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日报评论文章
《江西日报》评论员文章:来一次作风建设的大提升——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系列评论之一
昨日胜利召开的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承载着推进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历史使命,吹响了在更高层次上深入贯彻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的奋进号角。
用一整天的时间,省委书记作开幕讲话和总结讲话,开会范围延伸到县(市、区)级,如此规格、规模的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全省性专题会议,在我省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抓住了制约江西发展的要害,给全省上下猛击一掌的警醒,彰显了省委对作风建设的极度重视,对整治作风问题的坚强决心。以此为序幕,江西开始了新一轮的作风大建设、大提升。
这是时代的命题。迈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我们前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于江西而言,总书记进行了两次面对面的悉心指导,对江西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要求。这个重要要求,涵盖了发展、生态、脱贫、民生、三农、作风等各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充分展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引,体现了对江西工作的精准施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江西的具体指导,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路径,教授了方法。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的作风就是关键的保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体现了理想信念、忠诚老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光口头表态、喊在嘴上,而要以优良的作风,落实到行动里、反映在成效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即能力,包括领悟力、贯彻力、执行力。做好江西工作,最为关键的是在更高层次上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要求,这需要以扎实的作风,结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江西实际,更好地领悟精神实质,拿出更有针对性的贯彻办法,扎扎实实、一板一眼地执行好,把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这是使命的牵引。江西是一片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红土圣地,把老区发展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是我们党革命的初心,是党中央和总书记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4600万江西儿女与全国人民一起如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完成好这个任务,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打好“三大攻坚战”,要啃下改革这块“硬骨头”,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等等,没有一件不是难事,没有一项不是逆水行舟、滚石上山。
发展的大考,归根结底都是作风的大考。以使命为牵引,我们需要更严、更实的作风。更严,严在执行中央方针政策上,令行禁止、不折不扣,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严在工作纪律、工作标准上,江西全面小康攻坚战到了决胜的关口,任何松弛懈怠、慢作为假作为不作为,都是对使命的亵渎,对人民的不负责任。要以更严的工作纪律,更高的工作标准,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敢于动真碰硬,敢抓敢管,勇涉险滩,勇挑重担,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更实,实在定策上更精准、推进时更精细,要求我们不拍脑袋决策,不亦步亦趋当应声虫,而是真正沉下心来抓学习、俯下身子搞调研,让制定的政策吃透上情、契合下情,让推进的措施更符合百姓的利益、得到群众支持,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这是人民的期待。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人民对发展有多么期待,对更加美好生活有多么期待,就对干部作风有多么期待。总体上看,当前我省干部队伍作风状况是好的,担当实干谋发展是主流。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干部作风仍存在不少问题,与新时代的要求很不适应,与发展的任务很不相称,也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差距不小。在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刘奇同志从“怕、慢、假、庸、散”五个方面,全面系统总结了我省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针针见血、振聋发聩,直击灵魂、发人深省。
江西是我们党优良作风的发源地。苏区干部好作风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人民群众相信党、拥护党、跟党走。也像种子一样,扎根在江西这片红土圣地,代代相传。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拧成一股绳。要瞄准“怕、慢、假、庸、散”五个方面的问题,顺应人民的期待,顺应发展的需要,来一次作风问题的“大扫除”。特别是要针对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对腐败的惩治高压态势,持续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作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要针对人民群众最头痛的不作为问题,强化考评、理顺机制、加强监管,让蝇营狗苟、尸位素餐者成为过街老鼠。
更加深入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更高层次上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是我们的核心任务和工作抓手,是做好江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省委对如何贯彻实施提出了全面要求,作出了系统部署,解决的是思想和路径问题;而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则从精神状态和作风保障上,对怎样贯彻实施明确了方向、提出了对策,解决的是行动和方法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这样的政治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省委决策部署的全局性、战略性、针对性,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以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无愧时代重托、不负使命担当、回应人民期待,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让我们以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拥抱江西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第二篇:人名日报关于社会心态系列评论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部关于社会心态系列评论文章:
一、执政者要倾听“沉没的声音”
在今天的中国,能听到各种声音。两会会场中代表、委员纵论国是,报纸杂志上不同思想交流探讨,新闻评论跟帖动辄上千条,近2亿网民随时写下140字微博„„条条声轨,汇成合奏,呈现这个时代多元多样的复杂图景和蓬勃活力。
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一方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声音只是“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这些,都可谓无效表达,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
无效的表达,不是没有表达,更不是不愿表达。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市民带上铺盖卷、排队3天,就是为了能跟领导“说上话”;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公开自己手机号,却因每天上千个电话、上千条短信被迫关机。那些为网络关注、被媒体聚焦的热点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之下这些体量更大的冰块,才是让冰尖浮出水面的庞大基石,也才是决定社会心态的“潜意识”、“核心层”。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上的弱势群体,也是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层面,他们既缺乏影响公共舆论的资源,又鲜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甚至无法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同样薄弱。因此,尽管可能人数不少,他们的声音却很难在社会中听到。
听见与被人听见,本是“社会人”的基本诉求;说话与听人说话,更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共识。当表达权已成为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重视这些声音,是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的起点。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正经历着急剧社会转型的国家,广大群众的声音被聆听、被重视,尤为重要。
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儿子车祸致残,云南父亲欲法院“自爆”走上极端维权之路;幼女身患绝症,湖北母亲参与“跪行救女”网络炒作„„让舆论哗然的事件,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不可倾诉、不被倾听、不能解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
发出声音,是主张利益的基础。有利益的表达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才有长久的社会稳定。事实表明,诸多矛盾冲突事件背后,往往是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从这个角度看,维权就是维稳,维权才能维稳。尽可能多地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兑现社会公众的表达权,对于维稳大有好处。
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以政府之力,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这是共建共享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让“说话”、“发声”不仅是表达诉求的基本手段,更成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环节,成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二、“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以管理思维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以“淡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
在“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后,“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正迅速进入各级政府的任务列表。
良好的社会心态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民族都很重要。之所以在今天备受重视,盖因中国发展已站在一个关键时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排位,让拥有一个怎样的“大国心态”引人瞩目;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令提升大众“幸福基因”分量加重。就此而言,社会心态既指向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也承载“以人为本”的具体诉求。
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挑战。这些大众情绪虽未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但正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抵触消解。把握和调适社会心态,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一种执政挑战。
