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在西部———情洒支医路
青春在西部———情洒支医路
--记西部计划志愿者潘爱娟在青海志愿服务事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好!
我叫、、、,男/女,汉族,_、、、年、、、月毕业于、、、、---、、、专业。做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毕业后我放弃了在内地城市发展的机会,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于2011年7月光荣地成为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人民医院。
在、、、志愿服务一年的时间里,我在经历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慢慢成长,在成长中学会珍惜,在珍惜中一次次被感动,下面我将这份感动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选择西部,适应西部
在、、、,初来乍到,水土不服,环境的改变,生活的不适应,繁琐的工作,从未有过的孤独,也曾使刚参加工作的我一度产生低落的情绪,不禁让我想家,想父母。由于离家较远,中秋节没有回家与家人团聚,团县委的晁书记,给我带来了节日的问候,给予了我亲人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温馨;语言的差别,工作之初,我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和病人的沟通问题,我听不懂患者的话,患者也听不懂我的话,这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刚工作时,我与病人交流,同事总会为我翻译,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于是我主动向科里的同事们学习说“青海话”。一个月过后,我便基本掌握了这里的方言,顺利过了“语言关”。
二、勇于实践,志愿服务
我怀揣着“医为仁术、就死扶伤”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义无返顾地选择从医这条路,从医以来我始终坚持对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的原则,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始终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系病人安危祸福于一身的大夫。“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这句誓言赋予了医生神圣感与责任感。
工作期间,我努力做到临床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本技能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临床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在医院老医生的带领下,共书写病历100余份,参加病例讨论40余次,抢救危重病人30余人次。积极参加医院下乡、医疗义诊等爱心活动,深入到
农村、牧区开展送健康理念、送健康知识、送健康服务。截止目前,接受宣传教育群众达6000人次,转送危重病人8次,免费发放药品8000余元。每到一个村庄,憨厚朴实的农民便说:“你们医生太好了,以前我们求人看病,现在你们送医上门,还是党的政策好啊!”每当听到这些话时,我都感到无比的自豪与荣幸。去年冬天的一天中午,在下乡时一位老大娘硬把我拉到她家里,让我尝尝她亲手包的水饺。一顿普通的农家水饺,让我真正感悟到了那份期盼与质朴的感情,让我感到的不是在异地支医,更像回到家里一样。在、、、、县人民医院服务期间曾收到过病人的一封感谢信,虽然信中没有写我的名字可却有“大学生志愿者”这样的光荣称号。在2011年医院年终考核中,获得“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三、无私奉献,敬老关幼
在团县委的管理和精心组织下还积极参加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每逢周六及重大节庆纪念日,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家的问候与温暖,帮他们医疗义诊、申请免费药物;积极参加“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由于关爱的儿童父母长期不在家,每天除了到学生家里为学生辅导功课外,还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同时还积极参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大型宣传活动、艾滋病宣传服务活动等。
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
在、、、服务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片沃土留下了我人生无数美好的记忆,有刻骨铭心的感动、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汹涌澎湃的激情,我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情毫无保留的献给了这片土地。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一年的服务期限即将结束,我发现我的生命已经融入到了这片土地,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让我再次决定留下来,继续尽我的微薄之力去改变西部,即使我的力量有限,我也要把这种志愿精神留在这里,让一届又一届的志愿者把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有人说,你在这里服务两年或者三年不还是一样要走吗,岂不是白干了?不,我告诉他们,我们年轻人需要的是这样一段志愿服务的经历,我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非常珍惜。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得到了锻炼,让我对现实、对基层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对理想轨迹及时进行了修正。虽然我的工作岗位平凡,但我真正感觉到已经给服务单位带来了新的力量、新的理念。我也相信无论自己以后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不会忘记曾经在这片热土播种过希望,这是我一生中都难以忘怀的经历。
第二篇:青春路 支教情
青春路
支教情
