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晋政发〔20

时间:2019-05-14 19: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晋政发〔2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晋政发〔20》。

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晋政发〔20

【发布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9〕32号 【发布日期】2009-10-06 【生效日期】2009-10-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

(晋政发〔2009〕3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思路,根据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现就做大做强我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三个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业实力、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抓手,是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型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实现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加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品牌化建设、经营管理理念和利益联结机制也得到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特色优势突出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随着整个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沿海企业转移西进,省内煤焦铁等资源型企业积极转产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我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与发达国家和全国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还存在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规模较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对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城镇化的带动能力还不强。因此,充分利用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尽快实现我省转型发展,任务艰巨而紧迫。?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发展”的要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抓住沿海企业转移西进和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有利契机,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大对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推进企业品牌打造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二)发展目标?

根据我省的资源分布、市场前景和现有基础条件,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为抓手,构建龙头企业集群,打造粮食、畜禽、乳品、果品、蔬菜、薯类、油脂、中药材等八大产业链,整体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按照省、市、县三级总体规划、分层次推进、重点扶持的原则,做大做强450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达到800亿元以上,加工转化率达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产值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1?省级梯次

在全省现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中选择30个企业,在全省资源型企业转产和招商引资企业中选择20个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作为省级梯次,集中力量进行培育,使其迅速扩张壮大,成为在全国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骨干企业。到2013年,每个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其中销售收入在10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企业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2?市级梯次?

选择100个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好、带动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市级梯次进行培育和指导,使这些企业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强势骨干企业。到2013年,每个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

3?县级梯次?

选择300个成长性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县级梯次进行培育和指导。到2013年,每个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

三、发展重点和布局?

根据我省农业区域布局和大同、晋中、运城三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重点抓好粮食、畜禽、乳品、果品、蔬菜、薯类、油脂、中药材八大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山西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一)粮食加工企业。围绕我省粮食生产区域布局,重点建设一批玉米、高粱、小麦、杂粮加工企业。以长治、晋中、忻州等玉米优势产业区为依托,重点培育长治市金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汇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55户玉米加工企业,推动饲料加工和玉米淀粉及以淀粉为原料的深加工健康发展,打造玉米加工企业集群。以太原、晋中、吕梁、朔州等高粱生产优势区域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等18户加工企业,着力对中小企业品牌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汾酒、老陈醋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以晋南小麦主产区域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亿家康面业有限公司等11户面粉加工企业。以东西两山杂粮资源优势区域为依托,重点培育大同佳鑫食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4户杂粮加工企业,不断增强小杂粮的主食化、方便化水平,提升终端产品的档次和科技含量,提高小杂粮的转化率及副产品的利用率。到2013年,全省玉米加工企业实际加工量达到500万吨以上,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90亿元;高粱加工量达到60万吨以上,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0亿元以上;小麦加工量达到100万吨以上,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小杂粮加工量达到15万吨,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

(二)畜禽加工企业。在大力发展玉米为原料的饲料加工业和规模养殖业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一批肉猪、肉鸡加工企业,稳步发展肉牛、肉羊加工企业,适度发展鸭、兔、驴、蜂等特种养殖加工企业。以晋城、大同、朔州、太原等生猪重点生产区域为依托,重点培育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等36户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提高猪肉加工的档次和水平。同时要规划建设好江苏雨润集团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省外引进企业,加快建立我省现代生猪屠宰加工体系,促进生猪向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一体化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以运城、晋中、吕梁等肉鸡产区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粟海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文水县大象禽业有限公司等12户肉鸡加工企业,推进肉鸡屠宰和熟食制品加工企业建设,使山西肉鸡加工能力步入全国前十名行列。以晋中、吕梁、运城等肉牛产区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等22户肉牛加工企业,发挥“山西平遥牛肉”的品牌优势,进行品牌整合,推动肉牛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我省肉牛加工企业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以忻州、朔州、大同等肉羊产区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绿野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2户肉羊屠宰加工企业,提高肉羊的屠宰和加工能力。以山西特种养殖优势区域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铭信禽业有限公司等5户特种养殖加工企业,提高特种养殖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到2013年,全省肉猪实际屠宰加工达800万头以上,肉鸡加工达20000万只,肉牛屠宰加工达50万头,肉羊屠宰加工达480万只,畜禽及特种养殖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90亿元以上。

(三)乳品加工企业。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等26户乳制品加工企业,构建我省液态奶、中高档奶粉相互补充的乳品加工企业格局。同时,要鼓励企业利用我省的核桃、红枣等资源优势,进行组合开发,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营养均衡的乳制品系列,进一步提升山西乳制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水平。到2013年,全省乳制品加工量达到120万吨,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

(四)果品加工企业。依托我省核桃生产的优势区域,重点培育山西大寨饮品有限公司等15户核桃加工企业,发展核桃露、核桃粉和系列休闲食品,推进核桃初加工及出口,提升山西核桃及其加工品的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重点培育太原汉波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18户红枣加工企业,在规模发展制干枣的同时,着重发展保鲜枣、脱水干枣、蜜枣、枣汁及枣汁提取液等深加工产品,并加大企业整合力度,形成山西枣加工企业的规模优势。以中南部水果产区为依托,重点培育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运城分公司、山西厦普赛尔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3户果汁加工企业,推进果汁和脱水果品的加工与出口,使山西果汁加工能力保持在全国前三位。重点培育山西维之王食品有限公司等30户特色果品加工企业,发展山楂、沙棘等山西特色干鲜果的加工,提高特色果品加工企业品牌知名度。到2013年,核桃实际加工量达到8万吨,枣类实际加工量达到10万吨,果汁实际加工量稳定达到30万吨,果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以上。?

