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国法院信息化技术运用
韩国法院信息化技术运用
□ 亓晓鹏
--------------------
1979年,韩国大法院(韩国最高法院)委托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计算机技术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拉开了韩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序幕。经过30多年的努力,韩国法院实现了高速网络连接,开发出了案件管理、数据查询、公共服务和不动产登记等四大类信息化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化技术运用体系。
法院网络连接
高效的网络连接是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基础平台。1992年,韩国法院启动了信息化建设五年计划,网络连接是其中一项重要议题。1997年,包括基层市郡法院在内的各级法院都实现了内部局域网连接,通过互联网以及法院专网实现了院际连接。此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法院与检察院、银行等部门也有网络连接。为了确保网络安全,整个网络系统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
案件管理系统
1986年,韩国法院开发出首款民事案件管理软件。现在,民事、家事、刑事、行政及其他类别案件都已纳入信息化案件管理系统。特别是在刑事案件管理中,韩国法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了法院与警察局、检察院、监狱之间的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据查询系统
司法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各级法院判决、现行法律法规等。为了确保查询的简便,韩国法院专门建立了网上快速检索通道和大型的司法信息数据库。截至2007年6月,该系统可以提供近8万份大法院判决、近5万份其他级别法院判决、2000多份宪法法院判决,以及包括宪法、法律、条约、强制执行令在内的其他法律规范。该系统可以及时将最新判决纳入数据库,并且建立了判决书与法律条文之间的链接,便于对比查看。此外,在检索中专门设置了法律词典、索引等,便于模糊查询。
判决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作用是存储全部案件判决书,可以作为法官今后处理类似案件的参考。
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局域网论坛、网页演示等,分享、交流法官的审判经验及其他知识,以促进法院知识的积累和创新。韩国法院还正在研究网上“知识地图”,协助法官快速的查询到审理案件所需的知识。
公共服务系统
自动应答系统。协助使用者通过电话、传真等获得特定案件信息,例如可以知道案件当前所处的审理阶段或听证时间,并且可以免费获取法律程序方面的咨询信息。
大法院网站。该网站于1998年开通,网页与法院各类数据库直接连接,公众可以通过该主页了解法院工作及其他司法信息,进行数据查询及获取公共服务。该网站目前已拥有平均10万次的日点击量。
拍卖信息系统。该系统提供法院不动产拍卖方面信息,可以将拍卖信息在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传送。同时,通过互联网提供待拍卖不动产的照片和地理方位。该系统还与不动产登记系统连接,以分享相关数据。
不动产登记系统
除了正常的审判职能外,韩国法院还承担着不动产登记这一特殊职能。韩国法院于1989年开发出了专门的不动产登记系统。该系统经过两次完善,从2002年1月起,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便利地查看不动产产权证副本和不动产转移记录。在全国还设有一万多个自动查询机,只要将想要查询的不动产信息输入机器,就能免费查到全国任何一处不动产的产权登记情况。除了可以方便查询外,韩国法院还在地方政府办公地点设立了400台自助机器,可以发放不动产核证副本和不动产登记记录摘要副本,确保市场交易的安全高效。
未来计划
韩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数字化法院,为实现该目标,主要有六项计划:
电子立案程序。当事人可以通过网上公众检索通道,利用电子立案提交系统完成立案并交纳诉讼费。电子立案程序的运用将从简单的债务纠纷案件开始,逐渐扩展到小额诉讼、民事案件及刑事案件,最终实现无纸化法院的目标。该项技术正在研制中。
数字化法庭。通过高科技技术在整个审理过程的运用,运用网络技术使用证据展示系统,自动保存整个案件审理过程。数字化法庭将改变传统法庭的运作方式,使审判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该项技术已经研制成功,正在试验推广中。
数字化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网上电子窗口,数字化服务中心接受和处理不动产登记、家庭关系登记以及拍卖等各类民事行为,并在网上自动提供上述各类信息。此外,通过数字化服务中心还可以在电子拍卖过程后,在网上完成产权的变更。在数字化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参与诉讼变得更为经济高效。
数字化记录服务。该项服务可以通过数字化多媒体设备保存并管理包括判决书在内的各种法庭记录。通过将原先纸质判决书进行数字化转换,大大减少判决书制作和存放的成本,并且更便于公众在网上查询各个年代的判决书。
智能化司法行政管理。智能化司法行政管理是数字化法院的基础,其核心部分是电子审批、知识管理、司法统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该系统可以自动提供案件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及信息资源,减少各种人为因素对案件审理的干扰。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第二篇:法院信息化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
全面提高人民法院工作信息化水平
本站上海6月2日电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同志参观考察了上海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他强调,全国法院要按照“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大力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妥善处理好认识与发展、建设与应用、硬件与软件、审判管理与其他管理、技术完善与制度建设五个关系,努力促进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王胜俊在实地考察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后指出,近年来,上海法院积极贯彻“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工作方针,信息化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在规范管理、服务审判、司法便民、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到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和自身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走在了全国法院前列。
王胜俊指出,从全国来看,各级人民法院近年来大力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了执法办案工作,提高了司法水平。但是,也有一些法院对信息化建设还不够重视,信息化发展程度
