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院的信息化 - 法院宣传片[模版]

时间:2019-05-12 15:5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近法院的信息化 - 法院宣传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近法院的信息化 - 法院宣传片[模版]》。

第一篇:走近法院的信息化 - 法院宣传片[模版]

执法探微

(第一期)走近法院的信息化

众所周知,法院是案件审判的机构。那么,法院是如何办案的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又是怎样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某某法院,看一看这里的信息化办案!

某某法院的信息化办案是从 2011年开始的,经过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实现案件从立案、开庭审理到判决全过程的信息同步化。

这里是某某法院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贯穿案件审判的全过程。存储了各类案件信息10636件。从立案、分案、办案、预定法庭、开庭、法律文书制作到结案提供了相应的模块。信息录入与纸质卷宗是同步化的,这样一来极大地推动了法院办案的流程和速度,实现了法院无纸化办公。

现在您看到的是某某法院的数字化法庭。这6个数字化法庭,实现了庭审记录、庭审全程录音录像、案件信息采集和网上庭审直播的全覆盖。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法官可以通过数字法庭进行同时同步的观看。庭审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制作后的光盘,赋予案卷里归档保存。这一方式极大的保护了双方当事人在庭审中的权益,保证了庭审的公正性。对法官在庭审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委会会议室是某某法院无纸化办公的一大亮点。会议室建于2010年5月,主要用于审委会委员讨论上会案件。汇报人提前将汇报案件提交审委会秘书,审委会秘书将汇报案件统一安排汇报顺序。会前,审委会秘书将汇报案件信息的电子版发到各委员的电脑中。委员们可以在电脑中看到案卷的全部信息,做到了方便、快捷、高效。

现在我们来到了永宁法院监控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是2011年4月建成的,有监控点32个,覆盖了永宁法院楼宇外、走廊、楼梯通道、法庭。指挥中心有法警24小时值班,及时观察。遇到突发事件,法警1分钟内到达事件现场,有效遏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极大地保护了当事人和法官的权益不受侵害。

某某法院内外网的开通更是搭建起信息交流的良好平台。达到了常规办公无纸化、审判记录无笔化、流程监控自动化、档案管理电子化。

目前,永宁法院实现了审判全过程的信息化。如今某某法院正在不断完善,向兄弟法院学习经验。以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强院的路线,为新时期永宁司法事业谱写华彩的乐章。

第二篇:法院信息化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

全面提高人民法院工作信息化水平

本站上海6月2日电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同志参观考察了上海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他强调,全国法院要按照“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大力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妥善处理好认识与发展、建设与应用、硬件与软件、审判管理与其他管理、技术完善与制度建设五个关系,努力促进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王胜俊在实地考察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后指出,近年来,上海法院积极贯彻“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工作方针,信息化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在规范管理、服务审判、司法便民、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到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和自身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走在了全国法院前列。

王胜俊指出,从全国来看,各级人民法院近年来大力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了执法办案工作,提高了司法水平。但是,也有一些法院对信息化建设还不够重视,信息化发展程度

不够平衡,特别是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学习借鉴上海法院的经验,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一要处理好认识与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院”是人民法院适应时代要求、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保障司法公正的必然选择。在人民法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执法办案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各级人民法院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切实把信息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不断提高司法水平。

二要处理好建设与应用的关系。信息化建设,既要建得好,又要用得好。要制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要以服务审判执行工作为中心,立足人民法院工作需求,不断完善人民法院信息管理系统。要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真正把信息网络作为司法公开的窗口,作为联系群众的载体,作为加强管理的手段。

三要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要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硬件建设。同时,要在软件建设上

下更大功夫,在现有的基础上,以司法需求为引导,尽快开发出符合人民法院工作特点、科学合理、简便实用的管理软件,满足审判管理、队伍管理、行政管理的需求,不断提高各项管理水平。

四要处理好审判管理和其他管理的关系。信息化建设应当是全方位的。要把信息化应用到审判执行、政务管理、司法便民、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努力实现信息技术的全覆盖。要努力实现审判管理的信息化,为审判执行工作服务,不断促进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要努力实现队伍管理、政务管理的信息化,为加强执法办案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力保障。

