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_1(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5:1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_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_1》。

第一篇: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_1

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以来,XX县环保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环保机构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全面贯彻“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使全县环境质量总体上有了好转,生态得到了一定恢复。

(一)加大宣传教育,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1、加强向干部职工宣传。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等有关政策的学习,对各类环境污染行为进行曝光,加强警示教育,强化各级各部门职责,牢固树立“环保工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的责任”的思想,在全县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环保工作的良好局面。

2、加强向企业宣传。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以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环保知识培训,特别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提高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责任意识,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3、加强向中小学生宣传。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已创建省、市、县三级“绿色学校”119所,其中;县级87所,市级28所,省级4所。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村(社区)环境意识的提高。

4、加强向村(社区)宣传。通过在醒目地方悬挂宣传横幅、设立环保普法宣传专栏、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在全县营造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公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得到了增强。

(二)强化服务意识,维护企业、群众环境权益

1、开展法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性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执政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开展惩防体系建设和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营造勤政廉洁、文明向上的服务环境,切实落实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2、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在建设项目严格审批的同时,注重对企业在项目环评手续办理、项目选址、工艺选择等方面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一方面,对自身审批的项目,寓服务于审批当中。另一方面,对省、市审批项目,积极协助做好与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对接汇报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入驻。

3、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环保热、难点问题,切实为民办实事。一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提案,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开展“大接访”和“信访下乡”活动,“十二五”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1000余人次,收到群众来信来电125件次,环保热线92369电话投诉80件次,办结率为98%,信访群众满意率高。

(三)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建设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

一是规范项目审批,切实履行环保前置审批权。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不当、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不批,严格控制污染增量。二是规范“三同时”管理和规划环评管理,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覆盖面不断扩展,从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逐步覆盖到农业、生活等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从以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逐步覆盖到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环境管理,共对715个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对75个项目进行了环境保护验收,环保设计投资超过亿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逐年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检查率均达100%。

(四)坚决取缔违法建设项目,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以实施“七彩XX保护行动”为契机,坚决取缔环境违法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一是对37户土法炼焦企业、459只萍乡窑、14只大锅窑、27户改良型焦炉(窑)炼焦企业,433只连体窑、蒙古包、32户机焦炉炼焦企业,依法进行了取缔。二是全县累计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焦化企业9户、水泥厂2个,关闭55立方米炼铁高炉2座,淘汰落后产能l25万吨,取缔了3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洗煤厂,45个非法堆煤场,同时,促成县城铁路煤焦货场进行搬迁。、取缔县城规划区内的燃煤锅炉37台,有效削减SO2排放量及粉尘排放量。重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强化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有效控制地表水环境污染。

十二五以来,由煤炭开采、加工、转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加之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建设初期未真正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将废水源源不断直排入河,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我局从XX-XX年分四批,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将重点工业企业污水排放纳入限期治理,共建环保设施149个,总投资万元,实现污染处理能力万方/年,为有效控制河流水体污染夯实了基础。

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加大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执法监察力度及检查频次,严厉打击偷排、漏排和擅自停运环保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对偷排、漏排的企业实行第一次罚款、第二次停产3个月、第三次直接关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六)强化环保执法力度,着力维护环境安全。

1、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严格控制水源污染。

按照省人民政府对保护饮用水源的规定要求,切实加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在编制《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对洞上水库的保护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并否决了要求在水源地公路沿线建设的工业项目,为有效保护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提供了依据。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方面,已组织开展了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调查工作,在对全县各1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老厂水库、响水河水库的水质、污染源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充分掌握了目前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情况。

2、组织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一是突出环保执法重点,集中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控制水源污染;二是集中整治城镇、村庄及交通沿线的环境敏感区域,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群众身心健康;三是集中整治打击严重违法建设、违法排污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共对150家企业进行现场执法检查993次,查处违法建设项目34个,严重违法超标排污企业21家,责令55家企业进行整改。将少数胆大妄为、屡禁不止的违法排污企业列入“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在县电视台上公开曝光。四是加大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单位执法检查力度,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七)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因此,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签订目标责任书、大力宣传发动、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和加强督促检查等方面的工作,完成了368个工业污染源、549个生活污染源和1916个农畜污染源的普查任务。经考核验收,我县的污染普查工作获全市第一,工作突出的干部还获得了国家级表彰。

(八)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夯实环境管理基础。

1、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依法强化环境管理,离不开环境监测工作。因此,我局将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重点,克服各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加强监测人员技术培训,增加监测仪器设备,健全监测硬件设施等工作,取得了省级评审认定的计量证书,认定了水、气、声三个环境要素中54项污染物的监测分析能力。

2、强化环境监察能力建设,为环境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一是加强环境监察人员综合的培养。严格要求监察人员认真学习环境监察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提高环境监察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水平。二是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积极加快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努力建立一支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监察队伍,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执法到位。三是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监测仪器,加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九)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

根据我县环境统计数据,在COD排放量中,县城生活污染源COD排放量为吨,占全县COD排放总量的72%,在二氧化硫排放量中,XX电厂排放量占全县排放总量的90%。因此,我县COD减排工作的重点为县城生活污水COD减排及火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

据此,我局把XX电厂的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后所煤矿电厂脱硫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确定为我县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下大力抓好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监督管理,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有:

1、XX电厂脱硫系统增容改造工程进展情况

XX电厂脱硫系统增容改造工程于今年2月份开工建设,到6月底,XX电厂投入资金亿元,完成了5台机组全部脱硫系统增容改造工程,同期对第二发电厂2号机组脱硫系统进行了改造,其中一厂一号机组已于7月17日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其余机组脱硫设备安装完毕,待机组启动后可进行脱硫系统调试,第二发电厂1号机组脱硫设备安装调试,6月17日进入整体调试阶段,所有机组烟气盘路挡板7月28日进行了封堵,脱硫系统调试正常后即可上报进行验收。

