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仙河乡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报告(合集)

时间:2019-05-12 16:3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旬阳县仙河乡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旬阳县仙河乡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旬阳县仙河乡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报告

旬阳县仙河乡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报告

仙河乡地处旬阳东大门,与湖北郧西县接壤。辖9个行政村,5500余户,23000人口,其中有劳动力12000多个,总面积达114平方公里,海拔500─600米,山高沟深,土地贫瘠,无矿无企业,是典型的农业大乡。

近几年来,仙河乡为努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后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在推动乡域经济的大发展的过程中,大胆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立足乡情,确立了“做大劳务产业,实施群体化输出;狠抓绿色产业,推动集约化经营”的思路,坚持用绿色产业和劳务经济两条腿走路。在劳务产业建设上,大胆探索,政府牵线搭桥,信用社与劳务能人携手,形成了“信用社+劳务能人”的模式,达到了资金优化组合,有力推动了劳务产业建设,实现了农民增收,劳务能人发展,信用社资本壮大,乡域经济大发展的“多赢”局面。

一、“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形成的动因

仙河乡“信用社+劳务能人”的模式形成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于农村经济的自然结果,其动因在于:

1、改革开放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就了一批劳务能人。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和完善,有相当一批有经济头脑的农村能人,有的因居住环境差或是家庭负担重,在贫瘠土地上辛勤劳作,是“年年望年年富,年年都是穿着破裆裤”,有的是有头脑、有资金、有技术,却因土地限制而无用武之地,他们抓住改革开放机遇,纷纷走出深山,走进城市,打临时工做苦力,经过摸爬滚打,创出条康庄大道,成就了一番事业,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仙河劳务领航人。诸如:李根本、何升义、王志虎、潘厚德……

2、政府职能的转变,发展思路的调整,把劳务经济作为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之路,有力推动了劳务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力度加大,政府的管理职能有逐渐弱化,由原来的大包大揽、行政命令转为行政引导和优质服务,尤其在税费改革之后,优质服务这一职能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仙河乡党委政府为推动乡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结合乡情,确立了“做大劳务产业,实施群体化输出;狠抓绿色产业,推动集约化经营”的思路,把劳务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来抓,采取了“政府组织引导,部门通力配合,能人领头引路,实现群体化输出”的发展措施。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政策,不断地夯实工作措施,认真地组织引导,有力推动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这一模式的形成。

3、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的根本动机。虽然有部分劳务能人走出了大山,融入城市,经过摸爬滚打,创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毕竟是农民出身,他们的资本是他们血和汗的积累,是有限的,资金欠缺是制约他们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很希望也很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也不例外地被卷进了市场。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信用社在农村的大市场中,他们要发展壮大,除了提供优质服务外,他也很希望和这些有能力、有实力的劳务能人成为合作伙伴,达到资源化组合,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鉴于这种原因,政府主要领导出面牵线搭桥,充当了信用社和劳务能人之间的“加号”,最终形成了“信用社+劳务能人”的劳务产业发展模式。

二、“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的具体做法

所谓“信用社+劳务能人”的劳务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政府组织引导,牵线搭桥,信用社与劳务能人签订协议,成为合作伙伴。信用社为劳务能人提供贷款,用于承揽工程、垫付带出劳动力的路费、预付农民工的工资和周转资金等。劳务能人按协议定期将其劳务收入存入信用社,在自愿的前提下,劳务能人带出的工人的工资由信用社代发。推动仙河劳务产业发展。具体做法是:

1、政府组织引导。仙河乡把劳务产业建设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健全机构、成立组织、广泛宣传、鼓励外出务工的同时,充分发挥能人领头引路作用,将本乡在外务工能人逐一登记,建档立卡,编制《仙河外出务工能人录》,寄送到每个务工能人手中,每逢过节为他们寄一张问候卡,每半年为他们寄一乡情通报信,春节回乡,政府作东,组织一次座谈会,做到互相联系,互通情况。同时,乡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定期到本乡务工人员集中的西安、宝鸡、山西等地看望慰问务工人员,组织在外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愿望,帮他们排难解忧,鼓励他们大胆创业。在2004年,该乡就与《陕西鼎立建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创业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将本乡作为他们的劳务基地,为他们组织劳务工人。鼎立公司的老总李根本感慨地说:“有家乡的政府支持,为我组织劳动力,揽下了工程就不用愁没有工人了,打个电话就行了”。