五要处理好技术完善和制度建设的关系。信息化建设既要重视技术研发,更要重视制度建设。要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规范,实现各项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落实信息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有序有效运行。

在会议上,河北高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紧紧围绕信息化建设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覆盖全省各级法院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二要在今年年底前,全省法院实现四级网络的互联互通,完成网络平台改造建设,开通全省法院专线电话,完成全省视频会议系统升级改造,做好“远程提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做好河北全省60%中院与河北高院的案件传输平台建设,以及开通与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的信息传输线路;三要在2011年底前,全省法院要重点实现“法官审判绩效考核系统”等四个系统的应用;四要积极拓展信息化建设功能,努力加强审判应用系统探索与创新;五要深化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设备、办公设备、应用软件档案,完善机房管理、各系统应用管理、网络及办公设备、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日常维护等管理办法和规定;六要不断优化信息化建设环境,积极争取各方面帮助与支持;七要始终抓住信息化建设根本,大力加强技术人才配备与培养;八要科学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有效促进长效机制构建与完善。(记者:李 霁 通讯员:吴艳霞 杜 艳)

第三篇:法院信息化

关于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书

尊敬的给位领导:

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法院工作层次,提高法院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法院现代化管理是法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一场革命。

就如何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谈几点想法:

第一,制定长期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有长效机制,使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是增设机构,充实人员。为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人民法院应增设信息化专门机构,有专门的技术队伍。二是加强信息化知识培训。随着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法官学习培训应增设信息化应用和网管人员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队伍。三是制定运行信息化的相关制度和程序。建议上级法院制定统一运行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和程序。形成一整套运行的规定和制度,有章可循。

第二,想方设法争取地方财政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信息化建设是法院物质装备建设之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局域网建成后,对网络的维护以及易耗品等的开支,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做后盾。然而,基层法院经费本来就紧张,要在有限的经费中拿出钱来用于网络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建议上级法院应争取政法专项资金,每年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投入和改造。这样基层法院也就容易与地方财政进行协调。

第三,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大网络安全监管。法院的信息化不同于电子商务,它涉及到很多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系统安全方面,面临着多种威胁与挑战。因此,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法院在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水平不高,所以很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漏洞。虽然上级法院信息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内网与外网之间采用物理方式隔离,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采用逻辑方式隔离。并不惜成本对内、外网采用物理方式隔离,主要还是考虑要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但是仍有不少人员对网络安全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基层法院应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针对法院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院网络安全标准,把安全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加快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这是审判工作和法院其他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和践行“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需要。应不断探索审判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现代法院的信息管理机制,为法院的改革和全面工作开展提供创新的手段、平台和载体。

建议人:胡晓园

2011年8月5日

第四篇:法院信息化系统分析

中国法律应用数字网络服务平台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中国首个法律知识和案例大数据融合服务平台——“法信”,3月31日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上线。该法律数字平台为法律人提供一站式专业知识解决方案、类案剖析同案智推服务,并向社会大众提供法律规范和裁判规则参考。

该平台由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立项开发,由人民法院出版社承建,历时三年研发而成。

“法信”全称为“法信——中国法律应用数字网络服务平台”,囊括“案例要旨、法律观点、法律图书、法律文件、司法裁判、法律期刊”六大资源库,最大程度上汇聚法官审判办案时所需的法律文献。尤其是借由“同案智能推送”技术,法官可以快速参考同类案件的在先判决,为办案提供“一站式”参考。

该平台可以满足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对法律、案例、专业知识的精准化需求。平台的上线有助于法官统一裁判尺度,促进类案同判和量刑规范化,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

“法信”平台同样面向非法律人士群体提供法律参考。普通用户在遇到法律纠纷时,只需输入口语化(非法言法语)的案情描述,便可检索到与案情描述高度匹配的既往案件,预判自身纠纷在未来诉讼中的结果和走向。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诉讼和普法服务,让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同时,该平台亦打造“法信大纲”。该大纲法律分类条目达13万条、覆盖中国七大部门基本法、细分1364个案由罪名,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全、覆盖最广的法律知识导航体系。

