相联,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讲清楚。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第一问,把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作为情境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然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方法和理论出路,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问题上。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也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即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在回答什么问题。本探究活动的两个问题可以在本课内容学完后再予以回答,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第一问的回答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基础,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中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时代的呼唤,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本课学习的全部内容进行回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着重把握三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问题没有过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想,仍然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三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格。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2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的局限性,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相分离。在古代虽然有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但那是朴素的、没有科学基础的结合。

第二问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材料的基础上,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哲学的不同,即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完整的体系。在探究时可以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大致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中的位置和地位。离开了这个大的背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容易摸不着头绪。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古代朴素的带有辩证法性质的唯物主义主要是追问世界的本原问题,这时的哲学缺乏近代科学作为基础,因此它更多的是一种猜测。它虽然看到了世界的联系和变化,但它还无法理解联系和变化背后的基础和原因。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主要是追问人的认识问题,即人的认识的来源是什么,是什么保证人的认识的可靠性。但它对人的认识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立足于对世界的一种直观观察,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对世界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它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不理解人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和意识是认识世界的可靠出发点,并以精神和意识的能动活动为基础,把整个世界的发展纳入到精神和意识的领域之内。可见,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是一种意识的辩证法或精神的辩证法,而不是实践的辩证法,也不是世界自身的辩证法,因此这种辩证法缺少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在内容上的不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关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现实历史和人类社会,关心人类苦难和人类解放。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2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和辨别材料中的两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第一种说法认为科学性和革命性不能统一,第二种说法认为科学性和革命性在无产阶级身上可以统一。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越是科学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和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学说,就越符合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和愿望。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回答科学性和革命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统一。我们说,如果一个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相一致时,就可以统一;不一致时,则不能统一。

操作建议

由于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可以让学生分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并说明为什么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是和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越是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越是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就是阶级利益要与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否则就无法统一。

教师在讲解第二段内容时可以参考“相关疑难问题解答”,并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言加以说明。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目有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2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创造力。本探究活动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任何理论都是对特定时代的特定事物的反映,时代变了,事物变了,理论也要相应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的是最一般的原理、最普遍的规律、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是这些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与不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面临着如何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如何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诸多理论成果。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人的理论著述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操作建议

在讨论前,建议学生阅读下列书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列宁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邓小平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江泽民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框题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本课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本课的两框都是讨论该问题。同时,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要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时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离开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结构,也无法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另外,看不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学生就容易把哲学看成是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胡思乱想”,无法理解哲学同样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可以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来看。首先,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其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来看。首先,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回答,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其次,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它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科学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对人类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地继承与创造性地发展。

(2)从哲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以往的哲学总是企图站在科学之上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想穷尽一切知识,因而必然有许多不科学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明确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与普遍规律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样,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从内容上看,以往的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往的哲学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在历史上是唯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

(4)从哲学使命上看,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要科学地改造世界,强调哲学要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

(5)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把自己看作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3.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这一问题以往的教科书没有深入讨论,新教材把实践的观点提升到重要地位是吸收了我国近些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成果。这一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说它是难点,就在于以往我们仅仅把实践和认识联系在一起,而没有看到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概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了实践的观点,就可以提纲挈领,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新教材吸收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哲学发展的新成果,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相关链接部分,从三个方面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

首先,从哲学基本原理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样就摆脱了旧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直观理解,也摆脱了唯心主义立足于精神对世界的抽象理解。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旧哲学探讨那些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形而上的东西(上帝、实体、绝对精神),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心那些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的现实历史和社会,关心人在社会历史中的苦难以及人的解放。

其次,在历史观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各种政治、文化现象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同时,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引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了历史观中。

再次,从认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问题的把握摆脱了许多在纯认识论领域内的无谓争论,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结论既来源于实践,又复归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在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三个问题:一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格;二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抛弃或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三是要理解这重大理论成果都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唯物论,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以实践论为基础的认识论,以社会基本矛盾和群众路线为中心的历史唯物论。《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当代社会实践的具体问题。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转化为最高的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矛盾规律应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矛盾分析的方法;把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当代社会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富有深刻的哲学基础。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永恒性、过程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运用和阐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思想和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和阐发。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

学生在学习这个问题时一般不容易掌握如何正确地评价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往往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会以为凡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

教材指出:“面对着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以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进行反映。因而,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容易采取“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么正确,要么错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容易认为只要是出现了个别错误结论,或者只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一致,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批判过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因此,在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时,要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历史的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时,一定要把哲学和它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

