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的意见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旅行社发展的意见
(送审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黄冈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旅行社的综合优势,带动关联产业协调发展,推进我市旅游业全面振兴,现就扶持旅行社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旅行社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串联、集聚旅游各大要素的桥梁和纽带,在招徕客源、组合旅游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市旅行社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逐步增强,为推动全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旅行社“小、散、弱、差”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黄冈旅游业发展的 “短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加快旅行社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分析研究旅行社行业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加强管理,搞好服务,全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旅行社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二)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培育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市场配置“三力合一”;坚持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协调推进,重点扶持拓展地接业务;坚持扶优扶强,实行积极引进市外有品牌、实力和竞争力的旅行社与培育壮大本地旅行社 “两手抓”;坚持以集团化推动产业集中、以专
1业化加快特色发展、以信息化延展经营网络、以品牌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全面提高旅行社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总体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团队素质强、管理服务好、信誉度高的行业龙头旅行社。其中:营业收入超1亿元2家、5千万元5家,力争实现全国“百强”、省5A级旅行社“零”的突破;推出一批成熟、成型的黄冈大别山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旅行社地接接待人次、过夜人天年均增长25%,地接收入年均增长20%;培养一批适应时代要求的旅行社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持证导游员达到1000人以上,其中中级以上专职导游100人以上。
二、实行对旅行社的系列扶持政策
(四)加快培育骨干旅行社。支持旅行社实施合并、重组,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从2011年开始,对年旅游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千万元、2千万元、4千万元、8千万元、1亿元及以上台阶的旅行社,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5万元、1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旅行社在主要旅游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宣传推介黄冈大别山旅游品牌与产品,组织客源地游客来黄冈旅游。鼓励旅行社拓展航空、铁路票务,以及度假休闲、会议展览、商务旅游等业务领域。支持旅行社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旅游开发项目或其他涉旅项目建设,组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企业集团。
(五)试行地接游客奖励制度。鼓励旅行社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招徕、组织更多的市外游客来我市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具体奖励办法由旅游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六)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优先将本市地接业务量大、等级高的旅行社纳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活动定点采购名录。鼓励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在外地进行的公务活动,采取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委托旅行社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
(七)支持旅游产品开发与促销。支持旅行社围绕黄冈特色旅游品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对在黄冈停留两晚以上的旅游线路产品、特色旅游项目,市场认同度高,经旅游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确定为自主创新特色(专项)旅游产品或活动的,给予1—3万元一次性奖励。加大旅游产品促销支持力度。旅行社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境内外宣传促销活动和展览,由市旅游局统一搭建展台,旅行社免费使用。鼓励旅行社引进申办全国性、国际性的重要会议与活动,经核准通过的,对旅行社给予申办经费补助,并按其规模与影响给予奖励
(八)支持旅行社电子商务建设。支持旅行社创新信息化建设、运营和管理模式,加强与信息服务和软件企业合作,积极加入旅游在线平台。支持旅行社旅游网站建设,以传统销售网络为支撑,发展网络旅行社、虚拟旅行社,建立实物与虚拟、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开展旅行社旅游网站评优活动,给予优秀网站1—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九)支持旅行社品牌建设。坚持走品牌引领的发展路子,推动旅行社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鼓励旅行社进行CIS设计。支持旅行社争创名优商标,对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黄冈市知名商标的旅行社,分别给予5万元、2万
元的一次性奖励。