2、后所煤矿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后所煤矿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于XX年12月开工建设,共投入资金740万元,于XX年10月竣工,今年3月调试完成,7月底开始正常运转,并于8月5日通过市环保局验收。

3、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资金3550万元,目前正进行业务用房建设,主体工程基础开挖,管网工程尚未开工建设。

此外,县水泥厂已于今9月29日正式拆除。

通过以上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县的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为完成我县“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保护”原则,区域内所有煤炭开采、加工、转化企业,按照比例提取生态补偿资金,存入财政专户,由政府专项用于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

二是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将工业、民用等各类建设项目全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实施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预先提出防治污染的对策措施,使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从源头上控制新的污染。

三是建立严格的监管责任机制。下发了《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通知》、《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将煤矿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纳入驻矿监督员职责的通知》等文件,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和治污设施运行管理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奖惩;明确了驻矿监督员在煤矿排污治理中的管理职责,在全县ll个乡(镇)设立环境保护所。严格执行排污申报、排污许可、排污总量控制等制度,建立企业环境违法公示、环保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强化了部门联合执法。

四是是着手建立县城空气环境质量及集中式饮用水源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和监控系统。

五是实行重点企业环境行为公开制度。根据对企业环境行为的评估,分为绿、黄、红3个等级,向社会公布企业环境形象,促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为经济由增长方式向发展方式转变注入活力。

六是完善l2369环保违法行为举报热线,在县政府网站设立环保建议邮箱,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公民代表参与环境监察活动,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七是深化环境管理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建设项目和政府规划的环境影响信息,完善建设项目环保阳光审批机制。

八是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肃清思想、廉洁从政,用一身正气做好环保工作。

(一)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和工业发展的模式使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我县目前发展阶段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经济对全县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XX年,我县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XX年,这一比例变为:55:,工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的比例不断提高,从发展模式方面看,仍然未改变粗放型和资源输出型的模式,XX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原煤的产量为1579万吨,焦炭产量为180万吨,煤焦比为:1,XX年,全县原煤产量为1874万吨,焦炭产量为102万吨,煤焦比为:1,说明全县深加工转化还停留在一个初级的层面,煤炭加工转化以炼焦业为主,形成“旧账未还、又欠新账”的恶性循环,老污染源的治理尚未完成,新污染源又不断产生,而新污染源由于其生产方式的粗放,污染治理的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之间的矛盾突出。

XX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的数据表明,随着近年来对工业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工业排放量,XX年,全县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655吨,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6247吨(仅为10个建制镇的排放量),生活废水污染物排放已经逐渐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而生活废水的处理依赖于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生活污水处理率为零,给环境质量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虽然比“十五”期间得到较大增长,但投资增长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要求。

国际通行惯例普遍认为,当环境保护投资占到当地当年GDP的%-2%时,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协调的。从全县“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情况看,XX电厂的环境保护投资占到了所有环境保护投资的大部分,XX年,XX电厂的环境保护投资较低,仅有65万元,导致XX年环保投资占当年GDP的比例迅速下降到%,随着XX电厂脱硫增容改造工程的结束,环境保护投资将大幅下滑,逐渐暴露出投资来源单

一、投资保障不足的缺陷,财政投入资金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投资的使用方向难以带动社会投资的增加。

(四)环境保护工作体制和机制难以满足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方面有所不足,存在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考核难度大、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在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方面,尚未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部门分工协作、公众积极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环境保护在综合决策上的一票否决权未得到充分体现,工作机制还需逐步完善。

(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环境质量在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还需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县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排放总量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XX年,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364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3059吨(不含XX电厂),仍然超过我县总量控制指标。

从环境质量改善来看,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虽然近年来在逐步好转,但空气质量仍然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仍然是主要污染物;大部分河流等地表水环境质量仍然未达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特别是煤炭开采行业集中的区域,河流水环境质量长期超标。

(六)环境监测工作对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撑性不足。

“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环境监测能力未完全有效转化为环境监测工作成果,主要表现在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开展不够、对声环境质量的监测未开展工作,还不具备应急监测能力,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较差等,这些因素导致了环境监测工作对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的支撑性较差,不能充分发挥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作用。

国家和XX省对“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逐步提高。我县“十二五”环境保护的工作将突出抓好污染物总量控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的污染防治、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自然保护区建设、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工作。

(一)有利条件。

一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行业将会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二是国家和地方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对环境保护工作而言,是压力同时也是动力。三是我县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能够为环境保护投入大量的资金。四是环境保护在决策机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将作为考核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利于促进各级地方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开展工作。六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七是科学发展的理念逐步形成,环保优先的战略逐渐被人们理解、认同和接受。八是环境科技的迅速发展,从事环境保护的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及素质不断提高。

(二)制约因素

一是粗放型、资源及能源输出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压力。二是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将逐渐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三是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四是环境科技和环境管理能力对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撑性不足。五是我县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不完善。

(一)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和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除县城外其余10个乡(镇)集中式引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和环境保护规划报批工作,为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二)提升对饮用水源进行监管的能力,力争实现对饮用水源水质的适时有效监管,把饮用水源水质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作为重点,采用县财政投入一点,上级业务主管理部门补助一点的方式,完成县城饮用水源地洞上水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资金筹备工作。

