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互助养老情况调查1702023(定稿)

时间:2019-05-12 16:0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莲县互助养老情况调查1702023(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莲县互助养老情况调查1702023(定稿)》。

第一篇:五莲县互助养老情况调查1702023(定稿)

创新“扶贫+养老”模式 破解“脱贫+解困”难题

——五莲县互助养老情况调查

市扶贫办

五莲县有省定贫困村51个、市定贫困村4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372户、贫困人口5434人,其中因年老体弱、因病、因残造成失能半失能的贫困人口占1/4。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通过政策兜底等办法,贫困失能老人获得一定生活救助,但由于他们大多瘫痪、失明、残疾、精神疾病、孤寡独居等,长期贫困使其生活状况和生存条件恶劣。对他们来讲,仅仅给钱给物解决不了所处的困境,做饭、打扫卫生等日间照料才是他们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这些日常服务可使他们享受到更多社会关爱、人性关怀和心灵慰藉。为此,该县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贫困户互帮互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爱心捐赠等方式,聘请有劳动能力的居家贫困妇女与贫困失能老人结对帮扶,创新“扶贫+养老”模式,构建起互助养老新机制,同步解决“脱贫”和“解困”两个难题。目前,全县共有18个村开展互助养老扶贫,聘请护理员33名,照料建档立卡贫困老人113名,不仅使贫困妇女有了稳定收入,而且解决了贫困失能老人的日间照料难题。

一、推动由“一对一”帮扶向“一带二”帮扶转变,实现扶贫助养老、一岗解双难。五莲县的互助养老模式是由洪凝街道红泥崖

—1— 村率先自发探索的。去年全县脱贫攻坚刚开始,该县御景园房产公司总经理牟宗莉就响应党的号召,到该村捐助2400元帮扶一名贫困户。市民政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王洋考虑单独捐助一户,不如将善款用于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照顾贫困失能老人,这样一份善款由帮扶一个贫困户转变为带动两个贫困户,取得“助一帮一”的效果,实现一岗解决居家妇女“脱贫”和老年人口“解困”的两难问题。牟宗莉捐助的郭公正是一名83岁老人,他有一个智障儿子,无劳动收入来源,家里一贫如洗,甚至平时爷俩吃饭都成问题。通过聘请贫困妇女陈淑芳帮助日常照料,郭公正一家发生了明显变化,老人高兴地说:“我年纪大了,基本生活都成问题,村里安排专人免费给俺做饭、洗衣服,顿顿能吃上热乎饭,我很知足,感谢党和政府!”参照这种模式,贫困妇女厉凤彩与今年60岁的陈维义老人结成帮扶对子,老陈一直孤寡独居,还需要照顾已经瘫痪5年的老父亲,通过结对帮扶,老陈不仅吃上上了热乎饭,还有人帮忙收拾卫生、换洗被褥衣物,老人喜笑颜开,逢人便夸护理员。今年73岁的哑巴厉复来也得到了细心的照料,探访中他拉着我们看护理员给送来的面食,虽然他不能说话,但从他无言的笑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幸福。看到“一带二”帮扶模式的显著成效,牟宗莉将捐助金额增加到了1万元。

二、推动由“一对一”照料向“一对多”服务转变,实现脱贫不离家、服务送上门。受 “一对一”照料模式的启发,五莲县的乡镇和村居积极探索以“一对多”服务模式扩大帮扶范围,既能增加贫困妇女收入,也使更多贫困失能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烧菜做饭、卫生清扫、拆洗衣被、陪护就医、代购代办等日常护理照料。

—2— 一方面,坚持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目前,全县已对18个村的113名贫困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一个月内老人可享受4次以上进家服务,当老人们提出卫生保洁需求时,护理员及时上门进行卫生打扫,当老人患感冒等病症时,可由护理员帮忙拿药请医生,在家门口就得到亲人般的贴心照料。我们走访的3个乡镇19户贫困失能老人中,癌症1人,瘫痪4人,失明2人,哮喘3人,智力低下2人,精神失常2人,腿部残疾2人,孤寡独居3人。高泽镇黄龙汪村王春法老人今年61岁,孤寡独居无子女,疑患肺癌,经常吐血,房屋年久失修,个人又没钱改造,村里帮助重建了新房,护理员王文凤每天都到老人家中查看,根据老人实际需求,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服、蒸馒头,头疼感冒及时帮找大夫,将服务送到家门口。另一方面,坚持脱贫不离家,岗位送上门。该县的“扶贫+养老”模式中,不仅服务对象是贫困老人,护理员也是贫困户。为了扶贫解困,实行互助养老的村庄优先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低保特困户中挑选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作为护理员,通过居家养老扶贫,使她们不用出村也有工作岗位,既能照顾家庭,也能改善生活状况。目前,全县已聘请贫困妇女护理员33名,她们年龄都在50岁以上,通过“一对多”模式照料服务更多贫困失能老人,每天可获得工资10—40元。今年68岁的红泥崖村村民厉保美,丈夫重度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她既要在家照料老伴,还需要挣钱维持日常开支,由于贫困累加,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现在,她通过照料6名失能老人,每月增收500元。潮河镇菜园村的周加秀,今年67岁,儿子在部队牺牲后,又收养了一个小孩,各项开支很大,但又无法离家外出务工,通过给8名贫

