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7〕26号 【发布日期】2007-07-29 【生效日期】2007-07-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
(晋政发〔2007〕26号)
各市、县、乡(镇)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目标和措施,明确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等任务。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2005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健全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晋政发〔2005〕28号),提出在全省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十二项社会救助制度。与此同时,我省还启动了煤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改造工程,着力解决约占全省总人口10%左右、居住条件最差的群众住房问题。经过近两年的积极努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灾民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初步建立,教育救助、再就业救助、法律援助、廉租住房等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责任明确”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煤矿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改造工程也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救助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程的实施,在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距离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存在一定差距。如社会救助制度还不十分完善,尚有一些生活确实困难的群众没有得到救助;社会救助标准偏低,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不高;农村五保供养设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
城市低保在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动态管理。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核查核算方法,科学合理核定保障对象家庭成员收入,既要将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保障标准的城市贫困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又要及时将收入已高出保障标准的人员予以调整,每季度至少复核一次,切实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对以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低保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和查处。二是进一步落实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工作。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配合,确保低保对象能够足额、快捷、安全领到低保金。三是积极推进“分类施保”。对有大病重病、严重残疾及子女上学、单亲等家庭,发放低保金时要给予重点照顾,适当倾斜,帮助解决特殊困难。
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适时提高当地城市低保标准。并要根据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物价上涨较快年份,对低保对象实行一次性基本生活物价补贴,确保低保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二、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我省农村低保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当前重点是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抓好实施。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明确救助范围。农村低保标准的制定原则上不能低于国家公布的绝对贫困线标准,确保将无法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农村特困人口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到2007年底,要确保已纳入低保范围的75万农村特困居民年人均补差标准不低于360元。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工作制度,规范申请、审核、审批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操作,并要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复核(每年至少一次)。低保金的发放要做到至少按季度发放和社会化发放率力争达到95%以上的要求。
三、加快救灾应急体系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要在扎扎实实做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确保灾民基本生活的同时,把重点放到提升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上。要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到2008年底,建成10个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96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形成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四、切实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认真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2007年底前要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敬老院建设作为重点扶持项目,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充分利用乡镇机构改革后闲置的房屋等资源规划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90%以上的乡(镇)至少要有一所农村敬老院,全省五保供养集中率达到30%以上。同时,要加快城市福利院等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三无”(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对象集中供养率。
五、进一步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各级民政、财政、公安、卫生、建设、交通、铁路等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政府主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区域合作、救助管理站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救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结合我省实际,首先在各市和流动人口较多、交通便利的县尽快设立社会救助管理站,并在2至3年内扩展到所有的县,认真负责地做好流浪儿童、严重智障伤残等人员的收容救助和保护工作。要依托救助管理站设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完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城乡的全省救助管理机构体系。
六、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市、县两级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慈善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慈善宣传,大力弘扬扶贫济困、扶残助残、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健全慈善事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特别是抓紧制定落实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慈善爱心超市”,到2010年全省达到600个。各级各类慈善机构要广泛开展慈善募捐和社会救助活动。
七、认真实施再就业救助政策
各级劳动保障、民政部门要加快建立就业和失业保险与城市低保的联动机制。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做好城市低保与失业保险、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衔接工作,通过加强就业再就业优惠工作,逐步减少享受低保人员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数量。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全面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软硬件建设,完善服务手段,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八、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我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要在着力解决好城乡低保对象“医疗难”问题的同时,适度兼顾残疾人等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将患病后确需救助的其他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要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救助方式,综合运用医前救助和医后救助、门诊和住院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及时为因病、因残造成家庭困难的城乡困难群众提供救助。认真做好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工作。
九、积极实施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制度
各地在继续落实好对城市、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减免政策的同时,从2007年秋季开始,在全省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和实施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制度。
十、积极实施法律援助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及法律援助机构要认真实施《山西省法律援助条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组织法律援助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开展法律援助提供工作条件,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法律援助工作。
十一、积极实施廉租住房制度