不够平衡,特别是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学习借鉴上海法院的经验,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一要处理好认识与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院”是人民法院适应时代要求、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保障司法公正的必然选择。在人民法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执法办案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各级人民法院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切实把信息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不断提高司法水平。
二要处理好建设与应用的关系。信息化建设,既要建得好,又要用得好。要制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要以服务审判执行工作为中心,立足人民法院工作需求,不断完善人民法院信息管理系统。要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真正把信息网络作为司法公开的窗口,作为联系群众的载体,作为加强管理的手段。
三要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要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硬件建设。同时,要在软件建设上
下更大功夫,在现有的基础上,以司法需求为引导,尽快开发出符合人民法院工作特点、科学合理、简便实用的管理软件,满足审判管理、队伍管理、行政管理的需求,不断提高各项管理水平。
四要处理好审判管理和其他管理的关系。信息化建设应当是全方位的。要把信息化应用到审判执行、政务管理、司法便民、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努力实现信息技术的全覆盖。要努力实现审判管理的信息化,为审判执行工作服务,不断促进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要努力实现队伍管理、政务管理的信息化,为加强执法办案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力保障。
五要处理好技术完善和制度建设的关系。信息化建设既要重视技术研发,更要重视制度建设。要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规范,实现各项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落实信息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有序有效运行。
在会议上,河北高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紧紧围绕信息化建设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覆盖全省各级法院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二要在今年年底前,全省法院实现四级网络的互联互通,完成网络平台改造建设,开通全省法院专线电话,完成全省视频会议系统升级改造,做好“远程提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做好河北全省60%中院与河北高院的案件传输平台建设,以及开通与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的信息传输线路;三要在2011年底前,全省法院要重点实现“法官审判绩效考核系统”等四个系统的应用;四要积极拓展信息化建设功能,努力加强审判应用系统探索与创新;五要深化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设备、办公设备、应用软件档案,完善机房管理、各系统应用管理、网络及办公设备、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日常维护等管理办法和规定;六要不断优化信息化建设环境,积极争取各方面帮助与支持;七要始终抓住信息化建设根本,大力加强技术人才配备与培养;八要科学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有效促进长效机制构建与完善。(记者:李 霁 通讯员:吴艳霞 杜 艳)
第三篇: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青年工作的研究
内容提要本课题旨在进行如何在青年工作中充分、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研究。首先根据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 情况,概括了纺织系统青年使用网络的情况及对信息化建设概念的认识,总结出在信息化建设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其次通过专家咨询和多方查阅资料,给出了青年工作信息化的定义。第三,本文根据行业现状和调查中掌握的事实,提出了“以加强服务职能为中心,通过观念转变改进工作方式,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质量,最终建成开放互动、高度整合的青年工作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方向,并形成了相关的工作方法。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直面WTO所带来的全球化竞争,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中国企业都将面对拥有高度信息化优势的国际企业的挑战。在这方面,大部分中国企业要远远落后于国外竞争对手。青年是企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随时将接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企业未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理解及运用。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团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这一论断对青年锐意创新寄予了殷切期望。创新素质是21世纪国家和民族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团组织不仅要积极推动青年创新,更要着力于自身工作的创新,只有把创新的要求和创新的精神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始终得到广大青年的支持,始终保持青年工作旺盛的生命力。目前,上海纺织行业正努力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抓住新机遇,开拓新空间,以实现新一轮发展。同样,纺织系统团组织在新形势下应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以吸引青年、团结青年,为上海纺织的新一轮发展贡献力量。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在青年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对此,集团公司团委专门进行了调研,试图在充分掌握纺织青年对信息化认识的基础上,寻求在青年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规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个体访谈为主,专家咨询、网上交流为辅的方法,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研究课题进行了全方位剖析。问卷调查的研究样本涵盖了上海纺织系统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岗位层次的青年,基本把握了青年对青年工作信息化的看法和认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个体访谈的对象涵盖了企业负责人、团干部、外销员、市场营销人员、一般技术和管理人员、一线职工等不同岗位类型的青年,从点上了解了他们对青年工作信息化的理解。