(十)开展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DB42/T537—2009),以旅行社的基本条件、经营指标、综合管理、服务质量、企业信誉为依据,按1A至5A五个等级,对旅行社进行等级评定,把旅行社等级创建、申报、评定工作纳入旅游行业管理工作范围。对被评定为4A级、5A级的旅行社,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并优先推广宣传,优先列入公务活动采购名录。
(十一)扩大旅行社行业对外开放。积极引入全国“百强”旅行社、国内外品牌旅行社到我市开办旅行社或分支机构,并为其开展旅游业务提供便利,给予与本地旅行社同等的旅游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市内旅行社与境内外大型旅行社开展合作、联合或连锁经营,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业务空间。
三、加强旅行社人才队伍建设
(十二)开展面向旅行社的人才培训工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旅游等部门要将旅行社经营、服务人才培训纳入全市人才培训计划,按相关规定落实培训补贴;市内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应办好旅游专业,面向旅游行业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等,培养旅行社管理、经营和服务人才。实行导游全员培训制度。对导游申领IC卡、年审等不同阶段分别实施岗前培训、年审培训和黄冈市情及景区景点知识培训,提高导游人员的职业技能,尤其是地接讲解服务能力。
(十三)完善导游薪酬及社会保障机制。旅行社对聘用的导游人员,要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意外伤害“五金一保”,对带团导游发给带团补贴等导游服务费,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的导游薪酬制度。旅游部门要强化导游规范管理,严格年审考核机制,维护导游人员合法权益。旅行社要建立管用的用人留人机制,减少业务骨干外流。
(十四)建立导游激励机制。积极组织导游人员参加市内外、行业内外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适时举行全市导游技能大赛。对获奖导游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对所在的旅行社予以表彰。对取得中、高级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在市内旅行社从业的导游员,分别给予1000元、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评聘成立10—15人的黄冈市导游礼仪队,为节庆、公务接待活动提供导游讲解服务,给予每名导游礼仪队员每年5000元的补助。每年评选表彰20名黄冈市优秀导游员,由旅游主管部门颁发荣誉证书,并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四、切实改善旅行社发展环境
(十五)加大行业扶持、行业管理力度。每年安排扶持旅行社发展专项资金,由旅游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统一管理,统筹使用。扶持旅行社发展专项资金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加强旅行社质监体系建设,加大对旅行社的日常检查力度,定期发布旅行社行业质量报告,曝光违法违规情况,对违法违规及有重大恶性投诉的旅行社实行各项奖励政策一票否决。
(十六)加强旅游客运管理和运输环境建设。通往旅游景点(区)的道路要明确路标,加强管理与维护,确保畅通。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要为旅游团队车辆在市、县城区以及各旅游景点(区)的停靠和通行提供便利。对来黄冈旅游的团队车辆凭随车导游员出具的旅游团行程单,一律免收地方性的过路过桥费用(高速公路除外);旅游车驾驶员、导游员凭有效证件和旅游团行程单进入景点(区),各旅游景点(区)免收门票。交通运输、旅游部门要逐步开通重点旅游景点(区)间的旅游专线。
(十七)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全市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遵纪守法、服务优良的旅行社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的正面宣传力度,建立每季度一次的宣传例会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大力表彰先进,树立旅行社的良好社会形象,为旅行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旅行社特别是导游从业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八)本意见的组织实施。本意见所列扶持政策的落实兑现除地接游客奖励一项由市、县(市)财政分级负担外,其他各项奖励、补助均由市财政负担。
第二篇:关于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的若干意见
关于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10-5-28 11:06:12 作者: 来源:湖南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 点击:
2各市(州)旅游局、财政局: 【字体:大 中 小】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壮大旅游支柱产业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旅行社的龙头作用,按照《旅行社条例》和《湖南省旅游条例》的相关规定,为加快推进旅游强省的建设步伐,现就扶持我省旅行社做大做强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旅行社做大做强的重要意义。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市场的龙头,在招徕客源、组合产业要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旅游强省,旅行社业必须要有大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分析研究旅行社行业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加强管理,搞好服务,完善政策,全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旅行社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培育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原则,扶持一批旅行社做大做强。通过5年的努力,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团队素质强、管理服务和信誉度好的骨干旅行社。其中:营业收入超10亿元2家、5亿元5家、1亿元15家,使旅行社企业规模明显壮大,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全面提高旅行社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推动我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开展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按照湖南省《旅行社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以旅行社的基本条件、经营指标、综合管理、企业信誉为依据,按三星、四星、五星3个等级,对旅行社进行星级评定,把旅行社星级创建、申报、评定工作纳入旅游行业管理工作范围。通过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的实施,进一步发挥引导、服务与监督职能,树立旅行社的良好形象,引导旅行社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旅行社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四、实行对旅行社的系列扶持政策。按照旅行社经营管理、经营业绩和扶优扶强的原