各市、县人民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把实施廉租住房救助制度纳入县(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之中。要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力度,采取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等保障方式,切实做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保障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棚户区、沉陷区住房的改造力度,力争“十一五”末完成。要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通知》(财综〔2006〕25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的通知》(晋政发〔2004〕12号)的规定,建立以财政预算为主、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相结合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状况,科学合理确定保障方式。要优先安排新建廉租住房建设用地,组织新建一批小套型住房,收购改造一批旧住房,以实物配租的方式,救助一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等方式,保障一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力争3年内对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要加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严格执行廉租住房申请、公示、轮候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动态管理系统,完善退出机制。
十二、健全临时救助制度
地方各级政府要着眼于帮助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困难,制定或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合理确定救助方式、救助数额,注意协调有关社会专项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政策衔接配套,形成临时救助与慈善事业及其他社会救助措施各有侧重、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临时救助的受理、审核、审批及发放程序,积极探索现金、实物与提供服务相结合的临时救助方式。
十三、切实加强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一)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进一步落实“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各级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组织、协调做好本地区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和慈善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作用,努力整合各部门和全社会的救助资源,共享社会救助信息,进一步形成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合力。
(二)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各级人事、编制、财政部门要从大局出发,落实好社会救助工作机构、编制、经费以及办公条件,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市、县政府要加强低保工作机构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
(三)确保资金落实,加强资金管理。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城乡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和社会救助机构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加大对城乡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要按照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共同负担的原则,认真落实城乡社会救助资金,省、市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要建立专项城乡低保资金预拨制度,强化资金管理监督手段,实行专项管理、社会化发放,保证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社会化发放工作,由当地政府协调安排解决,各级金融机构负责落实。
(四)落实部门职责,强化监管机制。开展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地方各级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为民办的实事,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及时研究和解决救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扶残助残送温暖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管理,狠抓落实。教育、司法、编制、劳动保障、卫生、建设、统计、物价、银监等部门,要支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筹措、使用和管理工作的监督。新闻单位要加强有关政策宣传报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五)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城乡社会救助管理机关和相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因违反有关救助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责令其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3〕24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3〕24号 【发布日期】2003-12-03 【生效日期】2003-12-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晋政发〔2003〕2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精神,努力促进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教育工作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
(一)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推进我省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兴晋富民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目前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中小学公用经费、危房改造资金缺口较大,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较低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今后五年,要围绕农村小康建设,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改变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滞后于“三农”需求、滞后于发达地区的状况,建立起基本适应推进农村小康建设需要、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主要任务是:全面“普九”和提升“普九”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充实、更新教学设施设备,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和场所建设,使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引深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与农业、科技的紧密结合,增强教育为农服务的功效;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县为主、各级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数量和结构满足需要,基本适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以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为重点,促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从2004年起,在全省实施“义务教育水平提升工程”,以改造校舍校园、调整布局结构、提高装备水平、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效益。2005年前,全省完成“
五、三”学制向“
六、三”学制过渡和六周岁儿童按时入学工作。到2007年,全省基本取消7人以下的教学点和四级复式教学,取消双轨制以下的初中学校,新建一批寄宿制小学,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努力降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提高毕业率,加快中小学课程改革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未实现“普九”的11个县,要将完成“普九”规划任务作为全县工作的重点,摆在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树立自力更生、奋力攻坚的决心,充分利用“二期义务教育工程”等支援项目,在2005年前完成“普九”任务。
已经“普九”的县(市、区),要以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结合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省教育厅制定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具体条件和检查验收标准,2004年开始以县为单位检查验收,到2007年力争有5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山西省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县”要求,并使其中部分县达到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
(四)积极发展农村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今后五年,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所有农村地区都要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初中后教育。要在组织全省示范性高中学校建设中,重点支持一批基础较好、办学特色突出的农村高中进入示范高中,扩大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要重视并扶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学制改革后富余的场地、设施等教育资源发展学前教育。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认真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行以市(地)和县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带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战略,到2007年,市(地)要重点建设好二至五所规模较大、质量较高、适应社会需求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并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每县都要建成一所综合性、高标准的职成教中心。职业教育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灵活的学习制度和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完成学业。
