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

时间:2019-05-12 15:5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

第一篇: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

  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

【发文字号】农质发[2014]1号

【颁布时间】2014-1-23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态势。但是由于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仍较分散,农业标准化生产比例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薄弱,风险隐患和突发问题时有发生,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中,强化了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进一步延长,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06号)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落实监管职责,强化全程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一)工作目标。通过努力,用3-5年的时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和执法监管全面展开,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基本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5-8年的时间,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制度基本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检测认证、评估应急等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标准化生产全面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全面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优质安全农产品比重大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可靠。

二、加强产地安全管理

(二)加强产地安全监测普查。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测评价制度,集中力量对农产品主产区、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边等重点地区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定位监测,全面掌握水、土、气等产地环境因子变化情况。结合全国污染源普查,跟进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普查,摸清产地污染底数,把好农产品生产环境安全关。

(三)做好产地安全科学区划。结合监测普查,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分级和功能区划,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为抓手,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安全生产区域划分。根据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科学确定适宜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及时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和区域布局。针对农产品产地安全水平,依法依规和有计划、分步骤地划定食用农产品适宜生产区和禁止生产区。对污染较重的农产品产地,要加快探索建立重金属污染区域生态补偿制度。

(四)加强产地污染治理。建立严格的农产品产地安全保护和污染修复制度,制定产地污染防治与保护规划,加强产地污染防控和污染区修复,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会同环保、国土、水利等部门加强农业生产用水和土壤环境治理,切断污染物进入农业生产环节的链条。推广清洁生产等绿色环保技术和方法,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减少和消除产地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

三、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

(五)强化生产准入。依法规范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登记注册和审批管理,加强农业投入品安全性评价和使用效能评定,加快推进小品种作物农药的登记备案。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许可,严把生产许可准入条件,提升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水平,严控隐性添加行为,严格实施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六)规范经营行为。全面推行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备案许可,强化经营准入管理,整体提升经营主体素质。落实农业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建立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动兽药良好经营规范的实施。建立和畅通农业投入品经营主渠道,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和直销配送,着力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提高优质放心农业投入品覆盖面。

(七)加强执法监督。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加快农药、肥料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进程。着力构建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将农业投入品纳入可追溯的信息化监管范围。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监测抽查制度,定期对农业投入品经营门店及生产企业开展督导巡查和产品抽检。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采取强有力措施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防农业投入品乱用和滥用,依法落实兽药休药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

(八)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在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要农时季节,集中力量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机、种子种苗等重要农资专项打假治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黑窝点”,依法取缔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企业。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建立假劣农资联查联办机制,强化大案要案查处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入户活动。

四、规范生产行为

(九)强化生产指导。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督导巡查和检验监测,推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购销、使用农业投入品过程中执行进货查验等制度。政府监管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要强化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补贴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十)推行生产档案管理。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档案,如实记录病虫害发生、投入品使用、收获(屠宰、捕捞)、检验检测等情况,加大对生产档案的监督检查力度。积极引导和推动家庭农场、生产大户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生产档案,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散户主动参加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创建,自觉建立和实施生产档案。

(十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以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为重点,力争三年内构建科学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支持地方农业部门配套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质量控制规范和技术规程,及时将相关标准规范转化成符合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和明白纸。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不断扩大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建设规模和整乡镇、整县域标准化示范创建。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大力培育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监管和标志使用管理,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产地管理、过程管控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用品牌引领农产品消费,增强公众信心。

五、推行产地准出和追溯管理

(十二)加强产地准出管理。因地制宜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证明制度,加强畜禽产地检疫,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加强生产标准化管理和关键点控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登记、生产自查、委托检验等措施,把好产地准出质量安全关。加强对产地准出工作的指导服务和验证抽检,做好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和顺畅流通。

(十三)积极推行质量追溯。加快建立覆盖各层级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公共信息平台,制定和完善质量追溯管理制度规范,优先将生猪和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的农产品纳入追溯范围,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追溯试点,抓紧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启动创建一批追溯示范基地(企业、合作社)和产品,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全环节可追溯。

