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对焦化行业实施专项清理整顿的决定(晋政发〔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4〕17号 【发布日期】2004-05-26 【生效日期】2004-05-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对焦化行业实施专项清理整顿的决定
(晋政发〔2004〕1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大中型企业:
近几年,我省焦化行业的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过度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仍很严峻。一些市、县人民政府及部门越权审批项目,一些投资主体未经审查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炼焦设施,造成焦炭生产总规模急剧扩张;相当一部分焦炭生产企业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装置,造成污染物严重超标排放和资源极大浪费。这不仅导致难以充分发挥我省的焦煤资源优势,而且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落实国务院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和“在全国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深入推进我省传统产业新型化,省人民政府决定把焦炭行业作为我省严格治理环境污染、制止盲目投资、提升产业水平的重点行业,依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晋发〔2003〕1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禁止违规建设焦化项目的紧急通知》(晋政办发电〔2003〕141号)、《关于继续抓好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坚决彻底取缔关闭土焦改良焦的紧急通知》(晋政办发电〔2003〕164号)、《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晋政发〔2003〕28号)、《山西省实施“5533”计划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明显见效的意见》(晋政发〔2003〕29号)等文件要求,对全省焦化行业开展全面的专项清理整顿工作,以进一步促进焦化行业的产业升级,确保健康有序发展。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专项清理整顿工作。
各级政府、各部门都应对盲目投资、无序扩张炼焦生产能力所形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潜在的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给予高度重视。一定要统一思想,认清过度投资和总量无序扩张会造成生产过剩,将导致价格下降和恶性竞争,最终会形成企业投资效益和整体行业竞争能力下降,乃至形成全省经济大起大落的局面;将造成炼焦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增加,使我省产焦区域的环境质量更加恶化;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省委、省人民政府确立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的实现。一定要以整体、长远利益为前提考虑本地区的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通过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和避免利益流失来促进财政增收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定要依法实施宏观调控,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焦炭产能总量,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优先,加大治理环境污染和遏制资源浪费的力度,努力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此次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工作,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治理当前突出问题与促进长远健康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分类处置、促进提升的原则。
2、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全省专项清理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以张宝顺省长任组长的“山西省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省领导组,组成人员见附件1),统一领导全省的清理整顿工作,并对各市、县人民政府的工作予以指导和监督。各市及各产焦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组建相应的专项清理整顿机构,并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在辖区内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省、市、县(市、区)各有关职能部门都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严肃认真地落实全面清查和分类整顿的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依据各自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各市人民政府设立专项清理整顿机构的情况,务于2004年6月15日前上报省领导组。
3、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落实环境质量责任制。
各市、县人民政府都要切实落实行政首长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制,组织各有关部门联动执法,清理整顿炼焦工业无序发展,解决违规建设、违法生产和环境污染问题。此次专项清理整顿工作,以各市人民政府为责任单位,组织所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辖区内所有已投产的焦化企业和在建、拟建的焦化建设项目逐个进行全面彻底清查。清查的主要内容为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和生产的合法性,主要是各类审批手续(包括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占用土地、取水许可、城镇规划、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是否完备,以及各项审批要求的落实情况。
二是污染治理的情况,主要是各类环保设施(包括消烟除尘、脱硫和水处理,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染治理效率)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和新建项目落实排污总量置换条件的情况。
排污总量置换的目的是,力保市或县区域内焦炭生产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不再增加,这是确保实现环境状况好转目标的基础。排污总量置换的原则是,批准新建设的大型机焦炉要按其生产能力计算,减少区域内相应生产能力的小机焦炉(原经合法审批、现应淘汰关闭),违法违规建设的小机焦炉和各类土焦、改良焦炉均不得作为被置换的对象。落实排污总量置换的要求是,被置换的小机焦炉必须停产。市、县人民政府应严格监督被置换的小机焦炉停止生产,并将被置换的小机焦企业上报省人民政府备查,不得重复计算被置换对象。
兴建大机焦炉的环境容量置换可以置换本企业原有的小机焦炉,也可以置换区域内其它企业的小机焦炉,具体操作要由兴建大机焦炉的企业与被置换的小机焦炉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协商,采取入股或有偿转让容量等方式进行,必要时当地人民政府应予以协调解决。
各市人民政府负责清查辖区内新建大机焦炉的排污总量置换情况,然后由省人民政府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对是否落实了排污总量置换的条件要求予以审查认定。审查认定要依据我省各地区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和大、小机焦炉比例的现实情况,以及新建大机焦炉是否经过合法审批、是否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等具体情况,区别制定排污总量置换的具体要求。原则上,对于违规建设投产的大机焦炉,要求落实的条件应大于“等量置换”;对于经合法审批新建投产的大机焦炉,要求落实的条件应接近于“等量置换”;对于新建的清洁热回收炼焦炉型也要根据排污情况制定相应的排污总量置换要求。具体要求和操作办法由省发改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方案,报省人民政府审定。
三是综合利用的情况,主要是各类化产品回收(包括焦油、硫胺、粗苯等的回收和焦炉煤气利用等)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上述焦化企业的清查工作,由各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逐户核实。并按附件2的内容汇总清查情况,于2004年6月底前上报省领导组。
省领导组将针对各市上报的材料,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已投产焦化企业和在建、拟建焦化项目,按其合法性、环保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的情况进行逐一审查,依据分类整顿的政策逐一提出处置意见和时限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后书面通知各市人民政府。由各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焦化企业或项目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决定》的要求,按法定程序分别下达淘汰关闭、缓停建设、限期治理的决定通知,并采取有效措施,逐个企业、逐个项目开展整顿工作。
二、强化污染治理和产业提升的政策和措施
对各类炼焦生产企业和项目,不论所有制形式,不论企业规模大小,不论已投产企业或在建、拟建项目,不论项目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均要在清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整顿。落实污染治理和促进产业提升的主要政策要求,一是彻底取缔土焦、改良焦生产;二是限期淘汰小机焦炉;三是对大机焦炉制定严格的污染治理设施、化产品回收设施的限期实现目标;四是对各类清洁热回收焦炉进行严格的技术经济评价和污染物排放监测,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艺和污染治理的要求。要按此原则,对已投产企业和在建、拟建项目明确分类处置的具体措施。
(一)巩固和扩大“双十二”专项治理行动的成果
4、严格落实责任,彻底取缔土焦、改良焦生产。
省人民政府早已明确:土焦、改良焦生产必须无条件取缔关闭,2003年“双十二”专项治理行动将取缔的最后时限锁定为2003年底。对于个别县(市、区)仍存在土焦、改良焦取缔关闭不彻底和死灰复燃的问题,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务必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落实取缔关闭要求,要组织各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坚决依法实施“五停”措施(停水、停电、停煤、停运、停贷),责令生产业主限期拆除生产设施,恢复地貌,并要按国家《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和我省的有关规定对生产业主追缴排污费。今后,对土焦和改良焦炉,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一经发现,市、县人民政府都应立即取缔关闭。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将此项责任逐级分解到乡镇,并严格按照山西省《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行为行政处分办法》(晋监发〔2002〕3号)进行监督检查。
(二)全面清查已投产的各类机焦生产企业
5、关闭违规违法生产的小机焦炉。
对于未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审查批准,违法违规建成投产的炭化室高度在4.3米以下的小机焦炉,要立即采取关闭措施,由市、县人民政府依法下达关闭决定通知,并组织有关部门联合行动、依法实施。要责令违规生产业主原则上限期在2004年9月底前拆除生产设施,恢复地貌,并从本《决定》发布之日起,按小机焦炉排放污染物的最大量计算征收排污费,直至彻底关闭为止。
6、限期淘汰落后的小机焦炉。
对于经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建设的、且目前仍在生产的小机焦炉(包括审批为大型机焦而实际建设为小机焦的,但经合法审批的承担城市供气供热任务的气、热源厂在替代项目建成之前可暂缓关闭),要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晋发〔2003〕16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晋政发〔2003〕28号)所确定的产业政策,分期分批予以淘汰关闭。
炭化室高度在?2.5?米及以下的小机焦炉,以及在国家产业政策(国家有关部委历次发布的产业政策目录)发布之后建成投产的、炭化室高度小于2.8米的小机焦炉,都要在2004年12月底以前淘汰关闭。炭化室高度在?2.8?米、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和新建污染治理设施不经济的小机焦炉,都要在2005年底前淘汰关闭。
对于此类小机焦生产企业,在淘汰关闭限期内,要严格按小机焦炉排放污染物的实际量计算征收排污费;对于在上述规定期限内仍未能淘汰关闭的小机焦炉,要按小机焦炉的最大排污量计算征收排污费,直至彻底淘汰关闭为止。
对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已审查批准建设的城市气源、热源替代项目,在落实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在此次清查中经省人民政府重新确认后,各市人民政府应督促加快建设,确保按期替代原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机焦炉。
7、清理违规违法生产的大机焦炉。
对于未经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或审批手续不完备以及审批要求未落实的,或实际建设规模超过审批规模的,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上的大型机焦炉,且在本《决定》发布之日前已投产的项目,按以下三类情况区分处置:
(1)处于环境敏感区域之内(城市规划区2公里以内、居民聚集区1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和干线公路、铁路两旁1公里范围内、生态保护区内、自然保护区内、水资源保护区内、“两控区”内)的,市、县人民政府要依法下达停产关闭决定通知,责令生产业主立即停止生产,限期拆除生产设施,并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实施“五停”措施。
(2)处于非环境敏感区域的,但没有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或虽有设施但运行不正常的,市、县人民政府应责令生产业主限期在2005年10月底前,建成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逾期未能完成的,由市、县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
(3)处于非环境敏感区域的,已建有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并已投入正常运行的,要以落实下列审批条件为前提,由市人民政府汇总相关资料,报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省级有关职能部门补办各类审批手续。
①经具有审批职责(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占用土地、取水许可、城镇规划等)的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相关审批事项提出审查许可的上报意见。
②落实排污总量置换的要求。
③通过省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的合格验收。
8、全面核查经合法审批已投产的大机焦炉。
对于具有完备的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手续的,按《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晋政发〔2003〕28号)所确定予以保留的焦炉(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上,捣固式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在3.2米及以上,产业政策发布前建设的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在2.8米及以上、年产量不小于20万吨焦炉,符合条件的城市气源和集中供热项目,经鉴定合格的清洁型捣固式热回收焦炉),要由所在市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全面核查,并将核查情况上报省领导组,省人民政府将组织省直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对审批合法性进行审查、对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进行验收之后,由省人民政府批复认可。凡没有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的,或虽有设施但运行不正常的,要逐户提出限期建设或改造的要求,并依法下达通知。原则上最后期限为2005年10月底,逾期未能实现要求的,由市、县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
(三)全面整顿所有在建、拟建焦化项目
9、取缔违规违法在建的小机焦炉。
凡属于未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炭化室高度在4.3米以下的在建小机焦炉,要立即停止建设。由市、县人民政府依法下达关闭决定通知,并组织有关部门联合行动,立即停止施工供电、坚决予以取缔。要责令建设业主限期拆除在建设施,恢复地貌。逾期未能拆除的,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拆除。所造成的损失由项目业主自行承担。
10、停建违规违法在建的大机焦炉项目。
凡属于未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上的在建大机焦炉,各市、县人民政府要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并要求建设业主积极落实环境容量置换条件及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的设计、建设等项计划和方案,由各市人民政府汇总相关报批资料、提出初步审核意见上报省人民政府,等待审查处置。停建所造成的损失由项目业主自行承担。
11、核查合法审批的在建拟建大机焦炉。
对于具有完备的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手续的,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上的大型机焦炉:
凡已经开工建设的在建项目,由项目所在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核查,核查的主要内容:一是各类审批手续的完备情况;二是落实排污总量置换的情况;三是环保“三同时”落实的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化产品回收设施设计和是否能够同时投产等情况。省人民政府将依据各市上报的核查情况组织省直有关职能部门复验,并在此基础上依法下达缓建或认可的决定通知。
凡审批程序尚未完结的拟建项目,要一律暂停前期准备工作,由各市人民政府逐户汇总相关资料上报省人民政府。由省人民政府组织省直有关职能部门逐户进行全面核查后,适时批准开工建设。
(四)科学鉴定各类清洁热回收型焦炉
12、综合评价、科学鉴定各类热回收焦炉,以拟定暂行技术标准。
对于各类清洁热回收焦炉,各市、县人民政府要组织进行全面核查,并将核查情况上报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将组织省直有关职能部门、邀请省内外专家对“典型炉型”进行全面的经济效益及环保性能综合评价和技术鉴定,以拟定我省的暂行标准(技术经济和收取排污费等),并以此标准组织省直职能部门对各市上报的“清洁热回收焦炉”进行逐户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焦炉,按改良焦或小机焦处置的规定对待。
13、在监测评价、鉴定验收之前各类热回收焦炉总产能不得扩大。
省环保部门要在对此类炉型进行排污情况综合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环保改进(脱硫、除尘、水处理及焦炭煤气利用等)的具体要求,以促使其真正实现达标排放。对于经监测评价和鉴定验收认可的清洁热回收焦炉,凡未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合法审批擅自建设并已经投产的,比照第7条进行处置;凡具有完备的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手续且已经投产的,比照第8条进行处置;凡未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合法审批擅自开工的在建项目,比照第10条进行处置;凡具有完备的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手续的在建项目,比照第11条进行处置。
三、充分发挥排污费征收、使用的宏观调节作用
14、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明确吨焦收费暂行标准。
向排污者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是环境污染防治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国家《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7号)及我省的有关文件要求,如实核查排污量,依法下达收费通知,按实际生产量足额收取焦化企业的排污费,不得擅自减免或压低排污费。省焦炭集团公司、供电部门等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行之有效的公路、铁路运输管理、供电管理等手段,协助环保等有关部门力保焦化排污费的足额征收。
依据国家排污费征收办法的测算,结合我省各类焦炉实际排污控制水平及这次清理整顿分类处置的目标要求,省人民政府决定从本《决定》发布之日起至2005年底,暂行按照测算值的中等水平折合成吨焦收取排污费进行收缴。具体标准是:
(1)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上的大型机焦炉,凡建有污染防治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且运行正常的,排污费按吨焦18元征收。没有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的,排污费按吨焦80元征收。建成部分环保设施的,按配备环保设施的运行及排污量削减情况予以核定。
(2)炭化室高度2.8米至4.3米之间的机焦炉,凡建有污染防治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且运行正常的,排污费按吨焦25元征收。没有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的,排污费按吨焦100元征收。建成部分环保设施的,按配备环保设施的运行及排污量削减情况予以核定。
(3)炭化室高度2.8米及以下的机焦炉,在关闭之前,凡建有部分污染防治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且运行正常的,排污费按吨焦50元征收。没有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的,排污费按吨焦120元征收。建成部分环保设施的,按配备环保设施的运行及排污量削减情况予以核定。
(4)对于土焦、改良焦一经发现,要立即予以取缔关闭,并按生产能力和吨焦200元标准追缴排污费,从2004年1月1日起计算,直至彻底取缔为止。
(5)清洁热回收型焦炉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待综合鉴定之后另行确定。
对于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焦化企业,并经省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各级环保部门要根据治理达标后的排污量及时核定新的排污费征收水平。对于虽然建有环保设施但不能正常运行或运行不稳定,按照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时的排污量核定排污费。
15、采取综合措施,支持环保执法。
对于排污者拒不缴纳排污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各级环保部门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其停产整顿。市、县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执法部门积极配合环保执法,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对环保执法中的涉法问题要积极组织法律服务。
对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核定、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直接予以征收。
16、管好用好排污费资金,促进企业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管理、使用排污费资金,并要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从焦化行业征缴的排污费资金主要用于焦化行业的污染防治。
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排污者要进一步强化“谁污染谁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意识,应主动自筹资金积极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考虑到我省的现实情况,为鼓励积极主动治理污染的焦化企业,对于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并经省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焦化企业,省、市、县要按掌握排污费资金的比例、按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和排污费资金使用管理的程序,安排不少于企业在限期治理期限内缴纳排污费80%的资金,用于企业污染防治项目的补助资金和贷款贴息。
四、严格检查验收,严肃责任追究
17、强化督促检查,认真组织整顿验收。
督查和验收工作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专项清理整顿工作的督查验收。要分阶段、按层次进行,各产焦县政府首先进行自查,然后由各市对辖区内产焦县进行检查,结果上报省领导组后,省领导组在此基础上组织督查验收组对各市整顿工作进行复查验收。
二是对下达限期淘汰关闭、停缓建设及限期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通知的焦炭生产企业进行督查验收。督查工作主要由企业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进行,验收工作由省领导组组织省直有关职能部门按职责进行。
对于所有在建大型机焦项目,在项目投产之前,都必须通过省领导组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的全面严格验收,要力保落实环保“三同时”、落实环境容量置换、落实化产品回收设施与炼焦设施同时投入运行的要求,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产。
对于已经投产、按本《决定》予以保留的各类机焦生产企业,都要由省领导组组织相关部门,按时限严格验收补充建设的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在确定时限内未能验收合格的,要责令停止生产。
18、严肃追究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责任人。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按时完成清查任务,全面认真落实分类处置的各项要求。对市、县人民政府及省环保局依法决定淘汰关闭焦炭生产企业和停止建设的焦化项目,要在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并从作出处理决定的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组织有关执法部门联合执法,供电、供水部门应停止供电、供水,商务部门不安排出口配额,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取消生产经营资格、注销营业执照,运销部门不予列公路、铁路运销计划。
对有下列渎职行为的责任人,要依据《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行为行政处分办法》(晋监发〔2002〕3号)的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