农村成人教育,要在进一步巩固提高扫盲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坚持以服务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增收为主要方向,实行培训与市场挂钩,推广学校、公司加农户的模式,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组织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使之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并为普通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专业技术师资和场所。可在农村中小学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开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
(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到2007年,全省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经费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和提高,注重应用和体现效益。要坚持“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2003年底前出台总体规划及相关政策,确定试验县并启动试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
三、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七)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育改革。2004年所有县进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5年全省整体进入新一轮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实验。要注重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国家基本要求的同时,鼓励农村中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大胆创新,初、高中学校应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大力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及就业与创业教育,促进办学更加贴近“三农”。
(八)加强中小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和场所建设。2007年前,每个县(市、区)都要建成供城镇初、高中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保证城镇中学生每年至少有一周时间在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和职业技能学习。农村中小学校都要有一定规模的校田、校林、校场或其它劳动实践基地,县、乡政府要结合退耕还林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土地、林地及有关场所,并及时办理土地证、林权证和产权证等。要充分利用农业示范场所、科技推广基地等多种资源,充分发挥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推动农村学校的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
(九)实施“科教兴乡、兴县工程”。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推广前元庄等农村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依靠教育和科技的力量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进步。到2007年,力争40%的乡(镇)、30%的县(市)达到“科教兴乡”、“科教兴县”标准。省人民政府对达到“科教兴县”标准的县予以表彰奖励。要确定一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创造经验,引深改革。
(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在推进“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加强我省农村发展问题的科学研究,努力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每所高等学校要确定一至二个县作为定点联系县,开展技术成果转让,帮助开发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支持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培训农村职成学校和中小学师资,参与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联系县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进一步理顺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十一)农村教育实行“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制定本县(市、区)农村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负责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职工的管理和培训;做好本级财政预算,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合理使用好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资金,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组织城镇学校对口支援贫困乡村学校和对贫困学生的助学活动;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实施“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办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十二)各级人民政府在发展农村教育中承担相应责任。省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全省农村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及有关行政法规、政策;指导全省农村教育工作,努力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对财力不足、发放教职工工资确有困难或达不到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的县给予转移支付。
市(地)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农村教育发展规划,对各类教育进行指导、管理和督查;积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对财力不足、发放教职工工资确有困难或达不到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的县给予转移支付;对农村中小学建设特别是危房改造,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助。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积极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按有关规定划拔中小学新建、扩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负责建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实施“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工作,组织农民进行各种培训。
五、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实现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
(十三)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并切实予以保证。要依法就本县(市、区)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和执行情况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接受其监督和检查。
农村税费改革后,省、市(地)、县(市、区)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安排上级转移支付时优先保证农村义务教育,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逐步有所增加。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要求。农村教育经费中的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由县级财政部门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下拨至学校,切实保证专款专用。
(十四)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统一发放的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实行县(市、区)长负责制,工资管理要全部上收到县,未理顺教职工工资管理体制的县(市、区)必须在2003年底前理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省人民政府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和国家制定的工资标准,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不再发生新的拖欠,并限期清理、补发历年拖欠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从2004年起,省人民政府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和清欠情况,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县(市、区)长予以通报批评。对因财力不足发放教职工工资确有困难的县,省、市(地)财政部门要逐县核实财力,统筹安排,通过增加财政性转移支付和工资性转移支付等办法,帮助其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中央和省下拔的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各市(地)不得截留,必须全部补助到县。
(十五)建立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省核定的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统筹安排,予以保证。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要逐乡逐校核定具体拨款额,列入财政预算,在每学年初拨付到位。对因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不到位、引发学校乱收费的地方,要追究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于实行“一费制”的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财力确有困难的县,其公用经费的缺口,由省、市两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补足。
中小学按规定收取的杂费,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得用于教师工资、津贴、福利、基建等支出,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和从中提取任何性质的调节基金。农村中小学收费要严格执行省定的项目和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收取规定项目以外的费用或擅自提高标准。对挪用挤占中小学经费和违反规定乱收费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十六)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定期勘查、鉴定危房制度和危房改造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规划,并把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的经费投入。要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和省级财政2003-2005年,设立中小学危房改造专款,市(地)、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专项经费,力争用三年时间共同完成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的改造。现有C级、B级危房以及以后产生的危房由市(地)和县(市、区)政府负责检查鉴定,制定规划,筹集资金并承担改造任务,省级财政从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扶持。乡(镇)人民政府也要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村民自治组织要通过组织村民自愿投工、投料等方式,支持中小学校舍的维护和修缮。