—3— 困老人集中烧菜做饭,每月增收160元。

三、推动由居家分散照料向幸福小院集中服务转变,实现小院子供养、大集体关爱。五莲县在总结推广红泥崖村经验做法过程中了解到,护理员一家一户去照料贫困失能老人往往忙不过来,特别是一家一户的烧菜做饭,需要户户点火、家家冒烟,既浪费食料,也耽误时间。为此,该县决定以幸福院为依托,设立互助养老工作站,统一配备厨具、洗衣机、床铺、电视、棋牌等各类设施,方便养老日常照料和交流娱乐休闲,既给护理员和贫困失能老人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也便于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等集中一处开展探望关爱活动,使贫困老人充分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目前,全县开展互助养老的18个村中,通过新建、改造闲置房屋等方式建设幸福院8处,通过在幸福院集中制作饭食,改善贫困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红泥崖村投资4万余元对原有幸福院升级改造,150平方空间干净整洁,生活设施配套完善,护理员在这里为贫困失能老人统一制作油饼、包子、馒头等主食,确保老人们日常饮食有保障、有营养、花样多。潮河镇菜园村的李梦军、李炳月双目失明,到村幸福院吃饭都需要人搀扶引路,他们说每次集体吃饭都像过年一样。各级政府、村集体、爱心组织的关爱,让幸福小院充满欢声笑语,不仅为小院子里的贫困老人带去了健康和快乐,也带去了积极向上战胜贫困、战胜疾病的信心,带动全县孝老、敬老、尊老、爱老蔚然成风。

四、推动由村居自发探索向政府引导转变,实现互助养老广覆盖、上水平、可持续。五莲县的互助养老扶贫是一个新生事物,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前期村居自发探索试点的基础

—4— 上,该县决定在全县面上推开,县扶贫办、县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机制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通过制度保障互助养老长效持久发展。一是实行“两审一评”,规范结对程序。互助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瘫痪、失明、残疾等日常生活需要介助护理的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护理员的确定按照本人自愿原则,优先聘请身体健康、品德良好、尊老敬老、勤恳奉献的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及低保困难家庭妇女。对符合条件提出申请的服务对象和护理员,严格实行“两审一评”结对程序,先由乡镇成立评估组审查,审查合格的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并在村居明显位置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民政所审批。二是开展“五助四查”,明确服务内容。护理员对服务对象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五助”和“四查”,“五助”即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为重点,定期帮助送餐做饭、帮助清洗衣物、帮助打扫卫生、帮助家务农活、帮助外出代购;“四查”为护理员每天上门走访查看老年人在家中吃、穿、住、医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老人所需并提供服务。同时,村级成立互助养老志愿者服务队,吸纳老党员、老干部、第一书记、热心群众和水电工、卫生员等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及时提供应急维修、心理疏导、医疗卫生等服务。三是拓宽“四条渠道”,落实资金保障。围绕解决服务对象生活费、护理员补贴,以及服务场所、炊具、洗衣机等设施配备运转维修费用,按照“县里拨一点、镇里拿一点、村里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原则,明确县慈心一日捐资金,县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村级募捐及爱心企业、志愿者捐助资金和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资金“四条渠道”,确保互助养老扶贫模式长效运行。目前,已通过县

—5— 慈心一日捐等方式募集资金36万元,以奖代补奖励先行试点村。四是坚持“三个严格”,促进规范管理。严格调查摸底,各乡镇组织专人对辖区内贫困失能老人及服务需求情况进行摸底,建立信息库,摸清需求、托清底子。严格组织实施,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在条件成熟的村利用村幸福院或空闲房屋设立互助养老工作站和配餐中心,制定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严格监督管理,镇村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定期通过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电话回访等形式,对服务质量、服务内容进行监督,注重引导村“两委”、群众代表等加强日常监督,并将服务质量作为发放护理员绩效工资的依据。

五莲县的互助养老扶贫由于时间较短,还存在服务内容不完善、资金保障不到位、运营管理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通过实地调查,围绕推动互助养老扶贫长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政策推动。据了解,我市不仅五莲县进行了互助养老扶贫实践,其他区县也进行了探索,岚山区在3个乡镇的3个村进行了互助养老试点,莒县在夏庄镇中马坡村开展了集体预留地供养、在城阳街道岳家村和店子集镇西牟家庄子村开展了发展集体经济集中供养等养老模式。鉴于各区县都进行了试点探索,建议各级政府整合相关政策、统一出台文件进行引导和推动,进一步明确互助养老的服务对象、资金投入、运营主体、依托载体、服务内容、考核监督等。特别是在互助养老范围上,应借助民政部门的养老扶持政策,逐步扩大互助养老服务覆盖面,除了将贫困失能老人纳入服务范围,低保家庭中的失能、失智、高龄、独

—6— 居等老人也应逐步纳入,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可由政府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提供有偿性服务。

(二)落实资金保障。推动互助养老长效发展,根本在于加大资金投入。一是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全国老龄办综合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政府应确保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这一政策落实到位,互助养老长效运转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各级慈心一日捐资金、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也要加大对互助养老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励社会爱心捐赠。通过表彰奖励、冠名等形式,鼓励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志愿者捐款捐物。三是加大村集体资金投入。既可以发展集体经济加大投入,也可以预留部分集体土地进行集中供养,特别是对光伏扶贫、资产收益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项目收益,可以探索将贫困失能老人收益部分纳入日间照料资金来源。四是引导个人承担一部分。总书记指出:“扶贫要从实际出发,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不要搞成民粹主义、福利主义,该给的东西要给,不该给的东西不要给,不要养懒汉,不要搞到力所不及、力不从心,肉长到身上以后再割下来是很难的。”从实践看,互助养老绝对不能搞成免费福利,那样就不可持续。特别是在做饭送餐服务中,除了贫困失能老人外,低保户、其他困难户都应个人承担一定费用,确保保本运营。

(三)创新运转模式。推动互助养老长效发展,创新运转模式是关键。应当探索通过公办民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推动养老服务与市场对接,使公益性服务与盈利性服务互补。大力鼓

—7— 励爱心企业、公益组织“上山下乡”,积极参与和支持互助养老发展,政府应提供资金、服务、人员、活动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兼顾公益和扶贫,使互助养老形式更加丰富。充分发挥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载体作用,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在为贫困老人提供送餐做饭、打扫卫生、清洗衣物等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上门为老人提供理发洗澡、健康医疗、紧急援助、心理慰藉等服务。在正常运营的农村幸福院,应当制定日常生活、卫生整理、互帮互助等运行制度,组织入住老人自愿结对互助,彼此相互照料,低年龄者照顾高年龄者,有劳动能力者照顾无劳动能力者,真正实现“抱团养老”,使入住老人在获得被需求的满足感时,也在“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邻里间守望相助融洽氛围中安享温馨晚年。

