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意见(晋政发[2008]25号)

时间:2019-05-14 09:3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意见(晋政发[2008]2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意见(晋政发[2008]25号)》。

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意见(晋政发[2008]25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8]25号 【发布日期】2008-08-25 【生效日期】2008-08-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意见

(晋政发[2008]2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省人民政府决定启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

全省农村困难群众中现有住房困难户约32万户。省人民政府决定,2008年先安排3000户开展试点,启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2009年至2012年,每年解决1.7万户。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解决7.1万户仍居住在危房中的困难户,构筑农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工程,到2020年全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实现农村困难群众住有居所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推进。根据困难群众的经济状况,按照先无房、危房户,后其他困难住房的要求,科学制订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以下简称“解困”)的规划。

――因地制宜,分类分户解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既要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承受能力,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按照旧房维修、危房改建、无房新建等不同类型逐户解决。

――先易后难,满足安全居祝根据经济安全实用、节地节能节材的要求,要先易后难,坚持低标准起步,广范围覆盖,以满足安全适用的居住需求。

――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要立足于农户自力更生,鼓励群众互帮互助,建立政府补助、住户投入、社会帮扶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机制。

――节约用地,坚持一户一宅。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新的住房后,应收回原宅基地,防止在解困工作中,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方法和措施

(一)解困对象

1.解困对象标准。解困对象,是生活在农村贫困线以下的下列人员,并属于居住在上世纪50年代前建造、不能保障安全的简易土窑洞、简陋土坯房的住户或房屋已经倒塌的无房户:

(1)经县级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户;

(2)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的农村低保边缘住房困难户;

(3)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因灾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

(4)经县级民政部门确认不宜集中供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

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困难家庭,而子女有经济能力,但不履行赡养义务造成住房困难的,不在此次解决范围。

2.解困对象认定。认定农村住房解困对象,按下列规定执行:(1)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查认定。

(2)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中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审查认定。

(3)农村低保边缘和因灾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审查后,报县级人民政府认定。

城市和县城规划区内的农村住房困难户,不在此次解决的范围;已经或规划在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村、整体移民搬迁村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在整村搬迁时一并解决;已经在残疾人危房改造中解决了住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不再重复解决。今后,解决经民政部门认定的扶贫搬迁和残疾人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时,可适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政策,但不能重复适用其他优惠政策。

(二)解困方式

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中,坚持个人自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解困资金;坚持旧房利用与新房建设相结合,多方式多手段推进解困工作;坚持统一组织建设维修与住户自行修缮相结合,多途径多方法完成解困任务。

解困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村庄整治、土地整理、村庄绿化结合起来,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移民搬迁、残疾人住房改造,结合农村困难群众的意愿,采取新建、改建、修缮、置换或其他方式,做好解困工作。

1.新建住房。对没有住房或现住房已不能居住的,利用本村现有住房也无法解决的,可采取新建的方式解决。

2.改建住房。对原住房已成危房但还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可采取对原住房进行改建的方式解决。

3.修缮住房。对原住房已经严重破损,但修缮后还能使用的,可采取修缮原住房的方式解决。

4.置换住房。对于没有住房的,除采取新建住房外,还可在本村置换解决。即在原住户自愿前提下,收购现有依法批准建设的空置住房进行维修后,安排没有住房的困难群众居祝

各地也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并采用更加切实可行的农村住房解困方法,报省建设厅综合认定后推广。

(三)解困要求

1.建筑面积。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建筑面积可按困难群众户籍人口确定,一般控制在25―45平方米之间。修缮住房的,按现有住房面积修缮。置换住房的,参照新建住房的面积标准掌握。

2.质量标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以改变房屋院落面貌、消除房屋安全隐患为前提,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实用、经济”。具体要求是:

(1)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应为一层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2)修缮住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选做墙壁维护、屋顶维修、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3)置换住房的,应购买置换一层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四)补助标准

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时,盛市、县三级财政平均每户补助11000元,具体每户补助的标准,由各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按照新建、改建、修缮、置换、租赁等情况和人口多少、面积大小的不同,具体测算确定。

(五)资金筹措与管理

1.解困资金的筹措。解困补助资金原则上由盛市、县财政按照4:3:3的比例配套解决。2008年省财政安排农村住房解困补助资金1320万元,2009年―2012年每年安排748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困难群众住房补助,以后随着解困任务的扩大增加安排。解困工作的摸底调查、建立档案、工作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根据工作需要专项列支。