则,实施以下扶持政策:
1、鼓励旅行社在省外设立分支机构。从2010年开始,旅行社在本省以外的国内主要旅游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第一年组织客源地游客来湘达到1万人次以上的,给予2万元补助,此后每年组织来湘客源同比增幅超过10%的,补助数额同步增加;旅行社在台、港、澳地区及亚洲国家设立子公司,第一年组织客源地入境游客来湘达到5000人次以上的,给予5万元补助,此后每年组织来湘客源同比增幅超过10%的,补助数额同步增加;在亚洲以外国家设立子公司,第一年组织客源地入境游客来湘达到3000人次以上的,给予5万元补助,此后每年组织来湘客源同比增幅超过10%的,补助数额同步增加。
2、支持旅行社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从2010年开始,旅行社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3千万元、5千万元、8千万元、1亿元、3亿元、5亿元、8亿元、10亿元及以上台阶的,分别给予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30万元、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旅行社在进入台阶的基础上,实现跨越两个台阶以上的,给予重复支持。
3、引导旅行社创立品牌,树立形象。对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旅行社,一次性补助创建经费50万元,对新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的旅行社,一次性补助创建经费10万元;对新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按照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09]29号《关于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的意见》文件精神,一次性补助创建经费20万元;对首批星级旅行社认定后,新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的旅行社,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经费。
4、支持旅行社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精心策划旅游专项活动。对接待入境旅游者和开展旅游专项促销的旅行社,按照《湖南省入境旅游奖励办法》(湘财外[2008]60号)文件执行。
5、扶持旅行社企业上市。对在股票市场上市融资的旅行社,按照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证券办联合下发的《湖南省扶持企业上市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湘财金[2008]26号)文件执行。
五、进一步扩大旅行社行业对外开放。各级政府和旅游等部门要抢抓机遇,加大对外
开放力度,把引进品牌旅行社作为旅游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引导好、支持好、服务好、协调好。鼓励省内旅行社与境内外大型旅行社开展合作、联合或连锁经营,争取吸引更多的全国“百强”旅行社、国内外品牌旅行社到我省开办旅行社或分支机构。对经营满一年、组织境外入湘游客达1万人次以上或国内省外入湘游客达2万人次以上的旅行社,给予2万元补助,之后每年按人次数递增10%以上的,补助数额同步增加。同时按照各地招商引资的有关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多家独资、外资和中外合资旅行社来湖南创业,共谋发展,力争实现旅行社行业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六、鼓励旅行社网络化发展。各地旅游部门要欢迎和支持省内外旅行社到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并为其开展旅游业务提供便利,享受当地有关旅游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旅行社形成批发-零售的网络体系。
七、加强旅行社品牌化建设。坚持走品牌引领的发展路子,推动旅行社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鼓励旅行社对企业品牌进行CIS设计,支持旅行社争创名优商标。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旅行社星级创建评定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旅行社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自身管理运营机制以及内部质量监管制度,切实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旅行社。
八、引导旅行社资本化运作。旅行社企业要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多种形式,配套推进,改革国有旅行社的产权制度,明确投资主体,改制与资产重组相结合,努力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吸纳新的投资者,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投入旅行社行业,优化旅行社的资本结构,逐步形成投资、批发、零售的经营体系。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旅行社企业予以信贷支持,通过证券公司进行包装设计,以及资本运作、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融资和产权交易等多种方式,扩大资本规模,融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证监委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行社企业上市,在上市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
九、倡导旅行社多元化经营。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精神