(十四)规范包装标识管理。鼓励农产品分级包装和依法标识标注。指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分级,推行科学的包装方法,按照安全、环保、节约的原则,充分发挥包装在农产品贮藏保鲜、防止污染和品牌创立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包装农产品进行规范化的标识标注,推广先进的标识标注技术,提高农产品包装标识率。

六、加强农产品收贮运环节监管

(十五)加快落实监管责任。按照国务院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新的监管职能分工,抓紧对农产品收购、贮藏、保鲜、运输环节监管职责进行梳理,厘清监管边界,消除监管盲区。加快制定农产品收贮运管理办法和制度规范,抓紧建立配套的管控技术标准和规范。探索对农产品收贮运主体和贮运设施设备进行备案登记管理,推动落实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和加工企业前的收贮运环节的交货查验、档案记录、自查自检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强化农产品收贮运环节的监督检查。

(十六)加强“三剂”和包装材料管理。强化农产品收贮运环节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统称“三剂”)管理,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加快建立“三剂”安全评价和登记管理制度。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三剂”监督检查。强化对农产品包装材料安全评估和跟踪抽检。推广先进的防腐保鲜技术、安全的防腐保鲜产品和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包装材料,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贮存保鲜冷链物流。

(十七)强化畜禽屠宰和奶站监管。认真落实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严格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督促落实进场检查登记、肉品检验、“瘦肉精”自检等制度。强化巡查抽检和检疫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动物、注水及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屠宰检疫,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场销售。加强婴幼儿乳粉原料奶的监督检查。强化生鲜乳生产和收购运输环节监管,督促落实生产、收贮、运输记录和检测记录,严厉打击生鲜乳非法添加。

(十八)切实做好无害化处理。加强病死畜禽水产品和不安全农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政策措施。指导生产经营者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落实无害化处理责任。对于病死畜禽水产品、不安全农产品和假劣农业投入品,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做好登记报告、深埋、焚烧、化制等无害化处理工作。

七、强化专项整治和监测评估

(十九)深化突出问题治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风险隐患和“潜规则”,集中力量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产地重金属污染、假劣农资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强化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发现和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大要案奖励等机制,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二十)强化检验监测和风险评估。细化各级农业部门在农产品检验监测方面的职能分工,不断扩大例行监测的品种和范围,加强会商分析和结果应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突出对生产基地(企业、合作社)及收贮运环节的执法检查和产品抽检,加强检打联动,对监督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依托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及时依法查处,做到抽检一个产品、规范一个企业。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将“菜篮子”和大宗粮油作物产品全部纳入评估范围,切实摸清危害因子种类、范围和危害程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二十一)强化应急处置。完善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处置职责任务,加快地方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处置预案,强化预测预警,构建舆情动态监测、分析研判、信息通报和跟踪评价机制,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置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严防负面信息扩散蔓延和不实信息恶意炒作。着力提升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做到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依法、科学、有效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将各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保护消费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八、着力提升执法监管能力

(二十二)加强体系队伍建设。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地县两级农业部门尚未建立专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要在2014年底前全部建立,依法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依托农业综合执法、动物卫生监督、渔政管理和“三品一标”队伍,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和查处。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充实人员,尽快把工作全面开展起来。按照国务院部署,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市)创建,探索有效的区域监管模式,树立示范样板,全方位落实监管职责和任务。

(二十三)强化条件保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坚持产量与质量并重,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实施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二期规划,改善基层执法检测条件,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抓紧编制和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建设规划,推动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提升专业性和区域性风险评估实验室评估能力,在农产品主产区加快认定一批风险评估实验站和观测点,实现全天候动态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和变化情况。

