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田阳县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及现状分析(改)
田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力现状分析
田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花觉
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是疾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控机构科学指导疾病控制工作的能力基础,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田阳县疾控中心积极依靠政府支持投入资金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设备装备并对实验室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改造。实验室从仅以分光光度计等小型仪器为主的检测到现在的拥有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仪器的检测,检测能力有了大副度的提高。本文就该中心实验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进一步提高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为有效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食源性监测、饮用水安全监测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基本情况
1.1中心实验室现状
田阳县疾控中心现有业务用房3059平方米,其中检验用房500平方米。按《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指导意见》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中心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从2011年始对相关实验室环境进行有效合理的改造。其中对结核病痰检及痰培养实验室、艾滋病初筛室、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健康体检样品检验室进行规范化改造,设立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各个区域均相对独立,使之在人流、物流上达到通畅,基本上附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在理化实验室安装配置通风柜4台,把有机样品处理及重金属样品消化处理区分开,把易对实验室环境产生影响的水中氨氮检测等项目放入通风柜中操作,相关食品的吊白块检测、二氧化硫检测等应用到蒸馏的操作放入通风柜中操作,主操作实验室设立相应的通风设施,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随时抽风换气,最大程度减少实验过程中挥发的试剂对实验人员的危害;设立原子吸收室、气相色谱室、原子荧光室、超高效液相室等大型仪器室,每个仪器室均配置相应的操作台及通风设施,各仪器使用的气瓶均配置相应的气瓶柜,确保气瓶使用过程的安全预警。1.2实验室人员配备情况
田阳县疾控中心实验室现有检验人员8人,其中6人为在编人员,2人为新进的合同制人员。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无职称2人。本科毕业3人,在读本科4人,大专1人。专业分布为从事微生物检验3人,理化检验3人,临床样品检验2人。1.3仪器设备配置情况
中心实验室配有美国沃特斯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北京普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
作者单位:田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简介:李花觉,女,田阳县人,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疾病控制检验工作 通信作者:李花觉,Te:***,Email: 焰及石墨炉)、北京吉天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普析气相色谱仪、美国赛墨飞世尔超纯水机、生物安全柜、酶标仪、酸度计、电导率仪、万分之一天平、固相萃取仪、氮吹仪、旋转蒸发仪等检测精密仪器设备共246台,主要仪器设备A级达标率75%,B类为68%。1.4实验室检测能力
田阳县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够全面开展开展血清免疫学实验,常见细菌、霉菌培养分离鉴定,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初步分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等的卫生质量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健康相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饮用水和水源水水质分析,食品污染物及食品添加剂相关检测,食物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及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初步分析。临床实验区能够开展痰涂片查结核杆菌及结核耐药菌株培养,肝功能,梅毒等性病相关样品的检验。
按县级实验室能力要求应能开展的118项的必检项目中,该中心实验室能够开展 97项,生活饮用水常规应能检测的42个项目,该中心除放射性指标的两项外其余40个项目均能开展检测;2008年起该中心被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点,近两年来每年上级下达的食品风险评估监测项目均能独立完成所有指标的检测。1.5实验室质量控制