然而,扫描各地“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塑造路径,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地方有“提法”没“想法”,仅停留在口号与姿态上;有的地方把心态问题经济化,以为“多发点钱就能让老百姓心态变好”;有的地方则认为“培育”的关键在百姓的自我修复,一味把心态问题归咎为百姓“不理性”、“不淡定”、“不宽容”。
其实,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以普遍存在的“焦躁不安”为例,城镇化及大规模人群流动,“漂族”、“蜗居”、“蚁族”人群大量出现,不安全感容易加重;房难买、学难上、病难看的现实矛盾,让人的不确定感增强;而少数干部的贪污腐败、一些地方的暗箱操作,使干群关系变得紧张而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以管理思维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以“淡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
对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有些阶段难以逾越,有些困难难以规避,一些不良心态的滋生难以避免。但必须意识到,如不及时妥善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也必定影响国家目标实现。因此,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
这一点极具现实意义。我们倡导理性平和的心态,但如果监管防线屡屡失守,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生姜事件层出不穷,“淡定”谈何容易?我们追求开放包容的心态,但如果“拼爹”现象屡屡发生,“起跑线”不公时时存在,“仇富”、“恨官”情绪何以消解?我们提倡积极进取的心态,但如果寒窗十载也难以改变命运,“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来得轻而易举,个人奋斗又有多大价值?
有学者这样描述当前我国改革的基本态势:改革在与危机赛跑。其实,社会心态的培育不也是在与改革进程赛跑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对各地执政者的时代挑战。
三、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
同样看待一件商品价格,有人显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鸭梨”很大;同样面对一桩刑事案件,有人焦虑等待“正义到来”,有人则在寻找“程序瑕疵”;同样衡量一项改革措施,有人双手赞成,有人却提出质疑„„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
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变化。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反映出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在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弈,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随着开放扩大和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国外与本土,不同价值观念也必然产生碰撞交锋。
多元表达难免会有“异质思维”,甚至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欣赏理性平和讨论,期待闻过则喜的态度,但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一些人在讨论中容不下异见,相互对骂、攻讦,动辄给对方扣上吓人的帽子,用意气之争代替真理追求;一些人对待批评建言,非但不虚心听取,反而搞起了“诽谤定罪”,甚至以权力意志压制不同声音。
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
在这个意义上,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相对于普通民众,手握权力的执政者尤其需要这种“包容”。如果说前者的狭隘只是语言暴力,后者的狭隘则可能带来真实伤害,比如“彭水诗案”、“灵宝帖案”;如果说前者的包容体现的是素质修养,后者的包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更是执政为民的需要、法治社会的要求。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不乏各种偏激声音,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而不能主观地归之为“对着干”。相反却应看到,在一个多元社会,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既是尊重公民的表达权,也是纾解社会焦虑、疏导矛盾冲突的必然要求。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其实,不同声音乃至反对的意见,还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资源。所谓“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只有允许不同声音存在,才能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做出理性判断和正确决策。所以毛泽东同志认为“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所以邓小平才说“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所以中央领导才反复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
多元乃繁荣之奥秘。一个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多样的个性表达,越需要整合各种意见形成统一意志的能力。以包容心对待不同声音,在“存异”中“求同”,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成为“一袋各不相干的马铃薯”,并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凝聚、升华。
四、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
“弱势心态”的存在与蔓延,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警示,更是一个启示。它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心灵脆弱与困境,也隐藏着心灵强大与和谐的必由之路:在公平正义阳光照耀下,用规则与制度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共建共享的平台,一个人人肯努力、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希望的社会,将会大踏步地走出“弱势心态”的阴影。
“你是弱势群体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系列社会调查中,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上万的白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这种反应,与其说是弱势群体在扩大,不如说是“弱势心态”正在蔓延。
有人说,心理危机是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利益猛烈分化的时代,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茅舍样小房子旁边忽然耸立一座宫殿”等贫富、收入的反差,人们的心灵世界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和心态也由之而生。
调整这种心态,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种变革中的“阵痛”、转型中的“落差”,以主动的自我调节,培育理性的视角;另一方面也要追寻普遍弥散在各个阶层的“弱势心态”的心理根源。
要看到人们最为痛切的,不仅是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无能为力”,更是在欠公平、不公正环境下的“回天乏力”。勤勤恳恳的合同工有些接受的是比正式工少得多的工资,没有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在“萝卜招聘”中黯然出局,兢兢业业的公务员眼看别人“又跑又送”突破了“天花板”„„对于这样的“非竞争型弱势化”,有学者这样比喻,好比在跑步比赛起跑的时候,就排斥了一部分人,不许他们参加比赛,或者让他们后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觉得自己渺小和“弱势”,很多时候是因为面对那些自认无法对其加以控制的事件,使得无力感、不安全感、不稳定感等五味杂陈的“弱势心态”被成倍放大。
“弱势心态”之下,有人破罐子破摔,由暴跳而至暴戾,导致伤害儿童等极端性事件;有人堤内损失堤外补,吃了三聚氰胺的亏就要在天价医疗上找补回来,“上不去”的痛苦就要在“贪起来”的疯狂中舒缓;有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平凡中变得平庸,在失望中陷入绝望。如果说“稳定预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那么“弱势心态”就是在侵蚀我们社会的共识,消磨未来的希望,构筑现实的壁垒,可能把社会引入人人皆输的“囚徒困境”。
其实,公平永远都是一个相对概念,追求绝对公平的“无差别”境界,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倘若沿着这种思路想问题,即使是在工作和事业上都很强势的人们依然会感到诸多的不满足、不惬意、不高兴,怨天尤人,抱怨指责。这并非全是客观现实的毛病,也缘于不能正确看待差异而产生的畸形心理。这就是为什么中央要将培育健康心态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置于当今社会管理创新的刚性要求之下。
不管从哪个层面说,“弱势心态”的存在与蔓延,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警示,更是一个启示。它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心灵脆弱与困境,也隐藏着心灵强大与和谐的必由之路,那就是:在公平正义阳光照耀下,让人们的权利都得到保证,让人们的奋斗都获得价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需要个体在自立自强中扬起心灵风帆,更需要社会管理者用规则与制度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共建共享的平台,一个人人肯努力、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希望的社会,将会大踏步地走出“弱势心态”的阴影。
五、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
从单向度强调“冷静、稳定、理智、克制”,到加强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培育和保护公共理性、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才是消除非理性最有效的解药。
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理性”正成为一个热词。
理性看待收入差距,理性面对社会不公,理性分析网络民意,理性选择专业、职业„„“理性”的高频度使用,传递的潜台词其实是:在不少问题上,有人正走向理性的反面。
走过高呼“杀死苏格拉底”的古希腊法庭,穿越法国大革命激进主义掀起的狂飙,人类对非理性的躁动保持高度警惕。理性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大大降低社会关系调节的成本,温和渐进的改革是历史进步的明智选择,这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动摇的共识。在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尤为重要。
但是,对理性的思考和探讨,还应在更深的层面展开。希望杜绝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现实的。与其紧张焦虑,不如解析它们生长的社会根源,寻求化解它们的现实路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构建平和理性心态的主要矛盾。
从追求“高而又高、纯而又纯”的政治理性,到接受自利、竞争、效率的经济理性;从单向度强调“冷静、稳定、理智、克制”,到加强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培育和保护公共理性、构建和谐社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对于理性的认识有了巨大的飞跃。但急速变革的中国面对的是“千年未有之变局”,将这种理念的进步落实到层层级级的社会管理实践中,实现对日益错杂的社会心态的准确把握和有效疏导,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西方的理性启蒙,面对的主要是基督教会。而今天中国的理性建设,既有市场理性与传统伦理道德的冲撞,也有个人权利与集体精神的磨合;既有现代公共意识与熟人社会的博弈,也有公民参与和“为民做主”残余思想的抵牾,如此复杂的环境中,作为具体的人,谁都不敢说自己绝对“真理在握”,谁都不应有过高的“理性优越感”,企望“理性”的符号可以封堵住“非理性”的决口。
除非极端个例,激烈的非理性言行背后的逻辑并非无章可循。作为最后的选择,它通常产生于绝无胜算的场合。市场竞争固然是优胜劣汰,但是否必定是赢者通吃一切、输者无处可逃?暴力抗拆固然不理智,但暴力拆迁就一定合理吗?通过正常渠道难以反映正当的诉求,究竟该怎样宣泄郁积的情绪?没处说理就骂,骂不过你就打,打不过你就跑,我们绝不鼓励这种弱者的逻辑,却也绝不能不理解、不关切、不给出路。