2、信用放贷支持。在过去,由于国家劳务政策法规不健全,劳务市场管理混乱,工程承包方拖欠工程承建方拔工程款,导致工程承建方的劳务能人拖欠民工工资,形成“三角债”,使民工干了活出了力而拿不到工资,甚至有坑农骗农现象,进而导致有的农民宁可在家闲着受穷也不外出打工。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劳务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国家把劳务经济提到产业化建设日程,有的农民想外出打工而无路费怕挣不到钱,有的劳务能人想承揽工程干大事业而资金,有的劳务能人承揽了工程而缺劳动力,诸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仙河信用社确立了“支持劳务产业发展,向劳务能人放贷,提供优质服务,谋求自身发展壮大”的发展思路,主动出击,主任潘文忠多只身奔赴西安、宝鸡、山西、青海等本乡劳务能人务工地,实地考察,与他们座谈磋商,核定资金投放基数和还款计划,双方签订协议,向他们投放资金。每半年信用社信贷员外出分别到本乡务工能人的工地,进行详细地实地考察,了解其经营情况,帮助他们核算成本利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确定资金回收和回收。

3、劳务能人大胆创业。有政府领导协调领导,有劳动保障所全力组织劳务工人,有信用社的坚实资金作后盾,仙河的劳务能人已在西安、宝鸡、山西、青海等地创出了一片天地。据统计,全乡在外大小老板近100人,其中年均带动劳动力在50人以上的就达30多人,诸如李根本、何升意、潘厚德、王志虎等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老板。

三、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的效果

“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的形成,有力推动了仙河乡劳务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多赢”发展。

首先、农民增收致富了。在2001年,仙河乡的农民人均收入仅1290元,到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1819元。沿仙河口到牛心石,一河两岸,多数农户都建起了楼房。据调查,在这些建起楼房的农户,占90%都是外出务工收入。诸如冰箱、空调、计算机等高档电器,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仙河口村的务工青年小武兄弟二人,原家庭十分贫穷,吃粮要靠民政救济。近来在劳务能人何升意的带领下,兄弟二人在建筑行业从普工干起,现均成为创业公司的带班工长,月薪2500元。小武感慨地说:“我们兄弟二人如果没有何总当时带领,绝对没有我兄弟俩的今天”。

其次、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了。2001年,仙河信用社存款总额598万元,贷款总额436万无。到2005年底,存款总额达到2769万元,贷款总额达到1739万元。该社主任潘文忠介绍说:存款和贷款总额的增加,是和本乡劳务产业发展分不开的,是和本乡的劳务能人分不开的。五年劳务贷款累计投放1500万元,占全社贷款投放量的75.8%,五年的劳务存款净增2069万元,占存款总量的74.7%,其中劳务能人存款1831万元,外出务工农民存款238万元,分别占劳务存款的61.2%、38.8%。

第三、劳务能人资本壮大了。农民潘厚德靠诚信带领仙河乡党近1000人在山西省太原、晋城市先后承揽80多项工程,并荣获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农民何升义组建了自己的“西安创业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资本超过1000万元,先后“栽培”出60多个大小包工头,安置600多家乡人常年在自己公司务工。农民李根本组建了“陕西鼎立建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资本近1000万元,在自己创业的同时,富不忘家乡人,捐资为家乡修桥铺路,在自己公司成立仙河流动党支部,为仙河籍外出务工党员建起了“家”……