田阳县疾控中心实验室于1999年第一次通过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于2005年通过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的复评审,并于2012年12月再次通过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及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双评审,成为百色市疾控系统首家获得双认证的县级实验室。自2005年初次通过区级HIV初筛室评审至今,每年均以优秀成绩通过质控考核。地方病防治方面连续9年通过国家碘缺乏病实验室的质控考评。理化实验室及微生物实验室均能顺利通过广西区疾控中心每年的质控考评。2014年中心理化室也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广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的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1.6安全管理
中心设置质量管理科,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对全中心检验检测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相关制度,生物安全设施较为健全,检验人员经过区级生物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检验过程从无安全事故发生。2.讨论
2.1近两年,田阳县疾控中心对实验室检验检测仪器的配置有了质的突破,基本能满足政府部门及各类监测项目所要求开展的检测工作。但因现行体制的限制,该中心检测样品主要为国家食品风险监测项目样品及水质卫生监测项目样品,样品总体数量低,所检验项目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仪器设备使用率,对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护造成很大的困扰。对于检测频率低的项目应充分联手部分尚未具备检测能力的兄弟县疾控机构,实现区域实验室能力共享,既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节约资源,又能拓展本中心的检测能力。2.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田阳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可以依托现有的仪器设备,开发本中心检测人员能力范围内的新项目。如2014年新配置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其对食品添加剂如合成色素、防腐剂类及果蔬类的农药残留检测有着分离效能高,分离速度快及灵敏度高的作用。现实验室理化检验员已初步掌握食品中合成色素及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等的相关仪器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未来还可开发农药残留、食品霉菌毒素如黄曲霉素及食品中营养成分检测。
2.3随着实验室设备配置的完善,实验室检测能力不断提高,检验人员配备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彰显,设备与人才装备的不平衡严重的影响了田阳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发展。中心实验室检验人员虽然数量和文化程度上基本能满足中心现有的工作需要,但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缺乏。尤其是在该中心已经装备了液相色谱等4台大型高精密仪器的状况下,卫生理化检验人员更为匮乏,而我区目前各类医学类高校卫生检验专业设置基本为空白,多数新进人员为医学检验或者临床检验专业,对卫生理化检验知识知之甚少,导致部分新进检验人员面对卫生理化实验室日常工作中,对接触有毒有害强腐蚀性化学物质可能性畏难情绪,中心实验室理化检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不容小觑。中心应着力于对新引进检验人员进行团队精神及合作精神培训,以及加强卫生检验新方法、新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理化检验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篇:疾控中心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报告
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卫计局:
现将区疾控中心人才队伍现状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单位规范单位名称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管理人员共计3人,专业技术人员39(36+3)人,工勤技能人员1人,其中管理人员副科级3人;专业技术人员副高级取得5人,聘任5人,中级取得21人,聘任14人,初级取得6人,聘任15人;工勤技能人员高级工取得1人,聘任1人。按学历统计硕士研究生1人,大学学士16人,大学专科2人,中专及以下1人。
二、人才工作亮点或经验
严格执行政府和人社局下达的关于人才使用方面的各项政策,加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竞聘上岗、考核奖惩、合同订立、续聘解聘等制度,切实保障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充分考虑到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岗位需要,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
1、人员数量不足 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我单位核定编制81人,实际在编40人 **属化工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较高,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员配备不足增加了疾控工作人员的任务负担和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制约疾控事业发展的瓶颈,甚至影响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正常运作。
2、年龄、性别分布不合理