理性是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理性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现阶段,这个责任主要在社会管理者,在拥有更强实力、更丰富资源的组织和个人。而每一位公民也应该意识到,任何利益诉求和价值主张,都应在法治的框架下有序地展开,“有理”固然不一定走遍天下,但“无理”注定寸步难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程序理性、目的理性„„理性建设的内容包罗万象。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当从培育平等、真实、诚恳和可沟通为原则的交往理性开始。
少一点“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的粗鲁,多一点平等耐心的沟通;少一点“不信谣不传谣”的训导,多一点公共信息的及时披露;少一点“买不起房为什么不租”的不解,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记住,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才是消除非理性最有效的解药。
第三篇:四川日报评论
目录
根本出路在深化改革——一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2 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二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4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三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5 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四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7 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新动力——五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8 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六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10 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七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11 提升驾驭改革的综合能力——八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13
根本出路在深化改革——一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我省实际和未来发展,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提出要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根本出路在全面深化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全省上下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总要求和目标任务,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动性、坚定性、自觉性。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点,是过去3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四川是全国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曾率先探索农村改革,率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率先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验,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四川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锐气、不甘人后的探索,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而正是依靠改革开放,我省城乡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全国来看,当前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仍然突出,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仍然很多,呈现出复杂性、纵深性、艰巨性、紧迫性等特点,倒逼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再看四川,当前我省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也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省作为西部大省,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走在西部开发开放前列,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根本出路也在全面深化改革。因此,全省人民必须始终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勇气,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过激流涉险滩,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集中各方智慧力量,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全面深化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全省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位一体”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我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全局意识,突出问题导向,统筹协同推进,努力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改革开放之路。到2020年,完成《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必须明确的是,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经济领域的重点突破,也不可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预期目标。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我省地处西部内陆,最大的落后仍然是思想观念的落后,最大的差距仍然是思想解放的差距。要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破有立,敢试敢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新路子。同时,“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省情特征,决定我们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动员令已经发出,进军号已然吹响,最需要的就是行动起来,落实下去。让我们以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把我省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
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二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支撑和保障“三大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质量。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着力点是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创新民间投资机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健康等领域,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更大发展。要分类制定改革方案,推动国有资本加快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以股权的多元化实现企业治理现代化。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加大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地方金融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把统筹城乡改革作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继续按照“五个统筹”“五项改革”的思路,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在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用地制度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权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深化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改革,破除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障碍,使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生活。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企业主导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加快推动我省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要健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建立军民融合创新投入机制,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要重点支持绵阳科技城加快军民融合创新驱动试验区建设,在体制创新上先行一步,创造体制新优势。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凡是政府能不管的就放手让市场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改进行政审批方式,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同时,对政府该管的,要创新方法、管住管好,解决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我们要按照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正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断把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并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为推进“两个跨越”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三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要着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更好地规范权力运行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性改革。必须认识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统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要把建设法治四川作为我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认真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逐步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环境。当前,尤其要注重发挥法治在保障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作为地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地推动地方立法工作,确保改革于法有据;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关键作用,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守住司法公正这条防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不动摇,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要促进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不断拓宽协商渠道,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围绕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目标,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重大决策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和纠错机制。规范权力运行,预防和减少腐败,也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抓手。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让权力受人民监督、在阳光下运行。