(三)继续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

一是以煤炭开采企业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强化重点流域内工业水污染源治理工作。嘉河、块择河、丕德河等流域汇水区内严格控制审批建设可能造成重大水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采用强制措施促使现有的煤炭开采、加工转化企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将煤矿生活污水和工业广场面源污水全面纳入治理范围,完善煤炭开采企业水污染治理工程措施,确保煤矿污水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二是切加大重点流域流域范围内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力度,严肃查处企业闲置污水处理设施,偷排、漏排废水的违法行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有效防范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对区域内长期超标排放污水或不按照要求实施治理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对污染严重,长期违法排污、治理无望,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的煤矿,依法关停。三是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长。积极探索煤矿矿井水的综合利用途径,对处理达标的废水,采取工程的、经济的、管理的手段,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长。确保20xx年,煤炭行业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10%以上。四是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建成嘉河、块择河、丕德河等流域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完成资金筹措和监测、监控平台建设招投标工作。

(四)全面推进生活污水的治理工程。

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上半年完成的配套管网建设,下半年,县城污水处理厂要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且确保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以上。二是加快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争取列和县委政府20xx年重点建设项目盘子。

(五)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开展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加强建筑施工环境管理。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努力减轻扬尘污染。二是加强道路环境管理。开展道路扬尘的污染整治,通过道路保洁、禁止运煤车辆入城管理、县城绿化等控制措施,全面控制道路扬尘污染。三是推进饮食服务行业的油烟污染治理。将规模较大的饮食业单位、烧烤店以及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饮食业单位列为重点饮食业单位,将学校、繁华街道、居民住宅集中区等环境敏感区列为重点区域,要求重点饮食业单位和重点区域饮食业单位安装油烟净化器,减少油烟排放量。

(六)声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一是完成县城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20xx年完成县城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工作。按照功能分区的不同对其进行噪声功能区划,重点做好生活区、文教区、办公区的声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与工业区、商业区、娱乐区和交通干线之间留出适当的防护距离,避免产生新的噪声扰民问题。二是加强建筑噪声管理。通过设置临时声障,禁止夜间施工等措施,把建筑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七)固体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是综合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以主导行业为重点,鼓励企业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二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拓展电力、煤矿等行业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途径。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的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鼓励和引导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并在土地使用、贷款、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措施,保障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顺利开展,积极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三是安全处置危险废物。以县城为重点,完善医疗和危险废物的收集体系,建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规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全部实现统一收集、集XX全处置。四是加强集镇生活垃圾的处置。积极筹措资金,出台政策,加快集镇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步伐,提高集镇生活垃圾处置率。

(八)总量减排的主要措施。

一是完善总量分配和管理、使用体系,提高总量控制工作能力。20xx年,完成全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的编制。根据规划,积极开展总量减排工作,合理确定减排对象,科学核定减排任务,对总量减排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将企业污染物总量控制纳入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理,严禁总量超标,对超过总量排污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严格项目审批,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新增量,促进减排工作的落实。二是采取产业结构减排措施。严格按照国发年7号文件规定及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规定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逐步淘汰竹园镇XX焦化厂老生产线、XX县信德焦化厂等11个项目。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及计划执行情况的督查督办,防止死灰复燃。对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吊销排污许可证,并联合其它相关部门不予办理其它相关手续。三是采取工程治理减排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重点以煤炭开采、冶金、焦化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废水治理为重点,配套完善废水处理设施。20xx年,努力建设完成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治理工程建设。四是采取监督管理减排措施。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煤炭开采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率、提高废水回用或重复用水率,提升污染治理设施去除率,进一步削减主要污染物。加大对XX电厂等重点减排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升级,确保已建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率达80%以上。

(九)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强全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重点强化对全县万亩国家级森林和万亩省级森林的保护。二是加强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监管,积极开展生态恢复保护工程。以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为手段,强化资源开发性生态环境管理,遏制新的重大生态破坏。初步建立起多部门开展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监管机制。严格控制破坏地表植被的开发建设活动,防治水土流失,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对矿山、采石场等资源开发区的裸露工作面及采矿塌陷区开展生态恢复。三是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农村和乡镇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20xx年,完成1个省级生态示范点建设报批工作。

(十)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源头管理,整治生活垃圾污染。充分利用“四新”工程建设和“866”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争取专项资金投入,重点解决饮水安全、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工作的有利时机,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坚持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处理,从源头杜绝污染问题。二是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科学发展畜禽养殖。对规模小的养殖场,可采用沼气转化的方式处理污水和畜禽粪便,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可走干湿分离的路子,把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尿液沼化治理后还田,把污染源变成肥料。三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典型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利用环境宣传手段,倡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和其他优质农产品建设。

(十一)能力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应急监察及特征污染物监察能力建设。实施全县环境监督能力建设规划,提高对我县特征污染物的环境监察能力,加大环保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使全县环境监督和管理能力适应国家、省、市环境保护局以及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要求。二是加强环境监测能力标准化、提升环境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初步建立能满足我县工业发展现状特征污染物的应急监测体系,加快应急监测设施建设,配备水、气环境突发事故应急监测车及仪器设备,确保县级监测站应急响应能力。三是加强污染监控网络系统、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和全县环境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建立与交通、公安、国土资源、农业、水利、卫生和林业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密切协作、高效务实的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四是加强环保宣传能力建设。建成县环保局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加强环境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改善环境宣传教育的手段,把环境科普知识、环境保护常识的普及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总之,20xx年是 “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局之年,全县的环境保护工作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中心工作的同时,结合全县环保工作实际,提前谋划,早打基础,充分采取一切积极有效措施,全面抓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形成机制顺畅、职责明确,政府领导、部门分工、环保监管、企业治理、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全县城镇环境、农村环境及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全面改善。

第二篇: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

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

区政府:

“十二五”及XX年,我区环保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下,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打牢基础、突出重点、创新特色、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加大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强化重点污染源整治,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紧紧围绕环保目标责任书各项重点工作,切实发挥环境监管职责,在经济高速发展、排污总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全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圆满完成了市区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的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1.狠抓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环境质量指标、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连续几年来,城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值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以内、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规定要求;区域地表水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5、70以内,全面完成了减排工作任务。

2.强化项目管理,严把污染源头治理。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重点对所有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XX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166项,其中登记表151项、报告书(表)15项。完成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竣工验收57项。对国家、省、市、区环保部门历年审批的所有项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清查,并认真抓好整改工作,目前,78个“未批先建”项目中已办理完毕并销号的21项,下剩57项中,环评已编制完成待审批的6项、环评已委托编制的15项、环评未委托编制的36项;109项“未验先投”项目中,已办理完毕并销号的4项、已委托验收的22项、已开展竣工验收监测的8项、待整改后验收的6项、未委托验收的68项、调查阶段竣工环保验收项目1项。

3.强化环境监管,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一是按照区政府《关于印发XX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的通知》,督促相关企业落实减排任务。张掖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完成,现已调试运营;张掖市九发食品有限公司废水治理项目已完成,待验收;张掖市华润金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项目辅助设施建设已完成;甘州区弘盛养殖场等17户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项目部分已完工,待验收,其余正在抓紧建设。二是积极组织实施列入大气、水、重金属等相关污染防治规划的工作任务。平山湖乡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已完工,待验收;甘州区弘盛养殖场等7户畜禽养殖业以奖代补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张掖市热电联产项目工程已完成主管道的铺设,正在进行二级管网的配套建设,预计11月20日前全部完工,开始供热;积极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对XX-XX年环保系统涉农资金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并通过省厅、市局的检查验收。三是为保障辖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城区及乡镇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和《甘州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加大了对城区及乡镇水源地环境安全的日常监察频次和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督促26家饮用水水源地完成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备案工作,提高了城区及乡镇饮用水源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四是积极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请区政府印发了《甘州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三强化工、大弓农化等重金属企业的监督管理,有效开展辖区危险废物管理工作。五是通过提高监察频次,加大监管力度,连续几年来,确保了张掖市污水处理厂达标率100%,运行率100%,污泥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置;张掖市生活垃圾填理场运行率100%;张掖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行率100%,医疗废物处置率100%。六是认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张掖市龙翔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张掖市东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光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发了《关于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通知》,目前以上3家企业已启动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现已完成信息公示工作、第一阶段审核表填报工作,与咨询机构签订了咨询合同;对张掖市三益化工外贸有限公司、张掖市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山丹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分厂下发了《关于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的通知》,现三家企业验收资料已全部上报市环保局,等待省厅验收。七是按照《甘州区XX脱水蔬菜企业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计划》,积极开展脱水蔬菜企业整治工作,目前20家脱水蔬菜企业均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5家已完成验收,其余正在组织验收。八是认真抓好环境信访处理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XX年共接到来电来访环境信访105件,处理率达100%,群众满意率95%以上。未发生群体性环境信访案件。连续几年来辖区内未发生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

4.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生态区创建工作。目前,全区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18个,市级生态乡镇18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村68个。XX年共上报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目前,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资料已基本编制完成。二是开展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工作。完成本级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指标数据统计、审核、整理、自查报告编制、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等资料审核、整理、上报工作,完成了本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工作任务。三是重点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XX年以来,全区37个村已完成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XX年实施甘州区黑河湿地周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拟在甘州区17个村配套收集管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购置垃圾转运车、吸污车、村庄保洁车、垃圾斗、小型垃圾箱。目前,综合整治工程方案已通过上级部门批复,项目配套的所有建设内容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四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积极申报张掖市黑河湿地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经努力争取,先后筛选上报甘州区滨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张掖市城市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等11个项目,计划争取中央资金4925万。其中XX年已实施项目2个,共争取到位中央资金1300万。现XX年黑河湿地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通过中国环境科学院组织专家技术审查。项目总投资万元,下达中央资金223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万元,社会资金363万元。目前,甘州区黑河湿地湖泊生态恢复保护示范项目(续建工程)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初设;甘州区滨河集中式水源地保护项目已完成方案编制工作,待市环保局批复实施,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推动全区生态环境恢复保护工作。五是按照区政府下发的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对照国家生态区创建的5项基本条件和26项建设指标档案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其中6项参考性指标达到要求的有4项,20项约束性指标达到要求的有14项。目前,已通过省环保厅对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阶段性验收,完成考核工作任务。

5.实行全防全控,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自今年市委、市政府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对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甘州区XX-XX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甘州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同时市、区联合成立督查问责组、综合督查组、现场督查组,采取三级督查的方式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协同联防联控和严管、严查、严惩、严考,推动我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至目前,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治理成效逐步显现。列入XX年城区集中供热拆并范围内的26家单位燃煤锅炉(38台165蒸吨)中,区林业局、区法院、区粮食局已经与市城投公司签订集中供热合同,正在实施。特别是要求必须于今年完成并网的位于两个空气自动监控站点附近的11家(16台)企事业单位,与市城投公司、建设局共同进行了实地调查,开展了锅炉拆并的督促工作。目前,寺大隆林场家属区、盛和名苑小区、育英学校、吉祥苑住宅小区、河西三洲药业公司、吴江综合楼、逸景园住宅小区、工商银行、区畜牧兽医站、宝迪花园小区等10家(15台)单位与城投公司签订了集中供暖合同,正在施工;中石油张掖销售公司等待省上审定合同。督促城区26个单位29台经营性燃煤茶浴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下发了限期治理通知并切实督促整改。至目前,城区26家经营性燃煤茶浴炉,已完成改造20家,其余6家计划采取强制措施查封取缔。

