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前三单元课文翻译解读
One Writer's Beginnings作家起步时
我从两三岁起就知道,家中随便在哪个房间里,白天无论在什么时间,都可以念书或听人念书。母亲念书给我听。上午她都在那间大卧室里给我念,两人一起坐在她那把摇椅里,我们摇晃时,椅子发出有节奏的滴答声,好像有只唧唧鸣叫的蟋蟀在伴着读故事。冬日午后,她常在餐厅里烧着煤炭的炉火前给我念,布谷鸟自鸣钟发出“咕咕”声时,故事便结束了;晚上我在自己床上睡下后她也给我念。想必我是不让她有一刻清静。有时她在厨房里一边坐着搅制黄油一边给我念,故事情节就随着搅制黄油发出的抽抽搭搭的声响不断展开。我的奢望是她念我来搅拌;有一次她满足了我的愿望,可是我要听的故事她念完了,她要的黄油我却还没弄好。她念起故事来富有表情。比如,她念《穿靴子的猫》时,你就没法不相信她对猫一概怀疑。
当我得知故事书原来是人写出来的,书本原来不是什么大自然的奇迹,不像草那样自生自长时,真是又震惊又失望。不过,姑且不论书本从何而来,我不记得自己有什么时候不爱书—— 书本本身、封面、装订、印着文字的书页,还有油墨味、那种沉甸甸的感觉,以及把书抱在怀里时那种将我征服、令我陶醉的感觉。还没识字,我就想读书了,一心想读所有的书。
我的父母都不是来自那种买得起许多书的家庭。然而,虽然买书准得花去他不少薪金,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保险公司最年轻的职员,父亲一直在精心挑选、不断订购他和母亲认为儿童成长应读的书。他们购书首先是为了我们的前程。
除了客厅里有一向被称作“图书室”的书橱,餐厅的窗子下还有几张摆放百科全书的桌子和一个字典架。这里有伴随我们在餐桌旁争论着长大的《韦氏大词典》、《哥伦比亚百科全书》、《康普顿插图百科全书》、《林肯资料文库》,以及后来的《知识库》。“图书馆”书橱里的书没过多久我就能读了—— 我的确读了,全都读了,按着顺序,一排接着一排读,从最上面的书架一直读到最下面的书架。母亲读书最重要的不在获取信息。她是为了享受快乐而埋头读小说。她读狄更斯时的神情简直就像要跟他私奔似的。她少女时代读的小说印在了她心头的,除了狄更斯、司各特和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等人的作品之外,还有《简?爱》、《切尔比》、《白衣女士》、《绿厦》和《所罗门王的矿藏》。
多亏了我的父母,我很早就接触了受人喜爱的马克?吐温。书橱里有一整套马克?吐温文集和一套不全的林?拉德纳作品集,这些书最终将父母和孩子联结在一起。
我一本接一本阅读摆在我面前的书,读着读着便发现一本又破又旧的书,是我父亲小时候的。书名是《桑福徳与默顿》。我不相信如今还有谁会记得这本书。那是托玛斯?戴在18世纪80年代撰写的一本著名的进行道德教育的故事书,可该书的扉页上并没有提及他;上面写的是《桑福徳与默顿简易本》,玛丽?戈多尔芬著。书中讲的是一个富孩子和一个穷孩子与他们老师巴洛先生之间的冗长的谈话,其间穿插着戏剧性场面—— 分别写了富孩子和穷孩子如何发火、如何获救。书末讲的道德寓意不是一条,而是两条,都印在环形图案里:“不管发生什么,该做的就去做”,还有“想做伟人,必须先学会做个好人”。这本书没了封面,封底用几条纸片粘牢,有好几层,如今都泛黄了,书页上污迹斑斑,边角处都破碎了;书中花哨的插图脱了页,但都保存良好,夹在书里。即使在少不更事的童年,我就觉得那是我父亲小时候拥有的惟一一本书。他一直珍藏着这本书,或许还枕着这本没了封面的书睡觉:他7岁时就没了母亲。我父亲从来没跟自己的孩子提起过这本书,但他从俄亥俄一路把它带到我们的家,把它放进我们的书橱。
母亲则从西弗吉尼亚带来了那套狄更斯:那套书看上去也惨不忍睹—— 她告诉我,我还没出生,这些书就历经水火之灾,可现在它们还是整齐地排列在那儿—— 后来我意识到,是等着我去读。
从记事起我就收到给自己的书了,那是在生日时,还有圣诞节早晨。我父母真的是送给我再多的书都嫌不够。在我6岁或7岁生日时—— 那是在我自己能读书之后—— 他们送我一套10卷本的《我们的神奇世界》,为此,准是作了不少牺牲。那套书真漂亮,厚厚的,我总是带着它躺在餐厅壁炉前的地板上,读得最多的是第5卷:《儿童故事》。那都是些童话故事—— 格林的、安徒生的、英国童话、法国童话,“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还有伊索寓言和列那狐的故事;还有神话和传奇故事,如罗宾汉、亚瑟王、圣乔治和龙,甚至还有历史故事圣女贞德;还有一部分《天路历程》,以及一长段《格列佛游记》。每篇故事都有精彩的插图。我早已让自己走进这些故事中去了,一翻就能翻到自己喜爱的故事和插图;《黄肤色小矮人》常常是我的首选,沃尔特?克莱恩绘的彩色插图中黄肤色小矮人看着令人害怕,他左右还有火鸡侍立。如今这册书已经跟父亲那本损坏的《桑福徳与默顿》一样,又破又旧,最后几页掉了,书页散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想自己能不能像母亲为查尔斯?狄更斯做的那样,为《我们的神奇世界》这套书赴汤蹈火,从这一点也可想见我对这套书是多么珍爱;惟一令人安慰的是我相信我可让母亲为我这么做。
在所有认识的孩子们当中,我想自己是惟一有家藏宝库伴随着长大的孩子。过去我常常问别人:“你有《我们的神奇世界》吗?”我常常得跟人解释,《知识库》根本没法跟这套书比。
我感激父母通过认识字母对我—— 早在我要求之时,而没有让我等待—— 进行文字启蒙,教我阅读和拼写。他们在家里教我,我得以在上学前就开始了阅读。
从最初听故事,到后来自己开始读书,从来没有一行读过的字我不闻其声。当我的目光扫过一个句子时,就会有个声音默念给我听。那不是母亲的声音,也不是我能辨认的某个人的声音,当然也不是我本人的声音。那是人的声音,但是内在的,我倾听的正是内心深处的声音。对我而言,那就是故事本身的声音,就是诗本身的声音。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不论它要你相信的是什么,那印刷文字中蕴含的情感,通过诵读者的声音传递给我:我一直猜想,却始终没能证实,所有的读者都如此—— 边读边听,所有的作者都如此—— 边写边听。那或许是写作欲望的一部分。对我而言,落在纸页上的声音可帮助测试写下来的是否是实事真情。我不知道我相信到这个程度是否对头。如今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
在写小说时,我也能听见文字落纸的声音,与我读书时听到的声音一样。我写着,那声音传入耳内,于是我闻声而动,加以修改。我一直信赖这一声音。
Unit 2 咱们吃素吧!