让我们按照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的部署,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规范权力运行,发展人民民主,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形成推进我省“两个跨越”的强大合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四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
文化是一个地方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不断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确保导向不改、阵地不丢。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积极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发展繁荣和引导管理并重,切实增强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我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化传承历史悠久,培育和壮大文化软实力优势明显。当前,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重点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上下功夫,理顺党政部门和所属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要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上下功夫,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目前,我省文化企业转企改制基本完成,市场化经营机制也在逐步完善,要积极顺应文化改革发展新趋势,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构建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不断激发我省文化创造活力。同时,要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上下功夫,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和管理,着力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是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加强网上宣传阵地建设,主动建强网上正面力量,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强化党委的领导责任,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形成充满正能量、真正清朗起来的网络空间。
只有健康向上,才会充满力量。在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土壤,一定能释放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创造出蓬勃的综合竞争力。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浓厚氛围、提供重要支撑。
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新动力——五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
会精神
社会体制改革,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关联公平正义。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社会建设与治理的关系,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
社会领域改革直接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无论是教育公平、就业创业、收入分配,还是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都是群众最为关注、最能直观体现公平正义程度的改革领域。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因此,新一轮改革如果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下去。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把完善民生制度安排、守住基本民生底线作为一项基础性任务,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着眼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起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做到保基本、全覆盖、相衔接,基本构建起就业、社保、住房、养老服务体系。要着眼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劳动报酬增长机制,加大分配调节力度,继续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着眼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资源均衡化配置,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让城乡群众更直接更公平地享受到社会公共服务。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加快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管治”模式,构建起由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共同治理格局,开启现代社会“共治”新阶段。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单向管理与治理,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社会多元化特征越来越突出,与之相适应,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要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着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注重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凝聚群众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有序。
社会就是你我他,社会关系千万家。我们要按照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明确目标任务,把准改革方向,采取有力有效的举措,不断把社会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为我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营造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六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
生态发展,关系国家整体发展;生态环境,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必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我省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地位突出,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树立生态发展、生态安全的理念,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结合起来,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统筹当前和长远,标本兼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绝不能以破坏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增长。要抱定对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的态度,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转变发展观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土、绿水青山。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出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比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控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这些都是我省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和落实改革新办法新举措,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特别是我省一些生态基础较好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形成示范效应,尽力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省先后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在抗灾救灾机制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要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科学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我省防灾减灾体系。
往小处说,生态就是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源、周遭的环境;往大处说,生态就是大自然的循环系统,就是我们的家园与生存空间。立足新的起点,建设美丽四川,是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七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
我们党是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为推进我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要强化党的意识,加强党的建设自身制度改革。增强党员干部政治纪律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规范和引导党员干部的行为和观念。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切实提高各级党委领导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把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排兵布阵、调兵遣将。用什么样的人,往往决定了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认真践行“好干部”标准,打造一支“思想解放、敢闯新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品德高尚、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队伍。选贤任能,根本要靠制度。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抓住干部人事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级干部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要优化人才支撑,大力培养人才,广纳社会英才。事业成败在人才,改革成败也在人才。要探索面向全社会广纳贤才的机制,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创新办法举措,大力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等,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要建立聚集人才的体制机制,以“天府英才”工程为总揽,完善优秀人才引进、评价、激励、约束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广泛吸纳省外境外人才投身我省改革发展事业。
要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巩固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抓好第二批活动,围绕反对“四风”,建立健全改进文风会风、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治理吃拿卡要、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工作保障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上来。要改进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形成正确政绩导向,从根子上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是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干部。我们要按照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全省人民奋力夺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