和《湖南省旅游条例》规定,旅行社可代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活动,并将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性公务接待和出访活动纳入政府公务采购,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活动定点采购名录的旅行社可凭发票与相关部门结算。旅行社要认真研究,切实搞好公务接待市场的开拓。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为旅行社拓展公务接待市场做好支持协调工作。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旅行社在搞好主业的同时,兴办旅游客运、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和开发旅游景区(点)等关联企业,加快横向扩张,组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旅游企业集团,实现集约化、多元化经营。
十、鼓励旅行社承办各类商务会议活动。对于引进、申办、承办各类国际性会议、体育赛事、商务活动的旅行社,按组织和接待的总人数、营业额,经省旅游局核准批复,给予业绩突出的旅行社一定的补助。
十一、提高旅行社产品开发创新能力。旅行社要进一步创新经营理念,高度重视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开发,有条件的旅行社要设立旅游产品研发部门,专门负责新产品研发。要加强市场研究,搞好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积极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旅游新产品、新线路,突出抓好特色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特色线路的编排组合,以新产品、新线路拓展新市场、新客源。旅行社要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参加境内外各类促销活动,精心策划和组织旅游专题创意广告和旅游专题活动。
十二、营造旅行社良好发展环境。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旅行社的审批、备案和导游证的发放等事项实行依法行政,规范服务,对旅游团队和导游的执法检查要做到文明、规范、简便,要完善导游等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体系,开展导游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考核工作。交通管理部门对旅游车辆的执法检查和交通事故的处理,应尽量减少游客的滞留时间,并为游客及时转乘和分流提供方便。财政、税务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依法执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将旅行社促销费用、导游带团补贴等费用列入营业税前成本,清理不合理收费,减轻旅行社的负担。工商、公安、质检、物价、边防等部门要在为旅行社和游客服务方面做到及时、快捷、有效。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大对旅行社的正面宣传力度,为旅行社经营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
境。要大力培育和表彰旅行社行业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树立旅行社的良好社会形象。
十三、建立旅行社风险基金。为帮助旅行社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经济市场造成的直接冲击,增强旅行社抗风险能力,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建立旅行社风险基金(具体方案另行制定),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事件,给予及时援助,帮助旅行社度过难关,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十四、加强旅行社行业协会建设。创新旅行社行业协会模式,完善协会工作职能,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企业诚信、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活跃旅行社行业协会工作,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各项培训、研讨、交流和考察等活动,形成行业协会的凝聚力、亲和力、号召力,在当好旅游管理部门参谋,加强旅行社行业诚信自律,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树立旅行社行业整体形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五、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各级旅游部门和旅行社企业要深入广泛开展诚信旅游建设,扎实搞好以“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行业自律。全省旅行社要严格统一使用《湖南诚信旅游服务管理系统》进行团队行程操作、执行导游委派,认真做好导游年检工作。严格执行《旅行社信誉等级评估制度》,对管理规范、诚信经营的旅行社,给予一定的诚信奖励。切实加强对旅行社市场的整顿,严厉查处零负团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承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违法,保护合法。定期发布全省旅游质量公报,曝光违法违规旅行社,对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重大投诉事件和受到依法依规处罚的旅行社,取消当年享受奖励补贴政策的资格,为旅行社行业发展创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十六、加强旅行社人才队伍建设。各级旅游部门和旅行社企业要实施旅行社人才发展计划,加强旅行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导游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重视旅行社中高层管理人员、高中级导游人员的培养,做好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导游人才队伍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争创岗位明星活动,提升导游队伍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在全国性技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和获得全
省旅游行业岗位明星称号的旅行社员工,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旅行社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用人留人机制和员工薪酬保障机制,对注册登记的专职导游员和员工,要按规定办理劳动聘任手续、签订劳动合同,按月给予不低于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保底工资,并办理社会保险。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增强凝聚力,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旅行社人才队伍,为我省旅行社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篇:2013年促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奖励扶持意见(范文)