如果有一件事,既能增进健康、减少患上食物引起的疾病的危险,又有助于保护环境、保护千万动物安全生存,你做不做?
我说的这件事就是每次坐下来就餐时挑选菜肴。
一百多万加拿大人已经行动起来:他们决定不吃肉。变化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素食品的销售额大大增加,前所未有。尤受欢迎的是无肉汉堡包和热狗,以及以蔬为主的印度、中国、墨西哥、意大利和日本的菜肴。
推动人们转向素食的是医学研究提出的关于如何增进健康的建议。一项又一项的研究都揭示了同样的基本事实:果蔬降低患慢性病的危险;肉类食品则增加这种危险。美国饮食学协会指出,“科学资料表明,素食与降低多种慢性变性疾病的患病危险肯定有关系。”
去年秋天,在检验了4500个饮食与癌症的研究报告之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直截了当地指出:“我们一向利用不合适的养料来维持人类生理引擎的运转。”
据威尔夫大学营养科学教授布鲁斯?霍拉勃称,这一“不合适的养料”致使加拿大每年用于治疗变性疾病的费用高达4000亿(加)元。
肉类食品存在严重的营养缺陷:它们不含纤维,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甚至可能含有微量的激素、类固醇和抗菌素。牛肉、猪肉、鸡肉或鱼肉都一样。
肉类食品也是越来越广为人知的大肠杆菌、弯曲菌以及其他致病细菌的孳生地。据加拿大食品检验机构称,十分之六的鸡染有沙门氏菌。吃肉无异于玩俄式轮盘赌,拿你的健康做赌资。
然如此,政府为什么不采取任何措施?很遗憾,政府屈服于强有力的院外活动集团的压力,如牛肉信息中心、加拿大禽蛋营销公司、加拿大乳牛场场主协会等。根据信息自由法案获得的有关文件记载,这些集团迫使加拿大最新食品指南在1993年公布前作出修改。
这并不奇怪。即使建议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一丁点儿都会给这些企业带来每年数十亿元的损失。
健康和食品安全是选择素食生活方式令人信服的理由,但此外还有更为重大的因素要考虑。以饲养动物为基础的农业是世界上对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产业之一。
想一想培育、饲养、建牲畜栏、运输、加工和包装加拿大每年宰杀的5亿头牲畜所需的巨大资源。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耗费水和能源。阿尔伯达农业署估计,生产肉耗费的能源比生产谷物多10-20倍。
用于直接为人们提供食物的土地还不到农业用地的四分之一。其余的都用来放牧和种饲料。森林、湿地和草原的生态系统遭受相当严重的破坏,以满足对土地的需求。土地的大量利用加剧了表土的流失,增加了会带来负面作用的化肥和杀虫剂的施用,增加了从筑有水坝的河流中引水灌溉的需求。如果人们能摒弃肉食,许多土地就能回复到未开垦状态。
问题在于,动物在把植物转化为可食用的肉类这方面的效率很低。举例来说,美国政府估测,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耗费8.4 公斤的谷物。
我们把这么多资源耗费在动物身上,又得到什么回报呢?粪肥—— 据官方资料,仅加拿大,就以每秒10,000多公斤的速度排出。加拿大环境部称,牛每产1公斤可食牛肉需排出40公斤粪便。安大略省农业部估测,一家大型禽蛋工厂每星期可产出50-100吨禽粪。
这些粪便都到哪儿去了?1992年安大略省地下水调查发现,43%的被测试水井都受到含有粪便大肠杆菌和硝酸盐等农业生产排出的废物的污染。本月初,阿尔伯达一家大型围栏肥育地经营者被指控将3千万升牛粪排入博河,“沿途生灵悉数被毁”,一则新闻这么报道。
此外还有沼气,那是促使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减少的主要气体。不把天然沼气资源包括在内,加拿大27%的沼气、全世界20%的沼气都来自牲畜。
获普利策提名奖的《新美洲饮食》一书作者约翰?罗宾斯说得好:“食用食物链较低部分的食物或许是我们可用以阻止环境破坏、保护自然资源的最最有效的行动。”
我们的环境也包括为食其肉而被宰杀的动物。当今工厂化农场的牲畜寿命极短,过着悲惨的、不正常的生活,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作为我在沃特卢大学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参观过一些全国最大的“加工”厂。这个经历让我日后尽做噩梦。
我见到“固执”的牛被打、尖叫着的猪在屠宰室被人用电卡钳追逐。
我万分震惊地目睹一头牛躲过了眩晕枪,结果被缚住后腿倒挂起来,惨遭活剐,一直挣扎到断气。
工头见我惊骇不已,便说:“管它呢!它们反正得死。”
由于传送线停转一分钟就要损失好几百元,家畜的利益就变得不如利润重要。据加拿大农业署称,在加拿大,每个工作日,每小时有150,000多头家畜被“加工”。
情况变得甚至更可怕。家畜在宰杀前的运输途中,法律允许在36-72小时内不给进食、进水,不让休息。即使在炎夏或零度以下的严冬,它们连乘温控卡车的“奢侈”也不让享受。
加拿大农业署估计,加拿大每年有3百多万头家畜在宰杀前的运输途中痛苦地慢慢死去。
本人还参观过一些典型的加拿大农场。猪崽喷着鼻息、公鸡在粮仓的空场上昂首行走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今大多数的现代化农场都有一个个狭长的、没有窗户的牲畜棚,牲畜一生关在棚里,如囚犯一般。我见到过四只鸡挤在一个笼里,喂奶的母猪与猪崽被铁条隔开,肉用小牛关在狭窄得转不过身来的板条箱里。这些牲畜几乎都终年不见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它们天生的欲望大都得不到满足。
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固然困难,置之不理更是难上加难。一日三次,你要做出不仅影响自身生活质量、更是事关整个有生命世界的决定。我们手里的餐刀餐叉拥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
让我们想一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话吧:“没有什么比转向素食更有益于人类健康,更能增加世间万物的生存机会。”
祝君胃口好。
Unit 3 The Truth About Lying
关于说谎的真相
朱迪斯?维奥斯特
我一直想写一个令我深感兴趣的话题:关于说谎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写。所有我交谈过的人都对什么事情可以说谎—— 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说谎—— 持有强烈的、常常不容别人分说的个人意见。最后我得出结论,我不能下任何定论,因为这样做就会有太多的人立即反对。我想我还是提出若干都与说谎有关的道义上的难题吧。我将向读者阐明我对这些难题的个人看法。你们觉得对吗?