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判断真正哲学的关键就在于看它是否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看它是否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而不在于它的某些个别结论。例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流,充满了伟大的智慧,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精华。但也包含着个别的错误结论。有些哲学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或土或气,从当时的时代看,是以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看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转化,努力找到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是他们对人类思想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代表当时的先进思想,把握了历史的主流。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我们仍然要承认古希腊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如何理解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19世纪之前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处于对自然界的各种科学材料进行搜集的阶段,科学家对自然界采取分门别类的研究,学科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这是自然科学发展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表现。此时,科学家尚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看不到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看不到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和联系。处于这一自然科学的发展阶段,哲学家往往采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自然科学发展到19世纪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材料,科学家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从搜集材料发展到对材料进行整理。当科学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时,他们发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在横向上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在历史的纵向上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各种自然现象背后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和规律性。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彼此的界限也开始趋向融合,这就为哲学家形成全面、联系、发展的辩证思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往往是分离的,形而上学限制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则在唯心主义那里受到窒息。在古代虽然有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但那是朴素的、没有科学基础的。然而,客观世界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克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互脱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克服了这个矛盾,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指明主体和客体、人类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等处于客观的普遍联系、永恒运动和辩证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世界的物质性,内在地包含着世界的辩证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世界的辩证性,又是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前提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中。

同时,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哲学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包括旧唯物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历史截然对立起来,一方面他们把自然看成纯客观自在的东西,一方面又把人类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构成的人类历史看成某种主观的过程,由此造成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与旧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感性世界。也就是说,人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是以人的生产活动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为基础的。在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人对自然不断地改造,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与此同时也不断地改造、创造着人自身。这样,原生态的自在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改造就被赋予了社会性,进入了人类历史。同时,人类社会不仅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而且在实践中也不断地进入自然之中,从而使社会历史具有了自然性。于是,在人们面前出现的是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可见,自然史和人类史始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两者相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社会历史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最深刻的基础,社会的政治、精神等都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而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发展过程和自然界一样,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这个问题之所以不好理解,是因为“科学性”是和客观性、真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它要求科学的观察者排除一切有关个人或集体的利益、愿望等价值判断,采取一种真正中立、“大公无私”的态度来从事科学研究。而“革命性”通常是指一种价值批判性,即基于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和愿望对社会展开的批判。“科学性”和“革命性”也就是通常哲学中说的“事实”与“价值”,显然这两者是有区别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把两者统一起来的呢?说清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以往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的区别,也就理解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坚持的是一种科学精神,它的所有结论都有牢固而客观的科学分析作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详尽考察之上的,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秘密即剩余价值的发现基础之上的。这种考察是客观的、中立的,不带有人的主观色彩,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所在。正是基于这种科学态度和客观研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使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一般是建立在道德伦理之上,它缺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它的这种道德伦理要求缺少科学的基础,这也决定了它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批判是软弱无力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伦理要求,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而首先是因为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自身就有趋向于共产主义的要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意义所在。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它的所有基本原理都是来自于实践,又复归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而发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在于说明和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表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解放全人类,改造世界任务的承担者是无产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第二个表现就在于它的阶级性,即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符合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利益和要求的,是无产阶级批判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锐利武器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无产阶级的目的和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无产阶级改造社会的要求是历史发展自身的要求。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就不是单纯的道德伦理要求,而是社会历史发展自身的客观要求。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把改造世界的价值要求与社会历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性质的变革。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我国战国时期学术界相互争辩的局面和风气。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大的转型之中。社会的激烈变革引起了社会多种矛盾的激化,当时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各个阶级乃至一个阶级中的不同阶层,面对这一社会大变革的局面,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因此,在这一时期,围绕着新旧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文化教育的斗争,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在思想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派别,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包括很多派别,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代表。他们主张通过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废除“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赏,用“严刑峻法”建立地主阶级的专政。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商鞅、孙膑、荀子、韩非等。另一派是地主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他们主张用“仁义”等说教感化奴隶主,笼络人民,实现向封建制的过渡,反对用暴力。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孟子等。此外,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在社会大变动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故对社会做消极的反抗,或潜心思考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他们面对阶级地位的大变动、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传统观念的破坏,感到“世道”、祸福、是非一切变换不定。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2.文艺复兴

一般把西欧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这一历史时期称作文艺复兴时期,意思是说在这个时期遭到中世纪摧残和遗忘的古代文化复活了。所谓古代文化的复活,实际是伴随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的兴起和商品贸易市场的扩大而形成的新兴市民资产阶级,对于古代文化的利用和继承,是与传统宗教文化相对立的适应市民资产阶级现实需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科学、宗教、伦理和艺术。在哲学理论上是属于资产阶级世界观萌芽时期。一般把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宗教改革运动。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抬高人、贬低神,用人权反对神权,追求个人自由和现实幸福。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彼特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谟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潮,重视对自然的研究,强调理性和经验的作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哥

白尼、伽利略、达·芬奇、布鲁诺等。在宗教思想上,反对传统教会特权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主张个人虔诚信教就可得救,无须教会作中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总的说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只是提出了一些思想观点和原则,尚没有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最初表现,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宗教的蒙昧主义的启蒙运动的开始。

