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乡村基层组织职责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意见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7〕25号 【发布日期】2007-07-29 【生效日期】2007-07-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乡村基层组织职责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意见
(晋政发〔2007〕25号)
各市、县、乡(镇)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当前,在我省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的非法用工、无证无照经营现象,反映出一些地方乡(镇)和村基层组织存在职责不清,忽视社会管理以及软弱涣散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为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维护国家法制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村民和其他人员合法权益的职责,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强化乡镇人民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农村最基层的政府,要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切实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指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良性互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生产劳动场所、生产劳动秩序的监管,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管理,将流动人口的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等全面纳入到当地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之内。
(二)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类矛盾。要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及时化解和处理各类矛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三)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应急信息平台,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要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避免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各类恶性事件的发生。(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农村基层稳定。要坚持依靠群众、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基层稳定、和谐。
二、进一步强化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村民委员会应当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村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应当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依据上述法律要求,村民自治组织要依法履行好村民自治的职责。
(一)强化自我教育。村民自治组织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社会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农民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腐朽思想和其他落后观念的影响。农村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广泛开展学法、守法、用法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自我管理。村民自治组织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通过民主管理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强化依法监督。村民自治组织对本辖区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都要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要积极协助、支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辖区内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市场及劳动用工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营业执照和土地占用的审批、外来务工人员的登记及《暂住证》核发、劳动合同的签订、务工人员生产生活条件及工资的发放和其他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贸易活动。发现用工场所有无照无证经营以及为无照无证经营者提供场所、保管、仓储等条件的;有未经公安机关正式登记并核发《暂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有对劳动者打骂体罚、强迫劳动、超时加班以及限制人身自由等违法行为的;有未办理用工备案登记并签订劳动合同,违法雇用童工、未成年工及严重智力残疾人员的;有不按照《山西省流动就业人员食宿条件基本标准》执行和不按时足额发放务工人员工资的,要及时报告工商、公安、劳动保障、民政、残联等部门。二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发生重大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要及时报告民政、国土资源、卫生防疫等部门;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重大中毒事故等发生时,要及时报告公安、林业、环保、水利、安监、卫生等部门。三是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发生重大传染疫情和医、药源性感染、重大动植物疫情、食品与职业危害等事件,要及时报告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林业、农业等部门。四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发生人数较多的聚众械斗、游行、串联集体上访或堵塞铁路、干线公路,大型非法迷信活动或影响民族团结活动以及其他杀人、爆炸、抢劫、投毒、制毒贩毒、私藏炸药、制假贩假、纵火等严重刑事案件,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五是在经济安全类方面,发现有非法集资、非法传销、非法发行股票等经济犯罪案件,要及时报告公安、工商、银监等部门。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要及时依法处理。对发现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不向上级政府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报告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村干部的责任。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一)加强领导。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农民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农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要认真落实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方案,对地方税收留成部分在分享比例上适当向县一级倾斜,以切实增强县级财力,提高县级政府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村两级的转移支付政策,努力保障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履行职能的正常经费需求。要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协调各垂直管理部门,建立“条块结合”的协作监管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要逐步理顺、规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切实解决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在农村社会管理领域职责不清、界限不明的问题。
(二)加强指导。要把加强村级组织和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在手上,从制度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指导。要帮助指导村民委员会规范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要继续扎实推进选聘优秀大学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工作,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今后,在县、乡(镇)招考公务员时,优先从经过农村实践锻炼的大学生村干部中选拔。