社交性谎言
和我交谈过的大多数人都说,他们认为旨在促进社会交际的谎言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必要的。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他们说,要不是这类无关紧要的谎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粗野不快,无法持久。他们说,如果你要做到十二分正直、十二分无畏,不由自主地用你的诚实使他人陷入不必要的窘境或痛苦之中,这只能说你是傲慢自大。对此,我基本赞同。你呢?
你会不会跟人说:“我喜欢你的新发型,”“你气色好多了,”“见到你真高兴,”“我玩得很尽兴,”而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你会不会对令人憎厌的礼物,或相貌平平的孩子称赞有加?
你婉辞邀请时会不会说“那天晚上我们正好没空—— 真对不起,我们不能来,”而实际上你是宁肯呆在家里也不想跟某某夫妇一起进餐?
虽然像我那样,你也想用 “太丰盛了”这种委婉的托辞,而不是盛赞“那汤味道好极了”(其实味同重新热过的咖啡),但如果你必须赞美那汤,你会说它鲜美吗?
我认识一个人,他完全拒绝说这类社交性谎言。“我不会那一套,”他说,“我生来就不会那一套。”讲到对人家说几句好听的话并不失去什么,他的回答是:“不对,当然有损失—— 那会损害你的诚信度。”因此你不问他,他不会对你刚买来的画发表意见,但除非你想听老实话,否则你也不会去问他的真实想法。当我们这些说谎者轻声称赞着“多美啊”的时候,他的沉默往往是极能说明问题的。我的这位朋友从来不讲他所说的“奉承话、虚假的赞美话和动听话”。别人说些无伤大雅的谎言,他则不。他说社交性谎言还是谎言,无关紧要的小小谎言还是谎言。他认为说谎不合道德。你呢?
息事宁人的谎言
不少人为了息事宁人而说谎:那种意在避免生气或争吵的谎言,意在使说谎者免受可能的责备或烦恼的谎言;意在(或据认为理应)不伤害他人而又能帮助避免麻烦的谎言。我有时也说这种谎,不过我总觉得不该说。我知道为什么要说这种谎,但说这种谎终究不对。每当我为了不让别人讨厌自己、看轻自己、或冲着自己嚷嚷而说谎时,我总觉得自己有点像个懦夫,觉得自己是在逃避责任,觉得„„愧疚。你呢?
你由于睡过头赴约会迟到了,会不会说是因为碰上堵车才晚到的?
你忘了父亲的生日,会不会说寄给他的礼物准是给耽搁了?
你打算去纽约市度周末,但又不想去看望住在那里的母亲,你会——必要的话用谎言——隐瞒你将到纽约的事实,还是会勇敢地——或者说狠心地——说:“我要来纽约,可是抱歉,我不打算来看望你”?
(戴夫和妻子伊莱恩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颇不相同的观点。他称她为懦夫。她说自己处理这事是明智的。他说她应该维护自己有的时候去纽约但不去看望母亲的权利。对此她总是耐心地回答说:“我们何必无谓地争吵呢?我母亲年纪大了,不会改了。我对她说个谎,我们相处得就更好。”)
最后一点,你会不会在钱的问题上对丈夫说谎,以求太平?你会不会少报买鞋子的钱?你出了什么荒唐的错误或丢失了物品打碎了器皿时是不是常常想对他撒谎,而且会对他撒谎?
“过去我往往不切实际地以为亲密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把自己做的每件蠢事都如实告诉丈夫。可这么过了几年之后,”劳拉说,“我就改了主意!”
改主意后,她在不知不觉中说谎话求太平了。没错,我也说这种谎。你呢? 保护性谎言
保护性谎言就是因为人们认为事实真相危害性太大而说的谎言,这类谎言通常事关重大。他们说谎,因为他们认为,人的某些价值观念压倒了说谎这一错误行为本身。他们说谎不是为个人私利,而是因为他们相信,那是为他们对之说谎的人好。他们对自己所爱的人撒谎,对最信任自己的人撒谎,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有正当理由的。他们会在金钱或婚姻问题上对子女说谎。
他们会对垂死者隐瞒真实病情。
他们会对密友说谎,因为关于其才能、其爱子或其精神状态的实话会——不妨说他们坚持这么认为——使其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有时我也说这种谎,可我明白,声称自己懂得什么事他人应该知道,这未免太自以为是了。这无异于充当上帝。这无异于操纵和控制他人。而我们一旦开始玩起谎言戏法,就再也无法知道谎言何时会收场,究竟会滑向何方。
而且,我们会不知不觉地为了圆先前说的谎言而说谎。
而且——我们不妨直说——如果情形倒过来,我们当然不愿意别人对自己说谎。不过,话虽如此,我还是觉得有时保护性谎言还非说不可。你呢?
信守承诺的谎言
另一类谎言是信守承诺的谎言,涉及三方的谎言,即A(你)为了C(你答应为其信守承诺者)而对B说谎。大多数人承认,一旦你答应不背叛朋友的信任,你就不能背叛,哪怕你必须说谎。但我与之交谈过的人中也有人不想听那些他们也许得为之说谎的事。“我不为自己说谎,”弗兰说,“我也不愿为别人说谎。”她承认,这就意味着如果她最好的朋友有风流韵事的话,她绝对不想知道。“你是说,”她最好的朋友问,“你会出卖我?”
弗兰心里很为难,但态度十分坚决。“我不想出卖你,所以„„别跟我说这事。” 弗兰最好的朋友深感震惊。你呢?
你是不是认为,如果你不愿意了解朋友最深的隐密,你仍会有好朋友? 你是不是认为你必须一直为朋友说谎?
你是不是认为,如果朋友透露的一个秘密是违反道德或法律的,而一旦你答应保密,你就得真的保密?
如果你的朋友正好是你的上司—— 如果你恰好就是总统班底的人—— 比如说在水门事件这个问题上,你是背叛他还是为他说谎?
可以想见这些问题非常棘手。
我以为,一旦我们答应信守承诺,我们就是说谎也得信守承诺。同时我也认为,在水门事件这类事情上我们不能说谎。如果你觉得这两点自相矛盾,那你就对了—— 这两者的确自相矛盾。但目前我只能如此。你呢?