3.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它是18世纪在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启蒙运动中形成的一个强大的唯物主义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代表了上升时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提出了彻底的无神论思想,揭露了宗教和教会的反动本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主要是继承了17世纪英、法的唯物论思想,主要是笛卡儿和洛克的思想,并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把近代以来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推进到最彻底的程度和典型形态。他们肯定物质世界的自身存在,时间、空间和运动同物质不可分割,指出精神对肉体的依赖性。坚持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强调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在社会观方面,提出自保、自爱是人的永恒天性,人的才智、道德是后天获得的,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主张教育万能。这些理论直接否定宗教神学,并为变革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4.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承前启后,一方面继承和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开启了现代哲学的大门,它的许多宝贵思想为后来的各种哲学流派所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中,除费尔巴哈外都是唯心主义者。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哲学发挥了人的意识能动性方面,批判了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比较系统地提出辩证法的思想,这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巨大贡献,这些思想也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成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中间环节。但费尔巴哈在恢复唯物主义的同时,却没有能够真正继承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优秀遗产,即辩证法的思想,因此他的唯物主义仍然具有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从理论上论证了变革封建制度的必要性。同时,它的不彻底性体现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为德国资产阶级有两个敌人,一个是封建贵族,一个是工人阶级,所以,它既想通过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又害怕工人阶级起来革它的命。想推翻封建秩序,发展资本主义,但自己力量不够,又不想联合群众,这就决定了德国资产阶级既要求革命又害怕革命,既反封建又向封建势力妥协。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深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物介绍

费尔巴哈(1804—1872)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宗教的本质》等。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实在,除了自然和人以外,什么也不存在,神和上帝不过是人自身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同时,费尔巴哈又指出,黑格尔哲学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思辨神学,它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真实关系。费尔巴哈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本唯物主义。他认为,无论是基督教的上帝,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人类自身本质的颠倒的表现,人才是哲学和世界的秘密,人和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应该是新哲学的最高对象。费尔巴哈这种人本唯物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早年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在于他对人的理解是一种抽象的理解,他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他看不到人的现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这也导致了他在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

(三)辅文释疑

1.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教材第21页)

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提出的观点。在这里,马克思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及其在哲学史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以往的哲学家们,由于不了解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意义,把实践排斥在自己的哲学之外,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通过实践去改变世界的主张,所以,最终“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他们或者是用抽象

的理论去说明和解释他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或者仅仅是用进步的理论去批判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而不是主张通过实践对现实世界进行革命的改造。例如,费尔巴哈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揭开了宗教的神秘外衣。但是,由于他不了解革命实践的意义,因而他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提出通过革命实践对世俗基础本身加以变革,从而完成从根本上消灭宗教的任务。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解释,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当作自己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础。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改变世界,并不是否认解释世界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相反,它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

2.恩格斯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教材第21页)

恩格斯此语意在阐明工人阶级的产生、运动和利益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表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自身要求。工人阶级的革命性体现在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利益要求。这种利益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科学的意义在于阐发和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科学越是公正无私,就越是能够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前进方向,进而指明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原由和历史意义,也就在揭示真理的同时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追求。

(四)资源选辑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笔记,生前未发表。恩格斯于1888年将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首次发表。(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全文共11条,言简意赅,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点作为新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指出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在认识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进了认识论,正确地解决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揭示了革命的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还用实践的观点理解人类社会,批判了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纲还提出了新哲学的任务和使命,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提纲是马克思对以前提出的基本原理的总结和发展,概括了新世界观的主要思想。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2.《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的重要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于1845年秋到1846年5月。1932年在苏联第一次全文发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分子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揭露了德国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实质,阐明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系统阐述。书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并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强调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并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该书全面地考察了劳动异化及其产生的根源。此外,还对哲学史、美学以及语言学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

3.《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发表于1848年2月。(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而周详的分析,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阐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它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划分了科学共产主义与这些流派的界限,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口号。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为《共产党宣言》不同版本写了七篇序言,他们在这些序言中,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的新经验和新发展,强调《共

产党宣言》中基本原理的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对我们研究和学习《共产党宣言》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主要的著作,共3卷。第1卷于1867年出版,第2卷、第3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1页,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卷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阐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揭示了它的内在矛盾,论证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资本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剩余价值理论。根据这个理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揭示了资产阶级存在的基础是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占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个在根本利益上完全对立的阶级,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划时代的伟大著作,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

5.国内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

(1)中国学者石仲泉说:“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两个东西冲撞之后形成的一个新的思想概念的问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是中国的实际,它包括历史实际、现实状况、革命运动和思想文化等。这两个东西结合了,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俄罗斯学者M·季塔连柯说:“中共领导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不仅仅对中国具有意义的重大理论突破”,“这种做法完全符合列宁关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译成’民族语言的著名思想。80年代邓小平领导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方针,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中共多年经验的总结。”