(三)加强培训。要高度重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定期培训机制。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由县(市、区)政府具体负责组织。要组织农村干部认真学习与当前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职责。要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培育,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提高政治责任意识,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他们自觉尽责、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监督。要建立农村社会管理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进一步明确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对因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或行政乱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健全民主考核评议制度,要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考核农村干部的重要标准,坚持每年考核评议一次,把考核评议结果与农村干部的使用和补贴(工资)标准直接挂钩,以此强化农村干部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责任心。对于连续两次被评为不合格的,村党组织成员按党内有关规定处理;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班子成员应责令其辞职,不辞职的应启动罢免程序;其他村务管理人员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做出处理决定。
总之,要通过强化乡村基层组织和干部职责,建立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党的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意见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3-05-03 【生效日期】2003-05-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意见
各市(地)、县委,各市(地)、县人民政府(行政公署),省委各部委,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
为加强农村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控制,及时有效地切断非典型肺炎传播和蔓延途径,努力做好救治工作,切实保护我省农村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保持社会稳定。现结合我省农村实际情况,对我省农村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的原则,结合我省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确立防大疫、长期防疫的思想,扎扎实实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二、组织管理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控制农村非典型肺炎疫情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动员全党,协调部门,调动全民,高度重视农村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并进入战时状态。
(二)根据《山西省预防与控制非典型肺炎紧急预案》(试行)要求,各县(市、区)应成立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以及疫情控制、疫情报告、临床诊治、后勤保障等工作组,明确领导组所有成员和各单位的具体防治职责,将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各项措施、任务、制度及防治经费认真落到实处。
(三)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集本地区应对农村非典型肺炎及其它突发事件的设备购置、病人救治、药物贮备、隔离人群生活保障等应急资金。
(四)实行县(市、区)、乡(镇)、村党政主要领导三级责任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领导、组织和协调本辖区内的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制定全县(市、区)防治非典型肺炎责任制,乡(镇)、村两级要制定落实责任制方案,省、市(地)两级负责对落实情况进行 督查、指导。
(五)各县(市、区)应全面实行防治非典型肺炎“三级联防”责任制。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责任到人,分包负责乡(镇)防治措施的落实;乡(镇)领导要责任到人,分包负责村级防治措施的落实;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党员、团员责任到人,包户负责防治措施的落实。控制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三、防治措施
全省各县(市、区)要立即启动非典型肺炎防治预案,立足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加强宣传,群防群制
1、以县委宣传部为责任单位,所有新闻媒体必须设立非典型肺炎防治宣传栏目,有组织地向农村送发宣传资料,每户至少一到两份。
2、所有电视频道,在开播节目的时段里,要不间断地滚动播放预防非典型肺炎知识的字幕,开设专栏专题讲座,宣传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知识,并要反复播放。
3、所有村(庄)的广播喇叭应在早、中、晚三次播放有关非典型肺炎的预防知识及党和政府的有关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政策和举
措。
4、由县(市、区)、乡(镇)政府组织开展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杀工作,同时要教育农村居民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测量体温。从简过满月、过生日、祝寿辰、办丧事,禁止庙会、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不去非典型肺炎流行区走亲访友,不接触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和与非典型肺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二)严密监控重点地区
1、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对全部在校学生进行晨检,应保持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的清洁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2、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要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关闭网吧、歌舞厅、影剧院等各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三)切断外来传播途径
1、各县(市、区)、乡(镇)要组织专门人员建立登记簿,对所有路口出入车辆进行登记,并对进入的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对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并做好登记报告工作。
2、从本县以外区域返乡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测试,正常者,由村委会安排,集中住宿,隔离观察2周,无异常情况方可回家。
3、凡发现体温在38℃以上的发热病人,要立即逐级上报县级防疫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由县非典型肺炎防治办公室调度专车专
人办理有关交接手续,将其送到指定医院隔离观察和治疗,并对其居室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四)控制内部传染源
1、自本意见下发之日起,在疫情期间,村与村、户与户居民之间尽量避免走亲访友。
2、全县(市、区)所有人员必须每日进行体温测试,实行一户一支体温计、一日两测体温、一天两次报告的工作制度,测试结果造册登记,责任人检查、签字。
(五)切断早期传染链
1、根据本区域内人口数量,由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选定非典型肺炎隔离观察站,观察站一定要有足够的容量。并负责所有被隔离观察人员及医务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安排。
2、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组织必须对所有从非典型肺炎流行区来的人员及与非典型肺炎疑似、确诊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实行严格的家庭隔离观察,采取一人一间、一日两测体温,专人监控的措施;或在指定隔离观察站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记录,至医学隔离期满方可解除隔离。
3、对不配合隔离的人员,公安部门负责强制隔离。
(六)确保早诊断、早治疗
1、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确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的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
2、明确首诊负责制度,做好登记报告工作,做好非典型肺炎病人的集中诊治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要求,特别要加
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医患、患患间的传播。