2.解困资金的管理。盛市两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分两次下达,上半年先行下达补助总额的70%;下半年经检查验收完成任务后,再下达其余的30%。盛市两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下达后,连同各县的补助资金一并在银行专户储存管理,上年结余部分可滚动到下年继续使用,由各县级建设部门根据各乡(镇)、农村的工作进度,按照管理程序的规定拨付。

(六)工作程序

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按照下列程序开展工作:

1.个人申请。符合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的家庭,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山西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申请表》,并提供户籍、住房和低保等证明材料。

2.评议公示。村民委员会对收到的解困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初定解困对象,并予以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评议公示后,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向申请人说明情况和依据。

3.审查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要及时进行审查。必要时,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住房和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报县级建设、民政部门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村委会,并说明原因。审查结果应在乡(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核准上报。县级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复核。民政部门主要对低保户和优抚对象进行复核,建设部门主要对住房困难情况进行复核。对符合条件的,核准其享受住房解困优惠政策,并按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分年、分批解困计划,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向市建设部门、民政部门申请补助。

5.平衡计划。市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根据当年本市任务的要求,对各县(市、区)上报的当年农村住房解困计划,进行平衡调整,制订当年的实施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将本年度的农村住房解困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市人民政府的文件报“山西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工作联席会议”。

6.组织实施。各市、县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要求,认真组织落实本地解困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工作目标和责任追究制度。

各市、县要在上一年的第四季度,完成下一年农村住房解困的申请、评议、审查、核准等工作,每年年初确定本市、县农村住房解困任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组织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分管住房建设的副省长为召集人,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国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省残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山西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负责解困住房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组织等相关事宜,负责确定住房困难户以及解困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办理联席会议交办的其他工作。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机构,各乡(镇)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积极推进农村住房解困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

解困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本届政府任期内解决的7.1万户解困任务将下达给各市,由各市分解落实到县(市、区),确保解困任务按期完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省财政厅要按照年度解困任务,负责安排解困资金,监管解困资金使用。省民政厅负责认定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配合省建设厅搞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决必需的农村解困住房宅基地用地计划指标,解决列入计划的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村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并将有关信息提供给联席会议办公室。省审计厅负责解困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省扶贫办负责解决移民搬迁村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并将有关信息提供联席会议办公室。省残联负责解决农村残疾人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并将有关信息提供联席会议办公室。省人民政府将定期对各市解困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三)完善工作机制

解困工作要坚持“盛市给予资金支持,加强工作指导;县(区)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组织落实”,建立“层层分解解困任务、级级落实目标责任、及时反馈工作信息、定期督查解困工作、年终考核目标任务”的目标工作责任制,建立长效、动态的解困工作机制与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公示制度、严密审核制度、透明资金拨付制度。

(四)制订解困规划

各地农村住房解困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组织搞好调查研究,摸清住房困难情况、建立住房解困档案、扎实搞好前期工作,在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分期分批推进、分户分类实施”的原则,依据农村困难群众安全适用居住的标准,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和切实可行的要求,制订本市、县解困工作的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解困名单和实施方案。

(五)搞好政策衔接

在移民整村搬迁、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和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中,住房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困难群众,不再作为此次的解决对象。要搞好政策衔接,避免重复补助。在保持原各项工作责任主体和资金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山西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信息网”,公布移民整村搬迁、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残疾人危房改造、农村住房解困等情况。

(六)开展产权登记

省建设厅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习《房屋登记办法》(建设部令第168号),开展农村住房产权登记培训,研究制订实施细则,尽快开展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强房屋产权产籍的管理。

(七)注重业务培训

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各地要通过专家讲课、案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个体建筑工匠的专业素质,使农村建设工匠能初步掌握建筑施工的规范和标准,进一步适应农民建房由传统砖木结构向现代钢筋水泥结构转变的需要。

(八)加强舆论宣传

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形式,宣传解困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配合解困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群众,以捐资、出物、投工等方式开展帮扶和互助,为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作出积极贡献。

二○○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实施方案

县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实 施 方 案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全面解决全省农村整体存在危险的困难家庭(即D类危房)住房问题的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县“十二五”期间农村D类危房数据,结全我县实际,**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目标

**年,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县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700户(其中2012年400户,2013年300户,2012年节能示范户200户),工程建设于2013年10底完成建设任务。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推进。根据困难群众的经济状况,按照先无房、危房户,后其他困难住户的要求,科学制定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以下简称“解困”)规划。