(四)严格管理考核。提升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严格的管理和经常的监督考核是互助养老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一是建立护理服务档案。配备服务信息卡,详细记录护理员的服务日期、服务内容,以及服务对象对服务情况的打分。二是建立“双议双查”制度。每周村两委成员对护理员进行检查考核,每月乡镇工作人员对护理员工作进行随机抽查,每季度养老服务对象及其子女对护理员工作情况进行评议,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估。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保证服务不走过场。对服务不合格的护理员进行重新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另做安排或者予以辞退。

(五莲县扶贫办)

—8—

第二篇:互助养老能否享晚年

互助养老能否享晚年

“今年过年不回家,我们就在这里过。”年逾80岁的张喜凤说,以往每年大年初一,晚辈们都来幸福院拜年,“暖和、热闹。”

2006年,张喜凤是第一个入住幸福院的老人。9年间,河北邯郸肥乡县共建起了240个大大小小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当地政府试图通过推广这一互助式养老模式,为农村养老困局探寻出路。

而纷至沓来的社会赞许与民间争议,将“肥乡模式”推至风口浪尖。此后两三年,“互助养老”开始在中国乡间、城市社区遍地生长。2012年3月,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邯郸举行,“肥乡样本”随之被赋予示范意义,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得以关注和推广。在养老话题陷入多重困局的当下,“肥乡模式”似乎正在为传统“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养老选择。

不过,在多位研究学者看来,农村互助养老实属一种无奈的“创新”之举,“肥乡模式”是否具有普遍的可复制性仍有待观察。

今年80岁的刘淑珍说,自己如果没有住进幸福院,可能早就没了,“好房子住不惯,在这里住着舒坦”。

肥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冀南黑龙港流域,辖3镇6乡,265个行政村,总面积503平方公里,人口39.3万,是省级财政困难县。在肥乡,60岁以上的老人有4.39万人,其中单身老人1.3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29.6%。

“老人的生活环境不会发生改变,他们与子女的供养关系依旧未变。唯一变化的是他们能够实现自由组织,能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乡邻在一起生活。”肥乡县前屯村互助幸福院院长蔡清洋觉得,幸福院点亮了独居老人的晚景生活。

该县民政局老龄办主任杨振红说,幸福院与传统养老院最大的一个不同,是它们坐落在村子里,离老人的家都很近,大多是几步路的事,基本上和在家里生活一样。在农村人的道德观念里,不赡养老人就算不孝,让老人“离家”住进养老院,感觉是子女抛弃了他们。可现实的情况是,在解决当地独居老人养老的问题上,原本财政困难的肥乡没有足够财力,县里只能另寻出路。

“全县一共有7家敬老院,其中民办养老机构2家,无法满足和覆盖农村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肥乡县民政局副局长杨明刚说,县城的敬老院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无儿无女、没有亲戚、无人赡养的农村五保户。“如何让万名孤身老人安享晚年,是个严峻的问题。”杨明刚说。

“一个老人连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如果不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会出现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蔡清洋说,“老人们聚在一起一定比自己独处强,至少他们不会觉得孤单。”

9年前,蔡清洋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村支书的他开始决定筹建幸福院。“独居老人太可怜”。为了避免劳民伤财,蔡清洋进行了摸底走访,“打探”老人们的真实意愿。

大部分老人支持蔡清洋的想法。随后,他在村“两委”班子会上袒露自己的想法,哪知参与项目意见讨论的8名村干部中只有一位支持他的想法。最终,蔡清洋集资14万元,在4间闲置的小学校舍上建起了全国首家幸福院。经过多番沟通,幸福院迎来了第一批入住的6位老人。令蔡清洋欣喜的是,在短短几周之后,老人们逐渐“看上了”这一抱团养老的方式。

截至目前,肥乡县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40家(包括联建25家),覆盖全县265个村。

在肥乡,曾经历过独居老人离世无人知的阵痛。2006年,前屯村的3名独居老人在组局打麻将时发现“三缺一”,就结伴去邀请另一位独居老人,谁知,等他们来到老人家后发现其大门紧闭,敲门后无人应答,破门而入时才发现老人已经身亡。

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幸福院的建立。杨明刚给幸福院的选址定下了规矩:每一家院子,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按照当地民政局的考量,入住幸福院须满足五个条件:第一,年届60周岁;第二,单身;第三,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第四,自愿并征得子女同意;第五,无传染疾病。

杨明刚算了一笔账,幸福院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涉及公共和自我两部分支出。公共费用主要包括水电暖等基础生活设施;自我费用包括老人日常生活的粮米油面等。穷地方也能养老,“这种财政压力不算大,挤一挤就出来了。”杨明刚认为。

与传统养老院相比,肥乡县里的幸福院都没有外聘专职服务人员,村干部往往身兼管理人员。“政府把一部分互助养老的责任承担了起来。”杨明刚说,如果一所幸福院聘请3~5名护工,光工资就需要3万~5万元,“成本太高,负担不起,也不符合初衷和目标。”

“住幸福院,老人是不需要交钱的,带套被子住进来即可。”杨明刚说,老人无经济负担,子女也只需负担老人吃喝,老人生病了带他们看病、吃药就行。

据业界人士观察,我国绝大部分老年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通常仅限于亲友等“小圈子”。他们渴望与拥有共同兴趣、话题的老年人们交流,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平台,他们往往只能选择各守家门,无法实现与他人的常态沟通。

有学者指出,互助养老模式综合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三种主流养老模式的优势。在肥乡,互助幸福院里的每一位老人都有自己的个人档案,实现了入住程序和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在日常运行管理上,院里也普遍实行了有章可循的制度。

与此同时,每一家互助幸福院都配备了电视、麻将、象棋、扑克牌、锣鼓、秧歌扇等文娱活动用品。不过,入住幸福院的所有老人,也都需要遵守内部规章制度,还须参与常规值日,具体包括打扫院落,监督卫生情况等。