农村“普九”欠债问题由学校所在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共同负责,决不能以任何理由将还债责任推给学校。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要在化解乡村债务时,对学校债务予以统筹安排解决。要依法制止债权单位和个人因追索债务强迫学校停课及其他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查处。
六、规范管理,深化改革,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素质
(十七)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各县(市、区)要于2003年底前完成本地中小学核编定岗工作。核定编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生源分散的特点,实事求是,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要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领导职数、内设机构数,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清退代课人员。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坚决清退并归还被占用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一律不得使用编外人员顶岗任教。对于缺编的农村中小学,各县(市、区)政府根据需要,逐步按编制配齐教师,要优先聘任(聘用)师范教育类毕业生。
(十八)依法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以县为单位建立中小学缺编教师定向招聘(聘用)制度,继续完善新任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轮岗支教制度。评聘中小学教师职务,应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从2004年起,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1-2年农村中小学任教经历。建立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按其工资总额的10%予以补贴;继续落实《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规定的山区教师工资浮动制度。继续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将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依据。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能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教师,在聘任、考核和评模奖励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十九)严格掌握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农村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和中级以上教师职务,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农村中小学校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其选拔、考察、聘任、考核、培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坚持把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选拔任用校长的主要方式。要切实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对校长选拔、聘任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探索村民委员会和家长代表参与校长考核工作。要严格执行校长任期考核制,对任期考核不合格或严重失职、渎职的校长,应及时解聘或撤职。
(二十)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所有中小学校长必须经过任职资格培训方能担任校长职务。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到2007年,农村小学教师在学历全部达标的基础上,50%以上达到大专学历;农村初中教师95%以上达到大专学历,并有3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进一步办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
七、加大扶持家庭困难学生就学工作力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十一)建立健全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就学制度。国家和省下达的中小学助学金,必须保证全部用于补助困难学生。省人民政府继续设立义务教育“保学金”,各市(地)和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经济困难学生专项助学金。积极鼓励支持“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事业,引导国内外有关团体和个人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做好国家对未“普九”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工作。到2007年,争取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城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予以保障。
(二十二)积极实施学校对口支援,开展经常性的助学活动。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抓好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倡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各种方式对口支持贫困地区中小学。继续组织好全省大专院校及部分原重点中学对口支援未“普九”县工作。各市(地)也要积极组织本地城市及发达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并建立对口支援捐赠中心,接受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经常性捐助。对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尽快组织实施。省人民政府对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八、加强领导,开创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二十三)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列入重要议程,制定本地农村教育发展规划,精心组织实施。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农村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从2004年起,省人民政府实行六项工作制度。
1、责任制度。明确各县(市、区)长是本区域内农村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做到思想认识、领导责任、工作措施和经费投入“四到位”,对挤占、挪用、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挪用农村教育专项经费,不及时修缮危房造成师生安全事故等严重问题,要追究县(市、区)长的责任,性质严重的要予以行政处分。
2、公示制度。省人民政府每年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危房改造、学校公用经费落实等有关情况,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通报。
3、报告制度。各县(市、区)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和上级政府就农村教育整体工作及有关重点工作情况进行报告,接受人大的评议和咨询。
4、举报制度。省、市(地)人民政府就教职工工资发放、中小学乱收费、贫困学生入学等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有关情况除责令当地认真调查解决外,每年年底要将有关举报情况通报全省或全市。
5、联席会议制度。省人民政府组织教育、农业、科技、财政、人事、计划等部门建立“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有关工作,形成对农村教育工作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各市(地)和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制度。
6、表彰奖励制度。省人民政府定期对农村教育的先进县(市、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各市(地)和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表彰奖励制度。
(二十四)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督导。各级人民政府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评估和指导,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当地政府限期改正,督导结论要作为对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及对农村教育工程立项和资金投放的重要依据。
二○○三年十二月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晋政发〔2005〕25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5〕25号 【发布日期】2005-08-10 【生效日期】2005-08-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
(晋政发〔2005〕2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大中型企业,中央驻晋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3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政治任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切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对于鼓励广大官兵安心服役,建功立业,促进军队全面建设,增强我国国防实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安定的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满怀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扎扎实实做好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工作。
二、依法保障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就业
各级人民政府要在现行法规政策框架内,强化政府调控职能,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挖掘安置潜力和就业岗位资源,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安置城镇退役士兵上岗就业的任务。