法信是中国首家深度融合法律知识服务与案例大数据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平台以服务审判质效为首要目标,通过独有的法律知识导航体系和领先的裁判剖析与同案智推大数据引擎,对海量法律条文、案例要旨、法律观点、裁判文书等知识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分类聚合、串联推送,为用户提供精准、全面、高效的一站式法律解决方案和案例大数据智推服务。

法信通过对法官办案需求的各种知识资源进行分析与整合,提升法院系统的审判质效,实现法官审判能力现代化、法院诉讼服务智能化,有力促进法律的统一适用;同时,法信还服务于广大法律职业群体,为法律人提供知识分享与管理平台;对普通涉诉群众来说,法信更是找法问案的首选一站式服务平台。未来,法信还将建设全球化的法律资讯服务平台,打造现代化的法律生态圈,引领“互联网+法律”时代的新风潮。

法信平台的承建单位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是最高人民法院主管的以电子、音像、互联网出版,法律知识定制化服务,司法文书大数据分析,电影电视剧制作为主业的新媒体出版社。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将以法院系统信息资源为依托,在已有的渠道和经验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知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发展成为权威、专业、独具品牌影响力的,集法律产品、资讯、服务为一体的定制化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

智能审讯业务系统

加强政法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既是提升政法机关执法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政法机关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是在犯罪侦查工作中执法规范化的具体表现,是政法机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力举措,是提高犯罪侦查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通过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大力推进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细化执法标准,是有效推进政法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犯罪行为调查取证过程中,审讯是重要的执法环节,也是当前政法机关执法的重要内容。因此,将审讯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是执法过程合法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建设专业的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是政法部门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成为当前政法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目前,审讯系统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趋势:

一、设备高清化

高清化作为近年来视频监控行业的主旋律之一,已受到了各个行业的重视。高清监控的概念已由原来的D1的分辨率升级到720P、1080P。审讯系统录音录像作为证据级的资料,对画面的要求极高。

针对数字审讯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模拟系统解决方案基本已处于淘汰的边缘。“高清摄像机+高清审讯专用主机”的模式仍是目前及未来的主流趋势,该模式可显著提升审讯画面的质量,可将审讯系统实现由“看得见”向“看得清”跨越,可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办案人员。

二、软件业务化

审讯软件作为审讯系统的“灵魂”,是审讯业务的有效载体。现在市面上做数字审讯系统的厂家相对较多,也存在着鱼目混杂的状况,数字审讯系统是音视频技术与公检法业务应用系统的融合应用,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许多小厂家把重心放在了实现录音录像及设备管理的基础功能上,忽视了业务这个核心,直接导致软件不实用、用户体验较差,影响了执法办案单位的工作效率。做好数字审讯系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音视频技术沉淀,更要理解政法单位的业务特点,吃透相关法律法规,把业务的需求融入软件。

审讯软件的设计应采用基于事实上的工业标准的J2EE平台和SOA面向服务的架构进行设计,该架构是被反复证明的目前最强壮、最高效、最具伸缩性和业务扩展能力的平台架构之一。另外,审讯管理软件从业务功能上应能综合集成音视频资料采集、光盘刻录、电子笔录、台帐管理、讯问指挥、视频监控、应急报警等多类业务。由于公检法项目的特殊性,录音录像资料将长久作为证据级资料保存,软件还应支持相应的数据加密功能,如密码加密,数字水印加密等功能,防止音视频资料被篡改。

软件同时也应采用标准的联网通讯协议,能够起到最大程度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互控,充分发挥了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办案成本、深挖犯罪等方面的作用,为审讯系统联网化提供基础。

三、管理联网化

针对各办案单位数字审讯系统建设的推进,审讯联网已具备一定的建设基础,审讯联网可有效消除各个单位各自建设的弊端,统筹各个办案单位之间的办案资源,形成资源共享,有利于案件的侦查。

“审讯联网”作为当下热门的一个主题词,其主旨是建设一个以音视频资料的采集、存储、刻录应用为主体,以办案部门的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即不影响各办案单位日常的讯问业务操作,也能满足上级部门针对案件的指挥、监督办案等需求。系统的建设将使整个系统能够综合集成视频采集、音频采集、讯问指挥、应急处理、场所监控、人员报警、网络建设等各应用模块的综合性系统。“审讯联网”集中管理可有效提升数字审讯系统办案效率。

