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忠信在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时间:2019-05-12 16:0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韩忠信在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韩忠信在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第一篇:韩忠信在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韩忠信在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深入学习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听取了陆浩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所作的重要讲话和杨志明副省长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行的总结和部署,认真讨论了我省即将出台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交流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会议开得很有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同志们回去以后,要把会议精神尤其是陆浩省长的讲话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

下面,我结合会议讨论的情况,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讲三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根据中央的《决定》,专题研究并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这一段时间,重点进行了省属部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调整工作。由于省委、省政府决策果断、邻居得力,各地各部门顾全大局、通力合作,广大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勇于创新,进展比较顺利,基本完成了阶段性改革任务,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改革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任务十分艰巨。对深化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与干扰,不可看不到,不可看低了,不可看少了。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知难而进,乘势而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革步伐。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我们党从长期改革实践中得出的一个重大结论,必须牢牢坚持。”我省的实践也充分证明,20多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之年以取得巨大成就,国有企业之所以在我省国民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骨干作用,就是不断改革的结果。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要振国有企业的雄风,绝不是有些人说的要把国有企业搞垮。打好国有企业改革这场攻坚战,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自身的兴衰,而且关系到甘肃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站在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这场改革的重要性,下大决心、用大气力推进。在这一点上,我们各级领导同志和国有企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认识一定要明确,思想一定要统一。

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紧迫性的认识。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仍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省一些企业尤其是部分省属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经营困难、举步维艰,特别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比较严重,改革相对滞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省国有企业现在面临的形势是,不在改革中奋起,就很可能在徘徊中消亡。因此,无论是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看,还是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看,国有企业的改革非进行不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和希望,不改革积累的困难和问题将会越来越多、解决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省委、省政府作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既符合中央的精神,也完全符合我省的实际。我们各级领导同志和企业的干部职工,都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改革的紧迫感,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是要紧紧抓住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在形势好的时候,越要加快改革步伐。从各方面的情况判断,我省具有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条件,时机比较成熟。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改革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依据;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作出的“改革抓企业” 的重大决策,为我们改革指明了方向;我省经济发展的喜人成绩,为我们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省属部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顺利调整,为我们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促发展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只要我们抓好这些机遇,利用好这些条件,紧紧地依靠群众,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成功的改革之路。

四是要坚决排除各种干扰。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就是要改那些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是要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命,革传统管理机制的命,革落后传统观念的命。国有企业改革必然要涉及体制、利益、权力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必然要触及各种矛盾,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改革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一些失误,甚至要冒一些风险。这就需要我们拿出魄力和勇气,敢于触及矛盾,敢于动真碰硬。要克服怕冒风险、怕出乱子、怕影响稳定的畏难思想,坚决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和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改革要真改,不能假改;允许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更不允许借改革之机谋取私利。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要保护和支持改革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总之,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改革搞下去。

第二,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的《意见》,提出了我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必须坚持的原则。现在,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狠抓落实。

一是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近年来,我省大多数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很不规范,政企不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这次改革中,无论是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的企业,还是未作调整的企业,无论是省管企业,还是市县管企业,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尽快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的要抓紧完善和规范,没有建立的要抓紧建立。

二是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这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要抓住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这对核心,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调整优化产权结构,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几年,我省的股份制改革虽然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但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次改革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要全面理解中央精神,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防止那种把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化的倾向。三是要做强做大主业,积极推动辅业改革。我省国有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小而全、大而全、办社会的现象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主辅分离,轻装上阵,做强做大主业,使那些竞争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要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推进企业辅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企业辅业的改革,中央有明确的政策,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密切配合,抓住机遇,加快推进。

四是要建立合理有序的企业退出机制,该破产的要破产。

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企业破产倒闭是一种正常现象。我省一些企业效益差、资不抵债,早就该破产了。但由于人员安置难度大、退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该破的破不了,致使企业债务越背越多,再生越来越难。这是我们在改革中遇到的一个大难题。对这一难题,我们一定要精心谋划加以破解,从甘肃的实际出发,以财政托底,对严重资不抵债、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关闭破产,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严密组织下,保证这些企业顺利退出市场,并对其可再利用的有效资产和资源部分实施重组改制,使其投胎换骨,重获新生。企业破产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我们对国有经济实施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对企业破产,我们要从大局考虑,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从职工的根本利益考虑,既要态度坚决、讲求策略,又要积极稳妥、严格按政策法律办事。对于那些没有竞争力、发展无望,确实应破产的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争取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不能列入国家计划的,要依法破产。政策性破产计划,是国家给国有企业的一项短期的特殊优惠政策,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搭上这趟“末班车”,降低改革成本。省上和各地也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国有企业破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建立企业退出机制的重要条件,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和发展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国有企业改革稳步进行。

五是要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 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竞争发展要求的企业人事、分配和劳动用工制度,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省多数国有企业在“三项制度”的改革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总的看,多数企业职工的身份问题、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问题、经营者能上能下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这是我省国有企业内部活力不强的根本症结所在。在这次改革中,我们要下决心把企业“三项制度”的改革解决好,真正做到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分配能高能低,要建立起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基本工资制度与分配方式,积极探索出一套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措施与办法,使企业经营机制真正得到转换。这里,我特别要强调一下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转换和企业的管理问题。职工身份转换是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比较敏感的问题。职工身份要不要转换、怎么转换、什么时候转换,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和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挪用职工住房公积金、欠交社会保险费等问题,不能简单地把职工扫地出门。企业管理是决定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不管企业怎么改,管理方式怎么变,管理工作都少不了。在改革中,我们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防止出现以改代管的现象。要把改革和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改革改进管理,通过管理促进改革。

第三,加强领导,严肃纪律,保证改革健康有序的进行

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是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健康有序进行。各级纪律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加大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省市纪检机关在改革中,要建立重要事项通报制度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严肃查处改革中的违纪违法案件。这里,我重申强调四条纪律:

一是要严肃政治纪律。国有企业改革是我省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对省委、省政府主要的批示要求,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办,而是要研究怎么办、怎么快办、怎么办好,不要用争论而要用结果来判断是非曲直。有意见可以按程序提,但不能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更不允许说三道

四、先评论一番,再批评一番,最后打折扣地执行一点。要做到令行禁止,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二是要严肃财经纪律。要坚持依法办事,规范运作,严格审批程序,把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报损、财务审计等各个关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对于借改革之机转移、侵占、侵吞、隐匿、低价转让国有资产,造成损失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是要严肃干部人事纪律。这次改革过程中涉及到的“七办一局”、国防工办和四个集团公司的干部,一律冻结,不准突击提拔进人。对这些干部,我们会本着负责的态度妥善安置。

四是要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与稳定。要一手抓深化改革,一手抓生产经营,做到改革生产两不误。对于在改革中玩忽职守、渎职失职、不负责任,给生产经营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改革要坚持民主,改制方案、破产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等重大事项,必须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提交职工大会或职代会审议通过。改革中要维护好职工的利益,保持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五是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都不能疏漏,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工作。分管领导与有关部门的同志,一定要在这场攻坚战中靠前指挥,逐个抓落实,一件事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抓不出成效不撒手。要深入调查研究,分类指导,一企一策,不能大而化之,真正做到具体抓,抓具体,把这一改革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第二篇: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定信心不动摇 攻坚破难求深化