(一)坚决执行现行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坚决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严肃性,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有依法接收安置城镇退役士兵的义务。坚决纠正片面强调部门利益和困难,拒绝接收安置城镇退役士兵的错误做法。严禁任何部门、行业和单位下发针对城镇退役士兵的歧视性文件,严禁限制或禁止下属单位接收城镇退役士兵,严禁以考试、体检、超龄等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安置城镇退役士兵。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及省人民政府有关政策规定相抵触的部门或行业文件,一律不得执行。各级发展改革委、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拟定安置计划并确保计划落实。企业单位要安排退役士兵总量的85%,机关和事业单位安排15%,于每年4月底前报同级人民政府下达。安置计划中70%的人员由用人单位选择接收,30%的人员由安置部门分配任务。对上级安置部门统筹调整安置的退役士兵,有关市、县(市、区)应积极接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退役士兵的军龄和待分配时间应计算为连续工龄,并视同所安置单位的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对当年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确有困难的单位,经落实计划指标的安置部门核实同意,可采取有偿转移的方式承担部分安置义务。中央驻晋单位、省管及垂直管理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按计划每少接收1名城镇退役士兵,酌情缴纳有偿转移金5―10万元,用于支付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其他单位超计划接收补助等支出。各市、县(市、区)的有偿转移金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级政府安置部门要严格执行安置政策,对办理假材料谋取安置资格、占用农村指标入伍、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城镇退役士兵,以及缺少城镇安置有效凭证、在农村入伍后购买城镇户口的退役士兵,一律不享受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分配的城镇退役士兵,取消其安置资格。
(二)坚决将未安置的城镇退役士兵尽快安排到位。各级人民政府及发展改革委、民政、人事、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立即对本地区历年来未安置的城镇退役士兵情况进行清理统计,在切实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的原则,于2005年8月20日前拟订、追加安置计划,落实接收单位。并于2005年8月底前必须开出所有安置介绍信,督促有关单位尽快落实,确保历年来未安置的城镇退役士兵真正上岗就业。
(三)坚决落实已安置城镇退役士兵的工作岗位。要督促有关单位不折不扣地落实政府下达的安置计划,认真落实分配到本单位的城镇退役士兵的工作岗位;未落实工作岗位的,接收单位要于2005年10月底前予以落实。因接收单位原因导致城镇退役士兵不能按时上岗的,应当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文件要求,从当地安置部门开出介绍信当月起,由接收单位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同工龄职工平均工资的80%,逐月发放生活费;对未发生活费的,接收单位要于2005年10月底前全额补发。
(四)坚决维护已安置城镇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接收单位要确保城镇退役士兵享受本单位同工龄、同岗位、同工种职工的一切待遇。非退役士兵本人原因、接收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正常的,三年内不得安排下岗。对因企业破产、倒闭或停产半停产而下岗失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各级人民政府要优先推荐其再就业。对符合《失业保险条例》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条件的,要及时提供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城镇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督查力度,组织开展执法监察,对拒绝接收、变相拒收或损害退役士兵合法权益的单位,要责令改正,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山西省义务兵征集优待和安置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大力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
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是解决当前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
(一)尽快落实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10号)要求,抓紧制定并积极落实具体实施办法,确保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二)切实兑现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对自谋职业的城镇退伍义务兵,按不低于当地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一年军龄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转业士官按不低于当地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加一年军龄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所需经费由县级政府解决,省、市政府酌情对下级政府给予支持。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作为推进安置改革工作的重点,通过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等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按时足额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对已选择自谋职业但仍未领到一次性经济补助的城镇退役士兵,要于2005年10月底前全部兑现。(三)做好自谋职业城镇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对城镇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城镇退役士兵尽快转换角色,掌握就业基本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要利用现有各类人才、劳动力市场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城镇退役士兵举办人才交流活动,拓宽城镇退役士兵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城镇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培训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省级财政给予补助。
四、安排好农村退役士兵的生产和生活
返回农村的退役士兵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培养、开发和使用农村军地两用人才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教育培训、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支持农村退役士兵。要鼓励和扶持有专长的退役士兵创办经济实体,推荐优秀退役士兵作为基层组织的后备力量,发挥他们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对从事荒山、荒地、荒滩、荒水开发的,从事种植、养殖业的,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和相关技术培训业务以及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繁殖和疾病防治业务的,当地政府可根据国家现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予以优惠。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为农村退役士兵转移就业提供服务。对生产、生活、住房方面确有困难的农村退役士兵,当地政府应当予以扶助。
五、切实加强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重视做好稳定退役士兵思想情绪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防止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问题的发生,确保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在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全面完成。各地要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列入各级人民政府业绩考核内容,没有完成安置任务的市(县、区)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能评为“双拥模范城(县)”和“文明单位”。对不完成退役士兵安置任务的行业、系统和单位,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对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单位和个人,要在公开通报批评的同时,依法惩处并追究责任。对积极承担国防义务、安置任务完成好的行业和单位要予以表彰。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做好退役士兵的管理教育工作。要引导退役士兵正确认识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形势和前景,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改革举措,增强支持改革的自觉性,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上来。要教育退役士兵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服从政府安置,增强到新岗位、新环境中建功立业的勇气和信心。要教育帮助退役士兵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择业新观念,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优惠政策,走自谋职业新路子。各新闻单位要加强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宣传,大力宣传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丰功伟绩,宣传退役士兵中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激发全社会的拥军热情,为退役士兵安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五年八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6〕36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6〕36号 【发布日期】2006-10-23 【生效日期】2006-10-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的决定
(晋政发〔2006〕3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适应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统计工作的基础水平和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发挥统计评价、监督和导向作用,全面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现就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做出以下决定:
一、重视发挥统计的作用,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