在杨明刚看来,“我们解决了独居老人们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幸福院’源于肥乡,为农村养老难题提供了低成本的‘肥乡模式’”。

2009年,前屯村幸福院模式被当作示范在肥乡县推广。2011年2月,民政部长李立国专程前往肥乡调研,称赞这一做法“为全国趟出了路子,作出了表率”。同年3月,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邯郸召开,重点推广了肥乡的互助养老模式。

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成为肥乡县的“头号民生工程”。当地政府为此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政策,县财政开始拨款鼓励村级兴建互助幸福院,“每兴建一所一次性补助10万元,改扩建一所补贴5万元。”

在大多数村民看来,让老人们结伴照应生活,自己可以随时前往探访看望,外出务工时也不再有后顾之忧,老人们也更愿意住进幸福院,不像在养老院,人生地不熟,孤零零的感觉,病痛时也大多自己扛过去。

78岁的李静有一次突发胃穿孔,其闺女接到生病通知后将她送往医院。此后,她在邯郸市区的医院住了一个月,又接着回家休养了一段时间。等待身体康复后,她便迫不及待地向院长提出申请,要回到幸福院。

9年来,互助“养老院”不仅解决了当地单身老人的养老问题,还改变了他们原本单调的生活状态,部分养老院还实现了“老有所为”,提升了自我价值认同。

听蔡清洋说,当初曾在意见会上公开反对建设幸福院的村干部,在目睹了老人们在幸福院的生活情形后,特意私下委托别的老人和他沟通,希望能把自己家中的老人也送进来。

现在,河北、北京、湖北、浙江、安徽等地开始推广这种新型养老模式。按照河北省政府的规划,到2015年要实现全省覆盖,并列入地方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将这一工作列入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要避免成为地方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河北省石家庄学院副教授赵志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农村互助养老的爆发式发展路径,还带着明显的“自上而下”的动员模式,如何让幸福院健康持续地发展,形成正循环效应尤为重要。

曾做过相关调研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建娥教授认为,目前学界对“互助养老”的概念和内容的界定依旧不够清晰,对其性质和定位仍然不够明确;在实践中,要推行互助养老模式还存在诸多障碍。

赵志强对此分析,互助养老仍然属于农村自治性质,依托于村集体,整体定位不清,应该属于“居家养老”的范畴。“它既不是法律主体也不是民事主体,并非实体机构。”赵志强认为,互助养老的“先天不足”直接决定了它无法取得国家财政和政策上的明确扶持,地位比较尴尬,在实际推广中力度还远远不足,“声响大,效果却一般”。

除此之外,农村互助幸福院一旦在运行中出现“小事故”,可能会被直接拖垮,比如老人间的纠纷、打架斗殴等问题,如果按照民法规则来讲,幸福院或村两委或将被视为侵权方,需要承担责任,“入院协议虽然规定了自愿入住原则,排除了法律风险,但村民自治组织本身还存在不少其他潜在风险,责任不小。”

互助养老最大的困境在于资金链问题,“农村集体经济普遍羸弱,拿不出太多的扶持资金,一旦后续运营资金跟不上,恐难为继。”赵志强说。据悉,以河北地区的互助幸福院为例,主要资金来源包括:村集体投入、有限的政府运行补贴、捐助等社会投入。在政策扶持上,国家层面和省市财政仅起到辅助作用。

“要避免一些乡村因为缺乏运营费用而被迫关门的现象。”赵志强说,农村互助养老属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保障空巢、留守老人弱势群体权益等需求的农村公共物品。中央、省、市政府应在农村互助养老供给中发挥主要作用,并承担政策制定和财政供给的责任。

与此同时,互助养老中的老年人的年龄结构也很关键。“老人间的年龄结构要比较适当,高中低配置科学,不能全是高龄老人,否则无法实现互助。”赵志强说,“肥乡模式”作为新生事物,全国其他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可盲目,“相当部分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存在着徒有其表、重建轻管,甚至无人入住等现象。”

第三篇:养老地产调查

养老地产调查:关键是服务能否令人满意而非硬件奢华 核心提示:在陈国强看来,最终衡量养老地产项目成熟与否的标准是提供的养老服务是否令人满意。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宋春华也曾表示,“养老地产关键要搞好市场调查以及规划设计,只有拿出优质的服务才能占领市场,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大众的欢迎,才会有更好的效益。”

“小区入住的几乎都是老年人,因为这里比其他小区更适合老年人居住。”家住北京太阳城的琚老伯说。为了减轻子女负担,2008年琚老伯花60万元购买了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内的一套两居室住房。在这里,琚老伯不用自己做饭,不用担心就医困难。“小区里有食堂,有医院,家家户户都有紧急呼救按钮与小区内的医院连接,为了方便担架进出,小区内安装的电梯都是大号的。”那么,琚老伯所居住的小区为何会有食堂和医院?这样的小区与普通住宅小区有什么区别呢?

房地产商因何投资养老地产

在购买房屋之前琚老伯本打算入住养老院。然而,“条件好些的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跟买车摇号一样遥遥无期,容易入住的养老院设施又太简单,收费也并不便宜。”

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目前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为406所,养老床位7.1万张,以去年底全市户籍老年人口247.9万计算,平均每百名老人实际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还不到3张。

在现有养老院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的情况下,琚老伯选择购房居家养老。“一方面不愿意拖累子女,尽量给他们减轻负担,一方面又能让自己的生活有所保障,以后还能将房产再留给子女。”因此,具备医院、食堂、邮局等设施的小区成为琚老伯购房的首选。

与琚老伯一样,65岁的沈女士也在两年前购买了该住宅项目的房屋,原因在于沈女士的儿子在广州工作。“孩子工作繁忙,也舍不得让我住养老院,就为我花钱购买了配套设施比较全的小区,尽管离市区远,但小区有医院和超市,基本能满足我的需求。”沈女士告诉记者。

“既非养老院,又比普通住宅小区适合老年人居住,这一类住宅项目是专为养老需求开发的地产产品,也就是养老地产。”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他看来,养老地产从地产角度看,是基于养老、养生需求的复合地产形态,是房地产产品细分的结果。