关于鼓励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
实 施 意 见
各工业企业:
为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和调动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推进企业扩规模、登台阶,经研究,特制定扶持奖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意见如下:
一、扶持奖励的对象
在黄桥境内注册登记并纳税的所有工业企业。
二、扶持奖励的依据
工业企业在符合守法、诚信、维权、公德的条件下:
1、销售额:以黄桥国税分局提供的工业企业当年实际开票销售额为依据。
2、纳税额:以黄桥国税分局、地税分局提供的工业企业当实际入库税金为依据(不含退库、罚补税金)。
3、其他奖项以获得的相关证书为依据。
三、扶持办法
1、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和产业发展方向,对有效投入3000万元以上的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企业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切新、改、扩建项目,实行项目一条龙服务。对重特大项目、产业前沿项目,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专门服务工作班子,实行个性化服务,在用地、贷款、招工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2、实行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区镇领导挂钩联系扶持骨干企业,企业通过正常程序仍未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直接向挂钩联系的领导反映并努力解决帮助。
3、政治上优先给予荣誉。骨干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给予优先推荐作为全国和省、市的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代表等,并在其他政治荣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
4、引导企业积极推进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科学健康发展。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帮助实施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造,培育支持企业上市。
5、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龙头骨干企业,优先帮助建立各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优先帮助包装各类项目申报上级各项扶持资金。
四、奖励标准
(一)完成任务奖
完成《2013企业发展目标考核书》中各项考核指标,国税开票销售在500万元--2000万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000元人民币,完成“开门红”和“双过半”任务的,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2000元人民币;国税开票销售在2000万元(含2000万元)--5000万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万元人民币,完成“开门红”和“双过半”任务的,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000元人民币;国税开票销售在5000万元(含5000万元)—1亿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万元人民币,完成“开门红”和“双过半”任务的,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6000元人民币;国税开票销售在1亿元以上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万元人民币,完成“开门红”和“双过半”任务的,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万元人民币。
(二)经济发展奖
1、企业规模奖
当年国税开票销售超过区镇平均增幅的企业,以国税开票销售额为依据,取区、镇前五名,给予法定代表人当年国税开票销售额1.5‰0的奖励。
2、经济上台阶奖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2000万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000元;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5000万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8000元;并且授予荣誉证书;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1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2800元;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2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8000元;2亿元以上3亿元以下的企业,国税开票销售每增加0.5亿元,加奖0.5万元,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超亿元企业同时授予奖牌; 以上规模企业当年国税开票销售同比增幅须在25%以上。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3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0000元;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4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40000元;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5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0000元;
以上规模企业当年国税开票销售同比增幅须在区、镇平均增幅以上。
鼓励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对首次成功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0万元。
3、纳税贡献奖