统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实行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的重要基础。做好统计工作,搞准统计数据,对于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省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至关重要。当前,统计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环境资源、科技社会事业和第三产业中诸多新兴服务业统计信息不够健全,统计调查体系反映不够灵敏准确,统计管理体制不顺,调查能力不强,难以为有效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在决策管理中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关心、重视和支持统计改革发展,支持统计部门依法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职权。地方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部门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改革发展负总责。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要经常过问统计工作,定期就重大统计调查活动开展调研,帮助解决好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依法行政、科技手段等方面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构建地区发展统计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指导推动全省发展,考核评价各市、县的发展水平和工作业绩,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拓宽统计服务领域。省统计局要做好牵头工作,建立和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考核评价方法体系,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反映煤化工、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统计监测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反映“两区”建设、蓝天碧水工程等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继续完善新型工业化、民营经济、招商引资等统计调查制度,加强服务业尤其是中介服务、资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统计、文化产业统计、环保、生态和安全生产统计等。
地方各级、各部门的统计工作,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和完善统计体系上,争取在“十一五”期末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统计规则相衔接,方法科学、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现代统计体系,使统计信息更好地为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优质服务。
三、完善地方统计管理体制,充实统计调查监测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改革方向和我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实加强统计调查力量,逐步解决完善统计管理体制中的缺陷,提高统计的抗干扰能力和统计数据质量。统计管理体制的完善,主要通过整合现有地方统计资源的方式进行,适当增加编制和人员力量。
组建省、市两级统计调查监测中心,由省统计局统一管理;各市人民政府应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在所辖县(市、区)组建统计调查监测中心,由市级统计部门直接管理,共同完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核、评价和地方重要统计数据的补充抽样调查任务。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节能降耗等管理需要,充实加强市、县两级统计部门农村、能源和服务业等方面的统计职能、内设机构和人员力量。进一步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进一步做好我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04〕41号)精神,加快市、县两级普查常设机构的组成完善工作,以满足国家周期性大型普查工作的需要。有关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由各级编制部门予以核定。
建立健全基层统计组织网络。在各类开发区管委会中应确定统计人员,负责入区企业单位的统计工作;在乡(镇)的行政人员中确定1名专(兼)职统计员。各行政村和基层社区组织要根据统计工作需要,确定会计或财务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各统计调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人员技术力量完成统计调查任务。
四、建立统计综合协调机制,理顺统计数据来源渠道
地方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协调,依法开展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和备案管理,减少重复调查。进一步完善部门统计信息报送机制,加强统计数据发布管理。建立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信息交流平台,健全资料交换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各部门、各行业协会依法取得的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应及时报送同级统计部门进行汇总、评估。地方各级、各部门使用的有关经济总量指标和主要统计指标数据,须以统计部门评估认定后的统计数据为准。各部门及新闻媒体如需公布未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须征得当地统计部门的核准同意。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统计数据,应由地方各级统计部门统一对外提供,避免数出多门。
地方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各企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规定,建立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和档案管理等制度。严格实行统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稳定企事业单位统计队伍,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建立起统计资料渠道畅通、统计数据发布规范、统计调查管理科学、统计信息资源共享的综合协调机制。
五、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整体效能
实现统计信息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手段。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信息化建设统计应先行一步的指示精神,根据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政府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统计信息工程建设规划,将统计信息化建设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并将其列入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进度。
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统计信息网络平台,提升统计网络的信息传递和安全保障功能。加强网上统计直报、统计数据在线处理等应用系统建设。力争用较短的时间,在全省建成一个以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为主干,以信息丰富、结构合理、安全高效、资源共享为特征,覆盖政府相关部门、乡(镇)和大中型企业的统计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
由省统计局牵头,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数据库,整合规范各级政府部门的统计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类统计调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为地方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社会各界提供统计信息服务。进一步引导建立和推广企业统计电子台账,建立面向基层企业直接采集数据的信息系统,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数据质量。
六、增强依法统计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讲真话、报实数、重实绩,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的领导都不得自行修改或要求统计机构及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数据。要严明统计工作纪律,落实统计数据质量保障责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统计法制工作,建立完善统计执法机构,充实加强统计执法力量,逐步将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严格规范,加强监管。
统计部门作为政府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职能,以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增强依法开展和管理统计工作的能力。要加强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增强统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统计守法意识。进一步加大统计检查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
加强对统计工作的巡查。统计部门应定期对下级政府及其同级部门的统计工作进行巡查。通过巡查,落实《统计法》,强化行政作为,督导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改善统计工作条件,提高统计基础水平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统计工作的投入,协调解决统计机构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支持统计机构改善办公、交通及统计手段等基础工作条件,保障各项统计调查任务的顺利进行。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有关统计经费的要求精神,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切实保障统计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各种周期性大型普查所需经费要列入普查实施年份本级财政预算,经常性统计调查和统计执法所需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省、市、县(市、区)新增加的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于财政确有困难的贫困地区,省、市财政在国家大型普查年份应从转移支付中给予补助。乡镇(街道办事处)统计站开展统计工作所需经费和专职统计人员工资由县级财政负担。要确保各项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省、市、县统计部门要合理预算,统筹规划,实行专款专用,管理和使用好各种业务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制定统一规范的基层统计工作操作规程,建立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考核制度,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措施,切实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统计基础工作水平。
