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6:0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山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难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山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第一篇:红山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红山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红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传习展示的地点;缺乏活动和推广经费;传习队伍后继乏人;产业化经营步履维艰;非物质文化普查任务繁重,需要缜密的规划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一、红山区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遇到的困难。

1、红山皮影。皮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设计、剪裁、描绘、排练、演出等多个步骤,需要多人合作完成,没有独立的活动空间是无法想象的。红山皮影的传承人高云现已67岁高龄,是红山区小房村的村民,生活拮据,凭借对皮影的热爱,举债购买了大量设备,编排制作了大量创新曲目,《鹤与龟》等儿童剧目广受好评,多次进校园义务演出,曲目编排已非常成熟。经由红山区文联的多方协调,高云现在被聘为赤峰实验小学的皮影教师。目前,红山皮影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的排演场所。再有就是缺乏中青年的皮影传承人员。

2、红山剪纸。红山剪纸主要分为三个主要流派,以杨万年、韩素珍为代表的宫廷剪纸,以萨仁为代表的学院派剪纸,以白玉双为代表的民俗剪纸。红山剪纸目前在三所中小学成为校本课程,红山区文联连续举办了多次红山剪纸联展,现在,红山剪纸各位传人创作旺盛,声名渐隆,他们多次在国内外各级美术展、剪纸展上获奖。红山剪纸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相对固定的创作和展出场所,民俗剪纸的代表白玉双创作了几千幅剪纸作品,今年已满60岁,身患糖尿病,手指已不灵活,现在借助在侄女在头道街的老房子里,女儿在沈阳读大学,生活非常困难,急需救助。红山剪纸已在几所学校成为校本教材,现在亟需编制一套适合本地学生的剪纸教材或有关红山剪纸的相关读物。

3、龙乡绣花鞋是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人是任秀丽。目前主要的困难是后继无人,缺乏展示和传承场所。

4、赤峰雅乐。毫不夸张的说,赤峰雅乐具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水准和影响。目前,赤峰雅乐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雅乐曲谱,其他工作如演出、传承和教育工作也因资金投入不足而无法展开。

5、赤峰韵语文化。赤峰韵语是民间语文的活化石。共分为惯用语、俗成语、暗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儿歌与游戏韵语、酒令与酒桌韵语、商家广告韵语等九大类。今年4月,红山区文联开始了赤峰韵语文化普查,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人手不足,缺乏资金,《赤峰韵语集成》的编纂陷于停顿阶段。

二、相关对策。

1、加大投入,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将阶段性的成果展示与结集出版等总结性的工作结合起来。

2、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活动和传习场所。搭建平台,使“非遗”演出与展示常态化。

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化经营推广的可行性研究。开发“非遗”产品,推行“非遗”产品经纪人制,提升非遗产品的单品价格。扩大宣传,增加非遗产品的公众知晓度与认知度。

4、综合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之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助力。例如,编制红山区旅游名录,将非物质文化活动的传习场所列为旅游参观景点,同时,销售剪纸、绣花鞋等“非遗”旅游产品。例如,根据皮影传承人“高云”的生活实际,将他的居所打造成“文化大院”。

5、拨付专项资金,对优秀又生活困难的“非遗”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关怀。

6、对涉及“非遗”的文化部门给予资金和人力上扶持。

7、特别做好赤峰雅乐的保护、传承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工作。整理出全套的雅乐曲谱,并为之编曲、配器、演奏;成立老中青结合的具有高超演出技艺的雅乐演出专业团体;与唱片公司联系,重新编辑、出版完整的《赤峰雅乐套曲》CD;出版赤峰雅乐套曲曲谱大全;推广雅乐演出,推进雅乐教育。

8、成立《赤峰韵语文化集成》编委会,投入专项资金,出版《赤峰韵语文化集成》。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观后感

观《三街通天河》有感

三四街小学

星期五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鹿泉非物质文明遗产,其中“鹿泉三街通天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街通天河”表演是一种介于舞蹈与武术之间的民众表演形式,它起源于清朝初期,距今有300余年的历史。