不认真进行清理,弄虚作假、隐瞒不报以及搞虚假排污容量置换的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没有及时下达限期治理或对逾期未淘汰、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焦化企业下达关闭决定的政府负责人;
在项目审批、监测、验收、收费等工作中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和负责人;
没有按照政府下达的关闭决定采取断水、断电措施、收回营业执照的有关部门责任人和负责人;
擅自向政府已决定关闭的企业供水,供电,发放焦炭运销许可证,安排出口配额、运输计划的有关部门责任人和负责人;
不按规定权限和范围,擅自批准减收、免缴、缓缴排污费的有关部门责任人和负责人。
越权、违法审批焦化建设项目的有关部门责任人和负责人。
五、严格审批管理,积极政策引导
19、严格控制焦化项目的审批。
为迅速扼制盲目建设造成新污染源增加的势态,自本《决定》发布之日起,在清理整顿期间,所有新建焦化项目的审批及前述分类处置的认定均由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决策。即:省直各职能部门按职责,负责新建、扩建、改造焦化项目的上报审查意见,在省级审批权限范围内,项目的立项和开工由省人民政府审批;超过省级审批权限的项目,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后方可向国家申报。在此次专项清理整顿期间,原则上不再批准新的焦炭生产项目(新建和扩建),而主要处理清理核查、补办手续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按如下程序进行:
由各市人民政府将各类已投产大机焦生产企业和在建拟大机焦项目的核查情况上报省人民政府后,省领导组将组织省直有关职能部门依据“三定方案”所确定的职责分别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批。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批的顺序原则上是:
(1)核准认可具有合法审批手续的各类机焦保留项目继续建设,或依法决定缓停建设;
(2)批准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已投产但原没有合法审批手续的大型机焦项目补办审批手续;
(3)批准经审查符合条件的,被停止建设的原没有合法审批手续的在建大型机焦项目补办手续、复工建设。
20、积极引导焦化企业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清洁生产。要在积极争取国家多分配焦炭出口配额的同时,调整和完善我省现行配额分配办法,进一步向综合利用水平高、环保防治情况好的企业倾斜。省里及各级掌握的焦炭基金,不再用于支持单纯炼焦的项目,而要按省委、省人民政府确定的调产政策,集中用于支持现有焦炭企业补充和完善环保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加工设施、尤其要用于支持焦化产品的深加工。
要从政策上引导鼓励现有焦炭企业采用节水和节约主焦煤技术,鼓励焦炭企业向合理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方向发展,鼓励在具备条件的焦炭集中生产区域内建立集中统一的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加工设施。要鼓励现有焦炭生产企业向新型产业转移。
要积极整合省内的科研力量,组织技术创新和攻关,并在科研、人才以及相关污染治理设施和化产品回收设施的设计制造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支持焦化行业技术进步的力度,并发挥产品延伸和产业联动作用,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要在加强对焦炭集中产区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污情况监测、建立和完善定期报告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建立焦化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动态监测体系,形成全省联网的焦化生产排污实时监测网。
六、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推动清理整顿
21、充分发挥焦炭行业协会的作用,打造我省焦炭行业的经营优势。
省焦炭行业协会要动员协会全体会员,积极支持和配合专项治理;并要在总量控制、市场价格与营销、市场准入与退出、环境保护、综合利用、行业形象等方面组织会员单位建立自律约束机制。省焦炭集团公司要认真履行运销管理的职责,充分发挥营业站、出省管理站、焦炭检查站的作用,在组织好合法生产企业有序营销的同时,抑制非法生产企业的运销;要在防止整体利益流失方面发挥作用;要在联动煤炭、钢铁、化工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22、加强舆论宣传与监督,完善举报和举报保护制度。
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焦化生产无序发展所形成的种种危害,宣传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的政策措施和目标要求。要将分类处置的焦化企业及焦化项目名单、处置决定及最终处理结果,在省级和市、县主要新闻媒体公布,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重点环境问题公开曝光。省、市、县各级专项清理整顿领导机构及有关部门都要设立专线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举报,并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和奖励,坚决依法惩处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行为。
七、严肃认真落实本《决定》的各项政策要求
23、进一步细化操作办法。
按照本《决定》的各项政策要求,省级各职能部门要依据各自的职责,围绕焦化行业排污费的征收管理使用、排污总容量置换、污染治理设施、化产品回收设施、清洁热回收焦炉的鉴定和认定、依法实施“五停”措施的工作衔接、进一步强化运销管理等内容,从审核标准和督查验收两个方面,在本《决定》发布后的一个月内,制定相应的工作细则和责任落实要求,并上报省领导组审定后统一发布。
省领导组将组织省直职能部门对各市的清理整顿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各市人民政府的专项清理整顿机构应与省领导组办公室及时沟通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清理整顿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二○○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6〕36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6〕36号 【发布日期】2006-10-23 【生效日期】2006-10-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的决定
(晋政发〔2006〕3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适应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统计工作的基础水平和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发挥统计评价、监督和导向作用,全面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现就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做出以下决定:
一、重视发挥统计的作用,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
统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实行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的重要基础。做好统计工作,搞准统计数据,对于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省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至关重要。当前,统计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环境资源、科技社会事业和第三产业中诸多新兴服务业统计信息不够健全,统计调查体系反映不够灵敏准确,统计管理体制不顺,调查能力不强,难以为有效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在决策管理中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关心、重视和支持统计改革发展,支持统计部门依法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职权。地方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部门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改革发展负总责。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要经常过问统计工作,定期就重大统计调查活动开展调研,帮助解决好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依法行政、科技手段等方面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构建地区发展统计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指导推动全省发展,考核评价各市、县的发展水平和工作业绩,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拓宽统计服务领域。省统计局要做好牵头工作,建立和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考核评价方法体系,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反映煤化工、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统计监测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反映“两区”建设、蓝天碧水工程等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继续完善新型工业化、民营经济、招商引资等统计调查制度,加强服务业尤其是中介服务、资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统计、文化产业统计、环保、生态和安全生产统计等。
地方各级、各部门的统计工作,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和完善统计体系上,争取在“十一五”期末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统计规则相衔接,方法科学、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现代统计体系,使统计信息更好地为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优质服务。
三、完善地方统计管理体制,充实统计调查监测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改革方向和我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实加强统计调查力量,逐步解决完善统计管理体制中的缺陷,提高统计的抗干扰能力和统计数据质量。统计管理体制的完善,主要通过整合现有地方统计资源的方式进行,适当增加编制和人员力量。
组建省、市两级统计调查监测中心,由省统计局统一管理;各市人民政府应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在所辖县(市、区)组建统计调查监测中心,由市级统计部门直接管理,共同完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核、评价和地方重要统计数据的补充抽样调查任务。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节能降耗等管理需要,充实加强市、县两级统计部门农村、能源和服务业等方面的统计职能、内设机构和人员力量。进一步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进一步做好我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04〕41号)精神,加快市、县两级普查常设机构的组成完善工作,以满足国家周期性大型普查工作的需要。有关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由各级编制部门予以核定。
建立健全基层统计组织网络。在各类开发区管委会中应确定统计人员,负责入区企业单位的统计工作;在乡(镇)的行政人员中确定1名专(兼)职统计员。各行政村和基层社区组织要根据统计工作需要,确定会计或财务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各统计调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人员技术力量完成统计调查任务。
四、建立统计综合协调机制,理顺统计数据来源渠道
地方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协调,依法开展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和备案管理,减少重复调查。进一步完善部门统计信息报送机制,加强统计数据发布管理。建立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信息交流平台,健全资料交换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各部门、各行业协会依法取得的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应及时报送同级统计部门进行汇总、评估。地方各级、各部门使用的有关经济总量指标和主要统计指标数据,须以统计部门评估认定后的统计数据为准。各部门及新闻媒体如需公布未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须征得当地统计部门的核准同意。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统计数据,应由地方各级统计部门统一对外提供,避免数出多门。
地方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各企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规定,建立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和档案管理等制度。严格实行统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稳定企事业单位统计队伍,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建立起统计资料渠道畅通、统计数据发布规范、统计调查管理科学、统计信息资源共享的综合协调机制。