中心承担了全市范围内各类流行病日常监测,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突发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等重要工作。从表2人员年龄分布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年轻人员多数为毕业生、初级职称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年纪较大人员占有较大比例,而且男女性别(14:26)比例不合理,许多工作经常接触病原学菌种、致癌致病细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需经常加班加点,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不适合女性职工参与,而男性比例不足,极大地增加了中心业务开展和创新的难度;而且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我单位女同志近两年内怀孕生产13人次,严重影响了中心的日常工作。
3、人才分布不均,职称比例不理想
中心在编人员的学历水平以及中高级职称人员全部满编。还有数名已经通过中级职称考试数年而因为设岗问题一直没有聘任,从而出现人才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 在。依据国家有关疾控机构人员的职称构成规定,区级疾控人员职称高级、中级、初级人员比1:3:6,我中心的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比例相对偏少,中级在聘人员中已经有6人早已达到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因为编制太少而迟迟得不得聘任,加剧了岗位晋升的竞争,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四、人才工作意见建议
1、增加人员数量
中心核定编制81名,在编人员40名,目前人员已处在超负荷运转状态,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能力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人口的增加,新业务的不断扩展,大量繁重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能与人员配备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中心可持续发展,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向区人社部门申请增加人员招录人数,每年加强人员引进数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2、平衡男女比例
中心男女性别比例,我单位40名职工,其中从事应急处置、传染病监测、职业病监测、食品安全监测等有毒有害工作的女性共计26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未来引进人员中应以男性为主,今后在人员招聘中进行性别限定仍需上级部门给与大力支持。
3、优化人员学历、职称结构
目前疾控人员队伍学历、职称高中低比例呈现菱形分 布,从疾控队伍建设和单位长远发展考虑,需要调整人才引进门槛,适当补充高学历人才,同时配备一些具有开拓性的高素质人才,合理搭建人才梯队,调整好职称比例结构,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综上所述,疾控机构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性机构,承担的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高素质专业队伍,必须要政策的支持和保证,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而疾控中心自身也需要探索合适的疾控人力资源发展管理模式和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对各种疾病的防控能力,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保驾护航。
第三篇:疾控中心类实验室
一、总体布局
一、总体布局
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物安全标准。
疾控中心实验室的空气具有洁净度的要求,洁净等级按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和污染程度确定,其地理位置应选择远离人烟稠密、交通繁忙和空气、水源、噪声严重污染地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要按照功能用途划区布置,将实验室与各区严格分开,人流、物流路径分明,有污染排放的区域要设在实验室的下风向,吸风口设在上风向,实验室周围不宜种植飞扬花粉、绒毛和落叶的植物。
疾控中心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医疗工程。其区别在于,不仅要求防止环境因素对实验室的污染和实验之间的交叉污染,同时还要防止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生物危害和潜在生物危害不致向周围环境释放造成污染。
二、设计概念 1.设计理念
(1)确认实验室内的物理控制对产品、环境和操作人员的保护作用;
(2)确定洁净区、非洁净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以及连带辅助区的功能和用途;(3)确定需要封闭或不需要封闭的操作区域;(4)确定一次屏障、二次屏障的净化控制方法;(5)试验和化验要合理的分开;
(6)暖通空调、真空、压缩空气、供水系统、消毒灭菌要符合GMP要求;(7)确定不同区域的气流流向和流速;
(8)确定原材料、设备、产品和生物废料的流向;(9)满足“三废”排放标准;
(10)确定人员,特别是关键实验操作人员的流向和控制;(11)确定防止潜在危害物质释放的措施;
(12)突发性“故障”的紧急关闭和自救方案;(13)防火、保卫设施;
(14)备用:电源、通讯、控制设施。2.生物危害因素
生物危害的根源是病原微生物,其危害程度的大小取决于病原性微生物的种属、形态、抗原、变异等特性以及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病原性微生物形成生物危害的致病作用,取决于病原性微生物的毒力、侵袭力、数量和侵入部位。3.生物危害的污染途径