(3)俄罗斯学者费奥克蒂斯托夫说:“中共着手修订自己的理论观点,探索国家社会经济、精神、政治发展的新途径;形成确保国家逐步摆脱危机的局面,基本上顺利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方针。中共理论工作的中心课题还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中的问题,还是创造地处理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问题。”

(4)澳大利亚学者尼克·奈特说:“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去揭示反映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性质的特殊规律。这种特殊规律一经发现,就成为中国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选自:马启民著《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述》)

6.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

──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

120年前,马克思长眠于伦敦海格特公墓。至今,马克思的英名由于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朽,由于他的学说的与时俱进而永存。

马克思主义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马克思经过殚精竭虑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和亲自领导无产阶级斗争实践,在他1883年逝世时已攀登到当时人类对历史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高峰。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科学巨匠”。

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并非亿万富翁。他一生穷困,连爱子夭折都无钱安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逝世时惊动了整个欧洲,不少报刊发表评论和文章对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组织对他表示哀悼。在相隔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在英国,马克思名列公选的千年伟人之首。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表示哀怜的思想家并不少,唯有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真正用科学理论揭示他们的处境和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的。这个真理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是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形成,且在英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从整个西欧来说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马克思虽然生活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他探讨的问题并不限于自由资本主义而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因而是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探讨。正是这些规律性的认识,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历史条件所带来的局限。

其实,真正的理论认识与现实并非亦步亦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已经引起思想家们的关注和研究。在马克思之前的西方的空想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潮,已对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人类解放问题作过比较深刻的思考,但由于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思想处于分离状态,没有科学的经济学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这种社会主义理论始终未能跨出空想阶段。如何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的高度,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分析为依据,并从中引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和人类走向社会主义的科学结论,是摆在新理论创造者面前的任务。马克思突破了以往思想家们的理论局限,扩大了思考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的理论领域和视界。马克思吸收了前人的成就,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个科学体系,用以解决无产阶级和人类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这种理论创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为什么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根本之点在于,它所研究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某一阶段。因此,它的结论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

正因为马克思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目的从事理论创造,因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要求,它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是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可能会给马克思对材料的运用和理论视域带来某些限制,但从根本上说没有影响他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一般规律的探求。资本主义社会早期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中包含着它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的趋向。这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芒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止境

马克思逝世后的120年间,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们,根据自己的实践从各个不同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活的肌体。

马克思从创立学说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极力反对把他们的思想教条化,因而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某些论断过时的可能性,也从不讳言自己的预测可能失误。人们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认识事物的。条件往往就是认识的界限。因此,马克思某些论断的过时或预测的失效是完全正常的,符合人类认识规律。但是承认马克思个别论断的过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后者不是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个具体论断和个别结论,而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因而是荒谬的。

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凡是追求永远不变的最终体系的理论,都会或迟或快“寿终正寝”。而正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敢于宣布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和错误,从而在总体上保持了这一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随着群众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断为这个理论肌体注入着生命活力。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马克思主义者要以马克思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就为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样板。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显然,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与它的创立者的思想理论之间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发展的一面;既是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必然会遇到马克思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会做马克思没有做过的事,说马克思没有说过的话。这就是创新。毛泽东说过:“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一切以马克思的本本为依据,以马克思的话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我们应该像当年毛泽东所提倡的那样学习马克思,超过马克思。所谓超过马克思,就是不丢老祖宗,又要说新话。

马克思主义前途光明

马克思逝世以后的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高潮与低潮交错的时期。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一些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打倒,也不可能被打倒。不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创造性地发展,而且世界上不少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人士从苏东剧变的打击下重新集结,总结经验,探讨发展的前景和方式。巴黎曾召开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时也召开过大规模的国际会议。这些表明,世界并没有忘记马克思,没有忘记马克思主义。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仍在世界政治生活和思想领域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而且世界上又出现了各种名称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形态。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派,其本身的理论视野和理论风格迥异,要从他们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历史环境来寻找统一的理论观点是徒劳的。但是苏东剧变后,他们的政治态度很值得注意,他们中的不少人采取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反对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因而,我们对各种不同旗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要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

此外,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后现代主义甚为活跃。后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中消极方面抗议的理论表现。它在批评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的过程中,往往援引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而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某种程度的接近。当然,后现代主义虽然对马克思表示某种亲近和敬意,但它们的根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并不相同。但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表现表明,在当代任何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都不可能无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就。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代社会主义之父马克思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根本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而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唯心主义者。马克思用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研究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确切作用,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制定模范社会的种种蓝图。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历史研究坚信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唯一手段,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期待富裕的捐助人的支持。”

通过对比马克思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区别,请你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解。

思考提示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新社会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空洞的设想之上,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新社会的理解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新社会的途径往往是希望得到有钱人的资助做社会实验,而马克思主义建立新社会的途径是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现。

2.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请你谈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以及它给你的启示。

思考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重要的目的是要改变世界。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和革命本性。我们要自觉地把学到的哲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改造我们的生活。

3.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我们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与时俱进的品格?