(五)蔬菜加工企业。充分发挥我省茄果类、根茎类蔬菜生产的区位优势,以晋中、运城、临汾、大同等蔬菜主产区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华晟果蔬饮品有限公司等42户蔬菜加工企业,发展速冻菜、脱水菜、蔬菜汁及保健蔬菜深加工,提高蔬菜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扩大蔬菜加工企业市场占有率。到2013年,全省蔬菜加工量达到120万吨,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以上。?

(六)薯类加工企业。立足我省马铃薯、甘薯资源优势,以朔州、大同、运城、太原等优势产区为依托,重点培育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等16户薯类加工企业,重点开发保健食品、颗粒全粉、雪花全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到2013年,全省薯类加工量达到90万吨,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以上。

(七)油脂加工企业。以运城、吕梁、朔州等油料优势产区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忠民集团有限公司等15户油脂加工企业,发展棉籽油、胡麻油、葵花籽油等特色植物油脂加工和市场紧缺的小品种保健油加工。到2013年,全省油脂加工量达到60万吨,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以上。?

(八)中药材加工企业。依托晋北黄芪、晋东南党参和黄芩、晋南生地和柴胡等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重点培育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等11户中药材加工企业,打造山西中药材加工企业品牌,提高山西中药在全国的市场地位。到2013年,全省中药材加工量达到8万吨,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以上。?

在优先发展八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多样化优势,培育39户桑麻、绒毛、皮革、甜菜、水产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推动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四、推进措施?

(一)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的着力点和主要抓手,推动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现有处于成长期的龙头企业要在制订好五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技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各地农产品加工管理部门要帮助企业开发新项目,充实项目库,为企业发展提供项目支持和服务。要积极引导资源型企业特别是已退出煤焦领域的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各地及各有关部门要对资源型企业转产中的项目选择、项目审批、项目建设等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协调解决好立项、用地和环评等实际问题。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吸引省外、境外大型企业通过独资、参股等形式来我省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凡资源型企业转产和省外资本来我省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享受省级龙头企业的政策待遇。?

(二)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要立足全省资源分布和优势产业区域规划,围绕龙头企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基地县。要重点抓好粮食丰产方、设施园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提升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生产原料。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核心基地和参与兴办标准化种植、养殖园区,各地要从基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资金中给予龙头企业核心基地建设以优先扶持。要引导和支持发展订单农业,推广示范文本,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保护价收购和合同定购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指导和政策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兴办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龙头企业联结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要围绕我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展关键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攻关。要加快现代高效分离技术、现代物性修饰技术、现代杀菌与无菌包装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无污染、低能耗、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协作,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组建企业研发中心,科技开发专项费用可从每年的利润中列支。各地要建立科技创新激励制度,采取奖补等形式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要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

(四)实施品牌战略?

要实施“大品牌”战略。对具有山西区域优势的产品,要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对品牌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大品牌,从整体上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立足现有产品优势,开发打造新品牌。要注重山西“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建设和保护,着力培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现代品牌。要加大广告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山西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省农业产业化领导组办公室要协调配合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做好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审核认定工作。各地要大力支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山西省著名商标和国家、省级名牌产品。要支持初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疏通销售渠道,鼓励优势品牌企业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要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经贸洽谈活动,参与国内外农业资源开发和市场竞争,着力培育一批出口量大、带动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出口贸易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各地要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要重点引导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加快推进企业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和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提升其适应现代化生产与管理的水平。要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企业,采取控股、参股、兼并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组建现代企业集团,实现规模扩张。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引进人才,提升企业家素质。要定期组织龙头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培训,促使其更新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龙头企业管理团队,实现企业上档升级。?

五、政策和组织保障?