有些人不擅说谎。
“许多年来,我一直试图说谎,”一位朋友解释说,“可我总是露馅,总是为此受罚。我想人家看出我说谎是因为我一说谎就觉得内疚。看来我只能说真话了。”
可是,对我们这种擅于说谎的人来说,对我们这种说谎又不露馅的人来说,说谎还是不说谎会成为一个严肃的道德难题。我颇为赞同一位朋友的话,他说,“我愿意说谎。但只把这作为最后一手—— 真话总比谎话好。”
“因为,”他解释说,“哪怕别人对我的谎话完全信以为真,我自己可无法相信。” 本人也有同感。
你呢?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初一下前三单元课文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总复习
一,各课中心
⒈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鲁迅,朝花夕拾):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⒉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城南旧事)。
⒊ 丑小鸭(安徒生):只要保持心中的那份恒久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理想终会实现。⒋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感情。②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美国)。
⒌ 伤仲永(王安石,北宋):本文借事说理,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⒍ 黄河颂(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⒎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⒏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人民(李大钊,新民国):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⒐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感受到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和炽热的爱国之情。
⒑ 木兰诗(郭茂倩,宋)。木兰的形象:孝敬父母,勤劳,勇敢坚强,热爱家乡,不谋高官,热爱和平。
⒒ 邓稼先(杨振宁):感受到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意志坚强,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⒓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感受到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精神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⒔ 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贝多芬的代表作:《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面对挫折,厄运和不幸应该乐观坚强永不屈服才能创造灿烂人生!
⒕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代表作:《项链》《羊脂球》)。⒖ 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⒗ 社戏(鲁迅,呐喊):本文描述了“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⒘ 安塞腰鼓(刘成章):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⒙ 竹影(丰子恺):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
⒚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心):感受到生命与心灵的跃动与狂欢。⒛ 口技(林嗣环,虞初新志):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和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奥地利):颂扬了:1.诚信比生命更可贵。2.坚毅执着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4.无私的爱。5.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22.在沙漠中心(圣埃克絮佩里,人类的大地,法国):描写了“我”濒临死亡从痛苦绝望到坚定顽强的心理活动过程。
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与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24.真正的英雄(里根):哀悼航天勇士,颂扬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25.①夸父逐日(《山海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②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反映了原始部落之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26.猫(郑振铎):无论做任何事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如果带着私心和偏见就会违背客观实际出偏差造成无法补救的过失。
27.斑羚飞渡(沈石溪,和乌鸦做邻居);本文通过对斑羚飞渡的描写热情赞扬了斑羚为了种族生存而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歌颂斑羚身上可贵的团队合作精神。
28.华南虎(牛汗):以华南虎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羁的灵魂和对自由的渴望。29.马(布封,法国)。
30.狼(蒲松龄,聊斋志异):本文启示1.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狡猾总是要失败的。2.对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心存幻想要敢于斗智斗勇才能取胜。
第一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重点 :
1、文体(散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题解。
2、第二段要求理解并掌握:A、分层次。B、写景角度:动植物、声色形味、动静结合、高低、远近、虚实、总分。C、写法:排比、拟人、对偶、比喻。D、作用:流露喜爱赞美之情,突出乐园。
3、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故事虽虚构但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乐园的情趣。
4、捕鸟的细节描写:交代了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一连串动作描写写出了捕鸟的乐趣,抒发了兴奋喜悦之情。
5、第九段:A、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表达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之情。B、修辞:排比、拟人、反复。
6、写三味书屋生活:A、肃穆气氛。B、问问题老师不答。C、不允许游玩。D、读难理解的古文。E、因内容枯燥学生上课搞小动作。
7、中心。
重点阅读:
(一)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第一段中的“似乎”与“确凿”字面上看是矛盾的,你认为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因为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模糊,然而回忆儿童时的生活,却又历历在目,“确凿”表示完全肯定的。
2、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儿时的作者在此发生了的三件趣事具体哪几件? 趣事: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
第二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色彩;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状;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声音;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味道。
3、写景物有恰当的顺序,本段也如此。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高处,由植物到动物,由静景到动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是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动物到植物。
4、调动所有感官,多角度的写景,加上恰当的用词,能使文章生动、精彩。本段写景作者便是多角度的写景,请说说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的,至少举一个例。
味觉、听觉、视觉、触觉(举例略)
5、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悦耳。②“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的“伏”能否换成“趴”,为什么? 不能,“伏”体现了黄蜂肥胖的特点。
③“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覆盆子的形状。
6、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7、作者把百草园景物描写得生机盎然,情景交融,其目的在于: 表现“我”幼年时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后文的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封建教育束缚、阻碍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8、作者写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根便可以成仙,是由于赋予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妙趣横生
9、文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其目的是
用这样的句式可先作概括的介绍,然后突出泥墙根一带的景物。(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既表达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我不知道„„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总而言之„„”这一句式,既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又表现出少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的依恋心情,体现了句式运用的精当。)
注:„„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乐园”一词是本文的文眼。它专门告诉我们:本文的作者要回忆的是童年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有趣的事。该句是下文的总结句,下文内容是对这句话的具体描述。
1.课文详写了捕鸟的 时间、地点、工具、条件、方法、收获。2.写出捕鸟的一系列动词,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用“扫、露、支、撒、系、牵、拉”这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和方法,也从捕鸟的过程中透露出儿童捕鸟的兴奋惊喜之情,显示了动词运用的精妙。
3.课文记叙“冬日雪地捕鸟”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作者写百草园冬天给爱玩的儿童带来乐趣,再次暗点“乐园”,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突出了中心。
4.课文第9段所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 ; 排比、拟人;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对家人的埋怨,对百草园的眷恋,对去书塾的不情愿。
第二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 复习重点
1.文体(小说)、作者(林海音,小名英子、台湾著名女作家)、选自代表作品小说〈〈城南旧事〉〉、题意双关、主人公(我,英子,不是作者)。
2.课文写作线索:A、-爸爸爱花——主线,起主导作用。B、毕业典礼——副线,推动情节发展,对主线起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
3.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写法:顺叙——写毕业典礼的过程。插叙——A、去医院探望爸爸的情形。B、六年前因赖床而迟到的情形。C、爸爸爱花的情形。D、爸爸鼓励“我”闯练学汇款的情形。这些记叙描写突出了爸爸的严厉、关爱,表明了“我”已经长大了。
4、伏笔的作用: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5、“花”的含义:有象征的意义——爸爸身体健康时花开得挺旺;爸爸病危时,成为对子女的关怀、鼓励;爸爸辞世时,花儿落了。
重点阅读: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1.文中“爸爸的花儿落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凋谢,另一方面指生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2、找出文段中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至少一个)
“快回家去……为什么呀?”