思考提示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的发展会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内容,同时也会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马克思主义始终跟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因此,我们不能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任何僵死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只能葬送马克思主义,而不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应紧跟时代,在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不断注入新鲜经验。第二问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谈。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一、设计意图

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哪些问题?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关系?学习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这些都

第三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从知识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从能力目标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尤其是用物质生产实践认识社会历史的奥秘,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形成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地设计和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坚定学生的群众立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经过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最后又回到了生活和实践。这是一个循环上升运动,但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即在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回归。总之,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结,在整本教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因此要谈价值观,就必须先谈社会历史观。但是,由于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我们把这一内容设计为第十一课。第十二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此外,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对这一单元中没有涉及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进行探讨,同时也对价值观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基本结构是: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1)识记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2)理解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运用

○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概言之,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实践实现的。在阶级社会中,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是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在这一目中,实践──阶级斗争──改革,是一条基本的线索。

说明在讲第一框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社会历史观的科学理解必须从实践入手,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也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这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的一个论断,这就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把社会的本质理解为实践,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才会得以确立。因为实践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社会生活就是客观的。这样唯物史观就建立起来了。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呢?我们在课文中没有正面回答,但在叙述的过程中、在生活和逻辑的进程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思想。首先,无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反映社会存在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因此,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其次,实践还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有了人类征服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才有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唯物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所以,要把握第十一课中“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两个问题,就必须牢牢抓住实践,从实践入手破解社会历史之谜,从实践入手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实践最基本的方式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一框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这一框的理解应该从实践入手,引出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框设计了两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目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因此,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第二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在科学实验等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在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理论,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就必然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路线,三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说明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也应从实践出发予以解释。社会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而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总结;人类的每一次巨大变革、社会形态的每一次进步和更迭,都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明确这一点就为第十二课讲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一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6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旧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从中引出马克思主义能够揭示社会历史规律的原因。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旧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没有找到社会存在的物质根源。具体地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同社会历史这个特殊的认识对象有关,历史是由有动机、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二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的狭小、社会发展的缓慢,都影响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把握;三是剥削阶级由于其不可避免的偏见而经常歪曲历史,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第二问主要是从正面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发现社会规律的原因,这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这就克服了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马克思为什么能够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

操作建议

回答第一问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找出二者最主要的区别。自然现象的主体是自然物本身,其他发展过程往往是一个自然过程,客观性比较鲜明,其规律性相对于社会规律而言容易把握。而社会现象的主体是人,人具有能动性,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的客观性难以为人们直接把握。二是从历史发展过程、时代的条件进行分析,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里需要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来说明,可以从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论述引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设有一问。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人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新了劳动资料,开辟了新劳动对象。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又会引起人们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中的地位的改变。这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又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基本过程。

操作建议

这一探究活动可以联系学生学过的中国历史知识来完成。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在战国时期进入了封建社会,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有哪些变化?由这些变化联系到这一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9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必要性。共有一问。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认识到要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进一步思考进行这种变革的原因,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操作建议

这个问题要在学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基础之后才能回答,所以,这是一个应用的问题。教材引用了现实生活的材料,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一段话,然后引出问题。建议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同样先列举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然后进行概括。例如,土地承包、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发展市场经济等,这些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扩大基层民主、完善选举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是在上层建筑方面的改革。上述这些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尽可能由学生举例说明,并让学生概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将改革后与改革前进行比较,说明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目,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1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什么方式不断得以解决,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即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第二问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问,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完全可以作出回答。但是,如果想把问题引向深入,教师可以再设问,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调动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理解现实问题的积极性。

二问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历史现象中进行概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概括出社会发展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抗性的方式,另一种是非对抗性方式。阶级社会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对抗的方式来推动,这是阶级社会阶级对立与冲突的必然结果。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矛盾已经是非对抗性的,因此,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促进社会发展。另一种方法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教师可以从学生学过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理论入手,区分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然后分析阶级社会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最终引出结论。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问题。

究活动(教材第92页)