那么,养老地产是何时出现的?又与养老院、敬老院有何区别呢?“养老地产是最近十年出现的,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老年人口增长息息相关。” 陈国强说,养老地产除了规模上比养老院和敬老院大之外,服务的目标人群和服务质量也不一样。

“过去能够进养老院的主要是社会上一些没有生活来源,缺少生活依靠的失能老人。还有少部分退休公职人员进了比较好的公立养老机构。而位于社会中间段的、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年人群不在其中。养老地产作为社会化养老方式,将面对更多的老年人,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陈国强说。

一些居住在养老地产项目中的业主表示,养老地产也是一种有产权的商品房,只不过与大多数住宅类小区相比,养老地产项目提供专门的老年物业服务,是以养老为主要功能的商品房。

据了解,近年来投资养老地产的地产开发商已不在少数。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投资养老地产是“潜在的市场需求”。首创置业战略投资中心的一份市场分析报告指出,“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场竞争中注意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老年人作为目标客户,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开发建设了适宜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住宅。”

此外,一些地产开发商还表示,近年来政府对商品房的调控力度逐年加强,也是地产商将目光投向养老地产的原因之一。“地产商在投资养老地产时会享受到政策优惠。地方政府看到发展养老事业和投资养老地产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补充,会在土地出让和税收方面提供优惠,吸引企业参与投资养老地产。”陈国强说。

养老地产盈利模式不尽相同

据记者了解,尽管很多地产开发商将目光投向了养老地产,但目前建成并交付入住的养老地产项目屈指可数。而养老地产的运作模式与盈利模式,在业内也被比喻为是“摸着石头过河”。

“当前来看,已经投入使用并开始盈利的养老地产项目有北京太阳城和上海亲和源,而这两个项目分别代表了当前养老地产的两种盈利模式,前者是租售结合,后者是只租不售。”陈国强说。

“太阳城的立项名称叫作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此项目是用70%的土地做老年住宅,30%的土地用来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商业设施,比如医院、租住式老年公寓。区别是老年住宅是出售的,商业设施为非卖品,我们持有物业。”北京太阳城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凤泊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朱凤泊所说的持有物业指的是北京太阳城银龄公寓。作为养老地产项目中的物业部分,银铃公寓并不出售,只用来为老年人提供租住服务。

对于养老地产如何实现盈利的问题,陈国强认为,“在大规模社会化的养老管理上我们缺乏经验。盈利模式走的是租售结合,自己持有养老社区设施,出售住宅类产品回笼资金。如果没有出售的途径,项目的投资就难以为继。必须通过租和售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企业资金链运转。”

对此,朱凤泊坦承,“第一桶金是老年住宅开发销售的时候淘到的。”此后,用利润支撑持有型养老物业的建设。养老型物业经营后形成经常性收益。经常性收益当中以养老公寓为主业,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比如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内的太阳城医院。

从北京市朝阳区政府退休后,徐老伯和老伴一起住在太阳城银龄公寓。他们租住的套间,每月要交纳2000多元房费,由于儿子在外地工作,不能及时照料,还花费3000元聘请了护工,如果算上伙食费和其他一些服务费,徐老伯夫妇每月一共要开销近6000元。此外,“入住时还交纳了40万元的保障金。”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2010年,北京市职工(多为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65元。徐老伯夫妇仅凭养老金也无法承受昂贵的租金,“住在这里的都是退休干部和知识分子,我们的保障金也是儿子付的,不然也住不起。”徐老伯说。

对于当前养老公寓收取保障金的问题,陈国强认为,“老年公寓收取保障金,是一种融资的途径,因为配套设施,比如医疗机构也需要投入资金,而且建医疗机构回笼资金的周期长,收取保障金能够解决运营资金的问题。由此看来,要想把养老地产做到令人满意,地产商本身需要具备很强的实力才行。”

而只租不售的上海亲和源养老地产项目,采用的则是会员制的盈利模式。据亲和源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上海亲和源的收费主要分两块:年费和卡费。

据记者了解,亲和源有两种会员卡,A卡为“永久卡”,卡费89万元(需一次性缴纳),按户型分,小套、中套、大套的年费分别为2.98万元、3.98万元、6.98万元。A卡可继承,可转让。B卡为“终身卡”(15年),年费2.98万元,卡费按照小套、中套、大套分,分别是45万、55万、88万元。

上海亲和源养老地产项目2008年营运至今,投入的成本还没有完全收回。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会员制收取的昂贵卡费无疑是在变相售房,而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养老地产今后的发展。

另外,一些地产商在开发住宅项目时也会加入养老住宅的元素进行销售。对于这种做法,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住宅区盖

一、两栋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楼房,使得住宅区有养老功能,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养老地产项目需要有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如果没有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未获得资质,充其量也只停留在养老地产概念上。”养老地产应突出服务功能

今年7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出,“政府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各级政府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

针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难”问题,草案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老年人口比列及分布情况,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

一些养老地产业内人士认为,草案不仅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将规范并有利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的土地出让阶段,养老地产项目能避开招拍挂流程,采取和地方通过协议出让土地的方式,拿地成本会很低,导致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商以投资养老地产为名进行圈地卖房。”陈国强说。

而有的地产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北京土地招拍挂市场将推出养老综合用地,以推动开发商对养老地产的投入。一些地产界研究者认为,养老地产尽管是商业开发,但其公益属性也很强,为保证养老产业“不走样”,政府部门应对参加招拍挂的企业设置一定门槛,招拍挂后的土地价格应避免过高。

为了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今年9月14日,民政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合作协议》。协议中说,“国家开发银行将利用开发性金融优势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尽管养老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市场需求很大,但做好养老地产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心态。”陈国强说,地产商在地产与养老服务之间应更突出养老服务功能。如果把养老地产仅仅当作地产的一个种类,注重短期回报,就很难获得市场认可。走长线发展的路径,是投资商进入养老地产领域一个最基本的心态。