此外,通过专家咨询和网上交流的方式,得到行业内外的信息化、企业管理方面专家的指点和帮助。在充分掌握事实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本课题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1、青年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调查显示,有65%的青年“经常上网”,“从未触网”的比例只占5%;采用MODEM、ISDN拨号方式上网的占上网总人数的69%,采用ADSL、有线通等宽带上网方式的也占有29%的份额;“在家中上网”的占58%,“在单位上网”的占27%;拥有上网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数码办公设备的比例达44%。这说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纺织青年群体中已得到广泛普及,并从初级的窄带方式迅速向高级的宽带方式转变,在网络设备的使用方面,上网计算机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已被越来越多的青年所使用,这为青年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同时,20%“在单位上网”的比例远低于同期国内平均水平(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统计调查报告中的这一比例为45.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纺织企业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纺织青年网上活动的行为特征,调查结果如下。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单选题):* 获取信息: 58%* 学习需要: 6%* 工作需要: 9%* 休闲娱乐: 16%* 获得各种免费资源(免费邮箱、主页空间、资源下载): 4%* 对外通讯、联络(收发邮件、短信息、传真等): 7%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多选题):* 搜索引擎: 10%* 软件上传或下载: 13%* 网上聊天: 10%* BBS电子公告栏: 2%* 各类信息查询: 22%* 网络游戏: 6%* 网上购物或商务活动(炒股、银行): 3%* 网络教育: 4%* 多媒体娱乐(Mp3、FLASH欣赏等): 7%* 其他: 1%用户在网上经常查询哪方面的信息(多选题):* 时事新闻: 20%* 计算机软硬件信息: 8%* 休闲娱乐信息: 15%* 生活服务信息: 12%* 电子书籍、电子杂志: 8%* 科技、教育信息: 6%* 体育信息: 7%* 经济信息: 7%* 求职招聘信息: 8%* 旅游交通信息: 6%* 其他: 3%调查数据显示,“获取信息”是青年上网最主要的目的,紧随其后的是“休闲娱乐”和“工作需要”。互联网的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及网上信息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样性,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将“获取信息”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此外,在回答“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和“用户网上经常查询哪方面信息”的问题中,有相当比例的青年选择了互动性和时效性强的电子邮件、信息查询、时事新闻、娱乐信息等选项。这表明,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实用主义思想在青年群体中的盛行。同时,青年在网上的行为特征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向,对网上炒股、网络银行、网上自助旅游等新事物有很高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信息化已渗透到了青年生活的各个方面。
2、对青年工作信息化实施作用的三点共识⑴、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青年工作能提高工作效率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在被问及青年工作信息化的作用时提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当今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及复杂性意味着要处理的非例行性事务增多,这在同企业青年负责人和团干部的访谈过程中,感觉尤为明显。从企业青年负责人一天的时间分配结构来看,例行公事经常要多过于非例行公事,大部分的时间花在顾客、会议、电话、处理文件上
;大批团干部的兼职化,也从客观上需要他们从处理大量例行性事务中解脱出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此,信息化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运用电子邮件,可以使信息的传递成本包括纸、人力、时间、运输成本趋近于零;通过架设网站,可以使组织内的信息流动从滞后转为即时。⑵、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青年工作能拓宽工作渠道当被问及“在青年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最主要的作用”的问题时,有44%的青年选择了“拓宽工作渠道”的选项。传统的工作渠道分为纵向渠道和横向渠道,纵向渠道是指从上级团组织层层落实至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方式;横向渠道是指团组织与单位各部门、兄弟单位团组织及社区等没有上下级关系的组织间开展工作的工作方式,纵横两向互相之间少有关联,这已不适应目前外向、开放的工作新趋势。由信息化互连互通带动的工作渠道的“立体化”将成为突破青年工作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⑶、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青年工作能有效共享资源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67%的青年在回答“青年工作最需要进行哪方面的加强?”的问题中给出了“有效共享资源”的答案。在团组织中存在着组织、人力、知识等多种资源,并以不同的存在形式分散于各级组织和个人头脑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组织中每一个成员成为网络中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直接交流不需要通过传统层级制度的渗透,在这个组织中,信息、思想和解决方案能够互相分享,使成员能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建立互利关系,发挥他们的技能与才干。