四、便携式审讯系统——规范化执法的有力补充

便携式审讯系统,是针对移动执法场所音视频同步录音录像开发的应用系统,为司法机关在办案场所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提供全程同步实时录音录像,并能够将讯问现场的音像信息进行双光盘同步实时直刻及硬盘储存、备份,固定关键证据,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和诬告办案人员,真实再现讯问全过程,提高办案效率。

为达到司法机关办案人员临时场所办案、取证的合法、合理、高效、方便的实际需要,便携式审讯系统有效的将科技、工程美学与公检法司的最实际需要有效结合。高清视频信号接入:支持高清信号接入,可满足不同监控应用需求,对视频图像实现画中画叠加功能。

声音波形检测功能:支持在视频图像采集的同时,实时了解音频信号采集状态,可视化图形显示音频信息。

温湿度信息叠加功能:内置温湿度探测仪,并实时显示温湿度信息。

双光盘刻录:双光盘同步直录,支持多种刻录方式。

数据加密安全:采用码流加密算法,和数字水印加密技术,全程音视频文件加密,有效杜绝了篡改、截片可能。

成功案例分析

贵州省高级人民检察院:全省检察机关审讯同步录音录像系统 贵州省高级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并领导全省9个市(州)人民检察院、89个县(市、区)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依法对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案、渎职犯罪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它重大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同时高级人民检察院还担负着领导地方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

贵州省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审讯室通过部署一套高清审讯系统,实现对讯问过程的同步录音录像。系统集成包括音视频监控前端、编码、传输、存储和中心控制设备,审讯主机具备高清视频码流处理能力,具备将审讯过程的音视频资料上传指挥中心或上级平台的能力。作为较早的省级高清审讯改造项目,贵州全省人民检察院的高清审讯系统,全部采用高清视频采集设备,采用专业的审讯同步录音录像管理平台软件,采用音视频资料光盘直刻的审讯专用主机,这也是全国较早实施检察院系统全省级试用高清的省份,在全国检察系统的信息化应用具有代表意义。

全省采购了多套便携式审讯系统,支持与固定式审讯系统资料同步,为移动执法讯问过程合法取证开启了新的篇章,也在国内审讯行业树立了典型标杆,推动了审讯信息化建设进程。

庭审智能语音识别

杭州云嘉云计算有限公司

庭审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集中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多项先进技术,具有记录准确度高、高效方便的特点,为深入开展庭审记录方式改革、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提升司法供给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法院实行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将带来以下好处:

1.进一步深化庭审记录改革:现有庭审记录的模式还存在部分不足,而语音转文字的书面记录,进一步消除了书记员不在场制作庭审记录的顾虑,补现有庭审记录方式之短板。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作为现有改革模式的有力补充,将进一步推进庭审记录改革的深入进行。

2.进一步提升法官的司法效率:上诉案件中,二审法官不必再从冗长的庭审录音录像中寻找案件的重点,从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提供的庭审文字记录中,可迅速定位发言的重点所在,有利于案件之后的调解工作或者判决书的撰写。

3.进一步从庭审中解放书记员:庭审记录和庭审誊录占据书记员的大量时间,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将庭审记录直接转为文字记录,让书记员从记录工作中彻底解放,书记员可转换为助理审判员,学习驾驭庭审以及裁判文书撰写,进一步提升司法产出能力。

4.进一步体现庭审记录的公正性:庭审录音的誊录经过书记员的理解、归纳,或多或少会存在偏差,不能完全体现庭审记录的全面和客观。而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从机器的角度原原本本的将庭审发言转为文字,全面完整地再现了庭审各方发言,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性。

