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信息的准确传输,信息反馈和共享问题
第三方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研究
摘要:本研究首先从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着手,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第三方信息化发展模式对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进行SWOT分析,明确信息共享平台架构及应具备的功能,运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准确传输、及时反馈和信息共享。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信息共享
信息技术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科学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新学科之一。特别是80年代西方掀起的放松管制浪潮,让市场机制推动运输发展,第三方物流得以诞生。日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企业愿意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从而大大的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现如今,我国物流企业还没掌握相对成熟规范的物流信息系统,有些物流企业甚至还使用手工操作,许多物流企业尝试过相应的信息系统开发,但真正收到成效的并不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物流资源运用率低、仓库使用率低、讨价还价能力低、服务质量低、返程空载率高等问题,都极大的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赢利能力.具体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战略目标不匹配。
目前,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少整体的规划,不能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战略目标相匹配,对于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大多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办法,只能片面的解决某个作业环节的局部问题,致使整个企业的信息平台和各节点之间信息无法流通。另外,我国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致使沿用传统的揽货、装卸、运输等传统运作方式,面对低信息化程度的零散货主,缺乏应用信息系统的积极性,更无从考虑信息化战略。
2)第三方企业信息人才短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货运仓储企业以体力劳动为主,改型之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固有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企业中缺少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信息人才,不能很好的完成信息系统的建立、应用和维护,直接影响了企业物流控制的信息化进程。
3)物流业务的供需方的信息不对称。托运方如何从大量的物流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企业,商讨到满意的物流价格,都只能从有限的时间、和一定的范围内选择可行解,相当于托运方有一条即成的交易预算线,只可能在这条预算线范围内寻找相对满意的承运方;而承运方又因为其运输能力和谈判能力的不足,很容易失去发展的机会,在巨大的物流市场中迷失方向.(二)信息共享平台商业模式的SWOT分析
l)优势与劣势分析
布平台、OA办公自动化系统、CRM客户管理系统、TMS车辆运输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外设接口、与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相关部门系统接口、物流联运指挥中心系统、云计算模块,信用评价等信息处理系统。
(四)第三方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
1)信息发布
授权货主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平台,网络发布货物运输需求订单,含有被运输货物的提货地点、运输目的、运输时间要求、货主基本信息等信息。承运人也可将所属企业或个人信息发布至公共信息平台中,信息包括运输车辆的品牌、吨位、容积、特种车等信息。
2)RFID数据管理
授权货主可以根据已发布的货物及企业、个人信息,制作货物RFID识别电子标签。授权承运人接收和递送货物时,可通过手持设备识别货物的电子标签,手持设备将识别数据实时上传至共享平台,及时核对确认货物与信息是否吻合。
3)货物配送管理
通过货物智能配载后,公共信息平台可与相关运输车辆中的车载终端进行实时通信,向车载终端发布运输指令,包括何时何地转载什么货物,并于何时送至何地。
4)车辆路径优化管理
共享平台可以根据多种信息渠道收集多地区的道路状况,平台将相关信息数据与承运车辆的的实时位置做出综合智能分析,可根据物流交易起点和终点,从交通线路数据库中选择最佳路线图,发布至承运车辆的车载终端。
5)在线支付及结算
类似支付宝方式的在线物流交易支付系统,可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信用担保的方式,实现货主,承运人,共享信息平台之间的物流费用网上结算。
6)客服中心
可承担以公共信息平台为中心的各种会员和非会员的货主、承运人、承运车辆提供综合交易管理与全面服务。
总之,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具有良好地市场前景,平台的构建需要强硬的IT技术,优秀的物流人才。只有人和技术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实现物流共享平台的基本功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容处理各种复杂的物流业务,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企业应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RFID、GPS/GIS等技术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输,信息反馈与共享。
参考文献:
1)孟春旺,孙宏声 基于C-L-G的区域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功能与框架分析 2005 2)郭晓阳,信息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平台构建。2012 3)汤银英,钱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运营及实施策略探讨[J].经营管理.2009 4)袁毅.区域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与构建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
第二篇:信息共享(本站推荐)
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摘要】
信息共享是决定供应链企业能否有效、快速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信息共享策略的研究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先对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行简单的概述,强调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重要性,分析了供应链上的企业信息不共享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出如何提高信息共享的机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信息共享 牛鞭效应 机制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已经步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就是建立在各节点企业之间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上,信息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二、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的概述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共享, 优化各供应链参与企业的生产、库存、营销等决策, 所以供应链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实现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不共享的原因的分析,供应链管理信息的共享需要诸如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等的保障, 从而保证信息共享的实现, 已实现提高供应链整体和链内各企业效益的目标。