3、对青年工作信息化思想认识的三点不足⑴、对青年工作信息化概念理解的局限性通过个体访谈发现,对青年工作信息化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团干部认为青年工作信息化就是配备上网计算机,让每个青年都触网,利用网站发布会议通知等等;企业负责人对此理解为域名、企业网站和企业邮箱的组合;而一般技术人员则把研究开发及设备生产都与计算机相结合视为青年工作信息化。这样的理解显然存在局限性。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方面专家的咨询,并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和青年工作开展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状况得出,所谓青年工作信息化,是指挖掘先进管理理念,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来整合青年工作的开发、宣传、策划、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及时为团组织的工作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信息化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问题,而是要极大地改进效率,提高各环节的整合程度,以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力,服务于广大青年。归根结底,信息化是一个转变思想观念,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工作发展的动态过程。⑵、对青年工作信息化作用认识的有限性通过调查发现,广大青年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是以正面理解为主,对其负面影响还缺乏全面、理性的思考。信息技术象一把双刃剑,不同的使用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垃圾信息”、“技术至上”和“去社会化”是十分值得引起重视的消极因素。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垃圾信息”很容易让人误入歧途、无所适从;“技术至上”并没有大幅提高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去社会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背离真实社会的情境中更加依赖于机器,造成人际沟通自由化和淡漠化的倾向。⑶、对青年工作信息化发展目标理解的模糊性对青年工作信息化发展目标,调查发现青年对此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对原有工作方式的依赖,“青年工作信息化是什么意思?为我们配电脑吧!”、“我们公司的团员青年没有信息化准备,搞起来太难。”等等的观点,说明他们对信息化的发展会对他们的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缺乏预见。团组织要服务于党组织,做好助手和后备军;要服务于青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服务于社会,带领青年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所以,“以加强服务职能为中心,通过观念转变改进工作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质量,最终建成开放互动、高度整合的青年工作平台”是符合团组织特点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青年工作是团工作的新领域,少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供参考。这对于团组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以发展创新的眼光和求真务实的作风,通过运用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逐步推进青年工作信息化的实施。
1、建立培训机制,促进观念转变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培训机制,真正解决团干部思想观念上的问题,是顺利开展青年工作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主动地消除信息化的负面影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必须解决三大问题:⑴、信息化的实质是什么?⑵、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青年工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⑶、如何把握信息化手段与青年工作相结合的切入点?对此,团组织应当结合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针对自身工作特点和团干部知识结构,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通过参加行业内部的企业信息化培训班、考察已经或者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参与行业外部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沙龙等形式强化对信息化有关概念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动态地加以运用和发展,回答好上述问题。
2、细分青年群体,提供个性服务菲利浦·科特勒曾指出,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细分消费群体,并为其制订不同的营销策略是重要的手段。同样,在青年工作信息化进程中,也必须摸清青年整体情况,并对青年群体进行细分,为其定制个性化信息、提供个
性化服务,才能达到团工作效能的最大化。按照岗位性质不同,本行业青年可划分为八大群体:⑴企事业单位高阶领导;⑵各级兼专职团干部;⑶对内、对外贸易人员⑷专业技术人员;⑸中层、一般管理人员;⑹一线职工;⑺外来务工青年;⑻学生。实践证明,不同的群体对信息和服务的需求差异较大,单一的工作手段很难同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现有的信息技术中,专业网站是定制个性化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有效工作平台。网站通过“会员注册”功能整理会员的个人资料,适度运用“跟踪手段”搜集会员的上网习惯,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会员的性格特征。这样,网站可以投其所好向其提供专门针对其个性特点的信息,而不是以前千人一面的简单内容的堆砌。
3、强化服务职能,提高竞争能力在青年工作信息化过程中,团组织应当把提供信息服务和应用服务作为两大主要职能,进一步提高青年工作的竞争能力。提供信息服务,一可以通过建立网站的方式帮助保存组织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二可以通过建设青年人才信息库存储工作对象的基本信息;三是尝试创建网状知识库模型,采集组织和个人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归档,搜索,发布;四可以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将网站、青年人才信息库和知识库集成整合为一个工作平台,实行集约化管理。信息服务的提供,使得团组织减少了无谓的效率损耗,同时对青年的不同需求,也能迅速做出反应,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达到效能最大化。提供应用服务,组织的交互能力是其中关键要素。团组织内部的应用服务,可以通过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和信息联络员制度等方式实现,以优化组织业务流程,拓宽信息交互渠道,盘活组织内部的大量资源。在提供团组织外部的应用服务方面,可以逐步建立开放的“信息接口”,将外部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规范、有序地导入组织内部加以利用。综上所述,青年工作的信息化虽然是大势所趋,但目前还处于初步的摸索阶段,要真正打破思维定势,变革工作方式,还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历程。面对困难和挑战,团组织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团组织的服务职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
浅谈幼儿园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信息化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不断突显。而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成长和幼儿的发展更是具有积极地影响。
一、幼儿园实现信息化技术教学的优势