(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省财政要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市、县也要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省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用于接替产业部分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山西电源基地建设基金每年在农业生产用电电价中加收的部分,在上缴省财政后全部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对列入“513”工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基地与县乡公路之间的道路纳入村村通水泥(油)路规划安排修建。省级水利部门要对列入“513”工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的水利设施配套予以支持。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技改资金、科技支农资金等有关涉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管理权限的前提下,要按照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项目安排整合使用。扶持资金重点用于项目贷款贴息、参股、设备购置和新产品研发补贴、企业人员培训等。?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各地要积极协调企业与有关金融机构、投资者进行合作,建立政府、企业、银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银企合作洽谈会,加强银企项目对接。对列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的企业,金融部门要积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对符合银行优良客户条件的给予重点支持,要搞好公开统一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的信贷业务可由经营行按程序和权限考察,并在利率上给予尽可能的优惠。对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所需的农产品原料收购资金,依据企业提供的出口产品订单适时安排放贷。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需的季节性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采取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多种形式,解决抵押难的问题。各地要设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担保资金,委托政策性担保公司经营运作,为龙头企业项目融资提供担保。要借鉴兄弟省市成立龙头企业投资公司的做法,在有条件的市、县进行组建龙头企业投资公司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省推行。要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并发行企业债券。?

(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事的农产品初加工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煤焦铁等民间资本投资新办和扩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项目,新增税收解缴地方留成部分,执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鼓励类投资领域的意见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98号)相关规定。?

(四)实行优惠的土地供应政策?列入“513”工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需非农建设用地,可按土地出让现行政策,由各市级人民政府优先安排解决,也可采取作价入股、联营、租赁等方式使用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允许村集体以合作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允许龙头企业通过非耕地开发置换的方式获得建设用地。引导农户通过土地转包、出租、委托流转、入股等流转形式,依法有序参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营。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建设农产品收购场所用地和兴办畜禽饲养场、水产养殖场及其配套的简易交易场地,用地未永久性固化的,均视同农业生产用地。龙头企业在农业用地范围内的农具房、化粪池、水池等视同农业用地。?

(五)实行电价和行政性收费优惠政策?在省直供区内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用电,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执行大工业电价,315千伏安以下执行普通工业电价。对进入“513”工程的龙头企业创办的种植、养殖业生产基地以及在省人民政府核定的贫困县内兴办的农村粮食加工业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工商、质监、卫生、国土、税务等各有关部门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收取的行政性费用一律按最低标准执行。交通运输部门要简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运输车辆审批手续,支持和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运输企业构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物流网络,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六)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列入工作重要日程,及时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定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并将“513”工程作为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省农业产业化领导组承担本《意见》具体实施的推动工作,要制订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协调项目资金,强化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省级农业产业化各项扶持资金要重点用于扶持列入“513”工程省级梯次的52家企业。省级统计部门要建立“513”工程企业运行数据统计制度,定期发布统计信息。省农业产业化领导组办公室要根据统计数据,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始终保持骨干龙头企业活力。

二○○九年十月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晋政发〔2005〕21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5〕21号 【发布日期】2005-06-30 【生效日期】2005-06-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晋政发〔2005〕2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适应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就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重点地建设小城镇;提升城镇功能,增强其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生产要素的整合、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二)基本原则。要科学发展小城镇,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为指导,布局发展小城镇,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尊重科学,规划先行。要通过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科学确定县域城镇体系的布局结构和小城镇的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

――创新机制,重点推进。要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重点推进。

――强化管理,提升功能。要强化对小城镇的管理,使其高效能运作,发挥其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承载功能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二、加强规划工作,用科学规划指导小城镇建设

(三)加快规划编制进程,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省实际,制定全省小城镇发展规划,统筹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制定本市、县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各小城镇人民政府要科学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消防等专业规划。首先,要加快规划编制进程,各市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2006年基本完成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2007年基本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并根据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及时编制建设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其次,要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各类规划编制任务,择优委托给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各项规划编制完成后,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经技术评审合格的规划,及时按照法定程序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规划编制的投入,小城镇规划所需经费要纳入各级财政的公共预算,省财政在现在每年安排村镇规划事业费的基础上,今后视财力逐年增加;各市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村镇规划事业费,与省财政安排的资金配套下达;各县(市、区)财政要对小城镇规划所需经费,予以保证,以确保编制完成的小城镇规划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

(四)加大规划实施力度,严格规划实施程序。小城镇规划编制完成,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都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规定,认真执行规划。为了维护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中,加大规划实施的力度,按照城市规划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严把小城镇规划审批关,提高规划实施水平。

(五)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通过定期汇报、专项检查、群众监督等多种形式,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加强监督,保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健康、有序进行,维护小城镇规划的严肃性。

三、突出重点,扶持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

(六)突出重点,实施小城镇建设1323工程。要围绕推进全省城镇化一个目标,抓住“大运”、“太晋”和“青银高速路山西段”等三条城镇带,突出抓好重点小城镇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两个重点,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从三个层次,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工作。

(七)采取措施,扶持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省人民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从有条件的县城和建制镇中,择优选择100个重点小城镇,作为重点扶持的对象,并在这100个重点小城镇中开展“创建城镇化示范镇”的活动。要用好各级政府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安排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在小城镇建设资金使用上,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扶持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