它表演取材于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通天河的故事,唐僧师徒几个取经路过通天河,唐僧被通天河的鱼精所擒,师徒三人与水怪斗智斗勇。其中猪八戒好色喜功,被水怪中的海蚌变成的美女所迷,被夹住嘴巴,经师徒奋力相救才得以脱险。师徒几人施展功夫,尽情打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它的演员服饰装扮、动作表演等方面吸取了我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是对戏剧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鹿泉三街通天河”对活跃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观看之后,我对鹿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深刻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了弘扬鹿泉文化的重要,我们后人要继承弘扬。

第三篇: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最终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马哲社会实践之——

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甲骨文、青铜器、长城、故宫„„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们是传承中的载体,更是发展的依托,它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但是当我们自豪的说起我们的文化时,又有多少人能展示出中国的技艺和文化呢?能问心无愧的只有那为保护中华文化而奔走的大师和极少数人罢了。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这一辈有了广泛的影响。我们也许能对好莱坞大片如数家珍,但不一定曾完整的听完一场戏曲;我们的大学生们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我们的家长们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却对学习传统技艺如弃敝履;在中国观众渐稀的京剧艺术,被西方人叹为观止,但是京剧道具保存最好的,是日本的京剧爱好者;中国书法家的作品因在国外得到好评而身价倍增,但是又有多少中国人在生活中看到了文字的内涵呢;《论语》是儒家智慧之作,但是中国学生对《论语》的了解,还不如某些外国留学生„„现代社会和经济的急剧变迁,加上国人对本国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重视,导致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甚至部分地区已经逐步消亡,保护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了。

矛盾客观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在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技艺师急剧减少与后继无人的矛盾、道具制作与原材料缺乏的矛盾。

对于民间的音乐、舞蹈、曲艺,因为高科技的发展,娱乐产业的多方面发展,群众娱乐活动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电视节目成了中老年人的主要休闲生活,网络、舞厅歌厅占据了青少年的休闲时间,这些现代娱乐方式极大地消弱了人们参与传统娱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无意间使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地方戏曲历史悠久,其传承方式历史上多为口耳相传,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随着老艺人们相继去世,能演唱传统曲目者已寥寥无几,且记忆力和演唱能力均不如前,而且观众群向老龄化发展,以我们父亲那一辈且乡镇及农村人口居多,青年观众较少,甚至可以说这种艺术已经“违背”我们这一辈的思想。所以民间的音乐、舞蹈、曲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挤压和冲击下生存空间变得狭小,民间艺术队伍日益缩小。

许多学习过民间技艺的年轻人只将这个当作爱好,是业余之技,因而展示技艺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少,难以维持生计。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因为战乱和历次政治运动,与该文化相关的文物古迹和珍贵实物受到破坏和损毁,古建筑年久失修,大部分已到了濒危境地。没有专门、系统地对该文化进行相关的研究、发掘、整理,从而面临失传,急需抢救。由此可见,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举步维艰,濒危状况暂时难以改变。

倘若真有一天我们只能看着先人留下图片和影像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寄自豪于失传的技艺而不是当下文化的发展时,不会觉得我们很可悲、很讽刺么?这些矛盾是不可能回避,如何改善当下的状况才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通过颁布法律法规为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开了第一张保护伞:《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此后相继出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确立了十六字的保护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文化保护已经有法可循,有法可依了。目前,从全国到地方都认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启动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从这些申报项目所阐述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中,我们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但从它们所面临的濒危状况来看,我们又可以一窥当前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但这一切保护工作仅仅停留在市级以上的层面上,乡镇的政府到底对此项保护工程该负有怎样的责任,要有什么行动与措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扎根于民间的文化遗产恰恰是最需要基层政府的关怀和帮助的。因此要想做好保护工作,切实起到保护作用,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与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要在乡镇政府形成文化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保证文化保护的进行。