2012年7月,我校积极响应团中央、教育部的号召,遴选6名品学兼优、素质过硬的同学成立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派往云南玉溪从事中学生辅助教学的工作。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完成支教工作返回学校后,始终关心关注当地的发展,在结束志愿服务后,用其他的方式继续为支教地服务。本报特地向支教团同学约稿,听他们说说西部的故事。
踌躇满志,整装待发
◎魏艺佳(纺服学院):在玉溪市第六中学担任教学以及学校教务工作。
在毕业季,像是俗成约定,同学们前赴后继地走上了保研,考研或者工作的道路。当时的我,如果继续克制心里的声音,可能就错过后面精彩的故事了。一毕业就工作,收入不错,但不喜欢,被钉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面对一成不变的任务,再在差不多的年纪结婚生子,岁月静好,但是了无生息。路在每个人脚下,但不表示每个人都注定只能走那条路。如今,我非常感谢当年的自己,那点不甘心,那点浪漫情怀、理想主义,所以我才做成了目前为止最有意义的事。就在别的青年在朋友圈、电影、偶像剧里找寻生命意义的时候,我已经在玉溪那个小地方真正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为了让那些孩子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作为老师我比同龄人更早地掂量了使命和责任的重量;为了帮助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有书可读,我们竭尽全力,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倡议,筹集了2万元捐献了一些书籍。从懂事起到支教前,我整天绞尽脑汁的可能是如何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和大家一样,我也渴求一步登天的奇迹。但是支教过后,心态平稳了,我享受一点一点奉献的过程,像“熬至滴水成珠”那么美丽。
◎方宇(生工学院):在玉溪市第六中学担任教学以及学校教务工作。
当我决定去支教的时候,爸妈是坚决不同意的。至今还记得接到校团委面试通知的那天晚上,我和老爸电话聊了两个小时。说了什么,我现在已经记不全了,但绕不开的就是那几个简单又复杂的主题。他们觉得我可以尝试别的路,特别是那些可以保证个人安全相对稳妥的方式。因为理解,所以更加左右为难。我知道父母看似语言匮乏,反反复复提到的那几个字眼浓缩了多少良苦用心,而更令我难过的是,虽然嘴上斩钉截铁,但我惴惴的心却无法踏实地给他们任何保证。当我们长大了的时候,父母的庇护也松了绑,只是我们不知道明天去哪,去了怎样。
庆幸的是,我坚持住了,顶住了父母爱的压力。这次支教前的思想准备历程很曲折,父母的,也包括我的。他们终于意识到,孩子的背影无需追的真理。而我,每当沮丧、痛苦、懈怠的时候,或是幸福、欢笑、感动的时候,都会想起父亲那晚欲言又止的牵挂,我知道,我一生离不开它。
别样的支教体验
◎程鹏(药学院):在玉溪市第八中学担任教学以及学校教务工作。
说起云贵高原,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高处不胜寒。可玉溪虽然是在云贵高原上,但海拔并不高,1700米左右,紧邻昆明,所以一样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说到衣,前不久双十一刚过,大家都“头破血流”抢购了吧,我抽中了200元的天猫红包,肆意挥霍了一下。就是这样稀松平常的网购经历在去年这个时候是无法想像的,我们住宿的地方没有网线也搜不到无线网;说到食,提到美食,云南的招牌就是米线了。说实话,之前是很不喜欢吃米线的,可是当地,才发现正宗的米线竟然这么美味,香辣中甜甜的味道,只能用“太好吃”形容了。我们的早饭通常都是在宿舍随便吃点面包之类的小吃就匆匆上课或者批改作业,中午呢从红塔集团订的盒饭;至于出行,因为玉溪的城区不大,我们6个人买了三辆二手电瓶车,这是非常实用方便的交通工具;说到住,我们都住在学校宿舍楼,30年的楼,虽然简陋但还是也不至于大惊小怪的地步,两人一间,上下铺。
◎田晓琳(理学院):在玉溪市第八中学担任教学以及学校教务工作。
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最具挑战性同时也倍感压力的就是教学工作。在玉溪八中,承担整个初一年级的地理教学。我们深知为人师表的责任,但对于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如何把控课堂,如何在课堂上跟学生做更好的互动交流,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陌生的。当地学校的资深教师在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进度安排,课堂效率等方面都给我们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每周也要听十几节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融会贯通。我们不断地实践摸索,不断地提高工作质量,很快得到学生的喜欢,老师们的认可。八中的学生很可爱,也很努力,在最后的学区统考中,八中地理成绩在整个红塔区高居榜首,平均分高出第二名学校16分,这是最让我感动和骄傲的事情。
在这一年里我可能比其他同学更多地经历了无助和感动。记得我发生意外时,当地团区委书记专门拿补品来看我,支教学校的老师们特地去药店为我买药,还从家里拿来那么大一片芦荟、橄榄油„„那种感动难以言表。中秋节时,老师们纷纷邀请我们到家里过节,让我们远在千里之外也感到家的温暖。我忘不了临行前,校长和老师们不舍的目光,可爱的学生们珍贵的礼物。
要说在这一年里我收获了什么,除了自身的成长和更加优秀外,更大的收获就是,从此以后我在云南有个“家”。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张龄之(物联网学院):在玉溪市第五中学担任教学以及学校教务工作。支教团的服务地玉溪市并不是一个特别贫穷落后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与外界的孩子差别不大,我们在当地所教授的是基础学科、基础知识,所以相对于课业的教授,最令我们动容的还是与当地学生的沟通交流中的所感所悟。因为当地只有玉溪师范学院一所高校,学生没有办法接触到真正的大学生活,甚至对读高中都不抱希求。我们支教队员能做的就是向他们展示自己学习生活的图片视频资料,希望他们在心里树立一个“我要上高中,我要上大学”的目标。
感动的事很多,最让人泪奔的就是今年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事件的时候,我正在去昆明的飞机上,落地打开手机,就看到母校老师发来的慰问短信,让我觉得暖心,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让我觉得这一年都是值得的。如果能重新选择,我们一定还是会选择支教。最初,我们怀着的是前去奉献,前去给予的心态,但其实在支教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从未遇到过的人,做了从未做过的事,体验了从未体验过的生活,获得的远比想象多。
