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艺术特色简论

时间:2019-05-12 15:1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艺术特色简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艺术特色简论》。

第一篇: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艺术特色简论

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艺术特色简论

在中国源渊流长、群星璀璨的文学史里,苏东坡是一颗明亮耀眼的星辰。就在近千年的文学史上,苏轼在国内外文坛上颇享盛誉,法国《世界报》曾称他为全球东西方十二位英雄之一。号称“千年东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出生在一个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询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又都属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母亲程氏也是一个精通文墨的女性。苏轼在他幼年时代,就接受了丰富的封迠文化的教养和熏陶,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

一个作家的作品总是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紧密相联的。苏轼成长的时代正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剧发展的时代。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士大夫阶层仍然在酝酿着政治革新运动,以拯救当时的社会危机。二十一岁的苏轼,正是春风得意的年龄,在欧阳修的主考下,一举考取进士,被授命为主薄、签判一类的地方官,迅速卷进了这个政治革新浪潮。在他33岁那年从四川服完父丧回到汴京,政治局面即发生了新的变化。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创置三司条例司,开始试行新法。这种激进的变法运动,打击了享有特权的豪族地主阶层的利益,其雷厉风行的声势,轰动了整个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以司马光为首的强大的变法反对派,与王安石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政治较量。这时苏轼也参于反对派的行列,他的《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和《再论时政书》,提出“臣之所欲言者三,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的主张。这一时期他的基本立场已转到守旧派方面。

熈宁九年,王安石罢相,追求高官厚禄的投机者逐渐混入变法派,一场变法与反变法的政治斗争变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与报复,苏轼成了其中的不幸者。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他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元佑元年,高太后听政。政局又变,司马光旧党上台,苏轼被召回汴京,授翰林学士、侍读、龙图阁学士等职。此时苏轼不满于旧党的倒行逆施,政治态度有所转变,如对免役法,他指责司马光“欲骤罢免役而行差役”的蛮横无理,并痛骂司马光:“司马牛,司马牛!”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对元佑党人进行报复、迫害。苏轼一贬再贬。从广东惠州直贬到遥远偏僻的海南儋州,到1100年,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笫二年死在常州。苏轼的政治实践带有更多的开明的庶族地主阶层的色彩。在他长期的地方官任上,认真地为下层民众做了许多好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差不多他任职的每地都有卓著的政绩,得到民众的普遍好感,这在北宋的文人中也是很为突出的。

苏轼的思想脉络的显著特点,是佛、道、儒三家的大杂烩。他倾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想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但又酷爱淘潜,追求老荘的隐逸生活,并热衷于道教的养生之术;他还精通禅学,跟和尚们亲密往来。“乌台诗案”以后,虽然他对政治未能完全忘情,但佛道儒家思想的发展,成为他个人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他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在一种超然物外旷达态度的背后,仍然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对他的诗词创作具有明显的作用。

苏轼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他不仅是诗词大腕,也是古文大家,他善书法,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家之首,同时对建筑、烹饪都有研究,他留给我们的《东坡志林》,就是这方面才艺展现的记载。

本文着重探讨他在诗词方面的艺术特色。

苏轼诗歌创作所触及的社会生活面十分广阔。他长期在各地做官,与民众亲近,视野开拓,阅历丰富。加上他才华横溢,笔力纵横,挥洒自如,他曾称赞一位朋友的作品“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旡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其实他自已的诗词散文就达到这样的境界。他说,他的诗词散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隨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他的诗保存下来的有四千多首。与词和散文比起来,内容非常丰富。

他的《山村五绝》、《吴中田妇叹》、《寄刘孝权》、《戏子由》等,均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如“风霜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新泥”(《吴中田妇叹》)的深沉感慨。又如“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资斧”(《寄刘孝权》)的扰民惨状的描绘。

一首《荔枝叹》,写尽了官吏谄媚主子,博取宫中美人一笑的情景: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十里尘灰,五里兵火,急如星火催送荔枝,那管人民的死活。苏轼犀利的笔锋直刺“争新买宠”的当朝权贵。讽刺那些势利的权贵们,为求宫中美人破颜一笑,马蹄踏起的惊尘,竞溅起百姓的血流淌千载,何等撼人心魄的诗句!苏轼写此诗正是贬谪惠州的后期,他接近苦难的民众,敢怒敢言,表现了他的屡贬不屈的政治激情。苏轼的一生是政治上失意的一生。他把那种“不合时宜”的情感,常常倾注到对乡土的怀念、亲友的情谊及自然美的抚慰中。在他的诗行中,艺术地表现了一些亲切动人、执著人生和深沉坚挚的情感。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隨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里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竞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这首《游金山寺》的纪游诗,是诗人站在大江岸畔的镇江金山寺顶,追念“江水初发源”的故乡四川的情景。江潮盛况不复再现,只留下潮水涨落的沙痕。烘托一缕迷惘的乡愁。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行当投劾谢簮组,为我佳处留茒庵”的归隐之叹了。

忧患余生的诗人,常常思索痛苦的人生。当他与知交密友出郊寻春,他更敏感地将肺腑之情倾吐出来:

东风未肯出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苏轼的山水诗着重展现自然美。他能把事物准确地描绘和诗人的性格融合无迹,他的两首写杭州西湖的诗,成为千古绝唱: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水光潋滟晴偏好,山色空潆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写杭州西湖的风雨变幻,观察入微,前者由云成雨,忽又转晴;后者由晴转雨。诗人捕捉灵感,将一时所见点石成金,看来漫不经意,但却渲染成鲜明的诗象。

苏轼还写了大量的咏物诗和议论诗。这些诗倾注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他将自由奔放的风格和缜密的观察和细致的表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文理自然而又小中见大,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突然揭示出一般人心会而不易说出的理趣。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五代和北宋初期的词,题材很狭窄。不论晏殊、欧阳修、柳永或其他词人,不论雅词或俚词,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内容大抵是男女相思离别的恋情之类,整个词坛充斥着“靡靡之音”,风格始终是柔弱无力,极少例外。虽然范仲淹、柳永等人也作了一些开拓,稍有进展,苏轼的贡献在于打破了五代和北宋词坛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了词的内容,提升了词的意境。他给我们留下的三百多首词,内容包括山川景物、纪游咏物、乡情民俗、农舍风光以及感古怀旧等等,都可以写进他的词作。胡寅在他的《酒边词》的序文中有一段称道苏词极精辟的话:

……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着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輿台矣。

刘辰翁也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他创立的与传统的婉约词派相对立的豪放派,从题材、语言、格律方面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

最能代表苏轼词作革新成果的作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

手把酒盏,仰望皓月,写中秋怀念亲人;面对江涛,发思故之幽情,写赤壁凭吊古迹,逸兴纵横,放怀高歌。这在北宋以前的词中很难见到。而作者的“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和“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观念,给这个题材注入了新的内容。前一首写于熙宁九年(1076),苏轼离京游宦已达五年,丧妻别子,形单孤寂;后一首写于被贬黄州,经历严重的政治打击,作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他的政治抱负已化作泡影。词言志,他的怀才不遇,有志无成,心中郁闷,面对旡限江山,悠远历史及有限人生,只能用“人间如梦”来聊以自慰。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归结为自古难全,永远不能参透的人生之谜,因而这两首词流露出词人消沉的心态。但是,词的客观景象却与作者的主观意识融为一体,用一些异常鲜明的形象来展现他的心灵。这就是“琼楼玉宇”的清景,惊涛如雪的瑰丽江山,“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憧憬,“雄姿英发”的风流人物,奠定了这两首词的基本格调是健康乐观的。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向往,是作者豪放词风的思想基础。两首词都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结构紧密,节奏跳跃,意象鲜活,手法新颖,气势磅礴。这就是这两首词能成为千古绝唱的缘故。

苏轼在他的《密州出猎》中抒发了慷慨报国的激情: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隨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征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出猎词,气概豪迈,场面热烈,有声有色,使人有身历其境的感觉。更体现了作者打击敌人保卫边彊的豪情壮志。

苏轼第一次将农村题材引入词中。在他以前五代词曾经出现过渔夫,浣女,莲娃的形象,然而,以前所写的渔夫好像是隐士的乔装,而农村少女也只是民间美人的描绘。苏轼笔下的村童、渔夫、老农、村姑,有一种淳朴善良的品质,而写田舍风光、农村习俗,渗入了真切动人的泥土气息。他的一首《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苏轼虽是豪放词人,但他写起爱情题材,也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词,不但细腻真切,却又凝重淳厚。如《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和另一首悼亡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都写得情真竟切,迴肠荡气。爱情的主题,有时通过咏物来表现。把物的形象与女性形象处理得若即若离而又十分和谐协。对抒写缠绵悱恻的情感活动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北宋词坛充满了绮语诲淫,歌功颂德,伤感颓废,词匯贫乏而又千篇一律。苏轼举起革新的旗帜,从内容到形式,大刀阔斧,进行创造性的革新改造。在苏词中,有建立功业的爱国主题,有充满幻想的浪漫精神,有雄浑博大的意境,表现出豪迈奔放的个人性格及乐观处世的生活态度。如果没有苏轼创立的豪放词派,从历史的发展和作用看,宋词要以自己的特色与唐诗、元曲前后辉煌,那是不可设想的了。说苏轼是北宋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这里还有一个音律问题,苏轼不顾一切文人的责难与讪笑,毅然打破了词在音律方面的过于严格的朿缚,也是和词的革新完全相应的,是有意义的创举。

还是陆游说得好:“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音律问题,涉及词以什么为主的问题。有人诋毁苏轼不善音律,这近乎于诬蔑之辞。苏词可以歌唱的不少。他唱过自已的《阳关曲》,还有《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永遇乐》“明月如霜”。问题不是他不善音律,而是他不愿以内容迁就音律,不把内容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到损害,不让自由奔放的风格受到拘束。遵循这个创作原则是完全正确的。陆游说他“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可谓知言。