四、注重遗产,搞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利用

(八)审定历史文化名镇(村),科学确定保护对象。对目前村镇的格局、风貌仍然保留着一定历史时期地方或民族特色,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或集中成片保留有丰富的建筑遗存、真实的史迹实物的村镇,经专家评价,可审定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于符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条件的,要积极推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九)科学编制保护规划,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及时编制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原则和重点,协调名镇(名村)新区发展与旧区保护的空间关系,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要求,规定名镇(名村)风貌、形态的保护要求和街区空间关系的控制指标,规定核心地段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形象和色彩等控制指标,规定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级别和保护方法,规定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建设控制指标,制订保护街区、重要地段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整治方案,提出保护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

(十)按照规划搞好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经省建设厅会同省文物局组织技术评审通过后,由市人民政府审批。经批准的保护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要进行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新区建设必须符合总体规划和保护规划,并按法定程序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对保护规划中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的环境、街区,要建立保护档案、设立保护标志,并予以挂牌公示。对保护范围内的街区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整治和维修必须制订整治和维修方案,经组织专家论证依法批准后,方可进行整治和维修。对名镇(名村)的利用,要按照规划进行科学评价、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十一)要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专门保护机构。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建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及其保护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五、拓宽融资渠道,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逐年加大政府的投入,营造小城镇投资环境。各级政府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着眼,逐年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营造小城镇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小城镇建设。省人民政府在每年从计划安排3000万元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基础上,从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小城镇维护建设补助资金,采取贴息的方式,吸引金融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各市人民政府每年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安排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支持市域范围内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和维护。

(十三)落实政策,提高小城镇政府的建设积极性。各县(市、区)要视本级人民政府可用财力,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本县(市、区)重点小城镇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放宽重点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的范围,县城和县级市市区收取的费用,重点镇也可遵照执行。

(十四)推行特许经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在重点镇加大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步伐,按照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6号令)和《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建城〔2002〕272号)等规定,推行特许经营制度,进行市场化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建立信用体系,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建设小城镇。小城镇政府要尽快构建信用体系、提高信用度,积极利用金融资本搞好小城镇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进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镇,要按照《国家开发银行全国重点镇基础设施贷款项目开发评审指导意见》(开行办〔2004〕130)的规定,组建“城建投资公司”,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各商业银行要增加小城镇贷款规模,对小城镇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信用评价,对信用度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商品房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前景好的产品,积极给予贷款支持,并逐步开展对驻镇居民购房、购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方面的信贷业务。

六、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建设用地和土地保护关系

(十六)完善建设用地制度,合理使用小城镇土地资源。小城镇建设要推行集约用地的方式,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严格限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分散建厂、零星发展,滥占耕地、浪费资源的发展企业方式;引导镇区居民住宅向小城镇居住小区集中,鼓励进镇农民购房和镇区居民集中建房,严格限制镇区居民发放宅基地分散建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集约使用土地。重点镇要对近期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对闲置的土地依法收回,增强城镇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和发展经济的能力。建设用地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

(十七)搞好旧区改造,盘活用好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应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对撤并乡镇、迁村并点中有变化的小城镇,要及时调整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规划及时调整建设用地。加快对城镇旧区、空心村的改造,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采取措施挖掘空闲地、废弃地、荒芜地的潜力,利用闲散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凡是采取上述方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闲散废弃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要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

(十八)统筹城乡发展,合理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一般乡镇要严格控制,对全国重点镇和省级重点镇要积极支持。对重点镇改造区和空心村,按照规划进行开发,确需占用耕地的,可由省国土资源厅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帐管理,统计单列、检查、到期归还”的原则,单列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周转指标,用于建新拆旧,促进建设用地的集中。

七、培育发展小城镇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十九)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和发展小城镇优势产业。小城镇是发展二、三产业的载体,小城镇建设滞后、功能欠缺,就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反之,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就业岗位、集聚人口,为小城镇建设积累资金。各市、县、镇要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制定优惠政策,出台扶持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到小城镇投资办企业,培育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小城镇优势产业,形成小城镇产业特色,使民营企业成为发展小城镇经济的主力军。

(二十)鼓励农民进镇创业,促进农村的劳动力转移。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破除一切限制农民进镇创业观念性、政策性、体制性的障碍,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镇创业的政策规定,支持小城镇企业吸收农民进镇就业,鼓励农民进镇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小城镇发展。一要按照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的原则,逐步在全省实行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市场配置。二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培养和扶持农村人才的成长机制,促进城乡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三要搞好农民工的适用技能培训,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技能要求,实行定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四要取消针对农民工到城镇就业的限制,简化农民工外出就业手续,对城和乡、当地和外地劳动力在就业时一视同仁、平等竞争。五要依法维护进镇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八、建立小城镇保障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十一)逐步建立社保体系,解除进镇农民后顾之忧。鼓励农民进镇创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必须解决进镇农民在基本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一要为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为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保障长远生计,采取土地换社保的办法,由征地单位一次性缴纳社保资金,设置专户,封闭运行,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各级政府也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二要对到小城镇创业人员应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强化社会保险资金的征缴力度,扩大征缴的覆盖面,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进镇创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