五、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整体效能
实现统计信息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手段。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信息化建设统计应先行一步的指示精神,根据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政府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统计信息工程建设规划,将统计信息化建设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并将其列入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进度。
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统计信息网络平台,提升统计网络的信息传递和安全保障功能。加强网上统计直报、统计数据在线处理等应用系统建设。力争用较短的时间,在全省建成一个以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为主干,以信息丰富、结构合理、安全高效、资源共享为特征,覆盖政府相关部门、乡(镇)和大中型企业的统计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
由省统计局牵头,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数据库,整合规范各级政府部门的统计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类统计调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为地方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社会各界提供统计信息服务。进一步引导建立和推广企业统计电子台账,建立面向基层企业直接采集数据的信息系统,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数据质量。
六、增强依法统计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讲真话、报实数、重实绩,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的领导都不得自行修改或要求统计机构及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数据。要严明统计工作纪律,落实统计数据质量保障责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统计法制工作,建立完善统计执法机构,充实加强统计执法力量,逐步将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严格规范,加强监管。
统计部门作为政府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职能,以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增强依法开展和管理统计工作的能力。要加强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增强统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统计守法意识。进一步加大统计检查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
加强对统计工作的巡查。统计部门应定期对下级政府及其同级部门的统计工作进行巡查。通过巡查,落实《统计法》,强化行政作为,督导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改善统计工作条件,提高统计基础水平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统计工作的投入,协调解决统计机构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支持统计机构改善办公、交通及统计手段等基础工作条件,保障各项统计调查任务的顺利进行。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有关统计经费的要求精神,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切实保障统计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各种周期性大型普查所需经费要列入普查实施年份本级财政预算,经常性统计调查和统计执法所需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省、市、县(市、区)新增加的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于财政确有困难的贫困地区,省、市财政在国家大型普查年份应从转移支付中给予补助。乡镇(街道办事处)统计站开展统计工作所需经费和专职统计人员工资由县级财政负担。要确保各项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省、市、县统计部门要合理预算,统筹规划,实行专款专用,管理和使用好各种业务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制定统一规范的基层统计工作操作规程,建立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考核制度,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措施,切实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统计基础工作水平。
八、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在稳定现有统计专业队伍的基础上,要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等途径,吸纳一批业务精、素质好的人才,选拔一批能力强、作风正、具备专业技能的领导干部,充实和加强统计队伍。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调动,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机构的同意。努力在全省建设成一支业务精良、作风过硬、忠于职守、勤政高效的统计干部队伍。
地方各级统计部门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统计干部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快高素质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优化用人环境,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在全省统计系统深入开展以“视统计信誉为生命”为主题的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引导和激励广大统计干部忠诚统计、坚持原则,敢于同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为全面实现山西的跨越式发展建功立业。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3〕24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3〕24号 【发布日期】2003-12-03 【生效日期】2003-12-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晋政发〔2003〕2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精神,努力促进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教育工作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
(一)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推进我省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兴晋富民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目前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中小学公用经费、危房改造资金缺口较大,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较低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今后五年,要围绕农村小康建设,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改变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滞后于“三农”需求、滞后于发达地区的状况,建立起基本适应推进农村小康建设需要、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主要任务是:全面“普九”和提升“普九”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充实、更新教学设施设备,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和场所建设,使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引深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与农业、科技的紧密结合,增强教育为农服务的功效;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县为主、各级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数量和结构满足需要,基本适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以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为重点,促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从2004年起,在全省实施“义务教育水平提升工程”,以改造校舍校园、调整布局结构、提高装备水平、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效益。2005年前,全省完成“
五、三”学制向“
六、三”学制过渡和六周岁儿童按时入学工作。到2007年,全省基本取消7人以下的教学点和四级复式教学,取消双轨制以下的初中学校,新建一批寄宿制小学,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努力降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提高毕业率,加快中小学课程改革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未实现“普九”的11个县,要将完成“普九”规划任务作为全县工作的重点,摆在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树立自力更生、奋力攻坚的决心,充分利用“二期义务教育工程”等支援项目,在2005年前完成“普九”任务。
已经“普九”的县(市、区),要以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结合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省教育厅制定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具体条件和检查验收标准,2004年开始以县为单位检查验收,到2007年力争有5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山西省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县”要求,并使其中部分县达到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
(四)积极发展农村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今后五年,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所有农村地区都要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初中后教育。要在组织全省示范性高中学校建设中,重点支持一批基础较好、办学特色突出的农村高中进入示范高中,扩大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要重视并扶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学制改革后富余的场地、设施等教育资源发展学前教育。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认真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行以市(地)和县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带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战略,到2007年,市(地)要重点建设好二至五所规模较大、质量较高、适应社会需求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并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每县都要建成一所综合性、高标准的职成教中心。职业教育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灵活的学习制度和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完成学业。
农村成人教育,要在进一步巩固提高扫盲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坚持以服务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增收为主要方向,实行培训与市场挂钩,推广学校、公司加农户的模式,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组织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使之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并为普通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专业技术师资和场所。可在农村中小学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开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
(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到2007年,全省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经费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和提高,注重应用和体现效益。要坚持“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2003年底前出台总体规划及相关政策,确定试验县并启动试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