确保全面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去年我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基本经验,冷静分析当前我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今年企业改制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全面安排和部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群策群力,攻坚破难,确保圆满实现“两年内全面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奋斗目标。下面,我就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2005年,成功的改革实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是我县“企业改制攻坚年”,全县国企改革工作始终坚持突出县情,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社区群众、企业职工、退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了“四个百分之百”的改制经验,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赢得了来自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加快了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了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不可回避的严峻现实,促使我们痛下决心,义无反顾,全力推进企业改革

截止2004年底,全县79户县属企业中,国有企业47户、集体企业32户;工业企业50户,商贸流通企业29户;未改制企业9户,改制不彻底的企业30户,其中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国有、集体资本未退出、职工身份未转变的有18户,国有、集体资本已退出但资产未变现、职工未安置的12户;工业企业除可口爽、兴华药业外,其余均未改制或未彻底改制。这些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123%,8350名在册职工仅3000人上岗,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不足400元。工业企业除马电公司、天府公司等5户企业还能够勉强维护运转外,丝绸厂、织布厂等19户企业早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钢厂、面粉公司等3户企业仅靠租赁企业资产收入勉强维持。职工怨气大,不稳定因素较多,一大批企业下岗人员长期上访,严重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去年初,我们责成相关单位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拉网式排查,28个不稳定隐患中有20件(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来自于我们的企业。县丝绸厂由于处于半停产状态,厂区管理混乱,打架、赌博甚至是吸毒时有发生,企业职工纠集找政府讨要生活费。县食品公司由于欠水电费,被停水停电,导致工人滞留执法调解人员等等事件,触目惊心。职工的怨气,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职工身份长期得不到了断,诱发许多不稳定因素;财政压力巨大,每月支付职工基本生活费高达40万元;企业产业丢失,效益下滑,导致城市产业支撑乏力。

摆在面前的这些严峻的现实和各地竞相发展的势头,让我们深感压力,促使我们必须改革走求生存、改革求发展之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改革,企业长期开工不足,现有的财源、税源将逐步枯竭,本已捉襟见肘的县级财力必然更加举步维艰;如果不改革,就业的机会势必进一步减少,职工可能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无法保障,矛盾和隐患必将进一步凸显,不稳定因素必将进一步突出;如果不改革,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必将大大影响县域经济发展进程,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的目标将遥遥无期。如果该改的不改,该改彻底的不彻底改,改制不规范的不能规范,唯一的结果只能是造成企业效益越来越滑坡,县域经济运行质量越来越低下,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缓慢。在这样严峻现实的警醒和理性思考下,我们果断提出了“两年内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2005年一次性完成工业企业改革”的刚性目标,决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步到位,全力推进了县属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

(二)不断出现的遗留问题,促使我们周密决策,规范操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企业改制

为了使企业改制落到实处,我们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前期工作,创新了改制方法,加大了改制力度,明确了以改革保稳定、以改革促发展的正确认识,保证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又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和借口阻碍改革步伐。

一是在改制方式上创新。围绕“改制攻坚年”目标,我们在三个方面打破常规,创新思路推进了改革。首先是变“由易到难”为“由难到易”。分析县情,果断摒弃了以往先从难度小的、容易改的企业入手的常规做法。选择了职工达 人,资产负债率高达 %,矛盾和隐患最为突出、改制难度最大的焦点——县丝绸厂作为改制突破口,打响了改革的第一枪。抽调60余名机关干部历经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工作,啃下了这块最硬的骨头,积累了宝贵的改制经验,其后的改革便势如破竹,顺利推进,一举完成了烟厂、钢厂、肉联厂、植物油厂、麻纺厂等 个企业的改革工作。其次是变“一改了之”为“改一个活一个”。改制的目的不是为了甩掉包袱,而是为了搞活,为了发展,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坚持走招改结合之路,在改制铺开的同时或早在改制之前,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外来企业,既促进了资产变现,缓解职工安置的资金压力,保证了改制清偿债务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又保证招引来的企业能顺利进场,尽快开工启动生产,缓减了职工的就业压力。去年的改制,不仅没有消灭一个生产点,反而培育了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县肉联厂被成都客商黄万灿购买,投资3200万元新建了齐祥食品公司;XX钢厂被福建客商刘亨清以1120万元收购,新建了航星钢铁公司,五年内将达到年产钢25万吨的规模;原植物油厂、马电电化厂、丝绸厂织绸车间等,也分别引进客商新建了绿源食品、金坛电化、赛克斯丝绸等新兴民营企业。其三是变“小股部队作战”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过去一改制便全面出击,处处开花,结果由于力量分散,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力不从心,导致改制效果不理想。2005年,我们明确了重点突破的改制方法,变小股部队四处分散打“游击战”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瞄准一个目标,集结全部改制力量,大力突破,确保了在每一个企业的改制过程中,能集中所有领导、主管部门和各相关单位的全部精力,全力以赴投入和参与改革。

二是在改制力度上加大。2005年的改革中,我们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力量,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积极因素,集合了全社会的力量,合力攻坚,确保了改革的顺利推进。首先是以深入宣传发动造势。4月召开了县级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区乡镇党政“一把手”和县属企业职工代表共计600多人参加的改制动员大会,分析形势,明确措施,提出要求,统一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为改制工作的铺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次是层层落实责任,在领导和部门“下深水”、蹲点抓好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县上成立了由我负总责的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一个企业改制工作具体的县级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企业责任人,把企业改制工作纳入了县级领导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实行每月挂牌通报,年终县财政拿出10万元对改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改制铺开后,采取了动员机关干部、区乡镇干部对其在企业的亲属、朋友包干负责做工作;请出德高望重、群众信赖的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深入企业,面对面对职工讲道理等办法。对个别别有用心,借改革之机煽动闹事者,组织政法干警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制止和处理,化解不稳定苗头,确保改制期间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在改制方案上求细。周密细致的改制方案是改制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方案的确定上,我们采取了上下结合,左右联动的方法,深入领会中央、省、市各级的改革精神,积极借鉴各兄弟县市推进改革的成功经验,广泛征求各级领导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认真分析采纳来自各方面的合理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周密的部署尽量降低改革的风险,确保了改革顺利进行,社会大局稳定。在人员安置上,采取出售资产变现一点、地方财政筹集一点、银行贷款举债一(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点、分期付款缓解一点的办法,共筹集资7000万元破解了资金难题,确保了职工国有身份百分之百转变。在资产处置方式上,实行整体或分块竞价拍卖,对无法变现的资产,则采取量化资产抵偿职工安置费。在债务化解上,着力通过法律的手段和协商的办法,进行妥善处理,确保职工利益不受损失。

四是在改制效果上求活。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企业改制的过程作为盘活存量资产的过程,作为壮大支柱产业的过程,作为优化所有制结构和工业经济结构的过程,确保了改制效果几个“不能减少”:财税收入不能减少、就业机会不能减少、职工收入不能减少、经济总量不能减少。