第四、乡域经济发展了。全乡年均输出劳动力5000多人次,劳务收入达3000多万元,占全乡国民经济收入半壁江山,已成为全县有名的劳务输出大乡。黄泥沟村在深圳创业的孙忠成,为本村一次性捐资12万元,为本村建起一座5间2层教学楼,解决了本村学生上学无学校的问题,为世代铭记孙忠成,村民将此学校命名为“忠成小学”。黄泥沟村劳务能人李根本,为解决本村河两岸村民过河难的问题,捐资2万元,在黄泥沟建起了一座便民桥,被村民们誉为“根本桥”。在2004年,仙河在20多外务工能人,为仙河中心小学捐资近8万元,帮助学校扩建资金紧缺问题。黄泥沟村外出务工党员李根红,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教活动中,捐资2000元,为本村修公路。诸如此类,仙河在外务工能人捐资支持家乡发展,为政府分忧,为家乡办实事办好事的例子是不胜枚举。

今天的仙河乡,沿蜀牛公路两侧,楼房林立,村镇俨然,已形成“金线串葫芦”之势,尤其是观庄村水田集镇,已成为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中心,驻镇单位有15个,个体工商户、加工企业达30余家,居户达300多户。程控电话入户率达70%以上,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全乡,信息较为发达。交通四通八达,蜀牛公路联通陕鄂两省,村级公路进村入户……

第二篇:旬阳县仙河镇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

旬阳县仙河镇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

作者:李 锋

旬阳县仙河镇近几年通过能人引路、政府引导等措施,劳务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09年,全镇劳务输出人数7260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536人,实现收入1.2亿元。

‚兄弟队‛带动务工潮

仙河镇辖9个村5623户21446人,有劳动力11890个,耕地面积23378亩。该镇劳务输出最早可追索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黄泥沟村一杨姓村民在地质队工作,介绍自己兄弟八人先后随队务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深入,到八十年代,‚弟兄队‛又引领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外出务工,人数很快增长到26人,由于他们善于学习、吃苦耐劳,学到了技术,淘到外出务工的第一桶金。其成功效应很快在全乡显现,迅速掀起了务工热潮,一部分有胆略、有一定经济的能人开始尝试自己承包工程。几年间,第一批外出的26人全部当上了‚老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有经济头脑、有胆略,又有资金和技术的务工者,抓住改革机遇,经历摸爬滚打,现已成为该镇劳务产业发展带头人。

‚传帮带‛吸纳众乡民

该镇外出务工者多从事建筑行业,先出去的人员逐渐锻炼成为技工,帮带后来的务工人员。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现在绝大多数外出务工者都成为建筑行业中不同岗位、不同技术工种的技术工人。成长为‚老板‛的务工能人,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工人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公司应运而生,目前该镇外出人员已注册公司60余家,带动全镇90%的外出务工者从事建筑行业。该乡李根本、何升意、潘厚德、王志虎等人注册的公司,员工均在1000人以上,在西安、宝鸡、汉中、山西、青海等地创出了一片天地。已注册两个公司的李根本说:‚我公司年员工1500人左右,仅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就有48人,并招聘有大学生在公司从业。仙河本地工人已无法满足需要,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人是外地的,今年已开工的工地12个。建筑行业属公众性产业,由于国家重视,市场需求,今年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我们努力打造‘仙河建筑’劳务品牌‛。

‚多举措‛政府帮解忧

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劳务产业做为促农增收重要举措来抓,在宣传引导的同时,想办法支持和服务产业发展。一是促进协作发展。该镇对在外务工能人建档立卡,并编制了《仙河外出务工能人录》,寄到每个务工能人手中,每年元旦为他们寄一张温馨的贺卡。同时,镇上主要领导,每年定期到本镇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西安、宝鸡等地看望慰问务工人员,召开务工能人座谈会,了解他们所需所盼,增强彼此沟通,促进抱团发展。二是帮建劳务基地。已先后与陕西鼎立建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创业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签订务工合同,将本镇作为他们的劳务基地。三是解决资金不足难题。在了解务工人员资金需求信息及困难后。通过牵线搭桥,2009年该县信用联社在全省首创组建了‚中小企业贷款营销管理中心‛,制定了《信贷支持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意见》等,为务工人员搭建异地创业、家乡融资的平台,已投放贷款2.5亿元。四是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全该已建立了3个留守儿童管护中心,吸纳儿童160余人。同时,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方式,让他们放下家庭包袱,安心在外务工。随着劳务经济发展状大,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290元,到2009年增长到3400余元,镇信用社存款总额也由598万元增长到9057万元,净增15倍。全镇有2000余农户建起了砖混结构楼房。