病原性微生物对实验工作者的感染,一般都是意外的吸入、吞咽以及创伤、接种或注射等途径造成的。吞咽和皮肤接触这两种侵入方式均可在操作时当场察觉,能从操作步骤上注意防范。吸入途径的感染,由于其数量较小,散发于实验室的环境气氛中,除非浓度过高,形成可见的类似霉菌孢子的云雾或成品飞扬的粉尘以外,一般往往难以察觉。这些数量较小的病原性微生物随着气溶胶进行传播,据统计实验过程80%的感染都起因于气溶胶的危害造成。气溶胶是以胶体状态悬浮在大气中的液态或固体微粒,其直径在0.01μm~200μm之间,一般约为1-5μm,是最适宜引起感染作用的尺寸,肉眼不能发现。气溶胶的颗粒大小与其危害程度的关系至关密切,颗粒越细,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越长,越容易穿透普通的过滤介质,越容易潜入呼吸系统的深部。气溶胶的几种类型:
(1)滴核:溶液或悬浮液表面在操作时的振动等破坏性应力,则溅出液滴。微小的液滴经过大气迅速蒸发,体积大为缩小,成为滴核。
如:用移液管连续稀释,用平皿移种培养,对培养液强力振荡,进行离心分离操作不慎而产生溅滴和发泡,或在实验罐培养过程中通气鼓泡,排气夹带液滴,取样操作的液流喷射,液滴飞溅等。
(2)干粉:在某些常规操作散发的细微颗粒,在热空气对流循环下极易传播。
如:打开菌种砂土管,拨动孢子菌落,粉碎冻干培养物,旋开盛有培养物的瓶盖,拔出瓶塞
等。
(3)浮尘:这类气溶胶大都是已经被污染的粒屑,绒毛,皮肤屑,短纤维,灰烬,粉尘,尘团等。
4.常见的实验操作的危险
液体操作、接种操作、琼脂培养、深层培养、离心分离、注射操作、塞盖操作,以及使用的器械、工具和器皿等。
三、设计方案
自上所述,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分工极细、专业极强、施工技术极高的生物医疗工程。设计中还要注意到:①征求使用者和操作者的意见,确定工艺流程图;②按照四类病原体的特性和污染途径,确定控制技术方案和灭菌杀菌方案;③根据气溶胶特性和实验操作的危险,制定出洁净度、气流流向、流速和压差梯度参数;④有实验动物的实验室自成一区,独立传递,动物尸体要完全焚尸灭菌后,才能传出;⑤确定所有的实验设备、工具、箱柜、台案数量和尺寸;⑥确定实验室的预警、关闭、自救和逃生方案。1.人流和物流(1)人流:
初更室—气闸更衣室—淋浴更衣室—缓冲室—进入实验区。离开时进入净身室(房间负压),脱下身上所有的衣物,衣物放入双门药液浸泡柜(或其他方式消毒柜)内(双门药液浸泡柜的门设计成控制式的,不允许同时打开);然后进入淋浴室淋浴;淋浴后进入记录室,登记记录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污染情况,然后拿着身体状况表进入体检室,作污染和常规检查或住室观察,无问题进入气闸更衣室换上自己的衣服下班。(2)物流
物流:设计成单向性的,从专门的库房(或暂存间)进入缓冲间,再进入实验室。离开时必须通过双门热压灭菌锅进入另一个缓冲间(双门热压灭菌柜的门设计成控制式的,不允许同时打开)。任何物料只要进入是实验区,不能原路返回。(3)三废处理
a.废液:废液处理的方法是根据废液的性质确定的处理方法的。一般采取的方法有: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
b.废气:废气处理可采用的方法有:加热灭菌方法、高效过滤器方法、混合灭菌方法、火焰灭菌方法等。
c.固体废料:固体废料的处理方法有:蒸汽灭菌方法、气体熏蒸方法、液体浸泡方法、辐射灭菌方法、焚烧处理方法等。2.建筑
主体结构采用土建方法,有抗8级以上地震能力,在温度变化和振动情况下不产生裂纹和缝隙,建筑为单层和多层均可。最好是独立的多层建筑,按工艺要求分层划区,便于实验和管理。
(1)墙板和顶板:室内装修材料与洁净厂房的装修材料不一样,彩钢复合板不宜在疾控中心实验室中使用;原因在于板与板之间的插接缝隙太大,虽然打胶密封,但在四季温度变化中很快裂出缝隙。参考方法:
a.装修的墙板和顶板可采用机加工金属板方法。四边制成有密封垫的咬口槽,通过卡口槽密封,房间的阴仰角制成120度角的斜边;他的特点在于卡口严密,螺栓紧固密封,无渗漏,不受温度影响,不怕撞击变形,强度大。缺点是装配速度和机加工速度慢些。b.装修可分成两部分,净化区采用彩钢复合板,污染区和半污染区采用第一方法。c.在土建过程中墙壁预埋下金属构件,打不透眼孔,攻丝;顶棚与技术夹层采用钢筋水泥浇注,预留下孔洞,埋下金属构件;墙壁和顶棚表面涂胶粘贴不锈钢板,板与板之间采用不锈钢板压条,注胶,用螺栓紧固密封;阴仰角采用圆弧R50金属材料,特殊加工后,粘贴在墙角上。
d.在土建过程中的墙壁和顶棚上预埋下塑料构件,装修时焊接塑料版,阴仰角用塑料板加工制作,防静电可镶嵌金属条,地面作成防静电地板或金属地板。
e.其他材料,可选用表面光洁、平整、无缝隙、不起灰、耐腐蚀、耐冲击、易清洗的材料。
(2)地面:地面应光滑、平整、不起灰、耐腐蚀、耐冲击、不积聚静电、易除尘清洗。(3)根据病原性微生物的生物危害和致病特点,要合理匹配实验室房间和净化设施,每个实验项目与净化设施要自成系统,而且操作中的传递距离要最近,最好是在净化设施内传递,这样净化设备可以制造成群组性的,传递停留处设有气闸仓,而且每个实验阶段的净化设备要独立房间自成系统,房间之间用气闸仓连接,防止环境污染。
不同的实验项目,采取不同的洁净技术手段。如放射性元素的实验室净化,就区别于其它的实验室净化。在制造净化设备时,在结构上要安装防射线穿透的材料,根据放射性元素的惯性和扩散原理,采用雾化离心技术,并且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期来决定排放控制方法和时间。在制造净化设备时,可以安装机械手和电视监控系统。
疾控中心实验室要有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安全报警系统,有的房间要设立平衡压力的值班风机,要害房间要安装紧急关闭系统和自救逃生系统,确保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安全使用。总之,我国的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室的建设,还在发展阶段,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少走弯路。并且按照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律建设出中国的病原性微生物疾控中心实验室来。
1、传染病所:腹泻病室、传染病诊断室、媒介生物控制室、人兽共患病室、应急实验室、医院感染室、布鲁氏菌病室、呼吸道传染病室、鼠疫室、生物信息室、PULSENET CHINA室、钩端螺旋体病室、莱姆病室、无形体病室、细菌耐药室、免疫室、结核病室、碘缺乏病室、生物安全实验室
2、病毒所:
第四篇: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1、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的调查