当年纳税增幅在区、镇两税收入平均增幅以上且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以纳税总额为依据,园区、镇各取前五名,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奖金18000元、15000元、10000元、8000元、5000元;以纳税增幅为依据,园区、镇各取前五名,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奖金15000元、13000元、10000元、8000元、5000元。
4、发展速度奖
当年国税开票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国税开票销售及纳税额在区镇平均增幅以上(国税开票销售连续两年不负增长),以国税开票销售增幅为依据,取区、镇前五名,授予企业发展速度奖,给予企业当年纳税(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超上年净增部分的地方留成50%的奖励。
5、建设效能奖
自开工之日起12个月内投入生产的项目,形成国税开票达2000万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万元;达5000万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万元;达1亿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万元。
6、设备投入奖
区、镇新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对企业设备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设备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以市国税局提供的该项目设备进项税抵扣凭证为依据,给予企业设备投资额(不含税金额)1%的奖励。
以上奖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重复计奖;除发展速度奖和设备投入奖外,其余奖项以同等价值的金牌授予企业法定代表人。
(三)、企业管理奖
1、技术改造奖
现有企业投资用于产品升档晋级,提升产业层次,购置生产性设备或更新改造设备,正常运转,新增国税开票且新增开票数达投入数的1.5倍以上,以市国税部门提供的技改项目设备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证明为考核投资额的依据,分档予以奖励:
100万元--500万元(含500万元),奖励投资额的2‰;500万元--1000万元(含1000万元),奖励投资额的4‰; 1000万元以上,奖励投资额的8‰。
2、科技创新奖(1)知识产权奖
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每件奖励200元; 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授权,每件奖励5000元。(2)科技进步奖
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或科技成果进步奖(包括国家级新产品、国家和市级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成果进步奖),被列入泰兴级奖励2000元,列入泰州级奖励3000元,列入省级奖励5000元,列入国家级奖励8000元。
3、品牌创建奖
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000元;首次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000元;首次获得泰州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2000元。
首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泰州市级各类品牌管理和企业管理奖的,分别奖励10000元、5000元、2000元。
以上奖励须是年内首创,各奖项按当年最高奖励,不重复计奖。其他未列入考核明细的品牌创建,由工业考核领导小组讨论确定。
五、其它
1、当年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违法和其他不正当经营行为,未按时报送相关部门所需报表,职工工资、规定缴纳的各项费金和社保金未全部发放或解缴到位的企业不享受本意见奖励;
2、奖金由区、镇财政列支;
3、符合市考核奖励条件的企业,在市表彰奖励的同时,享受本意见奖励政策。
4、本意见由工业经济领导小组考核、解释。
2013年2月26日
第四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郑政〔2006〕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促进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加快我市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特制定如下支持意见。
一、支持对象
当年实现投资总额达到一定规模的重大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和新建投资项目;销售收入和纳税大幅增长的支柱企业;获得国家或省认定的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信息产业化建设项目;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列入省、市重点企业和市政府认定的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企业创名牌项目。
二、支持方式
财政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主要通过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投入和土地出让金返还、城建规费减免,对重大项目进行贴息、补助、补贴和专项奖励等形式予以支持。同一项目不重复贴息补助、补贴和奖励。对已享受其它特殊优惠政策的企业,不再重复享受本《意见》所规定的优惠政策。
三、对做大做强工业企业的政策支持
1.重大项目贴息补助
(1)对工商注册和纳税(主要指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在我市的企业,同一新建项目连续3年累计投资在7.5亿元以上或当年实现投资总额在2.5亿元以上,且生产或工艺设备(包括自制设备)占投资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按生产或工艺设备(包括自制设备)投资额的3%对企业实行贴息补助,每年单一新建投资项目的最高贴息补助额不超过1000万元;当年实现投资总额在1.5亿元以上的扩能建设和技改投资项目,且生产或工艺设备(包括自制设备)占投资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按生产或工艺设备(包括自制设备)投资额的3%对企业实行贴息补助,每年单一扩能建设和技改投资项目最高贴息(补助)额不超过500万元。
郑州市市区内企业由受益财政原则按现行体制进行贴息补助,对县(市)的企业分别由市财政和县(市)财政按3:7比例贴息补助。
(2)对获得国家或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化投资项目贴息或补贴资金的投资项目,由市级财政和县(市)区财政按3:7比例给予配套贴息或补贴,最高配套贴息或补贴额不超过上级贴息或补贴额。
2.扶优扶强及科技创新补贴