第三篇:旬阳畜牧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旬阳畜牧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旬阳县农技中心 作者:张学进

旬阳县农业部门多年来通过在畜牧产业发展中大力推进“五种工作机制”和“六项发展模式”,实现了畜牧产业的突破性发展。2009年全县养猪总量达到124万头,出栏商品猪70万头,畜牧产值实现7.73亿元,较2006年前3.5亿元产值净增120.8%,2010年也保持了畜牧产业良好发展势头。

“五种工作机制”:一是资源捆绑机制。就是将农业、扶贫、水利、畜牧、沼气、农技、农机、农经等各个部门的项目资金、人力资源、技术服务、信息提供等产业发展要素集中捆绑起来,达到资源整合、集中投入、板块开发、全面发展;二是整村推进机制。就是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科学筛选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实行集约经营、规模生产、全面推进,确保各个村70%以上的农户从事主导产业,农户70%的收入来自于入导产业;三是强村大户机制。就是经过筛选,对那些具备产来发展条件,具有较强群众基础的村和农户,实行部门包抓、县乡联建、绩效挂勾、责任到人,使其率先突破、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四是园区推进机制。就是实施产业功能区划,将技术推广、包抓方式由示范点向示范园区转变、由点到面形成园区,达到由村庄院落到一组、一村、一条河整体推进;五是规划引领机制。就是根据县内农业发展实际,确立“壮畜、强烟、优姜、扩桑、兴林、稳粮”产业发展方针,对各产业制定到区域、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的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类别和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和保障措施,明确干部包抓的考核办法、激励手段,确保产业永续发展。“六项发展模式”:一是“畜沼园”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就是以沼气为纽带,实行种、养、沼“三结合”,圈、沼、厕、厨、园“五位一体”,以沼代燃、以沼促畜、以畜养沼、沼液浇园、沼渣肥田、种养互动,最终带动粮油、蚕桑、蔬菜、林果业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循环平衡发展,达到一业带多业,实现农业内部资源良性循环利用;二是生猪家庭适度养殖“121”模式。就是要求所有农户建一座圈、厕沼相配套的小型圈舍,饲养1头二元母猪,年自繁自育出栏20头商品猪,实现户均养殖收入1万元,对陕南山区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的提出了大致界定标准;三是种养结合模式。就是根据农户生猪养殖数量和土地资源条件,调整农户家庭种养结构,推广种植高产红薯、玉米、牧草等饲料作物,确保60%以上的生猪饲养实现农户自产自给,降低投入成本,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四是标准化养猪模式。就是要求从事生猪养殖的农户统一按照正大公司生猪养殖圈舍标准进行圈舍建设,除圈舍面积根据农户养殖规模灵活调整外,圈舍其它设施建设均应达到控温养殖标准,以保证生猪饲养质量,提高养殖收入;五是生猪养殖自繁自育模式,就是县建生猪扩繁场,乡(镇)建生猪人工授精站,村建生猪人工授精点,农户饲养二元母猪,形成县、乡(镇)、村、农户四级良种繁育体系;六是农户产业经营“八

3个一”模式。就是要求每个生猪养殖户有一口8m以上的沼气池,有一座圈、厕、沼相配套的生猪饲养圈舍,饲养一圈良种猪,种一亩以上高产饲料,配备一名饲料加工机械,有一名懂技术、会管理的饲养人员,养殖户每户有一名主要人员是村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有一份生猪饲养收购订单。

第四篇:乡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XX乡种植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种植业基本概况

XX乡行政区域面积1420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1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11个国有林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62人,土地面积15万亩,15°以上的山坡地占60%以上,2015年XX乡种植面积最大的三种作物分别为玉米、大豆和白瓜子,所占面积分别为5万亩、2万亩和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6%,其它作物2万亩。