(二十二)逐步建立医保体系,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病有所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小城镇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保体系,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医疗保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二十三)统筹城乡教育经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城镇建设应优先考虑学校的合理布局,采取扩大规模、集中办学的方式,使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小城镇集中,既可优化教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又可聚集人气、引导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扩大小城镇的消费,促进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要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事业发展计划,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在收费方面要对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一视同仁。

九、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十四)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发展小城镇,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战略,各级政府要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省人民政府小城镇建设领导组要负责全省小城镇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推动小城镇建设。各设区城市人民政府也应设立相应机构,并在交通、通讯、办公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动本市的小城镇建设工作。

(二十五)建立健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小城镇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并确定一名领导主管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按照《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乡镇党政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晋办发〔2000〕44号)的规定,一类乡镇设置城镇建设办公室,二类乡镇设置挂城镇建设办公室牌子的经济发展办公室,并在城镇建设办公室确定熟悉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各设区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发〔2001〕2号)和本意见的精神,认真研究落实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小城镇建设领导组监督实施。

二○○五年六月三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08]21号)[定稿]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8]21号 【发布日期】2008-08-05 【生效日期】2008-08-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晋政发[2008]2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社区的建设和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山西建设。

(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2.坚持社会化。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3.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区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实行分类指导。既要整体推进,又要解决薄弱环节、重点项目和关键问题;既要坚持广受居民欢迎的传统服务方式,又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4.坚持多渠道投入。以省、市、县三级财政支持为主,各有关部门共同投入,社区组织通过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同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三)主要任务。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把全省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为构建和谐山西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服务环境

(四)加强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各地要把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镇规划,制定具体目标、建设标准和政策措施。要采取资源整合、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紧张和公益性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具体的解决途径和办法要按照民政部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85号),结合各地实际贯彻执行。对旧城区改建、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要将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纳入新建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区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要建有能提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要建有能提供就业、社保、救助、卫生、司法行政、文化、体育、家政等内容的“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要建有社区综合服务站,应设有社区办公室、警务室、社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劳动与社会保障站等公益性服务场所。

(五)大力改善和保护社区环境。公安、民政、建设、市政、园林、城管、电力等部门和企业,要重视社区道路、照明、给排水、供热、供气、公厕、交通、地名标志、无障碍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和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社区绿化、硬化、亮化、净化。要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提高社区环境建设和保护能力。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培育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发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

三、大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

(六)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通过提供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就业岗位信息服务、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高就业稳定性。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的管理和服务,特别要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和帮助享受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相关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

(七)推进社区为老助残服务。新建和改扩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站、室)和为老服务中心(点),建立老年维权服务站和老年爱心护理院,成立为老服务队伍和助残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健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助等综合性服务体系。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促进和帮助城镇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

(八)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失业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

(九)推进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经费补助制度。大力培养社区卫生、计划生育服务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对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的管理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努力推进社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和社区流动人口在生育、节育、保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积极开展“红十字”服务进社区活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十)推进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演艺厅、棋牌室、网吧等文化场所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社区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对居民开放,使社区内的文化活动资源得到共享共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以社区内现有的教育机构为依托,建立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的社区教育学校,积极创建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动社区资源力量,加强社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培育社区群众性体育组织,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社区配置相应的健身器材,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增强居民体质。

(十一)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以现居住地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相互配合”的原则,依托社区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相关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积极帮助流动人员未成年子女及时就读,努力为流动人口生活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十二)推进社区安全服务。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在社区设立警务室。依托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构建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建立及时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做好社区消防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消防安全水平。开展好“法律进社区”活动,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工作,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减少重大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打击“黄赌毒”和禁止传销等工作。建立传染病、食品安全、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

(十三)鼓励、支持和资助社会力量创办社区服务实体。对社会力量在社区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开办初期,市、县(市、区)财政要给予适当补助。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居民服务企业,各级财税部门要贯彻执行好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扶持社区服务事业发展。对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对象的,各地可根据实际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市人民政府确定,但补贴标准不得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下岗失业人员和社会个体、民营企业兴办社区服务实体的,各金融机构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信贷资金和融资担保方面的支持。

(十四)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原则,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内部食堂、浴池、文体和科教设施等向社区居民开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文物古迹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有关单位开展社区服务,既可以单独经营,也可以与社区组织联营共建。

(十五)创新社区服务模式。鼓励相关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提供购物、餐饮、家政、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中介等社区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流配送平台帮助社区内中小企业,实现服务模式创新。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办或合伙兴办社区服务组织,或通过小时工、非全日制工和阶段性就业等灵活方式参与社区服务。

(十六)培育社区生活服务类民间组织。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加强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