(1)企业税收增长补贴。从2006年起,对工商注册、纳税在我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且年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2005企业实际交纳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三项合计作为考核基数,以后每个均以上的考核基数增长15%作为当年的考核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由受益财政按超基数部分的50%计为该企业投资补贴资金,实行累积制。企业实际发生投资时,经本级政府批准后,把累积投资补贴资金一次或分次拨付给企业作为扩能、技改或新产品研制开发奖励资金。
对当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新建工业企业,其当年考核基数参照同水平现有工业企业。
(2)对重点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补贴。
(3)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项目,自认定之日起,前3年按其每年实现利润总额的15%补贴,后两年可减半补贴。对新认定的国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认定之日起,前两年按其每年实现利润总额的10%补贴,后3年可减半补贴。以上两项每年单项最高补贴额不超过500万元。
对重点行业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攻关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含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与开发专项和国家新设立的其他信息产业化专项)和倍增计划项目,由市财政给予30-100万元的资金补贴。
(4)对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国家级新产品和软件产品,自投产之日起,两年内所缴纳的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受益财政按50%的比例对企业实施补贴,用于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
3.专项奖励
(1)税收贡献奖。对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以纳税总额和纳税增长率(纳税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为考核指标,各排出前5名,分别给予企业主要经营者50万元、4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2)名牌创取奖。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形成成果转化达到一定规模的国家工业专利项目的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上市投融资奖。对上市成功企业的奖励,按《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发展的意见》(郑政〔2006〕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
1.以前经“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工业园区,继续享有以前的优惠政策。
2.对列入市重点产业园区,财政对城建规费给予政策优惠。对于入驻园区项目上缴的市级财政契税、土地出让金、征地配套费、建设配套费、绿化费等费用,属于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应上缴的部分,由市财政核算入库;属于市土地储备中心、市地产集团进行实质性收购、储备开发、出让的项目,按《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郑政〔2004〕63号)规定提取必要的工作经费和补充资本金,其余部分用于支持园区(企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入驻园区的易地改造企业、市属改制企业(包括省、部属企业),易地建设新征土地的出让金、征地配套费、建设配套费比照上述办法执行。
3.国有改制企业、易地改造企业原有土地出让,属于市土地储备中心实质性收购的,按《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郑政〔2004〕63号)规定提取必要的工作经费,其余部分按省经贸委等12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的通知》(豫经贸企改〔2003〕372号)第27条“企业净资产优先用于安置职工,不足部分用划拨土地处置收益安置职工”的规定,返还企业用于安置职工和易地改造。改变土地用途性质形成的土地收益,视企业职工安置情况、易地改造资金需求,报市政府批准给予适当补助。
4.对入驻园区企业的税收地方分成部分,从2006起,市财政分成部分全额留归项目所在地政府,时间为5年,专项用于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及工业企业的生产发展
5.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来享受的市财政分成的收入增量部分全额返还时间由3年调整为5年。
二○○六年六月十六日
郑州市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表
2006-9-26
表格下载(点击下载)
填 表 说 明
一、本申请所列各栏目务必认真填写,文字叙述和数据应准确、可靠,数字一律取整数,正文打印,“郑州市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表”及附件装订成册。
二、申报程序:申请单位填写“郑州市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表”,经各县(市)区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一式三份报送市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附件要求:
(一)企业做大做强
1、企业申请报告;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经中介机构审验的企业最新审计报告;
4、需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的项目申请,附企业所在县(市)区财政配套承诺。
5、申请贴息补助的企业除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文的复印件;
(2)工程项目决算报告、生产或工艺设备清单、土建工程付款凭证或合同的复印件;
(3)消防验收意见;
(4)环保验收意见;
(5)新建项目提供项目建设用地批复手续;
(6)需要许可证的产品须附生产许可证或证明文件;
6、申请税收增长补贴和奖励的企业,提供企业申请和上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凭证复印件;经中介机构审验的申请和上连续两年审计报告;
7、申请技术中心补贴、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级新产品和软件产品补贴的企业,提供有关部门认定的最新相关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别外,申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补贴的企业,提供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利润总额审核报告;申请高新技术补贴的企业,提供经中介机构审验的企业审计报告;申请国家级新产品和软件产品补贴的企业,提供该产品申请增值税纳税凭证复印件;