1、白瓜子产业

白瓜子是XX乡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种植白瓜子历史悠久、栽培技术成熟是我市重要的白瓜子种植基地,生态环境优良所产白瓜子品质达到AA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白瓜子是XX乡农业主导产业,农民年人均收入13000元中白瓜子收入占7000元,2015年XX乡白瓜子种植面积约6万亩是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并获得了由黑龙江省南瓜协会授予 “籽用南瓜第一乡” 的荣誉称号。

XX乡白瓜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白瓜子良种的示范和推广,连续五年进行品种试验示范并多次召开田间博览会,筛选出适宜推广的如东北农业大学育成的籽用南瓜杂交品种“金辉四号”,该品种抗性强,烂瓜率低,生育期85-90天迎合了XX乡积温低的特点,公顷产量2500-3000斤比常规品种2000斤/公顷提高了30%,已累计在XX地区推广1万多亩。受出口形势 1

影响白瓜子收购价格波动较大,2015年秋季收购价格涨到9元/斤以上,2016年春季跌到4.2元/斤,目前价格又回归到6元/斤,受价格波动影响预计今年XX乡种植面积不会继续扩大将稳定在6万亩略有减少,仍将是全市白瓜子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为促进白瓜子良种的示范推广,今年XX乡在立新村建立千亩白瓜子示范园区,由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省经作站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共提供41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园区土地流转和农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毕,预计5月20日开始播种。

2、食用菌产业

XX乡食用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多元化发展灵芝、冻磨等特色品种种植新增500万袋。XX乡XX村建立有机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XX乡森源、大森林、六峰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走上收购和销售正轨,今年牛心村新增黑木耳40万袋、金峪口新增黑木耳24万袋,目前黑木耳收购价格 70元/公斤,亩效益2000元,同比价格和经济效益有上升趋势。

XX乡食用菌产业人工栽培上主要以地栽为主棚室所占比重少,且缺少规模化标准化的菌包厂,配套设施、自主包装和品牌尚在开发和申请阶段与其他地区相比产业优势不明显。但XX乡森林富足,生态环境优越盛产元蘑、榛蘑、松茸、猴头蘑、野生黑木耳、灵芝等菌类30余种,野生食用菌品种资源丰富。生态资源不可复制和难以超越的优势为XX乡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种植结构调整情况

按照省、市农委关于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适当增加大豆、杂粮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文件精神,XX乡积极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

2016年预计调减10%玉米种植面积,约5000亩,增加青储、甜玉米种植面积1000亩,增加大豆、黑豆、绿豆、红小豆种植面积1500亩,流转土地建立1000亩白瓜子优质高效示范基地一处,增加蔬菜种植面积500亩、马铃薯300亩,黑木耳100万袋、中药材500亩,苗圃、浆果及其他500亩。

三、结构调整的探索和尝试

种植业结构是一个动态性的结构,随着市场需求、资源条件的改变而变化,XX乡在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按照各村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具体做了以下探索和尝试

1、香糯玉米籽属于早熟品种,生育期70-80天,玉米粒中营养成分含量高于普通玉米,含70%~75%的淀粉,10%以上的蛋白质,4%~5%的脂肪,2%的多种维生素,籽粒中蛋白质、VA、VB1、VB2均比稻米多,脂肪和VB2的含量最高,黄色玉米还含有稻麦等缺乏的甲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糯玉米不仅口感好,还含有大量的硒元素,对人体的心脑血管有防老化作用。2016年在立新村、牛心村发展香糯玉米种植2亩,进行试验示范。

2、蓝靛果俗称黑瞎子果、羊奶子,其浆果含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亦可酿酒、做饮料和果酱。3

目前市场蓝莓饮品等得到充分开发和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蓝靛果内的营养成分VC和花青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癌等成分是蓝莓的9倍左右,因此蓝靛果开发前景非常乐观,蓝靛果相关产品正悄然走入市场。立新村蓝靛果种植面积30公顷,已有5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栽培技术已完全成熟,发展蓝靛果种植可做苗圃繁育2-3年见效,亦可发展3-5年进入采摘期,又适宜发展观光采摘旅游等模式。北金场村已完成退耕还林30亩用于发展蓝靛果栽培。