就业能力[1]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足雇主需要并实现就业、维持就业的全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毕业生只有充分就业,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就业市场上,就业能力是决定“买方”对毕业生进行取舍的最重要因素。就业能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正如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所指出的那样,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完善就业能力结构,提高就业能力实践水平,无疑是提升其就业潜能的最佳策略[2]。
为进一步明确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作者采用调查问卷、座谈、咨询企业有关专家等途径,走访了多家企业,做了大量调研[3]。
1.对车间主任的调查。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企业工作实际困难准备不足,对企业用人要求不清楚。二是岗位技能欠缺,新进大专毕业生对于设备操作能很快掌握,但很少有学生能将工艺设备、质量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并自主处理突发事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是没有认同感,工作不努力。四是大专毕业生在工作中很少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2.对企业老总的调查。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92%受访者认为学生创新能力不强。老总们认为并不是学历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普遍认为创新能力与较强的企业认同感、爱琢磨、干过岗位与工作经验多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建议学校应加强创新方面的训练,应加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近的模拟训练,而不是单纯的思维训练,要突出团队意识与动手能力,不能纸上谈兵。
3.对高职毕业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3.3%学生认为学校内所学的知识用上的不太多,甚至有学生认为完全用不上。主要原因为专业不对口,学校理论讲授太多,实践机会太少。98%的学生希望学校增强岗位实践技能训练。100%的学生希望学校加强就业前的培训,认为在入学时就应当讲解专业特色与就业形势。69.8%的学生准备跳槽。
综上分析,企业普遍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应该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真正把自己塑造成符合企业所要求的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说明高职教育需要改革的地方很多,高职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能力不足,经企业严格面试并录取的学生,在工作中也可能被淘汰。因此,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企业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马上解决。
二、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生表现出就业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①学习能力不强。当前我国部分大学毕业生学习能力不足, 这跟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②创新能力缺乏。高校设置的一些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③动手能力薄弱。高绩效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期望比较高, 很多企业希望学生一毕业就马上能胜任工作。但是用人单位大 多认为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 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投入实际工作。
④职业素养缺失。调查中,同学们认为面临择业时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是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和专业水平占55%,实际上外语和计算机是大路学问,是任何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认为缺乏职业素养应具备的管理能力、人际沟通、团队精神、实干精神和综合素质等的仅占45%,而综合素质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失的。
三、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高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学校的培养计划于社会需求之间有巨大的差距。
首先,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企业认为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现在企业最希望的员工是稍加培训就能上岗的大学毕业生,可是这除了需要知识的底子之外更需要实际动手能力的底子,而这个底子毫无疑问的应该由学校来完成。一个好的职业院校里的学生应该是“半个工人”,他们在校期间一多半的时间是要在校内实训车间或校外实习基地里面度过的,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实习基地方面舍得投入,培训相关的师资,形成良好的实训制度,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真正的学会职业技能。然而就笔者调查发现,全国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都明显滞后,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是待在教室内的,而不是实验室。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技能培训不到位,实习犹如“走过场”,动手能力弱是必然的。