综上所述,苏轼一生在诗词作品的创作上,高举革新创造的大旗,打破诲淫,颓废,艳科,千篇一律、暮气沉沉的格局,开创了豪放、大气、清新、哲思的新局面,今天,我们重读苏诗苏词,会觉得我们离千年东坡非常亲近,探讨研究东坡诗词的艺术特色,将给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第二篇:简论《诗经》和《楚辞》的艺术特色

简论《诗经》和《楚辞》的艺术特色

[摘要]《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则多用杂言,句式灵活多变,《楚辞》还变《诗经》的篇幅精短、内容单纯为篇幅较长、内容逐层扩展和丰富,并将《诗经》的比、兴赋予生命意识,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比较《诗经》和《楚辞》迥异的艺术表现方法,从文艺继承的关系去审视,《楚辞》对《诗经》的艺术特征有显著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诗经》;《楚辞》;艺术表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044-03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光辉起点和源头,是矗立于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第一座光耀千古的里程碑。《诗经》中的许多优秀诗篇,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它是四言诗体和比兴艺术手法的创始,对于后世影响深远。《楚辞》继《诗经》之后开创了又一影响深远的文学传统,引领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它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本文的《楚辞》均指屈原的作品),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艺被词人”,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的风范和表现力。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从《诗经》到《楚辞》,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又有艺术的迥异。

一、《诗经》和《楚辞》创作方法的异同

《诗经》中的许多优秀诗篇充分显示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特点,体现了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的精神,为我国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成为后代诗人创作的范例。

《诗经》从不同方面状写现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民众的真情实感。或反映残酷剥削,或控诉战争徭役、骨肉离散、饥寒交迫之痛苦,无情揭露、讽刺统治者的丑恶,或表现礼教束缚下的婚姻恋爱不自由之苦闷,还有追求圆满生活愿望的诗篇等。例如《豳风?七月》生动描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褐”、“采茶薪樗”的苦难遭遇,诗篇详诉了农人的悲苦、怨恨、咒诅、愤怒、反抗等情绪,从诗中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奴隶社会的阶级关系。又如《魏风?伐檀》,愤愤不平地咏叹着人们伐木制车的沉重劳作,尖锐地质问那些奴隶主贵族“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表达了歌者反剥削、反压迫的态度和心声。再如《唐风?鸨羽》控诉了战争、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田地荒芜、家庭离散、父母无人奉养„„《卫风?氓》刻画了一个在冷酷无情的社会里被牺牲的妇女典型,揭露出古代社会夫权礼教的罪恶和妇女地位低下及命运的悲惨。《?{风?柏舟》反映的是青年男女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对礼教束缚的抗争„„这一篇篇优美的现实主义诗歌,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广泛而又具体地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区的社会面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是一部现实性极强的诗歌总集,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张扬着人性的光辉。

《诗经》不仅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在创作中创新了与其生活、思想内容相适应的表现艺术。其主要表征是: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抒发了情怀,反映了现实。如《王风?君子于役》记述了一位山村劳动妇女怀念她久役不归的丈夫:在苍茫的暮色中,女主人倚门伫望,但见太阳落山、羊牛回圈、鸡儿归巢,家家户户该团聚了,然而却不见自己的亲人回来,一阵孤寂之感、思念之情顿时涌上心头,她默默地呼唤丈夫:“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深深地忧心丈夫:“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一生活画面被描述得朴素简洁、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很自然地令人想起当时徭役沉重、野有征夫、家有怨女的社会现实。

继《诗经》之后,《楚辞》开创和丰富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不仅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描写现实,而且在现实的基础上表现生活的理想。如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就是以强烈的主观激情表现生活理想和对黑暗的抗争。诗人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激情升华为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正直与邪恶的斗争,以强烈的主观抒怀反映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诗人面对丑恶现实忧愤徘徊,既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消极逃避,于是采用了幻想的艺术方法、虚构的境界,在想象中乘龙驾凤、上下飞腾、求索真理、九死未悔,表现了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诗中上天入地的描写、希望与失望的回旋反复,反映了诗人的苦闷和周围环境的炎凉,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对美好理想坚定、执著的追求与期盼以及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离骚》既有浪漫主义精神,又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诗人大量引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丰富新的艺术构思,表现新的抒情主题。诗人在运用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时,不受原来故事的拘束,把自己奔放不羁的想象和一些神话交织在一起,使幻想更加自由,形成生动的情节和画面。如诗的最后一段,正当诗人驾飞龙、乘瑶车在天空翱翔行进的时候,却突然看到了自己深爱的楚国,这时赶车的仆夫悲伤地落下泪来,马也踏足扭头不肯前进,把全诗推向了高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情操。《离骚》中诗人对理想孜孜以求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之所以留给人难忘的印象,正是得力于诗人这种借助神话,并把神话素材加以创新的构思,即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其思甚幻”。如《湘君》、《湘夫人》、《山鬼》等,借助神灵之间或人神之间爱恋、思慕以及悲欢离合情感的描写,反映了对纯洁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又如《九歌》,既保留了原来流传在楚地民间祭歌中的神话故事,在赋予这些故事新的意义,同时在艺术上进行了深化和升华。所写神灵、神物既具备了神的特质,又不荒诞无稽,这是因为诗人在不同程度上赋予他们人的特征、性格,让他们和人一样有欢乐和悲哀,有爱情的追求和失意的烦恼,而且把这些感情很细腻地表达出来,具有人间的生活气息,是把人的生活与想象中神的特征结合起来,表达的还是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因此,《九歌》是闪耀着浪漫主义奇光异彩的经典诗篇。