活动是第一个探究活动的继续。有一问。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既有较深的理论难度,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有所感受的,因此,探究活动的开展有难度。第一问涉及现实生活,就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思考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样帮助学生理解在现阶段,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2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究竟谁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共有两问。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框题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关于什么是社会存在,教材的定义是: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建议在教学时,教师将社会存在的概念分析得更细致、完整一些。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纳入这一方面的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以及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或“人周围的自然”)和人口因素(“人本身的自然”)。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社会存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需要向学生说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作用是影响作用,有时还是不可忽视的,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现象。当然,在社会存在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必须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来说明。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这一概念也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使学生能够分清社会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关于社会意识,教材的分析比较全面,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就可以了。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没有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也就无法生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物质生产水平就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同,从而形成的社会意识也就不同。例如,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这种生产状况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没有私有观念,形成的是一种朴素的集体观念。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劳动出现了新的变化,集体劳动逐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于是,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并最终导致阶级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私有观念产生,并伴随不同阶级的出现形成不同阶级的意识。不同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及其在这种生产过程形成的客观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具有能动性的原理在社会领域的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因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这两种情况所表现的社会意识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旧的理论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理论也只有在社会存在已经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和条件时才可能产生。由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残余,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等问题。

(2)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其内容或形式都有两个来源:在内容上,主要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同时也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社会存在状况的一些意识材料;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同时又根据新的变化对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某些新的具体形式。正是由于社会意识存在着这种继承性,因而社会意识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人们才能追溯历史发展的线索。社会意识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由此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民族传统。

(3)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合时,它就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不相适合时,它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标志,就是看这种生产关系能否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用,能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总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规律。理解这一根本规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当代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合的部分,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内容可以从生产方式的变革或生产关系的变革导入。生产关系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的。但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还受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是这种影响和制约,使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具有复杂性。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要了解生产关系的变化,不能不考虑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影响。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作用。在理解这一内容时,要注意准确把握经济基础的概念。一般来说,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但准确地说,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一表述的意义在于,对一个特定社会来说,生产关系可能具有多样性。但是,对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及整个社会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不只是消极、被动的适应,它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可以说,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或者维护落后的腐朽的经济基础,使它免于灭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一般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必然要求建立与自己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上层建筑,并为其自身的发展服务。所以,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上层建筑必然发生变化,这是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我国进行的改革,改革不仅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合的部分,也是改革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促进经济基础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4)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学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后,有必要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进行概括。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整个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即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平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仅遵循它自身的运动规律,而且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发展规律的理论,最终是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正确理解当代社会发展问题。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表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2)说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主要是通过改革来实现。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从相适合到不相适合,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相适合到不相适合,然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过程。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变革,在阶级社会里,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要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当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要求社会变革,当这种变革的要求还没有触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时,统治阶级可以进行一些变革,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总之,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而不能直接地产生和决定社会存在。

(2)二者对“谁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把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伟大人物有天赋才能或代表“神”的意志,人类的历史是由伟大的历史人物创造的。“英雄造时世”是一切唯心史观的主张。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直接参加物质资料的生产,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着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参加社会变革,在推翻腐朽社会制度的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总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不是最后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必须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才能实现。

(3)二者对“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的,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界一样,有着自身的物质运动规律。马克思深刻地研究了社会运动的物质原因,发现了社会现象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规律。这些发现终于揭开了社会现象之谜,为人类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贯彻和应用。依据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之后,才出现了真正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这个历史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唯物史观。

2.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也叫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3.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力,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由人(劳动者)和物(生产资料)这两个因素构成的,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中,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首要因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4.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即分配形式。在这三个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方面,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

5.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在每一个社会形态里,都有一种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主要特征。

6.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所谓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三个方面。这个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现实基础。

7.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包括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体现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体现着人们的思想关系。

上层建筑的主要表现:一定的制度、设施,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定的意识形态又总是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设施,凭借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它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社会中成为支配人们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一定的制度、设施一经建立,又会反过来影响意识形态。

8.英雄史观

1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新的过程中,需要有时间确立相应的制度、规则和体系,这就使社会意识形态在改革的不断变化中,其理论和观念体系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或非规范性,从而体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同时,就意识形态自身而言,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或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革。我国目前意识形态的现状,其过渡性特点体现在:首先,在社会变革与创新中,新思想、新观念的确立,旧观念的破除,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新旧观念并存时期,意识形态必然存在着过渡性;其次,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借鉴和引进各种新思潮、新观念,对保守的传统观念的扬弃和对现代有益的文明的思想文化成果的吸取也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不同观念的碰撞也使意识形态具有过渡性特点。充分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过渡性,可以使我们在新旧观念交替、学习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某些影响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2)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特点。

我国当前意识形态的主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日益深入人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现实中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多元化意识形态,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这种多元化意识形态,表现为既有残余的封建意识和小生产者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又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教条主义意识和观念;既有当代西方社会先进的、文明的思想道德观念,又有其消极、颓废的思想和观点;既有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又有在商品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非科学的思想观念。这些性质不同、内容迥异、积极和消极因素并存的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与影响,形成了目前我国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特点。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与时俱进,弘扬主旋律,倡导和确立科学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以各种形式宣传、教育和灌输到群众中去,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流文化上来,是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重视做好的工作。