(三)不断凸显的改制效益,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增强了进一步推动发展的决心

经过全县上下一年多艰苦细致的努力,县属企业完成改制16户,盘活企业存量资产11751万元,通过成功招商引资重组企业,新建了1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了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大提速,结构大调整,质量大提升,矛盾大消除,获得了经济、社会、政治全方位的巨大收益。

1、经济效益凸现。企业改制的成功突破,使县属企业从困境中好转,工业经济从低谷中回升,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是增加了财政收入。2005年,投产的改制企业实现入库税金 万元,已改制的10户工业企业,消化债务4.36亿元。政府每年减少支付职工基本生活费近500万元,大大地减轻了政府的经济压力。拉动了县域经济提速增效。企业改制的顺利推进,引来了大量客商,盘活存量资产新建企业。去年,我县招商引资到位100万元以上的项目55个,合同引资15.8亿元,到位资金3.05亿元。新增了7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促进了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推进了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达 %。壮大了工业经济实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158万元,销售收入51754万元,入库税金32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1%、46.9%、16%。

2、社会效益良好。改革的成功突破,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一是保证了职工收入和就业。改制后职工人平工资由原来的 元提高到 元。县 厂职工 夫妻二人,改制前月收入总数 元,改制后,重新就业,月工资 元,进入社保,月平均领生活费 元,同时在外打工每月收入 元。改制表面上让一部分人下了岗,实际上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更多的人充分就业、人尽其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改制新建的7户企业共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通过政府推荐、协议约定,原企业的技术骨干、优秀员工都在新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有的还担任了中层管理干部。二是确保了社会稳定。7户企业的成功改制,使企业职工心态实现了“由反对改制到认同改制,由不愿改制到主动要求改制”的转变。曾经因改制闹事的县丝绸厂职工真心实意地感谢(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县委政府强力推进改制,使安置得到了落实,使外出务工者解除了羁绊,使有就业能力的多数实现了再就业。截止目前,全县企业职工除 起政策性上访外,其它信访案件几乎为零。三是转变了人们的就业意识和思想观念。改制前广大企业职工有一个未了断的身份、有一份或多或少的政府救济,等着企业垮、看着企业烂、与企业“生死共存亡”。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改革触及利益调整时,部分职工结集上访,静坐示威,传统旧观念与改革新趋势发生激烈冲突。通过改革,企业职工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变,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群体不断扩大。原来抱着企业不愿改的原丝绸厂车间副主任陈志平月收入300多元,改制后受聘海峡丝绸公司,月收入超过1000元,今昔对比,陈志平感憾地说:“国企不过是名份好听,实际上往往是分配不公,苦乐不均,有关系改革了的懒人甚至比技术骨干过得滋润,改为民营后,个人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3、政治效益明显。企业改制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为全县各级各部门腾出了大量的精力思考发展大计。改制前,由于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隐患突出,上至县委政府,下至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年四季担心上访,年头岁尾害怕闹事,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化解矛盾保稳定上,忙于应付,焦头烂额,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思考发展。改制后,社会大局平稳,发展态势良好,各级领导干部的精力得以用于思考谋发展,2005年,我县的各项工作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市年终考评中,我县的工业经济、重点建设、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财税收入获一等奖,经营城市、农业产业化获二等奖。成绩的取得都与企业改制后各级领导能集中精力聚精会神谋发展息息相关。

成绩来之不易,回想2005年,改制的过程异常艰辛,个企业的改制任务能够圆满完成,全市国有企业改制现场会在XX召开,“四个百分之百”的经验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首先得益于县四套班子的精诚团结,得益于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配合,得益于各改制企业职工的理解支持。在此,我代表XX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年来的改制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多年来,我们都在致力于改革,但为什么一直阻力重重,难以推进,改革的阻力究竟来自何处?在我看来,主要就是因为有这样几种人在其中作梗:一种是隔岸观火的人,对改革冷眼旁观,事不关己,麻木不仁。一种是阳奉阴违的人,善于做表面文章,装作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极支持改革的样子应付领导,背地里软拖硬抗,拖延和阻碍改革。一种是无事生非的人,利用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煽风点火,制造混乱,借机在其中浑水摸鱼。分析这些人的心理,无非是“三怕”:怕失权、怕失位、怕失利,不是从全县大局考虑,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位子、自己的腰包,心里只念着个人的一己私利,这样的人,阻挠了改革,阻挠了发展,就是和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过不去,就是和全县广大企业职工过不去,就是和98万XX人民过不去。这样的人,就是XX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绊脚石,就是阻碍XX发展的千古罪人。我们一定要在今年的改革中警惕和防范这样的人,决不能让他们得逞。

第三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各级党委面临的新课题。最近,根据市委党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经委、市体改委等部门,通过问卷、走访、座谈会等,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目前,全市共有国有企业350家,其中:国有独资企业205家,占586%,国有控股企 业145家,占41.4%,在职职工102246人;企业党组织338个(其中党委103个,党总支49个,独立党支部186个);在职职工中,有党员17721名,占17.3%。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党的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产权改革、结构调整、减员增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以及建立新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进行。从总体上看,全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改革中有所创新,在改进中有所加强,在调整中有所发展。但是,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还面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还缺乏制度保障。

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受到有关法则的严格制约,在公司制企业中如果再提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会与国际贯例发生抵触,不利于企业转制和向国际市场发展。这种思想对企业党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些部门和个人没有把企业党建摆在应 1 有位置,以致一部分企业党组织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保证监督等方面渠道不畅,坚持党对企业政治领导的政治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一是从企业领导体制来看,目前,全市350家国有企业中,实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有171家,占48.9%,还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实行工厂制,在实行工厂制的企业,有70%以上的企业实行党政“一肩挑”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一段时间对于解决“中心”、“ 核心”问题,减少企业内耗等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第一,一些企业忽视了按党政工作程序和制度办事,书记工作精力不到位,党建工作虚置化;第二,一些企业党组织被排斥于决策主体之外,不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无法介入,无法制 约;第三,容易造成重决策上的失误。在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也有类似情况,企业党委、董事会、经营班子的地位、职责、权限等与有关法规的要求还没有衔接到位,组织形式上的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

以上这种领导体制与上级有关文件和我市去年7月制订的《宁波市国有独资、控股公司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存在一定差距,体现不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工作机制。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一身兼的比例过高,董事长、总经理没有分开配备的占55%,容易造成权力过份集中,失去监督和约束。

二是从组织制度上来看,由于党委书记或党委班子成员进入决策层所占的比例比较低,党组织对重大问题的表决权偏弱,组织的意图难以体现。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不是靠制度来保证,而是靠感情来维系,党委书记与行政负责人关系好、感情深的,党组织参与决策就比较顺;反之,关系不好的,参与决策就比较难。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上,一些企业党管干部逐渐“虚化”,如何准确地选拔干部、更合理地使用干部,党组织与行政领 2 导意见不尽一致,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说了算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一些持大股和出资经营方,用人的随意性更加大,对党组织推荐或介入抱有戒备心理,甚至对意见不理睬、不吸纳,造成党组织主动用干部管干部的“盘于”越来越小,一部分书记对党管干部与企业新的用人机制感到困惑。有的书记讲:“只有保证义务,没有监督权力”。一些企业即使是部分党委班子成员进入了董事会或经营班子,但因为在经济利益方面受制于行政,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去监督,以致上级监督下级难,同级之间监督更难。据市纪委提供,近几年来在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中,企业领导人员所占的比重较大,1999年至今年9月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被查处的有75名,占立案人数的60%。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失去了监督和约束,有的作风不民主,听不得不同意见,以致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还有的弄虚作假,瞒上欺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甚至贪污腐化,违法犯罪。被查处的企业领导人员按错误类型划分,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最为明显。