五、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基层管理体制

(十七)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服务管理和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行居务公开,全面深化居民自治工作。社区居委会应充分发挥在了解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积极协助城市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要切实解决好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待遇问题,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社区居委会干部工资及医疗、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除外)以及社区办公经费,主要由县(市、区)财政负担,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十八)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通过依法选举、公开招聘等方式鼓励素质好、文化高、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选齐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要加快选配大学生进社区工作,每个社区应至少选配一名大学生。要加大对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的力度,不断创新完善培训、使用和管理办法,努力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经费,各级财政要分级负担,省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对全省社区工作人员的集中培训。要逐步建立完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与社会专业工作者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推进社区工作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十九)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大力培育社区志愿者服务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优化志愿人员结构,壮大志愿人员力量。注重发挥社区中介组织服务工作,配合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发能够吸引居民参与的、生动活泼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指导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社区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就业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逐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的注册制度、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六、加强领导和政策指导,强化社区服务监管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搞好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民政部门要积极发挥社区建设牵头部门的作用,沟通协调有关部门,抓好督促检查落实。依托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公安、司法行政、劳动保障、建设、文化、卫生、人口计生、环保、体育等有关部门,要按照社区服务发展要求,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服务水平。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银行、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会、共青团、妇联及残联、老龄、红十字会、慈善等组织要按照各自职能积极参与、支持社区服务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社区服务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社区服务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大力倡导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十一)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切实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发展。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有些社区组织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要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组织承担。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呼叫热线,形成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

(二十二)加强社区服务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级制订社区服务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社区服务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安排,通过新建和改造,完善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农村社区服务的试点,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统一规划,统筹发展。

(二十三)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推动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程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等挪作他用。认真解决社区服务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查处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服务健康发展。

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意见的精神,结合实际,制订贯彻落实具体措施。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意见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八年八月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7〕26号 【发布日期】2007-07-29 【生效日期】2007-07-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

(晋政发〔2007〕26号)

各市、县、乡(镇)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目标和措施,明确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等任务。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2005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健全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晋政发〔2005〕28号),提出在全省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十二项社会救助制度。与此同时,我省还启动了煤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改造工程,着力解决约占全省总人口10%左右、居住条件最差的群众住房问题。经过近两年的积极努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灾民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初步建立,教育救助、再就业救助、法律援助、廉租住房等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责任明确”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煤矿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改造工程也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救助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程的实施,在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距离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存在一定差距。如社会救助制度还不十分完善,尚有一些生活确实困难的群众没有得到救助;社会救助标准偏低,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不高;农村五保供养设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

城市低保在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动态管理。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核查核算方法,科学合理核定保障对象家庭成员收入,既要将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保障标准的城市贫困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又要及时将收入已高出保障标准的人员予以调整,每季度至少复核一次,切实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对以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低保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和查处。二是进一步落实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工作。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配合,确保低保对象能够足额、快捷、安全领到低保金。三是积极推进“分类施保”。对有大病重病、严重残疾及子女上学、单亲等家庭,发放低保金时要给予重点照顾,适当倾斜,帮助解决特殊困难。

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适时提高当地城市低保标准。并要根据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物价上涨较快年份,对低保对象实行一次性基本生活物价补贴,确保低保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二、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我省农村低保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当前重点是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抓好实施。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明确救助范围。农村低保标准的制定原则上不能低于国家公布的绝对贫困线标准,确保将无法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农村特困人口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到2007年底,要确保已纳入低保范围的75万农村特困居民年人均补差标准不低于360元。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工作制度,规范申请、审核、审批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操作,并要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复核(每年至少一次)。低保金的发放要做到至少按季度发放和社会化发放率力争达到95%以上的要求。

三、加快救灾应急体系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要在扎扎实实做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确保灾民基本生活的同时,把重点放到提升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上。要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到2008年底,建成10个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96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形成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四、切实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认真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2007年底前要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敬老院建设作为重点扶持项目,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充分利用乡镇机构改革后闲置的房屋等资源规划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90%以上的乡(镇)至少要有一所农村敬老院,全省五保供养集中率达到30%以上。同时,要加快城市福利院等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三无”(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对象集中供养率。

五、进一步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各级民政、财政、公安、卫生、建设、交通、铁路等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政府主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区域合作、救助管理站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救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结合我省实际,首先在各市和流动人口较多、交通便利的县尽快设立社会救助管理站,并在2至3年内扩展到所有的县,认真负责地做好流浪儿童、严重智障伤残等人员的收容救助和保护工作。要依托救助管理站设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完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城乡的全省救助管理机构体系。

六、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市、县两级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慈善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慈善宣传,大力弘扬扶贫济困、扶残助残、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健全慈善事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特别是抓紧制定落实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慈善爱心超市”,到2010年全省达到600个。各级各类慈善机构要广泛开展慈善募捐和社会救助活动。

七、认真实施再就业救助政策

各级劳动保障、民政部门要加快建立就业和失业保险与城市低保的联动机制。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做好城市低保与失业保险、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衔接工作,通过加强就业再就业优惠工作,逐步减少享受低保人员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数量。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全面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软硬件建设,完善服务手段,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八、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我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要在着力解决好城乡低保对象“医疗难”问题的同时,适度兼顾残疾人等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将患病后确需救助的其他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要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救助方式,综合运用医前救助和医后救助、门诊和住院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及时为因病、因残造成家庭困难的城乡困难群众提供救助。认真做好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工作。