(二十四)加强属地管理和责任追究。各级农业部门要系统梳理承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将各项职责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单位,采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落实好各层级属地监管责任。抓紧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尽快推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二十五)加大科普宣传引导。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培训和职业教育,探索建立和推行农产品生产技术、新型农业投入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评价与安全性鉴定制度。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的统筹联动和媒体的密切沟通,及时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推进措施和进展成效。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队伍,充分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和风险评估技术力量,对敏感、热点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和会商研判,以合适的方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指导和健康消费引导,全面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增强公众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十六)加强科技支撑。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产地污染修复治理、标准化生产、关键点控制、包装标识、检验检测、标准物质等技术研发纳入农业行业科技规划和年度计划,予以重点支持。要通过风险评估,找准农产品生产和收贮运环节的危害影响因子和关键控制点,制定分门别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管理指南。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优质安全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

(二十七)强化服务指导。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机构等技术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合标准检测、认证评估、应急管理等技术资源,建立覆盖全国、服务全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系统和咨询服务平台,全面开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全程管控技术的培训和示范,构建便捷的优质安全品牌农产品展示、展销、批发、选购和咨询服务体系。

(二十八)推进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全程信息化。强化农业标准信息、监测评估管理、实验室运行、数据统计分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质量追溯、舆情信息监测与风险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数字化、信息化和便捷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大任务,也是农业部门依法履职的重大责任。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与编制、发改、财政、商务、食药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监管有机衔接、覆盖全程的监管制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从源头确保农产品生产规范和产品安全优质,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新的更高要求。

农业部

2014年1月23日

附件:

农质发〔2014〕1号.CEB

第二篇: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日期:2012-03-06 16:03 作者: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水产)局: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不断强化监管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了“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制约因素仍比较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现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一)强化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以蔬菜生产违规使用高毒农药问题为重点,强化农药登记审批和市场执法监管,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指导,严防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要大力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药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规范的修订实施。要联合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农药生产经营中的违法添加行为,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农药的“黑窝点”。

(二)坚持不懈抓好畜牧业产品专项整治。继续以“瘦肉精”等非法添加为重点,会同公安、工信、食药等部门,从禁用物质的研制、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环节入手,各个击破,实施全链条查禁和监管,严防向牛、羊等养殖领域扩散和蔓延。启动兽用抗菌药和饲料安全隐患的摸底排查和专项整治,强化兽药安全性评价,加大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环节的执法监管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奶站整治,严厉打击在生鲜乳中添加违禁物质的各类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非法收购站点。

(三)进一步深化渔业产品专项整治。继续以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使用和孔雀石绿等非法添加为重点,采取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从水产育苗环节监管入手,督促水产养殖企业严格标准化生产和健康养殖,依法、科学使用水产用兽药及加药饲料,建立规范的养殖销售档案。集中强化用药执法检查,认真清缴禁用药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严格的产地检查和准出制度。加快改进养殖技术,调整养殖密度,完善渔用药物饲料使用管理规范,探索推广鱼病统防统治。

(四)深入推进农资监管和打假。在春耕、“三夏”、秋冬种等关键农时季节,集中力量开展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重要农资专项打假和执法监管活动。重点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和经营门店的执法监管和农资物流配送的监控,从源头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抓紧建立假劣农资涉案线索移送和区域联查、跨区协查机制,强化大案要案查处曝光力度,以高压严打态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二、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

(五)启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抓紧制定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从“菜篮子”产品主产县入手,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扩大规模和范围,以此推动监管责任的落实和监管能力的提升,从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地可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先行试点,分批创建,通过自查和考核评定,切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依法落实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制度和措施的持续贯彻执行。

(六)探索推行产地准出管理。加快制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明管理办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规范》,统一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合格证明和追溯模式,依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管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追溯管理试点,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

(七)不断强化检验监测。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部省两级例行监测的重点范围。部级例行监测要以保障大中城市消费安全为目标,稳定基本的参数和品种,将大中城市消费的主要食用农产品全部纳入监测范围。省级例行监测主要以“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确保“菜篮子”主产县和主要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部纳入省级监测范围。要抓紧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技术认定管理办法》,依法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行为。