三、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信息共享的好处
1、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供应链运行效率,提高各企业间的信任程度,有利于实现双赢的目标。
2、有利于缓解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它非常不利于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会造成客户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制造商的产量,造成产品积压,占用企业流动资金,降低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就是有效减少牛鞭效应的有效途径。因为牛鞭效应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造成的,而供应链信息共享恰恰可以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滞后和信息失真。
3、有利于协调各企业目标间的矛盾。供应链是由相互之间存在供需关系的企业组成。而这些企业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供应链系统有一个有效调节机制,而这个机制恰恰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供应链信息共享有利于协调各企业之间的矛盾。
4、有利于企业成为受欢迎的业务伙伴。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商和销售商实现信息共享,供货商们可以直接进入到企业的系统,可以提高相互信任程度,从而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受欢迎的业务合作伙伴。
5、有利于企业实现精确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资企业效率。信息共享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防止决策失误,此外信息共享系统可以有效配置各企业间的资源做到资源合理利用从而有效降低各企业之间的成本,良好的信息共享能使供应链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最大效益、四、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不共享的原因分析
1、信息共享需要成本
供应链上个企业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一个企业所投入的信息共享的成本大于其所能获得的利益,那么就会发
生抵触行为。虽然信息共享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行具有重大的作用,人们在考虑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考虑信息共享的成本。
2、供应链企业之间缺乏信任
一方面,在目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企业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实际上并不愿意相互信任;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很多企业担心泄露商业秘密同样不愿意互相信任。
3、利益分配不均衡
出于各自企业战略目标的考虑,利益冲突是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不共享信息的关键原因。因为并不是所有参与信息共享的企业都能获得同等的利益,而那些核心企业或者是信息共享的发起者比较容易获得较大的利益。尽管从长期来看,所有参与的企业都能得到好处,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在信息共享中处于非核心节点的企业在信息共享方面往往处于一种缺乏主动性的状态,因而有些企业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热情不高。
4、信息不对称
在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组织和协调的控制者,与其他企业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他企业的具体状况,核心企业很难完全掌握。核心企业有可能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而处在下端的供应链企业则有可能掌握比较少的信息,因此就容易出现信息多的一方不愿意与信息少的一方进行共享,从而降低了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
五、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策略建议
1.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系统
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且地理位置分散,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建立统一的供应链信息系统成为实现信息共享的关键,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基础平台,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来加强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信息的流通。
2.建立企业间合作信任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共享来达到企业之间的合作,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因此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信任是合作关系的基础。
信息的共享需要合作伙伴之间能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可减少供应链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培养企业间的信任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而言,建立一系列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信息共享行为的有效实施,从而使得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增强信任,共享资源,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资源整合发挥他们之间的核心能力水平,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的程度,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价激励方式。定价激励是指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所提供信息的价值, 对下游企业的供货价格采取特殊区别对待。二是技术支持激励。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阻力部分可归因于客观技术因素。三是订单激励。主要是指供应链企业中的一方给对方带来收益而获得对方更多订单的激励机制。
4、建立保障监督机制
在供应链中,不能仅仅依靠信息技术的依托来实现信息共享,要真正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还需要明确制定信息共享的保障监督制度。在供应链环境中,企业在享有自身信息资源的情况下还部分享有其他企业的信息资源。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将各方面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实行分级监督模式,是信息共享得到全面有效地监督。
六、总结
供应链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有效的整合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资源,从而降低整体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在建立信息共享中各企业之间需要互相信任。最好是和与自己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这样可以减少信任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最后国家应该鼓励各个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各个企业来做担保人。
七、参考文献
1.陈国庆,黄培清.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以激励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12).2.师洁,牛继瞬.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及治理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1)
3.郭岚,张祥建.信息共享与激励机制:现代供应链中的双赢策略[J].Finance& Trade Economics NO 4,2008.