3、根据实际需要,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集中购置供应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用的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仪、血氧监测仪等医
疗器械,以及治疗药品、隔离用品、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消毒药品等物资。
4、根据省财政厅《关于“非典”防治经费补助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的精神,落实农村非典型肺炎患者救治等费用。
四、责任追究
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对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制度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主要领导带班,确保责任到人, 工作到位。
凡是值班、带班脱岗的,或对落实非典型肺炎预防预案不到位,可能造成疫情蔓延,或发现疫情报告处理不及时、不得力,造成
一定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直接责任者及主管领导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对于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疫情,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加重处分,严重渎职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三年五月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2008年,我省在22个县(市、区)率先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对参保农村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二、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三、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
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年缴费标准我省设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不超过1000元。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我省将依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
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补助。
(三)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补贴(出口补)和缴费补贴(入口补)。
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国家级试点的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补贴,省级试点的基础养老金由省级财政全额补贴。
市、县政府应当对参保人个人缴费给予补贴。最低补贴标准为: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45元、缴500元及其以上补5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低保户等缴费困难群体,原则上由当地政府为其代缴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上述缴费补贴和政府代缴费用,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承担。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以提高补贴标准。具体办法由市、县政府研究确定。
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不能冲抵个人缴费。市、县政府可制定长缴多得的鼓励政策,积极引导中青年农民普遍参保。
四、建立个人账户
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县级农保经办机构)要为新农保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分项目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五、养老金待遇及调整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国家及省级试点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均为每人每月55元。有条件的县级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部分的资金由县级政府支出。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参保人身故的,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我省将适时调整省级试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六、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可以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45周岁以上(含45周岁)人员,应按年足额缴费,也允许补缴(补缴部分不享受政府补贴),累计缴费年限不得超过15年;45周岁以下人员,应按年足额缴费,累计缴费不得少于15年。
七、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待新农保制度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时再实行省级管理。
八、基金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等有关规定加强基金管理。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等环节的全程监管、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强化财政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严禁挤占挪用基金,确保农保基金安全。县级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以杜绝虚报冒领现象的发生。
九、经办管理服务
县级农保经办机构,要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长期妥善保存;使用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把新农保信息网络建设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要加快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新农保经办机构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根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的特殊性及工作需要,县级人民政府要在乡(镇)一级设有固定的农保业务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设施和人员,建立与服务人群和业务量挂钩的经费保障机制,原则上按每位服务对象每年补助3元的标准,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基层经办人员不足和必要的经费开支等问题。
十、相关制度衔接
各试点县(市、区)要在对老农保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做好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一)对于已经参加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开始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在原有待遇不变的同时,可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二)对于已经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全部记入个人缴费项下,并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
(三)参加新农保人员因身份发生转变或户籍变更需跨市、县(市、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个人账户资金可随人全部转移;无法转移的暂且保留其个人账户,待条件成熟后再转移。
(四)村支书、主任岗位性养老保险补贴任职期间按国家及我省的规定筹集和发放。
(五)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应、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建立新农保制度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大对试点工作意义、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新农保制度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步骤,是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农村消费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真正使新农保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村居民理解、支持新农保工作,普遍积极参保。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