除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组织机构和科研团体也在为宣传文化遗产而尽心竭力。中华民族博物馆的人员曾深入全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去宣传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收集各民族服饰,将我国民族的服饰文化带到巴黎,展现给世界,也让那些少数民族人民深刻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瑰丽。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对于自身的定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传承的效果。多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明确,被普查到的传承人认识不到自己是某一方面的传承人,甚至有的艺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怀有鄙视的态度,认为是“讨饭生活”,待生活条件稍有好转,就不愿再从事或对外展示了。认识的不足导致了传承人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漠视,对其即将失传也抱着毫不可惜的态度。诚然,让非遗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我们要加快这个进程,要在各个领域,尤其在农村,用多种方式多加宣传,积极营造非遗保护的氛围,让全社会提高认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需求才会有供给,改善文化遗产现状的途径不能不从文化遗产自身入手。地方、社区多开展非遗普及活动,不失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双赢之举;还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孩子讲讲当地的传说故事,唱唱当地的民歌民谣,玩玩以前的传统游戏,做做一些简单的传统手工艺,相信极少能接触这方面的孩子们会非常乐于参与这些课程,这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民俗旅游,开发旅游的新热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溶入旅游业中,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在手工艺品方面,及早的转型能带来更大的商机。蓝印花布原本多用于制作被面,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而现在这种被面已失去了市场,那可以考虑下向工艺品方面发展,如挂件,头巾,围巾,在制作工艺上积极创新,印染的布料,印染的花式花样等方面符合现代人的品味,我相信这门技艺还是会重新找到市场的。总而言之,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优势,不断创新,重新找回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的文化遗产,是一种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文化。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不仅仅是对其进行一些经济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对其艺术成果的肯定上。作为政府部门多举办各种规模的展示展演活动,积极地为民间艺术寻找活动场所,搭建表演平台,鼓舞民间艺术家们的信心,发动更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证与命名活动,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副其实,增强他们传承的动力。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还要小心走入各种误区。我们真正要保护的是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而不是保护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臆想的或随意更改的文化。如某些城市以民俗旅游中的“假民俗”、“伪遗产”来骗取游客的眼球,做出了各种不实的噱头来谋取财富,但是欺骗了游客,更让真正的文化遗产得到漠视。传承人在在创新过程中应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精神不变,放于群众的生产生活中间去,在应用中创新,而且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否则当失去文化核心后,文化遗产已经变质,保护工作也失去了意义。

总之,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远而又意义重大的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们要立足现实,不断完善保护机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努力营造保护环境,才

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一直传承下去。

正如地球需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保持生态平衡一样,社会的正常发展也依赖于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只有传承本国的文化才能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所以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经之路。

附件一

关于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问卷调查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你的年级()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及研究生

3您对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了解多少?()A 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不太了解 D 完全不了解

4您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吗?()A 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 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5您知道桂林非物质文化包括哪些吗?()可多选

A 民间文学 B 民间音乐 C 民间舞蹈 D 传统戏剧 E 曲艺 F 杂技竞技

6如果有宣传保护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您是否会参加?()A 会 B 不会 C 不一定

7您周围的人有从事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工作吗?()A 有 B 没有

8您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A 非常乐观 B 一般 C 不太乐观 D 完全不看好

9您觉得桂林市政府应该给予怎么样的政策保护?()可多选

A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并给予奖励

B 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队举办非物质文化活动,加大宣传 C 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外筹集资金 D 其他:

10在宣传方面,你赞成怎样的方式去宣传保护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多选

A 拍成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 B 举办各种活动

C 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等 D 其他:

11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使得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可多选

A 加大宣传

B 政府加强重视,增加投资力度 C 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 D 其他:

12您认为一些桂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制作工艺、曲艺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 年轻人不愿意继承 B 市场前景不好 C 政府保护工作不够 D 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E 其他:

13您觉得当前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A 人们的意识不够 B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C 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D 缺乏资金 E 传承人老龄化

F 其他:

14您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论文(皮影戏)

民族记忆的背影——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在传播上的特点让它们成为了“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如果说现有的古迹遗迹是国家和民族在演变过程中留下的固化足迹,那么非物质文化则是民族的内心思想。一个民族的延续靠的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延续,而非物质文化是其中最为隐秘和深层的部分,充分表达了一个民族的内在品质。在非物质文化所组成的灿烂民族文化中,皮影戏无疑是在其中尤为突出的。