提升驾驭改革的综合能力——八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
神
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更广,调整利益格局更加艰难,这对我省改革实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各地各部门必须按照省委绘制的时间表、路线图,准确把握改革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升驾驭改革的综合能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如期顺利完成。
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备驾驭改革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没有哪项任务不是涉险滩、啃硬骨头。面对日益复杂的改革形势和不断高涨的改革期待,各项工作能否统筹谋划,各项措施能否协同推进,各项任务能否贯彻落实,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驾驭改革的能力不够,就难以引领好改革方向、凝聚起改革力量、解决好改革难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驾驭改革的综合能力,切实承担起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和职责。
提升驾驭改革的综合能力,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在推动改革部署落实中把握好一些重要问题。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问题,做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处理好解放思想与扎实稳妥的问题,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善于积小胜为大胜;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问题,加强改革措施的配套和衔接,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处理好深化认识与提高行动自觉的问题,吃透中央和省委的改革精神,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与依靠人民群众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处理好深化改革与发展稳定的问题,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发展、维护稳定。
提升驾驭改革的综合能力,必须切实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有效应对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复杂局面。要强化实践特色,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实践。要强化全局意识,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要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问题,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着力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
改革没有完成时。今天,改革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鼓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气魄,运用“驾驭全局、见招拆招”的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改革新业绩。
第四篇:2012年江西日报社论(范文模版)
江西日报社论:凝心聚力开新局
祥龙起舞,盛世迎春。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去,我们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全省“两会”。昨天,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胜利召开。今天,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来自全省各地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肩负着全省人民的重托,齐聚省城南昌,履行神圣使命,共商发展大计,共绘美好蓝图。我们对全省“两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过去的一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生态优势得到巩固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民生工程66件实事全面完成,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特别是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龙头”的牵引下,全省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两个“万亿元”大关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012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是稳中求进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更为复杂的发展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总体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务必牢牢把握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与“进”、“好”与“快”、“实”与“虚”的辩证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保护良好生态上,努力实现强省与富民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把广袤的赣鄱大地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秀美的幸福家园。
“两会”作为发扬民主、凝聚人心、集中智慧、激励斗志的盛会,承载着全省人民的期盼和厚望。怎样在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中央苏区振兴上多谋创新之举?怎样在稳增长、调结构上多献务实之策?怎样在抓改革、促开放上多建睿智之言?怎样在惠民生、促和谐上多思长效之计?这些问题既是全省人民关心的话题,也必将是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热切期待省人大代表,以全心全意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人民代表的神圣职责,反映群众心声,发表真知灼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出谋划策,有效实施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们热切期待省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界别组织的结构优势、民主协商的功能优势、联系广泛的渠道优势,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越是使命光荣,我们越要斗志昂扬、激情满怀;越是任务艰巨,我们越要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我们相信,参加全省“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定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审议“两会”各项议题,圆满完成“两会”各项任务,把“两会”开成团结、民主、务实、奋进的大会,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开创新的局面,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赣南日报6篇评论
没有工业大发展就没有经济大提速
——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之一
去年9月,经过深入调研,市委、市政府作出“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的重大决策部署,一场以工业追赶跨越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攻坚战随之打响。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企业兴则工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没有工业的大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的大提速。
然而,长期以来,赣州经济发展的短板恰恰就在工业上。
赣州这么大,但工业总量却小得很不相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仅占全省的10.4%,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省的9.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的6.5%。这种现状多少有点让赣州人难以接受,却不容回避。
如果把历史的镜头拉长,新中国工业的起源地,就在赣南。上世纪30年代,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瑞金,以采矿业、军工业为代表的苏区工业应运而生,为中国革命挺起了坚实的经济脊梁。
与自己的过往比,恐生知足之心;与别人的进步比,当增紧迫之感。
赣州工业有过荣光,并一直在发展,这是事实;但由于存在总量小、结构单
一、产业层次低、具有核心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少等短板,发展速度和质量却没有人们预期的那么快、那么好,以至不断被别人“超了车”,这也是事实。有人将原因归结为赣州地处赣江之源、东江之源,一直以来为保护源头生态作出了贡献、付出了牺牲。这事不假,但不能成为我们工业慢发展的借口。绿色与发展的关系从来就是辩证的,我们要发展,也要绿色;要绿色,也要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
认识在学习中不断深化。去年下半年,赣州市党政考察团奔赴广东韶关、河源、广州、深圳和南昌等地学习考察,市政协也派出调研组分赴福建、湖北、山东等8省20多个与赣州基础条件相近、工业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专题调研。这些地方有的与我们情况相似但发展更快,有的却“甩了我们好几条街”。然而,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快速发展都是工业在撑腰,他们经济的大提速都是依托工业的大发展。
这些地方的发展实践还告诉我们,把自身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好,将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若干意见》赋予的特殊扶持政策等,是赣州主攻工业的重要依托。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是赣州加快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前外地人说赣州人只会采矿卖矿,现在我们要证明的是,赣州在矿产品精深加工上也能做得很好;以前外地人对赣州的优质农产品津津乐道,现在我们要证明的是,赣州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也能做得很好;以前外地人说赣州招商引资“捡到篮里都是菜”,现在我们要证明的是,赣州根据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在择商选资、招大引强上也能做得很好……
创新,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动力,工业发展也是如此。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是我们正在不懈致力的一项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钨与稀土采冶及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的引领作用;如何更好地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形成产业创新联盟;如何更好地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集聚创新主体、延伸产业链条……这些,都需要我们以行动作答。新常态下主攻工业,盘活存量事关根基。盘活存量就要拿出管用措施帮助现有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实际问题与困难,引导和激励企业推进技改、转型升级、做大 做强。到目前,市里制定实施了主攻工业三年推进计划、精准帮扶企业实施意见和考评方案,出台了七个方面的综合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1+2+7”的服务工业发展政策体系,并成立了主攻工业领导小组和10个工业主导产业推进小组,建立了市县两级领导挂点联系帮扶企业全覆盖机制。这些政策措施,条条都是“真金白银”。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制定出帮扶的政策措施,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层层落到实处、事事务求实效。
新常态下主攻工业,扩大增量至关重要。扩大增量就要学习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舍得给利让利,以最大诚意、最好环境、最优服务吸引客商投资,同时加快园区升级步伐,突出招商重点,注重产业导向、投资强度和科技含量,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