省人民政府成立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省新农保领导组),研究制定我省相关政策并督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省新农保领导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成员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宣传、编办、发展改革、公安、民政、农业、人口计生、统计、国土、残联等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试点的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试点县(市、区)也要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组,负责本行政区试点工作。各地要注意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对试点工作中的重大情况各地要及时向省新农保领导组报告。
第四篇: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创新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创新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结合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工作,就加强基层组织创新,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着眼于“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层工作”,围绕新型城市化这个龙头,依托“1650”大都市城镇格局,以“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为方向,以建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以基层组织创新为途径,健全基层组织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形成适应统筹城乡发展、职责明确、相互衔接、配套协调的基层组织体系和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二、健全组织架构
(一)中心镇
1、工作任务。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和权责一致的原则,按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明确职能、设置机构、配备人员,使中心镇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2、主要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基层民主,突出基层社会管理职能。
3、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具体按照温委办〔2011〕33号、32号文件规定执行。为强化基层社会管理职能,在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基础上,辖区人口较多、社会管理任务较重的中心镇可单设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由中心镇党委书记兼任,社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由中心镇党委副书记兼任,根据工作需要可配备1—5名专职工作人员。主要职责是:制定辖区内社会建设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指导社会建设工作;负责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和平安建设职责;负责辖区内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辖区内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指导、协调和支持辖区内有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按照规定独立开展工作;引导和督促辖区内有关单位依法开展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街道根据有关规定参照执行。
(二)都市型功能区
1、工作任务。坚持功能导向、事权集中、高效运转的原则,落实管理职能,精简设置机构,精干配备人员,确保功能区具有更大的建设空间和体制容量,真正成为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平台。
2、主要职能。集中承担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统筹协调等职责,重点抓好区域内的规划编制和管理、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等工作。
3、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具体按照温委办〔2011〕33号文件规定执行。社会管理工作委员会根据功能区的管理体制和工作需要设立,人员配备和主要职责参照中心镇社会管理工作委员会执行。
(三)村级组织
1、工作任务。坚持社区化治理改革方向,突出规划先行和服务为重,通过“转、并、联”方式改革村级组织设置,努力实现传统的村级组织模式向农村新社区结构模式顺利平稳过渡,2011年底前全市建立农村新社区800个左右,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并逐步推进农村管理与服务社区化。
2、建立村转城市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在城市社区规划范围内,符合村转城市社区的城中村和城郊村,转城市社区并组建城市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城市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根据中办发〔2004〕25号、中办发〔2010〕27号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3、合并组建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在农村社区规划区域内,具备合并组建农村社区条件的村,合并设立农村社区并组建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按照温委办发〔2011〕33号文件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4、多村联合设立联居党组织和管委会。尚不具备村转城市社区和合并设立农村社区条件的村,根据农村联合居民社区(简称联居)规划,按照“先规划后落实,先试点后推开,先服务后整合”的要求,通过多村联合建立农村联合居民社区,并组建农村联合居民社区党组织和管委会。
联居党组织一般由5—7人组成,党组织书记一般由优秀的副科级领导干部或副科级后备干部担任,副书记和委员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联居党员代表会议的决议;领导所辖村党组织开展工作,定期听取他们的工作情况汇报;讨论决定辖区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协调处理辖区内重大事务和重点项目建设,审核把关所辖村的重大事项;负责公共资源在所辖村的调配,统一组织所辖村向上级党委、政府申报项目等;指导推进辖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工作,特别是“三分三改”和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工作;负责所辖村干部和村经济合作社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统筹推进辖区内功能党支部建设;抓好自身建设,对所辖村的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联居管委会一般由5—7人组成。主要职责是:指导所辖各村委会开展工作;组织实施辖区内建设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指导村民住宅建设;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管理辖区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为村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服务。
联居党组织和管委会专职工作人员按照常住人口每400户配1人的标准配备,流动人口较多的应按流动人口每2000人增配1人,总人数不少于5人,主要从乡镇干部、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中选配。
三、理顺运行机制
(一)建立都市型功能区与街道的运行模式
1、“区街合一”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功能区党工委、管委会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运作,负责区域内党的建设、经济、社会、行政等各项事务。
2、“区街统分”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功能区党工委、管委会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部分领导干部实行交叉任职。功能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区域内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工作实行“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开发、统一管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五统一”的基础上,根据职能独立负责辖区内的相关事务,重点抓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都市型功能区与镇(乡)的运行模式参照执行。
(二)改革中心镇与县(市、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管理体制
1、扩大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中心镇机构的权限。县(市、区)职能部门能放的管理、审批权限,原则上全部下放到其所在中心镇的派驻机构,一般实行“派驻机构审批、县(市、区)职能部门备案”。