八、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在稳定现有统计专业队伍的基础上,要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等途径,吸纳一批业务精、素质好的人才,选拔一批能力强、作风正、具备专业技能的领导干部,充实和加强统计队伍。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调动,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机构的同意。努力在全省建设成一支业务精良、作风过硬、忠于职守、勤政高效的统计干部队伍。
地方各级统计部门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统计干部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快高素质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优化用人环境,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在全省统计系统深入开展以“视统计信誉为生命”为主题的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引导和激励广大统计干部忠诚统计、坚持原则,敢于同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为全面实现山西的跨越式发展建功立业。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晋政发〔2005〕21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5〕21号 【发布日期】2005-06-30 【生效日期】2005-06-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晋政发〔2005〕2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适应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就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重点地建设小城镇;提升城镇功能,增强其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生产要素的整合、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二)基本原则。要科学发展小城镇,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为指导,布局发展小城镇,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尊重科学,规划先行。要通过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科学确定县域城镇体系的布局结构和小城镇的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
――创新机制,重点推进。要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重点推进。
――强化管理,提升功能。要强化对小城镇的管理,使其高效能运作,发挥其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承载功能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二、加强规划工作,用科学规划指导小城镇建设
(三)加快规划编制进程,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省实际,制定全省小城镇发展规划,统筹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制定本市、县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各小城镇人民政府要科学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消防等专业规划。首先,要加快规划编制进程,各市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2006年基本完成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2007年基本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并根据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及时编制建设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其次,要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各类规划编制任务,择优委托给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各项规划编制完成后,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经技术评审合格的规划,及时按照法定程序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规划编制的投入,小城镇规划所需经费要纳入各级财政的公共预算,省财政在现在每年安排村镇规划事业费的基础上,今后视财力逐年增加;各市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村镇规划事业费,与省财政安排的资金配套下达;各县(市、区)财政要对小城镇规划所需经费,予以保证,以确保编制完成的小城镇规划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
(四)加大规划实施力度,严格规划实施程序。小城镇规划编制完成,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都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规定,认真执行规划。为了维护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中,加大规划实施的力度,按照城市规划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严把小城镇规划审批关,提高规划实施水平。
(五)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通过定期汇报、专项检查、群众监督等多种形式,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加强监督,保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健康、有序进行,维护小城镇规划的严肃性。
三、突出重点,扶持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
(六)突出重点,实施小城镇建设1323工程。要围绕推进全省城镇化一个目标,抓住“大运”、“太晋”和“青银高速路山西段”等三条城镇带,突出抓好重点小城镇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两个重点,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从三个层次,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工作。
(七)采取措施,扶持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省人民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从有条件的县城和建制镇中,择优选择100个重点小城镇,作为重点扶持的对象,并在这100个重点小城镇中开展“创建城镇化示范镇”的活动。要用好各级政府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安排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在小城镇建设资金使用上,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扶持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
四、注重遗产,搞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利用
(八)审定历史文化名镇(村),科学确定保护对象。对目前村镇的格局、风貌仍然保留着一定历史时期地方或民族特色,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或集中成片保留有丰富的建筑遗存、真实的史迹实物的村镇,经专家评价,可审定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于符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条件的,要积极推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九)科学编制保护规划,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及时编制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原则和重点,协调名镇(名村)新区发展与旧区保护的空间关系,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要求,规定名镇(名村)风貌、形态的保护要求和街区空间关系的控制指标,规定核心地段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形象和色彩等控制指标,规定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级别和保护方法,规定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建设控制指标,制订保护街区、重要地段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整治方案,提出保护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
(十)按照规划搞好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经省建设厅会同省文物局组织技术评审通过后,由市人民政府审批。经批准的保护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要进行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新区建设必须符合总体规划和保护规划,并按法定程序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对保护规划中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的环境、街区,要建立保护档案、设立保护标志,并予以挂牌公示。对保护范围内的街区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整治和维修必须制订整治和维修方案,经组织专家论证依法批准后,方可进行整治和维修。对名镇(名村)的利用,要按照规划进行科学评价、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十一)要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专门保护机构。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建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及其保护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五、拓宽融资渠道,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逐年加大政府的投入,营造小城镇投资环境。各级政府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着眼,逐年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营造小城镇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小城镇建设。省人民政府在每年从计划安排3000万元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基础上,从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小城镇维护建设补助资金,采取贴息的方式,吸引金融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各市人民政府每年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安排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支持市域范围内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和维护。