新常态下主攻工业,项目建设至为关键。无论是盘活存量还是扩大增量、做大总量,无论是企业自身发展还是产业集群发展,离开了项目这个载体,都将失去依附。以钉钉子的精神抓项目,形成集群和规模,企业才会有更好的成长性,产业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赣州以钨和稀土为重点的稀有金属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南康家具产业的异军突起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市委、市政府正致力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若干个千亿元支柱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元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稀金谷”、“青峰药谷”、绿色有机食品“君子谷”和新能源汽车科技城…… 寻芳陌上花似锦,敢折东风第一枝。当共识形成、目标既定、路径明确,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快马加鞭,用实干、创新和担当去作出生动诠释。
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同步全面小康
——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之二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一直是赣南老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绕不开的现实问题。然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每个赣南人来说,脱贫攻坚既是历史任务,又是时代使命。“确保到2018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没有退路,我们必须打赢这场攻坚战。”赣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向全市人民发出铿锵誓言。
立下“军令状”,拿下攻坚战,决心和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中央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来自顶层设计、政策支撑,来自这几年来脱贫攻坚的“赣州实践”。
在全中国将于2020年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坐标轴上,赣南这片红色的土地,没有被党和国家遗忘:新中国成立后,赣南有8个县(市)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赋予赣州“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地位;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嘱咐江西各级干部:“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肩负时代使命,牢记殷殷嘱托,赣南以创新和实干推动脱贫攻坚,探索出脱贫攻坚的“赣州模式”:精准识别扶真贫,精准施策真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同步推进;6万多干部结对帮扶,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接力推进“六到农家”工程,从水、电、路、房、网络和环境改善等方面济百姓之急、2 帮百姓之需;出台“1+1+17”精准扶贫工作政策体系,相关政策取得最大程度的叠加效应……
实践证明,这些探索行之有效、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贫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贫困发生率由29.9%下降到9.23%。仅2015年,全市有34.82余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一。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时至今日,条件好一点的已先期脱贫,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决战“硬骨头”,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探索和更精准的举措,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实干担当,勇当先锋。
决战“硬骨头”,责任落实是关键。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双向全覆盖,在不少地方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但在个别地方,“上边热,下边冷”的情况仍然存在,脱贫攻坚难以扎实推进。我们要立下“军令状”,进一步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督查考核,跟踪问效、跟踪问责,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脱贫攻坚的始终,这场硬仗才能迎来最终胜利。
决战“硬骨头”,需要党委政府的担当、干部的担当,也需要社会的担当。要汇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打出“组合拳”,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当然,扶贫对象自身的担当也不可或缺。目前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人穷志不短的信念。扶贫先扶志,要强化贫困户的担当意识,坚持脱贫攻坚中决不养“懒汉”。决战“硬骨头”,要善用“他山之石”,借鉴其他地区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的好的经验做法。其中,“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宁德市赤溪村实施搬迁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效果就非常显著,尤其是旅游产业让其开始破茧成蝶。赤溪给我们的启示是: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及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
这样的路子,我们赣南同样也有探索实践。近年来,我市让15.4万余困难群众彻底“挪了穷窝”,但目前仍有部分边远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人口“挪不动”。我们要开动脑筋利用相关政策,让移民对象乐意“挪窝”。
易地搬迁“挪穷窝”,产业扶贫“拔穷根”,双管齐下,更见良效。作为一个拥有96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赣州市利用脐橙、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已先期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但产业扶贫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赤溪经验启示我们:产业扶贫需要依托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要不拘一格推进发展旅游、电商、光伏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要建立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兼顾好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各方利益,推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共赢模式。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进“党建+党员+贫困户”扶贫模式。
当然,还有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等一个个脱贫攻坚的战场。而创新,则是各个战场的通用制胜之道。我市创新利用金融杠杆撬动8倍资金用于扶贫,启发我们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比如可利用省里把我市列入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试点的契机,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用于脱贫攻坚。还可通过创新扶贫“信贷通”、“油茶贷”、农房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入各项专项扶贫。
输血一阵子,造血一辈子。打好脱贫攻坚战,更要以加快振兴发展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好了,为贫困户输血、造血的能力才会更加强大,激发脱贫对象自身发展活力才会更有依托,防止返贫现象发生才会更有保障。
没有新型城镇化就没有城乡一体化 ——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之三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来到了城市。”
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以超前的理念、系统的思维、统筹的办法,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全市人民的强烈期待。根据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期末,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53%。这意味着要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提高7.5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新增70万人以上。
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1.8个百分点消费、3.7个百分点投资;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将带来10万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不仅是赣州扩大内需、加快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抓手。可以说,没有新型城镇化,就没有城乡一体化。
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史料记载,在宋代就成为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属全国性的繁荣都会。今日赣州,作为我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了构筑“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为主骨架的省域城镇体系,赣州都市区、瑞金组团、三南组团列入其中。以赣州为圆心,方圆200公里近2000万人口区域内,尚无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这个区域内,赣州有条件建成四省通衢的中心城市。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型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赣州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依然存在城镇群内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等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推进新型城镇化,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解决“如何市民化、城乡如何统、产城如何融、瓶颈如何破”等问题。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市民化”建设成为重要任务。
目前,我市户籍人口960万,城镇常住人口仅375万。如何“市民化”?唯有深化改革,才能打开农民、市民身份转换的“旋转门”。
不妨看看南昌怎么做。南昌抓住户籍制度改革契机,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上“只做加法不做减法”,让转户农民带着福利进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方面,赣州也一直在探索实践,有些做法还走在全省前列。今后,改革的步子还可以更大,推进的速度还可以更快。
“品质之城,心安吾乡,人之向往。”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明确,将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优化和完善“一区两群”城镇空间总体布局,科学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中心城区是赣州发展的核心,集中要素资源将其做大做美、使其宜居宜业,极为必要。围绕这一目标,必须高标准规划建设蓉江新区,加快水东和水西组团开发,推动赣县撤县设区,推进上犹同城化发展,着力建设覆盖信丰、于都、崇义、大余和兴国的赣州都市区。同时,要做强做优县城,打造中心镇和中心村。