此外,养老地产所需的人力资源也是制约养老地产发展的瓶颈。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两亿。而我国护理人员存在极大缺口,按平均每3名老人需要1个护理员推算,我国大体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100万人左右,但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不仅普通护理人员稀缺,养老产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短缺,高昂的人力成本降不下来,也将抬高养老公寓的服务价格。

在陈国强看来,最终衡量养老地产项目成熟与否的标准是提供的养老服务是否令人满意。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宋春华也曾表示,“养老地产关键要搞好市场调查以及规划设计,只有拿出优质的服务才能占领市场,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大众的欢迎,才会有更好的效益。”

第四篇:青岛市首创互助式养老模式

青岛市首创互助式养老模式

今年起,我市提高了养老扶持补贴标准,并且实行税费减免、保障土地供应等方面政策扶持,加快建设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计划到“十二五”末,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覆盖100%的城市社区和50%的农村社区,城乡养老床位达到5万张。

老人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2.7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到2015年,预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160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9.3%,而80岁以上老年人21万多人,失能的18万人左右。

首创互助式养老模式

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困扰子女的一块心病,更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十一五”期间,全市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在城区建立了市、区、街、居四级养老服务工作网络。市内四区建立的39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人娱乐室,承担着日间照料和支持居家养老两大功能,面向全社会老人提供有偿、低偿和无偿服务。

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为独居、困难、空巢老人送奶、送报、送爱心、送家政、送午餐、送保险的“六送”服务。

除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外,青岛市充分把握区域特点,首创了特有的家庭互助式养老。市财政每月为每个互助点发放运营补贴100元,区财政统一配备棋牌等娱乐设施。目前,青岛市已建立养老互助点2110处,参与老人达1万多名,有效解决了老城区社区养老服务场所不足的难题。加强养老设施建设 今年民政部门将继续加强养老设施建设,落实养老机构建设标准、等级管理办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等政策。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统筹推进城乡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从市内三区向其他区市扩展,为半自理和不自理老年人提供送时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购买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家政维修等服务或给予服务补贴。(记者 吴帅

互助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作为社区养老的补充,互助养老更强调普通居民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

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肥乡县探索出“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农村社会互助养老新模式,较好解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既体现传统居家养***俗,又促进了家庭和睦。该模式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村级主办”就是由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闲置房产或租用农户闲置房产设施,村集体量力而行地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费用。“互助服务”就是由子女申请、老人自愿入住,衣、食、医由本人和子女保障。

院内老人年轻的照顾年老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互相帮助、互相服务,共同生活。

“群众参与”就是由村集体组织、动员和鼓励村民、社会力量和志愿者,特别是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回报乡亲,为互助幸福院提供经济支持或服务。

“政府支持”就是由各级政府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

“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覆盖率达到40%以上”,这个目标作为2012年全省“十件惠民利民实事”之一,写进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农村“互助幸福院”是农村基层群众根据自身需要创造的互助养老方式,符合农村实际,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11454所,占全省农村总数的22%。

互助式养老调查:低成本提升幸福感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年04月20日11:15 半月谈

“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河北省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量力而行的原则下,对村集体闲置学校、民房以及废旧厂房和文化大院等进行改造,建成幸福院,探索出一条低成本的互助式养老之路,受到民政部的肯定。

有儿有女也“空巢”,日子越过越心慌

“子女们出去打工有时候整年也难见一面,日子越过越心慌,闲下来时更觉得不踏实。”半月谈记者近日在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采访,77岁的张氏老人说,她老伴去世早,有两儿一女,家庭条件还不错。两个儿子常年开车拉货搞运输,女儿搞大棚种植,平时都忙得很,偶尔来送点东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她独自待在家里。

据肥乡县民政局局长李抬一介绍,当前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有儿有女的老年人面临养老困惑,特别是单身独居老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农村老人都不同程度患有老年疾病和慢性病,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犯病后救治和护理都不及时,普遍是小病拖、大病扛。有位老人晚上发病,熬到天亮才自己艰难地到村卫生所求助;甚至有个别老人在家里去世几天后才被发现。”李抬一告诉半月谈记者,当前多数农村老人经济上不存在问题,关键是生活圈子小,交流沟通少,疾病等突发情况更不好解决。

河北省民政厅厅长古怀璞对半月谈记者介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0年底,河北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934.2万,65%生活在农村。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养老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农村的养老机构、服务设施远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要,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需求压力业已凸显。

低成本“抱团养老”,让老人就地享福

温暖的阳光下,20多个老人悠闲地生活着,有的在打麻将下棋,有的摸起老式纸牌,有的闭着眼睛晒太阳……半月谈记者在肥乡县前屯村互助幸福院看到,院里设有健身器材,院北一排平房是集体宿舍,里面有电视、影碟机、电话等;院东侧是厨房和餐厅,配备了锅灶、天然气等;院南有一小片地供老人们种菜

前屯村是河北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最早的村。村支部书记蔡清洋告诉记者:“针对农村养老特别是单身老人问题,我们曾参观过一些养老院,但是投资太大,不符合农村实际。大部分老人也不愿选择养老院,他们觉得在家养老天经地义,到外面养老丢人,怕孩子担上不孝的罪名。但现实是老人大都没办法和子女住在一起,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无法满足需要,互助幸福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2007年8月,村里把废旧小学房屋用少量投资装修了一下,新建厨房、餐厅和储藏室,安装上空调、电扇,创办起互助幸福院。村里成立了管理办公室,制定老人入住条件和程序,即年满70岁、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单身老人,经儿女申请、本人同意,与村里签订协议后即可入住,其他老人由本人申请,村两委研究批准后入住。“来这里的老人自带米面油就可以了,每位老人每月花销折合人民币不过二三十块钱,经济实惠,一下子吸引了许多老人前来。”蔡清洋说。

在曲周县安寨镇东屯村互助幸福院采访时,刘春芳老人告诉记者:“住这儿比在家里还要强,有说有笑又热闹,少给孩子找麻烦,在这儿俺心里舒畅。”肥乡县前屯村69岁的尤新太是互助幸福院的义务副院长。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当院长要比别人干得更多,我自己不仅当电工、维修工,还教大家扭秧歌、吹唢呐、敲锣鼓,不仅高兴,也活动了身体。”