九、积极实施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制度

各地在继续落实好对城市、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减免政策的同时,从2007年秋季开始,在全省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和实施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制度。

十、积极实施法律援助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及法律援助机构要认真实施《山西省法律援助条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组织法律援助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开展法律援助提供工作条件,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法律援助工作。

十一、积极实施廉租住房制度

各市、县人民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把实施廉租住房救助制度纳入县(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之中。要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力度,采取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等保障方式,切实做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保障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棚户区、沉陷区住房的改造力度,力争“十一五”末完成。要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通知》(财综〔2006〕25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的通知》(晋政发〔2004〕12号)的规定,建立以财政预算为主、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相结合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状况,科学合理确定保障方式。要优先安排新建廉租住房建设用地,组织新建一批小套型住房,收购改造一批旧住房,以实物配租的方式,救助一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等方式,保障一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力争3年内对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要加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严格执行廉租住房申请、公示、轮候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动态管理系统,完善退出机制。

十二、健全临时救助制度

地方各级政府要着眼于帮助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困难,制定或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合理确定救助方式、救助数额,注意协调有关社会专项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政策衔接配套,形成临时救助与慈善事业及其他社会救助措施各有侧重、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临时救助的受理、审核、审批及发放程序,积极探索现金、实物与提供服务相结合的临时救助方式。

十三、切实加强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一)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进一步落实“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各级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组织、协调做好本地区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和慈善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作用,努力整合各部门和全社会的救助资源,共享社会救助信息,进一步形成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合力。

(二)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各级人事、编制、财政部门要从大局出发,落实好社会救助工作机构、编制、经费以及办公条件,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市、县政府要加强低保工作机构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

(三)确保资金落实,加强资金管理。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城乡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和社会救助机构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加大对城乡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要按照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共同负担的原则,认真落实城乡社会救助资金,省、市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要建立专项城乡低保资金预拨制度,强化资金管理监督手段,实行专项管理、社会化发放,保证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社会化发放工作,由当地政府协调安排解决,各级金融机构负责落实。

(四)落实部门职责,强化监管机制。开展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地方各级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为民办的实事,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及时研究和解决救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扶残助残送温暖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管理,狠抓落实。教育、司法、编制、劳动保障、卫生、建设、统计、物价、银监等部门,要支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筹措、使用和管理工作的监督。新闻单位要加强有关政策宣传报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五)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城乡社会救助管理机关和相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因违反有关救助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责令其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7〕19号 【发布日期】2007-07-29 【生效日期】2007-07-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07〕19号)

各市、县、乡(镇)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产业〔2004〕74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现就我省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清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本次清理规范工作要立足我省实际,坚持“堵疏结合、合理布局、依法规范”的原则,把依法取缔与规范管理、土地开发整理与合理保留实心粘土砖企业、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规模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分类清理规范,着力解决实心粘土砖企业中存在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无证经营、证照不全、非法占用耕地和违法采矿等突出问题,全面规范我省砖瓦行业市场秩序。

二、实心粘土砖企业规划布局

根据“十一五”期间我省城乡建设对实心粘土砖的市场需求,在禁止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以下简称“禁实”)区域外,按照乡(镇)行政区划,并结合各地农村人口规模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对实心粘土砖企业进行合理布局。全省2007年8月20日前保留实心粘土砖企业2200家(各市、县保留数量见附表),关闭2000多家,减少生产能力约55亿块标砖,到2007年年底再减少200余家,减少至2000家,压缩60%;2008年至2010年,每年再淘汰关闭300多家。到2010年年底,共减少1000多家生产企业,全省累计减少实心粘土砖生产能力约100亿块标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经委、国土等部门,按照全省总体规划布局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建筑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本地区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的具体办法。

三、清理规范的政策界限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对现有实心粘土砖企业进行分类清理规范:(一)下列实心粘土砖企业,必须立即依法彻底取缔。

1.太原市六城区,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和新荣区,阳泉市城区、郊区、矿区和开发区,晋中市榆次区、开发区,晋城市城区和长治市城区、郊区等6个城市上述区域范围内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2.不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产业〔2004〕746号文件要求的18门及以下轮窑、立窑、无顶轮窑和马蹄窑等实心粘土砖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为400型及以下普通挤砖机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3.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4.在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道、省道、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内(3公里),电力线路、杆塔、拉线10米内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内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5.在煤矸石、粉煤灰和其它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排放的地区10公里范围内(已有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实心粘土砖企业。

取缔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切断电源和水源、拆除生产设备和地面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能够复垦为耕地的必须恢复耕作条件。

(二)对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划布局、予以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按照新的行业准入标准,尽快办理有关证照,完善生产经营手续。