2、完善中心镇与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协调配合机制。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接受中心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考核的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任免应征得中心镇党委的书面同意。对工作不力的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中心镇党委可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建议。
3、健全与中心镇职能、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职能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每年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中心镇职能、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职能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内容,进行针对性考核。不属于中心镇职能范围的事项,不得列入考核;县(市、区)职能部门职能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到中心镇考核;严格控制对中心镇考核的“一票否决”事项。
功能区(街道)与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的管理体制参照执行。
(三)构建中心镇与村级组织的工作格局
1、中心镇与合并组建农村社区的工作格局。将中心镇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事项下放到农村社区,由农村社区承办或代办。农村社区党组织在中心镇党委的领导下,领导协调辖区内的重大事务;农村社区居委会在中心镇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农村社区党组织的要求开展工作。
2、中心镇与农村联合居民社区的工作格局。依法整合中心镇下放的职能和建制村剥离的事项,使农村联合居民社区实体化。联居党组织在中心镇党委的领导下,作为联居内各种组织和各项事务的领导核心开展工作;联居管委会作为中心镇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联居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所辖村党组织、村委会在联居党组织、管委会的领导指导下落实工作任务。
街道与合并组建农村社区、农村联合居民社区的工作机制参照执行。
四、完善服务体系
(一)做强公共服务平台
1、深化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有一个宽敞整洁、设施完备的办事大厅,有一批授权到位、流程清晰的进驻事项,有一套健全完善、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有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工作队伍”的要求,整合中心镇现有相关“中心”,推进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外观设计、内部装修、整体风格、柜台设计、窗口布局“五统一”,大厅面积一般不少于200平方米,应设立综合服务、综治信访、计划生育、民政事务、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业综合、流动人口管理、农村建房等窗口,集中办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中心镇综治中心应与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有机结合,并按照省综治委《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挂牌,按照8+X模式运作,推进规范化建设。
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参照执行。
2、抓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要求,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场所建设,增强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能力。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应设在人口聚集、辐射面较广、方便群众办事的地段,服务用房总面积不少于350平方米。规模在2000户以上的城市社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标准配置。要将城市社区服务中心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的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配置标准和要求的不予批准。应按照省综治委《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抓好社区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设。
合并组建农村社区的服务中心建设参照执行。一般设置“六室六站二栏一厅一校一家一市一场所:“六室”,即社区组织办公室(包括社区党组织、管委会、议监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组织等)、社区综合治理室(包括纠纷调解室、流动人口管理室等)、社区图书阅览室、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包括会议室、电教室、各类学校等)、社区档案室、社区警务室。“六站”,即在“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民政事务站、劳动保障站、计生卫生站、流动人口站、党员服务站(或党员服务中心、党代表工作室)、信息咨询站(包括规划建设、农林科技等)。“二栏”,即党务、居务公开栏和科普宣传栏。“一厅”,即“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一校”,即社区学校。“一家”,即老年星光之家。“一市”,即便民连锁超市。“一场所”,即室外文体活动场所。有条件的社区可根据社区服务实际需要,相应增加社区服务设施。
3、建立联居服务中心。按照“生产原则上以村为主、生活原则上以社区为主”的要求,把建立联居服务中心作为推进村级组织设置“转、并、联”改革和农村社区化工作的基础环节来抓, 纳入县(市、区)、中心镇(功能区、街道)建设规划,特别在农房集聚改造建设中同步推进。联居服务中心原则上设在村民较为集中、方便村民办事和活动的地方,注重整合辖区内现有的管理服务资源。联居服务中心与便民办事处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前原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划范围一致的,实行“一个机构、三块牌子”,今后逐步过渡到联居服务中心“一个机构、一块牌子”;不一致的,予以专门设立。联居服务中心按照“因事设岗、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要求,有效承接上级行政机关和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延伸在农村的各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联居服务中心主任一般由联居管委会主任兼任,工作人员可由派驻乡镇干部、进驻项目主管单位人员、选配的专职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和优秀村干部等组成,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可分岗位建立若干个便民服务队。
(二)健全便民服务机制
1、建立基层管理服务分类供给制度。对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由各县(市、区)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对由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农村联合社区提供的,由其自主决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对采取市场化方式供给的,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办法,鼓励支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
2、完善全程代办制。按照便民服务“能代办社区全代办”的要求,增加代办项目、简化代办程序、完善代办功能。在完善全程代办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即办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健全相关配套办事制度。
3、打造数字化便民服务系统。坚持电子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的发展方向,依托服务中心,整合现有信息平台,开通便民服务“一键通”系统,构建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城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联居服务中心等的信息化服务网络。
(三)提高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管理服务能力
1、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功能的有效发挥,农村党组织要突出服务群众促凝聚,社区党组织要突出服务居民促和谐,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要突出服务职工促发展。