6.强化甘泉公园和南大池公园建设管理,打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为把“两园”打造成精品城中园,我们强化了公园管理,完善了部分基础设施,公园面貌明显改善。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近两年来,先后投入50多万元,对甘泉公园喷泉,温室地段进行了改造,对园内树木枯枝进行了修剪,对园内摊点进行了整治,在公园门口修建智能停车场一处,通过竞标,现正常运行;二是加大南大池公园建设管理力度,积极研究制定运行管理机制,先后修建完善了公园大门,配备了工作人员,并按预定期限开园,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三是根据公园建设运行资金不足的实际,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区政府已将甘泉公园周边住家户及环境整治列入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由房管局牵头实施改造,改造完成后将有效规范和改善公园周边环境,进一步促进公园良性发展。

7.强化干部职工管理,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从当前环保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来看,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环境安全事故呈易发、多发态势,而且随着环保追责问责制度的不断强化,环保部门处在“风口浪尖”,环境安全风险无处不在,稍有懈怠,环保干部就有可能被追责问责。保障干部安全,成为我们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为了把环保干部职工队伍打造成为“担当重任、能打硬仗、创新务实、乐于奉献”的团队,我们不断强化了队伍管理,在充分了解掌握局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不懈抓宣传,聚精会神抓事实,持之以恒抓执法,千方百计抓管理”的工作新理念,以转变作风、促进改革、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为主线,着力锤炼干部职工扎实严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先后修订完善了环保局“4+1”管理制度、“两重一大”议事规则、公务接待制度、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9项制度,新制定了环境执法着装规定等2项制度,重新明确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党政主要负责人不再主管人事、财务、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等工作,大胆放手放权,以明确的制度规范干部职工的工作行为,将工作精力放在了提高工作效能、为民办实事上,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履职尽责的能力,规范了工作程序,达到了以事管人的成效。同时,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心系干部职工切身利益。面对公园游乐设施不足,收入不景气和单位经费不足的实际,连续两年来先后筹集资金38万元,保障了全局自收自支职工采暖费和发展业绩奖的正常发放,并交清了此部分职工当年养老金、公积金、医保金等,做到了不欠新账;并先后偿还各类历史欠账30万元。今年初,按照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又筹措资金近16万元,补发了自收自支人员津贴。近两年多来,在解决职工利益、偿还历史欠账、完善公园基础设施投入上累计支出约150万元。通过一系列保障全局工作长远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实质性举措,做到了对干部职工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关爱,全局上下呈现出了心齐、风正、劲足、气顺的良好局面。

一是多年来我局虽高度重视环保宣传,但受人民群众及各类企业自觉性和认知度存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没有把环境保护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参与其中,还存在未批先建、未验先投、逃避监管等一些突出问题;部分群众、企业负责人对环保工作不支持、不理解,使我们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加强环境监管两者间处于两难的境地,可以说是在夹缝里生存,对环保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形成了极大的阻力。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又为我们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峻的挑战。新的环保法在授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了一系列严厉的行政问责措施,因此,新《环保法》的实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斩断污染,用不好就会伤及自身。可以说,当前的环保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压力空前。二是相关部门之间密切协作不够,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不强,使环境监管工作常处于被动局面。三是由于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网规划和建设滞后,城区大部分区域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企业废水排放不规范,致使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近年来,通过持续加强监管,城区及城郊环境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如农村小康住宅楼生活污水、地源热泵回水、养殖企业污水排放不规范等历史遗留集中凸显,生活垃圾、废旧农膜等不能送往指定地点规范处置、乱堆乱倒、随意焚烧等现象十分突出,整治难度较大。五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艰巨。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明确职责、实行联防联控,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要实现预期目标、持续深化和巩固现有成果难度仍然很大,还需要全区上下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六是环保部门力量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关注力度不断加大,环保工作任务量不断增加,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现有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极其缺乏,经费不足等能力建设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篇:保护区介绍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升金湖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与东至县交界的滨江地区,四周地形多样,湖岸曲折,湖泊较多,全湖周长165公里,平均湖宽7.5公里,水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张溪河、唐田河,年均降雨量1600mm。升金湖自南向北自然分为上、中、下三个湖区,上湖水域(大青湖)由东至县管理,中湖水域由市里管理,下湖水域由贵池区管理。

(二)周边状况

升金湖区涉及东至县大渡口、胜利、东流、张溪以及贵池区唐田、牛头山共六个镇,38个行政村。本地主要生产方式是种植和渔业捕捞,经济结构为农业为主,林业为辅。

(三)保护区面积和保护对象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升金湖建立,升金湖集水区域即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3300 hm,以核心区为中心沿岸向外延伸

2.5km的区域为缓冲区(圩田、滩涂等)或实验区(沿湖陆地),保护区总面积33340 hm。保护区以白头鹤等水禽及其依存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有鸟类175种,其中水鸟80种,越冬候鸟66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6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3种。在此越冬白头鹤占迁徙2

2路线上种群数量2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白头鹤越冬地。

(四)保护区生态环境

升金湖属天然永久性淡水湖泊,是长江中下游保存比较完好的天然湖泊型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动植物群落独特完好,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是安徽最为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公认的有重要意义的湿地。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内气候温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年冬季大量的草滩湿地吸引候鸟觅食,越冬候鸟排出的粪便补充了湖区的肥力,使植物生长更为繁茂,又促进了鱼类及软体动物的生长,湿地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饵料,吸引了大量珍稀水禽来此觅食越冬。

(五)保护区组织机构

保护区于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市编委会关于印发《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保护区管理局(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为副县级事业单位,隶属于池州市林业局。管理局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8人,设置综合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宣传教育科、资源保护和利用科4个科室,下设科研救护中心、执法巡查大队两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全额事业编制30人。