(十三)落实政策,提高小城镇政府的建设积极性。各县(市、区)要视本级人民政府可用财力,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本县(市、区)重点小城镇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放宽重点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的范围,县城和县级市市区收取的费用,重点镇也可遵照执行。
(十四)推行特许经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在重点镇加大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步伐,按照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6号令)和《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建城〔2002〕272号)等规定,推行特许经营制度,进行市场化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建立信用体系,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建设小城镇。小城镇政府要尽快构建信用体系、提高信用度,积极利用金融资本搞好小城镇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进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镇,要按照《国家开发银行全国重点镇基础设施贷款项目开发评审指导意见》(开行办〔2004〕130)的规定,组建“城建投资公司”,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各商业银行要增加小城镇贷款规模,对小城镇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信用评价,对信用度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商品房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前景好的产品,积极给予贷款支持,并逐步开展对驻镇居民购房、购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方面的信贷业务。
六、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建设用地和土地保护关系
(十六)完善建设用地制度,合理使用小城镇土地资源。小城镇建设要推行集约用地的方式,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严格限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分散建厂、零星发展,滥占耕地、浪费资源的发展企业方式;引导镇区居民住宅向小城镇居住小区集中,鼓励进镇农民购房和镇区居民集中建房,严格限制镇区居民发放宅基地分散建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集约使用土地。重点镇要对近期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对闲置的土地依法收回,增强城镇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和发展经济的能力。建设用地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
(十七)搞好旧区改造,盘活用好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应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对撤并乡镇、迁村并点中有变化的小城镇,要及时调整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规划及时调整建设用地。加快对城镇旧区、空心村的改造,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采取措施挖掘空闲地、废弃地、荒芜地的潜力,利用闲散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凡是采取上述方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闲散废弃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要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
(十八)统筹城乡发展,合理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一般乡镇要严格控制,对全国重点镇和省级重点镇要积极支持。对重点镇改造区和空心村,按照规划进行开发,确需占用耕地的,可由省国土资源厅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帐管理,统计单列、检查、到期归还”的原则,单列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周转指标,用于建新拆旧,促进建设用地的集中。
七、培育发展小城镇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十九)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和发展小城镇优势产业。小城镇是发展二、三产业的载体,小城镇建设滞后、功能欠缺,就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反之,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就业岗位、集聚人口,为小城镇建设积累资金。各市、县、镇要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制定优惠政策,出台扶持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到小城镇投资办企业,培育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小城镇优势产业,形成小城镇产业特色,使民营企业成为发展小城镇经济的主力军。
(二十)鼓励农民进镇创业,促进农村的劳动力转移。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破除一切限制农民进镇创业观念性、政策性、体制性的障碍,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镇创业的政策规定,支持小城镇企业吸收农民进镇就业,鼓励农民进镇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小城镇发展。一要按照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的原则,逐步在全省实行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市场配置。二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培养和扶持农村人才的成长机制,促进城乡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三要搞好农民工的适用技能培训,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技能要求,实行定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四要取消针对农民工到城镇就业的限制,简化农民工外出就业手续,对城和乡、当地和外地劳动力在就业时一视同仁、平等竞争。五要依法维护进镇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八、建立小城镇保障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十一)逐步建立社保体系,解除进镇农民后顾之忧。鼓励农民进镇创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必须解决进镇农民在基本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一要为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为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保障长远生计,采取土地换社保的办法,由征地单位一次性缴纳社保资金,设置专户,封闭运行,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各级政府也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二要对到小城镇创业人员应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强化社会保险资金的征缴力度,扩大征缴的覆盖面,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进镇创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
(二十二)逐步建立医保体系,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病有所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小城镇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保体系,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医疗保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二十三)统筹城乡教育经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城镇建设应优先考虑学校的合理布局,采取扩大规模、集中办学的方式,使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小城镇集中,既可优化教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又可聚集人气、引导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扩大小城镇的消费,促进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要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事业发展计划,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在收费方面要对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一视同仁。
九、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十四)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发展小城镇,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战略,各级政府要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省人民政府小城镇建设领导组要负责全省小城镇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推动小城镇建设。各设区城市人民政府也应设立相应机构,并在交通、通讯、办公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动本市的小城镇建设工作。
(二十五)建立健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小城镇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并确定一名领导主管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按照《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乡镇党政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晋办发〔2000〕44号)的规定,一类乡镇设置城镇建设办公室,二类乡镇设置挂城镇建设办公室牌子的经济发展办公室,并在城镇建设办公室确定熟悉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各设区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发〔2001〕2号)和本意见的精神,认真研究落实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小城镇建设领导组监督实施。
二○○五年六月三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