因地制宜,分类分户解决。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按照旧房维修,危房改建、无房新建等不同类型逐户解决。

先易后难,满足安全居住。根据经济安全实用、节地节能节村的要求,要先易后难,坚持低标准起步,广范围覆盖,以满足安全适用的居住要求。

节约用地,坚持一户一宅。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新的住房后,应收回原宅基地,以防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方法程序

(一)解困对象

1、解困对象标准。解困对象,是生活在农村贫困线以下的下列人员,并属于居住在上世纪50年代前建造,不能保障安全的简易土窑洞、简陋土坯房的住房或房屋已经倒塌的无房户:

(1)经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户;

(2)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的农村低保边缘住房困难户;

(3)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

(4)经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确认不宜集中供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

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困难家庭,而子女有经济能力,但不履行赡养义务造成住房困难的,不在此解决范围。

2、解困对象认定。认定农村住房解困对象,按下列规定执行:

(1)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查认定。

(2)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中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审查认定。

(3)农村低保边缘和因灾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审查后,报县人民政府认定。

城市和县城规划区内的农村住房困难户,不在此次解决的范围;已经规划在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村、整体移民搬迁村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在整村搬迁时一并解决;已经在残疾人危房改造中解决住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不再重复解决。今后,解决经民政部门认定的扶贫搬迁和残疾人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时,可适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政策,但不能重复适用其他优惠政策。

(二)解困方式

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中,坚持个人自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坚持旧房利用与新房建设相结合;坚持统一组织建设维与住户自行修缮相结合。解困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村庄整治、土地整理、村庄绿化结合起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移民搬迁、残疾人住房改造,结合农村困难群众的意愿,采取新建、改建、修缮、置换或其它方式,做好解困工作。

1、新建住房。对没有住房或现住房已不能居住的利用本村现有住房也无法解决的,可采取新建的方式解决。

2、改建住房。对原住房已成危房但还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可采取对原住房进行改建的方式解决。

3、修缮住房。对原住房已经严重破损,但修缮后还能使用的,可采取修缮原住房的方式解决。

4、置换住房。对于没有住房的,除采取新建住房外,还可在本村置换解决,即在原住户自愿前提下,收购现有依法批准建设的空置住房进行维修的,安排没有住房的困难群众居住。

(三)解困要求

1、严格控制建房面积。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建筑面积可按困难群众户籍人口确定,一般控制在40—60平方米之间,乡(镇)政府要积极引导、防止出现超标准建房的问题。修缮住房的,按现有住房面积修缮。置换住房的参照新建住房的面积标准掌握。

2、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各乡镇组织技术力量,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农房建设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实用、经济”。具体要求是:

(1)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应为一层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刷内

第三篇: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实施方案

县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实 施 方 案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全面解决全省农村整体存在危险的困难家庭(即d类危房)住房问题的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县“十二五”期间农村d类危房数据,结全我县实际,**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目标 **年,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县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700户(其中2012年400户,2013年300户,2012年节能示范户200户),工程建设于2013年10底完成建设任务。

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推进。根据困难群众的经济状况,按照先无房、危房户,后其他困难住户的要求,科学制定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以下简称“解困”)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分户解决。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按照旧房维修,危房改建、无房新建等不同类型逐户解决。先易后难,满足安全居住。根据经济安全实用、节地节能节村的要求,要先易后难,坚持低标准起步,广范围覆盖,以满足安全适用的居住要求。节约用地,坚持一户一宅。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新的住房后,应收回原宅基地,以防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方法程序

(一)解困对象

1、解困对象标准。解困对象,是生活在农村贫困线以下的下列人员,并属于居住在上世纪50年代前建造,不能保障安全的简易土窑洞、简陋土坯房的住房或房屋已经倒塌的无房户:(1)经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户;(2)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的农村低保边缘住房困难户;(3)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4)经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确认不宜集中供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困难家庭,而子女有经济能力,但不履行赡养义务造成住房困难的,不在此解决范围。

2、解困对象认定。认定农村住房解困对象,按下列规定执行:(1)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查认定。(2)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中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审查认定。(3)农村低保边缘和因灾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审查后,报县人民政府认定。城市和县城规划区内的农村住房困难户,不在此次解决的范围;已经规划在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村、整体移民搬迁村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在整村搬迁时一并解决;已经在残疾人危房改造中解决住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不再重复解决。今后,解决经民政部门认定的扶贫搬迁和残疾人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时,可适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政策,但不能重复适用其他优惠政策。