《诗经》和《楚辞》分别代表了我国文学史上两种不同的诗风和创作方法:前者是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现实、政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后者多用大胆的幻想和想象、夸张的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二、《诗经》和《楚辞》艺术表现方法的迥异

《诗经》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四言形式、回还复沓和赋、比、兴是它的重要表现手法。

《诗经》中有165首均为四言,100余首基本是全篇四言,仅有一两句杂言。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有《魏风?硕鼠》、《卫风?伯兮》等都是四言诗。《王风?君子于役》、《邶风?静女》等全篇基本是四言,仅一两句杂言。《诗经》虽以四言为主,但又不拘泥于四言,有的冲破四言定格,而杂用二、三、五、七乃至八言的句子。如《魏风?伐檀》一诗,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交替使用,参差灵活,舒卷自如,吟诵起来错落有致、节奏自然,表现了自由灵活的特色,使诗篇具有艺术的张力。

复沓的章法增加了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拓展了感情的容量,起到了充分抒情的作用,造成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使《诗经》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周南??]?q》,全诗三章,用重章叠句的方法,回环反复地传达劳动时的欢快情绪,通过六个不同的动词“采”、“有”、“掇”“捋”、“?K”、“?p”,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欢快的劳动场面,细致地刻画了劳动的过程。还有《秦风?无衣》、《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都是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强化了抒情效果,又起到了突出诗歌主题的作用,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楚辞》在诗歌艺术形式上有很大创新,它吸取和借鉴了楚地民歌的特点,吸收了当时蓬勃发展的新体散文的笔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新诗体。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诗形式,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创造了一种句法错落、灵活生动的骚体诗,而且每隔一句末尾用语助词“兮”字。《楚辞》扩展了诗歌的篇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离骚》共373句,用散文化的手法将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把神话、现实糅为一体,既是一首抒情长诗,又有情节发展线索。诗的前一部分描写现实;后半部分是幻想虚构,表现了对美好理想坚定、执著的追求。《楚辞》以杂言为主,句式不定型,但许多诗句符合五言、七言的节奏和句式。可以说,在我国古典诗歌形式从四言演化为五言、七言的过程中,《楚辞》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赋、比、兴是《诗经》的重要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铺叙,如实地把事物描述出来。如《幽风?七月》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和历史的真实,逐月叙述农奴一年到头的劳动情景和困苦生活,再现了奴隶社会广阔的生活画卷,是用赋手法的典型。又如《小雅?采薇》写征夫回乡的心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来,雨雪霏霏。”把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把征战将归士兵哀伤时光流逝、路途艰难的思绪表现得深沉真切,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

比的艺术手法在《诗经》中应用也很广泛。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可以以物比人、以人比物、以物比物,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也有以整首诗作比的,目的在于把所写对象的本质形状或神态形象具体地刻画出来。如《卫风?硕人》一诗对卫庄公夫人的姿容曾作了生动描绘:“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些比喻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外貌,这是明喻。又如《小雅?鹤鸣》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以石来比喻贤人可以辅佐国政,是暗喻。《魏风?硕鼠》把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比为丑恶的大老鼠,这是以人拟物。还有《豳风?鸱?^》《?{风?、相鼠》等均全篇用比喻,使诗篇更加生动形象。

兴是《诗经》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既是触物生情、进行联想的形象思维方法,又是烘托、渲染环境气氛的修辞手段。通常是开篇仅写自然景物,引出下面的诗文。如《周南?关雎》开头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然后转而写君子对淑女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水鸟和鸣之声与男女思慕之情巧妙地联系起来。又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以春天桃花盛开象征姑娘年轻美好,又为写结婚风情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

《楚辞》采用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诗的形象更具象征性质。如《离骚》开头,诗人用寥寥几句说完家世,接着表白自己的品德、才干、抱负时,并不直陈其事,而是用一连串的比喻象征其事。如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象征渴望进取,用“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象征振兴楚国的理想,使诗开篇就具有浪漫主义特质。又如诗中写自己政治上遭受打击时,“掣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用自然界清丽高洁的荷叶、荷花,象征自己身居污浊之世而一尘不染的高贵品质。再如以美人喻国君,以芳草喻贤才,以向女子求婚拟写对理想的追求等。《楚辞》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不仅表现在对某些个别事物的比喻中,还往往集合许多事物,运用许多神话故事,使诗人的形象思维活动艺术地营造成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这种表现方法是《楚辞》对《诗经》比、兴手法的艺术创新与提高。

《诗经》开创了比、兴手法,《楚辞》发展了比、兴手法。《诗经》中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往往是一首诗中的片断,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客体;而《楚辞》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把物与我、情与景糅合交融起来,不再是简单的以某物比某物,或触物以起兴,而是把物的某些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和理想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物具有象征的意味。另外,《诗经》中的兴一般在篇首,而《楚辞》中的兴有时在篇首,有时在篇中,有时在篇尾;表现手法多是虚构、想象之辞,是对传统比、兴手法的发展与创新。