法院应用场景

庭审前,技术人员在庭审法官、书记员以及各方当事人的庭审电脑上先行安装了“庭审智能语音识别软件”。

庭审时,电脑连入阿里专有云,使用人只需要点击软件即实现“一键开启”。

软件按照审判员、书记员、原被告(或者辩护人、公诉人)预先设置角色,一台电脑配一个角色,语音文字转换时自动注明发言人角色,有效区分庭审发言对象及发言内容。语音及识别结果实时保存,并依次按照时间顺序实时显示在各方电脑上,法官、原被告可全程观看包括己方在内的所有文字,只要保持正常语速,发音基本准确,系统即可转化,还能根据上下文对个别字词进行自动修正,具有很高的准确性。重复率越高,读取越准确,具备随时学习的能力。根据发言人的停顿时间超过系统所设定的延时时间,字幕还自动对文字进行标点符号标注、断句、分行处理,最终形成完整的有角色名、有上下文关系的庭审笔录,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只需要简单核对、修改即可。

在开庭案件中,庭审时法官、原被告、公诉人直接在各自电脑软件界面、被告人通过数字法庭大屏幕同步观看文字字幕,效果良好。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系统

南京通达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电子卷宗内容。电子卷宗包含法院在案件受理时接收或办理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档、图像、音频、视频等电子文件,以及将纸质案卷材料依托数字影像、文字识别等技术制作而成的电子文档、数据等电子文件。

(二)电子文件制作。电子文件包含由检察院、法院、当事人、律师、第三方机构等通过信息化系统提供的电子文档、电子证据、电子音视频材料等。案件纸质卷宗要按照《人民法院电子诉讼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法〔2013〕283号)的质量及格式要求制作电子文件。

(三)电子文件收集。各类电子文件可通过诉讼服务平台上传、扫描设备输入、业务系统流转等方式,收集到办案平台中。要保证电子卷宗收集的同步性和及时性,在接收纸质诉讼材料后尽快完成电子化,保障后续审判环节能够及时使用电子卷宗。电子卷宗管理系统应实现电子卷宗的自动排版和归类。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卷宗应在涉密办案系统中生成和应用。

(四)电子卷宗存储和保管。各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院辖区应用系统、网络和硬件建设情况,自行决定本辖区电子卷宗集中或分布存储方式。应采取及时存储、异地备份等安全保障方式,保证电子卷宗存储的安全性。

(五)电子卷宗审查和监管。要对个人和其他单位提供的电子材料进行审查,对本院电子卷宗的质量进行监管,避免出现遗漏、错误和延误,审查和监管的内容包括数据完整度、图像文件清晰度、数据挂接准确度以及生成及时性等。

三、电子卷宗深度应用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支持法官网上办案。要通过对电子卷宗的开发利用,为法官办理案件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要通过文字和语义识别技术,支持电子卷宗文档化、数据化、结构化,辅助法官复用卷宗文字,智能辅助生成法律文书,大幅度降低办案人员案头工作量。

(二)支持合议庭内部卷宗流转。办案系统应具备电子卷宗管理功能,支持电子卷宗流转、合议庭成员网上阅卷,优化电子卷宗的浏览、操作体验,实现电子卷宗的文字可复制、大小可缩放、内容可检索、卷宗可标记等。

(三)支持审委会讨论审理。审委会系统应支持使用电子卷宗进行讨论审理,实现审委会委员在讨论过程中可随时查看案件电子卷宗详情,支持每个用户在电子卷宗上进行灵活批注。

(四)支持法院内部审判管理。审判管理平台应支持使用电子卷宗进行案件网上评查,通过审判管理平台全面掌握案件材料及办理情况,提高审判管理效率,提升审判管理质量。

(五)支持法院间查阅电子卷宗。办案系统应支持或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实现电子卷宗集中和案件上诉、移送、再审查阅,原审法院收到查阅要求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电子卷宗报送工作,纸质卷宗调取仍按相关规定执行。电子卷宗加盖法院电子签章后,具有与卷宗原件同等的效力。

(六)支持诉讼参与人网上查阅电子卷宗。诉讼服务平台应按照法律规定,通过与电子卷宗系统的网间数据安全交换,及时为当事人、律师提供随案同步生成电子卷宗的在线浏览、借阅等服务。

(七)支持审判流程实体信息公开。司法公开平台应按照法律规定,通过与法院电子卷宗系统的网间安全数据交换,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及时为当事人、律师提供案件卷宗可公开信息的全面公开。