完善城市功能,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为此,要着力建设大通道,繁荣大流通,构建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完善城市路网,改善市政设施,推进“公交都市”等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合理布局医院、学校等设施,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新型城镇化理应包含文化记忆,跳动历史脉搏。赣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要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古迹的保护力度,传承历史文脉,延续城市记忆,让子孙后代共享千年荣耀。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良性发展。让乡土更芬芳,给田野以希望。要着力建设美丽乡村,让“故乡”载得动梦想,安得下“乡愁”。同时,推动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和生产要素有效对接,调准公共资源分配使用的天平。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项目是空谈。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要以项目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市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做好前期策划和跟踪调度,确保项目扎扎实实落下去。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要以产城融合为路径,通过培育产业支撑融合、提升园区带动融合、完善政策保障融合,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推进新型城镇化,资金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以全市棚改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例,“十三五”时期,大约需要投资230亿元,市县财政需配套近160亿元,压力的确不小。
钱从哪里来?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行PPP融资模式,是一条可行的路子。合肥、常州等地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把政府大楼、公益事业场馆等资产划入融资平台,不断壮大资产规模。同时,加大政府投入,用好用活金融资源,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
当前,赣州城镇化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突出。用地瓶颈如何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津实施“宅基地换房”、重庆推出“地票”模式 ……都是可以学习的好经验。我市也进行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三项试点”,并取得良好效果。创新土地利用机制,研究建立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我们期待更多新尝试。
目标在前,探索不止。只要我们协力同心、苦干实干,坚定不移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一个城乡一体化蓬勃发展的赣州必将从蓝图变成现实。
没有现代农业就没有农村蝶变
——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之四
《汉书》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无农不稳的道理,千百年来深入人心。
没有现代农业,就没有农村蝶变。打好现代农业发展攻坚战,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当下推进“三农”工作必取的方向、必选的路径。
其实,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发展现代农业,赣州一直在探索、在努力。赣南脐橙以657.84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首,“赣南茶油”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有限的土地上解决了近千万人的吃饭问题,各种特色农产品均有较大发展。
立体农业、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业”等也是亮点迭出。全市到目前培育了包括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0多个,建成了赣南脐橙出口全直通暨定南口岸作业区,创建了全国首个基于O2O电商运营的线下供货联盟……
看到成绩和优势,我们才不会妄自菲薄、畏难不前;认清短板和差距,我们才不会孤芳自赏、坐井观天。
赣州曾派出调研组赴山东寿光考察现代农业。寿光这个既无区位优势又无资源优势的县级市,凭着重视科技和规划引导,凭着求新求变和苦干实干,创造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样板、一个奇迹。跳出赣州看赣州,让我们明白了前方的路不平坦,要沉下心来做的事还很多。
赣州现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有先天不足的原因,但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思想解放和理念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人们对现代耕作技术和方式接受程度不高、市 场意识不强、土地流转的进度也慢……这些因素,导致赣州农业发展未走出传统农业的模式。
现状,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差距与瓶颈,也让我们看到了提升的空间与潜力。
打好现代农业发展攻坚战,不容迟疑。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和机遇,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要“蹄疾而步稳”,在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补短板、强动力,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现代农业,务必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上来。“十三五”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很多也很重,其中一个,就是要用新发展理念破解“三农”问题,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带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化理念经营农业”,我们必须尽快形成这样的共识与认同,并切实付诸探索与实践。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所在。只有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释放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潜能。
“接二”,就要围绕农产品产后减损增效、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连三”,就要建立完善的营销流通体系,完善仓储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势农业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畅通流通渠道,破解农业“卖难”与“买贵”的矛盾。同时,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健康养生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调整优化农产结构,壮大优势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又一项基础工程。当前,国家提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我们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来了机遇。我市明确:做大做强脐橙、油茶、蔬菜等赣南优势产业,建成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建设油茶“四个中心、三个基地”,建成面向东南沿海和粤港澳地区蔬菜重要供应基地。培育壮大赣南区域特色产业,让赣州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上规模、成集群,将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诚然,这样的谋划与布局,凸显了赣州的优势和发力点。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与服务体系建设作保障。这方面,赣州的努力也一直未曾停歇:成功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积极推行“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我们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坚持,就能看到前方的风景。
“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千家万户的农业分散经营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风险必大、步履必艰。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还要加速“小农经济”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但分散生产经营的格局和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的现状极大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何破局?赣州以着力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为抓手,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转移集中,并在农村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农房抵押贷款助民融资等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我们期待的是,这样的步伐还要更快速、更坚实。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我们合力攻坚,闯关夺隘,以实干担当书写新的华章。
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发展新活力 ——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之五
如果说工农业构筑了现代经济航母的厚实甲板和主引擎,那么,现代服务业则是加速器和润滑剂。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发展新活力。
历史长河中,服务业谱写过古代赣州的灿烂华章。穿过时光的垛口,古城墙外的贡江江面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曾经“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赣州,借助繁荣的商业经济和发达的航运物流,跻身宋代全国36大城市之林。
服务业也哺育了红色故都的峥嵘岁月。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襁褓中的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封锁线上的贸易”,打破敌人的军事围堵和经济封锁,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燎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攻坚战,建设全国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就业创业、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再把目光从历史的经度投向地理的纬度。
湘江——赣江;岳麓山——通天岩;“惟楚有才”——“厚德载物”……赣州的西北方向,千里之外的长沙与赣州虽然规模、区位不同,但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条件颇为相似。近年来,长沙的文化创意产业、娱乐休闲产业异军突起,风起云涌,搅动了现代服务业的一池春水,书写了中部城市转型发展强势崛起的豪迈篇章。
有一种反思振聋发聩:当孩子们准点收看《快乐大本营》的时候,当金鹰卡通系列文创产品热播热卖的时候,当长沙旅游景点游人如织的时候,赣州的位置在哪里?
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发展新活力,这也是2015年底,我市党政考察团南下广东、北赴南昌取得的“真经”。
一个开放式办公室,几张桌子、几台电脑,几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几件引领未来的作品……深圳南山智园的“创客”模式,打开了“互联网+”的神奇魔盒,释放出现代服务业的崭新活力,带给我市党政考察团成员巨大的启迪和震撼。
回首来路,赣州现代服务业从筚路蓝缕中蹒跚走来;当下赣州,欣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盛世良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利好政策层出不穷;区位优势日益彰显……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大交通、大物流格局逐步形成,赣州推动现代服务业井喷式发展,正逢其时。
展望前程,赣州“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现代服务业的基本走向: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创新业态模式、增强服务功能,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张、比重提高,力争到2020年,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在三产比例中,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十三五”规划里设定的宏伟蓝图终将变成红土地上的生动现实。
“路线图”和“时间表”已定,哪里才是我们应该聚焦和发力的“主战场”?