(八)积极推动“检打联动”。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和质检机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进一步健全“检打联动”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要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将检测结果告知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发现涉嫌违法行为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要及时收集证据,依法查处。对执法查处过程中涉及其他监管部门职责的,要及时通报和移交,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九)加快标准制修订进程。依法加快农兽药残留标准清理步伐,尽快转化一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加快制定一批农产品生产管理和执法监督急需的质量安全标准和规范。省级农业部门要配套制定一批确保农产品生产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规程。地县两级农业部门要及时将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集成转化为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和明白纸,要让农民看得懂、好使用。积极推动国际食品法典和技术法规的官方评议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

(十)深入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不断扩大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建设规模,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工作,强化农业标准化知识和技术的宣贯,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要把“三品一标”作为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建设的重点和考核验收的关键性指标。督促和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落实农兽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和生产档案记录制度,依法履行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责任。

(十一)稳步推进农产品认证。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科学把握农产品认证重点和方向。无公害农产品要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逐步扩大总量规模,积极研究重点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的模式和方法,探索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省级认证审查、部级备案发证的认证审核试点。绿色食品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产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要立足国情,因地制宜,重在突出资源和环境优势,防止盲目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要加快登记进程,确保地域优势、品质特色和品牌价值。

(十二)全面强化“三品一标”监管。坚持“从严从紧、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好质量、速度、效益的协调发展。重中之重要强化“三品一标”的认证监管,切实提高认证准入门槛,严格认证程序,确保认证工作质量。要依法强化证后监督检查,建立退出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坚决出局。要尽快将“三品一标”农产品全部纳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范围,加大抽检比例和频率,维护好“三品一标”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四、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十三)加快完善应急预案。抓紧出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快速反应和查处机制。各地区、各行业要结合实际,细化和完善应急预案,将应急处置措施细化到单位和各个工作岗位。要加强信息报送,健全高效畅通的信息报送体系,完善信息报送的时限、程序和责任,确保问题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十四)着力强化舆情监测。抓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与预警信息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定期调度、分析和综合研判制度,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密切关注公共媒体和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切,依托执法监管体系和专家队伍及时核查舆情反映的问题。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投诉制度,完善举报线索受理、核查、移送、反馈机制,对举报人实施奖励和保护。

(十五)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程序,省级以上农业部门要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审核和发布职能,及时发布科学、客观、准确、全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公众客观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处的发展阶段,增强公众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树立消费信心。各地要抓紧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队伍,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技术机构和专家,积极主动地做好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的科普解读。

(十六)全面实施风险评估。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在“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加快认定一批风险评估实验站点,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实施定点动态跟踪监测评价。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将“米袋子”、“菜篮子”主要产品全部纳入风险评估计划。要通过风险评估,切实摸清危害因子的种类、范围和危害程度,提出科学防范的措施和办法,及时指导生产,科学引导消费。

(十七)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构建和条件能力建设,积极争取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专项,抓好“农业科技促进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促进活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研制、高效低残留农业投入品研发等科研项目一揽子纳入农业行业科技总体规划,予以重点支持和尽快实施。要组织科技力量集中对公众关注度高的风险隐患,加强跟踪研究和科学研判,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和办法,消除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

五、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机制

(十八)健全监管机构。要着力强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建设,健全地县两级监管机构,加强和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件,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执法经费,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中央对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做出的重大部署,加大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力度,要通过明确机构、落实职能和建立队伍,确保2012年底前全国所有涉农乡镇全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要切实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条件建设统筹纳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中,为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相关设备及日常培训办公设施,并逐步解决业务用房和经费保障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单独建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十九)加快质检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不断提升部、省级农产品检测机构的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快推进地(市)级农产品综合质检中心建设,继续补充和完善县级农产品综合质检站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公共服务能力。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管理制度要求,加强质检机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的审查、审批以及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扎实开展项目监管,确保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项目经得起检查、经得起审计、经得起监督,切实发挥好应有的执法检验检测功能作用。积极研究和推动落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运行经费,强化对各级农产品质检机构的考核认可和日常监管,全面推行检验检测执证上岗,探索建立检验检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二十)强化培训指导。要切实加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队伍的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通过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全系统的依法监管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积极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权威技术机构,加大检测、标准、风险评估等技术培训力度,加快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认证等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广大消费者质量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知识和控制技术培训,强化生产指导与技术服务,切实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技能和诚信意识。