三、结语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形成了“风”、“骚”诗歌艺术传统,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座高峰,也使中国诗歌从集体歌咏走向个人独立创作的时代。《诗经》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楚辞》,则打破了四言的定格,多用杂言,句法错落、灵活多变,且长短随意、自由活泼,还变《诗经》的篇幅短小、内容单纯为篇幅较长、内容逐层拓展和深化,并将《诗经》的单纯比、兴发展为具有象征的性质,把比、兴的事物如草木鱼虫和风云雷电赋予了生命,甚至让它们具有人的意识和情感,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比较《诗经》和《楚辞》的异同,从文艺创作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来观照,《楚辞》是对《诗经》的继承、发展和提高,是对中国诗歌的艺术创新。

第三篇:欧亨利作品艺术特色

欧·亨利小說特色

语教9班第九组

主人公苏比是个流浪汉,伴随着大雁的南飞和枯叶的凋零,寒冷的冬天已悄悄来临。对于苏比这样一个无家可归,又无经济来源的人,这无疑使他的生活雪上加霜。

这时候的苏比并不能像春天一样,躺在街心公园的长凳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他在长凳上辗转反侧,不能入寐。他不能去晒南方令人昏昏欲睡的太阳,他不想去地中海游戈,不想去维苏威湾漂流„„他只想去布莱克威乐岛监狱。然而,去监狱了也得有个缘由。他首先想去吃一顿霸王餐,可他还没进去,服务生看他衣衫不整,就把他打发走了。他又拐到马路边,看到一家灯火通明的店铺,顺手拾起一块石头扔去,他一阵暗喜,等着警察来抓他。可事与愿违,警察来了却不认为是他做的,这样进监狱的“梦”化为泡影。于是他就像这样做了更多的坏事,可都没有如他所愿。正当听到教堂善诗,有了重新做人的打算时却莫名被捕了。

欧亨利生平:

1.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1862.9.11—— 1910.6.5)仅活了48岁。

2. 他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

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做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称;

3. 创作:

(1)1898年,他为了养育女儿,在业余开始写小说;

(2)1899年,第一篇短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

(3)1902年,他定居纽约,专门从事创作。他以一周一篇的创作速度进行写作。到她逝世为止,他创作了300多篇小说。分别收入《四百万》(1906),《翦亮的灯盏》(1907),《西部的心》(1907),《城市之声》(1908),《善良的骗子》(1908),《命运之路》(1909)以及《滚石》(1913)等十余部集子中。

我最喜欢的是《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和《警察与赞美诗》这三部作品,《麦琪的礼物》被选人我们高中语文课本,这里不作太多讲解。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幽默风趣、辛辣讽刺、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多变是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欧亨利小说的幽默举世公认。在这篇作品中无论是在选词造句、塑造人物或是情节构思方面,他的幽默都紧紧抓住了托诙谐寄意这一要旨。

小说特色:

纵观全文,幽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作者巧妙地

地运用了事物发展过程的“不合理性”。苏比曾多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监狱。主人公的反常心理,跌荡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捧腹之余又心酸不已,警察该抓他的时候不抓,不该抓的时候偏抓。这一系列与情理相挬的现象无不使人哑然失笑。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合理性”常被人们巧妙地利用来表现幽默,而欧·亨利就很好的运用了这种方法,就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塑造一些乖

僻的“反英雄”人物,接他们可笑的言语影射社会现实表达社会问题的观点,并借此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拟人、夸张、比喻、讽刺的手法的运用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作者俏皮的写到:“一张枯叶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德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他在十字街头把名片递给“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好让房客有所准备”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巧妙地将霜冻作为对一个人的称呼,吧经霜的枯叶比作弗罗斯特的名片,同时又把麦迪生广场说成是“露天公寓”,将北风暗喻成“门公佬”,把在广场上过夜的流浪汉成为“老住户”,在这里谐音、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熔为一炉,想象丰富、奇特、含蓄的衬托了苏比乞求入狱的急切心情。

人物分析:

他为了过冬,不是去积极地寻找工作,而是想到不用付出就能吃住的监狱,这种好逸恶劳的思想,在他脑中根深蒂固,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丑化自己的人格,做出种种坏事,这不能说是对显示反抗的正确行为。比尔“性格高傲”,瞧不起那些以慈善为名的,提地方上的寄食者准备的布施,反映出他堕落行为的背后,有一种不可欺辱的傲骨。小说最后,苏比被教堂里传来的赞美诗所吸引,回忆起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决心重新做人却被抓。总之,他是一个不幸的流浪汉,他不幸的生活和反常的心理行为是社会带给他的,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无论就其遭遇或心理而言,都是为了讽刺和揭露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这个人的态度应该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苏比宁愿去监狱也不想接受慈善事业对穷人的施舍。撕开了慈善机构虚伪的面纱,表面上的施舍,附带的是对人性的践踏,也正是对所谓的自由和平等的有力驳斥,无情的批判,苏比虽然贫穷,但他严守着精神上的尊严,一直维护着他灵魂上的高傲。