三是从党务政工队伍来看,国有企业党务政工干部的配备不平衡状态在我市还比较明显。据调查,除交通委、城建委、计委所属企业配备党务政工人员相应比较规范外,设专职书记或副书记的企业只有199家,占企业党组织数的58.9%;单独设有党务工作机构的企业106家,仅占企业数的30.3%;有259家(占76.6%)企业没有按l%规定比例配备党务政工人员;“老书记守阵地、小青年不愿意”的党务政工干部“断层”现象普遍存在,以致党务政工队伍的力量和素质与新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企业没有把党务政工人员摆上位置,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与待遇,一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如减员增效)总是把书记推出去,要他们铁面无私唱“红脸”、大刀阔斧搞改革,一旦“水到 渠成”,就慢慢解缆开船,挫伤了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3 给稳定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带来负面效应。一些书记尖锐他说,改革时想方设法攻难关,说不定是自己在挖自己坟墓。某系统一企业中就有“书记当经理,大家皆大欢喜;经理当书记,大家背后怀疑”的怪现象。

2、党员队伍建设难度加大

企业党员队伍建设出现了“四难”现象。一是难教育,相当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发生变化,追求利益最大化,对说理性的教育听不进;二是难管理,企业在理顺劳动关系过程中,有一部分职工党员按政策实行了“两保”或“三家抬”,还有一部分不属于政策范围内的职工党员被提前内退,这些人员虽然还未与企业正式解除劳动关系,但实际上单位人已经成了社会人,而党员组织关系仍留在原单位,给企业党组织贯彻上级方针政策、布置有关任务、形成党内决议、开展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使党组织耗费精力、难以对付。另外,已经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有的党组织没有按规定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有的本人不愿转(包括退休人员),长期搁在企业,而平时游离于党的组织,这种对象至今还有269人。还有一种是党员组织关系转移以后,因不愿进街道居住地党组织,又找不到新的单位,成了“口袋 ”党员,党组织对他们的管理出现脱节。三是难活动,生产经营压力和经营活动增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开展。四是难发展,近年来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有明显的萎缩。一些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缺乏适应与创新。问卷中,企业党内活动一季搞一次的有21.4%,半年搞一次的占6.9%;认为党员形象与群众区别不大的占58.2%,不好的甚至还不及群众的占24%;对入党抱无所谓的占61.4%,根本没有入党愿望的占2.8%。

3、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增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多数企业党组织反映,现在党的工作压力最大的职工的民主权利难保障和思想政治工作难开展。就前者而言,在实行公司制企业中,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建立监事会,党委班子成员兼任监事会主席(召集人)的仅31名,占建立监事会企业数的27.4%。在实行工厂制企业中,民主管理也难体现,据对240名职工代表问卷。认为重大问题决策上,没有运用职代会形式实行民主监督的占42.8%。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职工队伍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呈复杂化、多样化。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对职工队伍包括党员队伍的思想冲击很大,腐败现象的漫延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减弱了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随着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中的下岗分流,有的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许多职工由此提出疑问:这是不是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否定?据调查,在不少企业中,工人阶级主人翁思想几乎消失,尤其是在一些效益差的企业,被雇佣和为老板打工思想普遍 存在,工人没有荣誉感,精神不振、无所作为。另一方面,企业党组织缺乏解决职工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的物质条件,使职工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性逐渐弱化,党组织失去了感召力。一些企业职工包括党员反映,过去我们听党话跟党走,学模范、当先锋,与企业有深厚感情,现在我们年纪大了,体质差了,就搞“二保”、“三家抬”,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在这方面没有很好地为职工群众“维权”。据1006份调查问卷汇总显示,认为在企业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跟上的占61.9%。有些政策措施不配套,尤其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方案出台,准备不够充分,深入调查研究不够,舆论宣传不够,规定不够具体,使职工群众不理解,产生不满情绪。据问卷汇总,有近40%的职工代表和一般工人对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有想法。主要是认为保障体制没有跟上的占 5 50.4%;对下岗持不服从态度的占7.4%,无可奈何的占47.4%。如维科集团下属的浙东针织厂对280名职工抽样调查,反映企业改革政策出台职工不知道的占了一半,反映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甚至没必要的也占50%。

4、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到今年6月底,全市3409家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已有2977家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87.3%,其中国有企业939家,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的740家,改制面78.8%。这些企业改制后,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基本维持原状,如市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在对企业重组、兼并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同步改建或组建党组织,使党组织随企业改革和调整中,隶属关系和职能依然得到明确。但在调查中也发现,过去那种依据行政关系来维系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单纯的条块管理的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已经出现了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所有制重组、新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的情况,这些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关系到底是按产权为纽带(出资方)管理、行业归口管理,还是属地管理,中组部虽有具体要求,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党组织的设置、调整还跟不上,一些企业改制后,原主管单位对归属管理的积极性又不是很高,这样给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我市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针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和各级党委按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在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上下功夫,收到了一定效果。主要做法是:

1、以“达规范、创四好”活动为载体,切实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市委进一步 加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力度,自1997年下半年起,开展了以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支好 的党员队伍、一个好的工作机制、一套好的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达规范、创四好”活动,通过从点到面,典型示范、加强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如何抓”的载体和“抓什么”的主线已经明确,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与企业改革同步进行,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2、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按照中央要求,1997年以来,对全市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普遍进行了以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同时,重新明确了企业领导干部管理权限;市委办转发了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对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经营者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组织部会同人事局、国资局和经委等部门于1999年组建了市企业经营者人才评价推荐中心,为我市企业经营者从组织配置向市场配置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过几年来的工作,班子运作情况和领导成员的素质得到了一定改善,企业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考核前的44岁下降到42.3岁,大专以上学历的成员比例从44.7%上升到59.2%。

3、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有效途径

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企业的党组织能够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企业法》和《公司法 》等规定,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一是积极主动地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明确重大问题内容和参与决策程序。党政联席会议等决策过程中的沟通制度在一部 分企业执行较好,能有效地保证党组织的“全过程” 7 参与。二是大多数企业党组织能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人事管理,加强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和教育。把党管干部原则与支持董事会、经营决策层依法行使用人自主权结合起来。

4、适应企业深化改革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解困扭亏、下岗分流等,使党组织的工作越来越繁重。有不少企业党组织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能主动承担责任,发挥政治优势,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改革的全过程,特别是企业在困境中,党组织能及时掌握、分析和反映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复杂心理,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据对1006名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问卷了解,有72.5 %对企业改革有信心,认为有必要;有64.3%对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表示赞同。在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开展经常的送温暖活动。如今年9月,市领导走访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家 庭,耐心细致地宣传改革政策,做思想工作,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有关部门送钱送物,基层反映较好。