(二)解困方式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中,坚持个人自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坚持旧房利用与新房建设相结合;坚持统一组织建设维与住户自行修缮相结合。解困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村庄整治、土地整理、村庄绿化结合起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移民搬迁、残疾人住房改造,结合农村困难群众的意愿,采取新建、改建、修缮、置换或其它方式,做好解困工作。

1、新建住房。对没有住房或现住房已不能居住的利用本村现有住房也无法解决的,可采取新建的方式解决。

2、改建住房。对原住房已成危房但还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可采取对原住房进行改建的方式解决。

3、修缮住房。对原住房已经严重破损,但修缮后还能使用的,可采取修缮原住房的方式解决。

4、置换住房。对于没有住房的,除采取新建住房外,还可在本村置换解决,即在原住户自愿前提下,收购现有依法批准建设的空置住房进行维修的,安排没有住房的困难群众居住。

(三)解困要求

1、严格控制建房面积。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建筑面积可按困难群众户籍人口确定,一般控制在40—60平方米之间,乡(镇)政府要积极引导、防止出现超标准建房的问题。修缮住房的,按现有住房面积修缮。置换住房的参照新建住房的面积标准掌握。

2、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各乡镇组织技术力量,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农房建设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实用、经济”。具体要求是:(1)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应为一层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2)修缮住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选做墙壁维护,屋顶维修,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3)置换住房的。应购买置换一层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四)补助标准在解困时,按《意见》要求,各级财政对农村危房改造平均每户补助标准为1400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7500元,省级财政补助2600元,市政财补助1950元,县(市)财政补助1950元。对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户,中央财政每户再增加2500元补助。解困工作的摸底调查、建立档案工作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经费,由县财政根据工作需要专项列支。省、市两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下达后,连同县的补助资金一并在银行专户储存管理,上年结余部分可滚动到下年继续使用,由县建设部门根据各乡(镇)、农村的工作进度,按照管理程序的规定拨付。

(五)工作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解困条件的家庭,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长治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房解困申请表》并提供户籍、住房和低保等证明材料。

2、评议公示。村民委员会对收到的解困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进行评议,初定解困对象,并予以公示,广泛听取意见。评议公示后,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向申请人说明情况和依据。

3、审查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要及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报县建设局、民政部门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村委会,并说明原因,审查结果应在乡(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核准上报。县级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复核。对符合条件的,核准其享受住房解困优惠政策,并按市里分配指标,分年、分批解决,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人民政府向市建设部门、民政部门申请补助。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建立长效、动态的解困工作机制与监管机制,建设完善公示制度、严密审核制度、透明资金拔付制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形式,宣传解困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配合解困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注重业务培训,开展产权登记要通过专家讲课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进一步适应农民建房由传统砖木结构向现代钢筋水泥结构转变的需要。开展农村住房产权登记培训,尽快开展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为解困工作的逐步落实提供条件。

(三)搞好政策衔接,落实解困规划理顺解困政策渠道,做好政策衔接工作,避免重复补助。积极组织搞好调查研究,摸清住房困难情况,建立住房解困档案,扎实搞好前期工作,实事求是、各负其责、协调配合、认真落实解困计划。

五、资金使用管理。农户改造竣工后,乡镇根据改造建设情况各种档案资料、申请审批程序和完备情况,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后,按规定财政部门拨付乡(镇),乡(镇)以一折通的方式拨付到改造户。

第四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晋政发〔2005〕21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5〕21号 【发布日期】2005-06-30 【生效日期】2005-06-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晋政发〔2005〕2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适应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就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重点地建设小城镇;提升城镇功能,增强其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生产要素的整合、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二)基本原则。要科学发展小城镇,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为指导,布局发展小城镇,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尊重科学,规划先行。要通过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科学确定县域城镇体系的布局结构和小城镇的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

――创新机制,重点推进。要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重点推进。

――强化管理,提升功能。要强化对小城镇的管理,使其高效能运作,发挥其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承载功能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二、加强规划工作,用科学规划指导小城镇建设