二、保护区工作情况

(一)科研监测工作

(1)坚持观察记录,建立鸟类档案。保护站的技术人员于每年冬季坚持观察、记录、统计越冬水禽,特别对国家重点保护的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白枕鹤等,均有逐年统计数字,总结分析,掌握种群分布、数量变动情况。

(2)做好水鸟资源调查。保护区科技人员在水禽越冬期详细调查保护区水禽资源,分析分布现状,研究保护措施。在夏秋季节,开展湖区水生植物资源、夏候鸟和留鸟资源及其繁殖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及鸟类繁殖地状况。

(3)升金湖保护区被列为全国水鸟普查调查范围,保护区继续安排调查人员参加调查活动,取得了丰富的调查成果。通过活动进一步让外界了解了升金湖保护区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提高了保护工作的水平。

(4)积极申请加入国际水鸟保护组织。2002年加入了东北亚鹤类网络,2005年加入了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类网络组织,并递交了加入雁鸭网络的申请材料,2007年加入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

(5)利用资源优势联合中科大、安大、林科院等单位开展科研活动。中科大在杨鹅头保护点设有科研实习基地。2014年1月24日安徽大学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正式挂牌。

(二)保护管理工作

(1)实施了保护区科室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汇报制度。依托保护站点,对湖区资源实行分片包干管理,要求站点工作人员做到工作沟通超前,巡湖勤,发现及时,处理到位,努力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搞好禽流感野外监测,认真做好禽流感防控。升金湖作为候鸟重要越冬地,是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需要进行重点监测防控。每年会按要求巡护并送检大量样本。

(3)湿地修复工作。“升金湖金保圩生态功能恢复试验区项目”效果显著,金保圩水草覆盖率达到50%以上,在圩内栖息的水鸟种类增加显著。依托GEF等项目,保护区将在五到十年内对上湖区域实施全面的湿地生态修复工作。

(4)加强与周边协作,共享资源设施,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湖区承包商联系,把握原则,积极对话,加强沟通,增强了解,宣传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努力探索社区共管途径。

(三)宣传教育工作

保护区在认真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积极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活动,每年深入保护区周边中小学开展爱鸟护鸟、保护升金湖生态系统宣传。通过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借助“水鸟调查、爱鸟周、湿地使者行动”等活动,向湖区周边社区群众大力宣传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高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意识。

2013年升金湖湿地生态科普中心投入使用。中心占地87亩,建筑面积6408 m,主要包括科教办公楼、公众教育活动中心、餐厅、等。目前餐厅、公众教育活动中心已经对外租赁。科教办公楼主展厅面积350m,配备多媒体讲解设施和鸟类标本,能够通过影、像、声、图、文、标本等媒介为来客介绍湿地知识和升金湖保护区概况,升金湖湿地生态科普中心项目可为学者、外来游客和参观者提供交流、培训、会议场所及食宿,为升金湖的湿地生态保护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环境与平台,同时也使利用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有了新的载体。

第四篇:保护区现状

【 保护区现状】

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东临渤海。占地面积16000公顷,是一个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的湿地系统。地貌复杂,蕴含丰富,人为干扰少,保持了较原始的自然状态。核心区水面6182公顷,布满了苇蒲、苔藓、蒿蓬,堤埂蜿蜒,沟槽纵横,苇草茂密,鱼虫丰盈。独特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各种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核心区与周边沼泽水洼地、台岗地、荒草地、淡水鱼场、海水虾池及盐场的盐汪子既连成一片,又层次分明。1996年列入生态保护《中国21世纪议程河北行动计划》,2002年5月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自然保护区。

据实地考察,保护区内植物有47科140种;经专家发现的野生鸟类有14目38科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包括白鹳、黑鹳、白肩雕、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中华秋沙鸭、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24种,包括大天鹅、灰鹤、白枕鹤等,其它野生鸟类219种;有几十种鱼类以及多种藻类和浮游生物;并有狐、獾、黄鼬、草兔、鼹鼠、蛇、蛙等几十种陆生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

【湿地历史】

南大港湿地在历史上就是渤海湾地区有名的湿地。据考证,距今十万五千年前,这里草木蓁荣,此后,历经多次海陆交替。距今五千年时,海岸逐渐东移,沧海桑田,演变为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因处九河下梢,地势低洼,客水汇集,形成浅水沼泽地带,是一个天然的鸟类王国。历史上,当地民众靠洼吃洼,打鱼、拾苇、猎雁、晒小盐等成为主要谋生手段。

浑然天成的河湖港叉,被茂密的苇蒲等植被覆盖,独特的自然环境,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地人世代在大洼深处勤苦劳作,许多经历与理想流传成一个个鬼狐、精怪的传奇神话故事,这些为南大港湿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清朝末年,叱咤风云的捻军首领张宗禹失败后只身潜于大洼深处的孔家庄,隐姓埋名渡过了余生。战争年代,大批共产党人,仁人志士在这片天然屏障打日寇、平匪霸,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大洼人民的解放。

解放初,南大港湿地面积有3万公顷之多,1958年围堤修建成2·1万公顷的水库,周边垦荒植稻,南大港变成为鱼米之乡。1972年在原湿地东部再次筑堤改造,保留下了这块宝贵的湿地资源,即现在保护区的核心区。人们对大自然投入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丰水年可产芦苇3万吨、淡水鱼1000多吨,兼兴灌溉之利。

【湿地保护】

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来讲,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自然资源。它除具有调节气候、降解空气污染、净化自然环境、涵养水源等作用外,还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南大港人认识了湿地的重要作用,对这块存在了几千年的湿地的保护更加重视。