(八)支持相关部门之间业务协同。对外业务协同平台应支持将电子卷宗提供给外部相关单位共享使用,促进相关部门特别是与检察院之间的案件实体数据网上交换、共享。

(九)支持电子卷宗归档。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子卷宗进行检测和比对,在符合相关归档要求的前提下,将电子卷宗转化为电子档案,除了电子卷宗自动生成电子页码外,其它内容要与纸质卷宗保持一致。

(十)支持创新拓展应用。支持各级法院以服务审判执行、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司法管理为宗旨,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研发新型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电子卷宗应用潜力,积极拓展电子卷宗应用范围。

智慧法院3.0 2016年4月,首部关于法院信息化的第三方评估报告中显示,中国法院基本建成了以互联互通为主要特征的人民法院信息化2.0版,并快速向“智慧法院”转型升级迈进。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和增长的司法需求,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在服务法官办案、方便群众诉讼、优化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水平进入2.0时代。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人民法院正向着建设法院信息化3.0版不断努力。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建设信息化3.0版,以四五改革纲要和《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为指导,以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强化需求导向,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坚持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全面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为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科技保障。

“智慧法院”着力服务人民群众,实现与群众“微”距离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全国法院开辟了司法为民的新领域和新窗口,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近年来,人民法院信息化立足于司法便民服务,取得了“多点式”“跨越式”的进步。很多法院基本做到了重要信息主动告知、即时查询和有问必复,初步形成线上线下、庭上庭下多样化司法服务格局,让人民群众获取更便捷、更廉价、更个性化的诉讼服务,使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法院信息化的发展搭建起了法院、法官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向群众提供质量高、花费少的诉讼服务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特别是减轻了偏远地区当事人往返法院的讼累,尽量做到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少受累。

新媒体是近年来法院创新公众沟通的新方式和新渠道。各地法院利用手机APP、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即时互动、实时参与的优势,使当事人和法院之间实现即时互动,按需获取信息,随时参与沟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节约司法成本,人民群众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实现法院与公众“微”距离。司法质效显著提升,司法审判执行工作进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人民法院收案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审判执行任务日益繁重,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不断增长,人民群众对审判效果的评价日趋多元。现实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呼唤引入信息化机制,采用新技术和新方式,用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管理法院审判执行信息,已经成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高度重视法院的科技信息化,以推动审判执行工作,已经成为全国各级法院的共识。近年来各地法院大力加强科技法庭建设,实行庭审活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以数据形式集中存储、定期备份、长期或按要求时限保存。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法院建成科技法庭近1.8万个。各级法院使用科技法庭,通过多媒体证据展示、质证留痕、庭审笔录等技术手段,强化庭审举证、质证、认证等过程,实现诉讼证据举证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是非曲直辨明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清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确保庭审不走过场,实现司法成本低位运行、质效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北京法院成立了专门的审判管理办公室,承担信息收集、问题研判、决策建议参考、流程监控等10项工作职责,通过定期收集、分析和发布反映案件审判质效的评估数据,定期编发审判管理通报,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浙江法院依靠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全省法院审判、执行两个质量效率评估体系,经数据中心自动采集运算全程同步即时录入的案件信息,在全国各省区率先自动实时生成26项办案评估指标,让各法院看清本院办案工作的强项和弱项,看清自身各项工作在全省法院所处的位置和差距,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化办案管理水平。法院信息化建设不仅极大提升了审判质效,而且还为法官查询、参考同类案件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支撑。通过大数据确保法官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减少司法裁判和司法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促进统一裁判标准。同时,法院信息化为辅助分案、案由调整、专业合议庭等动态管理提供了支撑,使法官办案更加方便、高效,当事人诉讼更加便利,司法更加接近人民群众。优化审判管理,破解工作障碍,助力审判能力现代化。

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审判管理的法治化和精细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应用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审判业务、审判管理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有助于规范、保障、促进和服务审判工作,促进执法办案良性运转;有助于研究发现和有效解决审判实践中制约审判质效的普遍性难题,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2015年,受经济下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等因素影响,全国法院新收案件数量迅速增长。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依托数据系统,加强对审判运行态势的研判,适时通报工作情况,强化跟踪督促,并根据各审判业务部门工作量分流案件,均衡办案任务。