其次,高校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仍主要是学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他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
总之,要想改变学生就业难的困局,必须深入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建立广泛实用的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精加工”,最终为社会培养出“留得住、用得着、下得去” [2]的合格产品。
参考文献:
[1]何万一.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对策研究 [D].2007,10-13.[2]朱秀清.高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D].2007,6-12.[3]王鹏.推动地方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D].2007,8-18.[4]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2007,4-18.[5]袁月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J].2008年第9期
第五篇:疾控中心实验室设计方案
疾控中心实验室设计方案
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分工极细、专业极强、施工技术极高的生物医疗工程。设计中还要注意到:
(1)征求使用者和操作者的意见,确定工艺流程图;
(2)按照四类病原体的特性和污染途径,确定控制技术方案和灭菌杀菌方案;
(3)根据气溶胶特性和实验操作的危险,制定出洁净度、气流流向、流速和压差梯度参数;(4)有实验动物的实验室自成一区,独立传递,动物尸体要完全焚尸灭菌后,才能传出;(5)确定所有的实验设备、工具、箱柜、台案数量和尺寸;(6)确定实验室的预警、关闭、自救和逃生方案; 1.人流和物流
(1)人流:
初更室—气闸更衣室—淋浴更衣室—缓冲室—进入实验区。离开时进入净身室(房间负压),脱下身上所有的衣物,衣物放入双门药液浸泡柜(或其他方式消毒柜)内(双门药液浸泡柜的门设计成控制式的,不允许同时打开);然后进入淋浴室淋浴;淋浴后进入记录室,登记记录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污染情况,然后拿着身体状况表进入体检室,作污染和常规检查或住室观察,无问题进入气闸更衣室换上自己的衣服下班。(2)物流
物流:设计成单向性的,从专门的库房(或暂存间)进入缓冲间,再进入实验室。离开时必须通过双门热压灭菌锅进入另一个缓冲间(双门热压灭菌柜的门设计成控制式的,不允许同时打开)。任何物料只要进入是实验区,不能原路返回。(3)三废处理
a.废液
废液处理的方法是根据废液的性质确定的处理方法的。一般采取的方法有: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
b.废气
废气处理可采用的方法有:加热灭菌方法、高效过滤器方法、混合灭菌方法、火焰灭菌方法等。
c.固体废料
固体废料的处理方法有:蒸汽灭菌方法、气体熏蒸方法、液体浸泡方法、辐射灭菌方法、焚烧处理方法等。2.建筑
主体结构采用土建方法,有抗8级以上地震能力,在温度变化和振动情况下不产生裂纹和缝隙,建筑为单层和多层均可。最好是独立的多层建筑,按工艺要求分层划区,便于实验和
管理。
(1)墙板和顶板 室内装修材料与洁净厂房的装修材料不一样,彩钢复合板不宜在疾控中心实验室中使用;原因在于板与板之间的插接缝隙太大,虽然打胶密封,但在四季温度变化中很快裂出缝隙。参考方法:
a.装修的墙板和顶板可采用机加工金属板方法。四边制成有密封垫的咬口槽,通过卡口槽密封,房间的阴仰角制成120度角的斜边;他的特点在于卡口严密,螺栓紧固密封,无渗漏,不受温度影响,不怕撞击变形,强度大。缺点是装配速度和机加工速度慢些。b.装修可分成两部分,净化区采用彩钢复合板,污染区和半污染区采用第一方法。c.在土建过程中墙壁预埋下金属构件,打不透眼孔,攻丝;顶棚与技术夹层采用钢筋水泥浇注,预留下孔洞,埋下金属构件;墙壁和顶棚表面涂胶粘贴不锈钢板,板与板之间采用不锈钢板压条,注胶,用螺栓紧固密封;阴仰角采用圆弧R50金属材料,特殊加工后,粘贴在墙角上。
d.在土建过程中的墙壁和顶棚上预埋下塑料构件,装修时焊接塑料版,阴仰角用塑料板加工制作,防静电可镶嵌金属条,地面作成防静电地板或金属地板。
e.其他材料,可选用表面光洁、平整、无缝隙、不起灰、耐腐蚀、耐冲击、易清洗的材料。(2)地面 地面应光滑、平整、不起灰、耐腐蚀、耐冲击、不积聚静电、易除尘清洗。(3)根据病原性微生物的生物危害和致病特点,要合理匹配实验室房间和净化设施,每个实验项目与净化设施要自成系统,而且操作中的传递距离要最近,最好是在净化设施内传递,这样净化设备可以制造成群组性的,传递停留处设有气闸仓,而且每个实验阶段的净化设备要独立房间自成系统,房间之间用气闸仓连接,防止环境污染。
不同的实验项目,采取不同的洁净技术手段。如放射性元素的实验室净化,就区别于其它的实验室净化。在制造净化设备时,在结构上要安装防射线穿透的材料,根据放射性元素的惯性和扩散原理,采用雾化离心技术,并且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期来决定排放控制方法和时间。在制造净化设备时,可以安装机械手和电视监控系统。
疾控中心实验室要有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安全报警系统,有的房间要设立平衡压力的值班风机,要害房间要安装紧急关闭系统和自救逃生系统,确保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安全使用。我国的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室建设,还在发展阶段,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少走弯路。并且按照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律建设出中国的病原性微生物疾控中心实验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