皮影戏,影戏的一种,是演员手持用兽皮雕刻并施以彩绘的人兽形,通过灯光照射在影幕上,随着丝弦锣鼓的伴奏,通过演员的控制使皮影且歌且舞,演出一幕幕悲欢离合故事的戏剧形式。它在我国流传的地域很广,除西藏、新疆以外各地都有,而各地皮影戏往往又风格不同,自成一格。但在人物的造型和表演技巧方面,都极为精湛。剧目的题材从中国的古代巫术、神话、宗教、帝王、公案、战争,以及才子佳人、市井生活无所不包。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传说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齐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望去,李夫人摇曳生姿,栩栩如生。《海阳竹枝词》把这个故事更鲜活地表述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又有说汉代一个太子从小爱哭,由宫人抱着玩。有一天看到窗户上叶子的影子,随风忽至忽灭,觉得好玩,就不哭了,于是有了帐后动影的艺术形式。这便是“宫廷起源说”。此外,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还有“张良退敌说”、“观音演经说”、“黄龙真人退敌说”等。

若述皮影戏的发展,有文字记载的影戏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皮影的繁荣令人目眩。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赵构等皇室成员仓皇南下,建立南宋王朝。当时的都城临安(杭州)就成为皮影的一个中心地带。北宋的“瓦肆”,演出的“百戏”不可胜数,其中专有影戏演出。当时还出现了很多著名影艺人,历史上留下名的就有董

十五、赵

七、曹保义等。南宋官员仿汴京的瓦肆,在城内外修建了许多叫“瓦舍”的地方,招集伎乐,作为军中将士娱乐玩耍的地方。南宋诗人范成大曾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当时影戏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宣卷的单调模式,表演的成分大大增加了。除了历史故事,还有一些作品是纯属虚构的,影戏的戏路越来越宽了。宋以后,中国影戏分南北两派发展开来,辐射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以浙江皮影、苏南皮影、上海皮影为主的杭州影系,并渐渐向全国范围内传播。元代创建伊始,就不断向西扩张。皮影艺人随着蒙古军队西征,皮影也一路向西传播。据载当时皮影已作为军队内部的娱乐活动。山西省孝义县旧城东1955年发现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墓,在墓口两侧绘有纸窗人影的壁画,并写有“乐影传家,共守其职”的字样。金元影戏承袭宋代,时见遗迹。例如1980年在山西省孝义县榆树坪村发现的金正隆元年(1156年)墓里,有皮影头像壁画。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金大定七年(1167年)壁画则绘有一幅儿童弄影戏图,这是金代影戏传到北方边远地区的写照。

明清影戏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些新的发展,但更重要的变化是明代以降各地影戏蓬勃兴起,从此已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之流派,并冠以地方的名称,以示彼此在音乐(唱腔)、美术(影人和布景造型)、表演(耍人的技巧)上的不同,如河南大影、陕西皮影、晋中皮影、江浙皮影、闽南皮影、湖南皮影、湖北皮影、江西皮影、山东皮影、滦州皮影、辽宁皮影、涿州皮影、北京皮影等等,基本形成了今天各地影戏之分布格局。

1949年后,皮影戏由于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扶植,短期内迅速复兴。据1955 年文化部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各地有皮影戏班社900多个,从艺人员5300多名。1966年“文革”爆发,皮影像其它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均被禁演。1976 年,“文革”结束,皮影戏又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演出,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也是很短的,八十年代末期,因为演出市场的不景气,许多中青年影戏艺人退出舞台,改作他行以谋生计,这当是造成今日演员青黄不接、断代的原因。

时至今日,现代生活的节奏已经让人们难以习惯千百年前形成的那种既定文化模式。随着环境的改变,有些传统不得不变,甚至会被丢弃,但有些传统,就如皮影戏,则需要传承保留下来,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当历史的尘埃落定, 一切归于沉寂之时, 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 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 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 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皮影戏文化,已经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想要保护非遗文化,保护皮影戏文化,仅仅依靠少部分人和组织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力量。