三、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七)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育改革。2004年所有县进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5年全省整体进入新一轮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实验。要注重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国家基本要求的同时,鼓励农村中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大胆创新,初、高中学校应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大力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及就业与创业教育,促进办学更加贴近“三农”。
(八)加强中小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和场所建设。2007年前,每个县(市、区)都要建成供城镇初、高中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保证城镇中学生每年至少有一周时间在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和职业技能学习。农村中小学校都要有一定规模的校田、校林、校场或其它劳动实践基地,县、乡政府要结合退耕还林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土地、林地及有关场所,并及时办理土地证、林权证和产权证等。要充分利用农业示范场所、科技推广基地等多种资源,充分发挥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推动农村学校的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
(九)实施“科教兴乡、兴县工程”。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推广前元庄等农村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依靠教育和科技的力量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进步。到2007年,力争40%的乡(镇)、30%的县(市)达到“科教兴乡”、“科教兴县”标准。省人民政府对达到“科教兴县”标准的县予以表彰奖励。要确定一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创造经验,引深改革。
(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在推进“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加强我省农村发展问题的科学研究,努力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每所高等学校要确定一至二个县作为定点联系县,开展技术成果转让,帮助开发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支持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培训农村职成学校和中小学师资,参与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联系县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进一步理顺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十一)农村教育实行“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制定本县(市、区)农村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负责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职工的管理和培训;做好本级财政预算,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合理使用好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资金,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组织城镇学校对口支援贫困乡村学校和对贫困学生的助学活动;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实施“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办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十二)各级人民政府在发展农村教育中承担相应责任。省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全省农村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及有关行政法规、政策;指导全省农村教育工作,努力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对财力不足、发放教职工工资确有困难或达不到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的县给予转移支付。
市(地)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农村教育发展规划,对各类教育进行指导、管理和督查;积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对财力不足、发放教职工工资确有困难或达不到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的县给予转移支付;对农村中小学建设特别是危房改造,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助。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积极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按有关规定划拔中小学新建、扩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负责建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实施“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工作,组织农民进行各种培训。
五、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实现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
(十三)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并切实予以保证。要依法就本县(市、区)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和执行情况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接受其监督和检查。
农村税费改革后,省、市(地)、县(市、区)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安排上级转移支付时优先保证农村义务教育,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逐步有所增加。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要求。农村教育经费中的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由县级财政部门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下拨至学校,切实保证专款专用。
(十四)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统一发放的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实行县(市、区)长负责制,工资管理要全部上收到县,未理顺教职工工资管理体制的县(市、区)必须在2003年底前理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省人民政府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和国家制定的工资标准,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不再发生新的拖欠,并限期清理、补发历年拖欠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从2004年起,省人民政府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和清欠情况,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县(市、区)长予以通报批评。对因财力不足发放教职工工资确有困难的县,省、市(地)财政部门要逐县核实财力,统筹安排,通过增加财政性转移支付和工资性转移支付等办法,帮助其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中央和省下拔的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各市(地)不得截留,必须全部补助到县。
(十五)建立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省核定的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统筹安排,予以保证。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要逐乡逐校核定具体拨款额,列入财政预算,在每学年初拨付到位。对因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不到位、引发学校乱收费的地方,要追究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于实行“一费制”的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财力确有困难的县,其公用经费的缺口,由省、市两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补足。
中小学按规定收取的杂费,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得用于教师工资、津贴、福利、基建等支出,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和从中提取任何性质的调节基金。农村中小学收费要严格执行省定的项目和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收取规定项目以外的费用或擅自提高标准。对挪用挤占中小学经费和违反规定乱收费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十六)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定期勘查、鉴定危房制度和危房改造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规划,并把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的经费投入。要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和省级财政2003-2005年,设立中小学危房改造专款,市(地)、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专项经费,力争用三年时间共同完成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的改造。现有C级、B级危房以及以后产生的危房由市(地)和县(市、区)政府负责检查鉴定,制定规划,筹集资金并承担改造任务,省级财政从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扶持。乡(镇)人民政府也要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村民自治组织要通过组织村民自愿投工、投料等方式,支持中小学校舍的维护和修缮。
农村“普九”欠债问题由学校所在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共同负责,决不能以任何理由将还债责任推给学校。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要在化解乡村债务时,对学校债务予以统筹安排解决。要依法制止债权单位和个人因追索债务强迫学校停课及其他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查处。
六、规范管理,深化改革,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素质
(十七)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各县(市、区)要于2003年底前完成本地中小学核编定岗工作。核定编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生源分散的特点,实事求是,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要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领导职数、内设机构数,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清退代课人员。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坚决清退并归还被占用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一律不得使用编外人员顶岗任教。对于缺编的农村中小学,各县(市、区)政府根据需要,逐步按编制配齐教师,要优先聘任(聘用)师范教育类毕业生。