住在互助幸福院里的老人,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得到救助。一天夜里,东屯村互助幸福院里的吴付琴老人突然呕吐不止,幸亏其他老人及时相助,才得以救治。

“互助式养老”模式被推广

肥乡县委书记宋仁堂告诉半月谈记者:“这种农村养老模式离家不离村、„抱团养老‟,体现了传统居家养***俗,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同时,参加互助养老的老人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大家每日里闲谈聊天、下棋打牌,其乐融融。”

“互助幸福院不是把老人像敬老院一样集中起来奉养,而是相对来去自由,可以说是对居家养老的一种延伸。”大名县委书记边飞说。

目前,河北省开始大面积推广“互助式养老”模式,每个养老院给予适度补贴,并在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工夫:一是签订协议,老人、子女和村委会签订入住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二是选好院长,把那些有责任心、有威望、肯吃苦、能奉献的人选为院长;三是相继健全院长职责、院民守则、伙管食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各项规章制度。

据了解,目前河北省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11454所,占全省农村总数的22%,解决了10余万名留守老人的难题,使他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据河北省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不断探索实践,目前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已经形成了福利型、补贴型、互助型、慈善型4种模式。

福利型就是富裕村解决全部建院和入住费用;补贴型就是村集体建院,为入住老人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互助型也称为自助型模式,就是村集体建院,由老人或子女负担日常生活费用;慈善型就是由社会人士捐赠建院,并提供日常管理服务费用。

同时,幸福院还成为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政府省心的老年活动中心,也是全村男女老幼喜欢汇聚的场所。它为农村子女外出安心就业创造了条件。(《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4期,记者 杨守勇 齐雷杰)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不离家不离村,幸福享受晚年生活。

日前,记者在郎君镇程谢村“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活动中心看到,活动室里聚集了不少老人,她们有的打牌,有的阅览书籍,有的在活动健身广场锻炼身体,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

同期声:郎君镇程谢村村民 杨桂芳

这个活动中心办的蛮好,我们老年人在一起打哈牌,跳哈舞,我们老人不感到寂寞。

据了解,郎君镇程谢村有60岁以上老人217人。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程谢村在我市率先成立了互助式养老协会,创建了“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活动中心。

同期声:郎君镇程谢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李玉林

我们老年人的比例不小,大概占15%,我们经过慎重研究之后,先后投入50万元,建立了影视厅、棋牌室、农家书屋、健身场所等一些设施。让老年人聚在一起有个沟通,有共同语言。

活动中心设立的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影视厅等10个功能室,可满足农村老人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需求。

为了不断提高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程谢村还将加大对老年人活动场所设施的投入,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同期声:郎君镇程谢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李玉林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逐步的提升,扩大这些功能,我们准备在硬件上进一步的完善,在服务方面要尽量做到周到,让老年人有一个安心休闲的娱乐场所和活动阵地。

面对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今年,我市将大力推广农村互助式养老新模式,让农村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安度晚年。

同期声: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股股长 陈国才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我们根据省、孝感市民政局有关精神,积极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工作,今年我们在去年程谢村示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杨岭镇祝村,潘集村,陈河镇梅岭村作为示范点,来全面推进农村互助式养老工作,力争农村互助式养老工作覆盖30%的行政村。

英国路透社5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农村老人照顾更老的老人

尽管还有两年就70岁了,张国胜(音)平时还要照顾一名81岁的村民,从洗衣服、送饭,到陪老人聊天,这已成为他的日常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需要同样的照顾为止。“住在这里比一个人住家里好,我们互相照顾,也有共同语言,”张国胜说,“我们在一起很快乐。”民政部预测,到2030年,每4名中国人中就有一人超过60岁。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专家王德文(音)表示,超过95%的中国农村老人还依靠传统的“儿孙养老”方式,但是随着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到大城市打工,家人渐渐靠不住了,老年人只能互相帮助。也有人对这种养老模式发出质疑之声——“上了岁数的人身体自然不那么硬朗,让一个60多岁的人照顾90多岁的人,他们能行吗?他们自己是否足够强壮、是否接受过照顾患病老人的训练呢?”美国养老服务提供商“国际家庭”的经理布凯里这样认为。

面对布凯里的疑问,“互助养老”发起人蔡青阳解释说:“患有重病的老年人需要更无微不至的照顾,这里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眼下这是老人们养老唯一可行的方法。政府和乡镇显然无法负担每一名老人的养老需求。”2008年,蔡青阳将几间闲置的砖房改建成“老人互助幸福院”,当时25位老人搬进11个房间,他们互相作伴、一起吃饭、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蔡青阳的创新养老模式得到政府的肯定,眼下已有超过12个省的农村效仿这种模式。

互助式养老模式构想

耕夫

老龄社会正大步向我们走来,养老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承载不起未来养老的重任,社会养老还未步入正轨。未来养老的重点并不是解决生活费的问题,而是解决失能老人的护理和临终关怀问题。

两年前,父亲摔倒送医院抢救,我们四兄弟轮流在医院守护半个月。我们这一代都只有一个孩子,那时我就想,我们老了生病的时候怎么办?看到同病房的护理人员(包括部分老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照料时,就谋生出一种想法,互助式养老应成为未来养老的主要方式。

一、互助式养老的初步设想 由政府提供基本的养老条件,包括基本的医疗和救理条件,老人们在一起集中生活,相互交流、相互娱乐、相互帮助和照顾,共同度过快乐的余生。子女们可不定期的去探望老人。

二、养老公寓建设

选址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安静的地方,由政府投资或社会捐资修建,配备必要的生活、学习、医疗、健身与娱乐设施,把养老公寓建成老年乐园。