8、申请上市奖励的企业,提供证券交易所与之签订的《上市协议书》及复印件;
9、申请名牌、驰名商标和专利项目奖励的企业,提供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二)产业园区建设
每年7月和元月分别申报当年上半年和上一下半年的市级财政支持资金。
1、产业园区申请报告;
2、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及专家论证意见;
3、产业园区环境评价意见;
4、产业园区工作总结。
第五篇: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做大做强城市,培育赶超发展的助推器
——区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更好地实施城市建设赶超型发展战略,推动我区城市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探索出一条大步追赶周边、迅速摆脱落后的具有临川特色的赶超型发展之路,加快富民兴区进程,现将我区如何做
大做强城市汇报如下:
一、临川区近年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临川区结合本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先后提出了以“一招三化”、“1386”、“12316”、“六项工程建设”为载体,努力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盘活城市资产,广辟融资渠道,以规划为龙头,以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为目标,以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为突破口,使城市各项建设稳步推进。上顿渡城区建成区面积已由2002年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5.11平方公里,人口达11.23万,绿化覆盖率达27.8,道路面积35.1万平方米,城市化率达33.54。经过努力,目前我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我区聘请深圳城规院编制了临川区分区规划,确定了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制定了实施战略和措施,为城市各项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新突破。通过多方融资,启动建设了河滨大道、罗家巷、宾馆路、中医院路、临川新城两条主干道,五条支干道等道路建设,对建设西路进行了改造,并配套建设了给水、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雨水和污水管网工程,拉开了中心城区的框架,使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展,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公用事业有了新发展。启动建设了临川区3万立方米/日给水工程,一期水源工程、二期净水厂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今年5月底将建成供水,能够满足市民正常生活需求,有效地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4、住宅小区建设水平有了新提高。开发建设了玉茗花苑安居工程、临川新城、盛世文昌、龙津购物广场等一批高档精品住宅小区,使临川区的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为社区建设及管理提供了保障。
5、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有新进展。新剪子口、临川大道、玉茗路进行了绿化改造,新建了河滨广场、河滨景观工程、文化广场等绿地,城区主次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亮化了城区。
二、存在不足
尽管如此,我区在城市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城市建设纵深发展不足,城市功能薄弱,现代化设施水平较低;
二是城市建设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精品;
三是市容市貌不整洁,以街为市、占道经营较严重;
四是绿化、美化、亮化档次不高,景点亮化不突出;
五是城市管理效能不高,规划意识不强,执行规划不到位,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是广大市民反映的热点和焦点,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投融资渠道单一,导至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临川的城市发展,所以尽快做大做强城市,培育抚州赶超发展的助动器是我区当前和今后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三、十一五城建工作目标
按照“一河两岸三线四区“的构想,抓好上顿渡宜黄河两岸的规划建设,搞好上顿渡旧城改造二期工程、河西开发工程、重点抓好抚八线、抚临大道、临崇线的规划;分步推进上顿渡旧城区、行政新区(文化教育)、商业物流区和居民住宅区的建设,迅速拉开城市框架,建成后面积增加到1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万,绿化覆盖率达32,道路面积45万平方米,把临川建成全省闻名的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
四、我区做大做强城市的措施和办法
为了做大做强城市,我们区坚持以打造精品的标准建设城市,从优化环境的高度管理城市,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经营城市,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发挥城市规划在经营城市中的调控和导向作用。城市规划坚持市场经济观念,把城市作为一种资源,把城建作为一种产业,科学谋划,整体运作。从我区实际出发,利用规划引导、调控和促进城区健康发展;运用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合理安排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一方面可以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城市功能,拉大城市框架;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品位提高,最大限度地提升规划区域的城市资源价值,从而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围绕争创全省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城市的目标,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市场运作、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对接抚州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