第三篇:视频传输问题
一、工程常用同轴电缆类型及性能:
1)SYV75-3、5、7、9„,75欧姆,聚乙烯绝缘实心同轴电缆。近些年有人把它称为“视频电缆”;
2)SYWV75-3、5、7、9„75欧姆,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有人把它称为“射频电缆”;
3)基本性能:
* SYV物理结构是100%聚乙烯绝缘;SYWV 是发泡率占70-80%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电缆;*由于介电损耗原因,SYV实心电缆衰减明显要大于SYWV物理发泡电缆;在常用工程电缆中,目前物理发泡电缆仍然是传输性能最好价格最低的电缆,在视频、射频、微波各个波段都是这样的。厂家给出的测试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同轴电缆都可以在直流、射频、微波波段应用。按照“射频”/“视频”来区分电缆,不仅依据不足,还容易产生误导:似乎视频传输必须或只能选择实心电缆(选择衰减大的,价格高的?);从工程应用角度看,还是按“实芯”和“发泡”电缆来区分类型更实用一些;*高编(128)与低编(64)电缆特性的区别:eie实验室实验研究表明,在200KHz以下频段,高编电缆屏蔽层的“低电阻”起主要作用,所以低频传输衰减小于低编电缆。但在200-300KHz以上的视频、射
频、微波波段,由于“高频趋肤效应”起主要作用,高编电缆已失去“低电阻”优势,所以高频衰减两种电缆基本是相同的。
二、了解同轴电缆的视频传输特性——“衰减频率特性”
同轴电缆厂家,一般只给出几十到几百兆赫的几个射频点的衰减数据,都还没有提供视频频段的详细
数据和特性;eie实验室对典型的SYWV75-
5、7/64编电缆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如下: 同轴传输特性基本特点:
1.电缆越细,衰减越大:如75-7电缆1000米的衰减,与75-5电缆600多米衰减大致相当,或者说1000米的75-7电缆传输效果与75-5电缆600多米电缆传输效果大致相当;
2.电缆越长,衰减越大:如75-5电缆750米,6M频率衰减的“分贝数”,为1000米衰减“分贝数”的75%,即15db;2000米(1000+1000)衰减为20+20=40db,其他各频率点的计算方法一样。依照上面1000米电缆测试数据,计算不同长度电缆衰减时,请记住“分贝数是加碱关系”或“衰减分贝数可以按照长度变化的百分比关系计算”,就可以灵活运用了;3.频率失真特性:低频衰减少,高频衰减大。高/低边频衰减量之差,可叫做“边频差值”,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参数。电缆越长,“边频差值”越大;充分认识和掌握同轴电缆的这种 “频率失真特性”,这在工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影响图像质量最关键的特性,也是工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三、工程应用设计要点
网上技术论坛里经常有人问:75-5电缆能传多远?回答有300米,500米,600米,还有说1000多米也可以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呢?原因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既然工程中同轴电缆是用来传输视频信号的,而视频传输最后又体现为图像,所以谈同轴电缆和同轴视频传输技术应用,就离不开图像质量,离不开决定图像质量的“视频传输质量”和标准。
1.视频传输标准的参数很多,这里仅举一个十分重要的“频率特性”例子来理解。视频图像信号是由0-6M不同频率分量组成的。低频成分主要影响亮度和对比度,高频分量主要影响色度、清晰度和分辨率。显然,对视频传输的基本要求,不是只恢复摄像机原信号亮度、对比度就行了,而且还必须恢复摄像机原信号中各种频率份量的相对比例关系。“恢复”不可能是100%,而是允许有一个“失真度”
范围要求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失真度范围”,在图像上用肉眼应该是分辨不出来的。反过来说,如果在图像上已经能够观察出一点“失真”了,那不管你主观认为图像“还行,可以,不错”甚至“双方认可验收”等等,这时的视频传输质量,都是“不合格的”。要把工程图像做好,首先就应该选择合格的传输设备,追求视频传输质量符合标准。这一点,从网站技术论坛讨论的情况看,还远没引起足够认识。宏观来看,我国监控行业发展了20多年,工程图像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些下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2.“视频传输”标准:
由图二可见,对于视频传输,我国广播级视频失真度标准要求如图a):5M以下幅频特性误差范围为±0.75db, 即91.7—109%;6M频点为70.7—109%;监控行业的要求略低一些,如图b),0—6M全范围为±1.5db,即84—118.8%;这个传输频率特性要求,与一般“3db通频带”的概念一样;这里须强调:要保证图像质量,视频传输系统(产品)的频率失真范围应小于3db;“3db带宽”这个标准,适用于光缆、射频、微波、同轴和双绞线等各种视频传输系统产品;这是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对视频传输系统的要求。但还有一个误区:在工程中还是有不少人用主观评价“工程图像质量好坏”,甚至于用双方是否认可验收来说明“传输系统(设备)”是否合格,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工程商这么做可能是“糊涂”;传输设备厂家如果这么做,那可就是“蒙人”了,如果再利用媒体这么宣传,那就是诚心“误导”了。
3..摄像机信号不加放大补偿,只用同轴电缆传输时,按照“3db带宽”这个标准要求,并结合上面的电缆衰减特性,75-5电缆,不超过3db失真度的电缆长度计算方法是:1000米
20db,20/3=6.67,1000/6.67=150米,75-7电缆为236米。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电缆特性有一定差别,实际工程设计中,参照这个数据设计和施工,图像质量一般会有保证的。(准确计算应按照“边频差值”计算,上面计算忽略了低频衰减——原作注)4.实心聚乙烯绝缘电缆,衰减量大于物理发泡电缆。所以3db带宽有效传输距离少于上面计算值,工程上大致可按90%左右估算。如实芯75-5电缆“3db带宽”传输距离大约为150*0.9=135米;5.高编电缆:尽管200k以下的衰减小于低编电缆,但200-300k以上的传输衰减与低编电缆一样,所以
3db带宽传输距离,反而低于上述计算值,这是由于高编电缆的“边频差值”更大的因素造成的,“边频差值”越大,放大补偿的难度越大;6.同轴电缆加放大补偿的视频传输方式:这时系统传输特性是同轴电缆的衰减频率特性和放大补偿的者应该始终保持相反、互补关系,这才可以有效扩展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目前这项同轴视频传输技术,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是:只用一级末端补偿(无前端无中继),75-5电缆在2km,75-7电缆在3km范围以内的任意距离上,都可以实现上述传输标准;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已经和多模光端机相当,而在传输成本、施工维护和图像质量可控恢复功能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实用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是说,同轴视频传输技术,以将有效监控范围扩展到了2-3公里,且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技术。7.工程中确有不少工程是按照“只要图像质量双方认可验收”就是“硬道理”的做法,这实际是无标
准可言,不属本文讨论范围。
四、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
工程经验:一路本来没有干扰的图像,运行中偶然出现了干扰,经检查是BNC电缆头接地不良引起的。重新焊好后,干扰消失了,图像恢复正常。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一是说明周围环境确有外界电磁干扰存在,二是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同轴电缆可以把这类干扰屏蔽掉,三是说明BNC电缆头接地不良,破坏了电缆的屏蔽性能,使原来已经被屏蔽掉的干扰,在新的条件下又显现出来了。这就是我们探讨干扰产生原理的启发点。对于干扰的探讨,eie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表明:
1.同轴干扰形成原理:就像天线接收电磁波原理一样,电缆外部客观存在的交变电磁场,可以在电缆外导体上产生干扰感应电流——干扰感应电流在电缆“纵向电阻(阻抗)”Rd上,会形成干扰感应电动势(电压)Vi——干扰感应电动势刚好串联在视频信号传输回路里,与视频信号一起加到末端负载Rh上,形成了干扰。这就是同轴干扰形成原理。
2.显然:当电缆外导体电阻很小,或当外界电磁干扰不是很强,感应电流很小,感应电动势也就很小,而且远远小于视频信号,这时就可以认为“没有干扰”。这就是同轴电缆屏蔽干扰的作用;3.在上面工程经验中,当BNC头没有焊接好、接触良、编织层在穿管时被拉断、或在电梯随行电缆中,长时间反复弯曲加上垂直重力作用编织层被逐步拉断时,都会造成外导体电阻增加,导致“干扰感应电压”升高,视频信号传输效率(分压比例)降低,使原来没有显现出来的“干扰”也出现了;4.工程中的“地电位”干扰也是通过同轴电缆外导体电阻才起作用的,所以单端接地可有效排除;5.四屏蔽高编(128)电缆外导体电阻比低编电缆小,所以形成的干扰感应电动势也要低一些,这种“低一些”的效果,只是对低频干扰而言的(欧姆电阻为主)。对于高频干扰,由于趋肤效应,高、低编电缆的表面阻抗基本一样,所以对高频的抗干扰效果区别不大;需要明确的是:与低编电缆比较,四屏蔽高编(128)电缆这种能够“适当减弱”低频干扰的效果,其减弱程度是与两种电缆外导体电阻成反比关系;工程上值得认真考虑的是这点减弱干扰的效果,与高编电缆的高投入成本是否值得?
五、视频传输中的抗干扰措施
工程中产生干扰的情况很多很复杂,但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缆传输线路“外部电磁干扰”的入侵,如地电位干扰、电台干扰、电火花干扰、并行电缆耦合干扰等。这是影响最大、设计和施工中又很难预测的干扰。第二类是两端设备问题和故障引入的干扰,如设备电源故障引来的50/100周电源干扰,或开关电源的高频电源干扰等,不妨把这一类叫着“内部干扰”,这部分比较好解决。我们主要谈第一类的外部干扰。工程中比较成熟的经验有:
1.防止 “地电位”的单端接地或不接大地;2.电缆穿金属管,或走金属线槽;此法十分有效,但成本较高,施工有一定复杂度;3.埋地;4.“远离”其他动力电缆或信号控制电缆,并尽量避免或减少并行;5.集中供电和控制信号传输采用屏蔽电缆,但屏蔽层不能两端都接视频地;6.施工穿管时,把 “布线这种粗活”在当地雇临时工来做,结果多处拉断同轴电缆编织网,使外导体电阻增大,产生干扰,这种情况十分多。但这属于可以避免,发生概率又最高的“人为因素”。
7.电缆中间接头连接方法,不是采用F型接头和双通连接,而是采用“焊接”或“扭接”的方法,这就破坏了电缆的同轴性和特性阻抗的连续性,容易引起反射和干扰。这属于经验不足的人为因素;8.采用抗干扰器,用平衡抵销原理抗干扰。但局限性较大,现场调试交麻烦;
六、同轴抗干扰技术新进展——抗干扰同轴电缆
在外部强干扰源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电缆穿金属管,或走金属线槽后,就可以有效抗干扰呢? 正确的回答也应该是“屏蔽的效果”。那么这种屏蔽和四屏蔽电缆的屏蔽又有什么不同呢?eie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屏蔽情况的根本区别在于“感应电动势是否串联在视频信号的传输回路中”?从上面“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一节分析已经知道,干扰在四屏蔽(铝箔+64编网+铝箔+64编网)电缆上形成的干扰感应电动势,仍然是串联在视频信号的传输回路中,所以它的效果只能是“减弱”干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抗干扰;“穿管”的情况就不同了,尽管:外界电磁干扰也会在“金属管”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但这个感应电动势
与视频信号的传输回路是绝缘隔离的,所以才不会对视频 信号形成干扰。这也是彻底解决同轴电缆抗干扰性能的出路所在。
拥有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e电缆”,实际是一种“双绝缘双屏蔽同轴电缆”,其“芯线——第一绝缘层——第一屏蔽层”仍然组成标准的SYWV75-5电缆,视频信号传输回路的“地”,仍然是第一屏蔽层;外面的第二屏蔽层才是真正的干扰屏蔽层,由于在一、二屏蔽层之间有一个第二绝缘层,这就把第二屏蔽层上的干扰感应电动势,有效排除在视频信号的传输回路之外了。这就是“e电缆”的结构特点和抗干扰原理。