2、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注重以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基层社会管理,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全覆盖。建立社区大党建工作机制,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统筹、协调和指导区域内机关、学校、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的党建工作,完善区域一体的党员发展、管理、教育、服务体系。
3、提高基层组织和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健全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锻炼,重用做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基层干部。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完善基层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加强基层组织创新,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工作摆上县(市、区)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集中时间和精力,尽快制定各中心镇(功能区、街道)的“三定”方案,制定各功能区与街道、各中心镇(街道)与村级组织的运行规程,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大资金投入。县(市、区)财政要加大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特别要调整优化县(市、区)、中心镇(功能区、街道)财政收支结构,理顺资金分配关系,推动县级财政向中心镇(功能区、街道)、社区倾斜,确保基层社会管理正常运行。
(三)抓好权力下放。由县(市、区)纪检监察部门牵头成立专门工作组,对各类涉及中心镇(功能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审批权限逐一梳理,列出清单和目录,并根据本地实际,做好审批事项精简及审批权限的下放工作。各中心镇(功能区、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做好把职权下放到城市社区、合并组建农村社区、农村联合居民社区的工作。
第五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意见(晋政发[2008]25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8]25号 【发布日期】2008-08-25 【生效日期】2008-08-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意见
(晋政发[2008]2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省人民政府决定启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
全省农村困难群众中现有住房困难户约32万户。省人民政府决定,2008年先安排3000户开展试点,启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2009年至2012年,每年解决1.7万户。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解决7.1万户仍居住在危房中的困难户,构筑农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工程,到2020年全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实现农村困难群众住有居所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推进。根据困难群众的经济状况,按照先无房、危房户,后其他困难住房的要求,科学制订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以下简称“解困”)的规划。
――因地制宜,分类分户解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既要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承受能力,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按照旧房维修、危房改建、无房新建等不同类型逐户解决。
――先易后难,满足安全居祝根据经济安全实用、节地节能节材的要求,要先易后难,坚持低标准起步,广范围覆盖,以满足安全适用的居住需求。
――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要立足于农户自力更生,鼓励群众互帮互助,建立政府补助、住户投入、社会帮扶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机制。
――节约用地,坚持一户一宅。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新的住房后,应收回原宅基地,防止在解困工作中,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方法和措施
(一)解困对象
1.解困对象标准。解困对象,是生活在农村贫困线以下的下列人员,并属于居住在上世纪50年代前建造、不能保障安全的简易土窑洞、简陋土坯房的住户或房屋已经倒塌的无房户:
(1)经县级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户;
(2)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的农村低保边缘住房困难户;
(3)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因灾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
(4)经县级民政部门确认不宜集中供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
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困难家庭,而子女有经济能力,但不履行赡养义务造成住房困难的,不在此次解决范围。
2.解困对象认定。认定农村住房解困对象,按下列规定执行:(1)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查认定。
(2)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中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审查认定。
(3)农村低保边缘和因灾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审查后,报县级人民政府认定。
城市和县城规划区内的农村住房困难户,不在此次解决的范围;已经或规划在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村、整体移民搬迁村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在整村搬迁时一并解决;已经在残疾人危房改造中解决了住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不再重复解决。今后,解决经民政部门认定的扶贫搬迁和残疾人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时,可适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政策,但不能重复适用其他优惠政策。
(二)解困方式
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中,坚持个人自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解困资金;坚持旧房利用与新房建设相结合,多方式多手段推进解困工作;坚持统一组织建设维修与住户自行修缮相结合,多途径多方法完成解困任务。
解困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村庄整治、土地整理、村庄绿化结合起来,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移民搬迁、残疾人住房改造,结合农村困难群众的意愿,采取新建、改建、修缮、置换或其他方式,做好解困工作。
1.新建住房。对没有住房或现住房已不能居住的,利用本村现有住房也无法解决的,可采取新建的方式解决。
2.改建住房。对原住房已成危房但还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可采取对原住房进行改建的方式解决。
3.修缮住房。对原住房已经严重破损,但修缮后还能使用的,可采取修缮原住房的方式解决。
4.置换住房。对于没有住房的,除采取新建住房外,还可在本村置换解决。即在原住户自愿前提下,收购现有依法批准建设的空置住房进行维修后,安排没有住房的困难群众居祝
各地也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并采用更加切实可行的农村住房解困方法,报省建设厅综合认定后推广。
(三)解困要求
1.建筑面积。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建筑面积可按困难群众户籍人口确定,一般控制在25―45平方米之间。修缮住房的,按现有住房面积修缮。置换住房的,参照新建住房的面积标准掌握。
2.质量标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以改变房屋院落面貌、消除房屋安全隐患为前提,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实用、经济”。具体要求是:
(1)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应为一层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2)修缮住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选做墙壁维护、屋顶维修、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3)置换住房的,应购买置换一层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四)补助标准
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时,盛市、县三级财政平均每户补助11000元,具体每户补助的标准,由各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按照新建、改建、修缮、置换、租赁等情况和人口多少、面积大小的不同,具体测算确定。