(三)加快规划编制进程,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省实际,制定全省小城镇发展规划,统筹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制定本市、县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各小城镇人民政府要科学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消防等专业规划。首先,要加快规划编制进程,各市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2006年基本完成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2007年基本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并根据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及时编制建设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其次,要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各类规划编制任务,择优委托给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各项规划编制完成后,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经技术评审合格的规划,及时按照法定程序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规划编制的投入,小城镇规划所需经费要纳入各级财政的公共预算,省财政在现在每年安排村镇规划事业费的基础上,今后视财力逐年增加;各市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村镇规划事业费,与省财政安排的资金配套下达;各县(市、区)财政要对小城镇规划所需经费,予以保证,以确保编制完成的小城镇规划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

(四)加大规划实施力度,严格规划实施程序。小城镇规划编制完成,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都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规定,认真执行规划。为了维护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中,加大规划实施的力度,按照城市规划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严把小城镇规划审批关,提高规划实施水平。

(五)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通过定期汇报、专项检查、群众监督等多种形式,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加强监督,保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健康、有序进行,维护小城镇规划的严肃性。

三、突出重点,扶持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

(六)突出重点,实施小城镇建设1323工程。要围绕推进全省城镇化一个目标,抓住“大运”、“太晋”和“青银高速路山西段”等三条城镇带,突出抓好重点小城镇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两个重点,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从三个层次,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工作。

(七)采取措施,扶持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省人民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从有条件的县城和建制镇中,择优选择100个重点小城镇,作为重点扶持的对象,并在这100个重点小城镇中开展“创建城镇化示范镇”的活动。要用好各级政府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安排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在小城镇建设资金使用上,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扶持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

四、注重遗产,搞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利用

(八)审定历史文化名镇(村),科学确定保护对象。对目前村镇的格局、风貌仍然保留着一定历史时期地方或民族特色,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或集中成片保留有丰富的建筑遗存、真实的史迹实物的村镇,经专家评价,可审定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于符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条件的,要积极推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九)科学编制保护规划,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及时编制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原则和重点,协调名镇(名村)新区发展与旧区保护的空间关系,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要求,规定名镇(名村)风貌、形态的保护要求和街区空间关系的控制指标,规定核心地段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形象和色彩等控制指标,规定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级别和保护方法,规定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建设控制指标,制订保护街区、重要地段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整治方案,提出保护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

(十)按照规划搞好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经省建设厅会同省文物局组织技术评审通过后,由市人民政府审批。经批准的保护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要进行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新区建设必须符合总体规划和保护规划,并按法定程序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对保护规划中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的环境、街区,要建立保护档案、设立保护标志,并予以挂牌公示。对保护范围内的街区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整治和维修必须制订整治和维修方案,经组织专家论证依法批准后,方可进行整治和维修。对名镇(名村)的利用,要按照规划进行科学评价、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十一)要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专门保护机构。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建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及其保护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五、拓宽融资渠道,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逐年加大政府的投入,营造小城镇投资环境。各级政府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着眼,逐年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营造小城镇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小城镇建设。省人民政府在每年从计划安排3000万元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基础上,从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小城镇维护建设补助资金,采取贴息的方式,吸引金融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各市人民政府每年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安排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支持市域范围内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和维护。

(十三)落实政策,提高小城镇政府的建设积极性。各县(市、区)要视本级人民政府可用财力,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本县(市、区)重点小城镇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放宽重点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的范围,县城和县级市市区收取的费用,重点镇也可遵照执行。

(十四)推行特许经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在重点镇加大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步伐,按照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6号令)和《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建城〔2002〕272号)等规定,推行特许经营制度,进行市场化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建立信用体系,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建设小城镇。小城镇政府要尽快构建信用体系、提高信用度,积极利用金融资本搞好小城镇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进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镇,要按照《国家开发银行全国重点镇基础设施贷款项目开发评审指导意见》(开行办〔2004〕130)的规定,组建“城建投资公司”,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各商业银行要增加小城镇贷款规模,对小城镇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信用评价,对信用度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商品房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前景好的产品,积极给予贷款支持,并逐步开展对驻镇居民购房、购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方面的信贷业务。

六、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建设用地和土地保护关系

(十六)完善建设用地制度,合理使用小城镇土地资源。小城镇建设要推行集约用地的方式,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严格限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分散建厂、零星发展,滥占耕地、浪费资源的发展企业方式;引导镇区居民住宅向小城镇居住小区集中,鼓励进镇农民购房和镇区居民集中建房,严格限制镇区居民发放宅基地分散建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集约使用土地。重点镇要对近期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对闲置的土地依法收回,增强城镇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和发展经济的能力。建设用地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