◎杨宁韬(设计学院):在玉溪市第五中学担任教学以及学校教务工作。支教其实是一次互助行动,既是帮助了别人也是帮助了自己。
去西部支教会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活力,缓解了当地师资不足的尴尬。同时会给当地孩子带来心灵上的引导,使他们产生发奋读书的动力,激人奋进。
同时,我们去到这样一些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任教,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见识各地的风俗民情,了解祖国各地的大好山河;支教也是检阅自己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在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能不能灵活地运用到社会中去,如果不足回校后该往哪方面努力,该去怎么祢补。
最后还有三句话送给大家:
困难是有的,但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前方的道路也许是不明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走下去;回校后抓紧完成研究生的学业任务。
第三篇:情系西部 梦驻青春
情系西部 梦驻青春
2013年很荣幸迎来了“西部计划”10周年华诞,10年的时间里给青年人带来了许多希望,为青春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
2006年西部计划实施3周年之际,记忆中的自己应该是初三快毕业季,那时候我的班主任——李老师,他是一名政治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感人的西部支教老师的故事,对我触动很大,下定决心大学毕业一定要去西北支教,此时我的记忆中只有“西部支教老师”六个词语的的概念,对于“西部计划”只是个很模糊的概念。
2008年的高中,第一次去了网吧,打开百度输入四个字“西部支教”,看到好多相关东西,最后找到一部电影那就是佟大为演的《志愿者》,从此明白了原来奔赴在西北的“爱心邮递员”原来叫“志愿者”。
2010年上了大学,终于明白了“志愿者”这个词语,就在此时大学参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2010年5月参加第一届社团联合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并负责第二团的工作,同年9月负责组织、策划的由学生会生活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关于“争做文明学生,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打扫校园环境的活动,11月生活部主动向团委申请举办寝室有关的活动,由我负责组织、策划第一届“校园寝室文化节”——文明宿舍评比大赛活动,很荣幸次年成为校学生会生活部部长、青年志愿者协会策划部部长。在职期间组织学生干部、社团干部向青海玉树、甘肃舟曲捐款,和红丝带爱心协会联合组
织大家献血等活动。
青春能有几回,让我的梦永驻青春,对我已经渴望已久的大西北欲望,在团中央唱响的西部计划进行曲下慢慢陶醉了,2012年4月报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只希望2006年时那份情怀系于西部。2012——2013,在积极参师项目办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工作和认真对待服务单位给予的工作的基础上,并且抽时间联系属于自己的志愿活动。在三师主要参加了师国土局联系穷困户帮助拾棉花活动、团委组织第二十七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学习雷锋、打扫机关卫生”的活动对、对志愿者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文明交通你我行”的劝导活动,2月份自己主动再次联系余洋同学进行学习辅导、4月份联系阿克陶县天山中学学生一起去疏勒县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传统”活动,这些活动只是实现自己的有利价值舞台,执着的青春就应该去历练自己,才会使得青春过的不无聊。
6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回想自己当年稚嫩的年代时,我一直很骄傲的告诉自己“乘着年轻,就让梦在青春画上彩虹,让情在西部留下脚印”。(通讯员 李兵强)
第四篇:情洒援疆路 心系支教情
你从祖国遥远在东北边陲走来,带着一腔热血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跨越千山万水。你一路走来,义无反顾,去完成心中的梦想---情洒援疆路,心系支教情。
情洒援疆路 心系支教情
-----记援疆教师祝艳杰
2014年3月1日,祝艳杰老师告别年迈的父亲、多病的母亲、在外读书的孩子、朝夕相处的同事和学生,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师187团援疆支教。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里气候干燥,经常刮大风,她的皮肤变得干燥。还有昼夜温差,两地时差问题让她睡眠严重不足。但是,她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不惧困难,努力工作,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实践证明,她经受住了考验,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祝艳杰,女,1978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7年参加工作,在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宝山农场学校任教务主任。
这次援疆祝艳杰在187团中学担任副校长职务,主抓教学管理、教研检查指导等项工作,并担任教二年级一班的数学课。来到187团中学的第二天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上课前精心准备教案,研究分析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课堂上,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以通俗的讲解和耐心的辅导抓住学生,以丰富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感化学生,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发展、进步。她还充分利用课间、课外活动等休息时间,与学生游戏、谈心,努力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她认真研究教材,精心备课,悉心辅导。接受上级援疆听课检阅任务,所上《图形的运动》一课,得到十师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冯新桂的高度评价。