(二十一)创新监管机制。鼓励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探索和创建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和模式。要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落到实处,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加以归纳提炼和示范推广。要积极推行农药经营备案、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等有效做法,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大力推动农资连锁经营、信用评级和信息化管理。加快建立和推动屠宰企业认真落实“瘦肉精”自检制度。

(二十二)落实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着力构建“分兵把守、协调配合、全国一盘棋”的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农业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尽快建立权责一致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业绩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各地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重点,积极做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绩效管理在省级农业部门的延伸试点工作。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问责。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能和法定职责。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任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充足而又安全的农产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关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具体体现。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我市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实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促进我市农产品结构和质量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主要食用农产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生产、储运、加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县级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实行准入制度;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储运过程和产品质量全程控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培育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使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二、加强全程监控,全面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



(一)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控制源头污染。

一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建设和保护,抓紧开展农产品产地适宜性评价。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禁止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三废”、生活垃圾和污水。禁止在有害物质超标区域生产、采集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违禁、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市、县、区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季节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违规经营违禁农药的经销商依法实行严厉处罚。对申办兽药经营、饲料生产企业,要对照条件严格验收。对农药、兽(渔)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不定期检查,督促其按标规范生产,建立原料进货、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相关记录。积极开展兽药GSP试点,进一步强化兽药经营企业的硬件,规范经营行为。实行渔药经营许可和水生动物诊疗许可制度,所有渔药均由具有渔医资格的渔医签发用药清单。渔用饲料生产企业必须持《饲料生产许可证》生产经营,产品必须注明批次合格证以及出具出售合法发票。

三是强化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定期公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倡导使用、限制使用、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名录;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培训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粮食局有关要求,监管在处理虫粮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药剂,积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品,积极采用科学储粮、绿色储粮技术。同时监管粮食运输,禁止可能有污染的车辆运输粮食,确保粮食在储运环节的安全。



(二)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各有关县(市)区要制定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农业标准化生产,鼓励支持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大贯标用标力度。鼓励、引导、帮助农业企业完善自身标准体系,使主要农产品质量与国际、国内市场要求相适应。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使农产品生产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民掌握并遵循安全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已经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把我市优质稻米、专用小麦、设施蔬菜、创汇特菜、优质水果、生猪、奶牛、肉鸭、水产品等主要生产基地建成各级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条件的要进一步建成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把邳州大蒜、铜山小麦、沛县稻米、丰县苔蒜建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重点推进规模、生态健康养殖,强化疫病监测和防疫。实行畜禽产品产地报检制度,凭新型二维码免疫标识和临床检查健康状况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推广水产养殖许可制度,从事水产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向当地县级政府有关部门申领“水域滩涂养殖证”,苗种生产经营企业必须依法向当地市级部门领取“苗种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建立健全水产养殖(苗种)生产记录、生产养殖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等。突出抓好奶站和规模奶牛场监管。对奶站实行许可证管理,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定期对生鲜牛奶和自配料抽检。

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禁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严格执行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检测检验制度,禁止质量安全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定期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开展例行抽检,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责令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畜禽产品要严格凭有效检疫合格证明进场交易,严格索证索票,查证验物。外地畜产品进入我市市区销售实行定点报验,查证验物,消毒车辆。对畜禽及其产品加工、运输、贮藏、经营单位和个人实行备案制度,实现有货必查、有货必检。实施县级以上水产品批发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经营台帐、完善产地证明、抽检进场水产品等。

三、加强三大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检测检验能力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行政职能,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能力,逐步完善全程监管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市县农业行政执法队伍要加强力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增强检测检验能力。整合现有检测资源,完善检测功能,提高利用率,加快市农产品与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建设,争取建成区域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六县(市)和贾汪区要认真规划,集中力量加强县级检测机构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和监测水平,重点开展快速检测和生物检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重点农业园区、专业生产基地和产地市场、市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一批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按规定建立检测站点;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等自建符合要求的检测站点。