5、注重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多数企业能从实际出发,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据问卷,认为党组织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占71.3%;党政班子团结协调的占80.4%;党政班子领导成员政治素质和民主作风较好的占73.3%,干群关系融洽的占61.1%;党内工作制度比较健全的占86.1%;党的 活动比较正常的占71.8%,时间、场地、经费有保证的占88.5%;能够经常对职工进行政治、业务培训的占71.7%。一批党务工作者能识大体顾大局,安心本职,默默奉献,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探索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从调查情况看,随着改革的深化,今后,国有企业的单位数将会减少,但它的支柱地位将会显得更加重要和明显。各级党委必须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等一些重大问题上。按中央要求,统一认识,增强对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1、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要继续花大力气选好配强党委书记、厂长(经理)和董事长,优化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宜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即:“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负责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都要有职工代表参加;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工会中的党员负责人。可依照《党章》及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可由一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为改变目前我市“三位一体”’比重过大,不利于监督约束的状况,在具体操作上,有条件的企业,书记和董事长最好由一人承担,如分设的,党员董事长可担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可担任副董事长,党委成员可与董事、经理层的人员实行交叉任职;企业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应在半数以上,法人治理机构中的党员行政领导在党委会中的比例不应低于三分之一;董事长、总经理要分设;董事、经理层人员要减少交叉任职,一般宜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下;党委要推荐一名领导成员(副书 记或纪检委员)进入监事会,担任监事会主席(召集人)职务。实行工厂制的企业,党政领导班子任职形式也要采取相交互叉任职的办法,以减少“一肩桃”所带 9 来的弊端。要把党管干部原则融合到企业新的用人制度之中。按照企业特点建立对经营管理者培训、选拔、管理、考核、监督的办法,并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与引入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要明确党管干部的职责,明确党管干部的程序: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任免,先由总经理提名或党组织推荐,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党政主要领导统一意见后,提交党委会讨论研究确认,最后由总经理作出决定,发出聘任或解聘的通知。选拔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集体讨论,全面考察,规范运作,避免用人上的失误。要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我市经营者人才评价推荐中心的优势,从而使经营者从组织配置逐步向市场配置方向发展,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重点抓好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厂长(经理)及其后备人才的培训,为造就一批党政工作经验兼备、既懂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培训的内容、方法应根据实际和形势有所选择。企业领导人员的培训应纳入市里统一集中培训计划,其他管理人员培训应分级负责。

2、积极探索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和方法。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党组织保证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措施。要进一步明确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问题和程序。对企业改革和发展带方向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党委要参与研究,形成党政领导共同研究、共同负责、共同发挥作用的格局。要逐步改变我市目前企业领导层中党委成员在法人治理机构内所占比例还比较低的状况,让党组织核心层中的大部分成员通过合法程序进入董事会和经营决策层,以 党员的身份直接参与集体决策,强调民主集 10 中制,形成党组织在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中的表决优势,体现和表达党组织的意图和意见。我市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非党人员所占的比例不高,党政正职非党占3.5%,党政副职占7%,这是进入决策层的有利条件。对重大问题决策,应保证必要的程序到位,用建立相应的制度,如党员行政领导以普通党员身份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决策前的磋商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决策出现分歧时的请示汇报制度,以形成依法参与、集体讨论、统一决策的参与机制。

3、加强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新形势下强化监督,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经营者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运用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等手段,使企业内部之间相互协调、减少失误、规范运作。

一是要发挥专业监督的职能。国有独资企业的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或财务负责人应由上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委派,企业中的监事会主席(召集人)和财务总监可试行“监事取薪 ”制,工资关系与企业脱钩,以保证对经济活动和财务行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在此同时,建立党委、政府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特别是对企业转制、重组和项目招投标等重大事项,要搞好财务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经营、决策层业绩要定期审计;对班子改选或主要领导成员调整,经营管 理者任期内和离任前的经济责任,要进行责任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对经营管理者续聘和奖惩的依据。

二是要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必须真心实意地发动和依靠职工群众,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对企业领导班子考核的同时,职代会应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让职工行使权利,参与监督和管理。要不断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厂务公开应经常、及时,凡属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包括资金运作、利益分配、选聘管理人员等企业重大决策和改革方案等都要向职工 11 公开。每次公开后,企业党组织和行政领导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对群众提出的质询要求,予以答复,对职工不赞成的事情予以纠正,以维护和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穿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对因管理混乱、失职渎职等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认真追究责任。

三是要完善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构。目前我市企业经营者的分配方式比较传统、固板,对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作用不是很大,还没有与他们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下一步,应按照企业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的原则,着力扩大年薪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期股、期权激励的分配方式,使经营者的薪酬与其职责、贡献挂钩。工厂制的企业可逐步推行年薪制同时增加风险抵押金。即经营者完成经营指标,按比例得到加薪,完不成的,扣减风险抵押金。有条件的企业也可制定让资本、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把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贡献和分配紧密联系起来。据调查,我市对经营者实行这方面激励的企业还只有45家,占12.9%,宜进一步加大力度,形成激励约束的导向。

4、重视企业党务工作机构和党务政工队伍建设。国有企业无论改制与否,应按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设置党的机构和配备党务政工人员,要防止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随意撤并党务工作机构或削减党务工作人员的做法。企业内部机构改革,凡是涉及党务工作机构和人员调整的,必须认真听取党组织的意见,经党政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党务工作机构的设置 和专职党务政工人员的数量,由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方案,与董事会或经营班子协商确定。专职党务政工干部还未达到1%规定比例配备的国有企业,可先定个基准:党员人数在1 00名以下的先配专职党务政工人员1—2名,100—300名的配3—4名,400名以上的配5名,经过几年努力,12 逐步达到规定要求。企业专职党务工作者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编制,与同级管理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要着眼于企业党务政工人员队伍的素质提高,使他们更新观念,提高做好本职工作和适应市场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党务政工人员与经营和管理人员可适当进行换岗交流,以培养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党务政工人员队伍。对长期重视党务,工作业绩突出的同志,应注意激励、爱护和关心。

(二)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首先,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改进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企业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精心设计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载体,经常分析党员、职工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根据企业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活动,在市场开拓、技术改造、项目开发、内部改革等工作上,党组织应及时切入,让党员、骨干挑大梁、当先锋。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场地应予保证,活动时间不能全部业余化。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忙淡季节科学安排,必要时可适当占用生产时间。

其次,加强党的工作制度建设。在规范完善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党管干部原则制度的同时,党组织自身建设制度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必须健全,并常抓不懈,重落实、求实效。

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加强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强化理想宗旨、党性观念教育,端正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培训,教育党员在带头参与企业改革、带领群众支持改革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严格管理。切实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和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严把“人口”,畅 13 通“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四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意把优秀青年工人,尤其是关键岗位上的经营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骨干吸收到党内来,以保持党的勃勃生机。