“旁边的夹竹桃……很不像样。”
3.“我”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从课文中摘抄语句)“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4、“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对。在爸爸爱的浇灌和孕育下,虽“花落”但“果熟”,我的成长,我在坚强,是对他最好的报答。5.从全文来看,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爱花,表面严厉实际上充满爱心,很重感情。
重点语句:
1.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
这一句话告诉我们“爸爸”没来参加这次活动,为全文设里了一个悬念:爸爸为什么没来?爸爸怎么了?从而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寻找答案。由花想人,引出回忆。
2.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这句话包含着爸爸对“我”的勇敢面对生活的鼓励,同时也是支撑着“我”在生活中坚定地走下去的信念。这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3.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一方面,鼓励“我”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做好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要求我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帮助妈妈支撑起这个家,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4.本文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 文章开头写“我”衣襟上别着一朵爸爸种的粉红色夹竹桃参加毕业典礼,文章末尾写爸爸的花儿落了,前后呼应。全文以爸爸爱花为线索,“花”具有深刻的内涵,象征爸爸的身体情况,爸爸身体健康时,花开得健旺;花儿落了,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辞世了。
3.丑小鸭 重点句子
1.这是头一天的情形。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
这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丑小鸭的待遇每况愈下。2.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丑小鸭遇到了同情、喜欢他的朋友,这些朋友并没有以相貌取人,是君子的化身。3.“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小鸭说。
丑小鸭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特点。如果说一开始他是被迫离家流浪,那么当他已经在农家安定下来而仍不满足,仍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那完全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
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丑小鸭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并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行不懈的努力,勇于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体现了它对美好事物至死不渝的追求。
5.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这句话启示人们,即使身处逆境,只要不懈追求,理想就会实现 4.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选择了一个长者劝慰的角度,以劝告的口吻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语调亲切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
《未选择的路》,“路”即指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那些未选择的路更加让人怀恋,所以诗人将重点放在未选择的路上。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按选择路的过程和思维顺序展开。
5.伤仲永
文题中的“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为什么要“伤”仲永呢?留给读者一个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给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文章先叙后议,开始用见闻录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接着,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启人心扉。
重难点句子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文章以褒扬之笔描写方仲永是“受之天”的天才。异在不学而能书。这是罕见的天赋之才。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这句话写出了其父为了图利,并不考虑儿子的前途,每天带着儿子到处炫耀牟利。“不使学”三字是全文的关键,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了方仲永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
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这句话在前面充分叙述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的基础上,进入议论。点出了方仲永天资出众,而后来又“泯然”为众人的原因,既总结了前面的故事,又是揭示道理的前奏。
重点段落
1.第①段“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也是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2.第②段开头“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起过渡作用。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第七课 《最后一课》 复习重点
1、文体(小说)、作者、主人公(小弗郎士)、主题(爱国精神)。
2、理清故事情节。
3、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作用:A、既是主人公,又是线索人物。B、起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C、起到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4.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5.重点研读的段落:第20、21、24——29段。6.人物思想性格。
7.写法:A、对比。B、前呼后应。C、以小见大。D、烘托手法。重点阅读: 《最后一课》,即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人物:①文章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小弗朗士出是一个怎么样的儿童?
由贪玩不爱学习但能管住自己慢慢开始热爱法语,热爱祖国,民族自尊心不断升华憎恨敌人的一个在不断成长的儿童形象。
②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物?
外貌、动作、神态、语言;他是一个恪尽职守,热爱学生,热爱祖国,道德高尚的老师。2.情节:本文 “宣布下课”属于小说的哪个情节?
高潮结局 3.环境: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1.韩麦尔今天为什么穿戴的和平常不一样? 纪念最后一课,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2.镇上的人的表现为什么又和平常不一样?
感谢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二)阅读课文最后一个部分24-29段 1.课文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2.“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忽然”表明了什么?
“忽然”有来得迅速而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学生们正在全神贯注汲取法语知识的情况下敲响了,增强了悲怆的气氛。
3.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什么?
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 表现出了他对不能再教法语而感到悲愤和哀痛。
5.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6、24-29段从哪些方面描写韩麦尔,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语言;动作;神态三方面表达了韩麦尔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7、选文中哪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本文多处用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极富说服力,如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回环曲折”“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这些比喻都是作者内心深处豪情的自然流露,着重其“神似”
重难点句子
1.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句中用“长江大河”比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势不可当,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 “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艰难国运。这些比喻蕴含着深刻哲理,洋溢着豪情壮志。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这种“冒险的美趣”其实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奋斗的快乐、幸福。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中会遇到艰难险阻,对于具有雄健的精神的国民而言,也给他们提供了领略奇绝壮绝景致的机会,这是奋斗者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豪情。
3.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中华民族当时正走在崎岖险峻的道路上,这样的道路富有挑战性。那些目光短浅、畏惧斗争的人们只会垂头丧气,不敢前进,只有富有冒险精神、挑战精神、雄健精神的人才会体会到其中“壮美的趣味”,这一句既是对奋勇前进的革命者深情的颂赞和鼓励,也是对畏惧者、怯弱者、徘徊者的鞭策。9.土地的誓言
从文章内容看,这誓言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在结构上,两段文字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幅长联。10.木兰诗
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
以细腻的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第二段中对木兰心理刻画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段描写展示了木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木兰那少年缠绵的情怀。思念之情与爱国之情交织在一起,刻画出木兰毅然离家保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刚强的性格。
用词精当。如木兰辞官还乡,同亲人合家欢聚一节,文中用一系列动词:“开”、“坐”、“脱”、“著”、“理”、“铁”,含蓄地展示了木兰此时的心理—— 表现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归来后喜不自禁的心情,刻画出了木兰天真活泼、淳朴可爱的性格。重点难点句子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 驰抵战场。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 猪羊。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重点段落
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疑难解惑
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第十一课 《邓稼先》
复习重点 1.文体(人物传记)。
2.把握各小标题的意思。
3.理解各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突出邓稼先的贡献。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具体写邓稼先的才能、意志、信念、精神。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4、写法:A、大处落笔,立体凸现形象。B、对比的手法。C、句式多变,排列整齐。重点阅读:
一、阅读《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1、邓稼先先生喜欢“纯”字,你认为“纯”字代表着什么意思?