对我触动较深的是作品《最后一片叶子》,下面我来谈谈我的读后感。《最后一片叶子》这篇小说主要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少女画家乔安西得了肺炎,生命垂危,乔安西却把自己的生命和常春藤叶子联系起来,认为最后一片叶子飘落时,自己也将死去,为了让乔安西燃起活下去的信心,老画家用画笔在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让她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但老画家却与世长辞了。读了这篇小说我深深的感受到:小小的一片藤叶,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这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乔安西之所以能够战胜病魔,顽强的活下去,正是因为他有了活下去的坚定信念,也正是这个信念,促使自己顽强的奋斗直至成功。一个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可以被打败。只要有这种信念,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取得人生的胜利。所以,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强大的内心世界我觉得比财富、名利、知识更为重要,人生路上坎坷不断,当我们面临人生的低谷时,强大的内心世界不会让你一撅不振。不会压倒你,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你仍能坚强乐观的活在世界上。活着你可以拥有一切,而死去你将一无所有。

老贝尔门等待那一幅杰作已经二十五年了,可是连一点线索都还没有。他到底在等什么呢?依我而言,老贝尔门在等待美的画章。他等到了,同着风雨,以自己的生命创作出毕生“最后的杰作”,相信这片最后的叶子是画家心中最完美的画篇,也是他苦苦等待的杰作。贝尔门为此付出的一切,想信他是无悔的,也同时诠释了生命的今一番美,那是画家心里执着追求的画章,也是生命的美章。

让我们一起努力起来,为自己的生命画一树绿叶,也为别人画一树绿叶,让自己与他人拥有永不凋零的信念,让我们迈向成功的道路吧!

第四篇:苏东坡黄州主要作品

苏东坡黄州主要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原文

版本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版本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大江:指长江。淘:冲洗,冲刷。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一尊还酹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注释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桂棹兰桨:桂树做的棹,兰木做的桨。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逆流而上。

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渺渺:悠远的样子。

美人:比喻心中美好的理想或好的君王。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和:同声相应,唱和。怨:哀怨。慕:眷恋。余音:尾声。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嫠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侣:以……为伴侣,这里为意动用法。麋:鹿的一种。扁舟:小舟。

匏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同‚樽‛。寄:寓托。

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渺:小。

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长终:至于永远。骤:多。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逝者如斯:流逝的像这江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斯,指水。

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卒:最终。消长:增减。

曾不能:固定词组,连……都不够。曾:连……都。

1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在这时喝酒喝得高兴起来,敲着船边,打着节拍,应声高歌。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迎击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地泛光。我的心怀悠远,展望美好的理想,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臵身于广

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hán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5‚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已而:过了一会儿。

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淞江之鲈: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通‚需‛。

7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悄然:静默的样子。

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留:停留。

反:同‚返‛。返回。

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9寤:觉,醒。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xìng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但:只是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第五篇:浅析宫崎骏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浅析宫崎骏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09金融学2班 梁珊梅 20094005018

【摘要】动画的发展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它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全新的领域。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没有他,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宫崎骏动画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有精湛的技术、宽泛的题材、奇思异想的创意,还在于作者运用了一种巧妙而隐蔽的方式赋予了作作品以反思的文化精神,婉约地将神奇想像变成美丽画卷呈现在观众面前。

【关键词】 动漫 宫崎骏 题材 角色 个性 色彩 背景 语言

宫崎骏(Miyazaki Hayao)是一位知名日本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他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可以说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他是

片中虽然没有拯救世界。菩渡众生的壮举。但正是平凡的主人公具有的诚实、纯真、勇敢等优秀品质更令我们反思:虚幻世界中的河伯们需要清洗的是身体,而现实世界中的我们需要洗涤的是心灵,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而又真实的“千寻”。都可以在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另一部于1984年出品的作品《风之谷》讲述的则是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大课题。在未来,处处沙漠,空气有毒、水也有毒,风之谷是一片不多见的乐土,然而仍有人为满足一己私欲想让怪物复活,统治各国。女主角娜乌西卡以牺牲小我的精神保护着风之谷、虫和植物。片中处处可见不同种族的冲突和理解,在绝望中又处处孕育着希望和对真理的感悟。

这部作品世界观独特,内容架构庞大,人物出场众多,充满神话与科幻色彩。主角横跨世界的生命追寻以及人与自然斗争的哲学探讨都衬托出作品蕴含着的史诗般壮美风格。此外,宫崎骏导演的优秀动画作品还有:反战题材《红猪》、环保题材《天空之城》、励志题材《魔女宅急便》、及魔幻题材《龙猫》等。由此可见,大师的动画作品并不是肤浅的让我们去欣赏它的美,从他的动画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有关成长、环境、战争等更深层的信息,对广大观众有警示作用。