3、刺老芽有着极丰富的营养成分,它富含16种氨基酸和22种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必需的钙、锰、铁、钛、镍、铜、锗等,含量都比人参高,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珍”,成为东北出口山野菜的主要品种之一,每逢年节之际,每公斤价格可达到50-60元。拟在靠山村发展刺老芽野生采集和人工栽培,亩可栽培2000棵,产量在1吨左右。

4、XX乡北药栽培品种有防风、板蓝根、白鲜皮、黄芪、刺五加、五味子和两参等有20多个品种。防风种植面积1000亩,两到三年采收一次亩产量200公斤,售价60-70元/公斤;板蓝根种植面积500亩,根叶采收亩效益在2000左右;五味子100亩,按照鲜果价格6元/公斤计算,初果期(3-5年)亩产量400-500公斤亩效益2400-3000元,盛果期(5-20年)亩产量超过800公斤亩效益可达5000元左右。黄芪种植面积50亩,4

亩产量200公斤,收购价格22元/公斤,亩效益4400元。两参种植面积2000亩(含林下面积),4年生每平方米产量在5斤左右,收购价格60-70元/斤,每平方米效益300-350元。拟在六峰、靠山等村屯适当发展北药种植。

5、养蜂产业,XX乡蜜蜂资源丰富,群众养蜂历史悠久,蜂蜜等产品品质好供不应求,已通过鸿越、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大地食品有限公司蜂蜜加工项目已完成建设,并申请到QS标。2016年大森林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有意向为农户提供养蜂技术,并优先向贫困户免费提供蜂箱,签订回收合同帮助发展养蜂产业。

6、养殖产业探索,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觅食强,耐粗饲,耗精料少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养鹅投资少,肉料比高(2.6: 1)、效益好,且近年来肉鹅价格稳定,是养殖户和家庭饲养场的好项目。今年六峰村村民刘海龙投资养鹅,拟养殖大鹅1万只,按照平均出栏体重8斤,收购均价9元/斤计算,每只鹅销售收入72元净利润约40元,1万只大鹅年收益达40万元,可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参与致富。

第五篇:蛋鸡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蛋鸡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蛋鸡生产已成为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

一、蛋鸡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的蛋鸡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专业化、规模化养禽小区和基地蓬勃发展,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增加,农民禽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蛋鸡养殖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1、蛋鸡生产基本情况

蛋鸡舍建设方面:全县共有蛋鸡舍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鸡舍16万平方米,改扩建面积4万平方米,包括年出笼过百万只的蛋鸡养殖小区2个,过50万只的4个,过10万只以上的9个,5万只以上的8个,过万只的118个。种鸡场建设方面:现有种鸡场4个,其中3个已投产,存栏种鸡20万套,每月可向社会提供鸡苗2000万羽。蛋鸡生产方面:全县出笼蛋鸡700多万羽,预计年内可出笼蛋鸡800多万羽。另外我县有蛋鸭养殖场18个,存笼21万只;蛋鸡规模化养殖小区18个,存笼17万只,禽蛋年产量0.9万吨;土鸡大户33个,存笼39万只。

2、规模养殖情况

我县在发展蛋鸡产业的时候注重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蛋鸡方面,存笼500只以上的养殖小区18个,规模化蛋鸭场18个,饲养量超过1000只的土鸡养殖大户33个。

3、种禽养殖场情况

蛋鸡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种禽场的发展,目前我县有规模化种禽场4个,存笼种鸡20万套,年可向我县场提供优质鸡苗1000万只。本地种禽场的大力发展,不仅解决了我县鸡苗供应的难题,而且带动了周遍越来越多的农户发展蛋鸡养殖业。

4、蛋鸡产业投入情况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的蛋鸡产业发展,划拨专项资金对新建标准化鸡舍、养殖小区、技术服务、科技培训、蛋鸡养殖予以扶持。县政府加大对蛋鸡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由于蛋鸡养殖是我县新兴产业,技术人员服务水平有限,养殖户缺乏蛋鸡养殖经验和环境控制能力,导致全县蛋鸡养殖效益不高,发展不快,无法满足福润公司屠宰加工需要。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为规模化蛋鸡养殖提供服务的议案》,决定从2008年开始,县政府政用三年时间,每年安排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全县规模化蛋鸡养殖及其产业化技术服务,包括聘请技术人才、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化验设施建设、与华中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等,这将大大推动该县蛋鸡产业的发展。同时,县政府每年安排以钱养事资金20万元,聘请技术人员,免费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在养殖贷款、产品检疫、销售等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我县蛋鸡产业的发展。