1.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与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可以使幼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创造欲望。比如学唱歌曲《小红帽》时,让幼儿看有关《小红帽》的动画片,孩子们对《小红帽》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
漂亮、可爱的小红帽;狡猾、可恶的大灰狼展现在幼儿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多媒体还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比如欣赏一些名曲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表达的情景展现出来,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幼儿表现与创造音乐就容易多了。
同样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单调、刻板的“口传身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抹煞了孩子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从而也压抑了幼儿的创新精神。而有了信息技术在其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使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如大班创编舞蹈
《美丽的马家窑》的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先播放一些艺人们制作陶艺的视频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知道家乡的马家窑陶罐是怎么做出来的。然后演示投影片让幼儿欣赏马家窑陶罐图片,让幼儿通过看投影片了解陶罐的各种花纹,同时播放音乐《舞起来》给幼儿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幼儿边听歌曲边欣赏图片上不同的花纹,,在教师的启发下给不同的花纹编出不同的动作,流波纹像水一样轻柔,青蛙纹小朋友想到了青蛙蹦跳时可爱的样子……想象力是那样丰富,足以说明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观念的转变,一幅挂图、一个游戏、一盘磁带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儿童的求知欲,电脑多媒体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幼儿园教育中,它以较强大的交互功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声音、图像、文字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结合的情境,使教师乐教,孩子乐学,使我们的教育手段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全新时期。如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幼儿语言活动中,为故事、儿歌等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不仅能使教学过程童趣盎然,还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建构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班语言教学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母鸡萝丝的图片,让小朋友观察图片上都有什么,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会遇到什么危险?当图片直观的展现在幼儿眼前的时候,他们都争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自然的就得到了提高。欣赏完故事,幼儿们可以借助视频,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出来,然后进行续编。
3.丰富幼儿Th活经验,创设交流空间
生活是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幼儿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会有话可说,才会有乐于表达的内部动机。只有认识范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加深才能丰富幼儿的语言,扩大交流的空间。因此让孩子多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多带他们出去玩,欣赏昆虫飞鸟的美丽灵活,才可能丰富幼儿的语言。可由于孩子年龄的太小条件的不成熟,春游、秋游活动大多都没有去成,无法让孩子们多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他们去观察大自然花草树木的千姿百态,体验春夏秋冬景色变化,怎么办呢?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我们这些井底之蛙的孩子们,都纷纷跳到了“井”外,更多地接触到了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多媒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意选择所需的画面,弥补孩子们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较少的缺陷,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让幼儿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的示范,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此,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丰富热烈的动态语言环境,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如科学活动《动物之最》,我们没有条件带孩子们去动物园身临其境的欣赏,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让孩子们“一饱眼福”:跑的最快的猎豹、鼻子最长的大象、最凶猛的老虎……多媒体给幼儿提供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视频的播放,更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
二、幼儿园实现信息化技术教学的途径
1.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指南》和《纲要》的有机结合对幼儿园教师的的专业发展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幼儿教师,为了孩子们能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技能。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知识,并且能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在此过程中,如何能借助信息技术来发展教与学的资源,积累教学经验,又能促进幼儿园有效的利用资源。通过互联网获取教育资源,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游戏内容的整合来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把计算机游戏活动融入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之中,来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是集声音、动画、音乐等于一体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时,可以使幼儿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进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手段。