一般来说,动画片更擅长表现与现实生活差距比较大的非现实题材,例如花鸟鱼虫的动植物世界。著名的迪斯尼动画更是与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猫儿历险记》《狐狸和猎狗》、《美人鱼》《海底总动员》、《恐龙》、《狮子王》等等都是以动物为主题。而宫崎峻的动画片往往是以人为视角。赋予作品极其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题,同时展示他契合时代脉搏的对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尽管表现难度大。作品质量却通常达到了写实的电影效果和超现实的意境。他的作品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也保持着强烈的社会意识与人文情怀。向广大观众传达着真、善、美,令观众回味无穷。可以说,他的创作已经跨越了地域的限制,获得了动画界的广泛认同。

三、对于人类善的本性的揭示,对于人类之爱,人与自然之爱的描述和刻画。宫崎骏动漫中对于人性的描写以及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爱的刻画让人在脱离了思考的状态下进行着思考,让我们体会着很多属于人本真应该有的道德和心灵。《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反映出了爱情力量的伟大,但这种爱又绝非单纯卿卿我我的二人世界,他们的爱都背负着沉重的使命。阿席达卡和珊要冲破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寻求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平衡点,他们经历磨难后达成的最后协议告诉我们的实际是一种理想和期望,我们离这个状态的到达还远得多!千寻和白龙之间的爱,是一种挣脱被利用的束缚下的一种抗争,他们的爱很大程度上带有东方传统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龙猫》和《萤火虫之墓》则典型地体现出了亲情在人的命运当中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四、独特的东方视角和对动画形象性格的细腻塑造

角色设计是动画影片制作的灵魂,独特的东方视角和对动画形象性格的细腻塑造是宫崎骏动画电影取得成功的关键。

宫崎峻动画的主角大多是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如1984年《风之谷》里的娜乌西卡,1986年《天空之城》里的希达,1988年《龙猫》里的小月和小梅。1989年《魔女宅急便》里的小魔女琪琪以及《千与千寻》里的千寻等等。这些角色都具有外表柔弱、胆怯l内心坚强、勇敢,夸张与虚幻并存,离奇又可爱之极的特点。

配角丰富,大多数片子中有男孩、老婆婆、精灵、动物等。男孩儿总是适时地出现来保

护女主角,他们的性格,也是开朗、充满热情、拥有学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天空之城》里的帕索。有着火热的心和伟大的理想,这些男孩儿成为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老婆婆们通常具有泼辣却善良的性格。比如《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还有《天空之城》中的海盗婆婆,都是外表邪恶却很可爱的老婆婆,她们爱财如命,精力旺盛,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却流露出善良的本性。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影片中的各种精灵,构成了宫式动画片的一大特色。这些精灵共同特点就是沉默、孤独、胆小、伤感。这些无害的精灵是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流符号,它们的出现总是使画面气氛充满无穷的感染力,最有代表性的是《龙猫》中的龙猫和煤虫精灵,《天空之城》中的园丁机器人,《风之谷》中的巨大荷母,《幽灵公主》中沉默、孤独、洁白的树精们,它们以智者的姿态出现,谨慎地靠近人群。默默的注视着满载欲望的世界,生怕被玷污。宫崎峻把大小生命摆在同一个生存水平线上不分高低贵贱,让它们拥有着共同的道德标准,向现代喧嚣的工业社会进行着意味深长的倾诉。

宫崎骏动画角色定型化、模式化,使得他的动画人物设计有很多相同点,这种模式化的含义却不代表才思枯竭,而是在每一部作品中彰显出不同的个性。《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在勇敢之余却拥有着如圣女一般圣洁的心灵。不惜以牺牲小我来换取家园的和平《天空之城》中的希达虽然外表柔弱,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表现出了一种超忽外表之外的坚强:琪琪的坚强之下却始终有一种儿童般的纯真与任性:千寻与苏菲的坚强却又带有了一丝强迫性,她们只有在困境之中才能变得坚强起来,完成自救以及对于他人的救赎。在《幽灵公主》中,小桑相对于其它女孩而言则显得有些另类。身世的可怜让她的性格显得冷漠。对于人类充满了仇恨。但她却仍不失女孩善良的天性,并且由于没有一些世俗思维的束缚,她对爱的追求也更为热烈。虽然她不是宫崎骏作品中常见的邻家女孩。但她的形象却仍然打动着无数观众的心灵。

在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中看不到天赋异禀的美国式超级英雄,片中的主角都是凡人,普通的中小学生或少男少女。在每部影片中并不仅是讲一个故事,而是将故事中每个角色的性格、心理细细铺陈开来,仿佛目睹的是身边的普通孩子在布满荆棘的成长之路中的遭遇和成长。“平民主角”源于社会文化性格对个人英雄的摒弃,给观众带来的是心灵的贴近与更多的自我感触。毫无疑问,这些角色在观感撼动性;中击与心理抚慰式感触间,为观众留下了长久的记忆。

