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AFP漏报调查总结
户县2010年AFP漏报调查工作总结
为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防制成果,根据《西安市关于加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相关工作的通知》(市卫发„2010‟226号)文件要求,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AFP漏报调查和查漏补种工作,现将本次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安排,积极落实
根据上级要求,中心下发了《关于加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工作安排》(县疾控发„2010‟55号),并在5月18日、7月10日召开的各乡镇防疫专干例会上,对本次AFP漏报调查和脊灰疫苗查漏补种、AFP病例入户主动搜索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再次强调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性,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有关知识培训,提高一线医务人员报告意识。
二、开展漏报调查
中心组织人员于2010年5月19—20日对户县医院、森工医院等6家二级医院的AFP病例进行了漏报调查,调查内容:AFP病例监测和报告、AFP病例漏报调查工作。调查结果为:
⑴、AFP病例监测和报告工作
各二级哨点医院能每旬主动到儿科、内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主动监测,并做好相关记录;能按要求上报“AFP病例旬报表”和“AFP病例主动监测报表”,应报AFP病例旬报表84次,实报84次,报告率100%;应报AFP病例主动监测报表24次,实报24次,报告率100%。
⑵、AFP病例漏报调查工作
检查各二级哨点医院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经检查门诊日志:儿科18738例、内科24978例、急诊科12030例、传染科3331例;出入院登记:儿科3933例、内科4261例,未发现AFP病例漏报。
三、开展查漏补种工作
对辖区0—4岁儿童开展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要求4周岁以下儿童未服够3剂次,应补服完3剂次;4周岁儿童未服够4剂次,应补服完4剂次;查漏补种的重点人群为流动儿童,重点地区为城乡结合部,各类市场,边远山区。据统计:本次查漏补种常住儿童应服16人,实服16人,服苗率100%;流动儿童应服16人,实服16人,服苗率100%。
三、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
对全县6家AFP哨点医院开展AFP漏报调查,共查阅1—6月儿科、内科、传染科病例数28047例,未发现AFP病例。
各医疗卫生单位在辖区入户开展0—15岁儿童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全县共走访调查518村,入户调查83338户,未发现AFP病例。这次AFP漏报调查和查漏补种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安排到位,培训扎实,宣传广泛,经过各级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活动圆满完成。
附件1:户县2010年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接种儿童数统计表(常住儿童)
附件2:户县2010年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接种儿童数统计表(流动儿童)
附件3:2010年户县AFP病例主动搜索汇总表
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秭归县2011年AFP病例漏报调查小结
秭归县2009年AFP病例漏报调查小结
根据卫生部《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随质炎状态行动计划》和鄂疾控传发[2011]59号脊髓病毒输入疫情监测工作紧急通知件精神及湖北省AFP监测工作规范之要求,及宜昌市免疫预防所的明确各单位在AFP监测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为进一步检测工作质量,规范工作程序,完善我县与全省AFP监测系统,增强AFP的敏感性,维护高水平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省实验室监测质量,及时识别高危AFP病例,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疫苗衍生病毒病例和输入性脊随灰质炎野病毒病例,以讯速采取有效措施,我县于2011年9月6日对县医疗中心的儿科、内一(含神经科)、内三(含传染科)进行了AFP病例的漏报调查,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科室出入院登记薄:
2011年1月至8月31日,儿科住院部共查病例登记1724份,无AFP病例。儿科门诊:
共查门诊登记病例2678份,未查出AFP病例。内一(含神经科):
共查病例登记1055份,其中15岁以下儿童住院病人2人,15岁以下儿童未查出AFP病例。15岁以上查出5例周期性麻痹其中一例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内三(传染科):
共查病例登记312份,其中15岁以下儿童住院病人0人,未查出AFP病例。内科门诊:
共查门诊登记病例2419份,15岁以下患者为22名,未查出AFP病例。
二、病案室: 儿科:
共查病例登记1694份,无AFP病例。内一(含神经科):
共查病例登记1071份,15岁以下儿童2例,未查出AFP病例。查出15岁以上5例周期性麻痹其中一例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内三(含传染科):
共查住院病例登记341份,其中15岁以下儿童住院病人0人,均未查出AFP病例。
通过调查,我县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及时率达100%,均未发现AFP病例漏报。
因今年对AFP病例监测医院的主动监测落实到位,督导到位,所以今年无AFP病例漏报。
秭归县疾控中心 2011.9.9
秭归县疾控中心 2009年12月14日
第三篇:2014年传染病漏报调查总结
2014年传染病漏报调查总结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加强我院法定传染病的登记、报告、管理与控制,进一步提高我院疫情报告质量,及时、准确掌握实际发病水平,全面统计上报数据,现对2014年我院传染病疫情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自2014年5月份我院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执行以来,对13个临床住院科室病例进行调查,8个月我院住院患者共乙类传染病452例(乙肝282例、肺结核10例、手足口108例、丙肝13例、淋病8例、梅毒16例、尖锐湿疣14例、布鲁菌氏病1例),丙类传染病2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感染性腹泻1例),无甲类传染病患者。应报传染病454例,实报408例,46例未上报,经调查其中7例为确定漏报病例,39例为重复上报病例。漏报率为1.5%。
将未上报病例按传染病病种进行归类,其中乙肝39例、丙肝3例、梅毒4例,分别为外一科12例、外二科10例、产科7例、妇科5例、外三科6例、内一科4例、急诊2例。经与科室主管医师核实后确定漏报病例为7例,其中6例为乙肝病例、1例为梅毒病例。
到科室与漏报病例的主管医师进行沟通交流,调查漏报原因,分析如下:1例梅毒病例为产科住院病人,通过分娩前常规检验发现梅毒抗体阳性,遂邀请皮肤科主任进行会诊,建议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的滴度检测以确定病情,但患者拒绝再做进一步检查。咨询皮肤科主任,仅梅毒抗体结果呈阳性,无滴度检测结果,无法确诊梅毒,故无法进行上报。其他6例乙肝病例均为主管医师未上报,传染病报告意识太弱。
经过八个月的调查、督促,外一科医生传染病上报意识明显有所提升,上报率明显提高,至12月份外一科漏报率已降为零。产科、妇科、感染科上报率一直较高,除外三科以外的其他几个科室均有所提高,仅外三科传染病报告意识无任何改善,发现传染病仍不上报。已通报其科室,如再无任何干预措施,我科将交至院方处理。
在下阶段的传染病管理工作中,我科将加大管理力度,除漏报病例外,将开展迟报病例的监督,对出现漏报病例的科室将加大惩罚力度,迟报病例科室进行通报。望各临床科室配合传染病管理工作,努力达到传染病零漏报率的目标!