近年来,不少地方法院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建成了工作质效评估系统。重庆法院依托“网上办案系统”,自主设计研发了“审判管理综合系统软件”,该软件不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量化法官的审判工作业绩,管理者通过数据对审判资源进行结构性调整,优化配置审判资源,还能够为院庭长行使审判管理权和审判监督权提供平台,改变了法院内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海法院开发了“法官办案智能辅助”“裁判文书智能分析”“移动智能终端办案APP”“法律文书自动生成”和“办公办案一键通”等35个系统,实现了法官办案智能化。2015年,上海全市法院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62.29万件,审结61.45万件,在全市法院受理案件上升13.2%的情况下,审结率实现了大幅上升,同比上升了12.7%。

在“互联网+”思想浪潮的冲击下,人民法院紧扣时代脉搏,紧跟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以科技助审判,以科技促执行,以科技强管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红利开展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逐步实现从传统法院的“纸流、物流”向“智慧法院”的“数据流、通讯流”的转型。

第五篇: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原则

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原则

数字法庭建设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数字法庭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在哪里?今后数字法庭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当前,我国法院信息化建设正在深入发展。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为改善法院内部管理、为法院“公正与效率、司法为民”的工作主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而且也有利于规范诉讼行为,节约诉讼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方便群众诉讼,进而有效提升司法权威和司法形象。探索新时期法院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方向,总结信息化建设、应用中的规律,对于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统一规划为基础

北京法院信息化建设始终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一建设、求同存异的原则: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由高级人民法院负责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建设目标、范围和进度;对于重大项目实行建立试点、成功后全市推广的策略;在不影响全市法院统一建设的前提下,各院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进行独立项目的建设,但必须报高院备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关键环节:

一是规划严格遵照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息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和保密管理的要求,对所有项目都进行严格的专家论证。

二是规划在总体目标设计中,要体现为构建规范司法行为的长效监督机制提供信息化手段的要求,要体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思想和为诉讼当事人提供司法信息服务和便利条件的理念,要突出体现为基层法院,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法官提供信息服务的思想。

三是在技术层面的规划上,在考虑技术合理性的前提下,要求对已有系统及数据进行综合利用,同时保证系统的先进性、连续性和高度扩展能力。在总体结构上,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整体升级扩展能力,以适应审判业务需求的发展和系统本身的升级扩展要求。同时,法院要高度重视对以往建设成果和信息数据的保护,在建设新系统的过程中,要在对已有数据完整移植的基础上,确保开发技术、开发模式、操作界面、用户习惯、数据组成等方面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四是在信息化建设规划中,一定要把司法信息资源应用的范围、应用深度最大化作为系统建设目标之一,千方百计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为使用者提供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务,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和信息孤岛。这就必然要求系统在规划、建设的初期,就为法院与公安、检察、监狱、工商等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应用提供接口,保证信息共享应用的需要。

以法院业务应用为导向

信息技术应用于法院审判业务,给传统工作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随着信息技术和产品应用的普及,法院审判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耦合度进一步增加,法院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审判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是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物质保障条件。同时,信息化应用的方向由原来的案件审判信息管理为核心,转向以案件审判信息管理为基础、以审判业务管理为核心,将案件执行、审判监督、法院管理、业务协作、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部纳入信息化应用的建设范畴中,配合我国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进程,满足法院不断增长的应用需要。基于此,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以业务应用为导向,用开发带动应用,用应用指导开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北京高院的信息化应用正是遵循了以上做法,才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1.有效提高审判效率

目前,北京市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已经积累了大约200万件案件的数据,在全国范围的审判数据管理和北京市信息资源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远程互动视频、会议电视系统的应用方便了各级法院领导工作,减少了路途奔波,增加了有效工作时间。

据统计,2002年全市法院在编人员约4800人,年收案近25万件。2006年,在审判业务人员与2002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全市各级法院年收案接近40万件,结案率达98%以上。这正是信息化建设在法院审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标志。