(十七)搞好旧区改造,盘活用好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应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对撤并乡镇、迁村并点中有变化的小城镇,要及时调整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规划及时调整建设用地。加快对城镇旧区、空心村的改造,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采取措施挖掘空闲地、废弃地、荒芜地的潜力,利用闲散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凡是采取上述方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闲散废弃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要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

(十八)统筹城乡发展,合理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一般乡镇要严格控制,对全国重点镇和省级重点镇要积极支持。对重点镇改造区和空心村,按照规划进行开发,确需占用耕地的,可由省国土资源厅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帐管理,统计单列、检查、到期归还”的原则,单列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周转指标,用于建新拆旧,促进建设用地的集中。

七、培育发展小城镇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十九)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和发展小城镇优势产业。小城镇是发展二、三产业的载体,小城镇建设滞后、功能欠缺,就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反之,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就业岗位、集聚人口,为小城镇建设积累资金。各市、县、镇要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制定优惠政策,出台扶持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到小城镇投资办企业,培育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小城镇优势产业,形成小城镇产业特色,使民营企业成为发展小城镇经济的主力军。

(二十)鼓励农民进镇创业,促进农村的劳动力转移。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破除一切限制农民进镇创业观念性、政策性、体制性的障碍,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镇创业的政策规定,支持小城镇企业吸收农民进镇就业,鼓励农民进镇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小城镇发展。一要按照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的原则,逐步在全省实行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市场配置。二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培养和扶持农村人才的成长机制,促进城乡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三要搞好农民工的适用技能培训,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技能要求,实行定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四要取消针对农民工到城镇就业的限制,简化农民工外出就业手续,对城和乡、当地和外地劳动力在就业时一视同仁、平等竞争。五要依法维护进镇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八、建立小城镇保障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十一)逐步建立社保体系,解除进镇农民后顾之忧。鼓励农民进镇创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必须解决进镇农民在基本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一要为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为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保障长远生计,采取土地换社保的办法,由征地单位一次性缴纳社保资金,设置专户,封闭运行,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各级政府也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二要对到小城镇创业人员应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强化社会保险资金的征缴力度,扩大征缴的覆盖面,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进镇创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

(二十二)逐步建立医保体系,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病有所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小城镇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保体系,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医疗保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二十三)统筹城乡教育经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城镇建设应优先考虑学校的合理布局,采取扩大规模、集中办学的方式,使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小城镇集中,既可优化教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又可聚集人气、引导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扩大小城镇的消费,促进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要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事业发展计划,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在收费方面要对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一视同仁。

九、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十四)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发展小城镇,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战略,各级政府要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省人民政府小城镇建设领导组要负责全省小城镇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推动小城镇建设。各设区城市人民政府也应设立相应机构,并在交通、通讯、办公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动本市的小城镇建设工作。

(二十五)建立健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小城镇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并确定一名领导主管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按照《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乡镇党政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晋办发〔2000〕44号)的规定,一类乡镇设置城镇建设办公室,二类乡镇设置挂城镇建设办公室牌子的经济发展办公室,并在城镇建设办公室确定熟悉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各设区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发〔2001〕2号)和本意见的精神,认真研究落实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小城镇建设领导组监督实施。

二○○五年六月三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08]21号)[定稿]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8]21号 【发布日期】2008-08-05 【生效日期】2008-08-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晋政发[2008]2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社区的建设和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山西建设。

(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2.坚持社会化。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3.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区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实行分类指导。既要整体推进,又要解决薄弱环节、重点项目和关键问题;既要坚持广受居民欢迎的传统服务方式,又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4.坚持多渠道投入。以省、市、县三级财政支持为主,各有关部门共同投入,社区组织通过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同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三)主要任务。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把全省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为构建和谐山西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服务环境

(四)加强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各地要把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镇规划,制定具体目标、建设标准和政策措施。要采取资源整合、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紧张和公益性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具体的解决途径和办法要按照民政部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85号),结合各地实际贯彻执行。对旧城区改建、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要将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纳入新建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区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要建有能提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要建有能提供就业、社保、救助、卫生、司法行政、文化、体育、家政等内容的“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要建有社区综合服务站,应设有社区办公室、警务室、社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劳动与社会保障站等公益性服务场所。