要按照有利于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关于理顺党员组织关系的基本思路是:①企业与职工党员解除劳动合同后,党员组织关系应及时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或新单位;②对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关系已理顺的大龄富余职工党员,其党 员组织关系一般应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③除离休外,退休职工要逐步与原企业分离,党员组织关系应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由社区管理。在移迁转接党员组织关系过程中,应事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注意说服和引导。对不愿转移的党员,组织关系可暂留在原单位,党组织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要求他们过好正常的组织生活,对长期脱离组织的“三不”党员,应按党内有关规定处理。

今后,社区街道居民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将越来越重,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不断充实街道居民区党的力量,以适应“社会人”膨胀现象。

(三)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中心,服务经济,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结合企业实际,把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企业改革重大政策出台,对企业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让党员先知道,通过党员做群众工作,取得理解支持和参与。要按“三个代表”要求,提高工人队伍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要发展企业文化,开展创建文明企业、文明班组和争当文明职工活动,动员工会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 14 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工道德和职工 风尚意识,努力造就“四有”职工队伍。对下岗失业职工,党组织要做好送温暖工作,对困难职工要建立企业领导人员联系制度,使他们对党组织有亲近感。

(四)及时明确和调整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后,党组织设置必须同步组建、改建或更名。要随着企业组织结构和党员分布状况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及职能,但不能随意撤销。

要从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出发,相对稳定,适当调整:①国有独资企业,原党组织隶属关系保持不变;②国有 企业改组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包括企业多元参股),其党组织关系隶属控股机构党组织,按产权关系管理;控股方是外方的,按行业归口管理;③同一地区内兼并,其党组织关系一般隶属于兼并企业党组织;跨地区兼并企业或设立分公司的,其党组织隶属关系原则上隶属于所在地党组织,以就近挂靠等办法实行属地管理。

各地各部门在企业改制中,对隶属关系和管理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的,仍要保持原传统惯例的维系关系,特别是跨行业、跨部门的,要加强沟通和协商,如对方还不具备接纳条件的,不能操之过急,甚至一推了之。

第四篇: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

对全面深化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应该有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要以此为基本遵循,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科学判断:“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

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制约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因素充分显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障碍。一是企业内部因素。相当一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缓慢,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还不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还未真正形成。二是历史包袱。国有企业还有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普遍存在着企业办社会问题。三是外部环境。外部配套改革还不到位,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新年伊始,国资委专门组织力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正在抓紧研究、修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组建或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等。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落实措施可以详实具体,但三个基本原则必须始终坚持。

一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推动国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使其真正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三是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府部门依法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干预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二、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面临着新的历史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抓住两个关键环节。

一个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资委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引入民间投资。目前,民间资本投资国有企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占总企业户数的52%。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共378户,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比例已超过53%。地方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681户,上市公司非国有股权比例已超过60%。2010年新36条颁布以来至2012年底,民间投资参与各类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受让宗数合计4473宗,占交易总宗数的81%;受让金额合计1749亿元,占交易总额的66%。

下一步,我们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思路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形式。其一,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形式。其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绝对控股。其三,涉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相对控股。其四,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采

取国有参股形式或者全部退出。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通过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鼓励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战略投资者以及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总的考虑如下: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股权多元化的改革,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将逐步降低国有股权的比例;大力支持各种非公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国有企业通过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实行一企一策,分类进行研究,分类提出措施,不搞“一刀切”;改革要统筹安排,系统推进,稳妥操作,强化公开透明和规范运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如何加强国资和民资的产权保护,如何在改制改革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加强产权保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我们将采取以下七项措施:一是明晰产权关系,二是搞好产权登记,三是完善公司章程,四是规范公司治理,五是强化资产评估,六是规范产权流转,七是加强资产监管。

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是继续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严格董事履职责任。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企业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是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加大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和管理力度,在国有企业集团层面逐步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并对企业领导人员实行分层分类管理。今年国资委将从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选择几家开展由董事会直接选聘和管理经理层(包括总经理)的试点。

三是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抓紧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提供制度保障。探索推进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提高国有企业运营透明度。

四是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建立健全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绩效、风险和责任来确定薪酬的制度,不断完善企业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对市场化聘任的企业管理人员,研究建立市场化薪酬协商机制,以适应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需要。要加快研究制订有关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方面的管理办法。

五是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办法。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将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努力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

三、着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对提高国有资产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要积极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更加突出了出资人代表性质,更加突出了国有资本运作,更加强调从出资人角度加强监管。各级国资委要以产权关系为纽带,依法通过公司章程和公司治理,围绕“管好资本”这四个字,落实好出资人职责,不干预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不侵犯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国资委的职能定位、监管方式和监管措

施,及早启动国资监管法规、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尽快对国资委现在承担的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能和管资本的规律办事,充分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真正做到监管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要抓紧研究组建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产业资本投资为主,着力培育产业竞争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开展股权运营,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出资企业更加强调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与被投资关系,更加突出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更充分体现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组建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的职责定位没有变。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研究制订推进这项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照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在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开展试点,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推进。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分类考核,国资委正在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和完善中央企业分类考核的办法。初步考虑:一是在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的基础上,区分企业不同的业务性质,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政策。拟对中央企业的业务,按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进行区分,并据此实施分类考核。二是在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以及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远近结合,分步推进、分类实施。

要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促进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

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正当我们还沉浸在欢庆祖国60华诞和我市撤地设市10周年的喜悦气氛中,节日长假上班第一天,我们就召开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国企改革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专门召开的,既是学习贯彻苏荣书记关于国企改革重要讲话和省里有关国企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加快国企改革决策部署的工作会;也是推进全市国企改革攻坚克难,迅速掀起全市新一轮国企改革高潮,如期实现省里规定2年内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市委确定明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国企改革目标的动员会。刚才,刘琮同志宣读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请大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快全市国企改革进程。几个市属国有企业和章贡区政府签订了国企改革责任状,希望到时能兑现,如期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市国资委等几个单位作了发言,介绍了经验,表明了态度,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国企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国企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国企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加快国企改革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紧迫任务,必须破解的难题,是一道始终躲不开、绕不过的“坎”,可以说迟改不如早改,早改早主动,越拖越被动,越拖代价成本越高,甚至酿出大事。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三个方面切实提高认识。

(一)加快国企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同样也决定我市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没有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就没有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就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就没有我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国家如此,我市的情况也是如此。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撤地设市后的近5年,是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牢牢坐稳全省第二把交椅,进入全国百强,并成为全省第二个财政总收入过百亿的设区市;主要总量指标在周边四省九市排名前移,其中GDP、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三项指标跃居首位。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样取得显著成就:

一是通过破产、兼并、转让等方式,引进其他经济成分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改造重组,相当一部分处于绝境的国有企业获得新生,可谓“凤凰涅”。如赣州逸豪优美科公司、赣州华劲纸业公司、崇义章源钨业公司等都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它们现在均已成为我市主要工业行业的龙头企业,税收大户,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卓著。

二是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了赣州银行、高速公路公司、稀土矿业公司、宏泰公路公司、通威集团、水务集团、资产经营公司、城投集团及发展集团等一批新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强了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和优势行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这些现代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我市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已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使用。