(3)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性特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进步总体上是一致的、和谐的,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但是,只要改革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新旧观念的矛盾和斗争。因此,我国目前社会意识形态在总体上与社会发展一致的同时,又呈现出某些冲突性的特点。这些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之间的碰撞、冲突和斗争。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残余的封建主义意识与当代西方某些腐朽意识相结合,所形成的某些消极因素,与主流文化相抵触,使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都程度不同地产生不同思想观念间的碰撞和冲突,有时甚至达到激化的程度。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这一新特点,既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人为夸大意识形态对立、斗争对政治生活和政治形势的影响,以意识形态作为国内矛盾和个体行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又警示我们必须重视意识形态冲突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透过国内外意识形态变化、融合的现象,看到其中的某些趋势和对立的本质,不能只见两种社会制度的某些共同性而否认其差异性,也不能只强调两种社会制度之间交往交流的必要性而否认斗争性。

(摘自:《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杜成君)

4.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过渡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急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既源于社会评价,也源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市场经济大潮把大学这座“象牙塔”推向了竞争的舞台,使得当代大学生再也无法保持精英心态,而是树立起把自己置于普通社会一员的“平民意识”。

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当代大学生更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的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他们要发展、要创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用自己的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

人际沟通转向网络沟通。由于网络的“虚拟”特性,让大学生在与它交往的过程中无所顾虑、没有压力,能充分享受到思想、知识的满足和精神愉悦。因此,网络沟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在依附转向自主独立。大学里远离家乡和亲人,一切靠自己、一切靠自律,大学生的成人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清晰起来。

校园封闭转向社会开放。大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使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当代大学生不再沉浸于对理想的幻想,他们更愿意扎扎实实、掷地有声地做些实事,他们更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

积累知识转向培养能力。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向,特别是就业的现实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和羁绊,从过去的注重积累知识转向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

(摘自:《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11期)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常变化和改革”的原因。

思考提示

人类社会同宇宙万物一样,是不断变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不会停止不前,而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这是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基本矛盾也贯穿于社会主义社

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逐步展开其思维过程。下面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内容为例,在教学设计方面提出建议。

这一教学内容可以从邓小平讲话入手。先给出邓小平的讲话,然后提出问题。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引出问题:人类社会发展是否具有规律性?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社会发展史(或历史)知识。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过去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多采用推理的方法,即从前面讲过的理论入手进行推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和社会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运动是有规律的,社会运动同样也是有规律的。这种演绎推理可以说明社会规律的必然性,但它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而非从客观事实归纳、概括出来。新课程要求从生活入手,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归纳、概括能力,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能力,尤其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所以,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尽可能从具体材料入手,通过归纳、概括,上升为一般认识,这种教学设计思想应该尽可能贯穿到一般教学活动中去。)

从对人类社会发展存在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过渡到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包括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内的思想家,在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上都陷入唯心主义,即否认社会发展存在客观规律。这就引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为什么只作出唯心主义的理解?二是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回答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社会运动的特点。社会运动不同于自然界的运动,在于社会运动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活动,因此,社会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目的性,从而掩盖了社会运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人们在考察社会历史发展时,只是看到了人们的动机,却没有深入到动机背后的决定因素,认识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没有发现意识背后的决定因素──社会存在。然后联系相关链接,即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的一段话,说明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人们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原因,马克思能够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历史原因是什么。这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已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说明造成人们认识局限性的原因。

那么,社会发展规律到底是什么?教学设计仍然从教材提供的材料入手,从两幅插图“‘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和相关文字引出问题,即思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此处学生可以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恩格斯的名言作为结论,说明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此处可以结合专家点评,并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最生动的部分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的东西,可以把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变为学习过程的重要资源。例如,清明扫墓中,民间旧习俗要烧纸钱、纸车、纸马等,好让死去的人在“阴间”也享受世人的生活,这种对“阴间”生活的想象,无非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又如,近年来,随着信贷消费的兴起,“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可以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事例并加以说明。通过学生讨论,引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然后,再设问,引出新的问题,即在同一个时代中生活的人们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结合专家点评来解决,即教师直接讲授;另一种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或生活现实的具体现象入手,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结论。例如,老板与职工、生产者与消费者、农民与工人、学者与普通劳动者等,他们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源于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不同,生活的社会环境、职业、学历等不同,因此,思想观念也就不同。建议教师尝试采用第二种方法。

在回答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概念,引入相关链接,但无需对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教师通过教材的设问,讲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这里仍然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回答这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要学生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得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结论。

关于社会意识的作用,同样从具体事例入手,通过典型事例,说明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例如,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过去人们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邓小平则大胆实践,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认识上的变化给中国历史带来巨大的变化。这说明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对市场经济的不同认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作用。

第一目最后强调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本目教学的难点之一。教材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主要是说明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将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联结在一起的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最重要的是生产活动,正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内容。人的观念性的东西,只能在人的社会生活,即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参考“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中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

本课其他内容,建议教师也本着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经过探究,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种思路进行设计。但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采用讲授的方式。