5、蛋鸡产业的发展中污染治理、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重视,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已经被淘汰,为此,我县在大力建设养殖小区的同时,也不忘配套污染处理厂的建设,利用鸡粪进行有机肥生产的有机肥料生产厂正在建设之中,年内可投入运营,该场运行后,完全能够满足目前我县蛋鸡产业发展的需要。养殖厂的蛋鸡粪便废等废弃物通过粪便处理厂的处理变成优质有机肥,解决污染的同时,还变废为宝。

二、蛋鸡生产品牌建设情况

在国家大力发展三农政策的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优惠政策的关怀下,在县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技术支持下,快速发展,蛋鸡产业已成长为带动我县农村广大群众依托蛋鸡产业脱贫致福的领头羊。

三、发展保障措施

为了使我县的蛋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县畜牧兽医局积极作好服务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服务蛋鸡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县畜牧局把服务蛋鸡产业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大力发展蛋鸡生产中介服务组织,推动蛋鸡生产有序进行。

与此同时,全县蛋鸡养殖经纪人运行活跃,他们常年活跃于蛋鸡生产一线,为养殖户提供“鸡苗、饲料、兽药、技术”,并帮助销售成鸡,已成为全县蛋鸡生产组织的有力补充。

2、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1)加大蛋鸡养殖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为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服务,我县成立了望都县蛋鸡养殖服务中心,中心共有技术服务人员20人,被划片安排于各乡镇办进行定点服务,为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益,要求每个技术员必须做到每两天入户一次,帮助养殖户健全养殖档案,进行环境消毒,做好技术指导,开展生产管理。

(2)加快技术培训交流力度。一是定期举办蛋鸡养殖技术培训班,对全县养殖户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教师均从高校或外地大型公司聘请,主要从生产管理、疾病控制、环境控制、鸡舍建设、不同季节的管理要点等各个方面进行讲解,有力的促进了技术员和养殖户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组织养殖户及技术人员开展交流,增强了养殖户之间的了解,使之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印发蛋鸡养殖技术资料15000余册,分发到各养殖户,供养殖户生产参考。

(3)加快疫病检验监测平台建设。县畜牧兽医局加大化验室建设力度,购置电子显微镜、无菌操作箱、高速离心机、抗体水平检测仪等高级设备和药敏试剂、抗体检测试剂盒、病毒抗原等重要试剂,进行人员培训,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建立疾病诊断平台、疫病化验平台、抗体监测平台、饲料监测平台,对原料供应进行长期监测,对养殖环境进行不断改善,对疫病发生进行长期监控,确保蛋鸡产业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转。

(4)突出对养殖大户的重点扶持。为了实现蛋鸡加工企业直接带动该县蛋鸡养殖企业或大户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该县大力支持望都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禽业事业发展部建设,补助一定资金,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专门服务于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做好标准化养殖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大户的正常发展。

四、蛋鸡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蛋鸡产业,由于有福润等大型企业的带动,有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有县畜牧兽医局的技术支持,发展很快,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我县蛋鸡产业发展。

1、资金短缺

(1)规模化养殖场、龙头企业在产业升级发展时,从疫苗供应、成禽回收、加工、销售等方面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在扩大生产和销售产品时更需要注入大量流动资金,银行、信用社尚未建立资金的长效投入机制,导致资金短缺。

(2)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人均收入低。农户新建蛋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禽舍需要每平方米的投资100~300元,很多农户因为前期的投入大,后期养殖缺少流动资金周转,生产规模难以扩大,阻碍了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进程。

(3)随着我县蛋鸡产业尤其是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中心的20名技术人员已经很难满足全县的蛋鸡技术服务的需要,同时,乡镇兽医服务中心,由于人员老化,知识系统滞后,也不能满足当地蛋鸡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养殖户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帮助,导致损失,要改变当前的局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蛋鸡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亟待加强