朴质、忠厚、无私、没有杂念
2、文革期间发生在邓稼先先生身上有两件什么事情? 说服两派群众,组织开始工作;说服军宣队和工宣队。
3、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4、奥本海默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写他?
他是美国的一个锋芒毕露的拔尖的人物,又是一个复杂的人,通过对比来反衬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
5、“人们绝对相信他”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
6、“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邓稼先正是汲取了这些最优秀的部分,变成自己的气质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邓稼先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他是最理想的党员。
二、阅读《我不能走》片断、回答问题:
1、本文段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一次实验出现意外,别人劝他离开,他却不愿离开。表现他献身国防科技,无私奉献的精神。
2、一句“我不能走”体现出邓稼先什么样的性格和精神? 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的精神。
3、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写出了环境的恶劣,突出人物的精神。
4、结尾部分引“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用是什么?
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
5、最后为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
写出了父亲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时希望中华振兴,也写出我的爱国之情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第十二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复习重点
1、文体(散文)、作者臧克家。
2、线索:A、叙事线索——说和做。B、感情线索——表敬仰赞美之情。
3、文章的中心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4.闻一多的主要事迹和形象。5.掌握文中的 比喻句、过渡句与议论句。
6、写法:A、夹叙夹议。B、结构严谨。C、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
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着重写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卓越的学者”,下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说”了就“做”,是“大勇的革命烈士”。全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
重点阅读:
一、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药方”是比喻的说法,只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的方法,也还是仅仅走出了一步。
3、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为它打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因它打开光明之路”中的“它”指深夜灯火,这句的意思是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闻一多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已在表现闻先生的深夜从事文学研究室的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
4、他潜心关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闻一多从事文学研究非常深入,用心极专极深,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使他分心。(引用)
5、解释“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中“之”指代 古代典籍。(《论语。子罕》)
6、你知道“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7、“小楷如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一多的什么态度?
8、结合全文看8、9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总结上文,8、9开启下文。两者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9、“这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这指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因为他是青年的领导人,他要先宣传然后用行动去争取民主,与做学问时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10、请找出闻一多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第18段,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11、闻一多先生在学者方面的成果有哪些?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特点是什么? 《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他是一个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
12、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又有做了哪些事,这又体现出了他怎样的特点?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游行示威;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伟人。
13、联系全文,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他是一个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伟人。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人们常用“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来讽刺那些只说大话,不办实事、言行不一的人。因而“口的巨人”似乎只能是贬义了。但本文作者却把“说大话”和“办实事”统一起来,用“口的巨人”和“行动的高标”来称赞闻一多,称赞他那种既敢于高声说出真理,又肯于以身殉职的伟大精神。
1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个题目中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也包含了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可福楼拜家里要有什么事情发生呢?题目设置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悬念,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文中四位作家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国籍、代表作)?
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屠格涅夫: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明。
15孙权劝学
劝学,劝说,鼓励学习。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议论”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第三篇:第二单元课文翻译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4二单元课文翻译(Test A)
(Smart cars that can see, hear, feel, smell, and talk? And drive on their own? This may sound like a dream,能看、能听、有知觉、具嗅觉、会说话的智能汽车?还能自动驾驶?这听起来或许像是在做梦,但计算机革命正致力于把这一切变为现实。
Smart CarsMichio Kaku
1.Eve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which has remained largely unchanged for the last seventy years, is about to feel the effects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智能汽车
加来道雄
即便是过去70年间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的汽车工业,也将感受到
计算机革命的影响。2.The automobile industry ranks as among the most lucrative and powerful industr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There are presently 500 million cars on earth, or one car for every ten people.Sales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stand at about a trillion dollars, making it the world's biggest manufacturing industry.汽车工业是20世纪最赚钱、最有影响力的产业之一。目前世界上有5亿辆车,或者说每10人就有1辆车。汽车工业的销售额达一万亿美元左右,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
3.The car, and the roads it travels on, will be revolutionize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key to tomorrow's “smart cars” will be sensors.“We'll see vehicles and roads that see and hear and feel and smell and talk and act,” predicts Bill Spreitzer, technical director of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s ITS program, which is designing the smart car and road of the future.汽车及其行驶的道路,将在21世纪发生重大变革。未来“智能汽车”的关键在于传感器。“我们会见到能看、能听、有知觉、具嗅觉、会说话并能采取行动的车辆与道路,”正在设计未来智能汽车和智能道路的通用汽车公司ITS项目的技术主任比尔·斯普雷扎预言道。
4.Approximately 40,000 people are killed each year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raffic accidents.The number of people that are killed or badly injured in car accidents is so vast that we don't even bother to mention them in the newspapers anymore.Fully half of these fatalities come from drunk drivers, and many others from carelessness.A smart car could eliminate most of these car accidents.It can sense if a driver is drunk via electronic sensors that can pick up alcohol vapor in the air, and refuse to start up the engine.The car could also alert the police and provide its precise location if it is stolen.美国每年有大约4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在汽车事故中死亡或严重受伤的人数太多,我们已经不屑在报纸上提及。这些死亡的人中至少有半数是酒后开车者造成的,另有许多死亡事故是驾驶员不小心所导致。智能汽车能消除绝大多数这类汽车事故。它能通过会感测空气中的酒精雾气的电子传感器检测开车者是否喝醉酒,并拒绝启动引擎。这种车还能在遇窃后通报警方,告知车辆的确切地点。
5.Smart cars have already been built which can monitor one's driving and the driving conditions nearby.Small radars hidden in the bumpers can scan for nearby cars.Should you make a serious driving mistake(e.g., change lanes when there is a car in your “blind spot”)the computer would sound an immediate warning.能监控行车过程以及周围行车状况的智能汽车已经制造出来。藏在保险杠里的微型雷达能对周围的汽车作扫描。如果你发生重大行车失误(如变道时有车辆在你“盲点”内),计算机立即会发出警报。
6.At the MIT Media Lab, a prototype is already being built which will determine how sleepy you are as you drive, which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long-distance truck drivers.The monotonous, almost hypnotic process of staring at the center divider for long hours is a grossly underestimated, life-threatening hazard.To eliminate this, a tiny camera hidden in the dashboard can be trained on a driver's face and eyes.If the driver's eyelids close for a certain length of time and his or her driving becomes erratic, a computer in the dashboard could alert the driver.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业已制造出能测知你行车时有多少睡意的样车,这对长途卡车司机意义重大。一连数小时注视着中间分道线这样一个单调、几乎能催眠的过程是被严重低估的威胁生命的重大隐患。为消除这一隐患,藏在仪表板里的一架微型相机可对准开车者的脸部及眼睛。如果司机的眼帘合上一定时间,行车变得不稳,仪表板里的计算机就会向司机发出警报。
7.Two of the most frustrating things about driving a car are getting lost and getting stuck in traffic.While the computer revolution is unlikely to cure these problems, it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Sensors in your
car tuned to radio signals from orbiting satellites can locate your car precisely at any moment and warn of traffic jams.We already have twenty-four Navstar satellites orbiting the earth, making up what is called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They make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your location on the earth to within about a hundred feet.At any given time, there are several GPS satellites orbiting overhead at a distance of about 11,000 miles.Each satellite contains four “atomic clocks,” which vibrate at a precise frequency, according to the laws of the quantum theory.开车最头疼的两大麻烦是迷路和交通堵塞。虽然计算机革命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两个问题,但却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你汽车上与绕轨道运行的卫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调谐的传感器能随时精确地确定你汽车的方位,并告知交通阻塞情况。我们已经有24颗环绕地球运行的导航卫星,组成了人们所说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这些卫星我们有可能以小于100英尺的误差确定你在地球上的方位。在任何一个特定时间,总有若干颗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在11, 000英里的高空绕地球运行。每颗卫星都装有4个“原子钟”,它们根据量子理论法则,以精确的频率振动。
8.As a satellite passes overhead it sends out a radio signal that can be detected by a receiver in a car's computer.The car's computer can then calculate how far the satellite is by measuring how long it took for the signal to arrive.Since the speed of light is well known, any delay in receiving the satellite's signal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distance.卫星从高空经过时发出能被汽车上计算机里的接收器辨认的无线电信号。汽车上的计算机就会根据信号传来所花的时间计算出卫星有多远。由于光速为人熟知,接收卫星信号时的任何时间迟缓都能折算出距离的远近。9.In Japan there are already over a million cars with some type of navigational capability.(Some of them locate a car's position by correlating the rotations in the steering wheel to its position on a map.)