第四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师用书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第四单元 综合探究 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

一、设计意图

本单元综合探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由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总体教学目标决定的

课程标准将《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总体教学目标规定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规定表明,学习哲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引导学生“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探究活动放在全书的最后,与这一总体教学目标是吻合的,也理应是全书思想教育的升华。

2.由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决定的

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和把握,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确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正确地对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本探究活动将“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实现人生价值、铸就人生的辉煌”作为主题,与本单元的主题是吻合的,也理应是本单元主题的升华。

3.由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决定的

中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关心的问题很多,但最关心的问题集中一点就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本探究活动正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而设计的,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吻合的,也理应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升华。

二、内容结构与目标分析

本单元探究活动的目标有三:一是理解人的价值,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三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现人的价值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

对这些观点的阐述,本探究活动的“理论评析”作了概括性的分析和说明,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一段说明了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人的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作用。第二段说明了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是劳动,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第三段说明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第四段说明人生是短暂的,人生的价值却是永恒的。在当代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才能创造自己永恒的价值,才能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辉煌。

本探究活动所阐述的观点是在第十一课、第十二课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生价值的真谛,懂得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有重要意义,在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同时,对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理想与人生价值实现、理想与为人民服务等关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探究活动路径参考,我们列举的四个探究活动,其内容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的价值,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两个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正确的价值观不可能通过几节课就能够形成,必须通过一定的活动体验,使学生在感受中有所感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就是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07页)

这一探究活动引用了关于职业理想的几种典型说法,目的是让学生分析其中蕴涵了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主体立场、客观条件、社会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及其社会价值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在探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如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崇高理想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等知识。第一种选择表达了树立崇高理想的认同感和尊崇的愿望,但仅有认同感和尊崇是不够的,必须努力实践和奋斗,为社会作出奉献,以实现崇高理想。第二、三种选择带有浓厚的实惠思想,虽然有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不危害社会等合理成分,但还应该从更高的价值追求来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也就是说,应该把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标准,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07页)

这一探究活动引用了瞿秋白、臧克家、爱因斯坦的话,揭示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和有价值的人生,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生价值的基本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真谛,使学生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有许多途经,尽管每个人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有不同的看法,但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度过自己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本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虽然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经不同,但只要对社会负责任,对社会作出贡献,他的人生就会有意义,人生才会有价值。

23456-

第五篇: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第 1 页

6、哲学派别一览

7、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8、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9、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①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3、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

第 2 页 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4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主义哲学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5、运动和静止(1)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 3 页(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是什么?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5)、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b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起源和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b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3)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

第 4 页 是错误和有害的。(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区别: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

什么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51)?

联系:(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方法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要求。

6、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7、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8、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

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5、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

7、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第 5 页

8、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9、方法论(怎样认识和发现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什么是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普遍性: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b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2)联系的客观性:

a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c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a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b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什么是整体和部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1)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关系:a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b又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4、方法论(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1)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 6 页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

3、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A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B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C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

D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6、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4)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5)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7、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8、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9、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c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3)要求:a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b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的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0、把握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意义: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 7 页 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紧跟政治课改 崇尚互联共享,中学政治教学网与你同历新课程改革

1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什么是矛盾?它有哪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原理):(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②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特殊性的表现(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要求)。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3)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事物总是和同类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4)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⑴辩证关系(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3)方法论意义:a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b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就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8、什么是主次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主要矛盾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第 8 页(2)次要矛盾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3)关系(联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0.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论 ⑴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⑵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⑶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

矛盾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3、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4、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的含义及本质(方法论意义)?

(1)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事

第 9 页 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辨证否定的实质:“扬弃”(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2、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根本途径是什么?根本途径是辨证的否定。

3、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方法论)

(1)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2)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4、辩证法按其本质说是什么?为什么?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因为(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注重变化,敢于创新。

6、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

(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7、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8、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

(1)分歧: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行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0.创新的作用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1、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技术创新。)(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例如: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a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原因: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使得人类的认识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 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发展。b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4)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

第 10 页 生机的源泉。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①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2)途径:①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改革完成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7、比较并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同表现及解决方式 阶级社会:主要通过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通过改革解决。

8、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强大动力、直接动力各是什么?

(1)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9、什么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具有历史性,但其主体是劳动群众。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 11 页 ⑴原理:(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的源泉,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精神财富;(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⑵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及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

1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及其要求

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群众路线及其地位:

(1)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群众路线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13、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什么?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

1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1)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1.价值与人生价值

⑴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⑵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什么是价值观?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实质上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如下: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5、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

(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第 12 页

6、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的选择标准。

7.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⑴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⑵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⑶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⑷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9、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10、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11、为什么说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

(1)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则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越大,自身的价值就越大(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12、怎样才能(或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表现在对他人和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第 13 页

下载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