2.方便法官审理案件

与审判系统紧密结合的法规参考、案件实体比对、执行主体线索查找与分析、庭审视频点播等应用系统解决了法官在传统审判工作中无法避免的、繁琐的查找大量资料提取有用信息工作的困难。以执行主体线索查找与分析应用举例说明:执行主体线索查找与分析系统,是部署在市高级人民法院的BS应用系统,目前供全市所有执行法官使用。该系统依托全市各法院在审案件信息,自动搜索与某执行案件执行主体相关的其他案件,并根据案件主体之间的诉讼关系形成可视化的关系拓扑图。该系统为执行法官快速地展现某执行主体同时涉及的其他执行案件、诉讼案件,为解决三角债、多角债、执行难问题提供了及时的、有力的参考依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系统如果能在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的全国司法信息库中得到应用,在全国范围内锁定执行案件主体的涉案情况,将会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规范人事管理

法官队伍建设是法院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将法官队伍建设分解为人员管理、培训教育、考核评比三个方面的工作,针对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支持,通过各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了三位一体的队伍建设应用平台。

4.改善政务管理

法院行政办公等部门的政务管理工作对法院文化建设、队伍思想教育、辅助审判起到重要作用。北京市高级法院为办公室、研究室、各审判业务庭、政治部等所有庭、处、室建立了法院内部政务综合管理平台。此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使法院各级领导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随时对案件进行实时监督和科学管理,及时发现审判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采取可行措施,从与法不合的地方和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着手,进一步改进工作。

以强化服务为着力点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逐步深入,法院内各个层面上的用户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潜在的业务需求也将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应用系统在应用广度、深度等方面进行全面完善,不仅要注重案件流程管理,更要注重案件实体管理;不仅要注重信息数据管理,更要注重信息数据应用;不仅要注重信息内部流转,更要注重信息外部共享,实现信息系统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强化法院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是扩展服务对象,加大系统服务范围。比如:如果以前的系统主要服务于案件管理,那新系统的建设就要为多种角色服务,包括审判人员、诉讼参与人、法院领导、法院的办公与后勤等部门人员,同时服务于政府机关等国家公务机关,甚至是社会公众。

二是扩展服务内容,提升系统服务能力。如果目前的系统主要以审判流程管理为主,大部分信息主要是时间点的排列,那么新系统的建设要丰富每个时间点的内容,将各个阶段能为各个方面的人员提供的服务内容选取出来。比如,能够很方便地查询出原告的诉讼请求,录音、录像等非结构化内容要考虑如何采集、如何存储、如何提供给服务对象等。

三是扩展服务形式,提升系统服务效率。法院信息系统建设要着重强调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尽量减少手工录入的工作量,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为数据采集者和使用者提供具体、有效、有针对性的数据服务。此外,信息系统要尽量能够做到智能化和自动化,使后台所有系统全部实现智能向外推送信息。除报表外,信息系统还要能提供其他的数据分析功能,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

总之,信息系统对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但绝对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把存储数据对审判工作、对社会的价值挖掘出来。

下载走近法院的信息化 - 法院宣传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近法院的信息化 - 法院宣传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5年我院“电子法院”着重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实现网上立案。具体地说就是实现网上提交立案申请,网上审核立案材料、网上登记立案、电子......

    法院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我院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加强领导,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4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安排

    2014年度信息化建设工作安排 2014年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阳光司法工程,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

    浅谈法院信息化惠民应用(大全5篇)

    浅谈法院信息化惠民应用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法院的广泛深入应用,法院信息化工作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作用已从初期的“支持和参与”转变为现今的“促进和保障”,其......

    法院信息化工作落实情况总结[本站推荐]

    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推进会结束后,xx中院随后组织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和专题部署推进会,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张学群院长、许明副院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xx中......

    韩国法院信息化技术运用

    韩国法院信息化技术运用 □ 亓晓鹏 ------------------- - 1979年,韩国大法院(韩国最高法院)委托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计算机技术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拉开了韩国法院信息化......

    2016.11.14法院信息化建设任务

    一建设无线办公平台,进行统一无线网络管理。院内普及wifi,方便干警办公作业。 二扩容。现有的50m宽带网络无法满足无线办公平台的需要,约300人同时接入必将引起卡顿,同时也出与......

    浅议如何加强基层法院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

    浅议如何加强基层法院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加快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无纸化办公,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更是审判工作和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