在日本,具有某种导航能力的汽车已有一百万辆之多。(有些导航装置通过将方向盘的转动与汽车在地图上的位置并置来测定汽车的方位。)10.With the price of microchips dropping so drastically, future applications of GPS are virtually limitless.“The commercial industry is poised to explode,” says Randy Hoffman of Magellan Systems Corp., which manufactures navigational systems.Blind individuals could use GPS sensors in walking sticks, airplanes could land by remote control, hikers will be able to locate their position in the woods — the list of potential uses is endless.3
随着微芯片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未来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几乎是无限的。“制造这一商品的工业定会飞速发展,”生产导航系统的麦哲伦航仪公司的兰迪·霍夫曼说。盲人可以在手杖里装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传感器,飞机可以通过遥控着陆,徒步旅行者可以测定自己在林中的方位 —— 其潜在的应用范围是无止境的。
11.GPS is actually but part of a larger movement, called “telematics,” which will eventually attempt to put smart cars on smart highways.Prototypes of such highways already exist in Europe, and experiments are being made in California to mount computer chips, sensors, and radio transmitters on highways to alert cars to traffic jams and obstruction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实只是叫做“远程信息学”的这一更大行动的一部分,这一行动最终将把智能汽车送上智能高速公路。这种高速公路的样品已经在欧洲问世,加州也在进行试验,在高速公路上安装计算机芯片、传感器和无线电发射机,以便向汽车报告交通拥挤堵塞情况。
12.On an eight-mile stretch of Interstate 15 ten miles north of San Diego, traffic engineers are installing an MIT-designed system which will introduce the “automated driver.” The plan calls for computers, aided by thousands of three-inch magnetic spikes buried in the highway, to take complete control of the driving of cars on heavily trafficked roads.Cars will be bunched into groups of ten to twelve vehicles, only six feet apart, traveling in unison, and controlled by computer.在圣迭戈以北10英里的15号州际公路一段8英里长的路面上,交通工程师正在安装一个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引进“自动司机”的系统。这一计划要求计算机在公路上埋设的数千个3英寸长的磁钉的协助下,在车辆极多的路段完全控制车辆的运行。车辆会编成10辆或12辆一组,车距仅6英尺,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一齐行驶。
13.Promoters of this computerized highway have great hopes for its future.By 2010, telematics may well be incorporated into one of the major highways in the United States.If successful, by 2020, as the price of microchips drops to below a penny a piece, telematics could be adopted in thousands of miles of highways in the United States.This could prove to be an environmental boon as well, saving fuel, reducing traffic jams, decreasing air pollution, and serv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highway expansion.这种计算机化的公路的倡导者对其未来的应用充满希望。到2010年,远程信息技术很可能应用于美国的一条主要公路。如果成功的话,到2020年,当微芯片的价格降到一片一美分以下时,远程信息技术就会应用在美国
第四篇: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课文翻译三单元
三单元
Section A
1a 嗨,戴夫。你是怎样到学校的?我步行。你呢,萨莉?我骑自行车。
1c 玛丽是怎样到学校的?她乘地铁。
2a 六十一 七十二 八十四 九十九 一百零五 二百
2e 校有多远?我不确定„„大约有10千米?乘公共汽车大约需要20分钟。你到学校花费多长时间?骑自行车大约需要15分钟。那是很好的锻炼。是的。哦,祝你在学校度过快乐的一天。你也是。
Grammar Focus 大约花费15分钟。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大约只有2千米。简步行去学校吗?不,她没有。她骑自行车。他们乘公共汽车去学校吗?不,他们没有,他们步行。
3a 迈克是怎样到学校的?他骑自行车。到家花费多长时间?大约15分钟。它离这里有多远?5千米。你的朋友们乘公共汽车去学校吗?是的,他们是。你爸爸开他的车去上班吗?不,他不是。
3b 你是怎样到学校的?到学校花费多长时间?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你步行去学校吗?你的朋友们骑自行车去学校吗?
3c 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大约5千米。
Section B
1a 1b 你是怎样到学校的?哦,我骑自行车去地铁站,然后乘坐地铁。
1c 鲍勃住在哪儿 他住的地方离他祖父母家多远 他是怎样到他祖父母家的 到他祖父母家需要多长时间 他认为这段旅程怎么样
1e 鲍勃是怎样到他祖父母家的?他„„
2b 过河去学校 校是容易的。但是对于在中国的一个小村庄里的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在他们的学校和村庄之间有一条很大的河。那儿没有桥,对于小船来说,这条河流太湍急不能摆渡。因此这些学生乘索道过河去学校。一个11岁的男孩,亮亮,每个上学日都过河。但是他不害怕。“我爱和我的同学们玩耍。我爱我的老师。他对我来说,就像父亲一样。”这些学生和村民中的许多人从没有离开过这个村庄。有一座桥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梦想能实现吗?