三、入住

采取老人与子女自愿的原则,与养老公寓签订协议后入住。

四、管理

1、养老公寓为公益类服务机构,由政府配备适当的医疗、护理和后勤人员,统一管理。医疗、护理、后勤人员的工资由政府发放。

2、生活费由老人或老人的子女按要求交纳,医疗费由政府买单。

3、倡导入住者互帮互助,即身体好的帮助身体差的,年龄小的照顾年龄大的,从而减少护理与后勤人员,减轻政府的负担。

五、可行性

1、设想的养老公寓是老年乐园,那里有学习、健身、娱乐设施,还可享受免费的医疗,应该说,有老人愿意去养老公寓养老。

2、老人们集中生活,有共同语言,容易沟通交流,不孤单寂寞。

3、老人们相互帮助,生病时喜欢照顾,可以避免孤寡老人个人在家病、死后无人知晓的尴尬与无奈,子女可以安心工作,也可减少子女的部分负担,肯定会获得子女的支持。

4、互助式养老可以减缓我国护理人员紧缺的矛盾。

互助式养老于老人、于家庭、于社会都是有力的,是可行的。

六、实施

1、由政府提供条件,先安排平时就相互友好、合得来的老人集中生活,探索互助式养老的经验,成熟之后再推广。

2、可按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分步分区实施。

以上只是个人想法,肯定有不周全、不成熟的地方。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共同为养老事业尽一份力。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实施方案

社区“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方便群众,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环境和养老模式,我中心结合实际,特拟定此方案。

一、“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的概念和优势 “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是指:充分利用邻里之间的人力资源,组织下岗职工、待业在家人员、年龄稍轻的老年人、党员、少先队员等人群利用休息时间从生活上和精神上无偿照顾本楼栋或附近楼栋的空巢老人、60岁以上老人、未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充分发挥居家养老的作用和优势。“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充分发挥了社区组织的作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是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两个方向,要构建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体系,必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二是集中社会分散力量投入到居家养老工作中来。把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力量组织起来,对老年人提供帮助,让这些帮助更有力度、更能持久地坚持下去;三是通过“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加强邻里之间的联系,转变邻里关系淡漠的状况,增加邻里关系凝聚力。

二、“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实施流程

多渠道实现“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运行机制,要形成社区关照、居委会关心、社会关爱的养老、敬老、爱老社区养老新格局。

1、社区关照:通过入户走访、摸清底数,了解居民楼栋里的空巢老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未与子女同住老人的情况,建立档案,掌握基本情况,要求包楼栋人员定期对这些老人进行走访,了解老人的困难和需求,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与区老体协、民政局等部门联系,组织老年人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棋牌娱乐活动、读书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居委会关心:居委会要经常关心这些老年人的情况,对老年人遇到困难解决不了时要及时报到社区。

3、社会关爱:

(一)邻里互助队:成立由下岗职工、待业在家人员、年龄稍轻的老年人组成的邻里助老队伍,专门负责帮助本楼栋或附近楼栋空巢老人、60岁以上老人、不与子女同住老人的生活起居,为他们买菜、做饭、打扫个人及家庭卫生。

(二)党员敬老队:成立由青壮年党员组成的敬老队伍,专门负责本楼栋或附近楼栋空巢老人、60岁以上老人、不与子女同住老人的出行、看病、户外活动、散步等活动。

(三)红领巾爱老队:成立由少先队员组成的爱老队伍,专门负责在节假日或周末的时候从学校图书室或中心远教室借阅图书或光碟为本楼栋或附近楼栋空巢老人、60岁以上老人、不与子女同住老人阅读和放映。

三、建立“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激励和长效机制

1、社区对邻里互助队、党员敬老队、红领巾爱老队三 支队伍要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凡事要优先考虑,年终时拨出专项资金对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2、待到目前帮助他人的老年人需要帮助时,社区服务中心要优先联系志愿者或是其他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的老年人对其照顾。

3、对无偿照顾其他人的老年人,重阳节时由中心拨出部分资金进行看望和慰问,以激励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互助式居家养老的队伍中来。

4、参加三支队伍的志愿者要求24小时开机,中心拨付出专项资金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一定金额的电话费补助。

四、“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工作筹备阶段(2011年12月11日前完成)

“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工作筹备工作主要包括实施方案的拟写、辖区范围内老年人情况分类和建立档案、建立邻里互助队、党员敬老队、红领巾爱老队三支队伍,将名单造册建档。

五、“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工作启动阶段(2011年11月12日-16日)

“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工作启动阶段工作包括:加大宣传力度,邀请上级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在广场召开“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工作启动仪式。仪式上对成立的三支志愿者队伍进行授牌,此项工作正式开展。

下载五莲县互助养老情况调查1702023(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莲县互助养老情况调查1702023(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莲方言大观范文

    五莲方言大观 赶母:马上。你等我一刹刹我赶母就中啦。 愈阔:舒服。他二婶子这两天不大愈阔。 疹侯:毛病。看这两天姆管你,你就闹疹侯。 包湍:毛病。他大大腰上有个包湍。 刨燥:难......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据西安市统计局统计,截止2008年底,西安市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24.3万人,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4.83%,全市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49%以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7.9%,......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 进入21世纪,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构建社会化养老体系,已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紧迫任务。目前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正引起全社会的热议,同时新型农村养......

    养老公寓调查问卷

    石家庄机构养老质量的调查 各位被调查者: 我们是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在校学生,为响应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科研立项活动的号召, 了解裕华区机构养老质量的现状,特此展开调查。本次调查......

    关于天津市养老问题调查

    关于天津市养老问题调查 老人的命运承载中国的过去,与此同时,养老的紧迫性也同样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1.7亿,平且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养老问题是......

    中国养老现状调查

    中国养老现状调查 来源:中国新闻网日期: 2010-06-29 “不管你今天多么年轻,明天人人都会老。”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实。所以,养老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近日,对中国社会化养老现状......

    合肥市养老状况调查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 践 教 学 报 告实践报告题目 合肥市社会养老状况调查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指导教师系别/班级建筑工程系11级工程管......

    社区养老问题调查

    社区养老问题调查报告摘要:本文主要从目前泗淋乡服务现状及老人所存在的需求入手对泗淋乡养老服务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问卷法语访谈法从对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