(十八)依法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以县为单位建立中小学缺编教师定向招聘(聘用)制度,继续完善新任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轮岗支教制度。评聘中小学教师职务,应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从2004年起,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1-2年农村中小学任教经历。建立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按其工资总额的10%予以补贴;继续落实《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规定的山区教师工资浮动制度。继续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将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依据。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能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教师,在聘任、考核和评模奖励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十九)严格掌握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农村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和中级以上教师职务,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农村中小学校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其选拔、考察、聘任、考核、培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坚持把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选拔任用校长的主要方式。要切实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对校长选拔、聘任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探索村民委员会和家长代表参与校长考核工作。要严格执行校长任期考核制,对任期考核不合格或严重失职、渎职的校长,应及时解聘或撤职。
(二十)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所有中小学校长必须经过任职资格培训方能担任校长职务。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到2007年,农村小学教师在学历全部达标的基础上,50%以上达到大专学历;农村初中教师95%以上达到大专学历,并有3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进一步办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
七、加大扶持家庭困难学生就学工作力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十一)建立健全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就学制度。国家和省下达的中小学助学金,必须保证全部用于补助困难学生。省人民政府继续设立义务教育“保学金”,各市(地)和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经济困难学生专项助学金。积极鼓励支持“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事业,引导国内外有关团体和个人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做好国家对未“普九”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工作。到2007年,争取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城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予以保障。
(二十二)积极实施学校对口支援,开展经常性的助学活动。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抓好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倡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各种方式对口支持贫困地区中小学。继续组织好全省大专院校及部分原重点中学对口支援未“普九”县工作。各市(地)也要积极组织本地城市及发达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并建立对口支援捐赠中心,接受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经常性捐助。对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尽快组织实施。省人民政府对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八、加强领导,开创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二十三)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列入重要议程,制定本地农村教育发展规划,精心组织实施。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农村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从2004年起,省人民政府实行六项工作制度。
1、责任制度。明确各县(市、区)长是本区域内农村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做到思想认识、领导责任、工作措施和经费投入“四到位”,对挤占、挪用、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挪用农村教育专项经费,不及时修缮危房造成师生安全事故等严重问题,要追究县(市、区)长的责任,性质严重的要予以行政处分。
2、公示制度。省人民政府每年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危房改造、学校公用经费落实等有关情况,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通报。
3、报告制度。各县(市、区)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和上级政府就农村教育整体工作及有关重点工作情况进行报告,接受人大的评议和咨询。
4、举报制度。省、市(地)人民政府就教职工工资发放、中小学乱收费、贫困学生入学等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有关情况除责令当地认真调查解决外,每年年底要将有关举报情况通报全省或全市。
5、联席会议制度。省人民政府组织教育、农业、科技、财政、人事、计划等部门建立“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有关工作,形成对农村教育工作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各市(地)和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制度。
6、表彰奖励制度。省人民政府定期对农村教育的先进县(市、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各市(地)和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表彰奖励制度。
(二十四)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督导。各级人民政府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评估和指导,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当地政府限期改正,督导结论要作为对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及对农村教育工程立项和资金投放的重要依据。
二○○三年十二月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7〕19号 【发布日期】2007-07-29 【生效日期】2007-07-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07〕19号)
各市、县、乡(镇)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产业〔2004〕74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现就我省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清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本次清理规范工作要立足我省实际,坚持“堵疏结合、合理布局、依法规范”的原则,把依法取缔与规范管理、土地开发整理与合理保留实心粘土砖企业、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规模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分类清理规范,着力解决实心粘土砖企业中存在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无证经营、证照不全、非法占用耕地和违法采矿等突出问题,全面规范我省砖瓦行业市场秩序。
二、实心粘土砖企业规划布局
根据“十一五”期间我省城乡建设对实心粘土砖的市场需求,在禁止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以下简称“禁实”)区域外,按照乡(镇)行政区划,并结合各地农村人口规模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对实心粘土砖企业进行合理布局。全省2007年8月20日前保留实心粘土砖企业2200家(各市、县保留数量见附表),关闭2000多家,减少生产能力约55亿块标砖,到2007年年底再减少200余家,减少至2000家,压缩60%;2008年至2010年,每年再淘汰关闭300多家。到2010年年底,共减少1000多家生产企业,全省累计减少实心粘土砖生产能力约100亿块标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经委、国土等部门,按照全省总体规划布局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建筑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本地区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的具体办法。
三、清理规范的政策界限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对现有实心粘土砖企业进行分类清理规范:(一)下列实心粘土砖企业,必须立即依法彻底取缔。
1.太原市六城区,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和新荣区,阳泉市城区、郊区、矿区和开发区,晋中市榆次区、开发区,晋城市城区和长治市城区、郊区等6个城市上述区域范围内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2.不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产业〔2004〕746号文件要求的18门及以下轮窑、立窑、无顶轮窑和马蹄窑等实心粘土砖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为400型及以下普通挤砖机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3.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4.在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道、省道、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内(3公里),电力线路、杆塔、拉线10米内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内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5.在煤矸石、粉煤灰和其它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排放的地区10公里范围内(已有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取缔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切断电源和水源、拆除生产设备和地面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能够复垦为耕地的必须恢复耕作条件。
(二)对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划布局、予以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按照新的行业准入标准,尽快办理有关证照,完善生产经营手续。
1.生产工艺要求:实心粘土砖企业2008年年底前必须达到18门以上轮窑或隧道窑、挤砖机达到450型及以上;2010年年底前必须达到36门以上轮窑或隧道窑、挤砖机达到500型及以上。
2.生产规模要求:实心粘土砖企业生产规模2008年年底前要达到1000万块/年,2010年年底前达到2000万块/年。
3.一经发现实心粘土砖企业使用童工和智力残疾人员,一律关闭取缔。
(三)对符合上述第(二)项规定的下列实心粘土砖企业,在办理相关证照、完善生产经营手续后,予以限期保留,但不得扩大生产规模。
1.运城市盐湖区、临汾市尧都区、朔州市城区、忻州市忻府区、吕梁市离石区、潞城市和侯马市等7个城市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实心粘土砖企业,保留至2008年年底;其他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实心粘土砖企业保留至2010年年底;
2.在“禁实”区域内停止生产实心粘土砖、转产粘土多孔砖(空心砖)的砖瓦企业。
四、清理规范的组织实施
实心粘土砖企业清理规范工作由各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建立健全执法机制,进行分类处置。各市、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负有指导协调责任,分管领导承担直接领导责任,主管部门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各市、县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
(一)按照本实施意见精神和总量控制的数额,确定拟保留、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名单,并于2007年8月5日前报省经济委员会和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初审后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准。
(二)凡确定取缔的实心粘土砖企业,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劳动保障、工商、公安、环保、供电、供水等部门齐抓共管,坚决予以取缔。属本实施意见规定必须立即依法取缔的实心粘土砖企业,务必于2007年8月20日前按要求完成取缔任务。
(三)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完善保留或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手续。对确定保留或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按下列程序和要求办理:
1.无用地手续和采矿许可证的,由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处罚,并在本实施意见下发后两个月内,完善土地审批和采矿登记手续。
2.确定保留或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经评估并交纳采矿权价款后,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统一办理采矿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同时由县级人民政府办理占地手续。
3.具备土地开发整理条件的,必须充分利用原有土地的耕作层,缴纳土地复垦保证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复垦方案,限期复垦。4.纳入国土资源部门日常监管范围,足额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
5.其他证照不齐全的,由工商、环保、安监和税务等部门,在本实施意见下发后两个月内,完成生产经营手续的补办完善工作。
(四)组织有关部门对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到达期限后立即取缔;(五)建立本地区实心粘土砖企业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落实;
(六)组织有关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严格执法,监督到位。对不能按期关闭取缔、造成毁地和污染环境的,要立即取缔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实心粘土砖企业清理规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严格政策,积极推进,确保清理规范工作取得实效。与此同时,加快建立实心粘土砖企业长效监管机制,促进我省砖瓦行业健康发展。
(一)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国土资源部门对实心粘土砖企业和转产粘土多孔砖(空心砖)企业的用地和取土行为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和采矿登记手续;环保部门就实心粘土砖企业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评估,符合条件的,批复环评报告书;工商管理部门对具备以上条件的实心粘土砖企业依法核发工商营业执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具有工商营业执照的实心粘土砖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实心粘土砖企业清理规范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其纳入目标管理范围,认真组织落实,进行考核。对实心粘土砖企业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实行市、县、乡三级监管制度,即乡(或村)发现并报告、县取缔、市查处。基本要求是:对非法砖瓦窑必须做到5日内发现并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报告,10日内予以取缔并在20日内查处到位。
凡确定保留或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所在地村委会就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等事项签订守法经营书面承诺书,村委会负有监督和举报实心粘土砖企业违法行为的责任。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工商、建设、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实行信息共享,全方位打击和遏制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违法行为。对少批多占、易地开采的,责令退回,恢复土地原状,并依法处罚。本次清理规范中凡被列入取缔范围的,今后一律禁止新建同类实心粘土砖项目。工商部门对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的实心粘土砖企业依法查处。
(三)积极推进“禁实”工作。根据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通知》(建科〔2007〕74号)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监理及竣工验收备案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对在“禁实”区域内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建筑工程,一律不得进行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98号)规定,税务部门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的粘土实心砖瓦一律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不得采取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
(四)建立并严格落实问责制。在查处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工商、环保、安监等部门要层层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或组织领导不力,不能按期完成清理规范任务的,纪检监察部门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失职渎职、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通过本次清理规范,要建立严格的查处机制。在取缔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行动后,除根据规定予以保留、补办手续的企业外,凡再发现有3个及以上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的,给予所在乡(镇)国土资源和工商管理部门以及乡(镇)政府有关责任人员政纪处分;发现多个乡(镇)有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的,给予所在县(市、区)国土资源和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县(市、区)政府有关责任人员政纪处分;发现多个县(市、区)有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的,给予所在市国土资源和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市政府有关责任人员政纪处分。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以及“禁实”和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宣传力度,并向社会公布实心粘土砖企业违法生产经营举报电话,形成政府组织领导、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6〕25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6〕25号 【发布日期】2006-08-28 【生效日期】2006-08-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06〕2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加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3.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4.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注重防治结合。
5.坚持以区级和设区的市级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稳妥推进。
(三)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省设区的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体目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晋中等6市力争在2008年底前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四)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家庭和居民,服务重点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拓展家庭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延伸性服务。
(五)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以诊所、医务所(室)、护理院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政府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超过3万或服务半径过大的地区应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一般以0.5-1.0万人为宜。10万人口以上的街道办事处可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机构,实行独立核算,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通过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对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型或改造改制设立,具体办法由省卫生厅会同省人事厅、省国资委等部门制定。现有卫生资源不足的,应按照规划予以新建。市辖区人民政府原则上不再举办医院,着力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努力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行政区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地域环境和社区类型等因素,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设置规模与数量,经同级政府批准,报省卫生厅备案。
从2007年起,每年按照制定的发展规划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任务。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应统筹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房屋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挪作他用。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应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城市建成区没有社区卫生服务房屋设施或达不到标准的,政府应负责购置或在现有公房的基础上改扩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未得到解决以前按照机构建筑面积标准和当地平均房租水平给予房租补助。
(六)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建筑面积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建筑面积一般在150平方米左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有专门的工作用房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工作。社区卫生人员编制核定工作由省编制部门根据中央编办有关规定统一制定编制标准,核编工作应在2007年完成。设备配备标准由省卫生厅另行制定。
(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高等医学院校应设置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专业,积极为社区培养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培训计划,对已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和新进入的专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逐步开展规范化培训。
各级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并有计划的安排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到艰苦边远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至2级。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稳定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鼓励城市业务水平较高、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享受相应待遇。人事与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制定聘用办法,将岗位培训及规范化培训作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优先聘用经过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公共卫生、中医药、护理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合理,具有较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队伍,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八)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院合理分工的协作关系。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逐步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宣传教育、药具发放、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工作。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省卫生厅负责制订完善城市公立大中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和长效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城市公立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鼓励和组织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新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的人员在聘任副主任医师职务前应当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三个月。政府举办的大中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应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定点协作关系,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供免费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到定点协作单位进修学习。