(1)由于禽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工作量大。畜牧科技的推广工作任务繁重,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刚刚起步,全县畜牧技术干部人员少,这与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不配套。

(2)标准化蛋鸡生产观念还不深入人心,养殖户对实施标准化养殖的意义认识普遍不足,对科学养殖、动物防疫等认识不够,在饲养配方、环境卫生、疫病防治等方面都存在误区。县畜牧局虽然采取了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措施提高我县蛋鸡养殖户的技术水品,这些工作虽然取道了不错的成果,但由于任务重,工作繁忙,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

五、蛋鸡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规划及建议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蛋鸡业发展全局,以科技为支撑,以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蛋鸡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重点,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开拓县场,努力构建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蛋鸡产业新格局,提升我县蛋鸡产业县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2、发展目标

把蛋鸡产业作为我县蛋鸡产业的核心来发展,今年预计蛋鸡出笼1000万只,明年预计达1500万只,争取到2012年我县蛋鸡养殖规模达到3000万只的规模。

3、建议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辐射功能

制定好蛋鸡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好禽业发展项目,做好蛋鸡产业项目库建设工作;通过整合兼并、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打造名优品牌,开拓国内外县场,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增强带动辐射功能。

(2)大力开展基地建设,推进禽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要坚持“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的原则,以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大力兴办或兴建养殖小区,培植发展壮大规模养殖,制定养殖大户贷款贴息、禽舍改造用地及建材优惠、养殖小区配套等政策,与乡村道路改造、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广大养殖户的积

极性,使蛋鸡业形成“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的格局。

(3)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禽业投入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禽业投入,建立稳定的禽业投入保障机制。

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要安排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和扶持产业基地建设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蛋鸡产业化引导资金,充分调动社会资金投入蛋鸡产业。

②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加大投入

下一步要提高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额度,简化手续,降低贷款利息,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对加工企业和规模养殖场投入。

(4)强化技术服务,建立完善的产业化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①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钱养事”新机制。

以春秋季动物防疫为重点,完善提高动物防疫“四定一统一”、承包、“以钱养事”新机制,科学设置防区,加强培训,完善细化动物防检员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措施的落实。

②推广普及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

要积极做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工作,抓好养殖示范镇、示范村、示范场、示范户,继续加大蛋鸡标准化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技术水平。

(5)建立帮扶工作机制,做强做大蛋鸡产业。

成立县蛋鸡产业化工作指导组,建立县镇村三级帮扶工作新机制。相关部门要建立联系帮扶重点龙头企业制度、产业化基地、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协调贷款,做好项目设计、立项申请工作,制定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国蛋鸡业发展政策,帮助企业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高级人才,建立示范小区和养殖基地,让企业尽快上规模了效益,推进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做强做大蛋鸡产业。

下载旬阳县仙河乡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报告(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旬阳县仙河乡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报告(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10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靖州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张克达 蒋细春为掌握我县中药材生产、经营、加工、销售情况,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增加林农群众收入,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部分中药材发展情......

    xx乡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搭建平台 调整结构 培育特色 促进农民稳步持续增收 润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一、乡域基本情况 润津乡位于克东县中南部,东与玉岗镇接壤,南与昌盛、千丰毗邻,北距县城9公......

    金仙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某某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暨2012“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汇演总结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某某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暨2012年“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汇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协办单位......

    对西布河乡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

    对西布河乡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 引 言 山区要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核桃是发展山区经济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核桃产业要逐步成为山区、半山区群众今后重要经......

    乡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油茶是山茶科常绿小乔木,为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重要木本油料树种。油茶全身都是宝,用途广泛。种子榨取的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各种食用油之冠,,是......

    红瓜子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红瓜子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红瓜子作为我县的传统特产,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小小红瓜子现已逐渐成为引领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一大产业。近日,为做好我县与国家有关部委......

    藏药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藏药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截至 2019 年底,西藏自治区医药生产企业 24 家,其中:藏药生产企业 17 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6 家,医用制氧生产企业 1 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