感染管理科
2015年1月9日
第四篇:2010年传染病漏报调查总结
201047 汪洋
渭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上报《渭源县2010年法定传染病漏报
调查工作总结》的报告
市疾控中心:
现随文报来《渭源县2010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总结》,请审阅。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疾控传染病漏报调查总结
抄 送:县卫生局
渭源县2010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和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加强全县法定传染病的登记、报告、管理与控制,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疫情报告质量,及时、准确掌握实际发病水平,全面统计上报疫情数据,根据定疾控发[2010]158号《关于开展定西市2010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中心组织人员于2010年11月上中旬对全县医疗单位进行了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1、调查时限和病种:调查2010年1月1日—10月31日各医疗机构的甲、乙、丙类39种法定报告传染病。
2、调查范围:我县所属辖区的3所县级医院、18所乡镇卫生院、全县1/4的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
3、调查内容:调查各级医疗单位的疫情报告管理和传染病报告情况。调查的病例数为县级医院50例,乡镇卫生院各20例,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各10例,不足者可扩大样本,查完仍不足者,按实际查出数计算。
4、调查方法:查阅门诊登记、住院登记中的传染病并与科室及医院保健科的登记进行核对,然后与大疫情网上的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凡无传染病报告卡者均属漏报。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接诊医生诊断后2小时内在大疫情系统中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24小时内在大疫情系统中报告均属及时报告。
二、调查结果:
全县共调查乙、丙类传染病7种229例,其中:肝炎119例(乙肝99例,甲肝12例,丙肝8例),肺结核37例,菌痢20例,腮腺炎14例,风疹2例,梅毒1例,手足口36例。共报告217例,报告率94.76%;及时报告214例,及报告率93.45%。漏报12例(门诊漏报8例,占漏报的66.67%,住院部漏报4例,占漏报的33.33%),漏报率5.24%;迟报3例(其中医生迟报2例,保健科迟报0例,医院制度不全0例,其它原因迟报1例),迟报率为1.31%,门诊迟报1例,占总迟报的33.33%,住院部迟报2例,占总迟报的66.67%。
3所县级医院共调查病例150例,报告142例,报告率94.67%,漏报8例,漏报率为5.33%,及时报告140例,及时报告率93.33%。
18所乡镇卫生院共调查病例79例,报告75例,报告率94.94%,漏报4例,漏报率为5.06%,及时报告74例,及时报告率为93.67%。
共调查村卫生所55所、个体诊所32家,均未查出传染病病例。
三、存在的问题:
1、县、乡两级医疗机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传染病迟报、漏报现象,有传染病不登、不报的现象。
2、个别卫生院门诊登记、住院登记项目不全,存在漏项,对进一步规范传染病报告带来一定的困难。
3、大多数村卫生室和70%以上的个体诊所没有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无单独的传染病登记本,甚至绝大部分诊所对就诊病人不登记,调查者对传染病无法可查,严重影响了我县传染病管理、报告工作。
第五篇:2010年海宁市居民漏报调查总结
海宁市2010年居民慢性病漏报调查工作总结
海宁市的公共卫生监测工作,通过多年来不断规范监测程序、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监测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评价监测数据质量和为公共卫生监测数据提供校正系数,通过在公共卫生监测区内进行居民慢性病的漏报调查,了解监测区慢性病的漏报情况,估计我市人群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疾病监测系统数据报告质量,为确定适当的卫生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居民漏报调查每3年开展一次的要求,于2010年再一次进行居民出生、死亡和慢性病漏报调查,并同时开展成人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海宁市本次开展居民漏报调查12个村分别为马桥街道的新塘村、正阳村、柏士村,盐官镇万寿村,联丰村,桃园村;斜桥镇三联村,祝东村,庆云村;长安镇兴福村,兴城村,褚石村。
按要求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村随机抽取40户作为漏报调查样本。海宁市调查样本为480户。
为了做好本次居民出生、死亡、慢性病漏报调查和成人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工作,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海宁市2010年居民慢性病漏报调查方案,并对调查技术方法和调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培训。
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做到每户家庭入户调查,如实填写家庭成员基本信息与慢性病发病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调查工作,制作了统一的调查员证,要求调查员佩证入户调查;社区由街道办事处落实协助调查的社区陪同人员;采购了小礼品发放给调查对象,以更好地取得调查对象的支持与配合。调查指导员对每户家庭进行仔细的调查。质控员在调查过程中抽查调查质量同户复查项目与原调查结果的符合率要求达到95%以上。
目前,市疾控中心圆满完成了居民漏报现场调查工作,调查资料正在整理、录入、统计中。
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