——做大金融业,围绕建设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省次金融中心,加快金融改革,提高服务能力;
——做优旅游业,按照“一核三区”布局,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 ——做强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重要节点城市;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以及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
此外,文化创意、体育休闲、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新兴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开疆拓土的重要领地。如何把蓝图变为现实、将机遇化为成就?空谈误事,实干为先。
明确工作抓手。我们要以做大现代服务业总量、优化现代服务业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建设重大项目、打造重大平台、培育龙头企业,以超常规的手段和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提升思想认识。提升认识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却不意味着地位第三。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主攻工业、脱贫攻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至关重要。
增强市场意识。把现代服务业的“高智商”特点转化成“高钱商”收益,我们尚需努力。赣州是客家摇篮,但发展客家文化旅游,我们跟梅州、龙岩、河源却还存在不小差距;我们打造过《八子参军》《快乐标兵》《山歌情》等采茶大戏,却缺少《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这样的票房“重磅”。
夯实项目支撑。赣州的大交通、大物流格局即将形成,通过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一批大项目支撑,建成像浙江义乌那样的商贸交通物流枢纽并非没有可能。当前,我市正在布局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一定要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大力推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制定保障措施。要制订完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系列文件,拿出实实在在的促进办法,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要善于进行资本运作,解决资金难题,搞好配套服务。同时,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业绩考评机制等制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风云际会,潮涌赣南。打好现代服务业攻坚战,期待我们拿出担当精神,作出探索实践。这片土地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也一定能续写现代服务业的时代荣光。
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就没有坚实的支撑
——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之六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就没有坚实的支撑。
不妨先说说深圳。这个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从一个小渔村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创造过令世人称奇的“深圳速度”。“深圳速度”无疑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速度。有客商坦言:“完备的基础设施,让我们看到了深圳强大的实力和发展前景,增强了我们投资兴业的信心。”
深圳不是特例。放眼全国,凡路网、水网、电网、气网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经济发展就快;反之,则发展滞后。我们所说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差距就在基础设施。
回望历史,赣南作为“五岭要会、粤闽咽喉”的战略要地,在路网、城市功能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曾令人心羡:千里赣江船帆穿梭,穿境驿道马蹄声疾;宋城墙、福寿沟为城市防洪、御敌、兴商提供坚实保障,赣州“名城重镇”的辉煌由此延续千年。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全国铁运、海运和空运兴起,传统运输方式由于没有了速度、运量的优势,群山阻隔的赣南在发展中一度被边缘化。交通优势旁落、信息获取不畅、经济发展落后,成为赣南长期的痛。以致到了上世纪90年代,赣南迎来首条铁路过境,举市曾经为之欢腾!
进入新时期,赣州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不遗余力。如今,火车有了,动车来了,高速公路也实现了县县通,更有一架架飞机通达四方,还有联接世界的信息网络……赣南大地正在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天。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市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突破500公里和1000公里;市内电源装机容量达212万千瓦……
但是,这样的进步,我们来不及回味。周边地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赣州基础设施建设的路依然漫长: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有待延伸,还有7个铁路“空白”县;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较低,通行状况较差;能源保障水平不高……这些短板还在困扰、束缚着我们的发展。
基础牢固,方能行稳致远。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投资和发展的“马车”。没有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就无从谈起,制约发展的瓶颈就难以突破。
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产生经济学上的“乘数效应”。有专家研究认为,在基础设施上投资1元钱,能有效拉动相关产业7元钱的投入。依此推算,正在建设的昌赣客运专线(赣州段)项目总投资约138.02亿元,5年建设期年均投资约27.6亿元,按7倍的“乘数效应”,建设期每年将带动相关投资约193亿元。目光放远,才能走得更远。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既要看到“死结”,又要找到“活扣”,还要研究如何“解结松扣”。
正是基于对基础设施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立足现实,正视差距,对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把交通、能源、信息工程等领域的建设作为攻坚重点。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作为欠发达、后发展的赣州,需要加快对接“一带一路”,需要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没有完备的交通作保障不行。为此,我们这些年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立项支持,加大投入推进水陆空立体交通建设,成效明显,但与形势发展和实际需求比,还远远不够。目前,赣州虽然迎来动车,但还没有进入高铁时代、地铁时代;赣州都市区规划建设引人注目,但城市地铁、城际快速交通仍是人们的热切期盼……消灭“空白点”,打通“连接线”,畅通“微循环”,调整和优化结构,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网络性服务功能,我们还须在内外兼修中攻坚克难。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能”。发展要提速,动能须增强。能源总量缺口较大、结构单一,是赣州的主要现状。人们还记得,200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冰灾,曾让赣州电网与国家大电网“脱联”,孤网运行的赣州电网供电能力由105万千瓦锐减至10万千瓦,短时间内造成全市大面积停电,赣州电力供应不足暴露无遗。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华能电厂二期建设进度,加速信丰和宁都煤电项目、赣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上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十三五”期间,赣州在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还须持续发力。
信息工程是经济发展的“传感器”。信息化不仅关乎经济的转型升级,也体现社会的发展进步。据了解,2015年,我市电商交易总额达221.32亿元。数字的背后,反映出近年来赣州信息化发展有了个好的起步。打造“无线城市”“光网城市”“宽带乡村”,建设网络强市,通过提升信息网络建设和运用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智慧旅游、文化创意、高效物流等,催生一批新的增长点,我们还须快马加鞭。
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投入。向上争取扶持、对外吸引投资、政府发债融资……不管哪种方式的筹资投入,最终都要落到项目上。因此,谋划和储备一批带动力强、受益面广的基础设施大项目、好项目,是打好这场攻坚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充分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合力做大基础设施建设这块“蛋糕”。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战,只有驰而不息,积极作为,才能夯实基础、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