加大投资,解决水源。近年来,南大港管理区累计投入700多万元购买黄河水注入湿地,投资360万元在廖家洼排河入海口建成拦水闸一座,投资120万元维修了两座扬水站及与湿地相通的水渠,汛期可拦蓄客水注入湿地,保持了湿地基本属性不变。同时开挖了环形沟和引水渠,即为护鸟的屏障,又便于湿地水源调度。

优化环境,加强保护。南大港管理区在湿地周边投入了100万元,建设了20米宽29公里长的绿色保护林带;清理湿地周边的污染源,保证湿地生态不受破坏;完善保护设施,各个入口处设立保护卡,实行全封闭管理。

宣传教育,严格执法。南大港管理区把建立自然保护区当成大事来办,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群众爱护湿地和保护野生动物,取缔了鸟类交易市场,收缴猎枪,杜绝捕杀鸟类现象。人们爱鸟意识不断增强,涌现了许多爱鸟的感人事迹,许多伤病鸟得到及时救治并放归大自然。

(一)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该湿地作为滨海复合型湿地类型,具备综合的温带滨海湿地生态旅游条件。多年来,南大港管理区致力于湿地保护和管理,使其保持了原生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目前,湿地及鸟类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鸟类2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二级保护鸟类11种。有水生动物20余种(类)、野生动物10余种。湿地90%的面积被芦苇覆盖。

(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南大港湿地受温带滨海气候影响,四季鲜明,独具特色。置身其中,顿生回归自然之感,令人流连忘返。

(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大港管理区北靠京津,距天津90公里,东邻渤海,南距黄骅港仅40公里,西达沧州4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大港湿地交通便利,西接205国道,东依海防公路即将修建的津汕(天津至汕头)高速公路贯穿管理区全境,高标准的出口连接线直达管理区腹地,为旅游观光提供便利。

(四)丰富的天然鱼苇资源。天然洼淀形成的南大港湿地,历来就是天然的鱼苇产出地。常年产芦苇3000万公斤、淡水鱼100万公斤,享有“聚宝盆”盛誉。

(五)浓厚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千百年来,围绕南大港湿地,许多美丽的掌故和传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率朴神奇的大洼文化。近年来,随着以大洼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传播,南大港湿地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经过开发,南大港湿地必将以其原生态的特点成为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

南大港湿地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紧邻渤海,是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总面积达16000多公顷,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沧州地处滨海平原,河流众多,20多条河流汇聚9处入海,河道、库淀、坑塘、主干支渠总蓄水能力为4.8亿立方米,有多处洼淀湿地,其中南大港湿地就是最突出的一处。南大港湿地属于南大港农场的一部分,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研究基地。

景区概况

南大港湿地海拔最高处5.4米,最低处2.9米,分为泻湖洼地、浅槽型洼地、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为芦苇。环港林木10米宽、30公里长,计6万多株。南大港湿地有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该湿地为海滨复合型,具有综合的温带滨海湿地系统,有较好的原生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整个保护区内植物有47科140种;经专家发现的野生鸟类有14目38科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包括白鹳、黑鹳、白肩雕、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中华秋沙鸭、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4种,包括白天鹅、灰鹤、白枕鹤等;其它野生鸟类219种;有几十种鱼类以及多种藻类和浮游生物;并有狐、獾、黄鼬、草兔、鼹鼠、蛇、蛙等几十种陆生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

南大港湿地至今没有进行任何开发,整个湿地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少有游客问津,因此一直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每年春秋两季,正是各类候鸟迁徙的季节,由于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了多种候鸟南北迁徙不同路线的交汇区。这里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这里每年都会看到大批白天鹅到这里栖息。为了保护水库内芦苇植被,鱼类、鸟类和港坡动物,沿港内还开挖了一条6米宽、4米深的环港水渠,以保证季节性蓄水和调节区域内水容量。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视野辽阔,盛夏时节,满目青翠,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南大港湿地周围建有南大港农场,是河北省九大农牧场之一,这里有别具特色的水产养殖业,中国最大的超细羊扩繁基地,玫瑰飘香的葡萄园,冬枣树上清脆可口的冬枣,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在南大港农场场部的东北面是建于1972年的南大港农场水库,位于渤海湾顶端。湿地连接渤海西岸,可看到世界现存的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另两处在太平洋东岸的美国圣路易斯安那州和智利的斯里兰州),其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世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黄骅城北的郛堤城遗址,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去湿地保护区的必经之路。

中国绿色时报11月4日报道 河北省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湿地进行封闭式管理,杜绝了一切人畜干扰,这里成了与人们生产生活区隔绝的原始生态区。

2010沿海湿地万里行采访组日前在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看到,这里呈现芦苇沼泽湿地原始风貌,没有人类活动迹象,电线杆等“障碍物”不见踪迹。据了解,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完全为国有土地,南大港市政府将其全片划拨给保护区管理处,区内没有经济开发项目,也没有居民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为便于管理,保护区管理部门将进入保护区的8个主要通道均修筑铁栅门,配备警卫室,沿核心区边缘建立了26处保护哨,并组织护林、护鸟队沿保护区边缘昼夜巡逻,杜绝了一切人畜干扰。其他保护区普遍存在的由土地归属、使用权问题派生的种种管理难题,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800公顷,是由芦苇沼泽、盐地碱蓬沼泽,盐池、鱼虾塘、开阔水域构成的湿地类型自然保区,也是具有良好湿地植被的典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1995年建区,2002年河北省政府批建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黑鹳、丹顶鹤等国家一类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9种。迁徙季节,这里每隔5-10天就会更替一批不同的候鸟种类和群体。2005年,这里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黑翅长脚鹬之乡”,2006年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成为11个国家的43个成员单位之一。