工程应用和实验测试表明,在视频波段,“e电缆”抗交流电源、交流电机、变频电机和电火花等低频强电磁干扰能力,十分强大,是高编电缆无法比拟的。“e电缆”实际是给同轴电缆设计了一个“随行柔性的屏蔽室”。因此,工程中大都可以免去穿金属管、走金属线槽的麻烦。在普通监控工程中,也可以放宽动力电缆、控制电缆与视频电缆不能近距离并行的要求;对建筑物中超强动力电缆,适当拉开一定距离也可以达到抗干扰目的。
“e电缆”的开发和成功应用,是同轴抗干扰技术发展的一次技术进步和技术升级,其应用前景是:
1.有效提高了同轴电缆的视频传输质量,实现远距离、无干扰视频传输;2.有效扩大了同轴电缆的视频传输范围,配合加权视频放大,传输距离2、3km以上,恢复原图像;3.化简了监控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难度,降低了抗干扰工程成本。也给无法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抗干扰措施的电梯监控工程提供了有效的抗干扰技术保障——电梯专用抗干扰同轴电缆。
第四篇: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与应用管理规章制度》的统一要求,特制定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1.信息标准化管理制度
(1)所有数据都必须在指定地点连续输入并供全系统使用。
(2)同一个模板准许多人操作,但必须统一按标准执行。
(3)对系统的使用、管理、质量评估也需要按照统一标准执行。
(4)系统设计必须根据相应的标准,在设计和使用中如发现有新标准
应补充完善标准。
(5)一切标准和规范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
(6)实现信息的标准化还应遵守统一格式,因此应遵循一定原则,主
要有唯一性原则(尽管每一个元素在不同的系统中可能有不同的叫法、不同的描述,但基本元编码、含义只能有一个)、规范性原则(数据标准要规范化,这样才能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是指遵循有关标准基础形成的,不可随意改动)。
(7)凡格式化数据都应是规范的标准的,所有名词术语和项目名称都
必须规范并有一个合理的代码;一切分类、统计、查询都必须依据代码进行;数据传输、交换必须依据标准。
(8)数据字典编码标准。数据字典包括国家标准数据字典、行业标准
数据字典、地方标准数据字典和用户数据字典。为确保数据规范,信息分类编码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对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部门标准的数据字典,应采用相应的有关标准,不得自定义。使用允许用户扩充的标准,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的编码原则扩充。在标准出台后应立即改用标准编码,如果技术限制导致已经使用的系统不能更换字典,必须建立自定义字典与标准编码字典的对照表,并开发相应的检索和数据转换程序。2.信息查询制度
(1)在门诊大厅屏幕显示屏上显示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价格,不定期
进行滚动,并经常维护,确保信息准确、显示系统运行正常。
(2)针对调价及时更换公示内容。
(3)在医院门诊大厅和住院大厅放置的触摸查询系统,与医院内信息
系统实时连网,方便病人查询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
(4)住院费用清单。每日由病区向住院病人提供医药费用汇总清单,住院病人对费用有疑问,病区护士站应及时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清楚。出院病人由住院处提供明细清单。
(5)门诊病人提供配药明细清单。门诊病人对费用有疑问,可在触摸
屏上查询,对不会使用触摸侨查询的病人,门诊服务站给予协助说明。
(6)凡门诊及住院病人对医疗费用有疑异,可向相应服务台咨询,做
到有问必答,有错必纠,并做好病人的查询及投诉记录。
(7)非医院信息部门系统维护人员不得私自进入医院内网数据库进行
信息查询,如因工作需要调阅数据库信息,须由本科室申请,经主管部门或主管院长签字批准后,在信息管理科安全管理员的协
助下方可实施查。
(8)电子病历查询严格按照《电子病历管理制度》执行。
3.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和总体原则