2c 1.对这个村庄里的学生来说,到达学校是困难的。2.3.他们不能乘船去因为河流太湍急。4.乘索道过河不容易,但是这个男孩不害怕。5.这些学生和村民想有一座桥。他们的梦想能实现吗?
3a 家,步行去公共汽车站。校车通常在大约8:15来。学校离我家大约20千米。乘公共汽车到那儿大约花费40分钟。乘公共汽车从来不枯燥,因为我总是和我的同学们聊天。你呢?你是怎样到学校的?汤姆
Self Check托尼是怎样从家到学校的?他是骑自行车到学校的。
第五篇:第4单元 课文翻译
Unit 4
Fresh Start In-Class Reading
Fresh Start
新的开端
当我父母开车离去,留下我可怜巴巴地站在停车场上时,我开始寻思我在校园里该做什么。我决定我最想做的就是平安无事地回到宿舍。我感到似乎校园里的每个人都在看着我。我打定主意:竖起耳朵,闭上嘴巴,但愿别人不知道我是新生。第二天早上我找到了上第一堂课的教室,大步走了进去。然而,进了教室,我又碰到了一个难题。坐哪儿呢?犹豫再三,我挑了第一排边上的一个座位。3 “欢迎你们来听生物101 课,”教授开始上课。天哪,我还以为这里是文学课呢!我的脖子后面直冒冷汗,摸出课程表核对了一下教室——我走对了教室,却走错了教学楼。怎么办?上课途中就站起来走出去?教授会不会生气?大家肯定会盯着我看。算了吧。我还是稳坐在座位上,尽量使自己看起来和生物专业的学生一样认真。下了课我觉得有点饿,便赶忙去自助食堂。我往托盘里放了些三明治就朝座位走去,就在这时,我无意中踩到了一大滩番茄酱。手中的托盘倾斜了,我失去了平衡。就在我屁股着地的刹那间,我看见自己整个人生在眼前一闪而过,然后终止在大学上课的第一天。摔倒后的几秒钟里,我想要是没有人看见我刚才的窘相该有多好啊。但是,食堂里所有的学生都站了起来,鼓掌欢呼,我知道他们不仅看见了刚才的情景,而且下决心要我永远都不会忘掉这一幕。接下来的三天里,我独自品尝羞辱,用以果腹的也只是些从宿舍外的售货机上买来的垃圾食品。到了第四天,我感到自己极需补充一些真正意义上的食物。也许三天时间已经足以让校园里的人把我忘在脑后了。于是我去了食堂。我好不容易排队取了食物,踮脚走到一张桌子前坐下。突然我听到一阵熟悉的“哗啦”跌倒声。抬头看见一个可怜的家伙遭遇了和我一样的命运。当人们开始像对待我那样鼓掌欢呼的时候,我对他满怀同情。他站起身,咧嘴大笑,双手紧握高举在头顶上,做出胜利的姿势。我料想他会像我一样溜出食堂,可他却转身重新盛一盘食物。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我是否摔了个托盘,坐在教室的哪个位置,甚至是否走错了教室,有谁会在乎呢?没有人在乎。这不像在中学。在大学里,这些都无关紧要。我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一旦意识到我不必考虑别人的期望,只要自己满意就行,我感到释然。我开始把大学看作一个美妙的实验。我稍稍改变了自己的穿着,开始欣赏爵士乐,还认定自己喜欢光着脚走路。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我不再试图做出什么姿态,而是顺其自然。大学,在我看来,也许是唯一一个犯错误可以得到完全谅解的阶段(包括踩到番茄酱,摔了托盘)。于是,我利用这个机会来体验我认为自己可能会犯的所有过失。大学毕业已经三年了,我仍然时有过失。其中的一些过失我甚至还是得到了原谅。
After-Class Reading
College-a New Beginning
大学—— 一个新的开端 “今天上午早些时候,我与一位同事通电话。他告诉我,今天我不用到办公室来,因为正是新生入学的时候,校园里一切都乱套了。他说得没错。真的是一团糟。校园里有数百辆车,载着汗流浃背的新生、他们的家人、还有许多行李。父母们为什么时候停车、在哪里停车、是否要停车争执不停。校警竭尽全力指挥交通,但是他们知道,今天不得不允许人们违反一些规则了。这是一年中最忙乱的日子,这一点毫无疑问。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日子。” 2 这是夏洛特·J.帕特森在迎新致辞中的开场白。作为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帕特森对新生了如指掌:她了解他们的希望、梦想和顾虑。在开学的这一天成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意味着什么?帕特森教授认为它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端。她接着说: “它使我想起了积雪消融的早春时节。你无论踩到哪里都会溅起水花。但即便是又冷又湿,我也无法使自己怨恨那些日子,因为它们昭示着春天的来临。新生的到来让学校变得一团糟,但我同样无法讨厌这件事。新生来到镇上,就像绿色的新苗从四处冒出来,寻找阳光。当他们从宿舍的窗户里探出头来时,就 好像古老的大树上绽出的新芽。也许有人会担心阳光是否充足,土壤是否肥沃,霜冻是否降临,但是对于幼苗和大学新生来说,能够存活,能够跨进大学 的校门,就足够了。“是的,今天是新生活的开始。昨天你们还是妈妈的孩子,住在家里;今天,你们已经是大学的新生,开始独立生活了。‘新生!’我喜欢这个称呼。这个称呼本身让人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在读这个词时,应该把重音放在‘新’上呢,还是放在‘生’上?怎么读都可以。无论你把成年看作是人生的一段旅程还是新 起点的到来,今天无疑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大步。新生的欢喜和新生的忧愁都挂在我周围每一张年轻的 脸上。“大学是令人激动的时期,也许还是你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光,但同时也是进行许多重大调整和经历一些挫败的时期。如今,大多数研究领域的竞争都已经非常激烈了。你们必须努力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进入这些领域。信息爆炸对想要吸收所有信息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大学生活来说,越来越需要有一个安排更合理的开端。现在,学校里针对新生的课程越来越受欢迎。作为新生,你们应该选修一些这样的课程,它们能帮助你们为将来学习难度更大的课程做准备。你们应该确保自己能够提高读、写、说等各方面的能力,不要惧怕那些迫使你思考的课程。思考可以令人兴奋并且大有裨益。同时,花一些时 间享受生活——放松一下,注意饮食,笑口常开。让大学生活如你所愿,成为美妙而有价值的经历。祝大家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