四、健全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管理



(一)建立认证激励制度。积极培育地方农产品安全放心品牌,鼓励向国家积极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创建出更多的有影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对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有机农产品认证证书,各级政府可以给予一定奖励。

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从田间生产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记录制度。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田间档案,生产过程中要记载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以及农产品收获日期;农产品经营者要建立流通档案,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中从事农产品批发业务的销售者应当建立产品进货台帐和销售台帐,如实记录进、销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联系方式、流向等内容,并向供货商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或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从事农产品零售的固定经营者应建立进货台帐。



(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积极开展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农产品的例行监督抽检工作。对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的蔬菜、猪肉、水产品等安全隐患较多的农产品每月抽检一次,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牌农产品等认证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年抽检两次,发现不合格的要依法及时处理,并查找原因,制定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不出现等级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监测经费,确保例行监测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新局面

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领导。市政府建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发改委、农业、林牧渔业、工商、质监、财政、食品药品监督、商检、供销、粮食、公安、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及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研究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实施属地管理责任制度。要理顺关系,整合资源,打破条块、行业和部门分割,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要畅通信息渠道,建立正常信息反馈制度,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要按规定及时上报,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

(二)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各自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发改部门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同级基本建设计划;农业、林牧渔业部门要深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质监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工作;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对违法销售不合格农产品和假冒伪劣农资的市场责任主体依法进行严厉打击;财政部门将农产品质量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食品药品监督、进出口检疫检验、粮食、供销、公安等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工作。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细化目标责任,制定详细规划和工作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

(三)广泛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体,采取不同形式,区分不同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制度,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发布。

第四篇:加强农产品监管力度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监管力度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市安定区农业农村局

2019年10月

2019年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目标,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重点,以农产品监督检测为手段,以无公害、标准化、可追溯为方向,不断提升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组织强化措施。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和区畜牧兽医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农产品“两证一标识”追溯管理实施方案、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年初安定区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的农产品质量监管格局。

(二)加大产品认证,提升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积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稳步推进规模化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全区“三品一标”认证面积129.36万亩,其中:无公害产品认证1家2个产品,认证规模0.86万羽,产量104.4吨;绿色食品认证企业9家24个产品,认证面积23.33万亩,产量48.10万吨;有机食品认证企业1家3个产品,认证面积0.17万亩,产量2510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1个,认证面积105万亩,产量120万吨。截止目前,新申报绿色食品认证8家合作社,计划认证的8个产品,已经完成材料初审和现场检查,上报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审核;开展了省级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基地创建,建设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8.998万亩。

(三)深化“两证一标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坚持高质量农产品“产出来”“管出来”的原则,结合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行动,扎实开展“两证一标识”追溯管理。制定了《安定区推行农产品“两证一标识”追溯管理实施方案》,以“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种薯企业为主,全部配备追溯设施,全面落实“两证一标识”管理制度。截止目前,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纳入区内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种薯繁育及加工企业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368家,国家追溯平台纳入“三品一标”认证及申报企业13家,建成“两证一标识”追溯示范点29个,追溯产品包括马铃薯、马铃薯淀粉、粉丝、蔬菜、草莓等。

(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根据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际情况,2019年重点开展对违规违法经营、不规范使用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农业生产企业、农资经营门店、种植基地及种植农户进行监督检查。截至目前,派出检查人员150人(次),督导各类农药种子化肥、兽药饲料经营门店300多家,督导检查农业生产企业、经营主体50余家;查处限制农药135瓶(盒),劣质兽药83瓶(袋);排除安全生产隐患5处;调处矛盾纠纷8起,向种植户调处理赔金10400元。

(五)开展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将全区蔬菜种植乡镇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并将主要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全部纳入监测计划,每月开展例行抽样检测。截止目前,已开展例行检测10批次,检测样品总数4544个,合格总数4537,合格率99.87%。强化检测结果运用,抽检结果记入生产者档案,作为诚信评价重要依据;实施分类管理,对检出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基地要重点监督,督促生产者落实整改措施,强化检测产地准出,限制不合格农产品入市;对检测合格率低的地区,采取通报、约谈督办等形式,密切跟踪督促整改。