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将疑难重症患者及时转诊到大中型医院,各医院康复期的住院病人要及时转诊到适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社区首诊制,基本医疗服务逐步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
(九)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岗定编、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改革社区卫生从业人员收入分配管理机制,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对公益任务目标完成好,考核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社区卫生从业人员收入不得与服务收入直接挂钩。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行管理机制,规范收支管理,有条件的可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采取有效办法,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供应质优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开展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试点。
(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评价制度,定期考核,及时向社会发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要及时调整、退出,保证服务质量。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定期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社区卫生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作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药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十一)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卫生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和应用适宜中医药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到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服务设施齐备、人员配备合理、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二)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各级政府从2007年起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按国家规定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等进行补助。
区级和设区的市级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的主要责任,要根据卫生部等部门制定的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规范以及市级以上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本地财政经济状况,分别按社区服务人口人均不低于3元和2元的标准在预算中安排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并按规定安排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等经费。从2007年起,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社区服务人口人均5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3元/人,省财政补助2元/人),并统筹考虑各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绩效考核情况给予补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经费应随经济发展和服务项目扩展逐步增加。中央和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的支持。各级政府在安排相关经费补助时,要统筹考虑支持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作用。
关于政府补助原则、政府补助的内容和方式、政府补助及社区卫生服务收支的管理和监督等,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2006〕61号)执行,并由省、市、区(市)各级财政、发展改革和卫生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有关要求,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贯彻措施和办法,以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十三)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积极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要根据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家庭病床建床标准及管理规范,制定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管理办法,明确家庭病床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范围。参保人员发生的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符合出入院标准的由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给予支付。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适当拉开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的支付比例档次,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的起付标准和个人负担比例要低于大中型医院,具体起付标准及个人负担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点,制定方便快捷、管理高效的业务管理流程。采取多种方式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参保人员在统筹地区定点大中型医院与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住院的,起付标准的医疗费用个人只负担一次。
(十四)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税收优惠政策,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和价格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价格应执行《山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省物价局会同省卫生厅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适时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对于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采取按病种等方式收费。在满足群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的同时,对于一些个性化服务,允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与服务对象签订合同,按照服务时间、服务次数或服务人数等收取费用。具体的收费标准由省物价局会同省卫生厅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国家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禁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征收国家规定之外的任何税费。
(十五)落实有关部门职责,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制定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行业监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社区卫生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定推动中医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
机构编制部门牵头研究制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意见。
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必要的改扩建或新建给予支持。
民政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在评选示范社区、星级社区等活动时,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作为评选条件之一;在表彰模范街道、居委会时,把支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考核条件,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民主监督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政策及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并对经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教育部门负责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支持卫生部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培训。
人事部门负责完善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制定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办法和吸引优秀卫生人才进社区的有关政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制度,并认真监督落实。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制定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有关政策措施。
规划和建设部门负责按照有关标准,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统筹安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竣工验收和备案。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技术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协调解决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经费和服务人员岗位津贴,配备涉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有关器械、药具。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管理。
物价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管理办法。
残联负责社区康复工作的指导,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培养社区康复人员,建立社区康复训练绩效评价与奖励机制,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四、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
(十六)切实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责任在各级政府。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各市、区(市)人民政府要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对社区卫生工作的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层层明确责任,加强调查研究,统筹协调,督导检查,落实工作任务。
(十七)努力营造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环境条件。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是近几年城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社区卫生事业,造福人民群众。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支持社区卫生事业。对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支持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风尚。要加强社区卫生法制建设,完善配套法规和规章,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