(同期声)十师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冯新桂
为提高受援学校教师的理论素养,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她为全体教师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专题讲座。祝艳杰老师善于把家乡教学先进经验和当地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和带动当地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系列活动,使得187团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很快,进步明显,经过她指导的青年教师在十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经过半年的努力,学校教改思想,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受到学校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同期声)187团中学教务处主任王桂华。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她懂得,“奉献,是一种品质,没有对享乐的奢求;奉献,是一种精神,没有对名利的追逐;她坚信,奉献可以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和收获:优秀援疆干部、187团中学2014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优秀援疆教师,这鲜红的荣誉证书凝聚了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奉献。
第五篇:情系千里铁路 甘洒青春热血(推荐)
情系千里铁路 甘洒青春热血
贾晓东
各位领导、队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情系千里铁路,甘洒青春热血。
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金秋的硕实,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满诗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时尚浪漫而又饱含着奋斗的艰辛。
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我非常欣赏《烈火青春》里面的这段话,并一直用它激励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认为,青春就应该燃烧,发出亮光才有价值!当一个人的青春融汇到一个时代、一份事业中,这样的青春就不会远去,而这份事业也必将在岁月的历练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当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答案只有两个字,奉献!和平年代,有无数能人志士在自己的青春年华就 已经成就了不朽的人生,他们是最平凡最无私也是最伟大的人,是我们青年永远的学习榜样。
说实话,七年前,我由一名待业青年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那时候也有过失落和茫然,感觉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感觉离曾经的梦想总是有一些距离,一度陷入困惑之中。可是,青春的我是一把刚铸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迟疑。我决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泽,随即斑驳、锈蚀、风化,最后成为一块废铁。我告诉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放光,只要你斗志昂扬的面对生活、面对工作,你就会有所获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春是学习的季节,青春是奋斗的岁月,不要停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因为青春的路正长。有空的时候静下心来好好看看书,回头想想自己走过的路,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一个规划,把自己的理想铭刻在心中,做一个甘于寂寞,敢于创新、干劲十足的年青人。
我们选择了护路联防事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选择了奉献。远离了都市的繁华,城市的喧嚣,沉淀了心情,在千里铁道线上驻足、扎根、守望。我们是失去一些东西,但我们没有失去最为宝贵的青春。我们也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我们正用汗水见证着成长,用奉献丈量着价值。在这个关荣的团队中,一个又一个的新同志变成了老同志,一项项荣誉使他们创造出的新生命:“全国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 集体”、“全国平安铁路示范路段”、“省级平安铁路示范市”……闪亮着青春之花的人们在这里绽放,永不凋零。因为那些花儿已经变成了果实,成为了历史永恒的记忆。让我把这次演讲作为礼物献给你们吧,献给所有美丽的青春之花;让我把这次演讲化作誓言,吹响我们年轻人心中奋进的号角,让她成为我们取胜的基石、前进的动力。
亲爱的队友们,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多,千里铁道线的安全需要我们去维护,保障铁路安全畅通任重道远,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纵使艰难险阻,也要努力前行,平凡的岗位需要我们付出,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的付出,创建平安铁路,构建整个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大家一起付出。亲爱的队友们,青春是美丽的,工作着是美丽的,让我们的青春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一轮轮滚烫的太阳,为铁路的安全畅通、为人民社会的平安和谐发出最大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