(六)强化创建举措,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水平。6月中旬召开了由乡镇负责人、安全县创建成员单位负责人、区农业农村局属单位负责人和各单位安全县创建业务承办人员、局属单位技术人员参加的“**市安定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启动会”;启动大会结束后,利用1天半时间,举办了由创建成员单位、乡镇业务人员、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业务人员参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技术、追溯系统应用培训班;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制度等;

8月下旬,在内官营镇锦屏村开展了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IV级)应急演练。

(七)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增强农产品质量意识。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绿色食品宣传月等活动。在乡镇集市、城区广场等人流集中场所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资经营主体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从业人员进行培训2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通过宣传培训,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讲质量、讲安全、讲健康的消费需求以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行农民增收的目标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农业部和省农业农村厅虽然制定了部分农业标准化生产标准,我区也制定了部分农业生产技术规范,但在生产中难于推广应用,没有全面落到实处。

二是监管力量薄弱,机制不健全。乡镇一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还不健全,亟待落实编制、配备专业检测技术人员,监管工作缺乏系统、连贯、整体性,造成监管工作难度较大。同时,我区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对生产基地、企业、农贸市场、养殖场、超市的农产品难以做到心中有数,无法开展农产品安全自检。按标准或规范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占全区农产品的比例还不高。

三是“两证一标识”追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主体主观认识不足,因为嫌麻烦、怕追责或没设备、没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存在不认真或者不如实填写生产记录,销售产品时不按追溯管理办法等要求向经销商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或产地证明的问题。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我区是个传统农业区,农业生产方式以分散、粗放、小规模为主。一部分农民缺乏安全意识,掌握的无公害生产技术不全面,导致不能很好的掌握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量过大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受到利益驱动,投入品的使用还不规范,查处任务还很艰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保障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在扩大对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更重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设,逐步解决当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目前,我区蔬菜产业方面还没有示范带动效应好的龙头企业,仅有的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产品单一、田间管理和技术规程标准应用不到位,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要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二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各乡镇都建立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但大多数乡镇监管站功能没有正常发挥,下一步要协调解决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办公场所、设备、人员、经费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推进“两证一标识”质量追溯。结合项目建设,为确定的“两证一标识”追溯示范企业配备硬件设备,大力推行“两证一标识”管理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督促相关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认真落实生产记录、合格证、产地证明、追溯信息码等制度。

四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调执法。督促各乡镇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经常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安定分队要与乡镇执法部门加强衔接,搞好工作协调和配合,共同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依法打击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五篇:农业部监管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精选)

农业部监管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

农业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主要职能包括:

一、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建议。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究推广、宣传培训。

二、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组织制定农业行业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制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组织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监督抽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预警分析和信息发布。指导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指导实施农产品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管理,等等。

四、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包括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实施认证和质量监督,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审批登记和监督管理。

五、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机构考核。

下载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监管办公室 上半年工作总结 监管办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这个工作中心,认真履行落实组织、综合协调、信息管理等工作职责,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了我市农产品质......

    加强畜牧业全程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畜牧业全程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广德县动物卫生监督情况介绍 近年来,广德县积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可追溯体系建设,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积极推行养殖档案和免疫标识......

    浅谈人防工程施工质量全程监管

    浅谈人防工程施工质量全程监管人防工程是国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共安全的社会公益事业。自1997年1月《人民防空法》实施以来,人防工程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针对人防......

    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意见[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意见 为全力确保出口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质量监管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以及辽宁检验检疫局的相关规定,提出如下意见......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平台

    天演维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平台”采用RFID、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GIS技 术,双向校验及商品身份码防伪等技术,以农产品生产源头监管(投入品、产地环境、农资等)、生产作业......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 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农质发„2014‟16号 为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努......

    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岗位职责范文大全

    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岗位职责 1. 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农业法律法规,协助做好惠农补贴工作。 2. 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与咨询,备注农民解决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问题。 3......

    2016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案3篇

    2016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案3篇 第1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我县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认真贯彻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