(五)资金筹措与管理
1.解困资金的筹措。解困补助资金原则上由盛市、县财政按照4:3:3的比例配套解决。2008年省财政安排农村住房解困补助资金1320万元,2009年―2012年每年安排748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困难群众住房补助,以后随着解困任务的扩大增加安排。解困工作的摸底调查、建立档案、工作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根据工作需要专项列支。
2.解困资金的管理。盛市两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分两次下达,上半年先行下达补助总额的70%;下半年经检查验收完成任务后,再下达其余的30%。盛市两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下达后,连同各县的补助资金一并在银行专户储存管理,上年结余部分可滚动到下年继续使用,由各县级建设部门根据各乡(镇)、农村的工作进度,按照管理程序的规定拨付。
(六)工作程序
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按照下列程序开展工作:
1.个人申请。符合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的家庭,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山西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申请表》,并提供户籍、住房和低保等证明材料。
2.评议公示。村民委员会对收到的解困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初定解困对象,并予以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评议公示后,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向申请人说明情况和依据。
3.审查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要及时进行审查。必要时,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住房和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报县级建设、民政部门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村委会,并说明原因。审查结果应在乡(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核准上报。县级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复核。民政部门主要对低保户和优抚对象进行复核,建设部门主要对住房困难情况进行复核。对符合条件的,核准其享受住房解困优惠政策,并按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分年、分批解困计划,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向市建设部门、民政部门申请补助。
5.平衡计划。市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根据当年本市任务的要求,对各县(市、区)上报的当年农村住房解困计划,进行平衡调整,制订当年的实施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将本的农村住房解困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市人民政府的文件报“山西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工作联席会议”。
6.组织实施。各市、县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要求,认真组织落实本地解困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工作目标和责任追究制度。
各市、县要在上一年的第四季度,完成下一年农村住房解困的申请、评议、审查、核准等工作,每年年初确定本市、县农村住房解困任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组织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分管住房建设的副省长为召集人,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国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省残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山西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负责解困住房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组织等相关事宜,负责确定住房困难户以及解困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办理联席会议交办的其他工作。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机构,各乡(镇)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积极推进农村住房解困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
解困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本届政府任期内解决的7.1万户解困任务将下达给各市,由各市分解落实到县(市、区),确保解困任务按期完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省财政厅要按照解困任务,负责安排解困资金,监管解困资金使用。省民政厅负责认定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配合省建设厅搞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决必需的农村解困住房宅基地用地计划指标,解决列入计划的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村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并将有关信息提供给联席会议办公室。省审计厅负责解困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省扶贫办负责解决移民搬迁村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并将有关信息提供联席会议办公室。省残联负责解决农村残疾人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并将有关信息提供联席会议办公室。省人民政府将定期对各市解困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三)完善工作机制
解困工作要坚持“盛市给予资金支持,加强工作指导;县(区)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组织落实”,建立“层层分解解困任务、级级落实目标责任、及时反馈工作信息、定期督查解困工作、年终考核目标任务”的目标工作责任制,建立长效、动态的解困工作机制与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公示制度、严密审核制度、透明资金拨付制度。
(四)制订解困规划
各地农村住房解困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组织搞好调查研究,摸清住房困难情况、建立住房解困档案、扎实搞好前期工作,在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分期分批推进、分户分类实施”的原则,依据农村困难群众安全适用居住的标准,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和切实可行的要求,制订本市、县解困工作的总体规划、计划,提出下一的工作计划、解困名单和实施方案。
(五)搞好政策衔接
在移民整村搬迁、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和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中,住房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困难群众,不再作为此次的解决对象。要搞好政策衔接,避免重复补助。在保持原各项工作责任主体和资金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山西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信息网”,公布移民整村搬迁、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残疾人危房改造、农村住房解困等情况。
(六)开展产权登记
省建设厅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习《房屋登记办法》(建设部令第168号),开展农村住房产权登记培训,研究制订实施细则,尽快开展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强房屋产权产籍的管理。
(七)注重业务培训
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各地要通过专家讲课、案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个体建筑工匠的专业素质,使农村建设工匠能初步掌握建筑施工的规范和标准,进一步适应农民建房由传统砖木结构向现代钢筋水泥结构转变的需要。
(八)加强舆论宣传
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形式,宣传解困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配合解困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群众,以捐资、出物、投工等方式开展帮扶和互助,为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作出积极贡献。
二○○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