1.生产工艺要求:实心粘土砖企业2008年年底前必须达到18门以上轮窑或隧道窑、挤砖机达到450型及以上;2010年年底前必须达到36门以上轮窑或隧道窑、挤砖机达到500型及以上。

2.生产规模要求:实心粘土砖企业生产规模2008年年底前要达到1000万块/年,2010年年底前达到2000万块/年。

3.一经发现实心粘土砖企业使用童工和智力残疾人员,一律关闭取缔。

(三)对符合上述第(二)项规定的下列实心粘土砖企业,在办理相关证照、完善生产经营手续后,予以限期保留,但不得扩大生产规模。

1.运城市盐湖区、临汾市尧都区、朔州市城区、忻州市忻府区、吕梁市离石区、潞城市和侯马市等7个城市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实心粘土砖企业,保留至2008年年底;其他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实心粘土砖企业保留至2010年年底;

2.在“禁实”区域内停止生产实心粘土砖、转产粘土多孔砖(空心砖)的砖瓦企业。

四、清理规范的组织实施

实心粘土砖企业清理规范工作由各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建立健全执法机制,进行分类处置。各市、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负有指导协调责任,分管领导承担直接领导责任,主管部门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各市、县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

(一)按照本实施意见精神和总量控制的数额,确定拟保留、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名单,并于2007年8月5日前报省经济委员会和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初审后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准。

(二)凡确定取缔的实心粘土砖企业,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劳动保障、工商、公安、环保、供电、供水等部门齐抓共管,坚决予以取缔。属本实施意见规定必须立即依法取缔的实心粘土砖企业,务必于2007年8月20日前按要求完成取缔任务。

(三)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完善保留或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手续。对确定保留或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按下列程序和要求办理:

1.无用地手续和采矿许可证的,由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处罚,并在本实施意见下发后两个月内,完善土地审批和采矿登记手续。

2.确定保留或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经评估并交纳采矿权价款后,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统一办理采矿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同时由县级人民政府办理占地手续。

3.具备土地开发整理条件的,必须充分利用原有土地的耕作层,缴纳土地复垦保证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复垦方案,限期复垦。4.纳入国土资源部门日常监管范围,足额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

5.其他证照不齐全的,由工商、环保、安监和税务等部门,在本实施意见下发后两个月内,完成生产经营手续的补办完善工作。

(四)组织有关部门对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到达期限后立即取缔;(五)建立本地区实心粘土砖企业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落实;

(六)组织有关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严格执法,监督到位。对不能按期关闭取缔、造成毁地和污染环境的,要立即取缔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实心粘土砖企业清理规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严格政策,积极推进,确保清理规范工作取得实效。与此同时,加快建立实心粘土砖企业长效监管机制,促进我省砖瓦行业健康发展。

(一)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国土资源部门对实心粘土砖企业和转产粘土多孔砖(空心砖)企业的用地和取土行为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和采矿登记手续;环保部门就实心粘土砖企业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评估,符合条件的,批复环评报告书;工商管理部门对具备以上条件的实心粘土砖企业依法核发工商营业执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具有工商营业执照的实心粘土砖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实心粘土砖企业清理规范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其纳入目标管理范围,认真组织落实,进行考核。对实心粘土砖企业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实行市、县、乡三级监管制度,即乡(或村)发现并报告、县取缔、市查处。基本要求是:对非法砖瓦窑必须做到5日内发现并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报告,10日内予以取缔并在20日内查处到位。

凡确定保留或限期保留的实心粘土砖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所在地村委会就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等事项签订守法经营书面承诺书,村委会负有监督和举报实心粘土砖企业违法行为的责任。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工商、建设、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实行信息共享,全方位打击和遏制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违法行为。对少批多占、易地开采的,责令退回,恢复土地原状,并依法处罚。本次清理规范中凡被列入取缔范围的,今后一律禁止新建同类实心粘土砖项目。工商部门对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的实心粘土砖企业依法查处。

(三)积极推进“禁实”工作。根据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通知》(建科〔2007〕74号)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监理及竣工验收备案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对在“禁实”区域内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建筑工程,一律不得进行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98号)规定,税务部门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的粘土实心砖瓦一律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不得采取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

(四)建立并严格落实问责制。在查处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工商、环保、安监等部门要层层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或组织领导不力,不能按期完成清理规范任务的,纪检监察部门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失职渎职、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通过本次清理规范,要建立严格的查处机制。在取缔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行动后,除根据规定予以保留、补办手续的企业外,凡再发现有3个及以上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的,给予所在乡(镇)国土资源和工商管理部门以及乡(镇)政府有关责任人员政纪处分;发现多个乡(镇)有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的,给予所在县(市、区)国土资源和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县(市、区)政府有关责任人员政纪处分;发现多个县(市、区)有非法实心粘土砖企业的,给予所在市国土资源和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市政府有关责任人员政纪处分。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清理规范实心粘土砖企业以及“禁实”和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宣传力度,并向社会公布实心粘土砖企业违法生产经营举报电话,形成政府组织领导、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晋政发〔20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晋政发〔2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