(五)大力改善和保护社区环境。公安、民政、建设、市政、园林、城管、电力等部门和企业,要重视社区道路、照明、给排水、供热、供气、公厕、交通、地名标志、无障碍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和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社区绿化、硬化、亮化、净化。要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提高社区环境建设和保护能力。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培育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发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

三、大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

(六)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通过提供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就业岗位信息服务、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高就业稳定性。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的管理和服务,特别要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和帮助享受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相关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

(七)推进社区为老助残服务。新建和改扩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站、室)和为老服务中心(点),建立老年维权服务站和老年爱心护理院,成立为老服务队伍和助残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健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助等综合性服务体系。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促进和帮助城镇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

(八)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失业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

(九)推进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经费补助制度。大力培养社区卫生、计划生育服务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对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的管理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努力推进社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和社区流动人口在生育、节育、保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积极开展“红十字”服务进社区活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十)推进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演艺厅、棋牌室、网吧等文化场所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社区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对居民开放,使社区内的文化活动资源得到共享共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以社区内现有的教育机构为依托,建立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的社区教育学校,积极创建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动社区资源力量,加强社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培育社区群众性体育组织,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社区配置相应的健身器材,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增强居民体质。

(十一)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以现居住地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相互配合”的原则,依托社区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相关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积极帮助流动人员未成年子女及时就读,努力为流动人口生活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十二)推进社区安全服务。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在社区设立警务室。依托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构建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建立及时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做好社区消防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消防安全水平。开展好“法律进社区”活动,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工作,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减少重大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打击“黄赌毒”和禁止传销等工作。建立传染病、食品安全、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

(十三)鼓励、支持和资助社会力量创办社区服务实体。对社会力量在社区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开办初期,市、县(市、区)财政要给予适当补助。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居民服务企业,各级财税部门要贯彻执行好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扶持社区服务事业发展。对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对象的,各地可根据实际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市人民政府确定,但补贴标准不得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下岗失业人员和社会个体、民营企业兴办社区服务实体的,各金融机构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信贷资金和融资担保方面的支持。

(十四)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原则,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内部食堂、浴池、文体和科教设施等向社区居民开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文物古迹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有关单位开展社区服务,既可以单独经营,也可以与社区组织联营共建。

(十五)创新社区服务模式。鼓励相关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提供购物、餐饮、家政、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中介等社区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流配送平台帮助社区内中小企业,实现服务模式创新。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办或合伙兴办社区服务组织,或通过小时工、非全日制工和阶段性就业等灵活方式参与社区服务。

(十六)培育社区生活服务类民间组织。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加强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

五、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基层管理体制

(十七)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服务管理和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行居务公开,全面深化居民自治工作。社区居委会应充分发挥在了解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积极协助城市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要切实解决好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待遇问题,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社区居委会干部工资及医疗、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除外)以及社区办公经费,主要由县(市、区)财政负担,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十八)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通过依法选举、公开招聘等方式鼓励素质好、文化高、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选齐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要加快选配大学生进社区工作,每个社区应至少选配一名大学生。要加大对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的力度,不断创新完善培训、使用和管理办法,努力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经费,各级财政要分级负担,省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对全省社区工作人员的集中培训。要逐步建立完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与社会专业工作者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推进社区工作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十九)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大力培育社区志愿者服务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优化志愿人员结构,壮大志愿人员力量。注重发挥社区中介组织服务工作,配合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发能够吸引居民参与的、生动活泼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指导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社区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就业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逐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的注册制度、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六、加强领导和政策指导,强化社区服务监管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搞好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民政部门要积极发挥社区建设牵头部门的作用,沟通协调有关部门,抓好督促检查落实。依托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公安、司法行政、劳动保障、建设、文化、卫生、人口计生、环保、体育等有关部门,要按照社区服务发展要求,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服务水平。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银行、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会、共青团、妇联及残联、老龄、红十字会、慈善等组织要按照各自职能积极参与、支持社区服务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社区服务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社区服务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大力倡导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十一)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切实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发展。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有些社区组织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要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组织承担。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呼叫热线,形成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

(二十二)加强社区服务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级制订社区服务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社区服务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安排,通过新建和改造,完善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农村社区服务的试点,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统一规划,统筹发展。

(二十三)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推动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程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等挪作他用。认真解决社区服务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查处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服务健康发展。

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意见的精神,结合实际,制订贯彻落实具体措施。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意见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八年八月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意见(晋政发[2008]2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意见(晋政发[2008]2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