绘画活动《美丽的海洋世界》,通过欣赏海底世界的图片、视频,孩子们被美丽的海底世界深深吸引。教师运用多种软件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也就是幼儿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改进传统教学的方式,或为幼儿提供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幼儿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要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选择出的事物要更加直观、具体。多媒体技术创设出的教学情境更能够加深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和满足幼儿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多媒体技术提供给幼儿的是生动的图像、声音、符号、音乐等,可以培养幼儿手、眼、脑并用的能力,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
3.多媒体技术,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成为家园联系的纽带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不光对教育教学过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管理以及家园联系等方面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我们利用校园网,建立幼儿园自己的网站,定期在网站上宣传教育幼儿新理念,反馈家长的意见,也可以向外界宣传展示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教育经验和其它幼儿园进行教育方面的交流。近年来,我们倡导家园共育活动,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和被教育对象,而是平等的教育合作伙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年轻的家长在家中基本都能上网,有良好的网络环境,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的家园联系、交流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通过
或微信软件,建立相应的班级群,与家长交流思想,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这样也节省了以手写方式来填写家园联系手册而浪费的人力、物力,建立起了崭新的交流方式。
信息技术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我们要以信息技术资源为切入点,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相信在各方的合作与努力之下,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将会更好地被应用,为提高教师素质、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第五篇:法院信息化
关于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书
尊敬的给位领导:
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法院工作层次,提高法院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法院现代化管理是法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一场革命。
就如何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谈几点想法:
第一,制定长期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有长效机制,使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是增设机构,充实人员。为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人民法院应增设信息化专门机构,有专门的技术队伍。二是加强信息化知识培训。随着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法官学习培训应增设信息化应用和网管人员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队伍。三是制定运行信息化的相关制度和程序。建议上级法院制定统一运行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和程序。形成一整套运行的规定和制度,有章可循。
第二,想方设法争取地方财政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信息化建设是法院物质装备建设之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局域网建成后,对网络的维护以及易耗品等的开支,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做后盾。然而,基层法院经费本来就紧张,要在有限的经费中拿出钱来用于网络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建议上级法院应争取政法专项资金,每年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投入和改造。这样基层法院也就容易与地方财政进行协调。
第三,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大网络安全监管。法院的信息化不同于电子商务,它涉及到很多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系统安全方面,面临着多种威胁与挑战。因此,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法院在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水平不高,所以很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漏洞。虽然上级法院信息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内网与外网之间采用物理方式隔离,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采用逻辑方式隔离。并不惜成本对内、外网采用物理方式隔离,主要还是考虑要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但是仍有不少人员对网络安全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基层法院应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针对法院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院网络安全标准,把安全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加快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这是审判工作和法院其他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和践行“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需要。应不断探索审判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现代法院的信息管理机制,为法院的改革和全面工作开展提供创新的手段、平台和载体。
建议人:胡晓园
2011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