从政府方面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解放思想,建立起正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及保护理念;确立主体,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建构体系,以遗产申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法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遵循;加大投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强大的财力支撑;采取多种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保护非遗要重视群众的生活需要,注意保留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人们自发自愿地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以皮影为例,可以在不破坏其文化核心和主体文化表现形式的前提下,适度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这样可以让皮影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让它在生活中“活”下来,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为了更好的传承非遗文化,可以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在学校中开设非物质文化及其保护的相关课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内涵,增强人们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总之,人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懂得和善于利用现代手段传播遗产、弘扬遗产,使之能够造福当今社会。非遗人要充当起非遗的传播者、组织者、策划者,使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并以此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五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作者:乳源县文体旅游局

2013-04-1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推动文化认同、文化记忆和活态文化传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乳源是集石灰岩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成效显著。

一是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该县积极转变思维,解放思想,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深化传承与保护的对接,将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带动经济产出结合起来,突出资源优势,打破资金瓶颈,使申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拜盘王》、《瑶族刺绣》列入国家级名录,《乳源瑶歌》、《乳源瑶族传统医药》、《乳源过山瑶服饰》列入省、市级名录。

二是建立健全传承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非遗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瑶绣研究所、瑶绣协会等,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使非遗传承有机构、有组织、有保障。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与人们生活无缝联接起来,关爱项目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实现瑶绣、瑶歌校园教学常规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扩展到最大,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关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民族文化交流和研究。邀请苏绣工艺大师顾金珍在乳源设立工作室,开设瑶绣培训班;组织瑶族绣娘赴广州学习粤绣技法,加快刺绣技艺提升;举办瑶绣艺术节,邀请省内外绣娘进行技艺比拼,交流、学习刺绣技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瑶绣》、《拜盘王》、《乳源瑶族山歌选编》、《过山瑶的乡源》等30多册书籍,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字材料。

四是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基地。突出瑶绣、瑶歌、瑶舞的品牌引领作用,着力张扬传统节庆文化,延伸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出的经济产出,使其反馈并促进新的传承与保护,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积极的示范引领和交流展示,引进广州番禺壹雅工艺、中山博爱名城、深圳福德公司等企业,从事瑶族节庆文化、瑶绣工艺、瑶族服饰等产品开发经营,积极打造集瑶绣文化研究、人才培训、工艺营销等于一体的瑶绣产业基地,带动3000多瑶族群众从事瑶绣生产经营。

五是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目前,瑶绣、瑶歌、瑶舞成为提升瑶族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瑶族“盘王节”、“十月朝”特色文化节庆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整合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纽带。瑶文化特质更加突出,“瑶绣”参展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瑶歌”走入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该县民族艺术团成为广东省民族艺术团分团,并与乳源东阳光公司联合打造东阳光民族艺术团。2010年底,乳源荣获“中国瑶绣之都”称号。

下载红山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难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山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难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管窥[共五篇]

    黔西北彝族在步入21世纪的发展征程以来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抢救这些......

    城市扩张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问题(精选5篇)

    城市扩张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问题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容器,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每座城市均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的孕育中逐渐形......

    浅谈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浅议溪港乡非遗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国的非遗民间文化遍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非遗民间文化,是在当前的实践过......

    浅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刘建华 “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现代社会,......

    非物质文化与我的生活

    非物质文化与我的生活 我的家乡在浙江绍兴。来到武汉后,每次有人问起我的家在哪里,当我提及绍兴时,总能迎来这样的反应:“哦,那真是一个好地方。”、“鲁迅故里呀。”、“原来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河南民间音乐新型传承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河南民间音乐新型传承方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民间音乐概况(一)河南省沁阳市申报的唢呐艺术 唢呐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民间乐器,其发音高亢明亮、特......

    “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传承”[精选多篇]

    “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传承” 在XX市图书馆开展 由文化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XX省图书馆、XX市图书馆承办的“我们的文字——非物质......

    韩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共5篇)

    韩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2005年11月,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