三是重组盘活国有资产,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多种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筹集资金,企业自身也不断做强做大。1997年,整合国有赣州酒厂、赣南农药厂及有关县的有效优质果业资产,重组赣南果业成为全市首家上市公司,其后对赣南果业进行股权重组,更名为天音控股,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年纳税近亿元。去年底今年初,通过有效整合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110亿元,组建赣州发展投资集团,6月份成功发行15亿企业债券,为中心城区建设资金紧缺解了“燃眉之急”。目前,又正在对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进行有效整合,重组赣州城投集团,争取在今年底明年初再次成功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为我市城市化建设募集更多宝贵的资金。

今后我市的发展依然必须依靠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依然是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这一点不容置疑。

(二)加快国企改革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与挑战远未结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扎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扩大开放,一手抓深化改革。国务院下发的《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指出,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通过扩大开放赢得发展机遇。要把应对危机作为深化改革的契机,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就我市而言,当前的改革开放最紧迫的任务是,扩大开放重点抓招商引资,核心是抓项目。对外开放水平决定着发展水平,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新赣州的必由之路。不抓项目是失职,不会抓项目是不称职。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核心是抓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深化改革突出抓国企改革,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企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就要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资产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必由之路,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三)加快国企改革是抢抓发展机遇的迫切需要

加快国企改革是省委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国企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包括较为雄厚的财力支持,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全省正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国企改革新高潮,这是我们加快全市国企改革非常难得的有利机遇。而我市国企改革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一是任务重,全市未改制及正在改制的46户国有企业大多数是停产半停产企业,有的长期停产,困难很大,特别是列入省调度的8户省属下放和政策性破产工业企业,历史包袱重,职工人数多,工作难度大。二是时间紧,省里要求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市委要求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国企改革。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更要切实增强加快国企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取得全市国企改革的全面胜利。

二、认真把握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扎实做好国企改革各项工作

省委、市委已经明确国企改革的方向、目的、原则、重点和方式等重要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切实增强加快国企改革的自觉性,着力提高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扎实推进国企改革,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分层次抓好全市国企改革

全市未改制及正在改制的国有企业总户数还有46户,46户企业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改革改制要求也不同,总的原则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厂制宜,一企一策,务实推进。

一是要做强做大一批优势企业。对生产经营好特别是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如赣州银行、高速公路公司、城投集团、稀土公司、水务集团等要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调整股权结构,兼并重组,改制上市等多种方式,实现裂变扩张式发展,快速做强做大。

二是要改革改制一批困难企业。省里规定2年内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市里确定明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国企改革,围绕这个目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抓好赣州木材厂、赣州金林人造板厂、赣南化工厂、赣南机械总厂等4户政策性破产企业和赣州铝厂、钴钨公司、赣南制药厂、海欣药业公司等4户省属下放企业改革。这8户企业改革列入全省国企改革调度序列,均为停产和半停产困难企业,共需安置职工总数10968,这是全市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攻坚克难之所在。对这8户企业要加快改革改制进程,制定时间表,倒排工作进程,力争在今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革,确保不拖全省后腿。

三是要同步推进市、县(市、区)其他国企改革。市综合行办、粮食、建设规划、房产、水利、农业、交通等市直单位要抓好所属企业的改革,按照明年6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安排好工作,确保不拖全市改革的后腿。县(市、区)的国企改革,党政一把手要亲自组织,务必在明年6月前基本完成任务,工作任务重的章贡区、全南县党委书记要总负责,担任第一责任人。

四是要将国企改革与引资重组,优化结构结合起来。国企改革不是简单地“关门走人”,简单地转变所有权,而是按照国有资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进有退”的改革发展战略,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资产布局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加大引资重组,优化结构力度,把推进国企改革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与吸引民营资本结合起来,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带存量,以市场换项目,大力进行资产重组,搞好存量资产的优化和嫁接。

(二)规范操作,落实政策,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

国企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环节多,职工群众关注度高,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推进国企改革必须规范操作,落实政策,维护和保障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要依法依规操作,经得起历史检验。国企改革涉及到资产评估、财务审计、资产处置、职工安置、债务处理等复杂而敏感的一系列环节。应该说,对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依法依规操作,阳光透明操作,充分尊重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坚定地相信职工,依靠职工,这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所要求的。具体地说,在改革改制过程中,资产要经过科学评估,财务要经过严格审计,资产转让要阳光操作,选择中介服务机构要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国有资产贱卖和流失,防止腐败现象发生。要将改革的步骤方法、资产处理、评估结算、债权债务清收和偿还等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向职工公示,让职工对改革进行全程监督。特别是企业改革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让职工有话可以说,有话有地方说,充分尊重职工的民主权、话语权。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未通过方案的暂缓进行改革,在完善方案的过程中做好职工工作。

二是要落实改革政策,维护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要严格落实各项国企改革政策,注意职工安置政策的统一性、稳定性,防止“翻烧饼”。在涉及到职工安置方案、资产处置方案,以及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险关系,企业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要注意衔接沟通,做到政策一致。对职工提出的要求,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按政策尽快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职工解释清楚,列出时间,做出安排。政策没有明确规定但又合乎情理的,要集体研究,拿出方案,报上级审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一定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不能随意开口子。对一些人员提出“搭车改革”的问题,要坚持原则,做到政令统一、政策一致,绝不能突破政策底线。对省、市企业职工安置政策的差异,要认真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引导企业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异。

三是要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努力帮助职工再就业。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放在国企改革工作的首位,带着感情,拿出诚心,善待职工,厚待职工,珍惜人心,赢得人心。对于职工置换身份补偿标准,有弹性的,执行最高标准,可给可不给的给,可高可低的按高的给。在这方面,我市是做的比较好的。根据最近省里出台的国企改革政策,我市按照“从宽从优”原则对职工安置政策做了调整,如省属下放企业职工补偿标准,省里不论固定工还是合同工均为1200元/年,而我市为固定工1400元/年,合同工1200元/年。离岗退养职工领取的基本生活费也明显高于省里标准。但对市属企业、非下放企业仍然要一律按市国有企业执行标准安置职工,做到一个地方一个政策,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防止攀比带来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各县(市、区)国企改革的具体形式、职工安置办法和标准,由各县(市、区)结合相关政策和自身实际自行确定。除给予职工政策规定的经济补偿和基本生活费外,还要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培训和上岗,使职工有处可去,有活可干。在安置好职工的同时,企业改革到位后,要妥善安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企业主要领导要认真负起第一责任,做好企业改革工作。同时,国企改革要彻底,一次到位,改革后,有关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现在及今后国企改革原则上不再设立留守处。