(1)实现信息共享是医院信息化建设及政务公开的基本任务,是开展
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实施信息共享是各科室的责任和义务,各科室要本着规范公开的原则,主动上报共享信息。
(3)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共享工作,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本部门需
要发布的信息汇总到信息管理科发布并存档。
(4)信息共享工作由院办公室组织,信息管理科负责信息的存档、网
上发布及相关技术工作。
(5)根据信息的具体情况要实施安全分级管理、分内外网管理,设置
不同的权限,并落实安全管理到人,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
第五篇:局域网共享问题
你可能没有权限使用网络资源
提示:你可能没有权限使用网络资源,请与这台服务器的管理员......1.工作组名称一致。
2.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将“使用简单文件共享”前面的勾勾去掉
3.在控制面板->用户帐号,将guest帐户启用(这个你已经做了,但是记得互访的双方都要)
4.运行“gpedit.msc”,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利指派
左边框会出现一个 “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 项把guest用户删除掉就可以了,在 “从网络中访问这台计算机” 中添加对方机器名,添加guest用户
5.在注册表里做一些修改如下:开始 运行regedit回车,找到下列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右边RestrictAnonymous的值是否为0,如果不是就改为0
希望你也能成功解决问题
近来常有提问局域网内winXP的访问问题,现将个人的一点经验总结如下:
一、启用guest来宾帐户;
二、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用户权利指派里,“从网络访问此计算机”中加入guest帐户,而“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中删除guest帐户;
三、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前的勾;
四、设置共享文件夹;
五、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选项里,把“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设为“仅来宾-本地用户以来宾的身份验证”(可选,此项设置可去除访问时要求输入密码的对话框,也可视情况设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
六、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名”,该选项卡中有没有出现你的局域网工作组名称,如“work”等。然后单击“网络 ID”按钮,开始“网 络标识向导”:单击“下一步”,选择“本机是商业网络的一部分,用它连接到其他工作着的计算机”;单击“下一步”,选择“公司使用没有域的网络”;单击 “下一步”按钮,然后输入你的局域网的工作组名,如“work”,再次单击“下一步”按钮,最后单击“完成”按钮完成设置。
一般经过以上步骤,基本可以解决。如果不行,再往下看:
七、检查本地连接是否被禁用,右击“本地连接”→“启用”;
八、关闭网络防火墙;
九、检查是否启用了域,是否加入了该域并检查域设置;
十、检查是否关闭了server服务;
十一、检查本地连接IP、子网掩码、网关及DNS设置是否有误;
十二、“本地连接”→属性→常规,检查是否安装了“Microsoft网络文件和打印机共享”、“Microsoft网络客户端”以及TCP/IP协议;
十三、某些局域网游戏和软件须安装NetBEUI协议。而且网上有文章说,在小型局域网中,微软在WinXP中只支持的TCP/IP协议和 NWLink IPX/SPX/NetBIOS兼容协议表现不尽如人意,在小型局域网(拥有200台左右电脑的网络)中NetBEUI是占用内存最少、速 度最快的一种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