由于在周边社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当地居民对湿地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增强,保护区周边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管理区自上而下,从官方到民间形成了一套野保网络。

大洼的面积很大,出乎了大家的想象,郁郁葱葱的芦苇形成了绿色的天然屏障.里面不时传出鸟叫的声音,又时不时有鸟儿飞向碧蓝的天空,不远处,一渔民划着船艰难的在苇荡中穿行,芦苇在风中摇曳着。俨然一幅天然的风景画。我们陶醉了,大家象孩子似的欢呼着,雀跃着,奔跑着,张开双臂,呼吸着带有淡淡清香的空气,拥抱着这一切。

第五篇: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与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就业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了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今年所取得的成就

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3798人,城镇净增就业13257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91人,人员再就业77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均为100%;城镇职业培训12298人,其中创业培训95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389人,其中市内转移1308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929人,其中工业园区定向培训7208人;累计新增担保基金470万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795万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4975万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贷款2820万元,直接扶持就业1942人,带动就业4059人;失业保险参保1.25万人,累计征缴失业保险基金81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值为3.25%,均低于目标的4.5%,就业总体形势稳定。

二、今年的工作回顾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094人,完成任务的137.51%,城镇净增就业2823人,完成任务的156.8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业1070人,完成任务的120.22%,人员再就业308人,完成任务的128.33%,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为100%,城镇就业率为94.5%,完成任务的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981人,完成任务的131.07%,其中市内转移3694人,完成任务的236.7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869人,完成任务的132.16%,其中园区定向培训3284人,完成任务的117.28%;举办创业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398人,完成任务的113.71%;失业保险参保1.3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232万元,完成任务的94.69%;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88万元,完成任务的221.55%,到期贷款回收率达99.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就业总体形势稳定。

2、加大小额贷款对创业的扶持力度。

扩大了小额贷款覆盖面和发放额度,将小额贷款对象扩大到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创业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个人创业贷款每笔最高限额由原来的3万元扩大到5万元;农村创业妇女,通过县妇联推荐,不担保仅贴息,可以申请每笔最高额为8万元的创业扶持贷款;对当年新招用失业人员、进城创业农民工和返乡农民达到企业现有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给予200万元以内的融资贷款扶持。11月,新增财政担保基金70万元到位,累计发放小额贷款618笔,发放金额3988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创业贷款613笔、金额2888万元,发放小企业贷款5笔、金额1100万元;直接扶持创业920人,带动就业1830人,位居全市第二,充分发挥了小额贷款在推进全民创业中的扶持作用。

3、加大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服务。

我局印制了《致全县外出务工农民工朋友们的一封信》一万余份,在各乡镇和县城所有公交车站散发,宣传县委、县政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增强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激情。

4、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培训。

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园区岗位对接。我局常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284人。结合小额贷款工作,就业培训中心分期分批组织申请贷款的创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到11月底,已举办创业培训班14期,组织398名创业人员开展了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经培训合格的,再由担保中心进行贷前调查,发放创业贷款予以扶持。

5、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就业培训适合县工业产业对口专业很少,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农村劳动力培训券的发放和回收难度大,造成培训工作被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2)、农民进城务工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不明朗,且很多不能兑现,适合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短、快、平项目不多,不能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实需求。三、十二五期间和2012年工作展望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抓住实施民生工程这个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镇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紧紧围绕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两大主题,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抓好劳动保障平台和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深入开展各项就业援助活动,推进工业园区岗位对接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城乡统筹就业水平。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城镇新增就业11250人,城镇净增就业9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50人,人员再就业120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城镇就业率94.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0人,其中市内转移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420人,其中园区定向培训10200人,创业培训1750人;小额贷款发放突破1个亿,新增担保基金750万元,到期贷款回收率99.6%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000人,失业保险征缴125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三)2011年就业工作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更加积

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我县经济赶超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

(四)2011年就业工作主要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城镇净增就业19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00人,人员再就业26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城镇就业率9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其中市内转移16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700人,其中园区定向培训3000人,创业培训38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00万元,新增担保基金15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000人,失业保险征缴25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五)主要工作举措。

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围绕民生工程和201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对创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全民创业。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拓宽培训专业,高质量、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受灾农民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对进城创业的受灾农民,降低门槛,落实好小额贷款、就业培训等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

下载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_1(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_1(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

    **街道成立于2010年10月,发展于“十二五”期间,五年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建设**社区为工作目标,以服务开发区建设、服务驻地企业发展、服务社区居民生活......

    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

    篇一“十二五”期间,街道以基层党建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示范社区创建为主线、以保障民生为目标,努力实现街道“经济实力速提升、城区管理上水平、社会服务功能全、和......

    2010年保护区副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2010年保护区副主任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尊敬的局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在台上向各位作2010年工作总结,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个过程,内心紧张而激动。 总觉得还没来得及细细揣......

    2010年保护区副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尊敬的局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在台上向各位作2010年工作总结,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个过程,内心紧张而激动。总觉得还没来得及细细揣摩自己在这一年中的所获得的千般感受,2010......

    保护区2013年度表彰大会主持词

    保护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暨 2014年度工作部署大会主持词 各位同志: 今天,在这里召开保护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暨2014年度工作部署大会,今天这次会议是管理处党组......

    XX保护区年终总结

    XX保护区年终总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关于XX保护区年终总结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品才网 XX保护区年终总结:上半年......

    2006年保护区经营管理科工作总结汇报

    管理局:2006年的保护区在经历了艰难险阻,经受了风雨磨难之后,迎来了展新的一年,经营管理科在保护区管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一年中的各项工作,现就一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恩平七星坑 2017年保护区工作总结

    2017年保护区工作总结 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一年来,保护区在广东省林业厅及恩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