四是要做到未雨绸缪,维护企业社会稳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只有稳定,才能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国企改革中,要特别重视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同时也要防止发生我们不愿看到的群体性事件。要积极主动地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职工的情绪,使广大职工支持、拥护和参与国企改革,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国企改革的浓厚氛围。要特别重视困难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排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做好改革政策和改革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做好企业职工和家属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确分析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上纲上线。对于职工群众的诉求,要静心倾听,依据法律法规和各级政策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解答。对于突破现有政策的问题,要发挥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做反复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于合法合规的问题,一定要努力解决,千方百计避免做具体工作的同志置于职工群众的对立面,坚决防止人民内部矛盾转向不良方向。对于在国企改革中严重违法乱纪、制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少数人员要毫不客气地依法处理。特别对在国企改革中无理取闹、挑起事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少数人员要坚决依法惩处。通过依法惩处少数人,教育保护大多数人,保护某些不明真相的职工群众。要建立健全稳定工作机制,完善稳定工作预案,落实稳定工作责任,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防微杜渐,努力把工作做在前面,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多方筹措,分级分担,全力保障国企改革资金到位

资金补偿是国企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是推进国企改革的一项关键因素。资金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国企职工能否及时妥善安置,国企改革能否有效顺利推进,乃至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为此,我们要按照多方筹措,分级负担的原则千方百计解决国企改革资金和成本问题,不因资金影响改革进度。

一是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为保证2年内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省里高度重视国企改革资金安排问题,明确表示不因资金问题延误改革。去、今两年省财政厅、省国资委已共同筹集国企改革专项资金数十亿元。另外今年省里还筹集几十亿资金专项用于原省属42户下放企业和省属32户改革企业可变现土地的收储,解决企业改革成本。省里已明确对原省属下放国企改革,以设区市为单位,存在改革资金缺口的,由省里承担,下放企业决不下放包袱。对于可以变现土地的原省属下放企业,由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公司向银行融资,定向带任务转借给设区市,专款专户用于已下放企业的土地收储,下放企业土地出让所得资金全部用于企业改革和安置职工。对市、县(市、区)所属国有企业存在改革资金缺口的,省里表示帮助搭建融资平台,帮助融资转贷,进行土地收储,解决改革成本。对于省里的这一好政策,我市要积极用足用好,有关部门和改革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省里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做好衔接,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减少我市自身资金压力。

二是要做好土地处置这篇文章。困难国有企业改革安置职工,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处置土地变现。对于收储的土地,要按周边地价平均水平合理作价,每年土地供应量要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必须服从城市和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供应土地中优先拍卖国有企业土地,努力发挥国有企业土地的价值。同时,提醒大家注意,国企改革处置土地使用权,不要因为现在经济不景气,不要因为土地暂时地处偏僻就贱卖,大家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要算大帐,不要算小帐。要做好规划,科学运作,争取国有土地收益最大化,这是一篇应该精心谋划的大文章。需要说明的是,国企改革处置包括土地在内的资产收入,要优先足额安置职工,这也是有关政策明确规定的。

三是要千方百计自我筹措。市、县(市、区)也要积极主动、想方设法筹措好本级国企改革资金。企业要立足自身,通过清理和处置有关资产变现解决安置职工资金,对自身解决安置职工资金确有困难和缺口的国有企业,企业所属部门要积极主动帮助解决,不足部分视具体情况,财政给予必要补助。

三、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为国企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深化国企改革是一场艰巨复杂的攻坚战,涉及方方面面的集团战。改革事关人权、事权、财权调整,事关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调整,其任务之重,难度之大,不深入其中,难于体会。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通力协作,配套推进,形成国企改革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进。省里明确要求:“各市、县(市、区)要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中明确2—3名同志充实到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中,全力支持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实施国企改革工作,充分发挥保证使用。”省里已专门成立了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由吴新雄省长任组长,3位省委常委、1位省人大副主任、1位副省长任副组长。按照省里的要求,参照省里的做法,我市在原“市直企事业单位改革攻坚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了“全市两年内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春明、炳峰、金水、泽华、刘琮、建平、晓秋等同志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国企改革的领导,要参照省、市做法,迅速成立专门的国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领导联系改革企业制度,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每位副组长要联系1—2家重点改革企业。

(二)明确责任,严明纪律。按照“谁出资、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国企改革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市国资委要切实履行职责,重点负责推进市出资监管企业的改革,同时加强对全市国企改革的指导、督促。市直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国企改革,县(市、区)负责推进本地所属国企改革。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为改革服务,为改革做贡献,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抽调一批熟悉工业、熟悉财务、熟悉政策的同志充实国企改革力量,具体指导督促企业的改制操作。要抓住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把国企改革作为大事来抓,特事来办,只要符合政策,国企改革办事程序一路“绿灯”到底。必须特别强调的是,企业是改革的主体,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承担起应有职责,增强大局意识,改革意识,积极主动推进企业改革,保持企业正常生产,维护企业职工稳定。要严明国企改革纪律,对在国企改革中,发生政令不畅,拖延误事,吃拿卡要等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要严肃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依法处理。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国企改革工作的监督力度,作为近期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对企业领导班子要提出严格要求,凡推进改革不力甚至阻碍改革的,要在认真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该调整的进行调整,该免职的进行免职,这是顺利推进国企改革的前提条件,领导班子不行的,宁愿暂时不启动改革。要把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在改革中的具体表现作为改革完成后安置其岗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加强宣传,营造舆论。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各级国企改革的政策精神,宣传上级对国企改革的明确要求,宣传我市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通过宣传,让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盘活不良资产和呆滞资产,才能救活企业,才能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职工收入,从而增强职工群众对企业改革的信心,形成全社会关心国企改革、支持国企改革、参与国企改革的浓厚氛围。特别是企业作为改革的主体,更要加强改革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让职工掌握政策,了解程序,消除他们“怕吃亏”、“怕暗箱操作”、“闹一闹政策松一松”的不良思想,为国企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科学调度,严格考核。市、县(市、区)两级要分别建立调度制度,定期调度国企改革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共性问题。各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实行一月调度一次,把握所属企业的改革进度,推动改革按目标要求实施。重点改革企业每月初要将上月改革进展情况定时定期上报市国资委,重要情况随时上报。负责联系重点改革企业的市领导要深入改革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市国资委班子成员和其他县级干部也要建立联系改革企业制度,形成合力,加快国企改革进程。要加强考核检查,确保按时间节点逐一完成改革任务。特别是市国资委,要将出资监管企业改革情况列入企业综合业绩考核重要内容,并与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薪酬挂钩。

同志们,国企改革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希望大家按照省、市决策部署,着力推进,狠抓落实,确保2年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确保明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国企改革任务,为保增长、保企业,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韩忠信在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韩忠信在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5篇可选)

    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 2014.02.01 10:00 来源: 《求是》期号: 2014/03 作者: 黄淑和 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全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的讲话

    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这次全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3月2日召开的发展和改革项......

    在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范文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xx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稳步推进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制工作,确保改革任务在明年6月底前~完......

    副省长杨志明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篇

    副省长杨志明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新一轮国企改革正由中小企业退出国有经济向大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制度创新发展。我省国企改革正处于攻坚破难的关......

    《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党的 建设工作 2016年05月31日 08:00:00 来源:《求是》2016/11 作者: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核心要点: ■当前,国企国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党的......

    在全市工业经济暨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模版]

    同志们:这次全市工业经济暨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业经济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工......

    在全市企业改革暨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战线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工业增长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提高,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资产重组和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上下抓工......

    在全市企业改革暨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企业改革暨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战线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工业增长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提高,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资产重......