五、色彩的运用与处理上都深受日本传统民族、民间因素影响的力作

在实拍电影中色彩的表现和处理,是通过摄影机真实客观地记录场景中景物和角色的活动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实拍电影的色彩都要遵循自然的光影法则和色彩规律,所以其色彩是一种生活本来面目的写实表现。动画电影的色彩全部都是创作人员主观设计出来的。因而具有更大的变化空间和想像余地,更趋近于绘画的特性。它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可以是极其丰富的,也可以是高度概括的。可以依据剧情的需要使用极其夸张、超常的色彩,将色彩多样统一、对比变化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同时它对于故事的发展和主人公的心理表现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动画片创作中,其色彩运用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本国度的色彩偏好与特色。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在成功地运用了绘画色彩规律的同时。更加注重本民族色彩传统《千与千寻》就是一部无论在场景还是人物造型,特别是色彩的运用与处理上都深受日本传统民族、民间因素影响的力作。观众可以从剧中角色的服装色彩和场景、道具的色彩上明显地看到日本民间、民族文化的特征。比如,在汤屋贵宾接待室墙壁上用金色、红色、绿色、紫色、白色等色彩绘制的壁画、屏风:小千等干活的女孩身着的红色传统服装。那些身着花衣的侍女,她们的衣着也都是典型的和服款式和色彩:汤屋的外观以及色彩也极其的日本民族化。《龙猫》选取了充满了大自然气色的日本乡间风情作背景,碧蓝通透的天空,清

亮纯净的的溪水、一望无际的绿地,营造了人们理想中的生存状态,使背景色彩充满了象征意义《风之谷》中描绘的绿色成阴的峡谷、争奇斗艳的各类生物,体现了日本列岛与大自然共生共息、和睦相处的感情诉求。

六、精美的画面,细腻的背景

一部出色的动画片更需要完美的场景进行表现与烘托。宫崎峻的大多影片主要以大自然作为环境背景,舒缓的蓝天。温和的海风,茂密的森林,绿色生生不息的原野。这些场景没有华丽、虚荣,更多的是朴实和景致的情调。还有那些陈旧的站台、老式火车、巴士车、古老的庭院、布满青苔的红色屋檐,光滑的青石路、烟囱、风车、小街、老房子、钟楼、教堂等等,表达了作为平凡的人内心不平凡的爱和包容。《天空之城》的开场画面,岩画风格的风景,将这种原乡情节抒发成了最为极致的浪漫诗歌。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白雪皑皑的峻岭、碧波盈盈的湖泊、夕阳西下的大海、绿草如茵的农庄、百花繁茂的大地„„每一幅图画就是一幅典型的中国古典式的山水田园图。《龙猫》中龙猫出现的场景设计在临近森林的农田中或者是树上,以浅绿这种生动活泼的色调为主要背景,既有细腻得连经络都画出来的树叶,又有以简单化高光与明亮色彩背景化交代的农田,再加入几束阳光投射的光线细节描绘,将整个画面衬托得生机勃勃。《幽灵公主》中麒麟兽居住的森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特别是最后~切万物复苏的场景描绘,让人强烈感受到了希望和一个新的轮回。

七、独特的语言风格

宫崎骏的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特别是那种独特的幽默方式。带有自我挖苦,带有自我嘲笑,又在尽情享受着自己存在的状态,即使是处于无尽的痛苦当中。“人和人大概是因为空气而相互吸引的吧。”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并不是因为性格和相貌,而是空气。是一个向周围散发的空气。我相信有这种动物性的东西存在。”也许这两句话也是理解其作品语言风格的“金钥匙”吧!

八、结语

宫崎骏动画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有精湛的技术、宽泛的题材、奇思异想的创意。还在于作者运用了一种巧妙而隐蔽的方式赋予了作品以反思的文化精神,婉约地将神奇想像变成美丽画卷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中国动画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剖析经典作品能为中国动画成功地走向世界提供新的视野与思路。

九、参考文献

[1] 《动画大师宫崎骏》,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9,

下载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艺术特色简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艺术特色简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东坡诗词与广告

    很久没有写字了,朋友的妹妹有个做装修的活做,说是要弄个字给主人家餐厅悬挂。主人或许喜欢美食,也比较偏好古代文学,便自己找了段苏东坡的文字来,其曰:“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中华经典诗词作品

    中华经典诗词作品1.《白湖寺后溪宿云门》年代: 唐 作者: 常建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洲渚晚色静,又观......

    浅析三毛的人格魅力与作品的艺术特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 ——浅析三毛的人格魅力与作品的艺术特色 摘要:台湾女作家三毛以其高尚的人格力量,传奇性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作品风格和作品中永恒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艺术特色分析研究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艺术特色分析研究 摘要 宫崎骏被誉为是日本动漫的集大成者,是日本动画电影界的国宝级人物。他的作品被视为动画界的传奇。本文分析了宫崎骏作品精湛的技术、......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还有《读史述九章》和《扇上画赞》两篇接近四言诗的韵文。 诗歌是诗人成就最突出的方面,一......

    贾平凹作品的艺术特色

    贾平凹作品的艺术特色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贯穿性人物,贾平凹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与影响。贾平凹是一个复杂独特的存在,不同文体经他的灵光照射便能异彩顿生,以一人......

    简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文(5篇)

    简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文 /郑扬 摘要:余秋雨散文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

    张爱玲作品艺术浅析

    语言在生命中跳跃 ——浅析张爱玲创作的语言特色 内容摘要: 张爱玲是文坛的一段传奇,语言有着无限的张力。她创作的语言特色具有五个方面:一是孤独忧郁的个性化语言;二是形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